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美文欣赏

2024-06-13

英语阅读美文欣赏(精选8篇)

1.英语阅读美文欣赏 篇一

People need homes: children assume their parents” place as home; boarders call school home on weekdays; married couples work together to build new homes; and travelers have no place to call home , at least for a few nights.

人人都需要家:小孩子把父母的住所当做自己的家;寄宿生在平日把学校称为 家 结了婚的夫妻要共同营造自己的新家;至于旅者呢 至少有几晚他们要住在不能称为 家 的地方!

So how about people who have to travel for extended periods of time? Don t they have the right to a home? Of course they do.

那么那些不得不长期出门在外的人怎么办?难道他们无权拥有一个家吗?他们当然有!

Some regular travelers take their own belongings: like bed sheets, pillowcases and family photos to make them feel like home no matter where they are; some stay for long periods in the same hotel and as a result become very familiar with service and attendants; others may simply put some flowers by the hotel window to make things more homely. Furthermore, driving a camping car during one s travels and sleeping in the vehicle at night is just like home -- only mobile!

有些经常出门的旅者会随身携带些属于自己的日用品,像床单、枕套或全家福相片等,无论走到哪里,这些东西都能带给他们家的感觉;有些人在长驻时会待在同一家旅馆里,使他们对店里的服务和人员都非常熟稔;再有的就可能只是在旅馆的窗边摆些花,使房间更像个家。此外,一路开着露营车旅行,晚上就住在车里,这就更像是真正的家了――只不过能移动而已!

And how about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while in transit? Some keep contact with their friends via internet; some send letters and postcards, or even photos; others may just call and say hi, just to let their friends know that they“re still alive and well. People find ways to keep in touch. Making friends on the way helps travelers feel more or less at home. Backpackers in youth hostels may become very good friends, even closer than siblings.

那人们在旅程穿梭时,又是如何维系关系的呢?有些人通过互联网跟朋友联络;有些人寄信、明信片,甚至照片;还有些人可能只是打个电话问声好,目的仅是让朋友们知道他们还活着,而且活得不错。人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联络方式。在旅途中交朋友能帮旅者或多或少地找到一点家的感觉。青年旅店里的背包客也许会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甚至比手足还要亲!

Nowadays, fewer people are working in their local towns, so how do they develop a sense of belonging? Whenever we step out of our local boundaries, there is always another home waiting to be found. Wherever we are, with just a little bit of effort and imagination, we can make the place we stay home .

如今,大多数人都是离乡在外工作,那么人们又如何能有归属感呢?一旦我们走出家门,就总有另一个 家 在等着我们去寻找。不论身处何处,只要稍加努力和想像,我们就能把栖身之地营造成一个 家 !

2.英语阅读美文欣赏 篇二

一、欣赏性阅读的作用

欣赏性阅读是一种着重于理解与欣赏的阅读。通过欣赏性阅读,可以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热情,提高他们得学习积极性。而通过对优秀的英语文章进行赏析,学生不仅能够学会里面丰富地道的英语知识,也能够了解异文化的行文思想与方式,这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而欣赏性阅读的材料,应该是英语世界中最精华、最优美的篇章,因此,通过感受篇章里那些美妙的辞藻以及华丽的句子,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阅读的动机。而阅读优质美妙的英语文章时,往往能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感情的理解。与此同时,文章中所蕴涵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也能够促进学生品格的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欣赏性阅读的具体内容

因为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阅读技巧以及基本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开展欣赏性阅读对学生的喊出非常明显。而本文就以人教版课文《Lost civilizations》一文为例,对欣赏性阅读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1.词语和句子。在欣赏性阅读当中,对文章中华美的句子以及妙到颠毫的词语的欣赏是最基本的欣赏手段,也是进行欣赏性阅读的基础。如《Lost civilizations》一文中的“It turn sout that…who had died in the disaster.”一句,这一句就通过使用“failed to feel”“broke down”“disappeared”“empty”以及“”一系列词句,营造出了一种庞贝古城的深切悲凉之情,使得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画面感和体验感。通过对这一句进行欣赏,让学生仔细体会这种词句运用的奥妙,可以提升他们进行欣赏性阅读的兴趣。

2.结构和手法。《Lost civilizations》基本上就是作者的旅行日记节选,其中所载,皆是以作者的第一感观进行叙述,情节联系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而后一部分则在中国的楼兰古城。作者通过自己的眼睛,首先对所到达的城市进行了一番描写,通过描写那里的街道、建筑以及人,来写出自己的感受。如在庞贝古城时写到:“When I walked around the city,I saw streets…I saw several houses…I also saw the people…”而后引发自己的感受:“The volcano is still there,but looks very quiet now…”

而在到达中国楼兰古城时,他写到:“When we went to the city,we saw the city…”通过对这些景物进行描写,最后也抒发自己的感受,写到“The desert…”通过对文章结构与行文手法进行赏析,学生可以明晰英语写作的思路,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行文方式,提高他们自身谋篇布局的能力。

3.修辞和含义。作者在《Lost civilizations》一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白描来写景。如写庞贝古城的街道:“with stepping stones along the road”;写房屋:“decorated with wall paintings”;写人:“who had been buried alive”。而在写楼兰古城时,利用考古学家的所见,写“Seven found…”来丰富楼兰古城的背景,营造出一种繁华落尽的苍凉之感。而为了不破坏这幅苍凉画卷,作者对楼兰景物一笔带过:“When we went to the city…”不过,为了使楼兰古城形象更加丰满,作者又挑了一个对象进行重点描写:“We found he ruins most interesting.”而在写景过后,便借景抒情,写了几个极其漂亮的句子。如写庞贝古城时,写了这样一句:“The volcano is still there,but looks very quiet now.”读来不禁令人心生感慨,回味无穷。而对楼兰则写到:“The desert was once…buried by sand-what a pity! ”通过古今对比,直叙胸臆,令人感慨丛生,皆有扼腕叹息之感。

学生通过对文章之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可以对作者写作的思想与感受有一个更加彻底的了解,从而明白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蕴涵在这篇文章之中的真意又究竟是什么,以此来进一步理解文章、感受文章。

3.高中英语欣赏性阅读教学初探 篇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英语教学也迫切需要改变原本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欣赏性阅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英语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快速提升,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文章首先对欣赏性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欣赏性教学的核心与关键,最后就欣赏性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 ; 欣赏性阅读 ;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19-01

欣赏性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赏心悦目美感的一种审美阅读方式。新课改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自己的母语以外,还要不断培养自己学习外语的兴趣与语感,主动了解自己所学外语的文化背景。而英语的学习也必然要找到学习的感觉,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开展欣赏性阅读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欣赏性阅读的重要性,同时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来加强英语教学。

一、欣赏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的作用和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进行欣赏性阅读的时候,教师一般都是选择带有一定趣味性的文章,因此十分容易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的目的。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发生英语文字当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感受文章的内涵和精髓,激发学生了解英语文化产生的背景。文章当中优美的句子和词语,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和了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将以往被动接受教学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促使学习效率的稳步提高。

2.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进行大量的欣赏性阅读,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欣赏性阅读选取都是带有趣味性的文章,因而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去阅读,所以能够学习到文章当中优秀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此外,这些文章当中大多数涵盖了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因此学生在进行欣赏性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主动去学习其写作方法,进而创造出更具深度、更有情感的文章。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就我国现阶段高中欣赏性教学当中所选取的文章看来,大多数都具有高品质、深内涵的特点,这些文章当中除了具有优美的句子、丰富的情感之外,还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大量阅读这一类型的文章,除了能够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欣赏性教学的核心与关键

1.文章当中的句子和词汇

教會学生怎样去欣赏文章当中的优美句子和词汇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开展欣赏性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优秀的文章必然是由优秀的句子和优美的词汇所组成,灵活多变且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具有强大的语言魅力。

此外,在进行高中阶段欣赏性阅读教学的时候还要加强精炼句式的学习,特别要加强对戏剧类材料当中精炼句式的掌握。例如在学习“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一文的时候,教师要特别注意去引导学生精炼句式。如:“Permit me to lead the way”、“As a matter of fact ...”等。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作者怎样通过精炼句子来对人物的性格与情感进行表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文章的内容与故事发展情节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具有优美的句子和词汇之外,同时也会有丰满的内容和故事情节,这也是吸引学生眼球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欣赏性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自由主动的去表达文章情节,描述文章故事,进而提高阅读乐趣,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更开心的掌握文章的词汇和句子,这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欣赏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精心挑选阅读文章,确保欣赏性阅读教学效果

欣赏性阅读取得效果的关键就是有好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要好,更要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水平,有些文章很好,但是太深奥,高中生无法理解的话,那也达不到良好欣赏性阅读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教学当中一定要选择最合适、最恰当的文本进行阅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选择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英语课标为着眼点,再从报纸、期刊、杂志或者网络上面选择优秀文章,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古典名著,让学生一方面感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同时还能够感受英语语言蕴含的魅力。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开展欣赏性阅读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围绕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进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开展欣赏性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明确英语教学的目标,不断优化英语教学步骤,确保欣赏性阅读课程的有序展开。

3.营造轻松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进行欣赏性阅读的过程当中,有许多的内容或者感触是值得共同分享的,除了分享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可以分享文章给自己的启发。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给予学生交流平台和交流时间,积极组织课堂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当中相互学生,相互促进。

4.学会分析和总结

欣赏性阅读课程上,学生阅读和学习了大量优秀的英语文字,但是阅读并非欣赏性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从中获得知识,得到进步才是目的。所以,在学习完文章之后必须要对文章进行分析总结,应当在阅读这些优秀的文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将文章采用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当中,才能真正发挥欣赏性阅读教学的作用。

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使得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所以,教师在进行欣赏性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欣赏性阅读教学。笔者希望,随着新课改脚步的不断加快,欣赏性阅读教学能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韩丽.语言与思维契合——探讨高中英语的阅读训练[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3).

4.经典的美文欣赏阅读 篇四

对有些事,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智慧;可是对有些事,不能睁一只,闭一只眼,这是原则。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分开却是一个人的决议;遇见是一个开端,分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分开。这是一个盛行分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辞别。

———米兰·昆德拉

别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快不快时,只有他在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是朋友。别人关注你钱多钱少、官大官小时,只有她在关心你是胖了瘦了,那是母亲。

———《黑暗中的舞者》台词

男孩喜欢上了女孩,他向她表白,女孩回绝了,她说:我整整比你大一岁。男孩说:我一个月大时,你十三个月大。你是我的十三倍。我两个月时,你十四个月。你是我的七倍。我一岁时,你两岁,你是我的两倍。只需你愿意和我永远在一同,我们总在渐渐接近。

———美丽的情话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样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患得患失,连眼前的快乐都会失去

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见到分手的隐痛时,你必定爱上他了。

———黄永玉《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自己爱自己。因为,漂亮的女人像宝石,但是花有几日红,岁月不饶人。而智慧的女人像宝藏,男人愿意一辈子去挖掘。

———马云说女人

生命是厨房的;收入是商场的;奖金是化妆品的;财产是没有的;成绩是上司的;身体是男人的;只有雀斑和皱纹是自己的。

———女人的悲哀

一直对发型不满意的人有一个共同点:不肯承认这是脸的问题。

———活在自我欺骗中的人

励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看别人成功,一种是看别人失败。

———这样“励志”

5.美文阅读五 清明 篇五

(五)清明随思

亲爱的孩子,以及家长:

一直喜欢“清明”二字。

“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清明,是一个节气,气温渐暖,春意渐浓,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此刻闭上眼,仍能嗅到儿时乡间新翻泥土的气息,早晨湿漉漉的空气里,薄薄的阳光亲吻着劳动的田野。

清明亦是祭祖、扫墓的时节,坟前的香蜡纸钱,不是迷信,更是一种虔诚追忆的仪式。对或朝夕相处过,或未曾谋面只是听闻过的亲人、先祖,跪拜,诉诸心中念想,如同叶对根、溪流对源起,时时怀感恩、敬畏之心,方能令我们不会迷失自己。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更爱人生之中的清澈明亮、清洁明朗、清淡明智。漫漫长路,悲有时,喜有时,得意有时,失落有时,落寞有时,心痛有时,一如天上明月,阴有时,晴有时,盈有时,缺亦有时,唯炼达“清明”的智慧,方能淡定寻求自己想要抵达的生活。

抽屉里,躺着车票,过几日我亦要踏上回乡扫墓的归途,心中格外期待。期待家族一年一度的盛会,期待走一遍儿时走过的田埂,看一遍儿时眺望的远山,还有坡头那棵孤独傲然的树、溪流上的石板桥、湾里清浅的古井……与它们一一重逢,忆及往日的少年,温习那份最初的情怀。

年少时,我们总是向往远方;年长后,才惊觉如此眷恋故乡。呵呵,这就是清明,总令人浮想、随思。

两篇散文,《清明的味道》及《清明是一树绿叶纷披的柳》,亦是随思,文字清逸洒脱。不妨在一个人的房间,琴曲相伴,朗读中,赏其景,悟其思,醉其情。

摘抄下来后,再来篇你读后的随思,亦是本周新开始学习的心得笔记。

尹老师

清明前夕 清 明 的 味 道

◇吴芳萍

北方的春天,来得温柔,来得细腻。飘飘洒洒的细雨携带着零星雪花,微微泛黄的河水里蛙声四起;温漉漉的树枝间,不安分的鸟儿啁啾着;蓑草根探出嫩绿的芽儿,像要出嫁的女儿一般羞羞答答、朦朦胧胧的。但你分明看到生命在复苏,万物蠢蠢欲动„„清明的到来,大地似初孕的母亲,日渐变得多彩、丰满、成熟起来。在乡村,你更能真

美文诵读(五年级下册)—

(五)清明随思

切地感到时令的变化,在乡村,节日才展示出她多姿的丰彩。

乡下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节气,更不知道什么是“愚人节”、“情人节”等洋玩意儿,但没有谁不知道“清明”节的。说到清明,想到的自然就是上坟了。清明上坟,在老家更有它的庄重和虔诚,在外工作的人们不管有多忙,这一天尽可能回家上坟,以表示对逝去的祖先永远的奠祭。

记得清明前夕,爷爷就开始印纸钱,并把红、黄、蓝、白、绿、紫各种颜色的纸裁成宽一寸,长半尺左右的条子,我们叫“挂钱”。早晨,奶奶烙好几个碗口大小的“献饼”、炒好一盘黄澄澄的鸡蛋,再加上一碟水果糖做成“献饭”,干粮时分,学校也放了假。爷爷端了纸钱、挂钱等装得满满的香盘,从城里赶来的伯父端了一木盘献饭,二叔和父亲分别拿了饭桌、酒壶之类走在前面,我们堂兄妹七八个,像奔出窝的兔子跟在后面。随处可见一伙一伙上坟的人们。这一日,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上坟的氛围里。

我们家的祖坟有好几处,祖父祖母的坟在村后的自留地里,那里过去全是坟墓,所以叫“老坟院”。后来破“四旧”,老坟全平了,只留下我们家的。还有一块刻着很多名字的墓碑,到现在还立在地头。地埂上全是树木,因为是护坟的,很少修剪,长得奇形怪状。那棵斜依在地埂上的酸梨树,不知有多少年了,夏天,酸梨像星星挂满枝头,浓荫蔽日。等酸梨成熟了,村里的孩子成群结队来打,不管扛了多长的杆子,再攀上树,也够不着树梢,有时抓住细一点的树枝,用力一摇,熟透的酸梨跟雨点似的扎下来,树下的伙伴会抱着头哇哇叫起来,树上的则更为得意。树顶的酸梨弄不下来,只有等酸梨自个掉下来,跌进草丛,捂得黑透了,吃起来软软的,更是甜得爽口,尤其是那股香味,拿上几颗放在屋里,满院子都会弥漫着清香,沁人心脾。祖父的坟里,也并排长了两棵酸梨树,我们说那是“太爷和太太”,大人们一笑,不置可否。坟周围长着一人高的酸刺,一到夏天,把个坟院罩得严严实实的,我们只好站在酸刺底下,伸长了胳膊,揪着吃红透了的“飘儿”(草莓)。●

大人们跪在坟前烧纸上香,分给我们一人一叠挂钱,大伙散开来,把挂钱扎在酸剌、野草上,一气功夫,整个坟茔里就像挂起了五彩的飘带,随风舒展。大人烧完纸钱,夹几筷子炒鸡蛋、掐几块饼、拿几颗糖果,献在坟前,然后磕头起身,虔诚得让我们觉得好笑。大人一转身,坟前的水果糖不觉已进了我们的嘴里,树上,也早有喜鹊等得不耐烦了,喳喳叫着,好像在催促人们快点离开。什么时候,男孩们吹起了柳苗,女孩子也捋了柳梢,边走边唱:“闪——闪单花,闪了一朵牡丹花„„”

半天功夫,各处的坟都上完了。回来的路上,我们就揪人家坟上的挂钱,订成五色

美文诵读(五年级下册)—

(五)清明随思 的本子,写生字,演数学,格外新鲜。回来的当儿,还得大人给我们锯好了树栽子,清明是要栽树的。回到家,早有奶奶做好了饭等着。

清明吃苜蓿豆芽菜,是家家不可少的。前一天放学以后,大伙约好了,提了篮子去掐苜蓿,向阳的苜蓿地里,苜蓿齐刷刷地钻了出来,用刮铅笔的小刀伸进土里一挖,就出来了,胖胖的芽儿,嫩绿嫩绿的。有了苜蓿,奶奶也事先生好了扁豆菜,挖来了鲜嫩的新葱,泡好了粉条,做成汤菜,每人碗里又放上一两片薄薄的、长长的腊肉,只有在清明,才能吃得上这么香的汤菜。那滋味,长大以后,从来没有过。

下午回到学校,就开始种树。树苗都是同学们从家里拿来的,树苗的好坏,是很赏脸的。所以,谁拿来的树苗好,大人就跟着沾光;谁的树苗不好,同学们就会骂大人小气、私心,孩子自然也很伤自尊。所以,为了孩子,大人们都不敢敷衍行事,挖了自家的果苗也在所不惜。有了好苗子,同学们抬水的抬水,挖坑的挖坑,认认真真地栽好了。几年下来,校门前那块空地,已是一片小树林了。

成年之后,每每上坟,少了虔诚,多了世俗;年年植树,少了责任,少了义务,多了敷衍,多了形式。清明上坟是传统,清明植树也是传统„„传统的东西,有些可能是几千年、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最精华的东西。如今的孩子,可以不知道清明上坟,不愿去植树,可他们会编许多谎言来捉弄你,说是“愚人节”;男友互赠礼物,知道“情人节”。精华的东西在被人们渐渐地遗弃,一些流行的糟粕充盈孩子们的生活。吃着鸡鸭鱼肉,享受现代文明的日子,总忘不了儿时清明节吹着柳苗上坟、偷吃献饭的那份天真,飘扬的五彩挂钱,植树造林的那份自豪和满足,还有苜蓿炒豆芽所散发出的那股永远不散的清香„„

清明是一树绿叶纷披的柳

◇郑云云

英在春初时就说:姐啊,清明的时候你还是回家来吧,我们一块去河堤边插柳枝,采艾叶,做绿绿的清明果吃。

英说这话的时候,还是三月初的日子,那时我和莲玉姐,英,正在野地里采荠菜和野水芹。下过雨的水塘水色昏黄,塘边生长的水芹却愈发显得绿汪汪的,春天的水芹是汁液充盈的植物,用手一掐,嫩嫩的茎叶就发出清脆的声响。而荠菜一簇簇挤在路边荒地上,紧贴地面生长的叶片看上去生机勃勃,过不了多久,它们就要开出小米粒的白花

美文诵读(五年级下册)—

(五)清明随思

来,等到清明时节,米粒般的小白花就成了一团团极小极小的三角形荚果,第二年开春,绿褐色的荠菜又会铺满野地。野地里还生长着许多我叫不上名来的绿草,我只认识开着小紫花的紫云英和有着长长叶梗的车前,它们好看的叶片上沾满了水珠。

惊蛰一过,大地深处的生命全醒了,水塘里地面上,到处可见匆匆飞过的菜蝴蝶和水蜻蜓,好看的翅膀在阳光中一闪一闪。莲玉姐说,太阳真好,田野好美。英说,这么鲜嫩的荠菜,我们多采一些回家包荠菜饺子。英都采了满满一篮,还舍不得上路。莲玉姐和英,是我的大姑小姑。本来我们是相约着去浏阳看亲戚,可一路的水雾、露珠、青草、太阳,让我们觉得大地上有许多东西更值得花时间品味,春天的土地上溢满了泥土的芬香,我们不想为了一个既定目标而匆匆赶路。

这就像生活中会有许多的方向,其实只是你行走在路上的理由。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明了了这个道理,两千五百多年前,先人中的智者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它们成为人间的杏花、雨点、霜露和鸟鸣,周而复始,让岁月充满了生命的诗境:惊蛰地气萌动,小虫苏醒;春分时节柳条生绿,桃花开片;清明田鼠进洞,彩虹初现,种瓜种豆„„大自然的物候也同样滋生爱情,我们听见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诗经》中浪漫地唱着:“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先人们比我们更亲近大自然,当然也就更依恋自然。古人对性灵的重视远胜于现代人,在他们吟咏的诗句中,野地里的花草无处不在,它们本就是生命中不可须离的部分。

春分一过,清明就到了。这本是古人踏青的好时光,后来却融入寒食节祭奠先人的习俗,使清明在踏青赏春之际也多了一份慎远追思的感伤。古人将清新明丽的春之欢乐与生离死别的人间悲酸合为一体,其中藏有怎样的玄机呢?也许,生与死,本来就是顺应自然的轮回,优雅相对才符合人生真谛。生与死的行走充满诗境,生命才能获得本有的尊严和高贵。万物复苏之际,人们倾城而出,郊游扫墓,让清明成为生者与逝者合欢的节日,这正是先民的大智慧啊。●

在与清明相关的唐诗宋词中,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家喻户晓,但我更喜欢晏殊的一首小令: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词中缓缓展开的民俗风情,是一幅多么令人动心的江南春景图啊:农历二月的春分时节,江南一带的百姓纷纷开始祭祀社神,祈祷农事丰收。“仲春之月玄鸟至”,燕子飞

美文诵读(五年级下册)—

(五)清明随思

来的时候正是新社,转眼梨花一落,就到了清明时节。池塘水面生出碧苔,在黄鹂的叫声柳絮的飞花中,日子开始一天天变得悠长。采桑少女们相互斗草时的欢娱,与欣欣向荣的大自然是多么的合拍啊。

何谓斗草?那是人与自然的嬉戏,岂是现代的麻将与扑克所能相提并论。斗草在中国古代不仅是少女们的游戏,也是百姓们的游戏。斗草双方以所采之草的种类多寡和韧性相较量,或以说出花草之名相应对,如以“狗尾草”对“鹅掌花”,“羊须藤”对“虎耳草”,“入地金牛”对“扑地蜈蚣”,“七里香”对“九重葛”,“百日红”对“万年青”„„其中的情趣和文化,哪能像某些注释中解说的那样,摘来几根草茎双方拉拉扯扯比个输赢而已。

民俗中有一些与平常日子不同的节日,它们就像田野里生出的清风、明月、绿草、鸟鸣,点亮了沉默的大地,让寻常日子有了动人心弦的声音和色彩。

清明,就是这样的节日。它是一树绿叶纷披的柳,在春天将尽的日子里,让你听见风声、雨声、鸟的歌唱,让你看见清晨的露珠、傍晚的阳光、柳树下走过的人群。我们借此知道古人生活中不仅存在辅国封疆、居产贡纳的生命之“重”,也存有优雅幸福的快乐光阴,并以此作为生命的最高形式之一。

看古代民窑里遗存的民间青花,我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

傍晚,我独自一人去了官庄后面的田野,在野地里折回一支沾满水珠的柳条。我把它小心地插进屋旁的空地,培了土,浇上水,如果再下几场春雨,它会慢慢地生根、长叶,明年,它就能长成一棵小树了。

6.《谈欣赏》阅读答案 篇六

①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可口可乐。为什么?可口可乐不仅味道独特瓶体更是独特:眼睛看着外观美,手掌握着不滑脱。这个独特的瓶子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当年,有一个叫路透的青年制瓶工人在与女友约会时,非常欣赏女友穿的套裙,由欣赏产生联想,设计出了瓶子的图纸,获得了专利,并且在1923年被可口可乐公司用600万美元买走了。正是欣赏激发了路透的创造力,可见,欣赏十分重要。

②欣赏能够让人的心态充满阳光。有了这种心态,即便冬天来了,也会说,春天还会远吗?即便无路可走了,也会说,路不都是人走出来的吗?即便有人犯错了,也会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种阳光心态有一个稳定的基因:积极多于消极、乐观多于悲观、自信多于自卑。这种心态,在欣赏别人中展现了自身人格的魅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尚未学会欣赏。这种人,对人、对事、对物,要么以粗求精、以浅揣深,要么以一己之心、一时之情来度社会之腹、时令之变。这样,不仅白白丢掉了欣赏的情趣,而且平添了几分忧愁。这委实不值得、不必要。

③ 。善于欣赏的人,有一种容得下他人才华和长处的胸襟,并将这些才华长处为己所用,从而成就一番事业。萧何欣赏韩信,月下追来的不只是韩信,而是汉朝的江山;诸葛亮欣赏相貌丑陋的妻子,得其所授而造木牛流马;唐太宗欣赏敢于直谏的魏征,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这种欣赏,体现着一个人的胸怀和智慧。周瑜本是一员不可多得之将才,却因为对诸葛亮的嫉妒而饮恨终身。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成功。

④一个不会欣赏或欣赏力低下的人,胸怀和智慧极其有限。因为,惟有欣赏,才能领略,才能让心头充满阳光,你才会发现人生之旅中更多的美丽和情韵,自身的胸襟和生存的意义将更加博大广泛。用欣赏的心态和胸襟待人行事,我们的人生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的?(2分)

答:

小题2:请你在第③段开头横线处填写一句话,表明本段的观点。(3分)

答:

小题3: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证过程。(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以一个青年因为对女友套裙的欣赏而受到启发,从而设计出巧妙实用的可口可乐瓶子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

小题2:( 3分)欣赏还能够助人成就一番事业。

小题3:( 4分)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欣赏能够让人的心态充满阳光;接着从正面阐释欣赏心态对人对事的表现和原因,又从反面分析尚未学会欣赏的人的表现和后果进行对比论证,有力地证明了拥有阳光心态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欣赏的重要。

小题1:

试题分析:本文开头就讲了一件与“欣赏”有关的事情,引出“欣赏”的话题,针对话题发表观点。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三段运用的是讲道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前两句是讲道理,可以把所讲道理的“善于欣赏的人,有一种容得下他人才华和长处的胸襟,并将这些才华长处为己所用,从而成就一番事业”这一句话压缩成简练的句子作为本段的论点,即“善于欣赏别人能成就一番事业”。

小题3:

7.学会欣赏 享受阅读 篇七

一、欣赏,从作者驿动的心开始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灵浇灌的花朵。

文章,是作者抒发性情,读者阅读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洗涤心灵、启迪智慧、教化人类之目的。 因而我们阅读文章,应把感受作者那颗驿动的心放在首位。不要读了几遍,还不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还不明白这篇文章有何价值。 阅读,从“心”开始,这是一种阅读的方法,也是我们阅读应养成的习惯。

譬如,《荷叶母亲》,作者从一次下雨观景,从荷叶护红莲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我们读到的是冰心那颗母爱之心, 对天下伟大母亲的歌颂赞美;《背影》,我们除了读到伟大的父爱之外,更读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无限感激、愧疚,作为儿子,对父亲晚年的不幸无限伤痛之情。

每一篇文章,作者都在与我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我们都是在聆听作者的心语。诗歌、散文、小说……无论哪一种文学样式,无不在抒发作者的性情,或讴歌、或鞭挞,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灵泉水的流淌。

二、欣赏,从作者睿智的构思开始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睿智思考绽开的火花。

又说《荷叶母亲》吧,雨打莲池,一张绿圆的荷叶,让一朵盛开的红莲免受暴雨的侵凌,作者由此想到母爱,这既因冰心有一颗驿动的心,更因冰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我经常在思考,作家是多情的,同时又是很睿智的。要不然别人怎么就没想到而冰心想到了呢?我想只要读了《变色龙》的读者,都不会忘记那位围绕狗主人的变化而变化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就一个狗咬人的事, 作者却以此揭露了当时沙皇警官制度的黑暗, 有时我真对作家的睿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欣赏,从作者那灵动的语言开始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语言可朴实,也可优美,无论朴实、优美,都是作者精雕细琢后最后留下的,都是为了眼前那精妙绝伦的艺术精品。如,《背影》,语言质朴,句句含情,若用优美的文字,反倒会影响作者的抒情,生活的再现,更真实、更动人。《荷塘月色》,月下荷塘,这景,若没几句优美的句子,那这景也就白白浪费了。阅读,要学会品味文字,品味灵动的语言。 文字,因作家而变得韵味无限;作家,也因文字,可任思维自由地驰骋,情感尽情地倾泻,什么是相得益彰,这难道不是?

文章本是一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切不可把它分割得支离破碎,上边所说只是文章欣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目的是想让大家明白什么是文章,文章的价值在哪儿。 文章作为艺术,我们要像欣赏花儿一样来欣赏。

朗读,阅读之魂。文字无声,心灵有声,不然,何来共鸣。对于情真意切、语言优美的文章,我们要反复阅读,反复体味,甚至付之于声。 从无声到有声,我不知是不是阅读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地,我是有这样亲身经历的,一次在火车上我就因对一篇文章太过喜欢而放声朗读过(在火车上,其实声音并不大)。因而我也要求我的学生朗读,以前早自习朗读一般就是读背古诗文,学生完成背诵的任务,现在我的学生早自习可尽情陶醉他们喜欢的文章了。我还教他们电脑录音。 听着学生那富有情味的朗读,我感觉颇有成就感。

写作,阅读之魄。 我认为,只阅读,不写作,说明阅读还没达到一种高的境界。就像读书没出声,那是境界不够。同样,写作也是如此。只有当我们通过阅读,也手痒痒,有创作的冲动,并且写出了几篇满意的作品,我觉得这才算真正喜爱阅读。我也为我博客上我与学生近百万的文字而骄傲。

朗读、写作,学生享受阅读的更高境界。而分享,更让学生多了几分成功与自信。 分享读到的美文,分享朗读的录音,分享创作的文字。 以前没想到甚至难以想象的一些事竟然就在我与学生身上发生了。

欣赏阅读,享受写作,语文将趣味无穷。 到时你眼前将会有无数的美丽的花儿。

摘要:让语文阅读成为一种享受,从作者驿动的心、睿智的构思、灵动的语言开始。

8.阅读美文,感悟生活 篇八

一、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美,进而理解作者描述的艺术境界

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是一篇语言洋溢着浓郁诗意的文章,尤其是第一节对地坛的描写,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它,并且要求他们各自找出文中新鲜别致的语句进行细细地品味,从而把握作者笔下地坛的特点。比如一般的语言习惯说:“门壁上朱红的油漆淡褪了”,作者突破常规,写成:“淡褪了门壁上的朱红。”“朱红”前面又用拟人手法,着“炫耀”二字,成为“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房。

地坛是那么荒芜古旧,但时时、处处又都有着生命的律动。它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与情思。文章的第二节也不乏这样的精彩之句:

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这些有创意的表达值得学习,但也不必详细地多作语法分析,只要概括指出“创新”就行,让学生好好地品读,进而形成语感,使他们能自然地拥有对美的语言的追求。

二、用发现的眼光对课文中美的感情与哲理进行揣摩,进而理解作品的内涵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地坛这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块凝聚着沉重的历史沧桑印记又充满着各种生命骚动的大地,不断启示着作者对生命、生活的思考。教师这时应启发学生去寻找作者思考后的结论,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理解作者的人生观。作者的结论就是文中的句子: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段充满着冷峻的理性色彩的内心独白、这段思考使史铁生从自身命运的不幸中坚强地走了出来,他参透了生命的真谛,参悟了人生的意义,使自己的人生观升华到“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的新境界。

从残疾的阴影中走出来,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和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生命的第二次超越。作品的第二部分对母爱进行了夺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结合与作者同时代的作家毕淑敏的文章《我很重要》理解母爱的内涵。关于《我很重要》中的几个语段如下: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我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文中母亲的爱是苦难的、无言的、坚忍的。她在遭遇到儿子“长到二十岁时忽然截瘫”命运打击的时候,没有逃避,没有退缩。而且,她默默承受了“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苦难。母亲的爱是通达的、睿智的、善解人意的。她从不追问儿子一些“不宜问”的事,也从不阻拦儿子出去,甚至鼓励他。母亲的爱是无私的、纯粹的、毫不张扬的,当儿子终于走上一条健康的人生之路时,她却悄然逝去。

三、从情感的角度领略文中的美好情韵,进而发展美好情感,培养学生人道主义的情怀

“文学本来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沟通,使我们体会到他人有不幸,有苦恼,有无奈,有希望和绝望,有欲求和矛盾,有奋进和退缩,有欢喜和惆怅,那都是人的生活,人的色彩,人的气息。”一位上海师范大学的老师在一次演讲中如是说。学生应该在文学学习中积累自己的一种人文情怀。在了解本文内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提问:看了这篇文章,大家是否觉得找到了被自己遗失了的某些情感?或许学生会有下面的感悟,或者更多。

散文淋漓盡致地抒写了一个残疾人的痛苦和一个母亲的伟大包容,无论是谁都应该珍惜生命。

母爱是平凡深沉的,作为子女要学会去体察和感受,才不会留下遗憾。

北大的钱理群教授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在美文阅读中,让学生的思想与作家的思想一起对话,让学生经历一次次生命体验的过程,才能真正达到文学育人的目的。我们有义务做更深入的探讨。

上一篇:万科最新岗位说明书下一篇:有理数加法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