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案例(精选8篇)
1.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案例 篇一
本导学案一共有这些步骤: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质疑问难、达标反馈、学习小结(栏目要相对固定,栏目要根据内容设置,不能繁琐,还要注意字体和字号。)
1.学习目标
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文本教学要求、课标要求、学生实际,要简单、明了,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每课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学习目标中尽量不用“know、understand、grasp”等模糊语言,多使用“can remember”、“can speak out”、“can apply it”、“solve”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2.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课标要求、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明确告知学生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并提示相应的突破方法。
3.知识链接
与学习本课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背景),或本课学习需要哪些其它知识,或以往已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课学习打下了铺垫等,把它和本课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导学案中可提示,不必详细引用。
4.学法指导
没有学法指导的导学案是不合格的导学案。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
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
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方法可以明确告知,也可以渗透其中)
5.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渗透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的问题要注意渐进性、指导性、趣味性、挑战性。同时编写的学习内容务必容量适中,切忌过于繁琐,冲淡学生看书、思考。内容必须问题化,问题要层次化。
6.质疑问难
该栏目完全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后填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上课之前,教师要收看学生的导学案,发现学生的疑难,肯定学生指疑问难的思维品质,进行二次备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7.达标反馈
(1)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应设置有相对应的练习。
(4)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可设置一些选做题,促进学优生成长。
8.学习小结
一是在导学案的提示下,由学生归纳本节知识的线索及体系。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知识的联系。二是引导学生对学科思想、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自学内容问题化,问题设计生本化,设计问题层次化,关键问题有挑战。问题设计: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小组讨论后找到答案,同时层层深入,在学习重点难点处设置阶梯。
具体注意点: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宜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2.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案例 篇二
一、导学案实践案例
1.课前准备。课前发放预习导学案, 学生先行预习课本相关内容, 确定自己的问题, 为课堂提问做好准备。
(下面以高一英语必修一的第二单元为例)
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自身情况等各方面, 精心安排导学案的合理流程, 另外可根据各班情况, 在本班的导学案上增加相应的不同问题、具体的小组评价准则, 然后及时做好相应课件, 完成学生学案预习的情况阅览。再则, 学生要懂得利用各种可用资源, 查阅相关资料, 认真独立地完成相应的学案预习, 并做好延伸, 不懂的问题都可写在学案上的空白处, 同时完成下列题目 (部分) :
(1) Ourcityisverybeautiful, inspring. (我们城市很美丽, 尤其在春天。)
(2) Myknowledgeofphysicsispretty. (base)
(3) Canyoutellme?
A.howgoodishisspokenEnglish
B.howwellhisspokenEnglishis
C.howwellhespeaksEnglish
D.howgoodhecanspeakEnglish
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在认真预习过后, 测试对课文知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 为学习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使得之后的学习效果更好。
2.课堂探究。上课前, 可以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提问, 回答, 再解答, 从这几个步骤分别操控, 主要由学生完成, 教师则点拨重难点, 由此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脉络, 并要求学生继续完成几个题目: (1) HowmanykindsdoestheOlympicGameshave?Whatarethey? (2) WherewillallthecompetitorsbestayinginmodernOlympicGames?这两个题目要求学生自主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寻找答案, 并采用加分形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然后让学生归纳每段的段落大意, 可以用抢答的方式, 但要有秩序规则, 奖惩合理,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课文、语法等讲解完成后, 教师要做一个课堂总结, 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尽量在课堂上把问题解决掉。
3.课后巩固。课后巩固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主要是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与强化, 同时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明白自身的能力和学习责任, 掌握好基础知识, 促进以后的学习。教师可以从语法、词汇、句型等方面着手, 编写一些题目, 例如选词填空、词形变换、选择、翻译等相关题目, 让学生及时巩固。
二、导学案实践效果
1.学生养成了自主阅读的好习惯。通过导学案的实践, 学生学会了自主阅读, 懂得利用查阅资料、工具书等方法, 排除单词障碍, 也能大致理解、翻译文章大意, 并通过分析结构层次掌握中心思想。与此同时, 由于时常阅览各种英文书籍、报纸, 听SpecialEnglish之类的广播, 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
2.训练了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高中生经常不注重听力练习, 听力导学案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地练习听力。我们设计的听力导学案上, 会有一些难读的音标、听力技巧点拨与指导, 还有听力练习, 由浅入深, 久而久之, 学生的听力成绩便会相应提高。听力好了,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英语交流。教师们还可以举办一些英语演讲、英文歌曲比赛等活动, 让学生在快乐中强化学习。
3.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导学案会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平时除了给学生规定的题目和思路之外,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交流合作等方式练习写作, 积极发展英语思维。具体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学生课外活动场景, 或者一些贴近生活的组合图片,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开拓写作思路, 一步一步深入, 作文便能水到渠成了。
三、导学案实践反馈
1.导学案设计要合理, 符合学生水平, 要顾及多数学生的特点, 不能盲目求深求难。
2.知识是不断更新的, 导学案设计也要不断改进, 反复实践, 寻找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3.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案例 篇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2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研究,我校的众多初中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合理、有效地设计和运用导学案对于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导学案呢?
一、导学案的定义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是我校初中英语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内自学和课后及时巩固用的书面的学习活动方案,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蓝本。
二、导学案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我校的初中英语课堂改革是以导学案为基础的。导学案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供了六个作用:指向性——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系统性——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展示性——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记录性——学生课堂学习的记录本;反思性——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参考性——复习巩固时使用的学习材料。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遵循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规律,按照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全过程设计,将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实践证明,我校教师借助“导学案”进行教学,能够改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导学”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我校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突显,英语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了,从而使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自学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导学案的编写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具有全程性、实时性、全员性特征。因此,“导学案”的使用既是一个使用的过程,还是一个设计再创造的过程。下面笔者详细谈谈使用“导学案”对学生、教师和备课组的要求。
(一)对学生的要求
在学生使用“导学案”初期阶段,教师首先要做好常识性指导,其次要针对“导学案”在课前、课中、课后如何发挥作用,做好过程性指导。通常,对于一个课时或者一个课题的“导学案”,学生使用时要经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1.课前:学生拿到“导学案”后应根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预习提纲认真地预习初中英语课本,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自测题”,并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写在“导学案”中“提出疑惑”的栏目上,第二天在英语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质疑。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学案)时要做到自觉、主动、独立。
2.课中:(1)学生应独立完成随堂检测题、归纳总结等内容,对于做错的问题要力争弄懂,并及时订正。(2)学生应注意使用双色笔做好纠错记录,养成标注重点内容的良好习惯,以便今后复习。
3.课后:(1)学生通过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后延伸”进行复习巩固,拾遗补缺,拓展提升。(2)学生及时将“导学案”进行纠错及完善“导学案”,并在“导学案”上写下来。学生订正完成后收齐上交,供教师第二次批阅。(3)每隔一段时间,学生要对“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定期复习巩固。
(二)对教师的要求
“导学案”不仅贯穿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全过程,同时也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对教师有不同要求。
1.课前:一般要求教师提前两天发放“导学案”,让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时间进行预习。在上课的前一天由英语科代表收齐上交“导学案”,教师通过第一次批阅,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特别关注“导学案”中质疑问难的内容。然后,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并调整和确定精讲点拨的内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最后,在上英语课前再发给学生,供上课时使用。
2.课中:(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按照“导学案”的设计环节进行操作,对各项目标和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2)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初中英语课本的范例作用。如让学生自学初中英语课本,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的英语知识,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思考、解答问题,让学生寻找规律、概括结论,让学生总结评价、构建和完善初中英语知识结构体系等。总之,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够做得到的,就让学生去做,教师不能包办代替。(3)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定教、灵活使用“导学案”,要随时了解学情,灵活调控教学。如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尝试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多余的讲解,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训练。(4)教师要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3.课后:(1)教师使用“导学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批阅“导学案”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如同桌互批、组内互批、组间互批、科代表批阅、教师批阅等。教师要根据批阅情况,做好总结评价,并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情况,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2)教师根据批阅情况和学生的自主反思情况将问题进行统计整理,形成错题集。这些错题真实地记录了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如果对这些内容采取定期巩固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实施“周周清”“模块清”等巩固练习,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学反思,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次进行集体备课、修订“导学案”提供重要参考。
(三)对备课组的要求
1.备课组要充分利用“导学案”展开集体备课,并根据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精心设计“导学案”的内容,合理创设问题情景,正确引导,让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有兴趣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导学案”的有效实施应当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团结互助、通力合作的成果。
2.备课组要对学生统一使用“导学案”提出要求。在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安排和引导,主动地去阅读初中英语课本,查找相关资料,掌握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备课组组长要对教学进度、家庭作业、教学反思、每周检测、资料整理等进行宏观把握及具体督查。
四、使用导学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初中英语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的内容,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不能越俎代庖。
2.教师在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导学案”中各个知识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转换。教师只有有效地利用过渡语进行转承连接,才可以促进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贯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
3.教师一定要严格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杜绝学生不预习或对预习敷衍了事的现象。如果不能保证学生的课前预习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先把预习放在课堂上进行。坚持一段时间,待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及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之后,再放手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
4.教师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时,要经常关注“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必要时要加强个别辅导,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被遗忘。
5.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导学案”的整理和保存。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应既有指向初中英语学习目标的知识要点,围绕初中英语重点内容的问题探究,又有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总结反思,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初中英语学习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依次整理、保存好每节英语课使用过的“导学案”,并作为重要的学习、复习资料,在后续学习和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导学案”的价值,重视“导学案”的使用。
6.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跟踪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进程及学习效果,适当地调控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适时地鼓励学生,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导学案”的使用是我校教师实施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对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导学案”还没有完全适应,存在自学英语能力较差、课前预习环节落实不够到位、课前预习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而教师方面也有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不够完善,在导学、学法指导方面还不够科学,初中英语课堂放不开等问题,但在当前“减负增效”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可以增强我校初中英语教师的主体意识和教改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深信:在不断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的功能将会得到加强和完善。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英语“一案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YQJK226)的阶段性成果。
4.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案例 篇四
正文:
导学案作为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倍受关注,在一些地区通过推广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诸如“杜郎口模式”、“太谷模式”等先进典型。导学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少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确发挥了有目共睹的作用。我市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积极推进导学案的运用。但在这项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编制和运用导学案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需要我们加以思考、研究和改进。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导学案的“度”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理解导学案的意义
导学案,顾名思义实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套方案。教师通过一些活动和问题的预设,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阶梯和平台,以达到引领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目的。它的设计行为主体是教师,它的实施行为主体是学生。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让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质疑问难、达标检测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遵循导学案的基本要求
一是吃透教材是基础。教材是学学习的媒介,导学案的编制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提炼知识脉络,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深挖情感因素。二是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与开发”。对导学案的编制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开发”和“二度创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三是紧扣目标抓落实。整个导学案要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四是逐级生成讲实效。一节课的好坏,不是学生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复制和学会上,更重要的是看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碰撞,对问题的质疑,文本的批判,动态的生成。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状上升。
三、走出导学案的误区
误区之一:重学轻导,教师不敢讲授。
很多教师认为,导学就是将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将学习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课堂上应该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尽量少讲,能让学生讲的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讲明白的教师决不讲。既然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应该越放越好,不需要指导和点拨,更不需要接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的教师怕被扣上“满堂灌”的罪名而越来越少讲、越来越不敢讲,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有的领导在培训教师时甚至说:
“课堂上老师通常站在一边没事做,十几分钟都不说一个字。”这样一来,课堂难免出现“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漏洞,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生米做成了夹生饭”。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三年级《年、月、日》一课时,开始就让学生根据家里带来的年历表自己观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几分钟后,学生开始交流,一会儿提到一年有几个月,一会儿说平年、闰年,一会儿又提到节气,还有的组在比赛谁知道的重大节日多,甚至还有的问什么是“皇道吉日”……教师忙于在各个小组听取汇报,任由学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可许多知识点根本没有提到,难点也没有突破。最后教师只好无奈地宣布:“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还很多,请同学们下课后再去看书,完成学案中的习题。”从表面上看,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开放教学、动态生成的理念,各学习小组的讨论也十分热烈,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广泛,实际上在学生没头没脑、无目的的自学和“探究”中,在教师随意的、无序的解释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已支离破碎,知识体系没有形成,探究方法也得不到提升。
作为教学应是双边活动,导与学是相互依存的,缺少任何一方就没有对话、互动和交流。学生作为不成熟、非稳定的一方,正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有时是偏颇的。因此,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探究,也需要教师的体验去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的体验。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当学生的学出现偏差时,决不能坐视不管、视而不见,而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因此,这堂课中教师的“导”可以这样设计: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了年历表,提出了很多与年、月、日有关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更有价值呢?请同学们翻开学案,对照“学习目标”进行梳理。学生进行第二次自学和交流,与教师共同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1、一年有几个月?这些月份如何分类和记忆?
2、怎样判断平年和闰年?
3、说出我国几个重要的公历节日,并指出它的前一天和后一天分别是几月几日?
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阅读教材、展开讨论和汇报,教师和小组长重点指导大、小月和平、闰年的知识……
这样的教学,将力气花在了“刀刃”上,让学生从繁杂的信息中抽身出来,关注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学会梳理知识和有效质疑的方法,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了导学案的作用,教师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
误区之二:重练轻思,学案成习题集。时下许多老师编制的导学案,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转化为一个个的习题,其作用只相当于课堂或课外作业,只注重了对知识的训练和巩固,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激发,只考查了学习的结果,看不到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样的导学案,很难起到引学、启思、导法的作用,只是给学生增加了一份额外的作业。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会造成学生解题时照抄课本、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也成了师生讲评习题、订正答案的过程,思维含量大大降低。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在编制和使用导学案时,在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自学问题,注重体现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展现数学思考的过程和策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思维的碰撞”而非新一轮的“题海战术”。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圆的整理复习》时,设计的导学案从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作图题到解决问题,从基本练训到巩固练习、从变式练习到拓展练习,可谓层次分明、无所不包,类似于一张知识点和题型履盖全面的单元检测卷,应试的“味道”极浓。再加上本来就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所以学生在完成习题时兴致不高,小组合作的意识也不强。这些问题虽然很多抓住了“考点”,却没有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教学效果不佳、课堂气氛也十分沉闷。如何凸显复习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平时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和本校几位老师经过探讨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效果不错:
1、自主整理,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圆的基础知识,课前通过看书、小组合作,拿出一份作品;在课上进行交流、欣赏、分析、评价,找出各组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将复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课内复习与课外复习相结合,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思维成果的舞台。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画图表示的,有提纲式的,有表格式的,也有整理成树形结构的……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以及科学分析、评价的能力。
2、重点强化,加深认识。根据学生以往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半圆的周长和面积、环形小路的面积、已知周长求面积等关键处导学、讨论。在学生全面复习圆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平时容易忽略和错误较多的典型问题进行重点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更加深入,真正达到“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的目的。
3、联系生活,学会创造。结合生活中趣味性较强的实例,如计算捆扎4瓶啤酒所需要的绳长、求阴阳太极图黑色部分的面积等,促进学生灵活地分析问题、寻求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难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享受到运用平移、割补等方法使难题大大简化产生的“顿悟”体验。
误区之三:重案轻材,教材被替换。
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拿到导学案就做上面的题目,而不是利用导学案中的问题去预习教材、回归教材、探索教材内容;也有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只围绕导学案来组织学习,对教材不加重视。有的甚至一节课、一学期下来,课本被搁置、几乎是新的。还有的导学案与教材练习基本雷同,只是数据和情境稍加改动,连编排顺序都一致。这些“以案代本”的做法无疑都是错误的。导学案毕竟不能包揽学生课堂学习的一切内容,更不能替代教材的基础功能。导学问题的来源主要取决于对教材或其他教学文本内容的选择,应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再设计”和“二次加工”的过程。有的教材本身就是非常适合学生自学,是很好的导学之材,却被教师弃之不用或随意创编,实为可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三角形的特性》一课中“三角形的高”这部分内
容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
1、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2、三角形有几条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结果学生围绕“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展开了辩论,有的说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也只有一条高,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没有高……教室里乱成一团,几位优秀生谁也说服不了谁。更多的同学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三角形的分类”是三角形特性之后的内容,还没有学,对于这几类三角形的定义大部分学生都不清楚。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提出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造成了知识体系和课堂秩序的混乱。于是我在与这位老师交流时,要求他充分利用教材的导学功能,改进了导学问题的设计,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高:
1、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从课本例题情境的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哪几个词是关键? 试着分析一下:
(1)高是一条();
(2)高和底是()出现的,一条边可以作底,另两条边()作底。
2、画高的方法是怎样的?书上没有图示哦,三角板怎样放,你能画出来吗? 这样的导学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度而适度的挖掘,能引导学生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高”的含义以及底和高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画高方法时,又弥补了教材没有直观图的不足,让学生画出三角板的位置,既可以训练学生规范的作图习惯,又突破了操作的难点,巧妙地顺水推舟,可谓一举两得。
5.导学案的利与弊 篇五
张春旺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导学案应运而生。根据自身教学体会,本人觉得导学案具有两面性。
利:
一、在教师间提高短板,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在一所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真正受过师范教育的老师没有几个,全校教师以中老年教师为主,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怎么办?教师集体备课,取长补短,精心设计编制导学案。所有的老师用一样的导学案。也就是说,同年级的班,任课教师不同,但上课的内容却保持一致!讲什么?讲多久?怎么讲?如何练习?怎么考查?导学案上都有了。教师参差不齐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二、使用导学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乐于合作探究的能力
导学案与传统教案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如传统教案中的重点、难点、教学目的等只有教师自己知道,除非教师说或写出来,学生才略知道一二。而导学案通过文字形式把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可以有目的性的按顺序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流程。然后按照导学案的引导,有针对性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展示;最后完成课堂练习检测达到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使用导学案,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演员而是导演,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展示,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教师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教学合一,师生相互尊重、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使用导学案教学,只是一种教学途径的探索,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就有弊,导学案亦不例外。
弊
一、对教师的影响
一方面千篇一律的导学案页扼杀了老师的个性,使得一些“天才型”的教师受制于导学案的框框,个人特色无法发挥。另一方面对“平庸性”教师而言,导学案有参考答案,导学案的使用,成了一人备课,大家受益,其他人根本不用备课,助长了惰性。
二、预习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各科预习时间如何科学安排?若预习时间不充足或不预习的话,涉及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问题,如果学生的预习时间不是很充分,那么课堂展示就会流于形式,甚至影响到课堂教学时间拖堂。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无法发挥。自学能力也不能得到培养提高,完不成教学任务。
6.导学案的编制及使用 篇六
导学案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实现再创造的(利器)教具。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一、导学案的编制
(一)导学案的制作流程
导学案编写流程:主备人先行自主备课——备课组集体研备——主备人再备——备课组长检查、印发——个人课前再备。每周集体备课时,组内成员集体备课,研究商讨主备人所备的下一周的导学案,并且分配接下去一周的备课任务。修改后交给主备人,主备人再次进行修改、整理后交给备课组长签字后送油印室印刷(没有备课组长的签名,油印室不予印刷)。具体流程为:
1.备课组长提前将备课任务分配给本组内各位教师。2.主备人根据备课组要求独立备课。3.主备人备好所承担任务的课,按学校统一格式,制作导学案。并在集体备课前一天发给该备课组内每一位老师。4.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对导学案进行修改,并完成导学案。
5.备课组按规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集中研讨。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提供修改意见,主备人做好记录。所有教师各抒己见,讨论后,确定导学案的每一各环节。备课组活动一定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定内容。6.主备人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结果修改导学案,形成规范的导学案。7.把关人审核导学案并签字。8.交油印室印刷。9.分发给任课教师。
10.任课教师进行二次备课,科任教师以导学案为蓝本,根据本班学情及自身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案。此教案要求有较强的课堂执行性,能一定程度反映教师课堂的组织、发动、引导、点拨、归纳、板书等行动策略设计。
(二)导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1.容量要求,8开纸,页边距上下为2厘米,左右为1.5厘米.页眉页脚为小五号,正文为5号宋体。填写编号时,要符合要求,如第四章的第六课时的编号为0406.正面导学,作业全部放在背面(此作业非课下作业,而是在课前或课上完成的,提高课堂内学生的训练效果)。导学案的电子稿要以科目和编号命名,例如:数学0203(数学,第二章第三节)2.页眉页脚部分
页眉部分要注明课型、学校、年级、时间;要留出编制人、把关人、包科领导签字的地方。例如:南京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初一生物导学案 编号0201 编制人: 孙* 马* 把关人: 包科领导_ 时间:2012.9.9
页脚部分可以写一句总结本学科重难点知识的语句。例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也可以是激励、警示学生的语句。3.知识问题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导学案导学过程,要根据知识的生成过程来设计问题,问题要求明确且问题坡度较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的过程。4.问题层次化。
问题设计分为A、B、C、三个层次(A为识记题,B为理解题,C为应用拓展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的设计顺序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螺旋上升的逻辑关系。4.联系生活:
(1)源于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有效学习的基础,选取学生熟知的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共鸣,引导学生参与。
(2)高于生活:从琐碎、具体的生活中概括出共性的学科理论。
(3)回归生活:用学科理论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生活问题,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德。5.具体要求:(1)“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2)“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3)“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4)“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测);
(5)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6)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首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提高方法、知识运用的技能,形成优良的思维模式、自主能力为根本目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导学案在设计教师教的同时,更要突出学生学的内容,教师在教法中要融合学法指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2.探究性原则。
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成为学生学习的梯子、台阶。并且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3.导学性原则。
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以导激趣,学生乐学;以导引学,学生会学;以导引思,合作探究;以导引练,创新实践;以导达标,能力提高。4.梯度性原则。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5.趣味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做到乐学才能真正善学,学生依据导学案来学习,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多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多与学生感兴趣的点相联系。6.能力立意原则。
注重能力立意,设置的环节和问题、使用的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四)导学案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掌握、学会运用的概念、公式、要点等; 能力目标:需要学生提升哪些能力;
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含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目标。要求:
①学习目标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②主要指知识目标。
③要用“记住、理解、会、能够、基本掌握”等词表述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2.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考纲,确定重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3.使用说明。
把本节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本节学习需要哪些其它知识。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学法指导,或对某一环节的设置、某一问题的深入进行提醒。所有这些,预习指导时,要向学生说明清楚。例如:【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先精读一遍教材P62—P64,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再针对预习案中的问题二次阅读教材并解答,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课本或导学案上,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3.预习后,A层同学结合探究案进行探究、尝试应用,B层力争完成探究点的研究,C层同学力争完成例
1、例
2、例3。
4.自主学习。主要是解决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课本、查资料就能掌握的内容。
自主学习部分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案,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为课堂的高效学习做好准备。要求:
①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帮助学生系统回忆所学知识。
②课前学生及时上交,教师及时批改学科组长的导学案,然后安排学科组长在课前批改各小组的导学案。
③教师对各小组完成导学案的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并记入各小组考核成绩。
④课堂中安排各小组进行小展示,开展帮助型合作,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⑤教师及时巡回检查答疑,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解。⑥教师对各小组交流情况进行评价,并记入各小组考核成绩。⑦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5.合作探究。主要是解决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核心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规律方法的总结与提升。主要引导学生研究、讨论、总结、归纳,下面几点要设计到位:
①题目设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少设计或不设计,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不设计;多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 ②注重思维量的设计
③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要体现知识的逻辑规律;要体现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总结过程 要求:
(1)内容为本节知识的难点,题目设置要由浅入深,帮助学生能够逐步深入思考。(2)要及时设置巩固知识点落实的强化训练,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3)题目容量要严格控制,教学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通过“小展示(组内交流)、大展示(班内交流)、点评(师生合作)”及教师有效讲解完成。
6.本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体系进行总结,形成知识树。(1)尽可能让学生自行小结(知识整理),并及时提出存在的疑问。(2)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7.当堂检测。要求:
(1)要以基础知识为主,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难度控制在0.7—0.8左右。(2)尽可能当堂批改(安排组间交换批改),并记入小组评价,如时间不够,课后批改。(3)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8.课堂总结。尽量让学生进行总结,教师可加以点拨或补充。
有针对全堂课的反思,有针对某一问题的反思,有提示性反思,有个人反思。课后还要有教师的反思。
(五)导学案编制的几个误区
1.导学案习题化,将导学案编制成训练的练习题。2.将导学案编写成教学内容的复习3.导学案与教学设计两张皮(脱节)4.将导学案误认为是教案
5.导学案的量太大,编制者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6.把导学案编写成知识的简单罗列
7.对所有学生的导学案有统一要求
二、导学案的使用
(一)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1、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2、对教师的要求
(1)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讨论交流;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3)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教师必须提高三种能力,即: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
3、其他使用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教师组织个别学生代替教师的批阅。
(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
(4)定期的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二)使用基本要求 【课前】
⑴提前一天下发导学案,并及时提示预习要求,充分发挥“兵管兵”的作用,防止学生抄袭课本、参考书及其他学生的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⑵预习内容为除“自主检测”以外的内容,“自主检测”应安排在课堂内完成,以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⑶课前学生及时上交,教师要及时批改(如上午第一节课来不及批改,必须及时检查,并对学科组长的导学案进行批改),以确保课堂内自主学习内容在小组内展示完成。
⑷教师对各小组的预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并记入小组考核成绩。
【小 展 示】
依据导学案上,自主学习内容组内进行帮助型合作,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交流结束后及时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并记入各小组考核成绩。
【合作探究】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展示,开展协同型合作,教师巡回帮助答疑。然后安排大展示,即班内进行协同型合作,师生点评,对难度较大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各小组交流情况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并记入各小组考核成绩。
【课堂小结】
学生先独立思考整理本节知识,然后组内“兵教兵”及时进行帮助型交流,教师巡回及时进行答疑。
【自主检测】
学生先独立完成相关题目,然后安排小组之间进行批改,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并将测试结果记入各小组考核成绩。
【课后】
⑴布置学生相关课后作业,并及时提示独立完成作业的要求,充分发挥“兵管兵”的作用。⑵安排学生及时订正导学案,并及时上交批阅检查。
⑶教师要对课后拓展提高题及时进行批改辅导,确保优秀学生能及时掌握难度较高的题目。⑷安排学生用专用讲义夹分类保存好导学案,并及时进行检查,以确保导学案保存完好。
(三)注意事项
1.教师在课前要设计好各环节的时间,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及时完成教学任务。2.发导学案给学生时一定要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先看完课本内容,再做到学案。(最好教师当面指导)
2.使用时不可将导学案神圣化,导学案的根本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导学案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校情、学情都是影响导学案内容的重要因素,老师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编制。
7.浅谈中学英语导学案的编制 篇七
关键词:英语导学案,教师“导”,学生“学”
一、“导学案”的概念
就英语学科而言,导学案是教师以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为载体,以英语新课标为依据,为了学生课堂学习而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等的英语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它力求实现学生亲历探究活动和体验思维过程,实现教材知识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经验结构的有效整合,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益。
二、英语“导学案”的结构
根据不同的英语授课类型,导学案在内容和形式上会提出具体的不同要求。但其基本结构主要是:(1)学习目标。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对教学目标的划分,学习目标可以相应地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如《初中英语(牛津深圳版)7B》Chapter4 A Blind Man and His Eyes(阅读课)学习目标的设计,可以如下:
(2)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要引导学生采取最佳的学习方法开展课堂的学习活动。上面所举的课例就可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3)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预习任务预知教师的讲课内容,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提出疑问,并带着疑问听课,提高听课效率。(4)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明确主要知识点和待解决的疑难问题。(5)合作探究和问题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共同探究问题,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6)达标检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做一次强化练习,以达到巩固和运用知识的目的。(7)拓展学习。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外语,在学习基本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使其了解与之相关的西方文化。文化方面的拓展学习就可以在这一部分加以呈现。(8)知识归纳。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是教学的必备环节,通过归纳,学生可以搭建关于某课时的完整的知识体系。(9)课后反思。导学案中的课后反思部分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则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对学习的热情来检测此导学案的编制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考虑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导学案”的编制
编制导学案,需要编者在认真研读教材和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1、编制流程
笔者在此以所在实习中学英语科组导学案的编制流程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备课组长在开学的第一周就会拟定好本学期的备课任务总分工表,并将任务下达至备课组内的每位教师。每周的课前研讨会上,负责备课的主讲教师呈现自己初步拟定的导学案,并陈述自己的设计思路以及教学流程。所有组员对拟定的导学案做一次研讨,指出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会后编者会对此做一次全面的修改和核查。最终的定稿由组长审核签字并送交文印室。每课的导学案会在上课的前一天发到学生的手里,以便于他们在上课前进行自主预习,提高听课效率。
2、编制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概念的认识可以得知,一份优秀的导学案不仅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也能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对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导学案的编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要在以某些原则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探究和完善。笔者在此列出编制导学案应遵循的几大原则:
(1)主体性原则和引导性原则相结合。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在其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中提出了“发现学习”这一概念,即学生利用材料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最终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教师授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思维,如何组织自己的认知结构。基于此理论,编制英语导学案时要注意突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教师课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预习,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中引导学生学习基本语言点,分析句式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复习,搭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另外,当学生面对疑难问题时,教师不是立刻给出其正确答案,而是对其进行启发诱导,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层次性原则。维果斯基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到一个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即个体在他人的指导下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基于此理论,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要注意编制一个以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介入的空间的英语学习目标,使其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并在必要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支架即相应的指导。
(3)问题探究性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单纯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因而导学案的内容不应是单一的知识点呈现,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们的认知失衡,并利用这种失衡来刺激他们的学习和探究活动。英语导学案上提出的问题,应尽可能是学生所关注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可以将英语世界与他们生活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3、编制“导学案”的意义
英语学科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学好英语,教师的讲授是其次,更主要地是靠学生自己去感受、领悟和体会,通过不断的“动口、动手和动脑”练习实现对知识的不断理解和深化。设计英语导学案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实现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整体教学和学习效益。它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教师。导学案是备课教师在研读教材和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对学情的分析,从教学经验出发,精心完成的学习方案。在编制的过程中,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梳理和深化,学科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导学案的生成增强了同科组教师的合作意识,有利于科组教研力量的发展壮大。
(2)对学生。导学案是教师以所在学校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设计的,它对学生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更具明确性和针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有效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3)对教学。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会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更愿意亲近教师,从而产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以英语学科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导学案的编制进行的一次初步的研究。事实上,导学案的设计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使之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效地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益辉.“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10(10).
[2]王振宏,李彩娜.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案例 篇八
【关键词】初中英语 运用 导学案 环节 注意问题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已经成为导学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实,导学案产生的基础对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和分析,以导学为方法,以引导为辅助,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师生合作完整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的意义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知识整理是重点,阅读思考是特色,巩固练习是着力点。实践证明,导学案的运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教学格局,教师有原来的管理者、指挥者转变成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导学案已针对性的知识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的任务、路线和途径,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强的目标性;导学案还实现了课堂知识的有效总结,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导学案就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全记录,为学生复习提供了学习资料,并且还能让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为下一步学习提供知识储备和经验借鉴。
二、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运用中的环节分析
对于导学案教学来说,基本的思路就是以英语学案为载体,实现学案与教材的完美整合,师生教与学之间的配合,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突出他们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及创新。运用导学案教学的环节有如下几个部分:
(一)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教学的基础工作就是认真编写可行的导学案,这是基础工程。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综合分析教材、教辅和教学大纲,设计的导学案一定不能偏离学习主题,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要认真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心理,设计的导学案要具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以上两项准备工作,在设计编写导学案的时候要遵循主体性的原则,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遵循指导性原则,教师做好本职工作,指导学生学习,在学法上和深度引导上给与辅助;遵循层次性原则,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案的设计上体现出层次性和梯度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导学案编写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挖掘学生资源,可以让学生适当的参与到编写工作中来,使得导学案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学生依案自学
导学案重在围绕着一定的学习目标实现学生的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学习,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学习的鉴定和检测。导学案的逻辑性一般比较强,知识体系也比较清晰,所以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要结合导学案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理清知识体系,学会反思和总结。
(三)交流讨论
在导学案的学习之中,要是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师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了解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引导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并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给与解决。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并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做出精细解释,做出评析,供学生参考学习。
(四)精讲答疑
通过学生自学、教学交流,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之上,英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对于学生的疑问,错误理解给与解答和纠正,做到精讲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師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就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答疑,切结面面俱到。同时,还要突出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欲,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达标总结
所谓的达标就是紧扣本节英语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掌握既定的学习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而设计针对性的英语练习题,习题的设计既要侧重于基础,又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总结是指学生对从课前预习到达标练习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自评和初省,是一个整理、提高的过程。
三、初中英语运用学案导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导学案要突出启发性,教师在运用导学案的时候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条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脑想、眼看、耳听、口说、手做,从而获得新知,提升能力。英语导学案的构成部分一般有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思考题、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等部分组成。具体内容设计上,有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分析、概括、归纳、讨论等,实现学习内容的动态化和学习过程的参与性。
英语教学中运用导学案,要准确定位师生之间的角色,分清彼此的地位,要把“学”和“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不能把课堂变成老师的一言堂和学生的放羊式教学,二者不可偏废,都要有所倚重;要理清师生之间的地位,对于教和学做好分工,学生能学的自己学,学生难于理解的老师才进行引导,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课堂生成性资源,教师不可拘泥于学案而置之不理,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并对其问题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何志强.“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3(1)
【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江苏省高二英语模块七第二单元单词导学案 (译林牛津版高二英语选修七教案教学设计)09-17
高二英语必修5导学案08-30
初中英语导学案设计08-24
英语导学案设计思考09-09
小学英语六年级导学案06-24
高中英语导学案必修二06-23
山西旅游版小学三年级英语导学案09-01
导学案教学六环节07-02
新冀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