中国电力电源情况简介

2024-09-02

中国电力电源情况简介(精选5篇)

1.中国电力电源情况简介 篇一

中国著名村情况汇总

一、南山村(山东烟台市龙口市东江镇)

二、长江村(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

三、沈泉庄村(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罗庄街道办事处)四、九星村(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

五、永联村(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南丰镇)-苏南农村发展模式的典型

六、郑各庄村(昌平区北七家镇)--大城市郊区村发展的典型模式

七、东岭村(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

八、红嘴村(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

九、航民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十、西王村(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

十一、华西村(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

十二、南街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

十三、大邱庄(天津市静海县)——2009年撤村建镇

十四、进顺村(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

十五、刘庄(河南新乡)

十六、大寨村(山西省昔阳县)

十七、花园村(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

十八、韩村河村(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

十九、福保村(云南省昆明市六甲乡)

一、南山村(山东烟台市龙口市东江镇)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1981年的南山村,只有260户,800口人,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穷山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山村靠5000元办起了工副业,迈出了创业第一步。而后滚动发展,陆续上了精纺、热电厂、铝业、酿酒、轻合金、旅游、电子软件、农科园等项目,形成了多产并举的繁荣局面,并先后兼并了周边11个村,实现了由先富到同富的飞跃。截止2012年,南山村办企业南山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进入中国大型企业500强前列,村民都有原始股分红,双倍工资待遇,各种福利齐全,家家住进了统一建设的别墅小楼。

南山村实力雄厚,1987户均资产超过百万,1994年开始兼并周围村庄,拥有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村级KFC,第一个村办大学南山学院,第一个村办五星级饭店南山国际会议中心,山东第一个公务机公司,世界上最大的铜铸坐佛南山大佛,世界上球洞数量最多的高尔夫,也是国家高尔夫队训练基地。目前已建成南山工业园区与东海新区,正在投资填海建设中国最大的离岸人工岛,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容纳10万人就业,30万人生活,产值3000亿的海上城市。

南山村在积聚物质财富的同时,从构建高度的现代村镇入手,大力发展各类社会事业,着力创造文明进步的软硬环境,先后建起了藏书80万册的图书馆,可容纳2万余名观众的体育场馆,拥有1000多座位的影剧院和1600多个座位的南山大剧院以及相当于县级水平的医院。在南山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60岁以上老人每天只需交6元钱,就可在花园式的公寓里安度晚年。在南山村,工人区、生活区、商务区、教育区、休闲娱乐区、风景旅游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没有飞扬的尘土,看不到一丝垃圾,生产、生活和生态高度和谐统一:村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村庄被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区‛‚全国创建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二)主要做法和理念

1、重视教育与远期投入

南山村在加快发展共同富裕的同时,不忘增加持续、健康发展的 后劲。先后投资20亿元,建起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中专到大学一整套发达的教育体系,实现了‚三教统筹、五级相连、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教育框架,这对提高南山村村民的素质和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南山时,曾留下了‚具有战略眼光‛的评价。

2、少分配、多积累、滚动发展

少分配、多积累、滚动发展的思路,使得村企合一的民营股份制大型国家级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壮大,也巧妙地解决了暴富农民怎么支配财富的社会问题。

‚有不少人赌博,输了后夫妻吵架,影响老人、孩子,家庭不和谐;更有可能打架闹事,影响社会稳定。‛一位南山村民告诉记者,‚我们南山领导班子非常有智慧,不让村民手里有太多的钱,就是怕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据他介绍,领导班子不仅引导村民树立积累意识,还引导村民适时进行消费升级,比如,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向集团递交购买家庭轿车的申请,集团公司会拿出一定的补贴购臵轿车,现在南山村几乎家家都有高档小轿车,许多家庭还不止一部。

3、重文化塑造与精神培养

南山村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藏书58万册的图书馆,员工凭证免费借阅;能容纳1100多名观众的影剧院每年定期放映300多场电影;功能齐全的体育场能同时容纳2万多人。南山村党委还为每名干部家中制作了书柜,购买多种书籍,学习成为南山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品质与追求层次。

4、重社会建设

南山人老有所养。南山集团投资2600万元兴建老年公寓,年满65岁的南山村民可免费入住,每天只需交6元的生活费,还对每位老人根据实际年龄段每月发放150-300元不等的生活费。

南山人少有所教。南山村先后投资近10亿元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职业中专、专科、大学一整套教育体系,南山村的孩子从入托、小学到中学几乎全免,只需在义务教育阶段缴纳书本费便可接受优质的教育。南山幼儿园被确定为国际现代科技教育幼教试验基 地,龙口市的许多家长跨学区把孩子送到南山小学。南山人为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全国建立起第一家村办职业技术学院,在全省首家被教育部批准由专科升为本科,改称烟台南山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这是南山持续发展、永远保持活力的强大智力支撑。

5、高度重视‚人‛对于一切的基础性作用

和谐是发展的要旨,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南山的和谐表现在共同富裕又缘于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既是南山人追求的理想,这一追求本身也成就了南山更大的发展。

南山是一个村,所以南山人保留着浓厚纯朴的乡情,南山人无论评价谁,还最擅长使用‚忠诚、厚道‛这样的词汇;南山又是一个大型国家级现代化企业,山东省销售收入过100亿的企业只有十几家,南山集团是惟一入围的村级企业。

南山的和谐最终取决于人,人的素质提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长江村(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长江村位于夏港镇东,与江阴市区接壤,全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总人口4445人,1167户,27个村民小组。该村经济实力雄厚,村民生活富足安康,村庄整洁美丽,是江阴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2011年长江村下属的新长江集团位列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第195位,在中国百强民营企业中名列第13位,强大的经济实力让长江村每年都给村民派放各种福利,从最早的送别墅、送股份,到后来的送现金,送消费券,一直到2012年的送黄金,让村民得到了实惠。

长江村级经济以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载体,拥有净资产超100亿元。下辖江阴市长达钢铁有限公司、江苏长强钢铁有限公司、江阴市无缝钢管总厂、江阴市长江钢管有限公司、江苏长宏国际港口有限公司、江阴市夏港长江拆船厂、江阴市江扬标准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江阴市长江化工厂、江阴市长江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6家骨干企业,行业涉及机电、冶金、制造、拆船、化工、房地产、港口、流通8大块。拥有全国村级企业绝无仅有的港口码头优势,在5.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上建成了4座外港码头和4座内港码头,拥有10个 超3万吨级泊位、20个5000吨级泊位、30个1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可达1亿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环保拆船基地;全国最大的钢管销售中心;华东地区最大的标准件生产基地之一;占据全球的一半市场份额的蒽醌生产基地……

2008年,全村实现工商两业总产值289亿元,完成销售收入278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上缴税金5.6亿元,利税总额18.6亿元,实现外贸供货总值20.5亿元,自营出口额28515万美元。上缴税金在江阴市村级排名中跃居第一。2009年截止10月,全村实现工商两业总产值237亿元,完成销售收入215亿元,实现利润11亿元,上缴税金4.8亿元。

2012年3月17日,长江村遵守承诺,向全村2858名村民发放100克黄金和100克白银,这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富家千金‛,突然以一掷千金的形象告诉世人,江阴并不只有华西村。江苏长江村将一掷千金建别墅。

(二)主要做法

1、‚关爱百姓、回报社会‛

这是长江村党委永远不变的承诺。在李良宝书记的带领下,企业的发展成果极大地惠及了长江村的新农村建设和全体村民。从1995年起,村里先后投入4亿余元,经10年建设,为村民建起了818幢户均面积380平方米花园式别墅,无偿送给全村每户村民,至2005年底,全村所有村民都搬进了别墅新居居住,并对每户每月免费供水3吨,每人每月免费供电8度;又送给每个村民5万元作入股股金,其中1万元作土地股入股股金参加每年的分红。给村里每一个职工自1971年至2004年补贴每年1500元工龄费(一次性补齐)作入股股金参加股金分红;2006年,在全村经济改制结束后,村里拿出近1亿的资金给村民资产分红,使村民户均达到10万元,实现了村党委10年前的庄严承诺:全村村民‚家家住别墅,人人有股份,户户有存款‛!这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堪称‚世界第一例‛!2008年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村里又给全村2858个村民每人1万元现金,给12800多名职工每人1000元现金的大礼包。

2、以村办集体企业和自身造血功能作为全村持续发展的强大依 托

以长江集团为依托,村里努力扩大劳动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村民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2006年起,村里为各企业职工办理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保,为60岁以上的村民民办了新农保,提高了老年村民和在校学生的医保标准;逢年过节,每个村民和职工都能收到村里发送的丰厚年货节礼。多措并举,保障了长江村民从工资性收入、股金分红和福利性收入三大收入中得到巨大的实惠。

3、高度重视民生建设、文化建设,提升村民的精气神 建设美丽长江、绿色长江,是长江村的品牌。村里先后投入3亿余元资金,建设幸福长江‚四化‛工程——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对新村水、电、路设施全面贯通,新村6000米主干道、12000多米区间通道路面实施硬化,3.5万多米的所有的水泥路埂也全部更换成花岗石路埂,安装了380余盏景观灯路灯,进一步地亮化、美化了新村环境;建设了450亩生态林、荷花池、莲花池。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立新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保洁机制,组建了村物业管理组、花木种植组和环境协管员队伍,80余人的物业管理队伍和35人的协管员队伍,长年担负了全村对村民的免费环境卫生、垃圾收集、花木种植、道路整修维护的物业管理任务,村民和睦相处,新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建的标准社区卫生室、警务室、村调解中心,在法治江苏合格村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并得到省、无锡市、江阴市政法委的认可。新村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齐全,村民每天晚上在村综合大楼广场上开展自娱自乐的舞蹈健身娱乐活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近两年来,村里又着重建设了‚三大民生工程‛——投资1亿余元的‚长江之星‛千亩湿地生态园、投入3000多万元的村中央花园和投资500多万元的天然气进户工程。长江村中央花园位于长江村别墅区中心,占地80亩,是一个集健身、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分成生活印象、色彩印象、生态印象三个景区。‚长江之星‛湿地生态园位于夏港街道夏南村境内、正在建设的芙蓉大道两侧,也将于12月底建成开放。突出生态功能、休闲功能、健身功能、垂钓功能和市民互动功能,设有长江文化展示中心、主广场等场所,布有生态湖、观澜亭、荷塘月色、桂花大道、天桥、绿岛森林等景点,建 有农家乐园、观光垂钓、高尔夫练习场等基地。天然气进入家家户户,让村民享受环保、便利的生活。

4、注重村务民主管理

‚和谐共建、幸福共享‛,长江村拥有今天的美好发展,取决于管理上的民主。自建村以来,民主管理就是重中之重。国务院在2004年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中把‚完善村民自治‛、‚加大农村村务公开力度‛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而长江村,早在1987年就建立了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村民职工代表大会坚持了7届21次。村党委、村委会等领导班子成员由选举产生,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合法产生,村民代表中妇女占有一定比例,由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形成共决策、互监督,从议案的提出、受理,到议定和实施,纳入规范化、程序化的良性轨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得到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村干部工作移交制度得到巩固,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规范。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全面、真实。在村务管理中,村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遵纪守法、廉洁勤政,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积极探索又好又快发展之路,壮大经济实力,带领村民大步奔小康;村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有效落实,严于律已,严格监督,使村里无刑事案件发生、无群众违法上访事件,呈现一派政通人和、人人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5、注重公益事业和道德感的培养

‚为富要仁,富而行善。‛李良宝书记的一句口号提炼了长江村勇担社会责任的精髓。作为‚江阴市十佳热心慈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江村始终把‚关爱百姓、善待职工、回报社会‛落到实处。近10年来,村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如街道卫生院、敬老院、幼儿园的建设)、支持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抗洪救灾等先后投入600多万元。2007年认购慈善冠名基金2500万元。‚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长江村第一时间通过江阴市慈善总会向灾区群众捐赠520余万元。

长江村

三、沈泉庄村(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罗庄街道办事处)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沈泉庄村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罗庄街道办事处,是省级文明村,现有486户居民,2017人。该村在老书记王廷江的带领下,由罗庄街道办事处的一个穷村一跃成为全区的富裕村,村集体资产从无到有,现已达到216亿元。

沈泉庄村两个文明建设飞速发展,已达到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农业产业化、工业现代化、贸易国际化的五化标准。沈泉庄村拥有36家工业企业,其中两家上市公司、5家合资企业。形成了热电、电铝、钢铁、焦化、油脂化工、陶瓷、肉类制品、木材经销及其加工、进出口贸易等13大主导产业,形成煤-电-铝、煤-焦-气、煤-气-墙地砖、电-热-木、电-热-大豆加工等五条高附加值新生产业链,产品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村属华盛江泉集团已连续11年跻身全国500强企业之列。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等领导同志也曾到该村视察。

2012年,该村实现销售收入332亿元,上缴综合税金18.6亿元,人均收入8000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公益事业快速发展,到2013年,该村进行了第三次村庄改造,城镇一体化目标初步实现。村里先后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华盛实验学校、老年公寓,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村庄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二)主要做法

1、高度依托现代化农业,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循环经济 在沈泉庄村集团公司中,省级农业产业化新龙头企业江泉肉制品有限公司,下辖江泉养殖场、肉联厂、火腿肠厂、饲料厂等五个厂家,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第一法宝。

沈泉庄村本着既要发展,更要治理的原则,对企业污水进行了综合治理,并对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上级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沈泉庄人的努力,沈泉庄的废物资源化利用取得了明显效果,被农业部命名为‚农业部能源环境示范工程。‛

2、注重由产业发展到从产业链集聚发展

沈泉庄村在热电、电铝、钢铁、焦化、油脂化工、陶瓷、肉类制品、木材经销及其加工、进出口贸易等13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扩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煤-电-铝、煤-焦-气、煤-气-墙地砖、电-热-木、电-热-大豆加工等五条高附加值新生产业链,扩大了集体经济规模,提升了效益。

3、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

沈泉庄村十分重视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沈泉庄从全国各地引进各类人才数百名,仅高级工程师截止2006年就已经引进了12名。沈泉庄村视他们为全村持续发达的‚村宝‛。在沈泉庄,最好的楼房从来是科技人员的,待遇最高的从来都是科技人员,最受人尊重的也从来都是科技人员,这里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而且尤其尊重教育,村里每年花上巨额资金支持全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让全村的新一代都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接受最新的理念,成为沈泉庄村未来持续发展的强大后盾。四、九星村(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九星村是闪烁在上海西南板块的璀璨之星,隶闵行区七宝镇,东临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北靠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上海城市外环穿村而过,南北紧连顾戴路、漕宝路两个匝道出入口,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星中路站和12号线虹莘路站以及几十条四通八达的公交线路方便便捷,区位优越。九星村戴着‚中国十大名村‛、‚华东最大市场村‛、‚上海第一村‛等众多桂冠,在全国十大杰出‚村官‛的驾驭下,九星村12年间已培育出500多位千万富翁,演绎着新农村运动中上海版‚村强民富‛的时代样板。

2009年,九星村收益6.41亿元,净利润2.47亿,上缴税收2.23亿,全村经济总量和利税连续13年刷新历史记录,自2003年起,连续6年蝉联上海市统计局经济实力百强村第一名,位居中国经济十强村第五名,中国名村影响力第四名。

九星通过兴办大型综合性商品批发交易市场成就了今天。10年间,九星从一个全村劳动力年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贫困村庄一跃而成为上海市356个亿元村之首。到目前为止,更是培育出500多位千万富翁,涌现出4000多位创业老板。

(二)主要做法

1、抓住发展机遇,以市场带动发展,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九星商行‛是九星推出的第一个村属商业市场。当时的政策并不允许村级办市场。上级领导部门给了九星足够多创新的空间,在九星所属的七宝镇工商所向闵行区工商所作了汇报后,上级部门给出‚试一试‛的结论,由此,九星顶住压力开始了村办市场的探索。

1998年8月至11月短短的3个月时间,九星村办起了五金、食品、南北干货、胶合板、农副产品五大批发市场。九星村建成了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营业用房1万多间、分设22个专业区域的上海规模最大的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5400多户商家、18000余名经商务工人员,被誉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市场村和申城市场的航母。

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经济发力,城市大发展、大建设催生了房地产热潮,带动建筑行业的火爆。正因为九星起步时赶上上海对建 筑装潢材料的巨大需求,九星才得以借助构建建筑装潢材料市场起步。九星的成功还在于那套‚种砖头‛理论,其核心是‚滚动发展模式‛,九星10年里建造了60多万平方米的市场,由小到大,这期间,没有一分欠债。在建仓房没有钱付工程款时,采取的办法是给工程队免半年或者一年的租金,以商招商,而后再回收。以后的改造思路也是从低端到高端,并不求一步到位,而是要走的扎实、有力、一步一个脚印。

十多年来,九星村始终坚持以商业文明引领市场提升,以精神文化促使市场发展。市场遍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市场质量管理、消费者投诉调解管理、综合治理、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管理、计划生育工作、工会工作等十多张覆盖市场的管理网络;邮局、银行先后进驻市场;工商办证、税务登记实行一条龙服务;物业管理、水电维修跟踪服务到位,200人左右的安保队伍24小时巡逻;先后组建了两支村级专职消防队,2辆消防车和20多名消防员24小时战备执勤;200多人的专职保洁队伍及时清扫市场路面。建造的2200多平方米的文化教育活动中心,满足了广大村民和市场经商务工人员的文化需求,保证市场环境平安、稳定、有序以及始终对商家有巨大的吸引力。

2、探索共同富裕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除了富裕之外,‚九星模式‛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九星所代表的村民股权改制,在上海市郊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将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上海市农委负责人这样评价九星。

九星村‚掌门人‛吴恩福曾说:‚我对新农村的理解是‘三有’: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人人有股份。有了股份,农民才有长期的实惠。实际上,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两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于我们的企业内,再加上养老金、医疗保险金以及失业保险金的保障,九星的村民可说是‘三保险’。‛ 2005年底,九星完成了对其20%资产的股份制改革试点,原牛头浜管理区股改完成后成立了九星物流公司,全体村民3757人变成股民,成为资本市场的主人。

九星此次股改采用‚现进现出‛的方法,对资产按现行价格评估,再由大家出钱认购,得来的钱再分给老百姓。改制的资产中并不包括公益性资产,而仅限定在经营性资产的范围。公益性资产约占村级集 体经济组织中40%的份额,如路、桥梁、卫生室、幼儿园等,这部分资产用于保障村民福利,一部分用以服务经济发展。

3、注重社会事业建设

九星村为全村村民提供了极为优厚的社会福利保障。2008年该村为已经迁居城镇的643个农户每人发放物业补贴1200元,提高25%。

物业补贴只是村民幸福生活的一个侧面,除此之外,该村先后投资修建23条总长20多公里的道路,建造8座桥梁,50多座标准化公厕;全村7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548元。村里尤其重视教育工作,认为教育是提升村民素质的最有效方法,村民凡有子女上大学,每人每年补贴5000元,凡有子女读硕士,每人每年分别补贴8000元。2007年实行集体资产切块改制,平均每个村民量化兑现1.8万元……

九星村有3座‚善事堂‛,村里人在这里办喜事是免费的,如果村民不使用村里提供的场所举办婚丧喜事仪式,将可以得到2000元补贴;同时,村里为市场内招收的所有临时工缴纳‚三金‛,为所有劳动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

五、永联村(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南丰镇)-苏南农村发展模式的典型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华夏第一钢村——永联村目前所辖面积10.5平方公里,拥有77个村民小组,村民10400人。2010年,村工业销售收入285亿元,利税16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1586元,村办企业永钢集团总资产达160亿元,拥有500万吨钢和500万吨材的年产能力,名列全国冶金百强企业第29位,全村总资产达4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国行政村三甲行列。2011年1到7月份炼钢250万吨,轧钢262万吨,销售收入212亿元,利税10.38亿元。‚十二五‛期间永钢和永联村所有建设项目总投资90亿元,到2013年永钢将跻身为炼钢和轧钢产能各1000万吨的综合型冶金企业,年销售收入达700亿元,利税50亿。

2008年公布的‚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上,永联村在全国村 庄中发展指数排名第三,在‚中国十大经济强村‛中列第六位。在9月27日晚举行的‚十大杰出村官‛颁奖典礼上,村党委书记兼集团董事长吴栋材荣获‚十大杰出村官‛和‚百名优秀村官‛称号。近年来,永联村又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百佳生态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30多项省和国家级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华夏第一钢村——永联,于1970年由长江边近700亩芦苇滩围垦成陆建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以来,永联村在村党委书记吴栋材的带领下,依靠党的农村政策和‚敢破敢立、自强不息、团结奉献、实干争先‛的永联精神,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历经以工兴村、轧钢富村、并队扩村、炼钢强村等阶段,已发展成为苏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行政村之一。永联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国的土地上出现的无数奇迹之一。

这个奇迹的发端是1978年。

永联是一片年轻的土地。1970年春,沙洲县组织千余民工围垦810亩长江滩涂,被称‚七○圩‛,后陆续从南丰、鹿苑、兆丰、大新等地迁来213个农户808名社员,组建南丰公社23大队。从此,永联开始了她的历史纪元,但由于地势低洼,涝灾易发,成了苏南地区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村庄。

永联于1970年由长江边近700亩芦苇滩地围垦成陆建村。塘浅、坡荒、地洼,遇雨就涝,无雨就旱,不要说别的,就是生存都有困难。迁移来的200多户农民走了一半。为改变贫困面貌,县里派了几次工作组,都没见成效。1978年,吴栋材作为县里第六次派出的工作组的组长和新任村党支部书记来到永联,开始了和全体村民携手奋斗的历程。这一干就是三十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硬是让这个滩涂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无工不富,村办企业开新路

吴栋材初到永联,为让村民们看到发展的希望,想出了挖塘养鱼的路子。村民苦战39天,挖出50亩鱼塘,并将取出的土垫高为地种 粮。第二年,田里粮食丰收,养鱼也获得了2000多元的收入。

通过这一仗,吴栋材和村党支部认清了‚无工不富‛的道理,他们便组织村民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

1984年,吴栋材看好轧钢这一行。他认为改革开放让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农民的第一大事就是盖房子,会需要大量的钢材,他决心带领村集体办轧钢厂。1985年,克服诸多困难,永联产出了6000多吨建筑钢材,利润达到1024万元。这一年,永联还清了债务,打出了第一口深井,修了第一条砂石马路,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了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

为了集中力量办好轧钢厂,村支部把已经办起来的七八个小厂关、停、转、送。1989年,钢材市场由热变冷,不少小钢铁企业纷纷歇业关门。而吴栋材他们利用集体积累的资金,加大技改力度,扩能增效,投资改造和建成了4条先进的轧钢生产线。不久,邓小平南巡讲话,国民经济迎来又一次发展高潮,永联轧钢厂抢得发展先机。

近几年,永钢乘势而上,紧紧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陆续投资建设了第二线材厂、新棒材厂、第二制氧厂、3万吨级长江自备码头等重大工业项目。如今的永钢集团,拥有500万吨钢和500万吨材的年生产能力的大型钢铁企业,公司生产的‚联峰‛牌钢材,是建筑钢材市场的著名品牌。集团总资产近145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285亿元,利税达到16亿元,名列全国500强企业第192位。

以企带村集体经济实力强

永联的实践则证明,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永联在村建设中累计投入了数亿元。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

村里投资十多亿元建设了拥有小学、幼儿园、医院、商业街、农贸市场、休闲公园等的系列配套工程。投资500万元建成集图书馆、健身房、棋牌室、歌舞厅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投资5000万建起篮球场、文化广场和影剧院。2006年,永联村投资10亿元,为村民建现代新村,全部建成后,8000多村民都可以入住公寓式楼房,同 时节约土地800多亩。对购买新村住房者,村里每平方米直接或间接补贴1400元,实际购价为每平方米500多元,远低于建设成本。

在给村民造福的同时,村党委还千方百计为村民‚造血‛。永联经过数次并村后,村民过万,解决村民就业成为村里的一项重头工作。村党委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村里还开辟40亩地建设了个私工业园,统一建造生产厂房,廉价租给本村个私业主。他们还利用本村多达两万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餐饮、卫生、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2000年,村里投巨资成立了‚永联苗木公司‛,将全村4700亩可耕地全部实行流转,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这一举措,被永联村民称作‚富民福民工程‛,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苗木公司对外承接绿化工程,出售绿化树木,每年可获得上千万元的效益;村民每亩土地每年可以获得1200元的土地流转费;100多位没有进永钢的农民,可就地转化为苗木公司的‚工人‛,扩大了农民就业渠道;而苗木基地本身则成为永钢集团的绿色防护林和村庄的‚绿肺‛。

目前,永联村正在规划建设3000亩高效农业示范区,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并提供农业项目启动资金,对发展特色养殖业予以补助,促进高效农业加快发展。

村企相联‚苏南模式‛新境界

在抓永钢发展的同时,村党委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的水平,建立村民保障体系。2007年村民通过享受7项集体补贴,人均获益近5000元。在医疗上,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在教育上,村民子女上小学、读初中每年可获得500元的补助,上高中、读大学每年可获得2000元的补助。

如此美好的新农村,其发展的基石就在于有一个强大的集体经济。

永联集体经济发展的最成功经验就是村企合一。在村党委的领导下,村民委员会与永钢集团之间形成了‚三个统一‛:村企重大项目 统一决策和规划;村企资源统一共享;村企干部统一调配使用、报酬待遇统一考核发放。这一机制,使村与企的目标合一,发展集体企业是手段,富民强村是目标。这其实就是苏南模式的典型经验。

世纪之交时,苏南涌动起企业改制的大潮,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苏南模式‛要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温州模式‛转型。此期间,永联也先后历经两次改制。作为永联村党委书记、永钢集团的董事长,吴栋材想,永联村养育了永钢,永钢长大了,如果全盘卖掉,甩开村民,怎么对得起永联村?为此,保留了村集体在永钢的25%股权。

正是这25%股权,在村与企之间划了一道线,使村和企不再界限不清,村是村,企是企,村与企之间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不吃混毛猪了。同时,也是这25%股权,在村与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村集体资产转化为企业的股本金,形成了集体经济新的有效实现形式,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永联村长期以来坚持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实践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体生产向商品经济时代的集体经济转变、继而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资本跨越的发展路径,闯出了既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又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正在以新的居住、生活、生产、组织和收入等方式,实现着农村、农业、农民存在方式的转变。

六、郑各庄村(昌平区北七家镇)--大城市郊区村发展的典型模式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郑各庄村隶属昌平区北七家镇,576户,1388口人,其中农业人口1100人。村域面积4332亩。经济运行体系:以郑各庄村为基础、以宏福集团为经济主体的‚村企合一‛的经济运行体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双赢。到2007年,郑各庄已有企业60家,创造产值12.8亿元,上缴税收7000万元,制造业产值和就业占到全村的47.8%和14.5%,实现了一个传统村庄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区的转型,也成为集体土地资本化推动村庄巨变的典型个案。

30年前,这里绝大多数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以农为生,人均年 纯收入182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8年以后的10年间,郑各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与1998年对比,村级总资产从0.36亿元增加到32亿元,提高了88倍;经济总收入从0.35亿元增加到12.8亿,提高了36倍;上缴税金从33万元增加到6800万元,增加了205倍;村民人均收入从3100元提高到21000元,增加了6.8倍,兑现村民福利增长了39倍;人均土地收益分配从50元增加到2000元。

在产业结构上,郑各庄村共分为四大产业,分别为传统产业、现代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和服务产业。(传统产业:土石方机械施工、地基与基础、建筑、市政、建材、房地产开发等。现代产业:产业基地为宏福创业园,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制造、服装加工、新型建材等。旅游休闲产业:以温都水城冠名的旅游休闲项目,包括梦幻水空间、国际饭店、温泉养生会馆、平西王府以及鲍鱼岛商务区、活动中心等,目前,该项目已列入昌平区规划并即将开发的温榆河游船码头及生态观光园。服务产业:依托昌平大学城的优势,开展综合性的大学后勤服务、小区物业保障、小区物业服务等。)

(二)主要做法

1、化危机为机遇,实行土地资本化

郑各庄村在经历了集体办企业和村民在外闯荡的历程后,于1990年代末明确了要利用村里的资源谋发展,而且是在保住集体土地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来自我谋发展。当时,房地产开发已经在郑各庄周边蔓延,以王府名义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王府花园、王府公寓、王府农场等在相邻的村庄拔地而起,郑各庄这片土地理所当然成为许多房地产商垂涎的版图!但是,郑各庄人作出了另一种选择——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土地利用和开发目标:

第一,郑各庄祖辈留下的地不卖,自己的地自我开发。第二,土地开发不能急功近利,要考虑可持续性发展。第三,村庄开发要有规划地进行。开展了旧村改造和土地资本化的进程。

2、细致工作和利益兼顾促成的旧村改造

要进行旧村改造,就必须动用农民已经占有的宅基地。但是,盘 活宅基地谈何容易,如何让农民上楼?重要的是形成和制定符合村民实际、顾及他们利益的政策,作出有利于保障村民居住权益和经济利益的制度安排。村党总支召开会议提出三条原则:

(1)要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决不让老百姓吃亏,既然有好的初衷,就要实现良好的目的。

(2)实行不让农民吃亏的房屋作价评估。

(3)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既然要让村民上楼,就要让村民住得起楼,养得起楼。

按照这几条原则形成了郑各庄村旧村改造中关于村民拆迁安臵的规定。包括:(1)拆迁安臵:凡是具有本村常住户口的村民以及在上学期间户口迁出并长期与父母生活居住在一起的未婚人员,每人40平方米。为了缓解住房安臵压力,零岁以上的未婚人员每人为120平方米;原住宅面积如大于拆迁安臵住宅面积,按原住宅面积进行安臵。(2)拆迁补偿办法及标准:分期进行补偿。(3)在综合考察村民拆迁补偿水平的基础上,确定出售给村民楼房的价格。(4)将村民拆迁的前期补偿总额与村民认购楼房的总额进行互抵,多退少补。(5)确定住房福利待遇标准。(6)解决村民临时居住的办法。

3、盘活宅基地实现多赢效果

(1)改善了村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从1998年3月到2007年年末,郑各庄共拆除旧房屋3084间,计50000平方米,院墙16000平方米。旧村改造后,村民住房共1130套,建筑面积101700平方米;另外为新生及合理迁入的村民预留福利房120套,建筑面积11300平方米。共计11300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0平方米,相当于上楼前23平方米的3倍。差不多原来的一个农户在旧村改造后获得了3-4套公寓楼。实施旧村改造,村民陆续搬迁上楼,基本一代人一套住房,打破了原来‚一宅一家一户‛的格局。同时也把农民从多少年来劳其一生省吃俭用、一辈子心血都用在盖房上的生活模式中解放出来。

(2)以优惠价格配臵住房给企业核心员工,为发展企业留住了人才,积累了人力资本。产业配套房,用于安臵宏福集团及合作企业的员工、大中小学校的教职工,筑巢引凤的效应愈加显著。使郑各庄村 经济建设蒸蒸日上。在不扩大住宅用地的前提下,建了一批产业配套住房,安臵企业员工、院校教职工以及周边村农民4500户。通过旧村改造,为企业员工及大中小学教职工建造1377套房,建筑面积181901平方米。还预留了产业配套房182套,建筑面积191215平方米。共计373116平方米。这两类群体只是以成本价购房,成为商品房改革大潮中的赢家。

(3)土地的资本化收益,为公司创造了巨额资金。第一批对外销售298套,33475.48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4,008,990.26元,到2007年,共对外销售18批房、4452套,销售面积418383.27平方米,平均单价从680元提升到5680元,共实现销售收入1,378,013,540.75元。

(4)节约了土地资源,为郑各庄的产业发展腾出了土地空间。通过旧村改造,住宅用地由原来的1050亩减少到250亩,节约土地800亩。

(5)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使郑各庄从一个传统农村变成现代城市社区。十年前的郑各庄,生活环境差。现在郑各庄成为一个规划科学、村里人和外来人共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社区。

4、宅基地商品化、资本化的意义和启示

(1)郑各庄的旧村改造,创造了农民以自主投资、自我管理的方式进行村庄改造的模式。

郑各庄村在旧村改造中,村民的拆迁补偿、住宅楼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投资完全由村里企业负担,没有给地方政府财政添任何负担,而且在旧村改造中不依赖开发商,完全靠自己投资,自己开发、自己管理、自我完善,避免了农民和村庄利益的流失,减少了目前征地拆迁中农民集体与开发商的利益纠纷,也避免了政府为了拆迁改造给开发商让利,造成政府与农民的冲突。

郑各庄旧村改造运营成功的经验表明,只要在宅基地政策上敢于创新,允许宅基地的商品化、资本化,允许集体宅基地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适当补充,就可以打通旧村改造的资金流,也可以改变目前国有土地垄断供应下房价居高不下的局面,为城乡生产要素的对流和农民参与城市化进程打开一条通道。(2)郑各庄的旧村改造,开辟了乡村房地产开发新模式。

我国政府认定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是,政府供应土地,由房地产商在国有的土地上开发与经营,政府通过土地的招拍挂获得巨额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商从住房销售中获得利润。

郑各庄村的房地产开发则完全是另一种模式,他们是利用村庄宅基地盘活节约的土地,从事了部分商品房开发对外销售,因此,其土地是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住房建设的主体是村里的企业。因此,土地资本化的收益留在了村庄和企业,房地产销售的利润也归本村企业,促进了企业发展和村庄面貌的改善。

由此可见,郑各庄的旧村改造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农民居住条件改善,为企业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而宏福集团则成为旧村改造和土地资本化的最大受益者。

5、开辟农民自主城市化的典型范例

当前,我国目前占主导的城市化模式是:(1)政府通过低价征用农民土地,然后以招拍挂的方式出让土地,获得高昂的土地收益:(2)政府靠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贷款,支持城市基础设施投资;(3)房地产商在通过招拍挂获得土地后,再以土地抵押和个人购房预付款进行房地产投资,形成国有房地产市场。这种城市化模式带来的弊病已十分明显:政府为了获得更多土地收入,热衷圈地,造成土地不集约;以土地抵押支撑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造成政府财政和金融风险;政府独家垄断供地,推高土地价格,造成房价居高不下;政府低价征用农民土地,造成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犯,形成政府与农民利益冲突。

与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模式相比,以郑各庄为代表的农民自主的城市化,不仅没有形成政府投资造成的巨额财政和金融负担,而且农民土地利益也得到保障,更重要的是,作为解决旧村改造资金的一种手段,在解决本村农民住房的同时,还解决了大量土地用于非农建设,一定量的住房进入市场,不仅解决了村庄自主城市化的资金压力,也使买不起国有土地主导房地产市场的房屋的群体有了安居之所。

郑各庄村

七、东岭村(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东岭村——陕西省第一村,是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现有187户、763口人,占地面积0.35平方公里。19年来,东岭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富裕村,中国村庄经济百强第四村,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2010年十月,‚第十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举行。会上隆重推出2010年‚中国村庄经济百强‛村,宝鸡市东岭村跃居全国第四名,仅次于江苏省华西村、山东省南山村和江苏省长江村。

2006年,村办企业东岭集团实现总收入122亿元,利税7.7亿 元,村民年均收入突破4万元,名列‚2007中国企业500强‛第312位。东岭村先后荣获‚陕西省安全村‛、‚绿化社区‛、‚敬老模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十佳过百亿元村‛等殊荣。

(二)主要做法

1、将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黑记同志一直有一个认识:发展是最大的机遇,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正是这种认识观念,促成东岭实现了科学发展的‚三级跳‛,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跳:聚集能量,蓄势待发。1988年7月,李黑记成为村办企业黑白铁皮加工铺的负责人,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由小到大。到2000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完成了从小加工起步到大流通发展的第一跳。

第二跳:参与国企改革、发展支柱产业。从1997年至2005年,先后收购兼并了多家国有企业。东岭村参与国企改革,在救活了一批国有企业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先后进入铅锌冶炼、焦化生产、钢铁冶炼、矿产资源开发、木材物流等产(行)业,成立东岭集团。

第三跳: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西北铅锌基地。2006年,投资16亿元,建成ISP冶炼项目,在全球第一家将年产1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与年产70万吨焦化项目巧妙地配臵在一起,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被陕西省列为循环经济的试点项目;2007年又投资5亿元,进行10万吨锌冶炼技改项目。

从2000年开始,东岭集团以年40%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95.8亿元,2006年提高到122亿元,2007年实现150亿元,预计2013年销售收入将达到500亿元。

2、注重精神塑造,村干部成为人格魅力的榜样

集团创始人、东岭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村党总支书记李黑记,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西府人憨厚、诚实的性格特点在他身上尤为突出。‚东岭‛日新月异地变,但李黑记起早贪黑、苦干实干、克勤克俭的作风一点都没有变。他早上6点钟出家门,先到村子附近的几个厂子、钢材销售现场转一圈,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随时掌握 下情。李黑记时刻不忘关心村民和职工,哪家遇上疑难事,哪名职工有困难,黑记再忙也要抽空问问,上门看看,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村上有名青年违规开车压死了人,李黑记从企业给他借了一些钱,让处理了善后事,并多次找有关部门,让他保外服刑,这名青年知恩当报,在企业忘我工作。李黑记心里装着所有职工和村民,但对自己家里的事却关心太少,他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还有一个身患残疾的小弟弟,家里的事全靠媳妇蒲宝兰。

在他的人格魅力感召下,东岭的干部个个严于律己,任劳任怨,争做奉献。集团副总经理仝明科一年300多天在外奔波不顾家;村干部张广学的父亲去世后,他回家只呆了一天,又急忙赶回施工现场;集团领导郭宝才拖着病躯带领职工建厂房、安装设备……在干部的模范作用影响下,集团内争做奉献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各种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的普及,使东岭集团2800多名职工、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不管在东岭那一个企业,那一处公共生活和娱乐场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东岭人就是不一样,有人随便扔了垃圾,马上会有人捡起来;谁忘了关上水龙头,马上就会有人跑过去拧紧。现在,骄傲、粗鲁、盛气凌人等现象为东岭所不容,谦虚、礼貌、说话和气已成东岭人的自然表现。

3、注重民生建设与社会管理

随着东岭集团的发展壮大,在这个村企合一的结合部里,企业为村民们办的民生好事一件又一件,环境美了、村民富了、娱乐多了,周围村子的人们谁都羡慕东岭村人。

早在十年前,企业就出资500多万元,硬化、绿化、美化了村上的道路,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建成四季长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的花园式住宅小区,家家都住进了二、三层的楼房;街头巷尾建起干净卫生的冲水式公厕;又投资30多万元,使全村人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灶台,成了全省第一个电气化生活示范村;还兴建了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游乐场和灯光球场等,组建了秦腔自乐班、全市首家农民铜管乐队。茶余饭后,公休时间,村民们可以去娱乐广场跳舞、打球、下棋,到自乐班去吹吹打打、唱歌、唱戏,健康文明的体育、娱乐活动,使村民们业余生活多彩多姿、丰富充实。东岭村实行‚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学有所助,所有村民生活均有保障,对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老年人实行退休制,按月每人发给500元生活费,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学杂费村上全包,并对在校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每年考上大中专的学生给予数千元的奖励。上完大学回到村办企业来上班,村上便补发上学期间的村民分红,还可以得到一套集体安排的住房。五年前,村上又投资3000万元,兴建了3.5万平方米的6幢欧式住宅楼,村民们每户一套,小房子120多平方米,村民们便集体搬迁,告别一家一院的小楼房,住进建筑档次高、宽敞舒适的7层新楼房,为实现农村城市化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古人云:‚饥寒生盗贼,富遮出礼仪‛,此话不无道理。近五六年来,东岭村没有发生一起违法犯罪的人和事,成为多个层面的‚陕西第一村‛。

东岭村

八、红嘴村(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吉林省四平市红嘴村是中国经济十强村之一。红嘴村的前身是四平市郊一个贫穷落后的生产小队,改革开放后抓住机遇,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建起小翻砂厂,迈出了村办工业的第一步。1984年成立农工商联合公司,年年有工业项目,上一个成一个,到 1991年,成为全国第一个产值超亿元的生产小队,被国家计委、农业部确认为‚全国第一村民小组‛。红嘴从一个普通的生产小队,发展成为四平市第一工业大户、利税大户,全省发展农村经济的排头兵,全国著名的乡镇企业集团,率先完成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3家,总资产60亿元,每年加工转化玉米、大豆、水稻、花生、牛奶等农产品110万吨。

从负债累累的村生产小队,到四平市第一工业大户;从人均年收入不到38元,到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20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昔日贫穷落后的红嘴村,今天已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在过去的日子里,红嘴村用农业的原始积累发展工业,现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冶金制造、轻工食品、粮油加工、水泥建材、包装印刷等五大产业为主,集白酒、油脂、饲料、餐饮等多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现代企业集团。

从1985年到1994年,为实现工业化阶段。从1985年红嘴创建啤酒厂起,几乎是每年上一个工业项目,啤酒、饮料、炼钢、轧钢、包装印刷等,而且是上一个成一个。我国共有640万个生产小队,1991年红嘴成为全国第一个产值超亿元的生产小队,被国家计委、农业部确认为‚全国第一村民小组‛,‚神州第一屯‛由此得名。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红嘴确立了‚四大‛发展战略,即组建大集团、培育大公司、主攻大项目、进军大市场。实施了‚3331‛工程,即年产30万吨啤酒、30万吨炼钢、30万吨轧钢、10万吨饮料。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初步的行业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了由大办工业向办大工业的战略转移。1994年5月15日,红嘴农工商联合公司完成使命,红嘴集团总公司应运而生,成为全国首批大型乡镇企业集团。

从1995年到现在,为迈向现代化阶段。在这十年中,围绕把主业做强做大,实施了低成本扩张战略,不仅跨区建厂,跨省开发,还创办过中外合资企业,先后购并了四平市国有制革厂、梨树天龙酒精厂、四平市啤酒厂、四平植物油厂、榆树市酒精厂、梨树飞跃淀粉厂、四平第一、第二面粉厂、四平客车厂、改装车厂、轻型客车厂、汽车零部件厂等十多户国有企业;租赁了天津大亨冷饮厂、嘉兴商业冷饮厂、哈尔滨特殊钢厂;在北京密云开发区、南京江宁开发区新建冷饮厂等。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红嘴集团将迎来一个新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

2006年5月21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视察红嘴集团后说:‚我感慨而言,听了你(卢志民,红嘴集团总裁)的汇报,非常高兴,非常兴奋,非常赞赏你们所取得的成绩!我们民营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

2007年7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来到红嘴集团视察新农村建设。欣喜之余,他感慨的指出:红嘴子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印证,是我们祖国大好形势的一个亮点,是新时期中国农民的一个典范,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臶,同时也是四平、吉林的一个骄傲,是中国农民所创办的乡镇企业的一个样板。所以,我们力争发展得再快些,为四平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2010年红嘴总产值达150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红嘴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在接踵而来的机遇面前,红嘴人更是不肯放过任何一个。他们不断扩大再生产,并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不断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资源整合和低成本扩张。

红嘴集团已经圆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一个梦想:富裕、小康。红嘴集团还有更大的梦想,卢志民表示:‚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组建大型的经济航空母舰,就是组建大集团,培育大公司,主攻大项目,进军大市场。‛

‚十一五‛期间,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加红火,红嘴人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的征程中,并提出了宏伟的‚2221‛工程,即200万吨钢、200万吨水泥、形成200万吨农产品加工能力和100万吨酒品饮品,到2008年,总产值突破100亿元。2010年,集团总产值达到151亿元,上缴国家税金6.1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422位。

(二)主要做法

1、‚铤而兴工,善抓机遇‛ 一位老领导用这八个字概括红嘴村的历程,说‚卢志民实实地抓住了三大发展机遇,实现了历史性神话般的快速发展‛。

第一次机遇是‚铜铁炉中翻火焰‛,抓住了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机遇,烧红砖,炼钢铁,上啤酒,抓饮料,由单一经营向大办工业推进,迅速积累了更快更好发展的必要资本。

第二次机遇是抓住了邓小平南巡讲话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的机遇,由大办工业向办大工业推进。在周密规划的基础上,开始实施‚3331‛工程。即:在原有基础上,建设30万吨炼钢、30万吨轧钢、30万吨啤酒、10万吨饮料工程。

第三个机遇是抓住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扶持商品粮基地,大力实施强农惠农政策的机遇,以极大的魄力和资金投入扩展农牧产品深加工大项目,形成了新的‚3331‛工程。其中包括30万吨大豆、30万吨花生、1000万头生猪的深加工,以及扩建年产80万吨啤酒等项目。

2、走集体化经营道路,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集体致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红嘴的做法似乎有些特殊,但他们成功了。几年前,省里一个联合调查组在对红嘴进行一番深入细致考察后形成了如下一段文字——

红嘴集团坚持共同富裕目标,集体资源共在共享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体制,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少提供了这样几点重要启示:首先,农民是可以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走向富裕的;其次,农村的生产要素是可以有效地实现优化组合,推动资本迅速扩张,有利于把经济做大做强;第三,通过工业化创造的财富可以有效地壮大集体积累,最大限度地用于农民共有共享的生活福利和社会事业。的确,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积累的不断壮大,最大限度地惠及了农民。继第一批住宅楼后,红嘴又陆续建了数栋职工楼、专家楼,仍旧是水电、取暖费、物业费全免。为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投入1700万元,建成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4万多平方米人工湖,夏天划船、游泳,冬天开展冰上运动,规划出10万平方米的景区,湖周边建有4万多平米的大型体育场,1万多平米的休闲娱乐和健身广场 以及具有中国传统教育意义的‚二十四孝亭‛等,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架设灯光隧道后,厂区亮起来,社区美起来,以人工天鹅湖为中心的旅游景区,春风桃李,绿荫护夏,红叶迎秋,冬雪苍松,一派塞北江南的好景色。吸引八方游客,惠及城乡人民。成为四平市婚纱影楼的拍摄基地,被评为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3、坚持党委集体领导、集体决策

这是红嘴持续发展走向共同繁荣富裕的坚强保障。经过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他们创立了‚一肩挑,兼职化‛的组织形式:党委书记由总裁兼任,副总裁既兼任下属公司的经理,又兼任公司党总支或党支部书记。创造了党委集体决策,党委书记负全责,各总支部书记及支部书记负所属企业责任的领导体制和经营机制。新的组织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领导格局。他们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集体讨论,揭摆问题,制定措施。

4、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并举,把改组、改制和改造结合起来,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推进两个根本转变。

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增大投资的技术含量;向管理科学要效益,实现微机化管理;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实现产品结构多元化、系列化、高档化。

用红嘴人自己的话说,‚我们追求的发展,应该是好字当头的发展,低碳的发展,文明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2010年,红嘴集团累计投入培训费用500多万元,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品牌贡献奖、节能减排奖、科技创新奖‛,新时期,红嘴转方式、调结构、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在‚三提升‛活动中集中体现出来。开展活动一年,员工实施各类不同规模的创新项目208个。2011年4月20日,‚不采用膜过滤系统除菌生产纯生啤酒‛技术正式应用于金士百常规批量生产,实现了国内啤酒行业的一次重大突破,并申报国家专利,被称为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金士百公司围绕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防治微生物二交污染技术进行攻关,连续生产时间由原来的6小时提高到8小时,每天多生产啤酒20吨,突破了大批量生产纯生啤酒的瓶颈,创造了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集团下属新天龙公司实施的污水处理、中水 回收、沼气发电和二氧化碳减排4个技术改造项目,年收益1150万元。其中,投资800万元的沼气发电机组,目前日发电1.8万度,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万吨。这个项目被列为国家清洁生产机制项目,已在联合国注册。其它6项节能技改项目,每年增加利润1300万元,而且都是一年收回全部投资成本。据不完全统计,开展‚三提升‛活动一年,红嘴年节约增效超过6000万元,等于集团增加了一个大型、好企业的年利润。

5、围绕新农村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内核培养,开展‚四提升‛活动

(1)以育人工程为载体,不断提升村民素质。教育农民、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红嘴把‚育人工程‛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带领老守田园的农民走出篱笆墙的影子。

创办农民夜校,扫除青壮年文盲,实行校企联合,开展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等,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技术熟练、懂经营、会管理的一代新人。在原红嘴村二社300名劳动力当中,有20多人进入集团公司和企业决策层,占这个层次人员的55%,在中层干部中,还有近百人,成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2)以文化再造工程为载体,持续提升企业精神。红嘴实施了‚建设理念文化,发展观念要新;建设制度文化,发展模式要好;建设物质文化,发展质量要高;建设行为文化,发展形象要美‛的企业文化再造工程,精心培育‚艰苦创业,负重拼搏,追求卓越,乐于奉献‛的企业精神,精心培育‚依法兴业,管理科学,诚实守信,勤奋高效‛的企业作风,精心塑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秀品牌‛的企业形象。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为事业蓬勃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提升企业精神,他们开展了‚红嘴精神代代传‛主题实践活动,投入100万元建展览馆,精心制作反映红嘴创业历程的电视专题片,组织员工、村民观看,大力弘扬红嘴精神。

(3)以创建旅游工程为载体,全面提升新村形象。发展新农村 事业,要坚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共同进步。绿化美化亮化,提升乡村旅游的公益性;建馆、制片、出书,提升红色旅游的教育性。进入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丰富教育基地内涵,使精神文明建设耕有其田,播有其土。先后投入300万元,建成村级一流的展览馆、档案馆,成立影视网络信息中心,不断更新制作电视参观片,撰写出版了10部反映红嘴30多年改革、创业、发展的书籍,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红色旅游线路的组成部分。

(4)以争创工程为载体,大力提升乡风文明。人的素质决定乡风的文明程度,乡风的文明程度关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速度。围绕乡风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创文明单位,兴文明家庭,做文明村民‛的争创活动,发动村民评比,人人参与监督,树起新风正气。制定了‚七要‛、‚十不准‛文明公约,《文明守则》《小区管理条例》《卫生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制度化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规范化、经常化。集团所属20多个单位都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单位,集团公司由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晋升为全国文明单位,集团党委连续三次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集团公司团委被团中央授予‚五〃四红旗团委‛,集团公司武装部被解放军三总部命名为‚全国基层民兵工作先进单位‛。

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了‚五个一‛工程,即每个单位都要有图书室、厂报或宣传板、阅报栏、篮球场、乒乓球台。月月开展形式、内容不同的文体活动,有知识竞赛、歌咏比赛、体育竞赛、演讲赛、读书报告会、法制教育宣传月等。

九、航民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航民村地处钱塘江南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东部,沪杭甬高速公路依村而过,距萧山机场5公里。全村现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344户、1079人,可耕土地800亩、山林200亩、精养鱼塘126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航民村抓住机遇,凭胆识和勤奋去开拓、去创造。1979年12月,航民人以仅有的6万元集体积累资金,在万分艰苦的环境下,购买国营印染厂淘汰的旧设备,买了12口大水缸 作染缸,创办了第一个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百万富翁‛并没有使航民村的干部群众陶醉,而是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航民人把85%的税后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采取母鸡下蛋的办法,大厂带小厂,老厂带新厂。随着印染规模的扩大,先后办起染料厂,纺丝厂,热电厂,成为全国知名的以印染为主,织布、染料、热电配套发展的印染基地。随着村办工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90年代后,航民人先后办起了商场、星级宾馆、医院、农场、养殖场等。航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着力提高文化素质,先后建起了文化中心、幼儿园、小学校。随着村级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1997年8月,组建了浙江航民集团,现有控股、全资、参股工商企业21家,拥有总资产26亿元,职工1.2万人。集团控股的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8月成功上市。

现在,全村形成了以纺织、印染、热电、建材、冶炼、饰品等行业为主体的多门类工业体系;以宾馆、商场和房地产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布局;以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生产相配套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2011年,实现销售产值90亿元,综合经济效益10亿元。江泽民、李瑞环、乔石、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来此视察,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接见了村党委书记朱重庆。

(二)主要做法

1、注重集体土地的集约使用和规模经营

适应村级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航民村从原来的承包到户,家家有地,人人种田,过渡到土地归总、规模经营。随着村民转变身份务工经商的人日渐增多,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已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987年,村民主动要求村里收回承包责任地,村里顺应民意,发挥集体经济力量大的优势,建设起机械化农场和养殖场,仅用23人,就对700亩耕地进行了集约化粮食生产经营;仅用20人,就对养殖场进行了科学化生产管理。这样,全村1033人口中,当农民的只有43人,全部由村里发工资,其所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全部交集体,村里再按各户人口以内部价供应给村民,剩余的则投向市场。航民村就这样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奔上了既富又稳的共同致富发展大道,农业工人人均生产粮食4万斤,人均农业产值4万

元。

2、始终坚持发展要务,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航民村的立村之本。多年来,航民村与时俱进,把握机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工业。航民村一直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村里的重点企业航民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21家,总资产达3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控股的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成功在国内A股市场实现上市,目前已发展成为市值2l亿元的国内纺织印染龙头企业,公司200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l7.3亿元。在航民集团的龙头带动下,现在的航民村已成为以印染为主,纺织、染料、热电相配套的现代印染生产项目集聚区,生产技术和设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四分之一的产品销往国外市场,每天印染各种布匹达l50余万米,印染成品从村里往北可以铺到北京,被誉为‚航民印染,一日千里‛,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纺织品印染基地之一。二是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航民村提出‚强工、兴商、稳农‛的发展策略,在坚持工业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导经济转型。

航民村还充分发挥地处杭州市郊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商场、星级宾馆、房地产,以及银行、物流、仓储等生活和生产性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村的经济结构逐渐由工业‚一轮驱动‛,向二、三产业‚两轮驱动转变‛。

3、始终坚持改善民生,不断推进社会和谐

实现全体村民的共同富裕是航民村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航民村通过大力实施‚三个提高‛,让村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一是提高村民收入。通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航民村将集体资产按一定的比例量化到村民、职工和管理技术人员,使农民从单纯的劳动者转变为既是劳动者又是资产所有者,创造出一个‚按劳分配+按股分红+社会福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分配模式。目前每个村民家庭单是享受股份分红平均每年都有三、四万元。二是提高福利水平。航民村统一推行了村民养老金和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村民和职工人人都享有一份医疗保险,村民愿意在本村就业的100%安排就业。

航民集团还投入过亿元,补贴村民建成了拥有300多套整齐划一的别墅新村。村还投资1800万元建设了6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免费对村民和外来员工开放,建造了职工公寓2.7万平方米,使外来员工安居乐业。三是提高村民素质。航民村积极推进12年义务教育,村民的子女从幼儿到高中教育全部实行免费。对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次性给予l万元奖学金,并每年给予报销学费8000元,每月给予200元生活补助。村还成立教育基金会和开办职工业余学校,并与浙江丝绸工学院、东华大学进行合作,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鼓励村民深造学习,让他们更好地完成‚农民一产业工人‛的角色转换。现在的航民村,真正实现了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群众生活安然,整个村没有发生一例上访事件,村民人人都有一种幸福感,呈现出一派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

4、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不断完善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是航民村的成事之基,谋事之道。航民村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航民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坚持选好配强两委领导班子。航民村每一届村级领导班子都实行民主选举,干部的工作成效由村民评议,接受村民的监督,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搭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架构。村党委主要负责政治上的领导和引导;村委会负责管理村的公共事务和社会各项事业;航民集团在村党委的领导下负责处理经济事务,三者相对独立又互相配合,形成了齐心合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干净干事的工作制度。凡涉及股权量化、福利保障、股金分红等重大事项的研究,一律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村所有领导班子成员要求做到‚三个不准‛。即不准接受群众的吃请;不准在经营中拿回扣;不准过问家属的工作安排。航民集团成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规定董事会主要由党员及外部专业人士出任,对航民股份等20多家企业进行统一管理,监事会主要由村委、村民代表出任,以监督企业的经营。近30年来航民村没有一个干部因村民不满而下台,为航民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航民村

十、西王村(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走进西王村,首先看到的是这里已完全城市化,再也找不见‚乡村‛的影子。村民居住的‚西王新村‛,环境、设施可与城里任何一个高档小区媲美;一个个整洁漂亮的厂区,显现着浓浓的现代化气息;而在通达各处的道路两旁,有一种灯箱宣传牌格外引人注目,内容是‚健康西王、诚信西王、忧患西王、快乐西王‛。

西王是一个‚以企兴村‛的典范。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这个原本只有160户、530口人的贫困小村,已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乡村城市化、土地集约化、村企一体化、生活福利化、管理社区化。西王集团集玉米深加工、特钢、臵业、酒水、物流、热电等多行业于一体,拥有资产136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荣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先后被滨州市委树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为全省先进典型,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

(二)主要做法

1、咬定发展不放松,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奠定西王村坚实的经济基础

西王村一贯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断开拓创新,谋求发展,实现突破。1986年,王勇被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毅然把自己价值

20万元的面粉厂捐献给村集体,西王村有了第一个村办企业。从此,西王村走上了工业兴村的道路。西王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家集玉米加工、房地产、钢铁、酒水、物流、热电于一体的全国大型工业企业集团。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4.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14亿元,利税7.27亿元,出口创汇6445万美元,同比增长62%、63.3%、32.4%、19.2%。荣列2006年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第461位,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215位,省百强企业第76位和工业百强第63位。2005年12月9日在香港上市;2006年5月被冠名‚中国糖都(淀粉糖)‛。目前,企业年加工玉米能力为260万吨,主导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食用葡萄糖、无水葡萄糖、玉米油生产规模为亚洲最大。

2、走共同富裕之路,推进西王村的各项事业发展

西王集团的大发展,带动西王村发生了质的变化。西王村认真执行二十字方针,一是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作用,带动近50万农户参与产业链,仅价格一项,群众获益近5000万元,使2500多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二是实现了村民福利化。西王集团为村民和企业职工缴纳了社会养老保险;村委每月向村民每人供应30斤面粉;对年满60岁、55岁的男女村民每月发放老年生活补助金,学生上学享受学生补助,考上大专、本科的分别奖励5000元、1万元。对西王村民的一名子女实行公派出国深造的办法,目前已有3名分别在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学习。投资兴建了高标准的老年公寓,65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入住,西王村每名村民每年享受的福利待遇近3000元。村民自购轿车已达100多部,村委为村民配套新建车库54个,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三是实现了土地集约化。2002年9月,群众自愿将全村现有的土地交给集体统一管理,分别由12个种田能手重新承包,走上了集约化经营之路。四是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努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推动农村城镇化。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西王工业园已形成了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文教区和‚五纵五横一大道,四区四化一广场‛的大格局,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西王集团精心规划、建设城市化、现代化的西王工业园。

目前,西王新村二期工程第四季度竣工。最迟到‚十一五‛末,西王新村将形成集办公、居住、生活、娱乐、休闲于一体的3万人口的集聚中心。

西王村的科教文卫体事业稳步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无青壮年文盲。建立了新型合作医疗体系,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扎实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100%。注重农村文化建设,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村民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3、实行管理民主,倡导乡风文明,提升西王村的品位 西王村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和‚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行为原则,不断加强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做到关注民生,‚不增负,办实事‛。

严格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四民主‛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两公开制度,坚持开展每月5日开展‚民主议政日‛活动,认真听取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加了村政透明度,努力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参与监督意识,构建起了群众监督评价体系。精心维护和不断提升全国文明村的形象,开展了‚五型文明户‛和‚好媳妇、好婆婆‛ 评选活动,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良好的道德规范,投资对西王村公墓进行绿化改造,使之成为花园式公墓等,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推动树立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良好村风。

积极开展了创建‚平安西王‛活动,依法治村、以德治村、村民自治工作。西王村未发生任何矛盾纠纷激化,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非正常死亡、无群体上访事件和重大民事纠纷发生。实行联防机制,严厉打击各类偷盗案件,经周密布署,西王村治安辖区内无治安死角,各项工作进入法制化管理,村民邻里团结,和睦相处,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特色定位:一是实现农业产业化;二是实现村民福利化;三是实现土地集约化;四是实现农村城镇化。

模式:以企带村,以工哺农,村企互动,共建双赢。

创新性:

一、土地交给集体统一管理,走上了集约化经营之路,有利于加速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作用,实现了农业产业化。

启示:

一、不断引进人才。西王村对人才做到‚信任、放权、支持、监督、激励、包容‛,营造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

二、不断发展创新。西王村勇于进行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充分的挖掘供应链潜在价值,最终实现对绩效、流程、信息三个系统的关键性控制。

西王村

十一、华西村(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集团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3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成为‚别墅村‛、‚轿车村‛、‚彩电村‛、‚电脑村‛等,拥有40多项‚全国第一‛。

华西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斗,37 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华西特色,基本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科技化,村镇文明化,农民知识化的现代化村镇。华西村走的是一种新与旧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结合、宣教内容与村民水平结合、严肃紧张与生动活泼结合的成功小康模式。

吴仁宝简介:吴仁宝,男,汉族,1928年11月17日出生,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于2013年3月18日18时因病逝世,享年85岁。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曾任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等职。曾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全国‚村长‛论坛组委会名誉主任、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华西村 吴仁宝

华西村别墅群

(二)主要做法

华西名言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六爱‛: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话;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说错话‛。

‚量才录用,育才待用,外才我用,以才生财‛。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富也不是社会主义,一村富了不算富,先富必须带后富‛。

华西村依托村办集体企业迅速发展。江苏华西集团公司是全国先进乡镇企业、全国文明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从70年代开始,华西人从无到有办工业,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不断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步伐,坚持合作经济为主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壮大,于1994年组建的集团公司,现有固定资产70多亿元。2004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307.8亿元,2006年,实现400 亿。集团在2005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94位;在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名列第41位;在中国综合类制造业中,名列第5位。

华西村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5万多人。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

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吴仁宝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华西村的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06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2010年超5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600万元--2000万元。华西村党委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经营管理之路。他们在处理积累与分配的问题上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凡村办企业的工人,每人每月只领取30%的工资,其余的70%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性兑现。奖金通常是工资的三倍,但并不发给职工,而作为股金投入企业,第二年开始按股分红。对承包企业的超利润部分实行‚二八‛分成,二成上交村里,八成归企业分配。留给企业的部分,10%奖给厂长,30%奖给管理人员,30%奖给职工,30%作企业积累。承包者个人所得的奖金以入股形式留在企业,作为风险抵押金。

十二、南街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南街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全国十大名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南隅,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和石武客运专线,东临京珠高速公路。早在20世纪90年代,南街村就因为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有名的‚亿元村‛。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南街村几近实现了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

南街村村民享受住房、医疗、教育等多项福利待遇,生活富足而安逸,但外来劳动力无法享受村民的待遇。南街村村容整洁,宁静而美丽,并设有自己的工业区。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共848户,3180口人,1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村里有26家村营企业,诸如拉面工厂等。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在2008年,该村银行负债实际达17亿元人民币。一度传出南街村破产的谣言。实际当时资产26亿,负债17亿,远未达到破产的边缘,也比同时期大部分在金融海啸中挣扎的企业强很多。经过2年努力,到2010年,资产已经积累到30亿,负债下降到4亿,重新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南街村成功的关键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集体主义。南街村是国家4A级景区,长期生活工作在南街村做出突出贡献的非南街村籍人士,被授予‚荣誉村民‛称号。南街村集团是南街村创建的集体经济实体,下属28个企业,产业涉及食品、饮料、酒类、印刷、包装、医药、工艺品雕刻、旅游等。先后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200多位将军到南街村视察指导工作,其中有朱镕基、乔石、宋平、李岚清、曾庆红、李长春、罗干、张爱萍、刘云山、曹刚川等党政军领导同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朝日新闻》、美国之音等众多国内外新闻媒体对南街村作了大量报道;美、英、法、德、日等20多个国家的数十家新闻单位也都到南街村作过实地采访。‚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每天早上6点15分,南街村的广播站开始播放颂扬毛泽东的革命歌曲《东方红》,毛泽东的雕像如守护神一样耸立在南街村的广场上。广场上还有‚毛泽东思想永远放光芒‛等大标语,南街村新的一天便伴随这轻快旋律开始。

南街村

王宏斌简介:王宏斌,男,1951年2月出生,汉族,河南临颍县南街村人,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2月参加工作,漯河市委党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经济师、政工师。现任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临颍县南街村党委书记、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二)主要做法

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无条件获得了大量银行贷款,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1、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集体主义的绝对思路

南街村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以雷锋精神鼓舞人,以革命歌曲激励人,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强化了职工村民的集体主义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昂扬向上的集体主义氛围。全村党员干部、职工村民发扬‚二百五‛的‚傻子‛精神,坚持‚外圆内方‛的治村方略,人人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党务、村政、企管、教育、民兵、治安、工会、共青、妇联、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这些均受到了党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

‚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是不平等,南街村把毛泽东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理念树为整个村庄绝对的旗臶,坚持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南街村‚共产主义的要素‛的核心是独特的平均主义的经济体制。村民们在村的行政机构及村营企业上班,根据工作内容,每月付给150元到200元的固定工资。工资虽然很低,但是村民免费享受粮食、肉、油等配给。住宅、教育、医疗、办红白喜事也一概不收费。如果村民上大学,学费也由村里负担。村民享受的福利费用每年每人平均6700元。

南街村实行的是‚工资+供给‛的分配制度,村民们免费享受住房、医疗、上学、中央空调、肉、蛋、面、节假日食品、购物券等14项公共福利待遇,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全体村民居住在30多栋配备齐全的花园式的现代化公寓里,人人安居乐业、家家生活幸福。南街村大办公益事业,相继建起了一系列公益设施。街道宽阔平坦,道旁绿树成荫,路灯彩灯交相辉映,厂房住宅鳞次栉比。成立了艺术团、军乐队、盘鼓队、门球队,建起了文化园、图书馆、档案馆、医院、康寿乐园等。同时,大办教育事业,投巨资建起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幼儿园、中小学和高中,还办起了报社、广播站和电视台。

2、因地制宜依靠当地粮食资源,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

南街村结合耕地多、人口多的实际,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从而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此外组建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在1991年率先摘取河南省‚亿元村‛桂冠,1993产值突破16亿元。南街村兴建了食品、农业生态旅游、医药、电器、钢铁五大工业园区,并聘请高级人才管理企业。

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是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集体性质的大型集团公司。南街村集团下属企业28个南街村集团以粮食深加工为主导方向、以生产多种方便食品为龙头,产业涉及食品、饮料、酒类、印刷、包装、医药、工艺品雕刻、旅游等,产品有15大类,近200个品种。分别是:面粉系列、方便面系列、调味品系列、饮料系列、啤酒系列、白酒系列、湿面系列、麦恩休闲食品系列、药

品系列、包装材料系列、胶印制品系列、彩印制品系列、工艺品系列、假发系列等。其中部分产品出口销售到蒙古、朝鲜、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南非等国。

3、以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管理村庄

南街村村民过着平等而稳定生活的南街村的现状值得关注。南街村的体制是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南街村可称为‚村的宪法‛的规章制度。这一制度分思想、工作、生活三方面,共有23条,违反者将受到处罚。村里还有定期从思想、纪律、卫生等十个方面检查各家庭执行规章制度情况的制度。根据检查结果,只要有一个方面不合格,部分福利就得自费。据村民说:‚满分的家庭很少,大多数家庭都是总有某个方面不合格。‛ 福利是村民生活的基础,村当局在这方面掌握着大权。村民不得不乖乖地服从村当局及各项规定。南街村用非同一般的做法,保证了所有人都能过上一定水平的生活。从这点说实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

4、发扬南街村‚傻子精神‛

在南街高中的教学楼外墙上,有四行巨大的红色字体:傻子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这种有反智倾向的‚傻子精神‛也是王宏斌所提倡的核心思想之一。早年的‚傻干‛曾经让年轻的王宏斌获得社员们的信任。‚他个子显矮,但干农活卖劲,不拣轻挑重,当民兵排长挖坑塘。‛77岁的村民张玉珍回忆说。

‚傻子精神‛被推广到‚三大班子‛成员身上,每名干部的工资都是250元。上世纪80年代,王宏斌带领村民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办企业,闯市场,率先让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变成半工业化、城市化的村庄。1990年代,在全国乡镇企业纷纷垮台之时,凭借巨额的银行贷款,南街村村办企业异常红火。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刘倩在她的《南街社会》一书里提到王宏斌另外一个性格特征:‚胆子特别大‛。‚他办的事,我们老同志都不敢想。如负债经营,南街村的企业负债数亿。我们不止一次追问王宏斌,拉这么大摊子,愁不愁?他回答:不愁,迎着困难上。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打住车(遇到阻力困难)就有人来救。‛

‚傻子精神‛和‚胆大‛的性格弱点逐渐显示出来。王宏斌身边

的人说,村民对他的‚感恩的心态‛和他自认为在政治上的成功,‚让他膨胀得很厉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则这样分析他,‚他身上具有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理想后来逐渐演变为妄想;他身上有鲜明的实用主义印记,实用后来逐渐演变为投机,而且传统社会的迷信思想,在他心中挥之不去。‛

王宏斌的‚傻子精神‛让外人不理解。有外界人士评价说,他是一个聪明的企业家,通过打政治牌,树立鲜明的形象,获得外部经济资源。而熟悉他的朋友则不这么认为,‚政治和经济在他身上是辨证的关系,他从本质上并不是一个企业家,企业家只会赚钱,而他的许多行为根本不符合企业家的逻辑。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又把自己作为一个政治人物看待,通过打‘政治牌’获得经济资源,又利用这些经济资源,去塑造南街村,从而巩固其政治资源。‛

十三、大邱庄(天津市静海县)——2009年撤村建镇

大邱庄位于天津市西南30公里,距天津机场45公里,离天津新港60公里,紧靠津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即将兴建的丹(东)至拉(萨)高速公路傍区而过,并在距镇区2公里处开设专门出口,距出口10公里丹拉高速公路与京福高速公路相接。

大邱庄于1993年11月18日撤村建镇,当时划分了尧舜、万全、津美、津海四个街。自2003年到2006年又先后将周边的大屯村、满井子村、王虎庄村和庞庄子村四个村划归大邱庄镇。2010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周边四个乡镇共18个村划入大邱庄镇。全镇共26个村街,总面积123.4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5万人,外来人口7.5万人。

200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工业销售收入456亿元,增长20%;社会固定资产总投入15亿元,增长2.6%;税收完成4.23亿元,增长1.6%;全年实现钢材产量1208万吨,增长26.5%;农民人均纯收入11580元,增加1018元。

大邱庄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先驱之一,工业是全镇的支柱产业,占全镇经济总量的90%。全镇涉及钢铁行业的生产性企业141家,形成了以焊管产业为主要支撑的黑色金属轧延加工业产业格局,年钢材生产加工能力达2200万吨,2009年实际钢材产量占天津市的三分

之一。部分钢材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了较大份额,其中:焊接钢管占全国焊管产量五分之一强。2009年,大邱庄镇在人民网‚新中国60周年〃‘三农’盛典‛评选活动中荣登‚中国十大特色名镇‛榜首,在中国社会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镇‛中,被授予‚中国大邱庄钢管产业集群名镇‛称号。

大邱庄的总体发展思路是:绿色、生态、文明、富裕。在实际工作中,以城市化建设为龙头和抓手,全面推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发展,努力实现更高标准,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生态建设。强力推进大邱庄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整治、建设、管理三项工作,全力打造‚绿色村庄、绿色田野、绿色河道、绿色通道、绿色企业、绿色庭院‛。二是新城建设。完成以宅基地换房为核心的示范小城镇建设,全镇所有村全部实行宅基地换房,以此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实现大邱庄真正意义上的楼房化。

十四、进顺村(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进顺村占地面积1.68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419户、1441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过‚盘活资产打基础、以地换地拓空间、招商引资谋发展‛三个阶段,拥有‚一个集团‛、‚三家宾馆‛、‚三个园区‛、‚五大市场‛。创下了江西省的村级‚六个率先‛。荣获了‚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敬老模范村‛等荣誉称号。2006年,进顺集体固定资产达5亿元,实现总产值20.5亿元,完成税利7309万元,实现村级收入266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9547元。

但经济的富裕强大并不是江西首村的全部内涵。一直以来,进顺村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大力开展经济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福利工程,使其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家园。

(二)主要做法

1、抓住外界发展机遇,以园区和市场带动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顺村世代相传的种菜营生得以改

变,先后办起了装订厂、米粉厂、化工厂、养鸡场等20多家村办企业。然而好景不长,村办企业经营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产品质量差、科技含量低、企业管理不完善,出现了大面积亏损。

在传统的农耕社区,土地是农民的立生之本、求存底线,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进顺村的土地越来越少,原本逼仄的生存空间也随之越来越窄。当村属企业‚雪上加霜‛地不断亏损后,深思熟虑后的进顺人大胆决定‚反弹琵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宾馆、酒店等第三产业,向更高档次的村办企业进军。于是,通过对盘活土地资产等融资手段的有效应用,1989年,18层的鄱阳湖大酒店在南昌老福山街心花园西南侧、南昌火车站附近开张迎客。

随后,进顺人频频在发展村办企业上使出大手笔。1997年,进顺成功组建了江西鄱阳湖旅游企业集团,填补了江西省没有农民办旅游企业的空白;很快,鄱阳湖大酒店被国家批准为旅游涉外‚三星级宾馆‛,成了江西省首家由农民兴办的三星级涉外酒店。至此,进顺村第三产业主导的发展路子正式确立。

为了延伸产业领域、拓宽生存空间,没有耕地的进顺村开始向工业园区和市场方向发展,迈出了‚跳出进顺发展进顺‛的步子。1998年,进顺村在民营科技园购地41亩,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进顺村工业园区;2002年,进顺村在昌东工业园购地360亩,首期建成207亩的昌东鄱阳湖工业园,并依托工业园区成立了鄱阳湖物业管理公司、研发中心等;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德国麦德龙公司落户进顺,江西华宏、江西明豪两家4S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也于同年进驻;2005年,国内200强企业苏宁电器落户进顺;2006年,进顺村以土地入股45%的方式组建了南昌鄱阳湖建材有限公司;2007年,江西进顺物流公司注册成立。进顺村已形成了‚一个集团‛(江西省鄱阳湖旅游企业集团),‚三个园区‛(进顺工业园、鄱阳湖工业园、进顺物流园),‚三家宾馆‛(鄱阳湖大酒店、洪城宾馆、进园宾馆),‚五大市场‛(引进德国麦德龙青山湖商场、南昌电动自行车市场、江西华宏、江西明豪4S汽车销售市场、南昌鄱阳湖建材市场)的发展格局,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江西村社的领头雁。

2、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全村民生建设水平

1993年以来,进顺村明确提出要教育和培养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技术、有管理能力、有责任心‛的‚五有‛新型农民,并以文明创建工作为载体,把对村民的培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双思‛、‚三讲三比‛、‚农户争十星‛、‚争做文明进顺人‛、‚八荣八耻‛教育、‚十佳五好文明家庭‛、‚十佳敬业爱岗标兵‛、‚十佳孝顺星‛、‚长寿星‛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率先实行股改,让村民当家作主:1999年,在村两委的提议下,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对村集体经济实行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改造的方案,将‚股份制‛与‚合作制‛有机融合,让村民人人持股、个个当家,每年村民股利分红300余万元,人均分红2000余元,户均分红7000余元。

率先实现村民社会统筹保险,解决村民后顾之忧:在实现村民向职工的身份转变后,进顺以职工的身份给村民缴纳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金,把村民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村民还享有16种福利,人均每年可享有2000余元的福利费。

率先建成农民‚小康家园‛,给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2003年7月,进顺村投资1亿元在邻村购地并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要求建起了‚进顺小康家园‛,全村419户户均一套。进顺村民过上了‚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生活‛的幸福生活。

免费提供医疗服务:村医务所为村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村民每人每月享有20元的门诊医疗补贴,村民住院医疗费可报销50%,村民独生子女住院医疗费可报销100%。2007年,进顺村已着手与湖坊镇医院联手,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准,打造一流的村级医务所,确保小病不出村。免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共服务体系:进顺村按‚公寓化模式、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生活‛的要求来打造进顺小康家园,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全由村部支出。

建立大病救助基金:进顺村每年从村集体利润中分配出一部分作为大病救助专项资金,大病至少可获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救助。设立了教育基金:进顺村以集体股份的形式无偿地配送给0-7岁、7-14岁、14-18岁的村民子女,确保村民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48 同时设立了奖学金制度,村民子女考上高中、大专、大学都进行相应奖励。

设立了村民就业培训基金:进顺村每年抽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村民培训或继续教育的活动经费,并以村属企业为依托,经常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村民再就业指导,提升村民的就业率和创业指数。建设经验总结进顺村之所以能够致富更能成为全国文明村镇,是与它的领导班子分不开的,更是因为领导班子所采取的各项正确的政策措施。

综合归纳,进顺村实行的主要发展政策可以总结为四点:(1)在经济上他们采取的是股份集资。每户村民都可以入股,年终每家可以分得红利。而且企业可以吸收农村自由劳动力,解决了农民土地被征收之后的就业问题。农民成了工人,再加上企业红利,生活越来越好。

(2)进顺村有着良好的社会保障,优厚的福利政策。进顺村的村民享有退休工资,压岁钱,节日费,免费医疗等16种福利政策。最值得一提的是医疗方面的保障,不但在村中设有免费医疗机构,而且村民如果患大病、重病在其它医院治疗,其享有的医疗保险达不到村中的水平,村内将会补发给村民。这样,村民的生命安全有了保障,人均寿命也增长了。

(3)进顺村有着先进的民主政策。全村实行的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选举领导人。进顺村始终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的民主决策和人性化管理。村中大事会召集村民商议,听取村民意见。这也就奠定了能够制定出正确的合理的符合村民实际的政策的基础。

(4)进顺村也有其它一些特殊的政策。例如,村中每年会评选出‚十佳孝子‛,还会给年纪越大的人进行奖励等等。这样,以前那些婆媳之间的不和睦,吵闹现象慢慢减少了,老人们也越活越开心了。通过这些奖励措施,村中的不良习气,不文明现象消除了,更好的村风村貌得以形成。

十五、刘庄(河南新乡)

(一)情况简介与产业发展

河南新乡刘庄,地处豫北黄河故道,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356户,共1616人。刘庄昔日曾是个‚方圆十里乡,最穷属刘庄‛的村庄。从刘庄建村到解放前夕,刘庄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历经500多年的漫长岁月,面貌未改,山河依旧,村庄依然贫穷,人们依然贫困。

解放以后,刘庄有了坚强的党组织,有了好带头人史来贺。50年来,刘庄党委带领全村人民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刘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刘庄这块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刘庄的党组织为党委会,村民自治组织为村民委员会,经济组织为农工商总公司,下属制药、机械、造纸、淀粉、农业、商业及、车队等7个产业。刘庄人民在史来贺老书记的带领下,在以史世领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使刘庄走上了以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医药工业为龙头,带动各业发展,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市场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

这里,贸工农一体化、农林牧齐发展。截至2001年,全村各业产值就达到了4.6亿元,比1949年增长11790多倍,比1978年增长360多倍,集体积累资产6.1亿元,人均净收入7000元,还享受上学、看病、住房等10多项免费福利。2003年,刘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亿元,固定资产10亿元,出口创汇3478万美元,上缴国家税金5546万元,人均3.4万元。这里,职工群众居住着集体统一建的双层和五层住宅楼房,人均住房35平方米;家家有彩电、冰箱、空调、摩托车……生活富足,安居乐业。这里,江泽民、胡耀邦、李鹏、李先念、乔石、胡锦涛、姚依林、田纪云、姜春云、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视查并提词;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和友好人士前来参观访问;国内各地参观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回顾刘庄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刘庄的巨大变化,是刘

2.中国电力电源情况简介 篇二

1 站用电源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110k V变电站广泛采用交直流一体化站用电源系统。交直流一体化站用电源系统是借鉴智能变电站的核心思想, 将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UPS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进行了一体化设计, 实现了一体化配置及一体化监控。通过以太网接口, 采用IEC61850规约接入站内计算机监控系统并上传至远方控制中心, 使站用电源系统成为整体的开放式系统。站用交流电源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 两台站用变压器各带一条母线, 两条母线分列运行, 当一台站用变压器出现故障时, 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将切断故障站用变压器, 并由另外一台站用变压器带全站交流负荷。

直流电源系统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设置两组蓄电池组、两套高频开关充电装置, 每组蓄电池及其充电装置分别接入两段母线。蓄电池组采用串联的供电方式, 正常运行下两段母线切换时不中断供电, 切换过程中允许两组蓄电池短时并列运行。每组蓄电池均设有专用的试验放电回路, 试验放电设备经隔离和保护电器直接与蓄电池组出口回路并接。

交流不停电电源 (UPS) 系统一般双套配置, 采用主机冗余配置或模块化N+1冗余配置, 具有交、直流输入, 其直流一般来自站用直流母线 (有些变电站还配置专用蓄电池, 则其直流来自专用蓄电池) , 交流则来自站用电源, 正常情况下, UPS电源由站用电系统供电, 各UPS处于空载带电状态, 当交流电源失去后, UPS自动带负荷运行。

现有串联蓄电池组单只蓄电池如发生内部质量问题或接线问题, 将造成整组蓄电池不能正常带载;且蓄电池组中最差的1只蓄电池容量决定了整组蓄电池的容量, 使在全站交流系统失电情况下蓄电池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 新更换的蓄电池如与原运行蓄电池性能不匹配, 也会造成整组蓄电池性能的迅速下降。因此, 为了避免串联蓄电池组对站用电源系统造成影响, 现采用并联电池组件的直流电源系统来避免上述问题。

2 并联电池组件的直流电源系统技术原理

并联电池组件的直流电源系统通过将12V蓄电池与匹配的AC/DC充电模块、DC/DC升压模块等器件组合设计成“并联智能电池组件”, 并通过多只组件并联输出, 组成满足实际需要的并联蓄电池组直流系统。系统由N个组件并联输出组成, 组件各自连接12V电池;系统中各组件可逐个对蓄电池进行自动在线核容, 组件支持热插拔, 可以在线进行组件与电池的更换。

电源组件基本工作原理是:当交流输入正常时, 通过AC/DC电路形成内部母线电压, 此母线电压同时为DC/DC输出变换器及DC/DC充电变换器提供能量, DC/DC输出变换器产生DC220V或DC110V母线电压, DC/DC充电变换器输出12V电压给蓄电池充电;当交流失电时, 蓄电池通过DC/DC充电变换器升压输出形成内部母线电压, 使组件可以实现无间断切换至蓄电池供电。图1为单个并联智能电源组件基本原理图。

当并联智能直流电源系统需要进行蓄电池核容时, 系统监控单元向系统中一个电源组件下发核容指令, 该组件的智能电路控制其转为蓄电池供电状态, 并动态调节使蓄电池以0.1C恒流放电, 同时累记蓄电池放电容量直至核容完毕, 并自动切换为交流供电状态, 为蓄电池充电。该蓄电池充电完成后自动开始另一个组件核容。

除此之外, 不同批次、新旧电池均可在并联智能电池组件中混用。并联智能直流电源系统不但实现了蓄电池的在线核容管理, 且使蓄电池可以在线检修、不停电更换, 极大的减少了运行单位的维护工作量, 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维成本, 并提高了蓄电池的运行可靠性。

3 并联智能直流电源系统的配置选择

并联智能直流系统采用单只12V蓄电池直接与组件连接, 系统容量由并联的组件数量决定。在配置并联智能直流电源系统时, 可集中配置, 也可根据负荷的性质或电压等级分散配置;当采用分散式配置时, 不同母线可互为备份, 避免某一负荷故障而影响其他负荷的工作。并联智能直流电源系统灵活的配置方式, 可减少直流屏柜的数量, 降低二次室的使用面积。

并联智能电源系统与常规直流系统不同, 电源组件的输出直接挂在直流母线上, 而蓄电池未直接挂在直流母线上。因此在计算电源组件的数量时, 无需考虑蓄电池组浮充和均充的要求, 只需按照各系统的经常性负荷和事故负荷来计算。由于电源组件具备短时输出最大功率功能 (60s内输出2倍额定功率) , 因此对于冲击负荷, 计算电源组件数量时可不予考虑, 仅核算即可。并联智能电源组件的数量应满足正常工作时的经常性负荷和事故状态下的事故负荷与冲击负荷的需要。组件数量按N+1原则 (N≤6时) 或N+2 (N≥7时) 冗余配置。

3.1 电源组件数量选择

其中:Pj为直流负荷计算容量;Ps为随机或冲击负荷。

注:考虑到充电模块具备短时耐受Ie的2倍, 故不考虑随机或冲击负荷的电流。

3.2 蓄电池容量选择

蓄电池通过组件向负载提供能量, 由于组件均流的作用, 每个电池提供1/N的负荷功率。

(1) 单个蓄电池放电电流:

其中:P1为直流负荷实际容量;N为直流系统选择模块数量;η为电池的放电效率, 取值0.85;U为蓄电池额定电压, 取值12V。

注:110k V变电站蓄电池按照2个小时考虑。根据蓄电池产品型号及设计需要, 可选取大于计算值的标准容量蓄电池。

4 结论

综上所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 变电站无人值班、数字化及智能化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我国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后, 变电站的建设更加注重实用和节约, 对无人值班变电站内交直流系统进行远程监控、维护、系统性管理, 显现出很大的迫切性。

基于减少设备, 减少变电站建筑面积, 节约投资, 减少维护工作量的考虑, 采用并联智能电源组件直流系统, 建立智能化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信息共享平台, 对交直流电源系统进行系统性的设计、运行、维护, 进行蓄电池在线核容管理, 实现对蓄电池的在线检修、不停电更换, 建立各类运行、检修、事故工况下的智能化操作方案, 不但使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也使其配置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摘要:站用电源系统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直流电源系统又是站用电源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文针对现有直流电源系统中串联蓄电池组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更为可靠的并联智能直流电源系统, 并对其技术原理与配置选择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站用电源系统,蓄电池,并联电池组件,并联智能直流电源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文君.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设计[J].科学与财富, 2012, (5) :206-207.

[2]王杰.基于间接并联智能电池组件的一体化电源应用研究[J].湖北电力, 2011, (z1) :98-100.

[3]韩桢, 孙彦亮.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在变电站的应用及优点[J].电源技术应用, 2013, (9) :66-67.

[4]苗梅.智能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的设计及应用[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1.

3.中国电力电源情况简介 篇三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集团,英文缩写CPI,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经国务院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集团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120亿元。

集团公司资产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等地,拥有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电霍煤露天煤业股份公司5家A股上市公司;拥有在香港注册的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并通过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拥有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拥有承担流域开发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五凌电力有限公司;拥有在电力设备成套服务领域中业绩突出的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拥有大型煤炭企业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19个已建成的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电厂;拥有控股的山东海阳核电项目、江西彭泽核电项目,等比例控股的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以及在广西、辽宁、湖南、吉林、重庆等省市开展了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参股5个运行核电厂和3个在建核电项目。

集团公司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坚持以调整结

构、促进创新、优化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履行央企职责,打造国际一流能源企业集团。

集团公司以“奉献绿色能源 服务社会公众”作为企业精神。这昭示了集团公司立志为社会提供优质清洁的能源产品,勇于承担服务社会公众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表明了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时代价值内涵。

4.浅谈电力通信直流电源及其维护 篇四

①交流部分。交流部分的市电输入一般为2路380V三相四线交流输入,在电源容量较小时有时也使用2路220V单相交流输入,以保证电源可靠供电。为防止雷击和过电压破坏,在市电输入端应加装避雷器,常用的有普通氧化锌避雷器和OBO防雷模块等;由于此处的防雷主要是对非直击的感应雷击的浪涌电压的防护,因此避雷器的通流量一般选择在15-20KA,残压在1.5KV左右,就可有效的保护电源设备。为实现两路输入的交流电的通断互锁,自动切换,还需装设交流切换装置,采用机械互锁或电气互锁方式,但是应注意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出现两路交流电源同时接通或者同时断开的现象。经过切换装置后,交流输入分为整流器模块输入和交流分路输出,交流分路输出为机房其他交流用电设备提供电源,如计算机、UPS等。

②整流器部分。整流器是通信直流电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信直流电源的供电质量主要取决于整流器的电气指标,它完成AC-DC变换并以并联均流方式为通信设备供电,同时对蓄电池组进行恒流限压充电和监控模块的供电。现在所有的通信直流电源均采用模块化高频开关整流器,它具有其体积小、效率高、模块化、功率因素高、输入电压范围宽、噪声低、可靠性高以及可带电热插拔等优点;电力通信直流电源所使用的高频开关整流器模块一般为单相220V交流输入,功率因素可达0.99以上,模块容量一般为每块20A/-48V~50A/-48V;在实际使用中,如果输入的是380V三相四线交流电源,则应注意将所有整流模块平均分配到每一相;同时为了提高整流器工作的可靠性,在设计时应考虑多余备用容量,模块配置采用N 1冗余。高频开关整流器模块有内控式和外控式两种类型,内控式整流器内部设有独立的监控单元,可对整流器模块参数进行设置、检测和显示,与系统的监控模块采用RS-485总线相连;外控式整流器在内部不设独立的监控单元,完全由系统监控模块控制,若监控模块故障,整流器模块转为自主工作状态,其输出电压电流服从初始的设定值。

③直流分配部分。直流分配部分将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分配,一路给蓄电池组充电,其它分配给通信设备和其它直流用户供电。直流分配部分决定了设备的最终分配容量,因此要求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直流分路输出的用户数和容量,满足日后通信设备接入的需要。在给蓄电池组充电的分路开关之前应加装欠压保护继电器,当蓄电池组放电达到欠压告警值时发出告警,放电到欠压关断值时控制自动断开蓄电池组,保护蓄电池组不会因为过放电而导致损坏。现在直流分路输出开关多采用空气开关,应注意配置使用直流空气开关,因为直流空气开关的灭弧能力很强,而不应使用普通交流空气开关。

④蓄电池组。蓄电池组是通信直流电源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蓄电池组一旦发生故障,在市电输入停电时,将造成所有使用该蓄电池组作后备电源的通信设备全部停止工作,造成通信中断。现在使用的蓄电池组都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简称VRLA),它完全取代了过去使用的普通开口铅酸蓄电池,采用密封结构,基本无酸气泄漏,可与设备同室安装,无需加电解液维护;可采用立式、卧式、单层、多层等各种组合安装方式,安装灵活;适用浮充工作制,使得供电系统电压更稳定;寿命、容量等受温度影响较大。蓄电池组的容量决定了市电停电后通信设备的运行时间,一般可根据负载大小和放电时间来选择蓄电池组的容量,计算方法为:负载容量(A)×放电时间(h)÷放电时间小时率放电容量系数。

5.电力专业简介 篇五

一、专业解析

(一)学科简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我们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发电控制的自动化(AGC已经实现,尚需发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现今最热门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设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DTS即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为调度员学习提供了方便)配电自动化(DAS已经实现尚待发展).本专业是强电和弱电、计算机技术与电气控制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型学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和电气信息基础知识,在电气工程与信息领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能独立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具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

2.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0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0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03电力经济分析

04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05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0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08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09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配电技术

10现代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

11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12特高压输变电技术

(四)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22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二、推荐院校

以下院校是该专业研究生院实力较强者,建议选报:

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

三、就业前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学生就业范围比较宽广,社会需求量大。适应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控制、信息处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器设备研制等工作,能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也可攻读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

四、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发电厂、供电局、电网调度所、各类大、中型企业承担电气运行、管理,以及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有关的科研(所)、教学、建设施工单位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还可到有关的设备制造厂家从事产品开发、调试等工作。

主要工作部门:

1、电厂;

2、供电局;

3、电力公司;

4、设计院

5、电力设备厂

6、电建

7、电力设备研发公司

五、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相近专业

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六、课程设置(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外语(英语精读)、第一外语(英语口语)、第一外语(英语听力)、第一外语(专业英语)、数值分析(科学与工程计算基础)、电网络分析、电力系统分析、动态电力系统、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模糊数学、矩阵分析、最优化计算、现代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I)、专业英语、写作与翻译技巧、电力企业管理导论、现代直流输电、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电力系统最优控制、电力系统动态仿真、小波分析及其应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前沿技术、电力技术经济分析、电力市场、灵活交流输电和用户电力技术、应用非线性系统、组织行为学、七、专家建议

该专业方向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研究成果较容易向现实产品转换,而且效益相当可观。他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吸引着众多考生,这里的确是展示他们才能的好地方。但是鉴于国内现在的形式,考生在报考该专业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也许自己本来并不对该方向感兴趣,但是许多人都说好,于是自己就“感兴趣”了。这对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为今后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准备。该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虽然大,但可供选择的人也很多,如果没有非常强的综合素质,很难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取得突出成绩。也许这对许多胸怀远大志向的考生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最新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华北电力大学 A+ 5 西南交通大学 A 9 华南理工大学 A清华大学 A+ 6 天津大学 A 10 山东大学 A西安交通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华中科技大学 A 8 武汉大学 A

B+ 等(18 个): 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新疆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B 等(18 个): 上海电力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华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青岛大学、三峡大学

上一篇:教师节颂师恩活动方案下一篇:逃脱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