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会道的弟弟学生作文(精选16篇)
1.能说会道的弟弟学生作文 篇一
在我的身边有许多人在关心着我,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我,善良慈祥的妈妈让我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认真工作的爸爸让我学会做事要耐心,调皮捣蛋的弟弟让我哭笑不得,特别是能说会道的妹妹给我印象深刻。
我的妹妹有一头黑漆漆的秀发,一双黑宝石般的眼睛,流露出一丝光芒,高高的鼻梁,一张红红的樱桃小嘴,能说会道,总是给我们逗得开怀大笑,笑起来还有两个小小的酒窝露出来,如果您不仔细看就发现不了那两个小酒窝了。
要说妹妹有什么特长,就要数她那张能说会道的嘴了。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我们一家子坐在院子中谈话,玩耍,太阳照在了大树上,从树叶间照出三四丝太阳光。妹妹在院子中,东张西望,突然听到了一阵铃声,她便问:“从哪来的声音?”妈妈说:“是手机中的声音。”她听后又问:“为什么你们都有手机,而我没有呢?”我说:“那你叫你妈妈买一个给你不就有了。”她在四望环绕看了看没有她妈妈。她便说:“妈妈跟我说,我还小不用手机,长大后又买。”妈妈听后说:“你的妈妈又不在你怎么问的?”妹妹思考后自豪的说:“她从前说的。”我们听了后,哭笑不得。
怎么样?我的妹妹够能说会道了吧!我因为有一个能说会道的妹妹,所以我们多了许多快乐。这个妹妹真是能说会道。
2.能说会道的弟弟学生作文 篇二
一、口语交际内容远离学生生活, 缺乏真实性和实用性
我们介绍世界名城或某种珍稀动物时, 往往因为学生没有实际的体验, 所以在教学时, 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 不是无话可说, 就是把口语交际变成了普通的看图说话, 丧失了课堂的生动与灵气。
二、口语交际只是单向的交流活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多个问题的互动交流无法进行, 课堂中学生不习惯与人互相交流, 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 东一句西一句, 看到什么说什么, 想到哪说到哪, 课堂呈现散而乱的状态。
三、教师只是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缺乏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 调控技巧不够
教师让部分学生牵着走, 影响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缺乏参与的全体性。因此导致学生的说话兴趣不浓, 使课堂缺乏纵深延伸, 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能力, 而是一种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 它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应变性和独创性。那么, 如何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有利时机,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尊重激励, 让学生言之有情
一般来说, 小学生是爱听爱说的。在他们与同伴玩耍时, 在与家人交谈时, 往往能无拘无束地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根据这一特点, 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说话的权利, 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其次,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口语交际的氛围。尊重和关爱学生, 平等待人, 让学生敢于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再次, 我们要重视利用和创设各种说话情境,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讲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例如, 一次训练课上, 我先与学生像拉家常一样谈谈家里平时有客人来吗?然后再请几名小同学分别演示主人和客人, 把招待客人的事表演出来, 最后让学生整理一下, 把“客人来了”这件事说好。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 学生又是说自己平时经常遇到的情况, 因此, 一个个畅所欲言, 课堂气氛活跃。
二、教给方法, 让学生言之有序
学生饶有兴趣地说, 往往能使讲述内容言之有物, 但这是说话的第一步, 真正要掌握说话的技能, 还必须做到言之有序。在教学中, 学生自由地说与教师有指导地说应该交替进行。如对低年级学生, 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完整话开始, 逐步过渡到说连贯的几句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 我们可以适当地提供些案例。例如, 一次关于“美”的讨论, 在认识了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之后, 我提供学生一个作品, 说的是一学生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 被踩的人当即破口大骂。然后我让学生说说, 你认为这个同学的言行美吗?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做?在讨论交流中, 既让学生领悟了如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见, 又明白了对人要有礼貌, 说话的态度要和蔼, 语气要合适等一些口语交际的艺术。
三、多途径训练, 让学生言之有物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在平常的训练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 看一看, 说一说
这里的“看”是指观察, 即让学生观察图画、观察实物、观察动作、观察自然等等, 然后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用口语表达出来。“看”与“说”是统一的, 看不好就很难说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新颖活泼, 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看图, 创设语言环境, 诱发学生说话, 是进行口语训练最有利的时机。
2. 画一画, 说一说
在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上,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富有思考性的提问, 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 给学生以更多的答问说话的机会, 使他们的口语更有针对性, 更有说理性, 更有条理性。例如, 第二册练习中的口语交际“春天来啦”, 教学时, 我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找春天”, 引导学生观察具有春天特征的事物, 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 先用彩笔画下自己找到的春天, 回来后, 把画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比一比谁找得多、谁说得好。最后回到课本上, 按顺序说说“春天来啦”。这样, 把课堂搬出教室, 走进自然, 学生乐于表达, 训练扎实有效。
3. 对一对, 说一说
低年级学生说话前言不搭后语, 这是常见的现象。为了让他们把话说得连贯,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相互联系的小问题, 采用提问的方式, 让学生逐一回答, 然后再把回答的话连起来说一段话。例如, 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小玩具, 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你有什么玩具?你最喜欢什么玩具?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玩具?学生以问题为线索, 就可以说出这样一段话:“我有塑料水枪、战斗陀螺、遥控汽车、变形金刚等玩具。我最喜欢的玩具是变形金刚, 因为它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4. 演一演, 说一说
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表现自己也是每个孩子本能的欲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巧妙地使他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中, 在自主合作的活动中全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形成“角色意识”, 从而自觉学说, 大胆表达。例如, 把“打电话”的口语交际训练置于模拟表演之中,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学生从实际生活中选取说话素材, 又将所学到的交际语言运用到生活中去, 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所指出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5. 玩一玩, 说一说
“儿童永远是生活在游戏中的。”儿童喜欢做游戏, 把口语交际训练融于各种游戏之中,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使每名学生都活跃起来, 增加了学生练说的机会, 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 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例如, 组织学生开展吹泡泡活动,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同学吹的动作、泡泡的颜色和形状, 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吹。接着, 趁学生余兴未尽, 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描述吹泡泡的语言训练,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 做一做, 说一说
苏霍姆林斯基的“做中学”告诉我们:儿童感知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是运动, 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动手做”。通过开展问路、购物、做客等课外实践活动, 引导他们把自己参加活动的所见、所想讲给同伴听, 由于有了“做”这个前提, 学生说起来就有内容可讲了。例如, 一次我组织学生到菜市场, 要求买几样菜, 看谁用的钱最少, 买的菜最好。学生们兴致勃勃, 询问价钱, 看菜的新鲜与否, 与菜商讨价还价。在完成买菜这一任务的同时, 学生也把日学生活中的随意交际变为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自我训练, 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这样做, 既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又让学生学会了生活技能, 丰富了生活经验。
另外, 口语交际也可以与我们的阅读教学紧密结合。例如,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可组织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讨论, 然后交流。学完一个故事后, 我们让学生复述。在处理班级的突发事时, 让学生来当“芝麻官”, 进行评价。在作文教学时, 让学生写前说话, 写后对他人及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 这些都是很好的说话训练机会。
总之, 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 口语交际的训练更应是多维度的。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只有多维度、立体化地进行训练, 口语交际才能让学生真正“能说会道”!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将以往的“听说训练”变为“口语交际”, 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 也是教学观念上的改变, 怎样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呢?文章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进而教给方法, 多途径进行训练, 以期让学生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3.让学生能说会道 篇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流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叶圣陶先生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只谈读写,不顾听说,实为一种病,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说,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因此,我们语文工作者应把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提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日程上来。
怎样才能提升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呢?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
一、朗读背诵法
朗读、背诵的要求是能连贯、准确地说出课文内容,是将书面语变成口头语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朗读、背诵既能练发音、练胆量、练口才、练表情,促进语言的规范化,语音的标准化,同时又能丰富词汇,丰富句式,增强记忆,增强语感,为更好地说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除朗读、背诵课本里的文章外,还要广泛朗读课外书籍,报刊上的文章,因此,语文教师应强化朗读、背诵的训练,并作好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督促。
二、内容复述法
课文内容的复述主要是将课文内容进行压缩,把握课文的情节、人物等,然后用简要语言按作者的原意表述出来。课文复述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提炼,敏锐地抓住课文的中心内容和写作重点。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说”。如在《猎狐》一文中,由于篇幅较长,在课堂上通篇进行朗读,时间上是不允许的,故而要求学生复述,通过复述,在易于把握人物对红狐态度的变化,理解人物性格特征的同时,就能很好地锻炼“说”的能力。
三、情节延伸法
情节延伸法即是按照课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将课文所叙故事之后的情节通过口头表达出来。例如上《皇帝的新装》一课,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将皇帝游行后将会发生什么事表达出来。实践证明,学生兴趣异常高涨,续述了各种各样的结局,并且都能根据原文情节进行再创造,说得通顺、生动、到位。同时,还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看图说文法
看图说文即根据出示的课文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把图片的内容在口头上表述出来。如上《一面》时,教师先出示鲁迅的画像,让学生观察后口述鲁迅的外貌,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然后和自己口头描述的进行比较。最后,还可让学生按文中的观察角度及描写顺序口述另一位同学或教师的外貌。这样,便使学生在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又加深了对课文外貌写作方法的理解。
五、课前演讲法
开展这个活动一般在上正课前,时间不用长,三分钟即可,使每个学生都有上台锻炼的机会,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演讲,既锻炼了口才,也锻炼了胆量,对听说读写都有促进作用。
演讲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为此,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查阅报刊杂志,寻找有关材料,为演讲作准备,促进了读,同时又因为要写一段演讲稿,这就促进了写。一个学生讲,其他同学听、评,同样促进了听与说。教师还可以及时进行评论,给予纠正,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六、学生先说法
课堂教学中,只有老师讲学生听不行,只有老师问学生答也不行。因为它们都是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现今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事实就是重“读写”而轻“听说”,到头来,学生就会不能“说”,也不能“道”。素质教育呼唤“以人为本”,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想,道出自己的情感。在学习语文,尤其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最好让学生先说,给学生一个“说”的自由空间。
除以上所述在课堂上的方法外,还可以在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朗诵比赛等等,可促使学生多去实践。
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这个“主体”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说话训练,定能培养出许多能“说”会“道”的高素质人才。
4.销售“能说会道”的误区 篇四
日 期:2011-5-23 14:57:09来 源:中国总裁培训网作 者:孙瑛
销售不是比口才,它是一个了解需求→分析需求→解决需求的过程,在不明客户意图的情况下口若悬河,必然导致销售的失败。而了解客户需 求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问,所以我们必须把句号变成问号。
陈太太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她,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情况特别关心。儿子6岁这年,她,准备给儿子建一个小小的书房,需要一套适合小孩子的书桌和书柜。她,首先选择的是一家全国知名家具的代理商。销售人员十分热情,他一见到陈太太,就迫不及待地介绍“您真的很有眼光。正如您现在所见到的,这套家具的设计是一流的,而且材料质地上来,这么豪华的家具放在您的家里,一定可以大大提升您的品位。”
陈太太只是冷淡地答了一句“这个,我倒不是很重视。你能给我讲讲它的具体构造吗?比如说高度、边角之类的„„”
销售员热情地回答说“当然可以,这套家具设计十分独特,其边角都是采取欧洲复古风格,里面还有好多小抽屉„„”
陈太太打断了他的话“这似乎并不是我最感兴趣的我比较关心„„”
销售员立刻接过她的话说“我知道您想说什么!这套家具采取了最典雅的象牙紫色,而且是用上来的木料,外面还有保护层,我敢保证它的使用寿命绝对在20年以上。”陈太太笑了笑,说““你说的这些,我都相信,也可以感觉得到。不过,我想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更关心孩子„„ ”
陈太太本想说“我更关心是否适合给孩子用。”然而没等她说完,销售员便抢过她的话说“我完全理解您的担忧。我们公司特别为这套家具配置了一些防护措施。这样,小孩子就不能在上面乱涂乱画了。而且,这还会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收藏品。此外,它还很漂亮,可以作为室内装饰品。如果您买全套的话,我们可以给您优惠价...”
陈太太打断了他的话“对不起,我想我不需要了,谢谢你!”
5.能说会道的弟弟学生作文 篇五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说话要清楚、要有条理,说话要具体。
3、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围绕标准评议自己,评价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做到说话清楚,要有条理,要具体。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搜集有关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的资料。(文字、图片、录音等。)
2、教师准备一些动物图片、录象片段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导语:同学们,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它们是的翠鸟,的海鸥,的蚂蚁,的大象。
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与人类和睦相处,帮助人类做事的动物明星。(教师演示动物图片或录象,并用一两句话从外形、生活习性、特有技能几方面加以介绍。)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动物明星评选会。通过你们的介绍要评出全班的.十大动物明星。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力求使你介绍的动物成为“明星。”
2、介绍方法:
(1)要想介绍这些动物,你想从几方面介绍。
(2)归纳小结:可介绍外形(包括形状、色彩、大小、体态、叫声等)
可介绍生活习性(吃、住、玩、喜好、性格等)
可介绍特有技能
可介绍有关它的传说。
可以抓一方面介绍,还可以把几方面结合起来介绍。
二、小组交流,进行评议:
1、公布评议条件:
说话清楚、有条理、介绍的具体、内容比较丰富,有意思。
2、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推选组内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评选明星。
1、推选主持人。
2、分组交流。
3、全班评议。
4、投票选举明星。
5、宣布评选结果。
笔下生辉:制作动物档案卡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应用文——建立档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归纳整理资料。
教学准备:
1、进一步丰富补充口语交际时准备的材料。
2、再搜集整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资料。(或评选的班上十大动物明星的资料。)
3、教师提供部分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在上节的口语交际课上,评选出了班上的十大动物明星。这节课我们准备给这些明星建立一份档案。请同学们看屏幕。
出示:动物小档案的图表
我们怎么填写好这份档案呢?
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分组讨论,怎么填写。
每组选择一位动物明星,大家试着填写。
2、分组展示,全班评议。
(1)评议要求:
填写清楚;能通过档案看出这种动物的特点,使人了解这种动物;语言清楚明白;内容比较具体。
(2)各组通过屏幕展示明星资料图表,全班按要求评议。
在评议中发现优点,发现问题,随机指导。
三、大胆创新,发展思维。
1、还有么形式可为动物建立档案?
建立档案袋
(1)把同种动物当案卡片放到一个袋里。(了解这类动物的特点。)
(2)把有关一种动物的文字材料、图片、光盘等资料放到档案袋中,外面贴上这种动物的档案卡片。(了解这一种动物各方面的信息。)
制作不同形式的档案卡片,如:
名称类别出生地帮助人们的故事
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
其它
2、你准备采取哪种形式做?
第一种:把班里十大动物明星做成档案卡片放入档案袋中。
第二种:为自己喜欢的任意一种动物制作档案。(把有关图片、文字等放入袋中,袋外贴档案卡片。)
第三种: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分类建档案卡片。
如:飞禽:鸽子、黄雀、黄鹂、麻雀
走兽:虎、狮、豹
家禽:鸡、鸭、猪、牛等
昆虫:蝴蝶、蜻蜓、蜜蜂
宠物:猫、狗等
四、布置制作,评选最佳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
2、全班展示
3、评选最佳,进行表扬。
6.弟弟作文夸夸我的弟弟作文 篇六
只见他手里拿个破碗,碗里贴着一小块发面,走到床前,弯下腰,伏下身,找了根粉笔头儿,去支碗,可是支了四、五次也没
忽然,二弟扯着嗓子叫起来:“大哥―,小弟一,来下象棋啊!小弟急忙摆手说:‘别嚷,来了!我一听,赶快朝里望去。果然,一只耗子不知从哪个角落里钻出来了。它个头不大,但肥得像个肉滚,全身毛茸茸的。它贼头贼脑地四处张望一阵后,便狡猾地围着碗转了一圈。然后,蹭地一声跳了进去。
7.能说会道的弟弟学生作文 篇七
【案例一】
支教的X老师执教“七颗钻石”和“狼专题”的部分激励性语言的运用:
“你想得真好, 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
“别紧张, 你的想法挺好, 能把想法说清楚吗?”
“你理解对了, 要是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别着急, 再想想, 你会想起来的。”
“你读得这么好, 老师真高兴, 教教同学, 当小老师行吗?”
“没关系, 老师相信你会改正。”
“这个故事同学们想不想表演一下?”
“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 XX同学请坐, 谁来帮帮他?”
“XX真聪明, 答到点子上了?”
“我们班同学们的知识就是丰富。”
“刚才的两个同学很勇敢, 谁还敢挑战他们?”
……
【案例二】
一位老师在执教“紫藤萝瀑布”, 与学生作如下对话:
师:大家预习时就知道, 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 生命垂危。按照常理, 作者这时候应该十分焦虑悲痛, 可老师不明白的是, 这种情况下, 为什么她看到紫藤萝还会产生“喜悦”的情绪, 这岂不是有违常理吗?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研究这个矛盾———一个焦虑悲痛的人怎会一下子变得“宁静”“喜悦”。
生:因为作者看见了美丽的紫藤萝花儿。
师:你是说, 只要看见美丽的花儿, 人们的悲痛之情就会缓解, 甚至还会转悲为喜吗?
生:不是, 只有遇见紫藤萝花才会这样。 (有学生露出疑惑沉思之色)
师:如果我们在医院门口都栽种紫藤萝花儿, 是不是心理诊所就都不需要了?栽种一些像瀑布一样的紫藤萝就可以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了嘛!
生: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见到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觉得花儿仿佛有了生命, 给人一种“在流动, 在欢笑, 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 所以会带走焦虑和悲痛。
师:但老师还是不明白, 为什么紫藤萝花儿就能够带走焦虑和悲痛呢?
生:虽然作者很是焦虑悲痛, 但文章后面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就是说, 个体生命虽然有止境。人类生命的长河却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作者从花的生命力中感悟到人生的美好。
在目前的日常语文教学中, 特别是有人在班级听课时, 我们都希望班上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多举手, 甚至有时在听课前一天特别叮嘱学生, 明天有领导和老师来听课, 课上一定要敢说、多说。在经过一番叮咛之后, 也许那堂教研课上孩子们举手的稍微多了几个, 但好景不长, 慢慢地, 课堂又会回到原来一样的沉寂状态。这种现状, 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 不得不令人反思。在平时的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我逐渐发现, 学生不愿说, 甚至到了高年级干脆不说的现状, 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自己造成的。
我想, 高效的课堂必定是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共同思考的课堂, 那就需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愿意倾听、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敢于站起来回答, 有想说、乐说的愿望。案例一中的X老师通过他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表达氛围, 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表达习惯,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语言对学生课堂表达欲望的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别紧张, 你的想法挺好, 能把想法说清楚吗?”———这位有“想法”的学生分明是一个很聪明, 但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别着急, 再想想, 你会想起来的。”———这应该是一个没有回答出问题的中等生或后进生。案例中X老师及时的鼓励性点评很好地呵护了那些基础薄弱, 不善言谈学生们的自尊, 让他们感觉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只要有了思考即便是答错了老师也是认可的, 再加上平时适时表扬这些学生的点滴进步, 包括他们课堂上经过思考后的好的、精彩的答案, 久而久之, 孩子们在课堂上就有了敢说、想说的欲望。X老师的两堂教研课上学生参与积极, 乐于表达, 特别是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都有举手表达的欲望, 这与老师平时重视学生课堂表达愿望, 对学生有效激励是分不开的。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师道尊严”, 但是, 殊不知, 这样会让学生更加害怕教师, 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想, 只有老师真正放下架子,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观, 发自内心地“移情”于学生,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分担他们的喜怒哀乐, 学生才会克服心理障碍, 对学习产生兴趣, 在课堂和课后敢说、乐说、善说。
其实, 让学生想说、乐说, 除了需重视对学生个体的鼓励性评价外, 还可以引入小组竞赛机制。我想, 在小组中引进竞赛机制对于调动学生表达愿望的作用丝毫不得小觑, 有不少中等生、后进生, 经过思考也能获得一些自己的感受, 可是他们向来是属于徘徊在“说”与“不说”之间的一类人, 现在引入小组竞赛机制后, 他能毫无疑问地选择“说”, 因为小组需要他“说”, 他“说”的动机能得到认可, 他不是为自己, 他是为集体而战斗。有很多学生向来没有信心主动回答问题, 可是现在的形势要求为了集体的荣誉必须站起来, 在小组竞赛或考核机制下, 他不站起来, 他的组员会“胁迫”他站起来, 几次之后, 他的声音就逐渐大起来了, 他的表达就能逐渐清晰起来, 此时老师适时地为他送去掌声, 沉默寡言的他就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表达得很好。当然, 个人评价也好, 小组激励也罢, 都是为了找出学生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问题, 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 对症下药, 找出应对解决的办法。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同的想法, 我们也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 而应该从中找出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找出问题的原因, 点评的范围也要全面、细致, 从内容、语言、态度、情感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进行评价。总之, 采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敢说、想说方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层层递进, 不断进步, 从而变得乐说、善说。当然, 我们解放学生的嘴巴, 方式还有许多, 比如让学生自评、互评、开放表达。总之, 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表达愿望的非智力因素都要充分运用起来。
当然, 让学生敢说、想说, 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对教师而言也许只是较低层次的要求, 运用于各门学科知识, 也许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因为老师们只要牢固树立一种对学生多鼓励、多激励的意识就可以了。但语文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 语文课堂上, 学生思维的广度、思考的深度对语文老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在平时的课堂上, 语文素养特别好的学生, 无需引领, 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教师的引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时精心设计问题, 充分考虑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种种生成。
在上面的案例二中, 我们发现, 这位老师很好地进行了有效的预设, 并非常重视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教者别具匠心的预设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让学生想表达, 乐于说。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是基于学生的思维现状而生成的。比如在老师提问“那么, 如果我们在医院门口都栽种紫藤萝花儿, 是不是心理诊所由都不需要了, 栽种一些像瀑布一样的紫藤萝就可以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了?”之后生答: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见到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觉得花儿仿佛有了生命, 给人一种“在流动, 在欢笑, 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 所以会带走焦虑和悲痛”。这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过程, 一个必然的、真实的过程。这种看似荒诞的提问, 实际上就是激发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的兴趣, 击败教师貌似强词夺理的设问。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中, 乐于思考, 并从文本中寻找答案, 有效表达。遗憾的是, 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上, 太缺少这种本来应该属于语文课的原汁原味的东西了。这样的追问, 这样的生成怎能不让学生产生对话的冲动以及强烈的表达愿望呢?
8.三分钟,让学生变得能说会道 篇八
【关键词】语文 口语训练 课前三分钟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存在着很多会听、会写,但就是不会说的学生,或许成绩会很好,但不会,也不敢合理而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遇到需要在大家面前发言,就感到手足无措,四肢僵硬,这样的学生已经不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所以,我尝试每堂课花“三分钟”来专门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三分钟”,实际上是指利用每节语文课开始的前三至五分钟,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大胆表达,以此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锻炼胆量。
一、“三分钟”的理论依据
传统教育中,“说”的能力训练长期缺失。“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语出《论语·里仁》,表现出了孔子“讷言”的主张,这正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内敛相吻合,着重于行动,鄙于多言,着重于深思,鄙于张扬。认为“多言,必会如世间之浮华般,虚幻不实。讷言,则会如久磨之宝剑般,锋锐难抵。”实际上,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例如《朱子家训》中的“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鬼谷子·本经符》中的“言多必有数短之处。”长期以来,这样的思想也对语文课堂形成了极大的影响,教学中总是以教师为主,一讲到底,学生永远只能是被动地接受。造就了大量只知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而现代社会,更需要新时代的人才既敏于行,也敏于言。
另外,在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所以,听说读写中的“说”的能力培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实际上是打破传统课堂老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这样做,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有利于课堂教学深入地开展。
二、“三分钟”的实施策略
1、形式多样,循序渐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所以,活动要能够坚持,兴趣很重要,而人们往往容易对不断重复的行为,所以活动形式应该要丰富多彩,太简单的活动会让学生觉得不屑一顾民,太难的活动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做好,所以,活动的设置应该多考虑初中的各个阶段特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让学生从中找到成就感,从而保持对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例如,我在实际操作中是这样安排的:
七年级的时候以讲成语故事为主。刚进初中的学生,往往充满了对新学校新同学的陌生感,同时,表达的欲望较强而分析归纳的能力较弱。讲故事一方面比较简单,易操作,另一方面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也能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迅速融入到新的集体之中。我往往要求他们在上课之前先将成语及其意思板书在黑板上,以便于其他同学背诵积累。
到了八年级,学生早已完成了初中生的角色适应,变得更成熟,却也因为青春期的到来而显得更叛逆。所以,在这一年里,我就结合国学教育,让学生来讲经典。八年级上册就选择《论语》,八年级下册选择的是《道德经》,学生提前一个星期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其中的一则,可以查阅资料,但是要自己完成观点的提炼,准备好发言稿,要求尽量能利用周末完成简单的PPT制作。之所以选择这两本经典,是希望学生能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思想熏陶下,成为谦恭有礼、胸怀宽阔的人,在八年级这个关键的一年里,树立起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也增加他们的国学积累,人文积淀,提高分析、综合,最后准确、大方地表达的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心志已基本成熟,开始要面临升学的压力,而且通过前面两年的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大大地提高。为了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我安排的是演讲的形式。九年级上册是事先确实好主题的演讲,主题由各小组商讨、提出,然后收集起来进行筛选,确定出一些学生感兴趣,又适合进行公开演讲的主题,仍然提前一个星期,由学生自己通过抽签的形式选出主题,准备好规范的演讲稿。九年级下册则主要是即兴的演讲,事先确定出一些在考场上也会经常出现的主题,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 “自信、自强”、“换个角度看问题”等,或者是一些时事热点,让学生在上课前抽取主题,迅速拟出提纲进行演讲,要求观点清晰,论述有理有据。
2、提前准备,确保效果
巴班斯基曾说过:“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學的最优化”。要达到“学的最优化”,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都应该提前准备。讲成语故事和讲经典,以及定题演讲,都提前一个星期开始准备,要求有规范的发言稿,避免无准备的临时上场。最后阶段的即兴演讲也应该至少有五分钟以上的准备时间,让学生能够理清思路。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克服紧张,发言效果也才能得到保证,不管是讲的同学,还是听的同学也才能从中有所收获。
3、指导激励,长期坚持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上台后如鱼得水,侃侃而谈;有的就结结巴巴,局促不安,可能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从来没有进行过类似的训练。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多从上台后的仪态、用语的规范方面对他们进行上台前的指导,让他们有方法可循,同时对于一些过于紧张的同学也要多进行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发言结束后,对于学生要进行以表扬为主,同时指出明显缺点的点评,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有更多的收获,这一环节最初应由老师来做,等学生熟悉过后就可以让学生来进行点评。
当然,除了指导与鼓励,营造适当的竞争机制也很重要。所以,在学生发言结束后,可以快速的通过举手的方式,来判断同学们对发言效果的认同度,然后根据票数的多少给他们加分。有了竞争,学生会更有动力。
总之,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于厚积薄发,绝非一日之寒,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当然也不例外,所以,课前三分钟的训练,一定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坚持进行,只有坚持,才能确保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9.描写弟弟的作文:淘气的弟弟 篇九
一天,我在客厅为妈妈做家务,突然,一阵声音传来“哇!“飞机飞了!”“啪!”一声,妈妈刚买的花瓶被弟弟打碎了。这是,妈妈来了说:"你真是笨手笨脚的,做个家务都做不好,还把我刚买的花瓶给打碎了。”我轻声的说道:“不是我……是弟弟。”妈妈说:“弟弟在院子里玩,怎么可能来客厅呢?”这是,弟弟正和爸爸小声的商量着对付我的“绝招”呢!弟弟说:“爸爸!等一会,哥哥问你我去哪时,你就说我去房间了。”
我生气地捡起破碎的花瓶,然后跑去找弟弟“报仇”,我问爸爸:“爸爸!弟弟到哪去了?”爸爸说:“弟弟去房间了。”我向房间跑去,刚开门,我就变成了“落汤鸡”。我气得吹头发瞪眼,这是弟弟还在哈哈大笑呢!
还有一次,妈妈在房间里睡午觉,弟弟知道妈妈在午睡,就拿着“化妆品”进入了房间……下午起床时,妈妈正准备洗脸,看到自己的模样:眼睛被弟弟用黑水笔画了眼影,嘴唇被涂了红水笔,在妈妈的额头上多了一颗“美人痣”。气得如火山爆发。然后就追着弟弟打。
10.调皮的弟弟-弟弟作文550字 篇十
满地的积木、小球、磁力片……各种玩具被扔得到处都是,看着让人头疼。不用猜就知道,这一定是我家的小调皮蛋扫荡过的战场。我摇摇头,叹了一口气,心情也和这天气一样,变得沉闷。我蹲下身子,熟练地将满地的玩具分类、整理,收回到玩具箱里,然后坐到书桌前写作业。
我才刚一坐下,“哐”的一声,门被推开了。接着是一阵嘈杂的脚步声——调皮蛋又带着他的朋友们来家里“大战”了。弟弟一进门,就“咚咚咚”地跑到玩具箱旁,紧接着是一阵熟悉的“哗啦哗啦”倒玩具的声音。我刚刚收拾好的房间,立马变得一片狼藉了。
我心里升起一种异样的感受,但什么也没说,继续做着我的题目。我遇到一个难题,刚有一点思路,却被弟弟的一声“我赢了”给打断了。我心中积累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了,转过身大喊:“你们给我出去!”然后起身将他们一个个推出门外,“砰”地一声关上门。
雨渐渐小了,窗外飘来一阵清鲜的空气。我继续埋头做题,但做着做着,突然觉得房间里似乎少了点什么,一时半会也想不起到底缺了什么。
突然,有人在敲我的房门。我打开门,看见一个矮小的身影,是弟弟。他小心翼翼地问我:“我能把我的玩具拿出来吗?”
我愣了一下,看着弟弟有点惶恐的眼神,我突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房间里少的,就是弟弟的欢笑。我们俩相处了这么久,他天天在我房间里玩闹,我已经习惯了他的欢声笑语,现在突然冷清了,我反而不习惯了。
回过神来,我轻声说:“你还是来这边玩吧!”说完,我回到了书桌前。
弟弟回到了他的玩具旁,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我写完作业,看着身后欢快的弟弟,喃喃道:“其实你也挺可爱的。”
11.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说会道” 篇十一
关键词: 中学数学 说数学 能力
学生数学课堂上“说”的能力是数学思考中的一个方面,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难点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表达思考过程和结果,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愿意说。因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它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课堂上学生的说和做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呢?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针对学生上课时喜欢安静地听,举手发言积极性不高,提出策略,以提高学生“说数学”的兴趣。
1.个性化评价,建立学生“说数学”的欲望。
(1)当一个问题抛出后,举手的学生比较少时,我会用这样的语言激励学生,如:“开动脑筋哦,比一比谁最勇敢,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再如:“这个问题老师也想不太明白,看看谁能当小老师,来教教大家。”
(2)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后,我的评价语是:“你说得真不错!老师为你鼓掌。”“小老师讲得真好,我们还想再听一遍,你能给大家再讲一遍吗?”“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解题思路真独特!”……
(3)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会说:“没关系,你再想一想,听听别的同学怎么说。”“虽然×××说错了,但老师觉得他很勇敢,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好样的。”防止学生间的嘲笑现象,通过换位思考教育学生嘲笑他人是不文明、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没有因为自己回答错误而生气,在课堂上自己真的可以畅所欲言自己的想法,哪怕说错了也没关系。
2.奖励“发言小卡片”,增强学生“说数学”的欲望。
发言小卡片,是我用彩色纸打印出来的,分两种颜色。
黄色上面写着:“你真棒,能大胆举手发言!”用来奖励给那些举手发言积极但问题并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目的是肯定他们积极参与思考和交流,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回答正确而心情失落。
红色上面写着:“你真棒,课堂上积极思考,回答正确!”用来奖励那些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
学生集齐10张小卡片,就能和老师换一张关于“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表扬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发现学生对小卡片很喜欢,课间或午间经常能看到有学生在整理自己的小卡片。我也能感受到学生拿着集齐的10张小卡片来和我换表扬信时的喜悦。有的学生还因此和家长有了一个约定,拿到几张表扬信可以有相应奖励,因此效果不错。
二、针对课堂上学生“说数学”的机会少,为学生创设各种“说数学”的机会。
1.订正错题时,“说”错误原因及思考过程。
学生订正错误时,经常会出现不看题目导致做错的情况,先擦掉再说。有的学生正因为没有找到错误的原因,第二遍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订正效率非常低下。因此,我对我的学生订正作业有两个要求:
(1)要求学生,拿到作业本时,先仔细看错误,不要盲目地擦掉,根据错误好好分析或思考我为什么错?错在哪里?然后开始书写正确答案。
(2)到我身边进行错题再批时,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错误原因,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同桌互说”的环节。
如:教学沪科版九年级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时,在初步认识相似三角形后,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我让同桌互相说相似三角形的含义;在自己动手创造相似三角形后,让同桌互相说自己创造的相似三角形的特征。
3.当小老师帮助同学“说”解题思路。
当学困生作业中出现很多错题时,我会请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忙,一对一地为学困生讲解。这样一来,优等生通过讲解题目意思,使自己的解题思路更清晰了,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还帮助了学困生。学困生听同学的讲解,由于避免了在老师身边紧张的心情,因此比在老师身边听得更好、更有效。
三、针对学生不会说,说不清楚,教会学生“说数学”的方法。
1.重复老师和同学的话,让学生说得完整。
模仿是一种很好的练习说话的方式。学困生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较弱,对一些比较难表达的语句,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特意强调比一比谁的耳朵最亮?老师讲完后请你来讲给大家听,看谁听得最认真,能重复×××的话。如下面这道题:
“植树节这天,老师带领24名女生和32名男生到植物园种树,老师把这些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男生人数都相等,请问,这56名同学最多分成几组?”
这道题的答句比较难说,请了几位学生都不能说完整。于是我就示范说:“24、32、56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所以56名同学最多能分成8组,每组3个女生,4个男生。”然后我指着算式,先请说话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说,再请不太会说的学生模仿着前面的学生把话讲完整、讲清楚。
2.评价老师和同伴的回答,让学生说得精彩。
针对老师或学生的回答,能合理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评价他人说得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进行辩论,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能达到互相启发的效果,还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动性。因为在与他人的争论中,要想获胜,就得让自己思维敏捷,脑筋动得快。因此在课堂中我经常这样问学生:你觉得×××说得怎样?这样的解决思路可以吗?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数学语言就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掌握好数学语言是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加强学生“说”数学的训练,就是提高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通过“说”数学的训练,学生练出了口才,练出了胆量,更练出了智慧。
参考文献:
[1]张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0(19).
[2]王晓红.数学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1(05).
12.让学生乐学、会问、能说、创新 篇十二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学习,以学习为乐
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刺激便是对所学材料的爱好与兴趣。讲课过程中要摆脱僵硬化知识的约束,从丰富而多彩的生活中选取有用的教学资源,建立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要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学了这些知识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政治教材中设计的一些课题、插图,引入的故事、名人名言……都非常贴近生活,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有趣,学生便会喜欢学习,故而学习便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二、鼓励质疑,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不管你学什么样的知识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都这样说,学问就是一边学习一边问。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产生疑问,百思也不得其解,这就需要你把思考中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都来讨论,进行解决,问题一旦解决了,学生就会进步,老师要经常鼓励学生思考,更要鼓励学生提问题,提的问题越多,钻得便越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
三、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会说、会表达
语言就像是人的衣服,那思维便是我们的身体。人要打扮,思维要表达,就需要语言。好多学生可能会思考,但并不一定会表达。即“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状,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错了不能批评。这是因为他不说,老师就不知道他学得怎么样,老师要创造,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大胆发言,把知识呈现方式多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表达,学会表达。说一说、讲一讲便是要学生能够清楚地讲出来,这就能证明他真正懂了。
四、留下思维空间,让学生创新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善于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和空间,给学生一个进行思考和表现、张扬个性的机会。这是学生巨大潜能发挥作用的时空。
13.淘气的弟弟-弟弟作文550字 篇十三
我们家有个“淘气大王”,那就是我的弟弟。我这个弟弟,不管怎么教育,到头来还是死性不改。你们想知道弟弟有多淘气吗?我现在就来告诉你们。
有一次,爸爸妈妈出门有事,留下我和弟弟两个人在家。我正收拾自己的书桌,这时弟弟慢吞吞地走过来,神情沮丧地说:“哥哥,哥哥,我要出去玩。”“什么?”我坚定地说,“不行,要等爸爸妈妈回来咱们才能出去。”弟弟不服气地说:“不嘛,不嘛,我就要出去玩!”他嘟着嘴巴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说完还躺在地上滚来滚去,他滚到桌角下重重地撞上去,差点打破桌面上妈妈的花瓶。我赶紧跑过去把花瓶挪了一个新位置。弟弟赌气说道:“如果你不带我出去玩,我就在家里搞破坏。”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了弟弟一个玩具,弟弟看都不看一眼,把玩具一把摔在了地上。我叹了口气,突然脑袋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我拿起平板假装给妈妈打电话,一边来回走一边对着平板说:“弟弟差点把您的花瓶打碎了……”弟弟见状,吓了一身冷汗,连忙后退。这一招终于让弟弟安静了许多,我心想:总算是治住他了。
还有一次,我带他去小区楼下的游乐场玩。结尾丢个垃圾一转身的功夫,弟弟就不见了。我着急地来回找,可是连他的影子都没看到。我急得团团转,心想:他会不会被带走了?我不敢往下想,感觉冷汗都出来了。就在这时,我的耳边传来弟弟的声音:“哥哥你太笨了!”弟弟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冲着我哈哈大笑,笑完还对我做鬼脸,弄得我哭笑不得。
14.能说会道的弟弟学生作文 篇十四
一、会道门党员问题严重
1950年12月19日取缔运动开始后,北京市委要求所有会道门党员对组织忠诚老实,坦白自己的经历。此后的统计显示,会道门党员的问题十分突出。
截止到1951年1月31日,第十区共有129名会道门党员,占全区711名党员的18.2%;共有236名会道门团员,占全区1292名团员的18.8%;党员训练班(其学员为有可能被发展入党的积极分子)的329名学员中,曾入会道门者达36%[2]。整个第十区会道门道徒登记总人数为14544人,占全区123490人的11.7%[2]。可见会道门道徒在党团员中所占比例远高于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党员训练班中所占比例更是惊人,超过了三分之一。干部方面,第十区的农村干部中有12个党支书、18个团支书、15个村街长、6个农会主任是会道门道徒。区级机关中,公安局有91人(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区政府有5人、区委会有2人、区工会有1人参加过会道门[2]。
第十一区农村党员中参加一贯道者79人,参加其他会道门者44人,共123人,占总数的25%,向组织坦白者55人。农村团员中参加一贯道者161人,参加其他会道门者16人,共177人,占农村团员总数的22.2%,向组织坦白者40人[3]248。
第十三区的398个农村党员中有92人参加过一贯道,占总数的23%(包括支委24人),有52人入党时未向组织声明。1170个团员中,入道的有198人,占总数的17%(包括支委44人),有107人入团时未向组织声明[4]。
第十五区公安分局中,有29人曾参加过会道门,占干警总数的23%,曾向组织声明者仅9人[5]。个别村的会道门党员甚至占了压倒性多数,如第十五区衙门口村有70%的党团员、村干部是一贯道成员;第十区小庄村的农会主任兼支书、村长等干部几乎都是一贯道成员,黑桥村的党团员基本被正字会操纵,相互闹意见,开不起大会,也不过组织生活[5]。
全市机关、工矿、企业、学校(包括一部分中央级的)内部计道徒13356人,道首380人,其中有党员782人,团员1500人。西郊德王庙党支部13个党员中有7人是一贯道成员,市公安局约有1100名一贯道成员[6]261。在北京市政府下属二十四个单位中,共有1246人坦白曾入过一贯道(党员41人,团员67人),其中竟然有433名干部。在干部中,新参加工作者243人,占总数的56.12%[7]。
截止到1951年2月10日,北京郊区共有92169名一贯道道徒退道,3427名道首登记,共计95596人[5]。截止到3月16日,北京市共逮捕了道首381人,登记点传师720人,坛主4775人,三才663人,一般道徒声明退道178074人,共计184613人[6]261。当时北京郊区人口为646270人[8],总人口为1957424人[9]。根据以上数据,北京郊区一贯道道徒占总人口比例约为14.8%,全市一贯道道徒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9.4%。结合前文可以看出,无论在郊区还是全市,会道门道徒在党团员中所占比例都比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高出不少。
会道门党员的问题令北京市委深感头痛,正如市公安局所说:“虽然不能说所有这些分子都会进行破坏活动,但留在内部,如不给予妥当的处理,将会给敌人留下一个很大的空隙。”[6]262董必武曾说:“我们党员是群众中的觉悟分子。”[10]58为何本应该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无神论武装自己头脑的党员,反而更容易加入会道门呢?
二、原因分析
造成会道门党员数量众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因为解放战争胜利的速度出乎意料,中共在迅速掌握全国政权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党员及干部数量的严重不足。1948年10月10日,毛泽东指出:“中国地方甚大,人口甚多,革命战争发展甚快,而我们的干部供应甚感不足,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第三年内干部的准备,虽然大部分应当依靠老的解放区,但是必须同时注意从国民党统治的大城市去吸收。”[11]1347于是,中共组织在建国前后经历了一次迅速扩大,准入标准降低,审查不严格,将一些并不具备资格的人吸收入党甚至提干。《人民日报》指出:“北京市的党组织在解放后,曾因大量发展,有一部分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来不及经过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教育,便被吸收入党了。其中有些党员至今对党的性质认识不清,对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了解不正确……另外还有个别阶级异己分子也乘机混入我们党内。”[12]
其次,“新解放区”的客观实际导致中共无法对新加入的党员进行严格筛选。建国前后,中共在进入一片新地区之初,由于组织基础薄弱(尤其在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本地出身的党团员很少,对当地情况不了解,开展工作必须依靠当地积极分子的力量。这些积极分子大多是本地的中下层人物(上层人物如乡绅、地主、富农属于中共斗争的对象),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长于口才、能说会道、思维活络、热心公共事务,具有一定的威望,是当地的“能人”。这些“能人”往往又是之前会道门在当地发展时重点笼络的对象,因此他们多为会道门道徒。为了尽快开展建政、土改、支前等工作,新建立的中共政权无暇去考察积极分子们的其他身份,反而因为他们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而将其吸收入党、提干。但在土改完成、政权基础巩固后,中共即重新强调组织的纯洁性,开始审查这些加入过会道门的党员干部的可靠性。北京市第四区卫生委员会第一分会委员侯善田,自卫生分会成立后即参加工作,平时表现很积极,开会时发言也很踊跃。取缔运动开始后,他被查出是一贯道坛主,遂遭逮捕。第四区区委称在侯被捕后才发现他言行不一致,想通过卫生委员会的工作来开展反革命活动,并承认平时对各分会委员的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为此,第四区计划培养新的积极分子,并逐步了解各委员的情况[13]。第十二区靛厂村高法海,平时能说会道,当过三年和尚,是该村童子会会头,中共建政后曾组织过担架队并当过副村长,是村中活跃人物,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取缔运动开始后,他被查出是一贯道诚化坛坛主。高法海由于不了解政策,害怕遭到严厉处罚,遂服毒自杀[14]。
“能人”进入中共基层政权的情况在全国十分普遍。1949年12月,中共接管了位于重庆以东359公里处平县山阳区下属的驯鹿乡,镇压了原乡长,继任的乡长兼乡农会主任李西明并非共产党员,而是第八保下保的一个贫农。他能够出任乡长,一是当地共产党员较少,二是他本人出身贫穷,能说会道,在本地具有一定的人望,是地方帮会组织的头目(位居“汉流大爷”),因而被区公所确定为驯鹿乡新旧乡政交接的过渡人物。出于同样的原因,中农出身的乡村医生严本立也被选为第八保农会的第一任主任[15]。在后来的运动中,他们都被清除出了当地政权。
三、中共对会道门党员的处理
运动开始后,第十区区委公开宣布了对会道门党员的处理意见,可以看作是当时的通用办法:(1)取缔运动中向组织坦白、退道者,不予追究,但应批评其加入会道门是不对的。(2)运动中不坦白或者在党员训练班不退道而回村后才提出者,应予处分,(党训班)组长以上职务者撤职,候补党员延长候补期,正式党员应予警告。(3)入党后又加入会道门者,应予开除[16]。
很多会道门党员积极表明态度,愿意与会道门一刀两断,并以实际行动来协助取缔。他们在党委的号召下率先退道,并在群众面前现身说法,讲述道内情况。第十区青年团安定门外支部韩长瑞在全区支委大会上主动发言:“我加入过一贯道,我对一贯道的内幕都知道。我回去首先脱道,再以事实都向大家说。”[17]北京市人民法院执行员翟绍会在全院大会上讲述了自己十八岁即加入一贯道的经过,并指认出他知道的道徒[18]。通过这些退道的党员,各级党委了解到很多会道门的内部信息,为取缔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此外,已退道的党员们还积极去劝说别的道徒。由于他们与道徒有相同的经历,多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解释问题、消除顾虑,并以自己作为实例,被劝说者也不会抱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因此劝说效果很好。第十区的党员道徒刘德泉在开会时对本地坛主说:“你可以讲出来,我是村长,包你讲出来没事。”[16]来广营团员崔玉龄对道徒们说:“退道没关系,我也参加过一贯道,只要我们向村政府声明退道,不再信,这不就是完了吗?布告上写得很清楚,咱们是被欺骗入道的,到村政府一声明不信了,不再活动,就没有事了。”[19]一个好的积极道徒经常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八里庄团支书吴魁荣声明退道后,连带14人一起退道,其中团员8人,青年群众6人[20]。这些党员发挥的作用可用“以道反道”四个字来概括,他们是取缔运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助力。
也有一些觉悟较低的党员抗拒取缔,如十三区青龙桥党员赵荣,以前给坛主王元当长工,入道后给王元摆佛堂、办事,在取缔运动中不但不坦白,反阻止其他党员道徒坦白[5]。在山东平邑县,甚至有党员表示“宁退党,不退道”[21]。对这些人,各级党委的态度很坚决———开除党籍及其他行政职务,有违法行为者交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般来说,北京市各级党委对会道门党员的处理比较宽松,公开声明退道即可,事后不加歧视。不过也有例外,如北京市政府提出要对会道门党员“长期进行教育改造工作”,使他们不仅在组织上退道,也要在思想上退道,而且机要部门已坦白的一贯道徒应予以调整,以防泄露机密[7]。这是因为市政府地位特殊,必须保证组织绝对纯洁。
不过,取缔运动并没有将会道门党员完全清除,存在一些漏网之鱼。档案显示,京西矿区所辖十字道、南樱桃、安家庄等乡的政权组织全部被后天道控制。例如十字道乡有90%以上的户都在道,26名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有20名是道徒,乡人民委员会中包括乡长、财政主任、生产主任、文教主任等主要干部在内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是后天道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分子。他们对上级组织采用两面手法来隐瞒身份,一直到1955年整顿合作社时才被发现[22]。
四、小结
会道门党员问题,反映了建国初期很多党员疏于学习,对共产党的纪律、理论了解不深的问题。这在当时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下面这个事例。北京第十四区南湖渠团支部蔡文踦,土改时非常积极,当时被指定为团支书。他在土改中分得一辆胶皮车,一头骡子,做起了运输买卖,很赚钱。于是他不再管团里的事,并要求撤换他的支书职务,不然他就退团。经组织教育无果后,蔡文踦的支书职务被撤掉,此后他不再开会,也不交团费,被视为落后分子[23]。当时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积极分子和农村干部在土改中分得生产资料后,一心埋头于生产致富,不问政治,甚至要求辞去职务的现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湖南省委及《新湖南报》关于“李四喜思想”的大讨论。农民是小生产者,具有自私、狭隘等落后的思想观念,必须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这是《新湖南报》关于“李四喜思想”讨论得出的基本结论[24]。但不能否认的是,产生这种“松气退坡”思想的人大部分都是建国后被吸收入党和提干的积极分子,“李四喜”的原型朱中立就是长沙十五区农裕乡一个在建国后各种群众运动和土地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农民积极分子。
15.能说会道也莫言(范文) 篇十五
胡殷红
①莫言的责编拉着我第一次去见莫言,是他的小说《檀香刑》刚刚交到出版社。他虽名“莫言”,我却早已“如雷贯耳”。很早之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到北京,我们中国作协宴请他时,除了鲁迅外,他居然百里挑一地只赞美了莫言,而且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
②莫言笑眯眯坐在我对面,长成那样不能怨他,头发稀疏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挺壮一老爷们儿在前额头上别个彩色发卡,他自己是免得头发阻碍视力,而置别人的视觉感受于不顾就是他的不对了。伸出手来握,在他几十年的老手上,居然看到了儿童般的“胖窝窝”,翘起“二郎腿”,一只肉脚把旧皮鞋撑得鼓鼓囊囊。他的样子自由自在,可笑又可爱:烧包加得瑟。
③莫言看我直勾勾地盯着他脑袋,憨态可掬地摸摸发卡,像怕我伸手把那劳什子扯下来,其实我也没那么勇。你想啊,挺著名的一个人物了,仍能保持身心的悠然自得,容易嘛!聊到他的中短篇,尤其是说到《透明的红萝卜》,我慷慨地奉献了我能表达出的所有溢美之词。然后,不无遗憾地问他,看样子你以后就写长篇了?没想到,我只问一句,莫言回了我一堆:长中短什么都写,三匹马拉车。我总得从我熟悉的生活写起吧,自己身边的人,自己的亲人都是我小说中的人物。高密东北乡是我的故乡,屋边的街、村口的树、流淌的河,身边熟悉的一切总在我脑子里转。写别的地方,我也写不像啊。只要写长篇我都回老家,触景才生情嘛。
④莫言极狡猾地在媒体面前制造了一个不爱说话的“谎言”。其实,莫言嘴皮子利索得很,莫言“名不符实”。就说他在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的演说吧,那叫一个“全球化”,那叫一个得体,那叫一个轰动。莫言告诉我说,他的笔名是自己取的,是因为小时候动手打不过别人,就编顺口溜骂人,学校告到家里来,被爹娘合伙暴打过一顿。噢,莫言是记住了那次为多话而挨的打。开始写小说,就把名字里的一个“谟”字拆开用,想警示自己少说话。我们聊了一个中午,我挤兑他这著名作家抽的是假烟,戴的是假名表,穿的也是假名牌,他这次回答倒简约了:可以省钱嘛。看来,别说见记者,他就是上电视,也是冬天大棉裤小棉袄,夏天布衬衫旧军裤,衣着审美水平“相当凑合”。
⑤30年前,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百年孤独》对莫言的影响可谓“巨大”。但30年后,莫言读到了它的不足,这表明了莫言的进步。他觉得马尔克斯和他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所以,提到“重复”这个问题,莫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且列数“老马”作品中的不足时,真能算倒背如流。
⑥在《十月》杂志颁奖会上,莫言的《生死疲劳》拔了头筹。他把古典小说章回体做成小说各章标题,有人说他是“旧瓶装新酒,故弄玄虚”,可这个小伎俩确实是奏效了。尽管我也觉得莫言这么个写法,跟穿旗袍骑自行车似的。对此,莫言给了记者们一个非常合理的说法:我不是想创新出奇,是出于技术上的考虑。章回体的标题字数多,能全面地把这一章的内容概括出来,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我的小说怀念起中国古典文学。大家听听,想通过个小标题就能让现代“哄客”们怀念古典文学,他也太会说辞了。但我确实认为,他让一个地主“猪狗不如”地“千年等一回”,等着做牛、做驴、做猪、做狗、做猴,这种奇思妙想只有莫言那个大脑袋能想出来,看似写历史,又像写现实。这部作品中,有让人读来笑得喷饭、也让人想哭的语言艺术,不服不行。可以说,莫言的每部小说都是语言狂欢,感觉诡异,并且颇具庄子“鲲鹏万里”的想象力,细体味,含意都挺深的。正如他著文说他是在“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⑦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与他本人的经历、性格、气质、心理密切相关。莫言从小懦弱,家里穷,常受人欺负,胆子还小,别说杀鸡,连看杀鸡都不敢,但他的作品却总是“杀气腾腾”。这要按心理学家分析,那一定是他童年“印痕”造成的,难怪他明明能说会道,又总要求自己“莫言”呢!
(选自《名人传记》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6.(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京赴作协宴会时只赞美了莫言,并特别“精确”地把莫言的短篇小说列入世界前五位。B.莫言见到“我”时头上别着彩色发卡,是免得头发乱,并阻碍视力,他自己并不在意形象如何,但是怕我伸手把那彩色发卡扯下来。
C.魔幻现实主义曾在中国风行一时。莫言读到《百年孤独》时就认识到了它的不足,认识到了马尔克斯和自己有共同的缺点——都把短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了。
D.莫言从小懦弱,家里穷,常受人欺负,胆子还小,但他的作品却总是“杀气腾腾”;这种矛盾性也体现在他明明能说会道,却又要求自己“莫言”。
E.本文作者在写自己采访莫言时,通过外貌、神态、动作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来展示出作家莫言独特的个性特征。
(2)文章②③④段文字写出了莫言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请赏析第⑥段划线语句“尽管我也觉得莫言这么个写法,跟穿旗袍骑自行车似的”,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16.(1)选D项2分,选E项2分。(A项还有鲁迅。B项原文是“像怕我伸手把那彩色发卡取下来”。C项30年后,莫言认识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不足。)(2)①率性自然、自由自在、可爱:一壮老爷们儿在前额头上别个彩色发卡。笑眯眯坐在我对面,握手让人看到了儿童般的“胖窝窝”,翘起“二郎腿”,一只肉脚把旧皮鞋撑得鼓鼓囊囊。憨态可掬地摸摸发卡。②生活俭朴:见记者穿破皮鞋,抽的烟、戴的表、穿的衣服都不讲究。造型保持冬天大棉裤小棉袄,夏天布衬衫旧军裤。③善于自警:嘴皮子利索、演说有“全球化”境界,但以笔名“莫言”来警示自己少说话。
(3)①含义:用“穿旗袍骑自行车”的比喻手法,(1分)写出了莫言小说的现代性内容与古典小说章回体式的小说各章标题的巨大反差,使得语言更形象生动。(2分)
16.描写弟弟的作文:淘气的弟弟 篇十六
暑假的第7天,家里的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心里便哀嚎了。我的天啊!他怎么来了,我的好日子到头了!原来阿姨她们有事情去忙了,让弟弟在我家住几天。接下来,好戏开演!
早上,当我还在甜甜入睡时,弟弟已经醒了,他蹑手蹑脚地走到我身边,一把抓住我的头发,上下摆动,还一边说:“哦—骑马啦!骑马啦!”我从梦中惊醒,正想发火,可弟弟却笑嘻嘻地跑开了,我只能憋着一肚子气。
中午,不知怎么的,弟弟发现了我的零食,吵着闹着要吃,我对他说:“你先午睡,午睡睡好后再给你吃!”他不肯,我只能吓他:“如果你不睡,我就把你卖掉!”他一听,呆了几秒,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一惊,安慰他说:“不哭不哭,姐姐给你吃东西。”他一听,立刻停止了哭声,说:“真的吗?”他的眼睛大大地看着我。我晕!他太会见机行事了。
晚上,我们吃好了饭,准备睡觉了。可弟弟好像还不想睡,还精神饱满地给我们唱起歌来,听着他那噪音,真是毛骨悚然。等他歌唱完了,我想:终于可以睡了吧。可是,他竟然眼睛发光地拉着我的手说:“姐姐,我们跳舞吧!”我刚想说不,可看着它发光的眼睛,便答应了下来。和他跳完舞后,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唉!他什么时候走啊!
【能说会道的弟弟学生作文】推荐阅读:
我的弟弟小学生作文650字06-10
小学生作文我的多才弟弟08-29
四年级学生写我的弟弟的作文500字09-20
淘气的弟弟作文300字06-14
可爱的弟弟150字作文06-15
弟弟的趣事优秀作文08-23
我的弟弟作文600字09-15
描写人物的作文:我的弟弟10-30
我的弟弟辰辰作文06-21
我淘气的弟弟三年级作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