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代练习题(精选8篇)
1.国际货代练习题 篇一
序号: 08
学号: 11456108
ZHOUUNIV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 国际货运代理课内实验 学 生 姓 名: 司琪 学 院(系): 商学院 专 业 班 级: 物流111 指导教师: 黄传荣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实 验 地 点: 商学院综合实验室
实验时间: 2014年5月24日
RSECHANG ITY
一、实验目标
通过该实验,可使学生熟悉从事海运集装箱整箱出口业务及货运代理出港货物业务的整个流程以及流程中各环节的具体操作;从中了解海运集装箱整箱出口及货运代理出港货物业务中每一个相关角色在货代流程中的作用及其要做的事项,体会各角色间的互动关系,并掌握业务制单的方法、业务流转程序等,达到做中学的目的。通过该实验,学生应从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
1熟悉国际货运代理实训系统软件的操作。
2熟悉海运集装箱整箱出口业务的全部操作流程。
3理解海运集装箱整箱出口业务中各当事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4熟悉海运集装箱整箱出口业务中一些主要的单据制作,如国际货运委托书、发票、场站收据、提单等。
5熟悉货运代理出港货物业务的全部操作流程。
6理解货运代理出港货物业务中各当事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7熟悉货运代理出港货物业务中一些主要的单据制作,如国际货运托运书、总运单、分运单、空运货运舱单等。
三、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我们进行了国际货运代理关于海运方面和航空方面的模拟上机操作,上午进行了海运提单的填制,下午进行了航空提单的填制,有了上午操作的基础,下午总体的填单等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便如此,此次实验我们填单还是有些难度,也遇到很多问题。
首先是登陆界面,从教师处获得用户名和初始口令→登录系统→进入学生信息中心→查看系统信息→修改个人资料→业务维护→查看/设置当前业务→查看业务要求→进入实训,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点击左侧的“业务进度”,查看需要操作的单证、执行该操作的角色、接收操作的角色→点击右上的“返回角色列表”,选择执行操作的角色→选择接收操作的角色→选择具体操作,并完成、发送→以此类推进行下一步操作→完成实训流程后返回到学生信息中心→确认当前业务,并点击左侧的“提交业务”。
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市场销售--委托运输--审核单证--预配舱--预订舱--接单--制单--接货--标签--配舱--订舱--出口报关--出仓单--提板箱--装板箱--签单--交接发运--航班跟踪--信息服务--费用结算。
在实验过程中,起初我们以为填起来会比较容易,但在填第一份时发现并不是如所想一般。在实验中遇到困难还是会与我的搭档讨论。虽然在填制某些单据是保存时有时会显示唛头等错误,但经过老师的提醒,我们知道需要修改字符长短等,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处理的较容易。在这些需要填制的单据里我觉得最容易填错的就是关于运费方面和各种单据里的运单号码的填写。航运关于运费方面不同于海运,因为海运可以运输大量的货物一般以公吨作为国际运输的计量单位,所以要求不那么繁琐。飞机的运送能力是有限的,因而国际航协规定所制定的标准也是较为详细,以公斤为单位。我们在填制运价时也要考虑是填N、Q、C或其它。在这次所给资料中,除基本的信用证号和合同号外还有很多的单据号,如:提运单号、总运单号、分单号及其它号码,几个号码混在一起让我在填制各种单据时很容易出错,特别是分别填写各个号码,几次都保存不了,最后只能一个一个的去尝试可能的号码。
填制的过程中我们在填写各种单据上占了很多时间,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对这些单据的不熟练。当然在这次实训中虽然操作比较繁琐,但收获仍然很多。在之前的学习及平时的作业单据填制里,只填过一份与航空运输有关的航空货运单,所以对这方面的了解较少,知道的更多的为理论化的知识。通过模拟练习,能基本了解航空运输的基本操作流程,熟知出口货代、发货人、货代操作部、航空公司等之间的关系及实务中的先后顺序。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通晓国际贸易环节,精通各种运输业务,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业务关系广泛,信息来源准确、及时,与各种承运人、仓储经营人、保险人、港口、机场、车站、堆场、银行等相关企业,海关、商检、卫检、动植检、进出口管制等有关政府部门存在着密切的业务关系,不论对于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还是对于承运人和港口、机场、车站、仓库经营人都有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事业发展,而且可以为国家创造外汇来源,对于本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此次实验,让我对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操作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我能够更好的吸收专业知识,掌握本门课程。让我对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国际货运代理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得到巩固加深,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增强时间能力,更好掌握操作流程。经过这次实训的实际操作,也让我能够独立的完成一系列系统课题安排的实际操作演练。熟练的掌握了信息系统的整个流程规范化的运行,在自我总结过程中也学会了如何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能力来重新描述了这次实训信息系统的操作,同时也锻炼了自己良好的组织能力。学会用一种新的方式去表达出自我的一个认知上的提升,以自己的实践来复述整个过程也是另一种的自我层面上的肯定。
经过对货代软件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国际货代工作挺复杂的,而且在此工作中要有忍心、恒心、信心、细心。实验中,针对这些操作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问题,可以说在是受益非浅。
作为一名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就业竞争与学习中我们应该多学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平常我们在学习中更多的是学习和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然而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会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今天我们机会在实训课上接触了伙计货运代理软件它把我们日常学习的与专业有关的知府紧密的接合了起来,这让我们深刻明白学习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环节。
本次实训,我觉的还有很多地方时需要加强的,尤其是对很多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牢固,专业知识应用还不够灵活。在实训中,还暴露出了粗心大意、心浮气躁的缺点。当然,我会继续努力的,改正自己的不足加强业务的熟悉程度。总的来说,这次的实训室是非常顺利的,我相信,这次的实训让我获得的经验,促进我在下学期的学习甚至以后的工作中寻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合理的方法!
2.国际货代练习题 篇二
一、国际货代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 使企业财务活动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产生的差异。企业的财务活动一般分为资金的筹集活动、资金的使用活动和资金的回收活动三个方面, 在企业经营及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外部及内部因素都可能促使财务风险转化成损失, 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国际货代业务属于物流辅助服务, 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接受客户委托, 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义, 组织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在业务操作过程中, 货运代理企业以代理人身份向船公司、港务局、车队等单位采购供应商服务, 向供应商支付相关款项后, 再向客户收取全部款项。货运代理企业向客户收取的运费之中, 大部分是代理运输货物而产生的海运费、港杂费、内陆运费、报关报验等费用, 只有很小一部分是由于提供劳务而收取的代理费。货运代理企业先提供服务后收费的特性决定了资金的回收风险是其主要财务风险。另外, 不少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除了经营传统的海空运代理业务以外, 还从事国际多式联运、仓储物流、道路货运和无船承运人等业务, 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筹资、投资等活动, 从而形成不同的财务风险。
二、国际货代企业的主要财务风险及成因分析
根据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经营特点, 资金的回收风险是其最主要的财务风险, 货币汇率的变动风险也给运费资金的回收带来较大影响。同时, 货代企业在资金的筹集及投资活动中也会形成财务风险。下文将按照资金的回收、筹集与使用的顺序进行相关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 运费资金回收风险
从2005年4月起, 国家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经营资格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断进入货代物流领域。企业的增加, 必然会加剧同业间的竞争, 而且货代企业提供服务的差异性很小, 客户选择余地较大。不少货代公司为了留住客户, 改变原来的付款赎单结算方式, 采用风险较大的月度结算或季度结算方式, 赊销成为同行业竞争所普遍采用的促销方式。在赊销方式下, 货代公司在货物装船出运后, 必须先向船运公司或者订舱的其他货代公司付款赎取正本提单并直接交付给货主。在货主取得正本提单的情况下, 货代公司就失去了追索运费的控制权和主动权, 运费的收回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客户的诚信或采取法律手段解决。同时, 货运代理企业在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中所获取的外部的市场信息可能存在不对称和不完整的情况, 从而造成企业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产生误差。国际金融危机对包括国际贸易在内的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 部分客户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经济状况恶化、无力支付到期运费款项的情况, 导致货运代理企业的应收运费无法收回。运费资金在收回时间和收回金额上的不确定性是货运代理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 汇率风险
货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应收应付的运费款项大部分是以外币为计价和结算货币, 货代企业持有的外币以美元为主。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后,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发生了较大变动, 导致以美元结算的应收运费的人民币金额发生变动, 从而形成汇率风险。在采取赊销的方式下, 货代企业往往在对船公司付款之后较长时间才能从客户那里收回美元运费, 企业的美元资产大于美元负债。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情况下, 企业实际收回的美元运费的人民币金额有所减少, 形成很大的汇兑损失,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
(三) 资金筹集风险
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 不少货代企业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企业采用负债经营方式可以扩大资金来源, 合理的债务安排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降低资金成本, 增加企业盈利, 但高负债未必能带来高利润。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债务规模过大, 债务资本所占比重过高, 长短期债务的期限与企业经营尤其是项目投资期限的不匹配等等,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容易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
(四) 项目投资风险
在货代主业存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不少货运代理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拓展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业务范围, 提出了一站式服务的理念。为此, 不少货代企业在从事货代主业的同时, 也从事代理进出口业务和保险兼业代理业务, 投资于道路运输业务及供应链融资监管业务等。由于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从而产生使企业蒙受财务成果损失的风险就是项目投资风险。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的产生有多种原因, 一是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 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 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二是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未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 对投资成本及项目建成后的成本费用和效益测算不准确, 从而根据过于乐观的经济估算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国际货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国际货代企业采取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的目标在于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完善财务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一)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提高资金回收率
首先, 企业应建立完备的客户档案, 实行客户全程信用监控, 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前管理。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可以采用“5C”评估方法, 即品质 (Character) 、能力 (Capacity) 、资本 (Capital) 、抵押 (Collateral) 和条件 (Conditions) , 对客户的信誉、偿债能力、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抵押品以及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进行评估。货代企业应针对不同信用状况的客户, 采用不同的结算方式和信用政策。对于信用较差的客户或首次合作的客户, 严格执行“付款赎单”政策, 即企业必须先收到运费再向客户发放提单, “宁可在价格上折让, 不在付款方式上让步。”对于信用较好的客户, 可以采用赊销方式, 给予一定的信用期限。其次, 企业应制定赊销额度, 对应收账款实行总量控制, 加强事中管理。根据业务计划核定全年及月度应收账款额度并分解到每个业务人员, 建立应收账款的分级审批制度, 并将收现的情况纳入对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最后, 注重应收账款的跟踪监控与回收,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严格执行“谁揽货, 谁负责收取运费”的政策, 实行业务人员催收负责制, 财务部门登记整理应收账款的发生情况, 与客户进行核对, 通过对单个客户欠款、应收总额及业务部门的应收账款回收等情况进行财务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必要措施, 提高资金的回收率。
(二) 利用金融工具, 降低汇率变动风险
首先, 应科学分析预测汇率的变动趋势。前几年人民币对美元处于单边升值状态, 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实和预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加强对汇率走势的分析判断是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前提。其次, 正确选择计价和结算货币, 最理想的选择是“收硬付软”, 即向客户提供服务时使用汇率趋于上浮的货币 (硬币) , 向供应商购买服务时选择汇率趋于下浮的货币 (软币) , 但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人民币进行结算, 可以规避外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再次, 可以通过远期外汇交易进行风险对冲。最后, 可以采取提前或滞后支付的方式减少外汇风险, 即在合理的信用期间内, 对于预计将贬值的货币加快资金收取, 拖延资金支付;相反, 在预测外汇汇率上升时, 延期收取外汇债权, 提前支付外汇债务。
(三) 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 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
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国际货代企业在保证必要的自有资本的前提下, 适度的负债经营是企业普遍选择的财务策略。企业在进行债务融资时, 应该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 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 合理安排各项债务期限的长短, 以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 维持资产的流动性, 使企业在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 有效避免筹资风险。
(四) 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 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国际货代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 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首先, 企业应健全投资决策的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完备的相关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企业投资决策程序。其次, 投资前进行充分、有效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分析应该从经济、技术和财务三个方面进行,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不仅要对历史、现状资料进行客观地研究和分析, 更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未来的市场需求进行准确预测, 采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是企业各种风险的综合反映。国际货代企业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需要建立高效的组织机制, 组织机制与会计系统相结合形成信息流, 然后通过三大过程机制——风险的分析机制、风险的处理机制和风险的责任机制, 将信息流的流转过程转化成预警系统。企业通过财务预警系统, 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活动, 即时捕捉影响财务收益的重大管理失误和管理波动信号, 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及时发出警报, 财务相应措施, 建立免疫机制, 不断提高企业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2011年版
[2]王丽君.从风险认知角度看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现代会计.2010 (05)
[3]张宁宁.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分析.中国外资, 2010 (8)
[4]黄彬.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浅析.交通财会.2010 (10)
3.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学生就业趋势 篇三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就业环境;自身素质;就业趋势
一、我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伴随2011年我國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6万亿美元,增长超20%。
现有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1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加快
根据我国外贸组织的发展,机电行业与高新技术产品日益发展迅速,在2011年1—9月,我国的增加势头发展猛进,针对农产品与产品的资源问题都是显示稳定势头增加,这样就稳定了商品机构的出口率。
1.2受到各国贸易的环境因素影响,我国贸易的增涨呈现出走低的局面。因此,
在我国应该加强贸易管理能力等。
1.3我国外贸进口的增加明显
我国对外贸进口的政策扶持取得良好成效。在我国,应该坚定发展扩展进口,稳定贸易的局面。针对多贸易进口的多方面的关注,应该加强管理。如进口贴息、降低进口关税、取消进口配额管理、简化出口程序等。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1年1-9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口增长40.4%,工业制成品进口增长20.5%。
1.4加快实行贸易自由战略,走市场多元角度成绩显著
在我国,加强多边合作是国际贸易组织关系,努力做好周边区域的经济合作。在2011年,我国与哥斯达黎加签订相关协议,针对贸易相互往来进行交易生效,在我国,已经和香港、台湾、东盟等国家与地区签署十多个贸易协议。
1.5“促增长、分析结构、调平衡”相关政策着力点
加强我国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主要原因是稳定贸易额的增长势头。但是,针对于2011年欧盟债危机问题,东非、中东的局势动荡与日本东北部地震给我国贸易的结构影响到了,因此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但我国政府以“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为目的的一系列外经贸和外交政策的支持促进下,我国对各大洲进出口持续稳步增长,其中拉美和大洋洲增长较为强劲。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存在的问题
2.1粗放增长方式仍未改变,我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
2.2国内工资、物价和进口原料价格及贷款利息的上涨,同时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同种产品的激烈竞争,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价格上涨空间较小,利润不断下降。2.3国际贸易纠纷逐渐增加。
2011年1-9月,中国遭受贸易纠纷调查50起,涉及金额30亿美元。这与我国对国际市场检测预警不够,未做好市场调研,大批企业盲目涌入拉美市场和亚洲周边市场有关。
3.当前形势下,报关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的就业趋势
3.1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报关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长期在国际经济舞台的第一线,对新观念、新方法、创新理论必须要有较好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要以独创的思维谋略和经营理念取得竞争优势。在目前的报关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够、综合能力素质不高的现象。在我国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教育中,往往只强调考试成绩或开设某几门专业课程,而忽视了人的个性、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需要大量的跨国运作型创新人才,他们必须具备一流的分析洞察能力、沟通决策能力、开拓创新等能力。
3.2世贸规则、对外贸易惯例和法规知识的完善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贸易量逐年上升。因此,报关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通晓世贸规则、对外贸易惯例和法规等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情况却远非如此。从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层面来看,所开设的对外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惯例等方面的课程还不够,针对性还不够强,不能真正地满足对外贸易操作实践中需要的既熟悉国内市场规则,又精通国际惯例的外贸人才的需要。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不断加深、外贸摩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更是需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
3.3综合业务能力的增强
报关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对产品、外语、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这是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内容。但长期以来,受我国教育体制、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限制,对上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片面的,或在某个学科内进行的,培养的是“单一”的“应用性人才”,而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远远不够重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和能力结构较为全面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3.4竞争意识需要主动加强
目前我国报关市场逐渐规范,对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报关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主流企业对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员工的要求是具备大专生必备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国际货运代理方向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并精通Office、WPS办公自动化系列软件,能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并处理业务工作;较好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能进行英文函电处理、英文单证制作;具备一定的从事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代理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国际货运与代理中的具体问题;了解国际货运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晓相关的通行规则。具有较强的中英文表达能力、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并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发展动态 熟悉国际货运各环节的运作与管理,尤其是要掌握国际货运各环节的实际操作;具有缮制国际货运单据、审核货物进出口单据的专业能力;熟练运用物流管理相关软件;具有熟练运用英语处理商务英语业务、进行商务交谈的能力。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上稳扎稳打,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3.5职业英语能力需要加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我国的外向型经济更是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报关以及国际货代人才的需求量激增,报关员人才已经成为热门的紧缺人才。但是据调查,我国报关员职业素质偏低,存在着英文水平不高,不能正确地翻译并填写报关单,不能准确回答海关关员的询问等情况,降低了通关效率,增加了通关成本。因此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学生培养自己出色的职业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同样非常重要。在职业英语能力培养上,主要包括外语基本技能、报关与货代英语应用能力、涉外文秘与翻译基础能力这三个方面。
4.总结
4.国际货代实训报告 篇四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也发展起来。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基于此,为了让我们真正接触货代方面的知识极其实际操作环节,熟悉本专业的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工作对象、工作目标,具体了解现代港口、航运和外贸运输企业管理的规划与制度,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联系我们物流管理专业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实训。
在这周的国际贸易的实训课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的帮助下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把老师交给我们实训任务圆满完成了。我们的实训是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的,老师给我们一个网址,然后我们自己来登入。刚开始第一天的时候,由于我们来的比较晚,坐在了靠近门的位置,可怜的我们电脑不知道重启了多少次,导致我们那天上午都不知道学了什么,刚想打字或者准备研究系统时,突然猛的一黑,什么都没有,弄得我们都没脾气啦。
第二天,我们换了个位置,第一天的教训太深刻了,但是面对系统的我完全一团雾水,看不懂。我旁边坐着的是,昨天有练习过的同学,我就看她的操作及系统的操作流程(她说了之后我才知道有操作流程的)。我们先做的是出口的流程,在堆场填写基础资料—港口填写基础资料—国际货代写客户委托书—港口写计划管理—填写订舱单—发送订舱单—接受订舱单—填写装箱单—发送装箱单至堆场—填写报关单—发送报关单—接受装箱单—添加报检单—发送报检单—添加质检单—审核质检单—审核报检单—添加货物入场单—货物入场—审核报关单—申请出场—添加货物出场单—货物出场—海关放行—收发箱作业—填写商业发票—审核商业发票—填写提单—审核提单—添加调度单—派车—装船—出闸。我们的出口完成了,其中会碰到做不下去的地方,比如收发箱作业中会说我们没有航次,后面才知道要在堆场的基础资料中修改堆场位置,就解决了。下图是堆场管理中的步骤:
下图是港口码头中的步骤:
下图是国际货代中的步骤:
下图是报关报检中的步骤:
我们还有一个进口的流程:在堆场填写基础资料—港口填写基础资料—国际货代写客户委托书—港口写计划管理—添加订柜单—发送订柜单—审核订柜单—填写提单—审核提单—收发箱作业—填写商业发票—审核商业发票—添加调度单—派车—入闸—卸船—收箱—填写报关单—发送报关单—添加报检单—发送报检单—审核报检单—审核报关单—海关放行—接受订柜单—添加质检单—审核质检单—添加货物入场单—货物入场—申请出场—添加货物出场单—货物出场—提货。相对来说,进口比出口要难一些,特别是基础资料自己要清楚的知道,不可以混淆一起,而且它的收发箱作业是很早的步骤,这里是在港口码头的计划管理中的船舶计划中修改的,自己会记不住,所以这里出错的可能特别大。
5.国际物流与货代复习资料 篇五
1.国际物流:对物资(商品)进行跨国(或地区)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贸易活动,实现国际商品交易的目的,即实现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货款,而买方接受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的贸易对流条件。
2.贸易术语:由三个英文字母组成的,用以表明货物的单价构成和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费用与风险划分的商务用语。
3.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根据一个多式联运合同,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地点运到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4.提单: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5.包板运输:有固定货源且批量较大、数量相对稳定的托运人在一定时期内、一定航线或航班上包用承运人一定数量的集装板或者集装箱来运输货物。
6.国际铁路联运:使用一份统一的国际铁路联运票据,在跨及两个及两个以上国家铁路的货物运送中,由参加国铁路负责办理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铁路全程运送货物过程,由托运人支付全程运输费用的铁路运输组织形式。
7.国际货运代理: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费用的行业。
8.NVOCC无船承运人:以承运人身份接受托运人的货载,签发自己的提单或者其他运输单证,向托运人收取运费,通过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即实际承运人)完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担承运人责任的企业法人。
9.共同海损:在海洋运输途中,船舶、货物或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解除共同危险,船长有意采取合理的救难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和支付的特殊费用。
10.提单的作用:①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②提单是证明货物已由承运人接管或已装船的货物收据;③提单是承运人保证凭以交付货物的物权凭证。
11.国际货运代理两种法律地位的判断标准:(1)在合同文件中表示货运代理义务特性的方式;(2)收入取得方式:货运代理收取的是运费还是佣金;(3)提单 1
签发方式;(4)托运人是否已知道实际承运人;(5)当事人双方过去相互交往的方式及习惯做法。
12.班轮运价计算标准:(1)按货物的毛重计收;(2)按货物的体积计收;(3)
(5)按货物的件数计收;(6)按货物重量或体积或价值三者中最高的一种计收;
(7)大宗低值货物按议价计收运费;(8)起码费率。
13.国际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①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②外贸商品储存子系统;③商品检验检疫和通关子系统;④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⑤商品包装和加工子系统;⑥国际物流保险子系统。
14.航空货运单的作用:(1)航空运单是发货人与航空承运人之间的运输合同;
(2)航空运单是承运人签发的已接收货物的证明;(3)航空运单是承运人据以核收运费的帐单;(4)航空运单是报关单证之一;(5)航空运单同时可作为保险证书;(6)航空运单是承运人内部业务的依据。
15.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的区别:(1)造成海损的原因不同。单独海损是承保风险所直接导致的船、货损失;共同海损则不是承保风险所直接导致的损失,而是为了解除或减轻共同危险人为地造成的一种损失。(2)承担损失的责任不同。单独海损的损失一般由受损方自行承担;而共同海损的损失,则应由受益的各方按照受益大小的比例共同分摊。
15.承运拼箱货下的无船承运人提单(子提单)的流转程序:(1)发货人将货物交付无船承运人或其装港代理之后,取得无船承运人或其装港代理签发的子提单;(2)无船承运人或其代理装箱将整箱货交付实际承运人或其装港代理之后,取得实际承运人或其装港代理签发的主提单;(3)无船承运人、实际承运人分别向自己的目的港代理寄送有关货运单证以便安排提货交货事宜;同时发货人也将正本子提单等单证递交通知行用于结汇;(4)通知行将正本子提单转交开证行要求收货人付款赎单,收货人支付货款后取得正本子提单;(5)无船承运人目的港代理收到无船承运人或其装港代理寄交的正本主提单后,凭其从实际承运人卸港代理处换取提货单并从堆场提取集装箱;(6)收货人凭正本子提单向无船承运人目的港代理办理提货手续并到货运站提取货物。按货物的毛重或体积计收,计收时取其数量较高者;(4)按货物的价格计收;
16.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从事多式联运的业务内容:(1)出运地货物交接。(2)多式联运路线和方式的确定,与分包方签订货物联运合同;(3)货物出口安排。对货物全程运输投保货物责任险和集装箱保险;(4)通知转运地代理人与分包承运人联系,做好货物转运等手续;(5)货物运输过程跟踪监管,定期向收发货人发布货物位置等信息;(6)通知货物抵达时间,并要求目的地代理人办理货物进口手续。(7)计算运费,租箱与归还业务,以及货运事故索赔与理赔业务等。
17.案例分析:我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于2001年10月20日签订了购买52500吨化肥的CFR合同。A公司开出信用证规定,装船期限为2002年1月1日至1月10日,由于B公司租来运货的“顺风号”货轮在开往某外国港口途中遇到飓风,结果造成装船延迟,直到2002年1月20日才完成装船。承运人在取得B公司出具的保函的情况下签发了与信用证条款一致的提单。“顺风号”轮于1月21 日驶离装运港。A公司为这批货物投保了水渍险。2002年1月30日“顺风号”轮途经巴拿马运河时起火,造成部分化肥烧毁。船长在命令救火过程中又造成部分化肥湿毁。由于船在装货港口的延迟,使该船到达目的地时正遇上了化肥价格下跌,A公司在出售余下的化肥时价格不得不大幅度下降,给A公司造成很大损失。请根据上述事例,回答以下问题:(1)途中烧毁的化肥损失属什么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2)途中湿毁的化肥损失属什么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3)A公司可否向承运人追偿因化肥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为什么? 分析如下:
(1)属单独海损,应由保险公司承担损失。途中烧毁的化肥属于单独海损,依据CFR术语,风险由A公司即买方承担;而A公司购买了水渍险,赔偿范围包含单独海损,因此由保险公司承担。(2)属共同海损,应由A公司与船公司分别承担。因船舶和货物遭到了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又合理地造成了化肥的湿毁。(3)可以。因为承运人迟延装船,又倒签提单,须对迟延交付负责。
18.案例分析:有一份合同,出售中国丝苗大米10000公吨。合同规定:“自9月份开始,每月装船1000公吨,分十批交货”。卖方从9月份开始交货,但在交至第3批大米时,大米品质有霉变,不适合人类食用,因而买方以此为理由,主张全部合同无效,同时要求损害赔偿。请问:买方可否主张这种权利?为什么? 分析如下: 买方不可以主张全部合同无效,可主张包括第3批及以后各批无效。
因为,分批交货合同,每批次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合同对待,1、2批次大米合格,买方须接受这两批货物。而第3批不合格使买方有理由推断其以后各批将出现质量问题。
19.某货轮从新港驶往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火虽被扑灭,但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佣拖轮将货船拖回新港修理。检修后重新驶往新加坡。事后调查,这次事件造成的损失有:①1500箱货物被火烧毁;②800箱货物由于灌水灭火受损;③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坏;④拖船费用;⑤额外增加的燃料和船长、船员工资。请问:(1)以上损失中哪些属于共同海损,哪些属于单独海损?(2)如何来判定共同海损?
分析如下:(1)①③⑤属于单独海损;②④属于共同海损。(2)共同海损是指在海洋运输途中,船舶、货物或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解除共同危险,有意采取合理的救难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和支付的特殊费用。
20.计算:由北京运往东京一箱服装,毛重31.4kg,体积尺寸为90*60*40cm,计算该票货物的航空运费。运价本的公布运价如下:
M230.00
N37.51
4528.13
解:(1)按实际重量计算
体积:216000(cm³)体积重量:216000÷6000=36.0(kg)
毛重:31.4kg约等于31.5kg
计费重量:36.0kg
航空运费:36.0×37.51=1350.36(元)
(2)采用较高重量分界点的较低运价计算
航空运费:45.0×28.13=1265.85(元)
6.关于国际货代中保税区的知识总结 篇六
保税区:英文:Bonded Area;the low-tax;tariff-free zone;tax-protected zone 亦称:保税仓库区 级别低于综合保税区。
这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
二、保税区定位
保税区的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
三、保税区功能
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四、保税区作用
保税区能便利转口贸易,增加有关费用的收入。运入保税区的货物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须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尚可自由进出,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
五、保税区运行情况:
1、按贸易方式
在全国综合保税区所有贸易方式中,进料加工货物进出口值1030.6亿美元,同比增长49.1%,占比60.2%。其中,出口值761.8亿美元,同比增长42.7%;进口值268.9亿美元,同比增长70.8%。区域仓储物流货物进出口值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倍,占比为31.2%。其中,出口值22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倍;进口值313.5亿美元,同比增长54.9%。上述两种贸易方式进出口占比合计为91.4%。
2、按企业性质
在全国综合保税区所有企业性质中,外商独资企业进出口值94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占比为55.3%。其中,出口值6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进口值276.7亿美元,同比增长3%。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进出口值分别为413.9亿美元和239.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倍和1.2倍,占比分别为24.2%和14%。上述三种企业性质进出口占比合计为93.5%。
3、出口国别
在全国综合保税区实际进出口国别(地区)中,美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居前三位。其中美国进出口值为359.9亿美元,同比增长43.6%,占比为21%;台湾省进出口值为152.3亿美元,同比增长63.9%,占比为8.9%;香港地区进出口值为143.9亿美元,同比增长95.6%,占比为8.4%。上述三国(地区)进出口合计占比38.3%。
六、保税区相关政策
1、管理与税收
根据现行有关政策,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实行保税管理;境内其他地区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同时,外经贸、外汇管理等部门对保税区也实行较区外相对优惠的政策,同时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
2、审批与经营
根据工商登记法律、法规,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但是对于需要进行前置许可性审批的经营范围的确定,需要申请人先就经营内容进行审批申报,而后进行工商登记。保税区内企业的经营范围如果涉及前置审批项目同样需要现行报请相关部门许可后才能执行。可以明确的是,保税区内企业到海关办理注册、备案本身并不属于行政许可。而且该备案是在营业执照办理完毕后的。
总述:
7.国际货代练习题 篇七
一、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1、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初期, 大量从事国际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海外订单锐减, 很多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下彻底破产, 给靠接受委托, 收取服务报酬的国际货代企业以巨大影响。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回暖,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据海关总署数据, 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 (下同) 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 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 增长38.7%。2010年, 甘肃进出口总值73.3亿美元, 增长89.6%, 高于当年全国总体增速54.9个百分点;西藏、云南和江西进出口分别为8.4亿、133.7亿和214.7亿美元, 分别增长1.1倍、66.1%和68%, 分别高于总体增速73.2个、31.4个和33.3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的进出口业务量开始大幅增长, 已经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货代行业呈现复苏。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业务增长显著, 给货代网络的分布提出新的要求。
2、电子商务带来交易行为的透明化。
随着网络的发展, 已出现了众多的订车、订船网站, 如中国物流招标网、物通网、三山国际物流网等等。发货人可直接登录网站去获取车船信息, 寻找承运人。同样, 承运人也可通过网络直接找到发货人。船、货之间直接见面, 交易行为透明化, 大大压缩了传统货代产业以差价和订舱金为利润来源的生存空间。
3、国外国际货代企业进驻中国。
2004年国际货代市场对外资全面开放。国外货代公司具有先进管理经验、有良好的海外网络等优势, 其进驻中国, 给我国的国际货代企业尤其是中小规模的企业带来极大冲击。但是, 国外国际货代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上面临着需要理顺各种业务关系, 在中国网络并不健全的劣势, 通常需要在中国市场上寻找本土货代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这又给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带来机会。
二、国际货代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这主要是认清我国国际货代企业的优劣势。有关其劣势的分析, 学者们研究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是经营规模小、服务功能少、网络分布不合理、信息系统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少等。国际货代企业制定发展战略, 给自己进行准确定位, 除了要清楚自己的劣势, 更要看清自己的优势。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业务操作能力较强。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可能涉及国内报关及内陆运输服务环节、海运或空运环节、国外段的陆路运输和海关报关环节等, 尽管很多国家都在为进出口业务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减少报关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 提高海关的运作效率。但就其整个过程来说, 仍然显得非常复杂和繁琐。国际货运代理由于长期从事进出口业务, 积累起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具有卓越的办事能力。他们熟悉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线路和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法律规定、习惯做法等;精通国际货物运输中各个环节的手续;能协调和解决任何环节出现的问题。
2、拥有货运网络。
国际贸易货物主要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既涉及货物运输, 也涉及船舶方面的业务, 其范围遍及世界各地。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文化存在差异, 业务流程繁琐复杂, 单一的贸易商或者单一的运输企业都没有足够的精力亲自处理每项具体业务, 很多工作需要委托代理人代为办理。国际货代企业在国内网络上具有一定优势, 在世界各地建有客户网和自己的分支机构或海外业务代理网络, 与国内外的各有关机构如银行、保险、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实际承运人等建立起良好通畅的业务网, 在国际货物运输中起着任何其他人也取代不了的作用。相对于普通的运输公司、小物流公司来说, 国际货代企业建立的货代网络是其重要的优势所在。
三国际货代企业战略选择
1、一体化战略。
一体化战略又称企业整合战略。这要求国际货代企业利用自己的生产、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沿着产业链条的纵向或横向发展, 不断扩大其业务经营的深度和广度来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利润。有合作经营和建立战略联盟的两种方式。
(1) 合作经营。合作经营要求合作的各企业依据合同的约定各自分享权益和分担风险。国际货代企业多为非资产型, 在进行纵向一体化战略时可以与资产型的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合作。在进行横向一体化战略时货代企业可与其它地区的货代企业同行合作。横向合作经营的基础是资源共享:一是市场的共享。合作的货代企业有自己的客户群, 通过合作可以完善货代网络。二是技术共享。货代企业有自己的关系网也有自己的技术特点, 通过合作形成较为全面的技术体系。可以在合作货代企业之间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对整个合作企业进行信息技术升级, 这对于中小货代企业来说可以大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2) 战略联盟。与合作经营的合同方式不同, 组建战略联盟的企业需要有共同的战略目标。对于货代企业而言, 战略联盟的对象既可以是其他货代企业、物流公司、国际分销公司等, 也可以是设备租赁商、运输企业。通过战略联盟, 打破行业、地域的界限, 各企业通过整合资源, 扩大业务范围, 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 从而增加服务品种、优化服务内容、扩大货代网络覆盖面、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在欧洲, 战略联盟的典型例子是瑞典运输公司和代理公司ASG和瑞士运输公司Danzas AG。ASG的业务集中在斯堪的维纳亚市场, 而在欧洲大陆则使用Danzas。新的组织可以通过数据网络的结合和伙伴关系在整个欧洲为顾客提供完善的货物控制。
2、加强型战略。
这是要求货运代理企业努力提高现有服务竞争地位的战略。实施此战略的货代企业需要集中精力, 关注于某一个市场的货代业务, 或者提供某一增值服务。具体做法如下:
(1) 货代市场开发。传统国际货代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承揽业务的运费差价。船运公司或航空公司给国际货代的优惠价是建立在大业务量的基础上。根据二八原则, 货代企业的利润八成是由大客户的业务量决定的。因此一般国际货代企业会将客户分为ABC三类进行管理。对于一些中小国际货代企业来说, 抓住大业务量的A类客户是生存根本, 但恰恰这一类客户可提供的利润呈逐步压缩的状态。市场开发要求:一是不能忽视BC类中小业务量客户;二是不断寻找新的客户源。通过细分市场, 争取潜在新客户。
(2) 加强优势线路或产品。货代服务中每一条航线的开发都意味着前期大量的投入, 比如需要熟悉航线各港口的业务流程、各区域的贸易规则等。国际货代企业可以在分析自身资源的前提下对其货代经营线路进行优化, 集中力量做优势航线, 比如专做日韩、欧美航线等。除加强优势线路外还可以对某一类货代物品进行优势化。进出口时, 货物要进行检验检疫、报关、办理保险等, 需要提供大量相关文件或证书。对一些特殊的商品, 此过程可能比较复杂。货代企业可以就其某一类特别产品, 深入挖掘, 加快办理速度。
(3) 提升服务质量。随着消费多样化、流通高效化时代的到来, 成本不再是客户选择货代服务的唯一标准。货代企业可以通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细致化、创新化的服务, 提升服务质量。这要求站在客户的立场分析客户需求。比如利用GPS、RFID等现代化手段向客户提供跟踪系统, 方便客户查询货物运达状况等。通过提供优质服务逐步在行业中树立起品牌。提高服务质量, 还需要提高货代从业人员素质,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
3、多元化战略。
是指企业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领域或行业中经营, 生产或者提供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产品或服务。具体做法如下:
(1) 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晚, 其来源也比较复杂, 多数是从传统的储存、运输企业转型而来。长期以来, 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一直处于船、货之间, 以中间人的身份提供服务, 业务范围局限于订舱、报关、转运等简单环节性劳务。近年来, 一些大型国际货代企业也开始向第三方物流发展, 比如中外运、中远等。对我国的国际货代企业来说, 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提供增值服务能力, 由此增强核心能力, 发挥市场竞争优势。发展第三方物流, 就需要在原有货代业务上增加物流服务, 比如仓储、运输、配送流程设计等内容。这种提供全程物流的方式, 也即进行着相关多元化的战略。采取此种战略时可以根据自身硬件措施、服务水平等情况选择切入点, 寻求自我发展, 也可借助外部力量, 与其他企业建立联盟方式逐步迈入第三方物流。
(2) 投资与货代无关的业务。这实际是进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对于一些业务量极小处在生死边缘的小国际货代企业来说, 发现并进入一个高增长高利润的新行业反而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 可大大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
4、并购战略。并购就是兼并和收购。
(1) 被其他公司兼并。企业在相对平等基础上将相互的业务进行整合。企业之间通过合并, 同时有偿转移所有权和经营权, 实现资产、资源和要素合并的产权交易形式, 共同组成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统一经营的新公司。中小货代企业被大型货代企业兼并, 可以促进整个行业的资源整合;被第三方物流公司兼并, 则可以完善整个现代物流体系;被“国贸企业”兼并, 则延长了其价值链。
(2) 收购其他公司。国际货代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股份, 将被收购企业的业务纳入其战略投资组合。收购, 可以迅速增强企业实力、扩充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经营。
通过采取合适的战略, 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货代企业的竞争力, 使其更好地把握未来的经济发展脉搏。应该指出, 这些战略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 具体采用何种战略首先要对市场进行准确定位, 其次是分析国际货代企业的内外环境和现有资源。只有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充分考虑战略方案的可行性, 才能作出有利于国际货代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决策。
摘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我国国际货代面临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其发展战略。对我国国际货代企业来说, 可以选择一体化战略、加强型战略、多元化战略或并购战略。
关键词:国际货运代理,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洋.基于我国中小国际货代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商贸, 2010, (10) :180-182.
[2]海关总署.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29727.6亿美元[DB/OL].海关总署网站, 2010-12-27.
[3]张旭辉.第三方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12-214.
[4]揭筱纹.战略管理——概论、案例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5-9.
[5]汪武芽.国际货运代理面临的困境与战略转型[J].商业时代, 2008 (27) :28-29.
8.国际货代练习题 篇八
一、深圳国际货代业发展现状
1.金融风暴对国际货代行业影响巨大,行业利润下降
2008年以来,受全球性金融风暴袭击,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 60%的开放大国,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明显减缓,进出口货物集装箱量连年递增遭遇首次下降,各港口货量下跌,各航线普遍缺货,各船公司运价大幅度下跌,欧洲线概念上的海运运费几乎跌至零,船公司要依靠货币附加费和燃油附加费等杂费来弥补损失。国际货代企业在利润持续降低的同时遭遇货量下跌,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比任何时期都更为严峻。珠三角一带尤其是深圳、广州的货代企业生存非常艰难,已有企业出现裁员和倒闭现象。
2.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国际货代企业数量大增
虽然金融风暴的影响巨大,但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发展大国和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海运进出口箱量以每年近30%的速度递增,从而带动了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加快发展。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四年排名世界港口第四位,国际货代业为深圳集装箱吞吐量做出了重要贡献。据悉, 70%以上的集装箱是通过国际货代企业完成的。在良好的大形势下,近几年来深圳货代业发展迅速,货代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深圳货代企业目前约有6000余家,2005年仅为3000多家,平均每天新增1~2家货代企业。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有其深厚的产业背景,主要归因于深圳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和港口的兴旺。深圳国际货代业目前已成长起来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华运、华展、外代、景华峰、飞马国际5家深圳货代企业于2008年进入国家“国际货代物流百强”行列。
3.政府政策大力扶持
2004年起,国际货代企业不再需要政府审批,可直接办理注册,行业的准入门槛大为降低,许多加工贸易公司在政策放宽后,纷纷进入国际货代行业。新增的货代企业中,相当大部分比例是外资独资企业。2005年底,商务部下放了绝大部分外资独立设立国际货代企业的审批权,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深圳的国际货代企业有近半数是外资独资或合资的。货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外企货代安营深圳,促使深圳货代市场竞争逐步加剧。
4.物流企业功能日益完善,给国际货代业带来激烈竞争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物流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发展势头很好。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快递及货代企业等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例如中外运 、中远 、中海 、中铁、中邮等大型国有企业正积极地抓住市场经济发展机遇,由传统的货代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二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三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如UPS、DHL、FedEX、TNT等国际物流企业已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现代物流整体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现代物流对货代业形成的最大挑战是,它直接将供给主体和消费主体连接起来,使过去分散的海运、陆运、空运、仓储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比货代更全面、更系统的综合服务。
总体说来,深圳的国际货代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二、深圳市国际货代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货代行业规模小,服务水平有限,缺乏核心竞争力
截止2008年底,深圳市货代网点及企业有6000余家,但绝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只有一家企业达到15%的市场份额。大多数一级货代一般依托某一港口,只有少数公司如中外运、中远集团等建有全国性的服务网络。货代业总体规模比较小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大量的物流活动仍然停留在工商企业内部。以制造企业为例,其近80%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务是由企业自我服务系统和供应商承担的,只有20%的物流服务是由专业化物流企业提供的。
另外通过对深圳市的走访调查,发现多数货代企业只停留在代理概念上,尚不具备独立的增值服务能力。相当一部分货代企业是以皮包公司的形式存在,难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而随着CEPA的实施以及2005年底我国货代市场全面开放后,国外大型货代公司以及香港货代企业以各种形式涌入珠三角,它们一般拥有全球性的运输网络,得天独厚的资金优势、网络优势以及国际影响等,使得深圳的中小货代公司根本无法与其相抗衡,致使珠三角地区大部分货代市场被国外及香港货代企业所抢占。
2.基础设施及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货代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中的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可靠性低等问题无法得到根治。据有关资料显示,80%以上的货代企业缺乏IT产品,有85%的中小型货代企业对IT的应用只停留在单机商务应用上,如进行单证制作,网上获取信息等。货物追踪等其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服务及快速反应机制更显苍白。另外,有一定规模的货代企业建立有自己的仓库及处理中心,但存在建设水准不高、网点布局不合理、集约化与规模化水平低、设施总体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土货代企业管理与技术严重落后于国际著名货代企业。
3.出口导向性服务,出口情况变动大
货运虽然包括了进出口业务,但是货代(集中托运人)几乎以出口为主,而对于进口业务,货代仅发放提单或代收运费,较少参与进口报关业务。出口商在约定运送货物后,货物(产品)往往还在生产线上,所以货量发生变化的概率很高,运输意外、人为数据处理错误等情况极易造成相关信息的不准确,当发生更改航班、更改舱位及到货数量的变动时,情况更加严重,需重新申请查验,出口情况难以确认。货物如果未能如期送达,货代将不仅损失运费、报关费,甚至还须赔偿货主所蒙受的损失。
4.企业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目前,深圳乃至全国大多数货代企业没有健全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人员流动大,业务员跳槽后带走客户和货源,造成货代公司之间多因人员流动发生争议。外资货代企业全面进入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此外,我国的许多货代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不系统,在知识结构和层次上不能适应货代企业发展的新需要。
5.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尚不完善
货代的行业性质决定其存运作的过程中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非常突出,目前珠三角地区货运代理市场还不成熟,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使得政策、基础设施的规划都不能满足当前的货代发展,管理体制上还存在一定障碍,相关的融资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尚不完善。
三、深圳国际货代业发展的对策
1.集中业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专业化服务
货运代理业是专业性很强的服务行业,因此要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和层次,从服务项目的设计、提供和售后等方面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货代企业可以在空运、海运、租船、整箱、拼箱、仓储、分拨、单证操作等业务中选择一两项作为主业加强市场开发、规范企业管理、提高服务效益,与其他同行形成差异,通过做精做强,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化服务,最终成为市场领导
2.实行规模经营,走联合之路
对于小规模、管理较差、但尚有回旋余地的货代公司,可通过联合、合并、控股等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以资产和效益为纽带,打破地域、行业、企业等界限,在业务上通过空运销售代理、海运订舱代理等经营方式,促进货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在财务上,通过集中融资、吸纳外资和私营等民间资本,从资金上为推动战略联盟提供保障;在管理上,通过经理层年薪、竞争上岗等机制创新,加大货代横向之间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整合货代固有资源,推动其发展壮大,以联盟整体名义进行市场竞争。通过联盟,企业可提高信用等级向银行贷款,规避一定的经营风险,可购置先进物流技术设施发挥规模效应,投资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以较小的成本较大地改善信息化状况,实现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货物跟踪,实现效率化服务,降低单位物流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能力。
3.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网络经营
目前,我国货代企业普遍缺乏网络设施,而全球网络经营的优势是国际知名货代优于国内货代的最核心体现,联邦快递(FedEX)等一些跨国货代被形象地称为网络货代。我国货代企业走网络化经营之路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络平台,尤其开发海外网络,在保证CIF出口预付货源的同时争当FOB下国外买方的指定货运代理人,拓宽货源结构。第二,加快货运场站管理的电子化进程。货代企业要积极推广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尽快实现货运交易的电子化、网络化和高效化,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收集、存储,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活动进行有效地计划、控制、协调和管理,构筑无形的信息管理系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走深港结合之路
香港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货物转运中心之一和贸易自由港,货代业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发展较为成熟。香港的海运和空运能力都很强,几乎所有重要的船公司和航空公司都开通了航线,货运网络覆盖全球主要港口。同时,众多的国际物流公司和国际物流中心落脚香港,更带动香港的货代业的发展,从而使得香港的货代公司可以背靠大陆,面向全球,具备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香港的不足之处在于地域有限,各种资源成本较高,制造业远不及深圳发达。因此,香港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必须走与深圳及珠三角相结合的道路,向内地进行战略性扩张,优势互补,资源互补。而深圳的制造加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具备相关的规模,同时,众多跨国集团也将深圳作为加工基地或采购基地。深圳进出口贸易量逐年递增,上升迅猛。邻近的东莞,更是全球性的加工基地,其货物出口途径,主要通过深圳、香港或广州。
深圳依靠特区改革开放20年已取得的经济和科技优势,吸引来自全国的人才和资源,具有比香港更充足的劳动力来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深圳的国际海运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深圳港的集装箱运力排名全球第四,航线也越来越完善,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航线与香港相互补充和调剂,对整个华南的外向型经济形成强大的支撑。相比海运,深圳的航空运输就明显不如香港,也比不上广州,航班少,运力小,无优势可言,主要依赖于香港和广州。
所以,深港联手,有利于打造强大的区域优势。深圳西部通道的开通,充分体现了深港联合的大趋势和政府的战略性发展目标。深圳的货代,在香港航线上取得代理优势,具备完善的国际航线代理能力,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5.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无论是货代企业还是其他企业,其未来竞争的成败都取决于人才,人员流动大是货代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货代企业要规范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强化员工的激励机制,将员工的企业忠诚和职业忠诚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有利的环境留住人才,避免企业间人员的恶性竞争。此外,还要规范行业的培训,加大培训的投入力度,通过研修交流、在职学习、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语言水平。
6.规范货代业发展的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的规范更多的还是要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力量。政府部门在货代业发展中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高保障,集中精力从事行业的宏观管理及政策指导,完善货代业的管理法规,参照国际惯例,统一行业内的一些单证;加强国际货代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货主的管理,管住不法货代的源头,整顿非法货代的市场,制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同时,相关政策法规应促使我国货代企业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的同时,努力创新,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加快、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的前景下,机遇和挑战并存,深圳货代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并随着形势的变化适时地做出调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