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共14篇)(共14篇)
1.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篇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人为本,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是最新发布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人为本,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以人为本 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以人为本 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后勤处
邵阳)
随着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根据学院自身发展特点,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改革方式,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也有很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面对新的不断发展的形势,面对学院进一步发展以及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服务的新要求,学院必须找出并解决
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遇到的瓶颈,探索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举措,重塑后勤新形象,才能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既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又适应学院进一步发展要求的后勤保障体系,将学院后勤经营、服务、管理等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一、制约目前学院后勤社会化发展的瓶颈
我院后勤工作人员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过程及其结果。人员水平良好则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良好,否则反之。目前学院工作的主体由后勤管理人员、外包公司后勤服务人员两部分构成。在党委行政的指导下后勤社会化改革多年,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主体的基本情况稳定,但是不足和所面临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1、范文写作后勤管理人员问题。这里所说的后勤管理人员是指学院层面的从事大后勤管理工作的同志,目前,我院后勤管理职工计20名。20名员工肩负着服务全院近4000名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体系顺畅运行,后勤管理人员的责任不可谓不大,任务不可谓不重。然而,多年
来,由于思维习惯和管理惯性使然,不少同志对此重要和关键部门的后勤管理干部的定位一直存在偏差,同样是服务和服从于整个学院发展的大局,为学院发展贡献心力,但是广大后勤管理干部的地位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使得许多后勤管理人员荣誉感和成就感缺乏,致使不得不时常考虑个人出路和前途问题,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加上待遇上与学校在编管理干部又有较大差异,所以部分同志积极性较差;这样就在人为造成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壁垒和障碍。
2、社会力量(外包公司)人员。外包公司后勤服务人员是在后勤实体工作一线,直接面向广大师生的员工。一线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对广大师
生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影响着整个后勤在广大师生心目中的地位。目前,我院一线服务人员基本外包给社会力量。总体来说,学院后勤已进行社会化改革。其中将食堂、安保、绿化、物业、保洁都外包出去,让更多的具有相关资质的公司来参与学院的管理和服务。从近几年外包的情况看,这些企业的入驻,提高了我院后勤服务的水平,完善了后勤管理秩序。但还有所欠缺,后一步学院应在制度上要求这些社会力量。加强已入驻的外包企业管理,要求外包企业自身应加强公司内部的制度管理。即绩效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学院内部后勤管理者要转化后勤工作职能,要督促外包企业更好的服务于学院,从而真正做到后勤社会化。
二、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遇到瓶颈的一些对策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现代社会的竞争,以人才为本。人才是
一个组织得以健康长久发展的最
根本动力和支撑,一支精练强干的后勤员工队伍,是搞好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根本保证。学院后勤处20名员工肩负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稳定、高质量的后勤保障任务,其业务关乎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学院师生密切相关。人员的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学院后勤服务工作。学院应加大对后勤人员的引进,同时也要加大在编员工的培训和学习。为后勤在编人员提供将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制定培训计划和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要求所有后勤人员不断自觉进行知识更新,专业培训,鼓励各实体多开展技术竞赛,鼓励员工个人参加学历及职业资格等考试,定期派出干部职工到相关高校和企业交流学习。
2、外包企业应打造一流的经营服务形象和服务品牌。外包企业存在的天职和宗旨就是为学院师生提供更周到、更安全、更高质、更高效的服务。服务
水平不上去,外包企业的社会能力就得不到体现,其存在的理由就会受到质疑。同时,提升服务水平也是现代企业尤其是服务类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外包企业人员的服务形象、面貌、作风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学院的整体形象,范文TOP100而其形象和口碑是留存在服务对象心里的第一印象,是外包单位经营和发展状态的直接呈现,它直接影响着广大师生对外包企业的评价。因此,外包企业除了要强化对实体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对于他们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3、做好发展规划任何一个组织有系统的进步都离不开事先的战略思
考和布局。对于学院后勤来说,在坚持社会化改革方向不动摇的前提下,对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合乎实际的规划,使后勤的发展保持与学院的发展同步,保持一种动态、和谐、共同促进良性发展态势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尽管学院后勤进一步深化社
会化改革的道路虽然曲折,面临的困难也很多,但是,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向优秀兄弟院校学习,提升自身实力,为学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创造更优秀的后勤保障体系。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涉及到后勤、学院、社会化、改革、外包、发展、服务、人员等方面,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收藏。
2.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篇二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难在 何处?
我国经过市场经济改革的洗礼,现在高校后勤服务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模式: 高校行政化供给模式、高校模拟市场化供给模式、高校后勤独立法人模式、社会企业供给模式以及校内外混合供给模式。多种多样的供给模式给高校 后勤带来的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以及多样化的经营管理风险。这样,高校后勤服务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状况: 高等教育面对没有自己独立生活来源的大学生必须实行公益性服务,而参与后勤服务的社会企业、后勤实体及其员工却希望按照市场化提供服务同时获得市场化的报酬。同时,经济并不宽裕的政府和高校也不愿意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后勤服务领域。结果,在高校后勤服务领域,政府和高校对后勤服务的投入与管理、后勤服务机构的市场化经营和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高等教育公益性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维护之间,就发生了较大的矛盾和冲突。
是以政府、高校减少投资为主,或是以投资者、经营管理者、服务者的利益目标为主,还是以高等教育公益性为主呢? 这和计划经济时期后勤作为校内单纯的服务机构相比较,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立高校如果仍然按照计划经济时期的思路进行整齐划一的后勤服务和管理,显然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但迄今为止,我国法律还没有全面地规范高校后勤服务的应然状态。因此,与其说“我国公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陷入了困惑和徘徊之中”,[1]不如说它还处在探索之中。
那么,在法律还没有明确规范的前提下,如何把握高校后勤市场特点确保后勤育人功能的实现,如何在后勤服务市场化中协调多方利益实现和谐后勤, 如何在加强后勤管理的同时保证人性化、法治化的服务,如何在后勤管理中控制后勤服务风险的产生,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以促进后勤服务育人的水平,如何才能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后勤服务队伍,尤其是在市场化服务的环境下如何才能在提供优质后勤服务的同时维护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使我们的大学生能够安心学业学有所成? 这些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时期高校后勤服务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研究领域中,大多数研究者站在后勤服务与管理者的角度,以后勤工作的经验总结为主,视域主要在“如何做大做强后勤实体”,而对后勤服务的利益主体 ( 大学生) 却重视不够,对“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首要目标是育人”这一理念认识不足。因此,这些学者的研究缺少了应有的认识深度与研究广度,缺少了应有的中立者立场,也缺少了应有的社会公信力。
为此,全面、细致地研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将为我国公立高校现代化后勤保障工作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为进一步改革提供实践、理论和政策设计的依据,为确保我国公立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二、国外高校后勤管理的 有效经验
在发达国家,高校后勤服务都已经被其高度发达的法律法规所规范。美国的《国内税收法典》是美国非营利组 织获得免税地位的基本法律依据。法典规定了36种现行免税组织,其中包括“专门为以下目的成立和开展活动的组织: 慈善、宗教、科学、公共安全测试、文学、教育、促进国家或国际业余体育竞技、预防虐待儿童和动物”,包括“由教育机构组成且服务于它们的集体投资组织”,包括“为成员提供生活、疾病、意外事故津贴等福利的互助性团体”等。美国所有高校后勤服务机 构的法律地位、免税资格都由此得到确立和保证。[2]
在法国,法律规定全国大学事务中心和地区大学事务中心是具有行政性质的国家公立机构。其预算来源为三个部分: 法国高等教育部、法国外交部和中心自身的经营收入。 [3]
在英国,《1960年慈善法》《1987—1988年英国税务指南》《1988年公司与所得税法》都规定: 英国的学校一般注册为慈善团体,学校所从事的一切教育活动均属非盈利性活动,属免税范围。[4]
高等教育公益性的保障是这些国家立法的基础,后勤服务也是高等教育公益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立法保障高校师生员工的后勤服务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如今,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的智力支撑作用已经显示,保证高等教育公益性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倾力发展高等教育,保证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实现,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三、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 改革方向
《高校后勤新论》 ( 向立志著,海南出版社,2013年6月版) 正是试图破解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困境与难点的有效尝试。该书共七章25万字。该著作跳出了后勤当事人的视角,站在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活、后勤保障的不同模式入手,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高校后勤保障的特点,回顾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历程。
该著作分析了高校后勤市场的特点与后勤实体经营的基本原则,针对投资主体多元化现象,提出了协调各方利益、建设和谐后勤的主张,提出了高校后勤应该实行人性化、法治化、技术化、精细化、创新化和财务中心地位的管理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建维修管理、餐饮管理、学生社区管理、产业管理等工作的特点、问题与方法,深刻阐述了后勤管理中的风险及其预防与控制。
此外,该书还考察了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优化后勤队伍建设的对策。全书结尾时,作者借鉴发达国家在高校后勤服务中实现公益性原则的经验,提出了高等教育公益性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核心目标,并提出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维护高等教育公益性的策略。
作者向立志同志曾经多年从事高校后勤管理的实际工作,多年静心研究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理论和方法,相信读者可以从本书中得到后勤管理与育人等诸多方面的启示。
当然,由于我国法律对于高校校内后勤实体的经营还没有明确支持,公立高校后勤服务机构还不能理直气壮地介绍自己的经营状况。同时,后勤经营管理还涉及企业经营中的许多核心机密, 所以,以个人的力量全面地收集这些经济数据就非常艰难。本书中这一方面显得比较欠缺,希望作者和其他同志今后继续努力。
3.浅析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 篇三
关键词:高校 后勤工作社会化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24-01
1 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含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无偿服务变为有偿服务;(2)封闭式服务变为开放式服务;(3)单一化服务变为多元化服务;(4)内部化服务变为市场化服务;(5)学校服务变为后勤实体服务。
2 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历程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199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指出了:“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1999年11月3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讲到:“高校后勤工作必须彻底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不社会化没有前途。哪个高校改革得快,那个高校就能够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2000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从此,我国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3]
3 传统高校后勤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3.1 缺乏创新,工作按部就班
高校后勤运行经费大多来自于国拨经费,投资主体单一,机制僵化,后勤服务工作按部就班,缺乏激励和挑战因素。长期的因循守旧造成后勤管理工作缺乏创新因素,只是根据学校规模的扩大进行简单的再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增速明显低于投资增幅。
3.2 衣食住行大包大揽,费时费力
长期以来,高校都是搞封闭式的后勤,大包大揽,严重制约了办学水平的提高。从衣食住行再到服务科研,高校后勤实行一揽子工程,不论大小事宜皆能与后勤工作挂上钩,有些事情不能不管,但是管起来又费时费力。从学生到老师,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找后勤,造成了后勤管理机构和人员臃肿。
3.3 各部门形成各自职责范围,遇事可能推诿
在长期的服务工作中形成了明确分工,针对某一事件的处理有了相应的责任部门。但是如今各种事物关联复杂,并不是一個只能部门可以解决的。臃肿的机构有时候造成权责不清,对于一个可有多个部门处理的事情可能造成互相推诿的现象。
4 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的优点
第一,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后勤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相比于高校传统后勤工作的高投入、高付出、低效率、低质量,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利于提高后勤产品的整体质量,降低服务的价格,让师生享受到更加优惠、品质更高的服务,这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4]。
第二,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目前高校后勤工作的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建设的包袱,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进行社会化改革,才能使后勤工作做得好,保证师生愉快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第三,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是遵循市场规律,不断开拓市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后勤保障体系的关键[5]。引入竞争机制的社会化改革,可以全面分析和把握师生的需求,增强后勤服务的态度和服务满意度,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周义捐.岳麓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2]张子元.关于后勤社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7(1).
[3]谢贵辉.社会化改革后高校后勤实体管理模式与经营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4]张庆.浅析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及其创新[J].现代阅读,2012(11).
4.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篇四
关键词
一、引言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内涵及其问题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
(二)传统高校后勤体系存在的问题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与任务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新任务
(三)影响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问题的剖析
四、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构想
(一)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五、结语
5.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篇五
(简介
:
姓名:朱龙斌 学号:200611008237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工管082 完 成 日 期: 2010年 12 月 23日 邮箱:565395835@qq.com)
[摘要] BOT投融资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投资衰退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基础建设的项目投融资模式,如公路、桥梁、地铁、隧道、电厂、供排水系统等建设工程项目,通过招标或洽谈,签订协议特许交由某些民营企业(包括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筹资和建设。项目公司在项目建成后,在特许协议规定的期限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该项目设施,有权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回收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后,该项目设施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这种模式解决了政府资金短缺的问题,能够使公众获利,也能够使投资者拥有投资的机会和渠道,达到双赢的目的。其典型形式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授予一家或几家私人企业所组成的项目融资公司特许权利——就某项特定基础设施向项目进行筹资建设,在约定的期限内经营管理,并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债务或获取投资回报;约定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政府。简而言之,BOT一词是英文 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其意是对一个项目投融资建设、经营回报、无偿转让的经济活动全过程典型特征的简要概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采用BOT投资模式对BOT融资的应用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本文对其BOT项目融资的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以求更全面地认识BOT项目融资,更好地学习和操作项目融资的实践工作。而通过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采用BOT投资模式的BOT融资结构、融资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出BOT项目融资模式的核心要素——项目发起人、项目直接投资经营者和项目贷款银行。同时,还分析了BOT项目融资模式成功的关键点。这些工作对我们更好地认识BOT项目融资和进行相关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工程项目融资 BOT;项目融资;案例分析 项目背景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要想切实贯彻国家关于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要求,除了解决师资队伍等问题外,必须加强后勤设施投入。由于长期积累的问题太多,后勤设施缺口太大,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无法满足需要,也无助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针对这种现状,应当改革现有高校后勤设施投资经营模式,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高校投资经营模式,并以此来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提出的BOT投资模式,建议将目前流行的BOT投资模式应用到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形成多渠道投资,真正实现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
【BOT投资经营模式简介】
1、BOT的含义
BOT模式是当今世界通用的一种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方式。BOT是英文 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其意可译为建设—经营—移交。它是指政府将那些急需建设又缺乏资金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桥梁、地铁、隧道、电厂、供排水系统等建设工程项目,通过招标或洽谈,签订协议特许交由某些民营企业(包括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筹资和建设。项目公司在项目建成后,在特许协议规定的期限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该项目设施,有权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回收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后,该项目设施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这种模式解决了政府资金短缺的问题,能够使公众获利,也能够使投资者拥有投资的机会和渠道,达到双赢的目的。
2、BOT的具体方式
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定义,通常包括以下三种具体方式:
(1)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承包方融资建设某项基础设施,并在一段时间内经营该设施,然后将此转让给发包方。
(2)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即建设—拥有—经营—转让。承包方融资建设某项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成后,在规定期限内拥有所有权并进行经营,期满后将项目移交给发包方。
(3)BOO(Build—Own—Operate),即建设—拥有—经营。这种方式是承包方根据发包方赋予的特许权,融资建设并经营某项基础设施,但并不将此基础设施移交给发包方。项目融资结构
1项目特许权合约
与中标者就项目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协商,依照法律文件和政府各项承诺,签订特许权协议,中标者履约保函,使项目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就企业而言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投资前准备
从政府确定的项目表中选择项目,对其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调查,包括商务财务条件、法律政府环境、技术设计的情况的调查论证,并于银团协商取得贷款方承诺。(2)执行投资
与政府谈判取得特许权后,按项目合同的约定及设计要求投资。(3)建设
这类工程一般都是以“交钥匙”的建设方式来进行。(4)经营
按照与政府签订的合同,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建成的项目进行经营。(5)转让
经营期限届满以后,企业将项目的经营权按合同约定无偿转让给政府。
2.2项目投资者和经营者
山西津辉建筑实业公司以BOT方式投资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宿舍楼项目。该学校提供土地,负责拆迁、监理、绿化施工以及宿舍家具的费用;津辉公司注入资金,宿舍楼建成后,所有权归学校,津辉公司享有19年的经营使用权。这一举措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也为高校后勤工作走向市场作了有益的探索。同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由六家企业投资参与并于2001年启动的陕西大学生公寓建设开工面积近50万平方米,占现有大学生宿舍总面积的30%以上。今年陕西还将新开工建设近百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公寓,完工50万平方米,吸纳社会投资介入将成为主要方式。项目融资方案评析
3.1项目融资方案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有效缓解高校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200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20.61万人,增长34.88%,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556.09万人,比上年增加142.67万人,增长34.5%。而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均宿舍面积由2000年的5.2平方米下降到4.2平方米。以前由于建设资金的紧张,许多高校建成的宿舍楼是老式的筒子楼结构,学生住宿空间狭小,基础设施难以配套,给学生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主管部门拨付有限的建设资金来解决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已显力不从心,BOT真正实现了投资主体、融资方式、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可迅速筹集到足够的社会资金,以满足高校后勤发展的需要,缓解高校规模化发展的“瓶颈”约束。(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校后勤经营管理体制的需要
BOT项目公司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投资主体明确、产权清晰、经营决策将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构筑新型的市场经济法人实体,并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市场化经营,科学管理。(3)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推动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政府将不再直接参与高校后勤投资经营,而是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杠杆等手段实行间接调控。避免高校后勤大而全、小而全低效投资的局面,保障高校后勤设施规模和结构的均衡发展,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4)急剧扩张的高校规模为社会资金提供了投资场所
高校扩招后急需更多的后勤投入做保障,但是,目前,一方面高校后勤财政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社会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现有的产业还存在过度投资、重复投资的现象,资金回报率不高,回收困难。高校后勤这个潜在的市场需求将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新的投资机会。
(5)稳定可靠的预期收益为投资者提供了动力
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稳定的预期收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我国各类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要发展到2010年的1500万人。高校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直接的经济收入,并有较长的经济寿命。根据成本分析中常用的现金流分析:净现值=∑(产出-投入)/(1+i)≥0,可以看出学校许多基础设施均可采用BOT来建设。稳定可靠的预期收益是激发社会资金投向高等教育的根本动力。
3.2风险类别分析:
(1).政治风险(2).收入风险(3).完工风险(4).经营风险(5).外汇风险(6).资金使用风险(……分析不做赘述)
结语
成功的BOT项目融资方案的结果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从案例中我们知道项目发起人(项目的最终所有者)、项目的直接投资者和经营者还有项目的贷款银行,都通过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也正是一个融资模式能够得以实施的最根本的动力。
BOT项目融资方案成功实施的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特许经营权合约,一个是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特许经营权合约不仅是项目建设和运营者进行投资核算的基础,而且也是其获得投资回报的保证。而项目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则对项目的完工风险有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李金早
《BOT投资方式》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赫
炬
《建设—经营—移交》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6 徐兆基
《浅议BOT投资方式》
《现代法学》
1998.1 鲍田原
《积极推进高校后勤改革》
《高等教育研究》
2001.5 刘
伟
《高校扩招后的情况分析与展望》 《中国高等教育》
6.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一(四稿) 篇六
(讨论稿)
为深化学院后勤改革,加快后勤社会化进程,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更好地满足学院改革发展的需要,根据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
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保证后勤为学院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改革后勤管理体制,使后勤从过去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管理、服务和经营功能的规范分离组建准企业化的经济实体,使后勤服务管理实现企业化,后勤服务生产实现专业化,后勤服务产品实现商品化。经过努力,最终建立起符合我院特点和教育教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后勤社会化保障体系。
近期目标是用一年左右时间,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在现后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后勤集团,实行人事、劳资、财务相对独立的准企业化管理。
中期目标是用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创造条件对宿管、膳食等后勤保障工作进行社会化改革。
然后逐步实现多实体向大实体转变,并在条件成熟时将后勤集团建成实行完全独立的法人资格经济实体。
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出发,通过深化改革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
(二)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方向,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并遵循教育规律。
(三)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原则。改革要有利于提高学院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院的负担和提高学院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院的发展和稳定,有利于实体的发展壮大和教职工待遇的逐步提高。
三、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撤销现有的后勤服务中心,在其基础上成立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后勤集团,仍为学院附属机构,变行政经费划拔为行政经费划拨和管理服务目标收费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后勤集团共设置6个下属机构,办公室(兼财务室)和5个专业化中心,分别为绿化环卫中心、房产及维修服务中心、水电管理中心、汽车运输服务中心、医务所;根据经营性质不同,划分为以下两类:
1、经营性:
房产管理及维修服务中心,主要职责为:
①青年教师公寓的分配、管理与出售;
②校内各类设施的中、小型项目维修和改造;
③学院招待所的经营管理;
④教工集资楼物业管理的前期和试点工作;
⑤校内各门店、超市等的经营管理。
其中第一、二项职责为服务项目,仍实行行政拨款方式,实报实销;第三、四、五项职责为经营收费项目,采取管理目标收费制。
2、非经营性
(1)绿化环卫中心,主要职责为:
①负责学院园林、绿化等人文景观的建设;
②校园道路、宿舍区等公共环境的清扫与保洁;
③公共卫生设施(垃圾箱、公厕等)的清扫和保洁;
④大型会议及活动的摆花服务;
⑤负责全院生活垃圾转运工作;
⑥环保和“四害”防治等工作。
(2)水电管理中心,主要职责为:
①负责学院的水、电正常供应;
②负责学院配电房、配电设施、输电线路、水泵房、加压站、输水管线的建设与管理;
③用户水、电设施的维修及管理;
④负责收取水费、电费,并做好节水、节电工作。
(3)汽车运输服务中心,主要职责为:
①负责学院的各项运输任务;
②负责车辆的维护保养。
(4)医务所,主要职责为:
负责全院师生员工的医疗卫生服务。
以上四个中心所属业务全部为非营业性质,实行行政经费定额划拨制。
(二)人事用工制度
后勤集团实行全员聘用制。后勤集团总经理由学院聘任,副总经理由总经理提名,报院党委审批后聘任,分别享受学院正(副)科级干部待遇;各中心经理由集团组织竞聘产生,总经理聘任,聘期内实行服务目标与经济目标责任制,以契约形式进行管理,不定级别;其他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在明确岗位名称、职责、任务目标、上岗条件及相应待遇的基础上,实行公开竞争上岗。后勤集团与上岗职工建立严格、规范的劳动合同关系和优胜劣汰的用工机制。
后勤集团有独立的用人自主权。集团成立后,学院原则上不再以指令性方式向集团安排人员,但后勤集团如有空岗,要优先吸纳学院
内部富余人员。集团要严格控制新进员工数量和质量,确因工作需要吸纳人员时,要对其进行认真考察,并报学院组织人事处备案。
(三)工资福利政策
原后勤服务中心享受财政供给的事业编制人员和聘用制员工,按“老人老办法”管理,仍保留档案工资、职级、职称、技术等级;继续按国家和省政府的工资政策,将本人的增资、补贴计入档案工资;有资格参加学院各职能部门及各系部有关岗位的竞聘;可申报、评定高于原级别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员职级和技术工等级;其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集资房及货币补贴等社会保障费用享受学院事业编制在职人员同等待遇。
集团成立后,原有和新进临时用工,均由集团制定相关福利待遇政策,不享受与学院在编职工和聘用制职工的同等待遇。
集团员工工资实行具有企业特点的结构工资制。员工按照竞聘岗位、中心效益以及对集团的贡献大小实行“基础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奖励工资”的工资分配办法。
(四)财务管理
后勤集团设财务室,由学院财务处委派会计,实行相对独立的二级财务,接受学院财务处的指导和行业系统的管理。后勤集团各中心在财务室建账,分别单独核算。
(五)资产管理
按照“合理剥离、有效重组、严格监管、适当扶持”的原则,在全面清查、编制财产目录、评估核实价值的基础上,划入改革范围的部门使用的不动产、固定资产、专项资产等划归后勤集团使用。
移交到后勤集团的资产,所有权属学院。后勤集团应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对占用学院资产承担安全、保值增值和不流失的责任,不得转租、转借、抵押,更不能变卖,对原资产进改造、扩建、修缮、处
置的必须报学院审批,并办理规范的报批手续。
(六)收入分配原则
后勤集团非经营性业务实行实报实销制度,为学院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保障。经营性业务和管理服务收益,在实行严格的成本核算之后,净利润分配采取如下原则:20%作为上交学院的利润,30%作为集团发展基金,50%作为集团奖励基金。
(七)管理和监督机制
分管后勤工作的院领导及学院组织人事处、纪检监察室、财务处要对后勤集团的经营管理、人事用工、财务等方面负起监督职责;后勤集团建立完备的自检体系,形成专检与自检,师生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四、后勤社会化日程安排
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多、难度大,牵涉面广,必须逐步推进。
1、2009年9月,成立学院后勤改革领导小组和后勤改革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由工作小组进行固定资产、人员岗位、经费运转成本、收支关系等工作的测算。
2、2009年9月——12月,由后勤服务中心按照本方案要求,提出后勤集团的详细组建方案、管理章程、人员聘用、内部分配、财务管理、收费项目及标准等办法,并会同学院财务处、纪检监察室制定出后勤资产评估登记办法和对后勤实体实行经营服务监控的具体办法,报学院批准后执行。2009年底,筹备成立后勤集团的各个机构,做好分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7.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篇七
这是确保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 也是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只有后勤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才能获得进行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所必需的经济支持, 另一方面也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措施真正得以贯彻执行, 而不是停留在口头阶段或形式上。另外, 后勤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其他员工起到了敲警钟的作用:高层领导的重视使得普通员工在心理上不会对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过于粗心大意, 相反还必须在行动上予以配合与支持。这就是领导的权威效应。在浙江林学院产业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后勤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使得其企业文化建设进展比较顺利:在调查的执行阶段, 由于公司高层领导的带头支持, 笔者所进行的调查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就顺利完成了。
二、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进行从一开始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从过程上来看, 要进行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 首先就需要对后勤集团进行相关的调查和访问 (这是第一阶段) , 而这个调查和访问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且需要财力的支持。在调查报告形成后, 要针对后勤集团的现状提出有效的企业文化纲要以及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 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就进入实施阶段。实施阶段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企业文化的导入阶段, 其次是完善深化阶段, 紧接着就是维护提高阶段。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层次, 有不同形式的培训, 而培训的顺利进行需要大量资金。此外,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后勤集团始终要注意运用相关媒介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提供服务, 而与媒介的合作同样需要资金。此外, 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企业精神, 而企业精神原本是无形的, 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才能实现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 也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精神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企业精神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形式之一就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即CI) 的塑造。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塑造也是需要大量资金作后盾的。因此, 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准备一笔专门资金以备用。在浙江林学院产业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集团的高层领导就曾明确表示:由于公司目前的CI没有内涵, 因此将会根据企业理念的相关内容对其进行更改, 以更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 而CI的变更将需要上万的资金投入。
三、加强文化传播
(一) 明确传播者主体。
传播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源, 也就是讯息的发送者。在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 有很多传播者。而这些传播者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传播者在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而只是在特定的阶段处于主体地位。既然如此, 那么, 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阶段, 就要弄清楚各个阶段的传播者主体是哪一部分人, 这样, 才能确保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在传播过程中不会出现障碍, 从而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效果。在经过相关的调研之后, 导入后勤企业文化的时候, 首先处于传播主体地位的是后勤企业的高层领导。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最初都是由他们所倡导的, 而且作为后勤集团的领导, 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这种权威性从信源的可信度来看就有助于增强传播效果。也就是说, 后勤集团高层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引起后勤其他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 从而在后续的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顺利进行。当后勤企业的高层领导已经大致领略了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之后, 企业文化的传播主体就转移到了后勤企业中层员工的身上。这时, 他们在确保企业文化由高层向基层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如果他们不能正确领悟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 那么, 经由他们传递给基层员工的信息也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从而严重影响到传播效果。
因此, 当中层员工处于传播者主体地位时, 要确保他们的传播者主体地位, 以确保相关讯息能顺利到达信宿———基层员工那里。当讯息被广大基层员工接收到时, 传播者主体再一次发生了转移:由中层员工转移到了基层员工。在很多情况下, 有关后勤企业文化的讯息都是由基层员工传达给目标受众, 即广大师生员工的。因为, 基层员工大都是工作在第一线的, 他们是直接与广大师生员工接触的, 也就是说后勤企业的众多目标受众是通过与基层员工的接触来感受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后勤基层员工是否真正领悟了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 并将它切实贯彻到其具体的服务工作当中去, 就显得至关重要。也就是说, 基层员工是否意识到自己的传播者主体地位, 并将自己的传播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师生员工能否切实感受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 还直接影响着后勤集团在广大师生员工心目中的形象。而且, 从后勤集团的发展来看, 后勤基层员工的这种传播者主体地位还不是短暂的, 而是长期的。只要后勤集团存在, 那么基层员工的这种传播者主体地位也就不会消失。因此在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播过程中, 切不可忽视基层员工的这种长期的传播者主体地位。
(二) 明确传播内容。
这一点在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播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传播内容不清晰的话, 那么不仅会导致信宿接收信息的困难, 而且会使得传播效果大受影响。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传播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企业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物质文化等。
(三) 确定相应的传播渠道即媒介。
媒介是信息的载体, 在后勤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目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 媒介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当然, 媒介的多样化也为后勤企业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因为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媒介进行传播, 从而形成立体传播攻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一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所导致的受众覆盖面不够广或者传播效果不明显的弊端。而在目前, 高校后勤集团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的媒介还是比较多的。其内部的媒介就包括了后勤集团的网站、后勤集团的公司简介、员工手册、公司内部报刊。这些都是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媒介。在这当中尤其要注重对网络媒介的运用。笔者在为浙江林学院产业后勤集团进行企业文化的相关调查时, 发现网络是相关受众了解后勤集团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 根据传播对象确定相应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由意见领袖实现“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传播效果。而在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就存在着两种对不同传播对象发生作用的意见领袖。第一类是对基层员工起作用的意见领袖, 这一类人一般就是后勤企业树立的企业英雄。他们往往由于具备较高的思想境界、业务能力而成为广大基层员工一致效仿的对象。由于他们来源于基层, 并表现突出, 因而他们的言行对基层员工的导向作用是很大的。另外一类就是对广大学生起作用的教师。由于教师本身的职业特殊性导致学生一般而言对教师的话还是比较认可的, 而这个认可就使得教师也成为一类意见领袖, 由于教师与广大学生一样, 也是后勤服务的顾客群体, 因此, 教师用自身的消费经历向学生传播后勤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 就避免了后勤集团“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的嫌疑, 从而增强了传播效果。
(五) 根据反馈意见对后勤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
它在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其实是必需的、但又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反馈才能确定传播的实际效果如何, 是否偏离了企业文化发展的最初方向。如果发生了方向偏离, 那么就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将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对于后勤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来说, 最常见的一个方向偏离就是在看到后勤集团企业性质的前提下, 将追求经济效益放在后勤集团发展的首位, 这就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与偏离。高校后勤集团虽然目前已是企业性质, 但是它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将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而是应将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保障服务放在首位。而要获得相关的反馈意见以确定是否发生方向偏离可以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然后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及时的调整。
参考文献
[1]王宏来.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开创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J].石油教育, 2003, (2) :89-93.
8.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篇八
【关键词】高校后勤 社会化改革 问题 对策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高校后勤将自身的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活动自觉纳入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框架,把自身活动作为社会整体活动的一部分。自1999年底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突出成就。后勤服务设施满足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后勤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后勤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的急剧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直接造成了许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履维艰,发展缓慢。本文试通过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完善的路径,以期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起“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最终目标。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1、政府主导不够,改革停滞不前。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校所在地方的党政领导机关要把解决好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担当起来。国办2000年1号文件讲得更具体,明确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坚持“政府统筹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方针。在这个阶段政府主导作用明显,方向明确,整合各方力量开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开局是成功的。这更多要归功于改革的发起者——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目前,高效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高校后勤最大困惑是政府主导力量不够,以致改革速度减缓,改革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政府主导不够主要是指政府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或者有政策措施但在改革过程中难以实际操作和控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路怎么走,近几年来,国家也没有明确指示和政策措施,很多地方政府和大多数高校存在等待观望和无所适从的现象,从而导致社会化改革停滞不前。
2、产权不清晰,剥离不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市场化,顾名思义就是把后勤实体与高校剥离,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参与市场竞争。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体推进阶段,在国家政策规定和政府的指导下,高校后勤实体进行了分离,然而这种分离只是形式上的分离,却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内容,某种程度上高校依然自办后勤。一些高校后勤尚未注册成为独立的法人,只是实施后勤单独核算,后勤只能依附于高校,因而后勤市场化也就无从谈起了。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甲乙方的管理模式,从表面上看,后勤实体成为了独立法人,但由于产权不明确,后勤实体法律定位不清,使得甲乙方管理模式充其量也就是校内的模拟企业化管理,后勤实体缺乏“造血”功能,对学校有很强的依附性。另外,从学校的角度看,其意识到后勤与学校稳定的重要关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要对后勤实体进行行政上的干预。后勤实体与学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甲乙方关系。
3、思想观念转变滞后,缺乏市场经济竞争意识。长期以来,高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学校办社会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适应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很多后勤实体还缺乏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缺乏以服务取胜、以质量取胜的经营观念。从学校方面看,还没有将后勤实体真正看作自主经营公司,自然不会放开手中的决策权,仍然习惯于将后勤实体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由学校直接任命后勤实体的干部,由学校确定后勤实体干部的行政级别,并经常对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事务进行行政干预;从后勤实体方面看,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和认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独立能力不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找学校解决,可以說,这些后勤实体,搭的是现代企业的台,唱的还是以前行政部门的戏,既不能像真正的公司那样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又不能像学校的职能部门那样不用承担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处境非常尴尬,从而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
4、高校后勤改革中遗留的人事问题,制约着改革的前进步伐。高校后勤社会化,最重要的一条是后勤的管理服务人员必须社会化。按照中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所有高校后勤人员都应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遗留了很多问题。虽然国家给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规定,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人”人数较多,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个人技能单一,市场意识较差,风险意识和参与社会竞争能力缺乏,不能适应后勤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冲击,一方面大量的“老人”闲置,增加了后勤实体的负担;另一方面,后勤实体又难以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这对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改革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障碍和制约因素。
5、困扰高校后勤改革的新问题不断出现。一是高校后勤现有事业编制人员大量减少,面临着管理技术骨干断层的巨大风险。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后勤系统,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不足20%,高职称人员不足10%,非事业编制员工占后勤人员的80%以上,其中农民工是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一线工作的主力军。二是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扬,高校后勤运行成本剧增。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食品、燃料等原辅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扬,特别是米、面、油、蛋品、畜产品、水产品等食品原料的价格涨幅更是惊人。面对这些情况,要么保证质量,亏本经营;要么维持保本经营,不得不暗地降低供应质量。
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1、政府应规范高校后勤市场,制定与落实相关政策。高校后勤虽然已实行社会化,但社会化不是放任自流,政府应在总结近十几年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应根据各高校后勤企业以及参与后勤经营的社会企业与政府、高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宏观调控,促进高校后勤市场的规范化。此外,还应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如协调有关部门,在经费扶持、规费减免、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保障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和社会属性,扶持高校后勤企业发展壮大。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就必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高校后勤工作关系,建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后勤企业,其核心是转换机制。一是在管理模式上要按照事企相对分离的原则,加强经营管理,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强化目标责任制,树立效益观念,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为后勤企业参与社会竞争创造条件;二是市场机制上要改变封闭服务为主的状况,在满足校内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积极开拓校外市场,同时,适当引进社会产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使之与高校后勤企业相互补充与竞争。
3、理顺产权关系,明确高校和后勤权责。资产是后勤实体提供服务的基本条件,也是其盈利的基础。只有理顺了产权关系,才能明确高校和后勤服务实体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后勤营运和国有资产管理也才能顺利进行。要做到产权明确,首先要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资产清算,查清高校投入到后勤服务中的资产数目及后勤服务实体的自有资产数目。这样更有利于高校管理好国有资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同契约将资产处置权和受益权转让给后勤服务实体,以改变后勤因无资产处置权而陷入的被动和局限。有了资产使用权和处置权的后勤服务实体将更具独立性和主动性,其社会化程度和经营灵活性将进一步提高,也就能更好地進行资源配置。而高校则通过明确的合同经济关系收取资产使用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上缴费用,不仅简化了国有资产管理,避免为后勤的亏损买单,还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树立市场意识。如果说理顺产权关系为后勤社会化解开了束缚,而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和树立市场意识则是后勤服务实体能在营运中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将后勤服务实体与高校行政系统剥离开来,使二者关系从行政命令关系转化为经济和法律关系。高校可以以其国有资产作为股份投资注入后勤服务实体而获得股东地位和监控权利,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来发展后勤服务;后勤服务实体由此享受独立法人的身份及派生出的经营自主权、管理权和收入支配权。其次,在后勤服务实体内部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建立面向市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组织和管理体制。具体来讲,科学和制度化的管理应当在领导、组织、部门职责和奖惩机制等方面有规范的制度和准则;而树立市场意识则要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
5、加强人事制度改革,注重人力资源开发。高校后勤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辅之以相对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充分用活“老人老办法”政策,可让老人先“内退”后聘任,以这种形式达到同岗同酬的目的。后勤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工作者是“不上讲台的老师”,这种育人作用是其他部门员工不可替代的。因此,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知识型、技术型员工的比例,择优选聘优秀大学生充实管理队伍;注重员工的学习培训和不断“充电”。建立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实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提高人才质量,优化结构。
【参考文献】
[1] 朱晓文: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路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20).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人民日报,1985-05-27.
[3] 曹保英、程倩: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
9.广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考 篇九
国家自1999年就开始提出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各高校经历了一系列“大动作”,不少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未实现质的改变。高校后勤改革具有复杂性和长远性,不是简简单单“逐渐剥离高校办后勤的职能”、“开放校内后勤市场”就可行的。广州大学在后勤社会化改革道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社会大环境和学校自身的原因,现在也面临着经营管理和社会责任等问题。如何协调各种关系,如何改善学校后勤社会化所处的尴尬形势,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思考未来的改革发展道路。
一、广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及经验
(一)合并初期的改革
广州大学合并组建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后勤社会化改革,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抓,按照国务院2000年1号文和省教育厅[2001]16号文的要求,积极推进后勤改革,改革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
2001年5月,学校成立第一届总务处领导班子,完成了后勤机构调整和人员安排。学校合并组建之初,总务系统有在编干部、职工217人,临时工200多人,基本上归属总务处各科室。合并组建后,按照学校机构设置原则,结合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依据管理、服务两大功能,初步建立起适应学校实质性合并的后勤保障体系。通过竞争上岗,合同聘任,完成各科室、实体领导和一般干部的聘任工作,按照后勤改革的要求对人员进行了合理的分流。使一批年富力强、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同志走上科室领导岗位,也使一批长期从事总务后勤工作、经验丰富、曾做出较多贡献的年长的同志得到妥善安排。
第一轮后勤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甲方的小机关与作为乙方的后勤实体,双方定位明确、职责清楚,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稳步提高。精简了机关科室人员,用制度规范了后勤工作及物资配置,明确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后勤实体则按照自己的服务经营范围,制订出内部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并用自己的积累改善服务环境,拓宽服务项目。例如,饮食服务中心统一财务管理,集中采购,实行食堂经理和厨师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修订内部分配制度,使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学生 1
公寓服务中心为解决学校扩招带来的困难,一方面积极在校内挖潜,另一方面利用社会资源在校外扩展学生住宿点,并引入社会资金解决学生热水供应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整体搬迁大学城后的改革
为了建设教育强省,广东省、广州市政府于2003年正式启动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作为整体搬迁,我校于2005年9月整体搬进大学城新校园。随着学校的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第一轮后勤改革所建立起来的后勤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已难以适应学校的发展,尤其是难以适应学校整体搬迁大学城新校园后的超常规发展。
2004年5月,学校成立产业管理处,牵头起草新一轮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2004年12月,学校第二个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出台。2005年3月,学校后勤服务与科技产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学校开始实行“小机关,大实体”的后勤管理模式,将原总务处和产业管理处合并,组建后勤与产业管理处,代表学校对后勤产业集团行使监控职能。将总务处属下有关服务职能的各中心及科室与学校科技产业集团合并,组建“广州大学后勤服务与科技产业集团”,后勤产业集团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向学校负责,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由后勤产业集团负责大学城校园生活区的建设资金贷款、资产管理和还本付息。
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属学校事业编制的职工,保留学校档案工资;新进入的员工与集团签订劳动合同,由集团自行管理,实行社会保险制度。财务管理方面将现行的拨款制改为服务收费制,核定指标,统一划拨到各单位。分配方面以岗位、贡献、效益为主要依据,建立以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的新分配制度,把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贡献大小直接挂钩。完善资产管理,将现有资产进行清理、界定和评估,制定资产的使用及管理办法,根据使用性质,将资产分为服务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学校根据资产的不同用途和实体的行业特征分别以托管、零租赁、租赁的形式交由后勤产业集团管理、经营和使用,并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保值和增值。在实际的运作中,受各种改革配置政策的落实等因素影响,后勤产业集团采取虚拟法人的形式运作。
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总务后勤部门的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爱岗敬业精神,强化了服务意识,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做了大量实事和好事。后勤产业集团自成立以来,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认真组织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符合实际的运行机制,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制,强化“优质服务、师生至上”的服务理念,使“服务、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圆满完成学校下达的后勤保障任务和企业经济指标的同时,积极树立规模与品牌效应相结合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集团的健康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两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学校后勤社会化面临很多困难。
(一)主要问题
1、后勤社会化中“人”的问题
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必然存在“减员”与“留人”的问题。既要解决“老人”的去向和收入,又要解决引进“新人”的待遇问题。由于学校的人事制度限制了集团中“老人”在学校中自由流动,靠自然减员将是一个漫长过程。而“新人”的待遇普遍不高(偏低),离人难,留人亦难,影响和制约着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力度。
2、后勤社会化中“财”的问题
由于集团采取虚拟法人模式运作,并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集团的财务账是依托在学校财务账下的二级帐户,集团在资金运用上不能完全按企业模式操作,自主权不大。学校拨付给集团及集团收益上缴学校的资金由于涉及国有资产、行政拨款等原因,运用起来十分不灵活,给集团发展及后勤改革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
3、后勤实体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广州大学的后勤中心和实体有饮食中心、公寓中心、水电中心、交通运输中心,还有九大校办企业,虽然尽力为学校师生提供了比较优质的服务,但与市场上的企业比起来竞争力仍很弱。
(二)原因分析
1、社会经济市场不完善,法律政策等不健全
首先,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社会改革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市场也是社会市场的一部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够成熟,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在后勤方面的立法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必然增加学校改革的成本。特别是广州大学整体进驻大学城以来,交通运输、生活基础设施等还很不完备,后勤服务和经营管理面比较窄,很难形成品牌优势。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到产权、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等方面的问题,国家和省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出台较少或基本没有,造成无法可依,无归可遵,无章可循。广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和计划都很明确,但由于缺乏政府各项法规政策的支持,发展受到限制。
2、高校后勤的特殊性
我国高校后勤产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后勤服务实体除了考虑经济效益,还兼负着保持高校稳定的职能,特别是饭堂和公寓直接涉及学生的生命和健康,在经营管理中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还必须考虑教育公益性的理念。
3、管理体制的落后性
高校后勤长期以来经费来源单
一、服务福利性、消费封闭性运作,后勤市场条块分散、资源配置和服务结构不甚理想,师生意见较大。广州大学是由几所高校合并的市级院校,后勤原有基础就比较薄弱,在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和经营实力方面与省内大的高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整体搬迁至大学城以来实行的仍然是直线管理结构模式,从属学校领导,进行虚拟化经营,并没有取得独立法人资格,所以仍然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的现象。甲乙双方矛盾的焦点主要在经营管理权和后勤实体的归属上,学校一方面插手后勤实体的经营,一方面又把分出去的后勤实体员工视为“外人”,使后勤员工对高校丧失归属感。而且后勤企业在运作上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分配上仍实行事业化分配,从而又回到了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这也是集团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所在。
三、对学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思考
经过几年后勤社会化系列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逐渐走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道路,我们认识到后勤社会化不能“一刀切”和“一步走”,不能操之过急,硬搬照抄。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从高校实际出发,实现多元化发展。
(一)增强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识
1、正确理解“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引进来”是社会化,“走出去”是社会化,参照社会实行内部竞争,优胜劣汰也是社会化。社会化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的需要,促进学校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因此采取什么模式,怎样运作都要根据学校内外环境和经营条件来决定。
2、正确认识改革和稳定的关系。要清楚的认识学校发展是目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手段,稳定是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是最重要的事情,后勤实体既要坚持产业属性,又要坚持教育属性,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教育规律,任何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的属性和规律,都会失去高校后勤产业固有的本质。如果不讲社会效益,高校后勤产业就会偏离高校后勤工作的方向,如果不讲经济效益,高校后勤就无法实行自我运作,也无法实现应有的保障功能,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既要讲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关键是要加强各中心实体的内部管理,继续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实现微利经营。
(二)争取政府和学校政策方面的支持
政府和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后勤改革和建设的需要,给予后勤实体政策支持。政府是指挥家和管理者,应该从高校的角度公平地考虑问题,学校也应该继续重视对后勤改革人、财、物等政策的支持,创造后勤服务市场规范、有序、公平、竞争、开放的宽松环境。只有政府和学校在政策方面的扶持,才能确保后勤社会化顺利进行。
(三)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后勤社会化的重中之重是人的问题。真正的以人为本,不仅是以高校师生为本,还要以后勤所有员工为本,关注“老人”,更要关心“新人”的切身利益。后勤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师生员工精神、物质、文化的需求,都是为了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首先,保障后勤员工的切身利益。后勤员工的职称、职务、任期、晋升、提拔、聘任、住房等一系列问题,都要进行细化规定,出台实施细则;学校人员的一切待遇都与职称、职务有关,后勤工作人员也应当与教学科研人员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只有维护好后勤员工的切身利益,才能保证后勤干部员工的稳定,使后勤社会化顺利进行。
其次,加强后勤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工程。依靠高校自身强大的人力优势,引进急需的后勤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狠抓管理和技术人才培养和教育,把后勤员工的培训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建立自我培训、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一支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高效、优质、精干的高校后勤员工队伍。
(四)循序渐进地开放后勤市场
后勤完全社会化是必然的趋势,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论是“走出去”还是“推出去”,都要循序渐进,因校制宜。对学校来说,现在还不具备条件的中心实体只能先加强内部管理,等条件成熟和制度完善了才能逐步实行外包等市场化模式经营。
作者:广州大学后勤服务与科技产业集团
执笔:周欢,指导:吴猛、王永云、何伟峰、吴锋刚)作者简介: 吴猛后勤服务与科技产业集团总经理省高校伙专会理事长
王永云后勤服务与科技产业集团党总支书记
何伟峰 后勤服务与科技产业集团副总经理省高校物专会副理事长 吴锋刚 后勤服务与科技产业集团副总经理 省高校伙专会秘书长
10.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思考论文 篇十
摘要:供给侧改革是一种通过增加社会供给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型路径,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改革对于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思路。需求侧管理认为产出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需求量不足,所以需要刺激消费来提高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需求平衡,不需要人为的刺激消费来调节市场需求,需要提高社会生产力来提高经济增长,根本因素是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在供给侧改革开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后勤管理的探索。高校后勤是高校重要的保障性服务部门,在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提高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是改革的发展趋势。因此,努力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以学生群体为核心,不断拓宽服务市场,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便成为后勤保障部门的一项根本性任务。
关键词:供给侧;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新型管理模式制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保障高校师生的生活和教学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后勤管理在不断加强改革,在改革中建立新的系统,摸索出合适的方法。然而,由于老式的高校后勤管理的运行方式,在后续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各式问题。例如,后勤员工的整体水平不高,运行程序不适合,管理方式不先进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无形中不断影响后勤管理的改革进度及服务质量,阻碍改革的推进,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因此,不断促进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建立新型的工作体系,提升后勤管理的服务质量是现阶段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
11.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篇十一
【关键词】改革 教育 后勤 社会化
教育事业永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高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在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发展的保障工作,在整个高校教育中举足轻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而不断出现的高校后勤管理水平滞后和管理设施落伍的情况,常常导致高校后勤工作执行力不强,影响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因此,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为了适应蓬勃发展的高校办学规模,呈现出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趋势,不仅在运行机制上发生了根本转变,而且在管理体制上也进行了改革。
一、高校后勤工作改革中面临的挑战
1.政府角色淡化
长期以来,中国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的力量是政府,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需要政府的持续推动。在改革的初期,政府表现得非常积极,在改革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勤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开。但是随着国家领导人更迭,国家对于后勤改革逐渐冷淡,许多政策得不到很好的延续,导致前期的许多计划很难很好的实施开展。中国高校后勤改革的成功需要一种持续推进的力量,而在当前的中国,这股力量就是政府。改革的初期,政府的积极参与,领导人的热情推动,改革获得长久的发展。从中国的状况看,很多事情往往因为领导人的更迭而产生变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政府推动已淡化。随着政府在改革中的角色不断淡化,当前高校后勤改革更多地表现为高校的自发行为。
2.高校改革整体的滞后
后勤改革是高校改革的一部分,任何一个部分改革的成功,都需要一个整体环境的进步,否则在整体无法前进的情况下,个体也是举步维艰的。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中,高校制度改革严重滞后,无法使高校这个整体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运作。高校在人事、财务、教学、科研等各方面无法获得重大进步,后勤改革也无法得到比较快的发展。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只有当各个方面的改革达到一定的相等的水平,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当下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后勤改革和高校整体改革是不协调的,导致在改革进程中很多问题不可避免地被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改革的进步。
3.产权不明
当前,高校后勤实体无法真正注册成为独立的法人,产权不明晰,导致一系列的问题牵涉出来。后勤实体无法成为独立的法人,也就无法成为市场运行的主体,正常企业所应有的自负盈亏、独立经营也就无法在后勤实体这里得到实现。在缺乏自主权的情况下,后勤集团也就无法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经营,无法在市场的竞争中取得进步。同时,学校不敢彻底放手后勤实体,产生无限连带责任,也就严重制约了高校后勤集团的改革。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具体的对策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要想加快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必须打破原有的封闭式管理模式,把高校后勤管理投入到全社会中,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建立一个新型服务运营机制,完善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体系。以市场刺激高校后勤管理发展,以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一个“市场提高服务”的后勤管理体系。从而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改革任务和目的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高校摆脱社会的负担,让中国高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当中。同时运用高校的运作方式,降低成本,使高校后勤服务能够产生更高的效益。集中思想就是后勤服务纳入国家统一市场体系中,利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应开放后勤服务市场,在向社会开放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市场提供服务,学生才能够实现自主选择,最终实现后勤资源在全社会的优化配置。目前情况下,高校应逐渐打破垄断,开放市场,引入竞争,使高校后勤市场更加有序,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高校还应剥离后勤职能,放手后勤实体,让其投入到市场大潮中去,彻底分离后勤实体,真正实现独立与高校融入社会。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当前中国改革的主导思想是让中国的主题融入市场,积极促进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是将市场经济引入高校后勤服务,实现由政府主导,法人承担责任,以现代企业制度管理高校后勤实体,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真正实现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集体经济改革的方向,高校后勤实体作为集体经济的一部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就理所当然。
3.强化对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监督
高校后勤管理进行社会化改革之后,高校后勤集团已经不再是高校的一个行政单位管理模式,因而,高校后勤集团的服务质量、服务价格、管理水平也就不可能通过高校的行政指令进行监督,而是转为广大师生的消费者监督。消费者的声音很难得到真正反馈,其分散而局部,很难对所产生的问题的后勤实体有强大的警醒作用。因此,就要强化监督,建立合理有序的后勤管理监督制度,保证后勤市场服务的质量。总之,强化对高校后勤管理的监督是保证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正确方向的重要举措。
三、结语
12.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篇十二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1、政府主导不够, 改革停滞不前。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 高校所在地方的党政领导机关要把解决好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担当起来。国办2000年1号文件讲得更具体, 明确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必须坚持“政府统筹主导,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学校参加, 社会参与, 市场引导”的方针。在这个阶段政府主导作用明显, 方向明确, 整合各方力量开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 开局是成功的。这更多要归功于改革的发起者———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目前, 高效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 高校后勤最大困惑是政府主导力量不够, 以致改革速度减缓, 改革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政府主导不够主要是指政府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 或者有政策措施但在改革过程中难以实际操作和控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路怎么走, 近几年来, 国家也没有明确指示和政策措施, 很多地方政府和大多数高校存在等待观望和无所适从的现象, 从而导致社会化改革停滞不前。
2、产权不清晰, 剥离不规范。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市场化, 顾名思义就是把后勤实体与高校剥离, 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参与市场竞争。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体推进阶段, 在国家政策规定和政府的指导下, 高校后勤实体进行了分离, 然而这种分离只是形式上的分离, 却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内容, 某种程度上高校依然自办后勤。一些高校后勤尚未注册成为独立的法人, 只是实施后勤单独核算, 后勤只能依附于高校, 因而后勤市场化也就无从谈起了。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甲乙方的管理模式, 从表面上看, 后勤实体成为了独立法人, 但由于产权不明确, 后勤实体法律定位不清, 使得甲乙方管理模式充其量也就是校内的模拟企业化管理, 后勤实体缺乏“造血”功能, 对学校有很强的依附性。另外, 从学校的角度看, 其意识到后勤与学校稳定的重要关系,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要对后勤实体进行行政上的干预。后勤实体与学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甲乙方关系。
3、思想观念转变滞后, 缺乏市场经济竞争意识。
长期以来, 高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学校办社会模式的影响, 一时难以适应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后勤社会化改革, 很多后勤实体还缺乏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 缺乏以服务取胜、以质量取胜的经营观念。从学校方面看, 还没有将后勤实体真正看作自主经营公司, 自然不会放开手中的决策权, 仍然习惯于将后勤实体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 由学校直接任命后勤实体的干部, 由学校确定后勤实体干部的行政级别, 并经常对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事务进行行政干预;从后勤实体方面看,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和认识, “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 独立能力不强,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找学校解决, 可以说, 这些后勤实体, 搭的是现代企业的台, 唱的还是以前行政部门的戏, 既不能像真正的公司那样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又不能像学校的职能部门那样不用承担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 处境非常尴尬, 从而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
4、高校后勤改革中遗留的人事问题, 制约着改革的前进步伐。
高校后勤社会化, 最重要的一条是后勤的管理服务人员必须社会化。按照中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 所有高校后勤人员都应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遗留了很多问题。虽然国家给出了“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的政策规定, 由于历史原因, 这些“老人”人数较多, 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 个人技能单一, 市场意识较差, 风险意识和参与社会竞争能力缺乏, 不能适应后勤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冲击, 一方面大量的“老人”闲置, 增加了后勤实体的负担;另一方面, 后勤实体又难以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 这对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改革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障碍和制约因素。
5、困扰高校后勤改革的新问题不断出现。
一是高校后勤现有事业编制人员大量减少, 面临着管理技术骨干断层的巨大风险。据有关部门统计, 截至2008年底, 全国高校后勤系统, 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不足20%, 高职称人员不足10%, 非事业编制员工占后勤人员的80%以上, 其中农民工是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一线工作的主力军。二是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扬, 高校后勤运行成本剧增。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 食品、燃料等原辅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扬, 特别是米、面、油、蛋品、畜产品、水产品等食品原料的价格涨幅更是惊人。面对这些情况, 要么保证质量, 亏本经营;要么维持保本经营, 不得不暗地降低供应质量。
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1、政府应规范高校后勤市场, 制定与落实相关政策。
高校后勤虽然已实行社会化, 但社会化不是放任自流, 政府应在总结近十几年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深入调查研究, 应根据各高校后勤企业以及参与后勤经营的社会企业与政府、高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采取有效措施, 发挥宏观调控, 促进高校后勤市场的规范化。此外, 还应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同时期的需要, 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 如协调有关部门, 在经费扶持、规费减免、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 保障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和社会属性, 扶持高校后勤企业发展壮大。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就必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理顺高校后勤工作关系, 建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后勤企业, 其核心是转换机制。一是在管理模式上要按照事企相对分离的原则, 加强经营管理, 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 强化目标责任制, 树立效益观念, 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 为后勤企业参与社会竞争创造条件;二是市场机制上要改变封闭服务为主的状况, 在满足校内服务需求的基础上, 发挥自身优势, 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 积极开拓校外市场, 同时, 适当引进社会产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 使之与高校后勤企业相互补充与竞争。
3、理顺产权关系, 明确高校和后勤权责。
资产是后勤实体提供服务的基本条件, 也是其盈利的基础。只有理顺了产权关系, 才能明确高校和后勤服务实体各自的权利和职责, 后勤营运和国有资产管理也才能顺利进行。要做到产权明确, 首先要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资产清算, 查清高校投入到后勤服务中的资产数目及后勤服务实体的自有资产数目。这样更有利于高校管理好国有资产,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同契约将资产处置权和受益权转让给后勤服务实体, 以改变后勤因无资产处置权而陷入的被动和局限。有了资产使用权和处置权的后勤服务实体将更具独立性和主动性, 其社会化程度和经营灵活性将进一步提高, 也就能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而高校则通过明确的合同经济关系收取资产使用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上缴费用, 不仅简化了国有资产管理, 避免为后勤的亏损买单, 还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 树立市场意识。
如果说理顺产权关系为后勤社会化解开了束缚, 而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和树立市场意识则是后勤服务实体能在营运中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首先, 要将后勤服务实体与高校行政系统剥离开来, 使二者关系从行政命令关系转化为经济和法律关系。高校可以以其国有资产作为股份投资注入后勤服务实体而获得股东地位和监控权利, 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来发展后勤服务;后勤服务实体由此享受独立法人的身份及派生出的经营自主权、管理权和收入支配权。其次, 在后勤服务实体内部必须树立市场意识, 建立面向市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组织和管理体制。具体来讲, 科学和制度化的管理应当在领导、组织、部门职责和奖惩机制等方面有规范的制度和准则;而树立市场意识则要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
5、加强人事制度改革,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高校后勤企业的工作人员, 应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 辅之以相对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充分用活“老人老办法”政策, 可让老人先“内退”后聘任, 以这种形式达到同岗同酬的目的。后勤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 后勤工作者是“不上讲台的老师”, 这种育人作用是其他部门员工不可替代的。因此, 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 提高知识型、技术型员工的比例, 择优选聘优秀大学生充实管理队伍;注重员工的学习培训和不断“充电”。建立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实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 提高人才质量, 优化结构。
参考文献
[1]朱晓文: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路径创新[J].教育与职业, 2006 (20) .
[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人民日报, 1985-05-27.
[3]曹保英、程倩: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1) .
13.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篇十三
一、学院实施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为了适应新的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整体迁入中国天津海河教育园新校区后学院改革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00〕1号)、《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教委等六部门拟定的天津市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发[2000]41号)及《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在深入贯彻《“十二.五”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和教育部有关 “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深化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的基础上,为适应进入新校区后深化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小机关、大服务、多实体”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即学院成立专门的后勤管理服务机构负责对后勤工作的整体规划管理监督,而具体的后勤服务事务以委托的方式交由第三方经营管理的新型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学院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为提高办学效益,更好地为教学和师生生活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此次的改革与1999年高校后勤“企业化、社会化、集团化”的改革不同,是强力推进以第三方委托经营管理的模式,是在党委主导下,经过半年多的酝酿,体现了学院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法律依据、政策基础和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二、学院实施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的意义
1、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大势所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起源于1999年,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大力推进的项目,至今已有12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进入“十二五”以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进一步强调“要进一步深化高校社会化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委托第三方管理”的模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00〕1号)、《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教委等六部门拟定的天津市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发[2000]41号)及《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理办法》等文件中,均明确了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管理的要求和原则。《“十二.五”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高校实行“委托第三方管理”的后勤管理模式,教育部就“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深化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提出了总体要求。可以说,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是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的一个大势所趋、必然趋势。
2、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过去学院的规模较小,受客观条件所限,后勤管理没有形成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当前,新的中德学院组建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在整合重组的三步走战略中,已经明确了要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进入新校区之后,要进行全面深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这是学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学院师生对老校区各方面现状不满意的现状,和对进入新校区之后,在学习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新期待和新需求,就迫切要求学院大力开展后勤社会化改革。
3、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学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学院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后学院改革建设和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学院创建“旗舰院校”,实现“百年中德”梦想的坚实基础。当前,学院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承担着新的压力和新的挑战。如何实现“百年中德、旗舰院校”的目标,就需要学院每一名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是改变劳动关系方式,更是要通过改革,来激励、激发和调动学院每一名教职员工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通过改革,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昂扬斗志,共同面对学院的发展大计和事业挑战。学院的发展,就是学院广大教职员工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学院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学院事业壮大的必然要求。
三、学院实施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的原则
1、服从组织领导。包括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内的整套改革工作,必须要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进行,要充分体现“学院一盘棋”的思想和学院整体发展的战略思考。当前形成的“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是学院党委和行政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商议、调研和论证,最终形成的具有法律依据的、适应学院发展的文件。这文件中,已经从指导理论、政策要求、发展方向等多个层面对后勤改革方式、岗位设置等核心内容做出了科学的判断,这些判断符合学院长久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落实改革的过程中,务必要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既要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坚决,又要精心组织、稳妥操作,把改革的工作一点一滴落到实处,使新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平稳过渡和转换。
2、体现以人为本。学院始终坚持发展成果共享的原则,学院经过改革所带来的发展成果,也将体现在学院每一名教职员工的发展受益上。在落实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总体规划,柔性实施”的方式。这种方式,既体现了改革精神,又体现了人本精神、友情操作。通过改革,实现统筹兼顾、优化服务保障的资源配置,以改革来调动后勤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以满足学院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教学、工作、学习、生活和学院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3、严格依法办事。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办事、科学决策和规范操作。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体现了“合法、合规、合理、合宜”的特征。合法,即该方案内容符合我国现行《劳动法》的有关内容;合规,即该方案符合天津市的劳动改革相关政策;合理,即当前学院的改革势在必行,建新校、搬新区,必须要用全新的机制才能保证学院的正常运行和科学运转;合宜,即改革正适宜当前学院的发展要求,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进入新校区之后,改革要逐步形成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为核心思想的一系列配套制度,使改革成为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巨大推动力。
四、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1、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校企分开、两权分立”的原则,学院实行“小机关、大服务、多实体”的模式。对现有后勤服务中心进行改组,成立后勤管理处,行使后勤工作管理职能,对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指导、监控、协调;同时代表学院(甲方)与社会第三方(乙方)签订后勤保障服务和经营合同,实行契约化管理;学院确定后勤委托管理的范围、内容和标准,检查督促后勤服务质量。
2、运行机制改革
运行机制改革包括岗位职责梳理、工作标准制定及管理流程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
3、人事制度改革
(1)岗位设置。
(2)改革人员聘用制度。自 2010年2月19日起,原属后勤保障服务系统的人员,包括后勤服务中心、北校区管理办公室、西校区管理办公室的一般岗位工作人员参加新体制下后勤服务系统的岗位聘用。后勤保障系统的在编人员,在申请竞聘后勤管理处岗位的同时,同步参加在乙方设置岗位的竞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员,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受聘至后勤管理处的人员享受其现有岗位对应的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通过竞聘上岗但拟聘人员不具备兑现岗位待遇条件的,按照拟聘人员的现行政职级兑现待遇,待学院开展全员聘用工作且本人具备相应的条件后,再予以职级晋升及待遇兑现;拟聘人员原行政职级高于现聘岗位的职级的,保留原职级待遇不变。各项待遇的发放,按照学院的规定和办法执行。此次受聘至乙方(委托第三方)的人员,仍按“老人老办法”属学院事业编制内人员,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等仍继续保留在学院人力资源处,仍享受学院事业编制人员的各项工资及福利待遇,考核合格的,享受档案工资调整的各项政策,退休时按
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办理退休,合同制工人退休按合同制工人退休办法办理。
(4)改革人员管理方式。
(5)改革考核制度。学院党委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后勤管理处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人力资源处负责组织对后勤管理处的科级岗位、一般管理岗位的考核。
五、学院实施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的步骤
第一步,对学校迁入新校区后,应具备的各项后勤服务功能进行系统分析、规范设计;第二步,改组现有”后勤服务中心”,成立后勤工作管理的小机关——后勤管理处,行使学校后勤管理职能,受学院法人委托代表甲方对竞标成功的集团或企业、公司进行监管、协调、督查,实行契约化管理;
第三步,全方位开放后勤服务市场,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寻求信誉可靠的优质服务资源,通过公开的方式进行招投标,建立市场化的合作模式,将学院的后勤服务委托给有条件、有实力、办得好的社会第三方经营管理;
第四步,在后勤管理处及委托第三方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组织后勤管理系统人员的聘用,开展配套的人事制度改革和相关财务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调整、完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新旧机制的顺利、平稳过渡。
学院党委要求各党总支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做好《方案》的学习宣传和政策解释工作,要讲政治、顾大局,相互支持,主动协调,齐心协力把学院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工作做好;号召全校教职员工要大力支持学院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工作,要对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形成共识;后勤全体教职员工要积极投身改革,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把此次改革作为今后工作的动力和努力方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学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会
14.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篇十四
【发布文号】沪府发〔2003〕2号 【发布日期】2003-01-08 【生效日期】2003-0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上海市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警备区
关于推进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意见
(沪府发〔2003〕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驻沪各部队: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2〕20号)精神,进一步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上海经济发展,现就推进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支持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作为地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江泽民主席从国家和军队建设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解决军队办社会问题、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搞好这项改革,有利于减轻国家负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江泽民主席关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指示,既是对军队发出的号令,也是对地方政府提出的要求。各级政府要从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支持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性,继续发扬热爱和支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把支持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它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双拥”活动的重要内容,做好有关工作。要利用多种形式,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推动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
二、注重排忧解难,为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点问题多,需要军地双方共同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形成有效保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围绕驻沪部队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实际需要,提供良好服务,并尽可能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
(一)饮食保障方面。驻沪部队的机关、院校、医院等在实行饮食保障社会 化过程中,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协助部队运用竞争机制采取招标、租赁等形式,引进社会力量,承包营区内的饮食保障任务。为部队提供饮食保障的单位要按照部队要求和国家、军队卫生标准,搞好优质服务。供应部队主副食品的地方定点单位要保质保量,按时供应,遇有紧急情况,要优先供应。在部队战时保障中,承包方应无条件地按部队的要求,建立以部队为主、地方为辅的饮食保障小组,对部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保障。
(二)营房保障方面。对部队公寓住房、一般公共用房、水电气、锅炉、电
梯等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以及营区的绿化保洁,采取承包方式,实行社会化保障,有关部门要积极向驻军推荐信誉好、服务优、质量高的地方专业公司参与投标或竞标。部队的售房区内住房一律实行物业管理,由地方物业管理公司通过竞标参与管理。对部队自用住宅燃气配套街坊排管费,改按工程费定额实际结算。原按机关、团体标准计价的军人及部队职工燃气(对外经营性用气除外),改按民用标准计价,并向部队统一收取。燃气施工不收开挖费,仅按定额收取路面修复费。
部队单位建设自用非商品房办理房地产初始登记的,登记费、勘丈费按规定减半收取;部队免租房产改造新建的独有成套住宅,产权归部队,部队可按房改政策向现役军人出售,售房的净归集款归部队。
对部队建设的营区及其他后勤配套设施,免收自来水排管工程贴费,只收取装表成本费;对部队建设的军人住宅区内给水管道,若由部队自行建设,按住宅面积收取的接水费及其他涉及接水的费用一概免除。营区及部队职工住房用水,执行居民收费标准;出租及经营性设施用水,按分类价格计费。部队家属区如已分表到户,且管道及水表符合供水行业要求,由自来水公司抄表到户;未分表到户,如住房设施条件符合要求,由自来水公司实施装表到户改造并抄表到户,装表到户改造费用由自来水公司与部队各承担50%。
对部队新建自用住宅供电工程,按市物价局《关于外环线以外地区新建住宅供电配套工程费标准的通知》(沪价经〔2002〕009号)的有关条款收取工程费。部队电气系统改造并入市政管网实行分户计量时,免收工程贴费;实行居民分时电价,有关费用按地方标准执行。
部队经济适用住房、一般公共用房的新建、改建、扩建和装潢,免收粘土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但部队的商品住宅、商办楼的新建、改建、扩建和装潢则按有关规定征收粘土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如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规定,部队自建住宅有部分向社会出售,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免收土地出让金的,可同时免收住宅建设配套费及粘土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军地双方要认真履行房管合同,遵守国家和军队的有关法规、政策规定,接受地方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发生纠纷时,地方房管部门要积极会同军队房地产管理部门共同调解。
(三)商业服务方面。将部队军人服务社逐步从军队保障体系中剥离出来,纳入地方商业服务体系。商业部门要积极向驻军推荐具有法人资格和经济实力强、信誉好的商业机构参与竞标。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驻沪部队实行物资集中采购制度。
(四)交通、油料保障方面。为方便远离市区驻军的交通出行,凡驻地已有公交线路的,可增设站点;无公交线路的,如道路交通条件许可,并具备相关设施和一定的人流量,城建和交通管理部门可予延伸或新设公交线路。地方在新建和改建道路时,要考虑到军事要求和需要。对驻军机关、医院需要实行生活勤务用车社会化的,地方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给予保障。驻军单位车辆到地方维修的,有关单位要热情、优先服务,并保证质量,合理收费。在部队战时保障中,建立“先服务、后付款”的联供关系和机制。
对驻沪部队需要当地代供、代加的油料,各石油集团公司要保质保量,及时供应,并免收代储代加费用。同时,为建立联供关系和机制的部队储备战备油料。在部队执行紧急任务时,必须全力保障。主要公路干线、港口码头、民航场站附近新建、扩建、改建油库,国道市道沿线新建大型加油站时,都要考虑国防需要。
(五)医疗保障方面。军人医疗按照军队现行划区医疗体系予以保障。对少
数远离军队医疗机构的散、小单位军人及享受优惠条件的随军家属,可纳入地方医疗服务体系。有关部门要本着军人优先的原则,为军人提供优质服务。地方政府主办的医院对军人就诊要免收挂号费,对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就医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要予以优惠;急诊、危重伤病员要先救治,后收费。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立军人病房。
(六)职工分流安置及社会保险方面。原由军队承担的服务保障任务移交地
方单位后,原有军队职工随同移交,其劳动、人事、工资和社会保险关系随同转移。凡接收安置军队职工达到规定比例的新办企业,参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1994〕财税字第001号)和上海市的有关规定,享受国家有关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政策。有关部门要把军队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纳入地方用工、培训、再就业管理系。鼓励军队职工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军队所属企事业下岗失业人员,从事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规定的,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各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在职业介绍、转岗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吸纳军队职工,配合部队解决好随军家属和分流职工的就业问题。要把与地方通用专业衔接的军队职工培训、专业技术等级考核和评定等纳入地方培训、考核、评定管理体系。各企事业单位在招收用工时,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吸纳军队分流职工,并想方设法指导随军家属就业。承揽军队服务项目的地方服务保障单位要努力优先吸纳军队分流职工。对以安置军队职工为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与军队
彻底脱钩的经济实体和自谋职业的军队职工投资兴办的经济实体,比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央各部门后勤体制改革有关税收政策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32号)的精神,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具体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执行,各级政府和工商部门要在场地安排、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支持。对申办个体经营的工商登记收费,可参照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2〕57号)。对军队职工,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执行属地政策,逐步实
行社会化管理。各级劳动保障和医疗保险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帮助军队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对参加养老和失业保险的驻沪部队机关和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的计发,按照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推进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为使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工作顺利开展,成立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上海市分管副市长任组长,上海警备区分管副司令员、上海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上海警备区后勤部、海军上海基地后勤部、空军上海基地后勤部、第二军医大学校务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院务部、武警上海总队后勤部的负责同志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上海警备区分管副司令员兼任办公室主任,上海市计委和上海警备区后勤部负责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市有关部门和驻沪部队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办公室成员。各区县政府也要指定一名领导分管有关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为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搞好服务。各区县要把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纳入社区服务和建设规划,抓好落实。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为部队提供服务保障单位的质量监督和检查,搞好法律服务,维护军队和军人的合法权益。为部队提供服务保障的单位,要遵守部队安全管理和保密规定,防止发生问题。要把支持驻沪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作为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的重要内容。对积极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搞好服务保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热情
支持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各区县人武部在搞好自身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同时,要注重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做好联络、协调工作,及时了解、反映驻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情况,为地方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要定期召开驻军联络会议,通报地方有关信息,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军地双方关系,妥善处理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遇到的矛盾,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市各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可结合实际,研究制订执行本《意见》的具体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警备区
二○○三年一月八日
【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荐阅读:
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分析07-28
高校后勤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论文09-10
基于规范教学的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论文09-16
高校后勤设施建设07-11
高校后勤工作思路10-15
高校后勤管理办法07-31
高校后勤学生公寓管理06-19
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09-07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11-13
论高校后勤党风廉政建设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