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库安全管理规定

2024-09-27

材料库安全管理规定(精选11篇)

1.材料库安全管理规定 篇一

强化安全主体责任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枣庄华润纸业有限公司作为香港荣昇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成立于1998年10月,是一家以生产石膏板护面纸为主导产品的大型外商独资企业。目前,公司拥有资产总额24亿元人民币,占地670余亩,员工1400余人,年产高档石膏板护面纸、高档灰纸板60万吨,是亚洲最大的石膏板护面纸生产基地。公司配套建设有大型自备热电厂和污水处理厂,通过了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计量保证确认认证。

公司生产的“鸿润牌”高档石膏板护面纸具有外观质量好、强度高、粘接好、抗热渗透性好等特点,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山东省环境保护优秀企业”、“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等几十项荣誉,是石膏板护面纸产品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继续引领中国高档石膏板护面纸行业的发展潮流。下面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现将安全生产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各级安全监督、检查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保障。作为造纸企业,最大的效益就是安全生产,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和谐生产氛围,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我们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且自上而下形成了“安全为天”的安全工作理念。我们在各级安全监督、检查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首,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具体分抓各项安全制度的建立和监督落实工作,形成了公司管理层横向组织体系。同时,由各部门指派一名副经理级以上领导任部门安全员、部门内部班组组成义务消防队的纵向组织体系。此外,还建立了以公司安保部全体人员组成的应急机动体系。公司内三大组织体系的建立,有效地保证了安全、消防应急机动处突能力。

二、以安全标准化管理为准则,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为保证公司安全组织体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安全工作的贯彻落实,公司制定和完善了三级安全文件,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纳入受控管理体系,并与奖惩、晋升等挂钩,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制度。要求新、老员工必须

严格履行“三级”安全教育,持证上岗;二是严格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检查的内容和形式分别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三是严格安全生产动火制度。作为重点防火单位,为便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消除,防患于未然,动火部位和个人必须遵守程序办理动火许可证,具备有特定的安全要求并在安全人员的监护下方可作业;四是严格安全生产检修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和检修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措施;五是健全安全操作制度和执证上岗制度。对电气焊、叉车等特殊工种的安全操作一一做了详细规定,严格做到执证上岗;六是建立健全安全防火制度。我公司部分生产原料属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为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对一切可能引起火灾的隐患、苗头,如火种等都控制在萌芽状态;七是建立重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切实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原料场、配电室、锅炉房、原材料库、化学危险品库等的安全管理一一作了详细规定,并分别制定有防火规范,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还以举办各种活动为载体,结合“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宣传教育,通过悬挂宣传标语、举行安全知识竞赛、消防演习比赛、安全生产,从我做起签名等活动,提高了公司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操作水平,为公司整体安全生产营造了和谐氛围。

三、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完善各种安全设施的配置。

公司内共设置消火栓(含壁式)531个,清水池2座,蓄水量达9000立方米,配备干粉灭火器1143具,二氧化碳灭火器93具,消防桶、铲各100余个(把)、消防沙池14座,消防钳和消防斧等工具一应俱全,消防管道贯通整个厂区,为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投资70余万元安装监控设备一套、摄相头200个,对重要害部位实行全天侯监控、全时录像,从而增大了技术防范手段。今年公司用于安全方面的资金达200万余元,用于今年安全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安全工作,从而保障了安全工作硬件设施的良好有效。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成绩,牢固树立安全就是保障,安全就是效益,抓安全就是发展的指导思想,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以此促进安全生产。为山亭安全生产,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枣庄华润纸业有限公司

2.材料库安全管理规定 篇二

纳米材料的特性:体积效应, 又称小尺寸效应。当纳米粒子的尺寸与传导电子的波长及超导态的相干波长等物理尺寸相当或更小时, 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熔点、磁性、光吸收、热阻、化学活性、催化性等与普通粒子相比都有很大变化。表面效应。是指纳米粒子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变小而急剧增大后所引起的性质上的变化。纳米晶粒尺寸的减小结果导致其表面积、表面能及表面结合能的增大, 并具有不饱和性质, 表现出很高的化学活性。量子尺寸效应。微粒尺寸下降到一定值时, 费密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能级变为离散能级, 纳米材料中处于离散的量子化能级中的电子波动性使纳米材料具有一系列特殊性质, 如特异性催化, 强氧化性和还原性。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微观粒子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磁化的纳米粒子具有隧道效应, 它们可以穿越宏观系统的势垒而产生变化, 即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化学反应性质。纳米材料表面原子数多, 吸附能力强, 表面反应活性高。催化性质。纳米粒子晶粒体积小, 比表面积大, 表面活性中心多, 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剂。而且, 纳米催化剂没有孔隙, 可避免使用常规催化剂时, 反应物向孔隙扩散。在使用纳米催化剂时, 不必将其附着在惰性载体上, 可以直接放入液相反应体系中。光学性质。纳米晶粒吸光能力强。其他性质。纳米材料具有硬度高、可塑性强、高比热和热膨胀、高导电率、高扩散性、烧结温度低、烧结收缩比大等性质。以上性质为其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纳米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许多行业都有广泛深入的应用, 如医学、环保、纺织、生物和电子等多个领域。而且, 科研工作者还在不断地研究扩大纳米技术的应用范围。在纺织领域中, 纳米技术的应用已有足够的积累和长足的发展。纺织行业中常用的纳米材料有:纳米TiO2、ZnO、SiO2, Fe2O3, 、Al203、Cr2O3、纳米云母等。通过一定的染整加工技术, 将上述纳米材料处理到织物上后, 可以赋予织物一定功能, 如抗静电、防紫外线、抗电磁波辐射、抗菌除臭和防水防污等优良性能。

3.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 篇三

关键词:纳米材料;生物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82-02

一、什么是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者由该尺度范围的物质为基本结构单元所构成的超精细颗粒材料的总称,根据物理形态划分,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和纳米相分离液体等五类。由于纳米尺寸的物质具有与宏观物质所迥异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等,因而纳米材料具有异于普通材料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性能。1984年,德国萨尔兰大学的Gleiter以及美国阿贡试验室的Siegel相继成功地制得了纯物质的纳米细粉。1990年7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正式宣布纳米材料科学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分支。

二、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纳米科技发展迅猛,大规模生产的各种人造纳米材料已经在生活消费品和工业产品中广泛使用。据统计,纳米材料已经应用在近千种消费类产品中,来提高原有的功能或获得崭新的新功能,包括化妆品、食品、服装、生活日用品、医药产品等领域。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由于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巨大比表面积等,纳米材料具有很强的“双刃剑”特性,即在提高原有材料功能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例如,美国科学家让一组小鼠生活在含20纳米特氟隆颗粒的空气里,结果小鼠在4小时内全部死亡;而另一组生活在含120纳米特氟隆颗粒的空气里的小鼠,却安然无恙。仅仅尺寸改变,竟导致如此巨大的生物毒性变化。美国科学家还发现纳米颗粒可通过胎盘屏障由母体进入到胎儿体;碳纳米颗粒可经嗅觉神经直接进入动物脑部;一些人造纳米颗粒在很小剂量下也容易引起器官炎症,或导致大脑损伤,使机体产生氧化应急,随纳米尺寸减小生物毒性有增大的趋势。研究还发现,纳米颗粒非常容易进入细胞,它们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什么影响?一些人工纳米结构具有自组装能力,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不同微环境里,会自组装成不同的可蔓延生长的特殊结构,这些结构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将产生什么影响?它们是否会干扰生命过程的正常进行?

三、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成为科学前沿问题

2005年12月,美国政府以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名义,召集世界各国政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人造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圆桌会议,讨论如何采取措施,保障“人造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纳米安全性问题之所以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如此重视,是因为纳米材料的应用事关人体健康和安全,而“健康和安全”永远是国家的重大需求。纳米科技事关国家前沿科技的发展,美国国务院代表在华盛顿的“纳米安全会议”上说“保障纳米科技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保持我们科技领先地位的国家战略”。纳米科技居于21世纪公认的前沿科技之首。因此,为纳米科技保驾护航,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同时,率先开展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就有可能抢占先机,抓住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机遇:人造纳米结构或纳米颗粒与生命体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未知领域,存在许多新现象、新问题、新规律,无论对纳米科技的发展或者对理解生命过程本身都孕育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抢占先机,就意味着拥有取得重大突破的机会。

四、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近年来,欧洲等地不断出现反对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应用的大规模游行,其实是因为人们不清楚纳米材料毒理学效应和纳米材料的安全性所导致的误解。因此,建立科学客观评价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方法,是扭转目前一提到纳米材料就认为不安全的误区的唯一办法。目前,国际学术界、政府和企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当务之急要研究人造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从结构明确、成分明确、剂量明确的人造纳米颗粒入手,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模型,分析预测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的行为以及它们的协同效应对生命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但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建立出合适的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评价方法,这也是目前发展纳米技术的最大瓶颈之一。尤其是生物微环境中纳米颗粒的检测方法,细胞环境中纳米颗粒的检测方法,体内纳米颗粒的检测方法等。已有的纳米毒理学研究结果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发现了一系列复杂的毒理学现象,但是机制不清;研究在大剂量,急性暴露下引起的毒性反应,虽然可用于“突发事故”的安全性评估,但对纳米材料含量低的纳米产品并不适用;缺乏实际工作现场的研究,导致无法对生产场所的安全评价做出正确的结论。综合考虑目前国内外纳米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中出现的生物安全性问题,我们首先要开展的工作是围绕与工作场所和纳米产品相关,已经规模化生产或使用的重要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展开研究,在科学上重点揭示生产场所纳米颗粒的释放与团聚行为;揭示在食品中大量应用的纳米颗粒进入胃肠道后的行为和命运;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这些纳米材料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以及皮肤相互作用机理;力争阐明影响工作场所和消费品中纳米颗粒生物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和共性规律,以及纳米颗粒与产品添加剂的复合——协同效应关系。同时,在应用上,筛选出能够用于评价纳米材料安全性的生物学或毒理学的指标,提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与工作场所和消费产品相关的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和评估程序,向国家提出相关纳米材料的职业接触限值,为国家建立相应的安全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4.水上安全管理经验材料 篇四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从认识态度上直面问题,集思广益。

领导干部深入现场蹲点,与码头业主、船户直接交流,聘请主干航道沿线厂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行风监督员,城区处还在各所办公大楼设立了处长联系信箱,第一时间了解船户的心声。通过政务信息这一形式,积

极向上级政府部门如实反应当前水上管理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数十条信息得到了市长的亲自批示,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亲自牵头,召集有关部门,使许多海事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文章-http:///找范文,到]

二、从内部管理上强化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

通过考核、双向选择等手段,对末位执法人员实行待岗或淘汰,把一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不能胜任现场管理需要的辅助执法人员予以辞退。城区处还专门出台了一项“绩效考核制度”,每月末根据出勤、完成任务、内部管理三个方面对各科室、所(点)进行考核。对原有的工作制度进行完备和更新,先后制定了《

110、12395接警工作程序》、《辅助人员管理规定》、《现场疏通航道及排除险情工作制度》等10余项工作制度,特别一提的是在《现场疏通航道及排除险情工作制度》中,明确规定:辖区所所长在上报险情而未得到回馈指令期间,应当机立断、积极主动地做好排挡除险工作,不应因消息传递时间消耗而贻误战机。

三、从海事基础建设上加大投入,提高现代化水平。

城区海事处根据航道发生堵塞的规律以及环城河限航管制后船舶绕道通行的实际状况,投入150万增设吴淞江胜浦、车坊、苏浏线唯亭、京杭运河望亭、苏西线西跨塘、太湖元山海事值勤点,将通安海事所迁移到相成区元和镇,负责苏州城北面及阳澄湖水域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使管理力量和值勤点、现场监控点的分布更加科学,大大提高了出警、处警速度,有效降低发生航道堵塞的频率。

三年来,投入600万元,用来新增顶拖、排挡的大功率海巡艇5艘、快速反应艇17艘以及50名辅助执法人员,还更新通讯设备,添置救助打捞艇1艘,建造2艘具有GPS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系统等设备的搜救海巡艇,建立覆盖太湖湖区的无线电中转台和搜救基地;在当前通航条件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充分改善的情况下,现场监管、巡航检查设备和管理力量的增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从现场监管上防控结合,推出新举措。

“防”在前:对易堵区域的值勤、监控点,投入20艘海巡艇、80余名执法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航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排除堵航险情。为使巡航检查措施落实到实处,领导轮流带班上航检查,并实行定人、定任务、定责任的制度,有效保证了巡查的工作质量。

“控”在后:继组织实施了“三无”泥船专项整治、四超船舶专项整治、古城河客旅船专项整治。04年以来,特别针对辖区大量“三无”、超载运泥船拥入主干航道航行、严重碍航这一情况,制定了《土方运泥船舶和“四超”船舶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相对集中的园区土方业主和运泥船船员组织开展了法律法规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有力肃清了水运环境;同时,以苏州市政府2号通告为契机,开展了京杭运河、苏申内港线、苏西线、苏浏线等干线航道沿线装卸码头的综合整治,使用码头协管员,实行专管和群管相结合的方式,共同维护通航秩序,对符合通航安全规定码头颁发《苏州市船舶安全靠泊评估证明》。

“新”举措:苏西线是我市贯通太湖水域与京杭运河的主要水上运输黄金通道,但是由于木渎船闸的限制,大吨位船舶的超航区航行,苏西线管理在这十几年以来成为我处水上安全管理的沉重负担。2003年会同航道部门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在苏州市政府、江苏省地方海事局的大力支持下,获准出台并实施了《苏西线通航安全管理规定》,采用发放通行证、控制大吨位超限船舶进入总量的办法对苏西线实施限航交通管制;2004年,对通航压力比较严重的苏浏线也召开了沿线厂矿、码头业主座谈会,制定了《苏浏线交通管制方案》,并于11月24日正式实施。对超限船舶的进入通过发放通行证的方法实行总量控制,并出重拳严厉打击“三无”船舶与违章行为,违章现象也大幅度下降,既保护了合法经营,也明显改善了苏浏线的通航秩序。2004年10月通过主动联系和协调,在太湖所顺利召开了包括无锡、宜兴、浙江湖州等环太湖海事单位参加的首届联席工作会议,探索建立联合预警机制;

5.公司安全管理交流材料 篇五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xx公司2005年被评为“武汉市青年文明号”,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团委的指导下,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紧紧围绕“节能降耗增效益,安全优质创品牌”的思路开展了各项工作。2006年车队青年文明号所经营的xx线路呈现出良好经

济发展态势,全年取得了营业收入xxx万元,营利xx万元,安全运送旅客72万人次,累计发班36602班次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的成绩。

今天我作为青年文明号中的一员,对我分管的安全工作,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与交流。

公司现有营运车辆xx台,在岗驾驶员xx名,2006年车队始终把降低交通违法行为,压降交通事故作为贯穿全年安全工作的主线来开展全年的安全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责任行车事故,一般事故与2005年同期相比有了大幅下降,2006年我带领车队安管人员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车队始终把驾驶员的思想素质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放在首位,分别于每月第二周、第四周的星期三定期组织全队驾驶员安全学习,让驾驶员全方位了解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安全动态,为了使学习形式不单一,不让驾驶员感到枯燥乏味,我在会议内容上也采取了多种形式,如组织驾驶员观看交通安全教育光碟,集体读报,做驾驶员应知应会试卷,针对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让参会驾驶员代表在会上发言,谈自己的安全驾驶心得体会等方法来引导车队驾驶员相互交流行车经验,今年车队还在车队办公室设立读书角,放上各类关于安全生产的报刊、杂志等资料给驾驶员阅读,通过这些教育方法提高了驾驶员的认识,开阔了驾驶员的视野,使安全学习不枯燥,不流于形式。从全年安全学习情况看,全队驾驶员到会率95%,对晚班和因特殊情况未参加学习的人员组织补习,补习率为100%,从而真正将安全学习落实到每一个人,全队驾驶员得安全意识发生了质的转变,由原来被动的要我安全成为现在主动的我要安全,在驾驶员心中树立了牢固安全意识,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二、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人类的思想意识是控制我们平常工作、生活和行为能力的前提条件,我认为不仅要在如何将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教育落实到实处上下功夫,也应该在全队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上下功夫,因为只有在我们管理人员脑海中先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驾驶员提高安全意识。为了让全队管理人员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在2006年冬防春运期间,队委会及全队管理人员按照公司要求,严格管理人员作息时间,并制定冬防春运的工作方案和工作目标,要求全队员工必须严格按方案来开展工作,确保了2006年春运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四月份,针对其它车队发生的几起交通事故,车队对自身的安全管理问题,全员的安全意识,各级的管理职责,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和安全管理的细节进行了自查,并要求队委会成员及每位管理人员写出书面自查报告,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六月份,全国第五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中,车队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及全体驾驶员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月相关精神,并在全队员工中发放了安全生产月活动资料,11月份,针对“黄石高管开放日”活动,我们组织驾驶员及安管人员学习了高管支队发放的《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知识手册》,通过以上集体学习和积极参与各项安全活动,车队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安全意思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道理,在全队员工中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围。

三、狠抓日常安全管理

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安全的基础。2006年,车队采取了“六”个严字方针来抓安全管理工作,即一严格坚持驾驶员安全学习管理制度;二严格按照上级精神做好全队员工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三严格落实安全检察、安全责任制;四严格驾驶员及车辆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驾驶员档案,车辆安全技术档案;五严格以养代修的车辆维修管理制度,斩断车辆机械安全隐患的无形“杀手”;六严格重奖重罚制度。车队安管人员在六个“严”字工作方针指导下,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定期对驾驶员的资质进行审核,并将车检工作落实到日常细微之处,发现问题车辆决不让其出门,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六个“严”字方针的实施,全年,车队门检、回检车辆1916台次,车辆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全队驾驶员资质合格率达100%,车辆二级维护率达100%,且各类随车物资时刻保持齐全、完好。在车队车检人员被公司统一管理后,车队仍然指定专人定期负责随车物资、打匪器械、灭火器材等物质的检查,并做好记录,有力保障了车队行车安全。

四、创新安全管理制度

为提高车队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杜绝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针对2006年公

安交管部门以“电子警察”为主的新的执法方式,车队及时制定了“驾驶员交通违法记录”、“驾驶员交通违法记分记录”、“驾驶员电子警察记录档案”等新的管理档案,并同时出台实施了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安全到扣分制,即结合车队品牌创建和末位淘汰制的考核制度,单独对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行车建立考核制度,给予一定考核分值。对出现交通违法行车的驾驶员扣除其

相应的分值,每季度进行总分,对安全分值不及格的驾驶员对其进行重点帮教,并给予罚款、下车学习等处罚。通过安全倒扣分制的实行,车队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行为次数有了大幅度下降,驾驶员守法行车的意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坚持动静态结合管理

车队坚持动、静态结合的管理措施,一方面严格行车记录仪管理,坚持每月四次对行车记录仪数据进行提取分析,逢节假日另外抽检。全年,车队共提取、分析记录仪数据1480台次,处罚违规超速一起。同时车队对低速混合路段进行了严格监控,并且严格行车记录仪故障报修制度,发生故障,安管人员必须填写保修单及时督促驾驶员维修,使全队车辆行车记录仪完好率始终保持在100%的正常工作状态,制止了开快车的现象,预防了因超速驾驶引发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针对车队各营运线路的运营情况,我们还对车辆的上客门开关次数进行了监控,有效的压制了驾驶员营运途中违法停靠上下乘客的行为;另一方面坚持每月上路检查,重点考察驾驶员实际行车中存在的问题及路面环境状况。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是否系好安全带,是否存在超速、超载、违章超车、疲劳驾驶,路面环境、路况是否有影响安全行车的因素存在等等,达到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的目的,以便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上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全年上路安全检查26次,共检车辆162台次,种种措施的落实,对安全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六、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对此,每次重大假日运输开始前车队提前做应急预案,调整好班次,严防驾驶员疲劳驾驶,连续驾驶时间均控制在4小时以内,全天持续驾驶工作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在安全和生产上必须协调时,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遇驾驶条件不良及恶劣天气,车队队委会和管理人员总是提前到岗,随时掌握道路情况,提醒驾驶员注意控制好车速,注意力要集中,遇到情况提前采取措施,杜绝各类交通违法事故发生。

七、科学调配驾驶员

原来车队安管人员对驾驶员出车前的精神状况只能目测,2006年车队通过正式启用人体“生物钟”这一科学的监控手段,对每位驾驶员进行管理后,可以科学的掌握每位驾驶员每天的身体状况。对那些身体状况处于不佳状态的驾驶员,重点提醒他们注意休息。车队在生产安排上也尽量依据人体生物钟提供的信息安排日常班次,避免驾驶员在状态不佳时出车,大大降低了行车中的安全隐患,确保了行车安全。通过一年的实践,这一科学的管理方法得到了广大的驾驶员的认同。

2006年我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足,在今后工作中还要继续加强管理和创新。

6.材料库安全管理规定 篇六

一、公司简介: ******公司,主要承担着第二采油厂、***所辖区域新井投产、井具搬迁、原由拉运、生活物质转运、生产指挥交通配属等任务。公司下设八个车辆中队,一个保养**,现有职工491人,其中管理干部29人,有驾驶执照人员359人,从事驾驶岗位人员344人。全公司现有各类型车辆392台,其中客车50台,工程车27台,小卡71台,中卡13台,大卡31台,各型罐车33台,各型特种车102台,各类生产指挥车(小车)65台,各类修理设备40多台。是一个集车辆生产和车辆修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车管单位。2001年,***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面临诸多的困难,首先是车辆生产生产分布华池、庆阳、环县等地,点多线长面广,车辆分布区域广,统一管理、政令一致的难度相当大,其次是去年内退,买断在我们始终以安全管理工作为重点,坚持“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给安全让路;当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牺牲效益保安全;当安全与速度发生矛盾时,降速保安全”的工作思路,以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安全制度的创新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活动,职工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形势良性发展,实现了无重伤、无死亡的“两无”目标,确保了安全、平稳的生产形势。

二、围绕安全生产,我们的做法是: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公司领导班子深知安全工作是事关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的大事,是组织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安全工作不仅从以前的注重生命安全性转向到健康安全性,而且安全工作已进入法制时期,安全立法与责任追究制度的构建出台,是悬在各级领导干部头上的一把双刃剑,前程、饭碗乃至刑事责任都与我们管理者的安全生产责任与义务水乳交融。在这个正确的认识指导之下,我们确立了“抓生产从安全入手,抓安全从生产出发”的工作指导思想,视安全工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加强了各个方面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多次的安全检查,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加强了不同层次的安全教育,正确地处理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质量等方面的关系,逐步在***公司建立起安全生产、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1、有计划、有安排、有重点、有落实,抓好日常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管理等工作。车辆单位,安全工作无处不在,车辆日常的生产运行过程就是一个消除来自各方面事故隐患的安全工作过程,因此,日常的安全管理是搞好安全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执行运输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十八法”为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监控手段。同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的由公司领导班子及基层队领导组成的安委会,群策群力,分析各基层队上报的工作难点和重点控制人员,制定相应对策,采取相应措施,为下一季度的安全工作指明方向。在生产组织中,我们按照“十八法”的要求,针对人员、车辆、思想状况、外部环境的不同,选派相应类别的驾驶员执行任务。对长途车辆,坚持履行长途手续,执行检验、安全部门、公司主管领导、调度四级把关审核制度。每逢节假日到来之时,公司提前制定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执行“三交一封”管理规定,要求请假人员必须在安全部门交执照、交行驶证、交钥匙后,安全部门在请假单上注明,中队、公司方可办理请假手续。在执行制度的同时,安全教育工作是我们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公司每天下午的生产会必讲安全,中队每日早晨的安全讲话上再三叮咛安全,这些工作都能够及时结合国家及局、处安全形势、公司安全状况、特殊生产任务等不同情况,提出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任务条件下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应注意的事项。今年以来,我们在安全教育中,抓住职工队伍中仍然存在的“安全工作听天由命,安全工作是增加负担,安全工作越讲事故越多”的错误认识,开展安全理性教育,激发了安全工作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

2、根据季节特点和工作实际,组织生产时先安排好安全工作。地处黄土高原的车辆运输单位,在生产组织中,受季节影响较大。由于环境恶劣、山路崎岖、坡陡弯急,给原本复杂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为此,我们结合季节特点和工作实际。在不同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安全措施,在夏季,天气高温、瀑雨不断,防洪防汛工作自然成为我们安全工作的重点,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防洪防汛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人员、车辆抢险小分队。对一些防洪项目,如车场排水渠、工房地基下陷、围墙外水道不畅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整改,做好了“防大汛、抗大洪”的准备工作。

三季度季节换季之季,人员不适应状况明显,加之生产任务紧,导致安全工作不利因素较多的现状,7月份气温一再升高,酷暑难当我们下发了公司《三季度安全管理特别措施》,公司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夏季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通知》,对夏季如何做好安全工作、预防事故发生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着重就工段修理过程中防火、防爆、防中毒和司助人员的防暑、降温等方面做了特别的规定。加大了安全检查及回场检查力度,消减物的不安全因素。并专门规定,对重点工作和5台车以上的长途任务,由中队干部带队,对10台车以上的作业任务,由公司领导带队,负责安全工作。二○○一年,我们对执行的几次大型任务,如钻井二处西安搬家、建安公司两次往安塞搬家,出发前公司都组织外出司助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工作过程中,由中队领导带队,做到了安全生产。对一些安全风险性大的工作,如在大卡车背通井机时,公司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人员保路保车,防止了“万一”的发生。我们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汲取每月十五日“车场日”对设备检查的经验,规定每月28日为公司“安全日”,并制订实施办法,重点检查人的不安全行为。这一天到来之时由公司领导带队对各配属区块驻外车辆进行检查,对驻外人员进行教育,对存在的问题,在现场督促整改,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去年以来,公司领导共带队检查12次,查处各类隐患78条,当场督促整改70条,责令回队整改8条。这个举措,从制度上促使管理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掌握安全信息,为下步的安全工作如何开展找准了方向。在冬季到来,天寒地冻、路滑路况差,我们及时制定下发了《冬季安全管理措施》及《冬季安全行车注意事项》,并选聘有驾驶经验的驾驶员,组织开展了实地冬季安全行车操作教育。同时还对车辆安全设施进行了系统检查,逐台车配备了防滑堰木、防滑链条和警示标志。从而,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安全系数。3.

根据我公司安全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对策,探索新的管理办法,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安全战略是我公司的首要战略,也是我公司工作的难点之所在,今年,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收编二处各单位总计150余台车辆和人员以及二处车辆系统两次重组整合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新招聘100多人中不安全因素多;三是设备老化,物的不安全因素多;四是安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外界条件、道路状况)的进一步复杂等等方面。为了消除以上不利因素对我们安全工作造成的影响,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在征得职工意见后分步实施了“住外片长负责制”、“重点人员领导承包制”和“车辆安全风险奖金考核制”等多项管理制度。经过一年的实施运作证明,确实起到了强化安全工作的目的。①

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坚持生产组织中以“十八法”为基本办法,来合理安排驾驶员的工作;坚持安全检查工作,查违纠错;坚持周一安全例会和每天早晨的安全讲话,做到了警钟长鸣;坚持职工思想教育,保持了良好工作心态;坚持投资硬件建设,对移交的25台工程车投资15万元进行整修,消除物的不安全隐患。这些办法的实施解决了今年以来我公司因车辆整合和新招聘人员问题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② 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处罚力度,起到了安全生产方面的震慑作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不安全行为。我公司现有各种机动车辆327台,交通安全管理的难度相当大,公司领导班子决定用铁的制度、钢的手腕、六亲不认的管理来保证交通安全。去年,我们严肃处理了3月25日和4月1日两起工作中喝酒的事件和个人,执行了交通安全管理的“四个一”处罚规定,有效刹住了喝酒风。处理了4月14日机械事故的有关责任人,防止了类似安全隐患的发生。去年1—12月份,我们坚持上路检查91次,检查车辆1356台,查处各类违章车辆27台次,处理4人次。实践证明,公司所下的决心是对的,处理个别人,教育一大片,产生了辐射和震慑作用,为公司整体安全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③、探索安全管理的新办法,适应新时期的安全工作。今年公司每月召开一次全体职工参加的安全大会,集体上安全课,增加安全讲话的效果,每季由召开一次安委会,探讨下一步的安全工作,制定安全措施。这些方法一方面解决了安全工作中的难点,一方面起到了加强职工安全意识的作用。我们探讨用经济的手段来管安全的办法,实行了车辆安全风险奖金考核制度,在全公司建立起了一种安全生产上的风险共担、荣辱与共的管理机制。针对人员分散、驻外片点安全管理松懈的问题,制定了片长负责制,给予片长相应的管理权力和报酬,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驻外人员疏于管理的问题。对招聘的100多名人员,一人不漏地制定帮教措施,帮助其提高技术素质和驾驶技能,并坚持先考核,后上岗的原则,避免了一些技术素质差的人员上岗。这些办法的实施,为我公司创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打下了基础。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溶入了“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的企业安全理念。我们车辆整体状况差,新度系数仅为0.6,为防止因机械故障引发交通事故,根据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将15日的“车场日”检查工作与季度设备大检查工作结合起来,机动部门以检查车辆的传动、制动、转向等影响安全行车的关键部位为重点。安全部门检查车辆灭火机完好配备状况、特车压力容器使用情况等方面。一年来,共开展设备检查工作12次,共检查车辆3866台次,查出问题238个,整改率达到100%。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物的不安全因素。4.

7.材料库安全管理规定 篇七

2013年以来进行的行政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监管工作由质监部门划转给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而食品接触材料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仍由质监部门负责。

加强和做好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安全监管,成为质监部门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能之一。这项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只能做好,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何谓“食品接触材料”

所谓食品相关产品,包括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国际上通常称为“食品接触材料”。对食品接触材料(FCM)的定义,欧盟是指预期与食品接触的、或已经接触到食品且预期供此所用的、或可合理地预料会与食品接触、或在正常或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会将其成分转移至食品中的材料和制品。美国FDA则认为是一种间接的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接触的物质,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而这些物质本身并不用来在食品中产生任何效应。

食品接触材料虽然属于工业产品,但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其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一方面,食品接触材料用于包装食品、保护食品以免受到空气、光线、微生物等的影响而发生变质;另一方面,由于与食品直接接触,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可能直接迁移至食品中或与食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引起食品品质下降或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接触材料的有害物质主要有双酚A、增塑剂、甲醛及三聚氰胺、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等,这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毒性,还可引发系统功能紊乱,特别是影响新生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例如,果汁中的酸性物质可能会腐蚀金属使铅、镉和汞等金属离子进入果汁,累积在人体之中无法完全代谢,极易造成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又如塑料包装中的苯、甲苯、塑化剂等物质迁移到食物中,将对人体产生慢性危害,可能增加人体患癌的风险。因此,保障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对保证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广东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国家质检总局从2006年开始对食品接触材料(食品相关产品)推行生产许可制度。目前,仅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餐具洗涤剂,工业和商用电热食品加工设备,压力锅等5类100多种食品接触材料纳入生产许可管理目录。

为摸清广东情况,广东省质监局编制了食品接触材料分类摸查目录,并开展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摸查登记工作。据广东全省地级以上市上报的数据,广东省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目前有6146家,其中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2910家,核发生产许可证2921张(包括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2390张,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187张,餐具洗涤剂135张,工业和商用电热食品加工设备171张,压力锅38张),未纳入生产许可管理的3236家企业,主要生产包括陶瓷、金属、玻璃等材质的餐具、厨具、食品容器、食品生产设备和工具等,以及食品接触机电产品,水处理剂,食品生产专用的印刷油墨、润滑油等等。

目前,广东省各级质监部门主要通过严格实施生产许可、积极开展监督抽查和风险分析等措施对食品接触材料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监管。对尚未列入生产许可管理目录的食品接触材料,由于产品标准滞后、监管依据不足、监管力量薄弱、监管经费匮乏等原因,采取监督抽查为主、风险分析为辅的监管方式。从监督抽查情况来看,广东省企业生产的食品接触材料主要存在食品用塑料制品苯类溶剂残留量超标、蒸发残渣超标,食品用纸制品荧光物质超标,日用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超标,玻璃制品抗冲击、耐内压力项目不合格等问题。

广东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是食品接触材料生产行业整体水平偏低。广东食品接触材料生产加工行业小企业占大多数,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产品不合格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风险。

二是标准严重滞后甚至缺失。比如由于高分子材料的高速发展,一些食品接触材料产品标准缺失,生产者无标可依。如PES、PPSU等新型材料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卫生标准。一些重要标准如GB 9686、GB 9687、GB 11333、GB 9681等制定于上世纪90年代甚至80年代,由于生产产品新工艺的出现,已明显滞后科技发展要求。加之目前标准归口管理单位众多,很多产品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并存,标准间存在交叉、重复、脱节、矛盾等问题,急需完善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框架。

三是没有建立有效的责任链条。政府的定位就是要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裁定纠纷双方的责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国内现行以行政监管为主的市场监管模式,严重扭曲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供给和消费者需求的权责关系,使市场主体责任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行政监管资源远超发达国家,监管成效却不明显,市场秩序难以规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四是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迄今尚未针对国内食品接触材料安全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五是消费者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意识淡薄。消费者过于关注食品本身的安全,对于包装材料仅凭肉眼的观感判定是否干净卫生,对食品包装不当,使用不当所造成的食品污染等安全问题关注甚少;等等。

发达国家食品接触材料监管模式

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食品接触材料有效监管的基本模式是,以强大而完善的技术法规体系为后盾,通过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制定可靠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卫生限量,并通过不断更新法规、检测技术及加强监管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一、欧盟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监管体系的构成,是以法规和指令的形式颁布有关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法令,欧盟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规范大多不作为“标准”,而是以法规指令的形式发布。其法规及指令框架包括通用要求、特定措施、单独措施等三个层次的法规及指令,对尚未制定“特定措施”的食品接触材料以理事会名义发布《政策综述》,包括决议和技术文件。

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议会对欧盟食品接触材料监管进行决策、立法和监督。欧洲食品安全局为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的官方决策咨询机构,提供科学建议与危险评估。

欧盟对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监管采取风险分析作为其基本模式,以此来指导各项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管理、风险评估与风险交流。

二、美国

美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定义与其他国家不同,将食品接触材料纳入食品添加剂管理范围,并将其中的活性物质定义为间接食品添加剂,接触材料的组成部分与直接添加到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一样,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FDA全权负责对这些添加剂的审核和批准。管理方式分为免于法规管理、食品添加剂审批、食品接触物质通报三种情况。FDA下设的食品安全及营养中心是对食品接触材料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主要工作职责为:企业监督检查、样品抽查检验,进口产品监督,添加剂上市前的审批,直接接触食品的物质及婴儿食品的通报管理,管理条例及质量标准的发布,消费者调查,实验室研究,食品加工包装试验,信息汇集及信息分析等。

三、日本

像欧盟,美国一样,日本良好的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监督管理的基础之上。在《食品安全基本法》下细化各种食品接触材料,提出符合其特征的法规。日本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机构从级别上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一级为“一委两省”,即食品安全委员会、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承担着风险评估的重要职责,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的有关部门可采取必要的安全对策,并监督其实施情况。地方一级为地方公共团体(即都道府县)中的食品安全行政机构,对所属辖区的生产商和食品店进行定期检查。

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我国有关食品接触材料的管理,无论从法规与标准覆盖的数量、立法和制标的程序、依据,还是执法和监管的理念与模式,都与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欧盟、美、日等国家均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管理与对食品添加剂、食品本身的管理一起构成了对食品安全的全面管理。我国的管理法规大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制定的,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理化指标、卫生要求、添加剂对食品污染的控制、增塑剂的使用等等还处于20年前的要求。

二、发达国家充分引入了危险性评估的原则,评价一种新材料的安全与否除考虑材料本身的结构、性质外,还充分结合其应用于食品的用途,以迁移量为基础评价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依此制定标准法规。我国在此方面还是空白,还未系统性执行危险性评估原则。

三、发达国家积极发挥生产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技术力量,大量的安全性评价等实验室工作基本由生产者自己完成,政府只是起到统领协调作用。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大企业少,小企业多,相当部分企业没有掌握产品的卫生标准和检测方法,缺乏对产品卫生评价所需资料和自我检测能力。

四、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将食品包装安全等同于食品安全,按照食品的监管体系来监管食品接触材料,在生产环境、产品质量要求和处罚依据方面,对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与对食品的要求同步进行,并将其当作食品生产的一部分来对待。而在我国,由于历史和观念等原因,食品接触材料和食品向来是分别对待的,截至目前,仍将食品接触材料看作是食品安全延伸的问题,实际重视程度与食品安全问题无法相提并论。如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就充分体现了这点差异,该法规定,食品抽样检验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而食品接触材料监督抽查经费,并未规定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对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市场能做的应交给市场做的精神,应逐步建立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现代治理模式。一方面,以权益保护为制度设计的基础,落实企业的首负责任,形成可以追溯的责任链条;探索引入社会保险和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弱化行政监管,强化民事诉讼,降低维权成本,激发消费者监督的力量。另一方面,以风险分析为监管的基本模式,强化风险监测、管理和交流,及时化解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的质量安全风险。

一、制定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权责关系。

推动制定《食品接触材料生产加工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或者更高层次的立法,明晰市场主体的权责关系,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让政府监管回归到合适的位置。

例如,将生产许可管理改为企业许可登记或备案制度,政府对产品开展监督抽查或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开展工厂审查,对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控,并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增加消费者维权的收益,提高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让消费者监督变成社会监管的主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同时落实商家或企业的首负责任,引入符合性声明或承诺制,建立起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可追溯的责任链条;引入产品质量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对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降低企业的风险。

加大风险监测与分析管理力度,及时化解行业性、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制定指向明确的技术法规或者指令。参照欧盟的做法,这类技术法规或者指令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适用于所有食品接触材料的“通用要求”;二是适用于某类材料的“特定措施”;三是针对某些特定物质的单独措施。

二、修订和完善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体系,为检测和执法提供依据。

针对目前标准滞后、缺失、矛盾等状况,主动与卫计委等部门沟通,界定食品接触材料有关标准制修订的权限职责,根据目前检验检测和监管工作的需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制定标准制修订工作路线图,督促和指导企业完善企业标准,推动完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三、强化风险监测与分析,及时化解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质量安全风险。

风险监测首先要建立信息来源模型,尽可能拓宽信息来源和获取风险信息的渠道,并对信息及时进行甄别核查。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管理、评估和交流,是食品接触材料监管工作之源,用以指导各项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及时消除风险,保障安全。引入成本收益风险分析方法,重点关注行业内存在的利润增长点,发现其中潜规则性质的风险点。

当企业通过违法手段能够获取较高收益,而违法的成本又不够高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即可能被牺牲,市场上也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以不锈钢压力锅为例,许多企业采用成本及安全性较低的201不锈钢型材而非国家标准要求的304型材进行生产并投放市场,由于价格优势导致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再如,生产矿泉水塑料瓶胚的企业,如果需求方要求不高,当用于生产瓶胚的新料与废旧回收料存在较大价差时,极可能使用废旧回收料进行生产,因而出现质量安全风险。

四、建立和完善食品接触材料监管的机构和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8.材料库安全管理规定 篇八

电动汽车电池的安全性最重要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当今,杨裕生从动力电池的角度考虑电动汽车的发展,在一片埋怨电池比能量不高的发声中,他大声疾呼要将安全性永远放在首位。

他一一列举了近年来频发的电池组着火事故:深圳某公司在公司本部的小轿车、武汉大客车、曹妃甸大客车着火;2011月5月14日,合肥一辆大客车冒起浓烟;2011年9月3日,深圳223路双层混动公交大巴冒烟;南方电网的储能锂离子电池组冒烟2次;2012年3月27日,山东理工大学大巴镍氢电池失火;2013年上半年,山东电动汽车的铅酸电池爆炸……。可见,绝对安全的电池是没有的。杨裕生总结道:“电池比能量越高,安全性问题越大。”他认为,电池安全性是一个事故概率问题。既然是概率,它就可以用数值来表示,现在还是空白,应该花力气解决。

诸如此类的安全性事件,国外也不胜枚举。例如Fisker Karma车一年内发生了3次自燃事件;2013年1月7日,波音787客机使用的日本汤浅锂离子电池在波士顿洛根机场着火,全球的50架787梦想客机全部停飞,约4个月后,美国联邦航空局才又批准787梦想客机恢复商业飞行;但6月4日,波音飞机的锂离子电池再次燃烧。风光十足的特斯拉,2013年10月1日起的45天里就烧了4辆车,事故频率创了世界最高纪录!为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用的镍钴铝正极材料,电池比能量虽然较高,但安全性欠佳。

如何将燃烧、爆炸事故发生概率降低到最低点,杨裕生院士认为要从三个层次做起:首先,要承认电池组像汽油箱那样,是一种含高能物质的部件,有危险性的本质;其次,要将使用电池作为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和高电压器件一样认真对待,防患于未然;最后,要认真研究降低电池事故概率的措施。

要充分用好安全性高的现有电池

他说,今后十年内要充分用好安全性高的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电池,要通过陶瓷复合隔膜、耐热隔膜、热阻断隔膜,电解液中热聚合添加剂,离子液体等途径进一步改善安全性;通过提高电极材料比容量和密度、改进电池结构和工艺流程、严格控制质量、提高一致性,优化管理系统(BMS)等途径提高比性能和寿命。

杨裕生说,他赞成研制比能量更高的锂离子电池,包括高比容量负极硅和金属氧化物材料,正极三元和富锂锰基材料,但要耐心、细致地解决安全问题。锂硫电池和锂空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更高,但安全性、寿命、能量转换效率和比功率都不高的缺点要用更长时间、更大的投入才能克服,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在电动车上实用的。特别是锂空电池,上述4个问题更突出,难度比锌空电池大得多,而所有金属空气电池经历上百年,至今无一可以作为可充电池规模使用。

用锂离子电池做好增程式电动汽车

在杨裕生看来,我国当前电动汽车发展“应该用好当前的电池来做好当前的电动汽车”,以微小型、短程、低速纯电动车为突破口,中大型汽车要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为主要过渡车种。

杨裕生列举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十大优点:1.不必配太大容量动力电池—且可远行;2.电池组不会缺电和过放电—寿命延长;3.不一定用锂离子电池而用别种—价格低;4.夜间在停车场充电不另建充电站—省地;5.夜间充电使用电网的“谷电”—电网“填谷”;6.不需要充电/换电的周转电池—投入低;7.不需要大量的换电设施和人员—运行省;8.传统汽车设施和成就全继承—易加工;9.现有技术就可节油50%以上—节能减排多;10.政府补贴负担轻—较容易过渡到无补贴。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概念最初是美国人提出来的,最早做出增程式电动公交车的却是中国人。”杨裕生说,“但在乘用车方面,2012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了两万多辆增程式电动轿车,而我国却引导企业生产与燃油车性能全面比拼的高档纯电动汽车,虽然补贴很高,市场反响却冷淡。”

慎用锂离子电池做高级纯电动车

“慎用锂离子电池做高级纯电动车。”杨裕生举了个BYD—e6例子:每辆车价格36万,续航里程可达300km,百公里耗电量为19.5度,使用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近700公斤。这款续航里程不短、补贴也不少的纯电动汽车,为何用户不多呢?主要是不节能,性价比又赶不上燃油车,能花大钱买的富人不很多。

同样理由,他认为特斯拉Model S在美国卖得火,但在中国不一定会那样风光。

如果做好微、小型纯电动车,用比能量可达90~130Wh/kg、比功率可能大于1000Wh/kg的磷酸铁锂和锰酸锂锂离子电池,车重小于1吨,充电一次可行驶200公里,速度可达到80公里/小时,电池少,安全性高,价格低,又节能,比做豪华、长程车更合理。

微小型纯电动车,也有新技术、新设计、新水平,并且有节能、省钱、安全等优势推动其发展。所以,全社会都应改变观念,以使用节能小型纯电动车为荣。

铅酸电池:微型、低速、

短程汽车动力电源

现用铅酸电池的微小型、短程、低速纯电动汽车,价廉,安全性高,满足二、三线城市和乡镇行驶需求,又不要国家补贴,家用电表不需要增容就可以充电,节材、节能,使用与维修都方便。“低速电动车技术积累较好,它还是发展更先进汽车的阶梯。”杨裕生认为,低速电动车供不应求,说明它真是适合中国国情。

由于这种车最高速度约50km/h,达不到“双80”的国标(最高车速不低于每小时80公里,续航大于80公里)。“虽受群众欢迎,却不让生产,也不能上牌照。政府应该改变政策,解决此矛盾现象,让低速短程车大量跑起来,立即可大量节省汽油,减轻城镇空气污染—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杨裕生说。

nlc202309011520

他还说,我国已研制成功铅炭电池,与铅酸电池相比,寿命延长,比功率提高60%,有可能使微型汽车达到“双80”的国家标准,应该大力促进其发展。

不要冤枉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本身不污染环境。每一辆燃油汽车都有一块,乘车人干净、方便,但是,有的人下了车却污蔑它“污染、落后”。

铅冶炼和再生铅加工过程的环保工作很重要,如管理不善,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杨裕生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即使是养猪,如果管理不当,粪便排放到河水中,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铅酸电池也是一样,加工过程完善了就不会污染环境。美国的铅酸电池产量与我国相当,但不列为污染行业,是由于政府和企业都尽了责任。”

杨裕生院士呼吁:“不要冤枉铅酸电池。”他说,由于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力,造成铅中毒的事件频发,却要算在铅酸电池的账上是不公平的。

明确企业责任,改革补贴政策

杨裕生说,我国对中高档电动乘用车的补贴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属最高的,政府希望利用高额的补贴来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事实上却适得其反。

过高的补贴,泯灭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养成了对补贴的过分依赖思想;也违背了市场规律,影响了企业根据市场规律自主选择电动车的发展方向,甚至有企业单纯冲着补贴搞新能源汽车;还有甚者,企业乘机抬高电动车价,加大了向无补贴过度的难度。

在谈到企业社会责任时,杨裕生说,汽车企业在大把赚钱的同时,带来油料大量消耗、严重污染空气等负面影响。因此,各汽车企业有义务、有责任生产电动汽车,并逐年提高电动汽车在本企业产品中的比例额度—如1%、2%、3%……“义务和责任是不容讨价还价的,更是不必用金钱换取的。”

杨裕生说:“目前用高补贴强推高端电动汽车,是在鼓励企业生产高价、高利润的车,但企业并不担心因车价高而难销,因为有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全部收购。”“按这条路走下去,政府花销很大,企业获利可观,却根本看不到市场化的前景。”杨裕生表示,为此有关部门应放弃强推高速远程纯电动车市场化的打算,放手让企业自主研发有销路的电动车。同时,要允许发展低速短程车,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电池,以少量的油在车上补充电能,大力发展节油50%的增程式乘用车和公交车。

已过耄耋之年的杨裕生,以他满腔热情诉说了对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求实见解,听众报之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9.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汇报材料 篇九

一、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基础建设情况

1、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

公司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质量管理责任部门为工程部。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结构图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结构,质量管理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

安全管理目标:杜绝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杜绝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杜绝负主责的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杜绝火灾事故;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 一般事故控制在千分之三内。

2、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以及考核,项目部建立了以下专项管理制度:(1)、工程质量控制措施(2)、工程进度控制及管理办法(3)、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及标准化管理(4)、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制度

(5)、分部分项及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管理细则(6)、工程竣工验收管理细则(7)、材料设备管理制度(8)、现场签证管理(9)、工程交接验收管理办法(10)、工程档案管理办法(11)、设计图纸管理办法(12)、对监理的管理要求(13)、安全生产责任制(14)、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

3、质量教育培训

(1)购买了各类工程施工质量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使各类人员懂规范、会操作。

(2)及时进行质量技术交底。要求总包技术负责人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一级质量交底,质量管理人员针对作业队各个工种分别进行二级质量技术交底,并认真填写记录及时归档。

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

1、事前控制

(1)项目部要求各施工队伍都应担负起质量管理责任,以各自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要求监理和总包建立了《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原材料质量动态控制制度》、《工程质量奖惩制度》、《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

(2)进行图纸会审,为了在施工前能发现和减少图纸的差错,能事先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在项目质量计划编制前,由我方主持,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熟悉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工作。

(3)对材料商提供的材料进行对比选择合格的材料进行施工,材料采购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2、过程控制

(1)项目部安排节假日领导现场值班制度,确保现场随时有人,处理现场紧急情况。

(2)原材料控制

要求按质量规范,对进场材料进行报验报检制度,由监理旁站进行现场抽查抽检取样,确保进场材料满足设计规范和国家标准。

(3)工序控制

施工工序控制,工序质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在过程中严格控制工序质量。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施工过程中主要对钢筋、模板安装等隐蔽施工进行了分序全面的检查监控,要求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了“三检制”,并且在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才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技术员和质检员现场值班监控,对混凝土的振捣、模板位移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了全面的过程监控,保证了各项施工质量,目前无钢筋和混凝土质量事故发生。

3、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由开工到现在,进行的基坑验槽、基础动测和钢筋模板隐蔽验收等专项验收,重点和关键节点请建设工程质监站人员和质监站人员亲临现场,共同把控质量要点。

三、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项目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检查评价体系,制定安全措施计划,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综合治理。

现场安全员做好安全控制,目的是保证项目施工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和文明卫生是安全控制的三大主要措施。

文明施工目标:督促各施工队按照有关法规要求,使施工现场和临时用地范围内秩序井然,文明安全,环境得到保护,交通畅达,防火设施完备,场容和环境卫生均符合要求。

协调现场各承包商、监理、业主内部各有关部门、地方之间的关系,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具体实施情况: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程序

1、确定安全管理目标

2、编制安全措施计划

3、实施安全措施计划

4、安全措施计划实施结果的验证

5、评价安全管理绩效并坚持续改进。

二、安全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2、管理目标

3、组织机构与职权权限

4、规章制度

5、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

6、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7、应急准备与响应

8、资源配置与费用投入计划

9、教育培训

10、检查评论验证并持续改进

三、下列工程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下列工程应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方案(1)现场临时用电工程。

(2)脚手架工程: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3)塔吊、施工电梯等特种设备安拆工程。

2、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有设计、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说明

3、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安全技术人员编制,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审核合格、由施工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10.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汇报材料 篇十

河南航天建筑工程公司承建施工的××××××××工程位于××××××,目前,已按照合同约定条件要求施工完毕,达到竣工待验要求。

本工程(工程特点××××结构),交叉流水作业频繁,施工工种多,工期紧且位于(特殊地段?)院内,安全文明施工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本工程一开始,项目部就确定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一起抓的指导方针。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从人员组织、制度的制订到实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部署,确保工地达到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一、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领导重视是关键;

项目部自成立以后,首先申请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到现场进行指导,对公司及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从思想上、管理上、组织上、措施及制度落实上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确立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指导思想。而后项目部又在施工当中,组织主要人员参观省市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使项目部管理人员抽象的管理意识与具体的管理效果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从而能够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知道实际的安全文明施工工作,使其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安全文明工地。

二、加强安全管理管理,健全组织机构。

在项目部管理人员思想成熟的情况下,项目部又建立了以项

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并健全了专职安全员、文明施工管理员、各工种专业管理员,完善了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机构,同时要求各管理人员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事事有人管、天天有人抓,并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一标三规范“即《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项目部又编制了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与各层次管理人员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了一系列围绕日常生产管理的合理制度,为文明施工达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文明施工硬件建设

在搞好思想建设的同时,项目部对硬件建设也十分重视。设置了坚固、美观的大门和围墙。安全通道及操作棚悬挂了安全标志及安全标语,硬化了路面,设置了水池、排水沟。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

四、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自开工以来,我项目部及公司对进场人员多次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的不准上岗,并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对职工进行教育及纠正违章教育,使警钟长鸣,彻底克服侥幸、麻痹心理,作到遵章守纪、不违章作业、不伤害自己和别人。项目部经常组织检查,及时对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预报、预防,并根据检查信息,及时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项目部将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 更要常抓不懈,争创精品工程、争创省市级安全、文明达标工地,为我市、省创建工作出一份力。

最后,再次向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专家表示感谢!

11.材料库安全管理规定 篇十一

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法》第二条规定: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应遵守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等具有较高风险的食品相关产品,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实施生产许可。第五十二条规定: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印(贴)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这样做,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和监督,便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监督检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

1.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现状

2009年《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后,将食品包装材料纳入管理范围,实施卫生监管,我国包装材料的管理才逐步完善,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也在构建之中。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标准主要由通用性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检验性方法标准三部分构成,基本具备了较为完整的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雏形。

其中, 最为基础的通用性基础标准主要有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23887-2009《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和SN/T1880《进出口食品包装卫生规范》。

产品标准主要由产品安全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构成。产品安全标准规范了诸如塑料、橡胶、陶瓷、复合包装袋等一系列包装成型品的卫生规范,这些产品安全标准主要规定了产品的卫生指标。除此之外,还有GB19778-2005《包装玻璃容器铅、镉、砷、锑溶出允许限量》、GB12650-2003《与食品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等涉及具体的重金属溶出量的安全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则是针对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日常用品的耐热性、机械强度、阻隔性等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标准主要有两个标准系列,一是GB/T5009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系列,其中GB/T5009.156-2003《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是比较通用的基础方法标准;二是GB/T23296食品接触材料中物质迁移量的检测方法系列,其中GB/ T23296.1-2009《食品接触材料 塑料中受限物质 塑料中物质向食品及食品模拟物特定迁移试验和含量测定方法以及食品模拟物暴露条件选择的指南》规定了迁移实验的通用要求。这两个标准系列分别规定了包装材料总添加剂的安全限量指标和迁移量指标及其试验和检验方法,是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检验方法的主要指导标准。

2.完善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的建议

虽然我国在完善食品包装材料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上做了很多努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短缺、标龄长等问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国际贸易和食品安全的需求,因此应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标准整合清理工作,完善标准体系,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要求、安全方面的质量要求等应当制定统一的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应加强食品包装材料安全风险监测及监督抽查,不断扩大风险监测的范围、种类和检测项目,进一步健全风险监测体系。

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查的特点及主要检测项目

食品接触材料作为威胁食品安全的危险源之一,在食品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影响,包括初级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储运和流通以及餐饮服务等生产消费全过程。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同时,更是将监管的重心前移,积极开展风险监测工作。

1.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的不同之处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等活动,对系统性的风险进行连续监测,从中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而监督抽查突出的是当前食品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带有明显的针对性,而且主要得到的结果是某环节中某种食品是否合格。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区域性、群体性、基础性的数据和相关信息。目的主要是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咨询,为风险评估与标准制修订提供科学数据。而监督抽查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发现不同类别、品种、批次食品中有问题的个案,目的是为行政处罚提供法定证据,并对食品生产加工者的行为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

风险监测计划中检测指标的确定、采样量的分布等细节,不仅要考虑可操作性,还要考虑包装材料的消费量、地域分布等特征,是严谨的科学论证过程。由于风险监测不是监督执法行为,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还需按照监督抽检的要求进行采样检验。监督抽查通常是针对特定问题或隐患开展的常规或专项抽查,是由各监管部门依据标准在本监管环节中开展的执法监督活动,采样过程是依法取证的行为,抽检样品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履行法定的手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最关注的是具体产品是否合格。这项工作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后续的行政干预手段,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常见的有召回、查封、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和强制措施,是一种具体的执法行为。

nlc202309011459

监督抽查工作从建国初期卫生部门就已逐步展开,现有各相关部门也已经开展多年,经验比较丰富,也拥有较健全的监督队伍与组织网络。而我国2010年才正式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上基础比较薄弱,方式方法等都还处于探索创新阶段。因此,现阶段应掌握和摸清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一般规律,搜集基础数据,掌握各种健康影响因素的波动趋势,并据此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2.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查的有机联系

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查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1)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查都是按照各自的法规或规范采集样品,采集的样品符合法定或技术规范的要求,都由具备资质的检验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数据。对媒体曝光和公众非常关注的对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风险评估机制,选取检测能力和人员技术水平较好的监测点开展应急风险监测。同时,各相关监管部门也立即采取行动,在各自的环节进行突击监督抽查。对这些检测数据最终汇总后,做出科学的评估结论。可以看出,我国在突发食品安全事件中的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查得到了很好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整合、数据共享。

(2)风险监测为监督抽查提供线索,而监督抽查为风险监测计划提供参考。《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相关部门可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如突击检查、全面排查等。而各监管部门也应当主动收集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并配合卫生部门核实信息,必要时应及时调整当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同时,各监管部门也应当根据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向卫生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议,如果建议被采纳,就可能纳入风险监测计划,作为专项监测来开展。

3.食品包装材料安全风险监测的主要检测项目

目前,我国对于食品包装或容器用接触材料成型品和原料的安全检测项目是一致的,主要检测项目可分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个别材料还规定有溶剂残留量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具体检测项目及标准见表1。

食品接触材料,特别是包装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其检测方法也多种多样。例如,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技术等测定包装材料中的铅、砷等重金属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测定包装材料中的增塑剂、残留单体等。

对风险监测工作的建议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将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与修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制定计划,监测范围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遵循优先选择原则,兼顾日常监测范围和年度重点。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体系,有利于全面了解食品污染、食物中有害因素、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评价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和污染趋势;分析研判健康风险隐患,为风险评估、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收集科学数据;为开展针对性监管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意见;为政府制定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技术支持。

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实际风险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统一标准,加快标准整合清理工作,完善标准体系。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要求、安全方面的质量要求等应当制定统一的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

(2)建议实施高风险产品目录管理,动态调整,根据风险监测计划及实际情况适度调整风险监测计划及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监督抽查管理,强化分类管理、风险管理。同时,应加强食品包装材料安全风险监测及监督抽查,不断扩大风险监测的范围、种类和检测项目,进一步健全风险监测体系。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不仅能挖掘出问题食品,进而打击违法行为,而且为制定修订标准提供依据,更能促进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从根本上杜绝问题食品。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保障食品安全,我们期待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风险监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上一篇: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心得体会下一篇:共青团入团申请书400字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