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精选4篇)
1.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 篇一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的自由起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必然即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客观的、确定的趋势。自由指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是通过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的实践而获得的。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让还学生在课堂中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教学的内容,在当今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这越来越是我们做教师的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真正的自由起来。
自由是人的本质,是现代人的权利之一,理所当然,学生也应享有自由。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由,不是指上课纪律的散漫和学生学习习惯的懒散,而是强调在教学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对所学内容的轻松接受。而且能够达到由于强烈的兴趣而长久记忆的效果。
然而,教学中要体现学生自由,还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一、学生上课时思维的自由;
二、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创造的自由;
三、学生参与教学的自由。
一、学生上课时思维的自由
皮亚在《儿童心理学》中有过这样的一段话: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都有适应和组织(或建构)的倾向,这同时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物有机体的行为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另一方面,这种适应性的变化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的组织过程。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个体的每一个心理的反应,不管指向与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组织是通过整合和协调生理或心理结构,最终形成较复杂系统的心理倾向。组织过程的运作,保证了所有结构能合适地发生相互关系。因此,学生自由的思维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的参与的关键,更是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的必要条件。这方面的内容在具体操作中还可以分为以下四小点。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树立现代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教师要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个称职的数学教师应扮演组织者、引导者、主持人的角色,而不应扮演我讲你听,我呼你应,二、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创造的自由
如果认真掌握知识的学生,一般的情况之下他们是会做到举一反三的,但是要有善于发现并鼓励和启发学生的这种意识,我认为这就是给与学生创造的自由的空间。
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性呢?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1、适时“问”,发展创新思维
适时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操作方法进行改进和革新,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如教学《钳子的使用》一课,当要求学生用钳子制作衣架时,我简介了操作方法,即“衣架颈——衣架身——衣架钩”之后,提问:“你认为衣架还可以怎样做?”学生沉思片刻之后,马上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并讲出了各自的道理,有的认为应按衣架钩——衣架颈——衣架身的思路做,这样可以避免做衣架钩时铁丝不够用的问题;有的同学认为应将铁丝三等分,在两个等分点上弯出衣架身,再做衣架颈,最后做衣架钩,这样可以防止衣架身左右不平衡的问题。我对学生想出的两种方法都表示支持,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尝试,最后让他们说出各自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不足,促使学生周密地思考问题,选择最佳方法进行制作,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极其有效的。
2、引导“玩”,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课的实际操作过程使学生有了充分的“玩”时间,“玩”这个阶段实际上是在“玩”中实践,在实践中“玩”。如上《打绳结》这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玩”的。
⑴、放。就是放手让学生打绳结。学生分小组准备各种材料,开始让学生自己打绳结,学生就把以前打过的、看到的、听说过的绳结一一试着打,还相互交流各自的打法。
⑵、收。就是引导学生将打好的各种绳结加以收集,分类归纳出几种常用的绳结。如缝被子常用的单绳结,接线时常用的双绳结,捆绑东西时常用死结等。然后同学们分小组互教互学,提高技艺,最后由老师指导突破难点,如衣绳结的打法。
⑶、改。就是将学生觉得不方便、不满意的打法加以改进,如有位同学觉得再打这些结时解起来不方便,就提出了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有些绳结都打出活环,解起来就方便多了。结果其他同学们都同意他的看法,并对各自打的绳结进行了改进。
从这个意义上看,自由
2.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 篇二
一、创设机会, 让学生愿意动起来
小孩子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 好新、好胜的思维特点。我在数学教学中给孩子创造一些条件, 让他自己去选择, 自己尝试摸着石头去过河。故意给学生创设一些易“犯错”的机会, 让他们主动动手、动脑、动口, 自觉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 得到不断的发展。如三年级第五册学习“毫米、分米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用手势分别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的长度, 当学生已经学会测量课本上所列的物体长度后, 我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身边的物体长度呢?”我放开手, 当堂让学生自己在教室四周找实物测量。有的量自己作业本的厚度, 书本的长度宽度;有的量粉笔的长度;有的量桌子的高度;有的趴在地上量凳子的高度;有的想量黑板的长度, 教室门的高度, 却遇到尺太短的困难, 于是几个同学一起来, 短尺一把一把接过来量;还有的同学竟然想出解下红领巾, 先用尺子量红领巾, 再用红领巾量的办法。这时我将黑板和讲台也大胆地交给学生, 让他们像老师一样到黑板上演示量长度, 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 使学生对毫米、分米等长度单位有了感性认识。看到学生们兴致勃勃, 我内心的激动不言而喻。成功失败都是他们自己亲自做的, 都是他们自己的收获呀!
二、自主合作, 让学生在动中学, 做中悟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而思维是由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积极创造条件, 让他们动手操作学具, 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 使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 在小组中合作学习,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第五册“多位数的除法”时, 教学生判断商是几位数。我共安排了三次操作:第一次操作:先让学生分小棒, 20根小棒摆2堆, 再用20根小棒摆5堆, 观察每堆是几。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学会观察被除数和除数以及商和被除数位数的关系, 发现商分别是两位数和一位数。第二次操作:大家一起摆小棒, 每组合起来240根, 先摆2堆, 再用240根摆3堆、4堆, 观察每堆是多少, 分的份数和被除数最高位有什么关系 (即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大小的关系)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想被除数和除数的位数有什么关系?以便得出:判断商有几位数, 关键看被除数的最高位, 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 商的位数就和被除数同样多, 反之, 就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第三次操作:玩积木, 快速说出商有几位数。我将事先制做好的正方体积木 (每组一个) , 六面都写有多位数除法算式。让四人小组集体玩积木, 快速判断商有几位, 比赛看谁的得分高。学生跃跃欲试,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亲自操作和游戏中, 有的学生得分很少, 失败多次, 但是, 他们也有了更多的收获, 为下回练习减少了一次错的机会。大家在动中学, 在乐中悟, 很快就掌握了快速判断多位数除法商的位数的方法。这种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 达到个个参与, 人人教我, 我教人人的目的,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玩中掌握了新知。
三、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动起来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恰当学习情境。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我在数学课堂中尽量创造条件、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如:在教学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 这一课的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概念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如何突破难点, 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兔子想要山羊伯伯送给他一些菜子, 山羊伯伯说, 你必须算出来下面的问题才能打开放种子的大门。一个长方形的地, 伯伯要沿着四周种白菜, 这块地的相邻两条边分别是8米和6米, 请问伯伯种白菜要走多少路呢?“同学们, 小兔子听着傻眼了, 你们想帮助小白兔吗?今天我们学了这课就能帮助它了。”我首先在钉子板上用绳子围出图形, 让学生上台标出山羊伯伯这块地各条边的长度, 算算这个长方形各条边长的总和, 建立周长的概念。然后我问:“同学们, 现在你能帮助小兔子吗?”接下来, 我进一步提出要求:“你们想不想知道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呢?”学生的兴趣一来都动起来了, 他们从书包里、教室里找到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 兴趣盎然地围一围, 量一量, 算一算, 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 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进一步积累对周长概念的感性认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 自己得出结论, 从而归纳出最佳的方法, 推导出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总之, 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让学生在体验中, 对自己充满信心, 敢于表现自己。学生只有在课堂上与教师、与同学相互配合, 动手操作, 积极思考, 善于探究, 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的新课标改革才有可能迈出第一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课堂的高涨气氛才会经久不衰;只有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
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想办法让学生主宰课堂, 就得从创设机会, 让学生愿意动起来;自主合作, 让学生在动中学, 做中悟;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动起来的兴趣;主张民主, 让学生勤于动脑, 善于发言。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 真正的做到全面发展学生。
关键词:体验,机会,合作,情境,民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Z].
3.在绘画教学中让幼儿“动”起来 篇三
幼儿绘画教育是全面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使幼儿获得美的感受、发展了幼儿美好的情感、陶冶了幼儿的性情、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主要是让幼儿在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的基础上,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
关键词
绘画欣赏组织
交流主动性
绘画是儿童心灵的窗口,它反映儿童内心的情感世界。绘画中优美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能增进幼儿愉快的、健康的情绪情感,调节和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喜欢画画,可以说是他们的天性。”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活动认识周围的世界,表达内心感受。有位教育家说:“儿童的绘画,是认识反映感情的抒发,生活的再现。”因绘画是一种感受、思考与幻想相结合的活动,因此,幼儿的绘画无论是对其智力的发展,还是个性、情感的健全,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让孩子用手、口、身、行全方位表达他们作品的机会。幼儿时期是绘画兴趣培养的主要阶段,我们应该为他们打开创作的大门,让他们在这个广阔自由的田地里进行创作。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提高幼儿绘画学习的主动性呢?
一、让幼儿的眼睛动起来——欣赏美的天地
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对于变幻莫测的大干世界的充分认识是从发现开始的。幼儿发现了美,那么就会去欣赏美。“欣赏”并非表面的看看,而是深入的寻找美,观察美,发现美。一幅我们认为很不起眼的画,在幼儿眼中却是一幅很美的画。我们还可以带幼儿到大千世界中去看看、去赏赏,你认为不好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飞禽走兽说不定都是幼儿心里美丽的画、描绘的素材。总之,我们应启发幼儿用他们的眼睛去感受、去发现他们周围事物的“形”与“色”,并由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刺激他们从事绘画表现的意欲,正确引导幼儿欣赏在绘画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例如,我们在画“春天”为主题的画时,之前我很害怕幼儿不知道画什么,于是我就想怎样才能让幼儿欣赏到春天的美呢?于是课前我准备了Flash:里面有春雨下了,种子发芽了;春姑娘飞来了,洒落大地一些五颜六色的鲜花;鲜花开了,引来了一些蜜蜂和蝴蝶嬉戏玩耍;小燕子飞来了,在柳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柳树姑娘甩着长长的大辫子,在随风轻摆;小青蛙在荷叶上呱呱的叫着;小朋友跑来了,他们正在放风筝等等。他们欣赏到许多美的画面,由此画出了许多美丽的春天作品;有的画池塘里有许多的荷叶和荷花,而且小青蛙坐在荷叶上呱呱叫,池塘边还有柳树迎风飘:有的画星期天和爸爸妈妈到公园里去玩,去欣赏春天的花等等。幼儿画出的美丽作品太多了,让我看都看不过来。幼儿的眼界打开了,使幼儿在这样的创作活动中,无拘无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他们的想象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的作品变得更有个性,更懂得怎样去欣赏美的天地。
二、让幼儿的小手动起来——激发美的追求
我们要给孩子自由画画的机会,幼儿是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在这种绘画的游戏中,幼儿的小手才能动起来,才感到无拘无束,没有压力,这样,才能培养其对绘画的浓厚兴趣,也才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幻想尽情发挥。我们在培养幼儿兴趣的同时,要培养幼儿自主作画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儿童画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他的思想表现,反映着他的经验和感受,体现着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孩子的想象力是很奇特的,在他们的笔下,天空、云、太阳、花草、树木等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变得丰富多彩,例如春天到了,许多小朋友画了嫩嫩的绿绿的树叶,可茜茜小朋友把树叶画成了红色的,刚开始我以为她画的是秋天的树叶,又一想,她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吧,她解释说上次她和妈妈出去玩的时候,就看见过红色树叶,妈妈说是“红枫叶”。于是我便让她按照自己的想象画春天,果然她交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画卷。幼儿往往把自己看得最仔细、印象最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画出来,这也是一种创造,是幼儿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来理解、想象、创作。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情感是积极的。由此可以看出,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潜能,才能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
三、让幼儿的耳朵动起来——引发美的创作
幼儿在绘画时,教师不仅可以用专业语言指导儿童的观察,而且可以用艺术性的语言去描述幼儿绘画的内容,让幼儿的耳朵动起来,教师给与适时的指导,使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让一幅快画不下去的画,变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显露出儿童的创造智慧和创作才能。
例如:有一次,在画树林为主题的画时,笑笑在画树林时,树画得太小,他不怎么想画,我看了后有意地说:“树林里除了有小树外,还有大树。”笑笑一听,高兴了,在小树旁画了几棵大树,画完还跑到我身边告诉我:“老师,你看,树林里有树爷爷、树奶奶、树爸爸、树妈妈、还有许多树宝宝”。艺术美的评语还能对孩子的每一点发现、创造和进步给与温馨的表扬、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既让幼儿的耳朵动起来,又能自由作画,从而引发幼儿对美的创作。
四、让幼儿的嘴巴动起来——组织美的语言
在绘画中,幼儿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当幼儿在涂抹一阵后,即使这张画再难看,但他心中这幅画说不定是完美无缺的作品。那么这幅画的好坏,是在于让幼儿去评,去说,如果幼儿不敢去说不敢去评,那么我们就要让幼儿的嘴巴动起来,让幼儿和我们共享他这幅画中的喜悦。鼓励幼儿做自己作品的解说员,为大家讲解自己的创作内容,教师要善于从每一幅作品中发现闪光点,加以启发引导。教师更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欣赏,去理解,多加肯定、鼓励幼儿的创作勇气,不能以画得“像”来确定一张画的好坏,应认识到,更重要的是幼儿的创作兴趣和创作热情,组织语言的能力。
例如记得有一次:我让我们班小朋友画海底世界。孩子们都在认真地画,一会儿就把作品交给了我,当我收到天天的作品时,我有点生气,只见他的作品是乱涂的线和黑压压的一片。于是,我耐着性子问:“天天,你这画的什么呀?”“我画是海里的怪兽,它把海水弄得很混浊的,正在张开大嘴巴吃小鱼了,小鱼正在四处逃……。”听他讲完后,觉得很像。因此我们应给予孩子描述自己作品的时间,倾听他们尽情地自由自在地讲述自己的作品,不管他们画得与现实是否一致,我们都要给予肯定,不要任意指责幼儿,打击幼儿的自尊心,要善于欣赏他们的作品,以保持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和自信。
五、让幼儿的心儿动起来——交流美的艺术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扬,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喜悦,每个孩子又都喜欢表达自己对他人作品的感受。每次绘画后,我都让他们展示作品,自我介绍、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评价每位幼儿的作品,肯定他们的进步,增强其自信心。还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能力强的幼儿要求严一点;对能力弱的幼儿要求松一点,用建议、商量的口吻提出作品不是的地方,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激起他们对美术活动的浓厚兴趣。自我介绍,可以增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进而更加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让幼儿自己做老师,相互做老师,可以更好地表达和展示自己,可以在评价欣赏中引发绘画灵感,激发绘画热情,还克服教师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他们从与教师不同的角度找自己和同伴作品中的优点。通过美术活动,可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使之富于同情心,善于和勇于帮助同伴解决困难,摆脱困境,并为同伴的进步和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高兴。展示作品交流是孩子交流的工具,它能在绘画活动中描绘出幼儿未能画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在绘画作品面前发自内心的心灵感受,所以我们要让是他们交流美的艺术。
4.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篇四
[内容提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把学生当成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动起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去感受文本、要让学生主动提问并解答、要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并检查、让学生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在语文课堂上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究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才会不断地创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怎样做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呢?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把学生当成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动起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亲自去感受文本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选取的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篇目,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其可读性和趣味性都很强。而且文章的选取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所以学生完全能够读通、读懂。另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所以教师应该甩开臂膀、大胆放手,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亲自进入文本,感受文本,和文本展开对话。通过对话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学生也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并且感受到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且为深入解读文本打好了基础。所以只有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让学生主动提问并解答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生感受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放弃自己设计问题而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就教材内容主动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时刻要有“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把学生当成语文教学的中心,把问的权利赋予学生。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问,要用微笑和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提问,并且帮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这样做就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唤起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把学生真正地调动起来主动去求知。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或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对于难以理解的难点和没有涉及的重点问题,教师应以点拨启发为主,绝不能一股脑儿地把答案抛给学生。学生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自己解决了相关的问题而且还能给教师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甚至是备课中的空白。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有利于形成一个真正的主动学习的和谐集体,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三、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并检查
长期以来,形成这样一种固定的模式:学完一课后教师就这一课的内容给学生们布置相同的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如果学生做出来的与老师的要求相符合或相近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而且经常会出现因学生的层次不同而照抄作业的现象。如果把课后作业的内容及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决定,甚至把交作业的时间也让他们来把握,学生就会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就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布置作业,从而用个性化的作业来弥补学习中的漏洞而且也避免了指令性作业中重复机械的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要设计作业,当然要掌握该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甚至翻阅资料、反复斟酌,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巩固知识的过程,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在完成作业后,不妨让学生自己分组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检查与交流的过程,就是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的过程。
四、让学生及时复习所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完一课后,就把这一课内容的内在联系挖掘出来,构建出知识网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没有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全盘照搬,其巩固复习的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把构建知识网络、巩固复习的任务交给学生,一课学完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自己理清知识点,明确重难点,明确薄弱环节。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把“厚书读薄”,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网络,而且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及时弥补。更为重要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会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
【在美术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推荐阅读:
让语文实践活动课真正“动”起来12-11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案例09-19
美术学院大学生社会暑期实践心得10-07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创美术教学新天地11-16
美术教师暑期实践08-25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方案09-08
论文:中班幼儿开放式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08-08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12-02
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12-08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创业者”在行动》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