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民工作

2024-06-25

新疆三民工作(精选9篇)

1.新疆三民工作 篇一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

新形势下,在新疆全力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之际,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打好群众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关键。

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启动了为期三年的20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9个多月来,7万余名干部肩负历史使命,足迹遍布了全疆每一个角落,他们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真诚倾听人民的呼声,真切关心人民的疾苦,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共同谱写出一曲具有新疆特色的干群和谐之歌。

12月26日,在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组组长座谈会上,各住村工作组组长激情满怀,共同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收获,共同传递着正能量——住村一阵子,感受一辈子。

小山村成了牵挂

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巴音库鲁提村是一个小山村,是新疆通往吉尔吉斯斯坦的大通道,全村共有1100人,全部都是柯尔克孜族,民风淳朴。

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住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巴音库鲁提村工作组组长边德运说,小山村成了我现在最大的牵挂。

第一天入村,下基层的干部们就难忘村民们热烈欢迎的那一幕,而迎来工作组的村民们也记下了干部们不辞劳苦、心系民生的那一幕。时间也许可以抹去一切,可对于数万名下基层干部和数百万农牧民来说,这充满温情而又珍贵的一幕,会永远留在他们心底。

克州党委副秘书长、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住阿克陶县玉麦乡库尼萨克村工作组组长石双马的记忆,半年来,一直定格在6月24日。

那天,库尼萨克村东1小队与8小队交界的打井工地周围聚集了百余名村民,大家热烈地庆祝他们期盼很久的“惠民井”出水。

由住村工作组资助的120米深、寿命可达30年以上的机井,从项目审批、800米高压线架设、钻井,历经20天的紧张施工,终于交工了。村党支部书记库尔班·阿吉在村民们簇拥下,把一面写有“打井惠民造福一方”的锦旗送到住库尼萨克村工作组组长石双马的手中,表达村民们的感谢之情。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方法可以帮到所有人,”石双马说,“只有下到最基层,才知道最有效的住村不是做加减乘除,它是道复杂的语文题,但只要用心记挂着村民,住村就有收获。”

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住墨玉县萨依巴格乡阔什鲁克村工作组组长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说,走到的地方、访到的人、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情景,对大家心灵都有极大地震动,这将成为我们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不分昼夜的加班中,沙雅县社保局副局长,住沙雅县红旗镇吾斯塘博依村工作组组长李玲霞深感基层工作的艰辛,在她看来,常年久坐办公室的机关作风是做不好基层工作,更抓不住民心的,作风不硬浑身有“病”。

李玲霞说,“访惠聚”活动,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创新之举,对于她个人而言,更是一次贴近群众接地气、融入群众连民心的深刻历练。做好新疆的工作特别是南疆的农村工作,必须有一种奉献精神,不讲奉献干不好农村工作。

边德运说:“在从城市走向农村的角色转换中,去掉了官气,接了地气;去掉了洋气,融入了土气。我们在与村民一同喝涝坝水、下地耕种、开荒、对牧草进行品种改良,对无人区、边防线巡查维护社会与边境稳定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收获了宝贵经验。”

以前,在南疆偏远牧区少数民族家庭,“全家福”照片是很难见到的。但在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巴音库鲁提村,家家都有“全家福”。

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工作组住村后,每走访一户,都为村民拍“全家福”。边德运说:“每次看到村民们把‘全家福’摆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我都觉得心里有几分温暖。”

洛浦县民宗委副主任,住洛浦县布亚乡黑热湾村工作组组长凯塞尔·托尔逊说:“住村以来,我们坚持安心入住、用心思考、真心服务、耐心教育、细心工作。”

凯塞尔·托尔逊说:“住村的日子,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融入群众、融入基层,是与农民的一次零距离接触,是和村干部的面对面交流,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农村发展的思路清了,瓶颈通了。”

用现代文化消除杂音

月15日,泽普县波斯喀木乡玉吉买艾日克村,买买提吐尔逊·艾海提和卡丽比努尔的婚礼在欢快喜庆的《小苹果》歌舞表演中隆重地开场了。

这场婚礼,实际上也成为玉吉买艾日克村新建成的群众服务中心的开张典礼,村民们欢快地舞蹈,尽情地歌唱。

新疆油田公司住泽普县波斯喀木乡玉吉买艾日克村工作组的5名成员,成为婚礼上最尊贵的客人。他们被新郎的父亲艾海提·阿吾提安排坐在大厅最中央的位置上。

玉吉买艾日克村全村360户中,有81户属于低保户。村集体经济十分落后,年收入不足5万元。村里不仅发展基础薄弱,而且后劲不足。

年,新疆油田公司出资修建了720平方米的群众服务中心,满足了群众文体活动的需求,现在,村里的婚丧嫁娶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党委、副总经理,住泽普县波斯喀木乡玉吉买艾日克村工作组组长包尔汉·卡哈尔说,近一年的工作,换来了村民们的信任和拥护,村民从最初的冷漠,变为现在自发给工作组送来自产的瓜果、鸡蛋和牛奶,有事没事愿意来坐坐。

自治区党委编办主任,住乌什县依麻木乡汗代克吉然村工作组组长范崇民说,“访惠聚”活动和严打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一个治本、一个治标,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好评,特别是文化体育活动越来越多,村民世俗化的生活正在回归,用现代文化消除了许多社会上的杂音。

2.2021年三民工作组工作总结 篇二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三民工作组工作总结

工作组共慰问辖区困难户___户汉族___户民族;并帮助___户民族孤寡老人、残疾户更换水龙头、液化气老化管线;帮助8区9栋清理楼道及地下室等。慰问物资共计花费___元。工作组让居民真真实实的感受到党和政府传递给他们的正能量。激发他们自身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尤其是贫困户家中的孩子,我们从各方面尽可能让他们摆脱原有的自卑,能扬起头自信的面对生活。

工作组于__月开始,积极落实“帮教转化”工作。在帮教转化方面,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通过建立一人一档,根据家庭人员思想动向、社会关系、个人活动范围等各个方面入手,以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首先建立起彼此间的友好基础。以日常生活上的交流为基础,物资上的帮扶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侧面了解此类人员的思想和内心。经过进一步思想工作,于__月底,___名特殊群体人员全部签署承诺书。此后工作组继续对其进行多对一的帮教转化工作,目前情况较为稳定。

充分利用八区的社会资源,强化群防群控。依托入户走访建立的良好群众基础,充分发挥楼栋长、联防队长、热心居民的优势,帮助社区完善群防群控体系。建立信息及时报送与重大事项应急预案制度。加强动态(范本)管理,同时以各种利民、惠民政策为依据,联合八区居委会做好思想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尽可能多的开展有关___的各项讲座。

工作组利用自身资源以辖区内当下的实际情况,多次协助社区___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令里守望活动;青春追梦;携手同行;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知识讲座;肿瘤、癌症方面健康讲座;学习雷锋活动;与社区居民一同观看多部教育意义电影;清明文明祭祀与居民缅怀先烈;端午节包粽子比赛;非法___本质及其危害等讲座;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爱国卫生月与居民一同治理环境卫生;

6.1亲子活动;防震减灾知识讲座;消防教育讲座及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活动。

公益性活动,多___各民族居民共同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增进各民族邻里之间的感情为基础,通过共同协作完成的项目。并做好各项宣传和讲座,不断深入居民生活,倡导健康正确的生活方式。

协助社区: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适龄儿童服糖丸排查;辖区暂住证的办理;居住证信息录入及宣传;辖区卫生情况的治理;地名门牌普查、经济普查等;处理乱堆杂物及纠纷多起;处理流浪狗引起的纠纷数起;整治八区流浪狗以及毁绿种菜;帮助辖区精神病人回家;做好社区服务定期结入户照顾辖区孤寡、残疾老人;帮助农民工讨回生活费并顺利返乡;多次对八区特殊人群进行入户并宣传党的___。

范文仅供参考

3.三民活动总结 篇三

今年年初,区民政局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社区组织开展了以“知民心、解民意、暖民心”为主题的“三民”活动。该活动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取得了实质性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社区党员责任区活动,倾听民生、了解民意 社区居委会以开展“社区党员一人一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爱心服务日”等活动为载体,建立了社区党员以慈善基金捐款、捐物、参与社区公益性活动、长期帮扶党员每做一件好事、实事都做已登记。通过建立民情信箱、开通民情热线的方式,受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难事30余件。党员们都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以《党章》要求自己,做工作更有积极性了,与群众的距离也更加密切了。”现在主动跑社区居委会的人多了,反馈意见和主动协调解决事情的人多了,形成了纵向沟通,横向协作的和谐社区氛围。

二、“一支队伍”暖民心。

育才街社区作为开展“三民”活动的社区,率先组建了一支以社区党员为主要力量的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便民爱民创特色、服务暖心争先锋”等系列活动,这支队伍立足社区、深入家庭,开展特困扶助、政策宣传、调解纠纷、就业帮助等志愿服务,为辖区居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以实际行动温暖居民的心。“三民”活动开展以来,这支队伍累计宣传政策20余次、入户80余次、治安巡逻30余次。社区志愿者队伍用真情感动了居民群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从而使社区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居民互敬互助、乐于奉献、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爱心超市”献爱心。

育才街社区居委会为了帮助困难群众,充分发挥社区“爱心超市”的作用,全天候对居民开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为了让一些患有大病的困难家庭得到及时救助,“爱心超市”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我社区以奉献“爱心’服务社区扶贫济困为宗旨,身体力行,积极主动想办法出实招,认真做好社区“扶弱助困”的创建工作,并且充分地发挥了救助平台的优势及时解决社区弱势群体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建立了“社区爱心超市”工作站,由党支部书记、主任任站长,做到了制度上墙、物资上架、建立了“登记入账、设立专人负责,落实到人,责任到人。

今年根据市政府、区联合发出《在全市范围内组织11月“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和《裕华区民政局关于在社区开展“扶弱助困”系列活动》的要求,决定从现在起开展救灾捐赠工作。

社区居委会积极行动,采取措施,抓时间规范有序地做好救灾捐赠工作。坚持自愿的原则,按需捐赠,本着急困难所急,捐困难群众之所需的思路,有效开展好这次活动一是捐款社区居民伸出援助之手,献爱心。捐款以书记芦华捐款100元、主任100元、主抓民政蒋素芹捐款30元、低保协理员捐款10元、爱心超市协理员郭风清10元、居民有张若莉50元、袁德荣50元、刘振兰100元、侯彩云100元、杨正20元、王志军捐50元、共捐款620元、为帮扶灾区困难群众度过难关。二是捐物社区居民踊跃参加,献爱心活动中社区居民童海绿捐一条新毛毯、社区居民李建平捐一条新棉被,社区老年人刘秀谭捐新棉被一条,李凤敏捐新棉被一条,李英侠捐新帽子一顶截至现在共捐物193件共打9包,经过社区居委会整理消毒,发放到困难家庭手中。

四、以安民为本稳民心,实现全方位服务

(一)贴心服务促就业。

社区居委会针对失业需求,专门设立了招聘信息栏,从3月份以来,发布各类招工信息20余条,10多名失业人员通过社区的的招聘信息找到了工作。建立社区失业人员救助组织网络、信息沟通网络和帮扶服务网络,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搭建了一座再就业平台。吕景辉今年28岁,身体残疾,至今单身,因患小儿麻痹症,生活非常困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社区居委会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他联系做英语家教工作,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社区居民陈玉敏本人离异,独自一人带孩子生活,因单位效益不好,和单位签两不找关系,没有经济收入,居委会联系43中初中部做保洁工作,给了生活的帮助,使他重新鼓足了勇气,战胜困难的决心,解决了生活困难。居委会为社区残疾人宫宪法、芦永亮,到石栾路仓兴街9号市51178技校,免费就业培训基地”进行免费培训,使他们找到就业机会,自己开办了小门市部、摩托车修理。使芦永亮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育才街社区居委会开展了“送岗位进社区”活动,联系市内家用工社区首批实现再就业人员。目前,社区居委会已为30名居民无偿提供就业信息,成功推荐失业人员再就业4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为民解困、帮民解忧。

(二)矛盾调解顺民意。

社区居委会对发生的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解决,切实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社区居民李秀华由于和出租房屋楼上发生矛盾,有了很深的成见,社区居委会得知情况后,亲自上门多次找到老人做工作,进行协调,化解矛盾,经过细致耐心做工作,这场纠纷终于得到了解决。经编厂宿舍实施了自来水管出户工程,有些居民不理解,怨气冲天,发牢骚,居委会主任亲自到家中解决疑难问题,经过耐心疏导,细致的做工作,得到居民的认可。自“三民”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居委会共调解纠纷20件,其中邻里纠纷10件,家庭纠纷2件,其它纠纷5件,成功调解了10件,成功率达到了92%,基本上做到了一般民事调解不出社区。

(三)关注困难群体献爱心。

社区居委会十分关注特困群体,鼓励他们正确面对困难,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并发动社区党员群众、共建单位共同帮扶特困家庭,利用社区慈善基金捐助,实行“相互帮扶”,对社区患有大病特困家庭的帮扶形成合力,(四)、慈善基金捐助

2009年4月28日是我社区慈善基金成立两周年,居委会在辖区开展了扶贫救助慈善捐款活动。早上9点活动正式开始,居民们积极参与到这次活动来,你捐10元、它捐50元;有年老的、有年轻的;有在辖区租房住的居民;无论钱多、钱多少但是有这份爱心,就像歌中唱“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此次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一共募集了:1805.54元。

进一步发扬了我们社区居民奉献友爱互助的优良传统美德,体现了育才社区扶贫救助慈善基金会心系社区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主题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将我们的爱心奉献在每一个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要将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今年社区成立了“爱心一助一“活动小组,建立健全捐物管理制度,将捐款捐物登记造册,做到帐目清楚,手续完备,安全可靠,并定期向社区公布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共用慈善基金帮助患有大病困难家庭4户。

社区居委会以“三民”活动为契机,开展了“友爱在社区、博爱一日捐”、“送温暖、献爱心”、“奉献爱心、共创未来”、“捐出一天的收入、奉献一份真情”等系列活动。社区居委会开展了“友爱在社区、博爱一日捐”活动,在短短几天时间就收到社区党员群众捐款1120多元,将社区居民的爱心和情意献给生活困难的群众,让受助者走出困境,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社区居委会帮助低保家庭帮助18岁患肾综合症病男孩孙凯在社区开展慈善基金募捐活动,社区干部都解囊相助捐款为他送去捐助慈善基金500元。社区居民展景雪因爱人患有脑癌家境贫困,爱人工作底,女儿无工作,社区干部多次上门慰问,并积极为他办理了医疗救助金为4753元。“温暖在身边、助困零距离”的风气在社区广为传扬。

(五)邻里守望促和谐。

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签订“邻里守望”责任书,发放“邻里守望”公约卡,约定社会治安人人有责,居民群众自觉自愿承担维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与义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每个社区都设有责任心强的“邻里守望员”负责调解矛盾。社区78岁的王承志孤身一人,行动不便,邻居都非常热情,老人高兴地说:“以前不少邻居互相不熟悉,很少来往,可现在大家互相照顾、有事给邻居打招呼、邻居不在操心家门、帮他跑腿办急事等等,邻里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社区以“邻里守望员”为阵地,又开展了“进入百姓家”活动,建立了一个能增强群众参与和提高群防群治意识的报警网络。现在,“邻里守望”的风气,吹奏出一股暖融融的社区和谐之风。

五、以悦民为本贴民心,实现延伸服务

(一)创新载体贴民心。

把“三民”活动与创建文明特色楼院活动有机结合,紧贴居民群众的心。在辖区居委会中开展了创“特色楼院、文明楼道”活动,社区居委会干部深入细致调查,挖掘每个居民楼的个性特点,确定每个楼院的创建目标,并以此亮点对该楼命名。社区居委会3号楼经编厂宿舍里的王承志老人,由于不慎骨折,不能自理,居委会主任亲自到家中帮他擦玻璃、居委会成员承担起给她取工资、买菜、真心实意、为其解困难,居民都被这份深深的爱所感动。居委会邮专宿舍在楼长带领下,每周清扫一次楼道,居民都参加到公益活动中,是广大居民有个安静整洁的环境、这个典型,把这栋楼命名为“特色楼院、文明楼道”,先后创建了“和睦楼”、“互助楼”等4幢特色楼。结合“三民”活动,在居民中开展了“互助”活动,居民们走出家门,相互交往,逐渐从陌生变得熟悉。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密切了邻里关系,人与人之间更加团结友爱,真正形成了“同在楼院住,都是一家人”的局面。

(二)开展活动贴民心。

社区居委会通过开展以道德、廉政、科学、体育、法律为主要内容的“五进家庭”活动,号召居民以自己的家庭为基点,展示各自风采,形成了书画展、摄影展、音乐、科技等多个社区文化活动角。居委会为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了“和谐社区、魅力活动,并为居民发放了《市民文明教育读本》、《老年人安全知识手册》300余本。居民发放了《食品安全知识手册》100本、宣传单100份、社区居委会与河北电视台栏目在社区举办了百姓生活秀活动,大家来比拼、展示自己的才艺,邀请社区居民,对“三年大变样”、食品安全、医疗改革、等方面发表意见和建议。社区居委会针对有的离退休党员“人退休、万事休”思想,组织开展了以“时事新闻听一听、光荣传统忆一忆、美好前景望一望”等“三个一”为主要内容的“舒心与快乐”活动。

(三)实事惠民贴民心。

社区坚持“为民办实事、抓落实”的工作理念,多方协调,清理经编厂宿舍垃圾100多方,育才街居委会在创建安全社区活动中,通过入户走访访问居民,根据居民的建议,特别针对经编厂宿舍居民反映和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安委会通过为百姓实事的理念,为经编厂宿舍里安装减速带两条,使社区居民出行道路有了安全感,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社区针对“三年大变样”道路整修,交通拥堵,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外出购物不便的特殊情况,主动与北国超市联系在社区内定期开展“北国超市进社区便民服务”活动,10余种日用商品送进社区,让居民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大超市购物的方便与惬意。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构建和谐社区为重点,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宗旨,以“救助贫困家庭”为切入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救助和社区活动,使居民更多地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以救助贫困家庭促和谐,创社区文明新风尚的活动中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创建社区新风尚。把救助帮扶 促和谐作为创建口号,在社区形成了崇尚科学,遵纪守法,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围,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推动了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提升社区文明居民的素质,努力打造优美舒适、温馨和谐的社区居住环境,不断增强广大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全体居民共同努力营造文明和谐居住环境。

育才街社区居委会

4.林肯演说三民主义 篇四

林肯的这篇《葛底斯堡的演说》,全文仅10个句子、272个词。但对美国民主制度和政治理想却作了十分准确的概括。

第一,这篇演说重申了美国的自由原则和传统:“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

第二,把内战看成是对民主和自由制度的考验。“现在我们正从事于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和奉行这一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

第三,对美国的民主理想作了简明的概括。“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长久记住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话,但却永远不会忘记阵亡将士在这里做过的事。倒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给曾在这里战斗过的人们一直致力推向前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我们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护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我们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此刻,距1787年9月17日在费城举行的联邦宪法签署仪式已有76年。但“民有、民治、民享”的宪政国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

这是美国总统林肯的一段名言。其英文原文是(大抵如此,可能有些出入):

(The government)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will never die).有人就译成:(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不会消失)。

从这里看到,英文的原文非常精练,含义也比中文译文更深刻。

三个介词生动地体现了这个政府的性质:

of: 表归属,说明政府属于人民所有,而不是人民属于政府所有;

by: 表执行者,说明在这个政府一切的行事,包括运用(就是“治”)和不运用(不属于“治”)政治权力的时候,是人民(或其公选的代表),而不是官员来执行;

for: 表目的,这个政府以人民的目的为目的,而不是人民以政府的目的为目的。并且,人民愿意“享”这个政府就“享”;不愿意“享”,政府无权要求人民去“享”,否则就违反了“以人民的目的为目的”的原则。

显然by和for两个词,都比中文的“治”和“享”含义更丰富,更深刻。

最后,林肯用了people(人民)一词,而不是采用西方常用的citizen(公民)。

有人说,“人民”的含义比“公民”窄,因为“人民”的对立面是“敌人”,而“公民”仍然可能被划为“敌人”。其实,这不过是在“中国国情”下特有的一种误解。

在西方,citizen的最原始含义是指向政府纳税的那部分人,所谓公民权首先决定于有无纳税,纳税多少。

但显然,未成年人、老年人和种种原因失去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的人也是现代国家的“公民”,但他们不纳税或很少纳税,还享受国家福利救济。

林肯其实是说,我们的国家的公民不仅包括纳税人,也包括(按法律)不需要纳税的那些人。为避免歧义,他就使用了一个认为是中性而广泛的词:people, 人民。

林肯的民有民享民治: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by the people,(葛底斯堡演说的最后部分:

但,于更大意义之上,吾等无法致力、无法奉上、无法成就此土之圣。这群勇者,无论生死,曾于斯奋战到底,早已使其神圣,而远超过吾人卑微之力所能增减。这世间不曾丝毫留意,也不长久记得吾等于斯所言,但永不忘怀彼人于此所为。吾等生者,理应当然,献身于此辈鞠躬尽瘁之未完大业。吾等在此责无旁贷献身于眼前之伟大使命:自光荣的亡者之处吾人肩起其终极之奉献—吾等在此答应亡者之死当非徒然—此国度,于神佑之下,当享有自由之新生—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当免于凋零。

附:演讲中英文版

八十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这大陆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并且献身给一种理念,即所有人都是生来平等的。

当前,我们正在从事一次伟大的内战,我们在考验,究竟这个国家,或任何一个有这种主张和这种信仰的国家,是否能长久存在。我们在那次战争的一个伟大的战场上集合。我们来到这里,奉献那个战场上的一部分土地,作为在此地为那个国家的生存而牺牲了自己生命的人永久眠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可是,就更深一层意义而言,我们是无从奉献这片土地的--无从使它成为圣地--也不可能把它变为人们景仰之所。那些在这里战斗的勇士,活着的和死去的,已使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远非我们的菲薄能力所能左右。世人会不大注意,更不会长久记得我们在此地所说的话,然而他们将永远忘不了这些人在这里所做的事。相反,我们活着的人应该献身于那些曾在此作战的人们所英勇推动而尚未完成的工作。我们应该在此献身于我们面前所留存的伟大工作--由于他们的光荣牺牲,我们要更坚定地致力于他们曾作最后全部贡献的那个事业--我们在此立志誓愿,不能让他们白白死去--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庇佑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从地球上消失。

The Gettysburg Address

Gettysburg, Pennsylvania

November 19, 1863

5.三民主义读后感范文 篇五

昨天和今天,海峡两岸以各自的方式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两岸的执政者信念不同,所走道路迥异,却不约而同地宣称自己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继承者,高度赞扬先生结束帝制、创建共和的丰功伟绩。这多少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山先生

在中国历史上,以及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为什么是孙中山?“革命”在当今之世几乎变成贬义词了,一些学者开始反思辛亥革命对当今中国的负面影响,还有专家对中山先生的个人品质与其历史地位提出质疑,这个时候,我觉得有必要尽量简洁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也是最近两个月集中阅读那段历史,尤其是认认真真看完了全本《三民主义》后的一点想

法。

满清王朝会搞政治体制改革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回答这样几个系列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推翻满清王朝?或者说,满清王朝能够改良吗?君主立宪真能成功吗?关于满清王朝,我先声明自己不是种族主义者,但我无法掩饰对这个朝代少数满族人屠杀压迫大多数汉人的仇恨,满清王朝是中国历朝历代最残忍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个在文明程度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无法和中原主流人群(以汉人为主)相比的少数民族,因为善于骑射而以1%的人口征服了99%的大多数族群,靠的是对异族的毫不留情的屠杀以及更加残忍的文字狱这“两杆子”(枪杆子与笔杆子)而彻底阉割了中

华民族!

很可能有人要说,中国其它的朝代不同样如此?是的,秦朝的残暴与明朝的腐败都不比清朝好多少,但我们不要忘记,满清统治的时代不同了,以前所有的朝代统治中国的时候,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专制政权几乎都差不多干着同样邪恶与愚蠢的事,可满清入主的时候,正是西方从文艺复兴走向启蒙,世界各地民族革命与民主运动兴起的时代。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在做,当我对照了六七本台湾与外国人写的历史后,我唯一的结论是:满清不是个东西,在很多与西方接触中(例如对待传教士与西方科技、文化),清朝不但保守,而且倒退。中华民族突

然在最近几百年落后于世界,满清这个政权要负主要责任。

那么,满清政权是否能够改良?压住革命,再给他们几年时间,君主立宪就能够推行?百年前的中国就和平演变,就转型成功了?简单的回顾一下,从“洋务运动”——相当于我们这个时代“改革开放”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到“维新变法”——相当于“改革开放”中的政治机构与机制改革,再到“君主立宪”——相当于我们一些领导人反复强调与承诺的“政治体制改革”、还权于民,我们看到了什么?

大家只要稍微读几本简易的历史书,就能够发现,这些“改革”的失败,一个也不是因为“革命”,也就是说,无法改革的腐败满清选择了革命,不是革命者找上门来搞垮了满清。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选择了“孙大炮”,而不是他真有什么能耐,一举推翻了满清,满清本来就腐朽得不能再腐下去了。有些学者不知道从哪个历史文献中找出了满清时人民生活水平还挺高的,从而得出了满清不改革的话,就不会亡,这让我想起了苏联东欧解体后,一些学者得出了苏联东欧其实很不错,人民生

活水平很高,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搞垮了苏联东欧。

“天子替你们干了些什么呢?”

其次,让我们看看当时的那么多大学问家——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等,哪一个看上去都比孙中山有学问,听上去也比“孙大炮”靠谱。但中山和他们却有本

质的不同,说起来太复杂,我只举一个简单的“一句话”的例子。

我们现在能够叫出名字的所有大学者几乎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家境比较富裕(导致他们看到的“国弱”,而不是民穷),二是看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负开始接触西方学问,最终有了民主与改革的思想。这些人一旦接触西方的学问,几乎一下子就能“融会贯通”,而这些家境富裕的知识分子,最初的理想几乎都是从“救国”开始的——也就是以挽救腐败的满清王朝来复兴中华。我几乎没有看到谁是看到中

国人活得贫困与没有尊严、满清太腐败而兴起改革之念头。

有一个人除外,他就是孙中山。要讲读书做学问,他根本不是康有为梁启超的对手,但17岁时,孙中山从檀香山辍学回到家乡,小孙当时只在檀香山中学生活了五年,根本没有接触到什么高深的民主自由与共和的理念,可他回来后对比了两地的生活,对乡人说:“一个政府应该替人民管理种种事情。百姓每年缴了税,应该看

到政府做造的学校、桥梁、马路。但天子替你们干了些什么呢?”

“天子替你们做了些什么?”——这个如此简单的问题,却是现代文明国家的最基本的问题,人类五千年都没有人提出来过,我遍查当时满清大学者的著作,那些对西方学问如此精通的“救亡图存”的精英,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如此简单的问

题。他们都在忙着如何能够为满清的天子做些什么啊。

——这就是差别,这就是孙中山,他的家庭不怎么富裕,他在美国的时候甚至还是华人受严重歧视的时代,但他却通过简单的对比,提出了关键的问题。就是他的这个问题,一下子让我们看出,他的学问也许和当时那些大知识分子不在一个层次上,但当时那些大学者根本不是中山先生一个时代的人——中山先生超越了那个

时代!

满清政府不怕列强瓜分,只怕人民推翻!

还有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值得一提。当时的中国表面上受到帝国主义的欺负,从

而激起了知识分子与精英的思考与行动,可在本质上,中华民族受到的最大的欺负

不是外国列强,而是统治他们的皇帝与腐败的专制政权!

大家不妨回顾一下,满清时代,从八国联军到任何一个列强,几乎都有能力把中国吞并(八国联军使用了不到百分之一的兵力就占领了北京城,火烧圆明园),但他们并没有有如我们一直宣传的那样“瓜分中国”。而这一点,那些整天到日本、美国和欧洲政治避难的知识分子们(包括康有为、梁启超等)竟然没有看出来,或者假装看不出,反而是慈禧那个老太婆看清楚了,所以,她从来不忌惮西方列强“瓜

分”清朝,她从来不担心会亡国。

为什么?因为西方列强求财,大清政府只要有四万万汉人可以压榨,“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并无亡国之忧!所以,当老顽固康有为为了保护大清江山而组织保国会、疲于奔命、要死要活的时候,清朝大佬荣禄鄙夷地说:“康有为立保国会,现放着许多大臣未死,即使亡国也不劳他保也。其僭越妄为,非杀不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一帮被奴役了两个多世纪的奴才还在为保护主子“殚精竭虑、肝脑涂

地”,中山和他们比起来,无论从思想还是人格,哪里可以同日而语?

为什么是孙中山?三民主义!

我们要提一下中山先生的最大贡献——“三民主义”。通读三民主义全本,几乎夜不能寐,说实话,这里面没有一个观点对于我是新的,但中山先生却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以自己有限的学问与游走边缘的经历提出了如此系统的“中国之路”,以任何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能够听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穿插了很多故事),这是当时

哪个大学问者做到了的?

现在回头看,我们可以说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对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理解显然深刻过孙中山,可是,问题在于当时西方的学问早就形成了,只要是个学者,能够埋头读书,完全可以理解这些道理,而且说得头头是道,问题是这种学问对于很多学者来说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往往只能停留在“学问”上,无法用于实践,而且经不起考验。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没有出过国门就对西方思想了如指掌的大学问人与先期的启蒙者,一旦遇到了挫折,一旦出国了看到了不如意的地方,往往是抛弃以前的“学问”,自己的信念也会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中国近代历史上这种启蒙者还少吗?最后他们自己都变成了需要启蒙的人。而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可能一开始就没有他们的那么深刻,他只不过是从呆了四年的中学里感悟到的,可那是实实在在的,当他再结合理论,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的时候,他就成了最坚定的民主共和领

袖,岿然不可动摇。对共和民主的追求不再是“学问”,而成了信仰。

从今天的角度与眼光看,“三民主义”从理论上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可别说在当时,即便是现在,除非你拿一个不一定能够使用的西方的制度模型,还有什么比三民主义更接近中国的现实?中山先生首先提出了“民族主义”,他不但看到西方列强对中华的侵略,更看到了满清少数利益集团的倒行逆施。满清政府是最大的种族主义,统治中华民族近三百年,汉人的官职不但始终受到限制,而且最终决定权始终掌握在占人口不到1%的满族利益集团手中,这样的建立在种族歧视与偏见之上的政权在全世界几乎绝无仅有(世界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占人口1%的少数民族统治过99%的民族达两百多年之久,那样的代价是血腥屠杀才能取得的)。孙中山提出“驱除靼虏,恢复中华”是反对少数人的压迫,把创造了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解放出来的重要举措。中山的“民族主义”,并不是现在一些人所说的被少数人掌握用来误

导民众的那种民族主义。

在政治上,中山先生提出了“民权主义”,其核心就是共和,就是一人一票的选举管理自己的最高领导人与政府,虽然他对自由的看法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所不同,今天看来可能有些缺陷,但应该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解读,自由主义者的自由至今在中国仍然无法立足,不是因为孙中山先生当时的“错误”,而可能正好相反,他当时的“错误”正是因为他比我们更早地看清了中国的国情与民情。

对中山先生另外一个误解,可能就在于他后期经常提出的“社会主义”,以及他的“民生主义”主张。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想提醒大家一点,中山先生提“社会主义”的时候,是在“民权”之后,是在民众有投票权选举自己的政府之后,他更多强调的是经济上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中的福利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改变

国家的经济状态,改善民生。

如果有些朋友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再转弯抹角地绕一下。请大家回顾一下,历史上凡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问题,例如对付战争,或者遇到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总有领导人出来搞“社会主义”,在经济上搞“集权”与“福利”,最明显的就是二战时的罗斯福总统,几乎把自己变成了“社会主义”独裁者,引起资本家一片恐慌。

最近又有奥巴马,在很多政策上倾向我们一些人口中的“社会主义”做法,引起一些财团的不满。还有现在流行的那句“社会主义救资本主义”,也是这个意思。现在再想一下中山先生,他当时面临的中国局面,那可是比战争与经济危机更残酷的,他想到学习苏俄的经验,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也是可行的。而且,大家不能忘记最重要的一点:中山先生学苏俄经验,和奥巴马、罗斯福异曲同工:是在有资本主

义政治的前提下,有民主共和与一人一票的“民权主义”保障。

穿越辛亥回到未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站在百年后的高度与角度,中山先生从行为与思想上,都可以挑出一些问题与毛病,但这些与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相比,绝对是瑕不掩瑜。在研究当时那段历史的时候,各方面材料汗牛充栋,同时代的人物也都有各自对他人的评价,如果我们只找负面的来研究,用当今的眼光审视与要求当时的人物,那肯定是有很大问题的。

我们现在看到当时的中山先生每时每刻“革命”不离口,很多对“革命”讨厌的人就心生戒备,甚至联想到农民起义、血腥与杀人,也有的顺理成章地把后世以“革命”的名义犯下的罪行都归咎到中山先生的头上,殊不知,中山先生的革命是推翻一个无法再改良的压榨四万万同胞的皇权专制,中山先生的革命是有鲜活的具体内容的,那就是“三民主义”,而不是打、杀、抢。客观评价一下中山先生领导的共和革命,杀人与血腥根本无法与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相比,与当时的各种革命相比,辛亥革命几乎是最和平的。

现在流行玩时空穿越,也许我们应该穿越到一百年前去看问题,如果觉得不过瘾,我们还可以穿越到百年后的未来,回过头来看看今天的我们,我们面对了什么样的形势?我们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后人们会如何评价我们?我们会不会感到

很冤枉?

国家强大,人民富足,国家不受列强的欺负,人民不受统治者的折辱,国家寻求国际平等地位,民众享受一人一票选举自己的领导人——这些都是中山先生的愿望,今天看来,这些愿望其实已经分别在海峡两岸三地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上不欺负它国,已经很不错了,早就不怕列强瓜分了;而台湾也实现了中山先生的一人一票选举领导人,与港、澳以及中国沿海一

些富裕城市一起,率先进入到小康行列„„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乐观一些,继承与完成中山先生的事业,把民主、共和坚持

6.《葛底斯堡演说》与“三民主义” 篇六

葛底斯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自治镇。1863年7月1日至3日,这里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场决定性战役的战场,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同年11月19日,林肯在纪念为民主、自由而死难的烈士的葛底斯堡国家公墓落成典礼上发表了简短的演说。这是一篇不朽的范文和杰出的散文诗。林肯的的最后一段演说铿锵有力,万古传诵:“我们绝不能让先烈们的鲜血白流,要使我们这个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徐邦道称赞道:“其论民主政治之真谛,以三介词阐发无剩文,尤为神来之笔。他人千言万语徒为词矣。”当年的《纽约论坛报》和其他许多报纸在报道总统演说时有五处用了“鼓掌”字样,在结尾用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字样。《芝加哥论坛报》的一名采访记者的电文只有一句话:“林肯总统的献词将永垂青史。”《辛辛那提新闻》记者在演说词全文后面加上评论说:“这是在合适的地点说了恰到好处的话,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它都是完美无疵,它是一篇誉满全球的演说词。”然而,就在葛底斯堡附近的《哈里斯堡爱国者和联邦报》却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攻击,并也流露出无奈:“总统这一次得逞了。因为他既不理智、又无节制地乱讲一通。他这样说与其说是为了国家的光荣和对死者的尊敬,不如说是为了党派的利益。„„我们不愿读总统的那些蠢话;为了国家的荣誉,我们希望这些话被完全遗忘,永远不再被人诵读或想起。”争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这简洁明了的演讲,最终还是随着美国民主自由精神的发扬光大,才体现出不朽的历史价值。时至今日,这篇演讲中许多名言,仍然镌刻在林肯纪念堂的四壁上,让世人永远记住。

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哈弗大学校长,埃弗雷特当时与林肯同行,在葛底斯堡作了两个小时的学说,十分精彩。他说道:“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现在已安静憩息广阔田野放眼望去,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脉隐地高耸在我们面前,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来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下的这意味无穷的寂静。„„当我的目光不顾这片不久前被忠勇的烈士们用鲜血浸染的田野时,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感到,一句古老的谚语说得多么好啊:为国捐躯,死得其所。”最后他还引用了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对爱国将士的赞词,“苍茫在地,英烈之墓。”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然而听罢林肯演讲后的第二天,埃弗雷特便写信给林肯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如果我在两个小时内所讲的东西能稍微触及你在两分钟内所讲的中心思想的话,那么就感到十分欣慰了。”林肯马上回信说:“昨天,就我们各自所处的地位来讲,你没有理由作一篇短小的演说,而我则没有理由发表长篇大论。你居然认为我那简短的讲话还不是全盘失败,我为此感到十分高兴。《斯普林菲尔德共和党人报》”发表了中肯的评论:“总统这篇短小精悍的演说是无价之宝,感情深厚,思想集中,措词精炼,字字句句都朴实、优雅,行文完美无疵,完全乎人们的意料。我们久已听惯了他那平淡无奇、语病百出的讲话,因而总认为他的演说跳不出老框框。然而这次的演说证明了他完全能够讲得很出色,正象他能干得很出色一样。反复阅读这篇讲话吧,你会得益非浅,因为它是一篇可以作为典范的演说。”

“三民主义”的来历,源远流长

埃弗雷特请求林肯用蘸水笔抄了一份葛底斯堡演说词的副本,拿到纽约的保健义卖会上拍卖,为士兵们福利募捐。同时,历史学家乔治?班克罗夫特也请求林肯抄了一份,在巴尔的摩的陆海军士兵义卖会上拍卖。林肯还抄了一份供平版印刷用,作为真迹收入《美国作家手稿集》中。他又为葛底斯堡的他的房东威尔斯抄了一份,作为对在葛底斯堡逗留期间主人光照的感谢。他在华盛顿所写的初稿和演讲时所用的二稿都交给了约翰?海,最后赠送经国会图书馆,至今仍被收藏,成为文物。

《葛底斯堡演说》中“the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其实这句话,1848年,狄奥多尔?帕克在他的《就畜奴问题致美国人民书》中就说过,只是在people,前面加了数量副词all。两年后,六年后的多次演讲时,帕克都说了这句话。他说这句话是作为民主党的宗旨来号召人民的。林肯作为一个共和党的党魁再说起时,赢得更广泛的支持。帕克(1810?860),美国上帝一位论派神学家,牧师,学者,反蓄奴的社会活动家。曾在支持布朗的秘密委员会工作。当年帕克还把他写的《就畜奴问题致美国人民书》小册子送给林肯阅读。林肯不只是接受的帕克的这段话,就是他的废奴思想也受了帕克的很大影响。其实早在479年前的英国,这句话就已流传。威克里夫(约1330—1384),英格兰神学家,宗教改革的先驱者之一。他1380年8月至次年夏,在女王学院紧张地翻译《圣经》。在他去世的当年,译著才得以出版。导言中他所写过类似这句的名言,便很快流传于世。

《葛底斯堡演说》,真正感动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不仅是“the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更是林肯在演说时首先开宗明义所说的“87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块大陆上建立了新的国家,它在争取自由中诞生,奉行人人生来平等这一信念。”“人人生来平等”是法国大革命,英国大革命,以及美国独立战争时人们所为之奋斗的理想,这里面包含有洛克、潘恩的自由、民主的思想元素。

拾得他山之石,攻自家玉

“三民主义”是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政治纲领,深受美国总统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的影响。孙中山在他所领导的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次年伦敦遇难脱险,此后用二三年时间,考察欧美。尤其在美洲新大陆,他苦恼于演讲时无法向外国人讲清楚什么是三民主义,于是想起了用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the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来解释他的三民主义。孙中山向西方世界借用林肯的理念来解释他的三民主义,是一种智慧非凡的表现,从而使中国的三民主义在海外深入人心,赢得了国际社会和爱国侨胞的支持,加速了满清王朝的覆灭。孙中山较精确的译法可能体现在给学生居正的题词:“美语曰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其中关于民国的国号呼之欲出,而且这有可能是孙先生最早的翻译。回国后,孙中山在1916年9月5日的《第二次讨袁宣言》中说:“文持三民主义,廿有余年。”由此可见,孙中山是受林肯思想启发,而孕育出“三民主义”。1919年,孙中山在《文言本三民主义》中阐述道:“有美国共和,尔后始有政府为民而设之真理出现于世。林肯氏曰:‘为民而有,为民而治,为民而享’者,斯乃人民之政府也。”1921年6月孙中山在对中国国民党特设办事处作题为《三民主义的解释》的白话演讲中说出“三民主义”的初始由来:“兄弟所主张的三民主义,实在是集合古今中外的学说,顺应世界的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一个结晶品。这个结晶的意思,和美国大总统林肯所说的ofthepeople,bythepeople,andforthepeople的话相通。这句话的中文意思,没有适当的译文。兄弟就把它译作‘民有、民治、民享’。ofthepeople就是民有,bythepeople就是民治,forthepeople就是民享。林肯所主张的这个民有、民治和民享主义,就是兄弟所主张的民族、民权和民生主义。”“民有”、“民享”、“民治”,尽管不能算是林肯原话的最精确译文,但是这种简洁、易记、易宣传的译文,对于孙中山思想的传播起了极大的作用。

7.新疆三民工作 篇七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工商联、市文联共同组成第97组,结对走访村为潘村镇殷桥村。自7月20日以来,工作组以前往殷桥村开展走访2次,召开了座谈会,接访了部分村民,开展了廉政测评,了解村情民意,梳理出了问题,为下一步大走访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动员部署,开展政策法规培训。7月15日,市工商联召开了动员会,具体学习了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郑贵金任组长,张运平、邵华金任副组长,庞廷文、赵敏、朱德春为成员,动员会上大家共同学习了有关惠农政策和法规,严格按照“五不许”的要求执行走访纪律。

二、进村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工作组开展了两次走访活动,向村民宣讲了“三民”大走访文件、活动内容,发放了《致村(居)民的一封信》100份,走访村民80户200人,深入到每家每户详细了解了人口、生产、收入等家庭情况,对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存在的困难、反映的意见建议逐一登记。此次走访收集到急需解决的修路、供电等问题7件,认认真真地倾听民意,实实在在地体察民情,扎扎实实地改善民生。

三、现场接访,开展廉政测评,听民意,解民忧。工作组安排邵华金、朱德春、庞廷文三人在殷桥村委会现场接访村民23人次,发放廉政测评表30份,并设立了意见箱。

四、开展“双结对”,承诺帮扶特困户、资助大学生。工商联、文联已与殷桥村结对帮扶,通过走访摸排整理出考取大学今夏需入学的3名贫困学生和10名特困老党员、特困农户,承诺向三名入学新生每人资助2000元,向10户特困户每户给予不低于300元的资金或物质帮助,工作组全体人员将长期结对帮扶这13户村民,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救济和精神上的鼓励。

8.新疆三民工作 篇八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影响。本课内容一方面表明三民主义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出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同时还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

【学情分析】

在必修一13课学习过《辛亥革命》,同时孙中山和辛亥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很多,因而学生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基本掌握,本课应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三民主义及其发展,理解理论成果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任务分析】

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与孙中山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这一优势,适当补充有关材料,大力采用谈话法、情景引导法,指导学生感知孙中山先生的光辉形象,为深化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

本课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评价。第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思想内涵及评价。第三,新三民主义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关系。这三大问题涵盖了本分专题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背景、过程及其主要内容,从中认识其产生背景与其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实践三民主义的基本史实;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和典型材料,引导学生掌握孙中山提出、发展三民主义理论,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轮廓;指导学生从背景、内容和作用等角度比较新旧三民主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了“振兴中华”的蓝图,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以及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大作用。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比较分析与评价。

【设计思路】

9.三民活动总结 篇九

“三民”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广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百姓的诉求,解决群众的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有力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这次的活动中,广大干部“身”入基层的活动,为我们上演了一部又一部感动人心、凝聚人心的亲民爱民大剧。活动时间虽然不长,却让群众真真正正体验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全县取得了“春风化雨润民心”的巨大效果,被农民亲切的誉为“凝聚民心工程”。

其实,长期以来,我们的各地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基层工作,可是,收到的效果却甚微。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相关政策落实的不到位。虽然我们政府的精神到了村,但是却很难真正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即便有群众了解政府的精神,可是因为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单一,就导致我们的基层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加上政府又忙于搞经济建设,缺少对群众的问寒问暖、排忧解难,使得政府的公信力在我们的基层群众中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而通过“三民”活动,让党群干群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的群众能够看到变化、见到实惠,可以有效维护我们党员干部的形象,切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在这次的“三民”活动中,我们检察院的工作组都是自带生活用品和民情日记本,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按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补贴跟农民)、同住、同劳动的。为了多了解民声和民情,工作组每天都顶着太阳,跋山涉水,不辞劳苦的利用村民在家的时间,主动上门上户访问。有的干部走访到晚上10多点钟才借着手电筒回去休息。不论发现什么问题,也不能大小,只要能立即现场解决的一定尽力当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记录下来及时上报或者交给有关单位、部门,让他们尽快处理解决。

在这些天的访问中,我心里一直被某种东西触动着。虽然我走访过很多的农村,但我依然被他们感动了。农民的淳朴、善良、质朴和可爱,一次又一次的让我热泪盈眶。而他们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吃苦的精神又让我深深的敬仰。虽然生活穷点,苦点,他们却依然积极乐观,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品质深深的感染了我。正是这些,让我再一次下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更全心全意的为他们服务。

上一篇:厦门市情资料下一篇:漫画型语言表达题解答技巧(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