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维度

2024-08-26

鉴赏维度(12篇)

1.鉴赏维度 篇一

社会维度:

民生: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座位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使当合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赢得群众拥护和支持。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维度 应该是一种“属性、范围、系数、承受能力”意思的包涵。在不同的对象指代不同的意思。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新期待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

公共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人称扩大趋势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农村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 农民的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力尚未得到切实保护,侵犯农民权益问题时有发生 以工促农以城带想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需进一步完善。

新目标;发展生产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绩观(是否体现以人为本,是否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体现经济政治社会全民推进,不是将GDP作为唯一标准,是否做到协调发展五个统筹,是不是浪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

产生错误的原因:主观:认识的偏差,客观原因干部考核体系催在问题,过于偏重经济发展。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职能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搞笑便民城市守信权责统一(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受赔偿)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搞笑地位群众和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特征:民主责任法制信用有限开放公正透明高效廉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质量,是将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使其成为各级行政机关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改善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建立搞笑政务服务体系继续完善政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更广泛的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群体性实践:文化: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弱法制观念淡薄体制性因素: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健全 对策: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必须把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从源头上加强减少群体性实践的发生。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必须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必须努力掌握网络等媒体的主动权。完善处置机制。(群众利益无小事,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政治维度是利益、寻租、交易、谎言、欺诈,已经是五维度啦

维度是指一种视角,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

政治是围绕国家权力展开,表现为人们攫取、维护、建设、执行、制约国家权力的全部活动。

政治纬度是指从政治的特征、形式、体制以及与经济、法律、道德等社会现象的关系等不同层次、视角的阐述。

2.鉴赏维度 篇二

备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要求英语教师多角度审视和思考, 并历经几个不同的阶段不断完善。换言之, 英语教师备课存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 二者皆是对英语教师的客观要求。

一、空间维度———英语教师备课的五个不同角度

在科技高度发达、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学校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没有也不可能被诸如网络远程教育、计算机教学等形式所取代, 主要是因为教学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述和讲解, 而是教师的智慧和才能在动态对象和实时情景的教学环境下的一种灵活展示和差异性授业。因此, 为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英语教师需要全方位地审视、思考和把握课程的方方面面, 比如课程的设置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 对教材的使用和教学过程也必须注重因材施教, 实行差异化教学……这些都是对教师备课的必然要求, 即英语教师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备课。这些不同的备课角度就构成了英语教师备课的空间维度。

从空间维度看, 我们可以把英语教师备课分为广义备课与狭义备课, 广义备课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和备学生, 而狭义备课则是备进度、备内容。下面就分别从这五个角度加以阐述:

(一) 备大纲

教师在接受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后, 首先应该了解该课程在各年级英语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以及其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教学要求和难易程度, 从而准确把握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已经具备的课程能力和水平, 以及对后续课程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应该明确该课程的设置目的, 并据此撰写课程教学大纲。只有明确了课程的地位和课程设置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和备课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备大纲事实上帮助英语教师明确了为什么要教这门课。

(二) 备教材

备教材好比蜜蜂酿蜜, 蜜蜂将无数花朵中的甜汁先采集储藏在蜜囊中, 然后吐放在蜂巢里, 晚上再将这些甜汁吞入胃中, 经过消化酶的作用, 将甜汁转化为蜜, 最后再吐出来形成蜂蜜 (禹安胜、张勇2012) 。因此, 备教材十分重要。教师首先要对英语教材进行深入研究, 熟悉教材内容, 并对教材的难易程度、重点与非重点了然于胸;其次要准确把握或建立教材中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联;再次, 鉴于任何教材都可能存在编写缺陷, 要善于理清, 必要时要重组教材中的逻辑结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蕴含的社会属性及文化属性, 决定了任何教材都具有局限性, 因此, 教师需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跨文化知识, 借助参考书给予必要的补充。备教材帮助英语教师明确了这门课要教些什么。

(三) 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根本所在, 因此, 备学生是英语教师备课的客观要求。“上课前我们一定要明确学生的学情, 也即是他们的基础知识、学习兴趣等,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 我们才能更好地想办法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胡友明2009)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而具体到英语教学,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备课被普遍认为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 即教师应该在“学生群体所显现的相异于外部有可比性的其他群体的个性特征, 以及群体内部某个 (些) 更小的群体基于某种共性而显现出来的相异于群体内其他小群体的个性特征” (赖建青2015) 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具体说来, 英语教师在备课以及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有全面且个性化的了解, 比如学生的年龄和性别构成、学生家庭背景、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学生的母语水平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此外,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还应该是动态的, 比如学生间的互动关系、学生对课程的感知和认识、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反馈和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困难或突发事件等, 都是英语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很明显, 备学生让英语教师明确了要教什么人。

以上三个角度属于较为抽象的英语教师备课概念, 是从广义上对英语教师提出的备课要求, 是英语教师着手狭义备课, 即备进度、备内容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四) 备进度

在进行了广义备课的充分准备后, 即在制订了教学大纲, 并对教材、学生有了深入研究后, 英语教师已经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什么人, 现在备课应该进入比较具体的阶段, 即狭义备课。狭义备课首先要求英语教师根据课程的总课时量合理安排授课进度, 在进度设计过程中要在兼顾知识完整性的同时, 突出重点与难点, 特别是重点中的难点。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不应根据自己的喜好避重就轻。备进度是为了帮助英语教师初步明确如何教这门课。

(五) 备内容

备内容是最为具体的、常常被英语教师挂在嘴边的备课角度。具体来说, 备内容就是为按章节逐次授课达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设置目的而做出努力, 它包括整体的教学设计、教案撰写, 每堂课每个章节的课件准备、互动安排、作业布置, 以及考试模式、课后辅导等,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既要结合进度, 也要把广义备课的备课成果及认识贯彻始终。

在教学实践中, 狭义备课是英语教师必然会做的工作, 需要英语教师认真对待;但广义备课也同样重要, 却没有得到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广义备课是为狭义备课而准备的, 是狭义备课的前提, 离开了广义备课, 狭义备课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据此而进行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无趣的,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学到的知识较为零散, 遑论实现教学目标。

二、时间维度———英语教师备课的六个不同阶段

备课不是一蹴而就的, 英语课程的备课亦是如此, 它跟文章的写作一样, 需要经过类似于初稿、二稿、三稿, 甚至更多次的修改、更新和充实的过程, 而且每一次备课都是教师对课程进一步理解的过程。当今社会, 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 英语的语言、文化特征以及跨文化现象也在动态地发展, 英语教师应该持续不断地追踪与课程相关或者与所教授对象相关的新知识、新发现、新背景、新动向, 并针对课程教学进行阶段性的思考, 使自己的教学从内容、方式到教法上皆能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另外,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活动, 课堂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状态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具有实时备课的能力, 以便能够动态而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

因此, 从时间维度看, 英语教师备课又有宏观备课与微观备课之别, 具体可分为六个阶段, 分别是宏观备课所包含的预备课、首次备课以及二次备课阶段, 以及微观备课所包括的课前备课、课中备课和课后备课阶段。

(一) 预备课

预备课即接受教学任务阶段。这一阶段, 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 并依此确定教学目标, 熟悉教材, 再根据课时量、授课对象等, 做出以下总体安排:撰写教学大纲, 草拟教学计划, 搜集教学素材及参考书目。如果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师共同承担同一课程的教学任务, 那么, 彼此间还应该进行有效沟通。预备课一般在排定下个学期教学任务的学期末。

(二) 首次备课

首次备课即备课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 英语教师应该根据预备课所做出的总体安排, 在透彻研究英语教材的基础上, 撰写完整的教案, 准备相关课件;根据重难点确定各章节的课时分配;构思平时作业、课堂测验或测试的安排;撰写考试大纲, 制订考试或考核方案, 确定考试或考核方式;同样, 担任同一门课程教学的教师间也应该进行有效交流。首次备课一般在寒暑假的初期。

(三)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即备课的中期阶段。在首次备课后相隔一段时间, 英语教师应该进行第二次备课, 主要工作和任务是:首先, 有必要对首次备课的内容进行审核和再思考, 做出必要的补充、剔除或重组等调整;其次, 应该根据已经完成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对教学的认知和反馈等, 及时微调后续的授课方案、内容和计划;此外, 担任同一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还需要根据彼此沟通以及在不定期的教研活动中所达成的共识, 对教学计划、进度以及考核等进行微调。二次备课一般在寒暑假的中后期, 以及课程的教学实施阶段, 即教学周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 预备课、首次备课以及二次备课都是从宏观上把该门英语课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备课的, 注重的是课程整体的科学性、目标性和逻辑性。

(四) 课前备课

课前备课即意味着备课进入了微观阶段。这一阶段, 英语教师应该对即将要讲授的课再次备课, 主要是细化英语授课的章节内容、重难点, 与上次课的有效衔接, 课堂上准备采取的教学方式, 作业的讲评内容或布置, 课堂互动的准备以及教学进度的调整等。课前备课一般在上课前的1~3天, 甚至当天。

(五) 课中备课

课中备课亦可称为实时备课。英语课堂教学不是静态的, 无论此前的备课多么充分, 都无法保证与动态教学百分之百吻合, 因此, 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教师授课的感知程度, 动态、灵活、有针对性地微调授课内容、互动方式以及教学进度。课堂上的授课内容紧密相关, 因此, 授课的每一分钟都是为下一分钟的授课做铺垫和准备的, 每一次微调都是为接下来的授课而准备的。同样, 每一次课的教授也必须为下次课做好铺垫和准备。因此, 英语教师也应该视课堂教学情况为下次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提出问题和建议, 建立两次课之间的逻辑关联。此外, 教师在教授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一门英语课程的情形下, 对第一个班级的授课事实上是对后面几个班级授课的预演和预讲, 这也是实时备课的重要内涵。

(六) 课后备课

课后备课指的是授课后阶段, 是备课的一种自然延伸。“……‘课后备课’, 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堂课, 无论备课时考虑得多么严密细致, 都不可能把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设想周全。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 新的目标不断生成, 新的主题不断形成, 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 这一切都需要课后再次备课,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林清丽2012) 某一次授课的结束不应该被看成是备课的结束, 该次课所讲授的章节和知识不应是独立的。从课程的整体性看, 无论是英语语法或句法、英语短语或词汇, 都只是英语知识链中的一环, 是承上启下的, 此前各阶段备课的有效性也只有经过教学实践才能得到验证, 因此, 英语教师的备课工作应该得到延续。在课后, 英语教师应该及时回顾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细节, 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 重视学生的反馈, 重新评估此前的备课工作, 重新审视及完善前后章节的备课工作及教学内容, 及时发现并纠正备课中可能存在的认识偏差, 为下一次课的“课前备课”提供参考。此外, 课后备课也可被视为教师为下一学年承担同一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的超前备课。简言之, 课后备课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行为, 也是教师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对于宏观上的预备课、首次备课以及二次备课, 上述课前备课、课中备课以及课后备课则是从微观上就教师正在或即将讲授的章节和知识进行备课, 重在对授课内容及课堂教学的细化, 以及梳理前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联。

三、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的关联

以上从空间维度探讨了英语教师备课的五个不同角度, 又从时间维度阐述了英语教师备课的六个不同阶段, 那么, 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之间存在什么关联呢?

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并不是两种互不相关的备课方式, 也就是说, 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它们同时作用于英语教师备课的全过程, 英语教师应该对备课的两个维度给予同样的重视并熟练掌握。事实上, 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之间是相互融合的, 不存在绝对的先后顺序或者一一对应关系, 比如, 英语教师在备课时, 从空间维度备大纲、备教材是进入时间维度的首次备课和二次备课的前提, 空间维度的备内容也涵盖了时间维度除了预备课以外的其他所有阶段, 而时间维度的预备课阶段又与空间维度的备大纲、备教材是平行的。因此,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 重要的不是明确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先后顺序, 而是明确并熟悉两者各自的内涵, 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熟练地交互运用到自己的英语教学备课工作中。

结束语

英语的语言属性和跨文化属性要求教师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所蕴含的不同角度、不同阶段对英语课程教学进行再思考、再设计、再认识, 以保证自身英语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教学的能力不断提升, 这样, 高质量的英语教学目标才有可能达成。

参考文献

胡友明.2009.关于备课的反思[J].教育论坛, (18) :30.

赖建青.2015.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师个性化备课的思考[J].英语教师, (18) :24.

林清丽.2012.英语教学有效备课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5) :71.

3.医学的价值维度 篇三

其一是人们赋予医学的价值。无疑地,医学在二十世纪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四十年代卡介苗和链霉素的应用使结核病得到控制。五十年代的第一次药物革命带来了杀菌新药,而可的松激素的发明导致了人类对免疫系统的深入理解。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揭开了遗传的奥秘,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1967年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导致了外科性质上的变化,二十世纪初期,外科的任务基本上是缝合和摘除,而现在已经转变为精确的修复和无止境的替代。此外,各种医疗仪器的发明、全球天花的消灭、避孕药的使用、试管婴儿的诞生都使人们从医学中受益无穷。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今天的人们对医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怀疑和追问——人类对医学发展的希望和目标是什么?医学应当在哪里停止?它的主要责任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尽可能地维持生命吗?它的变化已使人们生活得更健康吗?医学发展的内驱力是什么?医学的供给和需求可以被金钱和市场取代吗?这些问题的提出表明,人们正在重新思考医学的价值和终极目标。其实,医学也一直都在重新塑造自己,尽管医生总要处理一件事:治疗疾病,但他们所承担的任务,无论想象上、制度上、科学上、人道上都是永远处于变化之中的。医学的价值问题是开放性的,对它的回答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种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的企图无疑是徒劳的,因为这种“真理”挥之不去的是本质主义、普遍主义、基础主义、甚至是帝国主义的阴影。

其二是医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存在。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人们赋予医学以价值,而且是由于医学对疾病的起源、本质和意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疾病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解释饱含着无尽的价值蕴涵。希波克拉底文集把健康和疾病解释成某种形式的平衡与不平衡,认为人有四种体液:胆汁、粘液、血液、以及黑胆汁或抑郁质。人的躯体是这些体液的战场,而疾病则是某种平衡的打破,例如胆汁和粘液是夏季痢疾和冬季感冒的病因。这种对于疾病的理解包含着古朴的唯物主义哲学价值观。然而,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对疾病有了接近客观性的认识。按照达尔文主义的观点,疾病是自然界中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争夺生存空间的一种生物力量。更引人注目的要属宗教与医学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医是从宗教统治下的价值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世纪的宗教和医学有着共同的目的——创造生命的完美。从词源学上说,神圣(holiness)和治疗healing是从同一词根wholeness演化而来。 拯救(salvation)和有益健康(salubrity)、治愈(cure )、关怀(care)和仁慈(charity)也是从同一词根演变而来的。基督教也教导人们,让人类遭受疼痛和不适并不是上帝的本意。痛苦是随着原罪而来到人间的。因为原罪,男人们汗流浃背地劳动,女人们在撕心裂肺的疼痛中生育,到了收获以后,人们还不得不经受疾病和死亡的苦痛。因此圣经把疼痛解释为对不忠和背叛的惩罚。从词源学上讲,疼痛(pain)起源于拉丁语的惩罚poena。

医学与科学的联系也表明医学是一种价值存在,因为科学是一种价值建构,它的终极目标是对宇宙作出最完整、最精确的可能的解释。目前的医学是医学科学,它与科学共命运,例如与正统医学相伴的是人体的机械模式,肾脏病曾被认为是罪恶的灵魂、邪恶的行为和恶毒的神灵影响的结果,现在被认为是一种物质问题:一种生物学装置的失灵,这种装置起着滤过、清洁和调节体液内的化学物质的作用。然而,对于科学目标是否完全吻合医学目标的问题人们仍有争议,这表现在虽然科学的发展决定着医学的进步,但当医学院的学生被培养成科学家之后,人们发现医生更需要有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既能充分应用技术又不丧失人道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卫生保健体系。

作为社会制度伦理的一部分,医学的现代发展也产生一种论证自身合理性和公正性的内在要求。时代呼唤一种医学的“制度伦理”。医学不再被看成是中性的,它所研究的问题,提出的方案本身都包含着价值因素。人们的医学价值观也无不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其三是医学是社会价值观的反映和缩影。医学总要面向人,不论是什么技术的使用,都涉及到人类的社会关系,换句话说,医学要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实现。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医学已被看成一种政治权力和责任。其实,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剑桥医学史》描述的就是这两者关系的历史。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医学都涉及到医生、病人的权利,以及像教会、慈善组织、保险公司、制药厂尤其是政府这样的机构的权力与职能。为穷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政策在不同的国家都经历过不同的历史过程。在十八世纪的天主教国家里,这种医疗服务大部分是由教会提供的,而在英国、美国和德国的多数地区,则是由地方政府提供,但无论是政府还是宗教提供的医疗服务,对于穷人来说都是有限的。现代的医学已成为一种特殊的市场,尽管西方国家中的医疗服务得到了发展,但大多数人还是负担不起政府认为合乎标准的医疗保健,医疗费用需要通过商业或保险系统、以及国家福利予以解决,其标准是较低的。因此,西方卫生保健的核心问题是公正和共享。从世界范围看,更可以清楚地看出财富与权力对医学的影响。许多撒哈拉以南的国家面临的生计和基本卫生问题在欧洲国家至少一个世纪前就解决了。东非艾滋病的流行与性关系的模式有很大关系,但大量人口的慢性营养不良和其他可以被有效治疗的性病的普遍存在也为这种传播提供了方便。因此,公正和共享不仅是西方卫生保健的核心问题,也是全球性卫生保健的核心问题,如果发达国家任其发展中国家的疾病发展下去,人们享受不到最基本的卫生保健,那么这些疾病的扩展最终也会毁掉发达国家。只有把医学看成一种应在全球范围内公正分配的政治权力和责任,树立一种满足全球人利益要求的价值观,人类的健康才能获得最终的保障。

其四是医学上的道德价值困惑。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与道德价值的交涉。医学史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医学与道德价值取向混为一谈的例子,例如早期流行病学的观点认为艾滋病是放荡生活产生的必然结果:吸毒、性生活放荡、同性恋等。直到1984年HIV病毒被分离出来后,人们才知道“无罪的人”也会得这种病。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此后人们认为道德与这类疾病没有关系,至少人们已经意识到以法规和道德控制和惩罚性放纵可以起到预防艾滋病的作用。这是医学与道德价值观交涉问题的一个方面。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领域更为突出的道德价值问题是如今生命伦理学所探讨的各种问题。从《剑桥医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亟待解决的医学上的道德价值困惑。

1954年首例肾移植在美国波士顿完成。1967年12月3日移植成了全世界的头条新闻,在南非的一家医院里,医生将一位死于交通事故的24岁女性的心脏移植到一位54岁的心脏病患者体内,并使后者存活了18天。此后心脏移植很快成为常规手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仅美国一年就做上百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肝、肺移植并且成功者也日益增多。器官移植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道德困惑:在何种情况下活体生命在道德上可以成为肾或其它器官的捐献者?是否应有器官市场?是否可以认定死者会自动同意切除器官?在哪一刻人才算是真正“死亡”了,而被允许切除器官?生殖技术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道德问题:例如已被体外授精和冷冻阶段的卵子归谁所有?代理母亲“出租子宫”在道德上是否被允许?体外授精带来的优生问题?遗传缺陷检测在道德上是否适当?如果避免患有膀胱纤维化的儿童的出生可以得到道德辩护的话,那么对于身材矮小或者智力较低,以及在其它方面达不到人们预期目标的胎儿应当如何处置呢?随着确定基因缺陷的检测方法的发展,人们将会面临更多的伦理难题。此外,安乐死是医学科学成功地延缓了死亡的悖论性逻辑结果。一些患有阿尔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髋节炎的患者不愿意有更长的寿命,因为这意味着忍受疼痛和丧失能力和尊严。他们中的一些人主动选择了安乐死。但在主动安乐死愈发得到认可的同时,人们对被动安乐死、甚至对主动安乐死仍持有道德上的异议,其争论的焦点仍旧是安乐死是不是一种“谋杀”?

医学是人类的一种创造,它的价值取决于是否满足人们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从价值角度思考医学,把它置于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和透视是人们总结医学史,解决当代医学发展提出的问题,以及预测医学的未来,使其按照更合乎人类目的的方向发展的一种途径。

4.如何建立维度思考 篇四

我问朋友这个成绩的取得哪任总经理起到关键作用?他说是陈志强(原杭州装瓶厂的营销总监,传奇人物,后来被汇源果汁老板请过去做职业经理人而业内知名――但不幸的是他在汇源干了半年就下岗了,呵呵,中国商业的原生态!),陈到任后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在全省范围内大幅度增加营业所的数量,营业所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分公司,具有仓储、财务、物流、营销等功能,这个动作使得当时的业务摆脱了“靠大商”的不稳定状态,依靠这个平台,每一个地方快速开始了“101”计划:在县城寻找具有合作意愿、具有仓库和车辆的“新手”商业――没有现金企业可以提供帐期,没有业务员企业提供101代表(帮助合作伙伴开拓终端售点、划分线路、做终端生动化等工作)。“新手上路”的合作伙伴很配合,严格在指定的区域内兢兢业业的配货,市场的窜货和砸价现象可以持续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并且到一定阶段企业会有意将做出规模的合作伙伴放弃掉,在附近重新找一个“新手”作为合作伙伴,这样的流程和原则将商业“唯利是图”的意愿扼杀在摇篮里面,因为企业通过人海战术牢牢控制了终端,所以“换谁都一样”。至今合肥太古在安徽省发展的101合作伙伴多达800多家,有的甚至一个乡镇都好几个,具有独立运营资格的营业所多达七八十家,

象在省会合肥市内的业务代表100多个,掌控终端15000个左右,什么样的商业都无法与之对抗。

和朋友的聊天让我对商业原生态又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本着知其所以的原则,我展开以下思考。

合肥太古人海战术能够持续获利的根本原因,或者说它的人海战术能够持续产生效率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强大的品牌后盾,二是持续的产品创新。根据渠道价值链的效率原则,强大的品牌意味着消费者的冲动购买率高,只要解决终端铺货率销量就会持续增长;人海战术意味着运营成本的增高,但是通过渠道里面持续的增加多品类、多品牌的产品,有效分摊了运营的成本,比如茶、纯净水等都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碳酸饮料只占到总销量的60%,如果我们简单照抄合肥太古的做法,肯定会出问题。品牌力是衡量这种模式的最重要前提,比如宝丰在根据地平顶山就可以考虑这种发展方向,但在外围就不合适,同时需要提醒的是这种模式背后是强大的组织执行能力,如果没有组织状态,这种快速发育的背后偷鸡摸狗的行为会害死企业,合肥太古虽然有香港太古总部高管和制度的输出,同时还有可口可乐体系不遗余力的指导,这么多年经常有业务员违法犯纪的行为相伴,授权意味着私欲的膨胀,膨胀意味着撞线,撞线意味着毁灭,好像宝洁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其实渠道变革和产品创新是合肥太古这么多年绩效改进的两个核心“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再将竞争和财务的因素考虑进去,事情就不会那么简单,比如竞争对手很强大,你纵然有很强的品牌力,若贸然进行渠道变革,将大商化小,竞品会乘机和大商结盟,导致企业的瞬时销量会大幅度动荡,企业会承受不了;再比如财务成本,一个新产品的推出需要消耗很多的市场费用,没有财力支持是没有办法很好发育的。还有人力资源,队伍的壮大有两个重要的要素,一是关键高管,二是成熟的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合肥太古具备了:强大的品牌、源源不断的产品资源、强大的财务资源、用之不竭的高管队伍、历经训练的操作模式等,可能还有其他,这就是合肥太古这几年持续高增长采取模式的外在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甚至是缺少其中一个,会是什么结果?

但是,我感到自豪的是,这个背后的营销原理,我在奥克项目的后期就弄明白了,快销品营销的渠道效率和产品效率以及背后的逻辑体系。

从一般现象到客观规律再到还原特定现象,这个过程充满乐趣,我们如何能够多维度、多层次看待企业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不是科学而是艺术,我将南柏先生的光碟拷贝给大家,希望大家学习其中的“维度学”就是这个意图。

5.知识创新评价:认识维度 篇五

知识创新评价:认识维度

知识创新促进着创造性认识的展开,使以认识为基础的创造客观世界的功能得以开发出来.知识创新的认识活动既促进了认识要素的发育及其相关进化,又推动着新知识的产生与应用,是对知识生产资源的进步性导向.知识创新也有自己的`“我能知道什么”与”我能做什么”的问题,这就提出了知识创新的知识、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可能性问题.

作 者:颜晓峰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北京@100091 刊 名:云南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年,卷(期):2000 “”(4) 分类号:B023 关键词:知识创新   评价   认识   可能  

6.学生评价6个维度(范文) 篇六

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爱护环境、孝敬长辈、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家乡建设,并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对违反社会公德和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能进行劝阻和及时报告、遵守社会公德,注意保护环境,讲究公共卫生,不乱丢垃圾,尊重他人劳动、爱护公共设施。不浪费粮食、水电、不破坏公物,尊敬老师,正确对待师生间的不同意见,能用恰当的方式与老师交流看法、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勤劳俭朴,孝敬父母,生活上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在活动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收集、整理、运用信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研究活动,见解独到,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

学习主动,对知识有好奇心,主动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学习计划。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学习,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课堂表现优秀,回答问题、参与活动等质量高; 作业质量高,学习效果很好。

尊重他人、善于交流、合作融洽、团结互助、关心集体,与他人合作融洽,对老师布置的各项工作认真负责、能较好的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较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尊老爱幼,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善于质疑和探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尊敬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尊重并爱惜劳动成果、与同学之间建立较好的关系,团结互助

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与他人共事善于求同存异,并能正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善于接受同学、师长合理的建议,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建议。

与家庭成员、老师、同学能保持比较和谐亲密关系,对友谊有正确的理解。与异性同学有广泛友好的接触,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有较强的抵制能力。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个人目标和行为能与社会、学校的要求基本一致,能识别和抵制不良的社会影响。

情绪比较稳定协调,基本上能保持较好的心境,对自己的情绪反映能把握好时机和分寸。做事有较明确的目的,有较强的自制力和调节力,有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毅力,能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尊、自重,能正确地认识和悦纳自己,在法律和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内适度追求和满足自身需要。对生活有热情,积极进取,能较愉快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性格较为开朗。

能感受并欣赏生活中的美;衣着得体,穿戴整洁、朴素大方,情趣健康;积极参加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学习,积极参加艺术活动。

比较注重自然美,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衣着得体,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虚荣做作。不追

求和接受低级、庸俗的东西,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乐观诚实,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学习态度积极,有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习认真刻苦,作风朴实,尤其乐于帮助同学,当同学在学习上有困难请教时总能积极作答,受到老师同学好评,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强,喜欢帮助老师做事,与同学相处和睦,不计较个人得失,懂得谦让,爱劳动,能吃苦耐劳,诚实勇敢。

7.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 篇七

根源在教师。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徜徉漫步、尽情享受经典文本醇美的过程。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却只知机械地克隆《教师教学用书》或“教案选”上的现成的说法;引领者自身尚且缺少对文本发自肺腑的体验, 又如何能让学生与文本产生精神的共振呢?解读经典文本, 可供参考的资料是较为丰富的;但这对于教师来说, 却极可能变成一柄双刃剑。在备课大大方便了的同时, 一些教师往往放弃了自己独立走进文本的机会。他们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 或者是多少年一成不变的结论, 而且是缺少“推演过程”的干巴巴的结论;或者是很表层化的分析, 是学生自己也能读出、悟出的东西。这样的语文课, 学生缺少阅读的冲动, 当然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审美期待了。

让语文课生机勃勃, 决定因素有很多, 最根本的一条是, 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文本素质。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对文本独立解读的能力与科学有效施教 (即处理教科书和教学设计) 的能力, 才可能成为一个高水平的引领者。具体而言,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能接受哪些有用的信息, 得到哪些方面的能力训练, 养成怎样的思维品质等, 其外延不可能是无穷大的。课堂的时间长度是恒定值, 所以, 要想让教学更有效、更高效, 教师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文本, 恰当取舍后进行“精加工”, 才可能在课堂上烹调出佳肴美味。

教师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文本解读能力, 这是让语文教学充满张力的源头活水。

一、“阐释性解读”

即对文本的相关要素如内容、结构、手法、语言等做具体的阐发性解释, 亦即传统的“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式的文本解读。阐释性解读是文本解读的基本方式, 对文本做准确、合理的阐释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这种能力是一种高于一般解读能力、带有“语文教师专业特点”的特殊解读能力。备课时当然可以借鉴一些参考资料, 但必须是在教师“先行”进入文本, 获得对文本的独到感知的前提下。这时通过查找各种参考资料, 互相参照、比较、取舍, 才可能获得对文本比较全面、深透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从广度与深度上都应远远地高于学生, 尽管不是所有的解读结论都必须呈现在课堂上, 但课堂教学是颇具“现场性”的师生互动过程, 不可能完全按“预设”进行, 可能还会有很多“意外”, 而这些“意外”往往隐伏着令人眼睛一亮的思考、创新的火种, 教师有了充分的准备, 才可能让这小小的火种燃成熊熊的烈焰。

教师在文本阐释方面存在的问题, 用孙绍振先生的说法就是:该讲的, 不讲;不该讲的, 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 没有难度, 反而大讲特讲, 白白浪费了自己和学生的生命。教师读文本要有问题意识, 要能读出问题。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如上文所言能发现文本中最能体现文本精华、最该讲的问题;二是理解上的难点, 自己理解的难点, 还要设想学生理解上可能遇到的难点。“解惑”毕竟是课堂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有的教师讲《故都的秋》, 对文本的梳理只是下了些“表层功夫”:作者为了突出北平之秋的清、静、悲凉, 选取几个画面从秋色、秋蕊、秋声、秋味等角度来具体表现, 开头结尾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这样分析绝对是正确的, 也应该让学生落实;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如果只到这样的层面, 那么离文本的内核还有不小的距离。其实这篇文章学生难以理解 (也是文章重心) 的地方应该是, 郁达夫为什么会喜欢北平秋天的“悲凉”, 为什么他认为牵牛花底有几根秋草 (即枯草) 作陪衬才“为佳”, 为什么要写到槐树的落蕊。或者可以说, 在郁达夫心中, 秋天带来的悲凉, 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 他以审美和欣赏的眼光来感受生命的衰败与消亡。这样的美学认识对中学生而言无疑是陌生的、不可理解的, 需要教师的引领。然而, 学生不理解或忽略的地方, 教师同样可能也不理解或忽视了, 这样的教学对师、生而言岂不都是个很大的遗憾?

常听一些教师课后说自己对文本挖掘得还不够深, 这是很可贵的一种反思意识, 要把这种意识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基本行为。如果教师能静下心来细细研读文本, 是应该能够准确、合理地对文本作出自己的解读的。

如何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 是一个统言之容易析言之很难且人言言殊的话题。有人主张“还原”, 即将文本置于相关的写作背景之上, 得出力求接近于作者写作本意的看法。尤其是对一些古诗文, 用“还原”法可以避免理解上的片面或先入为主。比如杜甫的《泊岳阳城下》里“图南为可料, 变化有鲲鹏”二句, 有的教师讲课时对学生说, 杜甫真可以说是“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样分析不能说不正确, 但如此简单化、从概念出发的结论, 是不利于学生真正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了解真实的杜甫的, 杜甫在学生心中也就变成了一个高大却令人敬而远之的符号。如果教师备课的时候, 查阅一下杜甫这一段的经历与诗文, 就会知道这两句其实不过是老杜在给自己 (也包括家人) 打气罢了, 或者说老杜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一生就以潦倒、落魄为终结, 在心底对前程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儿渴望吧。处在困境中, 如果连这最起码儿的憧憬都没了, 活着也就只能是活着。

但是, “还原”时如果把握失度的话, 有可能将文本分析异化为“材料索引”, 大量背景材料的植入很可能让文本“悬置”而造成教学上的本末倒置现象。如讲《荷塘月色》, 就联系当时南方的革命形势, 大谈特谈朱自清因对国家前途担忧而“心里颇不平静”;或者结合朱自清家里的琐事, 认为“心里颇不平静”是因为夫妻吵架。这样的分析过于僵化、泛政治化, 其实是走向了理性文本分析的反面。

也有人主张“唯文本化”, 即不考虑写作动机、时代背景等, 不搞“知人论世”, 一切从文本出发。因为按照依瑟尔的文学接受理论, 读者是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比如, 对《诗经·采薇》中“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所隐含的思想情感, 有人理解为“是一个伤心人对生命的哀伤”, 可能与诗歌作者的想法并不一致, 但这样的理解是相对合理的, 是对古老文本的现代诠释。对《荷塘月色》, 完全没有必要探究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平静”, 因为文章所写的就是作者为了排遣这“不平静”而做了什么。写荷塘, 写月色, 写树色, 写蝉声等等, 只要能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 表现上有何特点, 能作出适当的评价 (肯定的或否定的均可) , 并由此获得对人生的启发, 我想也就达到目的了。

对一些经典文本, 在准确理解其本初意义的基础上, 还可以站在现代的立场, 以现代的视角予以解读, 挖掘出其对今人的启示意义。比如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完全可以把杜十娘看成一个理想主义者, 她是作者面对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情淡泊现实的一个反叛的代言人, 作者对现实的肮脏充满厌恶, 心中的理想期待无法排遣, 他由此塑造了十娘的形象, 并让十娘和李甲、孙富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对照中, 令丑的更丑, 美的更美, 尤其是精心设计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故事结局, 更表现出了作者的真情大于珠宝财富的现实隐喻。

必须强调的是, “再创造”绝不等于游离于文本无中生有、凭空臆测。

二、“生成性探究”

对此, 南开大学徐江先生的解释是:“探究特定的语文现象的生成和生成什么, 即它的诞生性生成和衍生性生成, 那么这种探究性教学必将是有意义的美好的教学过程。”所谓“诞生性生成和衍生性生成”, 换一种说法, 就是从文章创作或生成的过程、规律入手, 问“为什么”。说起来很简单, 但问哪几个“为什么”却是大有学问的。有教师自身专业积累的因素, 也有教师文本解读习惯与思维品质的影响。日常教学, 一些教师只知照搬《教师教学用书》 (或“教案选”) , 这当然很轻松, 但绝对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成性探究”;而能否享受这一“美好的教学过程”的先决条件是, 教师自身是否具备了“生成性探究”的意识与潜质。

有的教师讲《六国论》, 只是照搬了《教师教学用书》“一个中心、两个分论点”的解读, 教师讲得无味, 学生学得枯燥。若从文章生成的角度剖析该文, 情况可能大大改观。徐江先生指出, 苏洵的立论思维是一种因果关系型:六国破灭了, 怎样评述这一历史现象呢?显然探索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评述的关键点。对原因的寻求其实就是对作为原因的载体——导致某一事情产生的那些事实的寻求, 具体到对六国破灭原因的寻求, 就有必要把六国对秦所采取的策略排列出来。且不论其他典籍, 仅从文章本身就可以看出苏洵至少认识到这样几点原因——有割地的, 有派刺客冒险的, 有受挑拨而排斥名将的 (如李牧之死) ……苏洵不可能对这诸多原因一一评论。选择什么呢?针对宋王朝对当时外敌的骚扰执行屈辱妥协政策——以银、茶、丝绸求和这些事实, 即重蹈韩、魏、楚赂秦覆辙, 苏洵选择了“赂秦”这一因素以达到针砭时弊之目的。这就是“由果溯因”立论法。而作者在表达过程中的思维形式则是“由因求果”:苏洵将自己确定的破灭之因作为出发点, 去重构“赂秦”的策略给“赂秦”者带来的伤害——“亏”己而“助”秦, 此破灭之道也。在此基础上, 又连带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赂秦”者必然不助“抗秦”者, 因而导致“抗秦”者失去“强援”, 不能“独完”, “不赂者以赂者丧”, 这仍然是“由因求果”的思维形式, 从而讲清六国破灭的道理。

中学教师不是学者, 但应有成为学者的欲求, 多读、多思考, 加上专业性的敏锐, 才可能使自己的“生成性探究”能力逐渐强化。《六国论》是论说文, 应该以解析其思维流程为切入口;其他文章, 也应根据各自的文体特点、背景知识等灵活处理。

如《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语言半文半白, 内容又以说教为主, 学生不感兴趣, 很多教师也不感兴趣, 所以干脆舍弃不讲, 或者让学生自读, 记住一些词语的解释就完事大吉了, 一篇很有“嚼头儿”的课文失去了其应有的训练价值。问题的关键是, 教师要有发现“嚼头儿”的意识与能力。从文章生成的角度分析, 可作如下开掘: (1) 蔡元培先生为什么要在就职典礼上对全校师生“以三事为诸君告”? (2) 蔡先生所提“三事”有无内在的逻辑关系?这三点的顺序能否颠倒? (3) 演说最后一段提及“改良讲义”与“添购书籍”二事与前文所言的三点要求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教师对这些问题清楚了, 明白了, 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探究, 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写好议论、说理类文字都是大有帮助的。这样的的探究, 对学生来说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可学的”, 有价值的。

鲍尔吉·原野《雪地贺卡》的教学, 四位授课教师对文本所做的基本是阐释性解读, 最成功的一节课也只是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高而已。其实, 教师若能跳出小说阅读情节和人物、手法分析的俗套, 引导学生对文本作一下“生成性探究”, 也许课堂会“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对《雪地贺卡》这篇小小说, 以“生成性探究”的方法解读之, 可以提三个问题: (1) 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是个小学低年级学生? (2) 在看到贺卡的人中, 为什么只有“我”回复了贺卡? (3) 这篇小小说是写给谁看的?作者站在高高的楼顶、怀着一颗童心回看童年的那段时光, 反过来对现实的人生做理性思考与观照, 呼唤真情、热情、理解与信任的回归。而这三个问题, 无疑是窥视这篇小小说生成过程的几个窗口, 也是走进文本、对文本做深度解读的几个重要的节点。当然, 初一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 能通过对情节、语言的分析, 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读出珍爱、呵护童心的意义来, 应该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我的建议只是想打开另一道门, 有些内容因教学对象的不同也应该有所取舍, 但教师面对文本的时候, 绝不能惬意于脚下的平地或坦途。

三、“质疑性解读”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文学作品, “形象大于思维”, 允许见仁见智, 而《教师教学用书》却只提供了一种“参考“;二是有些文本的观点与提法只是一家之言, “相对合理”, 给读者留下了质疑的空间;三是教科书本身存有瑕疵, 如提法欠妥、注释有误等。

“质疑性解读”是一种要求较高的读书方法。毕竟, 在绝大多数教师心中, 教科书与教参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 挣脱权威的束缚, 形成个人的见解, 或者“怀疑权威”都是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的。质疑的“点”, 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知识性问题, 也可以是对文本内容、手法等方面的争鸣。比如《氓》“三岁食贫”“三岁为妇”两句中的“三岁”附注为:三岁, 指多年。应该说很有道理, 古诗文中“三”常常泛指多数。《氓》中的女子嫁给氓后, 日夜操劳,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多年的劳作与贫苦的生活, 尤其是氓的“二三其得”带给她的长期的精神痛苦与煎熬, 让曾经美丽动人的她变得苍老、憔悴。但是, 如果非要钻一下牛角尖, 将“三岁”理解为实指, 就是确确实实的三年, 行不行?当然也可以。女子出嫁后不久 (可能只几个月) , 氓在“言既遂矣”后就开始“变心”, 尽管女子想用自己的劳作挽救失败的婚姻, 但氓这个薄情而自私的人, 却由对女子的冷落而“至于暴矣”。把“三岁”理解为“确数”, 可以更鲜明地突出氓的变化之快, 突出沉重的劳作与心理折磨使一个“沃若”的女子很快“其黄而陨”。这样, 是不是更能深化悲剧意味, 增强诗作的批判性呢?再如, 对《拿来主义》的主旨, 多少年来一直延续着“谈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做法”的定论。如果教师能自己开动脑筋, 会发现从开篇到结尾, 鲁迅先生所举事例大都是“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的问题, 只是由于“大宅子”前面“因为祖上的阴功”这“挂角一将”式的一句话, 便让很多读者“误认”该文是谈文化遗产问题。鲁迅针对当时一些国人的盲目自大心理, 提出要“别求新声于异邦”, “观四向而听八方”, 其目的是建设新文艺, 进而改变国民的精神, 改变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当然, 鲁迅所阐述的“拿来主义”思想不止适用于对待外来文化, 也适用于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但绝不等于说该文就是谈“文化遗产继承”问题的。

有的教师教学吴晗的《谈骨气》, 只是照搬教参的说法将文章的第一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作为中心论点, 文章主要用例证法, 以文天祥、闻一多、不食嗟来之食者三个典型例子证明中心论点。实际上, 如果备课的时候, 先抛开教参自己读文本, 可能会得到庶几正确的结论。其实, 《谈骨气》主要谈的是骨气的具体内容, 吴晗所举的三个例子是对孟子那三句话所蕴含的“骨气”要素的具体阐释。例子能证明什么呢?你能用这三个例子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证明的对象只能是“部分中国人”;我也可以举出秦桧、吴三桂、汪精卫等人的例子来证明中国人没有骨气, 当然我的证明对象同样也只能是“部分中国人”。

《谈骨气》是一篇有严重缺点的文章, 可是很少有教师指出来。比如孟子“富贵不能淫”的原意是人富有了、做大官了, 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奢侈、不迷乱。文天祥的例子是不能阐释“富贵不能淫”的, 因为“富”和“贵”对文天祥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物, 他在南宋已经做了宰相。他不为元所动, 是传统的忠君观念的支撑, 以及他心理上对元统治者的文化排斥, 他根本就不怕死。要敢于、善于对文本做这样的解读。教师应该成为一个质疑者。“大胆怀疑, 小心求证”, 教师才可能成为独立行走者。

听几位教师给初一年级学生上宗璞的《报秋》, 他们一致评价说这是一篇“经典之作”。诚然, 宗璞的散文有其自身魅力, 就如她笔下的二月兰一样, 朴实、平凡而又淡雅、芬芳。但这篇散文, 也有白璧微瑕;作为教科书, 对初一学生而言, 理解起来也有很大的难度: (1) 情感跨度太大, “吃惊”到“怅然”的情感转换非常明晰, 但最后的“悠然”来得太突兀, 缺乏足够的铺垫, 作者似乎是在对《西江月》的顿悟中完成这一情感转换的。 (2) “悠然”的心境不切合中学生的心态实际, 《报秋》一文中的“秋”应是人生之秋与自然之秋的有机融合, 最后的感悟是作者历经沧桑后的达观与淡泊。逍遥式的悠然是中年后拥有的心境, 是中年人待人处事的较高境界, 具有“秋”一般的况味与深沉。而中学生正走进人生的春天, 经历的正是生机盎然的播种季节, 对这种饱经沧桑后的顿悟与旷达理解上有“代沟”。 (3) 个别地方前后矛盾, 文末“领取自己那一份”中的“那一份”到底指什么?是自己“获得”的东西吗?可前文却写道:“秋是收获的季节, 我却是两手空空。”既然“两手空空”, 又怎能“获得”?教师有了如上的质疑, 才可能考虑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填平文意理解上的“代沟”, 如何强化、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的意识。

8.我们的维度位置 篇八

上周,硅谷动力举办了一个网络广告领袖论坛,并以答谢会的形式,邀请一些广告界朋友共同探讨互联网广告的趋势与创新,这也是互联网周刊最近关注的问题之一。

会上,也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经济学家朱雍老师来给大家从国学角度讲广告,从易经角度讲企业管理,受益匪浅。记者说看得出,同坐的实力传媒的郭志明总经理也是听得入神——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同胞对于国学的关注,比大陆还要热忱。

朱老师讲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去英国留学的年轻人在英国大学给他的教授们讲《道德经》。这大概已经不奇怪,即使不是出自学术专家之口而是出自80后的年轻一辈的“打折性描述”,中医、国学对于外国人而言仍是来自古老东方的神秘而奇妙的箴言。“我佩服中国的古人。”——英国教授跟年轻人说。

现代人的哲学智慧没有挑战古人的能力和自信,而从互联网、IT到股市,到人际关系,多有可用国学解释之处,可能这也是国学热的一个客观原因吧。

回到我们互联网和IT产业来想,从“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破旧立新、迎接新时代的激情到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再到“价值网络”,与其用复杂的现代理论解释,《黄帝内经》所记载呈现的神经网络似乎更在精神上相台。

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未来三部曲”之三的《权利的转移》中描述,环保主义者描述的世界实际上不可实现,远古的村镇代表工业化之前的淳朴与自然,却也代表古代社会的集权、信息不畅、民主稀缺。

从这个角度说,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创造属于这个社会的高度文明,才是现代人、现代互联网的使命。

况且,在组织形式上,现代社会的许多组织形式创新颇可匹敌。而这主要仰赖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资源的变化,从平的世界,到湿的未来(美国畅销书《未来是湿的》),从外包到《众包》,从平的组织到无组织,古今又不同。

从中国互联网商业应用发轫至今同是以人为本,在这点上,古今契合。

再言中外。转眼十余载。而从大的领域讲,互联网的创新却乏善可陈。“C2C”(Copy to China)的或盲捷径或言偷懒总是让人心有不甘。经济危机来了,局面会改变吗?朋友们聊天总提到。其实,从大工业来考虑,美国可能也在反思其工业化时代造成的众多困境。

当然,这不仅是美国的反思,其实是世界对工业化时代的反思。我相信,这样的反思,互联网、IT领域也一定会有。而无论从国家发展还是产业发展来看,潜力、实力,我们还都有自信获得下一个时代。产业,企业的精英,有责任拿出真正的智慧。

古今,中外,我们的位置微妙、迷人。

9.质量管理的三个维度 篇九

态度维度的代表是美国ITT公司的P.B.克劳斯比,他提出了第一次把工作做对是最经济的。他要求质量的唯一业绩标准是零缺陷,同时他认为达成这个目标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态度。高层领导必须保证给予优秀员工奖励,企业的管理者也必须确保有零缺陷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的精神。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有零缺陷的态度,都想一次都把工作做对,那么我们的质量管理无疑有了最优的管理环境。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例如我们没有好的供应链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程序,那么就算我们的态度再认真,我们可能只能达到事倍功半。

制度维度的代表是美国的戴明,从他提出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14点中可以看出,他强调了:企业的管理应当以一个良好的系统为基础,要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系统来实现质量、生产率的改进和成本的降低,

一个好的物料管理系统,能够最大的保证我们的物料做到先进先出;一个好的生产线品质管理体统能够让我们生产线的缺陷降到最低。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家能够生产最好的汽车大型塑料件的厂商却可能做不好一件小小的塑料扣子,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塑料扣子的技术。

技术维度的代表最早是美国统计学家休哈特,他成功地将统计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的新领域,除了统计技术,还有许多方法可以管理和提升我们的质量,例如:质量功能展开(QFD)、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另外还有产品技术可以管理和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例如:面向可靠性和维修性的设计、面向环境的设计等。

如果我们有很高的产品技术,那么在理论上我们产品的可靠性也会越高,我们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就很低;相反如果我们没有好的产品的技术,那么单单依靠我们的态度和制度能够做好产品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可是从实际上去分析,再好的产品技术,如果我们的态度不够好,我们又没有什么好的制度,哪么产品品质的可靠性在什么地方么?

当我们作为企业的质量管理策划者,则就需要仔细衡量质量管理的这三个维度。我们可以根据我们企业的特点、产品类别的不同、我们客户的要求等方面合理去平衡这三个维度在我们质量管理部门甚至于企业内部中的配置。

10.教师素质的四个维度 篇十

一、学识上要有高度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必须高于教材,高于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智力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

本学科知识要精深。只有学识精深,才能讲课精彩。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本专业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深钻细研,使自己在学识上达到智如泉涌的境界,才能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和活力。

相关知识要广博。教师要适应当前学科分化与综合的需要,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相邻学科知识。只有知识面广了,知识量多了,才能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相反,如果教师孤陋寡闻,知识浅薄,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理论功底要扎实。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仅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技巧。教师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二、能力上要有广度

富有成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基本功,实施新课程,客观上要求教师能力的外延要扩大,教师只有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才能胜任素质教育的任务。

教学能力要实。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的本领不在于很能讲,而在于很会导,不但能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和“学得有乐趣”,这是当代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准和集中体现。实施新课程,教师应侧重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等。

表达能力要强。善于清楚地、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俗易懂地讲解教材,使学生的思维顺畅地开窍和领悟,是优秀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简洁、流利、精彩,并充满教育性,富于启发性,具有针对性,饱含感染性,体现科学性,让语言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教育机制要活。首先,要善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循循善诱,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弃恶扬善。其次,能够因势利导。针对教育情境中随时发生的偶发事件迅速判明情况,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再次,注意因生治宜。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要把握教育分寸。讲究教育的科学性,对待学生既温柔又严厉,既民主又严格,既实事求是又通情达理,既说话合度又方式适宜,从而给学生最恰当的教育。

三、人格上要有力度

教师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不是知识,而是人格。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优化自身的人格品质,充分发挥人格的教育作用。

思想品德要有熏陶作用。“为师之道,端品为先”,高尚的品德是教师重要的人格特征。所以,教师要常修为师之德,始终秉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才能为培养人才积极而勤奋地工作。

行为风格要有示范作用。教师不是用工具去影响劳动对象,而是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所以,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到为人处事要诚实,待人接物要谦虚,处理问题要公平,言谈举止要文明。

心理状态要有感染作用。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做到不因有所得而得意忘形,不因有所失而愁眉苦脸,不因困难而手足无措,也不因挫折而精神不振,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对事业的热爱。

四、情感上要有温度

情感教育同认知教育一样重要,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教育成功的前提。

善于把爱心融入情感。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但要有爱,而且要善于爱,善于在细微之处融入爱心,在需要之时融入爱心,在批评之中融入爱心,在学生之间融入爱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全体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优良的成长氛围。

善于在评价中表达情感。教师教育学生,如果缺失了爱心,说得再多也没用,如果不顾及学生的自尊,说得再对也没用。教师富有爱心和尊重的语言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情感的火花。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体现激励作用,摒弃求全责备和指责训斥,而以肯定、赞扬和鼓励为主。

11.宝树的网络维度 篇十一

网络作为一个直截了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渠道,它所改变的并不止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方式。正是由于网络本身的匿名性和网络中言论主体的相对平等,传统现实社会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阶层、体制构架等,在面对网络语境时多少显得有些未逢其适。

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察科幻小说作者宝树的作品就有其特殊意义。不同于钱理群等立足于传统社会道德和言论方式,对网络言论环境的抗拒,也与马伯庸等人试图以既有的传统中华文化或主流意识形态等角度来观察分析网络中言论主体的一般行为和习惯;宝树实际上是在尝试着从当下的言论主体的群体身上直接地来理解或构建网络文化的契机: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由“80后”作者们身处其间的文化环境所导致的,但作者本人有意深入到身遭目见的表象之下的创作态度,则更可见其个人化的鲜明特征。具体来说,宝树在《古老的地球之歌》当中,试图呈现的,常常是对日常生活中习见或敏感事物,进行社会道德层面的解构并重新寻找或者建构其意义。这种创作态度也不同于马伯庸式对某些荒谬逻辑或事物的直接推演,宝树作为情节背后之支撑的哲学式思潮更为清晰可感。

《古老的地球之歌》当中的《在冥王星上坐下来观看》,“宅文化”的纳入是其主要特征之一。本土“宅文化”多少在其生存形式上与日本的“御宅族”有着相当的相似性,尤其是其“宅男”“宅女”“阿宅”等显然是近于日式的称呼方式。但具体来说,国内当下的“宅文化”群体,一个鲜明的,与日本、台湾有所差异的特点在于:网络从一开始就是他们信息获取与传递的主要方式。当网络的无界性与“宅”的私密性相联系时,其中表达的第一特征即是性禁忌的松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动漫、电视剧、网络游戏等同样可以作为“宅文化”颇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但通过网络传播的“性”,以其相对的个人化和私密化,与“宅男”的生存状态更为接近。

不同于性解放运动以性开放或对性的去魅实践,直接挑战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性禁忌,“宅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对性禁忌——而不是性行为本身——的调侃与嘲讽。在宝树的《在冥王星上坐下来观看》当中,作者有意将AV女优的细胞提升到延续人类生命始祖的地位上;而《三体X:观想之宙》中,作者将《三体III:死神永生》中作为三体文明与人类文明之融合的化身的“智子”,同样被描绘作另一个AV女优武藤兰。在这一过程当中,用AV女优,或者变形后的具有性指向、性意味的隐喻性言语方式,来解构日常生活中的习见话语、政治话语式的宏大叙事等是最为常见的方式。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宅男与性的叙述并不止于以性作为解构和逃避崇高的场所,《在冥王星上坐下来观看》中,作者首先明确无误地通过主人公的名字将宅男(翟南)与性(迪克,即Dick)放置到统一的话语环境当中。其中迪克的行为表现无疑意指单纯在欲望控制之下,个体的行为表现,因而在“观看”了AV之后,迪克的自寻死路显然就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那么,当如小说中构建的“最后一个人类”产生而既有的人类社会消解之后,笼罩在“性”或者AV女优身上的价值判断,其自身的基础消失之后,作者便以此实现了对性本身的解构,乃至于从中发掘出“她们是青春,她们是爱,她们是光”的意义:在文章的最后,读者的目光甚至随着作者的引导而在时光的尽头找到“人类最后的希望”。

对政治话语的解构方式与上述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相似性,在《古老的地球之歌》里,作者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人童年记忆当中极其深刻的《喀秋莎》《国际歌》等,升格为“星歌”。在其语境当中,初看仿佛仅止于另一种对时代记忆的解构,但通过对这些歌曲音乐特质的描述,作者实际上试图达致的目的,是在于使读者跟他一起剥离这些歌曲的政治色彩与时代背景,以注目于隐藏在鲜明政治色彩背后关于反抗、新生的理念。作者将这种理念落实到“比大统一方程式还要神圣庄严的正义感”上,但究其创作本身而言,作者力图在被消解或遗忘的事物中,寻求出更深刻,多少也更适于传统道德被消解的网络语境的意义系统。

同时应当指出,由于作者时常深深沉溺在这种对“表象之下的理念”进行的解构和思索,其作品时常由于这种理念本身对具体现实的抗拒而多少显得空泛。在这方面作者采取的是手段,是对“前文本”的唤起。在西方文学理论当中,这种对既有文本当中情节模式、人物形象的隐喻式重述或复现,一般因为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既有文本“自身”并不固定的诠释与存在方式,其语境当中的“互文性”实际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而宝树的创作则更多地类似于网络空间当中的“同人文”。“同人文”几乎可以称作某种“现象”,最为常见的创作方式,是不同作者对某一“中心作品”当中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多角度的重述,在这过程当中,对“前文本”的指涉实际上是相当明确和固定的。

作者的成名作《三体X》作为刘慈欣《三体》系列的接续自不必说,在《古老的地球之歌》这本选集当中,《在冥王星上坐下来观看》里在冥王星上的博物馆几乎是《三体III死神永生》中类似建筑的复现;《这个女人来自地球》与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相互指涉一目了然;《古老的地球之歌》大体的故事框架是《全频带阻塞干扰》的翻版——包括“风雪号”飞船也无疑是对《全》中“万年风雪号”具有标识性的模仿;而《昔日的阳光》当中对真实历史与现实国家情感之间的态度也多少有刘宇昆《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的影子。

当然,作者的题材自然不仅限于具体的文本或情节描述,类似“程欣”(指《三体III死神永生》的女主人公程心)这样名字反复出现,以及“解救肉犬”等事件对读者经验环境的各种暗指,所体现的大多是与现实本身的关联,但作者的目的依旧是在于发掘具体事件背后的某些意涵。如前所述,这种创作方式相对讨巧,因其前文本的存在,作者能够在保持基本的叙述完整性的同时,趋向于更深层次的意义开拓。

这种意义层面的深入挖掘在此前宝树的《三体X》中得到了相对系统的呈现:刘慈欣《三体》系列构筑了相当宏伟的宇宙观念,但仅止于对其的描述,或如刘慈欣所言,是试图向读者传达宇宙或科技的“美感”。这种“美感”的传递本身要求对作者描绘对象的真理性认定,读者所沉溺其中的,实际上是作者对具体对象的想象:在这过程当中,被描绘的特定对象到底是怎样的,这个其实无关紧要。这也是为何在刘慈欣的大部分作品当中,读者在“物理法则打击”或“宏电子”,无论是“地球大炮”还是“流浪地球”,作者所唤起的宗教式体验大体相似,但在《三体X》当中,宝树在依托前文本进一步描绘世界的同时,更尝试着赋予其描绘的世界以意义。

如《三体X》对前文本当中“降维”作了进一步阐述:从原初的“十维空间”到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以及被“二向箔”平面化的宇宙,维度的降低《三体X》中被描述为“每降一次维,时间就延长许多许多倍”。直到這里,作者的想象与表达的美感依旧是与前文本如出一辙,甚至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刘慈欣《镜子》中的类似说法:“有空间啊,近千亿光年直径的空间!还有时间,一百亿年的时间!时空是最实在的存在!”

但与此同时,宝树将对时间的描述从一开始就是在酝酿着从中寻找更为深刻的意义:“有了时间,才有希望、脐带、等候、惊喜、回忆、遗忘……才有了——自由。”在这里,单纯指向世界之存在本体的描述,突然就转回到读者经验世界的更高层面,而这些深刻的、复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丰满”的概念,同时也因为科幻小说所展现的超验世界而更具有明晰的、生动的表达。在这里,通过作者对“意义”的构建,科幻小说这一文类多少重新体现出了它作为思想实验之绝佳平台的固有特征。这一特征在大多数号称“内容文学”的科幻小说当中,这一结构性的特征或功能多半是被遮蔽的,作者的表达往往被局限在或者被淹没在多少与读者的现实生活经验有些抗拒的想象和情节当中。

在国内现有的科幻小说作者当中,刘慈欣的创作显然属于以科学的真理性追求为思想本体,而对真理及对真理的审美为具体的表现方式,尽管作者总是能够有意识地复归对人类本体的关注,但其着眼点始终游离在“当下”与“现实”之外。在能够以科幻小说的形式来直接地切入国内外的、当下的作者当中,韩松或许可算作某种代表,但宝树则趋向于另一种对隐藏在现实与历史表象下哲学精神的考量。

12.时间——变化过程的维度 篇十二

一、古代经验的运动循环

古代人在航海、星象观测、测量土地、兴修水利和建筑房屋等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积累了有关运动、变化过程的丰富经验,从而产生了时间观念,并在自身的心理中反映出来。古代哲学就是从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的认识中诞生的。

白昼交替、月缺盈亏、春夏秋冬、潮水涨落等循环往复,都是人们最熟悉的现象。这使古代人把很容易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节奏。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相关联,它本身也就应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经验中的时间感受必然在人的心理反映出来,文学作品中对此有过许多极生动的表达。单向时间流逝使我们觉得万事无常,这样,人生也就显得短促有限,光阴一去不返。这种感情经常会流露在“光阴似箭,时不再来”或“重找失去的时光”里。生命的昙花一现、朝生暮死,使人们觉得时间的神秘和不可逆。凡是活着的东西都要死,最后胜利属于死亡,人生的悲哀归根到底来自时间的不可逆转。我们经常看到虔诚的老人拜倒在神像面前默默的祈祷,与其说是对神的崇拜,还不如说是对重新拥有失去的岁月的渴望,寄望于循环的来世重新再生。

经验和心理的作用使得人们对时间最初思辨为循环模式。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被认为是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这在赫拉克利特就已经表述了思想,后来在终于在基督教中以耶稣的生、死和十字架的苦难中,时间被西方文化确定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穿越之线。

希腊人具有超常抽象思维和演绎推理能力,这在时空问题上更是得到充分的发挥。原子论者的代表人物德谟克里特把虚空作为原子运动的广阔无垠的场所,是原子生成为万物的必要条件。柏拉图把存在分为“实存”和“将然”两个世界,并把“实存”的世界作为真正的世界,“此世界永恒不变,由智慧借助论证而得知”;而“将然”属于时间领域的世界。亚里士多德从自然物的运动不灭的前提出发,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条件,所以它们不可能是创造出来的。在科学还没有产生,还没有充足的事实根据进行理论抽象的情况下,古希腊哲学家能提出这些观点,这不得不令后人为他们天才的猜想和思辨能力而折服。

二、近代科学的机械运行

十七世纪中叶,第一部摆钟发明成功,随后“计时”的精度不断提高。时钟技术的发明把时间从人类的事件中分离开来,使我们更相信独立的科学时空世界,并且,这个世界也是机械性的,是可预言的。这样,在十七、十八世纪产生的“经典”科学所描绘的宇宙里面,自由意旨和偶发事件就成为多余的,从各方面来看,宇宙都无异于一部超级机器。

终于,在牛顿的物体运动数学表达式中,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科学时间”的诞生。牛顿的万有引力及运动公式,可以适用地下苹果和天上的月亮,这样,地球上和天空上的动力学可以用同一个公式表示,宇宙万物被融汇成一体。并且,如此有力的表达式还仅仅只需要很少的几个假设,给人以十分简洁优美的感觉,牛顿的思想因此很快为人们所接受。

以近代自然科学认识为基础而产生的哲学时空观,描述的是事物外部特征,时间是一种单纯的顺序性和延续性。并且,时间均匀不变,对所有的系统都是相同的。时间和空间是与物质相脱离的独立实体或独立形式,即离开物体仍然存在,它们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被了解为外在的,只是物体运动的条件。时空如框架那样,等待物体进入其内。在这种框架中,时间空间与物质及其运动是不相干的,是独立地、游离在物质之外的东西。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序言中写道:“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时间就是一个宇宙之钟,用以衡量一切运动,而自身则不被衡量,并且,时间与空间也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也无内在的关系。

然而,就像牛顿的空间一样,他方程式里的时间却只是一个未经定义的原始量,时间也是绝对的。这就是说,所有任何事件,都有个空间里的一定位置,都是在时间里某个特定的时刻发生。这种与物质相脱离的自在的时间自然也就具有了无限、永恒的性质。这也包含在牛顿力学的各种假设,如质点、惯性都暗含了时间的这种性质。

三、现代科学的过程维度

相对于近代考察事物的外表特征的绝对时间观,现代时空观则进入了对事物内在属性的探索,开始触及了时间的本质。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况是紧密相关的,因而时间对于不同惯性系是完全不一致的,所谓“钟慢”效应就证明完全刚性量杆和不变的时钟是不存在的。广义相对论通过相互作用,则把时间与运动,与空间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物及其运动都是与“场”的相互作用。引力场越大,“钟慢”效应就越明显,引力场中某一点空间上的时间状况就由那一点的引力势所决定,这就从物质分布不同上进一步说明于时间与空间也具有内在的联系。

现代时间观的另一特征是把时空与事物的运动,把时间与空间联系起来,时空与物质相统一。在广义相对论消除了关于物质运动与时空相分离的观点,指出物体的运动方程决定于物质的质量分布,这里时空的几何性质不再是独立的框架,而与物质的质量相联系。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四维体的弯曲状况由引力场状况所决定,时钟的快慢只是物质系统内在的状态或属性,所以,时间,还有空间、物质都是系统存在的内在结构。

时间与物质运动相关联,就是说并不存在一个衡量各种事物过程的统一的、共同的宇宙时间之钟,我们只是在不同的过程之间进行比较。而衡量过程的是某种量发生了改变,没有量的变化,也就没有过程。一年是地球绕行了太阳一周,一天是地球自旋了一周,古代人用沙漏计时,是沙在不同的容器之间增减,从增减的沙量衡量时间的长短。过程的比较只有在比较的事物之间都发生量的改变过程才有意义,如果其中有一没有发生量的改变过程,也就没有意义。在此,如果永远保持不变,那就是永恒,永恒对对事物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现代科学揭示了时间也是生成的。大爆炸宇宙理论指出宇宙及其时间与空间都是从一个“奇点”爆发产生的,因而时间与空间、物质一样,都是一个发生的过程。这使得普利高津能够在耗散结构理论中则提出要重新发现时间,在系统演化理论中,系统自身存在着自我组织的能力,这是系形成新的结构的动力机制,从而在微层次上说明了宏观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演化的进程。物质系统都是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总之,现代科学为我们揭示的是:时间是物质系统存在的一种结构,一种存在方式,表征的是任何存在都是一个生长变化的过程。

四、当代哲学之思与启示

经验的时间是直观的、现实的,而观念的时空则是思辨的、抽象的,因而,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必然是矛盾的,早在古希腊哲学的开始了。芝诺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创造了一些著名的如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龟、飞矢不动、一半的时间可以等于一倍的时间等关于时间、空间的悖论。芝诺佯谬所反映的是早期的时空观不能正确理解运动与静止、有限与无限、连续性与间断性等关系理解中,陷入不能解决的矛盾之中。这集中表现在康德的“二律背反”之中,他把时间作为整理经验不可缺少的“先验形式”,但又不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既不是实体,也不是关系;它只是因为人类心灵的本性而必然产生的主观条件或形式。康德的对时间的矛盾心理,是时间观念从近代到现代的过渡。

1、有限与无限

有限于无限应是关于时间的哲学思辨产生的第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在古希腊就已经被提出了,并以有限的周期和无限的循环给出解答。经院哲学则以“上帝的智慧”为理由避开或拒绝回答。最先由康德在他的第一组二律背反中,用他归谬法证明了“宇宙在时间上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即这两个命题都是正确的。但康德的证明显然是有疑问的,因为他还是把时间作为一种宇宙万物之外的、先在的尺度,以此来衡量存在,而不是存在自身的。但现代科学把时间还给了自然万物,作为事物存在的方式,这一问题就自然转化为宇宙万物有无开始的问题。

宇宙大爆炸假设了宇宙万物的开始,不管是从“奇点”,还是从“黑洞”什么的,既然有开始,作为宇宙万物的存在方式也就会有开始。科学家们似乎还不仅仅满足于时间的开始,甚至还不顾奥古斯丁的“触怒上帝而受到惩罚”的警告,探究时间之先的世界,更有甚者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了我们这个宇宙之外的“宇宙”(这个宇宙之外的东西,我们还能称之为宇宙?)。确实,科学家这么想也不是说没有理由,因为量子理论揭示出时间是从空间实体“浮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时间不是生成的“第一性”,必然还有在其之“先”的序列,这就自然会导致能让其浮现的是什么,例如混沌的能量场或其聚集的颗粒状东西的想法。有开始的东西必然会有终了,既然时间是有开始的,那么其必然也会有结束。科学家确实给出了的这一结局:宇宙最终停止膨胀,一切都变成僵死的。这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悲剧性挑战,因为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据说波尔兹曼、艾伦菲斯特等就是因此而自杀。其实,200多亿年对人类来说就是无限的时间,我们所关注的当务之急应是如何安排好现今的人类事务,能够持续地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宇宙的结局。就算如果那一天真的会来临,相信上帝也会重新把宇宙发动起来的。

2、连续与间断

实体是间断的,过程则是连续的,连续的过程把间断性的实体连接为整体的存在。时间是空间间断性的补充,是作用的中介。时间是连续的,因而时间是无限的。时间的永恒并非是存在的时间维度可以无限的伸展,而是因为时间是连续的,可以无限短,所以任一个过程在与无限短的过程比较中都可以获得无限、永恒的特征。存在生成是生长、积累、保持、留存(对个体系统还有其相反的方面),即是一个过程。过程是实体存在的要求,没有留存和保持,就没有实体的显现,在感觉经验中,我们用时间来规定、衡量存在的这种方式。在感觉经验中,事物都在年复一年中生长、衰老、消亡,这种年复一年,(还有月、日)就造成了我们的时间观念:似乎存在一个宇宙之钟,所有事物的过程都可以共同用它来衡量。其实这是我们从感觉经验中得到的误解,并不存在衡量一切过程的尺度,存在的都是具体的、独特的过程,都是与具体的作用方式、具体的状态相关的。相对论指出了我们之所以能够用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一年时间来衡量我们周围的事物,是因为我们都在太阳系中,受太阳所规定的相关作用。如果物体以高速离开太阳系,我们就不能以太阳时来衡量,或者说它的过程就会改变了。

3、有序与无序

在牛顿力学里过去、现在、未来的任何时刻都是一样的;因此,力学没有时间性,“演化”没有太深的意义。经验与近代科学中的时间都是一去不返的,并以它自身的流逝支配着我们的存在,过去的事件已无可改变,未来则是一片空白。时间是不等人的,时间不会倒流。但在热力学,时间表现了它的真正意义。从第二定律里面,科学家们发现一个标志系统无序程度的称为“熵”量,它跟时间有密切相关,度量一个系统可变的能力。熵的增大是时间方向的指路标。在熵的衡量中,这里,每个时刻都是加以区别的,宇宙是真正在演化的。

要了解真正时间之箭,还必须从一切存在的初始条件——宇宙的诞生。据现代宇宙学的描述,宇宙最初是极小、极密,处于高度组织、低熵状态;随着宇宙的爆炸膨胀,各种系统在不同阶段生成。这样,时间的流逝也就必然与熵的增大,即无序的增大相对应,而宇宙一直是在膨胀着的,能量被不断消耗成一片废热,这种宇宙的结局就是所谓“热寂”。自组织理论告诉了我们关于时间的方向的新的含义,第二定律不仅提供了一个时间箭头,并且它里面也有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的各种新的结构、新的循环、各种涌现。时间的箭头代表了时间的前进,在这种行进中,每一事物都刻上自己的烙印。

更引人入胜的是混沌动力学理论指出了在有关不可逆过程的讨论中,混沌并不意味着等于全盘的毫无秩序,而是貌似混乱,却隐藏了一种奇妙的秩序。混沌理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在仅仅三个粒子最简单的相互作用的情况之下,就会出现混沌。这样,几百年传下来的可预言性、确定性神话就立即失去了根基,一个按固定方式运行的钟表式的宇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在这个世界里,动力学混沌是主导,不是例外。过去的事件固然已经是固定的,但在新的背景中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而未来则是完全开放的,不能确定的。这样,我们重新发现了时间之箭。“混沌”是一种似非而是、可预言的偶发性。这意味着宇宙及其中的各个系统都能够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而避免死寂。这可以说给人类吃了个看到希望的“混沌福音”定心丸,以至在各个学界都掀起一股混沌热,都在到处找混沌:从巴西丛林中蝴蝶到山猫和田鼠的数目的起伏,从羊颠疯的发作到证券市场股票的波动,以及许多其它的现象……自然的、生命的、政治的、经济的等,一时全成为混沌研究的对象。

宇宙万物是自我生成的序列,生成是存在是一个变化过程,变化过程也就成为普遍的存在方式之一。时间是变化过程的存在方式的维度。序(列)的增生是过程的指向,序的增加量——变化的程度衡量了长久与短暂。我们终于开始理解,从物理学中最简单的情况到生命的复杂的体系,未来都是开放式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给出未来的结局,包括宇宙。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跟时间之箭配合,使世界各种意想不到的创造性的演化成为可能。由此,我们似乎不必担心宇宙的“死寂”,宇宙自身就是自满自足的,自有其妙法,反而我们人类倒真是“杞人忧天”了。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1.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商务印书馆,1976.

[3]普里戈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上一篇:南辕北辙现代文阅读答案下一篇:学年度丰台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