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新教育浅析

2024-10-02

小学创新教育浅析(10篇)

1.小学创新教育浅析 篇一

浅析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的创新策略论文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通过音乐艺术使学生感受人文情怀,提升个人情操,升华个人道德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生作为弱小的个体,其智力方面不够成熟,无法更好地处理人情世故,因此必须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音乐是以器物为媒介,演奏出一定的旋律和节奏,达到抒发情感和表达志向的一种艺术。古人云,琴修德,棋开智,书练体,画蕴美。琴修德,寓意着音乐是修养个人德行的重要途径。

1.音乐教学在小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师生互动

在中国,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则负责消化知识,造成教师独唱,学生聆听的局面。在小学,学生年龄偏小,心智纯朴,做事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往往被教师训斥,而默不作声。长此以往,老师的严肃形象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鸦雀无声。教师因要考虑课堂纪律问题,对这种现象往往视而不见,导致其教学方式一尘不变,毫无师生互动可言。音乐教学,更是如此。因为在中国式教育的情形下,家长或教师往往以长辈身份压迫式地要求学生学习不甚喜爱的科目,造成学生叛逆心理的滋生,对家长或教师的教诲更是置之不理。

1.2课堂氛围严肃,学生无参与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学主要以知识的灌输为主,教师一味地讲知识、授方法,造成课堂氛围严肃,学生低头抄入的画面。这个画面仿佛使教学成为一体,自然和谐。其实,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也未考虑学生是否真正积极参与这个教学过程中。最终,抄入的手册一本又一本地堆积在书桌上,学生却在操场肆意玩耍。

2.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中需要创新教育的原因

2.1与时代发展接轨,从小培养创新意识

21世纪,科学技术快速高效地发展,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然而,创新意识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必须要加以适当培养。小学期间,学生年龄偏小,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学习能力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最好黄金时期。音乐教学中,那跳动旋律、美妙的乐章能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种氛围中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放大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无形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关系个体成长,需要素质教育

个体成长,是指个体从生到死,身心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五个素质发展,是将内在素质外化成行为或语言的一个过程。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个人智力的发展水平,是素质外化的具体特征之一。因而,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思维是关系个体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3.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的创新策略

3.1在教学中渗入游戏,趣味性地引导学生学习

音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教学方式,其带有浓厚的人文艺术情怀,是借助器物的表现,通过音符心律的形式,渗入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中,使学生心身受益的审美活动。音乐,能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赋予学生更多更好的创造力[3]。然而现实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比较基础,着重在辨音、识谱等方面,枯燥无味,使学生没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可见,音乐教学正面临着改革和创新,才能给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更多机会。例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组织学生根据不同故事来增添音乐旋律,且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营造快乐活跃的氛围,这样不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对知识点进行一定地巩固。

3.2营造音乐表达的意境,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传统教学,着重于知识的灌输,不看重学习氛围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中,不再有文字、数字等繁琐的课程学习,更重要的是听觉方面的享受。因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将音乐的意境在教室里营造出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静静的夜》这一堂音乐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都把眼睛闭上,然后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使教室拥有夜晚的意境,再配上这一首歌曲。学生睁开眼睛时,更能体会夜晚的宁静和安详。当然,教师在此之前要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使学生有情景想象的空间。不然,学生听完这一首歌曲,会满头雾水,不知所云。如此,才可以利用环境营造音乐氛围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歌曲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感同身受。

3.3借助音乐媒介,指导学生学习

音乐是有灵魂的艺术,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音乐有不同理解和想法。音律、音符,不是天然就有的,必须经过作者苦思冥想,再借助乐器来表现而出。因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将乐器带入课上并现场演绎,使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让学生亲自演奏,教师在旁指导,加深音乐知识在学生大脑里的印象。

4.结语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过程。然而,音乐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也面临着改革创新的瓶颈。笔者认为,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应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育齐头并进,才能顺应时代潮流,达到兴趣与教学的融合境地。

2.小学创新教育浅析 篇二

一、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创造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技巧, 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只要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的信心, 学生就会迸发出极大的激情, 积极投入创造之中。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 (指科学事业) 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精神状态相似的: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于深思熟虑的意向和计划, 而是直接来自于激情。 ”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迷恋是激发学生对创造产生追求和兴趣的根本原因, 也是为创造提供动力的源泉, 是创造的真正核心所在。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信心, 让他们有“我能行”的坚强意念。 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启动学生的创造性, 并为他们的创造指明方向。 过去, 我们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 对非智力因素关注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克服这一教学上的缺陷, 注重学生自信心和求知欲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顽强意志, 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以宽广的心胸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创新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方法的指导。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样, 创造也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人类存在的历史长河中, 创造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础和必要条件, 没有创造人类就无法进步, 也无法推动时代的发展, 获取更好的生存条件与生命质量。 创造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精神和物质都高度发展的世界,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发展浪潮中, 如果学生不会创造, 就很难在社会立足, 也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调查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人想要具有较强的创造性, 除了要在专业知识领域具备相当多的知识外, 还要具有灵活的思维, 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创造性的技能。 学生的创造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效果, 二者缺一不可。 创造是学生智力与个性的综合体现, 能够良好地体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学, 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 多为学生创设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在学习中得到很好的练习, 引导学生发现, 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传统的学习类型主要的区别就是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由“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转变,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得轻松, 学得愉快。

为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创新行为, 笔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策略, 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引导,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指导

在进行自主学习时, 教师要将知识的要点告诉学生, 使他们激发思维, 大胆想象。 教师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的思维, 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

首先, 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 有的学生学得较好、较快, 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有的学生学得较慢, 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 教师就要对其进行点拨和指导。 如对课内的生字和新词进行学习时, 笔者会给学生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 想一想这个字或词应该怎样学习, 怎样才能记得牢。 有些学生说要预习, 教师讲的时候就能印象深刻;有的学生说要与上下文结合来记等。 笔者抓住有效时机, 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肯定, 并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方法详细介绍给其他同学。 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 只要学生主动思维, 积极主动地去汲取知识, 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的程度就会随之加深。

(二)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模仿

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实物的文章,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相同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模仿, 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 如学习《葡萄沟》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到了秋季, 葡萄一大串一大申挂在绿叶底下, 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五光十色, 美丽极了。 ”这句话, 笔者就在课余时间带学生去了葡萄园, 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对葡萄进行观察。 观察结束后, 笔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将葡萄成熟的情景描述出来, 并对文章重点句、段进行仿写。 在模仿文章的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就变得更加轻松, 他们也积极投入了学习之中。

(二) 为学生创设情境

小学生受年龄影响缺乏自制力, 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主动性入手, 引导学生语文习惯的形成。

例如, 在组织学习《称象》一文时, 笔者一改传统的预习课文的上法, 而是先提出疑问:如何才能把这么大的象称出体重? 要求学生开动脑筋, 设想各种方案, 只要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即完成任务。 当学生自由想象, 开动脑筋, 全班四十多名学生做出了各不相同的十多种答案, 显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使学生乐学、会学和要学。

又如, 在教学《丑小鸭》这一课时,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根据课文的描述画一只丑小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充, 让学生想象一下丑小鸭还可以是什么样的。 教师接着引导:“假如你是那只丑小鸭, 请你们想一想其他鸭子、小鸟、小朋友会怎样对待它? ”学生争先恐后地表演了对丑小鸭的责骂与侮辱。教师又讲, 你们现在就是丑小鸭, 请你们想象一下它当时会怎么想怎么做的吧, 并将它表演出来。 闻听此言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边说边表演, 教师再适当给予指导, 学生就在这样的气氛中体会到了丑小鸭的伤心,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能力培养 开放性教学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着手进行创造力的开发,60年代有了实质性进展。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创新中心;在每所大学里都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创造精神也随处可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表“创造宣言”,主张以激发人的创造性为办教育之目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目前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内容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学科教学等方方面面,范围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为我国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包含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实施创新教育,教师也要相应地教给学生创新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意识和学生的创新兴趣。从教学设计的环节,教师就应当把创新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体现在教师的教案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教学方法

(一)加强语文能力培养。

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如何,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综合地表达出来。他的思想认识、他的知识水平、他的审美倾向、他的人品学问、他的应变能力都可以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然而,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与他所掌握的语言材料———词汇、句式的获取情况、语言技巧、知识素养、认识事物等有关。因此,语文教学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上。能力是不能灌输的,而要靠训练才能培养出来。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文基本功训练”。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特征是:1.有明确的训练目标;2.精心设计训练内容;3.训练中重视方法指导,并体现训练的层次性(分层递进,逐步深入)、训练的反复性(多种形式,反复训练)、训练的广泛性(全体参与,全程参与),使之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进而由学会到会学;4.训练要有严格的规范,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5.激发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精神优势。

(二)实行开放性的教学。

开放性小学语文教学有自己明显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三沟通”的实质是强调在交际应用中学习语文。“三沟通”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展示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第二个特征是实行“四维课程”。“四维课程”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板块构成:1.语文的课堂教学;2.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3.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4.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第三个特征是以训练为主。训练为主,一是要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低年级突出在“读写中识字”;中年级“以读为主———读通、读懂、读熟,从读到写,在读的基础上落实重点训练项目”;高年级增加自学分量———采用四步教学:自学报告—讨论深化—总结归纳—课外扩展,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习能力。二是渗透学法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训练的归宿。第四个特征是坚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分层施教,各有提高”的教学原则。使每个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信心十足地向新的目标努力。第五个特征是实行三结合考试,综合评定学生语文成绩。三结合考试即开卷与闭卷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年级、学段考试与平时语文能力考查结合,并实行竞赛成绩分层加分。

(三)明确认识语文这门学科性质。

小学语文具有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但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的特点,而且带有基础性、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教好的前提。教好这门学科,不但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同时,也要把学生的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的情况,教师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中都要予以充分肯定,以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时刻牢记把创新教育当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断开发创新教育的资源,开拓创新教育方法,并把创新教育的效果作为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成绩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新教育真正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志洪.小学语文优质教学常态化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4.浅析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教育论文 篇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纵观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的实质和核心是创新,谁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拿到了21世纪的通行证,谁就成为21世纪的主人。杨振宁教授曾说过:“中外学生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加以足够的重视,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真正理解创新的含义

《课程标准》中指出: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指出问题,进行探究。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能够解决他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就是创新,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目标明确,懂得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上要勇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的弊端逐渐彰显,过分强调共性,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强调按计划执行,盲目服从偏重概念与结论的学习模式,在专业、课程、学习方式等方面受教育者没有实质性的选择权利。因此,这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无法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知识的长河里,他们能够继承,但难以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上要勇于创新,只有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激发出来,所以我们应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的环境,给他们尝试创造的机会,对于学生富有创意,别出心裁的解题方法及解题思路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内在的无穷力量,也从老师的肯定中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不断地去创新。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观念,树立“师生共同探索”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我们知道,创新能力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包含有创新,但创新无疑都包含着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教师给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则问题和现成的漂亮解法,舍弃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也舍弃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苦历程,学生听起来显得轻松,但数学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所以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讲课时应注意挖掘教材中具有某种创新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四.鼓励参与,培养主体意识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淡化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善于倾听不同的言论,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简单地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但这并非就是说教师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了,事实上,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如在学习的图象性质这节课时,如果仍旧是教师在课堂上把所有的东西灌输给学生,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动手画图、观察特点总结规律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部分内容我分了三课时来上,上这节课的过程大致如下:先由简谐振动等物理中事例引入本节课题,指出形如

的函数图象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用途,学好它对学习数学和物理都有重要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指导学生作图:在同一坐标系中用“五点法”画函数

的简图,图画好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上述三个函数图象及所列的`表格:什么发生了变化?它又是怎么变的?与系数A有什么关系?什么没有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也上了一更高的层次,使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在例题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中,对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尤其要注意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引导学生对原理进行广泛的变换和延伸,以达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课本中的例题是知识的精华,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但由于例题作为新知识的应用,往往其解题涉及到的知识都与本节所学内容有关,学生也习惯与本节内容挂起钩来,抑制了思维的全面展开,不利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例题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要墨守陈规,应该敢想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乐于新的探索,善于独辟蹊径,注意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使解题达到简化、优化。

因此课堂中例题教学应让学生多想想,多从不同角度应用新旧知识去联想、去思考,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通过解法的多样性,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做好每一道题的过程中都能进行多元思维,全面把握各个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认知迁移,灵活运用、深刻理解、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对例题条件,结论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5.小学创新教育浅析 篇五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高中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简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研究。

一、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中重文体,轻风格

目前在很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的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而忽视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这种过于重视文体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真正特点的发挥,更不用说无法真正实现创新性教育的意义。

(二)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在很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质量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

二、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

目前我国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标准,这种标准体现在高中语文写作的创新要求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在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

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的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应试教育。

(二)读写关系要求与自然融合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要将写作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更通俗点说是必须要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读跟写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首先写作是建立在一定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是写作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最后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状态的一种呈现。(三)写作目的要求从工具理性走向人文理性

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

三、新课标下高中作文写作体现创新性的具体措施

(一)实现以写为本,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

我们知道,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处于“以读促写”阶段,是以阅读为本位,以写作为附庸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语文教材的改革入手,加大作文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编排,从而给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依据。或者建立一门实用的中学写作学,真正确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本体地位,从而形成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新格局。

(二)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建立开放的、活泼的写作训练体系

首先,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其次,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人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以自能作文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高中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自己能写作文。因此,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以学生自己能写作文为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地使作文教学过程与作文过程接近,使训练过程与实用过程一致。作文教学的流程,可以概括为这样七步:开源导流,理论指导,范文引路,写作实践,反复修改,专题讲评,自我总结。

(四)利用阅读来实现对写法分析和运用指导的加强

最后要充分认识到写作教育跟阅读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阅读教育来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取出来,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在讲明写作理论、方法等基础上,要具体分析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运用。例如,描写人物,把不同课文中的人物环境、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变化记录下来,并加以比较,不同人物应用不同的写作技巧,把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防止人物刻板,没有特点。再如,叙述事物,在把握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如何运用倒叙的技巧使作文生动,如何运用插叙的技巧,把事物的重点叙述得具体丰满等等。

参考文献:

6.小学创新教育浅析 篇六

语文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应用最广的学科。初中是学生培养语文兴趣和素养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改在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已经广泛实施,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现代初中语文教育要不断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而不是单一地追求教学成绩。

一、我国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现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教育事业更是如此,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民族的未来,教育事业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培养出推动祖国发展的人才。近年来,我国的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经过探索、创新、改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现在初中语文创新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改变,为了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部分教师忽视新课改的要求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阻碍了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发展的脚步。

(2)有的语文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在课堂上仅仅是根据教材讲课,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不够丰富。

(3)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教学工具,与创新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很多学校的初中语文创新教育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育创新的措施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学生具有创新、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改革的创新内容大致可分为两大方面,第一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第二是带领学生创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规律,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模式注重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要大胆使用新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正,以达到学生学习效率最高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习惯也要教师监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一定的知识储备又是创新的前提。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学生只有具备坚定的毅力,才能坚持学习更多的知识。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让学生主动去探讨问题。学生具有个体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出具有个性鲜明、富具魅力的创新性人才及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的全面性人才。大胆创设教学情境,利用社会的发展情况,开发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性的课堂建设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创新性学习提供基础。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是创新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识,同时还要提高读书的质量。在课堂上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比如,分组进行辩论赛,提高学生辩论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辩论的习惯,遇到问题敢于提出,并能够给予合理的解释,针对辩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地引导,让学生能够从中展示初中生的魅力。

三、结语

初中语文创新教育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创新。新课改是初中语文教育发展地契机,同样也是一个挑战,只要初中语文教育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围绕语文创新教育开展教学工作,就一定能够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让我国的初中语文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7.浅析中学化学创新教育 篇七

一、教师的“教”

1. 教学方式的改变。

教学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备课、上课、作业三个方面。备课: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课堂的呈现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备课已由过去的粉笔加黑板变为现在的电视、录像、投影仪、视频展台、FLASH动画、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因此教师的备课也由过去的单纯写备课笔记, 到现在的要准备各种素材, 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化, 把微观的反应宏观化, 比如把微观的反应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便于学生理解。

上课:首先教师的观念要改变, 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老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需要, 更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教师应建立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有时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杜绝考什么讲什么, 不考的坚决不讲。应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实例中, 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认同感, 易于接受。比如在新课引入的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史实,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在设疑时要把握好问题的“度”, 即梯度和关联度, 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小问题, 问题之间需有关联性, 力求达到合理设疑, 达到最大程度地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新课结束时可以介绍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适时引入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化学成果, 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

作业:在留作业的时候, 要有梯度, 可以分为基础题和能力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研究一些, 让一般的同学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素质, 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获得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

2. 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更是教学内容的直观体现, 但事实上应试教育下的实验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很少, 有的学生初三一年下来, 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都没有见过, 高中三年所做的实验也很少。我认为要想把实验内容教好, 并且让实验形象生动直观的体现教学内容,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比如实验前注意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反应的条件, 装置、操作顺序等等;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气体生成、沉淀析出以及发光、放热等现象;实验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怎样等。其次, 演示实验应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 学生分组实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演示实验大部分都是由教师完成的, 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规范性操作和规范性用语, 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分组实验的操作以及实验现象的描述。对于有些演示实验学生能做的不妨让学生上来演示, 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考察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 更要求学生要有合作的能力, 如一个同学做实验时, 其他同学就可以看看他的操作是否规范并予以纠正, 同时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 完成实验报告。第三, 开放图书馆、电脑房、实验室, 让有兴趣的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完成实验。有兴趣的学生不会只满足于课本的一些实验, 有时会有一些自己的独特想法, 这时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鼓励、支持和帮助, 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创新, 敢于创新, 并能完成创新。

二、学生的“学”

首先, 学生的学习观念要发生变化。学生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要从过去坐等教师来讲变为自己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如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或者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来寻求问题的答案, 也可以通过与同学之间的讨论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其次, 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发生变化。要改变过去那种单打独斗、闭关自守的学习方式, 学会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人们常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 他也有一个苹果, 你们交换, 你们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 他也有一种思想, 你们交换, 你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 要学会归纳总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 要想做到融会贯通就必须学会归纳总结, 在群体中寻找共性, 在个体中寻找特性。比如由多个实验总结出一类实验的普遍规律, 由普遍规律去设计个别实验, 同时注意个别实验的特殊性。以气体的制取为例: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 这两种气体的制取从发生装置上看, 分别属于需要加热的固体间的反应和不需要加热的固液之间的反应, 进入高中之后在介绍氯气、甲烷的制取时就可以类比于二氧化碳和氧气, 其中氯气的制取可以类比于二氧化碳的制取, 因为都属于不需加热的固液间的反应, 但要注意的是, 氯气制取时所用的高锰酸钾是粉末而不是块状固体, 所以不可用启普发生器, 可以选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其他发生装置。另外与二氧化碳不同的地方是氯气为有毒气体, 尾气不可直接排入空气, 要注意尾气的吸收处理。

三、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创新是确保创新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 评价方式应具有导向性、公平性、可操作性。评价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改变过去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指标。新课程要求教师评价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 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全面的评价, 注重评价对象的个人价值, 重视提高评价对象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发挥其积极性。 (2)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改变过去以成绩的好差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定一个学生是好还是坏。新课程倡导: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评价氛围, 通过多元互动的评价,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评价, 不再仅仅以掌握知识多少和考试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的优劣, 而是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的评价。另外在教学中, 应鼓励学生自己、同学、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学生在正确评价中得到肯定, 增强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需要, 是民族崛起的需要, 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教育的创新势在必行。

摘要: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后, 教育界先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升华, 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也是民族振兴的需要, 更是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阐述了中学化学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化学,观察实验

参考文献

[1]万福, 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8.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 激发兴趣 创新意识 创新氛围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在新课改中,我们倡导在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就是一种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核心部分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我们要把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如今,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的教师照本宣科,书本上怎么写,我就怎么教。奉课本为至上,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课本为中心”,老师们在传授知识的途径上常常脱离了实际。这样的老师只是一个“会说话的书本”,或者说是一个“传声筒”,而学生则被当做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课上“填鸭式”教育;课下“魔鬼般”强化训练。这是一种单一的、机械化的教育,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面对兴趣爱好千差万别、知识结构高低不同的学生,这样的统一式模板教育怎能满足需求呢?要知道,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还存在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关怀与教育。因此,这样的授课没有多少意义,反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学生原有的活力,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

1.改变教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都只看重学生的成绩,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所以,不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甚至强化考试、强化练习,目的只是一个分数,大大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开展创新教育,首先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从思想上改变过来,抛弃以往的“填鸭式”教育方式,着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一个教师还不明白什么是创新教育,还不知道怎么创新教育,又怎么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另外,提起创新,许多人以为这是科学工作者的专用词,只有他们才能创新,其实不然。我们平常的一些改革乃至一些小事的改变,都可以称得上是创新;还有学生平时学习中,通过细心观察,认真研究,从而得出的结论等等都是创新。因此,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改变固有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就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2.改变教学内容,激发创新兴趣。课本上的知识是人们长期探索自然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如果教师一味的生搬硬套,毫无新意的讲述课本,肯定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活用教材。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改造,把一些例题、结论等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简单好记的活动。

3.改变教学方法,营造创新氛围。近些年来,人们渐渐发现,传统的中规中矩的教学模式并如人意,而且还使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四、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以科技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了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可以挖掘人的创新潜力,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特别是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在创新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够从小培养人的创新意识,播下创新的种子,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是大势所趋,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则是人生路上的指明灯,是他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不竭动力。开展创新教育,可以留住学生的好奇心,开动思想的大脑,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创新教育,可以改变枯燥的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开展创新教育,可以种下创新的种子,为国家多培养一些创新人才,少出一些“书呆子”,有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以及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

总之,“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国家教育部门推行新课改,就是要大力推行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营造一个和谐的创新氛围,把学生的创造力给解放出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以,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每时每刻牢记创新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从而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参考文献:

[1]柳淑兰.小学课堂改革与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成功(教育).2007(05).

9.创新小学教育 2013、9 篇九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的课改策略

□ 本报记者 王占伟

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一个班的师生、家长共写博文4万多篇;200多篇学生作品在报刊公开发表;很多学生都出版了自己的创作成果;四五年级甚至有一批学生开始创作中长篇小说;校长经常带领全体教师听学生做报告„„

这样的教育传奇属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这样的教育传奇是如何创造的?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教育真情与智慧?

创新语文教学,让众多孩子成为自由作家

4年多的时间里,全班师生、家长共写博文4万多篇;全班有55人获得河南省“阅读天使”、“书香家庭”荣誉称号;全班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文章汇编成书;学生綦妙儿出版《开心一年级》、《滴水集》、《数学王国历险记》、《恐龙世界历险记》等4本书;学生李博研公开发表文章30多篇,其中《小记者走天下——我的美国之旅》在国家级期刊上连载„„

这是油田一小教师赵瑛和她的78名学生创造的成绩。不仅如此,今年5月,在没有告知学生的情况下,赵瑛从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中选了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广西卷、辽宁卷、天津卷5个作文题,让学生任选一题,自由命题、自由写作。结果,五年级孩子写的高考作文大都文辞斐然,相当一部分作品立意不俗。

在油田一小,赵瑛的班级并非一枝独秀,与其不相上下的大有人在。油田一小的学生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其整体语文素养为何如此高?这背后的秘密其实只有一个关键词——“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人诟病,“少慢差费”现象一直难以有效解决。究竟如何才能大面积地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责问。

面对时代责问,油田一小校长马新功带领教师团队,用“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轻松破解了这一行业性难题。

据教师张淑荣介绍,“五段”指小学一至五年级整体设计,各个年级分别有自己的实验目标、训练内容、指导方法,年级间循序渐进,梯级发展。“三线”是指课堂教学线、课外阅读线、社会生活线。在实验过程中,5个年级均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展开作文训练。课堂教学是写作的引领,课外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三条线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为补充、互为依托、互相交织的整体训练体系。“生活化”强调学生的作文离不开活生生的生活,生活是习作不竭的源泉。小学生作文是为了反映生活的真实需要,而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

教师阮君是“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组成员,负责低年级段语文教学。她说:“按照课题组的规划,我们在课堂上严把字、词、句教学关,规范学生语言,培养说话能力,要求学生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说半句话。在识字教学中,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进行说话训练,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练习说话。”

在油田一小,教师通过班级共读、亲子共读、自由阅读等方式,引领学生进行了大量阅读。

陈睿曈11岁就创作了中篇小说《冰之翼》,被誉为“小作家”。她的妈妈赵军对学校和班主任侯长缨感激不已。赵军把女儿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大量阅读和坚持写博。“侯老师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孩子大量阅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的孩子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她早已不满足于儿童读物„„至于四大名著,一年级时看的是连环画,四年级时看的是儿童读本,五年级时已经把原著全部看完了。她还喜欢看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大量阅读,让她写的作文又长又好。”

谈起创作的感受,陈睿曈异常平静:“当时我写《冰之翼》,顺手得出奇,不需要思考,手上的笔就‘哗哗’地写个不停。写完后拿给妈妈看,她非常惊讶,觉得我怎么能写出这么唯美的文章呢。”

“五年级开学的第一天,也会随着日落,渐渐沉入时光之海,但新学期的希望和决心,却仿若朝阳。”陈睿曈诗意的表达风格耐人寻味。她把自己这种风格归功于晨诵课程:“晨诵课程,我们坚持了5年。二年级生日诗诵读,三年级国外优秀童诗诵读,四年级和五年级古诗文诵读。诗浸润着我的生活,不知不觉中,我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诗的优美,拥有了让人回味悠长的力量。”

在油田一小,赵瑛是用博客成就学生的典型代表。她不仅自己开通教育博客,还在2008年9月接新一届一年级时,引领78个孩子及其家长都建立了博客。她的学生李博研,上四年级时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梦想起飞三年级》。该书分为课堂练笔、生活点滴、书海拾贝、父母天地4部分,收录了他3年来的102篇博文。“当我接到这本属于自己的书时,简直不敢相信,我也可以成为小作家了!看着那精美的封面,看着那一篇篇真实的记录,我爱不释手„„那一刻,我的心为之感动。虽然没有书号,没有标价,但它却实实在在地成为我成长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李博研说。

“作文因生活而精彩,生命因作文而绽放”,是油田一小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状态。

考察完油田一小后,河南省教科所研究员徐万山从4方面解读了“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的价值:一是对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进行了整体设计,让作文教学形成了完整的训练体系,避免交叉、跳跃的作文训练,使小学作文变得有章可循。二是课堂、课外、生活三条线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语文课堂上既学知识,又进行大量课堂练笔,促进技能转化。大量的课外阅读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为练笔积淀丰富的语言素材。社会生活激活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三是生活化作文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了学生、家长的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了教学相长。四是生活化作文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从生动的课堂,到丰富的阅读再到精彩纷呈的社会活动,都是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创新课程,让师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油田一小的课改从一开始,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课堂,而是整个课程。

“学习者在学校帮助支持下,获得知识方法、优化思维、发展技能、转化态度、形成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内容和过程,都是课程。”马新功高度认同这一观点,在他看来,“课程就是道,就是被人用脚走出来的道路”。基于这样的理念,油田一小的教师们进行了大量原创性的课程探索。

春分时节,全班同学在花盆里种下一粒粒种子,就像播下了一个个希望。孩子用心地照顾着小种子,浇水、施肥、捉虫,还给它讲故事、说悄悄话、记苗苗日记,给苗苗制作身份证„„其间,孩子们亲身体验着期待、希望、惊喜、伤心等感受,一篇篇动人的写绘作业也自然地从笔尖流淌出来„„与教师李霞开发的“种子·生命”课程相似,油田一小的教师团队开发出了晨诵课程、生活课程、经济课程、毕业课程等。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有哈利·波特的想象、哈贝马斯的理性、哈根达斯的奢华(气质上的高贵)”,被誉为“三哈老师”的侯长缨,最具榜样价值。

在侯长缨看来,在儿童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一定有最适合他阅读的童书。教师、学生、家长共读这些静心挑选的书籍,就拥有了共同的精神密码。在侯长缨班上,这样的读书课,从孩子一入学就进入了他们的生活,伴随着孩子的发展,贯穿孩子整个小学的生命历程,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侯长缨的学生杨尚可在《我的阅读之路》一文中,从学生的视角,对这一课程进行了描述。

一年级时,主要是侯老师在学校给我们讲绘本故事,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常常让我们听得入迷。二年级下学期,侯老师发给我们人手一本《笨狼的故事》。这本书一寸厚,密密麻麻全是字。天哪!我们哪儿读过这么厚的书啊!

为了让我们把整本书读完,侯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排练《笨狼的故事》中的一章,元旦表演。于是,我们兴奋地在课余时间排练:分角色、背台词、学表演„„不知不觉地读完了第一本厚厚的书。

三年级的时候,侯老师又给大家发了一本共读的书《一百条裙子》。她先让我们读完,然后每天通过短信发一个问题,让我们用日记的方式解答,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大家对照书中的人物,对号入座、分析讨论,硬是把薄薄的书读出了厚厚的内容。

四年级了,侯老师诱惑我们读书的招数已经用得炉火纯青。她发给我们人手一本《青鸟》,让我们读完。此后,她不仅每个星期上一次《青鸟》阅读课,而且还号召有兴趣的家长来学校和孩子们共读。《青鸟》读完了,侯老师又马不停蹄地发了《人鸦》„„

就在这样日不间断的共读中,侯长缨用经典童书唤醒了一个又一个尚在沉睡中的幼小生命。

“5年来,我们一路挥洒汗水,一路欢歌笑语„„你们是上帝送给我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我将永远存放在心间„„今天,每个人手里拿着的是独属于你自己的生命奖状,71个人就有71个不同的奖项。我始终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总有那么一天,每个生命都会独一无二地在天地间绽放!”在毕业典礼上,全班每个学生都收到了侯长缨送给他们的一个用相框装起来的承诺书,并当着所有人集体承诺:“无论我将来身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遇到怎样的环境,我都要朝向卓越,努力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

学生李廷龙日记中这样描述毕业典礼:“当主持人兴奋地说‘侯老师有神秘的礼物送给我们’时,我内心充满了好奇,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李廷龙’,当听到我的名字时,伴随着侯老师哽咽的声音,我的眼泪哗地一下子涌了出来„„”

这样的毕业课程必将成为学生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童话剧《人鸦》是侯长缨课程开发的经典之作。

“你不需要,事实上也不可能教一粒橡子成长为橡树,但是只要给橡子一个机会,其内在的潜能就会得到发展。同样,只要给予人类个体机会,他往往能使他特殊的人类潜能得到发挥。”侯长缨对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一段话深为认同。她说:“我们班开发童话剧课程,就是要给孩子成长提供资源和机会。”

《人鸦》童话剧,从剧本编写到道具制作,从演员安排到服装设计,从舞蹈编排到主持人竞选,从教室布置到邀请函设计„„所有的工作都由学生负责。在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里,71个孩子挑战了同龄人不可能做到的一件又一件事情。

李卓恒是全班第一个竞选上的演员,是剧中的主角,台词最多,他却很少忘词;工作最忙,常常会在双休日、课间组织大家排练。干这么多事,他的学习成绩却依然名列前茅。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生命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光彩。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勇敢面对、克服困难,就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对于这场声势浩大的童话剧,一开始谁也没想到最后能有完美的演出。童话剧成功演出过后,李卓恒又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课程体验:“我们童话剧的成功,是当场发挥得很好而成功的吗?不!成功在我们平时的努力!我们在平时的排练中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取得了成功。这不就是在证实剧本中‘顺着嘴巴的方向向前飞’这句话吗?往常我只是说这句话,而现在,我已经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和李卓恒一样,许许多多的学生因为这部童话剧,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谁改变了自己,谁就改变了世界!”通过穿越童话剧,孩子们用自己一个学期的努力唤醒了这句话。

童话剧像一场地震,震醒了很多沉睡中的孩子。在接下来的那个寒假里,郭子誉写出了1万多字的小说《数学之门》,还把8幕《人鸦》童话剧改编成4幕;陈睿曈写出了1万多字的校园小说《明天,你好》;徐尚志写出了近1万字的校园小说《淘气包系列》;边兆祺写出了近万字的科幻小说《火星历险记》„„

童话剧课程把诗歌、故事、表演、音乐、绘画、舞蹈等综合在了一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排演童话剧,让全班汇聚在伟大事物周围,成为一个整体;也让孩子们明白,每个角色都是重要的,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创造奇迹。在侯长缨看来,“童话剧课程是一种刻写,一种在孩子们的生命里程碑上的深度刻写。在课程中,孩子们用自己的经历唤醒了一个个词语,让这些词语活在自己的生命里、行动中。勇气、智慧、爱心、协作„„这些词语就在童话剧课程中,在孩子们的身上萌芽开花。”

创新家校秩序,让学校教育社会化

“一个称职的妈妈(爸爸)胜过一打特级教师。”“我们要让广大学生家长努力成为教育给力的助手、亲密的帮手,而不要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对手,更不要使他们成为学校发展的杀手。”这是马新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中国基础教育的最短板是家庭教育,没有家庭教育的整体成功,就没有学校教育的整体成功。

为携手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和共同写博活动,把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延伸到家庭,油田一小不仅制定了书香家庭评选标准,而且在家长中实施“六个一工程”:做一名家长学校合格的学生,做到持证上岗;亲子共读营造一个书香型、学习型家庭,实现两代人、三代人共同成长;做一名光荣的特聘教师和家长志愿者;每学期陪孩子远足或外出旅行一次;建好一个有利于家校沟通、促进亲子共成长的博客;给孩子建立一个完整的成长档案。

为了进一步搞好亲子共读和共同写博活动,赵瑛在自己的班里创建了周末家庭联合读书会。家庭联合读书会的成员有十几个家庭,每周末为孩子们举办一期,每期一个主题,由孩子轮流主持。孩子和家长在周末,摈弃了电视和麻将的诱惑,沉浸在书海,共度幸福时光,用阅读开启幸福人生的旅程。

亲子共读真有神奇的力量,不仅让很多家长拒绝了一些下班后的无聊应酬,还把以前常在麻将桌上“奋斗”的家长拉到了孩子身边。共读共写,让孩子和家长拥有了共同的精神尺码。

“自从孩子上学后,我整个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每天晚上睡觉前至少和孩子一起读半个小时的书。”在电视台工作的学生家长李芳乾说,“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写博客,我不仅读的书多了,驾驭文字的能力提高了,而且养成了定目标、定计划的良好工作习惯。”

刘苏瑶的妈妈吴玉慧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以前工作中不想碰电脑,“100个字能敲1个小时”,但孩子上了油田一小后,硬着头皮建了博客。通过几年来和女儿共同写博,她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广泛认可。现在,读书、写作已成为吴玉慧的生命方式,她在自己的班上有声有色地进行着绘本阅读的实验。

在油田一小,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家长委员会。班级家委会从一年级就开始建立了,从配合学校工作到组织大型活动,家委会深度参与班级管理。家长想进入家委会必须经过申报。

在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工作的任文明,是四(2)班家委会的会长。据他介绍,一个学期里,班级要开展哪些活动,班主任和家委会在开学初就规划好了。很多工作根本不需要班主任操心,班主任负责出题,家委会负责实施。比如元旦联欢会,场地、训练、指导、节目单等都是家委会成员分工协助,甚至教室里的光荣榜都是家委会成员做的。前不久,四(2)班刚刚举行了秋季采摘活动。从选场地到定线路,从谈价格到做游戏,从租汽车到吃午饭„„家委会分了8个组负责不同的工作,每个组都有组长。

另一个班级家委会负责人孙守军,把家委会的职能定位为“班主任的左右手,班级的后勤部”。“家委会一般每年不少于七八个活动,比如春游、庆六

一、中秋赏月、秋季采摘、元旦联欢等。家委会有会长、秘书长,有管组织的,有管纪律的,有管财务的„„甚至还负责请各行各业的特聘教师,为孩子打开认识社会的窗口。”孙守军说。

与家委会携手,油田一小开发了一门综合体验性校本课程——“十大快乐之旅”:以油田地质院、采油院、钻井院为基地的石油科技之旅,以戚城公园、子路祠、仓颉陵为基地的历史文化之旅,以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中心为基地的环保之旅,以世锦园为基地的高新农业之旅„„把社区作为一个大课堂,充分利用社区各种文化、教育设施,主动联系和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把社区教育融入到了学校教育工作中。

与此同时,学校把小学阶段家长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家庭教育内容归结为搞好幼小衔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等10个专题,每个年级2个,编辑了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作为家长学校的主要教材。

由于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的充分认可,所以在油田一小,从购置安装多媒体到安装挡光窗帘,从调整桌椅高度到组织各种活动„„家长为学校活动尽心尽力。

半个月前,教一年级的孙惠梅遇到了一件让她心灵震撼的事:开学的第一个家长会结束后,七八个家长迟迟不肯离开教室。“孙老师,咱们教室的墙壁实在有些脏,我们几个家长留下来就是跟您商量一下怎么把教室布置得漂亮些。”在商议的基础上,大家最后统一了意见:以快乐为主题,适合低年级孩子特点,整个教室贴壁纸。拉桌子,刷胶,剪裁,贴壁纸„„家长们从下午3点开始布置教室,孙惠梅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下午6点,临时有事的孙惠梅提前离开了。让她没想到的是,等晚上9点半,办完事经过学校时,发现教室的灯依然亮着,她看到两位老人正拿着饭盒坐在门口,教室里的家长们却正干得热火朝天„„那天晚上,教室焕然一新时,已经接近零时了。

让孙惠梅更没想到的是,家长们还为班级捐赠了一套价值1万多元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您见过这样支持老师工作的家长们吗?我一定要服务好孩子和家长们,一定把班级带出个样来!”孙惠梅说。

创新德育,让养成教育体系化

在马新功看来,养成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今天已不再仅仅是德育的一部分,而是一个大教育的概念,它包含了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内容。

为了增强养成教育的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持久性、自主性和个性化,油田一小结合学校实际,在学生中提出并实施了以“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安全自护、信心自强”为核心内容的“五自”养成教育,变他律为自律、变外源为内源、变零碎为系统、变补短为扬长、变划一为个性、变短期为终身,逐步找到了一个养成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对“五自教育”,马新功进行了系统解读:生活自理是基础,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助做、学校的事情积极做、社会的事情参与做。学习自主是重点,要求学生从小就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事情,并不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行为自律是关键,学生要从小养成各种良好的品质、要主动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儿童。安全自护是保障。生命既是脆弱的,又是不能重复的,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不安全因素日渐增多的今天,引导学生学会安全自护就显得格外重要。信心自强是核心。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灵魂,没有自信的人,别人怎样扶持也长不大走不远,而一个自信心非常强大的人,只要自己不气馁不趴下,别人是很难战胜的。

在“五自”养成教育具体实施中,油田一小通过“五段三线自主发展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驱动,逐步确立了“立足习惯培养——抓好养成教育——形成道德品格”的思路,通过“明理——体验——感悟——内化——实践”的基本做法,构建了抓住三条教育主线、实施三种教育途径、注重五个教育环节的特色养成教育模式。

据副校长唐春花介绍,“三条教育主线”是指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条主线全方位展开养成教育研究,重视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协调社会教育。三条线互为补充、互为依托、互相交织,形成了“人人管教育、家家会教育、社会重教育”的养成教育机制,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我们注重在活动中内化养成教育,在家校中促进养成教育,在社会上践行养成教育。”唐春花说,“为了在活动中内化养成教育,我们持续开展‘六个一活动’:一根跳绳强身体,一件乐器陶性情,一张练字打基础,一首古诗丰底蕴,一句格言立志向,一位名人作榜样。”

为落实“在家校中促进养成教育”,教师王小玲研发了“毅力卡”。在每月第一周的班会上,王小玲都会给学生发放一张制作精美的“毅力卡”,内容有全班统一的,有家长针对孩子自身需要克服的弱点,还有商定培养的其他习惯。如果当天孩子按时完成了,家长就在卡上签字,如果连续3天做到了,家长就发短信让老师在班里进行表扬,并发放“毅力章”。如果一个月都做到了,就被评为“毅力小明星”。每个月末,当学生的好习惯养成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和更新项目设置。

“及时的表扬和奖励让孩子更加自信,而自信又促进孩子取得再一次的成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王小玲说。

谈到“毅力卡”带给孩子的变化,姚震烁的妈妈说:“震烁以前在练琴、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等方面做得不是很好,特别是练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让我很头疼。但‘毅力卡’的使用,让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张小小的卡片是对孩子们承诺的一种约束,也是对孩子们坚持的一种记录。现在孩子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了,各种行为的自律性增强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在“28天,我们一起来见证”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制定年级目标、班级目标、个人目标,并带动家长参与。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阮晗钰的个人目标是“每天帮妈妈洗两次碗”。“我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妈妈一个人操持家务很辛苦。刚开始帮妈妈洗碗时,觉得很好玩。洗了几天后,我就觉得没什么意思,想打退堂鼓了。可是一想到那张考核记录表,我就暗下决心继续坚持。”阮晗钰说,“每次洗完碗,看到妈妈脸上的笑容,我都会觉得特别开心。”

看到孩子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能力的日益增强,阮晗钰妈妈幸福地说:“学校的养成教育让我现在就开始享女儿的福了。”

创新学校文化,造就未来教育家

“只要上路,就天天走,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自从2008年9月1日,在赵老师引导下,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这句话就一直激励着我,带给我无穷的力量。”前不久,油田一小礼堂里一场报告会正在进行。台下坐满了教师和学校领导,在台上作报告的却是五年级学生李博研。为了给老师们做好30分钟的报告,李博研精心准备了课件,系统报告了自己快乐写博客的经历,分享了自己生命成长的感想。之后,另外一个研究汽车的小学生做了一场个人研究汽车的报告。

校长带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听本校小学生作报告,这一新闻事件折射了油田一小的文化和马新功的管理思想:“对教师、学生的发展有时候需要引领,但对教师、学生的服务更多需要的是跟随。你发展到哪里,领导的服务就跟随到哪里,你成长到什么程度,学校就给你搭建多大的展示舞台。”

真正阻碍学校发展的,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马新功看来,支撑学校发展的不是有能力的教师,而是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教师。“一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取决于能有多少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油田一小采访、座谈,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学校和谐,氛围好,教师生命状态好,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教师多,有创新性的教师多。

侯长缨在一篇随笔中这样写道:“为了下学期的童话剧课程,整个暑假,我都沉浸在音乐、电影、诗歌、书籍中。越听越看越激动,似乎眼前出现了那一台大家千辛万苦后一起生出的‘童话剧宝宝’,有歌,有舞,一场精神的盛宴。女儿也在帮我找音乐,找到了合适的,我很惊喜,她也很有成就的样子。我也似乎看到了班里的孩子们创造后的喜悦„„”

那个暑假,侯长缨自己做了一个童话剧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目标”中,她列了以下4条:“第一,通过排练童话剧,带领孩子们挑战自己,从而唤醒孩子们心中的巨人。第二,通过排演童话剧,让全班汇聚在伟大事物周围„„让孩子们明白不管是生活中还是童话剧里,每个角色都是重要的,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创造更多的奇迹。第三,把晨诵、午读、暮省,童话剧、电影、教室布置整合在一起,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让孩子们在行进中发现自己的潜力,让他们的生命之树逐渐繁茂。第四,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穿越,一起编织,一起去克服内心的胆怯。让《人鸦》中‘顺着嘴巴的方向向前飞’、‘谁改变了自己,谁就改变了世界’这些话真正在我们身上复活。”

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她每周写一封公开信,讲述班级故事,提出新的要求,公布每周末童话剧课程的挑战内容,鼓励孩子们进行参与和创造。

“尽量让孩子们在学校完成各项工作,如在美术课上可以设计服装和道具,在音乐课上可以排练舞蹈或教唱歌曲„„只有让童书《人鸦》中的这几句话在孩子们的行动中体现出来,他们才能真正被唤醒,孩子们才能真正拥有勇气和自信。我们不但要演好童话剧中的角色,更要演好生活中的面对各种挑战的自己。”侯长缨说。

无论是暑假期间制订童话剧课程计划,还是每周给家长写一封公开信,这些都是侯长缨额外的工作,没有人要求,也没有人奖励,完全出于自觉自愿,发自内心。

一路行走,一路创新,一路收获,一路快乐。在油田一小,像侯长缨一样,全身心投入工作、内心充盈着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很多。

赵瑛每天晚上都要浏览班级博客,点评每个学生的博文,“12点前没有睡过觉”。阮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每年暑假,都要花费将近1个月的时间,为班级70多个孩子制作电子书,记录70多个生命一年来的成长。“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事。一个班给了你,这个班就像宝藏一样。”她说,“给我个校长,我都不当。”

“学校上午8点上课,但7点半所有教师全到学校了,这绝不是做给校长看的。” 孙惠梅告诉记者,“我已经43岁了,说实话,接一年级很累,但我愿意。为了不影响工作,又能照顾好上高三的女儿,在我的‘感召’下,姐姐每天来我家做饭。”

王小玲深有感触地说:“在我们这个共同体里,没有钩心斗角的猜忌,没有鸡毛蒜皮的是非,有的只是教学经验上的传授、教学方法上的指点、疑难问题上的探讨、班级管理上的支招。课间十分钟,听到的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同事们对授课过程中自认为精彩环节的讲解与再现,让优秀资源共享;教研会上,看到的不是敷衍了事,而是每一位主备课人认真钻研教材后对文本深刻的解读与分析,让大家受益匪浅。在这样一个纯净、专业的团队中工作,我们身心愉悦,情趣盎然!”

10.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感悟 篇十

新课标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我在听课中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上确实出现了不少创新教育的“亮点”,对它们进行整合思考,觉得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依据创新机制去开拓教学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体现着创新教育。有以下几点体会:

境界之一:入坐,轻松和谐,富于情趣

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语文课堂才会富于情趣,学生才会对语文有兴趣,才有可能培育创造力。

现在的语文课堂少了一些限制,多了一些宽松,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据了解,英国的小学生是围坐在课桌四周的,美国的是茶馆式的散坐,坐姿更是随便。我们也应该给孩子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即使学生说出“妈妈和姐姐都是女的”之类的话,也要宽容。如果斥责为“废话”,那这位学生今后还会敢想敢说吗?他的心理必然会产生一种“安全”防护意识。其实,我们老师也要学会欣赏,以上学生带着稚气与天真的这句话,不也有趣吗?

我国创新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还学生自由。人身自由了,心理自由了,他们就会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有了这个条件,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情趣。如我在教学《游园不值》,鼓励学生做做动作,看看你对“应怜屐齿印苍苔”是怎样理解的。几个学生上讲台来做,并且把评议结合起来。学生轻手轻脚,步子拉得很大,把诗人那种生怕践踏绿苔、毁坏清幽的爱春惜春情怀表演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

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富于情趣的语文活动,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新就有了动力支持。

境界之二:读书,浮想联翩,声情并茂

语文教学已开始从注重繁琐分析走向重视感悟,从注重繁重练习走向重视积累,从注重语言理解走向重视语言运用。感悟、积累和运用都离不开读书。读书的基本过程是感形入境——体情明理——出境悟文,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到文章中去走个来回”。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读书过程中会充满个性色彩,极富创造性。有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经验的老师当学生读书时总要问问“你们读进去了吗”,“脑子里有没有一幅图画”?以下是我在教读《大瀑布的葬礼》的一个片断: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 生读“这条瀑布曾经„„清晰可闻。”“几年过去„„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境?(学生反映不一)

师:没看到,是不是?再读一读,大家闭住眼想想,看自己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画面? 生:我仿佛看见以前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河水如百万雄狮,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十分壮观;而如今,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水流量很小,如一条小河,缓缓地流动,再无往日雄姿。

师: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人们破环了大自然,大自然也会惩罚人类,若干年后,谁会来给人类举行葬礼? 生: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了!

学生读书,展开想象的翅膀,浮想联翩,形象迭出。学生的脑中之“形”是作者眼见之“物象”,是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意象”,所以学生读书,教师要引导体情悟理,渐入佳境。

“形象多于理性” 是语文的重要特点,“形入心通”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所以对课文的感悟,主要依靠直觉、顿悟等感性认识的形式,不太需要动用逻辑思维进行繁琐分析和“微言大义”的讲解。感悟的主要途径是读书,我们不要吝啬让学生去读书,努力做到自读自悟,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的境界。把学生引入浮想联翩、声情并茂的读书之境,这本身就是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学生在读中积累了事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原型和语言,久而久之,沉淀内化,就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支持。

境界之三:讨论,各抒己见,妙语连珠

小语课堂教学是最易张扬学生个性的,也是最易激发创造性思维的。

创造性思维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批判性和发散性。所谓批判性,就是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思考往往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批判。比如,有个学生读了《小猴子下山》之后,对老师给出的参考书中的寓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如果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提出质疑,说:“老师,假如小猴子追上了小兔,能说它不对吗?”显然,这个学生意识到小猴子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玉米、桃子、西瓜、小兔,一个比一个有价值,多么难能可贵的价值观!没有批判,这位学生就没有新的思想。

所谓发散性,是指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妙想引发对万有引力的研究,是发散性思维的成果。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发散性思维的佐证。

创造性思维要求我们语文课堂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拓宽思维的空间,这就要改变师生问答式的“满堂套问”,打破单一僵化的模式。反观《詹天佑》第四自然段的“套问”教学:①“毅然”是什么意思;②詹天佑工作态度怎样?③詹天佑是怎样做的?④詹天佑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不难看出这些问题是针对“文章分析法”模式设计的,指向于寻求得到或印证“理性”结论——“严肃认真”、“为国争光”等,其思维模式,即从“一般”到“个别”。应该说这种思维模式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因为“单一” 才僵化。

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课堂讨论气氛活跃了,学生才会各抒己见,妙语连珠。如教学《黄河象》:

师:现在读课文……(读后)“黄河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高大完整)说说“高大完整吧”。(生以读,回答。)

师:科学家们根据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推想出两个结论(师读“结论”)。这两个结论的推想过程是十分严密的,大家读读,想想,议议。

生(跳读课文,不是逐段分析):

1.假如不是一头“疲劳和干渴”的老年公象,就不会有这具高大的化石。

2.假如不是老年公象带队,先失足落水,其它小象被惊跑,留下来的不只是高大的化石,我们还会看到小象的化石,真可惜!

3.假如老象是摔死的,化石就不会这样完整。

4.假如黄河象不是栽在河中的淤泥里,而被其他动物啃食过,化石也不会这样完整。

教师除了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和拓展思维空间的好问题外,还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学贵有疑,思起于疑,“有疑则进”。至于质疑方法,有人说要“教给”,如在文章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在文章的空白处质疑等,我以为方法应各取所需,牛顿思考苹果只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决不是别人给他指点了方法的,所以重在质疑习惯的培养。

上一篇:瑞士联合银行简介下一篇:三秋安全生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