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运用

2024-11-11

成语的运用(12篇)

1.成语的运用 篇一

成语的正确运用

教学理念:

成语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使文章如何写得更好的法宝,为达“九年一贯”中充分培养学生对信息“搜寻、分析与应用”的能力以提高学习成效,并提升自我语文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讲,练,评和学生的不断反思,达到多数学生能熟练使用成语的目标。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加强积累成语,增强语境意识,判别成语使用的正误,提高解题能力。体会成语的妙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加强积累成语,增强语境意识 判别成语使用的正误,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判别成语使用的正误,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方法:

对策一:加强积累

对策二:利用具体语境判别成语使用的正误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加强积累成语,增强语境意识,判别成语使用的正误,提高解题能力。体会成语的妙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运用成语故事导入:闻鸡起舞,鸡鸣狗盗等等

(二)成语运用的几大误区 知识归纳

成语误用有以下几种情况: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对象不当、不合情景、误解词义、重复用语、自相矛盾、搭配不当等。

1、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上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语素意义,则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辨析:“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而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这个成语的词义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辨析:“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把“降价的烽火”理解为“火中取栗”的“火”显然是望文生义。而且“火中取栗”也带有贬义,用在本句不合适。

2、误用褒贬

因为平时使用不够规范或没有搞清楚成语的来龙去脉,往往容易把褒义词语当作贬义词语,把贬义词语当成褒义词语,造成判断或使用错误。

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辨析: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本句对“新上任的领导”有所褒扬,故“处心积虑”的运用,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2: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辨析:“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它不是贬义词,所以在这个句子中使用正确。例3: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辨析:“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这个成语属于褒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3、对象不当

有些成语的使用必须适合特定的对象,有的专指人,有的专指物,有的专指景,等等。在复习时要善于记住典故,辨清对象。

例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辨析: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这个成语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

例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辨析:“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它与前面的主语“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无从搭配,属于用错对象。

例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最高水平攀登。辨析:“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它所述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本句用来指刊物不恰当,属于对象用错。

4、不合情境

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言情境,比如气氛有严肃紧张、庄严肃穆或轻松愉快等不同,比如地方有局促狭小或宽敞明亮等区别„„成语的使用如果没有照顾到这些,就容易犯不合语境的错误。

例1: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辨析:句中的“安步当车”,是慢慢行走、就当着坐车的意思,而本句中描述的抢险形势很紧急,抢险队员不可能有“安步当车”的闲情逸致。因而,成语与语境出现矛盾,“安步当车”使用不当。

例2: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辨析:“车水马龙”是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绝。而句中所叙述的摊前不过几米或十几米,无法形成车如水、马如龙的壮观景象,所以不合语句中的情境。

5、用错谦辞

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辨析:“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自述,不能用于他人,否则于人不敬,因此本句犯了用错谦词的错误。另外,“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一句中,“居室”和“蓬荜”意义相同,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就此而论,又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删去“蓬荜”才正确。6.重复用语

例: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辨析:“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加强积累成语,增强语境意识,判别成语使用的正误,提高解题能力。体会成语的妙用 教学步骤:

一、由复习导入

二、做练习卷 试卷见后面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加强积累成语,增强语境意识,判别成语使用的正误,提高解题能力。体会成语的妙用 教学步骤

一、分析试卷中重点出错的地方

二、有主次的分析试卷 分析点见后面附的试卷中

2.成语的运用 篇二

关键词:商品广告,化用,借用

一、商品广告及其语言

商品广告, 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为目的, 通过向目标受众介绍有关商品消息, 突出商品的特性, 以引起目标受众和潜在消费者的关注的广告。广告的本质是传播, 广告的灵魂是创意, 而广告创意的核心是广告的语言, 广告运用语言通过对字、词、句、篇的选择和锤炼, 充分表现广告的主题, 提升广告的表现力[1]。

商品广告需要支付昂贵的广告费, 这要求商品广告的语言摆脱呆板的说教, 平淡的直叙, 而应做到言简意赅, 新颖别致。在节省广告费用的同时, 还要使广告的创作富有新意, 使受众在较短的时间对所宣传的产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激发消费欲望。还需要做到语言的新奇、醒目, 引人注目。因为成语的整体性, 凝固性, 精练性使得在商品广告中运用成语成为一种必然。

二、成语在商品广告中的运用类型

广告是现代人文精神的一种特殊表现, 作为广告核心的广告语言同样是反映现实的一种手段。有深度、有内涵、有穿透力的广告语言, 其传播的力量是无法衡量的, 而且往往会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某种生活信条、处事原则, 直至成为生活方式、生活目标。

成语, 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习惯使用的固定短语。成语能反映深刻的思想哲理, 表达复杂曲折的意义, 描绘鲜明生动的形象, 而且具有结构定型, 意义完整, 形式整齐的特点。当这些脍炙人口, 流光溢彩, 言简意赅, 寓意深刻的成语被巧妙的用到广告创作中时, 一些匠心独运, 别具一格的广告词就产生了。现在越来越多的成语被巧用在广告词里,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类型:形式上的化用和意义上的套用、借用。

(一) 化用

“化用”, 就是对已有的作品加入自己的情感、观点, 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对原成语进行个性化的改造[3]。化用既可以保留和利用原来成语的精警部分, 又注入了新的内容, 能使语言更具魅力。主要包括换形化用和换意化用。

1.换形, 即保持成语的基本构造不变, 改变其中的某个字或利用谐音改用成语以达到宣传广告的一种现象。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把这种类型称之为成语的仿用。

(1) 换字换形, 改变成语中的某个字, 以突出宣传产品的特点或功效, 而达到宣传广告的作用。如某美肤品的广告词:对“痘”下药, 改用成语“对症下药”, 变“症”为“痘”, 即突出了宣传产品的特点和功效, 又能让人过目不忘。

(2) 谐音换形, 利用谐音, 用音近或音同的字换掉原成语中相应的词或语素, 使得产品的功能一目了然, 即借用汉字的谐音关系, 使人产生联想, 达到宣传的目的。如某理发店广告词:艺手遮添, 借用“一”和“艺”, “天”和“添”的谐音关系, 表明了理发师的高超技艺, 一双艺手可以为你增添美丽, 给人新奇、巧妙自然的效果。还有一箭钟情 (口香糖) 一网情深 (网吧) “咳”不容缓 (止咳药) 等。

2.换意, 保持原有的文字形式不变, 而是改用或变换其中某字的意义, 或者利用双关的手法表达出新的意义的一种现象。

(1) 一般换意, 即在原有成语的形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变换成语中的某个字的意义从而引申出一种的新的表达意义。如一种衬衫的广告是“望眼欲穿”, 原成语中“欲”当“将要”讲, “穿”当“通透”讲, 形容盼望殷切, 殷切的盼望快要望穿了双眼;而改用后的成语, “欲”作“想要”讲, “穿”作“穿衣”讲, 意为:看了一眼就想要穿上它。从商业宣传的角度看, 它恰到好处地将人们熟知习用的成语新意, 而又与被宣传对象的性质功用正相吻合, 使人过目难忘, 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 这种创意巧妙地利用了汉字的多义蕴含特点, 造成了蕴藉、曲奥的表达效果。

(2) 一语双关, 是利用语意相关或语音相似的特点, 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善用双关语, 能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 使语意含蓄, 也使语言幽默诙谐。双关语可分语意双关和谐音双关两类。语意双关是指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一语双关。如某理发店广告“一毛不拔”, 理发技术之高全在剪头的过程中, 不经允许绝对不会误拔你一根头发。降低你的心理压力, 突出理发的水平高超。谐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 在特定环境下形成双关。如某铅笔厂的广告语:“妙笔生花”, 一语双关的突出了这种笔的妙处, 使用这样的笔可以让你拥有杰出的笔法或文笔。

(二) 借用

借用是为了当时或临时的使用需要而借用别人的东西, 这里可以理解为通过变换原成语中的某个字或词, 镶嵌上与宣传产品相关的字词, 同时借用原成语的意义进行广告宣传的现象。这里的换用词与被换用词之间虽然没有谐音和语义关系, 但由于换用词与宣传产品有关, 而且不改变原成语的结构和意义, 所以这样的广告词也能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如某婚纱摄影店的广告语“百合新娘”, 把“百年好合”换为“百合新娘”, 突出宣传的对象, 把婚纱摄影店对新人的美好祝福凸现出来, 使人感觉亲切自然, 新奇别致, 典雅脱俗。还有某投资理财公司的广告语“好运当投”, 把“鸿运当头”换为“好运当投”, 表达了投资理财公司推出的新业务很实惠, 赶上这样的好时机, 应当立即参加, 把钱投在这里, 你会“鸿运当头”。鸿运当头, 正是走好运的时候。这里借用走好运的意义突出了投资公司可以让投资人行好运, 赚大钱的能力, 增加了投资人投资的可能性, 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君.广告语成语使用探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4) .

[2]曹炜.广告语言学教程[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

[3]翟明女.语言化用及在城市广告语中的运用[J].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9 (6) .

3.成语、熟语运用中的常见错误 篇三

熟语是约定俗成的,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熟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熟语意义不仔细辨析,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1】(2007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D.暮春时节是潭拓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解析】“含英咀华”意为“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不能用来形容“花蕾”,属望文生义。

【举一反三】“差强人意”,若理解为“离让人满意还差一点”就是望文生义。事实上“差强人意”的正确理解为“大体上还算使人满意”,是褒义词。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都出来了,形容庆贺或看热闹的盛况,而非“巷子里空无一人”。

这一类易用错的成语还有 “三人成虎”、“不足为训”、“不以为然”、“久假不归”、“求全责备”、“不刊之论”、“间不容发”、“粗茶淡饭”、“身无长物”、“惨淡经营”、“意兴阑珊”、“不名一文”、“噤若寒蝉”、“大方之家”等。

二、张冠李戴

有些熟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2】(2007年高考辽宁卷)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解析】“刮目相看”意为“去掉旧印象,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多用来形容对人的认识,且有比较的意味,句中使用对象不符。

【举一反三】“巧夺天工”意思是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此词易误解为“自然的精妙伟大”。

“破镜重圆” 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其他关系。

这一类易用错的成语还有 “抛砖引玉”、“豆蔻年华”、“比翼双飞”、“美仑美奂”、“炙手可热”、“一劳永逸”、“起死回生”、“妙手回春”、“落落大方”、“鳞次栉比”、“登堂入室”、“济济一堂”、“奔走相告”、“不瘟不火”、“藕断丝连”、“萍水相逢”、“雨后春笋”等。

三、褒贬颠倒

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贬色彩失当。

【例3】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解析】把“叹为观止”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者身上就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举一反三】如“弹冠相庆”原意形容一人有了好处,同伙都互相庆贺。多用贬义,易误用为中性词“大家互相庆贺”。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非常纯熟。易误用为“眼睛看不到全体”。

类似“叹为观止”这类在感情色彩上定位容易失误的成语有“守株待兔”、“无所不为”、“洗心革面”、“无所不至”、“倾巢出动”、“过江之鲫”、“党同伐异”、“连篇累牍”、“好为人师”、“师心自用”、“附庸风雅”、“处心积虑”、“挖空心思”、“信誓旦旦”、“高山景行”、“微言大义”、“不负众望”、“蔚然成风”等。

四、轻重失度

有些熟语词义较轻,有些熟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熟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4】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例5】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新社会的特点。

【解析】①句中“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物,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个成语词义很重,用在“李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②句中“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为是可能通过劝导加以改正的,用在该句语义显得轻,应用“不劳而获”。

【举一反三】“从谏如流”指领导能很好地听从群众的意见,而非指普通群众能采纳别人的建议。

同类的成语还有“无可非议”、“真知灼见”、“有口皆碑”等。

五、搭配不当

每个熟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对熟语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例如:

【例6】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例7】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解析】①句中“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名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②句的错误是把“龙飞凤舞”这一形容词性的成语误作为及物动词使用。

【举一反三】其他类似易误用成语的还有“漠不关心百姓疾苦”,“司空见惯了腐败现象”,“出奇制胜敌人”,“逼得穷途末路”等。“漠不关心”的后面不能再接宾语,只能说“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同样也只能说“对腐败现象已司空见惯”,“出奇制胜”后面也不能接宾语。

六、敬谦错位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风”等。如将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例8】王厂长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例9】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解析】“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谦辞,①句误用为敬辞。“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辞,②句误用为谦辞。

【举一反三】类似的还有“蓬荜生辉”是敬辞,指别人的到来或张挂别人的字画而使自己的“蓬荜”“生辉”;“耳提面命”形容恳切的教诲,指对老师的赞扬,而非指“老师惩罚我”;“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比自己地位底或学问浅的人询问为可耻”,是对其虚心好学的肯定。

【作者单位:武汉第四中学】

4.成语运用中常犯的错误(最终版) 篇四

一、感情色彩误用。

1、(2002年题)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出现。褒义词。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显然语境是贬义,该用贬义词,却用了褒义词。

2、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爿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惨淡经营”原指用浅淡的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精心布局。后用以形容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业。褒义词。“惨淡经营”等同于“苦心经营”,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该题运用正确。

3、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1995年全国高考题)

4、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全国高考题)

“半斤八两”含有蔑视味道,是贬义词;“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算计、谋害别人,也是贬义词;

有些成语褒贬鲜明。如“胸无城府”“叹为观止”“同心同德”“虚怀若谷”“大有作为”等都是褒义。“信口雌黄”“有恃无恐”“无所不为”“肆无忌惮”“处心积虑、火中取栗、趋之若骛、炙手可热、无所不为” 颐指气使” “好整以暇”、“始作俑者等,“蠢蠢欲动”,“洗心革面”“过江之鲫”、“夸夸其谈”、“弹冠相庆”、“无独有偶”、“煊赫一时”、“无所事事”、“兴师动众”、“投其所好”等常用贬义场合,否则就是误用。

有些成 语或贬义或中性,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如“标新立异”——(中)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贬)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闭门造车”——(中)原指只要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也符合标准;现多作贬义,比喻凭主观想像处理问题。“登峰造极”——(贬)比喻达到极点,多用于坏人;(中)有时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是中性词,也恰当。这种类型中有一类需特别注意,有些成语身兼两种色彩,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如例:

5、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6、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1995年全国高考题)

这两道题中的成语都没用错。“灯红酒绿”指生活腐化时为贬义词,指夜景繁华时为中性词;“想入非非”指想法不合实际时为贬义词,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时为中性词。诸如此类的还有“拐弯抹角”、“无所不至”、“如虎添翼”等等。如“咄咄逼人”——(褒)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向上;(贬)盛气凌人,气势汹汹。“呼风唤雨”——(褒)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贬)反动势力的煽动。

二、形容对象错位。

有些成语形容甲对象是合理的、正确的,而用来形容乙对象就不合理、就是错的;从这个角度运用恰当,而从另一个角度运用就不恰当;有些成语形容已经实现的事情,却用来形容未做的事情。在使用中常常出现错位现象。

1、(2001年题)、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车水马龙”是说车多得像流水,马多得像游龙,常表示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语境说摊前人很多,产品供不应求,说明人们争着购买鲜花。显然形容不当。

2、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兴奋。

3、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1999年全国高考题)

4、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2000年全国高考题)

①题中“萍水相逢”指陌生人初次见面,用于老同学不当。②题中“炙手可热”指“权势大、气焰盛”,只可指人,不能指商品。③题中“洗心革面”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同样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刊物。它们都是因不明成语适用范围而致错。

1998年全国高考题考查的“望其项背”,多与表否定意味的词语(如难以、不能等)搭配,共同表示比不上、赶不上;此外如“巧夺天工”只能用于人工建造,不能用于自然景观;“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涣然冰释”只指两人消除猜疑嫌隙等均属这种类型。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或物,不能张冠李戴。如“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指人;“左右逢源”泛指事;“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栩栩如生”指人或生物的形象;“眉飞色舞”仅用于人。“老气横秋”可用于三种类别的人:一,老练而自负的人;二,没有朝气的年轻人;三,摆老资格的老年人。

三、语法上搭配不当。

成语的运用,在一定语境中要正确地表达意义,在语法上必须合乎句法 规则。像修饰语和中心词、谓语和宾语等的搭配上有一定的规则,在使用中常常违反这种规则。

1、(97年题)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是众多意,题中却用“一位”来限制“莘莘学子”,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互相矛盾。

2、(2002年题)、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的动作。

“偃旗息鼓”指停止战斗或停止行动。而从本句表达的意思“几家汽车大厂”实际上几家大厂还没有采取行动,当然就谈不上“停止行动”了。再加上“一直”和表示瞬间的成语“偃旗息鼓”连用在一起互相矛盾。

四、成语的义项上用错。

一些成语含义有多样性,要辨析一个成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必须注意其前后的语境暗示因素,再定其义项。平时复习要搞清常用成语的不常用义项,不要以偏概全、片面理解成语。

(92年题)每当夜幕降临,饭店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灯红酒绿”旧指①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②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两个义项。这个词用比喻义时解释为①,依据本题语境是描写夜间饭店环境,符合义项②,使用正确。一些学生只知道①,所以就误认为用错了。再如“粉墨登场”,“石破天惊”

五、望文生义而错。

成语使用不当,往往是对成语关键词理解有误所致,因此做题时,切忌望文生义、胡乱曲解。

1、(93年题)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刊”是删除、更改之意,成语意是不可更改的言论,根据语境意,这个成语使用正确,若理解成“刊载”则大错特错了,自然也会误认为本题不对。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全国高考题)

3、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2003年全国高考题)

有很多人以为①题中“惨淡经营”用错,以为“惨淡”与下文的“红火”矛盾,其实并不;②题中“万人空巷”也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它不是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街上人山人海,多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该题用错。③题中“如数家珍”是用比喻构成的成语,“好像在数家藏的珍宝”,并不是真正在数,它表示对所讲事物非常熟悉,该题亦属望文生义。理解由比喻构成的成语(如影随形),如果只分析其字面,不分析其构成,就很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此外如“空穴来风”、“七月流火”、“罪不容诛”、“诛心之论”、“文不加点”等也容易犯这种错误,需要准确理解和运用。

4、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1995年全国高考题)

6、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4题中,“噤若寒蝉”的“噤”作“闭口不言”讲,该成语表示一个个 都默不作声,就像秋天不叫的蝉。它和寒冷没有关系,故该题用错。5题中,“冲”指“要冲、要道、要塞”,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故总是首先受到攻击。“首当其冲”引申为首先受到攻击、批评等,而并不等同于“首先”。6题中“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同“正襟危坐”中的“危”,该词表示正直的言行。

1997年的“莘莘学子”也是因为不明“莘莘”表示众多而用错。此外如“不足为训”、“屡试不爽”等也易犯此种错误。

六、成语运用不得体。

词语运用得体指词语运用恰当,主要有以下几点:词语表达的分寸,使用对象,谦称等,但在使用中常常出现不得体。

1、(2001年题)、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蓬筚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此词只能出自己之口,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适用于谦词句中。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对自己写作的谦词)“恭敬不如从命”(多用于接受对方的盛情款待或赠予时而说的谦词)“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抛砖引玉”“问道于盲”“敝帚自珍”等。抛砖引玉”、“狗尾续貂。适用于敬词句中。用于对他人的赞语场合。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风”“蓬荜生辉”等。、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3、题中“忝列门墙”属谦辞,“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适用于诙谐、讽刺句中。如“神通 广大”“五体投地”“寿终正寝”“衣冠楚楚”“洗耳恭听”等。

七、成语与语境不协和。

语意上重复、互相矛盾,成语意太重、太过分;或成语意太轻;或言过其实;或把意思说反了;或不合情理。1.语义重复

如:“这两则惊人相似的故事,说明肥猪定理并非空穴来风。”(《半月谈》2000.6,《贪官与猪》)(“空穴来风”比喻流言乘隙而入,消息的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句中成语前再加“并非”否定词,与成语本身否定的含义重复,造成失误)。

2.顾此失彼

如:“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这个排雷部队已伤亡200多人。”(“生死攸关”是指生和死两个方面,而从整个句意来看,强调排雷工作的危险性,并不包含“生”,顾此失彼而造成失误。)

3.语义相左

如:“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鼎足”是指三方面局势,前文是“两家商店”,语境义与成语含义相悖而误。)(98年题)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表示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差距或比不上,只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中,此句恰好把意思说反了,应在前面加“不能”才行,即“不是他们所能望其项背的”。

再如:(2001年题)、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了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意为慢慢步行,就当是坐车。而语境描写的是抗洪抢险的情景,情况紧急,大坝有决口的危险,抢险队员必须迅速赶到。显然成语使用到这个语境中很不协和。适用于否定句、疑问句中。“等闲视之”前面一般应加“不可、不能、岂能”等词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曾几何时”“谈何容易”“万应灵丹”等等,不能用于肯定句中。

八、出现语病 有些题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我们需要结合语病来分析判断;句子表意准确,没有语病,应该是我们正确运用成语的基本前提。

1、你就别再为难她了,她既然不肯讲,就一定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2、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1999年全国高考题)

3、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你不应该求全责备他的缺点。

5.正确运用成语熟语 篇五

误用一:色彩不分,褒贬失当

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耿耿:形容有心事。指对过去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不能忘怀,总是心存疑虑,担忧或不满。

前赴后继:形容英勇战斗,勇往直前的精神。褒义词。

无所不为: 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对。胸无城府: 是比喻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是褒义词

“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一天不如一天。含贬义,可用“心力交瘁”。

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小勇,显然是贬义,将“凭匹夫之勇”改为“单枪匹马”。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贬义词,可改为“纷至沓来

“东窗事发”指罪行暴露,贬义,来指正面人物不当。

“煊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声名或气势很盛”,多用于贬义。这里与语境不合。特殊情况

另外有时为了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修辞上的褒词贬用,起到很好的讽刺作用

误用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地迁移。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 自己上了当,一无所得。惨淡经营: 苦费精力去做事。

大方之家: 见识广博学有专长的人。

再做冯妇: 《孟子.尽心下》所说,冯妇竟然是一个善于打虎的晋国勇士。成语表示人重又干起旧行业来。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诛心之论: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认定罪行,也指揭穿动机的批评或深刻的理论

尾大不掉: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 对簿公堂:原指被告在公堂上受审,现也指原告,被告双方在法庭上对质

奇文共赏:原指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危言危行” 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的意思。五风十雨”——每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得意忘言”,指领会了深妙的义理,表达它的语言就可忘掉了。泛指领会精神实质比实现既定目标更重要

“人心不古”,“ 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认为古风淳朴。人的心地不如古人那样淳朴。“屡试不爽”,“爽”指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文中误把“不爽”理解为“不成功”。

不足为训 ”训:法则。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错误”不可能成为“法则”。一文不名”是指一文钱没有。“名”,拥有的意思

不刊之论”,“刊”,削除,改正。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误用三:不明语源,不知本义

古稀: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之年

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涨价了。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是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而不是说眼中没有整体、全局

“下里巴人”本来是指古代楚国的一种通俗的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与“阳春白雪”相对。

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比较地。“强”,振奋,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出自《后汉书·吴汉传》)

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汉代梁鸿的妻子给他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后泛用以形容夫妻相敬 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在劫难逃(某种灾祸不可避免)

如数家珍(喻对所讲事情十分熟悉)

不同凡响(比喻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多指文章或言谈议论)石破天惊(形容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舐犊情深(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误用四:对象误用,搭配不当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二三岁不指男子

锒铛入狱”适用于有罪的人,不用于革命工作者。“劳燕分飞”适用的对象是夫妻或者情侣两个人。

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可改为“不期而遇”。

天作之合”是祝颂夫妻姻缘美满的。

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不能用于“答案”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用来指成绩误用,可改为“参差不齐”。

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与“发生率”不搭配 不可开交”指无法摆脱或结束,与“好”不搭配。无出其右: 没有超过他的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

误用五:人称或角度失当,敬谦错位

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敝帚自珍:指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不能用于说别人。

鼎力相助”只能用于敬称对方,希望对方给予帮

助,不能用来说自己。

“抛砖引玉”,用于第一人称谦让之辞,不适用

以第三人称叙述。绵薄之力: 谦辞,指自己 微弱的能力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一般用于夸奖别人,不宜用于自夸。

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自己请求时的客气话)常用谦辞:

抛砖引玉、狗尾续貂、忝列门墙(比喻自己位列别人中间使余者受辱)

犬马之劳、雕虫小技、贻笑大方、才疏学浅

一孔之见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信笔涂鸦:没有多加考虑的随意写画

误用六: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自食其果”指自己犯了罪,自己承担责任,罪有应得。此处言重了,应换语义较轻的“自作自受”。狼狈为奸”适用的范围是两个人,应用“朋比为奸”(形容坏人结成集团干坏事),因为句中是指一伙人。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指对一些重大事件的看法。在句中显得程度较重,宜改用“了如指掌”。“日理万机”,的意思是指一天内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一般指君主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与处理繁多的政务。大词小用。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

误用七:词义重合

“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所以放在这里后面接着“谈论着”是不恰当的,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

安居乐业”的意思是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 相形见绌”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类似错误搭配 一场南柯一梦” “好象如芒在背” “二者相差悬殊” “目前的当务之急” “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海内外闻名遐迩” “责无旁贷的责任”

“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等。

误用八:不合语境,前后矛盾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语境不合,原文是内容与主题无关。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与句意不符。

左右为难:左也难,右也难,两边为难。形容处于某种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愧,此处不合语境。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全神贯注: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此成语一般用于看、听、操作等,不能用于谈话。忍痛割爱”,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交给别人。罪不容诛”意为“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足以抵罪”,与后一句相矛盾。

罚不当罪”指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用在这里符合语境。绝无仅有”,形容极其少有。不是绝对没有 时态上的错误搭配

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 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 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 问题发现了就应防微杜渐 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

误用九 不合习惯句式

等量齐观: 等:相同;量:估量;评价;齐:一样。不顾事物的区别;作同等看待。多含否定意味;或用在否定句里。一般作谓语。惟妙惟肖”,惟:语气助词,形容刻画或描摹得非常逼真。自然界的事物不能修饰

栩栩如生”用于本来没有生命的东西,不能用于有生命的东西。

不谋而合”指主张、意见、计划等相同,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不约而同”多指具体行动相同,一般在句中作状语。类似词语举例 善罢甘休”“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闲视之”“等量齐观”“吹灰之力”等都只能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望洋兴叹”“望尘莫及”等则只能用在肯定句中。“神通广大”“五体投地”“寿终正寝”“衣冠楚楚”“洗耳恭听”“沐猴而冠”“冠冕堂皇”“呜呼哀哉”“一命呜呼”等词语多用于诙谐讽刺句中。

误用十:形近词、音近词、近义词混用

“一挥而就” 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智绘画、书法和写文章,一动笔很快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才智聪颖。就:成。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耸人听闻”是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表示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应用“骇人听闻”。

不胫而走”意思是没有退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不翼而飞”意思是没有翅膀却会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这里应该用“不翼而飞”。

一挥而就”是形容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了。从句子的语境看显然宜改为“一蹴而就”。

意近词语的区分

1、侃侃而谈”和“夸夸其谈”这两个成语都形容说话多,但两者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

2、“何足挂齿”、“不足挂齿”:都有“不值一提”之义,但“何足挂齿”一般用于反诘句,而 “不足挂齿”则不限。

3、“ 一语道破”“一语中的”:都有“说话简洁,抓住了本质”的意思,但前者能带宾语,后者不能带宾语。

4、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众望)信服。孚:使人信服。

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5、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然:对。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6、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名:占有。

不值一文:不值一个钱。没有什么价值。

7、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8、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至:①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形容凡能做到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9、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10、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蔚为壮观:形容自然界雄伟的景象或自然景象雄伟

十一、有多重含义的成语注意其词义

灯红酒绿: 形容骄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

想入非非: 佛教指想入玄妙虚幻的境界,今指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此类成语 无所不至

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按图索骥: 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也比喻教条办事,不知变通。瞻前顾后:

做事谨慎,考虑周密;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呼风唤雨:

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来形容坏人的煽动 高山流水

比喻知音或知己难寻;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

力透纸背

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底。洋洋洒洒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风平浪静

6.成语运用综合训练题 篇六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A.初见故宫,我不仅震撼于其檐牙高啄的灵动之态,更陶醉于其经天纬地之恢宏之气。(对象误用,用于人才能极大)

B.清华吴良镛教授的学术炉火纯青,耄耋之年还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其人格令人叹服,大师的风范使得清华学子对这位建筑前辈望尘而拜。(色彩误用,贬义褒用)

C.卡瓦格博雪峰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山,每当拜山时节,各地藏民纷至沓来,有些老人不顾年迈,祖孙二人相辅而行,参拜神山。(望文生义)

D.面对菲律宾、日本等国家对我国海洋主权的无端干涉,我国政府通权达变,采取积极外交策略,运用大国智慧,从容面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面对美日韩联盟的步步紧逼,朝鲜军方常常做出盘马弯弓之态,高调军事威胁频现媒体,但少有实质性的武力对抗。(做出惊人之态,却不立刻行动)

B.我到达华山东峰时已是日落时分,人已精疲力竭,只好就此安营扎寨,稍作休整,明天再去攀登华山最高峰——南峰。(对象误用,指大规模人群)

C.生活中的突出队队长性格开朗活泼,天真可爱,对人无所用心,对事特别上心,乐于助人,很有亲和力。(色彩误用,贬义褒用)

D.中国好声音为那些师出无名的草根歌手提供了一个开放而公平的表演舞台,更为他们营造了一个互动交流的热烈气氛。(望文生义,做事缺乏正当理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

A.弗吉尼亚州理工大学枪击案是美国历史上校园枪击案中最为惨烈的一幕,韩国留学生赵承熙共发射200余发子弹,多人伤亡,其惨状空前绝后。(色彩误用,褒义贬用)

B.“最美乡村医生”周月华义诊现场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市民纷纷围了过来,一些市民还用手机拍下了与周月华的合影。

C.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以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特定对象,通过深入寻找,展现他们作为一名默默无闻的芸芸众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语法误用,“一名”不能修饰集数)

D.据警方查实,三名犯罪嫌疑人进入莫先生家中,盗取总价值约千万元钱物后坐地分赃,然后各自逃回老家。(望文生义,指不亲自参与偷盗而分得财物)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

A.南有最美妈妈吴菊萍,北有最美教师张丽莉,一时间最美事件经久不息,传唱大江南北,良好道德风尚唱响神州大地。(对象误用,用于欢呼声或掌声)

B.美国强势回归亚太,强行介入南海争端,以维护盟国利益为名,在中国与临国纠纷中翻云覆雨,谋求自己的霸权利益。

C.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彻为量子物理学实验新纪元开辟了一扇大门,无独有偶,大洋彼岸的美国科学家大卫·温兰德也成功地实现对量子碎片的测量和控制,两人同获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色彩误用,贬义褒用)

D.不难看出,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击垮他,他依然谈笑风生,生机勃勃,目光中时时透露出坚毅和自信。(生机勃勃用于物,生气勃勃用于人,近义替代)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大大减少,工作作风也将有很大的转变。(空占位、不做事、白吃饭)

B.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比喻青年气概才华突出展现)

C.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说说唱唱跳跳„„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旁。(望文生义,指春意将尽)

D.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豪气。(形容人敢于担当)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地震中为保护四名学生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谭千秋老师,平常就非常爱护学生,班级每个学生的年龄、爱好和性格,他都洞若观火。(与“了如指掌”近义替代)

B.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望文生义,首先受到攻击)

C.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指贫穷,望文生义)

D.有关革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的报道,内容翔实,平铺直叙,高度弘扬长征精神,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铁道部更名为铁路总公司,其下属各职能部门除公安处外,其他关键部门都改头换面,不仅称谓发生了变化,其相关职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色彩误用,贬义中用)

B.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望文生义,该做则做,绝不退让)

C.刘心武的《红楼望月》的确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评论,我读着读着,时不时就被他的精彩的评点所触动,拍案而起,击节叫好。(“拍案而起”表愤怒,“拍案叫绝”表赞赏,近形替代)

D.早期的高乔人居无定所,习惯了风餐露宿,他们纵马走天下,在广阔的潘帕斯草原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荣耀。(旅途或野外艰苦)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A.春寒刚过,盛夏接踵而至,让人猝不及防,昨天还裹得严严实实,今天就打伞遮阳,短裙赤脚。(对象误用,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B.李咏加盟东南卫视,主持“爱拼才会赢”,广大粉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日前李咏将离开央视的传闻真是空穴来风。(消息或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C.李玉刚\费玉清等反串表演不瘟不火,既有传统戏曲的历史韵味,也不乏当代流行时尚的诸多元素,令观众大饱耳福和眼福。(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技艺高超恰到好处)D.新一届政府庄重承诺,各级政府机构绝不兴建楼堂馆所,定将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方面。(高档建筑物)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

A.一市民从商贩手中买下一只受伤的珍贵海龟,在自家小水池中养好伤后,他认为海龟并非池中物,昨天在海洋动物专家的陪同下把这只海龟放归大海。(望文生义,指有抱负的人遇到机遇终会有作为)

B.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色彩误用,贬义褒用)C.去年岁末,被誉为西班牙语文学诺贝尔奖的塞万提斯文学奖颁给了97岁高龄的智利著名诗人尼卡诺尔·帕拉,可谓实至名归。(作出了实际的成就或成绩,就会得到应有的声誉。含褒义)

D.事实上,哄抢这种缺德的事屡有发生,路遇不幸之事不光人没伸出援手帮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现象让人心寒。(对象误用,不用于施害者,用于受害者,接连遭受灾害,而且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B.中方媒体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一事不赞一词,态度明确,要求日本政要对本民族的侵略行径做出诚恳而有实效的认罪态度。(望文生义,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C.见孙本松真心喜欢武术,这人也不吝赐教,亲自示范,他就是日后成为孙本松师父的李宝岐。(谦敬错位,敬词误用于客观叙述)

D.胡同很小,可是很复杂。大门也有,小门也有;有卖水的小棚,有卖杂货的小铺;具体而微的一条小街,带出济南小巷的特色。(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A.陈庆港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望文生义,指规模小但完备)B.高考前夕,一定要提醒各位考生,不要过度透支,不能风风火火,切忌钻研难题,避免发生意外。(双义成语,冒失或活跃)

C.中央政府做出深度开发大西北的经济战略,这对于兰州来说,真是千载一时,甘肃政府抓住机遇,及时调整经济布局,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机会难得)

D.对于驻防在南沙的官兵来说,千山万水不算远,万里飞鸿当珍惜。每当补给船来到海岛,海防战士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荡。(指代书信)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

A.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写出了清明与哀伤的紧密相连。的确,缅怀先人,面对逝者,我们无法做到心如止水。然而,清明,不只是哀伤。(望文生义,指坚持信念,不为外界所动)

B.他的词是最强烈的伤心之人的言语,满腔血泪,迸涌而出,通篇一气盘旋,曲折回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不堪卒读”多指文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不忍卒读”多形容文章写得凄凉感人,使人不忍心读完)

C.至少从目前情况看,对于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不要说批评的声音,哪怕是提出的建设性意见,都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形容书多,与“车载斗量”近义替代)

D.千百年来,种田佬闻鸡起舞,胼胝手足,脸朝黄土,背负青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的是牛马力,却常常吃的是“猪狗食”,甚而至于无食果腹。(褒义,有志报国而时时奋起)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

A.我们以为老外婆像一棵落光叶的苍凉老树,需要我们盈足的爱,而树越老越拼命冠盖如云,愿意给鸟儿作天堂,给人们遮阳的阴凉。(同义成语有“冠盖相望”“冠盖相属”,此处望文生义,指官员很多或官员、士绅集会的盛况)

B.平心而论,在于2003年泥沙俱下的众多名人自传中,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和王蒙先生的《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是不可与那些“伪名人自传”同日而语的。(“同日而语”应改为“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相提并论”都可以表示把不同的两种事物或两个人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但如果有时间上的差别,就要用“同日而语”)

C.《1942》是中国知名导演冯小刚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创作改编而成,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范殿元形神兼备,呼之欲出。(用于形象)

D.新村绿树交相辉映,农庄碧水相依相偎,国道旁圩镇展新风貌,路畅通迎八方来客。(对象误用,形容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A.中日双方应互惠互利,走出历史阴影,寻求多方面、深层次的合作。但一个巴掌拍不响,仅是中方一厢情愿,而日方却一意孤行,合作只能是空谈。(用于纠纷、矛盾,对象误用)B.由于体制不完善,农民工进城打工面临诸多风险,一些农民不得以只好回家去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勉强度日。(指自己说得算的地盘)

C.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谦敬错位,谦词)D.个别国家级示范校单纯追求升学指标,大力推行应试教育,这种做法不足为训,应该给予批评。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是近几年来文坛上难得的佳作,它选材得体而丰富,人物真实而丰满,力透纸背,光耀文坛。(书法有力,或文章深刻)

B.他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最终获得同行专家一致认可。(贬义褒用)

C.去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连续遭遇飓风袭击,这给该洲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用于政治方面)

D.保健品市场欺诈行为十分泛滥,许多营销商大肆作虚假广告,掩耳盗铃,让消费者上当受骗,自己从中牟取暴利。(骗自己而不是别人,不合语境)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望文生义)

B.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厉行节约,甚至应做到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C.毛泽东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红军战略大转移时他匠心独运,几渡赤水,就是明证。(用于文学艺术,不用于军事)D.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不合语境,用于反抗)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

A.股市动荡,物价飞涨,他手中所持股转眼间变成了一文不名的废纸,这令他心急如焚。(一文不值,不值钱;一文不名,贫穷)

B.虽然教师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大部分民办教师依然是两袖清风,生活在贫困线上。(双义成语,清廉/贫穷)

C.最近家里烦心事不断,正值多事之秋,只好把老父亲送回乡下,等一切都平静下来以后,再把他老人家接回来。(大词小用)

7.浅议成语在农业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七

农业地理主要涉及农业生产的条件、特定区域的水热状况及地理分布规律。现今的地理学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地理的内容, 更多地融入了资源、人口、旅游等人文地理的内容, 而成语一方面可以反映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地理景观 (如海市蜃楼、泾渭分明、赤地千里、春华秋实、沧海桑田、锦绣山河、风光旖旎等) , 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区域、人口、经济、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等角度反映地理现象及规律, 并在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 成语在地理认知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此外我们可以从成语中认识神州大地上的江河湖海乃至一个省份、一座城市, 如千沟万壑、白山黑水、黔驴技穷、邯郸学步等。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恰当的时机, 灵活运用成语, 将成语渗入到地理课堂所讲内容中, 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氛围, 缓解课堂紧张的气氛,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本文主要从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方面来对成语在农业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一、巧用成语概括农业生产的条件, 言简意赅, 直入主题

众所周知, 农业生产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 (区位、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和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市场、劳动力等) , 对于这些区位因素, 在人教版必修二地理教材中讲得很详细, 本文主要是列举常见的农业成语并举例。

二、妙用成语表达农业生产的特点, 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考虑到中学农业地理知识趣味性不够, 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成为每一位地理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不论是导入环节、讲解环节, 还是承转过渡环节, 只要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寻找一些学生的趣味点 (如运用成语、俗语、歇后语等) ,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成语数量庞大、内涵丰富, 其中也包含了许多有关农业的成语,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农业教学时要合理筛选, 选择最为恰当的成语。合理运用成语进行高中农业地理知识的教学, 有助于学生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成语正确使用, 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 拨动学生的地理心弦,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有助于学生地理水平的提高和对地理知识的记忆。

8.运用成语要注意“性别” 篇八

①在街舞表演中,豆蔻年华的男生是最神采飞扬的。

②我哥哥长得很漂亮,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③她是个风度翩翩、面如冠玉的女孩。

④这对孪生姐妹从小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18岁那年又考上了同一所大学。

⑤兄弟俩失散多年,现在终于破镜重圆。

【解析】

例 ①中的“豆蔻年华”出自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初为嫩叶所包,花未绽放便显丰满,因而被历代文人视为少女的象征。从生理角度看,十三四岁的少女,正是含苞欲放的年龄,恰如二月的豆蔻花。例①将之用来形容男生,属错用。

例②中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鱼”,是说西施浣纱,鱼儿见其美貌,忘记游动而下沉;“落雁”是说昭君出塞,大雁觑其艳丽,忘记振翅而落地;“闭月”是说貂婵拜月,嫦娥自觉不比其靓而躲入云后;“羞花”是讲杨贵妃赏花,花草因不能与其媲美,羞而闭合。四个典故都是形容女子异常美丽。例②将之用于男性身上,显然是误用。

专用于写女性的成语很多,如:楚楚动人、倾国倾城、亭亭玉立、秀外慧中、待字闺中等。

例③的“风度翩翩”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指男性青年行为举止洒脱。“面如冠玉”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后用来形容男子貌美。例③将两个成语组合起来用于描写女性,不妥。

专用于写男性的成语也有很多,如:翩翩少年、温文尔雅等。

例 ④中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便以“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随意嬉戏状;“两小无猜”指男女幼时相处一处而互不猜疑。因此,这两个成语皆指从小就相识的异性,不能用在同性身上。例④也属错用。

例⑤中的“破镜重圆”出自唐代孟棨的《本事诗》,讲述的是南朝陈代的徐德言与妻子在战乱中走散,后通过各执一半的破铜镜而团聚的事。后世便以“破镜重圆”喻夫妻失散后又重新团聚。例⑤却将之用于写兄弟之间,属错用。

9.成语运用练习题答案 篇九

2007年元月

1、这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3、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A球队望其项背。

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6、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7、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8、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9、叫一个堂堂的大学生写个什么报告、总结的,那简直是白驹过隙,易如反掌。

10、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11、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12、宁老师针对班上良莠不分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学生都有很满意。

13、这次比赛他又名落孙山,排在参赛者的倒数第一名。

14、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15、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16、小吕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一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

17、张师傅虽说已经退休,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18、这本拼凑起来的“名家”短篇小说,几无精彩之作,顶多有一两篇还差强人意。

19、西部的发展,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商机.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20、一截烟头引起一场大火,这座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21、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22、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23、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24、“二战”成了时下影视、美术、文学等艺术创作炙手可热的题材。

25、从近一时期的情况分析,我们企业机构改革要有大举措的传说,绝不是空穴来风.26、李伯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啊!”

27、同志们都认为,他这个人办事向来深思熟虑,计划周密,不假思索.28、短短的三天考察,对开发区的印象终究是浮光掠影,但考察者无不坚定了走改革开放之路的信心.29、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30、他在填报高考的第一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见异思迁.31、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虎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32、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33、他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34、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好.35、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两百人.36、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37、在新开张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美轮美奂的时装,真叫人目不暇接。

38、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39、信是收到了,但信封上的纪念邮票却已不胫而走.40、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应该提倡.41、他读书时,总是全神贯注,目不斜视.42、有多少原可发现的东西由于才能所限而失之交臂.43、这位责任编辑只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44、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厚此薄彼.45、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46、新年晚会节目十分精彩,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47、秋雨湿润透了衣衫,他双手*护在胸前,想留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48、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会满意.49、这次运动队之所以能屡战屡胜,成绩斐然,是因为教练运动员能沆瀣一气,团结战斗。50、只要你能身临其境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成语运用练习题答案

2007年元月

1.“莘莘学子”的“莘莘”词义是形容众多,与“一位”相矛盾。

2.“趋之若鹜”的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而原句讲的是大家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个词显然不恰当。3.“万人空巷”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空巷”指街、巷的人都走出来了。原句是说大家都在家看电视,街上没什么人。4.“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得上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而且多用于否定句式。琢磨A句的意思,应该是“令其他甲A球队难以望其项背”或“令其他甲A球队望尘莫及”。

5.“处心积虑”是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于贬义。而B句的原意是对新领导进行褒扬的。6.美轮美奂:盛大,鲜明,亮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轮,高大的样子。奂,繁富的样子用来描述艺术作品是不恰当的。栩栩如生,生动活泼

7.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能用来形容商品热销。8.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原句中奥尔布莱特“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也即没有“把事情办好”,所以不能用“一劳永逸”。9.白驹过隙,像骏马过细小的沟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0.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汗牛,用牛拉车,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原句的意思是说古人中刻苦学习的楷模(即人)很多,用这个词就不恰当。11.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原句中的刊物既不是人,要提高刊物的质量也不是要“悔过”。

12.良莠不分,善恶好坏不分.改为“参差不齐”,说明对象是学生,所以无所谓“良莠不分”(好坏不分)之说。

13.名落孙山,古时候宋朝有个叫孙山的人考取了末名举人,回到家里,有人问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落孙山外。”比喻考不中或选拔时未被录取。

14.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产品供不应求”来看,说的是摊前人很多,人们争着购买鲜花,而不是说摊前人车来往不绝。15.蓬荜生辉: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即蓬门荜户,指用草、树枝等做的门户,形容穷苦人家住的简陋的房子,也可用来谦称自己的居室,但用来指别人的房子就不得体了。另外,“蓬荜”即指居室,“一定使居室蓬荜生辉”就重复了。16.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情态。17.年富力强:年轻力壮。

18.正确。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这个词语使用的对象是人,而不是事情本身。始作俑者:孔子反对用俑殉葬,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后用来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是个贬义词。而谭的行为则是壮烈之举。20.叹为观止:赞叹所见事物好到了极点。

21.一蹴而就:踏一步就能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原句的意思并非说画一幅画是轻而易举,而是说吴教授的画技高超。

22.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在这句里用错了范围,可改为“有声有色”。23.“始作俑者”是贬义,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用来说鲁迅也是版画艺术的开拓者,是明显的误用。

24.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25.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意即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这个词前面加上“绝不是”就成了绝无原因。可是前面有“从近一时期的情况分析”一句,应该是有原因的。

26.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对这个词不能望文生义地去理解成“明天的花朵”。

27.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敏捷。可全句是在讲他“深思熟虑,计划周密”,这当然要想了。

28.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此词和后面的“坚定了„„信心”不相吻合。29.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这个词的使用有一定的范围,这里应改为“置若罔闻”。

30.见异思迁:形容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此句根据句意,应为“犹豫不决”。31.孑然一身:孤独一人。多用于生活方面。此句中是写人物在走路的时候,且与前面还有“独自”一词重复。

32.付之一笑:一笑了之,形容毫不在意。与句意不相吻合。

33.见仁见智:“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意指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看法。而第一句陈述的对象是一个人,所以用得不对。

34.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请教为可耻。使用这个词要注意两点:一是请教的对象比请教者地位低、知识少;二是这个词又不能用来指自己,因为 4 这样就显得不谦虚,对对方不尊重。第二句说的是要向别人学习,且别人有先进经验,因此这个词用得不对。

35.生死攸关: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指生死存亡的关键。而从第一句看,意思是说排雷的危险性很大,所以用得不对。

36.妄自菲薄:菲薄,小看,轻视。意思是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这个词已经指出了支配的对象,即“自己”,所以不能再带宾语。

37.美轮美奂:盛大,鲜明,亮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38.文不加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多用来形容文思敏捷,而第二句说他的文章“使人无法卒读”,是说他的文章写得不好。

39.不胫而走:没有脚却能跑,形容(消息等)传布迅速。用在这里是用错了范围,可改为“不翼而飞”。

40.与人为善:原指称赞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地帮助别人。这个词多指动机,不指态度,而第三句则误用为“对人和善”的意思,是错的。

41.目不斜视: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这里应用“目不转睛”才合适。

42.正确。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用在这里是恰当的。

43.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赶一上,比喻远远落后。这里应是管不着的意思,应用“鞭长莫及”。

44.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对事不同等看待。这里应用“顾此失彼”才贴切。

45.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本句的意思是要亲自去,改为“身临其境”。

46.忍俊不禁:忍不住发笑。这个词和后面的“笑起来”重复。47.噤若寒蝉,像冷天的知了那样不作声。形容不敢作声。

10.谈谈几种修辞方式在成语中的运用 篇十

谈谈几种修辞方式在成语中的运用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个大家族,以其形象、准确、鲜明、生动的.表现力,成为最简洁、最精炼的一种语言形式.成语中的修辞,是指在成语中使用了修辞方式,使成语本身也具有了修辞作用.

作 者:乔昌如 作者单位:大同市商业学校,山西,大同,037008刊 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年,卷(期):2008“”(6)分类号:H136.3关键词:修辞方式 成语 比喻 借代 对偶 对比

11.正确运用成语实战演练(二) 篇十一

1.专家指出,只要采取“绿色生活生产方式”,使家里的东西物尽其用,就可将家庭生产的垃圾量降低25%。

2.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3.在全球银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的工商银行去年净利润居高不下,首超千亿。

4.山西疫苗事件发生后,曾有七名家长到法院门口击鼓升堂,要求起诉山西省疾控中心。

5.认为中国强调和平发展因而会在主权争议问题上投鼠忌器,这是最危险的误判。

6.城市蜗居的“蚁族”只是沧海一粟,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显示,全国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

7.如果中日两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都能开诚相见地交换意见,“东亚共同体”轮廓就逐渐清晰了。

8.为了师出有名,赢得国际社会对反伊“倒萨”战争的支持,美国在加紧军事部署的同时,加紧外交活动。

9.吴祖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表里山河,藏在水下的更多。

10.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得到国家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光彩的那一天倚马可待。

B.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三个小时,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被折服了。

B.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C.阿富汗发生了多起人质被塔利班绑架的事件,而7月19日韩国23名人质遭绑架更惊动世界。一叶知秋,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塔利班的力量在重整壮大。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参考答案】

A组:1.使用正确。物尽其用:让各种东西都充分发挥作用。

2.走马观花: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含有贬义。

3.居高不下:形容某种情况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或状态,没有下降的趋势。

4.击鼓升堂:古代的衙门如果县官要处理案件,就会命官差敲鼓,然后带原告和被告到县衙的大堂内。

5.使用正确。投鼠忌器: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6.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句中强调的是“少”。

7.开诚相见: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相见”已有“交换意见”的意思。

8.使用正确。师出有名: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9.表里山河: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10.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12.成语的运用 篇十二

丰富的汉语成语是语言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形象生动,蕴含着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作为汉民族约定俗成的语言行为的缩影,成语携带着汉民族文化的积淀印证。且汉语成语四字的语法结构具有多种形式,如主谓式:杞人忧天、胸有成竹;联合主谓式: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联合动宾式:养精蓄锐、防微杜渐;联合名词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等。

从上看出,汉语中的四字格隐喻成语常用两个源域(source domain)来映射同一个目标域(target domain),如借用“心”和“肉”这两个源域来隐喻惊恐不安、预感有灾祸临身的恐惧心情这一目标域:“心惊肉跳”。而与“心惊肉跳”相应的英语成语是“to make fresh creep”,而不是“to make fresh creep and heart beat”。而这种汉语隐喻成语又以联合主谓式、联合动宾式、联合名词式的四字格成语居多。

汉英两种语言里隐喻成语的不同表达方式无疑彰显了汉英民族的不同思维认知方式。对于汉英隐喻成语表达形式的同与异,本文将仅以汉语中的联合式四字格的隐喻成语为基点,从汉英民族的认知结构中,以Lakoff (1987)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 Cognitive Models),简称ICM,探究汉英隐喻成语中内在认知机制方面的同与异。

二、“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Lakoff认为,人对世界某一范畴的感知和概念化,可以在相应的ICM中反映出来。ICM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它不是科学模型,而是文化观念且多半呈格式塔性状的意念集合体,并且和与其相对应的世界对应实体的吻合有程度上的差别,这种差别还因人和因文化而异。而ICM模式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结构,其建构原则有四条:命题结构、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这里探讨的对象有密切关联的,主要是意象—图式模型和隐喻模型。所谓意象—图式模型,就是指人类对客观现实的知识是以形状等空间概念储存于大脑的,表现为图式性意象。而隐喻模型,是指一个意象—图式模型一旦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由此形成的认知概念便是隐喻模型。人们对同等的事物的认识尽管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异同。且ICM的产生以人的身体经验为基础,通过概念化升华成民俗理论(folk theory),成为当代体验哲学(Experientialism)的主要内容,且认为人对世界的概念化带有生物、文化等人的相对因素,对世界的感知是一种能动过程。以体验主义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认为,人对世界的概念化、概念化导致的范畴化、图式化和语法化,取的是“世界→概念化→范畴化/图式化→语言形状”的历时语言学思维模式。由于其中关键部分概念化的结局是ICM,语言形式也带有ICM的踪影,因此在分析或研究带有这种踪影的语言时,就必须启动相应的ICM方式。在此主要以Lakoff所提出的ICM中的“意象-图式模型”和“隐喻模型”为视点,考查汉英隐喻成语生成同与异的认知缘由。

三、汉英隐喻成语的共同性

思维方式是对客观世界的形象表征,是语言隐喻。处于不同社会地位和环境、从事不同行业的个体和群体,都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思维方式也有不同。每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从而形成各自的隐喻成语,既有民族性、时代性、区域性和社会性,也有各自的传统性,又有与其他民族互相渗透的通约性、共同性。不论产生于何种文化背景下的隐喻成语也就自然具有共性和同质性,表现出相类似的ICM。“既然语言扎根于人类的认知结构中,隐喻能反映出人类认知的心理基础,那么,跨文化的隐喻理应表现出某些相似性”(王广成、王秀卿,2000:49)。

“眼(目)”除了是动物的视觉器官外,也是人们行为、性格的体现,是“心灵的窗口”。汉英隐喻成语也因此经常借用“眼(目)”来表达人们的行为特征、性格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态度。汉语中有“眼疾手快”和“眼高手低”,用“眼”和“手”两个源域形容人们在处理问题中的方式。“眼明心亮”用“眼”和“手”两个源域来形容看待问题的态度。“掩人耳目”用“耳”和“目”两个源域来形容行为特征。类似的还有“眼大肚小”、“眼馋肚饱”等。英语中也有“cast one’s eyes over sb./sth.”来表示密切的关注,“make sheep’s eyes at sb.”来形容对他人的爱慕,“have an eye on sth.”来表示人对事物的鉴赏力。

从上可以看出,汉英民族对出现于客观世界中的诸多现象以及对人性的认识往往具有类似的认知方式。语言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因此,尽管汉英民族远隔千山万水,可彼此的语言隐喻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并且往往会借用同样的源域来隐喻同一目标域。

四、汉英隐喻成语的不同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比语言学之间的共同点的研究,正是为了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许余龙,2002:6)。尽管汉英隐喻成语有许多相同点,但也有显而易见的差别。在了解汉英隐喻成语具有共同性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审视这两种语言隐喻成语的不同、其内在的隐喻机制及其表达形式存在差异的成因。“文化现象因民族而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就因此呈现出独特的个性。这种文化形态上的特异性不可避免地会昭示在语言的具体表达上”(王文斌,2000:37)。成语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的结晶,无一避免地落上了文化差异的痕迹。我们可以看出汉语隐喻成语往往借用双源域来映射同一个目标域,而英语隐喻成语却往往仅用单源域来映射一个目标域。如:

从上可以看出汉英隐喻成语的差异。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工具,它在形式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是与语言赖于生存的文化认知模式密切相关的。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植根于文化,而文化固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会呈示不同的文化形态。文化形态上的这种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在这一部分所描述的关于汉英隐喻成语表达形式的差异就是一个佐证。语言表达形式的根本性差异,肇始于文化思维的差异。“思维是共同的,语言是民族的。语言和思维方式都属于文化范畴”(曾剑平,2002:47)。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和一直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换言之,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会折射出不同的语言图式。

“汉语的语言思维,是一种具象思维”(申小龙,1999:46)。这种具象思维,即形象思维,其特性表现在语言形式上,习惯借用意象组合使语言的表达内容形象生动。“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设象喻理,取象比类。形象思维通过自我体认形成心中的意象”(连淑能,2002:44)。而英语国家民族却擅长于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所谓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就是指以抽象概念为媒介进行逻辑思维,其特点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细分为单纯要素,有条不紊地进行条理化思维,具体表现为借助概念、判断、演绎和推理等思维方法。再者,汉民族偏爱平衡性和和谐性的思维,善于“天地合气,物偶自生”。受到道家文化阴阳五行的深刻影响,汉民族精神和中国人的整体思维习惯于从整体上去把握对象,强调“合二为一”,不是“一分为二”,二者反映的虽然是同样的客体,但其运动趋向是相反的。这种物偶式思维极深刻地影响了汉语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对仗、对偶等。而英民族的思维方法却擅长于把一切事物分为两个相对立的方面(dichotomy)的倾向,所关注的是实体,所论断的是事物的属性,强调非此即彼的排中律,“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排除主观因素,物是物,物我二分”(连淑能,2002:43)。

汉英民族的这些思维差异,体现在隐喻成语上,就是汉语隐喻成语在形式上常为四字格,对称偶化昭然,显示出“物生有两”、“二气感应”的特征,设双象而喻同理,表现出重直观和主观体验。而英语的隐喻成语在形式上不拘长短,往往以单象喻一理,表现出重客观思维,注重对客体属性或特征的判断。由此可见,ICM不仅体现于系统性的隐喻图式,而且还体现于语言的表达形式。在汉语里,隐喻成语的ICM往往就是双源域建构,而在英语里,其隐喻成语的ICM则往往表现为单源域建构。

五、结语

(1)汉英隐喻成语的认知对比研究,除有助于加深对这类成语所存在的同异的成因及其内在的认知机制的认识之外,对外语教学及其汉英互译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使学习者和翻译者认识到汉语的隐喻成语常借用双源域来映射同一个目标域,而英语隐喻成语则常用单源域,如汉语“兴风作浪”若用英语表达,就是“to make waves”。

(2)本文仅探讨了汉英隐喻成语的大致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绝对。英语也有双源域的隐喻成语,如“on pins and needles”(如坐针毡)等。同时,汉语中的隐喻成语也有单源域的,如“易如反掌”等,但汉语的双源域隐喻成语在数量上要大大多于英语的双源域隐喻成语,这是因为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认知模式。可这种差异到底存在多大的比例,目前尚无人进行过统计研究。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陈传锋, 黄希庭, 余华.词素的结构对称效应:结构对称汉语成语认知特点的进一步研究[J].心理科学, 2000, (3) .

[4]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

[5]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9.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王广成, 王秀卿.隐喻的认知基础与跨文化的相似性[J].外语教学, 2000, (1) .

[8]王文斌, 林波.英语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探究[J].外国语, 2003, (3) .

[9]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陶泥的世界美术教案下一篇:会计实习日记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