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计划

2024-09-20

自主游戏计划(精选11篇)

1.自主游戏计划 篇一

自主研发网络游戏现状及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发展分析

一、自主研发网络游戏

近年来,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其中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份额也在持续提升,2019 年占比已达 84%,承担起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增长的大部分增量。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移动游戏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发展中带来的强竞争压力又反向驱使企业困中求变、寻求突破,再次刺激市场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不仅拉动了市场销售收入的增长也加速了国内游戏产业的发展。

2012-2019 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在中国游戏市场的份额

受国内氛围影响,中国产品多会寻求海外市场拓展,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产品也在较早时期就开始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在国内游戏市场高压环境下,拓展海外市场更加成为游戏企业的发展手段之一,在国内研发技术与运营手段的不断提升和积累下,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实现稳定增长,特别在移动游戏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

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中国自主研发的移动游戏在全球头部市场中更显竞争优势,2019 年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在全球多个重要市场已经获得了较高市场份额,流水同比增长率在各市场中也均远高于其他产地的游戏产品。中国自研移动游戏能有这样的表现主要基于国内移动游戏自主研发能力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全球游戏市场的发展,整体研发水平的提高,全球各个市场的竞争强度也将不断提升,如何进一步提升研发竞争力、保证市场地位将成为国内移动游戏企业的重要课题。

2019 年全球重要移动游戏市场流水 TOP100 中国产游戏流水份额

2019 年全球重要移动游戏市场流水 TOP100 中中国研发游戏流水同比增长率

2019 年全球重要移动游戏市场流水 TOP100 非中国研发游戏流水同比增长率

2019 年我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产品类型分布中,角色扮演类游戏的收入占比达到 37.80%,策略类游戏收入占比达到 23.20%,多人竞技(MOBA)类游戏收入占比为 13.70%。三类游戏合计占比达到 74.7%。

2019 年自主研发游戏 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产品占比

2019 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地区分布中,美国的收入占比达到 30.9%,日本的收入占比达到 22.4%,韩国收入占比为 14.3%,累计占比达到 67.5%。

2019 年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占比

2.自主游戏计划 篇二

自主游戏,快乐第一。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活动的主体,我班从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坚持有机整合与合理兼容的原则,创设了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活动区,引导幼儿在自主游戏中通过观察、对比、操作、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几个我班幼儿百玩不厌的小游戏。

一、开心农场

“种菜、种蘑菇”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两人轮流扔骰子种菜比赛,根据骰子上扔出的数字,种出相应个数的菜,幼儿相互检查监督是否正确,先种满的幼儿为获胜者。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游戏,幼儿积极性比较高,在游戏中巩固了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关系,同时锻炼了幼儿手指的灵活性。但是,一个游戏,幼儿玩的时间长了,兴趣就会有所下降,因此,我们又将这个游戏进行了升级: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大菜、大蘑菇”,谁先种满菜园就栽下一个大蘑菇或一颗大菜,最后看谁的大菜、大蘑菇多,谁就获胜。

二、神奇的风铃

在蔬菜接龙卡片的两端打孔,让孩子用丝带串过卡片,利用废旧材料纸杯,串成风铃。这个游戏是在幼儿玩桌面接龙的基础上生成的,从桌面接龙转换到悬挂空间接龙,对幼儿来说游戏意义不是一点点,幼儿先将第一张卡片正面串好,然后找到与这张卡片后上蔬菜的个数一样数字的卡片将它串在一起,幼儿需要一边动手,一边动脑,怎样用丝带穿孔,幼儿要看、要练,怎样把图形都串成正面,也需要他们动脑动手,还要图形与数字接龙,那就需要更高水平了。

三、管子总动员

管子的学问真不少,我班幼儿最近爱上了各种各样的管子,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玩哪种管子、怎么玩,真正体验到了探究与发现的快乐。

1.有趣的迷宫

上学期,我班开展了区域游戏———“走迷宫”,幼儿每人都带来了自己的迷宫图书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一有空他们就聚在一起,在一张张迷宫图上走得不亦乐乎。这学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在纸上走迷宫了。于是,我们在管子上动脑筋想办法,鼓励幼儿利用纸管、吸管在操场上、在铁盒子里自己动手摆起了地上迷宫、盒子迷宫, 摆完了他们可以亲自在纸管迷宫里走一走,也可以搬起铁盒子上下左右摇动,让小珠子在吸管迷宫里快速移动,幼儿开心极了!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还发现小珠子也可以在吸管中心走,于是游戏又有了新的进展、新的玩法,探索欲望就更强了。“吸管迷宫”相对“纸管迷宫”而言,幼儿的动作更精细,自主性更强,他们玩得更投入、更专注。

2.梦幻城堡

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打破桌面操作、材料单一的一贯模式,将游戏空间从桌面延伸到墙面、从室内拓展到大操场,不断更新游戏材料,即使是投放同一种材料,也会提供多种层次的材料,以供不同能力的幼儿自主选择,引领每个幼儿朝着“最近发展区”不断前进, 并鼓励能力强的幼儿不再驻足等待,而是不断开拓。他们兴高采烈地取放篮子,搬运纸管,搭建城堡,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看,梦幻城堡搭起来了,精致、漂亮又有创意,数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其中并得以轻松快乐、不留痕迹地实现与达成。

3.小小水电工

废旧的水管材料成了孩子们的最爱,这是一群小小水电工,他们按照设计图纸认真、细心地进行施工。用管子、弯头、三通拼接、敲敲打打,竟然完成了初具规模的管网结构,最后让小珠子在管道里穿越,来验证管道是否畅通。瞧,他们已经成功了!

3.快乐游戏,享受自主 篇三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孩子一生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定孩子教育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又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更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游戏对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以及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不能替代的。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游戏进行不同年龄阶段的观察分析、组织实施、反思研究,进而分析教师游戏指导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作用。

二、案例再现

小班游戏“赶小猪”是孩子们非常乐于挑战的活动,它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准确性。玩法是幼儿站在起点,教师口哨一响,幼儿手持赶猪棒,推赶小猪,将“小猪”(球)赶到家中,看哪个小朋友又快又准,哪队最先完成。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不能用手碰“小猪”。游戏中,孩子们玩得很高兴,却对“赶猪棒”赶“小猪”的技能——拿球拍的力度掌握不好,所以,推球的速度很慢、方法不对。这一点,执教教师感到非常困惑。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样指导游戏呢?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拿拍,怎样赶着球进家,简单地示范一下,让孩子再去练习,不讲究方式方法,更谈不上科学的游戏指导。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1.当前游戏指导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游戏指导没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展

在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不同程度游戏的开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幼儿。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育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对于游戏指导教育的贯彻都不是非常理想,大致表现为不同年龄段、不同程度游戏种类和方式的匮乏,对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了解认知也不够全面,并且在具体的游戏指导教育中,经常会不自觉地对幼儿产生个人的观点和看法,指导方式方法单一、粗鲁,有违科学教育的理念。

(2)没有认识到幼儿在游戏指导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主体的参与性对于游戏良好的开展,以及教学成果的积极呈现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幼儿游戏指导教育中,幼儿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促使其发挥主动性,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发现其对于不同事物的看法,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但是,就当前的幼儿游戏指导教育来说,教师忽略了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游戏一开始,就将幼儿带入设置好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按照老师的教学模式开展活动,这就使游戏指导失去了其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的根本意义,游戏真正带给孩子们的乐趣、愉悦也就无从谈起。

2.游戏指导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完善措施

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还能够在具体游戏过程中,促使幼儿不断地发挥主动性,锻炼幼儿的身体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当前的游戏指导教育要想得到完善,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开展不同的游戏

在幼儿游戏指导教育中,教师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置不同的游戏,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对于外界的感知以及理解能力不尽相同,因此,要想使游戏指导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就必须抓住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开展不同的游戏。另外,在具体的游戏指导教育中,教师还应该细心观察幼儿,针对不同程度的幼儿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那么,“赶小猪”的游戏活动在小班开展就要降低难度,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小班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而不是锻炼持拍赶球的技能。进入中大班后,难度逐步增加,如设置障碍、曲线前进、锻炼正确持拍技能等。再如,在“老鹰抓小鸡”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这一活动设置在年龄相对大一点的幼儿游戏指导教育中,然后在具体的游戏中,仔细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通过暗示引导幼儿积极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2)在游戏指导教育中做到以幼儿为主体

游戏指导教育的出发点在于,教师通过幼儿在游戏中的不同表现,发现幼儿的个性特点,从而针对不同的情况正确有效地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幼儿作为主体,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现有的能力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游戏,相比较教师的指导来说,游戏是幼儿发挥自我能力和尝试的一个发展空间。因此,在实际的游戏指导教育中,教师不应该只把幼儿当作活动的实施者,而应该认清楚幼儿在游戏指导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深刻认识到教师在活动中的辅助地位,这样才能使游戏指导在幼儿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例如,在“给图画填色”的游戏中,教师就应该让幼儿发挥其主动性,不能在一开始就告知幼儿大树应该是绿色的,云应该涂白色的等等,而应该让幼儿独立创作,在游戏完毕以后,对不同的颜色进行讨论,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达到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

不难看出,教师游戏指导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是很大的。但是,就当前的游戏指导教育来看,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究、学习、反思,从而完善和提高幼儿游戏指导教育,发挥游戏的作用,促进幼儿开心快乐地成长。

4.小班幼儿自主游戏案例 篇四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案例分析二则

案例一: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正在“理发店”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理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徐佳小姐,你要理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我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理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说孩子们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调查一下。打定主意我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转身笑眯眯地说:“谁是理发师呀?”小女孩唐镱菲站了出来,“我是理发师,绝对给你做好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听蒋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了。”她一脸神气的样子,小孩的记性真好!

接下来一场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

理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

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这样不舒服。”其实我是怕她们把头发弄的一团糟。于是菲菲叫了夏源、薛听函等几个小女孩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一会儿,她们就用几张小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一切动作都比较专业:拔掉我的发圈,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打开假水笼头冲了冲、吹头。理发师:“你想做什么发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装很随便的样子。

“童花头好看,我帮你剪个童花头。”美发师一个拿塑料推子,另一个拿剪刀,两位理发师象模象样地剪起来。理发过程中我们之间的闲聊也更深入了。

案例分析:

《纲要》指出“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途径??”如何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言行、想法,与幼儿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案例中,很好的反映出教师的这仪观点:当小女孩菲菲直呼其名,请她理发时,我是笑眯眯的应答孩子,转身投入到孩子发起的游戏中。再游戏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幼儿为游戏的主体,适时的点拨。

其次,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纲要》告诉我们“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诚然是要教师准确定位角色。案例中小女孩要与教师玩“理发店”的区域游戏,教师“放下手中的活”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很乐意的扮演起顾客来,在“理发师”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合作并引导着幼儿,对于幼儿的问题是“有问必答”,使其在自主的游戏中得到发展。教师的这种引导方式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越发得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用几张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比较专业”;“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样的剪起来。”,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教师的主导地位。

案例二: 角色游戏开始了,傅雷鸣今天做出租车司机,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往。突然,张儒屹飞快地冲了过来,把傅雷鸣狠狠地撞了一下。傅雷鸣摔倒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像平时一样教育张儒屹不应该在教室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张儒屹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 傅雷鸣边哭边说:“张儒屹刚才把车开得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是出车祸了呀!那可不得了,你一定受伤了,很痛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快,快让我送你到医院里去检查一下。张儒屹还不快来帮忙呀。”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张儒屹和我一起扶着傅雷鸣慢慢地来到了“娃娃医院”,“医生,快给他检查一下,他刚才出车祸了,张儒屹把车开得太快把傅雷鸣撞倒了。”于是,王一帆医生就让傅雷鸣躺在床上给他象模象样地检查了起来,并不停地责怪张儒屹:“你呀,一点也不懂事,为什么把车开得那么快?傅雷鸣的腿都断了,”说着用手抬了抬腿,“不行,要住院开刀。以后你开车可要慢一点,记住了吗?” 张儒屹在旁边不住地点头,说:“我下次一定注意,慢一点开。”

案例分析:

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以上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发生撞伤的流血事件,非常危险。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停地教育孩子们在活动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的结果是老师说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当时显得诚惶诚恐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并在游戏中借王一帆“医生”的口“教育”了张儒屹。如此,不仅避免了张儒屹由于撞倒人而必须挨的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接受说教,反而使张儒屹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傅雷鸣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反思: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

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二、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

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

三、教师要尝试用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综合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引

导孩子。

五、在游戏中,当张儒屹又在教室里奔跑并撞倒了同伴后,我对他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发现张儒屹紧张而

后悔的表情,说明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了,如果我再对他的行为加以批评的话,无疑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于是,我采用了不同于平常的教育方法,以游戏的情境、口吻对他进行了身临其境的实地教育,从而达到了说教所达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篇二:自主性游戏案例

自主性游戏案例——爱心医院

【案例背景】:

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参与体验的同时,充其自主性,培养其多种能力发展的一种颇受孩子喜欢的活动。这次游戏活动来源于孩子,小班孩子天变凉后,他们经常感冒,咳嗽等,有的甚至是多次的进出医院。于是,“爱心小医院”就在此时满足孩子的当前需要中开门了。在这次游戏活动中,为了达成在游戏中初步会分工协商,坚守岗位这一目标,我给孩子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游戏材料,如:医生的白大褂、盐水瓶、药丸、药方等,在游戏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自己学着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他们在整个游戏活动中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小医生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看病、一会儿打针等;病人也忙碌着,一会儿这不舒服,待会那又不行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趣乐此不疲,贯穿始终。

【案例实录】:

瑶瑶和佳佳正在玩“小医生”的游戏,瑶瑶穿着白大褂,脖子上挂着听诊器,手里拿着装有针筒、温度计的医药箱,这时,只见佳佳抱着一个玩偶娃娃来到“小医院”,指着娃娃的对瑶瑶说:“她肚子疼。”瑶瑶看了看佳佳,用手指着娃娃的肚子问:“是这里吗?”佳佳点了点头,只见瑶瑶随手从医药箱里拿过针筒对着娃娃的肚子就打了下去??这时佳佳说:“不是打这里的,要打手上。”

像瑶瑶这样的游戏行为是不符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但从孩子的心理上分析,他们认为身体什么地方不舒服有病了,就在什么地方“施药”,把“药方”往不舒服的地方贴。当我看到这儿时,并

没有急于纠正幼儿的问题行为,而是在孩子游戏结束后讲评时,把这样的游戏场景边用语言描述边表演了一遍,然后问孩子:“你们去医院看病,医生是不是看你哪儿不舒服就在哪儿打针呢?”孩子纷纷摇头说:“不是的。”“那应该怎么做呢?”有的说:“医生是在屁股上给我打针的。”有的说:“医生是在我的手上打针的,还要吃药。”在这样的场景下的讨论,引导幼儿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他们把各自零散的看病、打针、吃药的体验与同伴分享,同时在原有的经验上,我作为“病人”告诉医生“我怕疼的,哪里打针不疼啊”,这又引起了幼儿的一番讨论,有的幼儿还很努力的安慰我:“老师,打针一点都不疼的,我打针很勇敢的。”于是,我以此作为切入点我又做了一个情感上的提升:宝宝生病了看医生,很勇敢,一点也不怕疼。在分享的过程中,通过个别孩子已有的游戏行为,我把有益的经验串成了一条线,使他们逐步形成一系列完整的经验,为下次游戏的开展提供新的积淀。

【行为分析】:

幼儿游戏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筛选,对于游戏中一些不明白的事情,或幼儿模仿了一些不良现象,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幼儿来加以讨论、澄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需要我建立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之上。当发现游戏情节总是处于停滞状态或者出现困惑时,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如先前在讲评中问道:“我打针怕疼的,我可以打哪里呢?”等语言,不仅会使游戏的情景得以丰富,而且还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平等,但在

运用时要注意把握幼儿已有的经验,切忌超出幼儿经验的范围,露出“导演”的痕迹。同时,作为老师可以用鼓励式的表扬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规则意识的形成,而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及违规行为,老师不一定直接指出来,而是用一种激励式的正面语言,把希望幼儿出现的行为要求提出来,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教养支持】:

从这次的实践中,我发现教师的细心观察和适时介入显得非常重要,感受让我特别深的是老师在游戏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老师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满足幼儿游戏需要,体现选择的自由度,创设一种可选的环境;老师是游戏开展的支持者:主要指老师介入游戏的时机,出发点是幼儿自己游戏的内在需要,而不是教师处于教育的意图,即幼儿需要的时候介入,老师的介入使他们更好的实现其游戏的愿望;老师是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提供了教师了解幼儿的窗口,观察是重要的,观察是教师介入游戏的前提,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也能成为教师预设教育活动的依据,更是评价幼儿发展水平的机会。通过瑶瑶和佳佳的个案,从多方面验证了这些说法,作为老师应该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像游戏结束提醒她收拾好,医院比较小,就请幼儿东西需要什么就取什么不要全部摊出来,让孩子除了游戏之外也有所成长。篇三:幼儿园小班游戏案例

幼儿园小班三大创造性游戏

表演游戏 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对表演游戏的目的并不明确,只对表演道具感兴趣,开始时幼儿一般不会组织游戏,他们只满足自己摆弄道具,自言自语地表演,对语言及动作的表演质量不注意。因此,第一学期应以故事表演为主。

第一阶段:

一、游戏目的:

1、通过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激发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

2、在老师的带领下,愿意模仿文学作品人物的对话、简单的动作初步进行表演。

二、游戏主题:

1、《拔萝卜》2《唱歌比赛》

b)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头饰: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姑娘、小狗、小猫

道具:大萝卜、锄头、喷水壶等

2、知识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拔萝卜》、《唱歌比赛》的故事内容,会说出主要对话。

(2)事先请大班幼儿排练好表演的内容。

c)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引导幼儿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使幼儿对表演感兴趣。

2、幼儿共同扮演一个角色,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做出简单的动作。观察幼儿对表演游戏兴趣的程度。

3、评价:教师表扬能大胆参与表演的幼儿。

第二次指导:

1、出示头饰,引起幼儿扮演角色的兴趣。

2、以整体表演形式,巩固故事中的对话、动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学习故事对话的情况。

3、教师串讲故事,主要对话由幼儿讲。

4、评价:表扬能认真参与表演的幼儿,指出学习对话时存在的问题。

第三次指导:

1、教师与能力强的幼儿一起表演。

2、幼儿模仿老师学习故事中角色的动作。

3、教师串讲故事,让幼儿讲出主要对话及做出角色的动作。

4、评价:重点讲评幼儿掌握角色动作的情况。

结构游戏

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刚入园,初步学会适应集体活动。大部分幼儿对动手操作活动有为难情绪,这与小班幼儿小手肌肉动作发展教慢有关,与的幼儿手指力量不够,无法拼插成形。因此,应从培养幼儿对结构玩具和建构活动的兴趣入手

第一阶段

一、游戏目标: 1. 对建构材料感兴趣,喜欢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 初步感知圆柱积塑的特征,学习端点连接技能,巩固对红、黄、绿、蓝等颜色的认识。

二、游戏准备:

1. 物质准备:小型圆柱积塑若干。

2. 知识技能准备:(1)认识圆柱积塑的特征。

(2)观察认识过指挥棒、筷子、楼梯等物体。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模拟构造〈〈指挥帮〉〉

材料:圆柱积塑 1. 出示“指挥棒”,以玩小警察的游戏口吻吸引幼儿兴趣。

2. 师示范建构方法,选用单孔圆柱积塑连接而成。

3. 提出建构注意点:

(1)选用单孔、单色的圆拄积塑。

(2)连接时用力拼紧。

4. 幼儿进行建构活动,师观察幼儿是否喜欢参加活动,用鼓励的口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提醒幼儿拼时用力。5. 用拼成的指挥棒玩小警察指挥交通的游戏。

第二次指导:模拟构造〈〈筷子〉〉

材料:圆柱积塑 1. 以猜谜语(两跟木棒细又长,大家用它来夹菜)的形式,激发兴趣。

2. 帮助幼儿回忆指挥棒的拼插方法,启发幼儿说说筷子与指挥棒的拼插方法有何不同。

3. 示范筷子的拼插方法:拼出两根一样长的小指挥棒即成一双筷子。

4. 提出构造注意点:

(1)两根筷子要拼得一样长。

(2)选择相同的颜色。

5. 幼儿操作,师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提醒幼儿选择单孔及相同的颜色的积塑进行拼插。把拼好的筷子送到“百货店”

角色游戏

情况分析:

由于小班刚入园还不会玩角色游戏,幼儿只是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或玩具本身感兴趣,游戏主题的产生,角色的扮演也要借助玩具,游戏内容、情节简单,因此,本阶段的角色游戏的重点是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角色意识。

第一阶段:

游戏主题(预定):娃娃家

一、游戏目的:

1、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初步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3、初步学会扮演家庭成员角色,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4、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二、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娃娃家玩具:娃娃两个

炊具:锅、碗、碟、勺、铲、煤气灶、汤匙

用具:毛巾、脸盆、镜子、梳子、枕头、被子、抹布、扫把、畚斗等

家具:桌、椅、电冰箱、电视、2、知识经验准备:

已经认识过炊具、餐具、在晨间活动或区角活动中已经玩过抱娃娃“抱娃娃”“煮饭”的游戏。

三、游戏指导:

第一次指导:

1、布置几家“娃娃家”谈话引入

(1).我们班来了个新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啊? 我们来给这个新朋友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2).今天老师给娃娃布置了一个漂亮的家,以后娃娃就住在娃娃家里,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照顾娃娃好吗?(3).你们家里都有谁?他们每天都做些什么呢?(4).爸爸、妈妈是怎样爱宝宝的?爸爸,妈妈在家都做些什么事。

2、提出游戏要求,不争抢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愿意参加游戏。

4、以鼓励的方式评价幼儿参与游戏的情况。

第二次指导:

1、出示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介绍几种玩具的名称及方法。

3、提出游戏要求

(1).玩具要轻拿轻放。

(2)不争抢玩具。

4、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争抢玩具的想象,并指导幼儿如何使用玩具。

5、简单评价幼儿游戏的情况。

第三次指导

1谈话引入“娃娃肚子饿了怎么办?”启发幼儿模仿做简单的家务,如洗菜、切菜、煮饭等。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观察幼儿模仿动作的情况,提醒个别幼儿爱护玩具。

3、组织幼儿收拾玩具。

4、以“玩具回家真开心”来评价游戏情况。

篇四:如何引导小班幼儿进行自主、有效的游戏活动

如何引导小班幼儿进行自主、有效的游戏活动

教师:凌曦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听从调动,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主动进行的活动。现在,孩子们不再是直接面对老师,面对同伴,面对教育要求,而是通过与材料的互相作用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开学初我就发现我班的幼儿特别喜欢游戏,每次到了玩游戏的时间,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催促我快点,快点。一听我说:“我们现在开始玩游戏了”一个个兴奋的大喊:“哇噻”非常高兴。我发现游戏的“力量”真是大,它可以不费多大力气把平时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自玩耍的皓皓吸引到大家中间来,成为厨房里不可缺少的一名重要成员——大厨师;它可以把性格十分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心怡变成一个站在美容院门前大声叫喊:“谁来理发,谁来理发,凌老师你来理发,好吗?”心怡变成了和平时完全不同的心怡。所以,我决定,要好好利用这支“神气的力量”为我和孩子们“服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班的孩子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十分依恋父母和家庭,没有安全感。我们就在区域活动中设置了两个“娃娃家”,让孩子通过摆弄玩具、抱抱娃娃、做做爸爸、妈妈等情景活动,使幼儿感到幼儿园的亲切、适意,有种

家庭的温馨的气氛,从而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设计材料时,我们发现富有情景性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游戏、学习的兴趣。如在使用小勺喂食的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各种形状的图片和自制的装饰好的大嘴盒子让幼儿来喂

小动物和娃娃吃饭,这样一个富有情景性的游戏材料,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孩子的参与。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且能看到结果的游戏材料才能吸引他们,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依据这一年龄特征,我们设计了“美丽的花瓶”的操作材料,把饮料瓶修剪成花瓶状,在把一片片彩色的花瓣插在花瓶中,经过幼儿自己的操作,一个个漂亮、鲜艳的花瓶陈列在我们小(2)班的美工区。我们还设计了“布偶飞盘”,把各种花布剪成各种图形缝好,添上小辫子,就可以拿在手玩耍了。这个游戏的提供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他们稍作尝就能得到结果,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手眼协调平衡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我班幼儿在活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幼儿不停地活动,喜欢高强度、富有竞争性和刺激的游戏,注意力不易集中。这类幼儿即使被要求从事安静的活动也很难安静得下来,反而会弄坏玩具,影响游戏进行。相反,另一些幼儿则喜欢从事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在从事大运动量的活动时往往因疲惫而不能长时间坚持下去。所以,在设计组织游戏时应该既有动态活动,又有静态活动。让好动的幼儿扮演黑猫警长、大灰狼等大体力、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角色;让喜欢安静的幼儿从事扮演妈妈、客人等角色。同时,我们在选择游戏时,也注意了情节的生动有趣,要吸引不太喜欢这一游戏的幼儿也参加进来。例如:在抱娃娃的游戏中一些好动男孩子就不能很好的融入角色,拿着娃娃扔来扔去,我们就设计了一些情节来吸引他们,使其也能积极参与。

小班孩子的认识活动基本上都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注意力不稳定,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在设计时,首先考虑到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内容,然后用不同的材料形式去完成同一个学习目的,如“秋叶和水果”主题中,我们提供了给水果穿衣服、给水果梳小辫、水果配对、排序、水果拼图、水果蛋宝宝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供幼儿选择,使他们始终对活动保持一定的兴趣。

工作以来我还发现虽然同一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游戏材料,但是同一种游戏材料也可以完成不同的学习目的,尤其是小班孩子的材料提供更应体现

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随意到有要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装饰“美丽的花篮”,刚开始投放时,是幼儿随意地在花篮周围插上花瓣,当孩子掌握了这一技能后,我们又在花篮上各增添了红、黄、绿颜色的标记,请幼儿进行颜色的配对,由此在目的上又递进了一层,最后还将孩子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里,让大家都看到成功、体验成功。就这样一环扣一环,幼儿才会被漂亮的花篮所吸引,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游戏学习活动中去。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经验。因此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篇五:浅谈小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去自我中心的策略

浅谈小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去自我中心的策略

【摘要】

在自主游戏中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去自主中心,自主游戏中,往往需要孩子的合作与交流。有些任务和想法,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也是需要做出让步,这是的孩子就会有不同于家庭中的感受,自己不再是游戏中的主角,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特权,也没有谁会愿意让着自己。要想进行合作的游戏,就只能彼此商量着,大家都一样,除非你不喜欢合作的自主游戏。于是孩子的一次又一次的自主游戏中得到发展,他们学会商量,学着合作,学会退让。当孩子在自主游戏中感受到自我中心的优缺点之后,孩子就可以加快去自我中心的进程,有意识的进行这个复杂而又十分有意义的过程了。这些都是孩子去自我中心过程在自主游戏中的最好体现和表现,自主游戏在不知不觉中加速了孩子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也让孩子在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中,更加喜欢属于自己的自主游戏。由于自主游戏不是集体的活动,没有规则,无法控制游戏的内容,所以在游戏中要以仔细观察为主要切入点,找到属于每个孩子的特点,个别地进行帮助和指导。

【关键字】

自我中心 自主游戏 小班 去自我中心

一、孩子自我中心产生的背景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是社会的常态化,在家庭中,往往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于是就造成了孩子更加强烈的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大约到了三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在此阶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认为周围的人和事物都跟自己密切相关。他们往往从“自我”出发来进行行为选择和活动设计,而不考虑他人。很多实验证明了这一特点。

可以说“自我中心”人人都有,知识程度和发展速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果自我倾向过于严重或到了4-5岁,甚至6-7岁,还停滞在自我中心阶段,这就成了问题。

小班的孩子刚刚从家庭的蜜罐中走出来,在班级这样的小社会中开始体验到他我,往往就是这种他我的体验,让孩子产生一系列问题,冲突矛盾等就随之而来。

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之一。皮亚杰在其早期著作中,对儿童心理的“自我中心”进行过重要探究。5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去自我中心”这一概念,并指出:在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过程。1960年,他更进一步提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有四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并相应存在着四个阶段的去自我中心化进程。从此,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验证性研究。虽然总有人试图或已得出否定的结论,但从目前总的趋势来看,这一心理发展规律的存在还是毋庸置疑的。

贯穿于皮亚杰早期著作的一个关键概念是“自我中心主义”。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和成人的思维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幼儿不能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知道除了自己的观点,还存在着别人的观点;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事物,以为事物就是他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再

有其他的看法。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自我中心。皮亚杰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含义还要广些。即幼儿对自己的这种主观性是意识不到的,否则自我中心也就不复存在了。然而,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自我中心是由于缺乏认识上的去中心化。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去中心化”和“自我中心”是紧密联系着的概念。自我中心的减少,就是去中心能力的增强。儿童的注意很狭窄,去中心使儿童不再只集中注意情境的一个方面,而能同时注意到几个方面,并能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外一个方面。这样,儿童就能从多方面看事物,能觉察到别人的观点。在皮亚杰的早期著作中,主要用自我中心主义的逐渐减少来说明这一转变过程。后来,他越来越重视去中心化的思想,经常使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样的术语。

二、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孩子可以得到的发展

幼儿园的自主游戏就是将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如何与他人交往合作。但是,小班的孩子由于刚刚脱离家庭这个以他为中心的大环境,而且在年龄的特点上,也正好处在前运算阶段,在他们的思想中,不会主动并且有意识地去关注他人,也不会有去自我中心的愿望。

而自主游戏中,往往需要孩子的合作与交流。有些任务和想法,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也是需要做出让步,这是的孩子就会有不同于家庭中的感受,自己不再是游戏中的主角,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特权,也没有谁会愿意让着自己。要想进行合作的游戏,就只能彼此商量着,大家都一样,除非你不喜欢合作的自主游戏。

于是孩子的一次又一次的自主游戏中得到发展,他们学会商量,学着合作,学会退让。慢慢地,在游戏中的冲突少了,发现了一样玩具不仅仅可以一个人玩,还可以好多人一起玩,你拿出你的,我拿出我的,这样两个人就有两件玩具,比一个玩的时候要有趣的多。去自我中心的转化就这样开始了。

三、在自主游戏中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去自主中心

由于自主游戏不是集体的活动,没有规则,无法控制游戏的内容,所以在游戏中要以仔细观察为主要切入点,找到属于每个孩子的特点,个别地进行帮助和指导。

1、有矛盾先观望,不做主观判断

在孩子之间有分歧和矛盾的时候,不要马上就去干预,可以先在一旁观察,孩子之间是怎么处理的,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己做出取舍,是厉害这个团队还是妥协留下亦或是让他人妥协让游戏进行。孩子也许会相持不下,也许会想到其他办法,更也许就一拍而散,只要孩子之间没有互相伤害的行为,让孩子自己解决可以助推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解决和判断的能力,学会体验他我,帮助孩子更快的理解自我,有意识地去自我中心。

2、有困难先观察,不做示范表演

当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给予孩子信心,如果不是涉及生命危险的状况,可以让孩子自己想想怎么解决,是换个方法还是寻求别人的帮助,或者是自己是否愿意去帮助他人和让他人帮助、怎么帮助。都是要孩子在考虑和判定他人的状况后才可以决定的,不是孩子自我主观的选择,这样的体验就是他体验,他体验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我中心的不足之处,从

而发自内源去自我中心。

3、有合作要鼓励,不做事先分组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和性格,在活动时,孩子会自动地形成分组,在游戏中扮演着互补的角色,有的孩子爱动脑筋,但是缺乏动手操作能力,有的孩子只会模仿没有创新,但是在愿意动手操作,有的孩子交流表达能力强,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是有点孩子在交流方面有一定的问题,可是在游戏中会有更多的奇思妙想。所以教师不需要给孩子提前的分组,孩子会随着游戏的推进,找到固定的伙伴的和兴趣的好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不断地体验他我,加快去自我中心的进程。

四、去自我中心后对孩子在自主游戏中的帮助

当孩子在自主游戏中感受到自我中心的优缺点之后,孩子就可以加快去自我中心的进程,有意识的进行这个复杂而又十分有意义的过程了。

渐渐得他们学会在游戏中分享,知道在游戏中自己可以参与什么样的角色,在游戏中妥协和不妥协又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和对结果要付怎么样的责任等等。

5.中班自主游戏教案8周 篇五

作者: | 人气:2272 | 时间:2015-09-25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能从不同角度说出图片间的多种相反关系,发展逆向思维。

2、能够尽可能多地找出生活中常见的相反关系。

【活动准备】

教师操作材料:《找关系》游戏图一张;关系卡片24张。

幼儿操作材料:《找关系》游戏图一张;关系卡片24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百宝袋,了解反义词。

1、分别请幼儿从袋里拿出一大一小的蓝球,幼儿比较观察,了解大与小的相反关系。(1—2名幼儿)

2、分别请2名幼儿摸出大石头和小积木,并让幼儿抱起,说说抱起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引导说幼儿找到重和轻的相反关系。

3、再分别请2名幼儿分别摸出两袋果,引导幼儿说出反义词“多和少”

4、教师示范找教室里“大和小”“多和少”相反关系后,让幼儿也找一找,教室里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会有“大和小”“多和少”的关系?

5、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能从百宝袋里摸到的宝贝里找到了许多秘密,大和小的秘密、重和轻的秘密、多和少的秘密,这些秘密就是反义词。反义词意思就是说明这两个东西存在着相反的关系。其实相反关系有很多很多,小朋友的椅子下的卡片里,就有许多反义词(用教师的卡片)。

二、幼儿自由观察卡片,了解卡片上的内容。

幼儿自由观察手上的卡片,相互说说卡片上有什么?

请幼儿逐个说:我的卡片上有**。请幼儿说完后将卡片贴在黑板上。(可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三、幼儿寻找卡片上的相反关系

1、教师出示其中一张卡片(如大象),提问幼儿:“这张卡片上的大象和哪张卡片会有相反关系呢?”

2、请幼儿找出“大”的反义词“小”(小老鼠),并说出它们为什么会是相反关系。(请个别幼儿)

他们还存在什么相反关系呢?再请幼儿找出同组张卡片中含有其他的相反关系,如:“轻”(老鼠)和“重”(大象)。

3、请幼儿找出两张卡片放在一起,然后说一说它们有多少个相反关系。(请个别幼儿回答)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今天学会把有相反关系的图片放(jy135幼儿教育 )在一起,并很快地说出图片内容中的反义词。下面我们玩一个小游戏。

四、亲子游戏:找相反关系。

1、请一名幼儿和教师一起站在前面。其他幼儿说相反关系。

2、请两名家长上前。请幼儿说出相反关系。

3、请幼儿两两结伴,找出教室中存在的相反关系的物品。

五、亲子操作:

请家长拿出其中一张卡片,幼儿找出相反关系的卡片,并大声说出一组反义词。

大班角色游戏《肯德基》教案

作者: | 人气:2146 | 时间:2015-09-14 【活动目标】

1、明确角色职责,懂得按职责扮演肯德基里相关人员的角色。

2、运用语言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丰富和发展游戏情节。

3、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肯德基促销宣传单、厨师帽子,汉堡,鸡腿,薯条,各种果汁饮品瓶子、咖啡、番茄酱等,布置游戏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游戏,提出存在问题。

师:“上一次我们玩了肯德基的游戏,小朋友玩得很高兴。不过在上次游戏中老师发现有的服务员不懂得跟顾客交流,不够热情、主动;有的顾客不懂得文明用餐,不会自觉排队……今天,我们继续玩肯德基的游戏,希望小朋友注意这些问题。”

二、介绍新增角色,帮助幼儿明确各角色的分工。

师:“肯德基里工作人员的分工是很明确的,他们有专门的炸鸡腿、炸薯条等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工作时要用到什么工具?要注意什么问题?”

鼓励幼儿讨论炸鸡腿、炸薯条等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用到什么工具?要注意什么问题?(如:卫生、安全等问题)

三、引导幼儿自主协商、分配角色,并提出本次活动要求。

本次活动的要求:

1、要互相帮助,使用礼貌用语,友好交往。

2、肯德基的服务员要大方、主动,大胆地欢迎客人,努力满足顾客需要。

四、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以“顾客”“服务员”等身份参与游戏,观察游戏进展情况,及时帮助。

幼儿丰富游戏的情节,促进角色间的交(jy135幼儿教育 )流合作。如在游戏中给幼儿出“难题”,启发幼儿思考解决,如:我想点两人套餐,吃里面的汉堡,可是我不喜欢喝可乐,怎么办?重点观察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五、游戏结束,组织幼儿评价游戏、整理场地。

1、通过讲评与讨论式,引导幼儿对自己或别人在扮演角色的情况给予评价,并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全面总结幼儿游戏情况,肯定幼儿的优点,提出下次游戏的要求。

3、组织幼儿收拾玩具,整理场地。

中班音乐游戏:魔力地毯

作者: | 人气:2187 | 时间:2015-08-23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力。

2、训练幼儿快跑能力及在快跑过程中能主动避让伙伴,立定时平衡自己的重心。

3、加强幼儿间的情感交流,发展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大灰狼头饰,各种小动物头饰共五个,报纸八张;四把小椅子围成大灰狼大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请几名小朋友戴上头饰扮小动物)

1、介绍小动物及“魔毯”。

2、热身运动(大象走路、洗澡、小猫走路、小兔走路)。

二、游戏活动:

1、第一次狼来了。(大灰狼来了的音乐:出现一只大灰狼四处张望找食)。

师:糟了糟了,大灰狼来了,怎么办了?让我们呢找个地方躲一躲吧。

对了,地上有魔毯,赶紧躲到“魔毯”上去吧。

幼儿跑,大灰狼抓,没抓到就回到家门口睡觉。

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做拍手游戏。同时将魔毯减少两张。

2、第二次狼来了。(大灰狼来了的音乐,出现三只大灰狼)。

师:糟了糟了,大灰狼又来了,我们赶紧到魔毯上去吧。我们的魔毯变少了,怎麽办啊?大家靠近点站。

(幼儿跑,大灰狼带走了两个没站在魔毯上的小朋友,关进大灰狼的家。)

小朋友,大灰狼走了吗?(走了。)

大家快出来。刚才大灰狼抓走了两个小朋友,所以,大家在做游戏时可要提防着大灰狼哟。来吧,让我们接着做拍手游戏吧。

(欢快的音乐,大灰狼又在家门口睡觉,幼儿做拍手游戏,又减少两张魔毯。)

3、第三次狼来了。

(大灰狼来了的音乐,同时出现三只大灰狼)

哎呀,大灰狼又来了,孩子们快躲起来。

(幼儿跑,大灰狼带走没有躲到魔毯上的小朋友,然后在家门口睡觉)

4、小结活动情况。

5。解救被狼抓走的同伴。

(启发,引导小朋友说出自己的解救办法)

三、放松活动。

大灰狼被我们抓住了,小朋友也就回来了,我们也(jy135幼儿教育 )跑累了,让我们放松一下吧。小朋友们自己在圆圈里找地方和老师一起做(舒缓的音乐)

拍拍你的小腿,拍拍我的小腿

捏捏你的大腿,捏捏我的大腿

踢踢你的脚,踢踢我的脚

甩甩你的左手,甩甩我的左手

甩甩你的右手,甩甩我的右手

摇摇你的头,摇摇我的头

【教学反思】

“魔毯”这个游戏活动,在备课时我从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力及幼儿的快跑能力和在快跑的过程中能主动避让同伴。立定是能平衡自己的重心。并能加强幼儿简的情感交流,发展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这个目标考虑。游戏方法上能使全体幼儿同时参加,合作进行游戏角度考虑。让每个幼儿满足自己的需求,享受到快乐。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师生配合,互动较好,给孩子有适度的活动空间,情感,态度、知识等方面得以发展,对个别幼儿的特征还不够了解,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师生互动比较好。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让小朋友毛遂自荐和我换位,自己组织活动,老师指导,然后说出他们活动时的心情和之后的想法,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和创新。

民间游戏——玩石子

作者: | 人气:1723 | 时间:2015-07-0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很乐意参加玩石子活动,发展幼儿抛、接、碰、撒石子的技巧。

2、满足幼儿玩的需要,对玩石子产生兴趣,主动探索对石子的玩法。

3、手腕、手部胡肌肉灵活性。

4、跟随音乐,按规则开心的玩石子。【活动准备】

1、每人五颗石子光滑、均匀,大小如玻璃球;

2、也可以是人数的一半,音乐伴奏带。

3、在室内的课桌上或活动场地。【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探索石子的玩法。如:抛、接、碰、滚着玩……

二、教师做《玩石子》游戏,讲述玩法与规则:

1、右手把5颗石子随意撒在地上,5颗石子间的距离要均匀。

教师随意拿起1颗,抛向空中,在石子落下之前把地上的任意1颗抓起,在接住空中落下的石子,依次把地上的4颗石子一一抓起。如果在抓起地上的石子时,来不及接住(jy135幼儿教育 )空中落下的石子,就算失败。

2、颗石子随意撒在地上,两两在一起,一个单独的。(需要技巧)

教师拿起单独的一个抛向空中,然后抓起地上的任意两个,再接住空中落下来的石子,把这两个放在地上或左手中,同样的方式把另一组石子抓起。

3、下5颗石子,先抓起3颗,再抓起1颗。

4、巧力把5颗石子撒在地上,拿起1颗,用以上同样的方法抓起4颗。5、1颗石子用力向空中一抛,把4颗石子拍在地上,然后接住空中落下来的石子;再抛一次,乘机把地上的4颗石子抓起接住空中落下来的石子。这样两次,并说着儿歌:大把一抓,小把扣杀。

三、游戏结束。

体育活动:钻爬游戏[两篇] 作者:董立梅 | 人气:3929 | 时间:2015-06-26

稻田镇赵庙幼儿园

篇一:钻山洞

【活动目的】练习钻和跑的动作。

【活动准备】游戏前先学会儿歌:“钻山洞,钻山洞,小朋友,不怕难,学好本领去探险,多为祖国做贡献”。【活动过程】

将幼儿分成三人一组,其中旁边两个幼儿搭手做山洞,中间一幼儿做小探险家蹲在洞中。

游戏开始,幼儿一起说儿歌,说完最后一个“献”字,小探险家马山起立按逆时针方向钻洞追捉,只要有一个幼儿被追上,游戏就结束。至此各组调换一名幼儿(jy135幼儿教育 )做小探险家在进行游戏。【活动规则】

1、小探险家必须等说完“献”字,才能开始钻洞追前面的幼儿,不得抢先。

2、当山洞者不能阻碍探险者的行动。

注意事项:洞与洞的距离要适当远些,约1.5米左右。

篇二:蚂蚁找食

【活动目的】发展幼儿钻和爬的动作,培养幼儿动作灵敏协调性。【活动准备】席子、椅子、蚕豆若干、小桶。【活动过程】

幼儿站在起点线处,豆子在游戏前撒在“田埂”、“山洞”的地上,相对两张椅子间系一根绳子作“山洞”。游戏开始,幼儿(蚂蚁)成一纵队站在起点线前从左侧“田埂”开始爬,然后钻入“山洞”,出洞后再爬过“田埂”到达终点,将拾起的豆放入小桶内,鱼贯式进行几遍结束。【活动规则】

1、爬时一定要手脚着地屈膝爬。

2、每次只能拾一粒豆回家。

6.小班自主游戏案例分析 篇六

早上,程程很早就来到了幼儿园,一来就跑到娃娃家里忙开了。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忽然天天跑来告诉我说:“老师,程程在抢娃娃家的刀。”我一看,只见程程手里紧紧地拽着一把玩具刀,而涵涵和乐乐正想从他手里夺回小刀,乐乐嘴里还嚷着:“这是娃娃家的,这是娃娃家的。”问明原因后,得知程程从涵涵手里抢过小刀后一直不放手,要一个人玩,不让当娃娃家妈妈的涵涵切菜,烧饭。“程程,你是不是喜欢玩这把小刀啊?”

我问他,程程点点头,“可是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饭了,你不把刀还给娃娃的妈妈,妈妈就没法烧饭做菜了,那样娃娃可要饿坏了,你待会儿再玩好吗?”

“好吧”程程想了想,有点儿不情愿地将手里的小刀放了下来,去其他区域玩了。

7.“六大解放”让区域游戏更自主 篇七

关键词:六大解放,幼儿,区域游戏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儿童的双眼, 解放儿童的大脑, 解放儿童的双手, 解放儿童的嘴, 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时间。区域游戏是一种自由、自主、创造的游戏活动, 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发游戏来学习的, 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 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习惯去操作实践。所以, 区域游戏不仅是实施《指南》的重要形式, 也是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的落实体现。

一、解放双眼, 让幼儿学会观察

解放儿童的双眼, 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区域游戏中,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学会观察, 让幼儿从观察中有所收获。如种植饲养区, 是增长幼儿自然常识、认识生命变化的活动区域, 我们可以在教室或走廊一角开设室内自然角, 也可开辟室外种植饲养园地, 多提供一些易于饲养、符合季节的动植物, 让幼儿在种植、采摘、饲养、照料等直接体验的过程中, 学习长期观察一些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并可以指导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在此过程中, 不仅培养了幼儿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也让幼儿初步形成了做事的坚持性和责任感。

二、解放大脑, 让幼儿学会思考

陶行知先生主张: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 应当让他们自己去想。

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 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要为孩子投放丰富的材料, 特别要多提供半成品材料。例如:在主题活动“春天来了”中, 我们在美术区先投放的是画有桃树开花的白纸, 让幼儿用彩笔随意地涂色;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投放可以拓印的桃花样板, 同时投入彩色颜料, 让部分幼儿自主探索, 发现它的制作方法;如果孩子对此区域仍然感兴趣, 再投放一些真的桃树枝、皱纹纸、彩色橡皮泥等材料, 让幼儿制作立体桃花。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幼儿动脑思考, 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

三、解放双手, 让幼儿学会动手

陶行知先生说:“人有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 他主张放手让幼儿去“做”去“想”, “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接触, “想”了就获得了直接经验。

解放儿童的双手, 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 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 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如今的孩子, 总给我们动手能力太差的感觉, 归根结底是父母、教师包办的太多。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放手, 相信幼儿的能力, 充分调动自己的动手能力。小小的生活区, 就能给孩子们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 比如在“快乐小厨房”中, 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洗菜、切水果, 制作出甜美可口的蔬菜水果沙拉, 别提有多高兴了, 吃起来也格外的香呢!这样的区域活动, 不仅满足了孩子亲身体验的欲望, 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也特别能激发起幼儿动手操作兴趣, 让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活动中的小主人。

四、解放嘴巴, 让幼儿学会交流

解放儿童的嘴, 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 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

在区域活动中, 我们不要一味的要求孩子遵守规则, 不允许孩子流动, 不允许孩子交流。相反的, 我们要鼓励孩子学会积极思考、充分交流、积极提问。教师可通过“玩前说”、“玩中说”、“玩后说”等形式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玩前说”, 就是在区域活动开始前, 和孩子商量活动规则, 让幼儿根据自己制定的规则参加游戏。“玩中说”, 支持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边说边玩, 如遇困难, 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玩后说”, 在活动结束后, 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 并说说是如何解决的。通过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语言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发展。

五、解放空间, 让幼儿尽情玩耍

陶行知先生多次告诫我们老师, 不要把孩子关在笼子里, 要学会“解放孩子的空间”, 带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开阔眼界, 帮他们获得丰富的知识。

解放儿童的空间, 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 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在幼儿园, 可开设自然游戏区, 即在室外草坪区开辟富有野趣的自然游戏场所。富有趣味性的草坪、鹅卵石小路、沟渠、帐篷、小屋……, 在这样的场地上奔跑、追逐、捉迷藏、打野战, 幼儿不仅获得了运动经验, 也满足了幼儿尽情玩耍的愿望。

六、解放时间, 让幼儿随时玩耍

陶行知认为应该给儿童个体学习活动的自由时间。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一般也有固定的时间进行, 但有时幼儿可能在规定时间内没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针对这样类似的情况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区域活动的时间。班级中创设了各个区域, 允许幼儿可以随时进区玩一玩。如早晨来园玩一玩、午餐后玩一玩、离园前玩一玩, 幼儿在生活的闲暇时间玩一玩。教师应根据班级活动及幼儿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区域活动时间, 尽量满足每个幼儿的个体学习时间, 也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对今天的幼儿教育有着启示、指导作用。我们应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思想, 给幼儿宽松和谐的氛围, 有效开展区域游戏, 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 让他们大胆地观察、尽可能地去想象、自由自主地去探索去创造, 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区域活动中的主人!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2]《陶行知教育文集》.

8.幼儿自主性游戏初探 篇八

成功的体验来源于经验的获取。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往往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生活经验越丰富,知识技能越充分,幼儿游戏的技巧和技能就越丰富,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就越大。因此,我们首先是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利用谈话、讨论,参观、访问等多种手段,交流分享经验,扩大并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从而产生新的游戏主题。如有一段时间班里生病的幼儿非常多,孩子在医院里打针的时候,能碰到自己的好朋友,回到幼儿园他们也经常聊在医院打针的事情。于是我组织了一次谈话活动,向幼儿提出问题,“人什么时候会去医院?”“医生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等。幼儿谈论非常积极、激烈,连护士阿姨打针的细节都描述得很详细,接着我让孩子们表演一下动作,他们表演得惟妙惟肖,这时孩子们提出想玩“医院”游戏,于是我班的“医院”游戏开展了,这就是在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下产生的新的游戏主题。这是幼儿参与游戏的第一步,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儿童游戏的愿望,而且能提供锻炼儿童能力的机会。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欲望

1、良好的心理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等。幼儿在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中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教师与幼儿间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明确每个孩子都有享受游戏的选择,对幼儿的自主选择给予肯定,使幼儿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学会选择、敢于选择、培养自主意识,享受个性自由快乐。如孩子们的晨间活动,有的幼儿喜欢运动,我们向孩子提供球、绳等运动器械,让他们活动,在活动中教他们技能;而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则提供给他们纸和笔,让他们在纸上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来,从而使他们得到满足;有的孩子喜欢唱歌、跳舞,我们给他们提供??这样,我们把尊重孩子变成实际行动,使他们能在愉快的心情中游戏。

2、利用“命题游戏”和“选题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命题游戏”是由教师定主题,让幼儿选择如何利用可以选择的工具来表现特定的主题。如:在创造性游戏“玩沙”活动中,我准备了足够的玩沙的各种工具,并先让孩子们进行自由讨论,孩子们选定了3至4个主题,有古城堡、掘宝队、娃娃家等,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伙伴。活动中各组小朋友分头准备材料、用具,玩得不亦乐乎;有的筛、有的堆;有的用水拌沙做“点心”;有的把沙里的小贝壳做为宝藏来挖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以积极肯定的心情参与他们的活动,创造一切条件帮助他们成功,他们还不时“炫耀”和“欣赏”自己的作品,表现极大的兴趣和成功感。“选题游戏”是由幼儿自由选择玩什么样的游戏,可以分小组自定主题,教师只需提供足够的材料、器械,但这里教师还有更重要的责任就是仔细观察指导。主动与家长联络、沟通,更好地了解每位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在家园信息栏贴教育文章等方法,让家长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家园结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能力,促进幼儿主体性更好地发展。

三、给幼儿游戏自主权,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我都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让他们当主人。我采取民主的态度,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幼儿一起玩,一起笑,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一起探索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乐趣,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提高自主创造性。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所以我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由幼儿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都由幼儿自己做主。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尽情玩耍。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要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还要对幼儿游戏应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相应的指导。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我们都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动脑想办法,去克服困难。老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引导幼儿操作、体验、探索、发现学习,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参加创造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四、在自由活动中生成自主游戏是发展幼儿主体性的最佳途径

1、从长远角度讲,从小培养幼儿的主体性,将会使幼儿终身受益,为幼儿将来的素质发展和事业上的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1)主体性是幼儿进入未来社会的必备素质。作为现代社会的成员,学习应该成为贯穿其一生的行为。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实质上就是培养其学习潜能,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

(2)强烈的主体意识是成功者的重要素质。大多树成功者都具有自我觉察能力,都懂得自我尊重、自我控制,能自我保持强烈的自我动机、自我期望,保持健康的自尊,有生活情趣,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这些都是主体意识的体现。

自主游戏可以使幼儿在主观上获得主体性体验,包括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对活动内容与方式的兴趣感体验,对事物、行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支配感、胜任感体验等。幼儿的“快乐”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种主体性体验。幼儿“自我选择”的价值是:促进独立性的发展,建立自我决定的责任感,并且是课程个别化的优良方式,因为当幼儿自由选择时,每个儿童能自由地追寻自己的兴趣并适合自己。

2、通过开展自主游戏,幼儿在主体性方面的发展有所提高,具体表现为:

(1)提高了幼儿的主动性

通过开展自主游戏,幼儿的主动性提高了。只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体性,才能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他们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如:在玩小医院的游戏中,扮演医生和护士的幼儿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不厌其烦地给“病人”看病、打吊水,而在平时的课堂上,5分钟的安静也不容易保持。他们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地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

(2)增强了幼儿的独立性

通过开展自主游戏,幼儿的独立性增强了。这里的独立性水平,包括态度与能力两个方面。态度的独立性指幼儿对周围事物包括教学活动的兴趣,是否积极投入,主动参与;能力的独立性指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否独立地作出决断并完成解决问题的行为。具体表现有:孩子们在各类游戏和教育活动中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表现大胆、自信,敢于表达;幼儿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集体和自己做事……

(3)幼儿创造性的萌发

通过开展自主游戏,幼儿的创造性萌发了,想象力也超出日常范围。具体表现有:各种实践活动中,孩子们能善于利用周围的材料,大胆想象、操作,思考问题多角度获得经验。孩子们能利用各种现有的材料,通过想象来进行游戏。

通过在自由活动中认真开展自主游戏活动,孩子们做事的责任心增加了,组织能力及社会交往的技能、技巧不断提高,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互让、互爱、互助,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大大增强。因此,在自由活动中只要教师对幼儿加以正确的引导,生成恰当的自主游戏。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在游戏中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整体素质。五、讲评游戏,分享自主游戏的体验

积极的讲评会使幼儿对自己有信心,对创造有兴趣,并激发下次创造活动的积极欲望。

首先,在游戏结束讲评中,教师要持赏识的态度,对幼儿的创新进行肯定。如在讲评建筑游戏中,可鼓励其他幼儿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与创造活动兴趣,在讲评角色游戏中,可鼓励幼儿中表演最到位、最真实、最形象的小朋友,当众给全班幼儿表演。

其次,教师要鼓励幼儿将自己在游戏中的创新表现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共享。我们在评价游戏时常常会说:今天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你发现了游戏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最后,鼓励幼儿共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我们在游戏结束时,常常会组织幼儿讨论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大家想想可怎么办?”“你希望今后开展什么有趣的游戏?”“你认为老师参与你们的游戏怎么样?”鼓励幼儿积极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思维的活跃和发展。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游戏。教师做到“放”、“导”结合,努力促进幼儿的自主性,注意培养幼儿良好个性,使他们能主动探索知识,形成良好的习惯。

9.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表 篇九

教师:

观察重点 幼儿行为实录 分析 重点观察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游戏的兴趣和注意力,活动中是否能反映生活经验。

今天,宝宝家里的人特别多。而且我发现宝宝家的桌面上放满了糖果。于是我走进了宝宝家,问小吉,为什么宝宝家里那么多人,他们是谁呀?桌面上那么多糖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还没等我说完,他们就抢着说,因为今天我们宝宝过生日。哦,原来过生日呀。宝宝们的话让我既惊喜,又意外。小李还一边跟我说,老师,我是爸爸,今天我们宝宝过生日,他们都是客人,都送来了很多糖。

哦,原来是这样呀,我假装惊喜。那祝宝宝生日快乐哦。我说道。

我刚走出宝宝家,就听见里面传来热闹的声音,“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原来大家在唱生日歌呢。

幼儿如今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摆弄玩具,他们会将生活中的事物在游戏中反映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在游戏中我还发现有些幼儿提出了给娃娃过生日的想法,这明显和我们幼儿的生活经验是有关联的。但是如何让这样一个好的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呢。我觉得在活动中可以多投放一些材料。如蛋糕、面条、别的一些礼物盒等等。

10.自主游戏计划 篇十

2016年10月15日,我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幼儿自主游戏与学习故事的培训,听取了邵乃济老师的《在游戏中研读推进幼儿发展》和曾琴老师的《游戏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感受颇深。

一、多元智能理论。

我们不能要求让每一个孩子长的一般高,而是要让他在自身的水平上发展,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让孩子共同发展。

二、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对于中国的教育,更多的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而在西方,教育是为了孩子未来生活而所准备,我们不能只关注到孩子现在的发展,要让他将来所做准备,教孩子会生活,生活,享受生活。

三、教育应以幼儿发展为本。

这是人本主义的观点。教育应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进行个别化指导。解放孩子的个性,让孩子自主选择,而不是放任。

四、桌子案例。

这个案例讲,在进行活动区活动时,两个小朋友想做一个桌子,可是这个桌子做好以后就是站不起来,于是教师进行指导。首先教师在进行指导时,不应该直接告诉幼儿经验,而应该启发幼儿发现,让幼儿想办法,用自己的想法去改造。如:引导幼儿观察桌子,发现桌子腿,特别特别用硬的东西做的,并且四条腿儿一样长。而幼儿在操作时,它会反反复复的出错,就算有一次他会成功,成功以后他还是会反复的失败,而教师就要做点睛人,当孩子成功时,就要帮助幼儿总结成功的经验,游戏让幼儿学得更活。如果幼儿在游戏中有争吵,我们要允许,并帮助他们想办法。我们承认在讨论办法,使,有时意见不一样,也会正常,幼儿也是一样,这证明他们是在想办法出主意,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法,让他自己来试一试,这样做可不可以,总结经验。

五、纽扣案例。

这讲的是,一个纽扣在活动区材料投放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活动区投放了一个玩具纽扣,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新经验,新知识。我们不能局限孩子怎么玩儿,而应该让孩子拿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游戏,自己的意愿来玩儿,可进行多元思维的培养。比如说一个纽扣,我们可以按它的大小,形状,颜色,扣眼数量……来分类。

六、制作玩具比赛。幼儿最感兴趣、最喜欢玩的,就是自己制作的玩具。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自己来收集废旧物品,先自己讲述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玩具,然后在进行制作,最后举行一个制作玩具比赛,各位幼儿一起来参与,做自己想玩的玩具,投放到活动区进行活动。这样做,既可以大大增加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会玩儿,能想到怎么玩,发展多种能力。

七、教育的起点是幼儿有兴趣玩儿,教育的终点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八、对比中国教育西方教育。

美国西方教育是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注重培养幼儿的能力,适应,生活无常形性。而中国的教育,是用已知知识,解决已知问题。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不能更好的适应变化,只要有一点问题,就想不到解决的办法,不懂得变通。

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没有问题,而西方的教育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这大大说明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差别,中国共倾向于教“好学生”,而西方更擅长教“问题学生”。

中国的教育,更倾向于教师为中心,而西方的教育更倾向于以幼儿为中心,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中心与幼儿中心的高级融合,既教与学的高级融合。在教育中,教师要与儿童的天性合作,尊重幼儿,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九、教育就是尝试。

在教育中,我们就是尝试着做,当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就像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才会让幼儿发展的更好。我们既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幼儿发展的规律,让幼儿得到最好的发展。有时也许我们会失败,但每次失败都是成功经验的积累,教育就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想办法,而不是一个办法,通用到所有幼儿,不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

十、孩子是游戏的主人。

在孩子进行游戏,我们发现问题时,可以给予建议,而不是要教给孩子应该怎么做,如果这个建议孩子拒绝,那我们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玩。

十一、给孩子不玩的权利。

有一些孩子,在玩游戏时,他总是看别人玩儿,而不想自己动手自己去玩,“游荡”各个区。这是我们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也许他们正在观察,别人是怎么玩儿的积累经验,好为自己玩儿的时候打下基础,也有可能,孩子今天心情不好,所以他并不想玩,但是这种孩子我们一定要多给予观察引导。

十二、长得快的是胡萝卜,长的慢的是人生。

11.注重自主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篇十一

一、自主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自主游戏是指幼儿自愿参加或退出的游戏,是幼儿可自发改变游戏规则的游戏,是幼儿按照游戏内容假装的自然环境的游戏,是能给幼儿快乐、愉悦的游戏。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众多同龄伙伴平等和自由交流的机会,促进孩子之间的交往,使幼儿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作用。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可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变换动作、姿势、享有充分自由权,没有任何来自外部的压力,可多次重复他们感兴趣的动作而不受限制,故可使幼儿中枢神经的机能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从而避免疲劳和厌烦。例如男孩子利用手枪、手机、警察帽等玩具很自然地玩起了“警察捉坏人”的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时而追逐,时而躲闪,大大地促进了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动作协调性、灵活性。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表现出更多更明显的愉快、兴奋和无拘无束的交谈,并且能更放松,更自主地投入各种活动。游戏是幼儿自由结伴进行的,他能给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使他们的情绪都处在积极的状态。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幼儿身体发展。

二、自主游戏,提高幼儿各种能力

部分独生子女交往能力较差,喜欢独自游戏,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本人观察到,明明对灵灵说:“我们做游戏,你是兔子,你踩到了我的脚,哎哟!”灵灵说:“哦,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明明接着说:“没关系。”这时琪琪走过来问道:“我能一起玩吗?”明明、灵灵说:“当然可以,来吧!”接下来,他们玩得很投入、很开心,之间表现出的协商、合作、观察和创新令人印象深刻。

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大胆探索想象的机会。幼儿在实现游戏意图的过程中会不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乐趣,使游戏得以继续下去,愿望得以最终实现。在游戏中,幼儿常常会不经意地表现出一些创新,并发展成创新能力。在玩沙子时,幼儿偶尔将沙倒入瓶中,想象为“冰淇淋”。于是,其他幼儿纷纷仿效做成了“鸡腿”、“汉堡”,在原有想象的基础上,大胆地创新。儿童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表达出来,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言语的反应。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都要用语言来交流思想,商讨各种办法,这就促进了幼儿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三、自主游戏,培养幼儿意志品质

由于各方面的客观原因,一些孩子有行为偏差,如孤僻、易怒,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愉快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形成良好的性格。在游戏中,幼儿为达到游戏目的,就要主动约束自己,克服困难,愉快地、心甘情愿地服从规则。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勇敢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并对促进幼儿意志行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幼儿由于锻炼了控制自己的能力,促进了自我调节与随意性行为的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能在轻松的气氛中表演自如,自觉遵守一定的规则,形成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原来做事不够专心的幼儿在娃娃家自愿担任“妈妈”角色后,能自觉地为娃娃穿衣脱帽、炒菜喂饭,能根据角色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静心地沉醉于游戏情节之中,提高自控能力;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积极状态进行认知活动,从而提高注意力,培养持久性。

在游戏中,幼儿不断地体验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学会处理在集体中的行为。任性固执的幼儿为了使自己在游戏过程中,不被同伴所排斥,便会主动地抑制缺点,慢慢地学会合作,如果想玩同伴新鲜的玩具,必须要学会用请求的语言说服同伴,直到同伴愿意拿自己的玩具换给他。在这个过程中,原来比较霸道的幼儿,就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个性不断得到完善。

个别幼儿易敏感,一点点声音、轻轻触摸反应强烈,不易融入集体。鼓励略大的孩子帮其发点心饼干,带其一起做游戏,慢慢地就能在游戏中拍手唱歌,与其他孩子打成一片。自主游戏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表现自我的环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胆小内向的幼儿,在看到别的幼儿玩得开心、陶醉、好奇、好动的天性就会使其忍不住想试一试,并逐步参加到自主游戏中去。在经常的锻炼中,会逐渐改变个性中的不足,树立起自信,逐步培养了活泼开朗的性格。

上一篇:信息网络传播下一篇:三抓三强化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