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20篇)
1.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一
浅谈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定位
福州第三十七中学吴晓红
新时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角色也相应重新定位。
一、由传统的“授业者”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新时期,“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已为大多数人所赞同。当今社会,教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教师要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案,就需要开展教育研究。因此,教师必须把教育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刻反思,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教师的研究是对实践进行的研究,是在实践过程中的研究,也是为了实践的研究。
二、由“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引导、指导、疏导”的学习指导者。
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指导学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指导生活,教学生学会做人,帮助每一个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意:一是在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视激发学生对某个学科或某个领域的学习、研究兴趣。二是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要给学生提供学习和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帮助学生分
析、解决问题。三是要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作到教学相长。
三、要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授业者”,教师还应当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者。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们开始认识到自己在知识与能力上的不足。因此有了在自我学习方面的压力。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知识面的狭窄,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持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及其影响下的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也是未来教师必须具有的素养。
四、由知识的“传声筒”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
新时期,创新已不再是一种高要求,而是教育的普遍目标。如果教师还想从前一样照本宣科、“死教书、教死书”,如何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教师。研究表明,学生的创造性与教师有密切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增强教育创新意识,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五、由 “传道者”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护卫者。
新时期,社会竞争加剧,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所以,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鉴于心理素质在人才整体素质结构中的作用,3
4素质教育也必须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的护卫者的角色。教师要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还要在日常教育和班级组织管理工作中,依照心理健康的原则,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避免学生可能产生的挫折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六、由单纯课程的执行者成为课程的设计者。
新时期,课程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复合,其中的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将无法进行。此外,先进教学技术,也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成的知识信息,而且要收集课程软件信息、设计和编写课程软件、制作教学节目等。从课程管理来看,素质教育要求课程从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管理,转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把学校办出特色,必将在校本课程上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成为课程的设计者。教师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要求教师一是要增强课程意识,二是要学习现代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技术
七、由教学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成为“集体英雄主义”。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个性,教师独立地完成教学任务,很少与其他教师在业务上进行交流。新时期的教学,强调视学生为生命整体,强调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各科教师、各方面教育力量相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围绕课题
5研究和项目活动,教师指导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大:计算机知识、科研方法、各种专业知识、各种技能技巧、研究报告写作、数据处理知识和技术等。因此教师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所有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专家合作,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因此,每一名教师必须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专家等一起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八、由仅仅是学校的教育者成为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共建者。
新时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与之相适应,教师的工作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成为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共建者。
2.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二
一、教师是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者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课外阅读完全没有课内阅读的功利性,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课外读物, 很多学生一片茫然, 不知从何下手, 往往只凭一时兴趣随意浏览。没有一定的阅读目的, 就会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此时, 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 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推荐与之相应的书刊, 使其把阅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和主动要求, 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 让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开始美妙的阅读之旅。
二、教师是课外阅读书单的开列者
首先, 教师要多选择一些优秀的文本推荐给学生, 以利于引导他们提升阅读的品位。学生所关注的书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推荐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的书刊。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这样的阅读教学才可能有效。其次, 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 教师应该坚持两条原则, 即经典性与前沿性。对经典性作品, 要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推荐最基本的篇目, 即划定一个底线, 这是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保证;对前沿性的作品, 教师要精心挑选, 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指导, 使学生既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又不至于在浩瀚的书海中迷失航向。第三, 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 教师要把握好阅读量的问题,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次的指导,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师是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者
“得法于课内, 受益于课外”。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授人以渔, 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 大部分注重情节, 凭一时兴趣。特别是读一本厚书, 一味地追求情节, 耗时多, 收益少。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拿到一本书, 可先看内容梗概、作者简介、序等内容, 然后再阅读正文;同时让学生学会浏览、跳读、精读等方法, 读书时要边读边想, 注意积累, 做好读书笔记。课内得法, 课外实践, 学生有“法”可依, 读书的质和量才能得到保障。
四、教师是课外阅读意志的磨砺者
目前, 课外阅读指导中比较重视的因素是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只要激起学生的兴趣, 课外阅读就成功了一半。但实际上, 仅仅依靠兴趣来维持阅读是无法长久的, 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现代生活中异彩纷呈的影视、网络等媒介的视听效果比书刊更有吸引力, 再加上有些书籍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又较为薄弱, 阅读的持久度难免遭遇“滑铁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且还要磨砺学生的阅读意志。当学生在阅读中流露出畏难情绪或者表现出意志消退时, 教师要及时给予激励。这样, 就可以使阅读兴趣与阅读意志相互促进, 有助于推进课外阅读的进程, 使学生进入到“乐中有苦、苦中有乐”的阅读境界。
五、教师是课外阅读的示范者
教师的读书热情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很容易感染学生, 对学生的读书行为产生熏陶作用。教师在课外阅读中对学生的读书方法进行指导时, 由于很少亲自做示范, 所以收效甚微。因此, 教师不能做学生读书过程的旁观者, 而要成为与他们志趣相投的“书友”或“书伴”。作为教师, 要通过阅读一些经典作品和当代作品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读物,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推荐给学生之前教师自己先阅的的原则。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阅读一些原著以及与之相关的评论文章和背景材料, 以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此外, 师生之间还要及时交流读书心得, 以此增加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 从而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六、教师是课外阅读成绩的期待者
课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是个体身心接受文字陶染的过程, 这种陶染的结果不仅很难准确地量化, 也缺乏科学的测量方法。因此, 对于他们阅读成绩的评价不能等同于课内阅读教学, 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期待的眼光对待他们的阅读行为。
3.浅谈小学数学新型教师角色定位 篇三
现代教师的角色主要有:
(1)设计者。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
(2)指导者。指导者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种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主动。
(3)促进者。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支持应逐渐减少。
(4)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要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5)伙伴。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另外,教师还要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一、小学数学教师应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
1、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
首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
再者,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2、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3、教师心理观念的更新
在只有语言的传媒时代,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文学出现以后,这时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主演,因为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必要的知识,进而才能自己阅读书籍。到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个事实。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二个事实。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必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二、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1、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
2、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4.浅谈新课改下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四
宁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罗文斌
论文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作为基础之基础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最终都要靠幼儿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去实现、去完善,而新课改中教师的观念及行为也应转变。本文从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细心观察,善于引导;尊重幼儿,积极支持这三个方面浅谈新课改下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新课改 幼儿教师 角色定位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使新课程体系在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实施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在已有的课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幼儿的管理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在新课程里,教师应是幼儿学习的合作者、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是自主活动环境的创设者。面对新课改的挑战,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从旧的课程教学观念中解脱出来,转变角色,找准定位。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幼儿不是一种简单的容器,要让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的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迫切需要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就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新《纲要》“以人为本”的精髓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随着人类社会知识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教育界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多,“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幼教模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幼教研究专家和幼教工作者所了解、熟悉和接受,在新课程环境下,幼儿教师需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自己的角色职能。新课程关注幼儿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和个性发展,确立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真正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自己看成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个体发展的权利,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变“给儿童做”为“针对儿童去做”,围绕学习教育的主体——幼儿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事施教。
二、细心观察,善于引导
新《纲要》理念下的教师,不仅需要传播知识,更需要学会观察——注重一日活动中的观察,及时捕捉孩子一瞬即逝的现象和变化过程,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获得第一手材料。教师应成为细心的观察者、倾听者和分析者,应学会去倾听幼儿谈论的热点话题,并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从而确立幼儿感兴趣的教育主题。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之一。幼儿经常有自己特殊的兴趣,没有谁能比他们的老师更能发现其兴趣所在,也没有谁能比他们的老师的引导释疑更有效果。
正是因为教师的留心观察、耐心倾听才有可能发现来自幼儿的活动主题,当活动的内容是他们所喜欢和感兴趣的时候,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成人难以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幼儿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若教师不能正确引导或是漠然处之,幼儿的求知欲就会遭到扼杀,这对孩子的教育将是莫大的损失。
三、尊重幼儿,积极支持
尊重幼儿的现实表现是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所提供物质上和心理上的支持,物质上的支持就是要求教师应充分搞好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幼儿园以及社会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关系,及时为幼儿学习活动创造丰富的、必要的物质环境,为幼儿与物质环境互动提供前提和基础。当然,对幼儿的支持除了物质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持,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幼儿的关怀、尊重和接纳的态度以及对幼儿自发的探究活动、新异的想法和发现的支持、肯定和鼓励;除此之外,还包括对幼儿的问题、困难和需要的敏锐的把握,对幼儿想法和感受的倾听与接纳等。
孩子虽小,但仍有自己的思维、兴趣、爱好及见解,有着对周围世界童话般的理解与认知。在与幼儿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学会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尤其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幼儿,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思考、想象、创造、探索的空间。如:在一次区角活动中,孩子们都忙着参与自己喜欢的区角游戏。当我走到建构区时,发现有两只动物玩偶静静的躺在地上,显然这是孩子们玩的高兴时不小心掉在地上的。我走到成宸身边说:“成宸,你们的玩偶掉了,你把它们捡起来吧!”成宸看了看地上的玩偶,又看了看我,嘟囔着小嘴说:“这不是我弄的。” 看到他那极不情愿的眼神,我想了想转变了口吻:“哎呀!天这么冷,这两只玩偶一定是找不到妈妈了,躺在地上真是可怜!你愿意和我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吗?”没想到,话音刚落,成宸开心地对我说:“那我帮你把它们送回家吧?”当我们一同将玩偶拾起来放好后,我偷偷地看了看成宸,发现他的脸上至始至终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事后我对这件事进行了反思,当我发现玩偶掉在地上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让孩子了解玩具掉在地上不论是谁弄掉的我们都应该把它捡起来,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但孩子想的却是老师在要求我。而当我转变了口吻之后,一个征求式的的语气,一个询问式的眼神,让成宸看出了我对他的尊重,带有童话式的语言又是他所能接受的,做起来自然而然的也很情愿、很开心。那么,只有建立在平等、尊重上的教育才能让幼儿更好的去接受,更多的去领会!
《纲要》中强调了师幼之间的平等、融洽、互动的关系。在我们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允许幼儿以民主的方式参与活动,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平等、尊重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以一个好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一同游戏、交流,使他们能不断感受、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5.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五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不只包括物质文明的小康,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上的小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教育担负着重要使命,也面临着种种挑战。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角色定位,从理论上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他们也一直在努力实现这一角色的定位。全面关注教育发展和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任务。新的形势下,教师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加强思想建设,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影响到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对广大教师经常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天的学生将成为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具备什么样的共同理想和精神风貌,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引导和教育学生适应社会的变革,摆正人生的航向,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并取得成功,教师处在一个导航者的地位上。学生的知识、智力的开拓和发展,道德观、人生观,个性的形成与教师的启蒙和塑造密切相关,不仅如此,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要自强、自爱、自尊、自重,又要遵纪守法,严格要求,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
学生带来的影响,不仅要做到“言传”,还要做到“身教”,在教学中坚持“文以载道”的原则。在教书的同时,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认识社会,怎样做人,从小确立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课堂教学
传统的农村中小学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粉笔+黑板”是教师最常的教学手段,条件略好一点的学校偶尔可以用上教学挂图或实物模型,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停留在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上。从2011年起,乘借现代化验收的东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总结学校办学的成功经验,全面思考和规划学校未来的特色发展、品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在这种新型的环境下,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与方法,尽快适应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新媒体、新技术。教师充分利用优质的现代教育资源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记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恰当的运用资源丰富教与学的活动过程,让师生都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的完成教与学任务。然而在短时间内彻底弃掉落后的思想、方法与手段,适应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不是一件易事。只有教师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与实践,现代优质教育资源才能真正的进入课堂,也才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先进性作用。应用现有优质资源,合理有效的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这座资源的宝库中获取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拓展知
识面,增长见识,促进全面发展。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信息获取的引路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有用信息,不同性格、爱好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因此,每一位教师充当“试金石”的角色运用现代优质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倡教师教育,形成完善的教育层次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相继出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等一系列法规、规章,我县采取分期分批分层次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轮训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取得较好的成效。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顺利推进新课改提供师资保证。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通识培训与具体学科培训相结合,优先保证通识培训和学科课程标准培训,然后再开展教材培训。要引导和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专业化水平。在培训对象上,在继续抓好抓实小学、幼儿园教师法定教育的同时,积极拓宽培训范围,逐步使培训对象涵盖本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教师。在培训形式上,不再单纯采用单向灌输,“我讲你听”的单一教学方法,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方式、手段多样化、现代化,既可短期集中办班,又可开展专题调查、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等。在培训的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而且要发挥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开拓面向全社会的非师范类继续教育,发动、组织他们参加计算机、法律、工商管理等
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学会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也要将由传统的线性思维转变为非线性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并充分的将所学习到的新技术、新理论付诸于实践,进一步促进专业成长。
6.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六
刘海鹰
摘要:语言教学重在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语言的交流与练习。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当策划者、指导者、评判者的角色,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语言练习的机会。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师;角色
中国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影响很大。不论是哪种科目的教学,教师的讲授总会占主导地位。教师总是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而一名英语教师会竭尽全力讲解英语的语法结构,会为学生逐字逐句的解读英语课文,会教给学生很多解题的方法。但是,他在辛苦工作的同时完全没有意识到他所教授的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而只有交流才是掌握语言唯一的方法和途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可能适合于某些课程,但对于语言教学是绝对不利的,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好象是在观看一场表演,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等这场表演结束,观众会对演员的表演作为评价,但是观众本身无法学会表演。所以,英语教师不能充当演员的角色,演员应该是由学生来充当。当然教师也不能充当观众的角色,教师应该是导演,是整个表演的策划者、组织者和评判者。让学生在教师导演的这部戏剧里面尽情的表演和展示,并同时学习和收获。
一、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
英语教师即是指教授英语的教师。在这句貌似废话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个隐含的含义:1,该教师的母语是中文。2,该教师是第二语言教授者。3,该教师的学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我之所以要得出这三个结论是为了强调母语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而这也是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在确定自己的角色之前必须要了解的问题。一个正常人即使没有接受过语言教育,即使一字不识,也不会影响到他使用母语的流畅性;而一个第二语言学习者,即使接受过多年的语言训练也未必能流利地用第二语言与他人交流。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举个形象的例子来说,一个优秀的中国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和一个美国六岁的孩童用英语交流的时候,轻松的必定是美国孩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六岁的美国孩子自出生那天起听到的就是英语,他第一个语言发音是英语,他所表达的第一句话用的是英语,他的语言学习是非常自然、自觉、主动的。等到他成长至六岁左右,他的大脑语言系统已经基本发展完善的时候,他就能用流畅的英语和成年人交流了。反观中国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不论他平时的学习多么认真刻苦,他接触最多的还是中文。中文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对英语的理解与使用。由于缺乏比较固定的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他的英语学习是被动的、有意识的、非自觉的。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学习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语言环境。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先决条件。所以,1
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授者,在实施教授之前首先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尽力营造一个适合语言教学的环境。一个英语教学过程的策划必须以设计一个纯英语环境为主要内容,所有的准备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而策划的最终目的也应是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英语操练。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对每个学生的知识程度、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一个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应该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自愿、自觉地参与学习,并在积极参与的同时获得练习的机会,而这种练习是语言掌握最根本的要求。
其次,教师要精心处理教授内容和教学材料。由于中国有严格统一的选拔考试体系,有与之相对应的考试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比较固定,教师相对而言缺乏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的自由性。但是,作为语言教学,死搬教材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语言的教学有更大的灵活性。举例来说,语法教学在是英语教学中比较枯燥的一个环节,教材上的内容通常是理论性比较强的解释、说明或例句,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可能可以让学生理解,但是一般不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上会有被动的感觉。所以,教师在语法教学的时候完全可以摈弃教材上的条条框框,参阅多种与语法教学有关的书籍,其中不乏很多游戏语法教学法,教学方法非常灵活,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让学生掌握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而在阅读、听力、口语等训练时,教师自由选择的余地就更大了。只要是在词汇范围之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教师完全都可以自由的精心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
再次,教师要确定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传授。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语言教学都应以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为主要模式。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也应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以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为根本。常用的小组活动(group work)、双人活动(pair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游戏(games)、辩论(debate)等的教学模式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适当选用。
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教师的指导达到和谐统一。教师在以极为精练的语言传授新的知识点以后,把大量的工作留给学生去做。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和运用新的知识。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学生在操练过程中教师及时地给予学生启发、鼓励和有建设性的建议,并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在老师帮助下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为了让自己的指导工作更出色,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指导的技能与技巧。他必须学会引导学生在操练的时候学会思考。例如,在学生练习口语的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去考虑在表达同一含义的时候中英文的差别,让他们在比较中学习,在思考中获得。
三、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评判者
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练习结果作出评判。对于语言的评判一般不宜用简单的对错来下结论。尤其是口语训练的时候,教师应该禁用“No, you are wrong.”(不对,你错了)之类的评判。我们在用母语交流的时候经常也会说出很多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但是一般不会影响到谈话双方的交流,何况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出现一些表达上的错误是很正常的。所以,在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说,多开口,即使表达上有错误,只要不影响相互之间的理解都不要打断他。对于比较严重的错误,教师可以用“你这样表达可能更好一些”的方式来纠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一定要调动和维持。过多的打断或纠正只能让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另外,不仅要小心对待学生的错误,还应该鼓励学生多犯错,即所谓的3M(Making Many Mistakes:犯很多的错误)原则。只有在错误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才是学好第二语言的捷径。
美国一位语言学家说过: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讲,语言学习和教学应该是一天中令人兴奋、精神愉快的一段时光。要营造这样的快乐时光,关键在于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只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才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英语教学活动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喜爱的活动,才会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师也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书目:
7.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七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发现学习中应当指导方法、安排时间、督查结果,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那么,在学生自主发现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呢?
一、倡导者
陶行知说过:“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和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发现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发现者和实践者,这时教师就充当了自主发现学习的倡导者。
1. 教师应由执行者变为创造者。
教师的教学要有创新性、思想要富有创造性、言论要具有民主性,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自主发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电场线与等势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孤立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呈辐射状或汇聚状,而它的等势线则是一层一层分布的。
2. 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
教师要努力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由教师主体性向主导性的转变,强化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的意识。例如,在高三复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资料和考卷中的题目,学生讲不清或讲不透时,则由教师来纠正和补充,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
二、组织者
1. 确定学习内容和目标。
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在自主发现学习中需要学什么,要解决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问题,要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发现学习之前做好思想准备。
2. 提供学习材料和实例。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清楚需要哪些材料,从何处获取信息。其次,教师可以提供经典的探索过程供学生参考。教师应尽量从课外或现实生活中选取相关材料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素材。
3. 策划学习的分工与合作。
自主发现学习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统一,对此教师要作出合理规划,对全体学生和整体过程进行宏观调控。例如,在教学“非纯电阻元件的电功与电热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先提出思考问题,再提供实验器材,然后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方案、动手实验和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结论。
三、引导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自主发现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自主发现知识。
1. 情境激励。
兴趣是入学之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将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进乐学的天堂,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 方法引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自主发现学习中,教师必须在如何自主、如何发现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正确处理好“鱼”和“渔”的关系。例如,在教学“圆周运动”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做一些有关圆周运动的习题,然后提问:解答圆周运动的根本方法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会发现根本方法就是列出方程式:提供的向心力=需要的向心力。学生以此为基础还总结出了天体运动、平抛运动中的圆周运动解题技巧。
3. 个别辅导。
学生的主体性是自主发现学习的灵魂和前提条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置自主学习问题和安排自主学习任务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树立自信。
四、评价者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正确导向。教师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对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的情况开展及时的、公正的评价,并通过评价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地予以矫正。教师应不定时地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主发现学习的经验,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在自主发现学习中,教师应当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担任好自主发现学习的倡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8.浅谈课改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八
一、桥的角色
教师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理解教材。教师首先要带头对知识质疑,有了老师的垂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迅速地被带动起来。然后,教师要有计划地由自己提出问题而过渡到由学生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诱导每一个学生都开口。当学生动起来后,要引导学生反复地深入思索,从而能够提出新的问题。同时,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舵手的角色
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正确把握住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些做法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
三、钥匙的角色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只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紧密结合与教材相适应的阅读读本,引导学生打开阅读视野的大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做好阅读指导。
四、导演的角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 笔者认为,教师更应该做一名“导演”,把演出的“舞台”让给学生,课堂上使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教师指导下的积极主动的“体验者”。作为“导演”的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在于“上台表演”,而在于指导“演员”领悟“剧本”,鼓励他们大胆展现自己,在倾吐表达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发展自身潜能。教师作为“导演”,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角色,吸引学生在投入地“演出”中体验情感、掌握知识、感悟语言。
同时,“导演”设计角色时要把握面向全体、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的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要引导学生走向教材,让学生有新的发展,进行新的开拓,在探究发现中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五、天使的角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教师要做好艺术感染的天使,通过交流来感受作品的情感之美,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同教材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美,从而实现语文文本的情感目标。
六、擦火石的角色
韓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老师在教学时应扮演好擦火石的角色,让学生产生共鸣,擦出创新的火花。
教师要善于创造学生感情同教材的临界点,积极营造学生思想同教材的着火点,然后不失时机地给学生“煽风点火”,让他们的感情沸腾起来,让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进而完成文学作品人物思想、情感等的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学目标。
七、记者的角色
如今,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要形式。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说开去,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这时,教师就要扮演记者的角色,针对某一个话题,事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设计好不同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题、立意、写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这样文章才有深度、广度。
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我们只有适应语文课堂中教师的多重角色,才能用语文文本的无穷魅力,用语文教师的博学多才,用师生互动的轻松愉悦,去开创语文文本教学的崭新局面。
9.浅谈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篇九
英语教育孙亚琼
【内容摘要】 小学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扮演好各种角色,要像慈母一样爱护学生,要像严父一样严格要求学生,要当学生贴心的朋友,还要当好学生心中公正的法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角色定位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情况呢?我觉得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摆正自己的身份,随机应变,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给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这样才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班主任要充当慈母的角色——优秀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有缺点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正如母亲不会因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样,作为教师,虽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博爱,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谁都知道,小学阶段,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拟的,一句鼓励,可以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天下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同样老师也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体验进步成长的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教师要像母亲一样
容忍孩子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要像母亲一样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长处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永远不说“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啬地说:“嗨,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决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让孩子在指责声中自卑地抬不起头来。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给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
二、班主任要扮演严父的角色——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溺爱,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他们。因为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学生犯了错误时,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也一定要处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奖惩得当,才能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三、班主任要当好朋友的角色——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我们常说要“蹲下身来看孩子”,就是说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孩子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础。在教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
生才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教师不要老是摆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来威慑学生,以维护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师要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四、班主任要稔熟法官的角色——公平与公正。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我们的工作对象很特殊,他们是一群天真的孩子,他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稚嫩的心灵去体会和衡量这个世界,他们有着各自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在孩子的眼中,教师是成人社会的代表,更是社会公正的代表、社会公平的化身。这就要求教师在其职业领域内,所有的职业表现都要体现社会的正义、社会的良知。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生的评语,三好生等各种荣誉的评选,甚至于平时的一次小小的表扬,都会看在每个孩子的眼里,记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影响着孩子们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和理解。因此,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公正就更为重要,一定要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在自己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公正、民主、平等的氛围。
五、班主任要扮演好榜样的角色——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他们怎样穿戴,怎样对
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儿童有重要意义”。可见,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讲十次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为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来的大。如果要求学生不乱插嘴,那教师就不应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话;要求学生跑步不戴围巾,那教师在跑步时又怎么能任凭围巾飘扬在自己的胸前呢?要求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难道教师就不能也弯弯腰吗?如果每个班主任都有一股“让全班学生向我看齐的勇气”,那么“身正为范”就真正得以体现了。
总之,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我想,只要怀着一颗爱心,一种责任感,有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就一定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
4、劳凯声主编:《教育学》
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
6、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
10.教师角色定位 篇十
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求知从来就不是以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为满足的,因为那也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教育既是一种传播知识的活动,更是一种塑造精神的历程。所以,我们不只是在意老师的言传技能,还不知不觉地留意或讨论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这究竟是学生在注视着老师还是老师在感染着学生呢?我想这大概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是教育,行动同样是一种教育。所以每当同学们的学习状态不佳时,教师就应该检查一下,是自己的教学技法不够启发人,还是自己的教学态度不能影响人?一般而言,教师若能做到先自查一遍,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跟着调整过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是老师的教学态度,学生的勤奋与创新精神往往源自于老师的敬业精神,学生的学习方法折射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反映了教师的学养水平。也就是说,学生是教师照见自己的一面镜子。所以我非常赞同教师应该从教书转为育人。教师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教师之所以能传道、授业与解惑,那是因为教师占有一方讲台,学生都是坐在讲台下面,教师这才显得高人一等。实则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那他人为什么要给教师这一方讲台呢?我觉得只有教师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学生,才能对他们有一个客观的把握和科学的引导。只有当教师清楚他们有谁缺钙、谁缺铁时,才能开出科学的处方来。一个教师若读不懂自己的学生就势必会误人子弟,说明你尽管人在讲台上,却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位置不对有两种原因:要么是自己修炼不到家,要么是你所站的角度不对、姿态不高,在那里自我陶醉,不知同学们的进展已超越了自己的认识。说实话,这一讲台本身就是同学们给教师的,一旦离开这一讲台,教师真的就比学生高吗?在同学们前进的过程中,哪怕教师是他的教练,也只是他的一根拐杖,也只能在他需要你的时候从后面去扶他一把。在他不需要你的时候,就不要挡在他们的前面,自以为还可以去拉他们一把,那其实是阻碍了他们的前进。所以,教师,你千万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11.小学课外阅读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十一
一、教师是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者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课外阅读完全没有课内阅读的功利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课外读物,很多学生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往往只凭一时兴趣随意浏览。没有一定的阅读目的,就会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此时,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推荐与之相应的书刊,使其把阅读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和主动要求,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开始美妙的阅读之旅。
二、教师是课外阅读书单的开列者
首先,教师要多选择一些优秀的文本推荐给学生,以利于引导他们提升阅读的品位。学生所关注的书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推荐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的书刊。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这样的阅读教学才可能有效。其次,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教师应该坚持两条原则,即经典性与前沿性。对经典性作品,要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推荐最基本的篇目,即划定一个底线,这是形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保证;对前沿性的作品,教师要精心挑选,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指导,使学生既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又不至于在浩瀚的书海中迷失航向。第三,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教师要把握好阅读量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次的指导,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师是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者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授人以渔,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大部分注重情节,凭一时兴趣。特别是读一本厚书,一味地追求情节,耗时多,收益少。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拿到一本书,可先看内容梗概、作者简介、序等内容,然后再阅读正文;同时让学生学会浏览、跳读、精读等方法,读书时要边读边想,注意积累,做好读书笔记。课内得法,课外实践,学生有“法”可依,读书的质和量才能得到保障。
四、教师是课外阅读意志的磨砺者
目前,课外阅读指导中比较重视的因素是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只要激起学生的兴趣,课外阅读就成功了一半。但实际上,仅仅依靠兴趣来维持阅读是无法长久的,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现代生活中异彩纷呈的影视、网络等媒介的视听效果比书刊更有吸引力,再加上有些书籍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又较为薄弱,阅读的持久度难免遭遇“滑铁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要磨砺学生的阅读意志。当学生在阅读中流露出畏难情绪或者表现出意志消退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激励。这样,就可以使阅读兴趣与阅读意志相互促进,有助于推进课外阅读的进程,使学生进入到“乐中有苦、苦中有乐”的阅读境界。
五、教师是课外阅读的示范者
教师的读书热情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很容易感染学生,对学生的读书行为产生熏陶作用。教师在课外阅读中对学生的读书方法进行指导时,由于很少亲自做示范,所以收效甚微。因此,教师不能做学生读书过程的旁观者,而要成为与他们志趣相投的“书友”或“书伴”。作为教师,要通过阅读一些经典作品和当代作品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读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推荐给学生之前教师自己先阅的的原则。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阅读一些原著以及与之相关的评论文章和背景材料,以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此外,师生之间还要及时交流读书心得,以此增加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六、教师是课外阅读成绩的期待者
课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个体身心接受文字陶染的过程,这种陶染的结果不仅很难准确地量化,也缺乏科学的测量方法。因此,对于他们阅读成绩的评价不能等同于课内阅读教学,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期待的眼光对待他们的阅读行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人生,把学生带入书海是他们人生成功之路的开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角色定位,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12.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十二
一、教师要怀揣爱心,做最好的教师
夸美纽斯曾说:“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学生”。教师要想妥善处理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消除偏见,旧事不提,注重激励。以自己的言行展示良好的典范,真诚欣赏学生,触动其心弦。“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被赏识是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品行障碍学生虽然存在诸多缺点,但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寻找他们身上的亮点,适时地当面当众表达欣赏赞美之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就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之精神振奋,它不仅为品行障碍学生指引了航道,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希望之光。对品行障碍学生的教育,要做到对事不对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因此教师要做最好的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孩子,使其不端行为得到矫正。夏丐尊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池,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才能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消除品行障碍,摆脱孤独阴影,重新找回失去的自信、自尊和生活的乐趣,进而端正行为,焕发精神,奋发向上。作为班主任,更应时时关注品行障碍学生,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滋润他们健康成长。
二、家长要有现代理念,做最好的家长
1.真诚对待孩子。有些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其实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坦诚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想法解释给孩子听,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和蔼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父母的。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陪孩子、多了解孩子,与孩子、老师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
2. 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和朋友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以平等的身份、亲和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决定。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后果可控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与教训,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心意。
3.发怒时请静一静。在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的心境平静不下来的时候,请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跟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等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人无完人,家长要修正对孩子的期望,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胜心切了,甚至常常拿连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随性、固执等现象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有所期望,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现状及实际情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三、孩子要天天进步,做最好的自己
有品行障碍的孩子大多都经常走神,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常常沉迷于空想,言行往往有悖常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孩子要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要相信自己,树立信心。首先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刚开始计划目标不要定的太多太高,然后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定时定量、专心致志地去身体力行,只要每天坚持保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进步。每天应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完成,争取每天都进步一点,做今天最好的自己,你会发现明天的自己可能会更好。
13.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十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相应成为体育教学的促进者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一、体育教学的促进者
体育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有: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培养自主锻炼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共同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促进者”的角色具有以下特点:
1.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进行自主的练习时,教师要积极地观察,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旁观是积极的旁观,遵守“不干涉”的原则。
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在练习失败或动作不规范时,教师要理解和鼓励,从而营造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促进他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当教师以促进者的角色出现时,并不是一味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而是更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这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自律并不会妨碍他们创造性的发挥,而只会促进他们更有效地学习。
4.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在课堂上教师是一个“真实的人”,喜怒哀乐可适当地流露,这种不带面具的真实,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同练习、同比赛,与学生共同寻求真理,探究学习的秘密,这样有助于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增进相互了解,使教学活动更有成效。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练习、观察、探究,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的实施,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大量增加并变得非常复杂,因此“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科学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教育专家指出,作为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不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努力学习,由职业教育者转为教育学习研究者,从他人成果的消费者变成自身成果和新知识的创造者,从为获取从教资格而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
14.自主课堂中教师角色定位 篇十四
——儿童自主学习课堂的理性思考
淮师二附小
宗全全
一、引入:
关于课堂,有这样的比喻:学生就像小毛驴,学习就是赶路。理想的课堂是在能看得见的前方摆着青草,让学生信“驴”由缰,自由奔驰;中等的课堂是苦口婆心地告诉“毛驴”,远方有吃不完的青草,再用根绳子拴着笼头,生拉硬扯;最次的课堂是,要到哪里去毛驴不清楚,“主人”扯不动绳子就掉过头抽驴屁股。
很显然,这种理想的课堂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拥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正如孙双金老师追求的那样:每堂课上学生应“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今天,课堂上学生是否是自主学习成了评价教师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准,于是乎,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始“充分”地放手放权,表面上是把学习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实际上课堂效率却不高。
不可否认,课堂上应该体现孩子的自主性,但自主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能弱化吗?如果不能,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该处于什么的位置,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二、展开:
1.学习加油站的经理。
首先教师要扮演的角色是学习加油站的经理。对于将要发生的课堂,从情感的角度讲,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从理智的角度讲,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从心理发育角度讲,学生具有天然的好奇心.所以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态度是主动的,积极的.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学生犹如蓄势待发的船。这样状态的学生天然会有吗?或者是能够持续拥有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发挥自己“加油站”的职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奠定自主学习的基石。教学情境的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加好奇之油。
创设表演情境,加快乐之油。
创设情感课堂,加情感之油。新奇感:
新的老师(跨班教学、师生角色互换)新的学习方法(调查、表演、纠错„)
新的教学具,激发学生新奇感,让学生的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及时的鼓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励。”美国艾尔莎·凯德说:“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尊重学生,欣赏、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
教师在课堂关注学生差异,在学生疲倦时、困惑时,遇难题准备退缩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扬起自信投入学习。
自主课堂中,教师成了加油站的经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加满油,挂满帆,让学生驾驶学习之船开足马力奔向彼岸。试想一下,如果课堂缺少了教师的“油”,学生能有多少在自主地学呢? 2.学习大戏的总导演。
课堂犹如舞台,学生是一场学习大戏的演员,剧本当然是所要学习的内容,姑且把这场戏剧就叫学习大戏吧,教师在学习大戏中是当仁不让的总导演。有人认为真正地自主课堂“要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和时间”。扶持过多,引导越位,会框住了学生的思维,于是便撒手不管。这实际是引导缺位,最终造成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变成了放羊式的假自主。自主学习不是教师轻松了,而是教师这个总导演所要做的事更多了。
从一节作文课说起。
这是我们做学生时,广为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前怕狼,后怕虎,学生最怕星期五。”“一二三四五,学生就怕星期五。星期五作作文,老师出题愁煞人。”
顺口溜形象地表达了学生畏惧作文的形象,其实,即使是现在,仍然有一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怎样让学生自主快乐地习作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节我校教师执教的作文课。
教师告诉学生将举行春游了,学生确定了春游地点,讨论并在教师指导下确定春游时线路,自己准备春游所需物品,注意事项,开开心心春游。春游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春游的收获,然后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最后在教师组织下向低年级建议下次春游也去这里。
在这样的作文课中,教师这个大导为了这场学习大戏煞费苦心,春游前期的准备、春游的组织、习作的指导展示。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带入了快乐的习作之旅,正是有了这样的煞费苦心,才有了学生的精彩纷呈。(习作图片)
如果我们穿越一次回到童年,如果我们再做一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听课,还会把写作文当成难事吗?
自主课堂中,教师还可以是学生的伙伴、学习游戏的裁判、学习前行之路的向导„„然而不管是什么角色,教师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总结
15.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篇十五
关于教师角色的定位, 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里他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表述的。教师这种角色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发展的。现在, 这个定位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了, 我们必须更新陈旧的思想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 照章行事的盲从者, 而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和创新者, 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
一、教师将由知识的保管者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他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并能把自己的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高度, 再用来指导自己和带动一批人共同进步。
二、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所谓促进者, 也就是指教师将在仅仅作为文化科学知识传递者的基础上, 发展成为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的学生整个个性发展的催化剂, 这是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征。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呢?
1.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和协助他们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
3.教师应当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5.教师应当作为学习的参与者,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6.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 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师将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课程改革中, 教师的角色就不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1.以催化者代替领导者, 既要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
2.以学习者代替无所不能者。“教学相长”, 学生也是教师成长的一面镜子。
3.鼓励学生培养自我思考与自我决定的能力。
4.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不能把学生训练成缺乏情感、没有创造性的知识的“储存器”, 应付考试的工具。
5.以个别创造性代替团体一致性。重视学生个人的学习历程与创造才能, 激发个人多元智能的真实展现。
当一名教师真正地把自己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后, 得到提高的就不仅仅是学生了, 而自己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迅速提高。
四、教师将由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进步的协助者
课程改革中, 要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教师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我们的教师:
1.建立起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起新型的民主和发展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尊重学生人格, 让学生自由充分发展自己,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并且还要不断地提高法制意识,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更要努力加强本身的师德修养, 纯化师生关系。
2.创造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
要建立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师生情感关系, 首先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必须要真情付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让学生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同时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完善个性, 展现个人魅力。
总之, 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 它需要教师全身心真情投入, 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方面共同努力。
五、教师将由墨守成规的执行者变为教学创新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无法摆脱一些固定教学模式的束缚, 结果是教师成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陈腐观念和制度的忠实执行者, 所以有的时候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 但还是效果不明显。而课程改革以后, 不管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果我们的教学模式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桎梏中, 不能根据学生的变化与教学观念的变化而创新我们的教学, 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所以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富有创新精神。
教师的创新要从哪几方面着手呢?
1.体现在教材的处理上——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2.体现在优化教法上——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会学习, 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 而且要有突破和创新。
4.体现在教师队伍上——教师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的充分发挥。
5.体现在教师、家庭与社会教育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实施, 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同时也需要得到广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使之能够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师生关系角色定位的研究, 应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教学相融, 让教师与学生对各自角色进行合理定位和协调, 加强心理与行为的沟通和理解, 强化教师队伍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 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才会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有机的课堂教学, 才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必须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 而应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和创新者, 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
16.浅谈新课改下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十六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就是像导演那样把高中数学教学资源和学生组织到课程中去学,设置一个民主化、合作化,并且充分尊重个性化的学习舞台,如果把数学教材比作脚本,把学生比作演员,那数学教师作为导演,就是要引导他们窥透整个作品的总体情感和主题思想,使每个学生都进入自己的角色。又通过合作与交流,充分地调动每个角色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数学教师和学生才能共同演好一台戏。学习的引导者就像是淘金队伍的领路者,他的责任就是把队伍带到有金子的地方,每个人都想得到金子,总还得自己去找地方下手,怎样去淘,他们可以相互合作与交流,也可以独立地探寻,也还可求助其他媒介和手段。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当然可以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决不是学生想要的,你就像机关枪似的一股脑地给他们这么简单吧。传的方式、方法还是值得考究的。有些数学知识是靠数学教师较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有的数学知识是数学老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与研讨,学生从这个过程中就会体会得到;有的数学知识是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经过独立探求得到的;有的数学知识是在数学老师的组织下,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获取的;有的数学知识是学生自主地通过其他媒体获得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数学教师只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就够了,这就是所谓给“鱼”还是给“渔”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高中数学教师面对教材,数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大胆尝试新的知识的呈现方式,不必生搬数学教材的提示;教师应努力摄取数学教材以外的知识,及时地将最新的、最适用的,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知识内容组织到课程中来,借以充实和丰富教学,不要走“照本宣科”的老路;教师要积极地充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走出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而不要墨守成规;教室是实验室,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平台,数学教师就要与学生一道,通过民主交流、合作探寻知识构建脉络,在师生愉悦的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和形成一定的能力,促进共同发展。数学教师没有必要,也不应该独霸讲台,搞“一言堂”。从教学活动的构成来看,教学活动主要是由教师、学生、课程内容等因素构成的。教师和学生是双向互动的活动,通过一定的中介——教材来实现的。其实,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内容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课程内容是客观的、静态的要素,教师与学生是能动的主体要素。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目标的达成,最根本的是取决于活动中的人,即取决于具有主体能动性的教师和学生。数学教师和学生绝不能消极的、被动地去适应教学活动,而是要积极地、能动地作用于教学活动。只有数学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积极的体现主体意识,努力地实现双向互动,才能使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目的、理想、计划、和愿望得以实现。
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应着力于学生学法的引导,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是产生“满堂灌”、“注入式”的温床,死记硬背则是学生厌学的根源,机械训练是灭杀学生创新能力的罪魁。数学教师要大胆地尝试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新的教学方法,过去的那种固步自封,陈词旧调都是不可取的。特别是数学老师在作业批改中只简单地划“勾”、“叉”是不够的,要充满有人性味的激励会更好一些;在学生回答问题和答案评判中,简单地肯定与否定也是不够的,有争论和交流会更生动,有时就是学生把老师问住了,老师也应该平和相对,窘迫和恼怒都是不明智的;面对学生的失误,大声训斥或讥讽嘲笑,这有失教师的风度;对待学生缺点不要只是横加责备,甚而恶语相伤,是有失师德的,此时更需要的是老师情感的通融,慈母般的关爱;老师对学生分为彼此,特别是偏爱优等生,而冷淡或歧视后进生,这就会造成教育失败的最典型的错误。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
17.新课标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与思考 篇十七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师道尊严”是神圣而伟大的。所以几千年来,教师便一直高高在上,指引着他的学生们沿着他所设计的“预定轨道”前进着,绝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与偏差,更不容许“离经叛道”,否则便是“大逆不道”,为世人所不齿。至于学生们是怎样想的,那可不是教师们所思考的范围,更不用说师生间的自由与平等了。结果是,中国教育的发展“几千年如一日”,沉重而缓慢。面对世界的飞速发展,如果不改弦更张,兴利除弊,我们只能被世界拉得越来越远,毫无出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扬长避短,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是我们所有教育者的当务之急,非认真思考不可了。
我认为,作为当代的教育者,首先要有一种平等意识,要给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优势充分的展示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在培养接班人,而绝不是在造机器,那种以固定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方法是大错特错,毫不可取的。而且,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世界上的风云人物中,有许多人曾经是教师心目中的差等生,甚至是“不可救药”的学生――但正是他们改写了世界的历史,同时也强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存在。我们应努力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地位,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大力引导,使他们能够顺利发展,健康成长。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心得体会wWw.GzzONGjie.Cn/XDth/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其次,教师还要有一种超前意识与发展意识,绝不可拘泥于定势,拘泥于一节课,一个单元,一门学科的小框框内。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或者说对当前飞速发展的知识体系而言,我们知之甚少,毕其一生也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握),学生们必须学会一种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终生受用。所以,教会一种方法比教会一道题更主要。对于我们而言,教材只是一种范本,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与取舍,自行决定我们的教学活动的内容与进度(但一定要慎重决定才行)。
第三,教师要打破学科界限,切不可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知识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各自独立的,那种人为割裂的方法有许多时候并不可取,而且在知识迅猛发展的当代,一点点零零碎碎的知识是毫无用处的。要积极探讨各个相关学科的切入点,适当引导,积极渗透,使学生建立起一种完整的知识体系成为可能。
第四,教师要放下指挥棒,真正把自己变成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们一道去寻找,探究,发现。前人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在寻找与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和理解,切不可越俎代庖,硬搞填鸭式的满堂灌。在寻找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但不可拔苗助长,更不可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最后,教师要有大将风度,容许学生对自己说“不”――一方面,我们教师也是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完全正确;另一方面,学生敢于说不,说明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由敢于说不的学生完成的),这一点难能可贵。更主要的是,我们教师和学生在人格意义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必须“以理服人”,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错误或不足,切不可把教师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那样只能促成师生间的隔阂与对立,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权以为论,且算一家之言,更愿能抛砖而引玉,使我得到前辈与同行们的及时点拨,顺利前进 。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中,“师道尊严”是神圣而伟大的。所以几千年来,教师便一直高高在上,指引着他的学生们沿着他所设计的“预定轨道”前进着,绝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与偏差,更不容许“离经叛道”,否则便是“大逆不道”,为世人所不齿。至于学生们是怎样想的,那可不是教师们所思考的范围,更不用说师生间的自由与平等了。结果是,中国教育的发展“几千年如一日”,沉重而缓慢。面对世界的飞速发展,如果不改弦更张,兴利除弊,我们只能被世界拉得越来越远,毫无出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扬长避短,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是我们所有教育者的当务之急,非认真思考不可了。
我认为,作为当代的教育者,首先要有一种平等意识,要给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优势充分的展示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在培养接班人,而绝不是在造机器,那种以固定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方法是大错特错,毫不可取的。而且,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世界上的风云人物中,有许多人曾经是教师心目中的差等生,甚至是“不可救药”的学生――但正是他们改写了世界的历史,同时也强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存在。我们应努力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地位,积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大力引导,使他们能够顺利发展,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还要有一种超前意识与发展意识,绝不可拘泥于定势,拘泥于一节课,一个单元,一门学科的小框框内。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或者说对当前飞速发展的知识体系而言,我们知之甚少,毕其一生也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握),学生们必须学会一种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终生受用。所以,教会一种方法比教会一道题更主要。对于我们而言,教材只是一种范本,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与取舍,自行决定我们的教学活动的`内容与进度(但一定要慎重决定才行)。
第三,教师要打破学科界限,切不可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知识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各自独立的,那种人为割裂的方法有许多时候并不可取,而且在知识迅猛发展的当代,一点点零零碎碎的知识是毫无用处的。要积极探讨各个相关学科的切入点,适当引导,积极渗透,使学生建立起一种完整的知识体系成为可能。
第四,教师要放下指挥棒,真正把自己变成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们一道去寻找,探究,发现。前人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在寻找与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和理解,切不可越俎代庖,硬搞填鸭式的满堂灌。在寻找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但不可拔苗助长,更不可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最后,教师要有大将风度,容许学生对自己说“不”――一方面,我们教师也是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完全正确;另一方面,学生敢于说不,说明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由敢于说不的学生完成的),这一点难能可贵。更主要的是,我们教师和学生在人格意义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必须“以理服人”,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错误或不足,切不可把教师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那样只能促成师生间的隔阂与对立,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权以为论,且算一家之言,更愿能抛砖而引玉,使我得到前辈与同行们的及时点拨,顺利前进 。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新思考
五年级集体备课中心发言材料――新课标下如
18.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十八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要把新课程各该改革的教学历年真正落实到位,关键是要广大教师重新审视自己,变革自己,定好自己的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反省自己在传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念中的角色、作用,他与新课标的要求有什么不同,需要如何改变才能使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笔者拟对教师作用的传统理解做一些分析,以求就教于方家。
一、教师是园丁
社会一直歌颂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知道,园丁的作用是培土施肥,修枝剪叶,而在这过程中园丁是主动的,而园中的花木始终是被动的。园丁有怎样的审美标准,那么他对花木就会做怎样的修枝整形,所以花木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园丁审美情趣的雅俗、审美能力的高低。而新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念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它特别强调学生应能独立地、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因此教师不是园丁,而应是根雕艺术家。对待雕的根必须是因势就形。它本身具有什么形体特征,艺术家的任务就是使它能更好地凸显其个性特点。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引导、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使学生能充分地发展他们的个性,更好地成才。有文学天赋的就发展其文学素养,有艺术细胞的就发展其艺术禀赋,擅长理性思维的就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擅长动手的就培养操作实践能力;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标准化人才。
二、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
这一观念把教师的工作职责定位在给学生的是具体的东西,即“一碗水”。也就是教给学生的是“死”的知识,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只是你的知识大于课本知识就行。这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教给学生的如果仅是“一碗水”,远没有达到社会对一个人才的要求。社会是发展的,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仅有老师教的一碗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在终身工作、生活中使自己的“水”源源不断的能力。所以教师教给学生的应是一种探求水源、汲取水流的能力。这样学生的“水”就是“活水”就会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教师要能达到这一目的,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第一,“一桶水”有量的局限性。第二,“一桶水”有质的怀疑。如果一桶水长期不动,它就会是“死水”“变质的水”,这样的水交给学生,只会贻害无穷,如果那样,教师岂不就无异于扼杀幼苗的刽子手。话虽然说得重一点,但理确实如此。因此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自我知识的更新、理念的更新,要力争把自己的“一桶水”变为活水、长流水。
三、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
过去为了强调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就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但我以为这还是有局限性的。我以为应该是师傅指指门,入门在自身。严格地讲,师傅是很难把学生引进门的,老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老师教给学生的应是找门、入门的能力。要真正达到进门的目的,达到进门后能够识宝、取宝的目的,这都应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否则,学生尽管可能会进得门去,但不一定就能真正体味到门内的精彩,不一定能取到其中的精华。
我一直认为教师不应是放牛娃,而应是牧羊人。小时侯放牛时,总要拉着缰绳,走在牛的前面,不然,要吗它不走,要吗它不按你的意图走。以故就常常羡慕牧羊
19.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十九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重教师“教”的过程, 现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 过去关注教师的行为, 现在关注学生的“创造”, 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 现在是注重个体差异, 突出学生个性的特点。这样, 面对新课程, 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 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专家多尔认为, 在现代课程中,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在课堂上我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还要求每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责任。
过去的数学教学在学生眼里, 就是老师的事, 课堂是教师的, 学生只负责接受, 充当知识的存储器。现在, 教师就要将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 让他们明白, 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 在教学中, 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教学, 比如, 当我们上课需要实物模型时, 我们就可以告诉学生, 准备这些模型也是他们自己的事, 老师会与他们合作一起准备, 那样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教师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
学生毕竟是个学习者, 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 要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所需要的“资源”。比如, 为学生提供实物材料和设备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向学生介绍电视中与数学相关的栏目, 组织学生对某些内容进行交流;向学生提供数学课外书籍等等。
4. 教师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课堂上每位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各不相同。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切实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后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那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学到有意义的数学, 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课堂上, 我总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5.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情境, 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 也让学生明白,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当学生迷路时, 引导他辨明方向, 当学生登山畏惧时, 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 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7. 教师参与学习。
课堂上, 我们真正抛开“师道尊严”走下神坛, 和学生一道学习, 教师和学生一样, 再也不是绝对权威, 学生也允许教师出错, 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因为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 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时代, 教师更不是万能的了。因此, 师生共同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师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各种广泛的信息交流, 实现师生互动, 相互沟通, 相互影响, 相互补充。因此, 课堂上, 我们教师在彻底转变角色的同时, 也特别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 课堂上, 教师总是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反映, 注重学生的“全人”发展。 (2) 借助笔谈从学生眼中审视自己, 让自己不仅是学生的老师, 更是学生的朋友。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去教育学生。 (3) 尊重学生人格,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样就可以在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愉快学习。 (4) 为学生提供交流发展的空间, 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 异口异声。 (5) 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进一步为学生拓宽自主学习的空间, 以提高教学效益。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课程改革的征途上, 我们要勇做弄潮儿, 不断地去探索, 去创新。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数学教师必须从传统的45分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主导角色转变,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 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 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
20.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二十
关键词:角色游戏;沟通者;指导者;接纳者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10-1
角色游戏能让幼儿体验交往的乐趣、学习交往的技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从中使幼儿丰富想象,锻炼能力、增长知识。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和游戏经验较少,在游戏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冲突事件或不能解决的困难,这些事件往往需要教师及时处理,平息事态,以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一、幼儿思想的沟通者
案例描述:在角色游戏中,欣欣和小健在玩具城搭建城堡,忙得不亦乐乎。过了一会,欣欣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小健在边上无奈地看着她。等欣欣停止哭泣后,我就问她:“能告诉老师发生什么事了吗?”“小健抢我的玩具房子!”欣欣愤愤地说,接着我又问小健:“你为什么要抢她的房子呢?”“我想给玩具装一扇门,这样小偷就不会进来了。”小健低着头显得很委屈,“那你要好好地和欣欣商量,如果你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你会高兴吗?”小健摇了摇头,“那请你把玩具房子还给欣欣,然后再说出你的理由吧。”小健走到欣欣的身边,把玩具房子递给她说:“我想给这幢房子装一扇门可以吗?”这下欣欣点头答应了,俩人又一起玩开了。
从案例中可见,小班的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与同伴交往时,言语互动的质量不甚理想,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礼貌的行为造成了与同伴的冲突,使游戏活动处于停滞状态,教师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通过言语的沟通让欣欣知道小健是为了帮房子装一道“门”才出现“暴力”行为,从而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帮助孩子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获得同伴的理解,从而达成共识,顺利的进行游戏活动。教师的身份定位于幼儿思想的沟通者,为幼儿之间搭建一座理解的桥梁。
二、幼儿行为的指导者
角色游戏中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让他们主动、自愿地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因此教师只能以幼儿行为的指导者来促进游戏,在指导时以间接的指导方式为主。在游戏中,教师可参加到游戏中并担任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通过语言或动作示范促进游戏的开展,也使幼儿容易接受。
案例:一日,思思当上了娃娃家的妈妈,在整理衣橱时发现新添了许多小衣服,她拿起一件花上衣,兴奋的说:“我也有这件衣服。”程程(爸爸)听到了走过来问她:“让我看看!”思思马上举了起来,“真的很漂亮哦。”程程赞叹道,“宝宝穿上一定很好看。”思思说,“对了,刚才亮亮打电话来请我们去做客,就让宝宝穿这件衣服吧!”程程提议,“好的”。说完,思思和程程一起帮宝宝穿起了衣服,当他们给宝宝穿好后,我充当“阿姨”,夸奖道:“你们的宝贝今天真漂亮呀!”他俩听了开心的笑了。
案例中,幼儿能较长时间地摆弄游戏材料,作为教师没有急于指导,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探索和语言交流的时间,孩子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想到穿上了“新衣服”可以到别人家里去做客,接着相互合作,解决给宝宝穿衣服的问题,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当他们把任务完成后,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予以肯定,有效地增强了幼儿活动的自信心。
三、幼儿创新的接纳者
卡尔·威特有一句名言:“当一个孩子开始懂得玩耍时,他的创造力就开始了。”作为教师要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显出独立的见解和思维。
案例一:有一次,杰杰在角色游戏中发现了一个东西,形状有点像电脑,可惜就少了一个键盘。他被吸引来了,蹲在这玩具前面“研究”了老半天,然后不解地问:“叶老师,这是什么?用来干什么的?”于是,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向杰杰反问道:“你觉得它像什么?”“像电脑,可是没有键盘的!”“那没有键盘的电脑还能用吗?”我问道。摇了摇头,“那该怎么办呢?”我继续问他。“我帮它修好不就行啦!”接着,杰杰去找来了一块木板,在上面放上一些小玩具,兴高采烈地对我说:“我的电脑修好了,还能打字、画画呢!”
案例二:在小小沃尔玛超市的活动中,生意好时,幼儿只会进行单一的买与卖,生意不好时,他们就会无聊地整理超市的东西,甚至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我选择了他们生意不好且有幼儿离开自己工作岗位时参与活动,一到超市我就和超市经理拉拉讨论:“为什么会生意不好?”“有什么办法吸引顾客来买吗?”拉拉在我的启发下想到了“促销”的办法,他跑到娃娃家说:“大促销啦,超市东西便宜啦,买得多还有礼物呢。”又跑到公交车上说:“大促销啦,超市东西便宜啦,买得多还有礼物呢。”还跑到建筑工地说:“大促销啦,超市东西便宜啦,买得多还有礼物呢。”……等他回到超市时,发现超市的门前都是排队买东西的顾客,买到东西的幼儿还会说:“今天还送礼物,真好,下次还来。”
上述两个案例中,幼儿的创新是不同的,分别是游戏材料和游戏情节的创新。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联想、表现、表达是多元的、可变的,这时教师的身份要定位于幼儿创新的接纳者,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表达,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认识和感受,这样孩子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就会形成创新意识,在他们幼稚清新的心灵中形成自己的性格,成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幼儿游戏交往的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推荐阅读:
谈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09-11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性11-12
浅谈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10-17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11-12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09-29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06-27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08-11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的多媒体教学08-15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