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大修总结

2024-10-13

压缩机大修总结(10篇)

1.压缩机大修总结 篇一

大修工作总结

一、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大修工作完成情况

(一)生产技术改造完成情况 1.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2010年,公司资产共完成生产技术改造项目 126 项,投资 102591 万元,完成年计划项目的100 %,投资的100 %;

完成跨区电网(国家电网公司总部资产)生产技术改造项目 20 项,投资 3231.5 万元,完成年计划项目的 100 %,投资的 100 %。2.改造规模情况

2010年,公司资产生产技术改造中,改造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含电缆)167.6 公里、变压器 235 万千伏安、断路器(含GIS间隔)190 台、塔基 692 基、四小器(含互感器、避雷器等)496 台;完成改造10(20)千伏及以下线路(含电缆)0公里、配电变压器 0 万千伏安、断路器(含开关柜、柱上开关、环网柜等断路器设备)173 台。

跨区电网生产技术改造中,改造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含电缆)0 公里、变压器 0 万千伏安、断路器(含GIS间隔)4 台、塔基 31 基、四小器(含互感器、避雷器等)16 台。3.改造用途分布情况

2010年,公司资产用于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的技改项目 54 项,投资 34669 万元,占公司资产投资的 33.8 %;用于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技改项目 7 项,投资 1700 万元,占公司资产投资的 1.6 %;用于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技改项目 59 项,投资 44222 万元,占公司资产投资的 43.1 %;用于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的技改项目 0 项,投资 万元,占公司资产投资的 0 %;用于其他技改项目 6 项,投资 22000 万元,占公司资产投资的 21.4 %。跨区电网用于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的技改项目18 项,投资 2397 万元,占跨区电网总投资的 74 %;用于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技改项目 0 项,投资 0 万元,占总全年投资的 0 %;用于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技改项目 1 项,投资 706 万元,占跨区电网投资的 22 %;用于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的技改项目 0 项,投资 0 万元,占跨区电网投资的 0 %;用于其他技改项目 1 项,投资 128.5 万元,占跨区电网投资的 4 %。4.改造专业分布情况

2010年,公司资产电网一次设备改造项目 96 项,投资 48371 万元,占项目的 76 %,投资的 47 %;二次系统改造(包括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度、通信、自动化)项目 28 项,投资 46220 万元,占项目的 22 %,投资的 45 %;发电设备改造项目 0 项,投资 0 万元,占项目的 0 %,投资的 0 %;零购项目 2 项,投资 8000 万元,占项目的 1.5 %,投资的 7.8 %;其他改造项目 0 项,投资 0 万元,占项目的 0 %,投资的 0 %。跨区电网一次设备改造项目 15 项,投资 2162 万元,占项目的 75 %,投资的 67 %;二次系统改造(包括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度、通信、自动化)项目 4 项,投资 941 万元,占项目的 20 %,投资的 29 %;零购项目 1 项,投资 128.5 万元,占项目的 5 %,投资的 4 %;其他改造项目 0 项,投资 0 万元,占项目的 0 %,投资的 0 %。5.改造主要成果情况(1)电网系统改造方面

打开了 0 个500/220千伏电磁环网;消除接入220千伏及以上电网出力受阻电厂 0 座;完成各电压等级电网输送能力工程 7 项,提高电网输送能力 68.5 万千瓦,其中500(330)千伏电网工程 0 项,提高电网输送能力 万千瓦,220千伏电网工程 0 项,提高电网输送能力 0 万千瓦,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工程 7 项,提高电网输送能力 68.5 万千瓦。(2)电网一次设备改造方面

更新改造不满足安全运行要求的变压器 235 万千伏安,其中铝线圈变压器改造 4 万千伏安,薄绝缘变压器改造 4 万千伏安,抗短路能力不足的变压器改造 227 万千伏安;缺陷频发的高能耗变压器改造 0 万千伏安。

更新改造不满足运行要求的断路器 121 台,更换遮断能力不足的断路器 28 台。更新改造不满足运行要求的输电线路 167.6 公里,其中更换耐热导线 0 公里。

输电线路防雷改造 12 条,48 公里,投资 267 万元;输电线路防舞动治理改造 0 条,0 公里,投资 0 万元;输电线路防风偏改造 0 条,0 公里,投资 0 万元;输电线路差异化改造 3 条,11 公里,投资 758 万元。(3)电网二次装备改造方面

更新改造微机保护 442 套,公司保护微机化率 100 %;更新改造安全自动装置 101 套;更新改造通信装置 套;更新改造自动化装置 41 套;更新改造光缆 183 公里。(4)电网智能化改造方面

完成电网智能化改造技改项目 2 项,投资 4298 万元,其中:完成 2 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投资 4298 万元;完成调控一体化改造 0 项,投资 0 万元。(5)生产装备购置方面

完成生产车辆购置 142 辆,投资 6895 万元,其中带电作业车 9 辆、应急电源车 2 辆、高空作业车 1 辆、其他生产车辆 130 辆;

完成仪器仪表购置 102 套,投资 2480 万元,其中带电检测仪器 18 套、试验仪器 22 套,其他仪器仪表 62 套;

完成工器具购置 54 套,投资 1267 万元,其中带电作业工器具 18 套,安全工器具 20 套、其他生产工器具16 套。(6)跨区电网技术改造主要成果

更新改造跨区电网不满足运行要求的变压器 75 万千伏安、不满足运行要求的断路器 2 台。输电线路防雷改造 0 条,0 公里,投资 0 万元;跨区电网输电线路防舞动治理改造 0 条,0 公里,投资 0 万元;输电线路防风偏改造 0 条,0 公里,投资 0 万元;输电线路差异化改造 0 条,0 公里,投资 0 万元。

更新改造跨区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17 套、自动化装置 0 套、通信装置 2 套、光缆 0 公里。

完成生产车辆购置 0 辆,投资 0 万元;仪器仪表购置 13 套,投资 128.5 万元;工器具购置 0 套,投资 0 万元。6.技术改造主要设备退役情况(1)主要设备退运情况

生产技术改造退运110(66)千伏及以上变压器 2 台,容量 151.5 兆伏安,其中因电网发展增容退运 1 台,容量 31.5 兆伏安;因电网发展提高技术参数退运 0 台,容量 0 兆伏安;因存在严重缺陷退运 1 台,容量 120 兆伏安;因事故损坏退运 0 台,容量 0 兆伏安;其他原因退运 0 台,容量 0 兆伏安。退运变压器已异地使用 0 台,容量 0 兆伏安;留作备用 0 台,容量 0 兆伏安;退役 台,容量 0 兆伏安。

生产技术改造退运110(66)千伏及以上断路器 48 台,其中因电网发展需提高技术参数退运 4 台;因存在严重缺陷退运 44 台;因事故损坏退运 0 台;其他原因退运 0 台。退运断路器已异地使用 32 台;留作备用 8 台;退役 8 台。

生产技术改造退运110(66)千伏及以上隔离开关 67 台,其中因电网发展需提高技术参数退运 11台;因存在严重缺陷退运 56 台;因事故损坏退运 0 台;其他原因退运 0 台。退运隔离开关已异地使用 42 台;留作备用 6 台;退役 19 台。

注:统计范围为生产技术改造相关设备。退运设备特指发生退出运行位置动作的设备;留作备用设备包括作为生产备用及已计划在其他地点使用但尚未安装的设备;退役设备特指退役报废设备。

(2)主要设备退役情况

生产技术改造退役110(66)千伏及以上变压器 2 台,容量 151.5 兆伏安,平均运行寿命 25 年。其中:因存在严重缺陷退役 1 台,容量 120 兆伏安,平均运行寿命 24 年;因事故损坏退役 0 台,容量 0 兆伏安,平均运行寿命 0 年;其他原因退役 1 台,容量 31.5 兆伏安,平均运行寿命 26 年。

生产技术改造退役110(66)千伏及以上断路器 8 台,平均运行寿命 25.5 年。其中:因存在严重缺陷退役 8 台,平均运行寿命 25.5 年;因事故损坏退役 0 台,平均运行寿命 0 年;其他原因退役 0 台,平均运行寿命 0 年。

生产技术改造退役110(66)千伏及以上隔离开关 19 台,平均运行寿命 24 年。其中:因存在严重缺陷退役 19台,平均运行寿命 24 年;因事故损坏退役 0 台,平均运行寿命 0 年;其他原因退役 0 台,平均运行寿命 0 年。

(二)生产设备大修工作完成情况 1.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2010年,公司资产共完成生产设备大修 1346 项,166210 万元,完成年计划项目的 100 %,资金的 100 %。

跨区电网设备大修 19 项,1287 万元,完成年计划项目的 100 %,资金的 100 %。2.大修规模情况

2010年,公司资产生产设备大修中,完成修理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含电缆)3691 公里(输电线路防舞动治理 1830 公里、防风偏治理 1271 公里)、变压器 810 万千伏安、断路器(含GIS间隔)224 台、塔基 3188 基、四小器(含互感器、避雷器等)1220 台;完成修理10(20)千伏及以下线路(含电缆)1907 公里、配电变压器 390 万千伏安、断路器(含开关柜、柱上开关、环网柜等断路器设备)1165 台;完成修理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177 套、调度系统 38 套、通信设备 98 套、自动化装置 85 套、光缆 381 公里。

跨区电网生产设备大修中,完成修理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含电缆)870 公里(输电线路防舞动治理 150 公里、防风偏治理 0 公里)、变压器 0 万千伏安、断路器(含GIS间隔)40 台、塔基 105 基、四小器(含互感器、避雷器等)102 台;完成修理10(20)千伏及以下线路(含电缆)0 公里、配电变压器 0 万千伏安、断路器(含开关柜、柱上开关、环网柜等断路器设备)0 台;完成修理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0 套、调度系统 0 套、通信设备 0 套、自动化装置 0 套、光缆 0 公里。3.大修专业完成情况

2010年,公司资产电网一次设备大修项目 1005 项,资金 131496 万元,占项目的 75 %,资金的 79 %;二次系统(包括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度、通信、自动化)大修项目 170 项,资金 19603 万元,占项目的 13 %,资金的 12 %;发电设备大修项目 0 项,资金 0 万元,占项目的 0 %,资金的 0 %;其他改造项目 171 项,资金 15111 万元,占项目的 13 %,资金的 9 %。

跨区电网一次设备大修项目 10 项,资金 883 万元,占项目的 53 %,资金的 69 %;二次系统(包括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度、通信、自动化)大修项目 6 项,资金 260 万元,占项目的 32 %,资金的 20 %;其他改造项目 3 项,资金 144 万元,占项目的 15 %,资金的 11 %。

二、主要完成工作

1.生产技术改造管理方面工作开展情况

(1)完成技改大修项目计划的编制、审核及下达,并根据国网公司审查意见,对计划进行了修改完善。

(2)完成技改“十二五”规划编制。根据国网公司统一部署,组织开展进行了“十二五”技改规划报告编制,对技改规划项目进行评审,经各专业讨论后上报国网公司。

(3)PMS系统正式运行,实现了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根据国网公司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统一安排,8月份完成了PMS技改大修模块的开发工作,并将2010年技改大修项目计划录入到系统中,“十二五”技改规划项目、2011年技改大修项目计划等都已通过PMS系统向国网公司进行数据报送,实现了技改大修的项目储备、计划审核、资金规模统计分析、月度报表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4)开展了技改大修标准化管理体系编制工作。为加强标准化、精益化、规范化管理,结合我公司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对工程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后确定了15项技术改造管理标准和11项大修管理标准的制订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标准化体系的初稿编制,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将在2011年的工程管理中将贯彻执行。

(5)督促项目实施进度,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为督促各单位建设进度,制定了项目的里程碑进度计划和月度报表制度,及时掌握、督促项目实施进度。抽选了部分单位,对项目实施进度、项目管理、资料归档、竣工验收、结算审计、资金使用等环节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了项目单位规范管理的意识。

(6)完成2010年、2011年技改限上项目的可研审查工作。参加了国网公司组织的2010年12个、2011年17个技改限上项目的审查,并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7)完成2010年技改大修综合计划调整工作。根据国网公司安排,2010年技改大修综合计划进行了调整,对原技改计划的8个项目进行了资金调整、取消了15个项目计划、新增加了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等11个项目,调增了2010年技改项目资金24602万元。(8)完成跨区电网项目审查、计划编制等工作。下发了2011年跨区电网项目审查意见,向国网公司报送了跨区电网项目计划建议,组织超高压公司参加了国网公司对2011年跨区电网项目的评审,按照国网经研院审查意见,对潍坊站500kV淄潍线高抗器更换项目进行了修改完善。2.生产技术改造技术方面工作开展情况

(1)与电网建设规划结合,缩短配电网供电半径,提高负荷转供能力、提高电网电压无功控制能力;认真处理电网技术改造与基本建设等工作的关系,以基本建设促进电网快速发展,以技术改造促进电网完善与挖潜,做到统筹协调,共同推动电网发展。

(2)降低变电站短路电流水平,提高设备短路容量,改造不满足电网动热稳定要求的设备;逐步实现保护双重化配置,对老旧运行不可靠的继电保护、安全稳定自动装置进行更换。加大电网分析力度,研究互联电网稳定特性和交直流混合系统的相互影响,加强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重点抓好临时方式、过渡方式、检修方式和特殊方式的风险预控。

(3)加强输电线路抗冰、防污、防雷、防风、防舞动等差异化改造,开展输电线路抗冰、防污、防雷、防风、防舞动的科技攻关,研究自然灾害对线路和变电站内设备造成的潜在影响。进一步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认真研究行之有效的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的技术手段;加高改造跨越距离不足、易受车辆撞击的线路杆塔;加大防盗技术的应用范围,对重点设备进行加固,提高防护等级,提高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对改造家族性或先天性缺陷较多、不满足反措要求设备的改造力度,对老化严重、超过寿命周期的设备以彻底更换为主,在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分步对接近使用寿命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加快更新改造设计水平低、制造工艺落后、耐污等级低、故障率高、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老旧设备,及时消除电网安全隐患。

(5)解决因输电设备容量不足造成的电网“卡脖子”问题,对负荷增长迅速地区,提高负荷预测准确性,及时进行主变增容改造或从电网结构上考虑负荷转供,确保电力“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

(6)加大电网节能减排投入,重点开展高损耗输变电设备更新,推动S7及以下高损耗配电变压器改造;加强对无功补偿的配置,合理设计无功容量,提高功率因数。采用新型节能产品,减少架空线路铁质金具涡流损耗,降低线损;合理规划、优化线路通道,解决线路迂回供电问题,缩短供电半径。

(7)严格把好设备入网关,禁止存在家族性或先天性缺陷输变电设备入网运行,降低检修成本、能耗成本、环保整治成本,减少后期改造的工程量,提高改造资金的利用效益,坚持对达不到寿命周期的设备不予提前更换的原则。(8)围绕“以站线为中心、周期轮回”的技术改造理念,确立整站整线改造工作的重点,整站整线改造,尽量做到一次性改造完毕,未来5~10年内一般不再考虑对整站整线改造后站线再次改造;对于仅有少数设备较新的老旧站,整体改造后将可继续运行的设备调至其他站继续使用。(9)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协调推进的原则,完善现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负荷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和调度数据网,推进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和调控一体化改造。3.生产技术改造工作成效(1)设备健康水平提升成效

全面落实公司各项反事故措施要求,解决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开展相关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加强了对改造家族性或先天性缺陷较多、不满足反措要求设备的改造力度,对老化严重、超过寿命周期的设备以彻底更换为主,在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分步对接近使用寿命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加快更新改造设计水平低、制造工艺落后、耐污等级低、故障率高、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老旧设备,及时消除电网安全隐患。(2)电网输送能力提升成效

解决因输电设备容量不足造成的电网“卡脖子”问题,对负荷增长迅速地区,提高负荷预测准确性,及时进行主变增容改造或从电网结构上考虑负荷转供,确保电力“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通过更换大截面导线等改造措施,解决导线过热、线径过细问题,通过适当提高输电线路导线运行允许温度,挖掘现有线路潜力,提高输变电设备的输送能力。根据电网受端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电网结构及线路通道,提高受端电网吸纳电力的能力。(3)电网节能降耗工作成效

加大电网节能减排投入,重点开展高损耗输变电设备更新,推动S7及以下高损耗配电变压器改造;加强对无功补偿的配置,合理设计无功容量,提高功率因数。采用新型节能产品,减少架空线路铁质金具涡流损耗,降低线损;合理规划、优化线路通道,解决线路迂回供电问题,缩短供电半径。

(4)设备专项治理工作成效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隔离开关更新改造;对GG-1A开关柜、多油断路器更新改造;完成主要供电区域S9型以下等高耗能配电变压器改造;对超过20年的CT和PT的改造更换;完成高层、半高层布置的110kV、220kV变电站改造;对运行中存在严重缺陷、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断路器进行改造,对短路容量达不到电网要求的断路器进行改造;完成对运行10年以上的保护装置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的更新改造,实现220kV及以上系统的变压器保护和母线保护的全面微机化、双重化;对早期投运且运行状况普遍较差的各类保护进行改造。(5)实施抗灾抢险、重点保电等工作成效

圆满完成第二十二届省运会、世界太阳城大会等重大活动的保电任务;进一步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电网经受住了“1.20”和“2.28”两次大范围线路舞动事件的重大考验,成功化解了大面积停电事故风险。(6)其他方面工作成效

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率先完成220千伏青岛午山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并通过验收。

三、生产技术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技术改造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国网公司不断规范技改管理工作,对技改项目的编制查、批复等环节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但基层单位对技改工作的管理还存在滞后的现象,有的基层单位对技改项目申报随意,内部审核不严格,可研编制不规范,PMS中数据填报不准确。

(2)个别单位工程专责人员存在兼岗现象,精力不能完全投入到工程管理中去,造成工作被动应付;有些单位人员对项目管理缺乏认识,对专业技能、规章制度把握能力不足,在项目申报、工程款支付等环节随意性较大;工程管理专责人员变化较快,对工作的交接还不全面,需要加强基层单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二)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资料整理不规范,部分单位对项目月度实施情况报送不及时、不仔细,报表数据填写不准确;部分单位对大修项目管理不严格,还存在使用成本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现象;多数单位在物资订货、结算进度上比较缓慢,与本单位财务、审计、物资等部门协调配合不够。

(三)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关于跨区电网结算问题:ERP系统上线以后,按国网公司集中采购的要求,跨区电网技改工程中需要集中采购的物资的采购策略为01,01(国网采购,国网招标),因资产属性不同,跨区电网技改工程的物资采购结算工作无法按照ERP系统设定的流程进行运转,原因是集团公司财务在系统中生成财务票据时无法实现三单匹配,并且需要手工修改系统中的大量相关单据;如果修改采购策略,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财务结算,需要将采购申请退回,即使采购策略修改成功,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财务也面临三单不匹配的问题,并且因国网公司对ERP系统中的各项指标严格控制,采购申请无法实现退回。需要国网公司明确在今后的跨区电网技改及零购项目中,这类物资如何在ERP系统中流转,如何进行结算以及固定资产卡片如何建立。(2)物资招标的批次少,间隔时间长,同一个项目中的不同设备要经过多个批次的招标才能完成采购,特别是有些设备的选型、参数需要与设计单位结合,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

四、2011年生产技术改造工作

(一)工作思路

按照加快“两个转变”和“四化”工作要求,围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加强监督,严格考核,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加强规划,慎重投入,注重效益,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强化培训,加强沟通,提高工程管理人员技术素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工作安排

(1)做好工程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尽快完成工程管理标准化体系编制,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国网公司管理办法,2月份下发试行。

(2)尽快组织开展项目施工、设计、监理招标工作。联系招标中心,尽快编制招标文件。(3)加强生产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完善流程管理。在现有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技改大修PMS模块与ERP的接口功能,实现PMS与ERP的有机统一;通过深化PMS系统应用,积极探索设备全寿命周期、物资主设备材料订货等管理环节,完善管理流程,提高立项质量和管理效率。

(4)进行2012项目计划编制审查工作。总结2011年计划编制存在的问题,从可研编制、资金控制、项目审查等环节加强管理,在PMS中做好项目储备。

(5)加强2011年项目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实现监理月报制度,对2011年项目的实施进度、过程资料、管理标准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掌握项目实施情况,引导、督促基层单位逐步规范项目管理。

(6)对基层单位工程专责进行培训。结合国网公司的有关管理办法,对集团公司的管理标准、管理制度进行宣贯、培训。择机举办培训班,邀请有关工程建设领域的管理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基层单位工程专责的业务素质。

(7)加大项目审计监督力度。会同集团公司审计部,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抽取部分单位对2010年的技改大修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督促各单位规范项目管理。

五、工作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项目管理。从国网公司的层面上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逐步规范技改项目管理。

(2)优化招标原则,完善招标体系。由于设备厂家追求产品的利润,在低价中标的招标原则下,部分厂家把价格因素置于首位,而放松了产品质量的管理,使得近年来新安装设备故障率大大增加,可靠性快速下降。因此,应适当调整设备的招标原则,对设备招标从价格、技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限制低档产品在招投标工作中的恶意竞争。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规范高效的工程管理,需要一套完善的体系,更需要一批业务精、管理水平高的人员,建议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水平。

2.压缩机大修总结 篇二

目前,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FE (L) 1型二次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探空系统 (即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 已经成为我国常规高空探测的主导体制。该系统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系统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和地面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 (1991—2020) 》列为大气监控自动化系统工程一期工程被列为国家重点投资建设项目[1]。

2002年1月1日, 第一台L波段雷达在北京观象台投入业务运行, 至2010年, 全国120个常规高空观测站全部完成该系统的建设并投入业务工作。自此, L波段探空系统已取代使用达四十余年的59-701探测系统, 成为我国目前高空探测的主要方式。

L波段基本上实现了从自动跟踪、数据采集分析集成处理的自动化[2]。国际国内对该系统从系统稳定性、探测精度等进行动态对比分析评估。

李柏[3]等分析了该系统与国际探空系统比对试验中各参试系统的技术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 提出了我国参试系统的技术改进措施;

马颖[4]、张立功[5]、苑跃[6]、闵昌红[7]等分析了系统换型后温压湿等气象要素的差异特征, 为建立连续的高空气象数据集及要素均一性分析研究进行了有益探讨。

该系统与59-701探空系统相比, 其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时效快, 时空分辨率高。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探测环境和观测仪器是影响观测数据质量的多样化因素[8]。探测环境影响气象观测资料“三性”。

目前, 文献[9,10]对地面气象观测站的环境评估较深入, 而对高空探测鲜少介绍。本文对本站L波段雷达探测环境进行简要分析。另一方面, 贵阳作为首批投入使用L波段雷台站, 经过8年运行, 许多电子元器件已进入老化期和故障高发期, 对高空探测数据的精度产生一定影响。运行后期, 信号衰减, 飞点增多, 丢球, 死机造成迟测重放等故障也降低了探测质量。为此, 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大修技术工作进行总结, 以期为后继业务工作提供借鉴。

1 L波段雷达大修的推进、实施介绍

2010年4月, 中国气象局将《标准》和《方案》下发。省市两级主管及业务部门成立了贵阳L波段雷达大修项目工作组, 负责组织和部署大修工作。

通过调研, 了解雷达天线基座、避雷针、电缆管线、值班室等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 探讨业务切换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置办法。

1) 改造业务工作平台, 做到舒适, 美观, 设备布局合理。

2) 参与大修的部门和业务技术人员应加强对《标准》和《方案》的学习和掌握, 做到心中有数。

3) 大修任务下达之后, 除按常规技术规定要求外, 大修前一个月, 应保证经纬仪、GTC2型探空数据接收机工作正常, 大修前一星期, 探空数据接收机每天07、19时次同步观测, 以便清楚了解备用设备工作状态。

4) 按照《贵阳高空气象探测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工作, 站领导及业务骨干全程参与, 保证大修工作顺利进行, 业务工作正常切换。

5) 在各级媒体加强宣传和新闻报道。

6) 大修完成后, 密切监视雷达工作状态, 及时分析探测资料质量, 实事求是评估大修完成后L波段探空雷达质量效益及其改进措施。

经过改建的探空业务平台宽敞明亮整洁舒适, 为雷达机箱、驱动箱、检定箱及计算机系统、GTC2探空数据接收机等预留了充足的空间;按照合理分工、各司其职配合做好大修雷达的拆收, 替换雷达安装、调试、标定, 对比观测等工作。

2011年8月, 受中国气象局委托贵州省气象局监测网络处等单位组成的安装验收测试组对贵阳GFE (L) 1型二次测风雷达系统现场安装、产品技术要求、系统性能稳定性、主要性能参数、技术指标、系统软件功能等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形成《贵阳GFE (L) 1型二次测风雷达安装测试报告》。测试组一致认为贵阳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各项技术指标符合《GFE (L) 1型二次测风雷达产品验收规范》中有关产品技术要求, 运行性能稳定, 雷达系统功能设置、控制和实时显示等软件符合有关业务要求。

2 贵阳GFE (L) 1型雷达探测环境影响评估分析

高空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不仅取决于精准的观测方法, 探测环境情况也十分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高空气象观测环境受到周边工程建筑、台站地理环境、同频干扰等环境因素影响日益突出。

例如, 贵阳站换型前59-701系统受400MHZ同频干扰源影响, 探测高度降低, 严重影响温压温风向风速气象要素的准确性;障碍物在低仰角远距离使探空仪信号衰减。又如, 施放场地有高大的建筑物、林木等影响施放成功率。

因此, 为保证高空气象资料“三性”, 客观、定量地评价高空气象站观测环境状况, 对于了解观测数据的来源, 进行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 实现全国高空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的实时跟踪和动态管理, 以加强对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的保护与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1]。

2.1 评估依据

2000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作了原则规定。

2012年12月1日起的实施的《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 (国务院第623号令) 从国家层面首次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对探测环境的保护提供依据。此后各省市地方政府依据条件出台新标准和技术指标。

2007年中国气象局气象制定了《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综合调查评估方法 (试行) 》, 2013年中国气象局修订完善了《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12]。

笔者2010年依据2007版《试行》规定主持了中国气象局《贵阳高空气象站环境评估报告书》的测绘和报告书编写工作。

本文以《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高空气象探测站》 (GB 31222一2014) 和最新版本《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方法》对本站L波段雷达探测环境进行分析评估。

2.2 评估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台站基本情况、下垫面地貌概况、高空观测环境评分。环境调查以GFE (L) 1型雷达为中心, 雷达障碍物角度用GYR1型电子式光学经纬仪以方位每间隔2°测量遮蔽障碍物。

经纬仪仰角测量范围:0~90°, 方位角测量范围:0~360°, 测量精度0.1°, 测量误差≤±0.1°。

2.3 评估结果分析

2.3.1 台站基本情况

表1列出了贵阳探空站迁站及探测方式的历史变迁。从表中看出, 历经5次迁址, 贵阳真正开始高空全气象要素探测始于1955年10月20日。1967年12月1日迁站烂泥沟后, 使用59-701高空探测方式, 标志进入现代高空探测, 这一基本方式终止于2002年12月31日, 达45年。1990年1月迁至贵阳市指光洞后, 2003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GTS1型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因本文论述主旨关系, 在此只作简单介绍。

2.3.2 下垫面地貌概况

测站半径100公里范围内地貌上属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 平均海拔高度1250米。其中山地面积4217.97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842.37平方公里, 各占土地总面积的52.3%和35.2%;坝较少, 仅911.98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11.3%;此外还有约1.2%的峡谷等地貌。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5.91%, 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0.70%, 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59%, 水面:占土地总面积的1.89%, 其中河流水面4421.27公顷、水库水面9255.28公顷和坑塘水面1 570.42公顷, 分别占水面的29.19%、60.51%和10.30%。

2.3.3 台站环境

贵阳探空站位于贵阳东山紫光洞山上 (扶风东路92号) , 26°35′N, 106°44′E, 水银槽拔海高度1223.4米, 探测系统天线拔海高度1226.0米。东西长约150米, 南北宽约70米。山上有多普勒雷达站、贵阳基准站、贵阳市农网中心、贵阳市气象科普园基地等单位。

贵阳市气象局探空雷达处于地面基准站观测场 (地基抬高3m) 中心区域草坪靠北边缘。SSW方向的天气雷达主楼及WNW方向约270米位置的贵阳电视发谢塔对探空气球施放点的选择有一定影响[13], 此外, 周边的生长茂盛的树木对施放也有一定影响。测站距离贵阳龙洞堡机场8.6千米。

与周边探空站位置及距离:重庆 (N, 330km) , 怀化 (ENE, 351km) , 桂林 (ESE, 394km) , 河池 (SE, 256km) , 百色 (S, 306km) 昆明 (WSW, 427km) , 威宁 (W, 246km) 宜宾 (WN, 309km) 。

2.3.4 施放环境影响分析

图1为贵阳探空站雷达天线障碍物遮蔽图。从图示可以看出天线障碍物遮蔽仰角>5°和>2°情况, L波段雷达探测历史 (2003-2010年) 各方位雷达最低工作仰角。

天线四周仰角>5°障碍物累计遮挡方位52°, 方位占比14.4%, 主要影响障得物有天气雷达站建筑楼群及周围林木, 方位S~WSW, 方位范围累计24°, 最高处多普勒天线圆球顶方位220°, 仰角38.5°, 偏西方向为贵阳电视发视塔方位范围累计7°, 塔顶最高处方位290°, 仰角33.7°, 位于观测场距离L波段雷达约20米的自动气象站风塔方位范围累计6°, 风塔响方位15°, 最高仰角10.7°。

测站盛行风下风方向120°范围内仰角>2°障碍物累计遮挡方位58°, 主要为包括前述遮蔽建筑物及环绕观测场边缘的林木, 集中在S~W及NE一带, L波段雷达天线其余方位山脉丘陵较远, 仰角大都在3°以下, 尤其在方位65~170°范围内, 仰角<2°, 对施放和信号强弱影响很小。

雷达探测历史 (2003~2010) 最低仰角曲线可以看出, 方位 (42~125°) 之间, 雷达最低工作仰角几乎均<10°, 大约90°±20°范围, 仰角<7°, 记录集中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之间, 这是因为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和冬季高空风强劲的西风带共同作用, 探空仪飞行距离远, 仰角低, 信号逐渐衰减, 实际探测时发现100hpa后飞点增多, 影响探测数据质量。

方位 (150~360~10°) 之间, <15°雷达最低工作仰角<28°, 平均>20°, 夏半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西风带减弱, 受偏南风影响, 高空风相比较冬季迅速减小, 探空仪飞升距离缩短, 仰角较高, 回波信号强, 若雷达性能优良, 维护保养良好, 地面接收到的T、P, U信号飞点极少, 探空信号质量高。

当风向以东南方为主, 介于130~170°之间时, 最低仰角达到25°以上。方位 (10~42°) 、方位 (120~150°) 之间, 分别受高空SW、NW风影响时, 最低仰角浙次行从约20°降至10°左右。高空风渐次向强西风带过渡阶段, 探测信号将随着探空仪斜距增大仰向偏低而减弱。

规范要求放球场半径50m范围内平坦空旷, 雷达距SE方主放球区域40~47m, 基本能满足施放条件, 当NE、偏E风较大时, 由于近处建筑和林木, 风压使探空球平移或下坠被挂破 (举例) , 探空仪碰撞摔坏, 造成重放。若风速>5m.s-1, 采用型放球器, 增加施放成功率。

副放球区域距离较远>70m, 为偏S风施放场地, 南北向空旷, 夹在储氢房、农网中心及地面高空观测站之间, 若SW>6m.s-1, 使用长达33m的探空绳, 需尽量移至最远处, 防止阵风将球刮碰至农网房顶上;此外, 若因风大使用大风放球器, 雷达仰角自动跟踪超出下限 (负仰角<6°) , 放出易丢球, 此时应将雷达方位对准探空仪, 仰角抬升至0~2°附近, 调整摄像头最大范围, 天控处于手动状态, 施放后探空仪升至镜头中央附近, 再切换自动即能施放成功。

2.3.5 环境影响评分

高空探测环境采用百分制分8项 (代码G1~G8) 各项按影响分值进行评估, 表2列出了代码定义和评分标准。根据调查统计共计得分74分, 基本满足雷达探测环境要求。

扣分26分, G1=-2.2, G2=-9.8, G3=-5, G4=-3, G6=-6。

G2、G3对探空仪施放有影响, 2003~2010年, 共发生6次施放失败案例, 4次较大东北风, 东风时球被挂破, 或探空仪被撞。2次发生在较大偏南风时, 探空仪施放时撞坏重放。

G8为氢气安全项, 主要由于地面、探空业务楼离制氢室较近, 农网中心 (原省气象计量检定所) 毗邻, 被扣5分。由于本站业务用氢采用购氢方式, 只要严格执行运输、储存, 使用氢气相关规范, 可以达到安全的要求。

G4为雷达探测历史最低仰角与障碍物拟合曲线交叉次数, 反映回波信号受减弱甚至失真, 历史统计时段为3次。

G5为设台执照和频率干扰项, 由于取得了1675MHZ专用频段并保证无同频干扰源, 使得影响探测精度的最重要因素电磁环境得以保障。

3 讨论与结论

本文实例介绍了贵阳GFE (1) 型二次探空雷达大修及技术要点。雷达维护的好坏, 标定的准确度关系探空资料的真实性。中国局及省局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探空站的技术指导。建议对技术薄弱探空站每年年检时由厂家对台站雷达实行一次全面检查。

介绍了贵阳高空观测站历史变迁, 迁站L波段台站下垫面地貌、周边环境、台站环境。重点分析了雷达障碍物遮蔽情况及其对施放的影响。8项指标分总分74分。电磁环境优良, 用氢安全有较好保障, 2014年砍除东南方向高大林木, 改善了施放环境。例如对台站天气雷达楼等建筑, 采用结合风向特点、天气状况、施放方式 (大风放球器、绳子) 、初始跟踪方式 (手动, 自动) 和室内外密切配合综合分析, 即可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丢球。

与地面探测环境仪器的多样性不同, 高空探测以单一的二次雷达为最主要方式。因此采用以雷达安装点天线中心周边探测环境进行分析评估方式满足世界气象组织 (WMO) 对于评估要求的科学性。采用计分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大致反映高空气象探测的环境影响状况。但是就各个台站而言, 对探空资料质量的影响并不是均匀的。调查分析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准确的探空资料, 因此建立起探测环境与实际探测资料影响的关系评估系统, 从大背景和小环境两个角度对探测环境状况和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更实用有效。

对高空探测环境调查与评估, 对于确保全面了解气象高空观测环境现状, 积累观测环境基本资料、建立高空站观测环境动态管理档案, 观测环境的实时跟踪和动态管理, 加强对高空台站观测环境的保护与管理。有利于今后建立科学的气象观测环境保护标准。

摘要:L波段雷达即GFE (L) 1型二次测风雷达, 与GTS1型数字探空仪构成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L波段雷达于2003年1月在贵阳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是全国120个常规高空探测站最早建设投入业务运行的5个台站之一。2011年8月, 该系统完成大修。本文依据《GFE (L) 1型二次测风雷达大修标准 (初稿) 》及中国气象局《2010年GFE (L) 1型二次测风雷达大修试点实施方案大修标准 (初稿) 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大修技术工作进行总结, 以期为后继业务工作提供借鉴。

3.哈勃最后的大修 篇三

哈勃空间望远镜终于迎来了一次大修。据官方的说法,这将是最后一次。在这以后,哈勃的继承者詹姆斯• 韦伯空间望远镜将接替它的使命。看起来,这台史上最贵的望远镜终于要退役了——美国人已经在它上面花费了约50 亿美元——这也意味着一种危险的太空修补方式就此结束。

如果这次维修任务成功,哈勃望远镜将会前所未有地强大。亚特兰蒂斯号上的宇航员为哈勃带去了两件新仪器——宇宙起源摄谱仪和第三代广域照相机,还会为它更换新的电池和陀螺仪。升级之后的哈勃不仅能恢复稳定的电力供应、维持平衡,还能在星系起源等方面获得更强大的观测能力。这样它就可以一直工作到2013 年正式退役,但是无论如何,这只是一个计划。维修任务可能会很成功,对于NASA 来说,所谓计划的时间表,永远只有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因此哈勃望远镜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延期的历史。

哈勃坎坷18 年

哈勃望远镜从诞生起就充满了意外和不确定。哈勃望远镜发射升空的日期最初确定在1983 年,但事实上的发射时间推到了1990 年。推迟的原因之一是挑战者号的悲剧,更根本的原因是没有钱。预算被砍了一半,不论是镜面还是太空船的建造进度都在不断推后。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却恰好遇上了1986 年初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美国所有的航天飞机停飞,原定在当年发射的哈勃望远镜也无限期地拖了下来,在无尘室中存放了4 年,一直到1990年升空。升空后又发生了镜面危机,严重的球面像差让哈勃望远镜无法正常工作。所幸的是第一次维修任务,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给哈勃“戴眼镜”,最终获得了圆满成功。

修复后的哈勃望远镜终于把强大的威力展示出来,在观测天文学的每一个领域,哈勃几乎都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它能观测极暗弱的天体,也能接收到被大气层过滤的紫外线。著名的“哈勃深空”让人类第一次见到宇宙最初期的星系如何形成和碰撞,星云的照片见证了恒星如何在气体云中形成。哈勃的影像也为星系核心黑洞的存在提供了证据。人们通过哈勃寻找到了太阳系外的行星,同时也见证了苏梅克- 列维9 号彗星和木星的历史性相撞。但是哈勃的正常运作,却始终要依赖于持续不断的维修。

缝缝补补又一年

哈勃望远镜已经有6 年没有维修了。到2002 年为止,每3 年都会有一架航天飞机给哈勃进行常规维修,这是在设计时就定好的方案。就像人的隐形眼镜需要不断护理,哈勃的维修也是一种常态。

老化和损坏的陀螺仪、太阳能电池板当然需要更新。而迄今为止,哈勃望远镜上的5 件观测和定位仪器还没有同时正常运转过,最近一次是2006 年广域照相机的罢工。即使没有机械故障,哈勃携带的仪器本身也在不断的升级换代。1990 年哈勃升空时所携带的5 件观测仪器,都已经被陆续更换掉了。升级维修已经成功地进行了4 次,每一次都使哈勃变得更强大。算上第5 次维修,哈勃望远镜的广域照相机就已经更换到第三代了。它能够完成视野和波段各不相同的拍照任务,前两代的广域照相机曾经拍摄了“哈勃深空”和老鹰星云照片,而第三代据说可以增加10~30 倍的灵敏度。这一次更换的另一个仪器,宇宙起源摄谱仪的名称似乎在暗示它的强大功能,它将通过分析紫外波段的光谱,来了解宇宙大尺度的物质分布,从而为宇宙学的研究提供数据。6 个57 千克的镍氢蓄电池也会被更换,每一块相当于1000 个5 号充电电池,可以保证哈勃在最近几年内不会电力不足。

但是这最后一次维修还是历经波折。2003 年,此前刚执行过第4 次维修任务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时失事,所有的航天飞机再次停飞两年。而美国仍然在服役的航天飞机只剩下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3 架。几年后,这3 架航天飞机也将功成身退。但下一代太空飞行器还遥遥无期。在今后的几年里,美国人似乎将要面临无法送人上天的局面。NASA 也曾设想过遥控机器人对哈勃望远镜进行维修,但是这个想法没有付诸现实,因为维修的动作太复杂了,只有宇航员才可能对太空中各种意外情况随机应变。NASA 别无选择:亚特兰蒂斯号今年必须上去,维修哈勃望远镜!因为哈勃无法替代。

整装待发

历经磨难之后的NASA 似乎变得更成熟了。资金大量注入太空事业的黄金年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于是更需要审慎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来保证任务安全。亚特兰蒂斯号升空执行任务的同时,另一架航天飞机奋进号也在发射台上待命。如果维修中发生意外,奋进号可以在几天之内进入轨道援救。这是美国航天史上第一次采用双重保险。

维修的每一个细节也都经过了更细致的考虑。宇航员在水池中进行过演习,所有的维修动作都在一个1:1 模型上反复模拟过了,维修用的工具也经过反复设计,因为这次任务比以往更加复杂。想要全面修复哈勃望远镜的先进巡天照相机,需要卸下111 颗螺丝,并且更换电路板。如何处理这些螺丝需要有些灵感,最后的方案是把它们像调色盘一样安置在一块“捕获板”上。而安装陀螺仪的工具据说灵感来自儿童玩具。宇航员每一天的任务都已经仔细分配好,只等着秋天最后的飓风过去就可以升空。而哈勃望远镜修复后的日程也已经排满了,从观测宇宙最早期的星系,到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天体,可能会有更激动人心的发现。

哈勃传位给谁

空间望远镜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每一个望远镜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康普顿天文台、钱德拉天文台、斯必泽望远镜分别专攻伽马射线、X 射线和红外线,而宇宙背景探测者是为了检测微波背景辐射,它们在恒星的命运和宇宙学研究中都立下了丰功伟绩,但是哈勃能够在几乎所有的领域作出贡献。地面的天文台也在改进,但是还不能达到哈勃的分辨率,更不用说观测被大气层吸收掉的紫外线了。哈勃望远镜的后继者,詹姆斯• 韦伯空间望远镜不需要维修,因为它太远了。它和地球的距离是哈勃望远镜的2000 多倍:150 万千米。在那里地球和太阳的引力相互平衡,可以让它保持稳定的 位置。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看起来更像是一架卫星天线,它的反射镜面是由18块六角形镜片组成,在发射升空后由高精度的微型马达展开组装。它的镜面面积是哈勃的5 倍,可以想象它将会带来超越哈勃的奇迹。但是这只是计划,而且是NASA 的计划。它的发射日期已经从2011 年推迟到了2013 年,还会不会推迟,有没有别的意外,谁也不知道。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天文学家和保有好奇心的人来说,人类在太空中维持一颗明亮的眼睛,是非常必要的。

Tips:

哈勃所经历的5 次大修

SM1,1993 年12 月

用COSTAR 取代高速光度计(HSP)修正光学误差

安装第二代广域照相机(WFPC2)

更换太阳能电池板

更换陀螺仪

更换磁力记、协处理器, 及其他电子器件

SM2,1997 年2 月

用近红外相机和多目标光谱仪(NICMOS)替换戈达德高分辨光谱仪(GHRS)

用成像摄谱仪(STIS)替换暗天体光谱仪(FOS)

更换精密制导传感器

更换数据记录仪

更换反作用轮

SM3A, 1999 年12 月

更换陀螺仪

更换精密制导传感器

安装升级的计算机,数据记录仪,隔热板及其他电子设备

SM3B,2002 年3 月

用ACS 替换暗天体照相机(Faint-Object Camera)更换太阳能电池板

为NICMOS 安装新的冷却系统更换陀螺仪

更换反作用轮

SM4,2008 年10 月

用宇宙起源摄谱仪(COS)替换COSTAR

安装第3代广域照相机(WFC3)

维修STIS 的电源系统

维修ACS 的电子学系统

更换精密制导传感器

更换镍氢电池

更换陀螺仪

安装柔性捕获装置为机器人捕捉脱离轨道服务

外部防护罩(outer blanket)

这是哈勃的新盔甲,使用三层隔热系统来保护内部的精密仪器

宇宙起源频谱仪(COS)

是一台灵敏的紫外线频谱装置,自己带有光学矫正装置。

空间望远镜影像摄谱仪(STIS)

新更换的电路板可以让它发挥出全部威力。

近红外线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仪(NICMOS)

不用维修

先进巡天照相机(ACS)

2007 年它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而新更换的动力装置将会恢复它70% 的功能。

软捕获装置

添加这个接口是为了方便无人驾驶的飞船和哈勃对接,因为以后可能要把它整个打包运回地球。

精细导星传感仪(FGS)

用来作高精度的定向,锁定观测目标。3 只精细导星传感仪中的1 只将会被更换。

电池

1990 年带上天的6 块“原装”电池,这一次要全部更新。

第3 代广域照相机(WFC3)

功能将会全面提升,4 台16 万像素的相机将会被一台1600 万像素的相机取代,而观测波长也将覆盖从紫外到近红外的整个频谱。

陀螺仪(Gyroscope)

4.大修总结 篇四

2018年顾北厂电气班组大修主要完成了(1)对整个供电系统(变压器、配电室)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除尘并紧固了所有螺栓。(2)对103、215、101电机进行了厂家保养(3)对304、315、321变频器进行了厂家外委保养检测。(4)对701电机进行了拆检、轴承清洗。虽然按时按量的完成了整个大修计划工作,但是在大修期间还是有很多地方执行的不到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一天值班人员较少

大修第一天因为涉及到多单位要进行停送电,并很多地方要进行检修电源接电源。第一天只安排了2个值班电工对整个厂内各个部门进行服务,导致人员忙不过来,很多地方需要等值班电工忙完之后才能施工,导致第一天有所耽误了其他部门的施工进度。

二、夜班无值班电工

大修期间因涉及生产班要洇仓落煤,设备频繁开启,并遇特殊情况时需频繁停送电,因无值班人员,设备运行期间无人巡视,不能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在需停送电时还需等待,影响生产班的施工进度。

三、停送电顺序

涉及到配电室停电检修时,因办理停电票只办理了配电室上级总电源,所以未断开配电室各个负荷开关,就无负荷情况下直接断开配电室总电源开关,虽在安全上无影响,但是与电气停送电操作规程有所不符。在以后的施工中需改正。

四、手拉葫芦不合适

5.大修总结 篇五

车间:检修车间

班组:综合班 姓名:雒智勇

大修总结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于2012年8月底进入伊泰检修车间工作,鉴于我所学的机电专业,在检修车间实习最好不过,因为想要熟悉设备原理,只有打开设备才能理解地更透彻。在我们安全作业证到手的时候刚好赶上公司的大检修,通过为期十多天大检修工作,我不仅掌握了一些常用设备的原理与维护,更深深地体会到检修工人的辛苦与聪颖。

一、大检修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证

此次大检修车间领导高度重视,在整个检修过程中,检修车间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强化检修期间的管理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全员的安全意识,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检修氛围。刘主任常说“三分检修,七分准备”。检修车间从主任到普通员工在去年十月份就已经开始为2013年的大修做人员、材料、备件、工器具、车辆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的准备。这也是大检修能够顺利完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随着大检修工作全面展开,131个外委施工人员进入车间装置区,由于外委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观念,然而检修工期紧,任务重,不能对外委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怎么分配这么多人?怎么保证外委人员的安全?这是摆在车间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刘主任指出:外委人员的安全与自己员工的安全同等重要。检修车间把外委人员分配到各个班组,实行老员工与外委人员的搭配工作,对外委人员安全负责。对外委人员采取重点事项培训以及因地制宜的现场培训方式,对各种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施工进行了阻止和教育,特别对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等危险作业的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讲解,安全教育效果良好,以至于大修期间没有出现任何伤亡事故。

二、检修过程以及学习到的知识

1、合成R-6101反应器温度计、双法兰差压式流量变送器的拆装

这项活虽然没有什么技术性,但是工作量很大,这也对我们实习生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几十个仪表仪器的拆装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为后续的检修做好了铺垫。通过这次检修我们学习到温度计和差压变送器的结构,也学习到很多钳工基础的知识,比如螺栓要先对角拆卸,然后挨个拆卸,为了安全和方便,要先拆难拆的再拆好拆的等等;

2、HV-1201ABC气化氧气总开关阀门执行机构消漏

根据票证要求,现场检查阀门执行机构,发现执行机构手动开关下部油箱漏油,这对现场安全造成很大隐患,为了防止现场检修油掉到氧气管线遇明火引起爆炸,将油箱下线回到车间检修,对油箱进行拆解检修,发现丁腈橡胶密封膜与垫片老化起不到密封作用,更换后原位回装。

此次检修让我意识到对现场危险辨识的重要性,在对设备检修的同时要多了解工艺管线,以便于在检修的时候保护自身安全;检修过程中由于事先没有标记引起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所以拆解机器前必须做好标记以便于原位回装;了解了执行机构手动装置的结构和原理以及丁腈橡胶这种常用的密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UV-1502填料消漏

工艺处理以及仪表管线拆除后,拆除执行机构以及附件,检查发现填料压紧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用钩子将旧填料勾出,为了能保证填料具有一定的压紧量,将聚四氟乙烯填料加工成有倒角内O形圈槽,向填料函内一圈一圈的安放填料,并一圈一圈地用压具压紧压均匀,填料函基本上填满后,用填料压盖压紧填料,填料压紧力在保证密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压紧力。

从这次检修中我学习到聚四氟乙烯填料性质和用途以及它的安装方法。知道了在安装时应注意事项:使用压盖时用力要均匀,两边螺栓应对称地拧紧,不得把填料压盖压歪,以免填料受力不均与阀杆产生摩擦;填料压盖的压套压入填料函的深度为其高度1/4~1/3,也可用填料一圈高度作为填料压盖压入填料函的深度,一般留有不得小于5mm预紧间隙,然后检查阀杆与填料压盖、填料压盖与填料函三者的间隙四点一致;还要旋转阀杆,阀杆应操作灵活,用力正常,无卡阻现象,如果用烽过大,应适当放松一点填料压盖,减少填料对阀杆的抱紧力;填料在安装过程中,相隔1~2圈旋转一下阀杆,以免阀杆与填料咬死,影响阀门的启、闭;在填料的安装中,不能以小代大,在填料宽度不合适的情况下,允许用比填料函槽宽大1mm~2mm的填料代替,不能用锤子打扁,应用平板或碾子均匀地压扁。

4、HV-1411下线打压检修

阀门上锁后,拆除执行机构,将阀门拆回打压,强度测试为公称压力的1.5倍,密封测试为公称压力的1.1倍,球阀打压合格后回装。

通过这次检修我学会阀门的打压操作方法和法兰垫片的选型标准,以及球阀与执行机构的结构和动作原理。

5、PV-1701精馏塔顶部压力调节阀下线检修

阀门上锁、泄压后,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检修,拆除执行机构检查,发现阀座与阀杆密封面损坏,下线拆回阀杆和阀座,清洗密封面,用铅笔在阀杆和阀座密封面上划几道同心圆,然后将阀杆与阀座密合旋转,检查铅笔圆圈擦掉情况,确定密封面的密合,采用研磨对密封面进行检修,用80#-280#粗粒砂纸或粗粒研磨膏进行粗磨,平整地把阀头或阀座的麻点去掉,然后用280#-W5的细粒砂纸或细粒研磨膏进行半精磨,消除密封面上的粗纹路,进一步提高密封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最后进行细磨,细磨时可用W5或更细的微份与机油、煤油等稀释后,用阀门的阀杆对着阀门的阀座进行研磨,研磨时一般顺时针方向转60-100°左右,再反方向转40-90°左右,轻轻地磨一会儿,必须检查一次,待磨得发亮发光,并在阀头和阀座上可以看到一圈很细的线,颜色达到黑亮黑亮的时候,再用机油轻轻地磨几次,用干净的纱布擦干净即可,研磨完以后,再把其他缺陷消除,即应尽快地组装,以免破坏一磨好的密封面。

阀门检修开始时,根据票证要求,坚持让工艺配备空气呼吸器才干活,这种做法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劳动防护用品对我们检修人员的重要性;通过这次检修我也学习到了压力调节阀的结构与原理和金属缠绕垫的使用方法和用途,以及初步的了解了阀门的研磨方法。在研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检验阶段,其目的是为了随时掌握研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研磨质量达到技术要求。应该注意的是,不同的阀门研磨时应使用适应各种密封面形式的研磨工具,以提高研磨效率,保证研磨质量。阀门研磨时一项很细致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体会、摸索、提高,有时研磨得很好,可是装上以后还是漏汽漏水,这是因为在研磨过程中有磨偏的想象,手拿研磨杆不垂直、歪斜,或是研具尺寸角度有偏差所致。

三、检修心得体会

为了顺利开车,师傅们们放弃周末和节假日休息,中午甚至晚上加班加点,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在很多个风沙天气里,爬塔进罐,用辛勤的汗水在这个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为伊泰煤制油的辉煌和全体职工的美好明天而奋斗着,这不禁令我想起前不久董事长倡议全公司观看的《国家命运》,我想董事长就是想让我们能从中学习先辈们不怕苦不怕累的伟大的革命奉献精神,伊泰也是凭借这样的精神走到了今天,今后也需要我们一直继承下去。今天我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先辈们的身影,我觉得他们是公司的骄傲,是公司员工的学习榜样,更是我们实习生学习的榜样。

6.大修工作总结 篇六

一、人员

分厂在大修方案时计划了人员安排,合理安排人员,根据分厂特点制定了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到人。从三班制员工中抽出了部分人员进行大修中力所能及的事,从事了检修力量。民工和外协单位人员的参与也进一步保障了人力要求。合理安排人员作息时间,也是人员安排中则需注意的问题。

二、材料

分厂根据各类设备运行情况,计划了相应的备件采购工作。并对具体的型号、材质、数量、安装尺寸进行了复查工作,保证了各类材料的准确准备。这次大修没有因材料而影响大修工作。

三、工器具

分厂要求各班组根据检修设备具体情况提前准备好工器具,如三脚架、龙门架、锅炉本体检修专用楼梯必须根据现场具体尺寸、设备重量制作。例如:机械检修工段提前做好更换板式换热器的工装,检修速度明显加快,今年更换8台的时间也只有2天,而去年更换4台的时间也要用2天。有些常用器具也因大修工作量大而增加了数量,如焊机、割炬。吊车的准备、协调、使用会使检修工作事半功倍。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装置停车检修前准备

根据本次停车检修特点和以往经验,装置停车后及时做好检修前准备工作将保障装置计划停车时间和检修质量。这包括泄压、降温、、隔断、排尽物料、置换、吹扫等系列工作。分厂此次要求各工序根据检修计划项目停车后根据自身工序特点立即开展以上项目,而不是由分厂组织协调,缩短不必要过程。

五、检修过程与质量

检修过程是设备检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设备检修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在检修过程中合理安排检修步骤,做到检修的计划性和预见性。一是单台设备在工序中的检修顺序,二是单台设备零部件的拆装顺序,三是设备检修时间安排。单台设备在检修过程中的检修内容、检验标准、检修质量必须有科学、适用的准则。这需要我们结合设备原理、设备使用说明书、生产工艺标准、操作经验、国家和行业标准等科学、合理制定。本次检修过程中,我们在争取时间的同时,也严把质量关,把分厂两项大的检修项目完成得很好。一是离子膜一期改造项目,由于涉及人员较广,改造的线路较多,所以我们提前一周时间把上千根线整理完成,把需要铺设的新电缆及光纤铺设到位,为大修时间上预留了余地。同时,改造完成后我们严格按照新建项目标准,给予改造项目各种高低压试验,以保证大修完成质量与进度。二是甲烷电加热检查情况的统计,由于电加热属于开车无法检查项目,具体情况必须得等停车后检查才能知晓。为此我们也是预先做最坏的打算,把最坏的情况需要的备品备件准备好,大修时安排专人每一根加热管单独试验,以备必须整体拆除时有多余的时间组织人员抢回时间,保证了大修的进度不被拖后腿。把设备检修过程与质量这需要我们不断总结、提高,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次的检修过程与质量明显好于前几次。

六、检修工作质量检查与记录

分厂本次专门成立了技术组,主要负责检修专项技术检查、判定记录工作。虽然技术组部分成员工作能力和经验目前还有限,但分厂现已开展了这项工作,将为以后设备检修工作积累巨大的技术、经验财富。

不足之处

一是:计划的大修工作与实际设备检修的工作还有不少的差距,这是我们对设备性能掌握不够,生产运行经验欠缺造成的,计划的针对性不强。

二是:分厂对内、对外协调力度还需不断调高,这需要我们分厂各级协调人员和大修参与者要有大局意识和提高自己的责任感。

7.压缩机大修总结 篇七

关键词:螺杆制冷压缩机组,运行情况,改进措施

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以高硫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的大型化工企业,设计年生产能力50万吨甲醇。合成车间净化原料气采用低温甲醇洗技术,每年排放的净化废气量20余万吨,其中CO2含量≥97.0%。为回收废气中的CO2,实现节能减排,我公司采用国内先进技术新建一套年产5万吨食品级液体CO2装置。生产的液体CO2,一部分做为生产碳酸二甲酯(简称DMC)的原料,一部分做为商品销售。螺杆制冷压缩机组的作用是使气体CO2液化,以便于液体CO2产品的提纯、运输和贮存。螺杆制冷压缩机是液体CO2装置中的关键设备,其运行质量的好坏对液体CO2产量影响较大。经过充分调研,我公司选用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制冷机组,一年来机组运行稳定,制冷量满足设计生产能力。现把我公司制冷机组流程、机组的特点和运行情况总结如下:

1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的概况

1.1 制冷流程

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氨气被吸入螺杆压缩机内,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气,经油分离器分离出润滑油后进入冷凝器。由于高压高温过热氨气的温度高于其环境介质的温度,且其压力使氨气能在常温下冷凝成液体状态,因而排至冷凝器时,被冷凝成高压常温的液氨进入贮氨器。部分高压常温的液氨由贮氨器通过膨胀阀进入经济器,在经济器壳层内液氨因蒸发吸热使其本身的温度下降成为低压低温氨气,大部分高压常温液氨经过经济器管层与低温低压氨气换热后成为低压低温的过冷液氨。低压低温的氨液进入蒸发器和提纯塔顶部与气体CO2换热,液氨吸热蒸发成为低压低温的氨气,CO2气体冷凝为液体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低温氨气重新进入螺杆压缩机,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冷凝器和油冷器均采用循环水进行冷却氨气和润滑油。集油器用来存放从油分离器、冷凝器和贮氨器中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并在低压下将油放出。空气分离器的作用是把氨系统中混有的空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及时排除出去,以提高冷凝器的传热效果。紧急泄氨器是用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将液氨放掉,在泄氨时使氨与水溶解成氨水后再排放。(见制冷系统工艺流程图)

1.2 制冷机组的特点

1.2.1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带有能量调节机构,在不同的环境与负荷下,机组能量可在10%~100%之间进行无级能量调节,节省运行费用。

1.2.2采用经济器系统,液氨在进入蒸发器前先经膨涨阀进入经济器中被冷却为过冷状态,机组制冷量增加约30%,而轴功率只增加7%。所以带经济器的螺杆制冷压缩机组的制冷效率比普通螺杆制冷压缩机组的制冷效率高,节省电能,蒸发温度越低,节能效果越明显。

1.2.3 采用压差供油方式,润滑系统在机器运转时的供油靠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的压差保证,一个小油泵仅在开机前提供预润滑油,油泵故障率极低,降低运行费用。

1.2.4 自动化程度高,机组能量调节滑阀及内容积比调节机构均由微机自动控制,保证压缩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运行在效率最高点,运行更经济,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1.2.5 采用较大换热面积的冷凝器,卧式冷凝器的换热面积为300m2,最大限度降低液氨的温度,提高制冷机组的制冷效率,在相同制冷量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电耗。

1.2.6 采用高效卧式三级油分离器,三级分离均在油分离器内部完成,极大地减少制冷机组润滑油的损耗、节省了机组的运行费用。

1.3 制冷机组基本参数

根据我公司液体C02装置的制冷量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过优化设计,我公司确定了螺杆制冷压缩机组的基本参数,见下表。

2 装置运行情况及改进措施

2.1 装置运行情况

该装置自投产以来,装置运行平稳,各项运行参数均达到设计指标,制冷机组部分运行指标如下:

2.2 装置运行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2.2.1 因现场仪表就地控制箱同螺杆压缩机是撬块制造,冰机运行时有时振动较大,易造成仪表电缆接头因机组振动而松动,影响机组的长周期运行,建议把仪表就地控制箱与螺杆制冷压缩机单独放置。

2.2.2 由于循环水中杂质会在油冷器和冷凝器内水管内积聚而降低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因此必须定期对油冷器和冷凝器进行清洗。最好在换热器前增加过滤器。建议在油冷器和冷凝器循环水进回水管道进入换热器前增设短接,便于清洗时管道的拆装。

2.2.3 严格控制冰机排气温度在60℃以上,防止冰机带液。如发现冰机带液,应及时排出润滑油中的氨,建议采用油分离效果高的专用润滑油。

2.2.4 蒸发器采取高液位操作,以提高换热效果,当蒸发器换热效果大幅度下降时,应及时排出蒸发器中的氨,以提高生产能力。

2.2.5 经济器外部和出经济器管道应进行保冷,以减少冷量损失。

3 结束语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螺杆制冷压缩机组以其结构紧凑、易损件少、调节范围大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冷冻、冷藏、空调和化工工艺制冷等制冷装置上。我国螺杆制冷压缩机组的制造单位,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加工设备,螺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螺杆制冷压缩机组的制冷量范围逐步扩大。在螺杆制冷压缩机运行组过程中,设备运行条件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要根据各单位生产条件和设备实际状况,不断总结螺杆制冷压缩机组的运行经验,加强设备维护,确保机组长周期稳定运行,为整个制冷装置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8.浅谈大型水泵机组大修 篇八

关键词:大修准备 机组拆卸 易损件修复 装配和实验运行

中图分类号:TH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095-01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泵站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泵站所有设备均应具有很高的运行可靠性和良好的技术状态。因此,对泵站所有机电设备必须进行正常的检查、维护和修理,更新那些难以修复的易损件,修复那些可以修复的零部件。通过维护修理,可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预防事故,保证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

1 检修周期

1.1 机组检修的分类

一般可分为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两大类。定期检修又根据其检修内容不同分为局部性检修、解体大修、和扩大性大修三种。

1.2 主机组检修周期

根据部颁《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255—— 2000)规定,主机检修周期应根据机组的技术状况和零部件的磨损、腐蚀、老化程度以及运行维护条件来确定,可按下表的规定取值,亦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前或推后(如表1)。

2 大型水泵机组大修

(1)大型水泵机组的大修的特点:大修工作是一个繁重复杂的工作,体积大、零部件多、要求高、时间长、牵涉大量技术力量和人力,需要一定数量的配件、材料和资金。所以进行机组大修,必须做好相应的工作。

(2)机组大修的五个阶段:大修准备、机组拆卸、易损件修复、装配和实验运行。

1)大修准备:根据机组运行资料的分析,针对机组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自身缺陷,结合运行累计台时或间隔年限,提出大修报告,批准后再进行大修工作计划。其主要内容为:(a)存在的主要问题;(b)主要检修项目;(c)主要技术指标;(d)人员组成;(e)进度安排;(f)备品备件、材料、工具、仪表;(g)财务预算;(h)培训工作。

2)技术力量安排:(a)明确大修负责人,全面负责大修全过程各项工作;(b)根据检修性质和项目,进行技术交底,并提出主要工序的日程和要求;(c)根据工作需要,指定专人负责一些主要项目的施工技术和安全工作;(d)明确大修现场记录、资料收集、需加工零件测绘以及最后的大修技术总结的人员。

(3)机组拆卸:机组拆卸是安装的逆过程,因此,拆卸的顺序与安装刚好相反,除固定部分不能拆卸外,原则是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部件后零件,要求准备充分,有条不紊。拆卸时应注意下列问题,以方便安装。1)各部件的相对结合处,要用钢号码字依次打上印记,以确定相对位置。组装时一般按记录安装。2)零部件拆卸时,先拆销钉,后拆螺栓;总装时,先装螺栓,后装销钉。加工面不应敲打或碰伤。3)零部件清洗时,一是注意环境,不应有易燃易爆品;二是禁止火种;三是要备足消防器材要提高警惕。4)各管道或孔洞口,拆卸后均应用木塞或盖板堵住,有压力的管道应加封盖。5)注意法兰面垫片和O形密封圈的拼接或胶接形式,以便安装时按原状配合。6)行车和起吊工具要进行全面检查并试吊,以确保安全。7)进行上下交叉作业时,要戴安全帽,要注意人生和设备安全,严防工具或重物掉下。

(4)易损件检查修复:1)水泵轴劲磨损的修复:(a)轴劲磨损量的测量:一是用外径千分尺分别测量同一轴劲上未磨损部位与磨损部位的外径,得出磨损量。二是盘车测量。对于采用橡胶轴承的轴劲,若单侧偏磨值大于0.5mm,则要对轴劲进行处理。(b)轴劲磨损的修复:喷镀—— 是利用高速气流将融化的金属液体喷射到被镀表面来填补缺陷。轴颈表面处理完后,应检查轴颈尺寸并与未喷镀时的尺寸比较,其差值便为喷镀层的厚度。直径小于150mm的轴颈,其喷镀层应为0.8mm;直径大于150mm的轴颈,其喷镀层则为1mm。

镶套—— 有整体套和分半套两种。整体套只适用于轴的一端小于镶套内径,套可从轴的一端套入。分半套是將不锈钢套分成两半在轴颈上拼焊固定。堆焊—— 用不锈钢焊条在轴颈处堆焊,以恢复原有尺寸,然后进行切削和研磨,以到达原有的圆度和光洁度。由于堆焊热量大,容易使轴变形,因而使用不多。

2)气蚀破坏的修复:气蚀破坏是一切水力机械的顽症,其产生的原因至今还是众说纷纭,难以定论。处理方法也仍在探索之中,目前还没有切实可行的防御措施。对于叶片的气蚀破坏,一般采用堆焊;对于转轮外壳的气蚀破坏,可用环氧树脂粘接填补。

3)轴瓦的检查修理:上导轴瓦、下导轴瓦、推力瓦磨损的原因和主轴轴颈磨损原因差不多,因其为稀油润滑,所以磨损极小,维修量也小,只有在事故或磨损极度严重的情况下,才进行挂瓦大修。轴瓦一般性维修和保养—— 轴瓦运行后,巴氏合金表面接触面积变大,有很多点连续相连,这说明瓦面有一定磨损,可用挑刀刮削,刮削的刀花呈三角形,两次刀花互成900为宜,瓦的进油边刮低0.5mm,宽10mm.

4)镜板研磨:推力瓦严重磨损或烧坏,会直接对镜板产生影响。油中硬质金属杂物和镜板钢材中的杂质,都会损坏镜板表面。长期运行的机组,镜板表面光洁度也会减退。由于安装不正确,所造成镜板平面挠曲等问题在进行机组解体大修时都应检查。镜板的不平度可以用水平尺配合塞尺进行检查,也可以用百分表进行检查,一般不得大于0.03mm。严重挠曲的镜板应返厂重新加工。镜板局部缺陷和不严重损伤,常用刮磨方法处理,可先用平头刮刀刮平机械伤痕和凸起处,再用零号砂布进行打磨,最后用水平板研磨膏推磨,直至合乎标准。如果是由于长期运行导致镜板表面光洁度减退,从而增加了推力瓦与镜板之间的摩擦力。可用水平板外包呢布加研磨膏人工研磨。

5)装配:装配在机组大修工作中,实际上就是除掉固定部分以外的所以零部件的在安装、调试工作。其顺序与拆卸相反,应是先下后上,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也就是说先拆的后装,后拆的先装,最后调试、实验,与安装一样,也要进行试运行、验收、总结。

4 结语

9.碎煤机大修技术总结 篇九

碎煤机是二车间的主要运转设备,两台碎煤机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高负荷稳定运行。1#碎煤机由于振动较大,轴承温度较高,需要检修处理。一组经过7天的加班加点抢修终于完成检修任务,整个检修过程及检修数据如下:

1、清洗主轴:检查隔板及锤臂轴通孔无误差。

2、各锤头称重:最大值与最小值小于180克。根据各锤头重量,按厂家要求排列安装。(由于各锤头重量差较大,转子平衡达不到较好水平,容易产生震动。)

3、安装轴承:采用冷装法,两侧轴承游隙采用压铅法检测。电机侧 :顶点游隙0.15mm,两侧0.10mm;

碎煤机尾部轴承顶点游隙:0.16mm,两侧0.09mm。

4、碎煤机转子两侧与壳体间隙:37mm。

5、电机找正:用百分表进行找正,同时用两块表分别找中心位置和端面平行度。

中心位置:电机轴比碎煤机轴中心位置低0.07mm。

电机轴比碎煤机轴中心位置偏西0.04mm。

端面平行度:电机轴与碎煤机轴端面平行度最大0.02mm

找正各值均在允许范围内(0.2mm以内)。

6、加油:碎煤机两侧轴承加二硫化钼润滑脂;液力耦合器加L-TSA32汽轮机油(按工艺操作要求定量加油)。

10.二期大修工作总结 篇十

本二期大检修工作在公司领导的领导下已落下帷幕,回顾如火如荼的检修,对大检修取得成绩与经验以及不足与教训,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检修中取得的成绩

1、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检修项目检修

从七月份开始我们广泛听取大家对隐患提出的整改建议。而后我们仔细排查,及早制定措施与方案。在本次大检修中,我们依照计划不折不扣地执行,使装置与设备处在较为良好的状态,甲醇中心共计完成大小项目63项。

2.前期人员安排较为细致周密。

我们始终相信“人是第一生产力”。于是在检修前期,我们就着重对人员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安排,根据检修内容配备合适的人员负责该项目。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尤其是一线人员的配合上很默契也很融洽,与外委的协调与合作也很愉快,为本次检修营造出一种团结友爱,彼此体贴,互谅互信的良好气氛。

3.备品备件恰到好处。

根据检修项目所需的备品备件,我们早布置,早安排,及早领取并登记在案。如缠绕垫的领取,从不同规格型号,不同材质,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了充足的配备;对各种螺栓,垫片,也都进行了周密的估算,争取做到“库里有货,忙而不乱”。并在检修中派专人登记,做到发放有序,签字认可。尤其是对换热器的更换,我们专货专存,实行专项专用,不乱拉。为大修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4.检修与现场清理同步进行。

大检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脏、乱、差”,但是甲醇中心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因此在检修期间,我们同步进行了现场检查。检修人员对现场卫生及时进行打扫维护,基本上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大修中的不足。

有成绩也有不足,我们不会因为成功而抹杀失败。

1.办理各类证时,显的有些忙乱。

在办理各类票证时,有着滞后的现象。与分析工的前期沟通不足,与施工单位的解释耐心不够,对安环部门的干涉不理解等问题一一凸显。

2.后期的人员调配上有些松散。

在检修后期,甲醇中心进度一直较前,因此在思想上有些松懈,对人员的安排上有些松散。致使有部分员工在现场闲逛,也没有及时地给予分派新的任务,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对员工思想教育工作还做的不扎实,不细致,导致有的人在干,有的人在看,说明华强的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废旧物资退库迟缓。

本次大修后废旧物资物件庞杂,数量多,体积大,因此给退库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开车前的检查不细致。

人常说:“百密还有一疏”。尽管我们在开车前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有疏漏的地方。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检查不细致,考虑不周全。过于自信,依赖经验。这是值的我们认真反思的一个严重问题。

上一篇:可爱的小熊二年级作文100字下一篇:英译汉练习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