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夫游记阅读指导

2024-08-27

格列夫游记阅读指导(精选10篇)

1.格列夫游记阅读指导 篇一

古代游记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游记散文,学习和继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

阅读古代散文游记和阅读一般的文言文一样,也需要弄清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即必须有文言文阅读基础。

但游记散文和写人叙事的文言文、和议论抒情的文言文毕竟分属不同文体,因此有它特殊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首先,既然是游记,和现代游记一样,需要梳理作者的游踪,即弄清作者的游览过程和顺序,他先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再到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一些什么。整个移步换景的过程梳理清楚了,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整个游览情况。第二,要思考分析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由看到的景和物想到了一些什么,感悟到了一些什么,即弄清作者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意图是什么,作者通过写景状物想要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三,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要学习借鉴古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因此,在了解了作者的游览过程和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后,还得清楚作者是怎样写景,怎样抒情的,还得分析鉴赏作者在写景抒情中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我们不妨把古代游记散文阅读的这一过程称作“游记阅读三部曲”。学会了这“三部曲”,也就学好了古代游记散文。

参考译文:

吴郡的东面没有山,只在城西,山峰联在一起,山岭相叠,众多而华丽丽;山势有起有伏,而灵岩山就在其中,拔奇挺秀,像是不肯和其他山峰混为一体。远远望过去,都知道灵岩山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从山下往上走,有一座亭,在半山腰,大概建在这里,可以节省行人的体力,到这里可以稍事休息;由亭往上,有一个幽深的洞,叫西施洞;有一泓水量很大的泉水,是西施浣花的水池。这里都是过去吴王夫差宴游的遗迹了。那上面有草堂,可以宿息;有琴台,可以远眺四周;有轩,可以看到对面的洞庭山,轩的名称叫抱翠。有阁,可以俯瞰太湖的水波,阁的名称叫涵虚;虚明动荡,因此称为奇观阁。吴郡最美的山是灵岩,而灵岩最美的地方,则是这个阁了。我是吴郡人,来这个地方很多次了。但是灵岩山常常将幽境胜景隐藏起来,因此看不到山色的美,也找不到有什么不好来,也许它是存心鄙视我这样浅薄的人吧。今年春天,我跟随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和其他十个客人再来游玩。爬到了高处,优美的山景就主动出现了;进入深山,奇石就自然出现了;山间雾气也为之舒展,杉树桧树也随风起舞。灵岩山,大的,小的,明显的,不明显的景色,都争着显现出它们的姿态,不再隐藏,而是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才开始明白,其实过去并不了解。

山的景致与众不同,尚且需要等人来看,更何况人的与众不同呢?饶公观看景色有得,命随同的客人赋诗,嘱咐我为之作记。我说:“天

下诡奇的地方不多,而人也并非每次登山都能体会到登临的乐趣。山被人欣赏,而人欣赏山,是相应的。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都不能完全获得游览的快乐。现在灵岩是名山,诸位是名士,想必真是互相欣赏而又刚好互相遇到,这难道是偶然的吗?应该是人们看到风景而心中理解,景物被领略到而理趣得以被体会到吧。而我不过是粗陋的人,也跟随其中有所体会,不也是一种幸运吗?我是这里面最年轻的,不敢推辞执笔为记的任务,这样也可以私下将这份幸运记录下来”。

同行的十个人是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和吴陵刘胜。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有轩以直洞庭之峰(直:直达)B.入于奥(奥:深。指山的深处。)C.争献厥状(厥:奇特,奇妙)D.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值:值得)

1.B(A直:当,对着。C厥:其,它们的。D值:遇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峰联岭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盖以节行者之力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C.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C(于是,就。A第一个“其”为代词,第二个为语气助词。B第一个“盖”为发语词,第二个为车盖。D第一个“以”是“来,用来”的意思,第二个是因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吴郡最美的地方是西面的灵岩山,而灵岩山最美的是涵虚阁。涵虚阁又叫奇观阁。从那里,可以看到太湖。

B.大家都知道灵岩山与众不同。这种不同,既体现在它拔奇挺秀,好像不肯与周围其他的山峰混为一类,也体现在它常常把自己的幽境胜景隐藏起来,只有游客爬到高处、进入深山,才能欣赏到它的美景。C.作者认为山景的与众不同,需要有人去发现;人的与众不同,更需要有人去发现。从而表明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希望饶公和其他十个同行的客人能发现他的这一特点。

D.通过游玩灵岩山,作者意识到,要真正获得游览的快乐,山必须是诡奇的名山,游人也必须是懂得欣赏山的名士,这样山被人欣赏,人欣赏山,才会两相成趣。

3.C(“表明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希望饶公和其他十个同行的客人能发现他的这一特点”有误。)翻译:

4.①但是灵岩山常常将幽境胜景隐藏起来,因此看不到山色的美,也找不到有什么不好来,也许它是存心鄙视我这样浅薄的人吧。②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才开始明白,过去其实并不了解。

浣花溪记译文

出成都南门,左边是万里桥。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像连环、像玉玦、像衣带、像规尺、像弯钩,水色如明镜、如碧玉、如翠绿的瓜,幽深地呈现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是浣花溪水回旋的地方。可是必得到草堂,才能称得上“浣花溪”这一专名,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缘故。

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到溪水的尽头,远远望去就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澈,神清气爽。从青羊宫以西,有三处溪流汇合在一起,在上面建有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轿夫说(这水)通向灌县,也许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溪东居住人家,溪水便常常被房舍遮住,不能看见;稍有空档,溪水便又出现在眼前。像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过了桥,路旁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过了这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桥跨越溪水,桥上有栏杆围着,到此才看见题着“浣花溪”字样的匾额。过桥,是一片的陆地,像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没有桥便无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题字为“百花潭水”。从这座亭子折回,走过桥经过梵安寺,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像画得很是清俊古朴,不必求形似,但想来杜甫应当是这个样子。还有一块石刻的像,附着杜甫的传记,是何仁仲代理华阳县令时所作的。碑文都没法读了。

钟子说: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环境清幽,在东屯的地势险僻,两者互不雷同。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度晚年,患难时真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上天派这位老诗人(来此)为夔州增添奇妙: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却仍能选择胜地处身;胸襟安闲从容,可以应付世事,这同孔子微服客居在司城贞子家里避难的情形是一样的啊。

当时是万历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时像是要下雨,不一会儿便天晴了。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的,大多由按察使或地方官邀请饮宴,官场人杂而浑浊,像石磬那样曲着身子打躬作揖,喧闹声充溢四方。时近黄昏便匆匆回家了。这天清晨,我偶然独自前往。9.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清华:清幽而绚丽

B.缚柴编竹,颇有次第 次第:整齐 C.不必求肖,想当尔尔 尔尔:这样

D.碑皆不堪读 不堪:不能忍受 D(解释为“不能)

10.下列各项全都属于钟惺“耽林泉之趣”的一项是()①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

②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 ③尽溪,平望如荠

④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⑤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

⑥迫暮趣归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B(“耽林泉之趣”应侧重从作者对“从泉”的喜爱着眼,②陈述浣花溪得名原因,④陈述三股溪流汇集处建有一座桥,⑥曲解“趣”此处应理解成“急促”或“匆匆”)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开门见山,以微景入题,为读者描绘了浣花溪精致的一面,给人以清新俊爽之感。

B.文章描写景物,善于抓住其特有形态,条理分明,历历如画,写景抒情,结合自然。

C.文章第二和第三段,为浣花溪记游的主体,文字清幽之妙,结构详略之胜,堪称佳构。

D.文章结尾,作者入骨地嘲讽了那些假冒斯文的达官贵人附庸文雅、热衷应酬的丑态。

4.A(“微景”不当,应是展现“全景”)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溪周之,非桥不通。

溪水四面环绕,没有桥便无法通行。

(2)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2)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在浣花溪畔安度晚年,患难时真是太需要朋友了!

游钓台记 郑日奎 参考译文:

钓台在浙江东部,是东汉严子陵先生隐居的地方。先生的高风亮节,映照千古,我早就仰慕他,于是想到富春、桐江各山水是靠严光的名声而得以传布的,肯定非常奇特,很想以能够游览一次为快乐。只是这次差遣,是送公文到北方去,匆匆忙忙走在路上,不是游览。但当作是游览,就也可以算是游览了。

我坐船从常山出发,一路总共三百多里,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只是告诫船夫当船经过七里滩时,一定要告诉我。过了一天,船在群山中航行,忽然看见云端两座山峰挺拔对峙,急忙呼叫船夫说:“这不是钓台吗?”船夫回答说“这就是了!”迫近细看,人们所说的两台,实际是两座山峰。两台东西对峙,相隔大约几百步,山石呈铁灰色,耸立在江边,高几千尺还不止。山岩险峻,傲视天下,就像高士站在一起,风度翩翩,傲然挺立。山上的树多是松树,疏疏落落各处种植,高低奇特各有姿态;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好像百多条游动的龙,水波流动,那样子好像要飞起来。山峰下面,严先生的祠堂就在那里。料想他当日垂钓,应该就在这里,本来就没有登上山峰去钓鱼的道理。

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我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转身坐在船舱中,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高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东汉云台众位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这是我的精神游览了。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那山上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四面的山水景物是怎样的奇特?”船夫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啊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

有个客人笑着对我说:“您的脚没有走出船中一步,又在哪里游览呢?”唉,客人不曾听说过吗?从前宗少文躺在床上游历五岳,孙兴公在远处作《天台山赋》,都没有亲身到那地方。我现在所得到的,跟这两个人比较,不是显得多了吗?所以说: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客人说:“如果没有听您一番话,就想不到这些。虽然是这样,有少文的画,兴公的赋,您为什么不制作一篇文章,来答谢山的神灵呢?”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

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石铁色,陡起江干(干:同“岸”,江边)B.如披草寻磴(披:分开)

C.微子言,不及此(微:如果不是)D.余窃愧未之逮也(逮:抓住)

D(逮:达到,赶上)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第目之所及 余窃愧未之逮也 B.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 呼舟子劳以酒

C.曰然矣 虽然,少文之画,公兴之文 D.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 盍处一焉,以谢山灵 B(都是“用”“拿”的意思)

3.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作者早就仰慕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很想到富春江一游为快,所以利用这次差遣的机会,由山脚到山顶,好好地游玩了一番。

B.作者运用拟人、比喻、想象的手法写出了钓台两峰的高峻、秀丽和灵动的特色,同时指出名为钓台,实际上是后人的附会。

C.作者借助视觉、嗅觉、味觉、听觉、想象等方式,写出了自己游玩钓台时的独特感受,体现了作者对钓台的喜爱之情。

D.作者认为游玩并不一定要涉足其间,游玩也可以是目游——远远地看风景,可以鼻游——闻风吹来的香味,可以舌游,尝那里的水,可以神游——梦中游玩或想象自己在那里游玩,也可以耳游——听别人介绍那里的情况。

A.(作者没有涉足游览钓台)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思 稍 倦 隐 几 卧 而 空 朦 滴 沥 之 状 竟 与 魂 魄 往

来 于 是 乎 并 以 梦 游 觉 而 日 之 夕 矣。

.思稍倦/隐几卧/而空朦滴沥之状/竟与魂魄往来/于是乎并以梦游/觉而日之夕矣。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山水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

②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我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了一个礼,船继续航行。

2.格列夫游记读书感想 篇二

这部小说讲述了格列佛医生理解“羚羊号”船长威廉“皮利查的提议一齐去南太平洋航行,但在东印度群岛遇到暴风仅有几人幸存。他们坐着救生艇先到了小人国,然后又划到大人国,之后又划到飞岛国,最终还到了慧马国。

主人公格列佛每到一个幻想的国度,都会碰到一些趣味奇怪的事情,都有着不一样的遭遇,受到人们不一样的对待。他耳闻目睹了无奇不有的大干世界、经历了西方社会的世态炎凉……最终还受到了国王的款待。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即使别人对你的待遇不好,只要不伤害他、诚心诚意地对待他,用友好的行动改变他,最终必须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盛情款待的。

格列夫游记读书感想5

一天,我在家中看了一本名叫《格列佛游记》的书,这本书写的十分精彩,让我这个“书虫”难以忘怀。

当我看完了第一卷——小人国游记后,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格列佛与利利普特人1:12的大小比例在全卷中从未出过一点差错。我在看的过程中还不断的想象如果我身边真的有几百几千个不足六英寸的人,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呢?当我看完简介再一次细读时,还读出了一种讽刺英国统治阶级的味道呢!

当第二卷大人国游记被我读完后,我发现它与第一卷适成比较,格列佛来到大人国,比例就倒了过来,成了12:1。并且,我还感觉到作者很细心,不论是哪一卷,资料中的数字总是如此的精确。我还从简介中了解到第二卷还是讽刺英国统治阶级,但不正面去讽,而是大说反话,借大人国国王的口加以无情的攻击。这时,我心想:“以前的统治阶级真得很腐败啊!

当第三卷的最终一个字也被我读完后,我又觉得第三卷十分科幻,“飞岛勒皮它”、“巴尔尼巴比”等游记(第三卷由五个游记组成)妙趣横生。科学院中的人有的想从黄瓜中提取阳光,有的想把冰煅烧成火药,还有的想软化大理石做出枕头和针毡……笑话实在很多,常常让我咧开了嘴。并且,第三卷也让我明白:长生不老也并不好,做人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在有限的`生命内做有意义的事才行。

最终,我把最终一卷也看完了。我觉得最终一卷中的慧骃(指的是马)们都十分节制、勤劳、热爱运动,并且,它们都十分的善良。在慧骃国里并没有表示罪恶的词句,所以我觉得这个国度中所有的慧骃都很和气,彼此之间的友谊肯定一向存在着。读着读着,我开始在心中想:“如果我就在这样的国度里,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呢?”

3.格列夫游记读书笔记 篇三

利立普特是小人国。这是一个十分发达的国家,那里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错,对人对事也很清楚、明事理。但他们的政府的确不怎么样,国王听信小人的谗言,朝政内拉帮结派、尔虞我诈,根据绳上舞蹈选拔官员,与邻国有连年征战。作者在这里其实并不仅仅写了小人国的故事,更是讽刺了当时的英国政府,当时的英国朝政内也与小人国相似,托利、辉格两政党争权夺利,英法两国战乱不休。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处,因为当时英国内的作者看到小人国就会想到自己的祖国,所以作者描写得十分生动,让人仿佛就跟着他在小人国里畅游并看见了那些可爱的“小人”。

布罗卜丁奈格是大人国,这里的学术并不发达,但有一个英明的君主。布罗卜丁奈格的国王性格儒雅、聪明、善于思考,格列佛给他讲述的有关英国的事情他听得很认真还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主张。他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蔑视权利、主张和平……在格列佛的眼中,他是一个理想的君王形象。但作者在描写这里的人时,却扩大了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觉得的这对于人类的讽刺有些过分。

勒皮他是飞岛国,我十分讨厌这里愚笨的人,这里的人只会研究数学和音乐,对于其他的学科不闻不问,十分轻视,他们的飞岛是一个固定在金刚轴上的飞行器,据说写这个,作者是为了讽刺当时的皇家学院对飞行器的研究热情。这里的人研究数学相当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作者的描写真是十分讽刺啊。

慧胭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勤劳,干净又热爱劳动,有礼貌,举止端庄又乐于助人……更别说他们的诚实了,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时间久了和蛮横,无理取闹的人在一起就不习惯了。

4.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篇四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动画片,名字叫做大人国与小人国,爱冒险的主人公格列佛来到小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仅几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起先他被小人们捆了起来,但后来由于他表现温顺并答应接受某些条件,小人国国王同意恢复他的自由。此时,该国正遭到另一小人国的入侵,格列佛涉过海峡把敌国舰队的大部分船只掳来,迫使敌国遣使求和。尽管格列佛立了大功,但后来因在几件事情上得罪了国王,国王决定刺瞎他的双眼,将他活活饿死。格列佛得知消息,仓皇逃向邻国,修好一只小船,起航回家。

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时,遭遇风暴,船被刮至一片陌生的陆地。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格列佛一到这里,由“巨人山”一下子变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小人国的人,比例倒了过来,成了一比十二。在大人国的农夫面前,格列佛像鼹鼠般大小,被农夫当作玩物带回家。为了赚钱,农夫竟把他带到市镇,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后来他被王后买去,得以与大人国的国王相处。逐渐地,格列佛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当他在岸边钻进小木箱睡觉时,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后来木箱落入大海,被路过的船只发现,里面的格列佛获救,终于又回到英国。

我非常喜欢那些活泼可爱的小人,曾经梦想自己能到那里和他们一起玩耍,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但读了《格列佛游记》后才知道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作品集中反映了

5.《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篇五

故事主角格列佛乘坐的“羚羊号”遇到风暴,而格列佛漂流到一个奇怪的地方,这里的一切东西都比我们世界的小很多,小牛,小人,小房子。格列佛就与这个王国与领国发生了故事,先是被“绑架”,后又帮助击退敌国,夺取战船,并获得荣誉,接下来有遭人怀疑,离开小人国……

作者把格列佛等各个角色描写得很生动,抓住了每个人的心理,动作,神态。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有趣的想象,与夸张的说法描写了格列佛身边的个个故事。整个小说用科幻的,有趣的故事讽刺了人类丑陋的心灵,写了战争等故事。

6.格列夫游游记读书笔记 篇六

他165月,登上了“羚羊号”,谁料船在就在这个时候遇难了,这样他就漂流到了小人国。就这样他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他的四国之旅。一开始民众和国王都对他有好感,之后因为他没有消灭斯古帝国,国王很生气。之后不久便发生了一场火灾,格列夫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尿液浇灭了火,但是这反而对国王的生气火上浇油。国王准备杀了他,他就趁机离开了小人岛。哎,我觉得这个国王真的是太小气了,只是因为一点小事就要杀了格列夫,而且他有点贪慕虚荣。

离开了小人岛,他又来到了巨人国,这儿和小人国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在这里他被大家当成“玩具”,在那呆了三年,他想家了,来到海边。呆在自己的人小屋子里也正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却被老鹰当成乌龟叼起,丢到了海里。结束了三年“小人之旅”·······

我最理想的国家就是慧骃国了。这个国家是一个空想主义社会中的一种。当格列夫来到这个国家的时候,马却成了“人”是这个国家的主要生存者,不但是思想高尚,智力超前而且性情也很好。列胡则是比马的等级小,是被马使用的。在这里列胡是吃驴肉和狗肉的。马的主要食物是燕麦和牛奶。从列胡的方面反映出了现代社会中的人类的恶劣本性,我觉得我们要学习马,学习他们的艰苦努力,高尚的品德。这里的国王也是如此的仁爱,公平公正的。我想正是因为国王的勤劳和勇敢领导了大家,才将慧骃国建设如此的好,如果我可以呆在那个岛上,那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努力,一起建设自己美好家园。在那样一个没有“污染”的国家生活,我可以想象得到有多幸福。

7.名著《格列夫游游记》读书笔记 篇七

“勒普泰”岛是个过分科学化的世界,岛上的人们只对音乐和数学感兴趣,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思考数学问题上了。通过对岛上人们种种荒谬可笑行为的描写,表现出了各种种脱离实际的伪科学的荒谬。殊不知,科学应该服务于广大人民,而不应作为压迫人民的工具。并且,严谨的有生命力的科学的态度应该是联系实际,走群众路线的,而不是高高在上,整天窝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闭门造车。

而在“格鲁伯杜博得立博”岛,格列佛见到了亚历山大、凯撒、荷马、亚里斯多德等历史名人。经过对比,发现史书上的许多记载都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由此向我们揭露出了一个丑陋、弄虚作假的现实社会。许多所谓的英雄为了得到荣誉,竟然会采取卑劣、下作的手段,这是多么的触目惊心啊,让人不敢相信,心中自会油然而生一种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义愤之情。

8.小学生读《格列夫游记》有感 篇八

从暑假开始,我就捧着《格列佛游记》跟随着格列佛的脚步,走进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国”。

我很喜欢格列佛的善良和勇敢,这是我们都应该有的品格。在他的勇敢帮助之下,小人国的人们再次安全。但是,有一些丑恶的小人,让格列佛再次不能安心。因为他的善良,总会有许多好人帮助他渡过危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格列佛都能勇敢的这么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希望我们都能像格列佛一样善良一样勇敢。不怕困难,永往直前!

9.格列拂游记 篇九

读<格列拂游记>有感

<格列拂游记>这本小说,老早就听说了,一直没来得及读,趁着寒假的闲暇时光,坐在阳台上读者,阳光从阳台的窗子透过,光线正正好.本书的作者是斯威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遗腹子,由叔父抚养承认.他有许多优秀作品,最广为认知的是<格列拂游记>.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特征,实际是抨击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中,以一位外科医生格列夫的冒险故事为事件展开的故事情节.其中有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且与苍蝇和蜜蜂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一个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力量,随心所欲的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以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研究数学和音乐的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国,在这个马与人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夫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的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和耶胡们,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小人国了,在那里.他一只手就能拖动整个军舰队,一餐饭要吞吃大批鸡鸭牛羊外加许多桶酒,小人国为了把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花费了很大的力气……

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夫的只会以及冒险的精神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10.《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篇十

主人公在海遇难,被小人国抓在那里,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后又去到了不同的国家,认识了不同的人,体验了不同的风土人情。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第一章中小人给主人公食物时的场景:“一百多个小人就登上梯子,把盛满肉食的篮子送到我嘴边(这都是国王得知我到来的消息以后就下令准备好送过来的),篮子里装有好几种动物的肉,但是从味道上不大容易判断是什么肉。其中有些像是羊的前肘、后肘和腰子肉,吃起来美味可口,不过大小比百灵鸟的翅膀还小。我一口要吃两三块,还有像子弹那么大的面包,我一口也吃得下三个。他们几乎跟不上我进食的速度,对于我的身躯和食量,他们简直惊为天人。”

作者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描述让我不禁产生了兴趣继续往下读,再之后作者会见了国王,并且成为了小人国的重臣。这种生活让我无比的向往。

上一篇:通信行业信息中心工作职责范文下一篇: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苏木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