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7篇)
1.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篇一
关于小学教师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反思
实践教学作为高师教育的两个途径之一,在小学教师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小学教师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加强高等院校与小学的校际联合,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打破单一的实践模式,建立全程教育实践体系;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全面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上世纪末,为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国家将师范教育全部纳入了全国高等教育系列,完成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转型。小学教师培养开始了由中专层次向专科、本科层次转变。在转型过程中,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开始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性,使其具备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成为各个高等院校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以强化“师范性”为基本特征的中等师范培养模式逐渐边缘化,小学教育专业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泛化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品格。这种变化反映在教学上就是理论教学备受关注,而实践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局面带来的后果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与小学的实际需要渐行渐远。因此,当下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的现状,探讨相应的对策。一、概念界定
高等师范教育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理论教学,一个是实践教学。所谓理论教学,即通过理性的灌输与启蒙,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作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实践教学则包含了各种技能课的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教育科研、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
由于教育是实践应用性专业,需要经过“临床”实习,在师范教育从三级培养体系转变为二级培养体系,其内涵扩展为教师教育并走向专业化以后,实践教学在教师教育专业中已经成为与理论教学并驾齐驱的教师培养途径。实践教学的改革成为当今教师教育专业改革的关键。
2.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篇二
一、勿让课堂为合作而合作
在一些所谓的美术公开课中, 常常看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一遇到问题就来个小组讨论, 甚至任何形式的美术作业也都以合作来完成。这些合作徒有表演性, 实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延误教学。或许开课的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 是为了使课堂显示丰富多彩的新教育理念, 但是他却末能理解一点, 即课堂教学设计的合作环节应对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 我们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合作学习要讲究方法, 是有策略的。如人美版第四册中第七课《吊饰》, 要求让学生学会运用生活中收集来的不同材质来制作出形式各异、美观大方的作品来。在制作吊饰过程中, 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两次合作学习, 来有效解决作品呈现的差异问题。第一次合作是依据小组成员中各自所带的素材进行思考。由于组员内学生收集到的质材不同, 有的是一些废旧的瓶瓶罐罐, 有的是各类树叶, 有的是布片绒线等, 丰富与充实的素材为制作漂亮的吊饰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合作使小组的资源变得充实, 并围绕现有的材料来进行小组讨论, 如何做、怎么做, 群策群力、各抒己见, 确定好设计方案。第二次合作是在共同完成吊饰制作的环节上。学生按自己的情况, 在小组中领到适合自己的任务, 同时每个人要完成相应的制作, 通过合作组学生不同的分工, 协调合作完成作品, 发挥出团队的力量。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思想下的一种学习方式, 不是每节课必须用的形式;只有在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 才能更有实效性,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勿让合作片面与孤立化
当前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往往忽略了合作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预先获取知识、方法经验。在一些美术课堂上, 教师刚提出某个问题, 立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每个学生个体都未及思考, 就参与到群体的交流中。这种缺失个体独立思想的交流合作学习, 是不科学的;只能让部分学生更依赖老师和其他学生, 更多地丧失独立思考与个性创造。解决这种现象首先要求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不能片面与孤立的, 前提是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获取, 自主构建, 获取到知识、能力、经验等。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如在二年级下册《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教学中, 老师提问: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首先让学生自己把课前收集的相关动物素材取出, 分析动物的各部分特征, 然后与老师出示的艺术品中的动物进行比较:艺术家表现的动物在哪些部位进行了改变;引导学生从用眼看、用手摸、用脑思等,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个体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中来在个体都建立起自己的一定认识与理解基础上, 安排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这样的交流才能让学生彼此相互学习分享, 才能从中受益。
三、勿把合作问题的设计简单化
合作学习有许多优点, 不仅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与组织能力。但不是在美术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就会提升学生能力的, 而是应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有探索价值的、多样性的合作问题, 才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出自己的个性色彩, 才能展现美术所独有的个性创造能力, 才能呈现出艺术多元化的魅力。
在美术课堂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预设的问题要避免出现两个极端:一是避免问题过于简单, 无须争议的问题不采用合作讨论;二是避免问题过难, 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知识水平, 绝大部分学生也无法从自身的生活经验或理解上解答, 只存在个别学生的发言。那么什么程度的问题符合呢?我认为首先要与年龄学识相符的程度, 其次问题的答案不是单一的, 要有多样性, 更多地留给学生以不同的观点与想法进行互动交流。最后, 问题的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要有适量的难度, 要有能以多人共同参与完成的类型来设置。如美术第十二册中的《装饰柱》, 教师提出问题: (1) 你们知道装饰柱被人们用在哪些地方?起来什么作用? (2) 除了上述的地方外, 你觉得能不能用在其他地方做装饰呢?请你来说明。 (3) 如果要制作装饰柱, 你会怎样设计?你的设计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不同点在哪?或亮点在哪里?……逐层深入地提出问题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
四、勿让评价挫伤合作的积极性
对合作学习中小组的科学评价, 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正确的评价能激励组员, 帮助他们去点燃思维的火花, 让小组成员的合作更加团结, 让每个组员都能体验到成功与乐趣。错误的评价, 会在无意间损害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随着时间的延续, 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将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 组员相互之间会互相责怪、猜疑、怨恨, 彼些不愿意与对方合作等。其主要根源在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不到位,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对此, 我围绕两点来进行评价。
第一, 评价多元化。在美术课堂中对于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 采用小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师生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中体现平等、整体、发展、激励各合作组成员的的努力方向, 树立信心。评价主体多元化更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更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育人方针。
第二, 以鼓励为主。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多给学生赞许和鼓励, 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信心, 激发小组成员的创新欲望。如评价作业中教师围绕作品的某个特色或亮点加以表扬, 或者合作学习中的“过程”中学生团结互助方面表扬, 以肯定、发展、鼓励的方向评价。
3.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美术教学;合作;团队;整合共享;评价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态度。由于小学美术是一门比较灵活、触及面广泛,审美和欣赏需求高和需要集思广益的学科,以往的美术课堂上通常都是老师依据教材和教科书向学生传授知识,有些认真的老师会在课前再准备些有关的资料上课时补充进去,但是教材和教科书上的内容最多也就这么几页,有时学生自己翻翻就了解的差不多了,老师自己一个人的课前准备也及其有限,致使学生一节课哈欠连天,觉得空洞,无趣没有多大意义。而如今在小学美术课上应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后,课堂上有了大大的变化。在上美术课时不再是老师拿着书本念的一言堂,老师和学生在课前都参加到收集资料的队伍中去,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资料丰富极了,知识面自然就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激发出来了都特别想把自己的资料在课上好好的用上。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用处不仅仅如此,它还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可以这样说,合作精神是合作学习目的的一种体现。
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看出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一、科学分组, 取长补短
一个小组就是一小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可取长补短。为此,我有意识地将外向的和内向的,反应快的和反应慢的,兴趣高和兴趣低的,各自特长不同的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例如:本人在教学六年级的《变化的柱子》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每个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特长,有负责设计绘画的,负责剪贴的,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丰富自己的见识,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整个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让组内各成员的角色互换,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合作学习发挥团队精神
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中,多采用竞赛方式,对于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有促进作用。因为,个人与个人的竞赛多数挫伤一方的积极性。而合作学习是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这种格局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极大地消除了对于竞争失败的恐惧,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团结,发挥团队精神,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例如教学六年级美术课程《泥塑》中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用橡皮泥塑出造型独特、有创新,比数量的泥塑作品。学生群情激昂,学习兴趣极高,教学效果很好。
三、知识整合,信息共享
合作学习能更好的实施学科整合教学。让学生分工合作收集资料,采用上网查询、图书查询、实地考查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然后回到课堂,合作学习,共享信息,使学生得到了一次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而且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不仅使本堂课有了一个积极的好的开始,还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的激情,各种各样的资料也使原本的课堂教学的知识面大大的拓宽了。
四、积极评价,共同发展
合作学习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定为“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创作意图。学生互评是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在同桌、小组或全班之间,以学生自身的眼光来评判他们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创造成果,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面,从操作技能、标新立异方面,从合作精神、交流表达能力方面,不仅仅评价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个性化就是肯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成果,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
4.反思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篇四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且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可能得到进步和提高。
如何有机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
1、小组合作学习单词,朗读、记忆
单词的记忆是枯燥无味的,一个人的死记硬背远不如你问我答来得有趣和记忆上的`轻松。单词的教学完成以后,检查小组长的发音、掌握程度后,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组员之间互相纠正发音,帮助记忆单词。这种小组内的合作学习使部分平时不敢或不愿开口说英语的学生,放下心理负担,在组内先说一说、记一记。每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总是表现得特别得积极主动,组员也相当得合作。
2、小组合作练习、表演对话
课前的5分钟是英语课的自由对话时间,以及教学课文或对话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同学们自己在小组内学说、操练,然后进行表演。尤其在自由对话里,学生的合作练习、表演更显得淋漓尽至。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会带动较弱的同学,好的学生会因此变得更好,而较弱的同学也会因此而提高,这就是成功来自于合作。
3、小组合作背诵、听写单词
学习英语必须掌握许许多多的单词,无疑学生一定要背诵单词、听写单词,而且这种练习多数在课堂上进行。每次听写单词时,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会出现单词掌握不理想,须在课后重新复习和听写。因此,我就请一些优秀的学生帮助学习较为困难的同学,在小组里复习和听写,经过复习和重新听写,学习较为困难的同学也就渐渐地进步了,合作学习也增强了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4、小组合作唱歌、玩游戏
唱歌、玩游戏是我们英语课中的调味剂,既可营造英语的氛围,又可使学生在轻轻松松的心情中产生对英语的兴趣。为了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小组合作学习唱歌、玩游戏又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
5、小组合作编辑英语小报
5.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篇五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特别是反思教学细节的处理、反思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过程,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与败,并把反思与学习结合起来,不断地总结教育工作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我们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才能不断地促进自我的发展。
在今年初三第二学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有许多课时我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对此及时地进行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个性化的答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初涉课改的我坚定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信心。而学生们高涨的参与热情、课堂上精彩的智慧碰撞,使我更加醉心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然而,连续发生的几次尴尬让我陷入了迷惘。
尴尬一: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在上<<让社会给我投赞成票>>这一课时,出示了一段材料:
“小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答应每周日下午2点到4点都要准时为生病的同学辅导功课。有一天爷爷生病了,周日下午要看爷爷,小林为难了,说上午去不可以吗?爸爸说:“你忘了,上午还要到老师家学钢琴””。
请小组合作讨论思考问题:
⑴、面对诸多的事务,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办? ⑵、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当多种需要做的事情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选择?
在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发言的热情高涨,并且相互间展开了辩驳。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原来预设的两个问题只探究了一个。
尴尬二:同学不愿参与讨论
在上《向往公平》这一课时,出示了一段材料: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已有多年历史的义务教育借读费,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在借读过程中也能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绝执行。”
请小组合作讨论思考问题:
⑴.请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
⑵.为保证公民平等的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家和社会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问题提出后,我意外地没有看到预期的热烈讨论的场面,许多同学在讨论时也是心不在焉,甚至讲起了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我的心中顿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挫败感。
尴尬三:出现了“论坛霸主”
在上《面对责任的选择》这一课时,阅读材料: 材料一:被评为2008法制人物的河南省郑州市妇联权益部长刘宇,积极为受害妇女儿童伸张正义,努力为广大妇女儿童排忧解难。十多年来,她接待或解答妇女群众来访和咨询万余人次,成功处理了轰动全国的律师重婚、少女肚皮刺字、第三者状告合法妻子等案件。
材料二:2008年9月14日晚,经河北省正定县人民检察院批准,正定县公安局依法对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耿某等人执行逮捕。耿某兄弟因向三鹿集团销售的牛奶屡次检验不合格被拒收,逐向牛奶中掺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以蒙混过关。
材料三:2008年8月29日,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组织的庆祝教师节暨抗震救灾感中国师德标兵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谭千秋、张米亚、向倩、袁文婷„„70名在汶川大地震中感动了全国人民的英雄教师被授予“抗震救灾感动中国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请小组合作讨论思考问题;
⑴.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⑵.材料一和材料三有何内在联系?
⑶.你认为材料二中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⑷.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在巡查小组讨论的时候,我留心到个别同学在小组中一直在发言,占据了整个讨论时间,其他同学根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全班交流观点时,这几位同学频繁举手,口若悬河,相互补充、辩论,俨然成为了政治课堂中的“论坛霸主”,而其他同学则成为了“观众”。
连续的失败,让我不得不对近期的课堂情况进行反思。其实在此之前,小组讨论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如讨论时部分同学容易钻牛角尖、发表意见时总爱走题;讨论时的音量越来越低;主动举手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少„„由于这些点滴的变化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最终产生了上述三幕令我震撼的场景。在迷惘中,放眼四周,发现课改后的政治课堂,小组讨论已成为新的宠儿,备受青睐。但同时,让我感到困惑的一系列问题也在各类公开课中频频出现。难道小组讨论法仅仅几个月就该“寿终正寝”?师生互动只能回到传统的单一“问答式”?小组讨论究竟该何去何从?
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的理论,再度审视小组讨论,更多地看到了它的局限性:
1.课堂教学节奏不易控制,比较耗费教学时间
小组讨论中,首先是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中心议题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并互相倾听、共同探究。然后,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本组观点。在交流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如发言人数、时间、质量等。另一方面,交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课堂预设以外的新问题,并由此引发出新的讨论。因此,小组讨论中,课堂教学节奏不易把握,比较耗费教学时间,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也凸现出来。
2.学生的发言机会不易保持平衡 小组讨论中,每位成员都应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达到合作交流、共享提升的目的。由于按座位划分小组相比较更省时、易操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多用此种随机性分组。这样的学习小组是一个个成员相对固定的小群体,各成员在性格、学业、班内地位、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被他人倾听和倾听他人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在小组成员中出现强势和弱势之分。因此,小组讨论中,学生的发言机会不易保持平衡,个别与全体的矛盾也随之显现出来。
3.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小组讨论中,学生不仅要充分参与讨论而且要学会耐心倾听他人。全过程都需要学生个体具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同学的兴奋点,往往容易被吸引到发言中偶然提到的与议题无关的讨论中去。因此,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会专心倾听他人、讨论容易走题,随意与有序的矛盾也随之产生。
小组讨论的局限性决定了简单、浮于表层的形式模仿必然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但小组讨论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具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于是我决定改进小组讨论。因此,我对自己提出了优化小组讨论的要求,并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
1.理性把握小组讨论的时机
我经常在以下两个条件下采用小组讨论法:一是在解决重点、难点时使用;二是当其它教学形式的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时使用。2.科学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
小组讨论的问题,要符合开放性、激励性、层次性的特点。开放性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作出多种解释和回答的可能性、发散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激励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活动,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向纵深发展。层次性的问题是建立在学生过去的经验或知识上,充分结合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3.创造性进行小组讨论的组织分工
创造性进行小组讨论的组织分工,可根据学情的需要灵活选择分组方式和组内角色分工。分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按照座位随机分组,也可按不同观点来分组,还可让同学自由组合等。组内角色分工,指组内每位成员分别承担记录、概括、汇报、主持等任务角色。讨论时可将有序发言和自由发言相结合,在有序发言阶段,每位成员都必须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且在自己发言前,先用简短的语句对前一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概括。有序发言结束后,进入自由发言阶段,成员可自主发言。
创造性进行小组讨论的组织分工,有利于平衡学生发言机会和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学生耐心倾听习惯的养成,有利于讨论顺利进行。
6.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篇六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7.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反思 篇七
一、《美术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 进入课堂
《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要求以教学为中心, 强化管理, 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 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 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 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美术教师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结合过程和方法, 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法, 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各年级组织认真学习的基础上, 全体美术教师要有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 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美术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 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 人类社会的丰富性, 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 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二、师生之间互动, 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古人说:“心手相应, 机趣横生。”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了新的教育理念, 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给美术课堂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而传统的美术绘画课上, 教师往往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进行示范, 结果, 学生的美术作品大都与教师的雷同。这不仅遏制了学生各自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 而且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 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 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 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要努力处理好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重视培养学生应用美术的意识和能力。从师生的关系看, 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性;从教学的过程与结果看, 要注重教学的过程和知识的生成。而所有的这些, 都有一个基础, 那就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既然教学是学生所熟悉、喜爱的, 学生所了解掌握的相关知识也许比教师还要多, 教师不如大胆地把课堂教给学生, 在整个教学中只做一个参与者,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这样,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形式,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注重调动学生的审美能力, 创新评价
审美观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 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美的评价。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未谙世事、天真淳朴, 教学中有意识的审美导向, 可以使他们从小就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 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 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 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形成正确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 人才会按照美的标准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如果没有正确的审美观, 那么就会美丑不分、善恶不分, 甚至以丑为美、以恶为善, 根本谈不上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在授课的过程中, 审美意识是将伴随学生一生的重要的视觉意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美术教师要科学地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创造用多种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 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 美术教师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 引导他们多听、多想、多看、多做, 促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 逐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意识, 不断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抓实常规, 注重对学生学习评价
现在的学生往往喜欢主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果教师还是把知识讲透, 学生被动接受, 也许从短期效果来看, 学生学会了, 但从发展的角度看, 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学习机会。教学方法上只重视讲授法、谈话法, 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 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 学生听起来很枯燥。在教学中, 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 学生表现参差不齐, 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 我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 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 评价以肯定为主, 教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己评价有机结合, 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 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从课程建设的角度, 促进了美术教学观念的转变, 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 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 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 充分发挥了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之, 进入21世纪, 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更高, 美术教师在今后的美术教学工作中, 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美的创造过程, 更是一种心灵美的塑造过程。因此, 我们广大美术教师只有不断审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才能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 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 在这种学习观念下, 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 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作为小学美术教师, 这几年我力求把美术课上得更精彩, 让学生更喜欢上美术课。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评价,课程评价
参考文献
[1]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8.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篇八
一、加强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美术知识结构相对松散,学习新课时对课前相关知识的收集与整理就显得更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小组的讨论正是由于学生对课前相关资料准备不足而无法深入全面地展开。资料的收集可以是告诉学生相应的网址,引导他们查询,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收集生活中的小知识。加强对相关资料的收集使小组讨论更加活跃,并且在资料整理过程中也加强了小组成员间的交流。
二、学习小组组织形式多样化
小组的形成既可以是按原座位就近组合,也可以让他们自由组合(4~6人),让学生尝试和更多不同的人交流合作。自由组合会使学生感觉自己在小组中是独立平等的,没有太大压力,容易建立自信心。小组合作中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协调人,协调人的主要工作是当小组成员发生争执时负责调解,让争执者说明自己的理由并讨论总结。对于组合中形成的强弱差异不同的小组,教师要根据每一小组能力的不同提出相应要求,并对弱势小组重点帮助,多启迪他们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增强小组成员的自我管理
如何加强小组成员的管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小组活动前明确目的
在讨论或制作中围绕“目的”有的放矢地去做。避免因目的不明确而造成小组合作混乱。
2.提出确切要求
目的是学生将要达到的终点,要求就是达到终点的步骤与方法。我在教《画脸》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相互在脸上作画。在脸上作画是“目的”,怎样在脸上作画呢?我一边作示范一边讲要求,并将要求用幻灯展示:①注意安全,当心笔戳到眼睛,颜料不能画到嘴、耳、眼里。②构图大些。③颜料调制时一次挤足,浓一些但别流淌下来。④画时一笔成型,不涂改。⑤被画者配合好,不乱动。画眼部时闭上眼睛。⑥小心弄脏衣服。这样学生讨论制作就会围绕要求展开,很快就能掌握画脸的要领及注意事项,再加上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一件作品很快就完成了。对于学生讨论中的争执,教师发挥指导者和督促者的作用,加入他们的讨论并提出具体要求,例如:考虑周围正在专心致志学习的同学的感受;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用来综合争执中各方的优点,并提出更好的设计想法。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要求更好地管理自己。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积极地探求、创新,及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应积极地引导、组织好学生的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9.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篇九
三、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用心性:
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靠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在《棋牌乐DD棋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绘画及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制作有创意的飞行棋,在教学安排上,我特意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联系,好让美术活动的桥梁。透过这个桥梁学生看到的是一个与他们的生活、情感、需求息息相关广阔而美丽的美术空间。本课教学任务的安排分为3个部分,首先是用彩色笔画一个搞笑的小人,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个人的喜好描绘能显示个性特点的小人;其次用剪刀挖眼,剪出人物外形轮廓,要注意剪纸操作的程序和工具的正确使用;再次将做好的小人套在手指上,尽兴玩耍游戏。本课的教学策略是在确定中心任务的前提下,《会走的小人》一课抓住课题中“会走”两个字做文章,围绕“故事”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从动人的情节中强化对运动形象的体验以及思维发散的扩充,由表及里触及灵魂,借以激发创作热情,增加学习的表现性。
10.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 篇十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1
本次课,我花了很多精力去设计教学过程,反复思考过如何才能在完成教学任务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可最后还是没有完全成功,经过何老师的讲解后,我的体会可以说的深刻的,让学生在玩的状态下,不知不觉下,我完成了教学任务,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心,也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上课。这就是一篇不常规的教学设计,在与第一次教案进行对比,很明显得我明白了什么叫不常规。
其实在设计本次课时我有请学生来办公室玩彩泥,因为我原先的要求是学生用彩泥制作一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惜没有学生能完成,只有学过彩泥制作的学生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不会,所以我才改用了简单的水果和蔬菜。了解学情也是在设计教案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我事先没有请学生来制作,那在课堂上学生就无法在3分钟之内开心的玩彩泥,就不能完成我下一步的计划了。在设计教案时,还是这个问题,从学生的情况去考虑,这样的思路总不会错的。
各种塑料的、陶瓷的、不锈钢的水壶由于较为常见,往往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因而学生表现壶时,大多平面化、概念化、程式化,较少有创新之处,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单纯片面的、主观的表现方式,通过积极地欣赏古今中外的壶的造型,在尝试用各种工具、材料来制作壶的过程中,切实地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从而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壶文化。
最后讲到评价部分,有很多种方法,有教师评价,学生自己评价等,这次课我是向全班展示再评价,但是其中还是存在问题,就是我没有考虑到,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见作品,而不单单是只有上台评价的同学。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讲解,才能是全班的同学有所提高,每一节课不是只有一个学生,当回答问题或者游戏时,展示作品时,我都要让全班同学看到、听到和玩到,这样才能达到教学要求。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就是紧紧抓住学生对玩泥的浓厚兴趣和心理特点、认知潜能,创设环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体验到操作、尝试、成功的乐趣。在教学开始的巩固复习环节,以及屏幕上出现的《夸张的脸》泥塑作品图片。看到这里,将学生带入巩固学习之中。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在学生观察中,教师没有停顿在单纯的回忆层次上,而是马上提出制作泥塑的要领,这样引导把学生对泥塑制作的回忆转到美术本体的内容上。从无意识的观赏到有意识的欣赏、分析。紧接着带领学生完成第一、二步操作,最后是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大胆设计、精心制作头像作品。技法的学习,是通过教师的有效示范和课件体现出来的,在示范中,教师注重和学生共同学习,指导学生寻找与之相关的动词,把动作和泥塑的基本技法结合起来,一是体现学科整合,让学生有更深的领悟,又解决教学重、难点的问题。最后通过播放音乐、独立创作的方式,充分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里发挥,创作出富有童趣的艺术作品。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我们从下面几个地方体现:
一、体现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学生都喜欢“玩泥巴”,而这节课的切入点又是学生熟悉的形象。这给他们提供了饱满而自由的艺术想象、艺术创造的空间,而泥材的创新(彩泥和陶泥的结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再加上作品是三维空间,培养审美创造力的功能更强。泥塑又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是一项和泥、工具、材料打交道且工序繁多的创作活动,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习惯。最后的作业,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现学生之间的激励互补和集体智慧的优化组合。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3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时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同学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同学审美能力,培养同学认识美,发明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为了更好地掌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同学发明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同学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需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这不只要求我们自身要有发明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使同学感到有兴趣,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同学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而且还必需根据同学的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示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发明的整合,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值得去去研究与探索的。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和课外的学习探索与实践,我做个了小结了,总结了教学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征如下:
1、开放的题材形式
新课程规范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同学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示留给同学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示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同学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2、开放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同学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无妨带领同学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同学观赏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同学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月生活想结合的能力。
3、开放的评价规范
我在教学中一贯树立同学自信心、自尊感。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只协助教师掌握同学心智和发明力的生长情况,和时给予同学启发和协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同学表示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保守用“一个规范”去套同学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同学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同学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 “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同学胜利的喜悦;在表示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同学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时提高美术素质,不时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同学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同学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区分、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同学发明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同学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同学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4
这是四年级上册涉及色彩知识内容的一课,是在上一册学习《三原色、三间色》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色彩练习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较枯燥的一课,因为它的专业性较强学生较难理解。
通过观察捕捉自然界和生活中见到的对比色,探讨它们各自的特征,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及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本课还涉及了“造型与表现”和“设计与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欣赏、思考、观察、讨论等活动,了解色彩对比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组合原理,并尝试运用对比的色彩作画,从而对色彩的对比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下阶段色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为了在导入部分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课的学习,我特地加入了孩子们熟悉的多拉A梦首先引出三原色,再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设定层层任务让学生完成。学生在思考、学习、游戏、尝试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色彩的对比关系。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收获不只是完成的作品,更主要的是他们从此会用审美的眼光感知身边的色彩,并有意运用色彩美化生活。
由于准备的时间不够充分,本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上体现较少;本课拓展的部分如果能把音乐和美术相结合,加入听音乐感觉对比这一环节,学生对于对比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刻,从而创作出更能完美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5
事实上,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是不太相信孩子们的想象力的。因为以我的经验判断,孩子们到了中高年级,不知怎么就想不出那么多奇妙的东西来了。这节课是针对五年级的孩子,我以为他们肯定会有些吃力,作业也会有很多雷同。事实告诉我,我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孩子们想象的积极性很高,我的预设根本不够他们用。他们想到了很多我没想到,教材也没想到的场景。有一个孩子甚至说图上的那个孩子是肚子疼,想吐。他的答案引来了一片笑声,但我表扬了他,因为我们都没想到,他想到了,而且确实还有那么点意思。我想,我们成年人失却了曾经超级想象力就是因为我们的上一辈曾经嘲笑打压了我们天真的想象吧。所以我认为只要孩子敢想,就该表扬,更何况是还想得像模像样的。要是这次打击了他,说不定下次他就不肯想了,那才是最可怕的。
这节课上得热闹,最后作业的效果也挺不错,应该算是我这学期上得比较满意的课之一了。但是后来我也想了,如果我能够多提供几个人物的动态,孩子们的选择空间会更大些,而他们的想象也会飞得更高更远一些吧!另外,每一组总还是有孩子参与得不够积极,也仍旧有照搬别人作业的现象,这些孩子这样做各有各的原因,我想,我还是应该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他们,毕竟,想象力是一辈子的事,想象力强的人会格外出色。我希望我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这一科上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一点——不管是技术、人格还是想象力。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6
你在童年的时候玩过泥巴吗?你手中的泥巴会听你的话吗?《塑个小动物》是<美术>第三册第13课的内容。为了让二年级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内容,我把课题改为《泥巴真听话》!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很想知道泥巴怎么会听话呢?因此把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
孩子们对玩沙玩泥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作为生活在山区的孩子,泥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对泥土的可塑性及用途有一些了解,所以我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亲自动手用水和泥巴先尝试玩泥巴的感觉。在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美观的泥塑作品,使学生知道泥塑是由什么做成,并让学生在欣赏中开眼界、激情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然后教师现场制作泥塑,把一块普通而又平凡的泥巴变成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以“这泥巴可真听老师的话”来引出新课。
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揉一揉,亲身触摸泥巴,体验对泥巴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泥巴的特点,并探究出水放多了泥巴会沾手,水放少了泥巴就太硬的特性。
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我给学生出示一些主题:如水果、蔬菜、玩具、点心等,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技法大胆想象,明确主题,构思制作出新颖而又别致的泥塑作品,教师可巡视指导。最后展示学生制作的每一幅作品,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我都给予鼓励。然后让他们自评、互评或师生共同评价,特别是让学生对自己制作比较精美、有创意的作品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和体会。目的是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7
现在使用的小学美术教材浙教版从三年级起就设有中国画课,可小学生一般都没有国画基础,要搞好小学的中国画教学,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就很有必要。国画是视觉艺术,是要求通过眼镜观察、用心感悟才能学会的的技艺,而且,观察能力是一切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后才能形成信息反映到头脑中。因此,我在国画教学中就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重点,让他们在观察中探索、学习。
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我总结了“笔墨练习→临摹作品→实践创作”这条行之有效的的教学方法。
“笔墨练习”,是指用笔用墨的练习。通过正确掌握毛笔的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点饰等笔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及相互渗透晕染,通过简单物象的表现及组合的反复练习,使学生逐步了解笔墨练习的含义,掌握用笔墨造型的基本方法。用笔、用水是学生学习水墨画的难点,用墨、用色也是比较难掌握,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在学习,虽然难学,但是配以儿歌,也就变得简单多了。配合学生水墨画教学的儿歌有许多,这在前面案例中有所体现,不再赘述。在一系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儿歌配合训练中,学生掌握了工具材料的正确使用,学会了画水墨画的方法。通过儿歌配画、绘画背诵结合的教学活动,学生无论是在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水墨技法的运用和巩固也是相当有效。
“临摹作品”是大多临摹国画大师齐白石等人的作品,这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借鉴大师的绘画技巧,以提高自己的绘画表现能力。小学阶段的中国画教学,一般都是以临摹形式出现的简单物体居多,如蔬菜、瓜果、动物、山石树木等。我一般指导学生先画什么,该怎样下笔去画,再画什么,又该如何表现,并在对开宣纸上清楚地演示作画全过程,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正确的临摹方法了。
“实践创作”有助于对所学国画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巩固,它是绘画技能与创造才能的综合体现。创作前,我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反复观察一些事物形象,如带学生去郊外观察河边的垂柳、秦淮河岸边的.小船、池塘的荷花,看远山的延伸以及山外有山是如何婉蜒连接的等等,并且要求学生直接用笔墨画一画。平时还要求学生画一些家养的可爱有趣的小狗、小鸡、金鱼等,以提高学习兴趣和为创作收集更多更广的资料素材。然后,我再引导学生构图,黑的山、白的昼、浓的烟、淡的雾、轻的云、重的山等,这些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国画知识与技能,将自己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十分生动的迁移到水墨作品的表现中。果然不少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出内容丰富、童趣盎然的少儿国画作品。如《丰硕图》、《丝瓜》等等,这些画形象简单生动,别有情趣。
由此证明:“笔墨练习→临摹作品→实践创作”,不但对小学美术的中国画教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国画这一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为更多的人从小学习,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8
一节课下来,每个孩子都兴奋不已,戴着自己的虎头帽,蹦蹦跳跳,可爱极了。在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眼、耳、手和大脑的思维,孩子们时刻处于积极、兴奋、热情的状态,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教育氛围中充分释放了自己的心灵。在他们的作品中,凝聚的是孩子们的智慧和热情。
教学初始就运用老虎声音的冲击力震撼学生,马上紧紧吸引住了孩子们充满好奇的心。然后介绍虎头帽的人文精神,拓宽孩于们的知识领域。“虎”的寓意,使孩子们增强对民间艺术品的理解,对传统美术的继承。比较虎头帽和真老虎图片,探究工艺美术的夸张法。自主学习虎头帽的制作过程,分析其材质、制作方法、步骤,使孩子们头脑中有一个很好的条理,为创作打基础。学生制作的同时,不时提醒孩子们做出有特色、有创新的漂亮作品来,使其明白创作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通过互评、他评和自评,锻炼孩于们的欣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9
布艺在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它柔化了室内空间生硬的线条,给人以视觉上的温馨感、触觉上的舒适感、趣味上的个性感,彰显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布艺还是一种变废为美的工艺活动。布艺中的“布”,是各种纤维品的总称,可收集的材料有: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根据材料的质地、花色、品类因材施艺,运用捆扎、填充、剪切、缝纫、装饰等方法制作布艺作品,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其个性,发展其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等。
本课围绕“布艺”这一主题安排了两个相关学习活动:利用各种旧布料展开联想,制作一件布艺小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活动一更多涉及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自由性。活动二则更多涉及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功能性。
我在教学过程的安排,设立如下程序:创设情境——欣赏激趣——感受材质——学习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创设情境”时利用精美图片展示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布艺制品,让学生重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欣赏激趣”环节利用实物欣赏民间布艺制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从民间工艺品的造型、色彩和装饰方面汲取营养。
“感受材质”时让学生把布和其他的材质进行比较,通过观察、触摸、挤压、拉扯、拆开等方法对布料的特点进行较全面的了解。
“学习指导”在造型和制作方法上加以指导。可通过对原材料方向的变换、原材料局部造型的改变等,设置几个小游戏,激发学生展开联想。
“创造表现”环节中我加强个别辅导和经验提示。
“交流评析”时大胆的表扬学生的想法,肯定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通过以上活动,大部分学生都有完成的比较好,有些想法很新颖,很独特。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10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
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
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11
开学第一天的美术课,一4班学生给我的大体感觉是:全班课堂纪律很好,但总体上表现不够积极。整节课上只有5位学生先后主动举手发言(一4 班有47名同学,主动举手的同学才占到全班的9.2%),更多的问题都是我点名回答的。我觉得学生不够主动的原因有三:
一、因为第一天上课,学生还没有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
开学前的一个星期,学校专门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和开设讲座,对学生的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进行培训,但我们知道,习惯是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形成的。虽然班级里分成8个学习小组,但当我提出问题要求小组讨论时,班级时并没有出现我想要看到的热烈讨论的场面。〔这里要做点说明:我校参照新课改的理念并学习杜郞口的教学模式,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在初一年级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在学习形式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每个班级都分成6到8组,每组6人(由于人数关系,个别组是5人或者7人,不超过8人)。〕
二、美术课是在下午,学生已经比较疲劳了。
学校的作息时间是:早上6点40到校早读,上课时间是从7:30到11点20,上午有四节课,第节课45分钟,中间有两次10分钟的课间活动、一次25分钟的课间操和一次5分钟的眼保健操。11点20到下午1点30第一节课之前,学生除去吃午饭和午睡的1个小时,其余时间还要进行学习。对于正在发育的初一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强度肯定是不小的,所以比起上午的课,下午的课在教学效果上肯定会打折扣(我想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
三、课前准备工作不够完善,没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欣赏课,虽然我在去年已经上过了,并且有相关的教案和课件。但我还是进行认真的准备:查看了新课标关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的学习目标,并看了“如何更好的进行美术欣赏”之类的文章,结合去年的教案和课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手点,重新设计了教案和课件。中午我把课件拷到了美术教室的电脑中,但在我下午上课之前,学校的另外一位美术老师(是我的老婆)打电话过来,说她本要上课的初三教室里的电脑突然出了问题,要到美术教室上课,(没办法)所以我只好在教室上课了。其实,学校是有两间美术教室的,但只有一间有多媒体设备。考虑到这学期学生要循环使用美术课本,所以我在开学前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把另外一间美术教室装上多媒体,但是昨天才装好。还有教室长时间没有打扫,所以只能等打扫过才能进去上课。
基于上面的原因,我只能临时改变计划在一4班教室里上课,但已经没有了上课的节奏了,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评论:当然,我对初一4班的这种感觉只是一节课的感性判断,这一感觉是否准确还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进行判断。还有,我还需要访谈调查一4班的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听听他们对一4 班的感觉,这样才能作出一定的评价。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12
《巨大的恐龙》这一课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我的计划是将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分别为绘画创作和陶泥塑造,本课为第一课时。
说起恐龙,孩子都比较感兴趣,特别是男孩子,他们从小就喜欢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有关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有利于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绘画创作。
为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一段视频直观地再现恐龙时代。通过观看视频短片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是分析恐龙的外形特征,这是本课的难点,这里我花的时间比较多,作了重点分析,比较它们的牙齿、头冠、头、尾巴、背等、这些为后面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教师演示这个环节,我是用一幅恐龙化石来再现恐龙,为后面的学生大胆创作做了示范,发挥学生想象力。教师当场示范及范作的出示能直观的让学生了解绘画步骤与用线表现的技法,是有利于学生绘画技法提高的。在评价活动中,我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说说“给作品取了什么名字?”“说一说自己的恐龙有哪些特色?”,“谁的恐龙画的最棒?”通过师生一对一答的交流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评析作品的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所感的勇气。
当然,在本课的设计和实践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带的恐龙玩具(资料)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没有进行准确适当的小结等等。这些问题都将成为我以后备课时思考的重点。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13
这节美术课的主旨是要在课堂中体现学习策略的指导,因此,在这节课中,我着重设计的几个环节,也是围绕着这个要求去做的。
由此,我制定《黑白撕贴画》的教学目标为:
1、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所撕的多种图形来进行想象;
2、掌握事物组合的次序;
3、学会合理处理黑、白、灰的关系。
学习策略的指导目标为:
1、让学生通过黑、白、灰三者关系的理解,了解颜色搭配的常用规律:深浅搭配。
2、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摸索出制作的方法;
3、撕贴画的具体制作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几个目标的达成有轻重。
1、“撕贴画”本身不是新授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撕贴画所需要操作技术含量较低,因此我将重点放到色彩搭配上,所以重点在“黑、白、灰”的搭配之上,让学生体会并能够欣赏黑白灰效果。
2、撕贴画的具体制作步骤,我并不去着重强调,而是将整个环节让学生回忆一下,即:想—画—撕—贴
3、“想—画—撕—贴”重点给学生强调的了“想”,考虑的原因是我认为这能解决平时学生匆匆动手,不经思考的习惯,也是一种隐性的学习方法的渗透。
4、在撕的方法上加以演示,并不是本环节的重点,而是必要的环节,不然撕贴画少了一点具体指导和示范很容易走入误区,必要的扶并不会约束学生的学习个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教学问题,需要反思与改进的。
(1)“教”与“做”脱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欣赏看的东西很多,往往使学生在眼界是有所提高,但对于如何操作还是缺少了必要的演示。使学生在欣赏完一节课后,对于作业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小练习作业的时间,并结合最后课堂作业形式层层展开,让学生的看的过程中就能掌握作业操作形式,不会在真正作业时感觉到困难,应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2)层次展开不明显。
学习的过程都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帮助作用。在课程展开的过程中,这种层次递进的感觉不是很明显,内容衔接不自然,内容有些跳跃性。可以在各个内容连接处加上转折性的语言或活动,使学习有连续性。
(3)“黑白灰”讲解缺少教师的直接演示。
教学过程中,黑白灰部分内容的讲解一直觉得没有讲清楚,学生作业最后对于黑白灰的概念仍旧没有意识到,其实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教师亲身示范,在投影仪下,可以利用已经准备好的黑白灰纸条进行现场摆置,让学生直接体会黑白灰的组成对于画面感观的影响。
总之,《黑白撕贴画》主要就是为了能让学生用撕贴这样能够简单操作的方法通过拼摆组合粘贴,体会黑白灰的搭配关系,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习黑白灰的搭配美感。同时,也让学生在平时色彩丰富的生活中,用黑白灰的角度去观察欣赏物体,并能发现美的存在。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14
优点:
1、教学内容的选择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以现实生活为切入口,从而保证了学生能兴致勃勃地投入活动,而不是从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
2、强化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这一概念。教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学会研究、学会创新。教师很相信学生的能力,也很民主,相信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设计学习活动,自己选择学习伙伴。
3、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在学习方法上给予了有效的指导。同学的合作学习指导科学、细致,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4、教师在设计活动时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活动设计、作业要求,这样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进去,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活动都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
5、重视课堂中学生学习过程和作业的评价,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进行了必要的指导。评价以鼓励、赞扬为主,肯定同学在活动中付出的努力,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然,教师也给学生提出了积极性的意见和建议,使评价更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6、教师要注重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适宜的情境,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受到点拨。寻找多种机会发挥教育影响。教室的安排、布置、考虑多功能性,变化,有利于学生再创造。
改进:
1、大胆地开放师资。同学、家长、文化市场老板都可以成为学生今天学习的老师。课前学生可向文化市场老板了解各种各样的纸,向家长学习用各种纸做小物品。课后可以请家长和同学一起做比较大幅的剪贴画。课堂上,我们是否也可以请家长来进行剪贴画的指导呢?教师要树立“教学相长,能者为师”的思想,劳技课可以改变教师一统课堂的现象。
2、充分地利用教学空间。课堂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能否把要展示的剪贴画提前布置在教室里,让学生有空去看一看,聊一聊,既节省了时间,又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15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劳动动态美,树立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我们要利用好文中一些素描、速写和版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思考、体验和想象人体活动时各部位的变化,体会各种劳动的动态。
劳动,身体各部分之间为保持平衡会发生相关动态。因此,在劳动中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的动态美。比如画家王文彬的油画《夯歌》是描绘一群姑娘在打夯。在夯悬于半空的最紧张的瞬间,表现了年轻姑娘蓬勃的朝气和建设新农村的崇高理想。画面构图以倾斜的不稳定形式来加强打夯的动势,生动地表现出劳动的美感。
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劳动之美,树立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描绘劳动中的动作、工具以及周围环境,不仅可以提高造型表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也是美术课程的学习价值之一。
教材还重点展示了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作品《拾穗》,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外画家对劳动动态美的不同风格的描绘作品中进行比较、欣赏。同时还选择了一些素描、速写和版画作品,为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思考、体验和想象人体活动时各部位的变化,体会各种劳动的动态。教材还演示了不同动作的动态线,让学生对人体的动态有直观的感悟。“试一试”和“提示”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一化解。“学生作业”的展示和“学习建议”都提示了对学生创作的要求。
教学时,教师讲劳动的故事,让学生回想自己在劳动的时候或看爸爸妈妈在劳动的时候是怎么样子的——例如扫地,人是弯着身子的,头是向下的,双手拿着扫把等等。为了更好的强化学生们心中的印象,我让学生进行模拟,通过模拟不但使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而且为学生更好的表现人物打下了基础。最后是学生欣赏书中作品,感受作品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再进行人物动态定位指导,学生就能够创作出不错的作品了。
但是,在学生进行创作的时候,对人物构图必须进行巡视指导。构图的好坏是一幅画成败的关键,否则就不能表现出人物劳动中所体现的动态美。
11.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漫无目标地讲“自主”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但是有的老师戏言到:“语文课,学生想怎样做就怎样做。”“自主学习”变成漫无目标的“自由学习”,老师岂不是无事可做了吗?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
2.合作,只注重形式
我们看到的课堂讨论,往往是“四人小组”的形式,似乎这就是“合作学习”。
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先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叫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讨论。时间一到,立刻请同学起来回答。讨论仿佛成了做广播体操,老师叫讨论就讨论,老师叫停你就得停,不管学生有没有讨论好,或有没有思考好,规定的时间一到,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这既不合学生思维规律,又不尊重学生,这种名为“合作学习”的讨论是虚设的。在这种缺少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怎么“合作学习”?
3.探究,只是摆摆样子
我们看到一些课,老师布置一点所谓的探究的问题,只不过是点缀一下,摆摆样子,最终还是老师宣布答案,草草收场。
我们不去抓学生思维的过程,却追求结果,白白失掉了学生探究的时机,这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抓住机会,让学生把自己思维过程说出来?他们在述说的过程中,可以整理思路,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收益肯定是大的。
二、策略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我们在语文课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有哪些策略呢?
1.指导学法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
当然,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在指导学法的同時,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前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愿学”“乐学”,因为不解决“愿学”“乐学”的问题,也就谈不上“会学”“善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愿学”和“善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学生养成了自学语文的习惯,掌握了一些自学语文的方法,那么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会有基础。
所以,我认为指导学法,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是十分必要的。
2.创设氛围,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保障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尽可能把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使学生感到亲近;尽可能把教材以及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极力拉近,与学生产生共振共鸣。
3.生发问题,与学生主动探究、勇于与创新同步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在课前依据教材和所了解的学情而提前预设一两个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问题,同时根据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预设,对生发的新问题,恰当地追问。这样我们才能与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同步。
(1)指导评伦。如教《皇帝的新装》时,学生讨论“皇帝上当受骗的原因”,有的说在于骗子,有的说在于大臣,有的说在于皇帝,教师在旁用亲切的话语体温:“那么,你从哪里看出来?或者说,你的依据是哪些呢?”引导学生整理思路。这样的设计、追问有利于引发学生积极探究。
(2)激发学生质疑。洪镇涛先生说,不断地质疑问难,并挑起争辩,创设一种思考的情境,改变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有的那种松弛的心理,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活跃的状态,“迫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并且把思维的触觉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不同于教师和教材的见解,改变学生总是跟着教师和教材转,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使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
(3)鼓励学生创新。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多角度、多方面去看问题,使思维更加灵活而有广度,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课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少老师有好的经验和策略,只有真正领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语文教学才难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2.合作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二
关键词:合作教学,初中美术,应用途径
1.开展合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合作教学是在师生互相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排除一切强制性要求,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严格、自觉的学习要求中获得知识水平与能力的提高。合作教学营造的氛围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和谐,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必再承受教师的压力,尽情发挥想象力,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探究之中。初中美术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为了促进学生审美水平及创造能力提高,教师应努力营造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的意识,提倡学生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思及与众不同的疑问, 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多选择机会,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旁引导的融洽学习环境。在合作教学前,教师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比较学生在性格、知识积累、男女比例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合理分配,使每一个小组有4-6人,尽量保证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小组内部推举的前提下, 由教师综合考量选定组长负责小组内活动的开展。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在合作与竞争意识下促进学生发展。
2.合作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上的应用
2.1教师在旁 引导 ,强调合作主 体。
对于刚刚接触合作学习的学生而言, 其无法确定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如何参与小组合作才可以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此时,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在引导学生学习参与知识探究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小组活动开展,使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合作学习产生的巨大价值。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安排探究活动, 使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到作品鉴赏与创作的美术学习中。例如,在对《最后的晚餐》进行欣赏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请用自己的语言为这幅作品做一简短介绍”的学习要求 ,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学生在思维的启发下真正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 促进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及学习技能的提升。
2.2创 设 具 体 情 境 ,展 开 合 作探 究 。
在开展合作探究前, 教师应努力创设与知识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学有所获,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 使其在高涨的积极态度下增强自身学习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授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学习经历联系起来,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无论是与生活中常见景物类似的作品鉴赏,还是与自身曾经学习过的历史、地理、音乐等相关的艺术背景, 教师都应该积极利用起来, 通过创设具体情境, 营造民主融洽的探究氛围, 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环境依托,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例如,在《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学习中, 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在组内互相谈一谈自己曾看过的劳动情景,拉近学生与作品间的距离。然后在民族音乐的伴奏下, 教师就学生学习过的历史与地理知识讲解作品的创造背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在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下,俄罗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最后,教师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一幅以“劳动”为主题的艺术创造,小组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共同创造,使学生真正领悟到美术的独特价值。
2.3强 化 合 作教学 中 的 师 生 评 价 。
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实时评价, 在参考学生给予的意见及自身反思的基础上,增强合作教学效果。强化合作教学中的师生评价,体现多级性与多维性的评价标准,以适应不同能力与个性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对于同组同学的评价及对于环节设置的改进措施, 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强调美术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路。
3.结 语
13.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 篇十三
对于教学结果,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觉得在整个教学流程中,从音像引入、师生交流到学生表演都是成功的,这些环节确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学生的交流完整准确,学生的表演生动到位,从学生的表情上可以看到他们已经跃跃欲试。问题就出在我的示范上,我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有个更加直观的创作形象。可为什么就在我的示范之后,学生的作业就会缺乏个性,千篇 一律呢?原因就是我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别是针对二期课改的学科特性,忽略了低年级学生源生态的东西,只关注到技能方面的细节部分。低年级学生对创作人物形象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教师的示范正好给了学生一个台阶,使学生获得了形象上的目标,同时也失去了创作的条件,限制了学生的创作空间。真是示范惹的“祸”。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一情况,我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及时纠正了教学流程。在听、看、说、演之后不再安排教师示范,而是在出示创作要求之后直接进入学生创作阶段。实践证明了这个改变是正确的。在经过了一系列铺垫之后,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人物创作丰富多样,动态生动,极富童趣,对雨中的人物形象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认识。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我觉得,课堂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开发右脑的目的,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要求是非常严谨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计划全盘流产,就如本课中,整个创作前的教学设计合理有效,也确实激活了学生的被动知识,但恰恰就是一个小环节暨教师的示范葬送了一堂本可以完美的美术课。所以,我觉得美术课中的教师示范必须谨慎。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教师的示范,但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这个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右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传达的学习策略非常重要。不要盲目地运用示范,要充分考虑美术学科方面的本质,要充分考虑学生源生态的东西,要让学生有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想像与创作空间。这样,学生的创作才有价值。
14.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反思 篇十四
发布者: 赵广荣发布时间: 2011-12-24 18:17:51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反思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就美术课课堂教学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1、内容上注重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艺术素质: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我在三年级的美术课上,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从线条中去感受写生画的内涵及特征。
2、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如我在教《神奇的天空》时,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
3、素质教育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节日贺卡》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绘画及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制作有创意的贺卡,在教学安排上,我特意将本课安排在圣诞节前后,好让学生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联系周围的一切,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意识,从而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完成创意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
动机是直接推动并维持人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具有指向性、强度性、清晰度、力距等特点。动机与需要不同,需要的动力作用是潜在的,动机的动力作用是直接的,现实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在教学中,我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
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15.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五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与初中美术学习特征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合作学习广泛地运用在各门学科当中尤其重要的地位, 而且各个学科的教师与他们所教育的学生对这种先进的教育方法也是十分的认同。仅对初中美术的教学来讲, 合作学习是初中美术课改之后的新的课程目标所要求和强调的, 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调动起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激发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更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 合作学习的概念
我们所讲的合作学习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分工之后,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 并且他们所完成的是一个任务, 这样一种学习的方式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 教师充分地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 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加强学生对团体合作意识的理解。所以, 合作教学经常被人们称为是一种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对于初中的美术学习是同样的道理, 把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融会贯通地用到初中美术的教育中, 也就是教师给同学们确定共同的任务, 让同学们合作共同研究与探讨, 经过细致的学习之后, 同学们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 初中美术合作学习的特征
初中美术学习就是教师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 学生作为学习美术的主体, 让他们在融洽的氛围中学习, 相互交流, 让他们形成一个团体, 积极地对学术课题抱有很大的学习欲望。这种方法与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有很大不同, 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 相互协助性。在初中美术的合作学习中, 授课教师会把他们分成小组或者其他形式, 但是给他们布置共同的作业, 同学之间遇到问题就会相互寻求帮助,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提升自己对美术的学习水平。每个小组之间都是相互不认输的, 他们进行激烈的竞争, 因此, 在竞争中每个同学的成绩都会有所提高, 那么班级目标就会顺利达成。
第二, 自主能动性。在初中美术的合作学习当中, 学生必须是具有主动性的, 但学生光具有主动性地加入到合作学习当中这一种行为是不能满足美术的学习任务的, 通俗点来讲就是学生要动脑筋, 也就是在美术的学习当中要充分发挥对美术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对美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想到就要做到, 要把思想转成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这样才会促进对初中美术的学习。
第三, 深度发展性。初中美术合作的学习给每个学习美术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会通过对美术合作学习完成的美术作品展现出来。对于学习美术的学生是一个向更深层次挖掘自己潜能的一个好机会, 只要学生好好地进行把握, 一定会在原有的知识上有更深度的发展。
二、初中美术合作学习的功能
每种事物的产生必然会有它本身的功能, 那么初中美术合作学习也不例外。从浅的层次来讲, 首先, 直接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成绩上的, 这种学习让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有了新的突破,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新视野就这样被学生创造出来了;其次, 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 尤其这种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 学生的团体精神在学习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从深层次来讲, 就是对社会的贡献了,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无疑给国家提供了高素质的后备军, 这对社会也是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三、对初中美术合作学习的构建
我国对初中美术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 但是过去美术传统的授课方式也存在问题。过去教师在讲授教育内容的时候过于书面化, 缺乏新意, 更是过于死板, 严格要求学生去完成特定的任务, 这样使学生丧失了对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面对当今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发展, 初中美术的合作学习已经是大势所趋, 这样才能对学生学习的发展有所帮助。
1. 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
按照平常教师的做法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 肯定是随意地进行分组, 但是这样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其本身的特点, 例如学习能力、所成长的家庭背景、自身的性格、对美术的学习水平等。教师如果忽视学生这些特点进行分组, 那么一个小组的学生可能都是学习较差的学生, 而另一个就是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让每个小组都有在各个方面有所长的学生参加到其中, 那么这个小组的人力资源就得到了平衡, 在之后的评比等活动中也更加的公平。
2. 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不同的, 具有差异性,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个自己能胜任的工作, 不能让合作学习太过于形式, 让学生不能提高自身能力。比如在对立体图形进行学习的时候, 有的同学擅长, 有的则不擅长, 那么分组时候就要注意把这两种学生在每个组都所体现, 这样他们才能够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
3.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生氛围
如果学生喜欢这门课, 他就会很认真地去学习, 也就是说兴趣对学生学习动力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所以教师就要在堂课上让同学体会到对美术合作学习的乐趣, 给他们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减轻学生学习美术的压力, 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进行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4. 为学生建立激励机制
合作学习是几个小组之间的学习, 如果只是组内的相互学习, 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大, 所以就要在不同小组之间进行比较, 进行评比的活动, 这样有利于增强每个小组人员的自豪感和上进心, 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果哪个小组做得十分优秀, 那么就要适时地进行嘉奖, 设立最具创意奖、最佳团队奖等。如果是在小组内的同学表现特别出众, 那么就设立综合能力最强奖、美术学习标兵等, 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语
16.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篇十六
关键词:美术造型;表现教学;合作学习;合做;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较强学习目的性的、可以提升并展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学习活动方式。学生之间的合作活动是依据学生的能力,将他们合理地安排在一个小组群体中,并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够互相帮助、齐心出力,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更应掌握如何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实质,缺实效”的虚空现象和形式上的简简单单的“合做”。下面对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过程作一简单分析:
一、分析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活动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现象
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所教内容,明确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建立操作制度,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研究和交流展开学习。由于受教学环境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中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课前准备不充分
“造型·表现”课堂教学中,课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学生除了做好资料的收集准备工作,也要做好造型表现的材料的准备。但在制作这一环节中,往往会因为有些同学不带材料或准备不充分,使得学习“搁浅”,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学生组合方式单调
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受教学时间与环境的限制,通常教师考虑到教学的方便和教学秩序的稳定,只是安排前后桌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合作。
3.分工简单,合作小组成员的地位不平等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各不相同,教师会在组成的小组群体中挑选学习能力较全面的学生负责本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教师如果不对其职责加以指导,那么就不能激发整个小组所有成员的积极性,有的同学就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强、缺乏主动性、自信心不够,参与学习的热情不高。
4.对合作学习方法没有精心指导
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这个问题很重要。不是让教师自己直接参与到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中或也不能把合作学习变成“集会”——学生围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进行无目的性的简单讨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
二、解决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活动中合作学习的问题
1.充分的准备,让制作顺利进行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小学美术新课程中体现突出学生行为的学习方式。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够进行愉快的造型活动,造型材料大都为废旧用品(纸盒、绳线等等)、各种彩色纸张、泥土、沙子、树叶等等,都可以成为造型制作的材料。在共同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准备的材料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让每个学生都有“材”可用。如:在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第19课《漂亮的房间》是一节造型表现课,同学们准备了塑料吸管、冰棒棍、纸盒、绳线……材料可多啦!同学们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讨论用哪些材料可以装饰自己理想中的漂亮房间?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合作,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材料,发挥了它们的作用,结果各小组的同学合作制作出了风格迥异的漂亮房间。从材料的准备,有目的的创意,直到作品完成,整个制作过程是充实的,而不是简单合作。
2.合理安排学生学习空间,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实施合作学习时,由于教学环境与设施的局限性,使得教师施教过程中,根据教材不同、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的不同,合理安排学生组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小组显得尤为重要。在小组学习中,应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学习锻炼,并根据学生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为他们能够共同研究、共同合作提供一个全面的、能够互相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3.精心指导合作学习方法,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在造型表现合作课堂中,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对学生合作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显得非常重要。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只是让学生组合进行合作学习,那么学生会因为合作能力不强、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方法不规范及合作目标不明确等等因素,而影响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以至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明确合作目的,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2)认真思考合作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和想法,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相互质疑、反驳,并把自己的探索发现及思想在组内交流,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3)合作学习中,让同学之间学会互帮互学,保持自信、进取的态度。(4)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既要学会欣赏自己,又要学会欣赏他人。
4.根据学习内容,正确选择合作学习方法
造型表现的内容很多,有纸造型(立体和平面)、泥土雕塑、废旧材料等等。不同年级的造型表现的难易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不同年级和不同表现方式的造型表现,应选择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
5.给予充分的合作时间,有效完成造型表现
在同学们共同合作下,学习成果即将展现。由于學生个体能力的差异,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应视具体情况在合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而不是简单的动手做做,将手脑并用,表现自我与群体间的协作能力,有效完成表现造型的学习任务。
6.合作总结评价,培养合作能力和改善行为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和反思自己行为习惯,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进一步体现学生的良好素质,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结语
在教学实践、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题,面对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都应该以先进理念为指导,认真地反思总结,大胆尝试,勤于实践,不断完善,丰富“合做”内涵,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运用更科学的方法,让学生享受到更多的合作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顾平.学校美术教育方法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7.小学美术四年级教学反思 篇十七
《我们身边的植物》是北京二十一世纪教材小学美术第八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的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并让学生学会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以及疏密、朝向、翻转等变化,体会植物带给人的美。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这节设计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交互性,为学生的艺术创新开拓了空间,进而有效的促进的学生的认知发展。与之前的授课方式相比,教师的工作就比较的简单了,不用再一 边指导 教授内容一边又要出示课件,手忙脚乱的。教师可以将课件直接放到白板中去,这样就可以把课件与演示很好的结合起来了,便 于 老师的授课;此外,电子白板的书写笔的粗细、力度、颜色设置,仿真画笔等丰富的功能,给绘画创作带来许多方便,也吸引学生动手绘画的欲望。学生的兴趣浓厚,就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那么教学的效果就会变好!同时,教师在上课时的演示也会因此变得准确一些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够很好的予以进行!下面结合自己在《 我们身边的植物 适》一课中的的教学实践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我有意识的将白板所带有的交互能力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并能够将已有资源和自主设计的白板资源整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实践,我们感受到这种全新教学媒体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与好处。如何更好地恰当有效地把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呢?我们美术组老师集思广议,比较分析了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各自的优缺点,提出整合方法,运用到课堂中,受益匪浅。
我在正式做课之前我曾经反复试讲过,并一时走进了误区,认为白板课就是要把白板的所有功能全部利用上,想尽办法设计环节用上白板的各项功能,使整节课偏离了自己的初衷,当时觉得思绪混乱,不知道如何下手修改,从来没有这样失落的感受,但是我并没有放弃,经过 白 老师的指导我恍然大悟,白板真正是要为美术课服务,就算是一节白板课,也觉不能失去美术课的特点,这一番话让豁然开朗,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我们组老师共同修改,对比做课时的表现,我觉得白板课环节太多,学生应接不暇,而且课堂的气氛能否调动起来是会影响到孩子的听讲状态,而气氛的调动除了利用白板情设置景外,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关键,1. 白板功能是否能够为美术课提供便利; 2. 是能否让学生明白你的意图; 3. 是能否让他们产生学的欲望,因为孩子们的回答也决定着自己的发挥。所以对于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仔细推敲,然后认真预设以每一个问题之后学生有可能回答的各种可能性,才能在课堂中自如表现。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一次次地试教,课后马上反思,下次课就调整,并请老师们反复听课,评课,自己教的 8 个班试完了,又借另外两个老师的班来上,一遍一遍,足足试了两个月,在这 2 月中我经历了许多磨练,也体会到真的想上好一节白板课是多么的不容易。最后我设计本课时把重心放在学生身上,以生为本,师 生互动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在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指导下,该课教学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白板教学与 写生 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出学生潜在个性,创设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情境。以游戏寓于教学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主动性得到培养。
游戏互动,激活主动参与意识 本课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游戏:
一、调动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促使教与学的共鸣
白板不使用键盘、鼠标而在白板上直接用白板笔操作更有利于学生踊跃地参加到教学中来。而且,白板便于呈现教学材料的动态和细节,在必要时可以回溯和重现操作过程和细节,具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励学生参与和交互的优点。利用白板辅助课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鸣,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得到最佳结合。
游戏一:眼力大考察
你们认识桌子上这些植物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强大游戏“对号入座”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认出这些植物?
生:绿萝、红掌、滴水观音、巴西木、银皇后……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植物老师有一句描写植物的句子,你们猜猜看,我说的像哪盆植物?
“弯曲延伸的枝条,柔软碧绿的枝叶,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生: —— 绿萝
我们课前也收集描写植物的词句,老师将这些词句精简,展示给大家,你能用这些词句形容一下身边植物带给你的感受吗?
作家用语言描绘出植物丰富的美感,也表达了对植物的喜爱,咱们看看画家是如何表现的。
在以上片段中,利用了白板的基础功能: 借助电子白板拖拽、克隆、批注等功能设计活动。选择相应的词语对号入座,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与意识大大增加,吸引了学生跟随着老师一步步走进植物的世界里。当然课堂上也有意外,在一次试教的时候,有个学生觉得两幅作品同样都具有疏密变化,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及时通过白板的克隆功能,随手有复制了一个疏密得当放在画上,并利用照相机的切图功能分别拍出疏的叶子跟密的叶子,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叶子的疏密就很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用电子白板教学,随机性很强可以当场运用它的功能,加深了学生对本环节的印象。
游戏二:连连看
哪种线条更适合表现叶子的外形特点,在利用白板直线连线的过程中,学生本着有趣、好玩的心态主动参与,积极主动的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通过连线 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感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叶片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比较叶片外形变化的差异,体会如何表现不同植物的方法。学生连连看参与同时,教师又可纠正的错误,取得了相对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我还借助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在预设的叶子世界里,请学生找出叶脉的变化,并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它们的排列方式是怎样的等等。白板发挥了它的巨大魅力,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探究,一种尝试,一种发现,一种创新的乐趣,使美术课堂充满活力与创意。
二、由“静”变“动”,活跃学生的创作思维
在教师示范时,我利用白板笔直接操作进行构成方式的排列。这一切在纸上演示时则是一个相当烦琐的示范过程,而在白板的强大功能的支持下显得那么的迅速那么的神奇。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上来进行尝试。这样的教学环节由教师示范时的静变为学生参与性的动,突破了理解构成方式的难点,既节省了时间,他们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真是一举两得。
游戏三:自主体验
由于学生不大会用线表现复杂的物象;而且表达出来的线条画得比较死板,叶子千篇一律,怎样可以画出有变化的叶子呢,也是这课的难点,在呈现叶子的反转变化时,我利用 白板画笔功能 请一位同学白板上画一片有翻转变化的叶子,并白板的回溯和重现操作过程功能,可以边重现操作,用画笔修改,添加的功能,让学生直观了解画植物的方法,并解决了叶子间的遮挡与穿插。白板的突出显示功能则利用在适合纹样的定义部分关键词的强调,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也会特别留意我强调的部分。由于课件与白板的有机整合,使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较好的落实,而学生的思维也较好地被调动起来,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可见,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学习更直观,更专注,而学生发生的错误,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和及时纠正,这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媲美的。
教学设计特色:
1.课前参与,联系生活,注重观察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记得艺术大师罗丹讲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原本不缺乏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去想象美和创造美。通过学习《我们身边的植物》让学生从身边的植物开始观察,并通过观察去感受植物带给人的美。课前预习了解自己家中、教室里植物的名称、植物造型特点,以及植物对我们人类生活起到的作用。
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小问题:请你找一些关于描写植物的优美词语和句子,将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会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植物的真实感受,体会植物姿态带给人的美感,联系生活,增加文化含量。
2.以学生为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前创设问题:“请你设想一下在画植物时会遇到哪些问题?”学生在课前就提出了一些疑惑,带着这些问题与疑惑参与到本课中活动中,我以学生的问题作为主线,贯穿全课教学,并通过自主体验画一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析能力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美术课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赏析、评价美术作品是重要的美术素养之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评价环节“给我一个小笑脸”,以“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为先,“人人参与”为主要目的。请学生将自己手中的三颗小笑脸送给自己认为画得很好的小朋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使学生在互动点评中寻找分享点,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共同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美术教育中的合作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特色教学06-21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反思10-11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集06-30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随笔09-27
小学美术国画教学中的笔墨游戏07-31
小学美术头饰是设计教学反思07-30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06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10-20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刷牙》教学反思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