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24-10-25

期末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精选15篇)

1.期末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一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为了给学校的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

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做为“留守儿童之家’的负责教师的我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会在课后组织一些兴趣班,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体育兴趣班、音乐兴趣班等。

5、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6、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山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2.期末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二

在教育工作中, 教师是管理的发起者, 是学生社会角色的引导者。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我们往往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1. 扮演“严厉家长”的角色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教师职责所在。但学生放学回到家中,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学校养成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进行强化, 必然会削弱教育的效果, 甚至走向教育的反面。留守儿童在看护人督促乏力的情况下, 教师应该努力扮演好“严厉家长”的角色。如规定留守儿童在家中的学习、作息时间等, 做好了表扬, 做不好批评、教育。当然, 教师不可能也不必要全天对学生进行看护, 只要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 经常通过电话或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表现, 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每个学期开学, 我都对班上的留守儿童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 把他们的住址、监护人以及爱好习惯, 家庭联系方式等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 对他们提出放学回到家后的具体要求, 并留给学生随时联系的方式。从调查了解中发现, 在我的严格要求下, 我班的留守儿童在家里基本能按要求去做。所以说, 只要教师想方设法, 努力地扮演好留守儿童“严厉家长”的角色, 让他们学有榜样, 行有规范, 留守儿童的成绩一定会有所进步, 好的生活习惯也会渐渐形成。

2. 扮演“亲切父母”的角色

留守儿童大多人际关系单一, 只和自己信任的少数人交往, 因而造成了他们感情较淡漠, 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教师在班级可以利用教师的权威, 鼓励留守儿童多参加一些班级活动, 并尝试在各种活动中安排他们扮演一定的角色;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爱好, 培养兴趣;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从而较好地融入班集体中, 有效地促进留守儿童人格的发展。教师应扮演“亲切父母”的角色, 成为学生情感的寄托、倾诉的对象、心灵的港湾。

学生小洋的父母长期都在外地打工。他从小跟奶奶生活在一起, 只有过年时才能和父母见一面, 每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也不会超过10天。平时他总是少言寡语, 很少和同学说话, 有时老师问他三句, 他也吐不出一个字来。上课时经常发呆, 有时还会因想念父母而大哭起来, 成绩自然不好。为了帮助小洋同学改掉这些不良因素,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 还特意安排一些同学和他玩游戏。一开始和他交谈学习时, 他一直只听不说, 后来我改变话题, 和他谈些家常, 比如说“你今天早饭吃什么?是谁做的?”“回家都看哪些电视节目?”……慢慢地, 他开始回答我的问题, 而我也慢慢地把话题引到学习上来, 并故意给一些容易的题目让他做, 让他找到成功的信心。他的脸上逐渐有了笑容。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校能主动和老师同学说话了, 课堂上也能认真听讲, 偶尔也举手发言, 作业基本上能完成。可见, 留守儿童多么需要爱啊!教师扮演一个父 (母) 亲的角色, 参与学生的生活, 让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太阳”, 他们的一些因亲情缺失造成的心理问题就会慢慢得到解决。

3. 扮演“知心老师”的角色

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督导, 甚至失去监督, 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养成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好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打闹严重等不良习惯。离开学校, 有的甚至去游戏机厅打游戏、去网吧等。这些坏习惯、坏毛病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 改掉它们也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老师应当具备“三颗心”, 即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恒心。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知心”, 即摸清他们的心理特点, 顺着他们个人的喜好, 恰当引导, 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学生小海是一位个头大、脾气暴躁、好打好闹的留守儿童。他课堂上好搞小动作, 思想不集中;课堂下经常搞恶作剧, 以强欺弱, 是班上的“小霸王”。他思想顽固, 每次犯错误都不会轻易承认。为了帮助小海改掉不良习惯, 我抓住他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在班会上表扬他体育成绩好, 鼓励他参加校运动会。结果, 他在校运会上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我又鼓励他:“你在运动会上表现得这么出色, 说明你很有能力, 如果你上课时能认真听讲, 课后多练习, 老师相信你的成绩一定会上去的。”他听了很高兴, 从此改掉了许多缺点, 对自己有了信心, 学习也努力多了, 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浅探 篇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

0006-01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让我非常揪心。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非常多,留守儿童多是以“自理式”“隔代式”“寄居式”三种方式生活。他们之间往往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普遍较差、心理出现偏差、监护管理不够强等。要想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种问题,班主任应该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调查研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是搞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得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例如,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家庭基本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教育,及时处理在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怎样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呢?我的做法是: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向村民、老乡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对班级留守儿童逐一进行调查,建立档案。留守儿童的档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郾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性格、特长爱好、身体状况、同伴关系、心理需求、学习成绩等。2?郾留守儿童的父母情况:父母姓名、外出务工的地址、联系方式、对孩子的关心程度等。3?郾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情况:与留守儿童的关系、住址、文化程度、联系方式等。

二、抓住留守儿童的共性,实施群体教育

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抓住留守儿童的这些共性,实施群体教育。

一是学习缺乏有力的监督。“自理式”留守儿童学习无人监督,而“隔代式”和“寄居式”留守儿童,由于代理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和忙于生计等原因,一般只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和少生病”,对孩子的学习管理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学习互助活动。例如,班主任让一些品学兼优、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每天检查组员的学习和作业情况,而班主任负责全盘监督,定期进行常规检查。我班学习互助活动的开展不仅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老师的关怀,而且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生活缺乏周全的照顾。“自理式”留守儿童在生病时得不到科学的照顾,乱吃药、吃错药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隔代式”或“寄居式”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对孩子不会管、不好管、不好说、不好问等原因,导致留守儿童的需求无处诉说,生活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实际和留守学生的情况,采取召开主题班会、讨论会等方式,进行全面教育。

三是情感缺乏正确的疏导。需要亲情呵护是孩童的本能,由于远离父母,“受到委屈无处可诉”是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留守儿童如果总处于孤独状态之中,就很容易产生悲观、自卑等消极情绪,久而久之会养成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或叛逆等不良性格。为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问题,我采取了搭建交流平台,解除留守儿童困惑的方法,除了采取开展班级活动、邀请专家讲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还设立了班级“知音信箱”,让留守儿童把平时不愿直接向别人诉说的话写下来投入信箱,每周三由班长负责开箱,收集学生的各种意见、建议和心里话。属于个别现象和个人隐私问题的,就由班主任单独疏导或以书面形式答复,对于普遍性问题则给予公开回答。

三、根据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

留守学生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有时需要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帮扶。如对于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应该用真情感化他们,使他们没有孤独失落感。

四、做好家、校沟通,搭建爱心桥梁

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因此,做好家、校沟通,搭建爱心桥梁,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常工作中,我通常采取家访,用电话或QQ和家长联系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五、寻求多方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班主任,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寻求多方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1?郾寻求学校支持

班主任要经常与学校领导沟通,把自己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一些思考、准备组织的一些活动方案向学校领导汇报,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如2011年11月25日,我校成立了玉林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基地,这让全体教师认识到教育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郾寻求社会支持

班主任应积极争取社会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支持。比如:为班级特困留守儿童争取乡镇政府的物资资助;联系企事业单位帮扶品学兼优的困难留守儿童;联合综治、司法、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等,尽量呼吁社会各界、各单位发挥自身的优势,从不同侧面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解决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能够在祖国大家庭中感受温暖,健康快乐成长。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关爱留守儿童,定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4.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四

新天镇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我乡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地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08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送温暖工程”,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及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本年度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立工作目标

我校目前有560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125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留守人员,恰恰大多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相当不利。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送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4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在这次活动中,多方面发动爱心人士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结对帮扶,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活动。

6、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7、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开辟了留守儿童教室,留守儿童活动室,留守儿童阅览室共计135平方米。

三,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为重点的各项活动

1、扩大亲情电话覆盖面。

学校进一步加大对已开通亲情电话的管理和使用力度;督促留守儿童(重点对象)每月和家长通一次电话,向家长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作好有关记录,学校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通过视频系统无偿为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亲人“见面”提供服务。特别是逢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通过“亲情QQ”与亲人 “见面”的活动。

2、加强学校家庭教育工作

学校聘请受过心理学培训的老师担任“心理医生”,和留守儿童进行谈心活动,在“问一问”中营造爱的氛围,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以便及时疏通心理情结。学校把对重点留守儿童的教育摆在首位,代理家长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3、扎实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学校结合实际,在年度内切实有效地开展帮扶结对活动8次,以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加深师生情谊,不断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同在一片蓝天,共享一束阳光”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开展爱心妈妈帮扶活动,把关爱传递给每一位留守儿童。

4、认真开展“六个一”活动。

学校结合实际,每月切实开展好“六个一”活动:代理家长每月与结对的留守儿童谈一次心、检查一次家庭作业、作一次作业辅导、进行一次家访、共进一次亲情晚餐每月召开一次代理家长座谈会。落实代理家长各项任务要求。大力宣传优秀代理家长,激励先进,营造氛围,适时表彰一批工作突出的代理家长和表现良好的留守儿童。

5、给父母写一封信

本年度开展了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一封信的活动,要求所有“留守儿童”为在外的父母写一封信,信的内容及要求都有具体规定,就内容而言,可根据自己的实际任选,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向父母回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都把信寄到远方的父母亲家长也给孩子回信,用书信架起亲情沟通的桥梁。

6、送温暖活动

学校积极联系和争取各界爱心人士及相关单位携手关爱留守儿童送温暖。县有关领导、县民政局、县妇联、县新华书店积极响应,给我校留守儿童捐赠图书1400册,衣物210件及学习用品共计现金4500元,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解决了留守儿童 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四、成绩

经过近一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在结对的老师中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教师,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5.期末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五

“关爱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救助流浪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社会现象。据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这些儿童在生活、教育、安全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残疾儿童由于自身的残疾,也缺乏融入社会,融入学校的动力,也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急需学校的支持和教育,在这方面,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教育中,我校采取了多项措施,保证了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了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功能。

一、多措并举关爱留守儿童

每逢过年过节,学校都会为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送去慰问款物,使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学校积极组织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学校组织优势,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切实维护了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各项权益。

二、家教环节不容忽视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教育。如何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家长怎么看待考试分数„„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组织参观、培训等,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三、开辟“帮扶通道”,学校教职工对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进行帮扶,注重解决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访谈,用真心呵护爱心缺位,用细心牵手监管缺位,用耐心关注学习缺位,用热心弥补生活缺位,用真诚的话语重燃残疾儿童的生活希望,用谆谆的教导指引留守儿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刻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四、引导优秀学生与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建立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关系,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促进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利用假期组织和带领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我校在关爱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提高学校关爱工作的实效,将工作落到实处。

潍坊外国语学校

6.小学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六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小,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档案,摸清实际情况

本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做了相应的信息准备。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网络。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制度保证,关爱有序

1、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

教育。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2、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3、开展兴趣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本学期,积极留守儿童参加石涧学区文化艺术节,学生书画类获奖的8位同学中,就有5人是留守儿童,参演的节目《西班牙斗牛》,获得了优秀奖,使孩子们切实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起到了很好的关爱作用。

4、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

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7.期末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七

一、前期研究工作进展

(一) 确定研究对象, 完善研究方案

课题立项后, 课题组在全校农村留守儿童中随机抽取30人参与课题研究, 首先建立基础性档案, 对留守儿童家庭、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了解基本情况, 写出留守儿童问卷调查报告。结合问卷调查报告, 根据专家建议召开了研讨会, 对原研究方案进行了修改, 使研究目标、方向更加明确, 研究方法更为科学, 明确分工, 落实任务, 严格依据实验步骤开展课题研究。

(二) 加强理论培训, 促进理念提升

随着研究人员对方案的理解,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 提出了各自的疑惑和问题。课题组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3月, 分别邀请重庆市教科院王伟虹、张宏等专家, 针对研究的困惑与问题开展专题培训, 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研究方法, 以及研究经验的提炼、研究文章的写法等, 同时对本课题“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做了具体的指导。课题组每学期至少两次召开课题研讨会, 学习课题研究相关理论, 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关于成长档案袋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经验, 交流研究进展和心得体会。2012年5月组建课题博客和QQ群, 搭建现代信息交流平台, 课题组成员不断学习, 在反思交流中提升理论水平。

(三) 培训代理家长, 共同开发成长档案袋

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 仅靠学校努力是不够的。课题组制订了《农村留守儿童每周习惯养成培养点》, 在校期间效果很好, 但是, 一部分留守儿童离开学校后,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失去了监控, 无人能管。为此课题组每学期召开留守家长培训会, 向家长传授家教知识, 展示留守儿童档案袋, 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优秀表现, 提出家庭教育的职责任务。还通过每周校讯通和亲情电话指导家长与孩子交流, 要求家长平时多关心孩子, 假期接孩子外出观光, 与家人团聚, 将孩子的照片、见闻日记、家长评价等资料纳入成长档案袋, 记录孩子的成长历程, 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 精心策划活动, 丰富档案袋内容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是留守儿童成长正能量的积累, 课题组根据“留守儿童成长计划”, 研究制订了《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册》、《留守儿童心理访谈记录卡》和《留守儿童学习辅导记录卡》;组织了留守儿童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自愿者感恩回馈行动、参观档案馆等活动;邀请代理家长参与“挑战自我勇攀高峰”户外‘亲子’体验和庆“六·一”留守儿童亲子游戏等活动, 使孩子感受家长的关爱与呵护, 让家长与孩子心灵交融。课题组成员全体参与, 跟踪研究, 写出活动反思。另外, 每年针对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开展“雏菊自理之星”、“雏菊阳光少年”、“模范家庭”和“书香之家”等评选活动, 以此来激励留守儿童和家庭朝着良性方向健康发展。

二、阶段性研究的成果

(一) 开发了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 促进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 经过研究开发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 参与研究的留守儿童人手一册。依据档案袋的基础性、目标性、过程性、展示性和评价性, 分别对应设计为:“我型我秀”、“我的梦”、“成长小脚丫”、“金色记忆”和“收获的天空”。“成长小脚丫”呈现着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满意的作品, “金色记忆”存放着孩子生活学习的精彩瞬间, “收获的天空”展现孩子们获得的奖励以及素质记录卡。所有的成长档案袋平时都存放在留守儿童亲情室, 学生随时可以记录, 随时可以翻阅, 还定期向家长开放, 由老师、家长、学生共同补充生活中的每一份精彩, 丰富档案袋内容。

2.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 在各种活动中孩子们成了主角, 可以尽情地宣泄自己、展示自己。当学生从老师、家长那里得到赞扬时, 他们感受到了被重视、被尊重, 开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随着档案袋里梦想的一步步实现, 孩子们看到了自己发展的潜力, 渐渐地收获了学习的信心和生活的激情, 自卑、冷漠、任性等缺点慢慢减少, 开朗热情、文明有礼、懂得合作等优点逐渐增加, 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表现明显进步。

(二) 教师科研素养得以提升,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更具实效

1. 通过课题组定期的培训、专家的引领, 通过自觉地学习和辅导案例、研究感悟的撰写, 老师们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通过研究留守儿童, 特别是通过问卷调查、教育实验和行动研究, 在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 总结提炼出许多共同性和规律性, 丰富了教育教学经验, 提高了与家长沟通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课题组有七位教师的文章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有五位教师在县级以上教学技能或录像课比赛中获奖。

2. 通过课题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三结对双代理”做得更实了, 老师们自觉走进留守儿童家庭家访、节假日带领留守儿童“走亲戚”、每期集体生日和留守儿童才艺展示会等, 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画面, 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感悟, 学校获得年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三) 家长参与研究, 更新了家教观念, 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 通过图片、文字、家长会、校训通等方式, 记录孩子的成长历程, 呈现孩子学习生活的闪光点, 参与的家长越来越多。通过留守儿童家长专项培训会, 监护人懂得了合理搭配健康膳食, 注意安排有规律的生活, 创造良好的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在结对“走亲戚”活动中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家教方法。一系列活动使留守家长家教观念明显转变, 家教责任心明显增强, 懂得了关心孩子, 遇到问题能主动跟老师联系寻求解决的办法, 主动寄来照片等资料丰富孩子的档案袋, 许多家长能根据学校的要求, 在重大节日和孩子集体过生日时从千里之外赶回来, 参加亲子活动。

三、今后研究工作打算

老师、家长、孩子都参与了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的开发, 然而, 真正起主动作用的还是老师, 大多家长和孩子处于被动地位。今后在档案袋应用方面加强研究, 考虑更加开放的方式, 利用网络等平台, 使留守儿童更多的亲戚、朋友了解档案袋内容, 调动邻居、社区等资源参与留守儿童档案袋的开发和应用, 扩大宣传影响,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袋的评价激励作用, 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8.关于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探究 篇八

关键词:留守儿童;品质养成;人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5-0385-11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6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结构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城镇化进程迅速,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这便产生了农村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难点,所以,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成了学校教育的新课题。在我们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他们在心理健康、道德品质、学习成绩、安全等方面的家庭教育的缺失日益显现,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用“爱心”陶冶留守儿童的心灵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留守儿童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存在抑郁自卑、孤僻冷漠、兴趣暗淡等不良心理。他们对教师常怀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灵相通,学生那紧闭的心扉才可能向你敞开。

很多留守儿童都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照顾,而他们的照顾大多时候仅仅是满足留守儿童的吃和穿,至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方面顾及极少。他们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已经不错了,在照顾孙子辈儿上,明显力不从心。所以,班主任应放下架子,走进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与其监护人沟通的同时,主动地承担一部分照顾他们生活的责任。

二、用“耐心”培育留守儿童良好的品质

对留守儿童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细致入微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恒心,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茁壮地成长。

如我班的一名男生,其本身思想品质就很差,继而又受到了一些社会青年的不良影响,他经常打架滋事,更谈不上不爱学习了。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试着与他沟通,一开始和他谈话,他显得唯唯诺诺,转而又我行我素。后来,我干脆抛开学习不谈,和他谈起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慢慢地拉近了距离,我跟他讲起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一些所见所闻,用一些积极、成功的实例来引导他。渐渐地,他也愿意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心里话说给我听。我们还常常就班里发生的某件事情在一块儿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我能感觉到,他已把我当成朋友,因为我向他提的一些建议他很乐意接受了,我说的话他也愿意听了。就这样,他开始对学习有了兴趣。后来,无论是做作业,还是课堂上回答问题,我都耐心地、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引导,半年后,他在思想品质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成了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少年。一个人的转变竟如此之大!所以我想:教师在学生每一次独立完成作业时,每一次考试成绩进步时,都应作为培养和树立学生良好品质的契机,只有善于发现,进而及时肯定,才能使他们充满自信,养成良好品质。

三、用“细心”捕捉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

班主任要及时地赞扬学生的努力,肯定他们的成绩。长期坚持,就会增强其自信心。如我班的高玉凤同学是一个似乎没有任何特长的学生。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那是刚开学的一天早上,我站在餐厅门口看着学生吃营养餐,看着餐厅里来回走动的学生,无意中发现餐厅里撒了一些饭菜,许多同学说笑着绕过,好像没有看到地上撒的饭菜。这时,高玉凤走了过来,将饭菜扫净,又用拖把拖了一遍。我被这一幕感动了,立刻在班上表扬了高玉凤,并赞赏了她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行为。从那以后,她对班级工作更加热情,只要能参加的事情她都积极参加。

这件事也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并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并力求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

四、用“活动”营造健康的教育氛围

班主任要为留守儿童创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广泛开展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帮助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空间,改正不良行为和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对各项活动漠不关心、对学习缺乏信心的陋习。班主任要借助每学年的“六一节”“元旦节”“校园文娱体育节”和读书、朗诵、演讲、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活动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营造健康氛围,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与和谐。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参与“每月给父母一封信”活动。鼓励留守儿童每个月写一封信给在外地的父母,并要求父母要回信。通过书信往来减轻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加强爱的教育。同时还可开展“每半月一个电话”的活动,鼓励儿童多和父母通电话,向父母汇报在校在家情况,让外出的父母放心。还可以开展“感恩”主题班会活动。另外,班主任要定期举行“向家长汇报”活动。每半个学期给留守儿童的父母寄上一份该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的报告,并提出对子女教育方面的一些建议,真正从学习上、生活上、身心上去关心他们。班主任可结合学校日常活动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尽可能让他们全员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智慧和力量,享受教育氛围带来的快乐,重塑天真烂漫金子般的心,争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农家好少年。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项复杂的育人工程,是农村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逐步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实际行动呵护和关爱留守儿童,用我们的双手为他们编织一个色彩斑斓的中国梦。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诚心、热心的和谐生活、教育环境中,一定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丁品德.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2] 李婷.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07).

[3] 胡金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J].成功:教育,2008(7).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left-behind childre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has badly impacted on the normal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As headmasters, we should care about their hearts with love and patience, then shape their thinking quality, explore their spotlight and cultivate their sentiment using activities. We should make them open their hearts, walk out of the self-enclosed space, join in the dynamic class,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grow up in the harmonious teach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quality cultivation; life values

9.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九

东高平联办小学

这学期,本校在 市教育局、镇教办的指导帮助下,在全体老师密切配合下,坚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整体推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全校留守儿童情况。

3月份,我校对联办村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系统排摸,并分别予以登记造册,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到目前为止,已为名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为切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大部分儿童留在家里隔代看护,少数留守儿童寄托给亲戚看护,而隔代看护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如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独、忧虑、失望;生活无规律,生活习惯相对较差;缺乏学习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厌学情绪严重;任性、自私、无组织、无纪律,自控能力差等。

二、制定方案,构建留守儿童关爱网络。

我校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开展了 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系列活动,并制定《 东高平联小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计划》,明确了职责,分解落实了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学生,构建层层推进、齐抓共管的留守学生关爱网络,努力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多措并举,大力实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

一)、开展结对关爱系列活动。积极动员志愿者、教师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广泛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活动,为留守儿童寻找“爱心妈妈”、“爱心姐姐”,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目前,通过关爱人员与结对儿童面对面交谈、与结对儿童家长交流、与结对儿童共同活动等方式,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帮助。

二)、完善“留守儿童之家”。不断完善个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利用双休日开放留守儿童之家,并提供课余文化学习和组织课外活动。“留守儿童之家”常年有教师现场指导。

三)、开展贫困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活动。老师与贫困留守儿童结对资助,确保留儿学业正常。还组织一些老师慰问贫困留守儿童。

四)、建立“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联系制度。利用家长会、重大节假日家长回乡之机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对监护人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五)、开展“留守儿童”兴趣活动。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经常组织开展各类趣味活动,如“六一”期间组织留守儿童举办了一场文化演出等。

1、写字比赛:我校教室举行了 写字比赛,倡导“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办学理念,走特色办学之路。一二年级的学生以铅笔书写为主,三至 五年级学生以钢笔书写为主。他们坐姿端正,执笔方法正确,全神贯注地书写着规定的写字内容。

2、感恩作业: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要求全体留守儿童在 假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1、给父母端一杯茶。

2、给老师或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写一封生日贺 卡。画一幅表达感恩的画。

3、送给父母或爱心人士一份自己制作的感恩小礼物等等。班主任、老师和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利用寒假期间,亲自登门或用电话对所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进行家访,详细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留守儿童在家表现等。同时将留守儿童在校内的表现告知留守儿童家长,并辅导留守儿童做好“感恩 作业”。为进一步深化、引导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

3、为留守儿童开设第二课堂。按照市教育局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要求,学校努力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开学以来,学校为留守儿童开设第二课堂,丰富留守孩子的课余生活。针对留守儿童数量较多这一情况,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利用双休日分批分期对留守孩子进行关爱帮扶。指定专人负责,制定行动计划,确立活动主题,精心组织活动过程。同时利用县教育局为学校留守儿童之家配置的电脑网络、安装的专用亲情电话,为全体留守儿童搭建与外出务工父母沟通的平台。这一举措,既使留守儿童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又慰藉了留守孩子思念父母之情,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4、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百米长卷书画活动。3月14日上午,学校操场上出现了壮观的一幕:“弘扬雷锋精神,共建美好全椒”百米长卷现场书画活动隆重举行。全校选 出的 60名“小画家”,以“弘扬雷锋精神,共建美好全椒”为主题,在百米长卷上舞动画笔,用他们灵巧的双手,书写下孩子们美好心愿的辉煌篇章,表达出他们最纯真、最深情的祝福与最崇高的理想。百米画卷书画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艺术平台,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艺术天分的机会;也充分展示了古城小学孩子们活泼可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了学校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中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

5、组织留守儿童祭扫烈士墓。4月5日上午,我校组织五年级留守儿童来到烈士园,祭扫烈士墓。烈士园绿树成阴,翠竹林立,烈士墓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9点整,祭扫开始。少先队员敬献花圈,留守儿童向王枫烈士庄严默哀。少先队员代表发言,表达了全体师生对王枫烈士的崇敬。少先大队辅导员蔡老师宣誓讲话,他号召我们深刻铭记:努力着,时刻准备着!全体学生虔诚地为 烈士墓进行祭扫,清除周围杂物。我校少先队每年组织部分师生与留守儿童清明举行祭扫王枫烈士墓的活动,这让大家真正懂得了烈士为了全椒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无私精神。大家将以他为楷模,继承烈士遗志,刻苦学习,大展宏图。烈士功同笔峰,誉满襄水,名垂青史。

6、纪念5、12安全逃生疏散。为了提高全体师生防震避险能力,增强安全自救意识。我校在5.12来临之时,举行逃生疏散演练。5月8日早晨,随着“紧急疏散,紧急疏散”一声声口令响起,我校 190多名师生按照预定的方案,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教学楼,整个过程用时不到2分08秒,顺利圆满完成避震应急、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留守儿童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表现的尤为突出。

7、强化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学校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进展情况,抓好典型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都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和关爱氛围。

经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我们开展关爱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下一年度工作思路:

1、继续深入实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重点抓好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工作,力争到今年年底,“留守儿童之家”设施更齐全、管理更完备、活动更丰富。

2、继续推进留守儿童扶贫济困行动。争取各方支持,整合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儿童扶贫济困行动,解决其实际困难。

10.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十

调到辛车小学后,发现学校一如既往实施帮扶活动,有生生帮扶也有师生帮扶。在2010—2011学年度,在师生帮扶活动中,本人帮扶了李猛男、马丹等六名学生,通过各方面的教育与帮助,一年来,经过帮扶,这六名学生在学习上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为自己而学习;学习态度上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取得了一次次的进步,学生在自信心、意志力、生活态度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对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碗水端平”,尊重与宽容学生

不仅是数学语文教学,事实上每一科的教学的成功与否有很大部分取决于智力因素以外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在任何时候教学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情绪上的控制,不能随意的有伤害性的语言来攻击伤害学生,也不能动不动就向家长和班主任告状。某些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学困生经常在班级上被教师斥责,同时在班级上可能会受到同学的耻笑。而在家里,可能会受到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训斥,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造成他们自信心的严重不强,在自信心的塑造上,我主动去发现他们的优点,比如体育方面等的特长去鼓励他们,不断地给予他们肯定。

二、发现学生“闪光点”,有针对性地教育

在工作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各科任老师能热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我还注意了解每位后进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度他们,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三、坚持课外的辅导

数学是基础性学科,不去做练习,是不可能进步的。因此,我经常利用课外时间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一些任务。从易到难,从少到多,让学生们一点一滴的积累知识。慢慢取得进步。

四、培养班干部成为班风建设的带头人

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是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班级具有强烈的凝聚力,人人以生活在这个班级感到骄傲和自豪;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是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具体表现在:在学习上,人人不甘落后,没有人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师正常教学;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争先恐后,没有人偷懒,不积极完成任务;在集体活动中,互相配合,互相加油,共同拼搏,没有人借故离开,影响班集体;在遵纪守法方面,人人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对有损班级荣誉的事不做。而要建设这样的班风,是离不开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因此,我对培养班干部的很重视,只有班干部处处以身做责,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才会使一个班级成为团结向上,有凝聚力,有集体主义观念的班级。成为真正优秀的班级。

11.期末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留守儿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51-01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大量农村劳动力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而由于条件不允许,子女难以随同前往,往往留守老家,形成留守儿童现象。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加上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我约束力不够,这类孩子大多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数学作为一项基础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认清现状,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一、高度重视教学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基层教育投入的加大,不少新的教学器材、教学设施走进农村学校里来。看似城镇差距在逐步缩小,然而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内部,城镇差距正逐步加大。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对于学习缺乏自己的认识,以往父母在家能够监督指导他们的学习,脱离了父母的管教,他们就会变得无拘无束。祖辈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很难辅导他们的学习,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较低。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的概念性、理论性相对较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对于数学问题不愿做长期艰苦的钻研,而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并很少会主动去寻找致错的原因,因此常重犯错误。加上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没有家长的有效监督,只是完成作业就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伸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数学的理解,只偏重于课本上定义、公式、定理的机械记忆,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自行进行比较,不善于归纳,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这就导致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看似投入不小,其实效率不高。而学习投入少的学生学习效率则更令人堪忧。

二、耐心做好教学引导

都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而言,由于远离父母,教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依靠,教师的教学引导直接关系着他们当前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学习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对于他们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照顾,以便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有效的教学活动打好基础。毕竟“亲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之前的关系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数学作为一项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多、对于学生的影响大,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到:善于拉近与留守儿童的心理距离,主动了解留守儿童方方面面的困惑,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辅导、课余时间多交流、平时多观察、遇到困难多帮助、发现问题早解决,做留守儿童的贴心人;另外教学中也要提供或创设机会让留守儿童去表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此外教师也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课外辅导,利用课间、中午、放学后等片段时间来对他们进行学习辅导,对于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理解的不透彻的知识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以便能够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此外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知识问答小竞赛、心理小游戏、心理电影放映、心理咨询等各种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活动,来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对心理问题的更多关注,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求助心理辅导教师的意识,避免他们出现难以解答的问题,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重视开展小组学习

常言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学生不断完善自身认知体系、不断交流促进的过程。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的教学监督,缺乏课下学习的伙伴,导致他们往往有许多解不开的难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留守儿童的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学习,以便能够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于知识的认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学习小组的划分也要根据学生家庭住址的距离来确定,以便他们能够在上学、放学路上交流学习经验、交流学习心得。在课下,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在集体的学习氛围下开展学习,避免他们出现“闭门造车”的困局。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在课下搜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说“(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也有的学生说“(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还有的学生说“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这样以来,每人一种解题思路,小组内就会有很多不同的解题思路。

四、注重开展正面鼓励

12.期末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十二

数据背后所折射出的是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的问题。本文作者是长期从事农村初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线班主任老师, 所带班级中90%的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 下面结合自己在这几年带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工作感受写成文字, 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

学生教育管理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双重管理, 然而,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 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 回到家后, 基本上把全部的时间用在看电视、玩游戏和干家务上, 很少能主动地去复习所学知识和完成家庭作业, 学习缺乏热情, 进取心、自觉性不强, 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应付了事,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 留守儿童的纪律性及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生活习惯不良, 不懂尊重他人、我行我素, 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 顶撞老师, 其中一些人甚至抽烟、喝酒、打架、逃课, 不服管理, 说谎骗人, 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3. 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还不成熟, 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主要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的影响。父母长期在外, 不能对孩子进行持续性的正确引导, 任其发展, 当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时, 没有及时地辅导和纠正。常年累月, 孩子的心理健康存在较大的问题, 如自卑、孤独、冷漠、孤僻等。

4. 监护管理不够强。

留守儿童大多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 在他们眼里, 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 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 身体健康不生病, 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 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5. 家长对孩子学习介入过少。

家长由于长期不在家,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基本不知道, 有时只是在电话里问问学习成绩、考了多少分、在学校听不听话等, 但没有实质性地指导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家中负责带孩子的爷爷奶奶文化水平限, 也不可能在学习上对孩子进行更多的辅导。时间一久, 自然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

6. 缺乏家庭教育。

在和学生谈话过程中, 我特意做了一项调查, 就是看看班里有多少学生会定期主动地给父母打电话, 与父母进行沟通, 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情况, 结果是全班只有不到20%的学生偶尔会给父母打电话沟通,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缺少了父母的家庭管教, 学生与父母的感情变得逐渐冷淡。

7. 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堪忧。

前段时间一篇新闻报道, 震惊了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及在外打工的家长。江西宜春一个家庭, 6个孩子5个游泳全淹死, 原因就是这几个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 全部由爷爷、奶奶照看, 悲剧也就发生了。空巢村内的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被一一放大, 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二、班主任应做的工作

1. 加强责任意识, 做一个班级管理的有心人。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亲长期不在家, 缺少家庭教育, 这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新的考验, 特别是从事一线学生管理工作的班主任, 已成为学生管理的核心人物。与以往不同之处是, 此时班主任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所担负的责任, 班主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 掌握班级每一名学生的综合动态, 抓好班级班风建设, 做好安全教育和思想引导工作, 做一个认真负责的好班主任。

2. 建立学生家庭信息卡, 定期与家长联系沟通。

班主任老师要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留守儿童家庭成员及家庭经济情况, 知道留守儿童现在的照看人情况, 知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 知道留守儿童的家庭详细地址;与学生父母的定期电话沟通要跟上, 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好的、不好的, 进步的、退步的, 都要与家长沟通, 建立双方联系方式, 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管理办法。

3. 落实家访制度。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家庭教育这个主要教育阵地基本丢失, 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家访这一卓有成效的管理工具, 确保一个学期每名学生都要家访一遍。在家访工作中要做到访前有准备, 访中有记录, 访后有总结。利用家访的大好时机与看护人详细沟通,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 掌握班级档案管理的第一手资料。

4. 成立并抓好班级“两支骨干队伍”建设。

“两支骨干队伍”是指班级思想教育骨干和班级安全管理骨干, 班主任是两支骨干队伍的总负责人, 在班里挑选思想过硬、行动积极、思想上进、责任心强的学生成立骨干队伍, 明确工作职责、工作任务, 开展日常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和班级安全管理工作。

5. 加大个别谈心力度。

通过这几年的带班经验, 绝大部分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 渴望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当学生表现好取得优异的成绩时, 班主任表杨要及时跟上;当学生遇有心理问题和思想波动时, 班主任谈心工作要及时跟上;当发现学生犯错、学习下滑时, 班主任谈心工作更要及时跟上。班主任谈心工作还要做在平时, 课间休息、课外活动、作业辅导、寝室查寝都是和学生谈心的大好时机, 班主任要大概知道学生在想什么, 在干什么, 需要什么。

6. 树立班级榜样, 结成帮扶对子, 严格学生日常管理。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 班主任要善于抓典型, 树榜样, 利用班级优秀的学生带动班级管理, 把班里分成若干对子, 成绩好的优秀生带需要帮助的学困生, 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 特别有效地调动了班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在严格学生日常管理方面, 班主任要制定科学严谨的班级管理制度, 并坚决落实到底, 当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管理规定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处罚措施。

7. 紧抓学生成绩和学习自觉性不放松。

学习成绩是衡量现有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的主要依据, 成绩的好坏更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班主任要制订全班及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 时时在班里做一些学习小竞赛、小比拼、小测验, 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成绩下降和落后的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 而是与学生一起找到问题的原因, 寻求解决的办法。教会学生学习, 不只是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 要自己主动地去学习,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 养成良好的学习自觉性。

13.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十三

一、情系学子无悔选择

农村经济条件较差,种地又没有技术,因此,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是一种办法,而孩子只能由家中的老人抚养,而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根本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责,还有一部分家庭仅剩孩子一人在家,使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作为“留守儿童”,在寒暑假期间,更是处于自由状态,这时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学业和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我校退休教师杨亚清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暑假期间,她主动请缨,要求和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的女儿一道为20几名“留守儿童”补课半个月,母女俩找资料、做卡片,不怕脏、不怕累,教学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得到了当地干群的一致好评!

二、老骥伏枥激情不已

我校老同志z本应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儿孙绕膝之福。自从学校成立关工委,聘任他担任校外活动辅导员,特别是听到学校领导向他讲述关工委对关心和教育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后,他深感责任的重大,坚持深入学校,搞好调查研究,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问题。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他积极听从党组织的召唤,本着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对下一代成长的关爱之情,欣然接受了这一重任。他向党组织表示,自己虽然已年近花甲,但要积极发挥余热,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和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中去,谱写人生第二个春天。一年以来,有10多篇文章在省、市、县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

三、真情演绎精心呵护

近年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他们远隔千里,一年半载得不到交流和沟通,许多孩子出现了性格孤僻、怪异等心理障碍,造成了他们今后与人难以交流、难以适应社会等诸多问题。我校刘训杞等老同志放弃许多休息时间,认真摸清底数,掌握信息,分清重点,逐一帮扶,齐头并进。为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构筑起由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参与的三道爱心防护网,联合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收集典型案例。在方法上灵活多样,摆脱一味的批评教育的传统方法。针对“留守儿童”大多家庭经济困难,从生活上、学习上予以关心,让这些失缺亲情关爱的野百合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也能拥有灿烂的春天。

14.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总结 篇十四

1、建好留守学生档案。

通过对留守学生的摸底调查,已将调查信息分类统计,整理建档。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分班建立了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对留守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父母的务工地点和单位、联系电话,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姓名、文化程度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2、对留守学生坚持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各班留守学生的成绩看,90%以上的留守学生学习成绩有进步,一部分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班级还名列前茅。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待留守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关心和照顾。如有留守学生生病,都会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很多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有时还买来水果送给生病的留守学生。(3)活动上优先安排。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心理拓展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和睦的气氛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如我校体育艺术节文艺演出,各个班级的演员中,都有留守学生。

3、建立教师志愿者定向联系和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把各年级科任教师分配到各班,每名教师志愿者和15名留守学生结对,经常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建立起融洽、信任、真挚的感情,注重培养留守学生“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远离不良嗜好,远离不法场所,远离不轨人群”的能力,使其健康成长。

4、坚持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对留守学生开展谈心交流和家访制度

。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咨询室专门安排时间对留守学生开放,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座谈会,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文明礼貌和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5、完善住校制度,给留守学生一个温暖的“家”。

为了给留守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而有规律的生活环境,学校把上学交通不便,家庭经济困难,监护人难以承担监护责任的留守学生安排在学校住宿,把留守学生尽量安排在比较集中的几个寝室,并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补贴,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更容易找到知心人,感受到温暖,体会到爱心,学会与他人共处、关心照顾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养成诚实守信、勤奋认真的思想品德。让留守学生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健康成长。

6、积极搞好家校合作,努力办好家长学校。

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家教培训,为留守学生家长发放教育资料,以共同教育好留守学生。

7、加强课题研究工作,注重工作质效。

在市教科所在指导下,学校市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矫正策略研究》的第一阶段工作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班留守学生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对留守学生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组织了相关单位与我校进行留守学生工作交流。为了进一步做好留守学生工作,我们下一步工作打算如下:

1、加快相关工作落实步伐。

2、要针对不同情况的留守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

3、要扎实做好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多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5、开展留守学生评比活动。即:行为规范标兵,集体生活模范,制作能手等。6、管理者、志愿者外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大与留守学生活动的交流和学习。

15.期末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十五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 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 目前, 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近两千多万。由于父母均不在家, 家庭教养的缺失使留守学生行为失范相对比较严重。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状况的研究显示,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可总结为以下四种: (1) 隔代监护; (2) 单亲监护; (3) 上代亲戚朋友监护; (4) 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二元结构下出现的特殊现象,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关系到未来人口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二、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偏差及原因

留守儿童往往相比其他儿童更加自卑, 不会和老师同学沟通, 甚至过分封闭自己、抵制交际。研究表明, 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出孤独、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症状, 这些心理障碍使得他们在待人处事上表现出胆小、懦弱、易怒、暴力、孤独等性格倾向, 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 也给厌学逃学、打架斗殴等行为埋下伏笔。

寄养的成长环境、代养人的不恰当教养方式, 使得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没有及时被纠正和引导。有关研究显示, 30%左右的中学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偏差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比父母均在家的儿童具有更多的打架、旷课等不良行为, 少数留守儿童甚至受社会不良团伙的影响, 出现偷盗、勒索等犯罪现象。

缺失家庭关系是留守儿童偏差行为出现较多的主要原因, 并且监护人由于在外打工没有尽到监护义务, 隔代抚养问题重重, 他们无力或不懂如何去教养下一代。一项研究显示, 14.3%留守儿童表示“父母经常打我、骂我”;造成了抚养着和儿童的对立和敌对有24.1%的留守儿童表示无法“跟父母很好的交谈”;31.2%很少“跟父母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在节假日或过生日时;45.5%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不能经常带我去玩”。亲情的缺失, 关爱的缺乏是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重要原因。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必要的家庭关系和亲情氛围, 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使得他们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大多数留守儿童随着年纪增长开始担忧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自身安全, 强烈需求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 因而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三、针对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社会工作对策

关爱留守儿童, 使其塑造健康心理、减少偏差行为, 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模式。

1. 展开社会工作服务, 维护留守儿童温暖的家庭环境。

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打工, 农民工多数工作非常忙碌, 从而亲子关系疏离。社会工作服务需要关注这一敏感、弱势的群体需要, 通过小组活动来引导儿童的父母建立更好教养儿童的教育性小组、相互情感支持的互助小组、呼吁与推动留守儿童权利保障的民间组织等, 通过争取社会资源为特殊儿童的父母提供喘息服务与各种积极支持等, 从而间接保障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

2. 开展偏差行为留守儿童社区矫正

社会工作, 要把握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注重同伴相互支持作用, 这才能符合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要求。收集、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 社会有爱心人士、社会工作者主动与留守儿童建立亲密联系, 向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更重要的是要和留守儿童建立感情联系, 让他们真正感到温暖。这种替代式的父母与家庭可以一定弥补家庭的缺失。

3. 发挥社会工作机构优势, 积极改善

与其他社会机构、政府建立合作关系, 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机构具备与政府、组织、家庭、个人等各方面协调行动、共同合作的能力, 可以联合这些机构、个人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基地。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机构应该积极宣传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为留守儿童发展争取社会资源, 为政府决策与社会公众了解留守儿童提供信息, 从而能够促进形成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有利氛围。

4. 加强社会工作者专业技能才能直接保障儿童权利的实现。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都需要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专业能力。社会工作者需要提高特殊儿童情感支持、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服务时, 满足儿童的个性化需要。

参考文献

[1]周福林, 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 (03) :60-65.

[2]朱永新.中国教育蓝皮书:2004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79-180.

[3]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05) :351-352.

[4]魏军锋, 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02) :83-85.

上一篇:天津市融资性担保公司筹建申请材料编报说明下一篇:小学说话写话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