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故事》读书笔记(精选3篇)
1.《长征故事》读书笔记 篇一
长征故事读后感
最近空闲时,读了军旅作家王树增先生写的《长征》一书,感受颇丰,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长征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语文课本里,历史课堂中,许多电视剧中都有它的记载,但通过读这本书,了解到了长征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意义,还知道了长征途中许多鲜为人知,但可歌可泣,令人起敬的历史故事,但读完这本书,让我对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有了更高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没有长征,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没有长征,更不会有新中国,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就。
我觉得,红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那个年代里,承担起了自己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责任感,是非常值得我们纪念的,也是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最需要的。他们那种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熠熠闪光。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之后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却有一句怨言,因为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不禁动容。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部队为红军垫后。掩护主力队伍撤退以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封锁了。他们又饿着肚子翻山越岭退回到湘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 他的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最后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长征中还有许多的红军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牲了自己,我想如
果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拥有这种精神,那就无坚不摧了。
我们今天纪念红军“长征”,已经没有了战火纷飞的氛围,几十年前艰苦程度甚至超乎我们的想像,但长征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如同是一个宝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作为青年的我们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能做更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技能,树立努力长材、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把长征精神发扬传承好,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在困惑面前不迷茫,以积极进取的心态,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中国的持续强盛奋斗不息。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富足了,但我们年轻一代不应该陶醉在改革开放多年的丰硕成果中,我们要知道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肩上的社会责任。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祖国的更加强盛需要一代代中国人接力下去。我想,在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指引下,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去创造更美好的中国。篇二:《长征》读后感
读《长征》有感
花了十多天的时间读完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这部作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长征》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大量描写长征的作品中显得特色鲜明,可以说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里最有阅读价值的书之一。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史诗,是突破了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是由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与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最重要的是,长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30多条河流,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走完了远远超过两万五千里的路程,而且还遭遇敌人的追击和堵截不少于400次。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的远程。共产党人深知这样一个道理: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和国内反革命势力,乃至国际反动势力做拼死的斗争,彻底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才能换来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一样,头上的红心一样,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的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位红军所认同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
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皆成为一个锻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类奇迹的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篇三:《长征记》读书笔记
《长征记》读书笔记
贵州大学历史系·王忠培
《长征记》
作 者:(古希腊)色诺芬 著,崔金戎 译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北京)
出版时间:1985年5月第一版
字 数:153千字
阅读时间:2012年11月2日第一次阅读,2012年11月29日第二次阅读,2012 年12月20日第三次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色诺芬是古希腊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也是军事家。本书记述了他随同希腊十万雇佣军参加小居鲁士争夺波斯王位的战争经过,并着重记述小居鲁士在战争中阵亡后,希腊雇佣军由波斯腹地穿过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进抵黑海南岸,撤回希腊的冒险远征过程。
一、主要人物
一)色诺芬:(xenophon, 约430-354bc),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
二)居鲁士:小居鲁士kurush(公元前423年以后---前401)波斯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小亚细亚总督,为大流士二世和王后帕里萨蒂斯的次子,他是帕里萨蒂斯的宠儿,母后希望他能代替兄长阿萨西斯继承王位。当大流
士二世决心继续对雅典进行战争并支持斯巴达人时,帕里萨蒂斯劝说丈夫任命小居鲁士为吕底亚、弗里吉亚和卡帕多西亚的总督,以及帝国驻小亚细亚所有军队的总司令,小居鲁士和斯巴达舰队统帅莱山德友好合作,打败了著名的变色龙亚西比德,保证了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最后胜利。公元前405年大流士二世临终时,小居鲁士被召回。公元前404年,当长兄阿萨西斯登上王位,称阿尔塔薛西斯二世时,卡里亚总督提沙费尔尼斯指控小居鲁士企图谋杀他的哥哥,但是由于母后说请,小居鲁士被赦免,又回到原来总督的位子上。复任后,他立即开始准备夺取王位,聚集了大量的军队,公元前401年,小居鲁士从小亚细亚起兵叛乱,率领约2万士兵(其中一万一千七百名希腊雇佣兵)东进幼发拉底河争夺王位,他势如破竹般的进入巴比伦你要,其兄阿尔塔薛西斯二世赶紧召集一支军队,两军在库那萨克相遇,小居鲁士阵亡。
三)克利尔库斯:(?—前401年),拉西第蒙人,后流亡投奔小居鲁
士,成为其挚友,也是最忠于小居鲁士的将领之一。克利尔库斯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熟悉他的人都公认他极为能征善战。,在拉西第蒙人和雅典人交战的整个期间,他都参加了。后来被斯巴达当局以不服从命令罪判处死刑。流亡在外,他来见居鲁士,居鲁士给了他一万达利克,但收到这笔钱之后他并不去追求过闲散舒适的生活,而是用它征集了一支军队去攻打色雷斯人。他在战场上战胜了他们;自那以后千方百计地劫掠他们,并继续打到居鲁士需要他的军队。于是他便回来,仍然是为了战争,这一次是跟居鲁士一起。小居鲁士死后,他和几个希腊将领被蒂萨弗尼斯诱杀,死时年约五十岁。
四)普罗克西努斯:普罗克西努斯(?—前401年)彼奥提亚人,从
少年起便怀有急切的愿望要成为一个能处理大事的人。出于这种愿望,他以束修师奉利翁廷人戈尔基亚。在他门下学习之后,认为他已有治世之才,并经与当时伟人交往能自有所施,于是便投靠了居鲁士并参加了反对国王阿尔塔泽西斯二世的战争,希望从中能成大名、得大权、积大富。雅典人色诺芬就是由他推荐参加万人远征的。
五)梅浓:(?—前401年),塞萨利人。他贪图巨富——急于获得指
挥权力,以便得到更多的财富,急于获得荣誉,以便能增加所得。他愿意和
拥有最大权力的人交朋友,以便能做不义的事而不受到惩罚。为了达到他心所向往的目的,他认为最方便的捷径便是通过违誓、虚伪和欺诈,而他认为直爽、方正和诚实等于愚蠢。他对任何人都显然没有感情。如果他说他和某人是朋友,很清楚,这个人便是他在阴谋反对的人。他从来不嘲笑一个敌人,但在谈话中总是予人以嘲弄同僚的印象。六)阿尔塔泽西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皇帝阿尔塔泽西斯二世,是
波斯王大流士二世和王后帕里萨蒂斯的长子,大流士二世死后继承王位。后因听信帝萨弗尼斯之言,认为其弟居鲁士将发生叛变,遂处罚之。此事引起居鲁士不满,并引发居鲁士叛变的远征,并成功镇压了这次叛变。
七)帝萨弗尼斯:阿尔塔泽西斯的大臣,本为居鲁士的朋友,后来大
流士二世派居鲁士出任省区总督兼集解在卡司特卢斯平原所有军队的司令官。并威胁到帝萨福尼斯的地盘。因此帝萨福尼斯向国王报告居鲁士欲谋反之事,引发远征。后来协助国王阿尔塔泽西斯二世镇压居鲁士。居鲁士阵亡后,帝萨弗尼斯诱杀了远征军主要将官和队长。
二、篇章概要 卷一:
波斯王大流士(二世)和皇后帕莉萨蒂斯生有二子,长名阿尔塔泽西,幼名居鲁士。大流士崩后长子继承王位。后来居鲁士收到其王兄的侮辱,决心以武力推翻其兄的统治以报此仇进而夺得统治地位,并积极在其辖地秘密组建军队。待到居鲁士认为时机成熟了之后便召集了他在各地的军队,打算急行军进攻首都巴比伦。这时他的军队还不知道他们是要去进攻国王。经过艰难的长行军,居鲁士及其军队与王军在据首都不远的地方短兵相接。居鲁士身先士卒,率领少量亲兵深入王军阵营,不幸在试图杀掉国王是阵亡。由于他是孤军深入,所以这时他的军队还不知道他已经战死。
卷二:
居鲁士的军队知道他阵亡后,拒绝了国王的劝降,试图退军回师。这时军队指挥权转移到克利尔库斯等将官身上。军队撤退过程中,国王使者帝萨弗尼斯以友好的姿态于他们同行,但实际上是想在途中消灭他们。军队出发不久,帝萨弗尼斯设计抓捕了军队主要将官并处死了他们。卷三:
此时军队处于无领导状态,恐惧的情绪开始蔓延。为了扭转这种无领导、军队困惑恐惧的情形,雅典人色诺芬挺身而出!他通过演讲取得了军队的信任之后,号召队伍重新选举出了被杀掉的将官的替代者,他本人则取得了军队的指挥权。军队在新的将官的领导下重焕生机。并按照色诺芬的战略计划开始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艰难行军。
卷四:
军队途径卡杜客亚人地区,沿途皆有战斗发生。艰难度过肯特里特河后,他们在一个村庄得到了给养。次日,队伍全速前进,此时天降大雪,大地一片雪白,士兵们也因此饱受寒冷的折磨。此后,他们行军进入陶基亚人的地带,收集了物资给养。并从这里行经马克罗尼亚地带与科尔刻斯发生战斗,然后举行了运动会。
卷五:
由于这个时候军队已经靠近攸克星海,军队里面有人对无止尽的陆战产生厌倦,第一次提出由海路前进返回希腊。这样就表决让客里索甫斯去寻找船只,其余的人去给养。后来,当地已经给养已经被他们掠夺殆尽,而客里索甫斯还没有回来,他们便决心分由陆路离开。后来由于色诺芬想让大家定居下来建立城市的念头使军队发生了一些**。
卷六:
客里索甫斯回来了,但是他只带来了一只战船,士兵们期待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但是他带来一个消息,安那克西部斯海军司令嘉奖了他们,并许诺若是他们出了攸克星海,将有正规军饷。这个时候已经很靠近希腊了。后来军队分散为三个部分。后来他们又会和了。再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争执。
卷七:
法尔那巴组斯人怕这支军队会进入他们的辖境,便求安那克西部斯把希军由亚细亚运过去。于是安那克西部斯召集希军的将官和队长们到拜占庭,答应如果他们过去,士兵们可以得到正规的军饷。但是他们过去之后才发现他们被骗了。这期间他们和色雷斯人赛特斯有过一些合作。后来色诺芬把军队交给了将与蒂萨弗尼斯和法尔那巴组斯交战的提布戎,结束了他的长征。
三、精彩片段欣赏
卷一,p.28:
这时居鲁士生怕他会迂回到希军背后把他们分割断开,便向过往冲上前去迎战。以他的六百兵力战胜了国王前面所列队伍,并使其六千兵力溃逃,据说他还亲手杀了指挥官阿尔塔革赛斯。但当敌军溃逃时,居鲁士的六百兵力前去追击也散失了。他身边只留下很少的人,大部分是他的所谓同桌陪伴亲信。这是他看见国王······便冲上前去向他的胸膛猛击······可是,当居鲁士发出这一击时,有人用标枪重重的击中了他的眼睛下部。这是国王和居鲁士各自的随从和支持者之间展开了一场争斗。
卷二,p.54:
当他们到达蒂萨弗尼斯的门禁,将官们被请进去——彼奥提亚的普罗克西努斯,赛萨利的梅浓,阿卡狄的阿基亚斯,拉孔尼亚的克里尔库斯,阿加亚的苏格拉底——而队长们则在门口等候。过了不一会儿,一声号令,进入里面的人被抓起来,而外面的人被砍倒。跟着便有一些波军骑兵在这个地带驰骋,见到希腊人便杀死,不管是奴隶还是自由民。
卷五,p.142:
他(色诺芬)接着说:“我感到很奇怪,若是我抱怨你们当中任何人,你们记在心上不会默不作声;而若是我保护了任何人不受冻挨饿,或使他免受敌害,或在他贫病是提供援助之物,这些事却谁都不记在心上。再者,若是我对一个人表扬了他的优良行为,或尽我所能奖励了他的勇武时,你们也不记得这类事情。可是,肯定地更光荣、更公正、更正直、更有德的是要记住好事而不是坏事”。
于是人们开始起来,回忆过去的事情;结果是一切令人愉快和满意。2012年12月21日星期五篇四:红军长征读后感
红军长征读后感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磨难。不仅要面对冰雪覆盖的高山、波涛汹涌的江河,与凶恶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激烈的斗争,还要壮烈牺牲。然而,我们的红军战士没有屈服,勇敢面对困难,用自己顽强毅力,完成历史使命,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场伟大壮举,最最惊人的一幕。
红军长征途中,硝烟弥漫,危机重重,随时都有危险。我们的战士巧施计策,凭着机智、勇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草帽计》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贺龙师长为保护战士,灵活运用军事战术。他命令战士们扔下草帽,继续行军。骄阳似火,敌人忍受不住煎熬,纷纷抢着戴上了红军战士“赠送”的草帽。果然不出所料,一会儿空中弹如雨下,敌人被自己的军队打得抱头鼠窜,落花流水。从这件事中看出,我们的红军战士团结一致,战胜了强大无比的敌人。《丰碑》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为了让一位战士温暖些,军需处长竟把身上厚厚的棉衣让给了那位战士,结果自己冻死在寒冷的雪山上。难道那位军需处长没有权利穿那棉衣吗?不,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战士们受苦。这就是红军的优秀品质,令人称颂,让人值得学习。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士表现出来的勇敢、智慧、友谊、团结、顽强„„这些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作为小学生,我们时刻要以长征精神为动力,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它们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国家,甚至想法设法搞分裂。面对这些丑陋的行为,我们应该以长征的精神要求自己,时刻来维护国家利益,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强国,比以往更加强大。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我读过很多书,其中一本书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它就是《长征的故事》,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透着一种特殊的力量,那就是勇敢。中国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个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红军是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伍,红军是一个能克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世无双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在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艰辛万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在家里像个小皇上,和红军对比,真是惭愧极了,我们必须加强努力。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红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像红军一样勇敢。
2.《长征记》读书笔记范文 篇二
贵州大学历史系·王忠培
《长征记》
作者:(古希腊)色诺芬 著,崔金戎 译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北京)
出版时间:1985年5月第一版
字数:153千字
阅读时间:2012年11月2日第一次阅读,2012年11月29日第二次阅读,2012
年12月20日第三次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色诺芬是古希腊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也是军事家。本书记述了他随同希腊十万雇佣军参加小居鲁士争夺波斯王位的战争经过,并着重记述小居鲁士在战争中阵亡后,希腊雇佣军由波斯腹地穿过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进抵黑海南岸,撤回希腊的冒险远征过程。
一、主要人物
一)色诺芬:(Xenophon, 约430-354BC),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家。
雅典人。苏格拉底的弟子。公元前401年参加希腊雇佣军助小居鲁士(Kurush,约前424-前401年)争夺波斯王位,未遂,次年率军而返。前396年投身斯巴达,被母邦判处终身放逐。著有《远征记》、《希腊史》(修昔底德《伯罗尼撒战争史》之续编,叙事始于前411年,止于前362年)以及《回忆苏格拉底》等。色诺芬博识善文,他的著作涉及到政治、哲学、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成为后人综合研究古希腊社会的必读文献。色诺芬既是长征记的作者,也是这次远征的参与,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居鲁士:小居鲁士Kurush(公元前423年以后---前401)波斯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小亚细亚总督,为大流士二世和王后帕里萨蒂斯的次子,他是帕里萨蒂斯的宠儿,母后希望他能代替兄长阿萨西斯继承王位。当大流
士二世决心继续对雅典进行战争并支持斯巴达人时,帕里萨蒂斯劝说丈夫任命小居鲁士为吕底亚、弗里吉亚和卡帕多西亚的总督,以及帝国驻小亚细亚所有军队的总司令,小居鲁士和斯巴达舰队统帅莱山德友好合作,打败了著名的变色龙亚西比德,保证了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最后胜利。公元前405年大流士二世临终时,小居鲁士被召回。公元前404年,当长兄阿萨西斯登上王位,称阿尔塔薛西斯二世时,卡里亚总督提沙费尔尼斯指控小居鲁士企图谋杀他的哥哥,但是由于母后说请,小居鲁士被赦免,又回到原来总督的位子上。复任后,他立即开始准备夺取王位,聚集了大量的军队,公元前401年,小居鲁士从小亚细亚起兵叛乱,率领约2万士兵(其中一万一千七百名希腊雇佣兵)东进幼发拉底河争夺王位,他势如破竹般的进入巴比伦你要,其兄阿尔塔薛西斯二世赶紧召集一支军队,两军在库那萨克相遇,小居鲁士阵亡。
三)克利尔库斯:(?—前401年),拉西第蒙人,后流亡投奔小居鲁
士,成为其挚友,也是最忠于小居鲁士的将领之一。克利尔库斯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熟悉他的人都公认他极为能征善战。,在拉西第蒙人和雅典人交战的整个期间,他都参加了。后来被斯巴达当局以不服从命令罪判处死刑。流亡在外,他来见居鲁士,居鲁士给了他一万达利克,但收到这笔钱之后他并不去追求过闲散舒适的生活,而是用它征集了一支军队去攻打色雷斯人。他在战场上战胜了他们;自那以后千方百计地劫掠他们,并继续打到居鲁士需要他的军队。于是他便回来,仍然是为了战争,这一次是跟居鲁士一起。小居鲁士死后,他和几个希腊将领被蒂萨弗尼斯诱杀,死时年约五十岁。
四)普罗克西努斯:普罗克西努斯(?—前401年)彼奥提亚人,从
少年起便怀有急切的愿望要成为一个能处理大事的人。出于这种愿望,他以束修师奉利翁廷人戈尔基亚。在他门下学习之后,认为他已有治世之才,并经与当时伟人交往能自有所施,于是便投靠了居鲁士并参加了反对国王阿尔塔泽西斯二世的战争,希望从中能成大名、得大权、积大富。雅典人色诺芬就是由他推荐参加万人远征的。
五)梅浓:(?—前401年),塞萨利人。他贪图巨富——急于获得指
挥权力,以便得到更多的财富,急于获得荣誉,以便能增加所得。他愿意和
拥有最大权力的人交朋友,以便能做不义的事而不受到惩罚。为了达到他心所向往的目的,他认为最方便的捷径便是通过违誓、虚伪和欺诈,而他认为直爽、方正和诚实等于愚蠢。他对任何人都显然没有感情。如果他说他和某人是朋友,很清楚,这个人便是他在阴谋反对的人。他从来不嘲笑一个敌人,但在谈话中总是予人以嘲弄同僚的印象。
六)阿尔塔泽西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皇帝阿尔塔泽西斯二世,是
波斯王大流士二世和王后帕里萨蒂斯的长子,大流士二世死后继承王位。后因听信帝萨弗尼斯之言,认为其弟居鲁士将发生叛变,遂处罚之。此事引起居鲁士不满,并引发居鲁士叛变的远征,并成功镇压了这次叛变。
七)帝萨弗尼斯:阿尔塔泽西斯的大臣,本为居鲁士的朋友,后来大
流士二世派居鲁士出任省区总督兼集解在卡司特卢斯平原所有军队的司令官。并威胁到帝萨福尼斯的地盘。因此帝萨福尼斯向国王报告居鲁士欲谋反之事,引发远征。后来协助国王阿尔塔泽西斯二世镇压居鲁士。居鲁士阵亡后,帝萨弗尼斯诱杀了远征军主要将官和队长。
二、篇章概要
卷一:
波斯王大流士(二世)和皇后帕莉萨蒂斯生有二子,长名阿尔塔泽西,幼名居鲁士。大流士崩后长子继承王位。后来居鲁士收到其王兄的侮辱,决心以武力推翻其兄的统治以报此仇进而夺得统治地位,并积极在其辖地秘密组建军队。待到居鲁士认为时机成熟了之后便召集了他在各地的军队,打算急行军进攻首都巴比伦。这时他的军队还不知道他们是要去进攻国王。经过艰难的长行军,居鲁士及其军队与王军在据首都不远的地方短兵相接。居鲁士身先士卒,率领少量亲兵深入王军阵营,不幸在试图杀掉国王是阵亡。由于他是孤军深入,所以这时他的军队还不知道他已经战死。
卷二:
居鲁士的军队知道他阵亡后,拒绝了国王的劝降,试图退军回师。这时军队指挥权转移到克利尔库斯等将官身上。军队撤退过程中,国王使者帝萨弗尼斯以友好的姿态于他们同行,但实际上是想在途中消灭他们。军队出发不久,帝萨弗尼斯设计抓捕了军队主要将官并处死了他们。
卷三:
此时军队处于无领导状态,恐惧的情绪开始蔓延。为了扭转这种无领导、军队困惑恐惧的情形,雅典人色诺芬挺身而出!他通过演讲取得了军队的信任之后,号召队伍重新选举出了被杀掉的将官的替代者,他本人则取得了军队的指挥权。军队在新的将官的领导下重焕生机。并按照色诺芬的战略计划开始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艰难行军。
卷四:
军队途径卡杜客亚人地区,沿途皆有战斗发生。艰难度过肯特里特河后,他们在一个村庄得到了给养。次日,队伍全速前进,此时天降大雪,大地一片雪白,士兵们也因此饱受寒冷的折磨。此后,他们行军进入陶基亚人的地带,收集了物资给养。并从这里行经马克罗尼亚地带与科尔刻斯发生战斗,然后举行了运动会。
卷五:
由于这个时候军队已经靠近攸克星海,军队里面有人对无止尽的陆战产生厌倦,第一次提出由海路前进返回希腊。这样就表决让客里索甫斯去寻找船只,其余的人去给养。后来,当地已经给养已经被他们掠夺殆尽,而客里索甫斯还没有回来,他们便决心分由陆路离开。后来由于色诺芬想让大家定居下来建立城市的念头使军队发生了一些**。
卷六:
客里索甫斯回来了,但是他只带来了一只战船,士兵们期待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但是他带来一个消息,安那克西部斯海军司令嘉奖了他们,并许诺若是他们出了攸克星海,将有正规军饷。这个时候已经很靠近希腊了。后来军队分散为三个部分。后来他们又会和了。再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争执。
卷七:
法尔那巴组斯人怕这支军队会进入他们的辖境,便求安那克西部斯把希军由亚细亚运过去。于是安那克西部斯召集希军的将官和队长们到拜占庭,答应如果他们过去,士兵们可以得到正规的军饷。但是他们过去之后才发现他们被骗了。这期间他们和色雷斯人赛特斯有过一些合作。后来色诺芬把军队交给了将与蒂萨弗尼斯和法尔那巴组斯交战的提布戎,结束了他的长征。
三、精彩片段欣赏
卷一,P.28:
这时居鲁士生怕他会迂回到希军背后把他们分割断开,便向过往冲上前去迎战。以他的六百兵力战胜了国王前面所列队伍,并使其六千兵力溃逃,据说他还亲手杀了指挥官阿尔塔革赛斯。但当敌军溃逃时,居鲁士的六百兵力前去追击也散失了。他身边只留下很少的人,大部分是他的所谓同桌陪伴亲信。这是他看见国王······便冲上前去向他的胸膛猛击······可是,当居鲁士发出这一击时,有人用标枪重重的击中了他的眼睛下部。这是国王和居鲁士各自的随从和支持者之间展开了一场争斗。
卷二,P.54:
当他们到达蒂萨弗尼斯的门禁,将官们被请进去——彼奥提亚的普罗克西努斯,赛萨利的梅浓,阿卡狄的阿基亚斯,拉孔尼亚的克里尔库斯,阿加亚的苏格拉底——而队长们则在门口等候。过了不一会儿,一声号令,进入里面的人被抓起来,而外面的人被砍倒。跟着便有一些波军骑兵在这个地带驰骋,见到希腊人便杀死,不管是奴隶还是自由民。
卷五,P.142:
他(色诺芬)接着说:“我感到很奇怪,若是我抱怨你们当中任何人,你们记在心上不会默不作声;而若是我保护了任何人不受冻挨饿,或使他免受敌害,或在他贫病是提供援助之物,这些事却谁都不记在心上。再者,若是我对一个人表扬了他的优良行为,或尽我所能奖励了他的勇武时,你们也不记得这类事情。可是,肯定地更光荣、更公正、更正直、更有德的是要记住好事而不是坏事”。
于是人们开始起来,回忆过去的事情;结果是一切令人愉快和满意。
3.《感恩故事》读书笔记 篇三
导语:读了这本让人感动和让人学会感恩的《感恩故事》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感恩故事》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参考!
《感恩故事》读书笔记
《感恩故事》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令人如痴如醉,是它让我懂得了感恩。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那一声声轻而有力的叮咛,感谢父母对我那一个个充满自信的眼神,感谢父母那不畏牺牲誓死保护子女的爱,如书上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母亲患上了癌症晚期,她原来可溺爱她的小女儿啦!可当她知道她的病情时,回到家,她心情沉重极了,思考了一个晚上,在她剩余不多的日子里,对小女儿的溺爱转变为无尽的苛刻与严厉,当她去世时,她的小女儿一滴泪也没留,母亲只留下了一封信,当她的小女儿知道了她这些日子为什么会被母亲严厉管教时,她哭着跑去了母亲的坟墓……母亲多么伟大,母爱多么深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谢父母!
感谢生活。生活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幸福与快乐,富贵的人的孩子过着奢侈的日子,他可以在非常好的学校读书与学习,而且,他也可以更早步入社会,而贫穷的人的孩子,虽然有时会吃不饱、穿不暖,衣食住行也许也没一样好的,但是,他们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艰苦的环境会让他们催促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我的家庭不是什么富裕的家庭,有些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我都不能买,但是我拥有爱,爸爸妈妈给予我的爱,爷爷奶奶给予我的爱,这就是我的快乐,感谢生活!
感恩教师。是老师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书中,一位老师为了一位落水的孩子,奋不顾身去救他而不幸牺牲的事情,我相信,在我们学校里,每位老师都会这么做,老师,是您教会了我面对他人的欺负学会坚强,是您教会我怎么面对学习上的“拦路虎”一一把它们赶走,是您一个个严厉的目光督促我学习语进步,感谢老师!
在《感恩故事》中,我学会了感恩父母、感恩生活、感恩老师,我以后一定努力学习,并明白老师的苦心,不浪费父母对我的栽培!《感恩故事》读书笔记
在不久前,我看了一本书,叫《感恩故事》。刚翻了几页,我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书中的文字浅显易懂,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其中,有一篇小故事《这就是母爱.》令我十分感动。
《这就是母爱》讲得是一九九九年在土耳其发生地震后,-对受难母女的故事。救援人员在缝隙中看到一幕不可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见救援人员,她便拼命地哭喊着:“快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了,快要撑不下去了。”
看了这段话,我感动的泪流满面。“母爱”是多么简单的两个字,可是又有多少人能读懂这两个字呢?生命里常有奇迹发生,如果不是上天的恩赐,那就是母爰的力量,母爱真伟大。
《感恩故事》读书笔记
对深陷困境的人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怜悯,而是生生不息的爱与希望。任何人的心里,其实 都有一根善良的弦,这根弦只有爱心才能拔得动它。
主要内容:关于感恩的故事以及感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书中的“100”只是一个概数,实际上并没有到一百篇。
心得体会:
读了这本让人感动和让人学会感恩的书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感恩不仅能让他人得到快乐,自己也可以得到快乐。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和一颗善良的心,那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抱怨的事情呢?的确,这世界上如果真的没有值得让我们抱怨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就会永远的和平,永远的和谐,永远的美丽。懂得感恩,才会让我们得到快乐,才会让他人得到快乐,才会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让我们一起去学会感恩,让全世界的人永远都沉浸在快乐的生活中,让一切不美好的事情远离我们。
《感恩故事》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感恩故事》这本书,我的感受非常之深。本书编辑了多篇的“感恩”故事,收取了一些人生最珍贵的感情,一些最质朴的感动,是我从“感恩”中激发出了无限的敬佩之情。
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然而我们对父母爱的回报,却不一定要借助贵重的礼物才能表达。即使是为父亲泡杯茶、为母亲捶一捶背;也算是报答了父母了。在《江革千里背母》中,江革为了躲避盗贼,背着自己母亲背井离乡,路上,江革一刻也没有放下自己的母亲,他说:“孩儿背母亲一点儿也不累,就像小时候母亲被孩儿一样。孩儿背母亲能感受到母亲的温暖。”
【《长征故事》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长征故事》读书心得体会08-10
红军长征故事的读后感06-17
长征故事我来讲演讲稿11-12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12-18
周恩来在长征路上感人的故事07-19
红军吴玉民长征路上令人感动的故事11-30
《感恩故事》读书笔记08-29
《音乐的故事》读书笔记07-23
鲁迅故事新编读书笔记08-03
《西湖民间故事》读书笔记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