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便利店分析

2024-10-06

学校便利店分析(共8篇)

1.学校便利店分析 篇一

24小时便利店加盟前景分析

便利店的优势在连锁,但若仅靠总部以正规连锁的形式实现滚动式发展,猴年马月才能达到7eleven全球近3万家的规模,因而便利店诞生不久,便采取了自愿和特许特许加盟的超常...24小时便利店特许加盟,便利店的优势在连锁,但若仅靠总部以正规连锁的形式实现滚动式发展,猴年马月才能达到7eleven全球近3万家的规模,因而便利店诞生不久,便采取了自愿和特许特许加盟的超常规发展模式。

在今天的业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尽管便利店的中国之行步履维艰,但中外零售巨头仍乐得尝试。物美吴坚忠就认为:“更多的便利店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便利店服务,而更多的期待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便利店的发展,这只是一个过程的问题。”24小时便利店特许加盟,便利店特许加盟的诱惑,对于今天急于扩张的零售巨头而言,的确是难以抗拒的。日本的711食品的平均毛利高达47 %,台湾7-11的平均毛利率也达到了30 %,美国7-11毛利率平均也在40 % 以上,据有关业内人士透露,在我国,即使扣除各种因素,便利店毛利率也在25 % 左右,在百货、超市等零售业态毛利大幅缩水的情况下,投资便利店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让零售巨头兴奋的理由并不仅于此。在百货、超市、专卖店等常规业态增势疲软的状态下,巨头要长大,就必须寻找新的利润 源,于是,在零售业界,地产联姻、产业一体等现象便时有发生,但为战略的保守考虑,更多的巨头还是选择了相关多元化。而便利店的生存利基,由于建立在对原 有超市主体目标顾客深层细分的基础之上,它的发展是相当有潜力的。24小时便利店特许加盟,尽管中国便利店的主体市场远未形成,尚处在幼稚期,但市场容量递增的速度却着实惊人,如果这一时期不先行导入,抢占战略的制高点,24小时便利店特许加盟,以后进入时将面临较高的进入壁垒,在战略上也将会受制于人。

而零售巨头更为看重的,则是便利店特许加盟所带来的市场契机。特许加盟本质上来说就是“借势”。中国的零售巨头,普遍陷入了资本困局,即使是高居榜首的联华和华联也不例外。联华老总王宗南一直有个梦想,在未来5年内,联华销售网点的数目要从目前的1300家增加到6000家,而支持这一战略的则是其酝酿已久的融资计划,联华不仅要在香港上市,还会在上海发行A股募集资金。但由于零售业的投资大,回收期慢且并不稳定的行业特征,逐利资本并不急于介入。所以零售企业即使能够梦圆上市,也并不能完全解决资金问题,上海华联就是一例,尽管享有“中国连锁超市第一股”的美誉,但业内有关人士认为,上海华联资金募集能力并不强,上市以来没有表现出优秀的募集资金的能力。华联超市要想完全用自己从股市上拿来的钱和每年2 % 左右的利润来支撑自己的发展,还是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瓶颈。而特许加盟,则现实的解决了零售巨头们资金短缺的难题。中国是世界小商品的王国;中国的商业街、弄堂口等人丁兴旺之处到处分布着“土便利”;便利店由于规模小,24小时便利店特许加盟,前期投入大,进入门槛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给了中国的中小资本极大的想象空间。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便利店特许加盟市场潜能巨大,24小时便利店特许加盟,只要连锁总部稍加点拨,借翼腾飞便指日可待。

特许加盟者 借势圆梦

据有关记者报道,在有些地区,一个特许加盟便利店老板每个月挣个万儿八千的是没有问题的,这还是除去了每个月工资、水电等应付帐款高达2万元花费后的净留存。这种诱惑对特许加盟者的吸引力可想而知。提高宣传效果,如此种种,均是单店和小规模连锁店所无可比拟的。他们在想,与其将来被分割蚕食,不如现在就改旗易帜,并入其麾下,虽说

每年要上缴总部一定的特许加盟费,但相比加入总部后所带来的销售额增长,那实在是微不足道。

合作相约风雨中

一旦特许加盟,就意味着特许加盟双方要同舟共济,共舔甘苦。由于特许加盟本质上是一种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嫁接,这样形成的松散的组织关系必然会给双方的合作增加许多变数。据联华便利内部人士透露,即便是世界顶尖便利店巨头7-11,也不能保证特许加盟成功率高达100 %,联华目前开店成功率是92 %,这在业界已经是相当成功的了。

因此,特许加盟伊始,便利店零售巨头在完善自身的开点支持系统的同时,为确保开店的成功率,总是对特许加盟者的进入门槛增加如许限制。如上海华联,虽是我国超市行业首家取得特许加盟连锁管理输出模式的国际认证的连锁超市公司,但此前一直仅限于向国有企业发放许可证,直到最近,公司董事长华洲才表示,公司将首次允许私营企业开设连锁店,据上海华联有关负责人透露,个人工商户如果拥有60万元以上资金,150平米以上营业面积,自有商铺或者租赁期限在一定年限以上的商铺,就可申请开办华联特许加盟店。相比之下,北京物美便利店公司的特许加盟条件则显得相对简单和灵活。物美根据特许加盟者和集团公司间的依赖程度、利润保证程度设定了几种不同模式:自由特许加盟者特许加盟金为每年3万元,特许特许加盟者的特许加盟金则会相对高些。

各特许加盟总部特许加盟条件的千差万别,让许多有心特许加盟者感到无所适从。同样是便利店特许加盟,为什么有的特许加盟店动辄上百万,有的却仅只一万;为什么有的还在特许加盟费之外设置一些额外的限制?事实上,特许加盟总部在特许加盟费和特许加盟条件的设置上,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一般来说,便利店经营面积在50——100平米左右,品种在2000?3000种之间,根据各特许加盟总部战略发展的需要和管理能力的不同,各便利店总部推出的特许加盟产品在规格、货品配备等方面也会有所差异。如华联要求营业面积150平米以上,自然资本投入要求多点,而物美的特许加盟产品普遍偏小,因而也会少点。当然,这其中也有便利店总部品牌溢价的考虑。好的便利店总部,不仅仅在于它的高知名度,更在于它的美誉度,它们一般有实力雄厚的大集团支撑,有健全成熟的盈利模式,有完整的运营系统,这也成为了它们索取高价的理由。至于其他一些特许加盟者过滤条件,则完全出于一种负责任的考虑,毕竟,特许加盟是一把“双刃剑”,尽管便利店的单店失败连带风险较其他特许加盟项目要小,但单店的失败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总部的品牌声誉,因而,一个真正的品牌便利店总部总是力求将这种风险减至最小。

但就近年来便利店特许加盟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来看,特许加盟失败案例是时有发生,除去一些捞取不义之财的投机分子外(至于如何选择一个好的总部,请参阅本人相关文章),大多还是出自特许加盟连锁的一些常见错误上。

在特许加盟连锁问题上,对总部强调最多的就是总部要有一套可供复制的开店支持系统。这包括特

在香港,7-11有60 % 左右的店铺采取特许经营方式,任何一位有一定经济基础、想自己创业的市民都可以成为便利店老板。近年来,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大中城市,以各种特许加盟方式进入便利店服务已经成为了社会闲散资金的活跃去处。据物美吴坚忠介绍,根据不同城市资金、区位、面积、产品等的不同,投资一家100平米的便利店,一般需要30万元左右资金,主要用于店铺装修、购买各种设备以及货物等等;另外,16—24小时的经营时段要求,需要工作人员8到10名左右,如果前期策划正确,一般能在2/3年内收回成本。

这对于有一定闲散资金,但无经营管理经验却又想让闲置资金发挥更大效用的投资者的而言,选择一个好的品牌便利店特许加盟,无疑为自己的创业途减少了许多弯路。但从现实中特许加盟者构成状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是企业身份,也有一部分是个人便利店和传统的“夫妻店”,这固然有为赢取更多利润的原因,但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被迫。

据有关报载,每开一家便利店就迫使传统杂货店关掉十家。不少卖茶叶蛋的小摊贩无奈的说,他们的饭碗被便利商店打破了;最近卖便当、早餐的小食铺,也因为便利店的即时餐饮服务,纷纷倒闭关张,改行转业。便利店所独具的“狼群效应”,在日本7-11选址的“多米诺”战略上可见一般。日本7-11一旦在一个地区开出了第一家店,其他店立时就会以此为中心在四周集结分布,实行团体作战,这种战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配送的灵活和及时性可以保持各单店货品的新鲜度;其大规模的集群开店可以降低货品采购和配送成本;其高度一致的整体行动和区域市场占有的高密度,可以迅速扩大品牌在地区的知名度,特许加盟店选址的市场调研、店铺陈列、区域物流配送等。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特许加盟总 部大多只停留在店铺陈列等简单的操作层面上,其他方面要么是能力不够,要么是认识不足而导致支持不利。如物流配送环节,很多便利店总部由于把握不好便利店 扩张的节奏,而导致店面的扩张超出了总部物流配送的有效范围,使部分店面货品更新、补给、保鲜度大打折扣,大大削弱了其区域竞争力。再如便利店选址的市场调研上,不少便利店总部往往认识不够,市场调研不仅仅是区域商圈所在地市场竞争环境的调查,还包括区域气候环境、政策环境等。如上海华联和联华,曾一度气宇轩昂的宣称要在北京开店200家,但数年劳顿,目前华联也仅有30多家,联华在北京也不过60家,其受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便是由于气候。北京气候异常,24小时店很难拓展,到目前为止也不过百家。此外,北京便利店发展政策受制太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便利店特色服务的发挥。对于这些基本的事项调查,特许加盟总部在入市之初就应一一到位。

特许加盟总部在实际中失误较多的还有对特许加盟店具体的营运指导。有些特许加盟总部在区域运营代表人员的配置上往往不尽合理,部分区域代表由于身兼多店,一直在各特许加盟店间疲于奔命,与各特许加盟店主经营交流的时间太少,难以尽到真正的指导职责。再则,很多区域代表对一个地区的了解往往泛泛,除了对特许加盟者进行一些范式的基本营运操作指导外,对核心的商品更新和特殊服务项目开发的指导上不甚了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便利店的销售业绩。

当然,特许加盟是一种交互式运作,并不是所有的失误都是总部造成的,也有一些特许加盟者自身的原因。便利店是一种“Anytime”式经营,要求商店24小时不间断营业,很多特许加盟者不胜其苦,便自行败下阵来。不过,也有一些是出于资金的不继。特许加盟者除了要上缴一部分数额不菲的特许加盟费外,在后续的日常营运中,也需要大笔的资金注入,这使一些个体小商户实难延续。另外,也有一些特许加盟者是“扶不起的阿斗”,缺乏起码的经营素质,在内部财务、日常经营、人员管理上麻烦不断,纵使总部倾其全力扶持,也难见起色。

2.学校便利店分析 篇二

上海便利店的发展出现过两个高峰。早在1993年3月起, 上海就出现了规模达几十家的“百式”公司便利店, 但是由于1993年上海市的人均GDP仅为10729元, 约合1468美元, 上海市民的消费水平还不足以满足“便利店”这一商业业态的条件, 后来就只能偃旗息鼓了。直到1997年, 上海便利店的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峰。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 1997年上海的人均GDP达到3113.66美元 (一般认为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 便利店就进入了导入发展期) 。从2000年起, 上海年均新开便利店超过1000家, 便利店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第二个高峰是2002年和2003年, 在此期间, 上海便利店大兴开店“圈地运动”, 2006年 4500家的规模已经使上海平均 3800人拥有一间便利店。

二、西安便利店的市场容量及其潜力

1.商业政策的支持力度

2006年, 西安市商贸局出台《关于加快西安市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根据该指导意见, 此后的3-5年内, 也就是2009-2010年西安将大力发展社区商业, 在社区实现居民步行5分钟就可到达便利店。为了鼓励便利店的发展, 西安将利用流通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 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根据此项指导意见, 按照西安现城区面积 (城六区) 规划覆盖的总面积为826平方公里, 人的一般步行速度为5公里/小时计算, 要做到每5分钟可到达便利店, 则至少要求在西安城区范围内要有1724家便利店。

2.便利店发展的理论依据

西安市9区4县, 2007年底常住总人口830万, 人均GDP2824美元 (较上年增长率约13%) 。确定可开店区域:雁塔区 (人口111.63万) 、碑林区 (83.36万) 、莲湖区 (74.36万) 、新城区 (64.32万) 、未央区 (59万) 、长安区 (101.36万) , 共计人口数量494.03万。

根据国际上的惯例, 便利店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虽然西安2007年的人均GDP也只有2824美元, 但其发展不均衡, 其中高新区人均GDP已超过了10000美元, 便利店发展也是非常有市场的。况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口城际间的移动显得更为频繁, 上海等东部城市便利店已成为一种必需的商业业态, 这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西安便利店的发展。国内一些沿海及经济发达城市旅游者到西安, 经常抱怨一是找不到公厕, 二是找不到便利店。与上海便利店遍地开花的情景大不一样, 西安便利店的供给还不足以满足需求, 因此, 西安在便利店业态上潜力巨大、亟待开发。

在便利店的数量上, 一般认为一个便利店发展成熟的地区的单店人口支撑为3000人。例如便利店发达的美国、日本单店人口支撑为2940人/店、3045人/店, 上海2005年的数据为3200人/店, 以此数据计算, 理论上西安可开店数量为:494.03万/3000人=1600 (店) 。

3.社会消费量的坚实支撑

在西安, 最早进军便利店的要数“喔恩”企业。1999年8月, 他们开始在西安投资建设“喔恩”连锁便利店。“喔恩”便利店的开业, 拉开了西安连锁便利店发展的序幕。2001、2002年, 西安便利店发展迅猛, 截至2002年6月, “西果”连锁便利店发展到26家直营店, “喔恩”便利店已有21家, “海星便利岛”15家, 西安市便利店约有200家。

上海便利店的发展历程, 对于西安便利店的发展前景有着极强的预示性。我们可以根据两市之间人均生产总值 (GDP) 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的比较, 来预测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的便利店在西安未来几年的发展。众所周知, 西安和上海在投资消费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上海经济发达, 居民的投资占收入的比重远远大于重庆居民的投资收入比。虽然西安的人均GDP约为同一年度上海人均GDP的三分之一, 但是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却约有上海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3/5。上海便利店经历了第一次大发展的1997年, 上海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是6820元, 而2003年西安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805元, 达到了相似水平。相隔4年, 上海的便利店发展迎来了第二个爆发阶段, 2002年, 上海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10464元, 而2007年西安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也处于这一水平, 为10098元。如果从这一点看, 西安便利店在2008、2009年将有快速发展这一预测有着实实在在的市场基础以及消费水平支持。

图一是上海市1994年—2007年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与西安市2000年—2007年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比较。其中黄色线为上海便利店迅猛发展的年份, 红色线为西安便利店快速发展的年份。我们可以看出同一年度相比, 西安市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约为上海市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3/5。以2000年为例, 上海市人均年消费性支出8868元, 西安市人均年消费性支出5446元, 为上海的61%。

而且西安2000年-2007年的经济发展轨迹与上海市1994年-2001年的经济发展轨迹极为吻合。这一点可以从图二中得到清晰的验证。图二是将2000年-2007年西安市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前移与1994年-2001年上海市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加以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西安市消费支出追寻着六年前上海市消费支出的脚步。在1997年上海市便利店的发展处于第一次高峰期, 此时的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是6820元, 六年后, 即2003年的西安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也达到了相同水平, 为6805元, 也迎来了便利店的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上海市便利店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是2002年-2003年, 可以预测到, 追寻着上海便利店发展足迹的西安便利店, 在滞后的六年后, 西安的便利店发展也将迎来第二轮高峰期发展。图三粉红线是根据2003年-2007年西安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增长趋势预测出的西安2008、2009年的人均年消费性支出, 这两个预测值达到了甚至超出了上海市便利店第二轮发展高峰期的数值。从社会消费量上保证了西安便利店在未来两年内有长足的发展潜力。从西安市经济发展前景来看, 只要解决好便利店的选址、定位及配套问题, 便利店将大有作为, 成为未来西安市零售业中的又一主力业态。

三、把握契机、笑到最后

2001年春天, 上海农工商超市和家得利超市强势杀入上海便利店行业, 两家超市开设的便利店分别是“好德便利”与“21世纪便利”。在竞争激烈的便利店行业, 销售额在各家便利店公司中被摊薄, “好德”和“21世纪便利”如何在这一战场获得一席之地, 唯一的途径就是在短期内形成规模, 这样才可以与早期发展起来的便利店公司在规模上处于同一条起跑线, 具备了竞争的条件。由此可见, 便利店的规模在竞争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据实证研究, 一个便利店品牌要实现盈利需要将近100家的分店做支撑。而目前西安最大的便利店海星便利岛的门店数量仅为88家。现在的西安零售业市场, 零售业大鳄沃尔玛、家乐福等凭借资金、管理优势, 以大卖场形态牢牢占据其中一席之地, 超市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便利店在西安还处于发展不成熟阶段, 没有大资金企业进入, 整体竞争相对较小。再加上西安便利店饱和容量远不及上海, 因此即使资金并非十分雄厚的企业也可以成为几分天下中的一份子。便利店企业应该抓住今后两三年西安便利店快速发展的契机, 抢在竞争对手之前, 争夺有利的位置, 加大开拓新店力度, 扩大整体规模, 然后进行整合以实现盈利, 这样才能成为西安便利店市场上“笑到最后”的竞争者。不过, 直营模式的便利店的投资回报要等待大量新店逐渐成熟、营业额提升, 这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存在大部分分店亏损的阵痛, 这就需要便利店企业加大资金注入以及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管理等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Global Convenience Store Market Analysis.RNCOS E-Services Pvt.Ltd..2008, (7) .

[2]孙华.西安市便利店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4) .

[3]宋瑛.连锁便利店在西部发展的现状、潜力及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7, (1) .

[4]于志华.我国便利店发展的市场条件与前景展望[J].商业时代, 2007, (1) .

[5]岳琳.我国便利店的发展趋势分析[J].商业研究, 2005, (11) .

3.学校便利店分析 篇三

2013年12月3日至7日,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发表了《巴厘部长宣言》,达成“巴厘一揽子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8年以来首份全球贸易协议,打破多哈回合12年谈判僵局,成为完成多哈回合的重要基石。

《巴厘部长宣言》包括总理事会的日常工作、多哈发展议程和后巴厘工作三部分,其中多哈发展议程包括了贸易便利化、农业、棉花、发展与最不发达成员问题四项议题共10份协议,《贸易便利化协议》(Agreement on Trade Facilitation)是其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一、《贸易便利化协议》的主要内容

(一)各成员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普遍义务

《贸易便利化协议》的主要目的是澄清和改善GATT1994第5条过境自由、第8条进出口规费和手续、第10条贸易法规的公布和实施,以进一步加快货物包括过境货物的流动、放行和清关,并给予发展中成员与最不发达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协议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将成为各成员国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普遍义务。

1.信息的公布与获得。每一成员应迅速公布以下有关信息:进口、出口和过境程序及需要的表格和单证,相关关税和国内税率,相关费用,海关产品归类或估价规定,与原产地规则相关的法规,有关限制或禁止的规定,惩罚规定,申诉程序,与他国缔结的进口、出口或过境协定,关税配额管理程序等。各成员还应酌情通过互联网提供以下信息:进口、出口和过境程序说明,需要的表格和单证,咨询点的联络信息等。

2.评论机会、生效前信息及磋商。每一成员应向贸易商提供机会对货物流动、放行和结关的拟议或修正法规进行评论;保证货物流动、放行和结关的新立或修正法规生效前尽早公布;酌情规定边境机构与贸易商定期磋商。

3.预裁定。预裁定指一成员在货物进口前向申请人提供的在货物进口时关于货物税则归类及原产地等事项的待遇的书面决定。每一成员应至少公布申请预裁定的要求、作出预裁定的时限及预裁定的有效期。

4.上诉或审查程序。每一成员应规定海关所做行政决定针对的任何人在该成员领土内有权提出行政申诉或复议,或提出司法审查。各成员应保证其行政复议或司法审查程序以非歧视的方式进行。每一成员应保证提供作出行政决定的充分正当理由,以便使其在必要时提出复议或审查。

5.增强公正性、非歧视性及透明度的其他措施。这包括一成员为保护其领土内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健康可酌情发布增强对食品、饮料或饲料边境监管的通知;如进口货物被扣留,成员应迅速通知承运商或进口商;首次检验结果不利时,可第二次检验并酌情接受第二次检验结果。

6.关于对进出口征收或与进出口相关的规费和费用的纪律。一般纪律指规费和费用、征收原因、主管机关及支付时间和方式应予以公布;特定纪律指海关服务的规费和费用应限定在服务成本以内且不得与特定进口或出口相关联;处罚纪律指一成员的海关针对违反其海关法律、法规或程序性要求而作出的处罚。

7.货物放行与清关。每一成员应允许提交包括舱单在内的进口单证和其他必要信息,以便在货物抵达前开始处理;允许电子支付关税、国内税、规费和费用;在满足提供担保等管理要求下,允许在关税、国内税、规费和费用最终确定前放行货物;每一成员应尽可能设立为海关监管目的的风险管理制度;每一成员应设立后续稽查以保证海关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得以遵守;鼓励各成员定期并以一致方式测算和公布其货物平均放行时间;每一成员应为授权经营者提供与进口、出口和过境相关的额外的贸易便利化措施;每一成员应允许对申请人快速放行通过航空货运设施入境的货物;为防止易腐货物损坏或变质,每一成员应规定对易腐货物在最短时间内放行并在适当的例外情况下允许在工作时间之外放行。

8.边境机构合作。每一成员应保证其负责边境管制和货物进口、出口及过境程序的主管机关相互合作并协调,以便利贸易;各成员应与拥有共同边界的其他成员根据共同议定的条款进行合作,以协调跨境程序,便利跨境贸易。

9.受海关监管的进境货物的移动。在满足所有管理要求下,每一成员应允许进境货物在其领土内、在海关监管下从入境地海关移至予以放行或结关的其领土内另一海关。

10.与进口、出口和过境相关的手续。每一成员应保证进口、出口及过境手续和单证以货物快速放行和清关为目的,以减少贸易商守法时间和成本的方式通过,选择对贸易限制最小的措施;每一成员应酌情努力接受进口、出口及过境证明单证的纸质或电子副本;鼓励各成员使用或部分使用国际标准作为其进口、出口及过境手续和程序的依据;各成员应努力建立单一窗口,使贸易商通过与主管机构的单一接入点提交进口、出口及过境的单证或数据要求;成员不得要求使用与税则归类和海关估价有关的装运前检验;各成员不得强制使用报关代理;每一成员应在其全部领土内对货物放行和结关适用共同海关程序和统一单证要求;如拟进境货物因未满足卫生或技术法规被一成员主管机关拒绝,允许进口商重新托运或退运至出口商;货物为特定目的运入关税区复出口,除正常折旧未发生任何变化,全部或部分免除进口关税和国内税;货物出口加工复进口,全部或部分免除进口关税和国内税;货物进口加工复出口,全部或部分免除进口关税和国内税或退税。

11.过境自由。过境法规不得对过境运输构成变相限制;不得对过境征收费用,但运费、行政费用或服务费用除外;各成员不得对过境采取任何自愿限制;每一成员应给予从其他成员领土过境的产品不低于此类产品不需过境应享受的待遇;鼓励各成员为过境运输提供实际分开的基础设施;过境手续和单证要求及海关监管最多为保证确定货物及符合过境要求;货物被送入过境程序,自一成员领土内始发地启运,不必支付任何海关费用或受到不必要的延迟或限制,直至在该成员领土内目的地结束过境过程;各成员不得对过境货物适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范围内的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各成员应允许并规定货物抵达前过境单证和数据提前提交和处理;过境运输抵达该成员领土内出境地点海关,如符合过境要求,该海关应立即结束过境操作;担保仅限于为保证过境运输所产生的要求得以满足,允许为同一经营者的多笔交易提供总担保或为后续货物对担保予以展期,使公众获得其用以设定担保的相关信息,存在高风险的情况下可使用海关押运或海关护送;各成员应努力相互合作和协调以增强过境自由;每一成员应努力指定一国家过境协调机构,可向该机构提出咨询和建议。endprint

12.海关合作。鼓励贸易商自愿守法并对违法实施严厉措施,鼓励各成员分享遵守海关规定的最佳实践信息,为管理守法措施在能力建设方面的技术指导或援助中开展合作;每一成员对进口或出口申报信息的请求要严格保密,考虑答复信息对被请求成员资源和成本的影响。

13.机构安排。设立贸易便利化委员会,对所有成员开放,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以给予成员就有关协定的运用或促进其目标实现的任何事项进行磋商的机会,并与贸易便利化领域中的其他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每一成员应建立一国家贸易便利化委员会或指定一现有机制以促进国内协调和协定条款的实施。

(二)给予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WTO成员应向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提供能力建设援助,实施《贸易便利化协议》条款的程度和时限应与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的实施能力相关联。仅要求最不发达成员作出与其各自发展、财政和贸易需求或其管理和机构能力相一致的承诺。

具体条款共分三类:第一类是发展中或最不发达成员指定的自协议生效时起即实施的条款,或对于最不发达成员在协议生效后1年内实施的条款。第二类是发展中或最不发达成员指定的在协议生效后至过渡期结束的日期起实施的条款。第三类是发展中或最不发达成员指定的在协议生效后至过渡期结束的日期起实施的、同时要求通过提供能力建设援助和支持以获得实施能力的条款。

二、《贸易便利化协议》的影响分析

《贸易便利化协议》的达成将大大推进WTO成员间的贸易便利化。通关成本一直是参与国际贸易主体重要的经营成本之一,发展中成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得不为繁琐的通关程序付出更高昂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妨碍了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贸易便利化将使各国获益,特别是发展中成员获益更大。经合组织的贸易便利化指标显示,如果全面落实《贸易便利化协议》,发达国家贸易成本将缩减10%,发展中成员贸易成本将缩减13%-15.5%。

《贸易便利化协议》作为多哈回合一揽子协议的组成部分,适用于WTO所有成员。我国作为WTO的成员之一,在协议生效后将受其规则约束。目前,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在世界的排位却并不乐观,为此,笔者认为,实施该协议后具体的影响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为履行WTO透明度义务做好准备。《贸易便利化协议》在各成员提供贸易便利化方面强调了WTO的透明度原则,例如:各成员与进口、出口和过境程序有关的法律、法规应当迅速公布,并设立咨询点答复相关的问题;在相关法律、法规生效前向贸易商提供评论机会、磋商机会,并在生效前尽早公布;各种规费和费用的征收方式和时间应当公布;等等。我们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规定进一步细化我国的进出口管理法律、法规。

第二,深化口岸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贸易便利化协议》提倡口岸行政管理的“单一窗口”制度,协议第10条第4款要求各成员“应努力建立单一窗口,使贸易商通过与主管机构的单一接入点提交进口、出口及过境的单证或数据要求”。协议同时要求:“一成员应保证其负责边境管制和货物进口、出口及过境程序的主管机关相互合作并协调,以便利贸易”。我国目前的口岸制度包括海关、边防、商检、检疫、海事等多部门,是互不隶属的多头管理体制,与协议的上述要求不相符合。现实中,企业完成通关流程往往要多次往返不同的部门之间,不仅需要重复填报信息,而且易导致不必要的差错,通关效率不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口岸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把多头管理体制合并到单一窗口下。

第三,减少不必要的贸易障碍。《贸易便利化协议》贯彻了WTO贸易自由化的这一原则,并在多方面细化了相关的规定。例如,每一成员应允许提交包括舱单在内的进口单证和其他必要信息,以便在货物抵达前开始处理;允许电子支付关税、国内税、规费和费用;在满足提供担保等管理要求下,允许在关税、国内税、规费和费用最终确定前放行货物;过境法规不得对过境运输构成变相限制;每一成员应保证进口、出口及过境手续和单证以货物快速放行和清关为目的,以减少贸易商守法时间和成本的方式通过,选择对贸易限制最小的措施。在协议生效后,上述规定将成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条款,需要我们在国内管理程序中切实落实,否则将可能招致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投诉。

第四,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贸易便利化协议》对各国负责货物通关的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进口货物的预裁定制度、对行政执法决定的行政复议制度和司法审查规则等。根据协议规定,每一成员应至少公布申请预裁定的要求、作出预裁定的时限及预裁定的有效期;各成员应保证其行政复议或司法审查程序以非歧视的方式进行,应保证提供作出行政决定的充分正当理由,以便使其在必要时提出复议或审查。这些规定为我国相关行政执法机构的行政行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4.连锁便利店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四

可行性分析报告

便利店是营业面积一般在50平米~200平米,经营品种在2000--3000种,靠近居民区,营业时间可达15--24小时,全年无休,地点灵活,送货上门,线上线下交易,能最大限度填补消费空隙的,销售的商品主要以顾客日常必需品和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的业态,它兼有食品杂货供应的便利和超级市场销售方式与经营管理技术。

网络便利店由于其对消费者需求满足的特殊功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迅速,市场空间巨大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零售业态。

尤其是网络便利店运用的连锁经营的方式后,更成为零售业中具有规模效应和竞争力的主要业态。

一、零售业门店在习水的发展现状

在习水的零售业态中,大型连锁超市独霸一方,本地大中型超市盘踞四周,而离市民最近的“前沿阵地”,多年来没有一家品牌连锁便利店与各大、中型超市呼应。乃是形形色色的杂货店、夫妻店唱着主角。

二、零售业门店存在的问题

(1)、市场定位模糊,缺乏业态本身的开发和创新。

网络便利店与超市相比,主要体现四个便利性,即距离便利性、时间便利性、购物便利性和服务便利性。

在习水,由于经营种类、营业面积、店面管理等诸多因素,在与大中型超市的竞争中往往就处于劣势,因此大量的便利店开业不久就悄然关门。另外,很多社区便利店实际就是以前的杂货铺、小卖部,换一下招牌就成了便利店,无论服务、商品、价格、网络时尚等各方面都跟不上现代化生活需求,并不属于真正的便利店范畴。

(2)、商品缺乏特色,延伸服务极少。

在商品上,便利店的食品开发应提倡新鲜、营养、健康。

宜春的杂货铺、小卖部卖的商品,完全是超市食品,没有做到商品特色化和差异化,这些店铺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战略性的商品,从而难以展开有效的业态之间的差别竞争。

另一方面,本地商铺的延伸服务非常少。很少涉及到例如,送货上门、速递、存取款、发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缴水电费、车辆违章收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等服务门类。

(3)、信息管理技术落后,物流配送严重滞后。

在便利店营业和扩张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落后和物流配送的滞后已成为严重阻碍其正常运营的瓶颈制约。

①在日常管理中,习水零售商铺仍以单店管理、手工操作、各自为政为特征,没有充分运营计算机网络和先进的商业信息管理技

术,无法适应迅速扩张的管理要求。

②一家成功的便利店背后必然有一个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习水商会通过集中物流配送每年节约相当于原价的10%的费用。在习水的各零售商铺,物流配送相当落后,绝大多数门店都是一对一的采购,各门店往往没有实力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目前的社会化配送也无法满足门店拆零加工和零散的小规模送货要求,这直接影响了门店商品的及时供应。

三、加快连锁便利店在习水的发展

连锁便利店要想尽快在习水走出自己的一条发展之路,必须重视便利店业态本身的开发和创新,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创造出大中型超市难以比拟的优势。

1.定位上,以社区便利店为便利店的主体模式。

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础,是满足居民综合消费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未来几年来商业建设和发展的重点。

便利店以满足消费者的便利性需求为基本特征,决定了便利店是社区商业发展的主力业态。

因此,本人认为,习水的网络便利店,不应在繁华的城市商业中心与超市、专业店竞争,而应定位于社区便利店,乘着“中三角”城市群如火如荼的建设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社区商业和乡镇辐射的东风,在新旧社区和乡镇积极拓展网络连锁便利店,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2.投资主体上,建立大型商业企业进入便利店业态。

由习水县食品行业商会会员组建一个股份公司,努力打造一个区域优势企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有较高的知名的品牌、较好的商业信誉、较大的市场份额、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较强的业务拓展能力。

3.扩张方式上,大力发展加盟连锁店。

便利店要长足发展,必须走连锁经营之路,而便利店在全世界的成功发展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发展加盟连锁店。

要充分借助特许连锁方式,将便利店门店迅速渗透到黔北各县市,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样也能使便利店企业以最小的进行最快的扩张,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便利店总部集中精力进行便利店统一规划和管理。

投入对于商业网点较多的传统社区,通过并购方式“收编”经营情况较好的杂货店、夫妻店,对于直营店,通过内部职工加盟等方式转为加盟店,对于新开店,直接采取特许方式。

总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商品和服务、统一管理各分店。

4.商品结构上,开发和经营特色商品和服务。

(1)经营特色商品。

连锁便利店要加强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在总部统一商品规划原则下,要更多的结合城市居民特有的生活和消费习惯,积极进行商品开发,建立自己的特色商品结构,积极开发便利性商品、和绿色有机蔬菜及农副特色产品。

(2)加快服务创新,开发综合性服务功能,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

消费者对便利性的追求决定了连锁便利店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社区便利店要积极推出诸如代订车船票、代收公用事业费(网络通讯、水电、交通违章查询等)、洗衣、彩扩、快递、报刊、快餐、家政等多种便民服务提供送餐服务、上门送货、网上购物、电话购物等多种特色服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更多的服务。

5.经营管理上,运用先进信息管理技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1)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充分运用先进商业经营管理技术,建立销售时点管理系统(POS)应用条形码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商业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管理水平和单店运营能力。

(2)建立和完善适应便利店特点的“拆零配货型”物流配送体系。

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积极利用第三方物流,制定适合自身的配送方案,满足小规模分散化配送需求,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便利性需求。

6.外部环境上,积极争取政府更多的支持。

(1)逐步提高服务项目的代理标准。现在的服务项目代理费偏低,使连锁便利店开展电信、交通、公用事业收费等服务没有积极性和盈利空间。政府应准许便利店企业在这些服务项目达到市场相当份额的时候,与相关垄断行业进行交涉提高服务项目的代理费用收取标准。(2)放宽对便利店服务项目的政策,拓宽服务范围。

(3)在营业手续办理、烟草专卖许可证、食盐专卖许可证,会计建账,税收缴纳、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便利和扶持。

(4)在营业店铺、农副特产业、绿色有机蔬菜基地等方面的开发建设提供帮扶政策。具体操作

一、选址

1.商圈理念

便利店的商圈一般是位于店铺的直线距离500米内,超过500米的效果就比较差了,经营面积一般在50-200平方。

2.经营选址

一般都在社区(拥有自己的商圈)及路边的人气比较旺的地方,或是大卖场旁边(借助人家的商圈),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经营赢利。

二、投资计划 1.CI设计

a、企业标识

要明显的体现出便利店的经营信息,要符合便利店的经营特点,并且要能有效的结合现有的资源来设计企业的CI。既要体现出阳光超市的经营特点来设计连锁经营的便利店的企业标识。

b、企业理念

为大众提供便利购物条件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消费者提供适合的商品

2.投资计划

A、固定设施

天花——便利店的装修不必讲究奢华,只要符合自己的经营特点,且能达到给顾客留下清洁,舒适的环境即可,一般只需要使用白色天花顶或者其他暖色的天花顶即可,但是在布局装饰时比较讲究搭配,比较常见的有白色腻子顶,或者是石膏板。

地面——便利店由于营业的时间比较长,加上其基本都是以销售日常食品为主(食品的销售占50-60%),要求店堂的色彩要比较淡雅明快清新,地面由于灯光的反射效果,一般要求店面地板以素色,浅色为主,一般使用乳白色或是米黄色的地板。

招牌——便利店的招牌一般等同于店面的临街宽度,制作时不用考虑豪华,只需符合自己特点,能有效的契合企业的经营特点,且能符合便利店本身的特征,必要时为节约成本还可以考虑由企业赞助制作。

店前的地面——只要平整,容易搞好卫生,不至于使灰尘太多即可,一般会用素色地板或是直接使用水泥地面。

墙面――为保证店堂的光度,便利店一般使用白色仿瓷作为墙面的装饰色调,还可以以突出商业气氛为目的,使用广告图来装饰,使用广告图时一般要求使用反光度较高的灯箱片。

照明――白色或暖色的色彩为主,比较多的都是使用白色的日光灯管,正常情况下,需要保持10-15平方一根灯管即可使光度符合经营需要。

音响――为保证顾客的舒适的购物心理情绪,便利店一般都配备有小功率的音响,并且主要以开放舒缓的背景音乐。

B、经营设备

电脑一般每店配备收银机一台,其功能兼具前后台,无需另行配备专门的后台

操作系统。

软件―与总部实行连网,各店统一使用软件系统,以方便总部对其进行管理

监控,并且总部能根据系统来进行库存管理。收银台―收银台兼管理人员工作台。

货架―以平方数计,每4-4.5平方需要一组货架,货架只需使用一般的货架可。冰柜―因便利店是方便于就近的居民,故便利店一般都备有2个冰柜,一个是

饮料啤酒柜,另一个作为冰激凌专用冰柜。

其他设备―如书报柜,糕点柜,根据经营的项目需要来进行设备的增加。

C、商品

便利店的商品结构中,食品占比50%,日用化妆品20%,日用百货20%,其他10%, 约需单品数2000至3000种。3.经营理念

A、符合目标消费者需求――便利店因为都是经营的快速消费品,一般选择在店铺范围内比较常销的商品作为其经营商品,主要讲究库存小,周转要快。B、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就近的购买条件,可适当考虑送货上门,经营项目要根据周围居民的需求来进行商品配置。

三、管理运营 1.制度管理

在连锁便利店的经营过程中,管理与效益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制度化的管理在运营 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相关的管理制度有:出勤制度,卫生管理制度,报表管理制度,能耗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工资的发放管理规定,员工的担保制度,管理人员的权限规定,员工的奖惩制度,员工工作制度,货架作业管理制度,商品配送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耗材领用管理制度,通讯器材及设备管理制度。

2.商品管理

为维护企业的形象,保证顾客在店内能买到合乎自己要求的,新鲜的商品,相关的制度有:商品的进场制度,商品的销售报表,采购报表,滞销报表,畅销商品统计表,关于商品的奖罚制度,商品的配备申报制度,临近商品的处理,商品销售考核,促销商品的管理制度。

3.库存管理

因便利店的商品周转量很小,所以在经营过程中严格的商品管理制度能有效的杜绝商品的滞销,和提高商品的周转率,建立有效的商品配送机制,相关的制度有: 库存报表管理,库存的限制,商品的周转周期与库存的参考,调货申请表,退货管理规定,库存周转考核,商品配送管理制度,滞销商品考核。

4.系统管理

系统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能有效的减少商品的损耗,加强店与店之间的沟通频率,能快速的实现商品的流转,从而使资金的流转更加有效,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连锁店必须将其电脑系统进行连网统一管理,以提高工作准确率和工作效率,相关的制度: 操作员的管理规定,操作员的权限,操作员的保密规定,营业额与员工工资的关系制定。

A)损耗管理

制定有效的防损制度,提高员工的防损意识,发挥员工的防损积极性,有效的防损降耗措施,相关的制度有员工内盗的处理意见,损耗的管理规定 ,损耗的奖惩制度耗材管理,关于盗损的管理规定。

B)促销管理

实行统一的促销政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形象,促进商品的销售,有利于整合促销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充分化.相关的制度: 促销管理规定,促销的申请,促销的执行考核。

四、投资分析

预算按120平米计算(单店)1.设施费用

A.固定设施:装修费用4万元

B.经营设备

货架:10000元

电脑收银设备:6000元

冰柜:1800×2=3600元

分摊总部连网费用:150元

其他设备;1000元 安防设备:1000元

合计22650元

C.租赁押金: 2000元

总投入65150元

2.经营成本及经营费用

租金―――――8000元/月

税――――――-500元(国税)+200(地税)=700/月

工商管理――――150元月

水―――――――50元/月

电―――――――800元/月

工资――――――1500×3=4500元/月

耗损预估――――500元/月

总部配送费―――400元/月

总部管理费用――400元/月

其他费用――――300元/月

合计8800元/月

3.营业效益

连锁店分布小区必须是有500户以上的密集地带,分析60%的家庭将会来购物,因为便利店提供的是日常用品等消耗品,而且是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300户每月预计消费300元,累计月营业额是9万。按照20%的利润率计算,每月利润是18000元。

五、项目可行性

各种大型小区的涌现,在各种一二线城市,以小区为单位的连锁便利店迅猛发展,城市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的扩张使得小区普遍远离超市。有鉴于目前小区门口小卖部提供的单一商品,根本无法满足城市人对于生活的高要求,专业化的连锁便利店的出现变得越发重要。行业的发展趋势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的上升,使项目的可行性更加强烈,鉴于此,推荐涉入此行业并形成连锁化经营,在本地市场尚未成熟之际抢占行业的制高点。

六、风险规避

由于行业风险的不确定性,因此,建议在开业之后3个月,可以通过核算将店面执行承包经营,具体方式待定,前提是统一采购,统一品牌,统一经营,可通过下述方式来执行降耗从而实现降低风险的目的,且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A方案;员工入股

B方案;前期投资算做风险投资,由员工进行担保抵押经营,自负盈亏

C方案;以委托经营的模式交给员工经营,多劳多得,上交费用

D方案;缴纳承包金的形式进行承包经营

七、投资解析

1.前期投资

固定设施及营业设施,可以利用部分现有的设备,以降低其投入

2.成本控制

统一采购,统一的物流管理等将极大的减少我们运营中的成本。3.发展模式

对于本公司来说,其实便利店本身是一种微利的行业,但是,便利店本身的优势就是操作简单、容易复制。庞大的连锁网络可以通过这种6万一家店的形式快速复制然后蔓延起来。

项目前期,通过一次性建立10家分店在宜春打响品牌,树立品牌形象。以连锁公司的名义跟供货商进行洽谈,以求达到按季度付货款的目的。第一个月,新店知名度不高,生意打个6折,每月营业额是5万4,10家店一个月的现金流是54

万,每个店的固定成本是8800元,合计是8万8,总部月开支1万,加上其他费用一个月固定开支10万,10家店一个月扣除固定开支还有44万的现金,44万现金第二个月足够继续筹建7家分店,第三个月这新开的7家分店已经可以证实营业,截止第三个月底,总共就是17家分店,总营业额是10*54000*3+7*54000=1998000.17家店的固定成本是8800*10*3+8800*7=325600,总部三个月开支3万元,7家分店装修运营成本60000*7=420000.这样17家分店三个月总共消耗是325600+30000+420000=775600。季度末支付10家店的货款是54000*10*3*0.8=1296000.这样算下来,第一季度付清10家店货款结余1998000-775600-1296000=-73600。

第二季度三个月总营业额是2754000,总货款2203200,成本179600,上月结余-73600,第二季度结余297600元

5.学校便利店分析 篇五

便利店是一种既传统又新型的零售业态,其及时、便利、有效的特点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零售业市场广阔,发展空间巨大,便利店的经营模式为我国中小零售商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趋势和思路。便利店作为市场主体的一类,市场营销策略在其经营中

便利店是一种既传统又新型的零售业态,其及时、便利、有效的特点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零售业市场广阔,发展空间巨大,便利店的经营模式为我国中小零售商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趋势和思路。便利店作为市场主体的一类,市场营销策略在其经营中有着关键的作用。从分析便利店经营中常见的若干市场营销策略入手,进一步说明市场营销策略是便利店快速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便利店 营销策略 零售业便利店的含义

便利店,英文简称CVS(Convenience Store)是一种用以满足顾客应急性、便利性需求的零售业态。该业态最早起源于美国,继而衍生出两个分支,即传统型便利店与加油站型便利店,前者在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得以发展成熟,后者则在欧美地区较为盛行。

传统型便利店通常位于居民住宅区、学校以及客流量大的繁华地区,营业面积在50~150m2不等,营业时间为15~24h,经营品种多为食品、饮料,以即时消费、小容量、应急性为主,80%的顾客是目的性购买,盛行于亚洲的日本、中国台湾。国内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有可的、好德、良友金伴等。2 便利店的特点

a距离的便利性

便利店与超市相比,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步行5~10min便可到达。

b购物的便利性

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超市的品种通常在2 000~3 000种左右,与超市相比,便利店的卖场面积小(50~200m2),商品种类少,而且商品陈列简单明了,货架比超市的要低,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实行进出口同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避免了超市结账排队的现象。据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3min的时间。c时间的便利性

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16~24h,全年无休,所以有的学者称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Any Time”式的购物方式。

d 服务的便利性

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例如速递、存取款、发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对购物便利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就决定了便利店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便利店经营中常见的市场营销策略

目前国内便利店发展迅速,占领商业市场的份额逐渐加大,与之带来的是便利店与传统超市之间的竞争,以及便利店中各个品牌之间的相互竞争。要经营好便利店,市场营销策略非常关键,必须针对便利店的特点及目标顾客群,制定适当的销售策略。当前,在便利店的经营中,常见的策略有以下几种。a产品策略

首先,应该注意选择与便利店所在区域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比如在居民区附近的便利店,产品策略应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食蔬、水果、饮料、烟酒、调味品等都是可选择范围;而在学校附近的便利店,产品策略就应该针对消费对象可能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来进行调整,音像制品、流行书籍、特色零食、快餐食品等产品可能会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

6.便利店制度 篇六

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2、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同时进行相关培训。

3、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4、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5、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6、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禁止长发、长胡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7、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德、能、勤、纪综合考核,具优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综合考核成绩欠佳者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8、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管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二、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 的工作。

2、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3、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三、食品安全员管理制度

1、制定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2、制定本单位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3、按有关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4、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经营。

5、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6、对本单位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7、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8、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四、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1、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3、定期或不定期自行对所销售的食品进行检验,也可以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4、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有条件的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对销售的食品进行检测,或委托食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禁止上市销售,并登记检测结果存档备查

6、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7、如发生事故,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危害扩散。应急处臵措施包括如下:

(一)采取措施立即停止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及原料的食用和使用;

(二)密切注意已食用可能导致事故的人员,一旦出现不适症状的,立即送至医院救治;

(三)保护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现场,控制好保存可能导致食品事故的食品及原料,以便有关部门采集、分析等;

(四)被污染的食品工具和用具进行停止使用,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消除污染后才能继续使用。

8、及时向相关的行政主观部门报告发生的事故情况并采取相关的措施。

9、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五、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一)食品采购

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选择供货商。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签订供货合同。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QS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数据交换、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5.对食品进行查验。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

1.食品销售业务主要为厂家(经销商)直接供货给客户,不单独设立仓库进行食品贮存,小批量的食品进货可短期存放于经营场所。

2.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3.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

6.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7.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8.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仓库或容器进行保管。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三)食品运输

1.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 染。

2.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

3.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密闭容器装运。不得把直接入口的食品堆放在地面或与需要加工的食品原料和加工半成品混放在一起,防止直接入口的食品受到污染。

(四)食品销售

1.每天对商家销售的食品进行查验。销售人员要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和食品安全。

2.对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集中进行摆放,并作出明确的标示。

3.用于食品销售的容器、销售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4.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销售散装、裸装食品必须有防蝇防尘设施,防止食品被二次污染。

6.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备查,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

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食品经营中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接到执法部门、生产企业的召回通知,应当立即停止营业,下架封存,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政府监管部门。

2、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或供货商,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

2.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公示召回食品的名称、批号等信息,并安排专人处理消费者退货事宜。

3.被召回食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予以封存,做好记录,严禁再次流入市场。

4.召回及封存食品的情况要及时通知供货商即政府监管部门。5.不合格食品的处置。与供货商有合同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政府监管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按照政府部门的通知要求进行处置。

6.政府部门命令召回的不合格食品,其召回和销毁处理流程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执行。

7.不合格食品退换货、下架封存、召回等处置资料,要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保管,以备查验

六、场所及设备、设施清洗维修管理制度

1、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设备、设施,防止在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配备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主要设施宜采用不锈钢,易于维修和清洁。、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加工与用餐场所(所有出入口),设置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端设金属防鼠板,排水沟、排气、排油烟出入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防鼠金属隔栅或网罩;距地面2m高度可设置灭蝇设施;采取有效“除四害”消杀措施。、配置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设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并宜提供温水。

5、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

6、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宜采用塑胶型切配板。

7、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七、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

1、食品销售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制度,对采购的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下统称食品)进行检查验收,确保从合法的渠道采购合格的产品。

2、应当查验并索取供货者的许可证、供货票据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供货票据应当包括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3、严格查验供货者的运输工具,对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载的、不符合食品运输(载)温度、湿度条件的、未对散装食品进行有效隔离的等不符合食品运输(载)条件的食品,应当拒绝收货,并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4、严格查验食品的包装和感官性状,包装应当清洁、形状完整,无明显破损和受潮,食品具有该食品正常的感官形状,标签内容完整,无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等虚假内容。

5、严格查验食品的保质期,对过期食品应当拒绝收货并主动报告市场监管部门;对临期食品应当根据自身销售量确定采购量,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销售。

6、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档案,如实记录查验负责人、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或保留相关凭证,记录或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八、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贮存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1、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置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2、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3、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4、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5、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6、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7、除冷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九、散装食品管理制度

1、为加强散装食品经营过程的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健康,依据有关规定,制订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经营散装食品的食品超市、商场等销售单位(以下称“经营者”),但不包括餐饮业和集贸市场。本规范所称散装食品是指无预包装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 品,但不包括新鲜果蔬,以及需清洗后加工的原粮、鲜冻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

3、运输散装食品必须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并在符合食品保存条件的状态下运输。出厂的散装食品必须采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进行密封包装,并在标签上标明以下内容: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包装规格。同时应附有检验合格证明。

4、经营者采购散装食品时,必须向制售者索取并核对生产者的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等材料,留存复印件备查。经营者应查验散装食品的标签内容是否清晰、完整,制售者必须如实提供。经营者应配备相应设备或工具,对购进的食品进行检验或送检。任何经营者不得经销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者生产的食品、无检验合格证明和标签内容不完整的散装食品。

5、经营者进货后,应按照所采购食品的保存条件的要求进行储存,防止二次污染。

6、经营者应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设定散装食品销售区域。生、熟食品销售地点应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在同一区域内销售,防止交叉污染。散装食品的销售区域应具有明显的区分或隔离标志并保持清洁,严禁放置废弃物处理设施和销售任何非食品物品,并且根据所销售食品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温度调节、洗涤、消毒和存放设备、设施。

十、食品废弃物处置制度

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直接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

2、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分别处理。

3、废弃物处置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完整处置台账,详细记录并注明处理方式

4、负责人负责对废弃物处置工作的检查监督,对不按规定处理废弃物的,责令立即改正,并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处罚。

十一、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1、目的:

对不合格食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食品的非预期食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购入的食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发生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职责:

(一)食品制作人员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并上报不合格食品的内容。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在其职责范围内,对不合格食品进行处置。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不合格食品处置的种类、数量及其结果向相关部门领导汇报处置结果。

(四)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食品的管控,防止不合格食品的发生。

4、控制程序:

(一)对不合格食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分类。

(二)对不合格食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识别。和处理。

(三)对购入的确认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出“不合格品”标识,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内,将《进货记录》报采购部门负责人退换。

(四)对不合格食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处理,并填写相应的处置记录。

5、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上述内容对食品的管控。

十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1、食品销售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由负责人或食品安全管理员具体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当立即停止相关食品的经营活动,对涉及的食品、工具、设备等进行封存,并自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不得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隐瞒、谎报、缓报。

3、应当立即执行不合格食品处置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通知相关供货者和消费者,防止突发事件恶化。、应当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

五、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台账,如实记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涉及的食品名称、批号、数量、生产厂家和联系方式、供货者名称和联系方式以及处置的方式和结果,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十三、食品索证索票制度

1、在订货或进货时应向供货方索取载有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的进货票据。

7.学校便利店分析 篇七

便利店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国内市场并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然而, 我国便利店的销售额占当年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仍远低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1993年, 上海出现了第一个便利店。21世纪以来, 上海作为我国特大国际化都市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上海人均GDP早已超过10000美元, 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为零售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 上海便利店的发展再次诠释了“中国速度”, 截至2013年年底, 上海市内便利店已经超过5000家。

从门店数量上来说, 内资的便利店仍然占据上海市场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然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经过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 “全家”的门店数已经超过700家, 而且仍在迅猛增长。如此说来, 本土便利公司不仅在发展模式与服务方式上受到海外品牌的挑战, 连一直引以为傲的“地盘优势”也正在逐渐消退。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便利店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以确保生存与发展这一课题显得尤为重要。

2 外资企业的成功经验

便利店的产生和发展进程主要都在国外完成, 经过多年的积累, 外资企业在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上积攒了丰富的成功经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速, 外资企业更加频繁的进入中国市场, 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辟出一套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

2. 1 正确定位消费者群体

消费者定位是指对产品潜在的消费群体进行定位。对消费对象的定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重分类, 如年龄、性别、消费层次、职业。全家 ( FamilyMart) 的成功与其对消费者群体的精准定位和对消费者的需求的把握是紧密联系的。其定位主要是城市白领和学生群体, 针对这些特定的消费群体, 全家有针对性的为这些消费者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白领和学生较少做饭, 全家提供的早餐种类非常丰富, 清晨的全家门店经常能看到排着长队的顾客, 犹如早餐铺子。中午和晚上, 全家也为办公楼的白领们提供了花样繁多的便当, 价格也非常合理,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白领时间紧就餐难的问题。因此, “全家”在门店地理位置的选择上非常用心, 主要是选择在办公区域和学校周围, 即使这些地方的租金比其他地方一般要高出很多。

2. 2 树立品牌意识, 坚持个性化经营

品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称谓或者名称, 它是产品名称、价格、信誉、形象、质量、属性等的集合体, 是一种有别于同类产品的个性化展现。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已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宝贵的财富。在如今社会大生产的经济形势下, 产品的性能、质量、销售服务的差异正在日益缩小, 品牌已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品牌的竞争力成为提升企业形象及提高企业赢利能力的关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各家便利店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老牌7 -11主打餐饮, 快餐岛、关东煮、思乐冰等食品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引发了便利店做快餐的潮流。“快餐岛”也就成为7 -11的特色产品广受消费者的追捧。然而, 内资的企业很少有突出的品牌或者特色的服务。便利店企业只有彰显出自身的特色才能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

2. 3 发展加盟业务

加盟的方式可以调动总部与门店两个积极性。数据显示, 我国便利店的加盟比例远低于日本等国家。便利店跨地区发展往往不是通过收购兼并的简单而又成本高昂的方式, 而是采取“区域特许”的手段进行, 也就是说把特许经营权授予在当地有知名度有实力的公司, 再由这些公司自己决定发展直营店或加盟店。特许经营的运作方式主要有特许加盟和授权加盟。

3 上海便利店发展模式探析

3. 1 营销须迎合消费者需求

进行营销活动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好潜在的消费对象。在上海, 便利店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 调研数据显示年轻人所占的比重是所有消费者的七成以上。由于便利店门店众多, 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有特色的产品或者服务。以7 -11为例, 7 -11商品的经营具有鲜明的特色, 除了保留传统的经营商品之外, 还大量地引入了新鲜的即食品。此外, 由于消费群体主要为年轻人, 7 -11引入了众多进口商品, 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更多年轻、时尚消费群体的关注。7 -11将客层定位为中青年白领和学生, 因此在门店的设计上也别具一格, 不再强调传统的“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而是突出强调了体验消费的时尚性。发展主题性门店也是近年来便利店发展的趋势之一, 一些动漫主题便利店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3. 2 拓展经营范围

便利店的经营业务范围并非只有固定的项目, 为了方便消费者的生活, 便利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拓展自身的经营范围以达到吸引顾客并赢利的目的。比如, 开展生活便利服务, 便利店可以代理金融保险业务、快递业务、代收公用事业费等, 虽然实施起来有些困难需要克服, 但是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可以很好地吸引时间紧张的顾客群体。近两年, 电商企业与便利店的合作频频出现, 很多便利店成为自提点, 虽然这种合作在一段时间后有所降温, 但是这种尝试显然是符合便利店扩大业务范围的大方向的。便利店成为电商企业的自提点, 如果单纯做这项业务的话, 基本上是不赢利的, 但是开通便利店自提点是为顾客提供的一项服务, 吸引顾客是便利店愿意合作的最主要的目的。

3. 3 把握好加盟与自营

由于所有制等原因, 我国本土企业在发展便利店业务的起步阶段都是以直营连锁为主, 但是效果并不好, 直营店的模式并没有为企业增加多少利润而是经常亏损。是否将直营店变为加盟店就万事大吉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连自己的直营店都不能保证赚钱, 怎么能使加盟者有信心? 加盟者没有赢利的信心又怎么可能不违规? 各个加盟店一个店主一个做法, 又怎么能保持统一的服务形象? 因此, 不管是直营店还是加盟店都应该统一监督管理。而如何做到对加盟店和直营店的权衡则是对便利店发展模式探索的关键所在。

便利时代的到来需要以积极应对、勇于变革、大胆创新的态度来面对。锁定客户群体是创建良好发展模式的第一步, 有了特色经营的品牌会让品牌效应发挥应有的作用。与电商企业的积极合作可以为便利店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坚定的管理好加盟商是企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沙振权, 姜海龙.我国便利店发展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6 (1) .

[2]周文岳.大城小市上海与全家便利店 (Family Mart) [J].广告大观综合版, 2013 (1) .

[3]周勇, 池丽华.靠什么造就上海的“便利店时代”[J].上海商业, 2013 (11) .

[4]蔡鎏.“全家”定位精准的多业态经营[J].投资北京, 2013 (5) .

8.便利店生意 篇八

北美人一生中转换工作平均可达三至五次,但现今40岁的保罗•古曼(Paul Ghuman),却要终生在一家公司工作。古曼出生于印度,19岁时来到美国。他当时申请了一份在7-Eleven快餐店的工作,并迅速攀升成为经理。就在来美国10年以后的1997年,古曼从7-Eleven快餐店的雇员,和他36岁的妻子曼吉特一起,变为了7-Eleven的特许经营商。“这简直就像中大奖,”保罗回忆到,“我那时正在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

2007年,古曼夫妇还经营思乐冰(Slurpee)饮品,他们刚刚开了第五家店面,并荣获2006年度特许经营商称号,他们经营的三家店销售额大幅度增加,其中一家年销售额从80万美元增加到200万美元。

他们成功背后的秘密是什么?或许是因为他们了解客户的姓名,每年都免费把思乐冰分发给学校学生,或许是他们捐出自己的停车场来给当地教堂在周末时用作洗车场(古曼夫妇把他们的社区作为首要考虑对象)。此外,他们对店铺的外观绝不含糊。保罗说,“店铺必须有十足的吸引力,永远保持洁净,随时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服务。”同时, 7-Eleven继续发展,保罗也致力于最终拥有自己的10个店面,并成为在7-Eleven体系中表现最佳的经营者。“我没有想过去任何其它地方或找其他的工作来做,”他说。“因为没有什么比这更好 。”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雪被子》教案下一篇:五四青年节作文800字高分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