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2024-08-07

202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精选12篇)

1.202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篇一

《201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观后感

三年级坡仓中心小学赵绍楠

认真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后,使我感触颇深。赵文龙是让我最感动的,妈妈有重病在身,每天他放学后就会赶忙回家为妈妈做饭,照顾重病的妈妈,坚持数年,在做饭时候他流泪了,他为妈妈感到委屈,舍不得妈妈重病缠身,他希望妈妈是健康的、是快乐的。

第二个值得我敬佩的最美孝心少年,她的名字叫黄凤,妈妈有病在身,她一直照顾妈妈、做家务,照顾家里老人,家里的重担压在了她小小的肩膀上,她带着妈妈去求医,很辛苦。她这种撑起一片天的态度和精神是我们的榜样。

最美孝心少年邵帅,妈妈得了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在他的再三要求下为妈妈贡献了骨髓,为了妈妈能够再次健康起来,献出自己的骨髓,这种孝心是伟大的,这种对母亲的爱是伟大的。

最美孝心少年吴林香,爸爸在外打工,不幸发生意外,从楼上摔下来,被当地的工人送往医院,吴林香得知这个消息后赶到医院悲痛大哭,从此她担负起照顾父亲的重担,父亲卧床行走不便,她便找人做了一张铁床,可以推父亲出门散心和看病。

这个颁奖典礼让我学习到孝心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孝心是用心表达用行动表现出来的,真心为父母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庭担起一份责任,心中充满孝心,你就会快乐一生;心中充满孝心,你就会爱慢身心。

2.202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篇二

关键词:最美孝心少年,新闻联播,回归

《新闻联播》自1978年开播以来,一直是中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新闻联播》一直也是全国时政新闻节目的标杆和模范。

从2011年9月开始,《新闻联播》从新闻编排、视觉风格、主持播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版。人们惊奇地发现《新闻联播》上多了很多“自己的故事”,从“文氏兄弟寻母启示”到“豆饼大叔”“曹家巷拆迁”,《新闻联播》体现出“亲民化,接地气”的态度。而且,一改往常僵硬固定的表达模式,在新闻报道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电视元素,让《新闻联播》变得好看了。从新闻专业精神来分析,这些新改变,实际上不是“创新”而是一种“回归”。尊重市场、尊重受众,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回归;精简时政新闻,增加社会新闻,提高报道水平,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的回归;新闻舆论上,讲究引导艺术性和实效性的结合,从“舆论宣传”到“舆论引导”的回归。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是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一档大型公益活动。主办方面向全国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新时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讴歌具有时代感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的故事中央《新闻联播》上播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篇报道在人物,新闻价值,社会性等诸多特质上具有创新性和典型性,可作为分析《新闻联播》“回归”的一个范例。

1 走下贵族的神台,回归人文主义

电视以其信息大,受众多的特点成为一种强大的传播工具。《新闻联播》以往的报道中,国家领导人的会议和外事活动占据了报道大部分篇幅,这些报道硬性的灌输着国家政策,却脱离了人民的实际生活。

“孝心少年”的报道将视角回归到平凡人身上,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需要。这种回归彰显了对个体生命的重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回归,反映了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主流时政电视新闻节目开始走下贵族的神台,开始与受众亲密接触。

1.1 以人为本

报道中真实地记录了高雨欣的学习、生活状况。新闻报道的主角高雨欣,是一个普通的十一岁少年。而她坎坷的命运令人感慨,在本该安心上学的年纪,却用小小的身躯承当起了家庭的重担。

报道重点表现了小雨欣身上传达出来的赤忱孝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没有一味渲染小雨欣穷苦的家庭环境,以博取广大观众的同情甚至怜悯。这种平等的视角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重视,是新闻报道“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的表达。

报道的“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对采访对象的尊重,还表现在了对“受众本位”的尊重。记录普通人身边事,《新闻联播》也借助孝心少年的报道达到了政府民意之间的平衡。

1.2 展示人物真情实感

“电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要反映真实的人性,既要表现人性的美好,也不能回避人性中脆弱。”《新闻联播》在对高雨欣的报道中,多方面展现了主人公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活动。

在报道中,通过人物活动的画面表达我们可看到人物艰难的生活状态,通过人物语言的表达我们可体会到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特别害怕看见同学,看见老师,我都不知道跟他们说什么,怕他们笑话我。”这些话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孩子心理的一块小小的阴影。

通过对人物真情实感的展示,一方面使新闻报道更加真实,一方面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对人性的尊重。

2 提高业务水平,回归新闻本位

电视艺术本身拥有声画双主体的先天优势。作为“联播体”的范式,《新闻联播》过去慎重的报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舆论环境的功能,但是长期以来模板式的报道已经让观众对《新闻联播》产生了刻板沉闷,叙事符号单一的印象。《新闻联播》在“孝心少年高雨欣”报道上所显示出的专业的新闻业务素质是报道成功的重要因素。

2.1 用画面细节说话,多个场景的转换增强了现场感和真实感

报道通过特写镜头的细节捕捉真实展现了人物活动和细腻情感,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镜头特写中,手指头被炭火烫得通红;穿着拖鞋的双脚被飞舞的蚊虫叮得满是红疱。通过这些细节,观众最深切地体会到这个镜头前的高雨欣终究还是个年幼的孩子。当高妈妈说到自己对孩子的心疼时,小雨欣搂过妈妈,用自己的脸贴着妈妈的脸。这些微小的细节表现将一个家境贫寒却异常坚韧懂事的高雨欣真实地展现出来,让人感动又心酸。

声画对立的技巧丰富了画面内涵,强化了内容表现力。在高妈妈说到“别人家的孩子可能这时候都沉浸在父母的怀里,不能像咱孩子似的家里家外的忙妈妈做着坐那,特别心疼”,镜头对准了夜市上,那些跟妈妈撒娇,无忧无虑吃着零食的孩子们。跟这些孩子相比,声音和画面的反差产生了一种“互衬”效果,画面使人物语言更加丰满,声音又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2.2 播报语态客观沉着,无矫揉造作和刻意拔高之感

电视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语态对新闻报道非常重要。《新闻联播》在改版中一改往常“新华社播报”的语调,播报语言更加口语化,更具亲切感。

片中解说词使用第三人称,以一种渐进式的讲述方式慢慢展开叙述。“在学校高雨欣的成绩总是全年级第一,可在路边的烧烤摊前,她却没有了在学校的自信。”短短一句解说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将视角从现象转到了人物的内心。

“今天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懂事的小姑娘。”“认识”一词代表着受众的主动权和媒体的让位意识;“懂事的”是整篇报道中运用的最多也是唯一的修饰词,这个词是一个常见的口语化词汇,其中代表着一种长者般的疼爱,一种诚恳的赞许。

2.3 同期声和采访真实还原现场,反映了人物情感和群众舆论

《新闻联播》对高雨欣的报道中,真实地记录了人物对话和环境声,让人物自己发声,体现了新闻事实本身的魅力。

此篇报道用于同期声的真实记录还原了事件现场,车鸣声、人群声、烤肉床滋滋滋的碳烤声都被记录下来。这些现场同期声配合解说使用,没有造成时态的割裂,真实地营造了现场气氛。

现场采访的纪录真实还原了群众的舆论,使报道更加立体。“上学她第一,还得帮她妈干活。”“我家姑娘都十三四了,上学一天跟孩子似得还得伺候她。”这些声音透露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很多跟高雨欣同龄的孩子仍旧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

2.4 近距离的现场报道相对弥补了时效性的缺憾

最美孝心少年这样的系列人物报道相对来说事件发生的时空跨度是比较大的,孝心少年的事迹的确具有新闻价值,但是在新闻时效性上比较模糊。为了弥补在时效性上的缺憾,《新闻联播》的报道首先使用了小切口的导语作为由头,将目光积聚在高雨欣身上:“对于黑龙江省望奎县的高雨欣来说,每天课余并没有和同学一样玩耍的时间,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她每天需要跟妈妈一起为生计而忙碌。”“刚刚过去”强调了事件的发生时态,具有一定的时新性。并且在其中设下一定悬念,引起观众兴趣。

“手怎么了?”记者仔细地观察到了主人公的身体情况,并代替镜头后的观众发出关心的询问。报道中细节的展现都是记者近距离接触受访对象的体现。

3 弘扬正能量,加强舆论引导

大众传播媒介担任“瞭望者”的角色,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职能。通过大众传播报道和强化的事件会得到人们的重视。“舆论导向”是中国新闻观的核心要素之一,《新闻联播》作为党政喉舌,高高在上的教育和宣传面孔被公众视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舆论导向需要以更加巧妙的方式实现引导目的。

《新闻联播》报道的一系列“最美人物”,不是单纯的赞扬某个“个人”,而是力图在全社会宣扬一种普适的真善美精神。

3.1“孝文化”的时代价值

社会学家塔克曼认为,新闻不仅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建构。弘扬孝心的故事,发掘当下社会的“新二十四孝”的故事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格局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正在接受着严峻的考验。电视里总是充满了家庭纷争的闹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父母的权威性大大减弱。因此,呼吁“孝文化”的回归,在当下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3.2 榜样人物的力量

如今新一代的“青年偶像”出现严重的图谱化现象,娱乐化、经济型的成功人士备受追崇,孝心少年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孝”的精神正是当下所稀缺的正能量。

高雨欣是很多孝心少年的缩影,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号召大家挖掘身边的孝心少年,通过报道他们感人的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给予人们思考和启迪,从而实现价值导向的目的。

3.3“孝心少年”不是道德的模板

面对一些过度的报道和刻意的拔高,要理性地看待道德典型的树立。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例,或平凡人物的感人事迹,都由于媒体的介入产生了扩大化的效果。正能量宣传的潮流本意是好的,但坚持新闻价值导向的前提是遵循人道主义精神,将个人看成有生命的个体,尊重人性,用平视的角度去看待他们,不要刻意煽情博取同情和眼泪。

并且,这些典型事例也不是流水线上做出的模具,不应该以具体人物的具体行为去形而上学地评判身边的人是好是坏,是孝或不孝。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用自己的方式恪守孝道。“孝心少年”的其理想化的传播效果应像是教鞭,当人们看到这些故事,会联想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萌发善念,改善自己的德行。

参考文献

[1]陈龙.新闻作品评析概念[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时统宁.电视批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3.祈望最美孝心“不再”出少年 篇三

2014年评上的10位最美孝心少年,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也不过16岁(16岁的这个孩子,也是从5岁起就开始“尽孝”了)。如果孩子们的“最美”,是用父母的“失职”换来的,不评也罢!评选缺乏最起码的儿童权利的视角,缺少尊重保护儿童权利的意识!

主持人白岩松在晚会开场时这样说:你看,“孝”这个字,就是一个孩子背着一个老人。

可是我想问问:岩松老师,爸爸去哪儿了?

10个孝孩,他们至少有一个爸爸,或者有一个妈妈。但是,除了1位入狱、2位瘫痪确实没法照顾家庭,有2位爸爸、2位妈妈是因为贫困撇下孩子离家出走的;3位爸爸放下病重的妻子、孩子外出打工了;还有1对夫妻离婚后把孩子扔给老人不管了。

本应该为老人尽孝的儿子去哪儿了?为什么让孙子、孙女扛下了?本应该扶养病重妻子的丈夫去哪儿了?为什么让儿子、女儿扛下了?“孝”字底下那个“子”,可以是成年的女儿、儿子,但绝不应该是未成年的孩子!让这么小的孩子去扛成年人扛的责任,替爸爸妈妈照顾爷爷奶奶,或者替爸爸照顾妈妈,是残忍的,更是违法的——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读到这,肯定有人要骂我臭矫情:您在这咬文嚼字较什么真儿啊!法律和现实能一样?人家多穷啊,离家出走找个活路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不外出打工谋条生路又能怎么办?

可是,对不起,他们把孩子放哪儿了?孩子的权利谁来保障?!

且听我说。明知一旦离家或外出打工,年迈且有病的老人或妻子只能由幼小的孩子来照顾,为什么还能舍下?但愿,这里有因为电视制作被剪辑掉的能令我心服口服的原因,否则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少年们上台挥舞着奖杯,我一身身地冒着冷汗。电视不断切换现场观众的各种抹眼泪镜头,但在为数不多的小观众的脸上,并没有泪水,他们一脸蒙圈,仿佛没搞明白苦大仇深与孝心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似乎跑偏了主办方的初衷:给更多的孩子树立孝心学习的榜样。话说回来,难道健全家庭的孝心孩子就不值得挖掘?就像现在的歌手选秀节目,父母双全没有坎坷人生的都不好意思上台而且注定被淘汰?

每迎接一个上来领奖的孩子,女主持人都要发自肺腑地说一句:祝贺你!

这……真心没有什么好祝贺的。

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怨社会。虽然在这还是要大声疾呼国家除了给这样的家庭低保之外,能不能酌情再给一些额度较大的补助(也呼吁更多的爱心企业、有爱人士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帮助),但我还是在这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双手合十,真切祈盼这世上再也没有如此这般的“孝心少年”。

愿每个孩子,无论贫穷与富有,无论健康与疾病,至少至少,都有父母的相伴与呵护。

4.观《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有感 篇四

前几天中午老师带着我们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在节目中,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一次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认识了十几位最美孝心少年,知道了他们背后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孝心故事……

捡饮料瓶卖钱给妈妈做肉丸子的乐观男孩赵文龙、为了让妈妈继续活下去捐献自己骨髓的帅气男孩邵帅、陪着手有残疾的妈妈卖烧烤而小升初成绩名列全县第一的优秀女孩高雨欣……他们为父母排忧解难、帮父母照顾弟妹、代父母扛起家庭重任;他们励志成长、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传递了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正能量……

颁奖典礼结束了,而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看看他们,每日里干农活、干家务,还得四处奔波谋求生计,连一点玩耍的时间都没有;我们平日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每天在空调房、暖气屋里得瑟,穿着名牌、吃着牛排、玩着游戏,还对父母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满,至于父母给的零花钱,两三块钱还抱怨太少……跟他们相比,我实在感到太羞愧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孝敬长辈,懂得感恩,让孝心在我心中生根。

5.202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篇五

观看“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11月11日上午9:30—11:30,l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众里寻你——201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6.202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篇六

四年级 郭婷 指导教师:吴美香

我们一起来看孝心少年,第一位是黄凤,她的母亲去世了。爸爸又摔伤了腿,从摔伤了腿以后,爸爸就没有一次站起来过。黄凤暗下决心地说:“我一定要把爸爸的病治好,我长大后要做一名医生把爸爸的病治好。上海有一位医生要为黄凤的爸爸治病,还特意请了一位师傅,做了一张专用的床。这个床是一个轮式的床。从此黄凤用它来推着爸爸进医院。她无论到什么地方去,也要带着爸爸一起去。黄凤有位好心的阿姨,不管是下雨天还是下雪天,她都坚持来给黄凤和她爸爸送饭。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黄凤真是一个坚强、有责任心的孩子。我为她骄傲!

第二位最美孝心少年是赵文龙,他的爸爸去世了。妈妈又得了重病。他也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去多远的地方,我也要找最好的医生把妈妈的病医好。为了不让妈妈饿肚子,他就到街上捡废弃的瓶子和纸。把捡废品换来的钱拿来买肉做给妈妈吃。有位司机阿姨知道了他的孝心,被感动了。就让他免费乘车去医院看妈妈。

第三位最美孝心少年是吴林香。她的爸爸去世了,妈妈也得了重病。她从小就照顾着妈妈,给妈妈做饭菜,替妈妈种菜。她告诉妈妈不要放弃,要坚强,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的。过了几个月,妈妈去世了。吴林香拿着妈妈的照片不停地哭。她盼望着能再见到妈妈。

看着三位孝心少年的举动,我都感动得掉泪了。我明白了要做一个尊敬父母的孩子。

四年级 黄文鑫 指导老师:吴美香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后,我深有感受。赵文龙、黄凤、吴林香的那感人事迹,至今记忆犹新。

赵文龙的妈妈得了糖尿病,因此爸爸和妈妈离了婚。赵文龙被判给了爸爸。可是,赵文龙做了个惊人的决定,他独自一人照顾妈妈,他每天要推着妈妈走四公里的路去医院做透视,而且每天要做四次。

黄凤的孝心更感人。有一次,她推着爸爸走了五百多里,走到了上海。医生说她的爸爸无法医治。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又走了几家医院,得到的却是同样的答案。有位好心人每天坚持给这父女俩送饭。无论刮风还是下雨。

还有一个女孩叫吴林香,她爸爸在她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妈妈又有重病,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她只能每天上山采草药来挣钱给妈妈买药。有一天,她的妈妈不幸去世了。她还要代替她的妈妈来照顾外公和外婆。

看到这些,我联想到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和他们相比,真是自叹不如。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次考试成绩也达不到妈妈的要求,不能跟妈妈分担一些忧愁。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孝心的少年。

四年级 罗武炫 指导老师:吴美香

今天,易老师给我们播放了《最美孝心少年》的记录片。看后我感动得都哭了。

影片中那动人的情节至今还历历在目。有一个小男孩叫赵文龙,他没有爸爸,而且妈妈还要去医院做透视。每当他的妈妈做完透视之后都会很难受。他就会帮妈妈做按摩,真是孝顺!可我们每天还要爸爸、妈妈给我们盛饭、穿衣。比起赵文龙真是自愧不如。

有一次他带妈妈去检查的时候,医生说妈妈的营养不良,要多补一补,吃点肉。

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赵文龙就去捡废品。把得来的钱买肉做给妈妈吃。可我们呢,每天还吵着妈妈买肉做好吃的给我们。看到这以后,我觉得我们可真幸福。啊!颁奖的时候,主持人阿姨还发现他随身带着个笔记本,为他干什么用的。小文龙回答说:“我带过来是想把那些好心人的名字都记住。长大以后,我要回报他们。”

主持人阿姨问:”他想上什么学校?”龙龙说:“他想上军校,因此这样可以报答社会、报答祖国。”主持人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龙龙保密了。因为读军校,国家可以补贴学费。妈妈的病就多了一丝希望。真孝顺!

看完以后,我暗暗想,我以后也要孝顺父母亲。多帮他们做一些家务活,如:洗碗、扫地„,让他们快乐、幸福!

六年级 叶湘颖 指导老师:陈义军

很难体会那么弱小的肩膀是如何挑起家庭的负担,稚嫩的心灵如何经受起失去亲人的痛苦。然而生活的贫苦、家庭的灾难并没有压垮他们。他们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爱心支撑起家庭,用孝行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最令人敬佩的是“板车女孩”黄凤,她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父亲。用铁制的板车推着父亲千里迢迢去上海求医,这样的执着与坚持,这样的信念与毅力,这样的不畏路途漫漫,一心只为父亲健康的孝心怎能不让人动容。

对于这一代孩子,孝行不应该是一个口号。而应该是行动。首先,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要求别人代劳,就是孝行。第二,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是最好的孝行。第三,能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从小事做起,从平凡事做起,也是孝行。

六年级 过敏 指导老师:陈义军

相信“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每一个人都听过,但是听过又有什么用呢?要牢记在心里,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

命运的坎坷,使他们-颁奖的主人公体会到了别人所不能体会到的艰辛。他们那一幕幕为爸爸为妈妈做作的一切,我们不曾做过,就连想都没有想过。我们从小就听人常说:“为人子女的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多高,也走不出母亲的心,飞不出母亲的牵挂。”我们常常享受父母的爱中,却从未想过如何去报达父母。这些孩子是多么伟大,多么懂事!再看看我们,什么事都要父母操心,原来只有父母亲为我们操心,他们的黑发中有几丝白发,父母的恩情是我们做子女一辈子也偿还不了的。难道真的要等到父母亲走了,离开了我们,我们才开始后悔自己以前为什么不孝敬他们?现在不把握住时光,好好孝顺他们,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真的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吗?

7.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七

赵林敏的爸爸在一次意外当中,失去了一个胳膊,重体力活根本干不了,妈妈嫌家里穷,就走了,赵林敏就和爸爸这样在他们的“家”里相依为命。林敏家里每一次去买棒子面,都是爸爸在后面推着,林敏在推车前绑了根绳子,在前面拉着。家里,所有爬高的活,爸爸都干不了,都是小林敏爬。每隔一段时间,林敏都会打电话给妈妈,每次都会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看到这里,我留下了眼泪。跟小林敏比,我们简直是玉皇大帝,慈禧太后,每天都要娇生惯养。而林敏却在儿时和爸爸撑起了这个“家”。小林敏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8.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八

“照片中戴眼镜的就是我爸爸,这是要去武汉前在医院门口拍的。”26日下午,黄诗桓在房间翻阅着其父亲在战疫期间的照片,向央视摄制组讲述疫情期间的故事。黄诗桓清晰记得,2月13日当天是下雨天,爸爸出发时弟弟哭得特别厉害,她自己内心也充满了紧张。“我那时候知道感染新冠肺炎后会发烧和呼吸困难,所以特别担心爸爸。”她回忆。

“黄诗桓的事迹特别有代表性,她体现了一个普通孩子,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能够做些什么。这对其他孩子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且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节目短片导演郎君表示,节目组通过广东省文明办了解到黄诗桓的事迹后,拟将其作为20“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的候选代表,将其故事拍摄成一个专题短片,届时将在CCTV-14少儿频道与全国青少年朋友见面。

9.202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篇九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自创办起,每年一届。活动致力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少年儿童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寻找最美”系列活动中持续时间长、社会效益佳、收视范围广的活动之一。活动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为活动主题宗旨,以青少年的孝亲故事作为核心报道内容,彰显少年儿童面对困难,勇于担当的孝亲美德与亲情大爱。

本届最美孝心少年评选共征集到1000多位青少年的感人事迹,这些青年孝敬长辈、为家庭排忧解难、代父母担当家庭责任、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奋发有为的孝亲故事真实感人。经过评选,最终于琪巍、孙美平、肖乃军、韩金锁、王凌云、路子宽、魏蓉、宫井豪、赵泽华、李欣珂获得“最美孝心少年”称号。

四川成都的于琪巍,很小的时候妈妈得了小脑萎缩症,逐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父亲去世后,于琪巍担起照顾妈妈和家庭的责任;山东蓬莱潮水镇中营村的孙美平,想尽办法让左腿截肢并伴有失忆状况的母亲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的路子宽为捐献骨髓给重病父亲,想方设法“增肥”;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镇第二中学的肖乃军,父母皆病,他背着书包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自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韩金锁,是外婆的“专职司机”,同父亲一起承担照顾外婆的重担;7岁的西安少年赵泽华,是一位“网红励志小哥”,不仅品学兼优,还是自家包子铺的小帮手;家住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当阳坪村的阳光女孩王凌云,带着妹妹照顾母亲,从不叫苦;安徽13岁少年宫井豪,带领弟弟顽强生活,不向命运低头;浙江城市女孩李欣珂,用自己挣来的钱长期资助孤寡老人和需要帮助的人,这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心与孝心,展现出由己及人的大爱;陕西宝鸡的魏蓉与腿有残障的二伯、奶奶一同生活,自己家的生活已经不容易,还坚持长年做公益,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0.202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篇十

今天晚上看了《 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主题是:我们众里寻你,爱是唯一指引。主要讲述了黄凤、赵文龙、吴林香、徐沁烨、林章羽、何秀巡姐弟、高雨欣、路玉婷、龙花、邵帅、王芹秀十位孝心少年真实、平凡的动人故事。

在磨难中成长的孩子,似乎都非常懂事。现实生活是一个严酷的老师。看到他们勤劳勇敢、自强自立、阳光向上、奋发有为。每一段故事都使我感动的泪流满面,每一个“最美少年”都已成为我的榜样!他们的愿望是那么渺小,大多是:希望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希望家人健康,渴望学习,感恩社会。看着被深深的感动着,感恩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感动孝心少年的坚强毅力。我向他们致敬!一段段思念,一段段往事,一段段忧伤,一段段病痛,一段段社会好心人的关爱。让我看见了人性中的那一束束爱的光芒!他们那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值得我学习。我也要用真诚的心和深沉的爱去孝敬父母长辈,为父母排忧解难,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要懂得感恩,要用心去体会、报答父母、老师为我倾注的心血、精力。我还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我的微薄之力,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在我们生活当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这一件件看似平凡的事情,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最美孝心少年是一本最有意义的教科书。我会把他发扬光大,用实际行动去感染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尽一份孝心,添一份希望。

他们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我,他们面对生活的艰辛乃至生活的不幸,他们并没有退缩,小小的年纪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高雨欣,一个年仅11岁的娇小女孩,和我们年龄相仿,却要承担起维持家庭生计的重担。她3年如一日,孝养外婆和母亲,还要照顾妹妹,同时不忘努力学习功课。她的的孝悌之举、自立自强、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动了深深地打动了我。

11.2023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篇十一

孝。一个小小的动作。

孝。一件简单的事情。

孝。一曲动听的情歌。

孝。一段感人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名句。我想是的。不论你做什么事情,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孝”这个至关重要的字眼。

当看完《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后,我不禁泪流满面。孝心。或许在某些人眼中,是轻如鸿毛的。但在我看来,却重如泰山。一位位花季少年,本应无忧无虑,却承担了别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压力。正如主持人所说:论年龄,他们只是个孩子;论经历,他们却是一个大写的人。

我对他们感触颇深。他们的家庭并不富裕,或是普通,或是贫穷。而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却洋溢着微笑。他们帮父母做事,帮父母照看弟妹,他们帮父母做了我们做不到的很多事。甚至是——代替了家中父母的角色。

龙花。开在吊脚楼里的小花,多么美丽的名字。父亲早逝,母亲卧病在床,年仅17岁的她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热爱学习,却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辍学做工。可她是多么渴望学习,多么渴望走出大山啊!可是为了母亲和年幼的弟妹,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学业。

在这里,我对龙花只有深深地敬佩和无比的崇敬。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扛起一个家有多么的不易?她的家里徒有四壁,每日里砍柴、煮饭、挑水等一切家务都由她包揽,还要辅导弟妹的功课,照顾好病重的母亲„„谈何容易?而龙花却毫无怨言,依旧是过着日复一日,入不敷出的日子。

社会的许多好心人士听说了龙花的事迹,纷纷解囊相助。有了他们的支持,龙花信心倍增。她说,她不能老是指望乡亲们的相助,她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家!

我相信龙花有这个能力。就因为她的执着、她的热情、她的朴实、她的任劳任怨、她的不屈向上„„我便相信她会将这个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想,若换做旁人,定是承担不了的,而龙花却能坚强勇敢的承担下来,这是我们所不拥有的品质,是我们所缺失的精神!

不止是龙花,还有其他的孝心少年路玉婷、邵帅等,在他们的身上,依旧是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12.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心得体会 篇十二

——观《寻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星期五晚上,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

节目开始,白岩松叔叔说,“孝”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一个字就给中国人定下了做人的规矩。我听了后,一下子就明白了“孝”字的意思,并深深地把它记在了心中。接着又播放了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

他们的事迹非常感人,他们都生活在贫困的家庭,家里都有得重病的长辈,为了一家人,他们吃苦耐劳,小小年纪就成了家庭的顶梁柱。最美孝心少年们是一群平凡的孩子,他们来自农村,来自大山,但对这个年龄来说,他们所做的事却是不平凡的,在镜头下,我们看到了不知疲倦地推着妈妈往返于医院和家的那个微笑的男孩;看到了在闷热的夏夜里忙着叫卖着烧烤地那个乖巧的小女孩;看到了仅用一架板车拉着病重的父亲千里求医的那个坚强的小姑娘;还看到了在母亲最病重的时刻,毫不犹豫献出自己的骨髓让妈妈远离死亡的那个帅气的小男孩„„。在镜头下,我们听到了最普通却又最感人的话“妈妈,我养你”、“有爸爸在就有家,我要帮爸爸撑起这个家”„„

我看得很投入,一次次为他们掉泪,一次次为他们鼓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赵文龙哥哥的笑容。他从小父母离异,六岁的时候就得照顾妈妈患重病的妈妈,每天推着妈妈去很远的医院,给妈妈做饭,洗衣,拖地„„从六岁一直到现在,坚持了七年。他那么小,那么累,为了让妈妈开心,他的笑容那么灿烂。我真佩服他

观后了这次《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我深受启发,再想想我们自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地成长,生活在无比的幸福生活中,却不知道珍惜,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艰辛,不仅不能为父母分担些家务活,甚至有时对他们还大呼小叫,想想真是惭愧。最美孝心少年朋友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楷模。

上一篇:高三英语作文练习素材下一篇: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