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员考证通知

2024-10-22

测量员考证通知(共10篇)(共10篇)

1.测量员考证通知 篇一

1 沉香名称

沉香作为药物记载, 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 被列为上品, 载:“沉香、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并微温”[3]。《岭南本草书籍三种》第一部收载的《南方草木状》对沉香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蜜香、沉香、鸡骨香、黄熟香、栈香、青桂香、马蹄香、鸡舌香, 按此八物, 同出一树也。交趾有蜜香树, 干似柜柳, 其花白而繁, 其叶如橘。欲取香, 伐之;经年, 其根、干、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 为沉香;与水面平者, 为鸡骨香;其根, 为黄熟香, 其干, 为栈香;细枝紧实未烂者, 为青桂香;其根节轻而大者, 为马蹄香;其花不香, 成实乃香, 为鸡舌香”[4]。可见, 此处关于沉香别名的记载与《名医别录》中有较大差异, 没有薰陆香、藿香、詹糖香、枫香的记录, 增加了蜜香、鸡骨香、黄熟香、栈香、青桂香、马蹄香, 唯有鸡舌香的记载是一致的。

《唐本草》注曰:沉香、青桂、鸡骨、马蹄、栈香等, 同是一树, 叶似橘叶, 花白, 子似槟榔, 大如桑葚, 紫色而味辛。树皮青色, 木似榉柳。此书亦有薰陆香及鸡舌香的记载。后有宋代苏颂 《本草图经》引:“ 沉香、青桂香、鸡骨香、马蹄香、栈香, 同是一本, 旧不著所出州土, 今淮海南诸国及交、广、崖州有之。有木类椿、榉, 多节, 叶似橘, 花白, 子似槟榔, 大如桑葚, 紫色而味辛, 交州人谓之蜜香”[5]。宋代卢多逊《开宝本草》载:“沉香、熏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风香 , 并微温”[6]。以上文献所载沉香别名有:沉香、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蜜香、鸡骨香、黄熟香、栈香、青桂香、马蹄香等。但薰陆香、蜜香、青木香、鸡舌香 (丁香) 、藿香、檀香等是否与沉香为同一来源和物种, 尚需从本草学研究加以探讨。

薰陆香是一种树脂, 并非一种植物。“薰陆”是梵语的音译。薰陆香的树叶为羽状复叶, 花落, 结小核果, 呈三角形。其树脂除供药用外, 也可制香, 称为薰陆香, 因为其脂汁滴如乳头, 所以也称乳头香、乳香。古代对薰陆香的认识, 在唐代以前稍有分歧, 宋代以后一般认为就是“乳香”, 如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载:“今人无复别薰陆者, 通谓乳香为薰陆耳”[5]。《广志》云:南波斯国松木脂, 有紫赤如樱桃者, 名乳香, 盖薰陆之类也。《本草纲目》卷34“薰陆香”引南宋叶廷珪《香录》:“乳香, 一名薰陆香。”李时珍亦认为二者为同一种药。明代部分中医中药书中亦认为其为乳香。薰陆香属橄榄科落叶乔木, 又名乳香, 《名医别录》中记载的薰陆香只是沉香的别名, 切不可认为薰陆香就是沉香。

蜜香、青木香又称木香, 和沉香一样, 具有行气止痛, 调中和胃的功效, 但其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云木香的粗壮木质化的根, 原产于印度。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谓:木香, 此即青木香。永昌不复贡, 今皆从外国舶上来。而《唐本草》中青木香又名独行根。此处与沉香的别名同名, 但沉香来源于瑞香科, 二者为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赵存义《本草名考》另有本草所论及之青木香, 本名“土青木香”, 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之根, 因我国所产之马兜铃根, 其长短、皮色、香气与青木香相似, 故称土青木香[7], 明代时省去“土”, 直接称青木香。《本草纲目》载:“木香, 草类也。本名蜜香, 因其香气如蜜。缘沉香中有蜜香, 遂讹此为木香尔。昔人谓之青木香”[8]。可见文献所指的蜜香、青木香皆非沉香, 只是一种同名异物的现象。

《唐本草》载:“鸡舌香, 树叶及皮并似栗, 花如梅花, 子似枣核, 此雌树也, 不入香用。其雄树著花不实, 采花酿之, 以成香, 出昆仑及交、爱以南。”

《广志》载:“鸡舌香, 出昆仑及交爱以南, 枝叶及皮并似栗, 花如梅花, 子似枣核, 此雌者也;雄者著花不实, 采花酿之, 以成香。古书籍多记载, 鸡舌香是沉香木花, 或云草花, 蔓生, 实熟贯之。这些说法均无定论。今医家又一说云:按《三省故事》, 尚书郎口含鸡舌香, 以其奏事答对, 欲使其芬芳也。而方家用鸡舌香, 疗口臭者, 亦缘此义耳。今人皆于乳香中时时得木实似枣核者, 以为鸡舌香, 坚顽枯燥, 绝无气味, 烧亦无香, 不知缘何得香名, 无复有芬芳也。” 鸡舌香是桃金娘科的丁香, 作香料或入药, 其近成熟的果实名为“鸡舌香”, 亦名“母丁香”;其花蕾别名“丁香”, 以别于“鸡舌香”。古人常指说鸡舌香就是丁香, 如《要术》及一些本草书等。可见, 鸡舌香的原植物为桃金娘科的丁香, 燃烧无气味, 沉香烧之有浓烈香味, 辨之, 沉香别名鸡舌香只是与其同名异物。

时珍曰:“檀, 善木也, 故字从亶。亶, 善也。释氏呼为旃檀, 以为汤沐, 犹言离垢也。番人讹为真檀。云南人呼紫檀为胜沉香, 即赤檀也”[8]。时珍又云:“按李珣海药本草谓沉者为沉香, 浮者为檀香。梁元帝金楼子谓一木五香:根为檀, 节为沉, 花为鸡舌, 胶为薰陆, 叶为藿香。并误也。五香各是一种”[8]。

因此, 虽然古本草将薰陆香、蜜香、青木香、鸡舌香、檀香等列为沉香的别名, 但他们是与沉香不同的几种植物, 易与沉香相混。切不可认为薰陆香、蜜香、青木香、鸡舌香、檀香就是沉香的一种, 不辨明情况, 在市场上互相取代应用。因此, 对沉香进行本草学考证, 有利于纠正沉香在市场上的混乱应用。

2 沉香产地

宋苏颂 《本草图经》载:“ 沉香、青桂香、鸡骨香、马蹄香、栈香, 同是一本, 旧不著所出州土, 今淮海南诸国及交、广、崖州有之”[4]。此书中附有崖州沉香和广州沉香的植物图, 形态并不一样, 见图1。宋·丁谓在海南作《天香传》云:“窦、化、高、雷, 中国出香之地也, 比海南者优劣不侔甚矣。既所禀不同, 复售者多, 而取者速, 是以黄熟不待其稍成, 栈沉不待似是, 盖趋利戕贼之深也。非同琼管黎人, 非时不妄翦伐, 故木无夭札之患, 得必异香, 皆其事也。又薰陆香形似白胶, 出天竺、单于二国。”后有明陈嘉谟 《本草蒙筌》载:“沉香, 味辛, 气微温。阳也。无毒。出南海诸国, 及交广崖州”[9]。又有明代李中立《本草原始》载:“沉香, 出海南诸国, 及交、广、崖州”[10]。从历代医药记载可知, 沉香主产于海南 (崖州) 、交州、广州。交州包括今天越南北、中部和中国广西部分地区及雷州半岛, 广州沉香是主产于香山的白木香。因此, 古代沉香的产地是以岭南 (广东、广西及海南等) 地区 (主要为白木香) 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所产 (主要为进口沉香) 为主[11]。

国产沉香 (白木香) 的产地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沿海地区, 而位于这一区域的中山地区自古就是沉香 (白木香) 的主产地。有资料介绍:隋唐以前, 东莞就是沉香的著名产地, 每年有大批“莞香”进贡朝庭。古代东莞县地域广大, 今之香港、深圳、宝安、中山及东莞市本土都属古代东莞县范围, 东莞县属下的区域 (以香山为主) 是莞香的主产地。其原植物瑞香科沉香属乔木白木香亦被称为莞香树, 别名牙香树、女儿香, 是《中国药典》 (2005年版) 收载沉香药材唯一的植物来源, 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据《中国树木分类学》记载:牙香树, 别名女儿香、莞香 (广东东莞) , 是中国树木中唯一以东莞地方命名的树木, 历史悠久。据考证, 中山市古称香山县, 香山县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 (1125年) 建置。立县前的香山原是东莞县属下的香山岛[12]。可见, 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山所产的沉香就是道地药材了。宋《本草图经》载“广州沉香”就是当时产于香山地区的白木香。宋《本草衍义》载:“沉香木, 岭南诸郡悉有之, 旁海诸州尤多。交干连枝, 冈岭相接, 千里不绝”[13]。中山正属于“岭南诸郡, 旁海诸州”的中心位置, 古香山区域下的五桂山、凤凰山、黄杨山以至澳门的自然生态林、至今还有香树——白木香的踪迹。因此, 从历代本草记载来看, 古代香山 (即今之中山市) 自古就是国产沉香 (白木香) 的主产地。

3 沉香功能主治

沉香在古代最早是作为香料使用, 早在2 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人们就在使用博山炉熏烧沉香了。而作为药物应用, 据历代的本草医籍记载, 最早出现在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 该书载沉香“治风水毒肿, 去恶气”。并在《本草经集注》中注云:“此六种香皆合香家要用, 不正复入药, 唯治恶核毒肿, 道方颇有用处”[3]。同时期的李珣著《海药本草》载:“沉香, 味苦, 温, 无毒。主心腹痛, 霍乱, 中恶邪, 鬼疰, 清人神, 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14]。对沉香功能主治记载最详细的要算五代时期吴越的《日华子本草》, 该书载:“沉香, 味辛, 热, 无毒。调中, 补无脏, 益精, 壮阳, 暖腰膝, 去邪气, 止转筋吐泻冷气, 破瘕癖, 冷风麻痹, 骨节不任, 湿风皮肤痒, 心腹痛气痢”[15]。

宋《本草衍义》载:“然《经》中止言疗风水毒肿, 去恶气, 余更无治疗, 今医家用以保和卫气, 为上品药, 须极细为佳”[13]。此处盖以引《别录》语。元代王好古《汤液本草》中对沉香的药用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总结, 云:治风水毒肿, 去恶气, 能调中壮阳, 暖腰膝, 破癥癖, 冷风麻痹, 骨节不任, 湿风皮虚癢 (yang) , 心腹痛, 气痢, 止转筋吐泻。又加按语云:“能养诸气, 上而至天, 下而至泉。用为使, 最相宜”[16]。

明陈嘉谟 《本草蒙筌》认为黄蜡沉品极精美, 得者罕稀。云:“……应病如神, 入药甚捷。堪为丸作散, 忌日曝火烘。補相火抑阴助阳, 养诸气通天彻地。转筋吐泻能止, 噤口痢痛可驱。”并加按语云:“沉香保和卫气, 为上品药。今人多与乌药摩服, 走散滞气。独行则势弱, 与他药相佐, 当缓取效, 有益无损。于药不可方也”[9]。同时期李中立《本草原始》对沉香的药用作了较详细的记载, 云:“入药沉水者上, 半沉者次之, 不沉者但可熏衣及焚烧而已。主治:风水毒肿, 去恶气。主心腹痛, 霍乱, 中恶邪鬼疰气。清人神, 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中。调中, 补五脏, 益精壮阳, 暖腰膝, 止转筋吐泻, 冷气, 破癥癖, 冷风麻痹, 骨节不任, 风湿皮肤瘙痒, 气痢。补右肾命门。补脾胃, 及痰涎、血出于脾。益气和神。治上热下寒, 气逆喘急, 大肠虚闭, 小便气淋, 男子精冷”[10]。并引吴球《活人心统》:“治胃冷久呃, 沉香、紫苏、白豆蔻仁各一钱, 为末, 每柿蒂汤服五七分。”后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沉香的品种、主治和附方作了系统的总结, 除了上述主治症外, 还能“补脾胃, 及痰涎、血出于脾。 益气和神。治上热下寒, 气逆喘急, 大肠虚闭, 小便气淋, 男子精冷”。

清吴儀洛《本草从新》载:“……治心腹疼痛, 噤口毒痢, 癥癖邪恶, 冷风麻痹, 气痢气淋, 肌清水肿, 大肠虚闭”[17]。多是总结引用前人著作。赵存义《本草名考》载:“本品性温, 具有行气止痛之功, 故用治于寒凝气滞, 胸腹胀满作痛等证。因本品有温降调中的作用, 故可用于胃寒呕吐、呃逆等证。因本品有温肾纳气之功效, 故可用于肾不纳气之虚喘”[7]。故后人总结古人对于沉香的认识, 载入药典, 认为沉香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

4 沉香应用及配伍

沉香与其他中药同用组成附方, 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诸虚寒热”、“胃冷久呃”、“肾虚目黑”、“胞转不通”、“大肠虚闭”、“痘疮黑陷”等症的治疗附方[8]。诸虚寒热:冷香汤 (用沉香、附子等分, 水一盏, 煎气分, 露一夜, 空心温服) ;胃冷久呃:沉香、紫苏、白豆蔻仁各一钱, 为末, 每柿蒂汤服五七分;心神不足:朱雀丸 (用沉香五钱, 茯神二两, 为末, 炼蜜和, 丸小豆大。每食后人参汤服三十丸, 日二服) ;肾虚目黑:用沉香一两, 蜀椒去目, 炒出汗, 四两, 为末, 酒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空心盐汤下;胞转不通:沉香、木香各二钱, 为末, 白汤空腹服之, 以通为度;大肠虚闭:沉香一两, 肉苁蓉酒浸焙二两, 各研末, 以麻仁研汁作糊, 丸梧之大, 每服一百丸, 蜜汤下;痘疮黑陷:沉香、檀香、乳香等分, 热于盆内, 抱儿于上熏之, 即起。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载:“沉香专入命门, 兼入脾。辛苦性温, 体重色黑, 落水不浮, 故书载能下气坠痰。气香能散, 故书能入脾调中。色黑体阳, 故书能载能补火暖精壮阳。是以心腹疼痛, 禁口毒痢, 癥癖邪恶, 冷风麻痹, 气痢气淋, 审其病因属虚属寒, 俱可用此调治。盖此温而不燥, 行而不泄。同藿香、香附, 则治诸虚寒热, 并妇人强忍入房, 或过忍尿以致胞转不通。同丁香、肉桂, 则治胃虚呃逆。同紫苏、白豆蔻, 则治胃冷呕吐, 同茯苓、人参, 则治心神不足。同川椒、肉桂, 则治命门火衰。同肉苁蓉、麻仁, 则治大肠虚闭。”同时, 沉香做成丸散等剂型, 亦可更好地发挥不同的效用, 如书中载:“古方四磨饮、沉香化气丸、滚痰丸用之, 取其降泄也。沉香降气散用之, 取其散结导气也。黑锡丸用之, 取其纳气归元也。但降多升少, 气虚下陷者切忌。色黑中实沉水者良。敩曰:沉于水下者为上, 半泻者次之, 不可见火。香甜者性平, 辛辣者热。入汤剂磨汁用, 入丸散纸裹至杯中, 待燥碾之, 忌火”[18]。同时期的严洁在《得配本草》云:“疗下寒上热, 消风水肿毒。辟鬼疰 (zhu) , 散郁结, 下痰气, 治吐泻, 通经络, 祛寒湿。得木香, 治胞转不通。佐苁蓉, 治大肠虚秘。佐熟地, 能纳气归肾。或入汤, 或磨汁用。中气虚, 阴血衰, 水虚火炎者, 禁用。气虚, 火盛, 二者禁用”[19]。

今天沉香的配伍应用更为广泛, 可用其配制成许多中成药, 例如, 时疫救急丹、大活络丹 (丸) 、清眩治瘫丸、人参再造丸、回天再造丸、偏瘫复原丸、沉香化滞丸、阿魏化痞膏、礞石滚痰丸、黑锡丹、暖脐膏、舒肝丸、沉香舒气丸、沉香化气丸、理气舒心丸、十香丸、十香止痛丸、开郁顺气丸、苏子降气丸、消栓再造丸、苁蓉补肾丸、苏合香丸、通窍镇痛散、紫雪 (散) 、再造丸、温经丸、舒肝保坤丸、妇科痛经丸、八宝坤顺丸、安神赞育丸、妇宁丸、小儿奇应丸、小儿久咳丸、梅花点舌丹、十五味沉香丸、十六味冬青丸、十香返生丹、八味沉香散、胃肠安丸等, 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神经科、妇科、男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2]。

5 结语

综上所述, 沉香在民间应用历史悠久, 通过本草学考证, 对沉香有更为清楚的认识, 以避免误用和混用;沉香的用途非常广泛, 但是资源却非常稀缺, 本文对沉香的产地考证可知沉香为岭南道地药材, 并且药用历史悠久, 配伍成中成药后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发展种植沉香, 开发应用沉香除药用以外的其它方面, 例如香水、保健酒、沉香茶等, 加强沉香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保护我国珍贵的药用资源, 发挥我国岭南地产中药沉香的优势。

摘要:目的:对沉香的名称、产地、功效与配伍应用进行本草学研究。方法:查阅古今医药典籍, 考证历代本草及方书。结果:沉香为历史悠久的中医临床常用药物, 别名较多, 且有多种与沉香同名异物的中药;古代沉香的产地是以岭南 (广东、广西及海南等) 地区 (主要为白木香) 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所产 (主要为进口沉香) 为主。结论:我们应该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沉香种植, 加强沉香资源的开发利用。

2.关于领取普通话考试准考证的通知 篇二

本学期普通话考试安排已定,为做好本次普通话测试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2011年12月24日上午、下午

二、考试地点:河南理工大学南校区二号教学楼2204、2205、2206、2207、2209、2210、2211、2212、2213、2214、2215教室

三、注意事项:

1、请各位参加普通话考试的老师和学生见到通知于2011年12月23日前到人事处师资科(南校区一号综合楼326)领取普通话考试准考证;

2、参加考试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

3、请按准考证上的考试时间和地点要求按时参加考试,逾期将不予受理;

4、由于我校没有相关的考试辅导资料,现附样卷和测试技巧各一份仅供大家参考,并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人事处

2011年12月15日

附件:样卷和测试技巧

一、样卷一份

1、读单字(共10分)(限时3分钟)

匹 缤 破 即 副 扔 碎 暂 鲁 臭

牵 壑 澜 回 改 糟 肾 加 味 否

货 肉 连 蠢 罐 值 驯 卵 握 钢

厄 鹃 贷 洲 唤 声 觅 尚 熊 化

催 灭 荒 酱 蹦 桩 粤 始 腥 禁

焚 母 编 票 迭 逆 者 霞 所 踏

渔 年 饼 但 蚯 跳 斟 秦 炭 撒

快 酿 隔 右 瞧 漕 紫 宽 阿 轧

雪 冤 踩 戎 女 停 拷 雷 挨 种

丞 刎 浓 朵 霎 炒 情 图 场 那

2、读词语(共20分)(限时3分钟)

准儿 海军 一溜儿 商品 心软

餐车 骄傲 攒聚 警笛 什么

斗争 耍弄 大量 享乐 常用

写作 罚款 墨水儿 然后 撇开

觉悟 试验 罪孽 冰棍儿 暗暗

炮火 小雨 步兵 此外 对付

远方 执行 起草 态度 锁国

下游 捆绑 丢面子 手松 能力

文学 洽谈 崇高 墙头 接近

状况 本色儿 广播 专人 森林

3、朗读(共30分)(限时4分钟)

4、说话(共40分)(不得少于3分钟)

例如:任选一题:1.家乡的气候 2.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二、测试技巧:

1、考试过程,全程录音,开始测试时,请先报自己的编号,姓名.单位,然后,再开始读卷子.2、第一题中的字,如果是多音字的,读哪个都可以.3、第一题和第二题中,对于一个字或词,刚读过后,发现读错了,可以紧接着读第二遍,如果第二次读正确了,仍然按正确对待.但是,如果是过了一个字或词了,就不能再重读了.4、第三题中,如果读句子读错了,一定不能重复,如果重复了,将扣掉更多的分.直接往后读就可以了.读的文章,读到双斜线时,就可以了.后面的不用读.5、第四题中,说话时,并不是让你做一个作文口头训练,重在测试你的普通话的语音面貌.所以,请考生不要过多的关注内容,只要是大致符合题目的要求就行了。

说话题目一般如下:

1. 我的学习生活

2. 我的业余生活

3. 我的业余爱好

4. 我的爸爸

5. 我的妈妈

6. 我最尊敬的老师

7. 我最尊敬的人

8. 我的童年

9. 我的一个愿望

10. 我最要好的朋友

11. 我喜爱的文体活动

12. 最难忘的一件事

13. 一次难忘的旅行(旅游)

14. 我和电视

15. 学习普通话的体会

16. 我谈色彩

17. 家乡新变化(新貌)

18. 我喜爱的一件物品

19. 我的节日

20. 我喜爱的一个地方

21. 怎样跟同学(同事)相处

22. 谈谈社会公德

23. 谈谈邻里关系

24. 我喜欢的季节

25. 给我深刻印象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

26. 我最爱听的小说(或一本书、一本杂志)

27. 我最爱听(或最爱唱)的一首歌

28. 谈谈语言美

29. 我喜爱的食品

30. 我爱做的事

31. 说说广告

32. 说勤俭

33. 谦虚是美德

34. 我的职业(或专业)

35.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36. 我最感兴趣的一件事

37. 谈谈自然环境

38. 谈谈商品质量

39. 我最喜爱的一种小动物

40. 我的家庭

41. 一个愉快的假日

42. 一句格言给我的启示

43. 我所在的集体

44. 我的读书生活

45. 我的一个梦想

46. 我最得意的一件事

47. 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

48. 谈谈自己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

49. 童年趣事

3.测量员考证通知 篇三

1.外地考生及北京市内需要邮寄准考证的考生:准考证已于12月11日以挂号信的方式寄出,邮寄地址为上网报名时所填写的通信地址。挂号信较慢,予计在一周至十天内到达,请注意查收。

2.网上报名时填报通信邮编为100083的考生、本校学生及其他要求自已来取的考生:自取时间自12月21下午2:30开始(上午:8:30-11:30,下午2:30-5:00)前来领取。建议在12月30日前领取完毕。

3.单考生:凡已交表并没有认证问题的需要邮寄的考生将于12月17日以挂号信发放。没有问题的需要自取的考生请按第2条要求时间前来领取。没有交表及有认证问题没有解决的`请在交表、认证后前来领取。

4.MBA考生:没有认证问题的考生将于12月17日以挂号信发放。没有问题的需要自取的考生请按第2条要求时间前来领取。(有认证问题的我们将电话通知,不用打电话咨询)。

4.明朝的内阁首辅制度考证 篇四

一、内阁首辅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内阁首辅制度是建立在内阁制的基础之上, 内阁制实际上相当于内阁首辅的母体, 脱离了这一母体, 首辅制也就不复存在了。内阁首辅制与内阁制是紧密相连的, 内阁首辅制度的产生是内阁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在明朝初年, 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 并告诫子孙不得复立宰相制度。到了朱棣统治时期, 他在不违背祖训的前提之下, 创立了一种新形式的辅政手段, 即内阁制。内阁制在当时只是相当于为皇帝拟定朝廷各种政令文件的书房, 在明朝始终都没有正式的政治地位, 它不属于朝廷的任何一个政治机构。内阁制可以说是废除宰相制度之后的再一个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其地位很低, 只是听从皇权的指挥, 按皇帝指示做事, 没有任何职权。

在内阁设立之后, 在阁的大学士人数不一, 由于这些大学士在资历、入阁顺序以及皇帝对其的喜爱程度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 出现了一定的地位差别。为了更好地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 更是为了皇帝与内阁的联系, 便出现了需要一人掌管内阁的需求, 首辅便这样自然形成了。内阁首辅制也就在内阁中明确实施了。

分析首辅的本质, 首辅首先必须是内阁大学士, 其实就是内阁大学士中的首席大学士, 需要负责文渊阁的工作。首辅同样需要遵守明朝对内阁大学士规定的各种职权与地位的限定。首辅的权力也仅限于内阁, 不得跨越。由于内阁制本身的性质, 内阁首辅其实际上就是皇帝“文书房”的“秘书长”。内阁首辅制度的产生使得内阁中有专人对文渊阁事、内阁政务进行掌管。在一定程度上既方便了与内阁的联系, 统一事权, 又提高了办事效率。而对于皇帝而言, 内阁首辅制只不过是在不设宰相的情况下, 有专人为自己统领“文书房”, 更好地加强君主专制罢了。

二、内阁首辅制度的发展

在内阁首辅制度产生之后, 于嘉靖时期, 内阁首辅制度达到了鼎盛时期, 内阁首辅的权位也日益显赫。在内阁首辅制度发展的过程中, 张孚敬可以说是首辅权威的创始者。在他任内阁首辅期间, 专权跋扈, 大多数的大臣都是通过金钱、大礼等的赠送而被录用的, 这些大臣对张孚敬唯唯诺诺, 更不敢与张孚敬对抗, 正如沈德符所说“:嘉靖议礼诸臣最专愎者, 无如张罗峰孚敬。”到了严嵩在首辅之位, 凡是与严嵩相处好, 得到严嵩赏识的人都可以被录用, 而那些与他不合的官员, 或杀、或贬、或谴, 士大夫为了保全自身, 不得不向严嵩委曲求全, 听从于严嵩。这时候的内阁首辅权势更加严重, 严嵩为所欲为, 他的权势已经可以与汉唐时期的宰相相比了。严嵩在任首辅期间, 卖官鬻爵, 贪污受贿, 他的专权与历史上其他的奸相没有什么不同。

到了隆庆年间, 由高拱任首辅, 并且兼掌吏部。在高拱任职期间, 他推荐陈洪任掌印太监, 冯保任司礼秉笔太监等等, 由此可见, 高拱的权力之大。

直至张居正任首辅, 明朝的内阁首辅制度也达到了顶峰。“大柄悉以委居正。居正为政, 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 朝下而夕奉行。”张居正通过部院管制按抚, 六科管制部院, 内阁管制六科, 这样的管理制度使得内阁的大学士们具有弹劾科臣的权力, 这是历史上从未出现的, 也使内阁首辅制度达到了顶峰。科道官对张居正不满, 或被削职, 或被入狱。因此, 科道官不敢违抗张居正, 甚至是进谏的官员在之前必须向张居正请示。张居正掌握了大权, 甚至是神宗也对他非常依赖, 张居正作为首辅, 但其地位在当时十分显赫。同时, 张居正在生前已晋左柱国、太师, 在明朝, 生前就得以封太师的相当罕见, 张居正是第一人, 就在张居正任首辅的十年里, 内阁首辅制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张居正在当时也成为“真宰相”。

在张居正死后, 君权与相权出现了种种矛盾, 明朝后期的皇帝也开始限制内阁首辅的权力, 重用宦官, 这使得明朝的内阁首辅制度开始走向了衰败。神宗为了保全自己的势力, 树立权威, 大力清除张居正带来的不利影响, 开始实行有效的统治。同时,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张居正的首辅, 消除内阁的权势扩张, 减小对自己的不利与威胁, 明神宗为了保障自己的权位, 紧抓大权不放, 既对大臣不信任, 也对内臣不信任, 完全成了孤独一人。由于皇帝的无能导致明末政局的衰败, 内阁首辅制度走向败亡, 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三、内阁首辅制度对明朝社会的影响

1.君主专制的加强。由于朱元璋认识到宰相权势之大, 为此在明朝初年废除了宰相制度。这一中央机构的缺失, 使得国家政治事务得不到正常运转, 因此在永乐年间, 创设了内阁制, 以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随着内阁制的发展, 开始慢慢具有了宰相的权力, 这又使得君主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对内阁的权力加以限制, 皇帝的目的就在于巩固君主专制, 强化皇权。内阁首辅制的出现是君主专制的必然产物, 也是强化君主专制的手段。

2.社会改革活动的开展。在嘉靖年间, 内阁首辅制度达到了顶峰, 使得首辅掌握了大权, 不少有志的大学士, 例如杨延和、高拱、张居正等, 施展才华, 不断对社会进行改革, 达到自己的愿望。由于这些首辅的推动, 也使得明朝社会的改革兴起, 其中影响最大、效果显著的以张居正为代表, 使得明朝政局得以重振。

(1) 杨延和的改革活动。正德十六年, 由于明武宗的逝世, 使得杨延和掌握了政权, 他利用起草遗诏等办法, 对社会进行了不少改革。主要有:1黜除奸佞, 平反冤狱;杨延和不仅去除了当时最有权势的江彬, 还对贪官污吏进行了严重的打击, 清理了社会之害。同时利用明世宗即位诏书, 为受迫害的官员进行了平反, 并重用了一批拥护自己改革的官员, 也使得改革顺利开展。2厘革弊政, 裁汰冗员;在清除江彬之后, 杨延和解散武营团, 遣返士兵归镇。同时停建各种游乐场所, 收缴经费归内库所有。这些措施在杨延和离职之后, 仍有一定的影响。3改良法制;在《世宗即位诏》中, 有关法制的内容占了绝大部分。这份诏书体现了杨延和的法律政治思想, 他们企图通过改革法制以更好限制君主专制。4扩张阁权;在杨延和任首辅期间, 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大的改革就是巩固并扩张了内阁的权力。使得明朝的内阁在当时有了“宰相”的地位与权力。

(2) 高拱的改革活动。在高拱任首辅期间, 他坚持任人唯贤, 主要对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制度进行了改革。高拱通过整顿官吏, 选拔了一大批贤才到各个办事机构, 为当时的政治系统补充了新鲜血液, 使得当时荒废的政治局面得到了好转。同时, 高拱还注重军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他认为打仗是一门学问, 因此他请求增设兵部侍郎, 培养军事人才, 确保了国家的安危。

(3) 张居正的改革活动。为了缓和各阶级的矛盾, 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 在张居正任首辅期间, 他开展了较为全面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1政治方面:制定并实行考成法, 帮助朝廷形成严密的随时考察,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各级官员进行了严格的考核, 不仅使得工作效率提高, 也使得各级官员更按章办事。同时, 通过对官员的层层考核, 达到了监督官员办事的目的, 更是有助于将冗员、庸官罢免, 聘用贤才。通过一系列的整顿, 不仅大大加强了集权制, 更是为其他的改革奠定了基础。2军事方面:张居正注重军事人才的任用, 使得国家安全得以保证。同时张居正坚持“外示羁縻, 内修站备”, 注重整顿边疆。张居正在任首辅期间所取得边防上的成就, 对明朝的统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经济方面:首先, 紧缩开支, 增加收入。为了减少开支, 张居正裁减冗员, 减少俸禄的支出, 同时更是为了朝廷内部的整顿。同时, 加大对豪门世家的税务征收, 张居正将此与官员的考核联系在一起, 提高了官员的效率, 也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其次, 清丈土地, 改革赋役制度。整顿田赋, 改革赋役, 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同时增加了国家收入。

3.明朝中后期斗争激烈。由于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制度的快速发展, 成为内阁成员是官僚们最大的目标。同时内阁成员的斗争也十分激烈, 使得内阁十分混乱。同时各个党派之间的斗争, 加速了各阶级矛盾的发展, 加速了王朝政治的腐败, 不仅使得内阁首辅制度衰落, 也使得明朝逐渐走向了衰亡。

内阁首辅制度是明朝内阁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一定程度上, 内阁首辅制度推动了明朝的发展, 同时也是明朝走向衰亡的原因之一。在各任首辅的推动下, 对社会进行了改革,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推动了明朝的进步。最终在利益、权力的斗争之中, 使得明王朝在种种矛盾斗争中走向了衰亡。

参考文献

[1]卞利.嘉靖至万历初年内阁首辅的争权斗争[J].安徽大学学报, 1992 (2) .

[2]关文发.明代政治制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3]明史[M].中华书局, 1974.

5.测量员考证通知 篇五

一、考试时间:2010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时间为2010年10月16日上午8:30至11:00。

二、考生领取准考证时间及地点:10月14日至15日上午到所在县市区教体局领取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准考证。

三、成绩公布与考试合格证发放: 2010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成绩于10月28日在河南省教师资格网(jszg.haedu.gov.cn)公布。

6.中国茶的起源时间考证 篇六

如果要探讨茶的起源,国内的学者几乎是遵从三条线:一是茶树的发源,二是茶字的字源,三是饮茶的起源。从这三个方向来研究,是考证茶树起源比较周全的方式。中国是茶的起源地之一,茶叶栽培历史悠久,中国西南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同时,这一带又是作为我国四大茶产区中,产茶历史最悠久的中国西南茶区。

“茶”字有五种形音:茶(cha)、槚(jia)、蔎(sha)、茗(ming)、荈(cha)。根据记载,现世界上多数国家文字中的“茶”都来自于中国,如英语中的“茶”字来自厦门方言;受闽南方言影响的有德语的thee、英语的tea、法语的the、意大利、西班牙语te、拉丁语的thea等;粤方言或北方方言中“茶”字读作cha,茶读音源于粤方言或北方方言的语种有日语cha、朝鲜语sa、俄语chai、印度语chaya。

作为“南方嘉木”的茶树,其原产地是中国,中国的茶产业,最初也发展于南方。在早期文献中,有关茶叶起源的史料不多,而且由于纪年的关系,当时缺乏对时间的精确计算,故都没有具体关于茶被当作饮料而使用的时间,只能根据不多的记载,得出一些看法。按现有的结构大致有两种观点:起源于西周或秦汉。

1. 茶起源于西周

依据是两本文学典籍和地方志,我国古代没有“茶”字而只有“荼”字。“荼”最早出现于《诗经》和《尔雅》,结合当时生活物质条件,“荼”指的是苦味的植物叶子。在《尔雅》的“释木篇”和“释草篇”中都有“荼”字,前者指木本的茶树,后者指草本的苦菜。两本书中的茶,都写作“荼”。在《诗经》中,记载茶作为饮用功能的不多,而大都被当作比喻,茶在那时被叫做苦菜。如《诗经》中《谷风》的诗中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另一点在记载于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该句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蜀地区就已经将茶与其他产品纳贡给周武王了。

2. 茶起源于秦汉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遣中郎将唐蒙通夷,发现夜郎市场上除了棘僮、笮马、髦牛之外,还有枸酱、茶、蜜、雄黄、丹砂等商品……”。文中所提的夜郎,就位于现今的贵州一带。同时,西汉时期王褒的《僮约》记录到:“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这也是现存较可靠的茶学资料。从时间线索看,《僮约》撰写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陆羽的《茶经》之前,在当今茶学界,被认为是茶学史上极重要的文献。同时,根据“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合并了巴蜀一带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此外,还有“葭萌,蜀郡名;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说明早期蜀地的人,将茶作为部落和地域名称。

7.测量员考证通知 篇七

各位考生:

一、准考证领取地点:天津市红桥区西青道154号交通技师学院教学南楼一楼103室(“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处)

二、准考证领取时间:2018年6月25日至6月29日(08:30—11:30;13:30—16:30)过期不候。

三、领取准考证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方能领取。

四、路线引导:

1.自驾:青云桥下,西青道快速辅路,路北侧。

8.测量员考证通知 篇八

铁建设[2007]116号

为适应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建设需要,准确设定轨道位置,提高铁路工程及轨道设计、施工、维护质量,保证列车安全运营,现就铁路工程控制网测量计费及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按照执行。

一、计费原则

铁路工程控制测量属于铁路勘察工作的一部分,控制测量计费依据原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和国家测绘局印发的《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国测财字[2002]3号),结合铁路控制测量工作内容及工作量确定。

二、计费标准

1.A级(或B级)GPS点,依据《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国测财字[2002]3号)中大地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收费标准,其中外业观测和数据处理分别按A、B级收费标准的40%计费;A级标石按基本标石收费标准计费,B级标石按基本标石收费标准的80%计费。

2.无砟轨道的CPⅡ网(C级GPS或导线设置)和有砟轨道的CPⅠ网(C级GPS)、CPⅡ网(D级GPS或导线设置),按照《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工程测量中相关收费标准计费。采用导线设置的,标石埋设费及材料费按规范要求另行计算。

3.采用铁路五等导线设置CPⅢ网的,铁路五等导线按照《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工程测量中四等导线收费标准的85%计费,标石埋设费及材料费按规范要求另行计费。

4.二等(有砟轨道三等)水准按照《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工程测量中水准测量收费标准计费。

5.按照规范进行控制网(不含A级和有砟轨道B级GPS点)复测时,按上述收费标准(不含标石费用)计费。

三、费用计算

1.初测阶段:在初测费用基础上,增加A级(有砟轨道为B级)GPS点费用(不含利用国家点),同时增加二等(有砟轨道为三等)水准与四等水准费用差值。

2.定测阶段:在定测费用基础上,增加CPⅠ、CPⅡ网费用。

3.补充定测:在补充定测费用的基础上,增加需要补充CPⅠ、CPⅡ网的费用。

四、费用管理

1.A级(有砟轨道为B级)GPS点费用、二等(有砟轨道为三等)水准与四等水准费用差值纳入前期勘察设计费。

2.CPⅠ、CPⅡ网费用纳入后期勘察设计费。

9.唐华清宫畔的“专供”球场考证 篇九

一、马球运动的演变及球场

击鞠, 即现代的马球运动。据史料考证, 最早将我国马球称为“击鞠”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植。他在《名都篇》中描写的“连骑击鞠嚷”, 为我国创造马球以后的最早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 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中显示, 荆楚地区有以时令打球的风俗。唐朝政治清明、国家稳定的局面下, 击鞠运动城一度繁荣发展。无论是史书还是小说中, 都证实了唐代自太宗起, 几乎历代皇帝都将打球运动作为自身爱好而大力推广, 那时甚至出现了专门陪皇帝打球的人员和机构。球场分散筑造于宫城和禁苑里, 几乎遍及了全国。唐朝时期, 马球运动因为唐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而一度走向繁荣的局面。后来, 由于马球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风的建立, 这项活动的弊端已经日渐显露, 由唐代高层及军营中崇尚的武力活动, 而逐渐演变为轻薄人即满朝文武变态的享乐。随着朝代更迭和政权的变动, 马球运动到民国时期几乎无人会玩, 而现代的马球运动, 也是从西方传入的。

球场的修建, 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古代文明的见证。福州唐代马球场的发现, 就充分证明了唐代福州文化的繁荣。马球, 史称“击鞠”“、击球”等, 是运动员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褪拍击木球的运动。马球比赛为两队对抗, 运米的红土整平而成。整个场地的厚度约二十多厘米。据估计, 其面积大约有现在的两个足球场那么大, 可容纳好几万人。修建马球场的直接动机, 似乎与当时全国战局动荡、福州扩大军备有关。从现今的资料考证中, 可以清晰地看到唐代球场的规模及其当时情形下, 作为研究唐代文化和当时人们的政治经济具有极具考证的价值。考古专家称, 这是迄今为止, 我国挖掘的唯一一个唐代的球场遗址。这对于研究古代历史, 特别是体育史很有价值。

1956 年, 出土的石碑中, 可以考证出, 当时的统治阶级在修建宫墙时, 已经把球场的兴建作为建筑规划的重要方面而加以修建。这一时期的球场遍及长安宫城内的球场亭、西苑的梨园、大明宫的东内苑、龙首池 (池填的球场) 、麟德殿、清思殿、中和殿, 以及飞龙院、雍和殿等。球场不仅面积广大, 而且还讲究审美及实际效果, 从深层次上显示了统治阶级的享乐主义和骄奢思想。随着朝代的变换, 球场也从唐朝的规制及考究, 逐渐走向消亡。

二、唐球场的建造布局、特点、建造风格及作用

对唐代球场的考证, 主要集中在对其皇宫中的布局说事。宋代宋敏求《长安志》记载, 贞观年间的建筑中, 已建设球场亭台, 为皇帝提供专门欣赏球赛的场所。甚至在太子继承大统执之前, 都会进行击球运动。对于唐代大明宫球场的记载, 文献中只说明应有球场, 但考证起来却没有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文献。在对大明宫球场的考古发掘中, 也只是证实一些球场赛事, 是在这里进行的。历史考证, 文献中对唐代宫廷运动的广泛记录, 可以窥见唐代球场的布局和地理分布等, 由文献记录可也反映出唐代球场的时代特色。

概括说来, 唐代球场的分布特点是:球场分布的普遍性, 球场数量的繁多性, ;球场建造的功能并非全是为了击鞠而用, 而是作为多种用途, 彰显那一时期的体育运动特色的;从史料的记载中, 对于球场的兴建和扩充一直是呈上升趋势的。

唐朝球场的风格, 除了那些山林间随意的场地, 在李贤墓出土的《打球图》中可以显现出来。那些正规的球场, 作为专供的存在而为帝王专享。更为突出的, 还有草地球场;甚至奢华的打马球, 在夜间用蜡烛照明。风格多样, 用途不一。而球场的规模制式, 都有固定的套路, 但在对其方位大小上, 没有文献可供参考。

唐代马球, 作为上层社会和军队中流行, 使得拥有此项目的人, 成为上层社会权利和地位的象征。由于唐朝皇帝大半都喜欢马球, 使得马球在官员间迅速流行。皇室的大力倡导下, 使得官员间, 自己都建有私人球场。对马球的考证可探知, 马球在唐朝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常常成为统治阶级升官发财和政治斗争的工具, 也使得唐朝的政治斗争极具复杂性和特殊性。唐代的马球也使得统治者用来拉拢人脉和加强同其他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武器。

唐代球场的作用:在当时娱乐节目活动的匮乏下, 球场已经不单单是举行马球比赛的场所, 而实际上已经作为政治、经济及文化娱乐的活动中心。在这里, 不单单可以作为接待外宾的场所, 还上演了许多其他娱乐活动项目, 作为巨大的场地, 它同时成为传达皇帝旨意和执行皇帝思想的重要场所, 至于社会生活方面, 更是上演了一幕幕比赛, 如拔河、角抵、抛球、奏乐等活动。在唐中宗时期, 更是因在梨园组织的千人拔河比赛而使梨园球场在史册中留名。球场更是作为稳定民心、安定民意的主要场所。比较闻名于世的刘崇龟在球场侦破了一桩杀人案[2]。当然球场在历经一系列优势的时候, 还作为文化的糟粕而盛行于赌博场所。唐熹宗更是在球场上赌博决定官员的任免。

三、华清宫畔的“专供”球场

唐代是马球运动发展的鼎盛时期, 对于球场的考证, 也归结于这一时期。史料记载, 唐代皇宫是作为球场布局的典型象征而存在的。唐玄宗李隆基同杨贵妃的千古爱情故事, 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过华清宫》绝句。我们先不论他们的爱情, 在这里将考证的重点放于华清宫这一历史名胜上。华清宫作为帝王游玩、享乐、消遣的场所, 球场的兴建和奢华程度那是自不必说。单说唐玄宗为太子时, 本人就酷爱打球, 其技艺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为唐朝政治核心区域的兴庆宫, 作为唐玄宗的寓所, 更是因为一场击球比赛而闻名于世。非正史的记载中, 唐中宗时期, 吐蕃与天朝仗内专业技师击鞠, 天朝完败。时为临淄王的玄宗, 四人同吐蕃比试, 完胜, 满朝皆是赞誉。

从《唐华清宫图》上显现出来的大小两个球场, 可以猜测出华清宫, 可能建于唐玄宗时期, 专为玄宗打球提供场所, 此之谓“专供”。华清宫这所唐朝著名的离宫别苑, 从玄宗时期拥有自己名字开始, 就已经以其极具规模的建筑而有了行都的性质。华清宫是人间仙境, 在这个梨园里, 唐玄宗与杨贵妃教习梨园子弟演练, 开启了中国戏曲的先河。东置的球场、舞马台及斗鸡场等娱乐设施, 极尽奢华之能事。

华清宫历经周幽王修建的骊山宫和唐太宗李世民建立的宫殿楼阁, 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再次扩建。大兴土木之下, 规模空前壮大。在他修建的众多宫殿中, 也增设了登山夹道, 宫周遍布罗城, 温泉澡池及大小球场无数。年近六十的唐玄宗, 每年都会带着杨贵妃及其宗亲去往华清宫避寒, 其骄奢淫逸的情状一直为人们所诟病。诗圣杜甫以饱含疾苦的语调, 写下了“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千古诗篇。

史料记载:天宝六年玄宗与羽林军的马球比赛中, 对华清宫畔球场的描绘, 如此生动。球场干净、光滑、平坦、明亮, 参与马球比赛的人员技巧令人叹为观止。在这一时期, 无论是马球的场地, 还是作为马球的本身, 一直都是皇宫士大夫阶层和军队高级将领的独享运动项目。在这场比赛上, 玄宗颁布诏书, 将马球作为一项民间运动项目来贯彻下去。因为此, 在普通士兵间, 开始与军事挂钩。

唐玄宗修建华清宫的马球场, 是实现其运动生涯的必然结果。因为他的宣扬, 使得马球运动成为唐朝历代皇帝都较为喜欢和崇尚的运动项目, 也使得华清宫的督造上, 仍然将马球作为其建筑的重要一部分来修建。从唐玄宗与杨贵妃相遇开始, 到唐玄宗迷恋杨贵妃不思政务, 华清宫畔已经成为帝王的临时办公场所。华清宫, 已成为帝王的专供, 球场的规制和价值, 其研究意义都很大。

华清宫是唐玄宗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在这里, 不但有他喜爱的妃子陪伴, 还有他最喜爱的马球场地, 供他尽情享受帝王生涯带来的“专供”特权[3]。历史是不允许一个骄奢淫逸的帝王安享荣华富贵的, 安史之乱, 贵妃香消玉殒, 战火纷飞的年代, 华清宫这一唐朝最伟大的建筑, 化为尘土。内设建筑、球场, 也随之荡然无存。华清宫畔, 安史之乱后, 成为废弃的矮墙。随着其专供价值的消失, 也淡出了文人墨客的视线, 后世对其记载大多无从参详。如今对于华清宫的考证, 只能从仅有的资料中去查证了。

现年间, 对于唐华清宫畔“专供”考证, 只有借助于唐史典籍中, 寥寥的文献。从对马球场地的考证研究中, 我们可以获悉, 古时人民的生活娱乐休闲项目, 且那一时期的球场不单单是作为马球运动项目而单独存在的。它规模的壮大和发展, 兴建实施的奢华和多样, 从另一方面显现出了唐代的政治、社会、军事生活。对唐华清宫的球场的考证, 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解读唐朝的奥秘, 提供有意义和价值的线索。

摘要:唐代的击鞠运动项目, 也就是现代的马球。为了满足皇帝士大夫的爱好, 华清宫畔为这一时期皇家的专供 (为特别阶级供给的产品或物件) 球场。

关键词:唐代,华清宫,击鞠,球场

参考文献

[1]王晋.击鞠的历史起源、兴盛与衰落[J].兰台世界, 2011 (8) .

[2]高原.唐代皇宫的击鞠场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报, 2011 (12) .

10.《万历十五年》的重新考证 篇十

关键词:万历十五年,政治,军事,思想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一本断代史研究专著。全书通过描写六个人物来烘托出在万历十五年出现的历史事件。在这一年, 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 表面看来虽然貌似细微小节不值得注意, 但实际上却是一些重大事件的导火线, 也是在以后掀起更多波澜的根源。其中的因果关系, 恰恰就是历史研究的重点。

一、对于历史人物的分析

首先, 万历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但通过该书的描写, 显示出他是一个处处需要遵守礼仪、时时受到牵制的人。他需要完成各种隆重的祭祀和典礼, 以及每日必到的早朝, 他必须听从太后的训诫, 也必须认真地学习治国之方、熟读儒家礼仪, 以保证将来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国事。他也必须认真听取和采纳各位大臣的意见。但是, 万历皇帝并不是一个无权的象征。在他的一纸命令下, 大臣们就可以从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沦为大逆不道、谋反的罪人, 甚至株连九族。他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可以为所欲为、极度奢侈、纸醉金迷, 他也受到传统伦理道德和公共礼仪的制约, 也受到各级大臣的牵制。中国的传统社会注重的就是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群体关系等。君臣之间的关系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所以万历皇帝必须处理好与大臣的关系, 他们的关系问题是当时国家政治链条上的重要枢纽, 皇帝和群臣之间, 每一个个体的作用都不是决定性的, 但是当联合在一起的整体作用必然大于个体作用。所以很多事情, 万历皇帝不能和群臣对抗。

大臣张居正, 是一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极高的首辅大臣。由于位高权重, 受人排挤或嫉妒, 他也曾被诬陷为有谋反之心的逆臣。他在辅佐幼皇帝过程中, 为了明朝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颁发新政、整顿朝纲和经济, 力争改革官僚机构作风, 现实了真正的富国富民, 并鞠躬尽瘁地帮助万历皇帝坐稳江山, 其忠心天地可鉴。但是他在改革过程中, 也有不合理之处, 如在改革税务方面, 他替皇帝下诏通令全国各县要按照条文规定把税收一次性缴纳完备, 不能拖欠和分批, 这既使官员无法轻易偷税漏税, 也使官民同时产生巨大的税收压力。侵犯了官员们的利益, 官员们自然对他产生不满。而张居正为完成改革事业, 便启用亲信去完成任务, 这使他落下结党营私的话柄。

在张居正之后的明朝万历首辅大臣是申时行。申时行一改张居正的作风, 采用折中的原则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关系, 但是他的个人力量毕竟有限, 无法在制度和关系问题上力挽狂澜, 只能采纳妥协办法换取暂时的安稳, 最终也没有打消官僚们的不满, 明朝的根基逐渐动摇了。

海瑞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刚直不阿、重视法制、执法森严的人物。同时他又是一位饱读诗书礼仪的官僚, 极重视伦理道德, 是一位道德典范。当海瑞看到嘉靖皇帝沉迷于求仙、长生而大搞道家法术时, 冒死向嘉靖上书规劝。还有, 海瑞在南直隶任职时曾把督抚条约公开张贴到各府县。由于他对地方事务缺乏周密的考察和直接调查, 条约涉及到各县田产所有权问题, 这引起了大量民间纠纷, 因此海瑞的这场改革最终必然失败。

在历史的记载中, 戚继光是明朝最具才能的抗倭干将。他一生中率军于浙、闽、粤沿海等地抗击来犯倭寇, 经过十多年时间、大小八十多场战争, 终于扫平倭寇, 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他组建了一支新型纪律严明的军队, 这支军队不断取得胜利, 威震四方, 于是这支军队被称为“戚家军”。这支军队的存在凸显出明朝正规军的衰弱。由于戚继光按照自己创建的制度招募军队、制定纪律, 使他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却也因此埋下了蔑视权威、不听从朝廷指挥、任用私人的罪名, 再加上张居正曾经对他非常欣赏, 他受到张居正的牵连而遭到万历皇帝的误解, 最终被罢官。其实明朝整体上衰落的趋势不可避免, 很难靠戚继光一人力量来扭转, 这使他独创式的努力给自己带来不幸。

李贽是明朝思想界的代表人物。在理学盛行的明朝, 他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这种惊世骇俗的宣言。这与其正统“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分道扬镳, 突显了物质的重要性, 大谈功利, 相当于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也因此得到当代中国思想家的爱戴, 认为他的思想中具有现代唯物主义和平等观的萌芽。黄仁宇认为李贽是在追求个性和行动的自由, 决不是在背叛他所热衷的儒家宗旨。李贽的思想构成了“一份珍贵的记录, 使得我们得以了解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知识界的挫败。”

二、作者的历史观

黄先生也以明朝的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角度, 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负作用。因为他看到明朝的传统社会虽然表面上井井有条、秩序森严, 而实际上却是人治之下的混乱, 缺乏一定的制度管理。如, 中国当时军队很多, 机构重叠, 当官的很威武, 当兵的也不少, 手里都持有武器, 但都不能对敌。黄先生还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来考察, 结果都不尽人意。然而明朝理学盛行, 各种礼仪、礼节、风俗习惯无一不程序严格, 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成为当年的主流官方文化。不要命而只要面子的风俗礼教形成了明朝特定的人格倾向, 也注定了军民遇到大灾大难时候的退让和恐惧, 这样的军队也不会有战斗力, 因为士兵们都来源于受到深刻理学毒害的民间百姓。其实从儒学的发展阶段来看, 万历年间是儒家思想的鼎盛时期, 从生、长、盛、衰的角度来看, 它已经面临着衰亡了。在这个时候, 如果有研究和相信历史循环论的思想家们就应该提醒明朝该警惕了。而且, 中国必须从一个靠等级制度来管理的国家, 过渡到靠制度化来管理的国家了。

到这里, 我们渐渐了解了作者的历史观, 他是把对明朝的历史宏观的概括落实到了微观的对个人的考察上。无论政治家张居正还是申时行, 军事家戚继光, 还是思想家李贽, 不管他们做出怎样的努力, 明朝的衰落已经无可避免, 而究其原因, 则是明朝开国以来的各种制度和举措造成的, 再甚至是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造成了整个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黄先生认为, 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 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 以增益全国财富, 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 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着王朝的安全。这种情形, 在世界史实属罕见, 在中国历史上也以明代为甚。这种维护落后的农村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 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黄先生还认为这一切的症结在于中国两千年来, 以道德代替法制, 至明代而极, 张居正在制度不能管理地方时启用私臣效忠, 申时行企图用四书五经来调和文官集团的种种矛盾, 戚继光同样组建了对自己誓死效忠的军队, 但这一切, 无助于解决制度上的弊端, 无助于改变落后的经济生产方式, 最终为僵化的体制所吞噬。因此可以说, 他们瘫痪的原因非在自身, 而在于他们奋力维持欲使之永存的文化机制。当然, 也有学者认为黄先生对李贽的评价有失偏颇, 还有学者并不同意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思考历史的观点, 黄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正如有人说的那样, 黄先生的文笔有一种卡夫卡式的魔力, “他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历史随笔, 用清新俊朗的文字把严谨的学识和博通的史观熔于一炉, 遂使学术著作成为大众的精神美食。”

三、总结

《万历十五年》反映出在封建社会中深受儒教熏染的君、臣、民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时候极尽了人之所长, 却偏偏没有考虑到人与自然之间也应有参照系。人若生活得自然一些, 并且能够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 人会发展得更加先进。《万历十五年》的成书目的在书中结尾部分可以被清晰地领悟到:“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 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 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 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 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黄仁宇先生在历史研究中提出对儒家思想繁文缛节的批判, 他发现:儒家学者们学习到的只是单一的封建三纲五常和仁、义、礼、智、信, 都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搞的都是社会关系。他们尊奉的都是人文精神, 缺少的却是治理国家的手段和经验, 而国家的平稳、现代化发展需要像今天一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相得益彰, 国家的栋梁也应该如此培养, 否则会误国误事、害人害己。他的这一言论在学术界引起争议, 但不管怎样说, 它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仍然能够带给我们启示, 这使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增加了一种角度和见解。

参考文献

[1]朱晓鸣, 易承志.历史逻辑与《万历十五年》[J].社会科学论坛, 2008 (4) .

[2]高骊.浅谈明代道德与制度——《万历十五年》读后感[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 .

[3]王丽娜, 周蕾.由《万历十五年》引发的学术方法之思[J].北方文学, 2011 (12) .

上一篇:忠诚感恩心得体会下一篇: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