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2024-07-03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精选13篇)

1.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篇一

温度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以下温度的高低。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含义。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具: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课课前组织学生采取各种方法调查、收集、记录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情况。

2、让学生查看地图找到调查的城市的位置,帮助了解温度与位置的关系。

二、自主探索温度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1、把学生记录的温度进行简单交流,并抽出2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从中了解和掌握5℃比零度高,零下2℃比零度还要低2℃的一些知识。

2、教师准备一份天气预报图,引导学生观察温度的表示方法。

三、反馈交流

分小组讨论怎样读温度,并读一读,写一写。

四、精讲点拨

组织大家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再写出来,增加一些直观的认识。

五、当堂训练

1、练一练。

第一题,比较温度的高低时,引导学生先从零上温度开始,逐步过渡到零下温度的比较。如:2℃ 和5 ℃ 的比较,1℃ 和0 ℃ 的比较,0 ℃ 和 零下2 ℃ 的比较,零下2℃ 和零下5℃ 的比较等。

2、小调查。

首先鼓励学生选择某种调查方法获取数据,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从数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并在地图找出这些信息的对应地理位置,能从地理位置上认识各地气温的特点。

[板书设计]

温度 2℃○5℃ 1℃○0℃ 0℃〇─2℃ ―2℃〇―5℃

2.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数形结合思想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既分析其数量关系, 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结合,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使问题轻松得以解决。每个几何图形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 而数量关系常常又通过图形的直观性进行反映和描述,即数与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借数解形、以形助数,使某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迎刃而解。

如, 数轴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中数形结合的第一实例, 它的建立不仅使简单的形———直线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还揭示了数形间的内在联系,使实数的许多性质,可由数轴上相应点的位置关系得到形象生动的说明, 也为学习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运算等知识打好了基础。

又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使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是实现数与形结合的重要工具。由点找坐标,由坐标确定点的位置,通过坐标变化呈现图形的变换,也促进了数形之间的互相转化。

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用字母表示数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抽象, 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代数方法。教学“字母表示数”,其中“摆火柴棒”的实验中 ,就蕴含着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如果能先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中计算一些具体的数值,启发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使其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具有问题的一般性,便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学生领会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就可顺利地进行以下内容的教学:1.用字母表示问题(理解什么是代数式,学会怎样列代数式);2.用字母表示规律(运算定律、计算公式);3.用字母表示数来解题。因此,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理解并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基础,为学生后续的代数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是指求解数学问题时, 从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入手,找出相等关系,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将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 (方程组),再通过解方程(组)使问题得到解决。应用方程思想可以把很多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归结为方程来处理, 并且用方程思想解决比用其他方法要简便得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就蕴含了方程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区别,明确代数解法的优越性。代数解法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已知数和未知数, 在这个整体中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地位是平等的, 通过等式变形改变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关系,从而使未知数变为已知数。而算术方法往往是从已知数开始,一步步向前探索,到解题基本结束才找出未知数与已知数的关系, 这样的解法是把未知数排斥在外的局部出发的, 因此未知数对已知数来说地位是特殊的。与算术解法相比,代数解法显得省时省力。

总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十分重要。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提炼、揣摩、概括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这样才能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落在实处。

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内容分析: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直观几何的最后阶段,它既是前面所学直观地认识平面图形及有关计算的延续和发展,又为今后逐步由实验几何阶段转入论证几何阶段作了渗透和准备。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用转化的思想进行操作、观察和比较,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让他们初步学会用确切、简明的数学语言表述概念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初步接触归纳推导公式并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理具有一定的转化和类比推理能力,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易于在转化和类比推理方面进行启发和引导。但由于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学生很难跟以往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因此,在利用转化和类比推理基础上,结合操作演示,让学生在学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增加感性的认识,从而真正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内容: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节水型灌溉”的生活情景,呈现了一个旋转喷水的情景,喷水区域形成一个圆,并提出一个问题“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的面积”,帮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体会计算圆的面积的必要性,并引发研究圆的面积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面积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方法:通过割补、拼组的方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3.情感态度: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4.教学重点: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5.教学难点: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圆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圆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直线图形的认识到曲线图形的认识,无论是教材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在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跃迁。

4.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四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5.第二单元“线与角”,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7.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统计”,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6.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7.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数读写的方法,乘、除法口算、笔算能力的培养,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笔算除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六、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0课时; 第二单元“线与角”:9课时; 第三单元“乘法”:12课时;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3课时 第五单元“除法”:14课时;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4课时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6课时;第八单元“统计”:6课时

5.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篇五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是xx小学教师xxx,非常感谢你们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走进课堂对我的教学进行指导。下面我就本节课的实施情况进行简单反思,不到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针对这节课,无论从设计上,还是操作上,我均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学生,使本节课呈现以下亮点:

1.以抽奖游戏活动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有效地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中奖者在第几组、第几个这两次提示,有机的渗透了物体位置的确定从一维到二维的拓展,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确定物体的位置所需要的条件,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确定位置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入手,根据第3组第2个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在争论中引导学生得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3.重视新的理念,抓好四基。

这节课我不仅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关注课标中新的理念,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课堂上同桌交流,师生交流,使学生积累了交流活动的经验;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积累了探究活动的经验;引导学生多次观察情境图,使学生积累了观察活动的经验等等。

在数学基本思想这方面,我渗透了函数思想、一一对应思想、对比思想、符号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这些数学思想不用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领悟。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

本节课难度不大,因此在课的设计上,我增加了几点:(x,4),(6,y);确定格子外面医院的位置;国际象棋;利用经纬线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结课时又增加了确定太空中天空一号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这样设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数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

6.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篇六

【课前慎思】

1、学生测量了各种各样的角,感受到量角的用处了吗?

2、这一课的难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难点?量角器的结构很复杂,量角之前先要认识量角器,那认识量角器的什么呢?怎么认识量角器?

一、创设怎样的情境

搜寻生活中的角,大多数都不要量,因为大多数是直角。经过反复搜寻、思考和讨论,终于找到了滑滑梯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习需求的情境。

二、认识量角器

1、先在量角器上画角;

2、介绍“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度的角、度数的写法等;

3、先量开口向右的角,再量开口向左的角;

三、渗透度量意识

在一个长方形上做文章,从长度、面积、角度等维度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建立度量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学活动:分别出示三个倾斜度越来越大的滑梯。提问:

1、想玩哪个?

2、这三个滑梯的不同之处在哪?

(过渡)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之处,那需要有数学的眼睛才能看得出来。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教学活动1:试着量∠1.教师下发工作纸,学生尝试使用量角器,并展示学生错误的测量方法。

提问:

1、怎么量角的大小呢?

2、先来试试看,好不好?(学生尝试使用量角器)

3、(错误方法展示)那这个角多大呢?

4、我们在量角器上能找到角吗?

教学活动2:寻找量角器上的角,介绍量角器,提问:

1、量角器上有没有角?在哪?

2、这是角吗?

3、这个角多大呢?(90度)

4、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顺势介绍量角器)这个角的顶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这条边上有一个“0”,所以这条线叫做0度刻度线。她刚才指的另一条边就是90度刻度线。

教学活动3:在纸量角器上画角(90度、60度、1度、157度)

提问:

1、这两个角的不同之处在哪?(开口方向不同)

2、这里不是标着“60”吗?(揭示里圈外圈的不同)

3、有人上来指一指1度在哪?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教学活动1:不同的角

(过渡)请大家看量角器,你看到了什么?——中心、0度刻度线。刚才画了个角,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了角;现在不画角,你就看不到角了?哈哈,就像一个人穿了马甲你认识;他把马甲脱了,你就不认识了。如果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就能在量角器上看到若干大小不同的角。提问:

1、怎么用量角器量角呢?

2、刚才她放量角器的时候注意了什么?(师总结: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和要量的角相重合。)

3、应该先重合哪个呢?

4、“50度”还有一个很有数学味道的写法,有没有人会?

5、哪个小圆圈应该怎么写?

教学活动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提问:先不量,估一估,哪个角大?(∠1和∠2开口不同,边长短不同,但角度相同。)

(提示:当角的边画得不够长,不好量时,我们可以把边延长后再量。)

四、体会量角的用处

教学活动:介绍量角在生活中的用处

1、风筝比赛

把风筝线放到地上,然后量一量谁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大,夹角大的风筝飞得就高。

2、椅子

椅子的靠背总是向后倾的。用于学习的椅子的靠背向后倾斜8度,吃饭的椅子靠背向后倾斜9度,沙发的靠背一般向后倾斜11度。

3、滑梯

滑梯的角度应该是40°--56°

五、总结

教学活动:用长方形渗透测量 提问:

1、想知道它的长,怎么办?

2、要知道它的面积呢?

3、要知道这个角的大小呢?(师总结)量角的大小是要量两边张开的大小。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要量得准,就要重合得准。

7.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篇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方法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码相机+白板交互”是本课设计中的一个亮点,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 拍摄角, 借助电子白板出示拍摄实物画角, 最后借用多媒体演示去除实物中角的非本质属性, 抽象出数学意义上的角, 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 通过“物, 形”的分离, 帮助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 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教材分析

《认识角》是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 是小学数学第一学段传统的几何教学内容, 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形体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为日后深入学习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度量角的大小,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体验活动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感悟角有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数码相机+电子白板”, 通过观察、拍摄、体验等活动, 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环境与准备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一些实物或图形、数码相机。

教学过程

1.寻找素材, 认识角

(1) 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 你们认识角吗?我们的周围有角吗? (播放一段“我们的校园”视频, DV拍摄时要突出:教室门窗上的角、课桌上的角、房屋建筑上的角, 国旗上的角, 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喜欢我们的校园吗?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地方有角。

生:国旗上有角;三角板上面有角;我们的课桌上有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关于角你们都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是角 (板书课题) 。

(2) 联系实际, 找角, 拍摄角

师:在我们这个教室里, 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 你能找到吗? (课前教师布置教室)

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内找角, 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角。 (可借助手机的微信功能直接传输图片)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到生活中寻找素材, 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2.初步感知, 探究角的特点

(1) 展示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我们小组找到钟面上的角。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一看吗?

明确:指导学生指角的时候, 不光要指出它的顶点, 还要指出它的两条直直的线。会用电子白板笔画出实物中的角。

设计意图:通过各小组展示汇报, 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另外, 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知识的渗透, 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铺垫。

(2) 探究

师 (利用多媒体演示去除实物图片, 留下学生画的角的图形) :仔细观察, 这些被我们称为角的图形, 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小组合作探究, 汇报。

师:这个尖尖的点, 在数学上称为角的顶点。这两条线叫角的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教师引导观察:每个角都是这样的吗?然后师生一起在角上找边。

师: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 被我们称为角的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互动式的教学, 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了解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达到目标、过程、结论的递进。

(3) 练习

师:判断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为什么?现在你能完整地说一说角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图形吗?

学生先自己试着说一说, 再说给组内同学听。

师:同学们借助实物会画角, 那么你能把它的样子画在纸上吗?画之前, 老师想问问大家, 需要什么工具?另外, 在画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画角, 教师利用实物展台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

3.动手操作辨别角

(1) 游戏:找一找

师:同学们手中的一个角, 是老师从这个长方形中剪下来的, 请同学们找一找是哪个角 (教师展示已经减掉一角的长方形) 。能不能用一个动作告诉大家你找对了?

教师借助投影的展示, 让学生到讲台前用语言和行动说明找它的理由。学生交流, 互动。

师:都是从长方形剪下来的这个角, 你找到的角和同桌这个角的边一样长吗? (学生回答) 被同学们找到的这个角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直角, 比直角小的角称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称钝角。

师生共同感悟角是有大小的。

(2) 巩固练习

教师展示学生在教室内拍摄角的图片。学生判断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教师指导学生用三角板来判断角的大小。

师:在同学们判断的过程中, 角的方向和位置都有了变化, 那么它还是角吗?

(3) 感受角有大小

师:你能将手中的角变大或变小吗? (师生互动) 通过我们的尝试, 你发现了什么? (生:角是有大有小的。)

4.巩固拓展应用角

师:你们能用角的大小知识来说说你会选哪个滑梯来玩吗? (如右上图)

学生讨论, 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练习, 使学生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这样的设计, 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 而且又突破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5.欣赏

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感受角的魅力。

6.课后拓展

利用平面图形“角”设计图案。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中, 我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通过数学教学活动, 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数学。在课堂上, 力争给每位学生创造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 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另外, 巧妙地利用数码相机和电子白板, 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 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 就在自己身边,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课后借助“画图”工具让学生利用“角”设计图案, 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和生活中实物之间内在的联系, 为今后学习图案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评

我认为, 王征老师的课有以下两个特点值得称赞:

这是一节具有生成性教学特征的数学课。从整合 (融合) 的亮点看, 王征老师让学生使用数码相机去拍照, 学生用镜头寻找自己眼中的角, 然后用电子白板来呈现并逐步抽象。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生成性目标产生,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去伪存真, 逐渐构建角的概念。教师在关注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中关注教学事件。

能够践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学设计的六个环节中能够清晰看到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自己去寻找“角”、发现“角”、描述“角”、辨析“角”和应用“角”。

在教学设计中有这样几点值得商榷:

一些机械性的问题可以重新设计。例如, “同学们, 你们认识角吗?我们的周围有角吗?”这一问题。学生通常会机械性、习惯性地回答:“认识, 有。” (这种现象在教学实践中时常会看到) 这里学生缺少了适度的思考。建议去掉这个问题,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建议在“情境引入”后增加“用纸折角”的数学活动。“我听见了就忘记了, 我看见了就记住了, 我做了就理解了。”学生在“用纸折角”的实践活动中折一折角、比一比角、用“角尖儿”触碰手指, 将来就会形象直观地表征角的概念。

8.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篇八

核心提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活动,经历探索乘法结合律的全过程,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能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在新授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学生认知规律和探索规律的方法与...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活动,经历探索乘法结合律的全过程,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能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新授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学生认知规律和探索规律的方法与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把看到的现象用数据去验证,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从学生反馈回来的情况看,学生学得很不错。在学习过程中,我还用大屏幕出示了课本上语言较为严密的乘法结合律,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乘法结合律作比较,学生当时就把这个规律牢记在心中,效果很好。

改变评价方式,我抓住学生的已有感知,提出“观察这一组等式,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等类似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材料,提供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自然激起了探究的火花。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评价的多元性也体现了出来。

9.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九

学生学习中,难免有疑点、难点,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抓住它,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思维去介入,用儿童的语言去帮助,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分解学生探究的难点,使难点不难,让学生容易明白。

对于“乘法分配律”概念,老师们都是这样描述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用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第一次教学时,我照本宣科,反复讲解,但每次作业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3+5)×8=3×8+5。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所以第二次教学时,我就采用适于儿童理解的语言来理解乘法分配律:如9×99+99是这样描述的:9个99再加1个99共有10个99,写成算式就是:9×99+99=(9+1)×99。无需重复,学生居然能迎刃而解。

10.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秋游风景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到哪里秋游。老师前几天也和同学们到郊游,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回来,大家想欣赏吗?(出示风景幻灯片)这地方美吗?老师把这些图片都洗出来了想要吗?比一比哪一组表现最好,就奖励给哪一组。大家加油哦!

(设计意图: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打下伏笔。)

二、建立模型。

1、你们想去吗?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24人。(出示公交车幻灯片)

2、实验小学三年级师生共192人,四年级师生共184人,五年级共有师生230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同桌讨论如何安排车辆。

4、解决问题

(1)三年级师生共192人都坐小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92÷24=

②让学生猜得数,③讨论如何估计试商。

④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除数与商的积大了,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24”看作“2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级师生共230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84÷46=

②让学生猜得数,③讨论如何试商。

④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余数等于除数,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46”看作“50”来试商,初商“3”小了,改商“4”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情景图入手,让学生猜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问题由学生提,方法让学生找,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

5、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试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1)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2)继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余数大余或等于除数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3)小结, 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做“调商”(板书“调商”)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须调大。翻倍法,积要接近被除数。

(设计意图:规律由学生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计算。(机动)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624÷13的过程?

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小了?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大了?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不用计算,在○里填入“>”、“<”或“=”。

263÷27○10 602÷31○20 487÷18○30 第3题(提高题):先估算,再计算。361÷54= 448÷89=

342÷43= 216÷27=

3、帮帮老师。(机动)(课后延申)

老师带来了128张精美的小图片,(1)如果奖励给第一组16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2)如果奖励给第二组15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3)如果奖励给四(3)的61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质疑: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1.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2.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0+34=()+()36+()=64+()A +700=()+()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

37+26+63、37+(26+63)59+38+732和59+(38+732)

讨论: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

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李叔叔骑车旅行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三、小组展示 1.学生先汇报

A.口头列式:(88+104)+96 88+(104+96)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D.计算结果。得出(88+104)+96=88+(104+96)

2.提问:以上几个加法算式中,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1)谁能用符号(任意选3个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如:(□+△)+○=□+(△+○)

(2)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

三、练习

1.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10+20)+30+40 = 10+(20+30)+40 2.简便计算。273+352+648 64+36+81+19 3.五(1)班有学生51人,四(1)班有学生47人,四(2)班有学生41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12.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篇十二

1.结合“掷硬币”的游戏,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况,并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重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教学难点:能用数学语言描述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抛硬币,让生猜想哪个面可能朝上?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转转盘,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1)猜想: 出示四个转盘:图

猜测:转动①号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②③④号呢?让生独立猜测,并说一说想法。板书 :可能性大,可能性小(2)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各做10次实验。

(提示分工:一人转转盘,等指针停止后,把指针指向中央,其他人再转;小组学生轮流填表。全班分四个组,分别转①②③④转盘。)(1)汇报,全班交流。

2、纸杯感受事件可能性有大小

(1)猜想:抛出纸杯后,纸杯落地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桌交流并回答。(2)实验验证:

每人重复做5次,并记录表中。投影出示 落地的情况 1 2 3 4 5(3)、汇报交流。(4)、师生小结。

3、摸球感知,进一步了解可能性

(1)、出示盒子:出示问题:(要求:先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填写)分组实验加以验证、结论。(2)、讨论:(课本76页)师: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先让学生看清楚箱子里放的球的颜色和个数。① 填表 ②小组实验 ③结论。

三、巩固练习:

P76试一试。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列举出来并验证。

四、评价小结:

1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温度》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探索与发现

(三)乘法分配律P48-P49。

教学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出示题目:

⑴复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⑵口算。

(27+73)×8=800 40×9+40×1=400 14×(10+2)=168 10×6+10×4=100 ⑶用简便方法计算 25×63×4 ⑷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0×5+5×80(1250+125)×8 教师请个别学生口算。

(师:这一题,谁能口算出来?老师可以口算出来,你们相信吗?是不是老师又应用到数学的什么定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简单算式:让学生在这些算式中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行全班交流。

(3 + 2)×4 = 3×4+2×4 2×(11 + 9)= 11×2 + 9×2(20 + 4)×5=20×5 + 4×5(黑板板书)结果知道:这个式子的得数相等。

2.出示课本插图

①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大家能根据获得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教师出示问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②估计工人叔叔大约贴了多少块瓷砖?

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试着估计。③列式解答

学生在下面练习,老师巡视,练习结束后,要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全班交流。方法一:6×9+4×9=54+36=90(块)教师试着引导学生说出这边的6×9和4×9分别是算什么?(分别算出正面和侧面贴的块数。)(黑板板书)

方法二:(6+4)×9=10×9=90(块)引导学生说出:两面墙共有9列,一行有6+4块,所以我先算出一行有10块,再用10×9算出共有多少块瓷砖。(黑板板书)结果计算算出来的结果相等,那么用=表示这两式子的关系。(教师板书=。)④观察算式与上面式子相比,有什么的特点?

(等号左边的算式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规律: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因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因数。

从而得出乘法交换律的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⑤字母表示。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板书:(a+b)×c=a×c+b×c并带读。

三、拓展巩固训练。(课件)

2.计算 102×45(80+4)×25 32×27+32×73

3.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3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 ? 4.15×(40 + 8)= 15× + 15× 78×20+22×20=(+)×20 66×28 + 66×32 + 66×40 =(+ +)×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判断题 2.选择题

3.做一做 103 × 32 99 × 32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上一篇: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感想与收获600字下一篇:参加班级活动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