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材分析(14篇)
1.记承天寺夜游教材分析 篇一
《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诵读,积累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赏读,欣赏月夜美景
情感目标:悟读,体会作者闲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月亮始终受到文人的青睐,一缕月光勾起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一轮月光更能勾起文人的觅友之情,平凡的月光牵动着文人的情肠。正是那一缕月光引着文人苏轼夜游承天寺,写下了著名的《记承天寺夜游》。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去游览承天寺,好,一同走进文本《记承天寺夜游》。
二、学习任务:
1、诵读:积累文言词语
2、赏读:欣赏月夜美景
3、悟读:体会作者闲情
三、初读
1、学生听一遍录音,并读准字音和节奏。
2、师生解决听录音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太把握的字音和节奏问题。
例如: “藻(zǎo)”“荇(xìng)”的读音,“藻”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遂(suì)”不是“遂(suí)”
3、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听他能否读准节奏?
4、教师做评论,并强调个别句子的节奏问题,例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第一处停顿应该在哪里?
5、鼓励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
四、知文意
1、在熟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结合课下注释自通课文,有问题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解决,并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词句疑难标画出来。自学完成后大家讨论,由老师或别的同学给予帮助,来解决所存在的疑问。
2、交流自学成果,并请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通过此环节解决较难的文言词语,并借此机会给学生加强积累文言词语来解决问题的理念 例如:(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的“遂”怎么解释?
学过的文言文《孙权劝学》中“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遂”就翻译为“于是”(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耳”,译为“ 罢了”(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口技》中“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的“但”就译为“只是”
(4)、“盖竹柏影也”中的“盖”、《狼》中“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盖”原来)(5)、“月色入户” 《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户”就译为“门”
2、通过一组抢答,检测同学们在翻译句子方面的自学成果(1)、出示:念无与为乐者 抢答:想到没有与自己一同游乐的人(2)、出示:庭下如积水空明
抢答:月光照在院子里,像一潭积水一样清澈透明,(3)、出示:,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抢答:水中的藻荇等水草交错纵横,仔细一看,原来是竹柏的影子。(4)、出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男生抢答: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教师在学生抢答后做简单的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
五、品闲情
1、在检查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苏轼和张怀民两个闲人夜游承天寺欣赏月下美景的故事)
2、在第一题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 “闲”该如何理解?可以用组词的形式解释。(清闲、闲情、闲趣、闲暇、闲愁、闲置)
3、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闲”藏在哪些句子里。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让学生前后四人形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投影】此部分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引导。
(1)“闲”字藏在“解衣欲睡”一句中,因为与前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连起来,让我们感觉,到了晚上,苏轼就睡觉,说明他很清闲。
(2)“闲”字藏在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句中,因为他本来就要睡觉了,突然看到月光很美,然后便出去观赏月色,可以看出他有闲暇。(引导学生试着用欢快的语气读出这种闲情雅致)
(3)“闲”字藏在“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中,因为“步”是散步的意思,说明他很悠闲。(4)“闲”字藏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中,因为苏轼能将月色写得如此细致、美丽,能将竹柏的影子观察得如此仔细,表明他很有闲暇,很有闲情雅致。
4、有人曾评价此句用墨高明之处在于“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你能读出月光隐身在哪些地方吗?
(1)隐身在“盖竹柏影也”中,因为没有月光就没有影子。
(2)隐身在“如积水空明”中,我认为月光皎洁、明亮,从“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明”字看出,空就是没有,写出了月色的清澈,就像没有一样。
5、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既然月光那么的澄澈透明,去掉“如”行不行 【投影】(如是好像的意思,是比喻,是不真实的,是作者的相像。如果删掉,就与事实不相符,如字表达的是作者的一种想象,本身没有水,其实是作者把月光照射的庭院里比作有水,以此表现月光之明,之美。)
6、朗读这美妙的句子,第二次朗读时去掉“盖”字,第三次加上“盖”字再读,把“盖”字读得重一些,拖得长一些。体会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直到体会出“盖”字是“原来”的意思,写出了作者的恍然大悟,藻荇原来是竹柏的影子。)(摇曳在风中的竹柏经过月光的照射,影子投在庭院里,形成一处在水中摇摆的动景,与积水空明的静景相结合,是动静结合的写法。)
7、读一读这句美景,注意语气要舒缓些,面有喜色。读出了月色的空明澄澈,读出竹柏的清丽淡雅。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然后用自己的话来将想象到的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如果你喜欢绘画的话可以将想象到的画下来,以画代写。(2分钟后,学生展示。)
(1)月光在漆黑的庭院中洒下银色的光辉,苏轼和张怀民来到院中,月光照在地面上亮闪闪的,像水面一样澄澈、明亮,院子旁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映在月光中,参差披拂,宛若水中的藻荇,非常美丽。
可以做简要评价:你写出了那晚皎洁的月光和淡雅的竹柏。
(2)清幽的月光落在地上,脚下,像积水一样清澈、明静,水中布满了灰色的柔软,水草一般随风飘动,在那银色的水中变幻着,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啊,淡雅的影在空明中,显得越发醒目了,衬着月夜的特有的宁静和独具的自由。那院中,同样自由、清闲的苏轼和张怀民在正在悠闲漫步。
8、你不仅读懂了那夜的景,也读懂了那夜的人。有谁画出了美景,展示一下。同学们我想即使是作者在世也定会认定我们是他的知音。是穿越时空的知音啊!作为知音也必定能理解先生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我们来看一段背景资料。(大屏幕)
教师引导过渡: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苏轼眼中的美景又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六、悟闲愁 【投影】 出示苏轼被贬官黄州的背景资料 附:背景资料库
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庭,被捕入狱,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后经多方努力,才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客。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公事之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1、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被朝廷闲置不用的人
2、一个被朝廷闲置不用的人,你说他的心情会怎样? 失望、郁闷、愁苦、压抑(学生尽量多说)
3、套用句式“我之所以,是因为。”替作者倾吐心声。老师为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之所以“入夜便解衣欲睡”,是因为做此闲差,无事可忙,不如倒头睡去,忘却烦恼。
大家可以前后四人形成小组,交流探讨一下。然后起来与大家分享。
(1)我之所以“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是因为我在这里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实在是太少了。(苏轼当时是孤独的,他本是一个非常喜欢交朋友的人,余秋雨先曾说,苏轼一生的一半是为朋友活的,但是到了黄州之后,他的境遇却变成: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大家可以想象苏轼当时是怎样的落寞。)
(2)我之所以出来欣赏月光,是因为我想忘掉之前的一切烦恼。
(正所谓“寂寞无人见,浮生半日闲”,赏月的闲情雅趣背后却是谪居的孤独与惆怅啊。)
七、懂闲人
1、这种闲愁集中在哪些句子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2、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呢。低沉、失意、缓慢
3、如果将“闲人”换成“闲雅之人”来读,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1)学生试一试(2)感觉到什么呢? 自豪、骄傲
(3)那应该用什么语气 高昂、明快
(有一种能够赏到美景的自豪感)
4、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就在于他能够从官场的失意者变成大自然的欣赏者,从大自然的神秀中得到精神的安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乐观、豁达
八、悟人生
1、他在遭贬期间,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之作,成就了苏轼的美名。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大屏幕)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大屏幕)贬官蕙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大屏幕)
3、同学们面对逆境能泰然处之的苏轼,你有怎样的人生感悟呢?
4、同学们,做人就要像月亮一样,不管有没有人欣赏。都要放射最皎洁的光芒;做人就要像苏轼一样,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用首字提示法,齐背美文来结束今天的承天寺之旅吧!
5、齐背
附: 元丰六年 → 解衣 → 月色 → 欣然(喜悦)→ 念(微憾)→ 遂(激动)→ 寻(急切)→ 亦(心有灵犀)→ 相与步(悠闲)→ 庭下 → 水中→ 盖 → 何夜 → 何处 → 但少闲人
九、结束
2.记承天寺夜游教材分析 篇二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写景抒情小品, 写于作者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 却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意境, 展现出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此文语言洗练而生动, 可以说是写景抒情中的精品, 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 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学生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要想深刻地领会苏轼这位文学大家的作品内涵, 确实存在一些难度, 因此, 在本课教学之前, 我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学生开展充分的网上预习活动, 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 理解课文大意;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朗读并背诵课文, 领会凝练含蓄、留有余味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网络、Moodle平台和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味优美语言, 理解作品意境, 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反复朗读, 体会作者在逆境中乐观、旷达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会比喻在描写中的作用。
难点: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及环境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准备:教师利用Moodle平台组织课前预习;学生借助网络、Moodle平台开展自学活动, 并进行互动交流, 具体内容包括:查阅苏轼的生平经历及本文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写出本文的;疏通文意, 了解文章大意, 制作预习收获PPT;通过搜集下载优秀的示范朗读, 自己跟读, 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 揣摩作者的内心感受。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通过PPT出示问题:
猜猜他是谁?
他才华横溢, 诗、词、文、书俱佳, 21岁即中进士。但他的人生并未因此而一帆风顺。42岁满怀报国之志的他却因“毁谤朝廷”之罪被贬官黄州, 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生 (抢答) :是苏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写景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2.整体感知
(1) 学生利用多媒体播放课前搜集到的本文的经典朗诵, 全体学生尽情欣赏, 低声跟读。
(2) 教师请一名学生将他在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展示给大家, 师生评议。
评议标准: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感情。
(3) 教师请一名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预习PPT为大家串讲课文大意。
(4) 全班学生在理解了文意的基础上齐读原文, 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在学生对诵读兴趣盎然时, 教师顺势进行点拨引导。
师:要想使朗诵具有感染力, 朗诵者必须对文章有深刻的领会, 完成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深入到作品之中, 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文字传达出的优美意境及丰富的情感,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精读文章。
3.研读赏析
(1) 赏读。
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1) 小组讨论交流:全句没出现一个“月”字, 作者运用怎样的写作技巧描绘出美丽的月色?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2) 教师讲解:将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与翻译后的句子“庭下月色皎洁, 映出斑驳的树影”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作者运用比喻先正面描写月色, “积水空明”是说月色如一泓积水清澈透明, 可以想见月色之明亮、清澈。然后写水中之物, 把月下竹柏之影比喻为“水中藻荇交横”, 侧面描写让读者推想当时月色之浓。作者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并运用大胆的想象、新奇的比喻, 创设出异常美妙的境界。
(3) 比较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 竹柏影似水中藻荇交横。”
引导学生体会“盖”字给人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比单纯的比喻多了一层意思。月色很美, 作者陶醉其中, 描写的是一种幻觉, 一种想象。
(4) 横向迁移:引出李白的诗《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李白诗中的月色描写与苏轼笔下的月色有何差别?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讲解:《静夜思》中, 李白抓住了当时的错觉, 运用贴切的比喻, 将月光比作白霜, 真实可感地写出月色的皎洁明亮。本文中苏轼的“水中藻荇交横”将瞬间的错觉推进一层, 虚实的交错, 突出月色空明澄澈, 把人带入亦真亦幻、赏心悦目的境界。
小结写景手法:新奇的比喻、大胆的想象、虚实交错。
(5) 带着对作者创造的如诗如画的月夜美景的美好感受, 学生再读此段, 比一比, 看谁读出了优美的意境。
(2) 悟读。
苏轼描写了美妙的月色, 但他当时的心情却是十分复杂的。
(1) 教师用PPT出示问题, 请学生思考:苏轼为何“解衣欲睡”却又“欣然起行”?苏轼为何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为何称自己和张怀民为“闲人”?
(2) 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他的预习PPT (介绍其上网搜索的有关苏轼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本文的写作背景等) , 然后由这名学生组织其他学生分别讨论上面的问题。
(3) 教师总结:文中“闲人”一词表达出作者复杂的内心感受, 有漫步的悠闲、赏月的喜悦、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和自我的解嘲, 但主要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4) 出示全文主旨。
(5) 引导学生将此文与柳宗元《小石潭记》进行比较阅读, 充分体会苏轼的豁达性格。
(6) 带着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苏轼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
4.朗诵竞赛
可以朗诵本文, 也可以朗诵苏轼的其他作品。
5.课后互动
(1) 利用网络继续搜集阅读苏轼的作品。
(2) 上网收集与月有关的诗词美文。
以上两个作业均发布到Moodle论坛上, 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语文小组将同学们搜集的资料整理成一期名为《月下漫步》的电子报纸 (如下图) 。
●教学反思
本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课后互动都很好地发挥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课前, 教师通过Moodle技术为学生搭建了网络自学的平台, 利用博客、论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预习资料, 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效率, 又避免了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干扰。学生通过网上浏览, 与老师、同学进行网上交流互动, 利用PPT制作预习课件, 既获取了大量相关资料, 提高了利用信息工具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又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有了课前的充分自学, 课堂教学的压力大大减轻, 学生的预习成果展示替代了以往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教师进行适时地答疑、解惑、指导、点拨, 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的课堂较以往更加高效, 充满了活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利用Moodle技术开展的课后互动活动, 很好地把课堂教学引向了深入。学生通过网上阅读、与师生的交流互动, 从纵向与横向上对本课的学习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 扩大了课外阅读面, 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及自学能力。Moodle技术提供的在线测试功能, 帮助教师及时高效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便于教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总之, 这堂课让我体验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巨大优势, 但由于处于尝试、探索阶段, 对Moodle技术掌握得还不够熟练, 我将继续探索, 利用信息技术使语文教学更加广阔, 更加富有活力。
点评
潘志娟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教学设计, 充分考虑到初中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语文基础能力, 在细致分析了教材的基础上, 制定出了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目标。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并且突出了语文学科的识字和读书的特性要求。对于学习苏轼这篇精短的散文, 教师把重点和难点确定在“领会比喻在描写中的作用;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上, 应该说是比较恰当的。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 教师利用网络、Moodle交流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搜索和交流展示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从预习阶段就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领会。这样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 学生的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弱点和需求而更具针对性。正如潘老师在课后反思中写道:“有了课前的充分自学, 课堂教学的压力大大减轻, 学生的预习成果展示替代了以往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教师进行适时地答疑、解惑、指导、点拨, 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的课堂较以往更加高效, 充满了活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不足的地方是Moodle平台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上体现得不是很多。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平台中的博客或者论坛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 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是其他的媒体不能替代的, 也是这个平台的优势所在。
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概括段意,感受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结构特点。2.研读课文,领悟作者的感慨、感悟和情怀,获得面对挫折的哲理启示。3.美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情感及变化,体会意脉的流转自如,内化文情。
【教学重点】
1.领悟作者的感慨、感悟和情怀,获得面对挫折的哲理启示。2.读出作者的情感及变化,体会意脉的流转自如,内化文情。
【教学难点】
1.领悟月景描写之妙,感受千古名句的魅力。2.领悟作者的感悟、感慨和情怀。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2.结合注解,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课文
1.学生背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然后说出蕴含哲理的句子。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学生讲解。明确: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不可避免,这样的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3.师:作者在思念亲人的痛苦离愁之中,仰望中秋月,顿悟人生理。千百年来,这一名句不知抚慰了多少寂寞的情怀、伤痛的灵魂!
PPT:苏轼,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由于他反对北宋宰相王安石“新法”,被调离出京。元丰二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而无权。
师:就在黄州,他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这是一篇赏月感怀之作,全文仅84个字,却堪称古代散文的神品。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夜游?有何动人之处?我们又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迪?
二.诵读:感受意脉
(一)自由诵读
PPT:
1.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
2.读出节奏,并用“/”标出句中停顿。
3.用“夜游之 ”(填一个字),分别概括每段大意,并指出运用的表达方式。
4.背诵课文,背出节奏
(二)课堂交流
情况预设:1.说出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
怀民亦未寝(qǐn) 藻(zǎo)荇(xìng) 交横(héng) 竹柏(bǎi)
2.学生个别朗读,要求读出节奏;师生共同评价、明确,师生齐读。
3.概括段落大意,指出表达方式:
第一段:夜游之因 记叙
第二段:夜游之景 描写
第三段:夜游之感 抒情
4.自由背诵,集体背诵,背出节奏。
三.研读:领悟文意
(一)自主研读
PPT:
1.“月色入户”应该是常见现象,作者为何就“欣然起行”?
2.如果把原文改为“庭下月光明亮,竹柏之影可见”,那么作者运用的巧妙笔法、描绘的美妙景象、蕴含的真切情感等,就会全部丢失。请先想象作者描写的景象,再通过比较发现原文的某种巧妙笔法,并说出妙在何处。
3.果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吗?作者这样说对抒发其感慨有何作用?
4.试由作者的感慨推想:“闲人”与世人可能会有些什么不同?
5.从本文看苏轼与贬谪中游小石潭的柳宗元,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怀?
(二)课堂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并结合研读解词译句。
1.析夜游之因:“月色入户”应该是常见现象,作者为何就“欣然起行”?
预设:主要由于作者的孤独寂寞。从课文看,“元丰六年”,暗示谪居黄州已经四年,时间之长。“十月十二日”,比月半早三天,月色入户当为入夜不久,“解衣欲睡”,可见闲无聊赖。“念无与乐者”,身边连一个相与散步的人都没有,足见门庭冷落,孤独寂寞。因而可能觉得月色入户,如访而至,分外亲切,而顿生赏月之情。
教师引导(一):但不是还有张怀民吗?张怀民也是贬到黄州的“闲人”,确实是苏轼的好友,能从文中感受到他的亲密友好吗?
预设:“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就,显得毫无犹豫,想到的就是张怀民。“怀民”,直呼其名,亲切。“怀民亦未寝”,“亦未”,也没有,和自己一样,其中蕴含欣喜之情;“寝”,睡,卧,不仅没有睡,连“卧”都没有,如同心有灵犀。“相与”,相互一起;下文的“如我两人者”,都显得亲密。
教师引导(二):然而,我们又能否从有关张怀民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寂寞呢?
预设:“念无与乐者”,也说明像张怀民这样的朋友毕竟太少。“遂”,还可见没有其它选择,可“与乐者”可能仅有张怀民;“寻”,很有意味,能不能找着并没有把握,可能平时往来也不太多;“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少”也从侧面表达了像张怀民这样的友人实在难得。
2.品夜游之景:
(1)理解句意,想象作者描写的景象。
预设:宁静的夜晚,月光泻满庭院,澄澈透明,竹柏疏影摇曳,亦真亦幻。
(2)交流原文的某种巧妙笔法,并说出妙处。
预设:①比喻,原文“积水空明”,“空明”,清澈透明,以清澈透明的积水比喻月光,使皎洁的月光有了令人想象的形象性。②衬托,原文以“藻荇”的影子衬“水”的清澈透明,再以“水”的清澈透明衬月色的皎洁,两层衬托,更加突出了月色澄澈。③动静,原文“积水空明”,为静景;“藻荇交横”,“交横”,斜横交错,给人以动态的联想,蕴含着竹柏的摇曳之美。④照应,原文“积水”的“积”,紧扣“庭下”,照应上文“步于中庭”,暗示了由中庭看庭下的立体感,更激发人想象月色泻满庭院的澄明景象。⑤悬念,原文比喻连用,似乎院中果真积满了清澈透明的水,而造成悬念,最后以“盖”,原来是,点出所谓“藻荇”,乃竹柏之影,给人恍然大悟之感,也暗示了作者的错觉顿醒,饱含着惊喜之情;这就为下文抒发感慨,做好了铺垫。endprint
3.悟夜游之感:
(1)果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作者这样说对抒发其感慨有何作用?
预设:并非每夜都有明月,每处都有竹柏。作者这样说,强调了美的事物,随时、随处都有,具有普遍性,这就反衬世上能从容流连光景的“闲人”太少,因而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慨。
(2)作者与贬谪中游小石潭的柳宗元,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怀?
预设:柳宗元赏景中感到的是“凄神寒骨,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内心充满着难以排遣的抑郁、凄凉,而作者顿悟的是,美的事物,随时、随处都有,具有普遍性,而“闲人”恰可从容流连其中,享受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样也就含蓄表达了不因贬官而失意、悲伤的豁达乐观、随缘自适的情怀。
四.美读:内化文情
(一)自主美读
PPT:
1.品读全文,深入品味关键词句中蕴含的情感,并用短线连接词语的形式,表示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2.试通过适当的语气、语调和重音等,读出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并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二)课堂交流
1.品味关键词句中蕴含的情感,并读出情感,学生互评,教师引导。
预设:
(1)“夜,解衣欲睡”,蕴含了寂寞、孤独之情。诵读语调平缓,略有低沉。
(2)“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欣然”,高兴。诵读声调上扬,读出轻快、欣喜之情。
(3)“怀民亦未寝”,“亦未”,蕴含欣喜之情,因为怀民似乎与自己心有灵犀。诵读时也要显得轻松明快,“亦”语气适度下沉、延长,“未”,由下沉而适度上扬。
(4)“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是”,蕴含了恍然大悟的惊喜之情。诵读语气深长,显出惊叹之情。
“也”,表判断,兼有欣喜、兴奋意味。诵读语气延长,先沉而后扬,显出兴奋之感。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蕴含感慨之情,诵读时突出两个“何”字的反问语气,强化肯定的语意;“但”,“者耳”加重音,适当延长语气;“者”,语气下沉,“耳”,由下沉而适度上扬,读出强烈而肯定的感慨语气。
2.作者情感变化与美读体现:
预设:
(1)作者的情感变化:寂寞——欣喜——惊喜——感慨。
(2)美读体现:把握住每段的关键词句,第一段交代时间句宜平缓,“解衣欲睡”、“念无与乐者”,宜低缓,“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包含的欣喜之情,宜轻快;第二段一、二句读出宁静、沉浸之感,最后一句读出惊喜、兴奋之情,读出高潮;第三段主要读出感慨的意味深长。
3.美读展示,集体背诵。
师:课文摄取一个短暂生活片段,叙事、写景、抒情巧妙结合,情感变化自然;叙述暗示夜游的背景,交代赏景的缘由,赏景触发了抒情,抒情蕴含了赏景的所感所悟。
五.拓展:提升感悟
1.课内拓展
师:如何面对挫折、失意,甚至不幸,同学们定会从文中有所感悟。假如现在让你劝慰因贬官永州而抑郁凄凉的柳宗元,你会怎么说?
预设:柳宗元先生,您好!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宦海浮沉乃为官者常态;而生活总还有许多的美好,等着我们用豁达的心灵去感受。况且,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定会疲惫不堪,而不幸错过许多美好的生活。所以,请您还是看开一些,乐观一些。
2.课外延伸
师:建议课外阅读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并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试着与本文比较思想情怀的异同。
4.记承天寺夜游 篇四
理解文章内容,读出文章韵味。理清文章思路,品味赏析名句。理解“闲”字内涵,感悟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赏析写景名句。2.体会作者情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猜字,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放松放松,板书:閒 这是一个繁体字,是什么字呢?(学生自由竞猜)2.他就藏在课文中,并且文中有一句话描绘了它的构家自由朗读课文,把它找出来。(“闲”,相关语句“月色入户”)3.古人造字是有讲究的。月亮照进门了,晚上到了,不用工作了,空闲——人身无事;月朗照进门里,看了很惬意,悠闲——情绪安适。板书:闲(身——无事
情——安适)
4.这是“闲”的两个境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那个夜晚,与苏轼共享承天寺美妙的月色,领略“闲”的最高境界吧!(板书课题)
二、朗读,读通内容
(一)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提示:注意下面字词的读音。遂(suì)寝
(qǐn
藻(zǎo)
荇(xìng)
提示:注意下面句子的停顿。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二读,理解句意,读通内容 提示:积累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3)遂至承天寺(4)积水空明(5)盖竹柏影也(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三读,读出层次,读出文眼
1.这是一篇小品文,只有短短的84字,却容许是写景抒情与一体。请同学们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把文章分为三层。叙述:寻友赏月;描写:庭中月色;抒情:月下抒怀
2.小品文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文中会有一两句耐人寻味的句子,如橄榄般越嚼越有味,请同学们找出这个句子。(抒情部分)3.作者自称“闲人”,他的“闲”体现在何处?让我们在课文中细细品味吧!
三、品读,体悟“闲”情
(一)寻友赏月(课件展示本层课文)1.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公元1079年,苏是因为被人指出用诗歌来诽谤新法,其政敌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成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近乎于流放。
2.抓住以下几个重点词语进行品析。解衣欲睡——无事可做,只有睡觉,空闲。
欣然起行——看见美丽月色,睡意顿消,起身看月,很有闲情逸致。遂至——于是,就。说明做事不假思索,随心所欲,想走就走。相与步——肩并肩,闲庭信步,说明两人是志同道合的好友,悠闲。3.小结:在这美丽的月夜,苏轼“闲”而早睡,“闲”而看月,“闲”而寻友,“闲”而赏月。他行事自由无所牵绊,他已经达到了“闲”的第一境界——身:无事。
4.但他在“闲”字里,心情却是起伏变化的。哪位同学能把他心理活动的变化读出来?
指导朗读:要读出作者当时复杂变化的心理:解衣欲睡(无聊)——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喜)——念无与为乐者(微憾)——怀民亦未寝(心有灵犀、欣慰)——相与步于中庭(悠闲)。
(二)庭中月色(课件展示本层课文)1.指名翻译这个句子。
2.再读写月名句,强调“盖”,读出恍然大悟的味道。
3.究竟是怎样的画面,竟让苏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想象这个画面。
(在宁静清晰的背景音乐中,教师深情提示:那或许是一幅皎洁空灵的画面,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那或许是一幅摇曳多姿的画面,竹柏的影子就像水草交错纵横,仿佛触手可及;那或许是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那或许是一幅似真似幻的画面„„)(学生想象,书写,三分钟后,交流展示)
4.“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眼中的美景又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宁静、愉悦、物我两忘、心无杂念)
小结:月光汩汩的流进身体,当地了烦恼和忧愁,他的内心充满了宁静和纯洁,这就是“闲”的第二境界——情:安适。
5.齐读课文,读出月色的空明澄澈,读出竹柏的清丽淡雅,读出苏轼的宁静喜悦。
(三)月下抒怀(课件展示本层课文)
5.《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说出关于“月”的诗句。听王菲演唱的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歌大家都比较熟悉,也知道《水调歌头》是首咏月怀古的词。同为一轮或圆或缺的明月,不同的赏月者却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他们的笔下自然也就别有一番情致。因此在我国的古诗文中就有很多描写到月亮的语句,如刚才这首《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境下对月亮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如苏轼,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的月夜下的感受就与《水调歌头》中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这篇游记《记承天寺夜游》。
二、破题了解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
学生看苏轼图片,三苏亭图片 2 介绍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也游乐于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记承天寺夜游》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全文仅八十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
看承天寺图片
三、听录音学朗读
四、学生整体感知 1.理解字词
欣然:愉快的样子。入户,欣然起行。欲:想要。
念:想。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遂:于是。至:到。
亦:也。相与:一同,共同。于:在。2.理解全文
五、整体理解(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阅读过全文,你觉得文中作者叙事、写景、抒情都围绕哪个字来写,请说说理由。
明确:文中叙事、写景、抒情都紧扣着”闲“字。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因“无以为乐者”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两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竟兴趣盎然地“步于中庭”,这些都可看出作者与怀民两人都是“闲人”,只有“闲人”才有如此的闲情逸致,才会观赏到如此美妙的庭院月景。
2、文中描写庭院中的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你觉得这段描写好不好,好在啊里?
月色的特点可用“空明”来概括。这段写月景写得出主要在于
1、比喻运用传神:“积水空明”比喻庭中月光清澈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文中没有出现“月”字,但两个比喻却使人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皎洁的月光。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比喻月光,“藻荇交横”却是用竹柏倒影来侧面烘托,二者结合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六、重点探究
苏轼是被贬到黄州时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你认为他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你怎样来看待他的这种心境?
元丰六年已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第五个年头了,虽然耕种田地可以自慰,虽然有壮丽山河可游乐,却仍感壮志未酬,心忧政事。这种心情从最后的两个反问句便可体会。
月色与竹柏处处皆有,为何此处月光与竹、柏分外令人动情?原来只是因为有了作者和张怀民。因为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同是被贬之人,虽有壮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自谓“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七、比较拓思
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下了《小石塘记》,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同样是被贬之人,同样是寄情于山水 之间,他们当时的心境有何不同?
柳宗元与苏轼虽处于不同朝代,但他们在政治上的遭遇是相似的,在仕途失意时他们同样选择寄情山水也排遣愁怀、抑郁,但二者的心境还是有不同的。柳宗元在《小石塘记》中流露得更多的是他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内心的忧伤与悲苦,这从他对小石塘周围环境的描写中便可感受得到;而《记承天寺夜游》则不同,;苏轼在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的同时,还呈现出自嘲、自解、自慰的心态,这从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可以感受得到,可以说苏轼的心态要比柳宗元更乐观一些。
八、总结归纳
主题思想:课文描绘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九、课外拓展
作者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在文中对承天寺的月景作了精妙的描写,试想象一下当时庭院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请根据其意境写一段文字,描绘一下作者笔下承天寺的月景。
范文:
邀友夜游承天寺记
晚风轻轻
微微吹临
颤动着这周遭的景物
侧耳倾听
似乎是天籁之佳音
我正想解衣就寝,上床安睡就盼望着一个美梦的来临呀!
真想不到那如霜如碧的月光,脉脉含情
悄悄的透进窗纱,一眼晶莹
不禁令我意念迷盈
又从梦乡边缘乍醒
于是,只好挺起腰身
想想这良辰美景
该与谁共享共分
才不会任它空来虚设,辜负良辰
走着,走着
就来到了承天寺
找找老友张怀民吧!
想不到他也还未就寝
就邀他来
携手同行,共赏良辰月景
怀民,怀民……
难道你不为此刻触景生情
瞧,这庭院积水空明
看那松柏竹影
真像水中交横的一片藻荇
涤荡着你我的心灵
啊!
何时没有月亮?
却偏偏在此时照临!
何处没有竹柏?
却偏偏在此地留影!
怀民,怀民
如果没有两颗默契的心
又怎能孕育这份纯真悠雅的闲情
我俩
6.记承天寺夜游 反思 篇六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文中通过对承天寺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苏轼坦荡、旷达、坚守人生的生活信条,让我们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初二年级的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我的教学思路:一、积累词汇,熟读成诵。二、涵咏品味,共赏佳色。三、深入文本,体悟情感。上完公开课以后我觉得,本课的教学思路整体上效果不错,教学步骤清晰,教学环节齐全,教学安排科学,整个教学效果基本令人满意。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和发扬的。
一、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因为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采取了多种方式的诵读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过程中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个因素。在文章的翻译这一块我采取了学生自主疏通,老师点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三、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的关注点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教师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0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挖掘,来教学。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就选取了苏轼借景抒情这一点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对此知识点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虽然本课的教学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几个地方自己觉得没把握好,觉得挺遗憾的。
一、由于不清楚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如“闲人”的理解等较有深度的问题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解决。
二、课堂教学过程虽说有板有眼,但缺少创新。
三、教学过程中只考虑中上层学生,缺少对学困生的指导。
四、对学生缺少鼓励。
7.记承天寺夜游教材分析 篇七
(选自《历代笔记小品》, 范军、阮忠编, 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
注释:
(1) 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2) 陈诉:状告。 (3) 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4) 某:我。 (5) 姑:暂且。 (6) 发市:开张。 (7) 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 判案用的笔。 (8) 逾:走出。 (9) 逋 (bū) :拖欠。
译文:
东坡先生在杭州做官的时候, 有人来告状, 说某人欠了他两万丝绸钱不还。东坡把那个人喊来, 询问是怎么回事。那个人说:“我家以制作扇子为业, 刚好父亲死了;而且从今年春天以来, 阴雨连绵, 天气寒冷, 制作的扇子卖不出去, 不是有意欠他家的钱。”东坡仔细看了他很久, 然后说:“暂且把你做的扇子拿来, 我为你开个张吧。”一会儿扇子拿来了, 东坡从里面拿出二十把白团夹绢扇, 随手用判笔在扇子上写行书、草书, 画上枯木竹石, 一会儿就弄完了。随即交给那个人说:“出门赶快去还你的欠债。”那个人抱着扇子, 流着眼泪道谢走了。刚跨出府门, 就有多事的人争着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 那个人拿的扇子一下就卖光了, 来迟一步没买到扇子的人, 甚至懊悔、遗憾得不得了。那个人就这样还清了他的欠款。一郡的人都称颂、赞叹, 还有人感动得流下泪来。
鉴赏空间
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出为杭州通判。任职杭州期间, 他留下了许多佳话。“东坡画扇”这则小故事, 不但让我们领略了苏轼在书画艺术上的造诣, 更让我们感受到他那关心人民疾苦的仁者情怀。
[读有所思]
8.记承天寺夜游教材分析 篇八
一、闲从何来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时把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经过长期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差一点就丢了性命。由于好友范镇、张方平等人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时苏轼获释出狱,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张怀民被贬黄州,他是苏轼的好友,初到黄州时寓居在黄州的承天寺。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做了相当于现在分区副司令员的职位。让文人担任武职,本就滑稽,但对文学家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这正给了苏轼充裕的时间思考人生,他的很多经典作品都诞生于此。黄州的流浪式生活对于苏轼来说并不是惩罚,或官方监禁,他十分享受这种生活,并写出了四篇生平最佳作品:《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写《记承天寺夜游》时,是苏轼被贬谪黄州的第四年。
二、闲之表现
据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记载,苏轼在黄州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元丰三年,苏轼开始真正务农了,并自称“东坡居士”。悠闲的生活,让苏轼更加关注生活、享受生活,他发明了东坡肉、东坡汤,甚至开始练习瑜伽和炼丹。在《记承天寺夜游》中“闲”字表现如下:
1.无人打扰
一位闲官在黄州,没有饭局、无人打扰,所以才有“夜,解衣欲睡”。试想,如果他白天忙于公务,晚上苦于应酬,到家中只能是倒头便睡,绝不会“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无与乐者
如果苏轼位高权重,趋附者就会很多。苏轼被贬之后,官场中人自会保持距离,就算朋友,也会疏远三分。除此之外,以苏轼的才学,能与之对话的人本就不多,才会有“无与乐者”的感慨。
3.悠游寺院
苏轼客居黄州时,喜欢去寺院,甚至寓居寺院,可借《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佐证。承天寺也是一所寺院,也许寺庙远离尘嚣、晨钟暮鼓能使人内心沉静淡定,易于品味人生百味。
4.月夜出行
在黄州时,苏轼喜欢月夜出行,两篇《赤壁赋》都是月夜泛舟的杰作。苏轼对月情有独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古今咏月第一佳句。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成为士大夫逃避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反映出古代文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正因为月夜出行,也才会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奇思妙想,全句无一字写“月”,却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三、闲之真味
如果苏轼不是因为被贬黄州,他又何暇得闲?怎能欣赏到如此夜景?
作家刘燕敏在哲理散文《桂花为什么不香》一文中记述:任职8年的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卸职后住在寺庙的禅堂里,觉得庙内桂花很香,在白天,房内的夜来香也很香。总统跟住持说:“过去我家也有一盆夜来香,可白天从未闻到过香味。”住持答道:“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人们之所以闻不到,是因为白天心太焦躁了。”由此可见,惟其心如止水、心无挂碍,方能感受到物象的真趣和真味。若打算写出宁静欣悦,必须先有宁静欣悦的心境。于是,苏轼才会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神来之笔,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一位才华横溢且满腔抱负的诗人被贬谪,闲中也许有无奈,但苏轼总能战胜自己,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在大自然的抚慰中治愈政治斗争的创伤,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灵的安宁。
苏轼既有佛家的出世思想,又有儒家的入世思想,两者难免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即表现了词人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但他仍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行为。因为古代知识分子除了做官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报效国家的途径。
综上所述,“闲”字既有悠游自然的快乐,又有对忙于政务者辜负良辰美景的感叹,当然未尝没有“有志不能伸”的无奈,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苏轼大概未能完全释怀吧。
9.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九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
2、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3、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播放音乐《月光曲》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提示课题,板书)
你对苏轼了解多少呢?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
3.翻译。先小组合作翻译,解决字词障碍,再不懂可举手问老师。然后,指名翻译。
强调:“但……耳”翻译为“只……罢了”
4.(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2)去夜游的一般会是什么人?
闲人。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给“闲”组词,并从文中找理由说说为什么?
悠闲、空闲、闲趣等
(4)用“我认为苏轼是一个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说话。
三.品读赏析
月夜出游,别有一番情趣。那么,书画的境界,课文中表现在哪里?找出并读一读。
如: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明)。此时的我和张怀民俨然两条小鱼,自在地游来游去。
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篇十
《记承天寺夜游》是背诵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原文翻译,一起来欣赏吧。
有关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作品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字词注释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3)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4)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5)行:散步。
(6)念:考虑,想到。
(7)者:……的人。
(8)遂:于是,就。
(9)至:到。
(10)寻:寻找。
(11)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12)寝:睡,卧。
(13)相与:共同,一同。
(14)中庭:庭院里。
(1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6)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17)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18)也:是。
(19)但:只是
(20)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21)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白话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文章中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语言精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毫无修饰,却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来自结尾的“精”。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愿做一个“闲人”。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第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第三层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1]
语句赏析
“月色入户”中“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是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的“未寝”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却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横”是从松柏倒影来烘托;。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个透明的梦。
11.记承天寺夜游作文 篇十一
已是深夜,万籁俱寂中,苏轼解开外衣,躺在床上。本以为已经释怀的辛酸又浮上心头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做闲官,已整整四年了---一幕幕往事在脑海里回放。心被涌动的暗潮拍击,他转辗反侧,久久无法安枕。一个翻身,牛奶般丝滑的月光从雕花的窗棂无声无息地挤了进来,同来看清寒之气的微风,一起抚平苏轼邹着的眉毛。他豁然开朗,愉悦地坐了起来,凝视着亲切的,熟悉的月光,打开了落了薄薄一层尘埃的窗户,月光刷地一声涌了进来。
苏轼望着被窗户框起来的夜景,那一轮明月高傲却寂寥地悬在空中,它周围星光黯淡,只有墨一般化不开的夜色包裹着它,云也妄图遮挡他,将它埋葬。可哪怕身陷黑暗中,它也慷慨地将光辉洒出;可哪怕被云朵遮挡,它的光芒也依然到达每个角落。这是一种怎样的清高和豁达啊!
苏轼笑了,可惜他的独乐是昙花一现,不能与他人分享。恍然,一个熟悉笑容闯入他的思绪---他想到了张怀民同样被贬的闲官,同样是戴罪之身,此时此刻,是否也在他那承天寺对月慨叹呢?
苏轼立刻简单穿戴整齐,去往承天寺找张怀民。没有惊动一人一马,他独自步行。已到承天寺,果不其然,遇到了同样难以入睡的张怀民,各怀心事的两人,便在月下的庭院,一边闲话,一边散步。
停下的地面光滑二皎洁,如一潭清澈的水,往上踏的每一步都仿佛能生出莲花。每一朵都不染纤尘的洁白,神圣而纯净,如白玉雕琢。
苏轼和张怀民从古说到今,从治国方针讲到生活琐事。两人无话不谈。那一刻,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们和唯美的夜景。一切烦恼都遗落,被风吹散。月光的洗礼下,只余下美好,没有任何事情将干扰两人的雅兴。
地上映出竹柏斑雀动的影子,渲染成惊心动魄的墨点。又仿佛水中交错纵横的水藻,缠绕成密密麻麻的一片。引得两人驻足观赏了起来。
张怀民先打破了寂静,感慨道:何时缺少有如此夜色的夜晚?那里又没有月光下成片的竹柏?美景一直都在啊!
苏轼摆了摆手唉,美景在又怎样呢?若缺少我等这样肯抛弃名利,又有闲心观赏这美景的人,景色再美,再震撼,也敌不过那几捧黄金,几个名号,几张令牌对人们的吸引力与诱惑啊!
苏兄此言甚是!
两人走进了竹柏林,身影渐渐消失在月光下的竹林里
12.记承天寺夜游作文 篇十二
我想到我独自一个人在林中散步,没有人和我一起享受月光和林间寂静,于是我就踏着我的步伐,去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想和他一起在林间散步。
我到了承天寺后,敲了敲门,如果房内无人响应,我就只好离去,不打扰他,但是张怀民没有睡觉,估计和我一样,看见这皎白的月亮也无法入睡。
我和张怀民一起在院子里散步,四周十分寂静,在漆黑的夜晚里,只我和张怀民,还有天上那明亮的月儿。
庭院下的积水很澄澈,倒影着我和张怀民,还有天上满天繁星,以及月亮。
在水中,我似乎看到了藻和荇在水中交错纵横,我抬起头,向天上望去,发现水中那根本就不是藻和荇,而是那高大的竹林和柏树的倒影,在月光的照耀下,在水中显得交横。
我与张怀民继续走在院子里,张华明看着周围那高大的竹林和挺拔的柏树,竹林里面黑漆漆的,他又对我笑着说:“你觉得竹林柏树中有没有传说中的黑鬼?你觉得她会不会问候我们一句:‘你吃饭没?’呢?”
我大笑,张怀民确实是个有趣的人,我们口中那些吃人的黑鬼,在他嘴里却是一种亲切又不怕陌生人的好鬼,比那些认为鬼吃人又不待人好的传说好多了!
13.《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能力目标: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欣赏《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感受其精妙之处,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起伏的情感,深入探究“闲人”的内容。
课型:预习课
课时:1 课时
预习目标
1、作者介绍
2. 写作背景
3、解题
4、熟读并背诵全文
5、积累实词
6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7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
教法学法设计
1、“月色入户”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处何在?
2、“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八个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从苏轼的“念无与为乐者”能看出作者什么心理?为什么?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句中“遂”“寻”各有何深意?
5“怀民亦未寝”说明了什么?句中“亦”字在表达效果上起怎样作用?
6、概括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7、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本文对月光的描写?
8、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9本文处处扣住一个“月”字写夜游,作者在写“月夜景”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10 对月色的描写,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通过“空明”月色,你看到作者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1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何含义?
13、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习反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欣然 起行 (2)念 无与为 乐 者 (3),遂 至 承天寺,(4)怀民亦 未寝 (5)相与 步于中庭。 (6) 庭下如积水空明 (7)盖 竹柏影也(8)但 少闲人 如 吾两人者耳。
预习小结
作者并未因此而委靡,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而也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之中,看到的月景才能那样迷人
14.《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十四
1、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并背诵课文,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2、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
教学设想:
(1)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正音正字,顺畅诵读。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写作次文时的处境。
(2)教法学法:1、注重诵读教学。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疏通文意,同学间展开讨论、解释疑难,教师作必要的点拨和适当的讲解,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时安排:一课时
(4)准备教具: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走近苏轼。
宋代有个大诗人叫苏轼,你们可曾读过他的诗文?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曾学过他的一首词,叫《浣溪沙》。哪位同学还能背诵?(指名背诵这首词)这位大文豪才华横溢,但他的命运却不太好。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脱,与友人张怀民一起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显得澄澈透明,如诗如画。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板书课题作者)
二、展示学习目标(投影)
三、整体感知课文,疏通文章内容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互相解决疑难。
2、听录音:听清生字读音及难读句的节奏,标注在书上。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
4、组织学生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集体读。
(二)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读懂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并口头翻译课文。
2、划出疑难字词,准备交流。
3、组织交流:先小组交流,共同讨论,后全班交流解疑。
4、学生当堂笔译。
四、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
出示投影:
1、文章最后一句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你认为这句话写出
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来?
a.学生思考、讨论,解决疑难。(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b.教师结合进行板书。
c.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散文。这篇短文不足百字,却脍炙人口,堪称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文章通过记事、写景、抒情,以极精练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诗一样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美感和熏陶。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深入领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理解作者心境的?
【记承天寺夜游教材分析】推荐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106-20
2017记承天寺夜游09-30
记承天寺夜游英语版11-23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06-14
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课本注释07-01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记承天寺夜游》07-26
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07-08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08-13
记承天寺夜游 导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09-27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