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公共环境的倡议书

2024-06-27

保护公共环境的倡议书(共15篇)

1.保护公共环境的倡议书 篇一

亲爱的同学们:

您渴望在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地方生活吗?

您渴望在一个整洁温馨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吗?

那么让我们携手同行,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校园环境,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校园环境倡议书。

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我们在学习时,心情舒畅;

优美的校园环境,会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

优美的校园环境,彰显每个人的素质,体现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

然而,走在校园里,瓜子壳、果皮、纸屑、废弃塑料瓶随处可见;教室里,遗落在课桌上的垃圾比比皆是;就连我们崭新的运动场也难逃厄运,遭到大家肆意践踏,散落在场地的垃圾,翻阅栅栏的身影,塑胶跑道上的伤痕……这一切,都与文明校园的形象极不相称,与我们追求美好环境的愿望大相径庭,倡议书《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校园环境倡议书》。既然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那么就不要只图自己“顺便”,且为绿色校园行个方便,真正做到“热爱学校”。在此,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1.爱护我们的运动场,不乱扔垃圾,不污损跑道,穿标准运动鞋进入场地,不翻跃围栏。

2.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果皮纸屑、烟头,不随地吐痰。

3.支持和参与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的回收利用,尽量减少生活垃圾。

4.清除白色污染,随手拾捡纸屑。

5.不将食物带进教室,自觉清理教室垃圾。

6.勤俭节约,爱护公物。

7.遵守公德,倡导文明,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卫生。

8.各辅导员、班主任要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引导学生爱护公物,保护校园环境。

查字典范文网

2.保护公共环境的倡议书 篇二

一、公共雕塑的制作材料

保护公共雕塑的第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从雕塑来材料入手。用于制作公共雕塑的质料很丰富,传统材料有石材、木材、青铜等;现代材料有玻璃钢、不锈钢、有机板等,还有临时使用的雕塑材料(冰、沙等)和软雕塑材料(纸浆、麻绳等)。在不改变公共雕塑作品美感的前提下,选用坚固的石材、青铜、不锈钢等材料来制作雕塑,可有效提高其牢靠性,延长雕塑作品的寿命。这种保护措施适用于多种雕塑作品。

四川成都春熙路步行街路口有两组雕塑。一组名为《擦肩而过》,由四川雕塑艺术院院长谭云设计的铸铜圆雕,由一个石钟、一位手握水烟壶、身穿长衫马褂的民国初期的老者和一个穿着牛仔裤、手提挎包的现代时尚女性组成,寓意着“从历史中走出,向未来走去”。另外一组是《都市风景》,由雕塑家李树设计制作,采用玻璃钢,模拟的是在春熙路上逛街、聊天、正在看手机的时尚男女。《擦肩而过》因材料是铸铜,到现在还完好无损;而《都市风景》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裂痕被损坏。所以,选用更加坚固的材料来制作公共雕塑尤为重要。

二、公共雕塑的安放位置

雕塑艺术是一座城市的眼睛,公共雕塑的安放位置大多是广场、街道、公园等。所以,公共雕塑的保护不仅是要保护其不被损坏,也要保护其公共性。安放雕塑作品时可以采取三种保护措施:一是在闹市公共空间中,选择安放在距离看守人员较近和有摄像监控的区域;二是在不影响作品艺术性的前提下,有意抬高雕塑作品安放的底座;三是,为雕塑选择易受保护的位置,如水的中央或小岛等。

主题与标识性公共雕塑中最具影响性之一的《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为祝贺美国独立一百周年而赠送的,由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巴托尔蒂设计并主持建造,像内铁架由设计巴黎铁塔的工程师埃菲尔设计。雕像高46m,连同基座高92m,包括火炬在内的总高度超过100m。这座雕塑从1886年建成,百多年来,保存完好,风采依旧。除了材料的坚固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雕塑家选择了很好的安放位置。《自由女神像》的安放场地是贝德洛斯岛,一个长方形的小岛,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雕塑的高度与岛的大小比例相协调,堪称是特地为雕像设计的一块绿地。

三、雕塑周围的保护措施

环境是雕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设计创作一件雕塑作品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雕塑在环境中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注意人的参与。雕塑家可以通过对雕塑周边小范围的设计,间接地保护公共雕塑;委托商可以与有关部门协商,在雕塑周围安装防盗报警装置。

不论雕塑受伤是素质问题,还是质量问题,作为雕塑家与委托方除了需要考虑雕塑的制作材料、安放位置,还需要特别考虑其周围的保护措施。青奥会前,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公园内竖起了31组体育雕塑以及一组由雕塑家田跃民设计制作的《九骏》雕塑。青奥会结束后,其中部分雕塑已经严重受损。主管部门只好给部分雕塑修补后还安装了护栏。整个公园里最显眼的便是《九骏》雕塑。原本是9匹骏马在草地上飞奔,如今九匹马儿却被“圈养”了。这样的保护措施虽使人为破坏现象减少了,但护栏也成为公共雕塑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人觉得美中不足。如果把护栏换成花卉,把“圈养”的马儿放到花丛中,不仅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还增添几分趣味。

四、唤起主体的公共保护意识

雕塑损坏事例中,令人瞩目的是上海《打电话的少女》雕塑事件。《打电话的少女》是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家何勇的作品,1996年被安放于上海淮海中路上,是当年上海的十大城市雕塑之一。然而树立街头之后却屡遭损坏。1998年的一天,《打电话的少女》被发现倒在地上。新雕像于1999年露面,此前的玻璃钢被换成铸锌铜。但第二年春天,《打电话的少女》被盗,并被压扁了卖给废品收回站,而犯罪嫌疑人根本就不懂这是一件艺术品,只知道它是铜的,很值钱。

2006年,原址商又树立起由原作者新制作的铜像。据悉,新版《打电话少女》重回街头之后,有关部门将会安装防盗报警装置,以防再次被盗。雕塑家在电话机上用中英文刻着:美好、遗失、期待、关爱、温暖、新生。但过了一年多,电话架上的电话机又不胫而走。显然,所谓的防盗报警装置没有及时安装,保护措施不完善。2010年1月,新《打电话的少女》又被拦腰截断,再次惨遭破坏。

上海小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曾在雕塑丢失期间特别策划了“找回失踪的打电话少女”公益宣传活动,由真人扮演了铜像。作为一尊独具风格的城市雕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真人重现《打电话的少女》的意义更在于它失踪后唤起了人们对于城市公共雕塑的保护意思,以及如何捍卫城市文明的认真思索。由此可见,这样的公益活动是保护公共艺术的有力措施之一。由她的命运所引发的思考将会一直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延续着,同时也应当引起全社会的思考。

主体意识伴随着公共雕塑产生、安放及主体对其欣赏这一全部行为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具有指导作用,所以,唤起主体的保护意识,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保护公共雕塑乃至所有公共艺术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中的公共雕塑的保护需要从它的制作材料、安放位置以及雕塑周围的保护措施三个方面上去实施,同时也需要唤起主体对公共艺术的保护意识,公共雕塑的寿命才能更长久。通过对公共雕塑的保护使公众联想到对所有公共艺术的保护,进一步对如何保护公共艺术进行探究与实施,我们的公共艺术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公共艺术的发展才能得到健康有力的保障。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损坏的现象也日渐严重。本文简要介绍了公共艺术的概念和主要形式,并以公共艺术中的公共雕塑为例,从雕塑的制作材料、雕塑的安放位置、雕塑周围的保护措施、以及唤起公众的保护意识这四个方面,结合对具体公共雕塑案例的分析,来论述对公共雕塑的保护。希望本文能够使读者们对公共雕塑方面的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并引发读者们对保护所有公共艺术的思考与探究,使公共艺术的发展得到保障。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雕塑,制作材料,安放位置,保护措施,公众意识

参考文献

[1]温洋,《公共雕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陈龙海,《外国名雕塑解读》,湖南,岳麓书社,2008年。

[3]林蓝,《公共艺术的历史观》,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

3.保护公共环境的倡议书 篇三

【关键詞】环境保护 公选课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01-02

【Abstract】According to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ptional course i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his paper make a deep discussion about teaching intention,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 and som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 in this course.

【Key words】Environment protection Optional course Teaching method Exploration

环境保护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联合编制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规定:“推进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已开设了环境科学类的校级公共选修课,如《环境保护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校级公共选修课《环境保护概论》的实际情况及笔者的教学体会,对《环境保护概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一、明确课程目标

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环境保护概论》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因为各学科及其发展都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在机械加工及制造行业,机械加工及制造会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污染。首先,机械及其原料在加工中(尤其一些化学处理)会将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第二,机械加工中的酸洗车间会排放出酸性工业废水,而电镀所产生的重金属离子等污染更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第三,机械加工中切、削等工艺会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第四,机械加工及制造所用原料加工制造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第五,机械设备加工产生的切削液污染也很多。再如,在能源行业,热电厂会产生SO2、烟尘等污染物,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同时排放出CO2造成温室效应。核电厂会产生大量核废料,而被人们认为是清洁能源的水电,在建设过程中会破坏自然遗迹和生态平衡,同时还会引发滑坡甚至地震。也就是说,环境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在很多产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讲,《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学习,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有意识的减少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尽可能地采取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方法。再者,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会在不同行业或部门成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如果缺少环境意识,他们很可能沿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工作,这非常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后,这些学生若干年后也会为人父母,他们自身的环境意识也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观念。因此,对于非环境专业的本科生,树立环境意识,使他们拥有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的知识、态度、动机、承诺和技巧是重中之重,所有的教学改革都将为这一个中心目标来服务,而这个中心目标决定了如何科学地优化教学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法。

二、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关于在公选课《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安排上,存在两个实际问题:其一,学时数很少,只有16学时,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显得非常重要。其二,作为非环境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上课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3、4节课或晚上,而这时学生们大部分已上了一天的课,精神上已较疲惫,如果此时再按照传统的章节按部就班来讲述的话,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公选课“混”学分的思想。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上述情况,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进行优化改革。

1.教材的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教学来说非常重要,目前虽然《环境保护概论》、《环境学导论》、《环境科学基础》等教材较多,但一方面大部分教材更适合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另一方面授课学时数有限,较难找到合适的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再单纯依靠教材,而是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每次课讲授一个专题,如“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环境问题与人体健康”等专题,在选择授课内容时除了兼顾全面系统外,更要突出重点。

2.调整授课深度

本科公共课《环境保护概论》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本科生,选课学生包括工科、理科和文科,基础差异较大。而且环境专业是需要一些选修课程的,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化学知识以及微生物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是大部分非环境专业,尤其是文科学生所不具备的知识,因此,如果讲授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原理时,势必会导致学生听不懂,甚至产生反感,因此,在内容的深度上,一定要把握好。例如,在讲述“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专题时,都会讲解治理技术,那么对于这部分内容,在公选课中就只需告诉学生对于这些污染,我们一般会采用哪些技术来进行治理,而不需要讲是什么处理装置,这个装置如何来设计,如何进行设计计算,设计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一方面是教学时间不允许,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此兴趣不大,我们重点讲与学生相关的。再如,在“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教学中,没有必要像环境专业的学生一样,按部就班地讲述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分类、评价程序以及按照不同环境要素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步骤、方法,而是把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为什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讲解,并有针对性地把和学生以后有可能接触的公众参与这部分内容给学生做一个重点的讲解,告诉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应如何正确表明自己的态度,维护自己正当权益。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与专业学生有较大的差别。

3.内容侧重实用性

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环境保护概论》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教学过程中,不求在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上的精益求精,而是直接面向实際问题,深入到不同专业涉及的具体的环境问题,同时能满足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所碰到的环境问题。例如,针对PM2.5这样的热点问题,通过讨论以及教师适当的提示,扩展思路,使学生对学过的基本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认识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以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打下基础,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三、创新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针对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错误观点和社会热点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由学生讲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学生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在这时适时地引入一些理论、技术等。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又使学生乐于了解一些相对较枯燥的理论和技术。更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活跃和激发思维,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讲到“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专题时,针对目前“垃圾围城”的热点问题,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自己每天制造的垃圾扔到垃圾箱之后,到哪里去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大家各抒己见,然后引出填埋法及焚烧法,在讲填埋法时,先让大家自己对此有个大致的概念,如填埋法就是挖个坑把垃圾放进去,那么这样做会有什么问题,再让大家思考自己家里的厨房垃圾在桶里放久了会出现什么问题,以此环环相扣,让学生很好的参与到这个问题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以问题带动教学,以兴趣带动知识学习,在一个个具体的环境问题中提升学生的环保素质和环保意识。

2.采用实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大量使用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问题巧妙地设置在实例中,借助实例水到渠成的讲授环境知识。适当采用与日常生活较为接近的环境案例教学,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述环保问题,让学生感到环保离我们很近,而且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3.课程教学宜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由于非环境专业学生的来源、知识背景不同,如何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是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探索中面临的问题。

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高校教学活动中,但如何有效的利用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在利用幻灯片时,如果有过多的文字,会使学生感到疲惫,因此可以利用视频、图片这些手段,在使用视频的时候,不能一次性的播放很长时间,最好利用影片剪辑功能将视频控制在10分钟左右,然后根据片中所提到的内容,如一些环境术语、环境概念等作进一步说明,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乏味,与传统的按部就班地介绍概念相比,学生就更乐于了解和掌握。例如目前媒体在报道水污染事件中经常出现“COD”这个名词,那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告诉学生具体的内涵、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做就有的放矢,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非常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方式较刻板的弊端,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作用。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者在每个专题中都尽量穿插视频资料,可以在引入新课时播放,也可以穿插在课堂中播放,不管在何时播放,一定要有针对性,而且在每次播放过程中以及播放后,针对视频资料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激励学生思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然后通过教师讲授解决问题,效果较好。为了防止学生没时间分析、思考、整合和记笔记等现象产生,在教学活动中,应很好地控制教学进度和速度,切忌过快,更不能让幻灯片一闪而过。特别是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应尽量讲清楚,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和记笔记。

4.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开课前,以问卷调查和座谈方式摸清学生的知识背景、对课程的期望值和兴趣点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细节要求,做到知根知底、有的放矢。开课后,经常针对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与学生沟通,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掌握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的动态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各个环节,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

5.鼓励学生参与环境实践

一个拥有丰富环境知识的人并不意味着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思考,把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向反思与行动、参与和实施的教学。不断的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鼓励他们评价自己所做的选择对解决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帮助。同时,可介绍与环保有关的一些网站,让学生上网浏览,汲取更多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介绍一些国内较好的环保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环保组织,成为环境保护的直接参与者。

四、结束语

总之,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对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流程、课件运行、测试、提问等,都要事先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全面实施环境素质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颂、陈士明.《环境保护概论》公选课教学实践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1):138~142

2 张高科.从学科互相渗透的角度设置《环境保护概论》课程[J].理工高教研究,2002(1):111~113

4.倡议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篇四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短信来祝福,愿你住着高档的房子,用着节能的电子,开着环保的车子,数着多多的票子,过着舒心的日子。

世界环境日来到,保护环境要记牢。节能减排最重要,地球母亲微微笑。低碳生活成习惯,生活才能更美好。保护环境放在心,环境好了心情好!

乱丢的不是垃圾,是您的素养;乱吐的不是口水,是您的斯文;乱放的不是废气,是您的风度。世界环境日,朋友,爱护环境也是爱护你自己哟!

世界环境日到了,让我们在生活中,多注意低碳环保;工作中,多注意节能减排;外出时,不践踏一草一木;游园时,要爱护珍稀动物;每一时,每一刻,都注意环境保护。

蓝蓝天上白云飘,抬头望去心情好,郁郁树林鸟鸣叫,细赏美景无限妙,潺潺水流叮咚俏,一路欢歌没烦恼,地球是个好妈妈,我们合力保护她。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马上行动!

世界环境日,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细心治疗环境疼痛的伤口;用热心去传播环保的理念,悉心维持环境的清洁,用责任心担负起环保的重任;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清洁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先把日常环境清理干净,再把身心环境清理舒服:把坏心情清理干净,让好心情闹个不停;把坏运气赶出心灵,让好运气不断来袭;世界环境日,关注环境,关注你我,幸福生活!

“风调雨顺始自环境保护,人寿年丰源于生态平衡,积德行善种花植草,造福后代栽种小树,百年大计环保第一。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祝愿朋友快乐环保。“

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清新空气”;再大的“车”,也载不来“鲜花绿地”;再宽阔的“胸襟”,也抹不去“灾害印迹”;再神奇的“科技”,也回不到“地球过去”。世界环境日,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也许我们不得不出行,但我们可以少开一天车;也许我们不能多种一棵树,但我们可以节约一张纸;也许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环境保护,从小处做起。世界环境日,让我们从今天做起!

生存环境,一起保护,环境净污,人人有责;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共同爱护,一切安好;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让明天更美好!

一株“小草”,为地球增添一抹“新绿”;一片“蓝天”,为环境增添一片“清新”;一缕“微风”,为心情增添一丝“舒爽”;一汪“清泉”,为生活增添一份“美好”。世界环境日到,短信提醒:地球很重要,环境需美好,记得多微笑,生活乐逍遥!

5.宣扬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篇五

城市生活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为进一步改善我市空气质量,提升我市居民生活品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此特别向广大居民朋友倡议:低碳环保,绿色出行。

提高认识,传播文明,争做“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宣传者。我们倡议广大居民朋友树立低碳环保理念,主动承担起绿色出行宣传的`责任和义务。向身边人宣传“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意义和方式,树立“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上下班主动放弃小汽车,尽可能采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让我们的城市少一缕尘埃,多一片蓝天。

倡导新风,从我做起,争做“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践行者。我们倡议广大居民朋友每天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购物时选用环保袋,少用塑料袋;就餐时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空调温度不可过低或过高,出门时提前关闭电源;家庭、办公照明选用节能灯等。我们要真正把环保行为融入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让我们的城市少一些负担,多一缕阳光。

积极劝导,示范引领,争做“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倡导者。我们倡议广大居民朋友积极开展绿色出行劝导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努力营造低碳、清洁、畅通、高效的城市环境,让我们美丽的阜康少一些污染,多一份健康。

6.保护环境的倡议书20字 篇六

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创建洁净、文明、规范、美丽的绿色校园是我们的共同心愿,为了更好地以主人翁姿态。

保护环境的倡议书20字

希望社会上多增加一些植树、种花草的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片蓝天,我们只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吧!保护环境的倡议书20字

现在到处是乱砍伐树木后留下的碗口大的树桩,真是千疮百口,触目惊心。小河在哭泣,森林在呐喊,地球在呼唤,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听到了吗? 保护环境的倡议书20字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自已,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全人类能永远拥有美好的家园。请大家积极响应倡议,为绿色环保─“尽一份责,出一份力”!保护环境的倡议书20字

倡导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摘花折草,保护绿色生命。在大自然中游玩,除了美好记忆,什么也不要 保护环境的倡议书20字

0字

我们口号是:“绿色环保,举手之劳;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我们倡议:

1、努力学习环保科学知识,主动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的倡议书20字

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是脆弱的,不能因为我们为着眼前的发展和获得微小利益,以肆虐的行为、无“度”的获取,使本已脆弱的躯体更加脆弱!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已。

保护环境的倡议书20字

7.保护公共环境的倡议书 篇七

当造型元素相同时, 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整体、亲密, 即亲密距离小于实际距离。

(一) 相同造型、相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同造型、相同体量的情况,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同造型、相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同造型、相同体量。前者是指构成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元素的相同、图形的相同、造型的相同、体量的相同, 这些相同会使公共艺术作品易于形成调和的秩序感, 产生公共艺术作品的数学构成美感;后者是公共艺术作品内部的元素、图形、构造、造型、体量与公共环境的元素、图形、构造、造型、体量的相同。这些相同因素会使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之间具有良好的整体感, 使作品显得和谐、统一, 使公共环境的艺术效果便于控制, 也会使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亲密程度增加。

(二) 相同造型、不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同造型、不同体量的情况, 也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同造型、不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同造型、不同体量。前者是公共艺术作品内部造型元素的重复使用。由于构成作品的造型元素的体量不同, 公共艺术作品中各个造型元素之间的关系显然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我们可以把它类比为同一个模样下的不同年龄阶段, 长相一致但身体有一定差异。这种情况相同程度大于变化程度, 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和谐统一占据主导, 差异变化成为辅助, 会使整个公共艺术作品联系紧密而灵活多变。后者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之间的相同部分的比较, 它们之间的造型元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能保持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 同时不使整个空间艺术氛围显得单调。

当造型元素相似时, 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相对整体、相对亲密。亲密距离相对小于实际距离, 它随着相似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越相似亲密距离就越近。

(一) 相似造型、相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情况, 我们也把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对于前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构成类比为生活在一个家庭里的多胞胎兄弟。这呈现的是多胞胎兄弟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差异, 但由于遗传的关系相似, 对于同一环境下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这种现象, 其关系表现往往密切。这对所构成的作品来说, 既能统一又能调和。对于后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构成, 类比为部分多胞胎兄弟脱离大家庭成立小家庭, 部分多胞胎兄弟还生活在大家庭中。这种小家庭与大家庭的关系就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关系, 二者关系亲密且有变化。当然, 这种情况的组合往往包含一定的从属关系, 它表现出的是“小家庭”为“大家庭”的服务关系、需求关系, 是公共艺术作品要满足公共环境的服务关系、需求关系。

(二) 相似造型、不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似造型、不同体量的情况,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似造型、不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不同体量。对于前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相似造型、不同体量的构成, 类比为在一个家庭下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亲兄弟们。这种情况变化程度大于相似程度, 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变化占据主导, 统一成为辅助, 会使整个公共艺术作品富有变化而不失整体。对于后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相似造型、不同体量的构成, 类比为部分兄弟建立的小家庭与分家后的大家庭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的是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造型既有变化又有联系, 整体来说变化大于统一, 这种变化既能满足公共艺术作品的需要又能满足公共环境的需要, 二者关系并不脱离。

当造型元素不同时, 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散乱、疏远, 即亲密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一) 不同造型、相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说, 如果当其构成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造型、相同体量时, 它们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关系。这种联系关系体现在体量、尺寸大小、材料肌理、色彩调和、文化精神等方面, 它们可以对公共艺术作品内部的构成进行适当的调和与控制, 使公共艺术作品的造型元素便于控制与利用, 使公共艺术作品达与整体环境相处和谐。当然, 这种情况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最富有活力, 但是由于统一的造型元素几乎没有, 只能依靠尺寸大小上、材料肌理上、色彩调和上、文化精神上因素进行调和, 这样的作品在整个环境中往往显得亲密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因此在设计中艺术家与设计师要注意在尺寸大小、材料肌理、色彩调和、文化精神等因素的应用, 来把握控制与利用这个情况亲密的程度, 做到公共艺术作品为公共环境服务, 为大众服务。

(二) 不同造型、不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不同造型、不同体量, 这是艺术家与设计师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人们可以在材料肌理、色彩调和、文化精神等方面, 对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不同构成进行适当的调和与控制, 以达到艺术家或设计师所需要的公共艺术作品。

结语

公共艺术中的造型相似关系与体量关系, 对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影响极大。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把握好其造型与体量之间的关系, 是保证公共艺术作品与其所在的公共环境统一调和的关键所在。

摘要:公共艺术中造型的相似因素与体量因素, 对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影响极大。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把握好其造型与体量之间的关系, 是保证公共艺术作品与其所在的公共环境协调的关键。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环境,造型元素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

[2]王中.公共艺术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2.

8.保护公共环境的倡议书 篇八

关键词:经济法框架;公共利益保护;法律限度

在经济法律环境下,公共利益难以进行准确的定义,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难以很好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法律限度,所以必须对其法律限度展开深入的研究,促进公共利益的保护。

一、经济法框架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

1.难以定义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概念的特殊体现在不确定性上,而其不确定性则表现为利益内容以及收益对象这两个方面。当前对于公共利益通常是按照较为宽泛的标准进行理解。公共利益观念反映为一种公共精神。近年来,出现了某圈子之人的说法,公共利益指的是除了“某圈子之人”的利益。而“某圈子之人”表示的是某一范围内的团体进行隔离。所以公益具有抽象性,属于正面价值评判概念,需要将社会变迁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件作为分析这一价值的内容。从国家经济法分析,首先对于公共利益的保护缺乏法律的正面规定,其次,即使部分法律中存在一些公共利益条款,但是更多的是原则性规定,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1]。

2.无法有效保障公共利益

在当前生活中,政府部门在具体的执法当中,通常借公共利益的名义损害个人历史。例如:部分政府为了“借地生财”以及部分官员为求取私利,把营利性项目借助公共利益之便,大肆征用和圈卖土地,造成农民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其一,因为公共利益保护有关法律欠缺,而且部分的经济政策缺乏相应的合理性[2]。根据市场规则法分析,经济法规制程度偏低,社会性规制较差。其二,公共利益保护流程较为缺乏,保护工作基本流于形式。缺乏程序法是导致经济法难以执行最为直接的原因,同时也直接反映了公共利益保护限度。

3.难以实现公共利益

法律采取确定、配置等形式对利益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相应的目标,经济法关于公共利益的调整更多体现在政策性调整,也就是利用修正公理以及增加政策的方式,加上自主性和强制性调整措施,倾斜性保护某项利益,由此达到利益平衡。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司法权从经济上给予了个人权利受害的人以权威的救济,同时也严格、重力的控制部分具有较强扩张性和侵犯性的国家权力。但是从现在的司法情况分析,经济法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其一,司法救济模式相对滞后,对于公共利益的保护非常不利。比如,当前的土地征收,土地征收决策将其公共利益的确定在法律上属于政府部门,所以单纯依靠相关制度无法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行政诉讼也无法中止各项行政行为,且假如采取行政征收法令的形式征收土地,法院不可实施审查;只要其行政行为符合法律,那么即便是补偿价格存在问题,人民也无法诉求自身的权益。其二,宏观调控方面缺乏责任追求机制。政府机关假如对经济形势进行错误的估计或决策失误,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对市场主体预期形成恶劣的影响,对政府自身的公信力造成损害。宏观调控要想切实发挥效用,必须依靠完备的法律责任机制以及相应的制裁体系。

二、克服公共利益保护限度

1.通过“类型化”方式确定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最本质的问题是价值判断,可以通过研讨、思考、批判和诉诸宪法理论等方式获得一定的详细结论。公共利益类型化對于准确的界定公共利益非常有利,同时也方便对其公共利益进行严格的保护,对保障各种利益形态提供有利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公权力的行使。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当前共有三种模式,其一,强调权力部门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对其进行界定;其二,强调司法部门掌握公共权益界定最终审定的权力;其三,强调立法部门通过普遍法律对其进行界定。就当前的形势而言,第三种方法实行起来比较现实,权力部门界定公共利益满足其制度化的本性,满足民主本意,可以有效控制政府滥用权力的行为。关于公共利益的立法,国际上存在三种立法模式:其一,只在立法中对公共利益进行概括性规定的模式;其二,对公共利益范畴进行详细的列举;其三,折衷的模式。部分专家倡导使用列举方法类型化公共利益,通过法律对其进行详细的列举,同时设定相应的兜底条款。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为例,该条例便是使用这一办法界定公共利益的。部分学者强调,在规范目的的基础上可以将公共利益分为权力根据型、法律客体型、立法目的型以及权利界限型四类,根据规范目的类型化公共利益,更好的掌握公共利益各种法律面向。

2.基于公众参与建立程序

完备的程序可以在解决个体同国家利益冲突时建立相应的平衡机制,确保公共权益限定在一定的程度内。在程序方面,人们达成共识可以促进权益的获得,方便实现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形成属于公共决策的一个过程,必须确保其决策结果科学、民主、公开,由此保障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关于公共利益的程序控制,需要结合公共利益能否引起各种争端进行区别对待。一般情况来说,如果公共利益没有引起争议,需要建立常规化程序对公共利益进行确定;假如出现争议,需要通过法律对争议解决程序。其一,政府必须在遵循公共利益目的的前提下,根据科学的论证限制公民权利。唯有通过科学理论的决策才可以确保公共利益的最终实现。其二,确保公共利益的决策和执行的公正、公开,保证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陈述权等权利,今儿保障利益发动行为的合法性。其三,必须根据个体权利优先、公平商议、事前补偿、事后救济等原则对公共利益实施程序控制。其四,围绕公益诉讼,确定可以保护公共利益的司法救济制度。

三、结束语

综上,经济法框架下,公共利益在定义、保障以及实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公共权益,造成了腐败,基于此,本文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促进公共利益的维护。

参考文献:

[1]卢代富.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J].现代法学,2013,04:24-31.

9.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倡议书 篇九

你们好!

最近日本、中国还有美国出现了几亿吨的水母。我想,大家都听说过世界末日吧?世界末日会发生吗?会。我们世界末日的源头是水母,可能,下一次会成了水母的天下。

有一天,几位日本渔民去东京海捞鱼,大家把渔网抛下去,一打捞,水母哗啦啦的往下掉,当时人们非常震惊,捞上了上亿万吨的水母。

想阻止世界末日的发生请不要乱扔垃圾到水里,因为河里面的垃圾会污染水,鱼被污染自然会死,但水母不同,被污染的水使水母发育、成长得更快。新闻上报道上说:上海还有很多游客或者居民把小水母当作宠物来养。

希看你们把这件事发表出去,让全世界的人爱护环境!

倡议人:

10.生态环境保护的倡议书 篇十

一、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新风,做绿色家园的传播者。

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宣传开展造林绿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让身边更多的人了解国土绿化知识和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营造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植树造林的浓厚氛围。

二、植绿护绿,做生态威海的建设者。

在线下,团市委在威海市植物园举办“绿动青春绿满威海”生态文明建设集中行动,希望大家积极参加,投身于植树活动中。在线上,团市委开通“互联网+全民植绿护绿”宣传活动,大家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向我市“绿动青春绿满威海”项目募捐,进行网上植树捐款,为威海的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三、自觉保护植树造林成果,做文明家园守护者。

关爱绿色,呵护自然,自觉保护身边的每一片绿色,禁止一切破坏生态的不良行为:不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及其他绿化设施;不砍伐和擅自迁移古树名木;不侵占、不擅自开挖绿化用地或者擅自改变绿地使用性质,共同守护、保卫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热情,积极投身到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活动中来,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倡议人:xx

11.保护公共环境的倡议书 篇十一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原则

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环保,这样才能改善我们已经恶化了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公众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如果公众能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人人负责,那么相信在未来的不久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惊人的成绩。

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义

1、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得人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共同目标达成共识

环境问题,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无法避免的产物,可谓自古有之。伴随着18世纪末由西方发达国家开启的工业革命以及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对的、自然给予人类的最严峻的考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得人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共同目标达成了共识。

2、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人类从未停止解决环境问题的脚步,一些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问题仍在不断恶化之中,并未从根源得到彻底解决。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在市场竞争中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不可能自觉投入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与治理,人类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政府和国家,但是在诸多环境灾害和“政府失灵”现象面前,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赖政府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领域应运而生。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公众参与原则作为环境保护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已经在环境保护法中得到了确立。

二、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生存环境的恶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目前造成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压力的主要人为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增长数量过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其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紧密相关,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讲,人口问题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在世界上都位于靠前位置,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过多,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就非常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这就迫使人们运用更多的手段去开采资源和能源,从而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损害。同时,人口剧增还会导致教育的相对落后,人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差,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加剧了对资源环境的损害。

2、法制不够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的现象时有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毋庸置疑,从整体上看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而且缺少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所以很难成为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一些地方的资源开发、经济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等决策,依然会由少数的领导作出,因而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一旦这些官员的环保意识不够,那么更会加剧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3、生产技术不够先进,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问题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虽然如此,但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目前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设和生产效率都不够高,工业化水平较低,又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差,管理方式方法混乱,这就必然导致了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废物的排放量过大,从而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三、如何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1、应积极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管理机构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英国和美国设立了专门的环保教育机构。长期以来,我国的的环保教育工作的设计和开展一般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相关环境保护部门来进行管理。由于受到教育机构和环保主管部门工作目标的一定限制,由它们负责环保工作教育的开展,可以说会明显地降低环境保护在公众心理的地位和重视度,从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英国的做法,设立一个专门的环保教育机构,从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达到环保教育的效果。

2、从上到下大力开展环保教育工作,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1)在相关的领导决策层加大环保教育力度

在政府部门加大环保教育力度。资源开发、经济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都必须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决策才能实施进行,因而必须要加大对领导决策层的环保知识教育力度,让环保意识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头脑中,这样他们的所想和所做才能真正从环境出发,从而制定出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环境的发展政策。

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教育力度。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担任著重要的职责,所以必须加大对环保部门执法力度的教育,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从而树立环保部门在环保工作中的权威。另外,还要加强对环保工作者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及教育,增强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及重要性。

3、在基层加大环保教育力度

(1)建设、完善公众参与环保的机制。成功地完成环保工作,公众的参与是一项重要支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众有时并不清楚他们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行使和履行这些权利和义务。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设立并完善一定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能够轻易的获取到清晰的环保知识,让环保宣传社区化、使环保意识全民化,以便于形成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的良好局面。

(2)增强在学校的环保教育力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祖国的各项事业在未来都会落到他们的肩上,所以,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十分重要。青少年具有求知欲强,学习能力强,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抓好对他们的环保知识教育,必将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社会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在中小学的教育中设立一定的环保教育课程,不仅能够使他们树立起环保意识,更能够以他们为中心,带动公众树立环保意识。

总之,公众的环保意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更能促进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5(4)

[2]陈双基.环境教育发展走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10)

[3]陈焕章.实用环境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72.

12.保护公共环境的倡议书 篇十二

现代公共教育制度包含着如下的假设和理论前提:国家对其所确认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儿童权益的维护高于家长和儿童自由选择, 这包含着通过现代国家力量全社会对教育资源的总体配置和保障, 对儿童身心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运用, 对人类有价值的知识的判断和合理精选, 以及对教育工作者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当然教育的公共性是随着国家公共财力的投入和对教育的重视而提升的。

现代公共教育产生于对大机器生产时代“劳动能力”和教育的重新认识;传统生产包含在劳动中的智力、技术信息可以独立于劳动现场和个体劳动者而进入学校教育系统, 特别是印刷术的发明, 促成了兴办国家层面的公共教育传播的符号和物质基础, 形成了现代社会以读写能力为核心的普及教育。

国家兴办的公共教育, 基本目标是培养个体、家庭和社会各方受益的劳动者和公民。公共教育不同于竞争性人力资本, 是一种效用互联性 (utility interdependence) 较高的集体物品化的人力资本, 从这个意义上说, 公共教育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发明, 现代各国发展的历史也表明, 公共教育制度是综合国力最基本的保障。

在现代社会中, 教育的公共性, 是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社会内涵的。公共教育是指, 为保障每一个儿童全面而长远的利益和全社会共同利益, 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所体现的基本价值和内容。

教育的公共性体现在学校教育中便是平权性、发展性、保护性和世俗性。

二、教育的公共性体现为国家对全体儿童的保护

现代公共教育产生于国家对儿童的保护。从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 国家举办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原因, 是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保护。工业革命出现最早的英国, 资本家为盈利, 大量雇佣儿童和妇女工, “义务教育”作为保护性措施写进法律, 马克思在工人阶级子女保护问题上反复强调, 贫困和剥削也会促使工人家庭出卖自己孩子的利益, 而工人阶级的孩子的利益需要国家保护, 既便是资产阶级的国家。

现代公共教育起始于现代社会的组织形态, 用学校形式的儿童集体成长取代部分家庭、家族和村落的集体成长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 国家通过公共组织和机构 (学校, 公共卫生和福利机构) 实现儿童的基本保护和发展, 部分地替代单个家庭的父职和母职, 避免个别家庭因父母在经济、文化和身心方面的不利境遇带来的儿童保护和发展困境, 例如, 家庭暴力, 童工, 对儿童身心的过度或片面的开发。

在当今社会里, 即使在物质和文化生活上富裕起来的父母, 在子女教育上的选择和参与权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提升, 但是, 随着教育专业化提升, 在儿童教育问题上不少家长仍然会有许多盲点。例如, 把公共教育仅仅作为服务于个体和家庭“升学—就业求职”私人利益的工具, 学校的培养目标附着于个人或家庭范围内的利益计算上;通过教育, 让孩子更好地进入劳动力市场, 已经成为学校、家庭投入教育的根本动机。无论是学业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学校对他们的意义都是“找工作、挣大钱”。

三、国家通过现代学校教育, 对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和最高利益负责

教育的公共性的重要功能就是保障全社会的共同利益, 这些共同利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价值、军事等各个方面。

公共教育是所有现代国家采取的一项基本社会制度, 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有一个公共体, 这个共同体要维护共同价值, 比如爱国教育、民族团结、社会责任感培育等等。公共教育的实现, 是社会公共管理成本降低的一种措施。在这个实现过程中, 要与三种力量进行博弈:一是家庭权力的博弈;二是宗教权力的博弈;三是社会生产性和商业组织教育权力。

公共教育所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共同记忆和价值, 是对个体和国家长远利益不可或缺的内容, 比如说爱国主义、责任感、劳动价值、环境意识、集体意识、助人为乐、先公后私、团结、历史观等。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公共价值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上的, 包括尊重劳动者及他的劳动, 是尊重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全面发展的。即:劳动高于资本, 每个人因劳动而获得尊严和体面, 而不是富裕和资本积累;人的发展和幸福, 不仅依赖个人天赋和努力, 更是依赖良好的社会、组织和集体;所谓的公共社会, 是劳动者、生产者共建的平等生活、平等参与的真实的社会, 而不仅仅是抽象的个人、自由和权利概念的集合。

探寻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培养目标, 明确公共教育的宗旨和办学目标是促进我国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后继有人”的事业, 而“百年树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公共教育的基本属性。

四、公共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通常, 一个国家的教育公共性的实现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政府的公共财政不到位, 公共学校系统不能有效地保护儿童身心健康, 并促使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二是公共学校系统价值失范:即对公共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功能, 以及教育的平权性、发展性、保护性以及世俗性的损害。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和市场, 把每一个家庭都变成劳动力生产的基本单位, 变成了承受市场风险、信任缺失、流动迁徙、公共生活碎片化的基本单位。国家、社会、集体等保护性公共力量让位于市场和竞争。以资本为轴心结成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关系必然带来个体发展本质上的碎片化、不确定性以及物欲化;同时, 还带来一代人完全隔离、彼此漠然甚至对立的社会关系。

当“市场经济”决定着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 当现代教育的多方面功能窄化为各级学校为劳动力市场服务时, 也出现这样一些结果:

第一, 公共教育全面为市场经济所制约:不仅为市场驱动的“就业—生产”服务, 同时也为市场驱动的消费所制约。“高收入职业—高消费”人生模式几乎成为青年一代学生的全部追求, “教育—就业—高工资—车、房与体面消费—现代化生活”的模式, 几乎成为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追求目标, 造成了应试教育有效、德育低效或无效, 培养目标轻“人”重“材”, 重人的工具性而轻人性和人格的局面。由此, 教育忽略社会新生成员的全面发展, 忽略公共教育机构的“公共性”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而人的全面发展也异化为“挣钱—消费”的狭隘人生模式。

第二, 通过市场, 在全球化生产链条中谋得中、高端职位, 已经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真实的教育目标, 这导致办学者、求学者、教育投入 (公共和家庭私人投入) 者都为当前经济利益和效率的追求所制约, 例如, 大学的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校历安排都与就业挂钩, 忽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 尤其是忽视公共教育对儿童个人、社会、民族以及国家根本而长远的利益的影响, 这是以儿童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 是以国家、民族基本和长远的公共利益为代价的。

五、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公共教育核心价值和目标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教育具有改变每个人生活的力量, 它能拓宽人们选择和行动的自由, 赋予人们参与所在地社会和政治生活的能力以及谋生所需要的技能;为此,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儿童得到决定其未来生活机会的各种技能;因此, 学校的最终目的是使儿童具备发挥潜能、发展安全生计和参与社会的各种技能和知识。

现代教育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 从而全面实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方面的功能。教育为当下的社会职业、岗位提供合格的劳动力, 只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公共教育的部分功能, 而且, 片面地为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所控制的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现阶段, 教育特别是在基础教育, 以国家、民族、个体当下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 按教育规律办事, 排除资本市场在制度上和文化上对公共教育和国民教育的过度干扰, 通过学校教育传递对个人全面发展有意义, 同时为社会所认可的品行这一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哪些基本价值和品行是必须通过学校教育传递和培养的呢?换句话说, 教育可以为社会和个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结合目前我国教育的问题和现状, 提出以下基本内容:

———教育要扩展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并加深对其掌握的可能性, 尊重个人的求知欲 (智性、终身学习) ;

———教育要使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能动性、创造力) ;

———通过教育, 建立青少年一代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国家认同)

———教育要使学生学会: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生存价值、思想的价值得到尊重 (尊重) ;

———教育要教学生知晓: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能力和智慧是丰富多样的 (平衡、智慧) ;

———通过教育, 人及人群的自治能力提升, 人受制于人的程度减轻 (自治、自由) ;

———通过教育, 扩展人对人的关系的认知, 并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友善、和谐) ;

———教育使人相信, 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获得尊严和体面的生计性劳动 (权利、尊严) ;

———通过教育, 每个人的自我满足感更多地得到认可 (自信、幸福) ;

———通过教育使学生获知, 人类劳动的安排和管理都应该遵循人性和发展的原则 (劳动及劳动者的价值) ;

———教育让学生明白, 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至关重要的连接人, 他 (她) 们足以让每个人珍爱生命, 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负责 (依赖、关爱) 。

以上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建立国家公共教育制度所应遵循的, 从个体的角度看, “人的全面发展”内容包含着公共教育的核心价值。

13.保护环境的倡议书50字 篇十三

你们好!

当你背着书包踏进花园般的学校时;当你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拚搏了一节课后,坐在校园的石椅上时;当你课后漫步在校园时;你可曾想到为了让同学们能有一个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在这方面花了多少心思?投入了多少财力?

每个人不光从自己做起,而且及时督促身边的同学保护好校园环境。保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所有的同学一起响应今天的倡议,用自己的行动打造美丽的校园,打造高素质讲文明的我们吧!

14.保护环境的倡议书500字作文 篇十四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需要使用倡议书的事情愈发增多,倡议书具有响应者不确定性的特征。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保护环境的倡议书500字作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护环境的倡议书500字作文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注重了物质生活质量,却忽视了身边的环境质量。如今,我们的世界资源匮乏,处处存在着被污染的空气、水土、食品……大家都在担心自己吃的、喝的是否健康?因此,我想对于这个问题提出几点倡议:

1、节约用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要节约用水。大家都知道非洲是一个缺水大国,除蒙罗利亚地区会频繁降雨,其余地区降水量非常少,非洲人民常年遭受着旱灾带来的磨难。因此,需要我们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把“生命之水“留给更多需要的人。

2、少砍少伐。树木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降噪,是人类最好的保健卫士。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树木,后果会怎样我们将无法想象。少了一棵树,我们便多了分危险:沙尘暴、水土流失的肆意破坏都来自于没有树木的抵御。

3、拒绝血腥。很多动物已经濒临灭绝,但人类为了谋取利益,还是伤害了它们:用鳄鱼皮制成了各种包包、各种鞋子,行李箱……海洋中的蓝鲸现存只有数十只,珍贵的猎鹰也因濒临灭绝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甚至有地区一年捕杀10万只百灵鸟……人类和动物本来就是好朋友,紧密相连的,为什么还要残害这些无辜的生命?

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我们要携起手共同努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了给下代留下一片绿荫,让我们一同张开手,出一份力,共同保护地球环境吧!

XXX

20XX年XX月XX日

保护环境的倡议书500字作文2

亲爱的地球公民们:

大家好!

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球体,也是我们生命的摇篮,可称为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她曾经是多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椭圆式晶莹球体,外围有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着,浑身裹着一层薄薄的漂亮的蓝色“纱衣”。她的表面是无比深邃浩瀚海洋,挺拔起伏不平的山脉与绿色的森林错纵交错,清澈的河水川流不息,让我们无忧无虑坐享其成地球母亲的资源。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自私与贪婪,过度的砍伐森林让土壤流失,让山体滑坡,人类为了一点小利益,把化工厂建立的到处都是,排放的污水其臭无比,烟囱里的黑烟遮盖了太阳。河水浑浊不堪,水面漂浮了大量的白色垃圾,地球母亲饱受折磨,身体已是伤痕累累。

保护环境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否则地球将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在,为保护地球环境以下是我的建议:

1不乱扔垃圾,做好垃圾分类。

2节约用水,做到一水多用。

3见到违规排放污水的工厂及时举报。

4减少购物白色购物袋,提倡自备购物袋,5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森林不过度砍伐。

尽管我是地球人类的一小分子,力量微不足道,但如果全球公民都是这样做,那么我们的地球母亲会更加热爱我们人类,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加油吧,全地球的公民,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的倡议书500字作文3

各位同胞: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民的科技、工业都有飞速惊人的发展。然而我们所属的环境却越来越污染严重。国民保护环境行为、意识等不强不受重视。人们随意、无节制、的乱砍乱伐,导致植被急剧减少,土地沙漠化,动物流离失所。工业废水不合理的排放,渗入土地污染河流,引入到我们的使用水中,使人们健康受损。引发疟疾、中毒甚至致癌。类似白色污染、温室效应等环境恶化的代名词层出不穷。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保护环境我们刻不容缓。作为二十一世纪新青年、新思想的一名大学生,不能不为此做出自己的行动。为此,我特像各位同胞提出如下倡议: 一、提醒周围的人们注意环保,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二、尽自己所能,充分利用并节约水、电等各种资源、能源。

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积极参与祖国绿化事业和各类环保活动。

四、保护动物,不随意捕杀。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六、看到环境污染现象,立即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尽快举报,减小污染程度。

七、种下一颗树,收获一片绿荫,献出一份爱,托起一份希望。

八、旅游时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保护、改造我们的家园。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美丽新世界就在我们眼前。为了我们的美好家园,让我们努力行动起来吧

倡议人:XXX

XX年XX月XX日

保护环境的倡议书500字作文4

亲爱的同学们:

地球是我们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如今科学技术十分发达,但是也带来非常多、非常大的隐患。如滥用化学用品、大肆砍伐树木、排放有害气体和液体……都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健康。

地球上的森林资源正在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人类虽年年高呼保护森林资源,但森林仍一年一年的消失。我们所用的每一张纸,无不是森林的杀手!我们处在求知的黄金时间,也是用纸的高峰期,但节约用纸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没用完的纸,切不可随意丢弃,可以把它们装订成草稿本,这样既环保又不浪费。

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很常见,我们要学会节约用水。在生活中有非常多的节约用水的方法,如淘米的水可以去浇花,洗脸的水可以洗脚,涮拖把的水可以冲厕所……据资料报告,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1小时会滴2。64千克水。我们何不将这些水节约起来?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用心去呵护我们的水资源。

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枯竭!不注意节约,随意地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差。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会越来越少。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各自的使命,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共建环境良好的社会而努力!

XXX

20xx年10月27日

保护环境的倡议书500字作文5

亲爱的XX市市民:

大家新年好!

现在已经是一个科技化的时代了,克隆、复印等的技术都是我们耳熟闻详的。可是,就在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却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大家一定晓得石洋溪吧!它又脏又臭,路人一闻就会一阵眩晕。但是,谁又会想到,它以前竟然清澈见底,碧绿的湖面荡漾着微波,能看见溪底五彩缤纷的鹅卵石,可是现在却……唉;另外,一块工地上要建龙山小区,嫌几棵大树碍事儿,就一斧子砍下去,“啪”,刹那间,大树被劈成了两半。

这一幕幕都令人心如刀绞。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活所需要的氧气是无穷无尽的吗?不是!是植物制造出来的。如果花草树木都被毁灭完了,那么我们难道还有生存的希望吗?只可以等待死神来抚摸你的头,送你上西天。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霎时间,一个原本生机勃勃的地球就会变得死气沉沉。而现在呢?南极上空已经出现了臭氧层空洞,二氧化碳增多使得全球升温这个消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几个惊天动地的消息,犹如利剑一般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灵,它震撼了我。总而言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要我们去种树、花、草,世界也将会变得美丽。

植树种花草,并非千斤之重,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而且,它既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有益身心,这一举一动,就可以关系到全世界人民的生存,难道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俞XX

15.保护公共环境的倡议书 篇十五

一、公共健康利益与药品专利保护冲突的形成

由WHO所采纳的定义认为公共健康 (public health) 是一种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心理和身体健康的科学和艺术, 经由有组织的社会力量, 从事环境卫生、传染病管制、个人卫生教育, 并组织医护事业, 使疾病获得早期诊断与治疗, 进而发展社会机构, 以保障人人都足以维持其健康的生活水准, 亦即使人人都得以享受其健康及长寿的天赋人权。根据这个定义, 公共健康危机是指国家或社会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状况, 特别是由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所引发的威胁。那么, 针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便是应对公共健康危机的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段。

药品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最基本物质, 对公共健康危机的控制和解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解决公共健康危机不可避免地要从获得药品入手。制药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且周期长的产业。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护, 那么药品研发基本上等同于公益事业, 制药商就失去了利益的刺激而不会再投入新药的研发。因此药品专利制度对药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有着极强的激励作用。只有首先保证药品研发者的利益才能鼓励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医药水平。因此, 在WTO框架下对药品的专利提供了完善的保护。《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以下简称TRIPS协议) 将专利权保护范围扩展到医药产品, 它要求WTO所有成员承认并加强对包括医药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TRIPS协议第27条规定, “专利应适用于所有技术领域中的任何发明, 不论它是产品还是方法, 只要它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适用性即可”。

然而, 在公共健康危机爆发时, 药品的专利保护会使得其价格过高从而消极的影响了药品的获得。专利药品由于受到专利制度赋予的垄断性保护, 其价格并非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而是垄断价格。当然, 其价格还要受诸如市场需求弹性、政府价格管理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但是药品专利保护对制药商的垄断性保护还是造成专利药品高价的最根本的原因。例如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抗病毒制剂“达菲”目前被认为是治禽流感在人群中爆发的惟一特效药物。然而“达菲”却不便宜, 在中国市场上10粒包装的“达菲”售价为298元, 约合30元一粒。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

综上, 发达国家的药品公司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疾病患者在药品专利领域的对峙局面是客观存在的, 两者的利益冲突只能进一步协调而不可能完全消失。一方面, 药品需要进行专利保护;另一面, 人们在购买专利药品上又存在困难。那么, 面对公共健康的威胁, 应当如何协调呢?对专利权人的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对调节公共健康利益与药品专利保护的冲突是十分必要的。

二、专利权人的权利应该受到必要限制的依据

公共健康和专利保护之争, 实质上是对专利保护的“度”的争论。通常认为, 专利权人享有的垄断性权利的“度”不宜超过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一) 从专利制度本身的目的角度来看

专利制度本身的目标是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任何智力创作都是在前人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 也要为后人的创作奠定基础。这样做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的进步, 因此知识产权必须要满足最终回报社会这一要求。专利保护的法律制度, 实质上是从产权的角度对发明创造进行激励。所以, 专利本身不是获得药品的障碍, 且合理的专利制度会促进药品研发, 加速新药的面世, 有助于医学的发展, 最终服务于公共健康, 使公众受益。但是公众为了享受发明创造的利益也不能为取得这些创造物而付出如此高昂的不合理代价。药品专利的垄断性保护已经阻碍了药品的获得, 使其不利于公共健康, 这与其最初的目的相悖。因此, 从专利制度本身的目的来看, 不能为了保护专利而违背使公众收益的根本目的, 对专利的保护应当有“度”。

(二) 从权利位阶的角度来看

知识产权法往往被看作是民法的一部分。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间的关系, 保护的是私权。私权是人权的一个层次, 人权中还包括其他很多种权利, 如生命权、健康权等。健康权是享有其他人权保障和基础, 它又包括了控制自己的健康和身体的权利、享受可能获得的最佳健康水平系统的权利等, 其中也涵盖了获得药品的权利。吴汉东教授认为, “在私权与人权的统一范畴内, 进行一国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 以至构建整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是非常重要而且必须的。”如果某种知识产权制度对药品的专利权给予了绝对的保护, 这会剥夺发展中国家获得治病救人的必需药品的权利, 实质上也侵犯了人的健康权乃至生命权。因此, 在药品这个特殊的领域, 维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才是首要的。

现代民法以“人”为本位, 其伦理基础在于“人的相互尊重”, 个人自由的范围及权利的行使应当顾虑到他人的要求或更高的价值利益。个人权利的行使应当出于维护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必要性而受到必要的限制。权利行使不得违反公共利益或以损害他人为目的。当维护公共健康的公益与保护专利权人的私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先。另外, 创造者对自己的智力成果享有权利, 社会公众也有分享智力创造所带来利益的权利。因此, 相对于药品创造者的专利权和专利权人的经济权益, 人类的普遍生存权和药品消费者的健康权应受到着重保护。

综上, 药品专利的行使不是没有边界的, 它的行使范围是相对有限的, 为公共健康目的对药品专利权利进行必要限制是解决二者冲突的关键。

三、强制许可制度是限制药品专利权利的可行选择

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又称为非自愿许可制度, 具体是指一国的专利主管机关, 根据一定的条件, 依法向第三人颁发许可证书, 允许该第三人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使用受专利保护的技术, 包括生产、销售、进口有关专利产品等。同时, 强制许可的使用者通常要向专利权人支付一定的补偿费的制度。从法律效果上看, 强制许可制度限制了专利权人的垄断性独占权。它可以理解为由政府替代专利权人来授予专利的许可, 而且这种许可的内容是全面的, 原本由专利权人许可的内容都可以被许可。强制许可的功能在于, 借助强制许可的方式限制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利, 确保公众接触、使用知识产品的可能性, 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科学与文化的进步。

药品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解决当前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公共健康危机、促进公众获得药品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在公共健康利益与保护专利权的冲突中, 强制许可制度是向维护公共健康倾斜的。从对权利限制的功能来看, 对药品专利进行强制许可可以有效地限制专利权人对药品专利的独占权, 以提高药品的可获得性, 从而达到平衡公共健康与保护药品专利权之间冲突的目的。

TRIPS协议确立了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立法依据。其第8条规定, 在制订或修改其法律和规章时, 各成员可采取必要措施来保护公共健康和营养, 促进对其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至关重要部门的公共利益, 只要这些措施符合本协定的规定。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或采取不正当地限制贸易或严重影响国际技术转让的做法。第31条则规定了关于“未经权利持有人许可的其他使用 (强制实施许可) ”。根据该条规定, 成员方可以未经专利持有人的允许而强制许可使用专利技术或生产专利产品, 可以暂不执行对有关产品专利权的保护。此外, 《多哈宣言》和《总理事决议》对关于专利权保护与公共健康利益之间的权衡表明了立场, 即公共健康利益要高于专利权保护;对药品专利的强制许可制度也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 其核心是怎样修改和灵活地解释TRIPS协议中的强制许可制度, 以解决在医药领域生产能力不足或没有生产能力的WTO成员实施强制许可方面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使强制许可的实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2005年12月18日WTO第6次部长级会议达成的《香港宣言》对TRIPS协议修改的决定也体现了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的肯定。新的31条增加规定了允许利用强制许可生产的药品出口到缺乏生产能力的国家。《香港宣言》使得药品专利强制许可问题进一步获得了WTO规则的确认。

虽然药品专利并非造成药品获得困难的惟一原因, 药品专利强制许可也并非是解决药品获得的唯一途经。但是, 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确是在专利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解决药品获得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中真正落实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将更好地解决公共健康危机。

四、对我国应当如何解决公共健康利益与药品专利保护冲突的建议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同样也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公共健康危机, 公共健康利益与药品专利保护的冲突也很明显。那么如何较好的解决呢?首先, 应当鼓励制药企业大力发明创造, 进行从“复制型仿制”到“创造型仿制”的转变, 增强我国制药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尽量实现公共健康药品的自我供给。在国内立法方面, 应完善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相关立法, 调整和改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使我国的药品保护制度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在国际方面, 我们应该利用自身的国际地位, 注意追踪国际专利立法的新动向, 以保证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药品专利保护方面的主动地位;还应把握国际法律的相关规定, 正确运用各种获得公共健康药品的途径, 使我国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的公共健康危机, 以保证国内公共健康药品的获得。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2]吴汉东.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J].法学研究, 2003, (3) .

[3]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规制知识产权的权利行使[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

[4]黄玉烨.知识产权利益衡量论—兼论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 2004, (5) .

[5]艾盾.罗氏制药死守“达菲”药品的双刃效力[J].医疗保健器具, 2005 (11) .

[6]庄瑾.药品可及性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 2005.

上一篇:我多想说一声对不起作文800字下一篇:物业公司经理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