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2024-08-10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17篇)

1.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篇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二课时)

第二单元 《天山之春》(三课时)

第三单元《欧洲风情》(二课时)

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

2、在理解《七子之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祖**亲内涵的理解,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准备:钢琴、磁带、录音机、图片、地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及《1997.天地人》序曲

教学目标:

1、聆听《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比较说出乐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2、聆听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判断几个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法

出现的先后次序。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音乐表现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单元 《天山之春》(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新疆之春》《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对新疆音乐感兴趣。

2、聆听三首乐曲,能感受、体验十二木卡姆、冬不拉弹唱及小提琴齐奏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新疆各种乐器;

2、感受体验乐曲情绪。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喀什的春天》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认识新疆民族乐器热瓦甫及其弹唱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新疆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青春舞曲(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谱。通过外延,加

深感受:(1)掌握新疆民歌的节奏型(2)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

第三单元《欧洲风情》(二课时)

第一课时

色特点。

2船歌这一音乐体裁。

教学内容:歌曲《桑塔露琪亚》 课时目标:1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风格,并了解男高音的音.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3.初步认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好歌曲。教学难点:歌曲中出现的变化音。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课时

回忆》

低音的音色。

3的即兴表演。

教学内容:欣赏《伏尔加船夫曲》《伦敦德里小调》、《阿尔罕不拉宫德教学目标:1。感受三首乐曲的音乐情绪风格。2.认识男.初步了解吉他的知识。4.能参与演唱活动中教学重点:1。聆听三首乐曲;2。能参与即兴表演。教学难点:感受三首乐曲情绪风格。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2.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篇二

一、合理设计教学环境

为确保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音乐的环境, 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感觉到浓厚的音乐氛围, 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老师在设计、创新教学环境过程中, 应重视教学环境的营造, 创造音乐情境, 利用音乐语言、实物演奏、音乐效果渲染、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教学营造一个形象生动的情景, 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教室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场所, 室内环境的设计质量, 对学生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它对于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室的设计必须具备强烈的音乐氛围, 音乐设备布置整齐有序, 黑板、墙面等绘有和音乐教学相关的乐器图、乐谱表、乐理基本知识等。此外, 按照教学任务、内容的要求还应该合理摆放桌椅, 最好是按排布置, 当然还有圆形、半圆形或者其余的摆放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 课桌椅的布置应该符合教学任务、内容以及学生活动的要求, 不必苛求一种固定的模式。

二、设计适当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设计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三个维度:情感价值观、教学过程和方法、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 实现学习的过程以及音乐水平的提升, 实现音乐层次的提升,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能够体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三、设计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

音乐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最佳状况应该有效发挥音乐独有的魅力, 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 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本人通过多年的探索, 设计了一套音乐教学过程:感受音乐的魅力→兴趣引导→音乐融合→激发想象→艺术审美→自我发挥→艺术创造。从实践经验来看, 该教学过程可行性强, 能够充分体现老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导作用。

四、设计音乐课堂的教学结构

按照音乐课标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设计合理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结构, 是达到教学任务、目标的根本前提。在设计音乐课堂的教学结构过程中, 应该注重新旧结合、动静相宜、收放自如。演唱、演奏是音乐课堂的表现形式;而音乐艺术的欣赏、乐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则是吸收行为。以学习歌唱或者器乐演奏为主的课程, 应当以歌曲或者乐曲以及相关乐理专业知识相结合;以艺术欣赏为主的课程, 也应当以演唱所欣赏音乐作品的主题或者它的主旋律相结合。

五、设计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

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是音乐课程目标的具体细分化, 是编制教材的根据与准则, 也是对老师传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以及达到某种程度的规范。教学方式是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目标, 应该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措施。在设计音乐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时, 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新颖独特的音乐教学内容总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将教学内容定位于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基础上, 才能够使得他们始终保持对于音乐学习的激情。老师应当在深入了解他们的前提下, 针对性地设计音乐教学内容, 设计出新旧结合、独具一格的新颖内容, 尽量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音乐的根本动力, 来自于学习音乐获得的成功经验。通过深入浅出的音乐教学内容, 不断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使得他们在努力学习音乐技能当中感受学习音乐的成功与快乐。音乐的教学必须有广大学生的参与, 应当努力倡导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 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音乐。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实践过程中, 经过自身的努力、通过自己的思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音乐的方法, 体会学习音乐的成功乐趣, 使得学生能够永保学习音乐的热情。此外,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 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决定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当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 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精神,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才能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共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罗琨.关于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的思考[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0 (05)

3.初中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教学分析 篇三

音乐乐感指的是感知音乐的能力,音乐鉴赏指的是欣赏及鉴别音乐作品能力,初中学习阶段进行音乐乐感和鉴赏教学,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一、初中音乐乐感教学策略

音乐教学与其他语言类学科相比更具独特性,该学科通过较为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重视学生个人兴趣和实践训练,通过学生资助创作及实践体会音乐魅力,掌握音乐技巧,从而达到初中音乐教学目的。

1.鼓励学生自主演唱。初中音乐乐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演唱,使其在演唱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把握音乐作品情感。音乐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整体情感掌握。如《手拉手》歌曲教授时,先对该歌曲调式、节拍等问题进行讲解,然后推选学生进行演唱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他评等形式及时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及肯定并指导发现不足之处。

2.重视学生视唱练耳训练。音乐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同时应加强视唱练耳训练,有助于培养初中生良好音乐感知能力。视唱练耳训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听觉训练,另一个为视唱训练。初中生阶段特点为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觉及视唱训练,使学生接触音乐时间提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乐感。教师应设定合适目标,对学习能力较差学生进行鼓励,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积极性,积累学习经验后逐渐成长。如教师可以利用钢琴不同音调培养学生听觉能力。

3.丰富音乐学习内容。声乐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乐感有效方式之一,音乐乐感需要通过不断音乐作品倾听,用心感受其表达情感及艺术魅力。丰富音乐学习内容,通过多样曲目欣赏,教师同时指导学生对作品情感内涵、表现形式、音乐元素进行深入理解,达到学生乐感增强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乐感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选择具有正面意义流行歌曲如《怒放的生命》进行作品欣赏探讨,引起学生心理共鸣。

二、初中生音乐鉴赏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相关音乐知识培养,使其具备音乐作品分析、感悟作品表达情感能力,随着素质教育开展,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成为初中学校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1.采取对比教学法。初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对比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比较进行音乐深化理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对比教学定义是同一标准下对事物区分,因不同音乐形式在创作、技巧、演奏等方面都各具特色,教师可以对同一作品不同演绎形式进行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音乐表达能力。尤其是对经典作品进行分析,该类音乐常被不同乐器进行改编或演奏,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乐曲前后变化及各自优缺点,引发学生新观点。此外教师还能知道学生将不同主题和类型作品进行对比,品味不同乐曲的情感表达和风格,在分析对比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形成较深刻理解,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如《春江花月夜》和《野蜂飞舞》两者对比,虽然其演奏技巧、乐曲主题等方面均不同,但其抒情性均是对作者情感抒发。

2.优化教学模式。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源动力,对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积极性。初中生处于思维活跃阶段,理解学习能力较强,教师根据初中生阶段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具有新意、互动性较强音乐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教师在教学导入时可以采取更加有趣方式,借助故事或者成语典故、笑话等,这类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提高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通过交流和沟通提高鉴赏力。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踩脚、拍手等动作表现节奏感,既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提高,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进行巧妙运用,挑选音乐主体电影辅助教学如《音乐之声》,使学生产生一定视觉和听觉冲击,增加课堂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感官体验,增强音乐鉴赏的能力。

3.加强实践体验活动。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在进行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也需进行实践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音乐表现内容,进而达到鉴赏能力提升目的。音乐实践体验首先表现为加强学生练习体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内容哼唱,增加对歌曲主题理解和记忆,有助于教学氛围活跃和视唱能力。其次表现为律动练习,教师使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动作展示,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参与律动,表达对于音乐感性认知。此外唱奏主题也为实践体验活动之一,通过唱奏主题把握乐曲核心,深入了解乐曲特点及风格,感悟其内涵。如《春节序曲》教学时,教师进行分组学习,一组进行主旋律演奏,另一组进行演唱,在直接体验过程中感知音乐。

4.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篇四

一、初识名人

课前大家广泛搜集了贝多芬的资料,请展示一下好吗?

我给大家准备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听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8。

二、听《命运交响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觉很震撼,很有气势,仿佛是激烈的敲门声。

生2: 。

这部宏伟的充满哲理和英雄史诗般的巨作,贝多芬创作了6年时间。此时的他已在无声的世界里孤独地挣扎了二十余年。是什么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成为伟大的音乐巨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名人。

三、走近名人

1、 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谁先来读一下生字?齐读。

2、课文从客人来访谈起,请你概括其中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与贝多芬会面――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的情形)

四、解读名人

1、 作家何为写人物传记非常善于塑造生动的人物,你觉得文章写的最精彩地方在哪里?(肖像、语言)

我们先来剖析肖像描写部分,谁来读?

3、请你按照“从 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贝多芬,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8》。”这一句式,说说你的理解。师举例。

学生读外貌描写部分,交流。

①外貌:(双肩、眼睛、嘴)―坚忍无比

②比较阅读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片断,比较写法的异同。

(相同:观察角度相同,着眼点相同

不同:课文抓住典型特征,语言简练,着力表现贝多芬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选文描写全面细致,突出了贝多芬相貌平庸甚至丑陋,与下文写贝多芬不朽的贡献、伟大的人格相对比。)两段描写各有千秋,都服务于作者的写作目的,都能以形传神,课文尤其如此。

③写法:以形传神

仿写练习:抓住某位同学的一个面部特点写一、二句话、交流。

4、内心(语言)

古语说:言为心声,透过贝多芬的语言,我们走进他的心灵。揣摩贝多芬的语言,说说你的理解。

a 一株树:苦闷、绝望 热爱自然

b 火山: 坚强 与厄运抗争、献身音乐

c 心里的音乐: 用生命创作

d “永恒”:超越自我 音乐相伴 (用苦痛换来欢乐)

5、概括贝多芬给你的总体印象:独立坚强,严肃善良、热爱自然、酷爱音乐、不屈服于厄运。

5.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篇五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来得迫切。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各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进行心态调整、进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以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索:

一、教学视角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教学重心的转变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我给学生欣赏了谭盾的《水》、《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

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更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6.初中音乐教学随笔 篇六

伊旗二中白燕

今年我们学校来了好多新教师,为校园增添了生机,记得开学第一天的会议上,新教师的自我介绍就很精彩,一个个研究生毕业,研究生再读,名校的本科生,一张张意气风发的面孔,彰显出智慧与精神,在近一个月的接触中我看到了这些新教师的努力与工作的认真态度,觉得很欣慰,我为学生高兴,为学校高兴。但同时我感到了一种危机感。

这些天听了部分新教师汇报课,每节课都有新的亮点,从教学过程的安排,从教师的教态,每位教师身上都散发出优秀教师的气质,突然觉得自己老了,落后了,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此刻对这句学无止境的理解尤为深刻,有些道理明知是对的,可是只有自己亲身感觉到才能领会。这周新教师的汇报课还在继续,我将继续去听课,学习,从每位教师身上吸取闪光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

去年觉得自己是很勤快的了,每天早早的起床和同学们练习小号,中午给特长生练习钢琴,下午大课间给特长生唱视唱,听音练耳,但是现在每天等我早上来练号的时候,我能看得很多新教师的身影,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忙碌的?人的事业就像长跑,如果不抓紧前进,那么我就会被慢慢的落在后面,等跑到后面的时候就会慢慢的习惯那种后面的感觉,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自己不仅仅是靠后已经是最后了。我没有想过自己在事业上要有一番何等的作为,但是我最起码要做到对的起自己,对得起人民教师的称号,对每位孩子负责,对

7.浅议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篇七

不可否认的是, 音乐与人们的生活审美情趣、言谈举止、行为活动、人际交往关系有着很大的关联, 是人类情感的一种集中表达方式, 好的音乐对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初中音乐课堂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去真切的感受音乐的内在魅力, 与教师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教师也可以此为契机,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人格素质, 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初中音乐课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 情感感知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是人类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因此,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要着重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 通过让他们欣赏音乐作品, 真实的感受到词曲作者的感情。要注重音乐感知方面的训练, 通过练习让学生提升听觉、视觉以及歌唱技巧的能力。总之, 音乐课堂要兼顾欣赏与训练, 作为教师, 应该以学生为主导, 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视听训练。

2. 思维扩展能力。

与文学作品落实于书面的、直观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的是, 音乐作品较为含蓄, 学生必须通过耳朵去仔细的聆听, 从而感知到这种情感的意向, 初中音乐课堂正是要通过音乐欣赏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 充分扩展自己的思维,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 科学发声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打好音乐基础的重要阶段, 因此教师必须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发声能力。一方面, 要懂得科学的发声原理, 能够通过胸腔、鼻孔、口等多个器官的有效配合, 最终发出美妙的声音;另一方面, 青少年在音乐学习过程中, 极易受到日常频繁接触到的港台歌手等流行唱腔的影响, 应该教导大家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不刻意模仿他人, 利用科学的方法发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歌声, 避免东施效颦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方法

1. 转变思想, 重视音乐教学。

虽然我国在很多年以前就开始提倡素质教育, 讲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但是很多年过去, 应试教育余威仍在, 影响依旧深远, 很多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 在初中阶段就剥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机会, 根本没有开设音乐课, 而一部分即使开设了音乐课的学校, 也是形同虚设, 时不时的被所谓的专业课“挤走”。仅有的音乐课堂依然采取传统的跟唱式教学方法, 学生也不可能在课堂上真正意义上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所以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转变相关负责人的思想, 从根本上重视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为音乐课配备专业的教师和设备,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2. 加强师生互动, 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初中音乐课堂, 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和学生进行频繁的互动, 比如说, 让学生在欣赏完一段音乐之后畅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的感受进行评价和引导。当然这种互动也不仅仅应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 也需要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展开, 将学生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 小组与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态势, 以音乐教学训练为考察内容, 对优胜的小组进行适当奖励, 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可以频繁的交流, 最后的结果就是可以同步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准。

3. 采用多种形式教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课堂的的教学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机械模式, 教师应该致力于挖掘多种教学方式, 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将舞蹈与音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通过舞蹈的欣赏来提高学生对于乐感的掌控能力, 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过程, 自行想象画面, 编排与音乐有关的舞蹈动作, 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视频、歌词等三者相结合, 将音乐作品以类似于音乐录影带的形式整体表现给学生进行欣赏, 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 让他们体会到音乐内在的魅力。

四、结语

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音乐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音乐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学生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气质的人。因此, 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刻板教学方式, 注重挖掘多种教学形式, 努力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为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景润丽.浅谈初中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J].现代阅读.2012 (1) .

[2]杨春香.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J].基础教育.2010 (3) .

8.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艺术 时代特色

客观来说,音乐课本中的很多内容和时代的联系不算太为紧密,尤其是一些学生真正会感兴趣的内容,课本中涉及的并不多。对此,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弥补及完善,可以引入更加新颖多样的教学元素,融入更多轻松有趣的教学方法。这会给学生营造富有趣味性的时代课堂,并且可以很好的提升音乐教学的艺术性。

一、在作品教学中充分融入情感

想要打造富有时代特征的音乐教学特色,提升音乐教学的艺术性,教师首先应当有意识的在课堂上融入更多情感元素,要突出作品的内在情感,并且丰富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情感体验。想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充分分析教学曲目,结合曲目特征创设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也可以对于教学进行合理預设,尤其是学生会如何理解这首作品,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共鸣等。教师如果课前的教学准备十分充分,不仅能够更有效的把握整体的教学节奏,也更能够实现课堂上作品教学的情感融入,会收获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校园多美好》这一课时,笔者通过欣赏歌曲、了解作者、吹奏练习、创编动作等多种形式来渗透情感教育。首先,是欣赏合唱曲《校园多美好》,在欢快的节奏、明朗的旋律中,师生一起感受着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呼吸着春天美好的气息。随后,笔者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伟大的馈赠,当今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教育同学们要珍惜这个美好的时代,好好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层层推进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也能够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的感受作品后所传达出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才更符合时代音乐的教学特色,并且留给学生对于作品更为深刻的印象。

二、营造艺术化的整体教学氛围

音乐课程的学习有赖于良好的教学氛围的烘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进行教学整体氛围的营造,最好是融入一些艺术化的元素,这会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很不一样。营造教学氛围有很多辅助手段,教师既可以借助各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也可以从学生出发,比如和学生进行随意交流,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引导,以这样的方式来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并且在交流中将一些知识要点传递给学生。优秀的音乐教师一定要善于进行整体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尽可能的放松与投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感染力,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出音乐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龙的传人》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开始学唱活动,而是运用电教设备展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Flash课件。首先是一个电子版的中国地图,随之而来的是以气势恢宏的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为背景的壶口瀑布画面,一泻千里、奔腾呼啸的场景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学生内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进入高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尝试,教师透过精心的教学准备带给了学生很不一样的课堂学习体验。在这种良好的整体氛围下学生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学习印象,也会真正体会到音乐课程的参与乐趣。

三、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时代音乐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在于,教师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透过各种教学设计来丰富课堂的形式,学生才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与理解作品,音乐教学的渗透力度才可能得到保障。教师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将那些传统的、低效的教学行为进行改善。课堂上可以设计更多学生参与进来的游戏或活动,教师也可以多进行和学生间的交流。这既能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也可以将一些理念以及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在这样的整体氛围中能够更好的实现师生间平等关系的构建,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愉悦,学生往往也会吸收到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讲授“奥林匹克风”这一单元的内容时,笔者一改往日教师领唱、学生学唱、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将小组竞赛的活动方式引入到课堂,以“奥林匹克”为主题,结合初中生风华正茂、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开班级竞赛。并邀请了几位音乐教师担当评委,试图在点评环节将课堂知识渗透其中。这一随意之举竟然引发了学生的强烈反响,他们或合唱,或独唱,或重唱,在融入一定的表演成分的基础上,将单元内的很多曲目以极好的效果呈现在大家面前。学生对于这一活动毫无疑问非常投入,大家不仅经过了精心准备,在台上的表演也丝毫不马虎。整堂课的教学小姑非常理想,学生不仅学会了这一单元的所有歌曲,这个单元的主题学生也能够很好的接收到,整堂课在非常愉悦的氛围中结束。

【参考文献】

[1] 游倩云.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神州,2013(02).

[2] 庞小英. 对目前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J]. 新课程(上),2014(02).

[3] 高小亮. 试论初中音乐教育中的情感体验[J]. 高考(综合版),2013(11).

9.初中音乐教学案例 篇九

一、案例背景:

这是一节校音乐公开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事物都出现了它的多面性。大家所听的音乐也不单一是中国的民族音乐了,各种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外国的流行音乐,比较时尚的说唱音乐,纯娱乐的通俗音等,都大量地出现在我们音乐生活中。如何引导学生接受和了解优秀音乐作品,是十分值得关注的。

二、主题:

新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认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上,选取了一些最具有代表性、富有时代特点,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歌曲,如:《回忆》、《白毛女》等。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剧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才能使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三、案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音乐欣赏课教学应按照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增强学生参与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结合当今时代特点,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的能力,并通过接触更多新鲜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掌握当今音乐流行趋势,使学生走进音乐,体味不同时期音乐作品。

【教学目标】

通过对音乐剧欣赏,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本课以《猫》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 ,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教学难点】

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教学策略】

1、通过听、辨、看来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运用直观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欣赏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1、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

2、音乐剧《猫》DVD光碟、《如果·爱》VCD光碟、《音乐之声》DVD光碟、《白毛女》舞剧视频。【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式导入

师: 下面播放两剧目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属舞剧?歌剧?是音乐剧?(学生举手回答)媒体播放《白毛女》片段 《如果·爱》片段

当学生说出歌剧的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问题)

师: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这音乐剧的圣堂......(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想通过作品的片断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剧的兴趣)

二、音乐剧的基本知识

媒体播放音乐剧《猫》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1.什么是音乐剧? 2.音乐剧起源的时间和国家?(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猫》等图片。)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

问题1: 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将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殊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从而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问题2: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课件展示:音乐剧四大名剧《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及其他们的海报和剧照。

(学生通过观看音乐剧大部分能说出构成音乐剧的三大要素。这里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欣赏音乐剧《猫》 1.作者简介:

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1948年3月2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和钢琴教师之家,就读于马格德林学院。韦伯经典音乐剧:《猫》、《艾薇塔》、《歌剧魅影》、《巨星耶稣基督》

师:《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为何音乐剧《猫》如此震憾人心,所向披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走进百老汇,领略猫的魅力。2.剧情介绍(戏剧元素)《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我们知道猫有九条命,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

(好的剧情能够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像。通过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故事是来源于生活,《猫》的世界就是一个浓缩的人类社会。《猫》的社会就是一个现代寓言。)

3.音乐《猫》中的舞蹈元素 播放《猫》中的舞蹈视频。

(学生讨论舞蹈在音乐剧中的作用)

《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为了传达剧情,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

场景一:“介绍保姆猫”褓姆猫是猫中的保姆,她一般白天显得很懒散,整天睡,但一到晚上,她便非常繁忙,因为她要训练老鼠织毛衣,还要为蟑螂失业的问题而担忧,这不她带着她的一支蟑螂童子军来了„„轻松活泼的踢踏舞体现了保姆猫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她非常具有亲和力,她总是忙忙碌碌,为猫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业。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场景二:杰利克舞会,场面宏大、激情澎湃,摇滚猫带领猫儿们所跳的现代舞,动感十足,也突出了的他狂野的个性。

(通过《猫》视频展示,同学们对音乐剧中舞蹈的表现有更直观的感受。与此同时对舞蹈表现的人物进行介绍,舞蹈使人物具有可视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4.音乐剧《猫》中的音乐元素

与舞蹈一样《猫》的音乐非常动人。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之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的经典歌曲。

师: 同样的旋律,演唱者的身份发生的变化、调式调性的转换,力度的对比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播放《回忆》两个视频

回忆(1)这首歌曲感觉唱完了吗?歌声表达的是他什么样的心情?(有意犹未尽之感,音乐表达了孤独、无助、凄凉的情绪。)

你想一个人在她最有魅力、最辉煌的时候,背叛了自己亲人,而当她年老色衰,以这样一副丑陋的外貌再次回到家族中,这两者之间反差有多大。尤其是在大家沉浸欢聚的兴奋中,她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当时暖融融的氛围,猫儿们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她,我们的女主人公内心肯定非常复杂,孤独、无助与凄凉。

领袖猫同情地向她伸出手,但她没有看见,暗然地离开了。

回忆(2)领袖猫告诉猫儿们,幸福的含义不仅仅是现在,也包括过去那些不能遗忘的事情,月光下,杰里可猫族中最年幼的小猫杰米玛唱起了《回忆》,猫儿们都流露出感动的表情,悲天悯人,宽大为怀。(音乐情绪是和睦、温馨、幸福的。)由其最后全体猫儿们起立的一刹那,表达了猫儿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企盼,盼望幸福的降临。(歌曲:《Memory 回忆》)

(说明:《回忆》在剧中出现了四次,因演唱者不同或是演唱时的心境不同,使得每次聆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体会音乐在烘托人物形象上的作用。)5.舞台美术

据介绍,在百老汇的音乐剧中,绝大多数制作都是不惜投入巨资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面貌,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首先在《猫》剧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物的化装,全剧共有36只猫,为了表现猫的不同地位和性格特征,他们的化妆也是形态各异,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形象逼真。课件展示:其中一些猫化妆前后对比

舞台效果,在前面的舞蹈和音乐片断中已经感觉到了舞台效果在剧情的表达及人物的塑造中所起的作用,《通往九重天》这一段,舞台效果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纯洁的白猫维多利亚首先对魅力猫表示同情,杰里可猫们终于原谅了她,接纳她回到族中。领袖猫选择魅力猫是今年获得重生的猫,猫儿们欢送她登上了通往九重天之路!播放《通往九重天》视频

(观看《通往就重天》片断,学生深深的被导演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效果折服。小小的舞蹈居然能隐藏如此多的“秘密”。)6.欣赏改编成电影的音乐剧 播放《音乐之声》、《红磨坊》视频

(体会音乐剧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因为它以音乐来述说故事,满足视听上的享受,魅力四射的舞蹈,配合着眩目的舞台效果。很容易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和喜爱。)

四、课堂小结

以《猫》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剧,与歌剧、舞剧比起来,它在音乐与舞蹈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的元素,并将观赏性放在首位。使表演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现代化。这大概就是音乐剧能在众多舞台艺术中异军突起,广受观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今天的介绍希望同学们喜欢音乐剧,为音乐剧而疯狂。

四、评析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欣赏音乐剧。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掌握音乐剧的特点。如:在教学中欣赏两次《回忆》,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演唱者不同心情下,同样的旋律和歌词,所传达出来的感受是不相同的。这就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节课的开始部分,观看《白毛女》芭蕾舞剧和《如果·爱》音乐剧的片断,探讨什么他们的区别,在课中也有大量的视频片断,这些辅助性的做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增加学习的兴趣,还在于加深学生对音乐剧的体验和理解,并扩展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初中生生活阅历不深,文化程度不高,对于一些作品无法理解。在本教案中选取大量地世界经典作品进行展示,使原来深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不同作品的欣赏也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10.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十

—— 对音乐分班教学的思考与感受

巴彦淖尔市第二中学 戚建华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与学习,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上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学目标。

实施音乐课分班教学,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音乐课的专业,课堂的管理也没有以前难度大。

舞蹈教学中,真实的体会到“愿教、愿学”教学氛围,也为舞蹈特长生提供了自由施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动感中焕发青春的朝气,因为学习压力而麻木的身体逐渐活跃了起来。每次上完课,不管有多累,心情都会非常的舒畅,非常的有成就感。

新开设的口琴课,让原本五音不全的学生不暴漏在音乐方面的缺陷,从而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初中生活中的音乐课丰富多彩,拥有自己对音乐的爱好和特长,对于老师来说能大大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11.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兴趣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现状

目前,为了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水平及质量,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逐步在课堂中加入流行音乐的元素。然而,在一些教学中仍然存在某些问题,主要有:

1.音乐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由于将流行音乐注入课堂中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教育工作者尚未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合适且详细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师的教学无目的、无计划,致使初中音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出现了课堂中教师盲目地注入流行音乐的现象,背离了原有的音乐教学目的,本末倒置。

2.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比如教师的“一言堂”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造成了教师不能充分展示其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的现象。

3.教师的观念较陈旧,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一些教师没有对流行音乐进行深入的了解,不承认流行音乐中存在的艺术性,由此可见,许多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排斥流行音乐。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未能充分发挥流行音乐所带来的有利影响,进而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4.学生对音乐理论的学习缺乏积极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大多喜欢较为新奇的事物,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不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不能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将流行音乐注入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1.流行音乐比较受初中生青睐,符合他们的审美要求

对于尚未成年的初中生来说,还处于叛逆期,对于一些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流行音乐比一般的音乐更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在能够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适当地在课堂中加入一些流行音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够有效地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师授有所获。

2.激发学生对于音乐教学的兴趣

流行音乐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深受初中生喜爱。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势必会产生极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教师摒弃固有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快速地使学生爱上音乐课,提高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很容易实现了。

3.开阔学生在音乐领域的视野,培养其音乐创造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迫于考试的压力,他们可能没有过多的条件和精力更多地接触流行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注入一些流行音乐,对于开阔学生在音乐领域的视野有着较大的帮助,能提升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音乐素养,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些音乐爱好者而言,这种方式可能对其日后的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

三、如何有效地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中

1.明确将流行音乐注入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

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优势,要使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首先,需要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明确引入流行音乐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使原有的音乐知识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够使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

2.选择有针对性的流行音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众多的流行音乐元素,在将流行音乐注入初中音乐教学中时,需要经过慎重挑选和筛选,不能盲目地选择流行音乐,也不能单纯地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顾教学目标地选择流行音乐,这样不仅无法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优势,还会与教学的初衷背离。因此,教师在选择流行音乐时应当选择针对性强的流行音乐。

3.多媒体与流行音乐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使学生更加便捷地接触到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肖海燕.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

12.初中音乐教学初探 篇十二

一、创设课堂氛围, 培养兴趣

创设课堂氛围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有一定的关系。首先, 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 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 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 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 备课充分, 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 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我在上“半音与全音”时讲到十二平均律, 有学生提问是谁发现的?我就给他们介绍了朱载, 并向他们介绍国外相同律学的发现比我国要晚好几百年。这样一来, 同学们都觉得很自豪, 而且对律学发生了兴趣;其次, 重视学生个性, 启发学生智能, 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 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钻研, 勇于攻克难关的动力;再则, 创设情绪场, 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 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角色。如:在讲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 先在黑板的右端写上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 左端挂上一幅《江月图》水墨画, 然后录音机里放出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另外再运用表情、眼神、姿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 将音乐信息一下子传递给学生, 使他们迅速地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他们自己的艺术想象中。

初中学生在变声期间练唱的时间不能太长, 这样很容易使声带疲劳甚至受伤。在一堂音乐课中, 可用“听学法”教学生学习歌曲, 即听老师范唱或弹奏, 学生默唱或小声随唱。也可将课堂教学划为三个时段, 在一堂课的头尾两个时段进行歌唱教学, 中间一段时可穿插音乐知识传授、音乐作品欣赏、学生即兴表演等其它教学形式, 还可以适当以器乐训练来代替歌唱, 如学习竖笛、电子琴、口琴等一些简单的乐器, 这样就很大程度的丰富了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声带得以休息,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加强他们的音乐素养, 而且对今后的教学也是大有益处的。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小舞会”这一活动环节, 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 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金孔雀轻轻跳》时, 我和同学们共同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

二、营造宽松的环境, 激发学生演唱激情

音乐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也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示范, 而教师营造的感染力又让学生得以亲身真切体验, 尤其是在唱歌、器乐等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例如:在教学生演唱《长江之歌》前, 给学生欣赏了有长江雄姿及沿岸名胜古迹画面的MTV“长江之歌” (图象情境) 。在学生领略长江雄姿结束后, 带领学生吟诵了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中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及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还用诗情画意的语言介绍了长江沿岸的自然风光 (语言情境) 。结合歌词中的“你从雪山来”、“你向东海奔去”, 让学生讨论长江的源头在哪里等问题, 即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歌唱情感。

课堂的氛围往往成形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 如我在上《非洲的灵感》一课时, 我准备了一只鼓, 让同学上来模拟《战士的舞蹈》主要节奏, 有一位女同学自告奋勇的举手, 一位男同学轻声地说:“脸皮那么厚。”我马上进行教育:爱表现不是脸皮厚, 表现力是一种能力, 是一种素质。知错不改才是脸皮厚, 并俏皮地说:“如果说这是脸皮厚的话, 那老师的目标就是把你们每个人的脸皮都练得厚厚的。”全班同学都笑了。自此后, 那个班的同学在课堂上无论是歌唱、表演一直都表现很开放、积极。另外教师可在每堂课上抽出几分钟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 可以经常性地组织由学生自己推荐的歌手在课堂上进行歌唱表演, 学生们得到的锻炼机会越多, 表现的欲望越强。

三、方法多样, 开展音乐活动课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 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 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上器乐课时, 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 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 还可以和学生装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 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 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作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颇有兴趣, 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例如:我上的《森林奏鸣曲》这一节音乐活动课, 由欣赏乐曲入手, 感受和分析乐曲每一段的情感特点, 再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用说、演、画、打击乐器伴奏这四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这样的活动集中了文学、艺术的内容, 学生通过活动就更能理解乐曲情感, 同时也增强了环保意识。所以, 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团队精神, 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了让学生喜欢音乐课, 在唱歌教学中, 我打破那种“节奏练习--读谱--唱词”的教学顺序, 用先学唱歌曲, 后学认歌谱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模仿力很强, 只要多听几遍范唱, 一首新歌不到十分钟就学会了。有了歌曲的旋律记忆, 再学歌谱就比较顺利, 歌谱中的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这些难点节奏都不攻自破。有关这些节奏的概念, 我尽量讲得浅显易懂, 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巩固这些概念。如“X。X”节奏, 让学生边打“XX|”节奏, 边模仿知了的叫声:三连音节奏, 让学生听着他们所熟悉的“国歌”前奏部分, 打2/4拍节奏, 或按2/4拍指挥图示指挥:我把“XX X|”节奏变为“XXX X|XX”两小节, 让学生按“咚达达|咚达|”的维族舞蹈节奏读谱, 然后让学生以铅笔盒当手鼓, 敲出这个节奏句, 并请能歌善舞的同学到前面表演舞蹈, 电视上再播放一些新疆人生活的画面, 真是人人参与, 各显神通。这些趣味的教法不仅降低了课堂难度, 增加了趣味性, 而且学生学得快, 记得牢, 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13.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篇十三

一、结合教学资料,参与审美体验

音乐教学中所有的资料都具有体验性、操作性、审美性,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的资料,不断为学生创设音乐审美的艺术环境,引导学生去体验,让学生透过自主性的音乐欣赏,获得审美的感知。比如,在执教第四单元《茉莉芬芳》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音乐,让学生们在反复的聆听中,感受茉莉花的美,感受有关茉莉花的音乐更美,由此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透过对教学实践的总结证明,学生只有在教师所营造的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对学习也才会更用心主动,学生在掌握了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后,才能真正参与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潜力。

二、美化学生心灵,提高审美趣味

趣味,指的是兴趣和爱好,所以音乐的审美趣味即指学生喜欢和爱好的音乐。能够说初中音乐教师就是审美的施行者,他们的趣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教师要美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要把音乐作品介绍给学生,初中音乐教材所涉及到的作品,大都是形式优美、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这就要求音乐的欣赏者务必具备必须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知识。作为教师,首先就应是一个很好的欣赏者,这样才有潜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施教者。比如,在执教《期望的田野》这一单元时,我首先以顺水推舟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在给学生播放了《在期望的田野上》的MTV之后,提问这首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音乐作品中有很多描绘丰收情景的,如歌曲《好收成》,此刻老师就给同学们唱一遍《好收成》,让我们一齐来感受一下农民伯伯丰收之后的喜悦之情。我的歌声打动了学生们的心灵,给他们的思维乘上了歌声的翅膀,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生活、对劳动、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引领想象联想,培养鉴赏潜力

音乐艺术具有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因此音乐很难表现出复杂、抽象的东西,不能像小说、散文那样用形象性的文字描述出精彩的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呢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了。比如,在欣赏古琴《高山流水》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高山流水十分之美,作为古典名曲的《高山流水》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的故事吸引了学生,也为他们的音乐欣赏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学生在琴声中听出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听出了无尽的流水,也感受到了一种知音难遇的慨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潜在感情与音乐所表达的感情相互交融,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学生联想到很多,也获得了审美的愉悦。

四、强化技能训练,领悟音乐之美

综合性的技能训练是帮忙学生吸收知识,加深理解的有效手段。在综合性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准确的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训练中就应着眼于对知识的复习测验,并结合学生所学知识来拓展性地教学,在那些比较单调的发声训练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一些优美的旋律导入到练习中,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音乐之美,欣赏音乐之美,实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训练中还要注意以身示范,向学生展示歌唱时的姿势之美、技巧之美、发音时的形象之美等,再让学生模仿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音乐艺术中获得美的享受。比如,在教授《欢乐颂》时,我首先给学生们范唱,然后让学生们一齐唱旋律,并让同学之间相互指出唱错的地方,再让学生进行重唱练习,我在认真聆听了学生的演唱后,又指出有的同学在感情上表现得还不够,要再唱出一点感情来。最后,我又对教学资料进行了拓展,我讲到:同学们,当我们唱起这首神圣的歌时,你们想这会是什么场合呢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很快找出了答案……学生在这样的练习中,体会到了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感受到了音乐的神圣之美、欢畅之美。

五、结语

14.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篇十四

一、教材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学生对革命传统歌曲没有兴趣,这也是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存在不足及措施

作为音乐老师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我感觉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常有教学与教材紧密相关,切忌追求课堂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2、教学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发展。

15.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篇十五

一、初中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后的教学现状

就目前初中音乐教学来看,其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宏观国家教育方针和教师教学理念两个方面,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初中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是极为必要的,且具有一定的意义。具体介绍如下:

(一)我国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由于受国家教育方面的宏观指针影响,各初中音乐教学中仍沿用国家规定的经典音乐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材料并进行备课。而经典音乐教材中所选曲目多为经典的民族歌曲或者经典歌曲,较为古板,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2)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各个初中部学校安排的音乐课课时较少,考试周前后的音乐课也会适当减少或取消,以应对考试,因此,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的音乐相关知识和曲目很少,掌握并学会的更是少之又少,使得初中音乐教学出现了阻碍,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且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教学观念随新课堂的改革的转变

以往教师按照国家所规定的教材进行备课,而有些教学年限比较久的教师,对教材有足够的掌握,甚至省去了教案的准备,再加上学校除特殊的音乐活动外,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基本不高,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而随着新课堂的改革,很多教师对流行音乐的了解和认识逐渐发生转变。从一开始认为因为流行音乐没有明显的艺术特征,不符合音乐教学的目标,到通过对流行音乐的了解,逐渐走进流行音乐,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和印象逐渐发生改观,然后通过尝试的方式,将流行音乐逐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中,摸索出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将流行音乐贯穿至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音乐课堂的气氛有所改观,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二、初中音乐课堂流行音乐教学策略的探讨

针对目前初中音乐课堂的现状和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有效落实新课程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充实音乐教学的意义,具体介绍如下:

(一)认真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的宗旨仍不能改变,让学生对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欣赏和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音乐的意义,了解到音乐学习的真谛,通过对流行音乐的学习,获得良好的音乐教育效果。例如,为弘扬爱国主义,可选取《我的中国心》等歌曲进行教学,将爱国主义理念融入到学生中去;或一些中国风的歌曲,将经典的宋词等进行改编,如《兰亭序》等,将时尚与经典相结合,脍炙人口,将经典词曲中的美用流行曲调的形式展现出来。应注意的是,避免所选歌曲宣扬一些消极、颓废思想,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尊重学生的意见,选择符合学生流行趋势和心理特征的流行音乐

教师在选取流行歌曲曲目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应适当征求学生的意见,整合学生的意见,考虑学生偏好的曲目类型与教学方案中的教学计划,中和选出较为合适的曲目,尽量契合学生的流行趋势,进行流行音乐的教学;(2)选取曲目时,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初中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选择内容较为合适、恰当的曲目类型,使学生在流行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成长和感悟,对人生、对社会、对自身有一个认识的深化和飞跃。例如,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等,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具有鼓舞作用,将该类歌曲纳入教学曲目,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是一次教学突破,教育工作者通过该种教学改革,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在学生对于音乐的了解和熟知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应加强对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视度,提高教学成效。同时,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好坏,对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对初中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具有特别的意义,值得进行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流行音乐,初中,音乐教学,教学策略,意义评价

参考文献

[1]周玥秀,邓伟,李然.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J].实践与研究,2015,8(5):39-40.

[2]张文文,李琴,薛田,等.浅谈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意义[J].探索与实践研究,2013,21(4):118-119.

16.初中音乐的创新教学 篇十六

近年来,国外一些先进的音乐教学法传人我国。无论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还是奥尔夫教学法,都无一例外地把音乐创作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创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领域,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作环境、条件和创作方法,提供求新求异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有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胆识。而目前,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作教学还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许多老师认为:“创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太不现实,音乐教学只要完成教学的本体目标就行,他们尚未认识到创作教学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独特作用。

创新教学研究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音乐创作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人创新素质中的作用;通过对创作教学的研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胆识;使之逐步养成多向可变思维的习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深化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强化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人创新素质中的作用。

创新教学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个人素质、调整知识结构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式,这些都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凭借音乐交流审美信息,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那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教学双方完全是一种平等的的关系。音乐教师要勇于从传统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伙伴”,为学生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如果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无论学生是否具有音乐天赋,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音乐教育要敞开胸怀,真诚地拥抱每一名学生。

创新教学也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其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的基本素质教育。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用丰富多采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法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亦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创新教学研究的内容

即兴创作

它是指创作前无需周密酝酿,充分准备,仅就当前的感受而创作的一种简单易行的创作活动。它是音乐创作教学的入门阶段,只要引导得法,就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创作兴趣。创作类型有节奏旋律问答、节奏重组、乐句填空等等。

节奏旋律问答,用一个节奏或旋律乐句作为上句或下句进行一问一答的简单创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先念或唱上句,答者创作下句,上下句之间不能有停顿,下句应落在稳定音上。

节奏重组,根据先前准备的若干张节奏卡片上的节奏,进行节奏的重新排列组合,看谁排列的样式最多。

乐句填空,写一两个未完成的乐句,由学生完成空缺小节的创作任务。注意乐句的半终止和终止音的正确运用。

指导性命题创作

它是由老师命题,或由学生自己命题,在教师指导下,有一定训练目标的较高层次的创作活动,创作类型有音乐制作、命题作曲、为歌曲、乐曲配伴奏等等。

音乐制作,以探索声音、模仿音响为主要目标,教师预先设定一种音响情境,给一个命题,学生利用人声或其他音响材料、乐器等,进行音响的探索和设计,最后进行表演。

命题作曲,由教师命题,并提出创作要求及提示创作方法,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由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自由命题。

为歌曲、乐曲配伴奏,学生根据乐曲的节拍、节奏及情绪特点,配以固定节奏型的伴奏,伴奏型可分为打击乐伴奏、人体打击乐伴奏、人声伴奏。

课外音乐创作实践

它是指第二课堂中配合学校演出活动的有一定价值的音乐创作活动。老师需作细致、深入、具体的指导,它对于进一步发展特长生的艺术才华,培养特长生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是不可忽略的教育过程,体现了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创作类型有:为诗歌歌朗诵选配音乐、创作班歌及校歌、为舞蹈表演选配音乐等等。

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构建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给学生提供创作的自由空间,建立一种“主体创新”的新型创作教学模式

音乐以其声音铸造语言,音乐的想象是人类艺术创造和科学发展的思维宝库。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学生实践为主线,构建知识为重点,培养能力为宗旨,给学生提供创作的自由空间,建立一种“主体创新”的新型创作教学模式,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

即兴创作的基本教学模式: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创作。

指导性命题创作的基本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确定命题——点拨指导——总结评价。(学生)情感唤起——个人探索——小组创作——表演交流。

课外音乐创作实践的基本教学模式:聘请学生老师指导咨询确立创作主题——启发引导点拨——实施创作过程——协调指导完善——进行成果展示——总结评价提高。

弱化教学考核,鼓励学生自主评价

新课程对教学考核的标准不再作统一规定,考核标准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提倡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音乐创作教学是以强调有探索性的生动活泼的创作过程为手段,而不过于强调创作结果的发展性教育。因此,音乐创作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一方面,以掌声和“真棒”“高见”“见解独特”等简短而真诚的表扬,使学生看到希望、增添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诱导学生发挥想象、释放潜能、尝试创新;另一方面,用延迟评价的办法,给学生一个再认识、再理解、再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忽略“结论”重视“过程”。于是,兴趣——探究——创新——成功形成了永不枯竭、永葆激情的音乐创作教学生命线。

17.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篇十七

三、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多向其他的专业教师学习,加强操作方法的探索和训练,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音乐文化修养。2、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把握、控制课堂环境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音乐教学计划篇三

本学期我是担任七—八年级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为了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本学期我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1、初一级,以唱歌为主,辅以欣赏,分六个单元,其中复习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初二级,以欣赏为主,辅以歌唱,分六个单元,其中机动2课时,复习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教学目的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特别是针对农村孩子对音乐知识点的欠缺。需加以注重。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音乐在学生身上得到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和五线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6、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5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用电子琴为学生谈唱歌曲和简谱,让学生跟着自学,直到学生会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并交唱直到会为此。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6、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7、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8、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9、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二)、发声训练部分: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

六、初中音乐教学计划具体安排:

初一:

第一单元2课时

第二单元2课时

第三单元3课时

第四单元3课时

第五单元2课时

第六单元2课时

机动与考试共2课时。全学期共16课时。

初二:

第一单元2课时

第二单元2课时

第三单元3课时

第四单元3课时

第五单元2课时

第六单元2课时

机动与考试共2课时。全学期共16课时。

七、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这就是本学期音乐教学的教学计划。

6、用合唱魅力提升歌唱热情

7、用合唱手段提升歌唱水平

8、用多样教材提升歌唱效率

9、用科学方法提升歌唱效果

10、初一、二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12、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上一篇:节约水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下一篇:一年级周记:我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