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

2024-10-03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共14篇)(共14篇)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 篇一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情境教学

摘 要:情境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得以广泛应用。物理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更加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从什么是初中物理情境教学进行综合阐述,其次介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必要性,最后引用一系列具体情境教学实例来阐明对于初中物理学科如何更好达到情境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必要性;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形成了教育界的一股热潮。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将教学内容赋予具体形象情境之中,通过其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要求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能够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适合学生但又作用于学生,并且能够使其积极主动的构建具有学习背景、景象、活动和条件的学习环境。将情境教学运用于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就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引入、制造、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可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参与到对所学知识的探索、认知和领悟的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景体验,使其心理机制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二、情境教学运用于初中物理课堂的必要性

1.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之不足

传统教学,主要是指“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为理论核心。它某种程度上重视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控制,似乎趋向于“填鸭式教育”,教学目标上也较为单一,只有知识目标而没有人格和情感目标,使得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的机械记忆。物理这门学科中涉及到大量的物理实验,必须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才能够吸收理论知识,而这种传统的只有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灵活性、应用性以及学生的创造力。

2.现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为教学目标,讲究文化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相统一。一定程度要求教师突破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创新课堂形式。初中物理课堂如果继续让学生抱着教材学习,不从本质上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就无法在新课改后素质教育为重中之重的教育背景下立足。

3.情境教学模式具有前瞻性

创设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到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并能够学以致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系列概念或规律都过于抽象,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述只能告诉学生结论是什么,至于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不通过具体实验操作是很难清晰理解知识点的,学生似懂非懂的学习会严重影响其对这些规律或概念的理解,甚至容易混淆一些相近概念。相比之下,情境教学就会毫无隐藏的避免此类问题。

三、初中物理课堂如何创设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既可以贯穿于整堂课,也可以创设在是课堂的初始导入环节、课堂的中间或课堂的收尾环节。教师通过创制具有探索性、引导性、创造性的物理情境,让学生主动在物理惰性环境中积极思考,并主动提出与此相关的物理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获取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教学中提供适当与教材紧密联系的新型物理素材,对物理课堂创设情境教学也有很大帮助。

1.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或者应当接触到的生活小常识来创设相关的物理情境,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又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更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实用性那就显而易见了。比如说,教师在讲述“物态变化”这小结内容时,就可以抛砖引玉,试问同学们“在平时测量体温的时候,医生为什么在测量之前总会将体温计甩几下,完了再看一眼刻度值才会给我们量体温?”“家里人为什么总是习惯于在发烧生病的人额头上敷上?崦?巾以助退烧?本来就已经发烧了,再敷上热毛巾不会更烫吗?”“有没有注意过妈妈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就会莫名其妙消失了,樟脑丸真的就消失了吗?”对于声速的引入,可以用“为什么会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呢?”等问题导入,通过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奇异事件”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

2.利用现场物理实验创设情境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础,是物理概念、规律达成的重要纽带,也是学习物理的最有效的方法。趣味的物理实验可以把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理想模型直观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摩擦力的时候,教师可以现场做“筷子提米”的实验,在一玻璃杯中放入一定量大米,插入一只筷子,并压紧大米,向上提起筷子会很容易的将筷子拔出;随后,再做一次实验,重新将筷子插在盛有米的玻璃杯中,并向玻璃杯中加入少量水,等一会再拿起筷子,就会惊讶地发现玻璃杯也被提起来了。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对比,讨论交流原因,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疑问中导入新课。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对于一堂新课,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便意味着本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通过PPT、视频等方式便可以将难以展现的景象、不便操作的实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情境导入新课。比如,在上八年级《物理》第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搜集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如“神六”发射升空的图片资料,大型挖掘机工作的场景,磁悬浮列车运行的视频资料等,通过PPT课件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把同学们带进了神奇、有趣的物理世界中。在物理教学中,对于类似于力、磁场等相对较为抽象的概念,都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去学习和探索。

四、结语

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必修的课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去思考,学到的理论能充分的学以致用。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成果才能顺应新课改的需求,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从表面走向深入、从表层感知到深层探析。

参考文献:

[1]王海琴.初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8.[2]冯海燕.论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开展[J].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2009,(02).

2.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 篇二

作为21世纪的教师, 不仅要会教教材, 更要求教师能深刻地去钻研教材。把基础内容综合起来, 让学生学起来觉得是一种享受。有一次, 我为六年级同学命题了一份《圆周长与面积》的单元测试, 其中有一题基础题;如下图:问题是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我有意留下较小的空间, 许多老师和学生都说做不了, 凡是做不下的同学, 都是跟书上的例题的解法一样, 先求大周长的一半, 再求小周长的一半, 然后相加。

1.大圆周长的一半

5+4=9 (厘米)

3.14×9÷2=14.13 (厘米)

2、中圆周长的一半

3.14×5÷2=7.85 (厘米)

3、小圆周长的一半

3.14×4÷2=6.28 (厘米)

4、阴影部分的周长

14.13+7.85+6.28=28.26 (厘米)

像这样认认真真做下来不出错误的, 班里又有几个呢?只要中间有一点点的抄错或算错, 整道题目就付之东流, 教师就会埋怨, 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这样就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写反思的大量材料, 遇到这样情况, 就要反思: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你复习这块知识的时候, 让学生自己梳理一下直径与周长的关系, 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直径相等的圆, 周长也相等。所以, 阴影部分的周长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圆的周长, 即3.14× (5+4) =28.26厘米。由此可见, 教师也可适当得点拨一下, 学生就能体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绝妙之处。学生学会后一定会很高兴, 记得也牢。这不就是教师和同学们所需要的结果吗?

二、深思每一块教材的内涵, 使教学能深入浅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 儿童的心理才能激起自豪和自尊, 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这句话, 我从实践中得到证实, 例如:第十二册数学中的一道发展题。

如右图:已知四分之一圆的弧长是6.28厘米,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从表面看好像远离课本知识, 不需深入研究。其实只要你仔细的想一想, 便会觉得这是一道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很巧妙的绝题, 要解此题, 既要熟悉直径与周长的互逆关系, 又要通过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两倍。

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四倍为前提, 推出四分之一的大圆面积是一个小圆的面积, 也就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空白部分的面积, 即:

半径:R=6.28×4÷3.14÷2=4 (厘米)

阴影面积:S=3.14× (4÷2) × (4÷2) ÷2=6.28 (平方厘米)

如果你经常深入地研究, 不但会降低教学知识的难度,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的严谨性, 学生不仅体会到数学内在的美, 而且能沐浴在数学的美感中, 产生愉悦的心情, 不知不觉的学会数学知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的最高境界吧。

三、深思如何让学校数学与生活数学有机结合

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 它是一门联系性强、趣味性浓、探究性大、覆盖面广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因此, 我们教学时应该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我教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块内容时, 带着学生平时熟悉的实物———10包香烟, 同时提出两个问题:平时每条香烟的包装是怎样的?商店的柜台里又是怎样摆放香烟的, 为什么这样摆放?学生带着问题, 手动操作, 很快就得出条装香烟是大面与大面重叠, 它的优点是既方便于拿取, 又节约包装材料。而放在柜里的香烟是小面与小面重合, 表面大, 容易吸引顾客。通过实践的引导, 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同时也能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应该就是今天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亮点吧。

四、深思知识网络之间的联系

每块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 如何运用每一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这体现了每一位老师钻研教材的深浅程度, 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有一道分数应用题:加工一批零件, 如果每小时比原计划少做5个, 那么完成的时间将比原来增加1/8, 如果效率比原来提高1/5, 那么完成时间比原计划少1.5小时, 这批零件有多少个?我是这样解的:

这样的解法, 把比例的意义渗透在分数应用题中, 让知识纵横交叉运用, 连成网络, 才会在解题中化难为易, 得心应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 提倡素质教育, 实施课堂教学的改革并不是要求教师“教教材”, 而是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提升教材、转变教材”。这样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除了熟悉每册教材的内容外, 更需要深思每一块教材的内涵, 分析每一块知识的前后联系, 编织成知识网络, 尽量把写反思的遗憾降到最低。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学反思被视为能促进教师专业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但一些教师写反思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 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本质的深思, 缺乏对教材每一块内容进一步的研究, 停留在教材的表面内容, 照书写内容, 这与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极不相称。因此, 对每一节课的深思比反思更重要。

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 篇三

关键词:化学教学 探究能力学习兴趣

新的化学课程强调要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为能很好适应这些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就应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一、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上好化学绪言课非常重要,如一位老师的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老师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老师再制趣,只见他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茶水变墨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接下来,老师又演示了课本中的4个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随之,老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最后,老师以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绪言课的教学。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化学学科本身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化学现象千变万化,化学产品丰富多彩,实验手段多种多样。新的化学科技不断出现,学生本就生活在充满化学产品的时代。这一切都是进行化学教学的材料和内容,如城市夜晚霓虹灯为何五颜六色、交警为何用重铬酸钾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骨汤为何能增钙、玻璃棒为何能点灯、活鱼为何不宜马上烹调?……这些若干个为什么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开展化学研究的热情。

因此,化学教学中可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用多媒体展现有机化学中一些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化工生产过程、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讲解化学计算题时,利用计算机的存贮功能进行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加强了学生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三、发挥实验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

功能是其它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美国有句谚语: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自做,我才会懂得。这说明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实验,自主探究,可以增强实验的观赏性、趣味性,也可以以实验现象展开问题讨论,或设计某一实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等。在新教材中,设计安排了很多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家庭小实验等,都可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动手做一做。例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后,要求学生调查了解“长江、黄柏河的水质,并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何在”。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了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让学生去亲手做这些实验,可以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实验可在激起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勤劳节俭的优良品质,最终培养成为一个“全面的化学人才”,应充分发挥其优势。

四、注重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知识学习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强的中心学科,它与语文、数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诸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以物理、生物知识为工具,以历史、语文、政治知识为依据,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达到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中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中,有很多学生在生物学中学过的知识,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转化过程,还包括了血红蛋白、酶等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人缺乏维生素会患何种疾病,等等。

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应是多途径和多渠道的,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是目前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下这道例题:某学生为了测定种子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广口瓶盛有正在萌发的种子及一装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经过一段时间后,U形管的a、b两端液面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生物、化学、物理知识解析其原因。这是一道典型的学科综合题,综合了理、化、生三门自然科学的知识,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在这里,教师只要引导得当,相信有不少学生都会解决这个问题。在解答之前,我进行了简单的提示:此题应用了物理学中的压强知识和生物学中的呼吸作用的知识。结果,很多学生都顺利地进行了解答。

总之,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方法投入到化学课程改革中,使化学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干的学科。

参考资料:

4.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 篇四

一、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评价如何实现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中心内容,笔者结合这一课改要求,在教学中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基准来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渗透。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这一内容时,首先针对“钓鱼岛”事件、我国抗日系列的影片、日本首相屡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来启发学生的民族感,确定“铭记苦难,不断咀嚼苦难”的情感教学目标;其次,结合我国就“钓鱼岛”事件我国部分群众砸日货商店、打砸日本出厂的车等一些不理智的行为现象,制订正确纪念苦难、反思苦难的情感教学目标;最后,直入本节的教学内容学习主题:“宁战死不为亡国奴”“勿忘国耻、自强不息”“正视历史,展望未来”等,围绕情感教学目标来逐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端正对历史的学习。

二、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就课堂教学指出:“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来激活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激情和兴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改倡导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而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开放性的教学不仅仅能够活化学生的思维,而且对于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也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同时,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有利于自我个性思维、自我内在力量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是开放的,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的活动等来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将自己的.不同见解或者不懂之处记录下来;其次,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最后,鼓励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自主收集信息的途径、学习和思维方法等,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充实展示自我。

三、开发与利用乡土资源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主要都依据教材,新课改指出: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却不是唯一的。对此,倡导教师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来开发、挖掘相关的乡土历史资源,借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实用性的体验和感受。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笔者在此认知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着手,充分挖掘、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借以来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历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范畴,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实现素养和技能的双重培养。如,在教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对现在的生活和前的生活做比较,即:收秋:传统的人工工作――机器作业;联络:书信、BB机、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让学生通过比较,真正地感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深化高中历史教学。

总的来说,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倡导以生为主,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情感、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历史资源的整合等。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真正的促使自我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相吻合、统一。

参考文献:

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四川大学出版社,.

5.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 篇五

摘要

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基层教师需要注重改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来应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师生关系的转变,以及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构建者的转变,以便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

新课改;角色转变;社会变革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无疑将教师的教育教学发生巨大的变化[1]。新课改使我们醒悟到传统教育的弊端,醒悟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把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成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持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教师职业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与职能随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随着新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我国整个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转型时期,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传统习俗等方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因此,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成为事关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战略性任务。全社会期待教师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艰巨责任,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教育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成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变革呼唤新的教师角色

随着人类文明进入全球化的新时期,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与此同时,日益发达的现代交通技术缩小了人类的物理时空,以信息高速公路为载体的互联网缩小了人类的心理时空。资本、技术、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自由化、全球贸易的市场化,引发了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和教育的联动变化【2】。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使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必然。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新技术和服务的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培养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保证未来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因此,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资本,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和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地球村时代。全球化必然要求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转变:需要教师加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需要教师从现有教育制度与传统文化维护者和传递者转变为文化的创新者和改革者,成为社会和教育变迁的改革者;全球化同时还需要教师更加注重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注重教育为经济的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变革的时代呼唤新的教师角色。

(二)教育改革呼唤新的教师角色

知识经济的曙光、全球化时代的冲击、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等,使社会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教育在培养一代新人和各种人才的重要性被再次凸现出来。

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成为一个主体性得到高度弘扬并能适应多样化的未来世界的人。就教育的时空而言,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教育场所,家庭、社会将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任务,并由此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

就教育的内容而言,在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者的灵活主动性增强。从教育的功能看,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开拓了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学生过于依靠课堂、依靠教师、依靠教科书的单一学习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传统的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教育的目的、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切都迫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内容

(一)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教师角色转变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3]。在传统封闭式的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输出者,由于教师被定位在学校这个“围墙”内,由知识的拥有者和唯一源泉——教师向知识的需求者——学生输出知识的活动,教师就必须承担着把人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知识通过输出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的职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教师“单向输出”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我们知道,学生不是一个待灌的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以学习掌握知识,又可以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知识的输出者的角色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了,因此,教学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发展。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也应以关注学生学习的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就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并且快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聪明选择。只有拥有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真正自主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做出适应终身教育的转换,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二)从教师与课程运做的关系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要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转变——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构建者转变。

当课程有“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这样的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而更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美文化,这是课程观的重大变革。

新课程体系给教师预留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新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与实践链接,为教育教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新课程实行开放的内容体系,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注重实践和实际,关注人生、社会和环境,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可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向课程构建者角色转变的作用非凡。

(三)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教师角色转变

1、由传统教育者向终身学习者转变

在终身学习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教师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工作者,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一个教师从踏上工作岗位那一天起,就面临着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需要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途径日益多样化,学生的知识也更广泛,如果教师不注意随时充实自己,就无法给学生恰当的指导,也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教学相长的思想。在新课程下,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各学科出现了一种交融的现象,适应这一变化,自身知识储量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教师更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学那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学在教学中没有应用过的东西。

2、由传统工作方式向新工作方式转变

传统的教师是一个孤立的单行个体,有一本教案(或教师用书)就可以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方式所谓单调。新课程下,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教师自己首先应学会合作。首先,应学会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4】,只有不同学科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因此,新课程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和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教师打交道。其次,应学会与家长的合作,长久以来教师与家长之间似乎都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必须与家长合作,要争取家长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关系,和他们共商教育的问题,教育是一项与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业,只有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成效。可见,新课程下的教师职业不再是单兵作战,工作方式的转变成为必要。

以上,就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应该进行的几点转变。

三、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

教师角色转变从另一个角度说应该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部分,那么,如何促成教师角色的顺利转变?这是一个和现代化社会中的教师素质有关的问题。教师素质在结构上至少应包括以下成分: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因此,要成功地实

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必须从上述各成分入手【5】。

(一)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教师教学活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情景下所具备的知识。新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它不仅要求教师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还应该对学科外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就是要知识广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达到社会的要求,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对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也制约着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可。新课程下,教师首先应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树立基础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学校应把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自我教育、规划自身的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民族责任感和参加国际竞争意识的增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任务,另外,爱要突出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其次,教师要树立活动教育观,活动教学强调探究,强调学生的活动,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这在客观上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塑造和建构了学习主体。

(三)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教育能力,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才能顺利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成功地“扮演”好教师角色。首先,要使教师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策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进行提供一个融洽、有效的人际环境。其次,要使教师具备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管理观,探索适应个体特点的、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模式。最后,要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素养,提高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符合我国教育发展道路,它的实施同时也符合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规律。经过这几年在全国的推广,得到教育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不过,它在全国的推广,对于全国从事基础教育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刻地理解“教师角色转变”这一概念,并且形成新的教师角色转变理论。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如何,关键就看教师能否成功转型,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这个职业在以后的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一、期刊文章

[1] 徐申.《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转换》[J].《河南教育》,2006,(1):48-49.[2] 刘近枚.《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定位》[J].《教育研究》,2006,(8):36-37.[3] 冯波.《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7,(2):80-81.[4] 王晓东.《新形式下的教师再定位》[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校学报,2007,(1):22-23.二、专著

6.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 篇六

在广西也即将投身高中新课改大洪流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该怎样改革,也是众说纷纭,热闹非凡。有的老师说:“高中语文课就该上成语文课的样子,语文课不是历史课,也不是政治课,更不是艺术欣赏课,要还语文以本来面目。”我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语文课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呢?我不知道持以上观点的老师是怎么看的,我觉得语文课从来就不是割裂于别的科目而存在的,我们一直有一种大语文的教学主张,我觉得大语文教学的讲法很有道理,特别在推崇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在即将开展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种提法更有其特别的现实意义。

语文教学也应该融入历史知识。自古“文史是一家”,文学与历史之间关系密切,无论是《战国策》、《左传》,还是《史记》,都是文史结合的典范。高中语文实际上是文学作品为载体的语文综合知识学习,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同样也蕴含着大量的历史知识,很多课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一部流传千古的《史记》,大文豪鲁迅不就给予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无上评价吗?在素质教育观下,高中语文教育不应沦为只是应付高考的一个工具。中华文华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文化都由史学担负着传承重任,而语文教学则同样担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所以史学的很多内容本身就应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文学也是史学。文学作品的欣赏,离不开一定的史学知识。语文教师在分析某一文学作品的时候,往往会介绍一下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就是这个道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文学必定成为史学的研究内容。也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材中往往会介绍一些有关的文化发展史,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有关内容。既然文学和史学关系如此紧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当然应该适当地运用文史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文史结合的方法,的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运用得当,恰到好处,既要让史学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要避免将语文课完全上成历史课。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平时要注重积累,提高自身的文史知识素养,做到厚积薄发,运用自如,让历史知识为语文教学服务。

语文课也应该是政治课。有些老师往往错误地理解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政治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是学校领导的事。不错,学校领导、政治教师、班主任应当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个人都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因此德育不是政治教师、班主任的专利,而是每一个老师都要承担的一项责任,作为教师,我们都要用熏陶、感染、启发、诱导的方法将德育融入各科的教学活动中,将道德目标贯穿于家庭、学校和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去,这是提高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好方法,而不能把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相割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规定不仅明确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意义,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德育渗透。但语文课毕竟有自身的特点,语文课不能等同于政治课和班会课,更不能脱离德育教育而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思想教育、语文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激发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从而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得到熏陶,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在语文课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1.背景渗透。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如教苏轼的《赤壁赋》一课时,教师介绍作者遭受贬谪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人虽处逆境仍能坦荡乐观的面对生活中挫折的人生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有利于塑造当前学生健康的心理。

2.形象渗透。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最能打动人,也最能感染人。通过从细节、语言、动作、主要事迹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使鲜活的人物再现于学生脑海中.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比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教学中,通过对刘和珍预定《莽原》杂志,担任“风潮”领袖,忧虑母校前途,以至最后在段府门前喋血,危难中相互救助这一系列事迹的描写。塑造了刘和珍追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这一革命青年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今天很多90后学生自私、任性、叛逆、脆弱的实际事例进行对比,教育学生学习革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对国家、对民族应负有的高度的责任感。

3.重点语句诵读渗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作品能加深对其的理解,尤其对一些重点语句的诵读,如对名言名句的诵读,更能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在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名句。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不少是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例如《离骚》的教学,要通过有感情的、反复的诵读,让他们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名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面对困难时,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4.语文实践活动渗透。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分角色表演,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语文活动中的学习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开展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等,既能让学生们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又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语文课也可以是艺术欣赏课。语文教学应该是流动着美的韵律。多年来,我们沉心耕耘功利语文这块田地。然而,昔日“枝繁叶茂稻花香,蛙唱莺歌人欢笑”的胜景却如远方天边的白云愈远愈淡。不知何时,语文也只得无奈地消受“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滋味。我们只能寄望于辛勤耕耘,只能祈求上天“喜雨” 的恩赐。“问渠哪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没有想到,语文原本并不缺“活水”,恰恰就是我们自己堵死了语文活水的源头,而这个源头就是生活。当我们的教学被考试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当课堂沉闷到师生都感到窒息的时候,语文美妙的韵律已经沉沉睡去。我们的教育环境,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材,我们的各种媒体时时刻刻都在向学生传输着共同的信息:考试!考试!考试!先看我们的课堂,当我们齐声诵读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悟着它的气魄与美丽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忘掉插上一句:“这是千古名句,历来是考试的重点。”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语文的美也随着流水渗入脚下的尘土。再看我们语文学术界,我们奉为瑰宝的语文教学理论,大多也都是随着考试的转轮,审察着或浅或深的车辙,然后告诉我们: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学什么,不学什么,怎么学。研究不可谓不深,观点不可谓不新,作用不可谓不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能完全摆脱功利语文的束缚,畅谈、宣扬纯美语文醉人的韵律和魅力。最后看我们的学生,当我们摇头摆脑赏析着“黛玉葬花”凄美情境,引导学生感悟人性的情与理的时候,下面突然冒出一句话:考试会考这个吗?„„

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她那流动着美的韵律„„

美,需要感悟,需要用心去感悟,感悟北京四合院的封闭与祥和,感悟文天祥“留取丹心照

汗青”铮铮豪情下的无奈,以及在传统人情价值取向包围下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物不同也不公平的评价际遇„„

美,需要创造,需要冲出习题的淹没、展开思维的翅膀去创造;需要挣脱“标准”的锁链、释放个性潜能去创造。用无拘无束的遐想去开拓,用纵横驰骋的思辩去探究,用火热的真情去挥洒,——夸张的法国“守财奴”在新时期中国土壤上滋长,孙悟空身上折射出的另类文化的矛盾冲突,汪国真笔下的感性和理性撩动起的遐思,余秋雨的深邃哲理流淌出的清新而富有生命力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的成效在不小的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善于通过一些无形的线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生活的滋润,美的语文更需要生活注入鲜活的血液;生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语文课堂蹦跳出的欢快的小河„„

时代是涌动激情的小河,语文是时代的语文。我们有理由抱怨“北京胡同”离我们太远了,但现代的北京又离我们那么近,“现在的北京胡同还好吗”的思绪可以牵引着我们的激情把过去和现在联在一起;我们可能难以理解王维身居高位却隐居山林的淡泊,但可能更容易理解现代社会逐鹿官场的热切,从而在比较中悟透王维隐居的难言之隐以及“官”文化的源远流长„„

时代是撩拨激情的琴弦,她拨动了学生遐想的音符,她拨动了语文诱人的美丽„„

社会是升华情思的小河语文是社会的语文。语文离不开社会,犹如鱼儿离不开给她生命、给她滋养的小河。语文学习只有延伸到社会中去,才能充分展现出它的博大与深邃,才能勃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当我们把语文当作美来教学的时候,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学习语文的时候,语文的灿烂明天就在眼前„„

7.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篇七

一、注重研究物理教材, 丰富知识、拓展发挥

1. 合理安排教材模块, 因材施教。

新课程背景下, 我们虽统一了教材版本, 但同时也给了我们教师更大的活动与指导空间, 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 我们教师都可以也必须根据本地乡土实际与具体学情,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与实际认知心理对手里的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有效地整合与调整, 通过安排教材模块来进行因材施教。

2. 注重教材的拓展发挥。

物理知识与我们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都很紧密, 我们物理教师要严格遵循“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的教学原则, 紧密联系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 给学生以强烈的触动, 引导他们将知识能够从书本延伸到生活, 利用生活实践来引领教材学习, 通过书本知识来深化生活认知。此外, 当前的媒体发展日新月异, 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远程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 电视讲课栏目也逐步完善, 还有各大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对于当前物理前沿知识的介绍都异常丰富多彩, 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内容, 并有效内化为自己的学识内涵, 能够通过它们来升华自己的学习方法, 提升自己的物理素养与能力。

3. 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 注重培养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有很多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应试成绩, 将宝贵的实验时间与机会留给了反复做练习, 这样不但对于考试成绩的提高无益, 而且有悖于我们的物理教学理念, 影响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影响了学生探究物理知识奥秘的积极性。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意纠正这种不良倾向, 注重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 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二、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对于我们的生活与生存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加上当前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 使得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效使用也成为了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当然要顺应时代潮流,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其难得的优越性给学生展示物理变化的细节, 让他们在平时的实验中对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导致现象不够明显的实验进行形象观察, 给他们以视觉的冲击与科学的再现。另外对于一些极具危险性与污染性的物理实验, 我们不便于亲手操作, 如果仅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与一支粉笔而忽略过去, 对于我们的物理教学与探究显然是一种损失。我们必须得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加以再现, 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当然, 在当前的多媒体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与教改精神不合拍的现象, 我们当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多媒体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 摒弃其不足, 给我们的物理教学带来一股和煦的春风, 带来一种新的气象。

三、注重实验教学

从某种角度来看, 物理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实验, 通过实验了解物理, 通过实验使物理应用于生活。物理教学从这个角度出发, 更应将实验教学放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实践的首位。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 还是学生动手实验, 教师都必须给予一定的重视, 从教学目标的设立到教学过程中的预设, 以及教学突发资源的运用上给予强烈地关注与支持。另外,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学生一步步地模仿, 更多地我们应该积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他们探究物理未知领域的勇气与好奇心, 给他们以更多地指导与引领。还有就是我们在拓展试验领域方面也当积极行动起来, 我们要走出实验室, 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与环境中积极进行物理实验思索与实践, 积极进行生活化实验。

四、展示物理学家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在历史重现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与激励

展现物理学家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前人采用的探究方法, 更是一次对心灵的震撼与激励, 在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的同时, 让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加强。比如,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传统教材对它的历史地位、蕴含的物理思想及方法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人教版课标教材由“绵延千年的错误”开始, 展示了伽利略利用“逻辑的力量”, 大胆提出“猜想与假设”, 最终经过巧妙的“实验验证”, 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教材的最后还对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做出了明示, 让学生不仅获得真实的体会, 还有理论的升华。

五、教学形式活泼多样

教师要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 学会熟练操作计算机, 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 将信息技术与物理知识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演示实验, 让学生观察, 并从观察中自己得出结论, 养成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在涉及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时, 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要求学生提出很有价值的意见, 不过多评论学生见解的对与错, 只要学生能在思维上放开就好;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章节内容, 完全可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归纳为主, 以教师提示引导为辅, 师生适当换位, 给学生更广阔的展示舞台。

8.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篇八

关键词:初中;新课程;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10-01

如何改进历史教学,使枯燥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并使学生想学、爱学、学有所成。

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如开展历史竞赛、进行历史观点辩论等,都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能力并举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冒发思想的火花。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广大历史教师所采用。

首先,历史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现实距离最远的学科。因为历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而对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了解的知识面和接触事物的经验还不够广泛和深远,对于一些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就更不用说了。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历史环境,实现跨时空的直观感觉。这样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当今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历史教师的枯燥文字表述时间。

其次,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增加信息量,增强历史学习的直观性、趣味性,培养、引导、发展、巩固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

9.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 篇九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

摘要: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在天津已经试行3年多了,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有较大改变,一些原属于重难点的知识被压缩了,教材的解释也没有老教材那样详细,清晰。可见,新教材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共同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新理念。这一切无疑给高中地理教师带来新的挑战,要求地理教师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新教材应用了大量的案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案例往往贴切实际,是源于生活中的地理,也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成为新课程的一大特色,也成为地理教学的主导教学方式之一。以下笔者就自己在人文地理教学和自然地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做了论述,并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及有待探讨改进的问题。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在天津已经试行3年多了,新教材的特点是文字内容越来越少,图片和活动越来越多。并且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上有较大改变,一些原属于重难点的知识被压缩了,教材的解释也没有老教材那样详细,清晰。可见,新教材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了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实际性,更贴近了生活,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共同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新理念。但文字的减少,图片的增多,结构的改变,给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实施过程带来了难题,因为,虽然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若不能有效的加以利用和穿插在教学环节中,就不能使学生有效地理解重难点,无法完成知识的衔接,当然更无法提及体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了。这一切无疑给高中地理教师带来新的挑战,要求地理教师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式。

地理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提倡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形成学习的主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高中地理新教材应用了大量的案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案例往往贴切实际,是源于生活中的地理,也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成为新课程的一大特色,也成为地理教学的主导教学方式之一。

一、人文地理教学应重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地理学科亦文亦理,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高中地理课本中的必修二以人文部分为主,包括人口地理、城市(聚落)地理、工业地理、农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环境地理等几大版块的知识点,而人文地理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而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知识时,一定要始于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更要回归到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理念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多学习,所以教师照本宣科是万万不能的,这样不但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案例教学在必修二这本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

人文地理教学中,一些重难点都在于地理的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应用,而案例教学法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如工业区位一课,“什么是工业区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何判断?一个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和合理布局工业部门”是学生应掌握的,没有生动和贴切实际的案例,学生不会把工业区位很透彻的理解,下面笔者以原料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为例阐述一下案例教学法的设计:原料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的选择的依据就是产品运费和原料运费多少的比较,所以我设计了以原料和产品体积、运费等做对比的案例:

案例1----制糖厂——甘蔗和甜菜是我国制糖业的主要原料。成熟的甘蔗水分为70~77%,蔗糖12~18%,纤分9.5~12.0%,无机物0.5~1.4%,非糖分0.7~1.0%。甘蔗不能贮存,应尽快送糖厂加工,以收获后不超过2天即加工为宜。甜菜块根一般水分占75%,干固物占25%,其中糖分占17.5%,非糖分占 7.5%。保存较为困难,要防止失水萎蔫和品质变坏。一般 8 吨甜菜才能制出 1 吨糖,约7.5吨甘蔗能制出1吨糖。

案例2-----瓶装饮料厂——碳酸饮料、纯净水饮料、酒类制造等均属于饮料制造工业。其产品重量绝大部分来自原料之一水的重量以及瓶装容器的重量。中国的啤酒市场以低端的主流酒即可退瓶啤酒为主,占了整个啤酒消费的85%。而这类啤酒的运输范围必须控制在150-200公里内,成本才可控制。

情境的引入是前提,案例教学的关键是对问题的提出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利于重点问题的解决和突破,问题提出如下:

1.对比分析制糖厂、瓶装饮料厂的原材料和产品运费的什么差异。

2.分别列举与制糖厂和瓶装饮料厂类似的工厂还有哪些?

3.归纳总结以上两类工厂选址应该主要考虑什么区位因素,区位选择的理由。

情境和问题铺垫后,要有学生探究和合作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研讨,交流思想,而教师充当的角色则是启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调控者,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这样设计实现了将案例的情境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揭示了案例与区位法原理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案例的学习,学生就会独立分析掌握其他工业部门的区位因素,达到案例教学由“个”到“类”掌握知识结构和形成规律性认识的目标。

(二)人文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

力,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

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课,对于鲁尔区出现衰落的原因的解决,课本只给出条框性的原因,而没有分析的过程,并且学生没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自己分析,不能从表象的知识上升到本质的理解,所以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实现问题的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上升。因此我设计了相关案例资料资料中包括经济萧条数据、环境污染图片等,媒体辅助自主学习“刺激”学生感官,加深了学生对背景的理解,最终得出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危机,钢铁危机,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通过案例的解读,讨论,图片的警示作用,教师设问:“假如你是决策者,为了鲁尔区的继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呢?”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案例资料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发展科技和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通过改变角色可使学生增强自身责任感的同时,切实地提出可行措施,这样即上升了学生情感态度,又有利于理解重点知识。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快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视野并养成科学探索的精神,合作互助环节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二、案例教学法在自然地理教学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的三个必修模块中,可以这么说必修一即自然地理,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难度都是比较大。如何把握教学的难度,降低难度,其中的要领和关键,一是要联系生活实际,二是有数据和图表型案例的应用。

(一)自然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才是讲授“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我们自然地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学生能够认识自然地理现象,掌握自然地理规律,最终就是要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在某些需要的内容当中,引入一些生活的实例。比如说在讲授正午太阳高度角时,结合一些生活的实际,包括物影长短的变化,包括楼间距,太阳能集热板的角度调放等。在讲授热力作用可引用“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绿灯红灯停的原理”“太阳没有直接照射教室,但教室还是明亮的”“晴朗的夜晚多有霜冻”等案例,通过联系实际中的自然现象,能让学生把自然原理和规律由抽象到具体,有理论升华到本质,真正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所谓的地理教学中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在自然地理教学中数据和图表型案例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有的老师认为自然地理中的原理就是原理, 没有必要应用案例讨论探究.但高考重在借助各种地图考查学生原理和规律的应用,所以在涉及原理规律的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图表数据案例,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对于重难点的解决,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给出多媒体课件,并穿插一些题设的问题来分析锋面系统(包括冷锋和暖锋)的形成以及不同部位的天气情况,最后得出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不同的天气情况,并填写预设的表格。结果是学生在教师预设的环境下跟着教师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虽然课堂上同学也在积极回答问题,但总是在书中找现成的答案,没有积极主动地去自己解决问题。建构主义学习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使得知识更具有系统化。所以传统教学方法与新课改的理念方法是相违背的。我采用了案例教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适度的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本课重难点。其中两个知识点应用到了案例教学:

1.为了引出锋面系统,所以我题设了过渡性问题“在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情况如何?那么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预习后的学生会说出答案,但不是通过自主探究得来的。所以这里我并没有急于肯定学生的答案,而是给出一组资料数据和题设相关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并找三个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我结合上课期间一周内的天气变化,设计了关于天气阴晴状况,气压状况,气温状况的数据对比表格如下:

天津地区天气预报(09年9月17日~23日)

日期 气温状况 阴晴状况 气压28-170C 晴 895百帕27-160C 晴有雾 900百帕16-90C 多云转阴 910百帕15-80C 小雨 915百帕14-60C 阴转多云 920百帕13-60C 雾转晴 925百帕14-40C 晴 920百帕

(1)7-18天气:阴晴状况 气温,推测此时我市受 气团控制。

(2)23日本市天气:阴晴状况是,气温较,推测此时本市正受 气团控制。

(3)20日我市天气:阴晴状况是,气温较。

最终得出结论:“在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稳定晴好,冷暖气团相遇会有天气变化,多云雨天气。”这样通过数据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2.本课重点冷暖锋天气变化过程的特点,我们依旧应用刚才的案例,相信通过情境的引入,学生的合作探究,能解决这个重点。学生探讨,根据材料数据变化分析17-23日之间我市主要是哪种类型的锋过境?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及资料分析共同探讨该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我市的天气出现了哪些变化包括(气压、气温、阴晴)?并将答案探讨后写在学案上,并派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案例自己发现、获取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得出结论,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案例教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思考的积极性,从而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了重难点。

三、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涉猎知识

案例教学源于生活中的一切知识,教师只有处处留心,时时留意,积累知识,才能适时恰当地将案例应用于课堂实践中去,生活中很多常识,社会上众多社会文化信息都可以作为地理教学中的案例。

(二)案例教学需要老师善于表达,感情充沛

只有善于表达的老师,才能将案例情境很好地引入,题设问题才能贴切主题和重点,课程才能有感染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程进程和进度有很好的把握

大部分的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过程中都把握不好一节课的时间,案例教学中一般存在探究合作环节,如若把握不当,则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这还需教师对探究问题的题设有针对性,目的性,案例的选择恰到好处。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这与传统教学教师填鸭式教学,教材多年一贯的固定化等有很大不同。案例教学法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和建构主义思想,适应了学习者建构知识、接受知识的内在认识秩序,符合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增强和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客观规律,这是案例教学法具有生命力的奥妙所在。

参考文献: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王丽宫欣怡

10.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篇十

1、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学技巧

语文教学无定法,它的这种“灵活性”,让我们语文教师备感困惑。注重情感体验,培养感性思维似有道理;重视条分缕析,培养理性思维也似说得通。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就连我们语文教师也难说清。但不管怎么说,语文教学还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注意总结,还是可以找到方法的。面对一篇课文,你可从习题入手,以问题为向导解读文章。也可以精彩的情节链为线索去串起前后文。还可以某些重点段落中重点词句为“紅线”来串起全文。这都是我们摸索出的好方法,通过相关例文的实践,学生逐渐熟悉这些方法,并学以致用。每位语文教师都应摸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技巧,这也是形成从教风格,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2、增强实用性,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以教材为中心,内容狭窄,也有点陈旧,与生活有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和生活色彩,因而,能够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给学生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如“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在教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突出教师的作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参与。语文活动课则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

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以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实践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核与价值,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3、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人是提高效率的核心因素,一切活动都建立在人的基础上,人是活动的主导者。人们将教学效率单纯地归结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能力。诚然,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授课能力与教学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绝非仅此而已,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可亲”是学生“信其道”的前提。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尊重。尊重既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融洽的关系也体现在师生的相互理解与合作上。这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理解是合作的基础。理解由师生共同构建,以消除误解、加深理解和对话交流为主要特征。理解有利于改善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状态,提高教学质量。理解需要师生学会换位思考,增强彼此情感凝聚力,并且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解决彼此间的冲突。合作就是师生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和方式参与教学。合作需要重塑师生的角色形象。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则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参与者,同时也会受到学生的启发,产生许多新的想法,获得更多经验,也会有一种成功的体验;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启迪,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确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有效提高。

11.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政治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政治教学,模式

一、教师加强学习, 夯实专业知识基础

初中政治教师的政治知识有一定局限性, 虽然过去系统学习过相当一部分政治知识, 但随着史学领域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 新的史学观点和理论的提出, 教师想胜任教学, 就需要进一步学习, 不断更新专业基础知识, 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第一步。首先, 教师应该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等, 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得心应手。其次,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性质、特点, 进行加工整理、归纳组合,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再次, 教师要有计划地学习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常识, 对于那些中学政治教学中所涉及的政治问题, 尤其应该进行认真研读, 以便扩大视野, 广征博引, 增加政治教学的信息量。最后, 教师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对政治问题的辨析、考证能力, 进行一些必要的政治研究工作, 对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 应有自己的见解。另外, 教师还应该不断了解政治研究的动态, 接受政治研究的最新信息。

二、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 复归该课程的地位。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 政治课教师是主导力量。新课程改革将该课设计为8个必修学分、12个选修学分。国家教育部刘月霞同志的一项调查反映出目前的现状:“中学生认为实用性最差的学科是政治、历史、美术、数学;中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是政治、物理、数学、外语;中学生认为内容偏多的学科是数学、物理、政治、历史。”可见, 政治学科在中学阶段的处境是很被动的, 也足见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任务已迫在眉睫。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地位要复归, 教师的作用很重要。事实上,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现实, 已泯灭了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枯燥的讲解、频繁的训练己成为最通用的教学方式;许多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如参观调查、演讲讨论、读书写心得体会、案例分析等, 已远离师生, 师生关系只能靠考分来联系。虽然考试能力的提高是教学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 是社会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 也是一种显性实效, 但这毕竟是任务和手段的一个方面, 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我们要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 全面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完成政治理论、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任务, 全面、深层次、长效地提高学生素质和应试能力。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 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改进教法,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 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读, 提高读的质量, 结合实际, 把握好重难点, 提出读的提纲, 同时要精读, 读懂, 掌握基础知识的方式。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 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 明确议题, 开拓思维, 适时引导, 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适时点拨, 教师对重点知识进行精讲, 及时对学生纠正、解疑。练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 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 结合学生实际,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 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 教学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传授知识, 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 又发挥德育功能, 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 使知与行相统一。

四、利用好社会大课堂, 与实践相结合

12.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篇十二

泸西县中枢镇中学

李小祥

近几年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

一、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 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1 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让学生动起来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

三、创设新颖的情境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 2 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然是“一字之差”,也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四、充分利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 3 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是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而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地理教师还要注意学习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1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 篇十三

【摘要】近一段时期以来,语文界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关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应摆正语文教学心态,有效的设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关注内容的合宜性,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参与,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上得有魅力,上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让语文走出现实泥沼。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当下语文教育陷入一种低效,被遗忘的境地,被多数学生无辜地视为众多学科中的“鸡肋”。众所周知,学生语文整体素质提高,主要依赖平时积累,厚积薄发,循序渐进。因付出的热情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回报,再加上社会普遍功利意识负面作用的影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语文没有了情趣、文学、审美、情感的“追求”,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由于学科特点,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语文在考试中争不了更多考分,不如学数学见效,而真正热爱的语文学生不多,难于持之于恒坚守,导致小学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上的地位堪忧,语文课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衍生出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突出的弊端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和审视这门母语,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一个现实难题。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走出尴尬的一条途径。

有效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高效率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共同预习,教师静心阅读裁剪教材,让学生温书明确方向

我们老师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主体是学生,引导是老师,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在课堂上,不是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而是现在我们要去适应学生,服务于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学行为取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老师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体验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备教案,备学生,备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备教材,就要用活教材,整合资源,创生开放性的语文课程。我们知道,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的教学应该跳出教材,对教材做灵活变通的重组或增删。可以在宏观上驾驭课程,构建自己的阅读教学系列,写作教学系列。还可以选用文化内涵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从课内联系拓展到课外,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

一个语文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影响,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保障。把新课标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多读点书,多点文化沉淀,超于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而有了一股风力气势,抓得住学生,吸引的了学生,然后才能谈得上真正有效。

当然,教师也要给学生一个方向,课前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我一般会在上新课前,参考教材与教辅,依据我教学设计,抛出课文的重难点,提出一二个大 1

问题,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先走一步。避免课堂变成教师一言堂,让学生能够和教师一起合作探究。

二、大局着意,教学目标与环节相辅相生,让学生渐次有整体感

自身准备好,备好学生之前,一堂优质有效课还得在大局上有重高屋建瓴把握,设计好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整体感,渐次形成作品和学科的系统。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规定和设想它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激励学生学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应围绕目标进行。可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仅仅作为一种形式,与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成两张皮,形同虚设。

犹记第一次公开课,我上的《短歌行》,本设计重点是诵读并想象诗歌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慷慨胸怀,这设计本来很好,后来我却在诵读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延展,为了追求课堂的风趣变成天南地北,不着边际的“侃大山”,甚至为了取悦学生和增加表演性质而“大放羊”。这在目标中根本没有涉及,况且后面还有很多诗歌分析,关键句子分析,由此耽误。结果这些沦为低效的废话,浪费学生的时间,耽误了其他目标的完成。所以教师当讲则讲,一篇文章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确本篇文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如果要几课时教完,每一课时都要相对独立完整,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自成体系的教学内容,有完整有致的教学流程,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学生呢,才有实实在在的知能收益。

那种兴之所至的即兴发挥不宜做作,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整体的才能牵一发动全身,提纲挈领。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都有其系统和结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每一节课,帮助学生去梳理建构知识的内在层次和逻辑感,确立整体感。完善全面的语文能力建构,避免出现残缺,支离的、随意的、功利性的教学环节,让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不脱节,做到相辅相成,提高有效性。“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

三、问于当问,问题设计相机穿插课堂,让学生进入文本要领

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态,一个最重要的有效方法就是如何进行问题设计。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挑战性问题就是有效问题,能够迅速引起学生思考,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活课堂,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而无效的问题一易重复,令人生厌;二易主次部分,无效、零碎、突不出重点;三易学生来不及思考,没办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没有悬念和情趣,胡乱设疑。

本人在引导学生鉴赏鲁讯先生的《祝福》时,可考虑提出系列问题:

①祥林嫂叫什么名字?小说中有没有写到鲁镇的人们对她的称呼?(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课文中有哪些动词形象地凸现出祥林嫂的坎坷经历与悲惨遭遇?请大家找出并作简要分析;

②祥林嫂的婆婆要“嫁”她是关心她的个人生活吗?这种“嫁”实际上与“卖”差不多,大家再找找,课文中还有能反映祥林嫂的命运的动词吗?祥林嫂总是在失去丈夫之后就失去了家,这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钱呢?她真的有罪吗?她捐的钱赎了罪吗?祥林嫂不是改嫁给了贺老六,为什么没有改称“贺大嫂或老六嫂”而始终称为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的疏漏?还是他的有意之笔?

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呢?……

通过创设如上系列“小步距”问题富有激活性,积极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与遐想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寻求言之有理的见解。如上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自读质疑、小组讨论分析解疑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积极性,自觉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真正实现读文—品文—赏文。

在教授《沁园春·雪》下阕中我设计了一下几个问题:⑴ 下阕中提高的英雄人物有什么共性?⑵对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毛泽东用了一个怎样的字对他们做了总评价?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评价?⑶ 你认为谁是真正的英雄?请说出你的理由。

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相悦以解”、“从容尽其声”,还可以让学生迅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并能从对文章的实际探究中,悟到阅读文本的要领,举一反三,跨进阅读文章的大门,形成较强的感悟能力,建立阅读方法,培养了浓厚的探究思考的兴趣,课堂教学目标完成自然事倍功半。

四、教学环节、交互激发,引导合作,让学生由内而外感悟

《新课标》“教学建议”一节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引导,引导艺术是否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能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并升华新的认知。

初为人师那会,上过一些“受益一生”的公开课,那次笑容满面、声情并茂,开始学生确实被我吸引住了。课堂依然在延续,教师严格操作教案上事先设计好的步骤,站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可能是担心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有些问题就自问自答了。此时,我往学生当中看去,发现学生那股新鲜劲已经过了,课堂气氛也沉闷了许多。学生们有的看窗外,有的在下面相互议论着什么,有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突然,下课铃声响了,我从教师的脸上看到了沮丧。这时,一位教师走上去安慰说:“你的教案设计的很好,上课的思路也很清晰,是学生没有跟上你的思路。”

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吗?听到这话,我沉思了很久,心里在想:课堂教学活动,是谁服务谁?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吗?还是老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跟上学生思维呢?这就要求,老师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体验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该导向时导向,该启发时启发,该设疑时设疑,该鼓励时鼓励,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势”而导,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课堂上不能只注自己是怎样教的,更要关注学生的学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从中去发现学生好的想法和错误想法,及时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们在处理思考这一环节,我们有时不自觉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两三个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自己讲解。在整二个探讨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可以偷懒,只要有学生回答正确,问题就会被认可。至于其余的学生真会还是假会,就不得而知了。

再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喜欢怎样就怎样;一旦发现时间很多,就让学生“充分”探索来拖延时间;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就匆匆走过场,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探索就已终止。进行小组合作时,也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

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述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在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者往往只是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常常会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而其他学生则端端正正的坐着,一言不发,冷眼观战,还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长此下去,必然课堂涣散,难有学习效果。

如果换种解决 方式,这种现象就会被杜绝。教师将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投影在黑板上,每个学生将思考的结果写在课堂笔记本上,小组内交流、探索,定下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小组解决不了的,师生再共同解决,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有学生有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欲望。探究合作要有问题空间。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及时了解合作的情况,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引导。这样学生不仅被引入文本之中,自然兴致高涨,参与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教师真倾心语文,真爱学生,真受到课文中优美的景物、高洁的思想,精辟的文理,珠玑的语言的感染,必然精神抖擞,真情真意伴随语言流淌,叩击学生的心扉,弹奏出学生的心灵之音,而教师的语言是否简洁,清晰,声音高低是否适中,是否富有幽默感等等都是对教学有效性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语文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课堂教学回归到自身,与教师的设计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了解学生,爱护学生,摆正语文教学心态,有效的设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关注内容的合宜性,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参与,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上得有魅力,上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让语文走出现实泥沼。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江苏教育出版社

2、钟启泉等编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3、高万祥《语文的诗意》 教育科学出版社

4、薛贵亮《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浅说》《中学语文》2005年10期

14.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 篇十四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 在新课程标准的物理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加强科学探究.《课程标准》第三部分专门列入一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 列表说明探究要素和基本要求, 所以大大加强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因为实验既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又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提供物质的保证, 在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验在新课程中有3个特点:

1、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不再规定“必做”实验, 凡是《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教学的内容都安排了实验, 将原来实验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融合在内容标准之中, 使它们成为有机的整体, 不再单独列出.

2、实验内容明显增多, 有示范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做一做”小实验, 另外还设计了以实验为背景的“问题与练习”、“课题研究”栏目, 而且学生分组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完全安排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进一步确立了物理知识体系与实验的依赖关系, 凸显实验教学的重要, 真正做到还给学生实验探索空间, 由静态变为动态, 由独立变为合作, 由观察者变为探索者, 由单纯动脑变为手脑并用, 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3、新教材没有对实验的具体做法、使用的器材等做硬性的规定, 这样便于因地制宜开展实验教学, 便于提出不同实验方法, 有利于实验设计, 使师生更注重实验的科学思想, 而不是记忆实验器材、步骤等条文, 不过分强调实验数据的精确和操作技能, 而是更注重实验设计, 因为实验设计的思想更能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

二、落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1、有效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传统的物理教学, 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 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的辅助教学手段, 这必然会出现只注重书本理论、忽视实验教学的现象.而以学生综合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 则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整个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启发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常见实验方法做了具体的说明.如何通过高中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技能、熟悉方法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可以有三种方法:一是文本的研读学习, 二是模仿体验, 三是创新使用.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实验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归纳法、等效替代法、累积法、放大法、留迹法等;在数据处理上有:列表分析法、图像分析法、描迹法、逐差法等.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物理方法的教学, 主要是通过物理原理的分析, 使学生理解物理实验方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制实验仪器, 并尝试用自制仪器进行实验, 要鼓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法完善实验步骤,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明白实验设计的环节, 从而体会到各种实验方法的美妙.

2、组织学生, 积极自主参与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验室里进行分组实验的教学形式,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 可以掌握仪器的构造、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学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和运用数据得出结论, 促进实验能力的发展.利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创造性、积极性不高, 而且对物理知识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利用实验法进行教学, 基本上可以消除上述缺陷.因为实验法的特点, 主要是依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把实验感知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 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学中应注意突破常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增加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 从中探索并理解物理规律, 比教师枯燥地讲解、学生硬性地记忆好得多.学生实验的基本过程, 通常分成三个阶段, 即准备阶段、实验操作阶段、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及完成报告阶段.如果把这三个阶段都集中在实验课45分钟内进行, 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如果把实验准备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弄清有关实验内容, 原理的理论部分, 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逐步解决, 不仅可保证学生在实验课内有动手操作的充裕时间, 还有利于学生学习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 有利于知识的深化与活化.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后, 教师还要对每一次实验精心指导.教师事先布置好预习提纲, 要求从预习中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及所采用的方法、步骤, 包括要观察到的现象, 记录的数据等, 这样既可以避免实验课上学生盲目动手, 又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手操作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多媒体、视频展示台等实验的操作和反馈及实验数据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进行操作, 也可以把学生打出的纸带或实验册中的图表等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以及时反馈或示范, 还可以让计算机处理数据,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

上一篇:美国申请博士后下一篇:党章学习心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