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上练习8教案

2024-07-24

苏教版三上练习8教案(共10篇)

1.苏教版三上练习8教案 篇一

练习8 【教材解读】: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想想做做、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和想想做做是练习的重点。处处留心这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练习口头与书面表达。读读背背这题的8个成语都取自古代寓言,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想想做做这是一项既动手又动脑的综合性练习。【教学目的】:

1. 仔细看图,明白三个小伙伴以及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议一议:三个小和尚应该怎么做? 2. 照样子,练习“晶、蒜、森”三个字。3. 背熟八条成语和《明日歌》。

4. 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办一份手抄报,班级展览并交流。5. 学写毛笔字。【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始5分钟:出示一些有关团结协作的名言警句:(让学生乐于积累)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5、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6、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

7、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一.教学学用字词句 1. 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 指导:学生看两组图,说说它们的意思。

(1)出示第二组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想想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请学生讲述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3)出示第一组图,同桌谈论,说说图中的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4)全班交流: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

遇到学生说得精彩的字、词、句,可请学生板书到黑板上,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可自主积累。3. 练习

(1)指名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大家评议,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3)请学生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询问老师、同学。(4)请几位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知道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发现学生写得生动的句子或板书或表扬。

(5)其他学生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4. 议一议

(1)请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水缸总是满满的。

(2)合作伙伴之间先交流。

(3)组织全般交流,师生、生生对话。二.教学写好钢笔字 1. 审题 2. 指导

(1)出示三个字:晶、蒜、森

(2)请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说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书上)我的发现:下半部分要写得左小右大才好看。3. 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并选择范写,再让学生仿写。4. 反馈

(1)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2)指出存在问题,纠正不美观的字。

三.教学读读背背 1. 熟记成语。

(1)请学生说说想怎样怎样学习成语。(2)请学生自主学习成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意思以及用法并归类。(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办法也用完了。归类:来自语言故事,都告诉人民一个道理。(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2. 背诵《明日歌》

(1)自由朗读这首诗,谈谈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2)全般交流,明白这首诗的意思。(3)知道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4)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5)课外拓展:可后收集表达同样意思的诗或名言警句。第二课时

课始5分钟:结合学校的石版画,说说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四.教学想想做做

1. 与学生谈话。交流自己的爱好。

2. 明确学习任务:办一份手抄小报,请学生谈谈打算怎样办小报。教师引导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几个方面谈。3. 学生自主选取主题,给小报取名。4. 全班交流,指导抓住主题命名。

5. 自由组成编报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办报。

6. 学生完成后带来,组织学生评议,准备办一个小报展览。

(1)组织一个记者招待会,请各位同学拿出自己办的小报,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推销小报。:要求:把自己的特色说清楚。

(2)师生共同参与欣赏、评议、可吸收优点,也可以提出建议。

(3)评选出销量最好的前几名小报,张贴在玻璃窗或板报上。(4)办的不理想的,可再进行修改。五.学写毛笔字。

1. 出示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 2. 学生谈感受 3. 审题

明确本次学的比画:竖折撇、竖折折钩 4. 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竖折撇、竖折折钩的书写方法(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指导学生书写“专、考”两个字,注意竖折撇、竖折折钩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及大小。6.反馈

(1)展示写的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实践活动】

学生分小组自由选择,自主设计,自选材料,自己编辑美化,先进行班级评比,择优推荐给学校大队部。

2.苏教版三上《掌声》公开课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使你感动的句子。

4、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关爱他人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生活中爱的力量。难点:英子在两次掌声中,思想和行动上有什么变化。教学准备: 课件等。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活动

1、送掌声——(师观察学生精神状态)同学们今天真精神!老师要为你们鼓鼓掌!(这是鼓励的掌声!)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来的听课教师)今天我们教室里还来了许多听课的教师,我们也为他们鼓鼓掌!(这是欢迎的掌声!))过渡:多么热烈,多么友爱的掌声啊!掌声是神奇的,常常可以改变一个人。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课件引出课文最后一段话)

二、掌声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以《掌声》为题的课文。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掌声)

1、师:提笔时就是练字时。“掌”,上下结构,从上至下依次是小字头、秃宝盖、口和鼓掌要用到的“手”;“声”是我们熟悉的字,提醒大家注意,上半部分是士兵的“士”,上横长下横短。

2、齐读课题。像刚才同学们送给老师的掌声一样热情一些、热烈一些,再读一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指名)

三、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过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那神奇的掌声。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文里的词语都会读吗?老师来考考你!课件出示词语:

师:在这篇课文中,老师发现了多音字。其实,多音字是根据词的意思来确定读音的。你能根据下面词的意思来选择读音吗?(课件)第一组:丢三落四 树叶飘落 落下残疾(放进句子里在读读)出示句子: 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学生再巩固读音)

师:对!这就是学习多音字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你能用这个方法为下一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

调动 调色 第二组:骤然间 热烈 持久 经久不息

指名读,开火车读,正音。在文中找哪个自然段中含有这些词? 出示句子: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师:“骤然间”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送到句子里读一读。能换一个词吗?(在具体句子中理解词语更准确。查字典、无字词典)第四组: 忧郁 犹豫

师:哪个字的读音需注意?“犹豫”和“忧郁”怎样区分?(学会看着偏旁来区别汉字,是我们避免写错别字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反复读 你能来帮他们注音吗?(生上前注音,师生评价)

4、把字词带进课文,和你的同桌一起配合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完成学习卡:(理清文章脉络,可以用文中的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本文主要写:腿脚落下残疾的小英原本是个()的女孩。是同学们给了她(),最后她()。(交流反馈)

四、初读感悟

(一)默读课文,发现变化

过渡:腿脚残疾的小英最开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下来。后来,小英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女孩?用波浪线画下来。(不动笔墨不读书,留下读书思考的痕迹)

(二)走近变化前的小英

反馈交流:

1、最开始,小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句子: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1)体会“默默地”“一角”。①从“默默地”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②让我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透过“默默地”和“一角”这两个词语想像一下,你的脑海中那个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小英,当时是怎样的?(动作、神态、表情、心情„„)

③课文中有个词用来形容此时的小英最合适。(悲伤,孤独„„)(板书:忧郁:忧伤愁闷)这就是对忧郁这个词最好的解释。④指名读。谁愿意读一读这一句,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在脑海里浮现出那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小英,那个忧郁的小英。(指导把“默默地”和“一角”读得轻一点。)

⑤让我们想像着画面一起来读这句话,齐读。

师小结:读书就要把书读透,读出情感,借助字词在脑海中出现画面,读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实写作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抓住人物的神 态、表情和动作来写,让文章有画面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让读者体会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2)体会“总是”。

过渡:有些词语看起来简单,但是仔细品味却可以引发我们很多思考。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师:a小英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是一次两次吗?是一天两天吗?你认为有多久?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总是)

想像一下,都什么情况下,而小英却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出示:同学们,而小英却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口头说话训练)师先引读,注意情感的调动。(对比)

b那么多快乐美好的事情,小英都不能与大家分享,这是为什么啊?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解释一下。

c每天早上,小英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每天放学,小英都要等同学们都走了,她才离开。这又是为什么啊?

(她为自己一条腿落下了残疾,为她自己走路难看的样子感到自卑。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自卑)(3)体会小英的忧郁、自卑。

师:多么忧郁、自卑的小英啊!你愿意做她的知心朋友,把她的苦衷通过你有感情地朗读告诉给文中的那个刚调来的,还不了解小英的老师吗?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引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指导强调“总是”,“默默地”“一角”读得轻一点)

(三)走近变化后的小英 过渡:忧郁的小英,自卑的小英!她对自己已失去了信心,她对生活已失去了勇气,你愿意看到小英这样吗?让我们高兴的是有一件事却彻底地改变了她,让我们先来看看改变后的小英。你勾画的是哪一句?

1、指名读句子

出示句子:她不再忧郁(yù),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2、现在你看到的小英是个怎样的女孩?开朗、快乐、自信、不再忧郁„„(板书:开朗、自信)

3、你们看到小英的变化高兴吗?请你高兴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都为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

4、这句话改一下顺序行不行?为什么?

出示句子:她不再忧郁,她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甚至(更进一层)还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

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如果体会不出来,就再读。(说说理由:走进舞蹈房对小英来说更难一些,所以放到后面比较合适,并用“甚至”加重语气,进行强调。“甚至”一词红色显示。)

5、这个句子中出现了省略号,从省略号中知道什么?

(读文章,不仅要读懂文字,还应该读懂标点,透过标点我们也能读到更多的内容。)

6、她不再忧郁——(引读)高兴的语气

7、多么活泼、开朗、自信的小女孩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四)引导质疑,引出“掌声”

师:小英的变化大吗?改变前的小英女生来读(1),改变后的小英男生来读(5)。边读边在脑海中想想她的样子。

1、两段话,描写同一个人,却让我们有不同的感受,前后判若两人。这就是前后对比的写作方法,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学着用用。读到这里,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2、是什么让小英有如此大的变化?(掌声)

为什么掌声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课文中几次写到了掌声?下节课继续讨论。

孩子们,这节课上得怎么样?给自己掌声。也请在座老师们给我的孩子们掌声。(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绪.上节课我们通过读文,了解到和我们差不多大的英子同学,被残酷的病魔带走了健全的肢体,折断了她梦想的翅膀。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走近英子,去了解英子和同学们的情感世界。(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课文主要讲了英子得到同学们的两次掌声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二、交流感受,激发情感(课件出示:英子前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是为什么呢?)(是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变了)

(课件出示:两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呢?)(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跟同桌交流交流。

(课件出示:谁来说说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第一次掌声,在英子犹豫了一会儿,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时,响起的。)

(课件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那谁来读一读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这掌声有人在指挥吗?(没有,是突然响起的,也就是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响起的。)

(课件出示:为什么同学们送给英子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呢?)(因为这是英子第一次上台来讲故事;因为英子很勇敢,她在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选择了上台讲故事,同学们从她红红的眼眶中看出,英子上台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同学们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来支持她;全班同学 用掌声鼓励英子。)

对,这掌声含着同学们对英子的支持,信任与鼓励,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课件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课件出示:那第二次掌声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呢?)(课件出示:第二次掌声是在英子故事讲完后响起的。)

那这一次掌声仿佛对英子说些什么呢?(掌声仿佛对英子说,你的故事讲得真好;掌声仿佛对英子说,英子,我真佩服你,请你以后多跟我们在一起吧。)

是啊,掌声中有佩服,有欣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读得真有感情,同学们,假如你是英子,你觉得全班同学们掌声给了你什么呢?(课件出示:三四五自然段)让我们默读三四五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体会体会。

(课件出示:假如你是英子,你觉得全班同学们掌声给了你什么?)(假如我是英子,我觉得两次掌声给了我同学们的关爱,他们没有轻 视我,嘲笑我,反而为我鼓掌,我感到这种友谊很宝贵;假如我是英子,我觉得两次掌声给了我自信,让我不再为腿脚残疾而自卑;假如我是英子,我觉得两次掌声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使我微笑着面对生活。)

三、潜心品读,升华情感

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几年以后,英子对这两次掌声感受更深刻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英子写给同学们的信吧!(课件出示:英子的信)

(课件出示:从英子的信中,你读懂了什么呢?)(从永远这个词中读懂了,这两次掌声影响着英子的整个一生;这两次掌声,给英子带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友谊;两次掌声,就是同学们给英子的爱。)

原来爱还可以这样表达,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鼓励,信任,快乐与信心,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地读一读英子的信吧!(课件出示:英子的信)

(课件出示歌:掌声响起来)

四、自由表达,提高认识

多感人的事啊,同学们,让我们抄一抄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抄了哪些句子?

现在能说说了吗?爱还可以怎样表达?(爱可以用掌声来表达;爱是对别人的鼓励„„)爱心不仅仅是掌声,在你们的生活中,爱还是什么?(课件出示:音乐视频《爱的奉献》)

(爱是一杯热茶;爱是给爷爷奶奶捶背;爱是帮助别人;爱是陪孤独的小伙伴聊聊天,给孤独的小伙伴带去快乐。)

师:爱可以有许多,请大家读这首小诗。(课件出示:爱的小诗)

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友善的讲话

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

爱是寒冷严冬一杯温热的茶

爱是瓢泼大雨中一把小花伞

爱是„„

爱还是什么呢?

爱是黑暗中的一支蜡烛。

老师这儿有一青年志愿者的标志,想分享一下吗?(出示课件: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课后总结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将对爱的理解化为行动,多多表达你们的爱心吧!

六、作业。

附板书设计:

3.苏教版三上《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篇三

北桥中心小学 王 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7~89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能联系实际说明几分之一的含义;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分数是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初步体会数的发展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及其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星期天,小明和小兰去野餐,请仔细观察,你能说说他们带了什么食品以及各带了多少吗?

生:4个苹果,2瓶水,一个蛋糕。

依次讨论: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个?把两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几瓶?(用拍手方式回答,教师相应板书2、1。)

结合学生的交流,强调: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让学生齐读)。

进一步讨论: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无法用拍手表示)

师:怎么不拍了?你想表示多少? 生:我想表示半个。

追问: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师: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用12表示半个。(若有学生能说出,加以肯定。)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吗?(分数。)

师:对,像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分之一。(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建构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1)教学例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出示蛋糕图,引导: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2份)半个是其中的几份?(1份)

指出:“半个”是2份中的1份,可以用12表示。

预设: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是整个蛋糕的12。

追问:这一份(指2份中的1份)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份(指两份中的另一份)呢?(在另一份上也板书12)

师:同学们,请你伸出双手,跟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说说这个12表示什么意思。

集体边做动作边说,指名几个同学说说。

明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12。(板书)(2)教学“试一试”——动手操作、拓展认识。

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你能用一张正方形折出它的12吗?请大家仔细看要求。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展示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追问:这几种折法都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张纸的12。

结合学生交流,强调:不管怎样对折,只要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12,你们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 学生举例,教师相机板书。

进一步要求:请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一张纸,折出你想要的几分之一,并用斜线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得到几分之一的? 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指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分,每份是它的14;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它的„„ 追问:由上面的操作,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谈话:同学们,想用一个图形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容易吗?但是深入下去你会发现,这里的学问可不简单。在大家交流的时候老师收集了一些作品,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你们说一样吗?那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呢?(展示三个图形都表示四分之一。

追问:为什么形状都不相同,但是它们都表示四分之一呢?

2、比较两个几分之一的大小。

谈话:同学们,不同的图形可以指出相同的分数吗?(能)那相同的图形能表示不同的分数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从圆形作品中拿出12和14,贴在黑板上。引导:这两张涂色部分都是几分之一呢?请你比较它们各自涂色的部分,你能说说哪个分数大吗?

指出:看来用同样大小的圆片能不能比较分数的大小啊? 再次找出圆的18,与其比较。先猜测,再板书。

强调: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表示它的大小吗?(能)让学生在小组里比一比。

学生比较后,讨论:通过上面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把同样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来越小。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涂色,再比较大小。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涂,再要求他们借助直观比较大小。

三、应用

分数城堡大闯关: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介绍12的写法和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要求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读一读。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注意引导:这个图形被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小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判断后,讨论:都分成了4份,为什么有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4来表示,而有些却不能?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在教科书上填一填,并交流填写分数时的思考过程。提问:填出的分数,哪个更大一些?

讨论:从图上看,几个13是1?几个16是1?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涂色,再比较大小。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涂,再要求他们借助直观比较大小。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理解题以后,启发:如果把黑板报的整个版面平均分成2份,那么《科学天地》大约是这样的几份?要想估计《艺术园地》大约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想?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在长方形中表示出种番茄的部分,再要求他们在长方形中依次表示出种黄瓜和辣椒的部分。

7、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1)欣赏生活中分数的图片。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到的分数。

指出:分数产生于实际生活,因此它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只要你有数学的眼光,一定还能发现更多的与分数有关的例子。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分子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分母

4.苏教版三上练习8教案 篇四

教学思路:

本课是一节想象创作绘画课。通过影视作品和图片欣赏以及师生的谈话、讨论,进一步了解与探究有关太空的知识,启发学生大胆地科学推理和想象。用线描造型的方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外星人。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讨论UFO的神秘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太空的兴趣和科学愿望。

2. 运用范图,教师示范演示、学生试画的方法,启发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培养创造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影视作品等手段引导学生探究 UFO 的神秘现象,培养他们从小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大胆联想,运用组合、添加、综合的方法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外星人。教学准备:

课件 范画 水彩笔 作业纸 教学过程:  神秘的UFO •师:同学们,11月12日我国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完成了太空的考察任务,神奇的太空有着无数的秘密等待着我们。最近我正在看一部纪录片,深深吸引着我,现在就和同学们一块儿欣赏。(观看课件:神秘的UFO)

•师:我们看到的不明飞行物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外来客。(板书课题:天外来客) 天外来客探秘

•师:天外来客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讨论一下。(学生分4人小组讨论)

•师:天外来客可能是外星人,也可能是外星生物,总之,是外星生命体。他们是否存在呢?我们来看看科学家的发现。

(观看课件:天外来客探秘)教师讲述:

美国西部的印第安人是西半球的第一批人类,在他们的许多部落中都有这样的一个传说:印第安人来自另一个星球,到地球上来是为了寻找更美好的生活。看他们的神灵木偶的形象,传说就是这些来自外星

球的神灵教会了人类农业、纺织和生活技能。你看,他们的头罩是不是很象宇航头盔?他们是不是就是天外来客呢?印第安人天生就是艺术家,在几千年前,在岩壁上刻画出了生活的图像,就是岩画。你们看这些奇怪的图像,是不是几千年前他们看见过天外来客呢?还有这些符号,不就是现代飞船显示屏上的信号吗。

 试画天外来客

•师:我们从科幻作品中也看到关于天外来客的描述。在你们的想象中,他们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用深色的彩笔在纸上试着的画一画自己想象的天外来客。•教师讲评学生作品。 欣赏影视作品中的天外来客

•师:人们一直对天外来客有着丰富的想象。请看《星球大战》中的外星朋友。(观看课件:《星球大战》)

•师:注意观察影片中外星朋友的外形特点。•师:请大家分组讨论影片中外星人的模样。 创作天外来客

•师:我们每个人对天外来客的想象都不尽相同。想知道我的想象吗?在我的想象中,它可能是一个变形的人,具有超地球人的能量。•教师范画变形人形的天外来客。

•师:宇宙中众多的星球上一定存在着许多外星生物。我想火星人会是几何形的,土星人会是这样的******(出示系列范画,启发学生观察,找出特点。)(欣赏课本上的图片)(总结创作方法)(几何形状的)(组合方式的)(替换、添加方式的) 创作练习

•师:今天的作业要求,用深色水彩笔以线描的方式画出想象中的天外来客。完成后涂色或添加背景。(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造型完成后,出示范画,讲解涂色和添加背景画面)(作业展示:外星人联盟)(师生共同讲评作业)

 总结:

•师:浩瀚的宇宙,无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的神六载人飞船成功飞天,2010年,我国将实施嫦娥探月工程。和平开发宇宙,造福人类是我国宇航事业的宗旨。•师生共同朗诵诗歌:

让我们,用理想和智慧的钥匙 龙的传人,打开浩瀚宇宙的大门 舒展科技新国的翅膀。

用无可比拟的勇气和信心 为强大起来的中国,延伸一个民族的骄傲。

穿透亿万年太阳系的时空隧道

用自己的翅膀

5.苏教版《练习五》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进一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能看懂线段图,能利用线段图帮助解决问题,基本上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P46.6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

评讲: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能一步求出问题吗?先求什么?为什么?再求什么?怎样列式?

小结。

2、P47.7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

评讲:你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

你能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吗?

怎样列式?为什么?

3、P47.8

学生独立审题完成,并要求画出线段图。

小结:两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4、P47.9

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问:这题的线段图和前面的比有什么不同?

先求什么?为什么?再求什么?

小结。

二、课堂练习

1、一辆中巴车可以坐25人,有80位同学坐车郊游,3辆这样的车够坐吗?

2、桃树有2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倍,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学校买来了39只篮球,买来的排球比篮球的3倍还多4只,买来的足球有多少只?

三、全课总结

6.苏教版三上练习8教案 篇六

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2在观察与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比较、联想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掌握和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人

1小朋友们,炎热的夏天刚刚过去,夏天里你们最喜欢干什么?每次游泳时,你有没有发现或想到这里面的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再到游泳池边去看一看。

2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画面,四人一个小组,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评析:由学生喜爱的游泳活动,引出话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充分调动了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二、展开

1自主探究新知。

(1)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试着列出算式。

(2)小组交流后集体反馈。刚才小朋友们都提出了什么问题?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汇报。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游泳池里有个小朋友,游泳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游泳池边有3个小朋友,游泳池里有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游泳馆里有8个小朋友,游泳池里有个小朋友,游泳池边有儿个小朋友?

游泳馆里有8个小朋友,游泳池边有3个小朋友,游泳池里有几个小朋友?

游泳馆里有3个小女孩,个小男孩,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以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游泳馆里有1个戴帽子的,7个没戴帽子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以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游泳馆里有6个没带游泳圈的,有2个带游泳圈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以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提问:你能根据自己提的问题列出算式吗?教师适时板书:

+3=8

2+6=8

7+1=8

3+=8

6+2=8

+7=8

8-3=

8-2=6

8-1=7

8-=3

8-6=2

8-7=1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个人兴趣的不同决定了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标准、思考问题的方向、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观察。

+3=8

2+6=8

7+1=8

3+=8

6+2=8

+7=8

看看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吗?

再次引导观察。由同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看看这四道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吗?

[评析: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是由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一系列自主探索活动构成的,是在合作与交流的氛围中形成的。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帮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试一试”。

小朋友真了不起!根据一幅图就列出这么多算式。你们瞧,小白兔为奖励大家正背着篓子给大家拔萝呢!

①观察交流图意,提出问题后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②交流评价:说出所列算式表示的意思和计算的想法。

2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小朋友们表现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再去玩具店逛一逛。

①学生观察图,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②交流评价:结合图意,说出算式的含义,思考为什么第二幅图只列出了两道算式。

(2)“想想做做”第2题。

今天,小熊可能遇到困难了。因为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妈妈答应它去公园玩,但它必须找出这样两张数字卡片,使得它们相加等于8,看它多着急。我们帮帮它好吗?

①同桌学生出示卡片操作,请两名同学板演。

②交流评价。

小熊终于可以去公园了,阿姨给小熊一张特殊的门票,完成上面的题还有礼物。

①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②独立完成。

③交流评价。

大家可真聪明,阿姨为小熊准备了一些鞭炮,为小熊祝贺生引用卡片逐题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口答。如答对,其余学生发“澎、啪”声;如答错,则发“噬”声。

放完鞭炮,我们跟着小熊到处走一走吧!看,小熊遇见谁了?

①出示“想想做做”第题。

②学生讨论图意,独立列式。

7.苏教版三上练习8教案 篇七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8加几、7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3.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2.复习。3.小结并揭题。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小天使带来的喇叭图,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8+7=?。(2)学生围绕8加7等于多少,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3)学生讨论后指名小组回答,教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2.教学“想一想”,8+9=()

提问:你们会用刚才这些方法来计算8+9=()吗?安排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再指名回答。3.“想想做做”

(1)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先与组员讨论,填写空格,再进行组间交流。(2)小组活动。

(3)组间交流,学生评价。

8.苏教版第一册练习5教案 篇八

1、读一读,比一比,看谁知道的节日多。

小组里讨论

2、小组汇报:

1月1是元旦,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7月1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是国庆节。

3、你还知道哪些节日,说一说。

二、读读背背:

1、看书上的拼音,练习朗读这首儿歌。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想像:一只只鸟儿就像一个个士兵,组成了一支护林军,在林间飞来飞去,忙着捕捉害虫。它们日夜保护着树林。再指名读。

3、练习背诵。

实施修改意见

天天练:我来露一手

讲故事:秋天来了。

3月12日是植树节,5月4日是青年节……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你还知道哪些节日,说一说

实施修改意见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1、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多了解一些祖国的节日。

2、把学过得这首儿歌背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实施修改意见

教学札记

9.苏教版三上练习8教案 篇九

1、认识几种常见的戏剧脸谱及代表意义,讲讲有关人物的故事。

2、积累读读背背中用于励志的8个成语。

3、写好上窄长,下宽扁和字头短,字身长的字

4、介绍我的小制作,锻炼表单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

1、认识几种常见的戏剧脸谱及代表意义,讲讲有关人物的故事。

2、积累读读背背中用于励志的8个成语。3.介绍我的小制作,锻炼表单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和用 第一部分

1.出示京剧脸谱图,请学生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指名说。

2.介绍:脸谱是中国京剧中花脸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3.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人物的名字。你了解他们吗?自由读说。

4.指名说说你了解的内容。

5.和同桌交流,试着说说这些脸谱分别指谁。7.请学生连线。8.评一评。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目。

2.结合上题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插图,指名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性格。

3.教师总结:脸谱的颜色符合人物的性格,红脸代表忠义,黑脸代表正直,白脸代表奸诈。

第三部分

1.读读,想想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你知道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吗?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能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指名讲故事)要求: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课堂练习:用十分钟的时间画画脸谱

1、看了这么多,想给你喜欢的历史人物画张脸谱吗?

2、根据他较为特别的性格,你觉得应该用什么颜色?凶残的黄色,暴躁的绿色,有心计的蓝色,皆而有之确定主色后可以至少选用三种颜色。注意:一般地讲,剧中温文尔雅、清秀潇洒的文人武人不用勾绘脸谱。

3、其实脸谱并不难画,他的左右基本对称,每一类型的人物又大致差不多,动手试一试吧!(也可临摹已发下的脸谱)

4、播放录像《雁荡山》选断,学生在京剧声中勾脸谱。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的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要熟读这些成语。

2.指名读成语。

3.边读边写,将词语抄写两遍后,自由查字典了解词语意思。

4.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习用这些词语造句。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读,练背。

6.你还知道哪些励志的词语?说一说。齐读这些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字有方 1.在田字格中出示:怎 忍 寺 苏

2.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上下的大小。

3.生答:这些字有两种,一种是上窄长,下宽扁的字,另一种是字头短,字身长的字。

4.学生描红。练写。

二、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1.审题。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中的要求:一要动手制作,二要说说制作过程。

2.指导: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制作完,在小组内举行“小制作展示会”。我的十分钟:

a组内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其他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b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

每组选一件作品上台交流,并介绍制作过程。在班级评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说员”。

10.苏教版三上练习8教案 篇十

《练习8》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训练内容:这个练习共安排了8道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按笔顺写字。

2、多音字组词。

3、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4、修改病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明日歌》

7、口语交际训练、演小话剧。

8、学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惜、靠、戴”这几个字。

2、学习几个多音字,从中懂得凡一字多音多义,根据具体的语意顶字义顶字音。

3、训练学生把句子说具体。

4、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明日歌》,并在读背中懂得惜时的道理。

7、通过话剧表演,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点。

(1)指名认读“惜、靠、戴”三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要求练习书写。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

(5)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靠、戴”两个字。

3、练习。及时反馈。

4、展示写的好的字。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说这一题应该怎么样练习。

2、指导。

指导读各字的两个音节。重点指导读准前鼻音和平翘舌音。

3、练习。

(1)学生练习口头组词。

教学

(2)选择最有把握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3)选择学生组成的一些词语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巩固对词语意义的理解。

三、课堂作业

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例句。仔细比较上下句的异同。

“去乡下”是回答出“我”去哪儿看望王伯伯。

“管理桃园”是回答出“我”去哪里看望干什么的王伯伯。

(2)指明读例句,体会怎样把句子说具体。

3、练习。

(1)学生在课本上练习把句子写具体。(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要求把写好的句子读一读。

4、反馈。

指明读好的句子。(教师评价并帮助修改)

二、教学第四题

教学

1、审题。

指明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要求学生把每句话多读几遍,找出病因。

(2)想一想这样修改。(通过读句子来体会)

(3)教师提示修改时要使用修改符号。

(4)教师归纳修改病句步骤:一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样修改);三改(使用修改符号)。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改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

(2)教师根据学生自练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4、反馈。

(1)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互查联系情况。

(4)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三、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教学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四、教学第六题

(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让学生说说该项的练习要求是什么。

(2)指导。让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范读。让学生说《明日歌》的道理。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次朗读。

(3)练习。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小组齐读。

(4)反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读课本。

教学

(2)同座位分角色读。

(3)教师提示读时要把握各人物的特点,读出语气并范读。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分角色读。

(3)让学生尝试表演。

4、反馈。

上一篇:翻译过程:理解与表达下一篇:难民详细解析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