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局(10篇)
1.保障局 篇一
1、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
2、提供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
3、落实扶持政策、开拓就业天地
4、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5、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6、就业政策保驾护航,人力资源市场铺路架桥
7、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8、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机会
9、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维护公平就业
10、提供优惠,引导激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
11、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就业能力
13、拓展经营、兴办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14、企业用工我帮忙,我为求职服好务
15、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充分就业机会
16、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消除就业歧视
17、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训促就业
18、以人为本,引进就业服务工作
19、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20、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就业再就业。(5-6楼003)
21、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
22、帮助生活困难人员,提高技能,稳定就业。
23、“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
24、完善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5、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劳动者就业创造宽松的环境。
26、打造公共职业介绍品牌、搭建人力资源交流平台。
27、让党中央、国务院的就业政策深入人心。
28、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 广开就业门路。
30、贯彻《劳动法》维护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29、开展失业调控,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31、满足企业需求,服务技能人才。
32、加强就业指导,创新服务工作机制。
33、提供专项就业服务,帮助您实现就业。
34、转变就业观念,自强自立,自主创业。
3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36、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切实帮助一部分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
37、求职就业有门路,岗位信息送到家
38、大力开展劳动者职业培训
39、整体推进和提升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41、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42、整体推进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43、提供优惠,引导激励企业更多吸纳应届毕业
44、加快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提供充分就业机会
46、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宽松的环境
47、为大学生就业开启绿色通道,为大学生创业铺筑起飞平台。
48、青春在创业中燃烧,成功在实践中铸就
49、团结青年,服务青年,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50、鼓励青年创新、鼓励青年创造、鼓励青年就业创业
51、执着创造奇迹,成功来自坚持。
52、实现自主创业,加强创业培训
53、部发就业岗位,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53、素质是就业的保障,培训是就业的动力
54、我们共同努力,稳定就业实现再就业
55、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众就业
56、关注就业动态,聚焦民生热点
57、竞争靠技能,就业找市场
58、促进就业关注民生
59、执政为民,诚信服务
60、加强创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
61、培训提高能力,创业改变命运
62培训创业人才,拓展就业空间
63、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创业政策
64、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
65、真诚为本、服务为民
66、培训促就业
67、加强(创业培训)+实现(自主创业)
68、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和谐发展
69营造创业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70面向基层,服务社会,政府扶持,促进就业机会
71多点沟通,少点抱怨,多点理解,少点争执,为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促进社区服务,开发就业岗位
帮助困难人员提高技能,稳定就业
74依法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75不惟学历,不惟资历,唯才是举,广纳群贤
76创服务新环境,树劳动新形象
77政风行风新气象,优质服务新形象
78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创业氛围
79唱响劳动发展主旋律,谱写全民创业新篇章
80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加强技能培训,高务工能力,学习新技术,拓展致富路
81你我共同就业,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82实施《就业促进法》,实现人人平等就业
2.保障局 篇二
关键词:英国,QAA,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战略规划
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它对于国家高素质公民的培养和保持起到了关键作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英国的高等教育传统由来已久, 它也是最早发起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国家之一, 其相对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具有一定的特色。英国有专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 它对英国高等教育外部的质量保障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意义
对于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解在不同国家和院校不尽相同。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的、不断变化的概念, 它通过一套多维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一所高校的表现, 在本质上具有满足个人、群体和社会显性或潜在能力总和的特性, 其往往通过受教育者、教育者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目标、标准、成就和水平等一套绩效指标体系表现出来[1]。质量保障是保证教育供给的质量和标准, 质量保障最终的目标是建立标准使得学生在大学能有最好的学习经历[2]。
高等教育质量和质量保障日益受到关注, 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在这个过程中, 教育质量自然就成为高等教育发展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引发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 于是, 各国政府和院校思考要建立什么样的标准, 采取何种措施来保证教育质量。英国毫无例外地开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路程。英国的大学在传统上是典型的自治组织, 其大学的教育质量主要由每所大学各自负责。所以在早期的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也一直是内部保障制度, 并没有专门的外部质量保障机构。直到1964年, 英国成立了全国学术授予委员会 (CNAA) , 它作为英国的第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 主要任务是保障多科技术学院及其他学院的教育质量。这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也标志着在非大学的高等教育领域内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3]。
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 (QAA)
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制度自CNAA成立以来, 不断发展,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 整个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复杂而多样,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建立单一的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被提上了议程。
英国大学校长委员会与大学基金委员会于1996年成立了“联合规划小组”, 主要设计未来的单一质量保证机构及其运行机制。该小组提交报告, 建议政府成立一所新的单一机构, 专门负责监督全国各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保障的评估工作, 并制定出一整套综合测量或评价标准体系[4]。于是, 1997年8月, 大学副校长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合作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简称QAA) 。QAA是在原来的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 (HEQC) 和英格兰、威尔士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质量评估组 (QAC) 的基础上建立的, 为英国高等教育提供综合的质量保障服务[5]。
QAA独立于政府和高等院校之外, 属于第三方中介机构。由于它经济上不依赖政府, 所以体现了它的非官方性质, 能够提供更加客观的质量评估。QAA的职责是监督和检查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如何确保其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标准, 并且为其提供良好建议以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同时发布相关的指南来帮助高教机构形成有效的体系以保障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经历。QAA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其职能: (1) 开展大学和学院的审查; (2) 发布对于高教机构管理的质量和标准的报告; (3) 根据学术规范体系 (Academic Infrastructure) 对大学和学院保持学术标准和提高质量方面提供指导; (4) 调查对于学术标准和质量关注的原因; (5) 就高校是否具有学位发放权和是否享有大学头衔等问题向政府提供建议; (6) 致力于欧洲以及国际的学术发展。[6]
三、QAA的改革情况
QAA自成立以来, 对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它通过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运作模式, 使得高等教育评估活动在时间安排、审核资料和人员任用方面保持了一致性。应该说, QAA比起以前的质量保障组织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但它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也需要调整和改革。2002年, QAA发布了院校审查手册的草案, 并征得各院校的同意, 自2003年起开始采用以前院校审查和学科评估的方法。院校审查最显著的特点是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院校自身的责任, 院校审查的重点并非直接评估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 而是评估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7]。评估对于教育质量的保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哪些教育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教育行为是不正确或是不完善的。”[8]
2006年, QAA发布了《2006—2011年战略规划》。在这份战略规划中, 概括了2003年-2005年QAA取得的一些成绩, 然后清晰地描绘了接下来6年QAA的计划, 陈述QAA在未来的英国高等教育中所要发挥的作用。这份规划涉及五个战略主题, 分别是:捍卫标准、支持和提升质量、提供专家意见、合理管理、全球合作。这五个战略主题又包含了九项战略目标, 分别是:使英国高等教育标准和质量达到持续的公信度、在英国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制能够应对变化和发展、对于相关机构在管理和质量标准提高方面给予支持、更好地理解欧洲其他地区高校的标准和质量保障机制、使高校的管理负担合理化、在更广的范围内发布情报资料以促进制度化发展、加强高等教育相关利益者的参与度、使QAA的顾客和服务更加多样化。[9]
2011年, QAA又发布了《2011-2014年战略规划》, 这份规划旨在为QAA在未来三年的价值和目标做一个清晰明了的阐述, 提供在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的方向指导。在这份规划中, QAA阐明了自身价值, 即公正、专业、责任、开放和独立。这些特点在QAA的运行过程中都能窥见, 并较好地实现了这些价值。规划中提出四项承诺, 即:实现高等教育固有的价值、保证学生的权利、保障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利益、提高平等和多样的重要性。随即, 又提出了四个目标, 第一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得到他们的重视;第二, 在越来越多样化的英国和国际环境中捍卫质量标准;第三, 提升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第四, 加强公众对于高等教育标准和质量的理解。这份规划不仅仅是告诉人们QAA的目标和方向, 更重要的是告诉人们QAA将怎样成功实现这些目标[10]。
四、QAA对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产生的影响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显示了公正、专业、责任、开放等特点。它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对高等教育系统提供了应该遵循的基本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操作规范, 促使高校能参照这些标准和原则, 履行质量保证的职责;同时又进行公开评估, 为社会各界负责。
QAA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作为一个中介机构, 充当了政府与大学之间的缓冲器, 大学保持了相对的自治, 英国政府对大学的干预是间接的并非直接的, 尤其是对大学内部事务的干预性较弱, 政府的决策往往先由QAA这个中介机构予以调研并且征求意见, 这保障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QAA通过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格标准来维护公众的利益, 并鼓励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不断提高。
然而, 高等教育质量的改善和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QAA从成立之日起, 对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发挥着作用, 试图从外部机制保障其质量。正如QAA执行长官彼得威廉斯在QAA成立十年之际所说的一句话:“质量保证不是一个目的地, 而是一个旅程。”[11]所以, QAA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也将继续致力于捍卫高等教育的标准和体系, 它的保障体系也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的经验和启迪。
参考文献
[1]朱镜人.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理论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6) :31-35.
[2]QAA.What is quality assurance text version[EB/OL].http://www.qaa.ac.uk/Publications/InformationAndGuidance/Documents/What-is-quality-assurance-text-version.pdf.
[3]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Roger Brown.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The UK Experience Since1992[M].Routledge Falmer, 2004:122.
[5]QAA.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EB/OL].http://www.qaa.ac.uk/aboutus/qaalntro/intro.asp
[6]QAA.An Introduction to QAA[EB/OL].http://www.qaa.ac.uk/Publications/InformationAndGuidance/Documents/Intro-QAA.pdf.
[7]方鸿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院校审核[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 :104-10.
[8]顾明远.高等教育评估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 5, (3) :1-3.
[9]QAA.Strategic plan2006-11[EB/OL].http://www.qaa.ac.uk/Publications/InformationAndGuidance/Documents/Strate-gicplan06-11.pdf.
[10]QAA.Strategy2011-14[EB/OL].http://www.qaa.ac.uk/Publications/InformationAndGuidance/Documents/Strategy2011-14.pdf.
3.保障房保障了谁? 篇三
从2009年到去年年底,全国共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房2100多万套,由此可看出政府的决心。但保障房的争议更大,分配乱象层出不穷。有经济学家担忧,“大跃进”建保障房的背后,可能有一半以上沦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福利房。
从制度设计来看,保障房是在走计划经济的老路,它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在大部分中产阶层还住不上房的情况下,打着幌子解决穷人安居问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推行保障房三年来,中国的房价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大幅上涨。今天,真正迫切需要住房的家庭没房住,不符合条件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却能享受保障房的光环照耀。人们不禁要问:保障房究竟保障了谁?
@董藩(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情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平新乔用了一年时间参与住房保障调研,他发现在“大跃进”建设保障房的背景下,至少有一半是福利分房。在一个缺乏监督的体制下,什么都搞不好,这又是一个明证。
@翁思再(百家讲坛主讲人):现在保障房下面停的都是宝马、奔驰,穷人根本申请不到保障房,能申请到的都是官员及其亲属,然后再以商品房的形式销售出去。归根结底,保障房是给官员腐败用的,而不是真正为了保障穷人。因此我说:如果政治体制不改革,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总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唐其民(《财讯》执行主编):在厦门的保障房分配方案中,公务人员、厦大教师占比超过半数。厦门的保障房分配方案不仅不合规定,而且涉嫌违法,是一种“群体性腐败”,也就是常说的“福利性腐败”。在“法不责众”的观念下,大肆践踏法律法规,让本已显著的贫富差距再次拉大。而这种群体性福利,已经构成了中国最大的腐败。
@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保障房中有一半是福利房并不意外!真正的保障房政策,首先应该明确分配规则,明确适用对象、申请办法、违规处理机制。适用对象界定清楚了,根据这部分人的需求、规模、收入水平,保障房要建成什么样、建多少、品质如何、政府补贴多少,自然也就清晰明了。
@宋延庆(兰德咨询总裁):西直门、白石桥、紫竹院、三里河、林荟路、五颗松……搭保障房便车,行福利房之实。我想,如果谁能、谁敢绘制出“部委福利房全景图”,或将撼动保障房政策,甚至会轰动联合国!
@王伟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保障房如果能稳定房价的话,香港和新加坡拥有50%和80%的公屋比例,他们的的房价就不该如此之高了。这是两个市场、两个社会群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年调控房价没效果,因为思路完全是错误的。
@任志强(华远地产董事长):都说猪肉是推高CPI的罪魁祸首,其实猪是通胀的受害者;都说房价拉高了地价,其实房价是地价和税费的受害者;都说居住差别要靠保障房来解决,其实保障房的不公平分配,在进一步扩大贫富差别。何为因,何为果?只重治表必病根不除,祸患无穷。
@徐景升(《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如果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就应该加大土地和商品房供给,同时可收紧银行贷款,限购绝对是拍脑袋的决定!保障房和经适房基本上都滋生了腐败,没有成熟的监督机制,注定错误。其实,政府应该花大力气去建公租房,不要设太高门槛,不要排外,自然就和谐了。
@韩志国(经济学家、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中国的所有矛盾都日益向政治体制汇集:权力不真正为民所授,官员就无视民众权利;制衡不从形式转向实质,腐败与低效就像瘟疫蔓延;信用建设不从公权力做起,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沉沦下去。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的通行证,不改革与拖延风险都远大于改革风险。
@刘胜军(FT专栏作家):保障房“大跃进”后果不难想象:政府债台高筑;工程腐败和分配潜规则;触目惊心的质量隐患。我希望是我太悲观了。正确做法并不复杂:政府应停止“让官员替百姓花钱”的做法,通过减税等“还利于民”。保障房只能是补充,政府只能建廉租房,经适房注定会被潜规则。
4.劳动保障局工作总结 篇四
今年以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及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奋力开拓,全局机关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业务工作及招商引资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关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不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班子建设、作风建设、阵地建设等都有了明显加强。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和机关党工委的安排,先后组织开展了劳动保障系统“集中教育整顿”活动、“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教育活动、“严明工作纪律,落实”学习活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坚持学习“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及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学习中,采取集中宣讲、个人自学、收看电教片、举办辅导讨论、开展研讨交流、召开座谈会等多种灵活方式,坚持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照着学和比着学相结合,学理论与促业务相结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学习,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二是加强班子建设。局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大问题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班长”带头发扬民主作风,注重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成员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相互补台,坦诚相待,一心一意干事业,营造了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局面,为班子成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政治环境。三是加强作风建设。结合全区关于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活动的开展,继续深入开展“为民服务联动”、“党员干部挂牌服务”、争创“三优文明窗口”等一系列活动,认真落实“社会服务承诺”,推行首问负责制,在增强群众观念,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培养和推荐干部。加大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从思想、工作、学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坚持“两推一公示”制度,提高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发展党员2人,5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五是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党员电教制度、党课学习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了党员电教室、教育学习宣传栏等阵地建设,把局机关的党组织生活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局党组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多次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精神文明建设与政府提速有机结合起来,与加强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为民服务联动和社会服务承诺的形式,在全系统掀起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潮。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为民服务联动活动。对来电、来信、来访实行首问负责制和科室承办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同时,认真办理市长公开电话承办事项,积极为群众、职工排忧解难,切实做到了为民、便民、利民,树立了劳动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今年以来,共接到群众求助电话和来信来访110多人次,承办市长公开电话32件,都给予了及时的处理和答复,满意率达98%以上。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一”,积极开展各种帮扶活动。局领导班子主动深入所包村了解情况,多次参加村两委、党员代表座谈会,走访老党员、村民20多户,与6户老党员、老干部结成了帮扶对子。在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对老党员和困难户进行了走访慰问,并送去慰问品,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建立落实了调研工作、工作联系点,民主决策等三项制度,要求每名科级干部确定一个联系点,每个科室确定一个联系点,责任人定期到联系点调研并撰写调研日记。今年以来,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到工作联系点调查研究12次,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开展以失地农民的转移为主题的专题业务工作调研4次,并作了翔实的工作记录,形成了调研报告,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为所包村的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出主意、想办法,搞协调,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给他们带去就业和致富信息,拓宽他们的脱贫致富之路,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慈心一日捐”活动,共捐款4000多元,为新疆灾区捐衣物449件,充分体现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浓浓爱心。三是加强干部职工素质教育。一方面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上级业务部门开展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培训班。另一方面,在机关内部开展业务知识讲课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对本职业务精,对全局工作通,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工作水平。四是加强文化教育,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按照党委、政府要求,积极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工作。今年共拿出近万元资金,用于、、等党报党刊及业务报刊的征订,圆满完成了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征订任务。同时还积极组织参加区里组织的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劳动保障系统内的文体活动,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拼搏、奋进、勤劳、团结的精神,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局与各科室、单位层层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维护职工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工作。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企业特别是困难、欠费企业,对涉及下岗失业职工以及劳动工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费征缴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情况,及时解决和处理问题,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了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六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全年共承办5件建议、意见和提案,领导把关率、走访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都达到100%。
三、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制度,坚持做到执政为民,为政清廉。一是认真落实各项廉政制度。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等十几项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人。二是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局党组与各事业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并结合工作实际,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今年来,全系统没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树立了部门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强内部审计。在全力配合搞好审计、财政部门及上级业务部门审计的同时,局里每年都进行两次内部财务审计。通过对各单位的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审计,有效地防止和杜绝了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达到了全区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审计要求,保证了各项基金的安全运营。市劳动保障局在调查与考核中,对我局的作风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劳动保障工作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思想,身体力行“xx”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各项工作都有较大的突破和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市政府与区政府签订的责任书,加大扩面征缴及清欠力度,截止12月底,新增参保职工3204人,实增2106人,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05.3%。二是企业养老保险征缴取得新突破。工作中,采取上门蹲点、宣传政策、召开调度会、加收滞纳金、发放催缴通知单、制约调动和退休审批等措施,不断加大社会保险金的征缴、扩面和清欠力度。截止12月底,全区共有250家企业单位的15220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应收养老金2584万元,实收3546万元,基金到位率为137.23%,实收本养老保险金2535万元,基金收缴率为98.10%,征缴基金完成143.56%;为4974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费2987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三是机关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全年,共对全区147个机关事业单位的7251人征缴养老保险金2532万元,比去年增收13%,基金收缴率达99.6%;为1360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金258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发放率达100%。四是农村养老保险迈上新台阶。收取农村养老保险51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7%,为372名到达领取年龄的投保农民发放养老金23.5万元。五是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收缴医疗保险费1640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848万元,企业797万元,划入个人帐户680万元;核发参保人员医疗保险金3891人次、850万元。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办理了大额医疗保险,使报销数额最高达到18万元,提高了保障能力。六是工伤、生育保险稳步增长。全区共有9911名职工参加了职工工伤保险,收取工伤保险基金27万元,新增参保1005人,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00.50%,拨付工伤保险266人次,拨付工伤保险金26.62万元;共有8169名女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新增1004人,收取保费27万元,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00.40%,为80名投保职工拨付生育基金21.91万元。七是失业保险作用不断加强。收缴失业保险金196万元,超额完成36万元,完成计划122.5%,累计为611名企事业单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157万元。
今年以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及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奋力开拓,全局机关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业务工作及招商引资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关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不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班子建设、作风建设、阵地建设等都有了明显加强。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和机关党工委的安排,先后组织开展了劳动保障系统“集中教育整顿”活动、“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教育活动、“严明工作纪律,落实”学习活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坚持学习“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及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学习中,采取集中宣讲、个人自学、收看电教片、举办辅导讨论、开展研讨交流、召开座谈会等多种灵活方式,坚持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照着学和比着学相结合,学理论与促业务相结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学习,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二是加强班子建设。局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大问题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班长”带头发扬民主作风,注重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搞一言堂。成员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相互补台,坦诚相待,一心一意干事业,营造了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局面,为班子成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政治环境。三是加强作风建设。结合全区关于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活动的开展,继续深入开展“为民服务联动”、“党员干部挂牌服务”、争创“三优文明窗口”等一系列活动,认真落实“社会服务承诺”,推行首问负责制,在增强群众观念,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培养和推荐干部。加大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从思想、工作、学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坚持“两推一公示”制度,提高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发展党员2人,5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五是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党员电教制度、党课学习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了党员电教室、教育学习宣传栏等阵地建设,把局机关的党组织生活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局党组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多次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精神文明建设与政府提速有机结合起来,与加强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为民服务联动和社会服务承诺的形式,在全系统掀起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潮。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为民服务联动活动。对来电、来信、来访实行首问负责制和科室承办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同时,认真办理市长公开电话承办事项,积极为群众、职工排忧解难,切实做到了为民、便民、利民,树立了劳动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今年以来,共接到群众求助电话和来信来访110多人次,承办市长公开电话32件,都给予了及时的处理和答复,满意率达98%以上。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一”,积极开展各种帮扶活动。局领导班子主动深入所包村了解情况,多次参加村两委、党员代表座谈会,走访老党员、村民20多户,与6户老党员、老干部结成了帮扶对子。在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对老党员和困难户进行了走访慰问,并送去慰问品,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建立落实了调研工作、工作联系点,民主决策等三项制度,要求每名科级干部确定一个联系点,每个科室确定一个联系点,责任人定期到联系点调研并撰写调研日记。今年以来,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到工作联系点调查研究12次,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开展以失地农民的转移为主题的专题业务工作调研4次,并作了翔实的工作记录,形成了调研报告,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为所包村的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出主意、想办法,搞协调,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给他们带去就业和致富信息,拓宽他们的脱贫致富之路,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慈心一日捐”活动,共捐款4000多元,为新疆灾区捐衣物449件,充分体现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浓浓爱心。三是加强干部职工素质教育。一方面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上级业务部门开展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培训班。另一方面,在机关内部开展业务知识讲课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对本职业务精,对全局工作通,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能力和业务工作水平。四是加强文化教育,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按照党委、政府要求,积极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工作。今年共拿出近万元资金,用于、、等党报党刊及业务报刊的征订,圆满完成了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征订任务。同时还积极组织参加区里组织的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劳动保障系统内的文体活动,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拼搏、奋进、勤劳、团结的精神,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局与各科室、单位层层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维护职工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工作。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企业特别是困难、欠费企业,对涉及下岗失业职工以及劳动工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费征缴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情况,及时解决和处理问题,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了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六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全年共承办5件建议、意见和提案,领导把关率、走访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都达到100%。
三、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今年以来,我们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制度,坚持做到执政为民,为政清廉。一是认真落实各项廉政制度。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等十几项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人。二是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局党组与各事业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并结合工作实际,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今年来,全系统没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树立了部门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强内部审计。在全力配合搞好审计、财政部门及上级业务部门审计的同时,局里每年都进行两次内部财务审计。通过对各单位的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审计,有效地防止和杜绝了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达到了全区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审计要求,保证了各项基金的安全运营。市劳动保障局在调查与考核中,对我局的作风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劳动保障工作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思想,身体力行“xx”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各项工作都有较大的突破和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市政府与区政府签订的责任书,加大扩面征缴及清欠力度,截止12月底,新增参保职工3204人,实增2106人,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05.3%。二是企业养老保险征缴取得新突破。工作中,采取上门蹲点、宣传政策、召开调度会、加收滞纳金、发放催缴通知单、制约调动和退休审批等措施,不断加大社会保险金的征缴、扩面和清欠力度。截止12月底,全区共有250家企业单位的15220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应收养老金2584万元,实收3546万元,基金到位率为137.23%,实收本养老保险金2535万元,基金收缴率为98.10%,征缴基金完成143.56%;为4974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费2987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三是机关养老保险稳步推进。全年,共对全区147个机关事业单位的7251人征缴养老保险金2532万元,比去年增收13%,基金收缴率达99.6%;为1360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离退休金258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发放率达100%。四是农村养老保险迈上新台阶。收取农村养老保险51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27%,为372名到达领取年龄的投保农民发放养老金23.5万元。五是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收缴医疗保险费1640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848万元,企业797万元,划入个人帐户680万元;核发参保人员医疗保险金3891人次、850万元。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办理了大额医疗保险,使报销数额最高达到18万元,提高了保障能力。六是工伤、生育保险稳步增长。全区共有9911名职工参加了职工工伤保险,收取工伤保险基金27万元,新增参保1005人,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00.50%,拨付工伤保险266人次,拨付工伤保险金26.62万元;共有8169名女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新增1004人,收取保费27万元,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00.40%,为80名投保职工拨付生育基金21.91万元。七是失业保险作用不断加强。收缴失业保险金196万元,超额完成36万元,完成计划122.5%,累计为611名企事业单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157万元。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严格按照市政府与区政府签订的的任务要求,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区政府与各街道、有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将任务层层分解,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督察调度,保证了各项任务指标的顺利完成。我局立足部门工作实际,从推进就业再就业服务进社区、大力开展职业介绍、强化技能培训入手,认真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年组织参加市劳动力市场132次,提供就业岗位3940个,办理求职登记4238人次,达成用工意向2418人次,办理就业聘用手续1303人次。免费为72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转业转岗培训。目前全区实现就业再就业人数达3721人,超额完成1027人,劳务输出814人,超额完成114人。
一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工作平台。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实现社区“零失业”。工作中,我们定期举办业务技能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并制订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同时,我们坚持每月一调度,每季一总结,对社区平台做好业务指导和检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确保业务工作正常开展,从而保证了全区8个街办劳动保障事务所和53个劳动保障工作站的稳定和发挥职能,为劳动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一方面,认真做好的发放管理工作,确保每个下岗职工都能享受到再就业优惠政策。今年以来,累计为700多名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使他们及时享受到优惠政策。同时,加强了与区工商、税务部门的联系与协调,为领取的人员办理减免税费27.48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区财政拨付30万元资金,用于林产品下岗职工出中心工作,保证了下岗职工社会保险关系的及时,和各项政策待遇的落实。
三是依托平台,搞好“零失业”社区创建工作。劳动保障局工作总结劳动保障局工作总结。我们要求各街道至少选择2个居委会开展“零失业”社区创建工作,要采取逐户调查的方式,对社区居民全面调查,每栋楼建档案,每户建登记表,每位下岗失业人员建登记卡。对社区内各类企业进行调查,开发就业岗位。同时,积极通过市、区劳动力市场推介各类就业岗位。对社区求职登记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职业介绍和培训,承诺“只要不挑不拣,保证48小时内就业”。大力开展政策宣传,设立了宣传栏,发放了明白纸,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每个下岗失业职工心中去。四月底,各街道创建“零失业社区”基本完成,我区有9个社区实现“零失业”,其他社区创建“零失业”社区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四是强化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本着服务社会,方便群众,增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竞争力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就业培训制度。一年来,组织培训各类再就业人员1266人次,完成年计划的103%,使参训人员掌握了一技之长。完成就业前培训544人次,完成年计划的136%。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保障其基本生活,真正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加强了对社会力量办学实体的管理和监督工作,逐步使社会力量办学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职业技能培训水平不断提高。截止12月底,共申报成立社会力量办学单位3家。做好技校毕业生的分配安置工作,共安置技校毕业生41人。认真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审核发放工作,发放职业资格证书近200个。
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管理不断加强。按照“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的总体思路,努力做好企业工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工资收入的宏观调控,实行企业工资发放和欠薪登记调度制度。加强新建企业劳动立户的管理工作和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办理劳动管理立户备案手续,办理立户备案59户。全年共调动职工491人,其中调入224人,调出84人,区内调动193人。进一步规范企业退休行为,严格审批程序,积极推行退休公示制度,共为681名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其中,正常退休362人,办理特殊工种退休111人,病退208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鉴证劳动合同5328份。认真做好职工工伤调查认定工作,调查工伤事故24起,认定职工工伤22人,并按规定落实了待遇。劳动保障执法工作。一是劳动争议仲裁处理不断完善。认真执行劳动仲裁办案规则,强化办案程序,积极搞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努力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截止12月底,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0起,案外处理40起,立案处理10件,全部结案,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30万元,有效维护了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劳动信访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职工来信来访工作,做到热情接待,认真处理。到目前,共接待职工来访156人次,较好地控制了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劳动保障执法监察不断强化。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经区政府批准,我局成立了由6名专职人员组成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配备了车辆、微机等工作设备,壮大了工作队伍,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工作中,一方面认真做好20**劳动保障监察年检工作,检查单位100家,其中合格48家,共补缴各项保险费289万元,补签劳动合同2300份,补发职工工资150多万元,清退集资押金55万多元。另一方面,认真开展专项执法大检查6次,共检查用人单位180多户,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58起,依法取缔了3家未取得许可证的劳务中介机构。立案查处案件25起,办理市长热线36件,做到了100%结案,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积极做好老龄工作。认真贯彻及,落实老年人优惠政策,为三位百岁老人及时发放长寿补贴3600元,为765名老年人办理了。为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开展了“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以及敬老宣传月、老人节庆祝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积极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组织我区老年人参加了xx市老年人文艺精品大赛,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了社区老龄工作试点,把“六个老有”落实到基层社区,推动了全区老龄工作向经常化、规范化发展。全力搞好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业务工作和招商引资两手抓、同落实,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狠抓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1—11月份,共完成招商引资544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47.22%。
5.市劳动保障局工作总结 篇五
一、全市劳动保障工作总体情况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劳动保障事业近几年已成为我市社会事业最大的亮点之一。2005年以来,我们立足发展抓就业,立足惠民抓社保,立足和谐抓维权,立足增收抓劳务,劳动保障事业实现了由全面推进向全面提升的历史性突破。全市每年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常年稳定输出城乡劳动力75万人以上,年劳务收入43亿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以内;基金滚存结余13.5亿元,四年净增8.16亿元、增长153%。劳动保障工作10大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肯定和推广;争取中央转移支付等上级补助资金在全省总额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逐年大幅攀升且去年比2005年增长4倍、翻了两番;灵活运用政策筹资3.6亿元妥善解决了企业改制等18类历史遗留问题。近四年,广元劳动保障工作在全省的综合排名由过去比较靠后逐年上升为2005年和2006年的第四名、2007年的第二名,去年跃居全省第一名,落实地震灾后特殊政策也荣获全省第一名;在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连续4年被评为一等奖、去年荣获非经济主管部门第一名,市劳动保障局领导班子连年被评为“四好班子”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广元劳动保障9项工作在全国交流经验,12项工作在全省交流经验,包括山东、浙江、新疆等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内的60多个省内外市以上单位先后来广元考察学习劳动保障工作。
今年,在省厅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惠民利民为中心,以统筹城乡为重点,以“创一流”活动为载体,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发展。我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方案和苍溪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都得到省厅的批复,我市在苍溪县开展的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多措并举应对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严重冲击,城乡就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全面落实地震灾害和应对金融危机特殊政策,着力加强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探索研究,社会保险征缴再创历史新高;坚持科学规划,狠抓工程进度和质量,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进展;统筹协调,夯实基础,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健全机构,打造精品,劳动保障宣传机制初步形成;外争支持,内强管理,劳动保障基础建设不断加强。截至11月底,我市已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4%;城镇登记失业率3.9%,控制在4.5%以内。五项社保基金征缴17.23亿元,同比增长30.5%。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876户,为劳动者追回工资1321.1万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62件,结案率95%;培训农民工12.9万人,劳务输出78.8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7.5%、102.3%。先后有3项工作在全国、4项工作在全省交流经验。
二、我市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情况
今年以来,针对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后农民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特别注重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先后多次到重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这次专项检查,我市严格按照省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协调领导小组和省劳动保障厅的要求,及时安排部署,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自查的用人单位349户,开展执法检查138户。12月21日,省政府网站以《广元市五措施加大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力度》为题,对我市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情况进行了宣传。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市政府在常务会上明确要求,各县区行政一把手为农民工工资支付检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牵头负责抓好本辖区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市、县区均成立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协调领导小组。市政府责成由市劳动保障局牵头,市建设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配合,抽调人员组成“广元市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沟通信息,组织宣传,处理投诉,建立制度。四部门联合发文转发了专项检查通知,制定了检查方案,明确了我市开展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行业、主要内容、方法步骤、时间要求。在市县区的共同努力下,专项检查顺利开展。
2、强化宣传,舆论引
导。为在全社会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争取广大农民工和企业的支持配合,我们以劳动保障政策为重点,通过各种途经加大了宣传力度。一是在街头设立宣传点,现场受理农民工咨询,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等宣传资料。全市共设立宣传点15个,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等宣传资料4.7万份。二是召开座谈会,宣讲农民工工资支付
政策规定,交流了经验。自查阶段,针对我市地震灾后重点工程多、涉及施工企业多(大多是外地施工企业)、工程跨县区等特点,我们召集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重点办、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经济开发区、市重点项目(广巴高速、广南高速、广陕高速、广甘高速)负责人以及市属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60多人进行座谈,请广巴高速指挥部、广元宏利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交流了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经验,既宣传了政策,又促进了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三是在现场检查期间,对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农民工进行现场宣传,并在全市重点工程推行四川广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的《广南路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实施保证金及监控办法(试行)》。四是安排广元日报社、广元电视台对专项检查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制作专题宣传节目。这些措施,引起了社会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广泛关注,营造了良好的执法氛围。
3、认真自查,强力执法。自12月16日以来,按照专项检查的要求,我们把自查存在的问题和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企业、餐饮、宾馆、生产加工等单位作为这次专项检查的重点,列出检查单位名单,制定日程安排表,由市劳动保障局分管劳动保障监察的副局长带队,四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用人单位开展了现场检查。全市有41名执法人员参加了检查,共对138户用人单位进行了现场检查,涉及职工11437人,其中农民工6453人,查处存在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57户,发出整改决定书57份,督促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35.7万元,对1户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制作专题片进行公开曝光。检查期间,我们先向施工工地农民工了解工资支付情况,再查看企业相关资料。对暂时不能提供资料的,现场要求限期提供;对没有规范工资表的,现场要求企业整改。
4、完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我们认真总结过去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经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着力构建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广元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市劳动保障局制定了《广元市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和《广元市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劳动保障局与市建设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建立农民工工资专户制度的通知》、《关于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公示的通知》,明确要求工程完工企业必须公示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工程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方可进行验收。青川县是去年地震重灾县,在今年恢复重建的关键时期,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青川县专门引进了汇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和成都市建设担保有限公司两家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公司。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措施和政策的出台,使防止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有了制度保障,我市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运行轨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不规范,易发生拖欠。用人单位特别是建筑企业普遍将企业员工和农民工分别对待,企业员工工资每月按时由企业发放,而农民工工资往往是完成工作后才由项目部的工班长或包工头发放,工头卷款逃匿现象仍然存在。
2、用工流动性大,劳动关系不明晰,解决拖欠难。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太大,有的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部分农民工也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农民工拿不出任何证据,如果用人单位不配合,则解决拖欠难度较大。
3、非法承揽建设工程,增大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个别建筑企业非法出让建筑资质,工程层层非法转包。无建筑资质的企业和“黑”包工头承揽建设工程后,资金转手环节多,管理水平差,增大了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深入街头、车间、工地现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受理咨询投诉、设立农民工权益告示牌等手段,进一步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营造关爱农民工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让农民工在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敢于维权,善于维权。
2、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监察机构,充实监察人员,保障工作经费,加强制度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做到农民工工资问题有诉必查、有查必果,确保农民工益权不受侵害。
3、狠抓劳动用工管理。加大主动监察力度,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督促用人单位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及时查处违法行为,为农民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4、加大处罚力度。对拒不签订劳动合同,恶意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例,坚决从严查处,震慑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三、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和就业专项资金监管的情况
劳动保障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其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劳动保障职能特点,我们重点抓了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和就业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一)认真搞好社保基金专项治理
1、全面开展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工作。今年,全市重点检查了2007-2008年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情况。共组织139人参加专项治理工作,参加抽查、检查和验收15人;应自查自纠单位40个,实查单位40个;检查基金银行账户162个;基金银行存款全部存入国有商业银行。本次社会保险专项治理涉及基金:2007年、2008年基金收入分别为1.48亿元、2.29亿元;基金支出分别为1.17亿元、1.96亿元;截至2008年底累计结存13.32亿元;已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办法29个,计划修改完善15个。
2、积极开展对县区自查工作的检查指导。由市劳动保障局和市财政局组成督查组,分别于去年11月和今年4月两次对四县三区社保基金运行和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自查自纠情况进行了现场督查指导。根据各县区在审计中存在的违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并针对检查的情况与各县区交换意见,对整改无措施、归垫无计划的县区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
3、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历年企业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的问题。全市企业历年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0.88亿元,目前正值灾后重建时期,只进行了调查和数据清理,未能开展清欠工作。二是对以前挤占挪用基金118.4万元,制定归还计划。目前,两区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已分别制定了三年内归还的计划。三是处理以物抵费资产289.2万元,按照川劳社发[2008]20号和川劳社明电[2008]92号文件规定,报经省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同意后,由地方政府审批核销处理。
4、认真开展全市检查验收工作。按照《广元市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今年7月28日至8月6日,市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织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成员单位,对旺苍县、苍溪县、青川县、元坝区及市社保局、市医保局、市就业局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验收面达到50%以上。
(二)切实加强对就业专项资金的监管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责成市劳动保障局建立“就业资金各项补贴审核领导小组”,负责对使用就业资金的各项补贴实行集体会审制度。制定、出台了《广元市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暂行办法》,对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岗位待遇、监督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督促市劳动保障局出台了《关于规范就业审批相关问题的通知》,对公益性岗位的认定和各项补贴的申报、审批程序作了补充性规定。
2、严格执行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一是保证就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职介、培训、岗位、社保等补贴,无擅自扩大规定支出范围和提高或减少标准的行为。二是对使用就业专项资金实行集体会审制度,坚持执行就业机构初审、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的资金审批程序。三是组织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就业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或专项检查,仅今年就对各县区就业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3次专项检查。
6.东莞市社会保障局[推荐] 篇六
东社保工伤认字第20080218005号
申请人:赵久东
单位名称:东莞市万江雄立塑胶制品厂代表人:彭志启 地址:东莞市万江区新村社区赖屋村上牛工业区
伤(亡)者姓名:赵久东身份证号:***211 住址:贵州省遵义县山盆镇剑坝村街上组
申请人称:赵久东于2007年01月09日发生受伤事故,向本局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书》。本局依法受理后,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工作。
经查实,东莞市万江雄立塑胶制品厂员工赵久东,于2007年01月09日15时许,在车间操作压塑机压产品,用左手拿已压好的产品时,机器发生故障,被压塑机模具压伤左前臂。送东莞市谷涌康怡医院治疗。赵久东发生的此次事故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形。
综上所述,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决定认定赵久东于2007年01月09日所发生的事故属工伤。
单位、员工(近亲属)如对本决定有异议的,请在收到本认定书之日起六十天内向东莞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7.保障局 篇七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重视。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劳动人口结构复杂并且数量巨大, 导致劳动保障档案工作繁琐、数量巨大。在具体的档案工作中, 由于单位领导及员工的档案意识薄弱, 对档案工作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资金以及人力投入相对匮乏, 缺乏硬件支持。档案在保存及归档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失误, 档案查阅没有严谨的制度, 档案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2. 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保障档案类型很多, 分别由相关部门管理和保存, 这种档案管理方式在我国沿用多年, 虽然其具备一定的科学性, 但是保障档案如果分别由多方管理难以充分发挥其使用的高效性。同时, 由于不同部门缺乏沟通, 档案管理无法有效实现共享。这种分别管理的模式不仅增加了工作量, 同时也给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带来了影响, 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3. 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一直以来, 我国都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但新形势下, 随着档案内容及数量的增加, 工作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在档案归档及整理过程中, 档案经过多人整理难免出现破损和信息失真的情况, 给档案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 落后的管理模式也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二、优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1. 转变思想观念。
单位相关领导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 给予档案管理以充分的重视, 首先, 单位要做好宣传工作, 争取政府支持, 持续加大资金、物力及人力的投入。其次, 要加强档案室建设, 为档案后期完善和信息收集提供便利,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档案完整度, 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促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 完善结构建设。
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工作相对繁琐复杂, 需要数量众多的管理人员, 因此, 档案部门一定要配备数量足够的管理人员负责相关工作, 明确岗位职责, 避免由于人员不够, 导致档案工作出现失误以及不顺畅的情况。同时, 档案部门还要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相关档案室, 配备工作需要的管理工具及相关设备, 合理科学分配物资资源, 全面实现电子化以及信息化管理, 杜绝出现物力以及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
3. 提高人员素质。
当前, 我国档案管理方式比较陈旧落后, 不能有效适应时代发展情况, 管理人员管理知识陈旧、年龄较大, 缺乏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理念。新时期下, 随着档案业务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现有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因此, 社会保障局一定要组织管理人员开展学习和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学习先进的方法和技术, 强化专业能力, 进而提高管理水平。在工作中, 要将实践活动和理论方法充分结合起来,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单位还要通过招聘的方式引入一些掌握信息技术以及现代档案管理能力的青年人才, 不断优化管理团队的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
4. 健全工作机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工作涉及多方面领域, 其中包括失业、生育、养老以及医疗等保险种类, 档案数量巨大。因此, 还要充分做好档案工作, 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教育机制、管理制度及管理机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保证人员经过培训和学习后才能上岗, 确保工作有序以及高效开展。
5. 推动信息管理。
推动档案信息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质量, 解决档案容易丢失和破损的问题, 节约人力物力, 促进管理智能化、科技化以及现代化, 为档案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保障。档案部门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 并且根据时代要求, 推动档案的共享和交流, 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规范信息共享和网络交流工作, 提高档管理管理效率, 确保档案不被非法利用和丢失。
三、结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新形势下, 要给予档案管理以充分的重视, 有效分析当前在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并且针对问题采取相关措施, 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进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芹.探索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整理方法[J].档案与建设, 2012 (6) :63-64.
8.保障局 篇八
一是紧贴开展各项专项主题活动,强化干部作风建设。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道德品行等4个专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县看守所参观等共开展5次警示教育活动,集中上党课、廉政教育课3次,对全系统的党员干部进行全覆盖的党风廉政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
二是紧贴开展招考招聘人才工作,加强监督切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以监督检查公开招考、招聘各类人才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内容,尤其是严格监督公开招考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报名、资格审查、体检和政治考察等工作。年内共完成公开招考(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71人,充实田东县各领域人才队伍。
三是紧贴监管社保和就业基金,确保基金安全运行推动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健康发展。2014年1—11月,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参保人数25.6万多人,征缴保险费1.8亿多元。
四是紧贴民生问题,抓好监管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该局注重对涉及强农惠农的职业技术培训、新农保困难参保对象参保费补助等几项政策进行监督检查。2014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开展中式烹调师、家禽饲养工、电工、保育员等职业技能培训36期1840人。全年落实新农保重度残疾人、五保特困户等困难参保对象参保费补助资金81.3万元,受益对象8728人,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
9.常州市劳动保障局文件 篇九
常劳社就〔2006〕6号
关于职工转移工作单位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事)劳动保障局,市有关委办局、公司、直属单位: 在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后,职工调动、转移工作单位,均应通过与原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再与新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来实现,同时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0号)第十四条规定,转入单位招用人员后,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当地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办理录用登记备案手续。为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职工转移工作单位行为,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职工在同一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地区转移工作单位
(一)职工转移工作单位需同时具备的条件
1.用人单位与职工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且转移工作单位时劳动合同在有效期内;
2.转出单位在录用转出人员(含失业人员、外来劳动力)时已向所在地同级就业管理机构办理录用登记备案手续(指按管理权限应由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录用登记备案手续的人员);
3.用人单位与职工已参加社会保险并正在履行缴费义务;
4.转入、转出单位和职工对转移工作单位事实的认可。
(二)职工转移工作单位流程
1.填写〘职工转移工作单位录用登记备案表〙(附件1)、〘职工转移工作单位录用登记备案花名册〙(附件2)。
2.转入、转出单位和职工对转移工作单位事实认可确认签章后,由转出单位出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并移交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就业登记证〙和职工档案等材料。
3.由转入单位到所在地同级就业管理机构办理职工转移工作单位录用登记备案手续,就业管理机构对持有〘就业登记证〙的人员应同时办理就业单位变更记载手续。录用登记备案手续应当自转入、转出单位和职工对转移工作单位事实认可确认签章之日起30日内办理。
4.转出、转入单位依次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参保减、增手续。
(三)有关事项的处理
1.关于支付经济补偿问题,按以下原则处理。
(1)转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向转出职工提出并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转移工作单位的,转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由转出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转移工作单位的,转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3)职工因组织原因调动改变工作单位的,其在转出单位工作的年限与转入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视作转入单位计算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的工作年限。
(4)职工由于成建制调动而改变工作单位的,其在原单位工作的年限应当作为计发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的年限。如何计发,可由调出单位一次性计发;也可由调出单位和调入单位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后,作为调入单位计算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的年限。此类问题要在重新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如未明确,今后发生计算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支付等问题争议的,由最后转入单位承担。
2.关于工伤处理问题。五至十级伤残的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转移工作单位的,转出单位应支付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职工在不同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地区转移工作单位
(一)职工在常州市不同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地区转移工作单位
1.不涉及户籍变动的职工转移工作单位。
转移职工与转出单位双方终止劳动关系后,由转入单位按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实行农村(外来)劳动力就业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常劳社就管
[2005]6号)要求办理录用登记备案手续。转入单位凭录用登记备案手续办理职工档案、社会保险关系转移。
我市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在我市不同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地区就业的,用工登记备案、职工档案转移按上款精神执行。
2.涉及户籍变动的职工转移工作单位。
仍按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劳动合同制职工异地调动有关规定(试行)〗的通知〙(苏劳社[2001]43号)、市劳动保障局〘常州市劳动
合同制职工异地转移工作单位程序规范〙(常劳社就[2002]85号)执行。市区需转入、转出人员的手续由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办理。
(二)职工跨省、市在不同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地区转移工作单位
按本通知第二条
(一)款执行。转入地劳动保障部门对职工转移手续有特殊要求的,为方便职工异地转移,在合法、合理、规范前提下,我市劳动保障部门可提供相应便利。
三、我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明确并公布职工转移工作单位中有关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具体要求、办理流程,以方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查询和办理有关手续。
四、各级劳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用人单位招用员工办理录用登记备案的检查力度,对用人单位未按期办理录用登记备案手续的,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0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五、本通知所称的职工包括: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职工;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六、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原市劳动局〘关于印发〖常州市职工市内调转工作单位办法〗的通知〙(常劳计[1996]91号)同时废止。
附件1:职工转移工作单位录用登记备案表
附件2:职工转移工作单位录用登记备案花名册
10.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度总结 篇十
一、坚持强基固本,扎实推进基础性工作
----完成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阳光化建设。制定了《黄骅市阳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经办规程操作。在黄骅市人社局网站公布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法规,老百姓不必再到社保机构咨询,足不出户可知政策,第一时间掌握相关政策变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将享受待遇人员明细表按月在黄骅市人社局网站进行公开。20xx年,共发放基金6618万元,享受待遇6.36万人。
----完善了人事问责制度。按照市委要求,完成《黄骅市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临时工作人员暂行规定》、《黄骅市机关事业单位借调公职人员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严格清理各单位非正规程序的借调人员;完成我市10个乡镇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档案实核工作,对存在问题严肃整改。
---完成了失地农民补贴阳光化建设。已制定黄骅市阳光失地农民经办规程,并严格按要求落实。黄骅镇规划区内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按时发放到位,针对发放补贴的全部20个村,在人社局网站及村委会办公处进行公开公示,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今年10月份,又将滕庄子乡中、南王曼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养老补贴范围。
----加大上级专项资金争取力度。多次跑部进厅,争取就业专项资金1286.16万元,其中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资金942.16万元、就业专项资金274万、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0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70万元。
二、全方位打造“阳光人社”,夯实基础平台。
(一)着力优化服务环境,推行便民服务新模式。在上级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近千万元,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中心办事大厅按照各业务科室统一进驻、统一许可、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的方式投入运行。对面向公众的57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分类设置,纳入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由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监管,真正打造开放式服务平台。综合大厅的建成使用将极大地改善我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环境,有力提升人才交流、就业服务和社保经办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功能,标志着我市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再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聚焦权力运行,推行“阳光人社”新制度。制定了《黄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打造“阳光人社”的实施方案》,对行政审批、人事管理、社保经办、就业服务、执法维权等五项工作进行制度规范,进而构筑权责清晰、程序严密、信息公开的权力运行体系,树立勤政、廉政、务实、创新的人社新形象。
(三)深化政务公开,构筑民众监督新体系。编制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阳光服务指南》,涵盖人事、社保、就业、维权四大业务版块,明确办事流程、执法依据、办结时限,为办事群众业务经办、监督问责提供政策依据。充分利用人社门户网站、公众号等多媒体形式,完善对外宣传、交流、互动的电子平台,实时传达惠民政策,广纳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三、针对形势精准发力,全年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一)创新就业机制,加快人才聚集,不断拓展城乡居民的就业空间
我们围绕项目园区建设、城市建设、城镇化建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着力打好政策扶持、公共服务和职业培训组合拳,让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746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8%以内,各项就业指标全面超额完成。一是突出政策扶持就业。发放小额贴息贷款310万元,帮助近百名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自主创业,直接吸纳就业困难人员356名,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为浅海石化集团、光华荣昌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小微型企业发放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48.27万元,帮助196名高校毕业生实现了稳定就业;大力实施就业扶助计划,积极推荐困难学生免费就读省、市技工院校。二是突出重点扩大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服务工作的首位。对300余名新增高校毕业生通过查档案、打电话、入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实名登记和跟踪服务。为106名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失业补助金40.8万元,发挥了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中的减震作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安置“三支一扶”志愿者和见习大学生116名。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3360人次。三是突出服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主渠道作用,组织320家企业举办了春季大型用工招聘会,现场求职者突破1人次,3200人达成就业意向,规模与参会人数均创历年之最;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威旺事业部组织两场专场招聘会;继续深化“周五人才小集”集中招聘日制度,实现人才交流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发区、羊二庄产业园区、滕庄子工业园区进行专题调研,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为企业长效发展提供政策指导与人才支持;定期编印《黄骅就业信息》,发放到市直相关单位、街道及乡村,努力拓宽信息渠道,夯实就业平台。四是突出培训稳定就业。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企业主导、基地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商业服务业和建筑施工单位从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初高中毕业生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举办培训班50期,完成各类培训3461人,培训就业率达90%以上。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提高了我市商业服务水平,全年累计完成技能鉴定150人次。
(二)突出规范透明,打造阳光人事,不断优化城乡发展的行政环境
事以才聚,业以才兴。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人是第一资源的宗旨理念。着力探索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加强人事制度规范化、录聘公开化、管理科学化建设。一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稳步推进。圆满完成我市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工作,招聘规模、报考规模、笔试规模、面试规模均创历史新高。本次招聘考试共提供240个招聘岗位,共有2599人报考,实际到考2428人,经过笔试、面试,234人取得聘用资格。整个招聘过程严谨公正、公开透明,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二是公务员队伍管理日益规范。启动了公务员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实现了公务员信息动态管理,确保监管到位,实现公务员管理人员零误差。顺利完成了20xx届政法毕业生及20xx年新招录公务员的审查录用、初任培训和安置分配工作。开展了全市政府系统副科级以下公务员网上培训工作,并进行督导和检查。三是人事人才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及岗位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做到岗位、人员、工资三统一。完成高级职称审核申报135人,中级职称审核申报245人,初级职称评审400人。扎实做好外专引智工作,对全市五金、汽车改装等行业的外专引智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为外专引智项目的引进做好储备。四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严格落实职级并行相关政策,为全市符合职级晋升条件的933名公务员落实了工资晋升待遇。为全市9个乡镇及教育、卫生、公安、土地、工商等派驻机构的4160名乡镇工作人员落实了乡镇补贴待遇。
(三)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能力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和依托。我们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不断完善社会化管理,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一是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以电视、网站、报纸等舆论平台为媒介,大力宣传社会保险政策法规,增强民众认知度。先后在公园广场及市区繁华地段多次举办社会保险政策咨询活动,印发各类宣传资料3万份,与电视台联合制作专题节目四期,提高了广大用人单位及职工群众的参保积极性。全年各项社会保险累计扩面1.3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40.8万人,覆盖率居省、市前列。二是不断增强社会保险承载能力。全年累计征缴社会保险费7.3亿元,发放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生育保险金及工伤工亡补助金达8.1亿元,有效确保了社会保险参保人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助、工伤生育有保障。社会保险综合保障能力稳居沧州各县(市、区)之首。三是不断提升社会保险管理水平。健全医保惩防体系,建立了病历双审、复审制度、重病申报双复核制度、意外伤害现场核实制度,明确了服务机构与监管部门职责关系;加大了医疗服务监管力度,对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开展了“慢性病”认定工作,审核认定“慢性病”人员546人。完成我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保缴费及证、卡发放等各项待遇的落实。制成社会保障卡23万张,走村入户完成全市20万农村居民参保基本信息采集工作,为实现社保“一卡通”打牢基础。四是不断加大社保政策惠民力度。为黄骅镇3433名被征地农民发放社保补贴资金1240万元;为1008名原民办教师发放教龄补贴252万元;向上级争取政策,降低了医保缴费基数,为我市企业节省参保开支2600余万元;提高了建国前老工人的医疗待遇;为143名特殊工种人员办理了提前退休申报审核手续,减轻了企业及职工的经济负担。
(四)加大维权力度,规范劳动关系,不断稳定城乡发展的牢固基础
让劳动者体面劳动是劳动维权的根本宗旨。我们不断完善劳动信访案件快受理、投诉案件快查处、仲裁案件快调解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信访、监察、仲裁三位一体的大维权合力。一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年共指导41家企业启用了劳动用工备案软件,系统覆盖企业近322家,实现了用工信息网上备案、动态管理。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18件,定期结案率100%。积极推行“劳动争议案件现场调解”机制,在20多家乡镇重点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为争议双方提供上门调解“一站式”服务。全面启动劳动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实现了劳动就业、劳动备案、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信息联动,逐步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监督检查的劳动保障监管机制。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维权力度。开展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检查、全市企业劳动用工守法情况专项检查、全市砖瓦厂劳动用工专项检查等专项维权行动。全年共检查用工单位179家,,接待受理投诉案件72起,其中群体上访事件21起,为劳动者追缴工资718.7万元,涉及劳动者970人,督促签订劳动合同3400余份,有效规范了劳动用工行为,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三是维护军转干部队伍稳定。对20xx年度军转干部进行了妥善安置。按时落实企业军转干部困难补贴政策,全年用于企业军转干部解困资金93万元。积极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度,认真排查、超前防范,扎实做好全国重要会议及节日期间军转干部维稳工作,实现了“零上访”目标。
四、夯实组织基础,持续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
【保障局】推荐阅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0-18
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09-20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09-21
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10-12
社会保障局主任的工作总结11-05
昆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1-23
工作计划(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09-24
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1111-30
劳动保障局医疗保险工作情况汇报08-12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3年终工作总结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