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运输-心脏》生物说课稿(精选10篇)
1.《物质的运输-心脏》生物说课稿 篇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本节课是人教版 高中生物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内容,知识虽然抽象但是并不难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对于本节课, 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教学反思”这样四个大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模块第 3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结构以及大致的功能,本节着重介绍细 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 出细胞的方式,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 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 能力。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 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 的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图表数据的解读 教学难点:(1主动运输的特点,过程和意义(2图表数据的解读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 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a、能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b、通过学习,自己能理解并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c、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读图表的能力。(3情感目标 a、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b、通过对 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培养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2、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 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认知能力,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 基础。同时经过前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他们具备了群体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和理论依据的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 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
3、教法与学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突破 教学重难点:教法: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 的方法,总体思路为:展示现象→ 提出问题→ 解释原理 →总结概念,使学生综合运 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解读图表”等技能,并配 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法:主动运输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掌握好这点,必须运用 对比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观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主 要区别来掌握该难点。本节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过程分析 整体流程:(板书
复习回顾 以旧唤新→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具体实例 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分析问题→ 成果交流 教师点拨→分析图表 拓展延伸→复习小结 构建体系→习题反馈 加强巩固
(一 复习回顾 复习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让学生对基础内容进行复习,为本节课内容 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问题探讨”,用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 ⑴这个脂双层膜模拟的是不是生物膜? ⑵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 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⑶葡萄糖不能通过该膜,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释? ⑷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知识,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能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 性的回答,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出答案。
教学说明:设立问题情景,创设物质跨膜运输的思维平台,为学生的有效发散思维提 供背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突破难点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三 学习几种物质运输方式
1、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1多媒体展示扩散现象,引出物质运输的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概念,让学 生分析水分子进入细胞的原因和方式,是不是和上述扩散相似,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
念,多媒体动画展示自由扩散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自由扩散的特点。教学说 明:该部分内容简单,通过多媒体展示,使抽象内容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2进一步提出问题: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质双分子层,但对于细胞来说,葡 萄糖又是必需的,它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激 情,让学生尝试作出解释,再指出载体蛋白的作用,总结出协助扩散的概念,多媒体 动画展示协助扩散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协助扩散的特点。
提出问题:①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②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相 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③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为什么被称为被动运输? 组织学生思考 和讨论,得出答案。
(3更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只有被动运输能满足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吗? 多媒体展 示相关资料,思考: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物质逆浓度梯度跨摸运 输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物质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进行解释,总结主动运 输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主动运输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主动运输的特 点。提出问题: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主动运输对于生命现象有什么重 要意义? 学生总结。为了使抽象内容具体化,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三个常见现象,通 过三个动画的展示,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三种运输方式的认识更加直观化。
教学说明:该部分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形展示引出问题,并层层深入,展示 出物质运输的几种方式,动画展示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同时,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 探讨,既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深入开发了学生比较,概括和分析能力,又 增进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4提出问题:三种运输方式有哪些异同?组织学生分析填表,反馈和纠正。提出问 题: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各是什么?画出细胞对某物 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速度随细胞外浓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曲线图。组织学 生分组讨论,并作图,展示各组的成果。
教学说明:本环节巩固理论知识是对课本知识扩展和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 总结,只有理解了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才能完成本环节教学任务,既突显书本知 识,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制做图表的能力和抽象化思维能力的形 成。
2、大分子的运输 引导学生回忆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得出胞吐现象, 提出问题:白细胞如何吃掉病菌?显示有关图片。强调:胞吞和胞吐作用都需要能 量。提出问题: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结构的什么特点?(与书本前面知识相联 系
(四 与社会的联系 简单描述囊性纤维病的机理以及病毒感染中,药物比较难杀灭病毒 的原因。
(五 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就《技能训练》部分进行讨论。
(六 反馈练习
1、组织学生小结几种运输方式,特别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
2、随堂训练 本部分习题,针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不同而设计,让学生思考 完成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和教学效果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和片面 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法,体现了教 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部分内容本身并不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 对轻松,但是如果不把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在解题的时候还是存在一定困难。在分组 讨论中,虽然学生的回答不一定完整,但还是从多角度对学生给予积极的肯定,从而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由于学生讨论和交流比较花费时间,容 易出现前紧后松或是前松后紧的情况,因此在时间上应当注意控制。
2.《物质的运输-心脏》生物说课稿 篇二
【摘 要】 手持技术是在掌上就可以操作的技术实验。手持技术所特有的数据化、图形化、直观化和定量化的研究手段,有助于学生降低实验的学习难度,改变学习的方式,激发学习的兴趣。物质溶解于水时往往会出现温度的变化,但是有些物质溶解于水时通过视觉、触觉等无法直接感受出来,手持技术则可让实验结果放大化、微量化。
【关键词】 手持技术;溶液温度;微量化;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利用手持技术测定不同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特色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是在学生对最常用的溶剂——水的性质及其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设定的。通过设定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和溶液的基本性质。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对上节学习的化合物基本理论和实验基础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又可以为后面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此时的学生刚进入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化学的世界充满好奇,此时进行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手持技术能让学生对先进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物质放热和吸热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及其软件使用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测量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探究其变化规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手持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养成良好的探究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测量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
②教学难点:研究与发现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三、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第一人称代入法”引导学生进行试验,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切身投入实验当中,利用有趣的、新颖的形式诱发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让实验知识更贴切学生的生活。
四、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的主要角色并不只有教师,学生也是主角之一,让学生切身进入实验本身是学生学习最优化的方式之一。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从角色扮演情境中推理实验结论。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1、设置情景:大自然的物质和人类的情感是一样的,我们人类的异性之间会产生爱情,人类男女产生爱情时会心跳加速、体温上升。而自然界中的不同物质之间也可能会产生此类情感,那么到底它们是如何表现的呢?今天的实验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运用比拟的方法将实验药品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对本实验产生疑问和兴趣,提高其积极性。
2、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3组,每组分别扮演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让学生自主探究其扮演物质与物质水是否会产生爱情,若混合在一起升温则会,降温则否,温度变化不明显则对其没感觉。运用身边常见的实例将生硬的化学实验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另类“游戏”。
3、设计实验:学生明确自身角色后将讨论如何测量温度,猜想大部分学生会将物质溶于水,首先会观察现象,若无明显现象则可能会触摸烧杯壁来验证是否有温度的变化,这时,我将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让其思考此方法的优缺点,再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温度变化不明显时,此方法难以探究出物质是否放热或者吸热。在此不足之上,提出运用手持技术设备来改进实验。
4、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对手持技术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试验,分别让学生探究所扮演的角色溶于水之后的温度变化规律,先猜想得出本物质是否对水产生感情的结论,再回到实验本身,用手持技术进行实验,将三组实验的结果汇总,归纳总结温度变化规律,得出结论。
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之后依然保持对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将邀请分别扮演三种物质的同学上台进行演讲,以“第一人称”进行实验汇报:实验当中的“我”有何特性,既让学生不感到知识传授的乏味,又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加深对实验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操作技能。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主要是提纲式的板书,同时画出表格,方便最后实验汇报总结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结论:
(1)NH4NO3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是吸热过程
(2)NaCL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是吸热过程
(3)NaOH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是放热过程
七、教学特色
3.物质的量说课稿 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通用类)》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量》。下面我对本节课在本教材中的地位和内容作如下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内容贯穿整个中职化学学习,在《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中都有不可忽视的应用。学习本节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上深入认识物质,建立物质的宏观数量和微观粒子的数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a.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b.熟悉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及其运算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a.体会运用分析概括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b.通过解决物质的量概念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激起学生探究未知知识的兴趣。
b通过物质的量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严禁认真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
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本节教学重点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等概念的建立。
本节难点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
二.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对象是刚从初中门槛跨入中职的学生,他们已经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对于本节一些概念,抽象思维的形成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针对这些问题,本节教学采取以形象代抽象的方式,加深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消除学生对概念性知识学习的乏味感。
三.教法分析
采用启发式,类比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过程
4.《物质的量》说课稿(本站推荐) 篇四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题为《物质的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程序分析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1)由一个游戏引出物质的量的学习内容;
(2)给出物质的量的定义,通过初中学过的长度、质量类比出出物质的量的定义;后再通过质量的类比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通过练习得出物质的量粒子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总结。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 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涉及第二节第一部分物质的量。本课时内容排在高中教材如此靠前的位置,足见其重要地位。它是高中阶段重要理论部分的内容之一,将贯穿今后学习的全过程,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物质的量的概念,可以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许多在化学中有重要应用的基本概念。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
性和必要
(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体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习类比推理、归纳推理,辩证逻辑思维等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
(2)重视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使用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学生认
识到化学计量的出现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培养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情感,感受到宏观和微观的完美结合。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摩尔,以及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之间的运算关系关系。
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二、教学方法
本节属于理论知识课,学习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经过初三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本节课采用讲练结合、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来探究物质的量,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学程序 新课导入
教师在讲台上准备一堆散粉笔和几盒十根装粉笔,让一位学生上来做游戏:先从散的粉笔中数出二十根,下面同学为他计时,在从几盒十根装粉笔中数出二十根,同样计时。引导学生注意前后对比。同样是整理出二十跟粉笔,为什么第二次更快?
是的,因为我们把散的粉笔十根集合在一起,放在盒子里面,这样更方便我们统计。那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一箱牛奶二十四盒,一打鸡蛋十二个,一箱啤酒十二瓶。对于这种宏观细小的物质,我们为了方便经常将它变为一个集和的概念来进行统计,比如“箱”,“打”“盒”。那么在我们的化学中,对于数目车成千上万的粒子,我们为了方便是不是更应该引入一个集合的概念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表示集合概念的新物理量。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1)通过初中学过的质量、体积等引导学生得出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和符号。
物质的量:描述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基本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接着强调两点:一是作为一个物理量的专有名称,“物质的量”四个字不能拆开,也不能增减任何字;二是它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粒子。
(2)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规定为1米,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规定为1千克,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它的单位,那么将多少微粒的集体定为1摩尔呢?
初中学过C和氧气反应生成CO2, 提供数据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mc=1.993×10-26 求12克C和32克O2的分子数
N(C)=0.012kg/1.993×10-26 ≈6.02×1023 N(O2)=32g/m(O2)
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氧分子的质量/12C质量的1/12 N(O2)=12g/12C质量= 0.012kg/1.993×10-26 ≈6.02×1023
结论:一定数量的物质,含有的微粒数是一个常数,其值约为6.02×1023,摩尔的定义:1mol粒子所含的数目等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1mol≈ 6.02×1023 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
顺便介绍科学家“阿伏加德罗”的贡献,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拨的探索精神,进行情感教育。
3、巩固练习:
①0.5 mol水中含有 个水分子。
②2 mol水中含有 个水分子,个氢原子。
③1 mol H2SO4中含有 个H2SO4分子,个硫酸根离子。
④1 mol 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⑤1个水分子中有 个电子,1 mol H2O中呢? 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完成教学目标,而且很自然地归纳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及阿佛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即n=N/NA。
4、作业布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氢气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22g CO2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0.5NA。
2、4.6×1022CO与O2反应生成多少mol CO2?
3、在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4.4gC,则在此反应中C和D的质量之比为多少?
小结:本节课介绍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物质的量、概念及相互关系。知道了物质的量是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的基本物理量。对本节内容作一个简要回顾。重温一下三个名词,一个公式,并认识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使知识条理清晰。
四、板书设计
2.2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定义:描述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基本物理量 2.单位:摩尔(mol)
二、摩尔(mol)
1.定义:计量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2.阿伏加德罗常数:0.0012KgC-12中所含有的原子数规定为1mol,约6.02×1023个
3.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阿佛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n=N/NA
5.《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说课稿 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章第三节一一《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 等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本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主动地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获得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其中心脏是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动力结构,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这节内容的学习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知识基础。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二)能力目标:包括(1)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2)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思想教育: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四)教学重点分析: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因此,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是本节课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分析: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是由于心脏内具有瓣膜,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从而控制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且,心脏瓣膜的位 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 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因此,为本节课的难点。那么如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
二、 下面我来说说教法 :
1、自学导思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 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2、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新鲜的猪心脏,媒体动画演示, 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逐步将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引导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三、说说学法
1、指导观察新鲜的猪心脏,图片和媒体动画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随着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主动思考,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总结出生物学的“统一”原理,并学会运用这种原理指导学习。
下面通过教学程序来谈谈教法、学法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程序
首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约2分钟)
1、课件展示,学生观察课件内容,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动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设问:那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动力作用呢?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从而引入新课。
其次,新知识传授(约35分钟)
1、学生活动:要求学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胸腔透视图,真实生动地展示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总结归纳出心脏的位置。展示人体心脏外形图,观察心脏的形态,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
2、识别心脏的各个方位后,通过观察新鲜的猪心脏结合课件,讲授心脏的结构。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再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然后结合人体心脏解剖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使学生明确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鲜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同时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肯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最后用课件展示心脏解剖图,要求学生写出心脏四腔及连通的大血管,加以巩固。这样,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使 学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
3、在学生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血管知识的基础上,讲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准备利用多媒体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68页,通过指导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然后,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纵剖放大图,指导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紧接着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横剖面放大图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设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通过观察与提问使学生明白心脏中有房室瓣和动脉瓣,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能朝向动脉开。在此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心脏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课件展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动画图,显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方向与心脏瓣膜开闭的关系,同时设问:“同学们,从图中我们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是如何流动的?心脏瓣膜在血液流动中起什么作用?”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 即心脏瓣膜能控制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也就是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样,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反复观察和教学,难点被逐一突破。
4、通过以上的学习,教师接着可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从而归纳出人体心脏的功能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然后又问:“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的教育。
再次,课堂练习(约5分钟)
为了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点,我精心准备了难度适宜,题量适中的练习,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在练习的形式上,让学生以游戏方式愉快参与,轻松投入,答对有电脑奖励,答错有电脑鼓励,有的题目还让学生亲自上台操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练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认知心理,符合现代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使学生感到学习“易”、“趣”、“活”。
最后是课堂小结(约3分钟)
课件展示心脏解剖放大图,结合板书设计,请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我的板书设计见附表,这种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突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简洁明快,体现了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与艺术性。
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篇六
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
一 教材分析
(一) 内容与地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 DNA还是蛋白质呢 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二) 教学重点:
①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二 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 教学目标设计
1。 认知目标
① 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 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智能目标
①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 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③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①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② 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设计 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融合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五 教学过程概述
(一)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提供感性材料 获得感知 布惑 ①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习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②(投影):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图略)
▲伞藻顶端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③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
▲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
●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
●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三) 模拟,探究,剖析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设计的意图何在 以学案的形式,事先印发给学生: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设计意图
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注射到小白鼠体内 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注封到小白鼠体内 (以上空白地方由学生填写)
●质疑: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认为在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中,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略)
●多媒体展示,[美]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 预测:哪一种情况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为什么
实际:只有加入DNA, 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大。 结论1:“转化因子”―DNA, 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设疑:噬菌体非常小,实验时怎样观察 引导提问:①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构成 ②“旁栏思考题”: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 用144C和18O等同位素,行吗 读图,分析:(挂图) 一亲代噬蔺体 寄主细胞内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35S蛋白质外壳 32P DNA
◆结论2: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DNA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 投影一道探究性试题: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草叶,但两者致病病斑不同,如下图,结合图中(a),(b),(c)三个实验结果,各说明什么问题 整个实验说明什么
◆结论3: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四) 归纳,小结
(1)和学生共同整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
(2)对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假设,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给予高度赞许,并教育学生要有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五) 反馈运用
事先编拟一组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课堂检测题,以检查学生的达标情况。 六 教后体会 笔者就“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在平行班级进行了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在对照班,以传统的“授― 受”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实验班以“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贯穿教学始终。对照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调动,课堂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演绎成一个主动探究,自动求知的过程。
7.生物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反思 篇七
但是对学生来说,将生物名词与生物体结构结合起来就比较抽象了,较难记忆。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就是记住了,也是机械性地死记硬背,不能熟练的应用,且很容易混淆、忘记,而且还浪费了大量时间。刚才还能说出的内容,过了一个问题后再问就已经不记得了,很容易混淆。比如:血液循环中血液的流向、流经的位置的名称、学生都很容易混淆,还有的就是动脉血静脉血的变化、变化的位置等等对于学生来说就更困难了。
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教学中学生对于器官的形态与名称不能较好的结合,更别说是将那么多的器官联系在一起了。但是经过一节课以后觉得学生对于文字的联系是很熟悉的,在过后的几个班的教学中就对给为学生用文字的形式来指导,通过改进,用文字代替器官的图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其中不同血液及其颜色的变化,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以示区分,将抽象化血液的变为形象的颜色。例如:用红色表示动脉血和表示流经的部位,用蓝色来表示静脉血和表示静脉血流经的部位。以文字表达后再以挂图结合文字让学生理解记忆。这样就能更好得更直观地为学生作出指导,也就能更好地让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更好地掌握记忆更深刻,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教学中发现中最容易混淆最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心脏的空间结构。例如:心脏可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名称很好记忆,就是不能把名称和心脏的空间位置对应,怎样处理呢?通过教学后的反思总结,觉得首先我们必须指导学生分清楚上、下、左、右、前、后的概念。
例如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把自己的左手方向定义为左,将自己的右手方向定义为右。但是在观察心脏的时候左右正好是相反的,为什么呢?因为人体的心脏图描述的是一个正对着自己的人的心脏,而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都将左手的位置定义为左,右手的位置定义为右,很容易和生物上的结构图混淆。应当改进为指导学生观察一个正面面对自己的人的心脏(比如就像是观察教师的心脏),这样这个人(如教师)的左手方向即定义为左,将其的右手方向定义为右,所他的左手方的即心脏的左,右手方向即心脏的右。因为他是和自己相对的,所以学生自己的左就图中的右。这样左右就显而易见了。
而上下的区分也有更好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有些房子在建的时候会建地下室吧!这样就就很好办了!地下室在地面的下方,房屋在地面的上方,对比地说就是心房像房屋一样在上方,心室向地下室一样在下方。即心房在心室的上方,心室在心房的下方,就像记忆房屋与地下室一样。
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和容易将心脏的四个腔区分,并且很容易和心脏的结构图结合在一起,且费时少还不容易遗忘,也就不会混淆出错了!在过后的教学中应用于其他班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能很容易的记忆和应用。
8.《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篇八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在人教版《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变异这一课中,既有探究活动,又要通过探究的结论来突破重难点,课堂时间十分紧张。为了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便于让老师捕捉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真实想法。采用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二、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编排和作用
《生物的变异》这节书是生物遗传的延续篇,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可变性又使生物可以发生变异,而且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生物性状的的改变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特别提出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为以后《生物的进化》和《生物与环境》两章的学习打下基础。包含3部分内容: ①生物性 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②由探究花生果大小的差异 找出变异的原因; ③人类应用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2、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⑴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⑵举例子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⑶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能力目标
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 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⑴举例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⑵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2).教学难点
⑴举例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⑵变异在农业中的应用。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书的特点,在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地位,通过适宜的情感鼓励,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起到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策略。
⑴创设情境让学生举例说出自己身边的生物变异的事例,并结合教材,得出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⑵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明确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除了跟遗传 物质基础不同有关外,还与环境因素有关,进一步延伸到由于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⑶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通过教材介绍的人工选种、杂交育种以及 辐射育种的三种途径,通过身边的事例(肉鸡、蛋鸡、观赏鸡)的例证,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开始,理解有关育种选种知识和意义,了解不同选种、育种等方法的特点。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指导探究——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精析点拨——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四、说学法
八年级学生通过前面几节内容的学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遗传》,基本对生物的遗传现象有所了解,所以本课着重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并且重点掌握能举例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以及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学法指导具体如下:
1、预习导学——整体感知,了解全文。
2、任务驱动——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巩固提高。
4、当堂检测——查缺补漏,归纳总结。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前的准备
准备两种性状相差极大 不同品种酌花生,指导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印发编好的学案。学生准备适当的测量工具,明确各自的任务,设计统计表格。(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引入:仔细观察P40四副图片并结合你周围熟悉的人以及生物,能不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种生物呢?
导入新课:世界上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种生物,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既然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如此的普遍。你对某一性状的变异做过较深刻的探究吗 ? 如果没有,就让我们在课堂上来探究某一性状的变异。
(二)、任务驱动,学案导学
阅读学案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对学习内容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教材P41-P43, 参考课本的探究实验,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案学习任务一 特别提示:
1、取样要随机
2、测量果实的长度以毫米计,四舍五入。如11.5可算作12毫米
表达交流,组内同学合作交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并请学生代表展示本组探究结果以及学案学习任务一的完成情况.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概括总结: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基础的改变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影响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阅读教材第44页至第45页内容,个人自主探究学习并完成学案学习目标二,知道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表达交流,组内同学合作交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并请学生代表展示本组探究结果以及学案学习任务二的完成情况。
(三)、概括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自觉回忆所学知识,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与总结相结合,同步进行)
一、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变异分为
1、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
2、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环境变化引
三、生物的变异在培育新品种的应用
1、高产奶牛
2、高产抗倒伏小麦
3、太空椒(四)巩固记忆
快速学案上和黑板上板书的重点内容,同桌之间相互提问。
(五)、根据学习的情况,完成学案的能力提升
根据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当堂练习,当堂检测。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落实。
理化生组李海燕
《生物的变异》说课稿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生物的变异》这节课原本是测定花生果实的大小,但实验教师提供的是种子。因而只好用种子来做实验,当然从中也就发现果实与种子的区别还得强化。果真学生对花生果实与种子的区别还真模糊了。
前两天备《生物的变异》这节课时我还无法很好的把握对探究活动的重点应。昨天听了另一位生物老师的课后,我发现学生无法提出问题,无法正确画出曲线图。因而如何组织学生提出问题成为今天要解决的关键点之一。
我先对《生物的变异》的教材提供的材料做了分析,而后让学生围绕两个品种的花生种子大小与变异的关系提出问题。学生在讨论之后,依然把握得不好,从提出的问题来看,学生会将两个品种这个关键点给忘记了。如有的小组提出:我们为什么要测量种子的大小,我们测量种子的密度如何?当然也有同学提出:花生种子有大有小是变异的结果吗?
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得到我的肯定,但如何做好计划呢?还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探究两种不同种子的脂肪含量。对此我都给予肯定。我告诉学生,这些想法都是很好的。说明大家有动脑。但今天我们在测量大小要学生画曲线图。如何理解曲线图的作用,也是我们这个实验的重点。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认为问题要这样提为好:“两个品种的花生种子的大小存在变异吗?提出问题之后,大家开始动手实验。实验过程中,大家对量的控制基本不存在问题,我问过学生: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花生种子。学生都能回答出道理来。测量、统计之后,大家对如何画好曲线图存有疑义,不少同学举手提问。在指导之后,大家画得不错。
这个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我想应该包含不同品种之间的种子存在变异,同种品种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变异。
“生物的变异”一节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并让学生探究一种变异现象——教材上列举的“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通过举例学生很容易明确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自然界中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异。”学生又例举了更多的实例。这一任务很简单的就过去了。在学生自主进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主要是由学生结合课本有关的对话提出自己小组要探究的问题,然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探究。鉴于时间关系和客观条件,只是让学生从理论上加以分析讨论,然后老师让各组学生代表总结各自讨论结
论,最后由老师引导提出问题:如大、小花生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说出,让学生进行比较看出大花生中也有个别的长度比小花生中个别长度要小的,不能以某一长度来作为衡量大小花生的标准。再让学生得出大花生和小花生的区分依据是果实的平均值,大花生的平均值要大。
该教学案例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提高学生分析资料探究性学习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缺乏两个品种的大小花生供学生实际操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此实际操作。
《生物的变异》教学反思
9.《物质的运输-心脏》生物说课稿 篇九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根据三种血管的特点加以区别人体血管,部分学生可以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能够根据教材提供的血液循环的示意图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在整个一节课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整个教学环节富有层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 )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知识得以升华。
2、教师教学准备非常充分,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状态分析比较到位,教学过程( )中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每一课时都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利用多媒体优势制作内容丰富的课件,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3、教师教学除了关注知识内容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了观察并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对心脏的结构及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并描述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4、教师设计教法时能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心理状态设置有效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地学习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但每课时教师设计的教法显得雷同,留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使得部分学生不能自始至终关注学习,从而使学习效果有所下降,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自学,教师应设计有层次的、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学习,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
5、针对本节课内容较多,学校具备的模型较少,如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学习心脏的知识占用时间过多,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我想在以后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不仿根据教材特点也设计成板块式学习,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通过培训每组小组长使组长可带领本组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观察模型学习心脏的知识,真正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10.《物质的运输-心脏》生物说课稿 篇十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筷子1根、小勺2个、、注射器1支、食盐、苏打各20克并分成10等份、汽水1瓶。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部分。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实验设计、验证猜测。三、汇报交流、获取结论。四、引起经历、形成概念。五、问题延伸、深化理解。学生在科学体验活动中将对本课的实验研究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掌握新的实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我就把这五部分展示给大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桌上纸包)同学们,在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纸包,请打开看看,知道是什么吗?食盐和小苏打是厨房中常见的物品,看起来比较相似,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导出课题并板书)
二、设计实验,验证猜测。
1、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验证猜测结果做好铺垫。)
2、引导实验设计: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关键是如何才能使对比过程公平?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并撰写实验计划。
(设计意图:通过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建构实验过程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条件的公平性。引导学生撰写出比较规范的实验计划)
3、学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的实验现象和记录的实验数据是说明实验结果,验证猜测的有效论据。)
三、汇报交流、获取结论。
通过实验交流,数据分析,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中得出实验结论,从而激发出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饱满热情,并获得成就感。
四、引起经历、形成概念。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设计意图:学生看见大量的气泡逸出,唤起生活中时常出现类似现象的场景回忆,激发学生想探究的兴趣。)
2、教师解释: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设计意图:明确实验步骤,规范实验操作,通过亲身经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下面的提问顺其自然。)
4、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实验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气体也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里析出,气体溶于水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并初步了解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气压的大小有关。在学生亲身经历中形成概念。)
五、问题延伸、深化理解
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在课文中的小资料,与生活相联系,说明水中的动物、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物质的运输-心脏》生物说课稿】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08-04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12-18
八年级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06-16
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01-07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2-05
生物质蒸汽发生器10-16
我国生物质发展现状01-0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生物质气化炉的智能控制12-09
国内外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2011)07-07
生物教案-运输血液的管道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