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有感(共11篇)
1.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有感 篇一
读《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案例与剖析》有感
马双凤
作者简介:
蔡宏圣 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长三角基础教育小学数学学科专家。长期耕耘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和谐数学”的学术主张鲜明,“深刻、新颖、灵动”的教学风格显著。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后写成的书,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十分鲜明,教学案例情境化、现场感很强,真实、自然、鲜活。是一位数学史的关注者和学习者对历史深情的回望,充满温情和敬意;从历史出发,观照现在,将现实和数学史相联结,充满深沉的思考;前瞻未来,对小学数学教育充满着美好的想象。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1、体现知识之谐。数学史告诉我们,任何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思想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其自然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史为鉴,方能确保课堂上每一种新知识的产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获取探究之乐。数学史蕴含着丰富多彩的问题、思想及方法,我们可以借鉴数学史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取成功的体验。
3、展示文化之魅。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时,课堂上恢复了人的元素,学生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认识了丢番图和韦达;在学习圆面积公式时认识了开普勒;在学习小数时,知道了分数的故事等等。从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我们看到数学文化所营造的不一样的课堂。
4、彰显德育之效。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家似乎是班级里一名“额外”的学生,而每一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成了数学家。跨越时空的交流,让学生亲近数学,热爱数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精 彩 分 享
该书分10个篇幅:
一、在历史中甄别儿童的学习障碍;
二、让历史来言“教什么”;
三、以史为鉴捕捉知识的核心价值;
四、历史的方向就是教学努力的方向;
五、读史犹如拼图;
六、数学史的链接、再现与融入;
七、课堂中的历史只能是经典的那几步;
八、懂历史,才更懂定义是多么苍白;
九、争论,在历史前面都会噤声;
十、有些为什么只能由历史来回答。
1、关于概念与思维。数学教师不是数学家,教学中不用创造概念,但要创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于概念来说,定义是重要的。但对概念的学习来说,概念的意义比概念的定义更为重要。学习关键概念,本质上就是改造人——重组他的经验世界,拓宽他的认知疆域,提升他的数学思维。在原本两个不相干的概念、定理、公式间揭示新的联系,一定是因为有了新的数学概念、新的数学方法、新的数学认识。
2、关于数学教师与数学史。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读数学史,不是为了教数学史,而是为了教数学。为了教学的数学史研读,是立足于现实中的“人”而去关注历史中的“人”。读史不能只满足于显性的史料,寻找“人类曾经有怎样的数学”;更要挖掘历史演进中的隐性脉络,思考“人类又是如何递进做数学的”。为了教学的数学史研读,不仅仅是简单地寻找并拿来,还要基于多个历史碎片、基于多元理论进行融会贯通。
3、知识与方法。原理性知识上不能错,规则性知识上没有错可言。对数学来说,机械、一般的方法比个别特殊的方法更有价值;对儿童来说,他们自己琢磨出的个性化的办法,才是更有潜能的办法。不要把历史选择的结果直接给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来选择。不要否决和杜绝学生试着走其他的路,而是让他们走一点歧路后再慢慢地醒悟。
数学史彰显着数学的文化魅力,思辨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潜心研究。“研究源于阅读,收于实践。”截取文中观点,供阅读后继续琢磨。
2.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有感 篇二
现象点击
之一:坐论是非
【案例陈述】“字母能表示什么”教学
教学完简写的方法后, 教师出示习题“14+x=14x”让学生辨别是非。
(学生们不自觉的小声议论起来, 大部分学生认为是错的)
生1:这道题是对的。 (生1还想说些什么, 但教师示意他坐下)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我认为这道题不对, 因为只有字母在和数相乘的时候才能省略乘号。
师:你说的对……
【分析】
课堂教学现场中, 学生的发言具有不可预设性。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原有设计轨迹不符时, 诸多教师在“一声叹息”后即把问题的“绣球”抛给了其他同学。以上片段教学中, 教师对生1的回答未作任何积极性的评价, 而是掉头反问他人, 其他学生心神领会, 正确答案于是马上“呼之出来”, 这种简单化的教学令人深思, 折射出的是教师的急于求成的心态, 是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感。生1的回答对其个人和别人来说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吗?学生的“站起来的答案”并非他们的终极思维结果。当学生的答案有错时 (有的还是典型错误) , 教师也未必一定要马上请其他学生帮忙 (学生自己也不愿意别人来帮) 。我们可以尝试让出错的学生首先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把自己的观点通过表达外显出来, 从而暴露其思维缺陷。在说的过程中, 学生可能会自己发现自身错误, 这种自省是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 即使他自己不能发现错误, 相信其他学生也能发现。若是仍不能发现, 此时, 教师也能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引导全体学生进行再思考, 继而探讨出问题的正确结果。
之二:见好就收
【案例陈述】“认识分数”教学
电子屏幕上显示:
每只猴子分得盘子的
师: (手指) 这里的“1”表示什么意思?
生1:表示平均分成一份。
师:平均分成一份?再看看图 (教师诧异, 听课老师也跟着笑起来) 。
生1:嗯, 是表示一个苹果。
师:能说得更准确些吗?那样说不对。 (部分学生窃窃私语起来)
生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师:真好, 这次对了。
(板书: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让我们来看下一幅图……
【分析】
教学需要循循善诱。以上片断教学, 教师耐心地与生1进行双向对话, 正确答案在教师的层层“否定式的引导”之下终于诞生, 阶段教学也随着板书这一无声语言而结束。笔者思考:教师心中的理想结果一旦出炉, 是否就意味着阶段教学的终止?教学真的就是这样的简单吗?结果固然重要, 过程更需重视。面对来之不易的正确答案, 我们首先当然要肯定, 同时也不能忘了反思, 反思自己或是别人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教师不妨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来, 通过师生共议得出:的“1”不是“表示平均分成一份”, 而是“表示平均分成4份”;在这道题上可以说是“表示一只苹果”, 但如果是分8个苹果, 平均分成4份, 中的“1”就应该表示2个苹果了, 所以准确的说应该是“表示其中的一份”。这样引领学生思考错误的缘由, 帮助学生更为清晰的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生才能学得透。
之三:预设至上
【案例陈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 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到外地观摩各种公开课, 也时常去听同事上的“每周一课”。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学中, 一个问题明明是“讲”完了, 但总是有几个学生的小手高高的举起来。从他们的眼神里, 从他们的表情中, 我读到了:他们是多么渴望表达啊!——而面对于此, 有的教师全当没看见, 于是学生自感没趣, 无奈地把手放下, 也有的教师委婉的示意学生把手放下, 于是学生“配合的”照做不误;有时, 教师遇到个别学生偏偏要举手, 实在不能回避, 只得让其发言, 侧耳倾听后说:“你的想法不错, 由于时间关系, 我们以后再讨论”。教学于是按照教师课前预设的轨迹进行下去。
【分析】
面对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个体, 面对着一只只高举的小手, 教师为什么会“视而不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 是经验蒙住了自己的双眼。该讲的都已讲完, 学生还有什么可说?孰不知很多的发明、发现都是在“再走一步、再想一步”中诞生的, 学生的创意也会在更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得以萌发。第二, 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师预设不够, 生怕学生旁逸斜出:万一有学生瞎说一通怎么办?如果学生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 课堂如何“走”下去?难怪有些教师一看到有人举手心里就惧怕, “时间不够”其实只是一个搪塞的理由。教师预设的是静态的“形案”, 而不是一个开放的、有多种教学预案设计的“心案”。面对“不怎么听话”的学生, 教师更多的是埋怨他们“太烦”, 想方设法的压制他们。为了把课上得更为顺利, 教师这种“预设至上”的做法, 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暗淡下来, 长此以往, 还会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之四:知难而退
【案例陈述】曾听过一堂考前指导课, 教师说:“期末质量调研是一个学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考试。按惯例, 最后一题为‘思考题’, 同学们先把‘思考题’读一遍, 如果不能马上想出来就放弃, 抓紧时间验算前面的题目, 不要在思考题上停留太久。”之后, 我不只一次地了解到很多老师都会做这样的考前指导, 很是纳闷。思考题目做对了按规定能加分, 教师为何要作那样的指导?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创新, 教材在部分练习中也穿插了一些思考题, 因其贴近学生学习实际、趣味性强、思考味浓, “思考题”很受学生喜爱。笔者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力争解决“思考题”。带着疑惑, 我咨询了同事和学生, 这才知道, 学校有条规定 (除毕业班考试, 其他一般由学校组织批阅) :思考题做对了虽然加分但不计入总分。阅卷后, 我有意的翻了翻一个年级的调研卷发现:一些学生“思考题”的答题区域很是干净, 没有涂涂写写的痕迹, 几打试卷中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做思考题……
【分析】
静坐下来, 我首先想到的是:这是评价方法出现了问题。思考题的解决也是学生脑力劳动的成果, 明明是“做对加分”, 为何“做对了不计入总分”?考试本身就是件偶然的事, 不排除有些思考题正好符合某些学生的“胃口”, 如果教师试图要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基础试题中, 上述做法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我们要立足基础, 但也要着眼全体。“思考题”没有让学生真正思考起来, 它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这显然与试卷编制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不符。其次, 既然评价方法已经是这样, 就像中考、高考这个指挥棒现在依然存在, 我们无力改变, 为了取得一个成绩, 这样做势必会使学生形成“唯分是从”的观念, 学生的眼里一旦只有分数, 会形成怎样的学习观?教学生活中, 我们遇到太多太多这样的实例:比如教师在批习题时一时不小心, 没有发现学生的错误, 学生误以为是正确的, 以后一直那样做, 即使教师后来发现了, 指出其错误, 学生还是不太容易接受, 再有理的“道理”在学生面前的说服力也会大打折扣, 因为学生总是认为:我以前也那样做, 如果是错, 为什么老师不扣我的分?而这, 恰恰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后续反思
针对以上课堂教学的“简”, 笔者认为, 进行适度的“简”未尝不可, 但不可“偏”, 必须坚持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1.不影响学生思维的生发性
教师不是简单的观点是非的甄别者, 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针对学生的回答, 我们要进行灵活教学。如果正确, 可以引导学生说得更加具体、准确些, 使其思维清晰化;如果错误, 可以引导他进行再思考, 慢慢向“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逼近, 不要急于求成, 盲目的见好就收;需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全面深入的理解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当教学要终止时, 如果学生还有“话”要说, 教师不妨放手, 给他们一些时间, 让他们的思维有延续和生发的机会。举手的背后代表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 教师要想:他是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吗?他是有不同的观点吗?他是有独特的想法吗?……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教学现场中, 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 紧紧跟随学生的思维脚步, 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放心的退出来, 适时的走进去”, 让孩子思维的天性自然地流淌, 生发出更多的智慧。
2.不影响教学过程的丰富性
教学过程应当是丰富的, 但并非复杂。一些教师的教学具有“简化”的痕迹。简化是可以的, 但不能影响教学过程本身的丰富性, 不要回避课堂本身的粗糙性、本真性。真实的、常态下的课堂应当是—— (1) 教学内容有难有易, 学生面对的问题也是有难有易,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但切不可为了让课上的顺利, 就对教学内容进行随意的删减, 那样, 教学内容是简略了, 但教学却缺失了一分真实。 (2) 教学氛围不一定总是热热闹闹, 宁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 是学生的一种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犹如一首歌, 节奏有缓有急, 这样才能奏响美妙的乐曲。 (3) 教学过程不一定总是流畅, 课堂上的卡壳处, 学生思维的受阻处恰恰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重点或是难点。
3.不影响教学结果的有效性
无论你的教学内容是简易还是丰富, 教学手段是简朴还是花哨, 课堂结构是简约还是复杂, 教学过程是简薄还是丰厚, 评价一堂课的优与劣、是否成功, 落脚点最终是在教学效果上。我们在改造自己的课堂时, 可以进行适度的简化, 但要以不影响最终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前提。
3.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有感 篇三
苍南县龙港十小 曹海鸥
这个月我选择拜读林武老师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行与思》。本书分六章内容,分别从数学概念的含义解读、概念教学的独特价值、概念教学的支撑理论、概念教学的常见误区、概念教学的典型关系、概念教学的常见模式等方面阐述。林老师带领我们从纵向(数学发展历程)和横向(国内外各学科对概念的解读)来认识数学概念的含义。让我们全面感受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来认识和把握数学概念。作者在第3章从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三个方面对概念学习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是一切数学规则的研究、表达与应用的基础,是构造数学大厦的基石。林老师从案例描述,问题诊断、矫正策略、矫正案例等四个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概念教学。读完这本书我对概念教学有了以下几点浅薄的认识。
概念教学需重视语言概括
《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教师重视学生在“做”中学的同时,更不能忽视让学生在“言”中悟。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比较完整地用语言叙述思考的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逻辑推理过程中,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讨论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有序推理的意识。
概念教学应重视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
小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是一个从感知到表象,从表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过程。作者借助“循环小数”这一案例提出概念的理解不是从重复背诵中记忆的,()而是建立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的。让学生经历概念生成、整理和归纳的过程,才能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概念的意义。在充分感知和多样练习的基础上梳理感念的体系。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学完一个新概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新概念纳入系统中,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概念系,建立一个“概念图”。
概念教学应重视概念中对象的本质属性的丰富外延
弄清属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的标准之一。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概念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鉴别的信息;而分析概念内部各要素的相同点是揭示概念内涵的关键,明辨不同点则起到进一步厘清概念外延的作用。厘清数学概念的外延就是要求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反映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互相联系与区别。
概念教学应重视表象形成儿童思维发展的三种水平(操作水平、表象水平、分析水平)对应着儿童的认知发展三个阶段(动作认知、图形认知、符号认知)。概念在学生头脑中是沿着“具体—表象—抽象”的认识过程逐渐建立起来的,教师要重视从形象到抽象的“中介”——表象。林老师指出,学生的感性认识越丰富,表象就越清晰,想象也就越生动,理解和掌握概念就越容易。
概念教学应重视学以致用
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正确的概念后,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概念,使其得到巩固。要以运用为基础,建构概念,巩固概念。教师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精心设计优化练习,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运用概念去判断、推理,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概念,提高能力。
4.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有感 篇四
近日认真拜读了《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一书,这本书是我东莞听课时自己出钱购买的,因为那天购书的听课老师很多,我也买了一本,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颇有心得。
《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是王丽杰、吴文信所著,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主要位我们剖析了新课程这一核心理念。第二部分“走向生活”,让我们把握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这两个基本理念。第三部分“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介绍了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四部分“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让我们明确了这个基本理念。第五部分“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是围绕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基本理念而讲的。第六部分“教是为了学”阐明的基本理念是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第七部分“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主要强调另一个基本理念: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第八部分“发展才是硬道理”从第二部分到第七部分,还提供了许多教学片段或课例及简明的点评,并总结出课例所蕴含的理念,还为读者总结提供行动策略。真正是课例鲜活而富有内涵,理念阐明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行动策略具体详尽,可操作性强,做到课例、理念、行动策略的“三点一线”。
一、本书让我理解了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1.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旧课程观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是被动的。而新课程观则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2.课程和教材的关系.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3.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刚、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
二、新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这里是指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课程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举了很多鲜活的例子来反映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本书的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也给我带来了收获。比如以前如何让学生参与教学我比较盲目,现在我知道要做到以下的几点:
1、给每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
2、让孩子学得有兴趣;
3、把孩子们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
4、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
5、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6、注重过程,注重体验。
其中“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片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案例从书中引用)师: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评评理:小方和小明两位小朋友,做了两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相框。(见图1和图2)
图1长为6分米、宽为2分米; 图2长为4分米,宽为3分米。
他们一同来到玻璃店,为相框安玻璃,在付钱时,老板却让他们付同样的钱,这合理吗?为什么?
生:这不合理!小明付的钱应多一些。
生:合理!他们两个的玻璃大小是一样的,沿着第一块中间把它们分开,再移到下面,就和第二块的完全一样了。
生齐:噢!原来两块玻璃的大小是一样的。
师:大家摸摸课桌面的面积和它们的边框,感觉有什么不同?
师:经过大家这一评,可见老板让他们付同样的钱是合理的。因为这两块玻璃的面的大小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的面。
师:(出示两个标有1号和2号的长方形)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生:1号长方形面积大,2号长方形面积小。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用眼睛看的。
师: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沉思一会儿,开始发言。)
生: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师又出示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两个长方形,让学生讨论。)生1:这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因为方格数相等。
生
2、我不同意生1的看法,因为这两个长方形一看就能看出不相等。生3:老师,我发现方格大小不一样。
师:好,同学们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用数的方法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时,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谁能概括出什么叫面积单位呢?
„„
三、本书课例教学片断中的一些启发
本书课例从让学生评理这一日常生活实际入手,展开讨论,把生活引进课堂。我也从此教学片断中受到了一些启发:
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挖掘数学因素。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跟学生生活贴近的要素,依托知识背景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发展,调用生活经验在创造中学数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着眼于儿童未来的生活。
知识更新的加快,使人无法在学校完成今后生活、工作中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学会思考,在教学中注意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3、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和能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那么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应重视。可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也可以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还可以创设环境、加强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意让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
让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其引入课堂。当然也可以模拟生活实际活动,解决数学问题,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
5.读麦克白斯教学案例有感 篇五
——浅议中西方教学的区别
200903094方莹莹
何老师给我们上了这个中外语文教学比较的课,我才真正的有意识地去了解西方国家是如何上语文课的。上完课,看了这个教学案例,我有一个最大的感触:我们一定要走出去看看别人的研究,如果只在“家里“讨论讨论,研究研究,即使再热闹再花哨,那只是坐井观天,眼界太小,不能进步。
一:我觉得西方的语文老师更专业化。从教案中看,老师设计的几个教学活动中,将“野心” “诱惑” “恐惧”以及和“动机”有关的“血液”“睡眠”“黑暗”词提出来,让学生进行联想。这个活动的设计本身就体现出老师在心理学方面受到的专业教育。而在中国,我们也提出了老师要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可是在现实中,老师重教不重研,只是就课教课,很少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培训,即使有在我们这样的大环境中也是不重视的,去培训有的时候也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抓实干。因为在普通的老师眼里,教研并没有多么重要,只要上课学生还算喜欢,能提高学生考试分数就行了。一切从功利的也就是高考的角度出发,教学目标是很少定位在学生的素质和终身发展的一些技能上。
二:设计的活动丰富,能引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这样的课看来非常有趣,让学生有一种研究的冲动,并且会产生成就感。而在中国,曾经有人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在中学最
讨厌的课程,语文课竟然是名列前矛。这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是多么大的讽刺啊。很多学生上语文课就是休闲课,觉得认真听课和不认真听课没有什么区别,成绩都差不多。我想造成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语文的方向走偏了。何老师有一句话说的很对,语文老师要从天上下来,不能整天天马行空,要扎扎实实地训练一些技能,不要整天抓住那些什么人文性不放,到头来学生跟着老师学三年,觉得语文水平没有提高,原地踏步走啊。另外的原因我想外国的教育方式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这一个案例需要5周的教学时间,在中国至今我还没有听过哪个老师上一课需要5周时间的。5周的时间老师就可以深入挖掘文本资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不仅老师能够深入文本,学生也能通过这样深入学习的方式领会知识掌握技能,把教学目标真正地落到实处。相对在中国,现在新课程改革,高中一学期要上2本书,老师是疲于奔命,学生也是疲于奔命,有的时候教学的结果只能是空的虚的,流于形式,大而化之,走马观花。西方是小班式教学,小班教学更容易实现师生的交流以及老师在过程中的指导,也符合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可是我们的情况呢,课时少,学生多,课文多,老师只能是力不从心。
三 :西方语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和中国有很大不同,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目标的确定非常的明晰,有一个专门的表格来记录学生所达到的认知过程维度。这个案例是供低水平的中学四年级学生使用,但是看老师设计的活动以及研究,这种难度不下于大学的难度。我们的小学生在学校就是识字断句,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
能。那在国外,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开始对一些问题研究,写论文,他们的理性思维就得到了长足的训练和发展,这也许是外国人创新思维强的原因,这一点也许能解释为什么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基本上是外国人吧。在此案例的目标中其中一个是:学生将会领会如《麦克白斯》这样的文学作品与自己的人生的关系。这样的表述我真是闻所未闻。我在教雷雨的时候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作家作品,分析文中的矛盾冲突,揣摩戏剧语言等。从来没有想过从学生的关系角度来设目标。
四,此案例的教学结果的检测科学有效,有老师对小组测验的评估,还有针对课文的练习。而我们的教学检测一般学习完一个单元再检测,每课的练习也是有点空,有几道是出自课文中的,可是别的是延伸甚至是高考链接。学生就会产生学好这篇和不学好这篇没有什么区别。
6.读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有感 篇六
西岗镇西岗中学
读《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有感
鲁开军
在全面、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之际,新的课程理念能否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而支持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则是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大力实施有效教学,既能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教师乐教、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选择细读《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这本书。其中《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让人感触颇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实施“有效教学”十二个关键要素的具体任务和实践策略。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围绕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素,提供了大量即学即用且富有成效的教学案例。每一“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素都有一段精辟的前沿释文,并列举了成功运用这一关键要素的典型案例和评析。每一部分都是鲜明的理论和典型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细细品读犹如一杯香茶,既让读者容易理解,学习更直观,又提升理论素养,便于服务课堂教学。
在没读这本书时,一提到有效教学,我个人认为就是让课堂40分钟有实效性,做到教师讲课要精,环节设计要紧凑。细读后让我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关注学生发展,做有效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了解学生起点能力,设计合理、明晰的教学目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活动,指导、帮助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适应性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坚持反思性教学,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都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实现有效教学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指教师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把教材加工成有结构的“学材”,实现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
这本书不仅阐述了什么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列举了北京特级教师陈毓秀老师,江苏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鞍山优秀教师宫铁琳老师等名师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喻芳老师总结了名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六条艺术:“精心取舍、巧妙拓展、大胆超越、多方整合、沟通读写、接轨生活。”多么精练啊!真是可资借鉴、极富启发的二十六个字,这二十六个字时常回荡在我耳边。这告诉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不是把教材被奉为圣经,教材的观点是不容置疑的“真
理”和“权威”,忠实地讲授教材,教学是对教材负责。而是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对教材的理解与创造。教材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知识上的线索,为学习提供导引和参考,而教师的理解、处理、驾驭和超越教材的能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我们的教学提倡的是“以人为本”,用教材教体现的才是以人为本。
在实践教学中,适当地调整教材,可使教学的线路更具“曲线美”。教学时,首先对教材条理化,把较难一点跳过去,待学生掌握后再回头学。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发展区”。通过条理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发现已有的规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材中的主题图一般是静态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无法兼顾儿童情趣,教学时,可将主题图变静为动。如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引发学生惊喜、新奇的情绪,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这个观点可谓是一针见血。是啊,师生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上,教师和学生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而形成与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不良的师生关系使得师生之间相互对立、排斥,这种情况下教师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有时连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维持。学生由厌恶老师而导致对该老师的课也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反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能起到积极的影响。正如所说“亲其师、信其道”。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当我读到这部分内容时我就想到自己,真是这样,当你心情舒畅时,你的学生也高兴,这样的课堂40分钟下来都感到非常轻松,真是教得轻松学得愉悦。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人人需要赞赏,赞赏是人的生命的一种需求。当你听到几句赞赏引出的“祸”时是否也感到诧异,用心读了这个案例后才得知教师对一篇普通作文多说了几句评语,不吝啬对一个离校的学生说了几句发自内心的赞赏话,让一个离校的学生回到学校教室的座位上,并且充满了感激和信心,以全班第三,语文第一的优异成绩被高中录取。可见一句真心实意的话语使学生重新树起自信,也许成为学生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刻。
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一切。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有爱,把学生的每一个缺点都看成是成长的起点,常表扬、鼓励和赞赏学生。在师生情感沟通过程中,应有主动性。平时的一个眼神、温柔的一个手势,或者早上主动向学生问早,都可以缩短师生间的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只把我们的热情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才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依赖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冲动和干愚蠢的事,当你为此相发脾气或训斥时,别忘了提醒自己,他是学生。当然,这种不是姑息迁就、没有尺度,而是尽量保持冷静和理
智,避免讲伤学生心的话。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是宽严适度、严爱统一。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三、坚持反思性教学
经常提到“反思”一词,这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内容,我们平时也经常写,但那都是片面的,总以为反思是教学后的一种教学行为。读了这部分内容后我知道了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强有力措施。根据教学的进程,可以分为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教师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师们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总结教学知识、技巧和经验来实现。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表明了教学需要反思。反思性教学无论是从初衷还是归宿来说,都是教师主体的积极自我审视行为,以达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实现专业化成长。这正是反思性教学的现实价值所在。
教学反思不应是一次性任务,而是经常性的行为。反思性教学能否发挥效用,能否长久地影响教师的教学生活,关键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如果教学反思不能成为教学主体习惯性存在,也不可能成为教学主体的智慧和能力不断增长的阶梯,而只能是对主体的外加规范和约束。反思性教学意味着教学主体有自觉的反思意识和反思态度,这是坚守反思性教学的有力保障和实践前提,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主体教学能力的生成方向。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拒绝“反思”步入其教学的生活世界,那么,即便他有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也只是一年工作的十次重复。
曾经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也看到过相关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读了该书内容,犹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的确是受益多多。今后我会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课堂教学中,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09.11.12
7.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有感 篇七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二.过程设计:
1、教学策略:师生游戏→明确本课内容→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欣赏名画→观察表现透视的艺术作品→利用教具学生练习→产生绘画冲动→绘画→讲评。
2、教案设计:
课题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㈠.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事物。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自主探究意识。㈢.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创新点: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现总结透视现象。㈣.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
2、探究式教学法;3.发现式教学法 ㈤.教学准备:图片资料.自制教具等。三.教学过程: ㈠.游戏导入
师:请同学们用手测量出老师的身高?(学生手量.回答)你们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发言)㈡.介绍透视现象并板书课题
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现象就是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也叫透视现象。㈢.讲授新课
a.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按书中的要求找出答案。(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粗远细.近稀远密)
b.请同学找一找身边的透视现象。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总结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图片讨论总结出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主点。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c.请同学们欣赏名画从中体会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讨论发言它的魅力所在。(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中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d.同桌合作观察颐和园的长廊,从中找出这种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然后说一说。(柱子的变化)
板示讲解:视平线,消失点。
e.应用表现: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自制教具.零散的图片,拼贴成一幅完整的,具有透视效果的画。
㈣.学生作业:用透视现象表现老师出示的图片。
要求:a.先找视平线,消失点。b.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c.按透视现象处理好竖线,斜线。d.线条流畅。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绘画存在的问题,对画的好的学生给予鼓励。㈤.展评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完整。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 的表现出来。
围绕以上4点学生自评,互评。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力求把画面画的完整、生动。并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㈥.教学延伸: 找一找校园中有透视现象的场景。或把自己家里有这种现象画下来,为下一堂课的写生做好准备。
四.课后评析:
8.读《张齐华和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篇八
一、摘抄
在张齐华看来,数学不只是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堆砌与叠加。数学教学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械传递与搬运。作为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与文化价值,比如理性精神的滋养,或者数学思想方法的培育等等。数学就是一种文化,这种“作为文化的数学”一旦进入课程,油漆是教学视野,势必会呈现出一半课堂所不具有的文化气质,它既可能表现在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组织上,也可能表现在对儿童数学需要的把握上,更多的还表现在对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作上。有人说,张齐华的数学课有一种谈谈的“文化味”,大抵就是指这层意思。
此外,张齐华始终坚持,具有文化诉求的数学课堂并不排斥具体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相反,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正是依托于具体数学知识、方法的学习而得以实现的。知识和方法是载体,是数学的文化价值赖以彰显、实现的母体和根系、在他看来,只有让知识的学习伴随着丰富的数学思考,让方法的渗透伴随着理性精神的培育,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真正具有文化意蕴的,而他的教学艺术的精髓液正在于此。
二、读书笔记
上大学时就听我们的老师给我们介绍过这位数学王子,还记得在大学宿舍里,我们几个报考六城区小学数学专业的同学扒在手提电脑前“潜心研究”王子课例的日子。大学毕业来到了我们“红太阳旭日景城小学”,在学校的安排下有幸到北校学习了几次,才近距离接触到这位王子和他的课堂。“美”是我对他的课堂最深的感受,但是什么赋予了这课堂的美呢?又是什么让张齐华老师充满了魔法,创造了一个这样美的数学课堂呢?读了《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这一本书,让我进一步走近了张老师,寻找到了答案。
张齐华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的“华丽转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让我深深地思考——是什么让张老师不断地思考与追求?早在2002年张齐华老师就以“追寻数学课程的文化意韵”为指导思想设计了“圆的认识”的第一个教案,并曾一路过关斩将直至最终获得了“200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这样的荣誉并没有让张齐华老师停下脚步,而是让他进一步地思考下一节课的不足之处,让他去寻找在“圆的认识”一课中,隐藏在优美的音乐,绚丽的画面和诗情画意的语言之后的东西——那就是数学的文化。努力实现“由外而内”的重要跨越:“数学的文化性应求诸于内,而非诉诸于外。”
是什么成就这位数学王子?我想就是他在书中提到的“不重复别人的,更重复自己”这一句座右铭。这样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因为这需要我们付出的努力太多;经历的艰辛也太多了。回顾自己的教学,每每有什么教学展示活动,就恨不得把自己上过的课、成熟的课再拿出来重新上一遍,因为这样省了时间、省了精力、省了思考,最后也省了“自我成长”。成长是辛苦的,成长是有代价的,我想正是有了张齐华老师 “不重复别人的,更重复自己” 这样执着的精神和毅力,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
张齐华老师用他的课例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于数学文化的一种思考。数学文化虽然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文化是有关系的,但也有他独特的地方。书中这样的三个词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求真、臻善、达美。”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是一种追寻和探索真理的过程,是积累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如:张齐华老师在教学《交换律》一课中,带领着学生去 “猜想—验证—猜想—验证—猜想”这样的思维火花,不断地冲击着我传统思维教学价值取向。数学的美源于我们数学思维的美,真正优秀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学数学知识,而是能带领学生拾起埋藏在沙砾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珍珠,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求真、臻善、达美”,从而感悟数学文化。
对教育事业地不断追求,成就了我们的数学王子。王子用他神奇的魔法将我们领进了数学世界,他激活了枯燥的数学数字和符号,带我们感受隐藏在其中的数学文化。
王瑜
9.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有感 篇九
沈家门四小李豪群
学期中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师要知道的七件事》这本书,那些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素养吸引了我。书中,优秀教师用自己的职业成长之路,成功的教学思想、教学情节和教学反思,让我深深折服。读完此书,不禁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范老师说的七件事就是数学教师的日常工作,我这么多年做下来做好了吗?做齐了吗?做深了吗?哪些事是我比较拿手的呢?哪些事还需要努力?
我首先反思教学工作,想想我对自己的学生到底了解多少?仔细想一想,也把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比较,发现:自己当班主任的,由于与孩子们处得时间相对比较多,而且方方面面了解比较清楚。能根据孩子的个性进行辅导、教育。可以说孩子们都很喜欢我,也喜欢上我的数学课。且孩子们课堂上的表现也令我满意,听讲认真、发言积极、叙述完整,还能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课后会围着我问这问那,告诉我家里的一些事。更有3、4个男孩子像“牛皮糖”一样总“粘”着我。可对其中一个班级呢?我确实没有花很多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学生,只是更多的忙着上课、改作业、辅导订正作业,并没有多少时间与这个班级的孩子去交流、谈心等。因此,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我根本不知道。虽然有时课堂中孩子不佳的表现让我头疼,但并没意识到是自己出了问题,却是一味地与另一班相比去批评孩子。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的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数学教师。于是,我慢慢地在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前也抽一些时间与孩子们聊聊天,说说开心事。孩子作业中碰到了困难,我是耐着心地给予讲解、分析。对练习的好成绩积极表扬,并提出新的希望;对成绩不够理想的分析原因、进行鼓励。渐渐地,这个班的孩子与我的关系更亲近了。课间也愿意同我“套套近乎”,把一些开心的事与我一起分享。有人会拿着作业本主动来问怎样来解答了,并且作业的态度也认真了不少。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也更出色了,一个个专心地听着,开动脑筋,大胆发言。是的!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书,一个班的学生就是一系列的书。要是读不懂学生这本书、这一系列书,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同时,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有了一个最大的收获是: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书上说在“玩”中教数学、学数学是学生体验数学、喜欢上数学的好办法。这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让孩子看到的数学不是一张
严肃的面孔。如教学一年级《统计》一课,课前我准备了一段运动会上运动员入场的进行曲,放给学生听。学生马上来了兴致,都抢着说是开运动会时放的音乐。适时引导说:“今天“森林运动会”开幕了(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图),请小朋友看看有哪些代表队参加了比赛?”这时都争着说。我抓住时机又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通过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哪个代表队参加比赛的项目多?”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每个代表队分别来了多少小动物?”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最后哪个队得了冠军?”……我由此提出一些统计的要求和做法。显然,正是由于学生爱玩的天性,又非常熟悉情境中的生活,所以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兴致盎然。这也让我想到,其实我们的作业可以不必那么机械,只停留在读读写写上,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动起来,玩起来。
10.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有感 篇十
韦霜梅
前段时间,我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这本书,获益匪浅。读到精彩的片段我都会把它记录到的的博客里,有时间再回头看一看,书里面的很多教学实例、教学感悟、教学反思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启发。
在现实教学中,面对出错,我们总是会责问学生,甚至批评学生,华老师却说要“善待差错”“感谢差错”。他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冷静地分析、恰当地评价、灵活地纠正。华老师对于差错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把“阳光心态”传染给了我们,相信“课堂因融错而精彩!”
华老师能在知识传承中十分关注师生关系的和谐相处,关注学生的心态,缩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距离。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学生给他写了一封信,很诚恳的、顽皮的向他提了三个意见,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多么融洽。他和学生间的关系用他们话来说:“课上似同学,课下似兄弟”。华老师认为,别看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人小鬼大”,都是有主见、有思想的人。华老师用实践告诉我们: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句话中的“”就像华老师说的那样“不是指教师‘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也就是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站到学生那边,走进孩子的世界,认真倾听,细心体会,做一个称职的欣赏者。
11.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篇十一
宿师附小李方静
假期里,读了《小学数学教师》 这本书,读完后使我感受颇多。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数学教师》就是我的挚友。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根据了解,这本书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作为一名教师,我爱数学,我爱教学生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吸引我去努力探求问题的答案,成为贯穿我的数学教育的一条主线。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与能力的获得是永存的。因此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的。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正反应了上述要求,数学教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将受到更多的重视。数学教学将更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广泛的数学能力。
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范老师说在“玩”中教数学、学数学是学生体验数学、喜欢上数学的好办法。这对于小学生里来说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让孩子看到的数学不是一张严肃的面孔。在教学上,留给学生的作业就是做玩具。结果老师收到了学生们制作的许多漂亮的模型和手工纸模艺术品,如长颈鹿、飞机、火箭、仿古花瓶、未来汽车等等。这让我想到,其实我们的作业可以不必那么机械,只停留在读读写写上,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动起来,玩起来。例如,我们在教学方向与位置一单元时就让学生回家设计校园的平面图,孩子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可是却渗透了学生的智慧和快乐。
在这本书中还写到,老师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郊外的大自然中去玩,但我强调,玩不是无目的的疯玩、傻玩,要能够在玩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在这本书里,张老师还特别介绍了一个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感受到数学鲜活、好玩儿的办法,为了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科学探索精神。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 1
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有感】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热点透视06-14
读《小学数学趣题探幽》有感10-05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案例08-17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教案12-11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2-28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范文08-11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12-10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案例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