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

2024-08-25

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共12篇)

1.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一

记叙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记叙类文章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文/倪东方

摘 要:在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会根据教学目的展开师生间问答、讨论、生成的语言交流活动。这里,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增强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的能力训练的实效性,是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20世纪初期,教育界曾流行一句话:“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可见,教师对教学问题的预设、遴选、生成、运用的智慧,就常常成为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思“切”;求“精”;务“透”;凝“智”

一、思“切”:生成的问题切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切”即切合具体的文本特点,切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切合学生的情感状况,切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首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清晰和恰当的,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教师备课时要把握阅读的走势和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明了课堂上哪一步应该提出问题,提什么问题。问题的用语应该符合语文教学规范,不宜偏和怪;其内涵和外延应是确定的,忌大而无当,让学生不明所以无从下手;必要时,需提供思考方向和方法,并作相应指导;再进一步,应根据不同文本、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教学目标,使用多样的提问类型,要有记忆性和知识性问题,更要有理解性、综合性问题,有时可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比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若只用一个大问题:“作者写花要表达怎样的中心?”就显得空泛,没有思维形成过程,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可设计几个小问题:(1)眼前的紫藤花有什么特点?(2)十多年前的紫藤花又是怎样的.呢?(3)作者由紫藤花的荣枯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更进一步,进入课堂教学视野的问题,应该考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情绪在亢奋或沉静中积极思考,以前的课堂提问,多是要求学生重复已教学过的问题的答案或复述信息,即记忆性或知识性的问题,这类问题不具备思考的力度,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好的问题,既要找到能撬动学生思维的“语言点”,又要与其他训练任务自然而然地勾连起来,由点及面,以获得一箭双雕甚至一石三鸟之效。

二、求“精”: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核心问题上展开

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看,不分轻重主次的满堂问使学生不易抓住主要矛盾,难以把握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不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和总体评价能力。课堂教学提问应该倾向于提出一些理解性、运用性和分析性、评价性的问题,尤其要把握一篇文章的核心问题。所谓“核心问题”,就是课堂诸多问题中最能揭示文本教育教学价值的问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要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势必要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对核心问题的探讨上。教师的智慧就表现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并寻求突破,让学生的思维在核心问题上碰撞,以求得文本的透彻理解。在《孤独之旅》,“孤独”一词对于杜小康来说,包含哪些内容?小说中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孔乙己》文章结尾写道“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这些就是文本的核心问题。《羚羊木雕》中,“我和父母的矛盾焦点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矛盾?”对文本内容和中心有提挈作用。

三、务“透”:在追问中让学生步步上台阶

课堂教学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问题连续跟进的过程。问题与问题之间应该存在内在的逻辑联系,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一步一步展开、推进与解决,就是教学任务和目标的一步一步的达成与实现。一个问题生成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力能达到多深,问题能探讨和解决到什么程度,这是教师在提问时必须予以密切关注的事情。问题是帮助学生透彻地阅读文本的诱因,离学生太近或太远,都不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古人曰:“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阅读中若能设计出环环相扣的一系列组合问题,引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逐层深入的解读和把握,就会像整饬衣服时先提衣领一样,使整个过程贯通一气。教师必须掌控梯级提问层次,更可在一个问题上步步紧逼,利用追问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明晰起来,深入下去,还能引导学生改善其语言表达,在合作探究中激发思考,形成能力。

四、凝“智”:有效捕捉并机智利用课堂上的动态问题

课堂中的细节、步骤并不完全按我们预定的完成,在师生对话中常常会有突发问题,我们称之为动态问题。能有效捕捉并机智利用课堂上的动态问题,巧妙引入或化解,常常能形成课堂教学的亮点。

记得自己那次上《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分析到人物形象时,有位同学发出感叹:“于勒好可怜啊!”马上有同学反驳:“他有什么可怜,有钱时,大把的挥霍,落到这个地步是他自找的!”还有同学说:“菲利普夫妇才真的可怜了呢!于勒花光他们的钱,使他们生活困顿,连女儿都嫁不出去!”我乘机提问:“到底谁可怜?”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争论,最后达成共识――“他们都可怜!”我乘胜追击问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他们这么可怜?”学生情绪高涨,讨论激烈,最后都认识到:“社会的重压、生活的困顿导致人们道德的沦丧、亲情的淡漠。”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机智引导、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灵动而又高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对课堂动态问题的处理,在于语文教师因势利导的智慧,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我们应该孜孜以求。

我想,阅读教学中巧妙运用提问的艺术,做到了思“切”、求“精”、务“透”、凝“智”,语文课堂的灵动高效也就不远了。愿与诸同仁共勉之。

(作者单位 湖北省团风县但店中学)

2.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二

一、牵一问而动全文

这“一问”即“主问题”。它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而又能让同学们进入到全篇课文中去的“大问题”, 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课文的情节、脉络、人物、表情达意的手法等等。主问题就像一张网的总绳, 总绳一提, 就把课文的精华所在提炼出来, 把教学重点、学习难点拎出来, 提醒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

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可设置主问: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一句中异在哪里?”以此问牵

动全文, 既触动了学生深层思维, 又把文章中岳阳楼一阴一晴的独特景象和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精神境界连缀起来, 迅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又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 恰如欣赏一部充满笑声的悲剧, 所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说说全文中的笑。一问激起千层浪, 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把学生引入了课文, 引到了专心致志的阅读境界。经过对课文整体的研读提炼, 学生找出了十多次笑, 并把它分成了四类:一是咸亨酒店顾客冷漠、无聊的笑;二是咸亨酒店掌柜冷酷、自私的笑;三是咸亨酒店小伙计解脱、解嘲的笑;四是咸亨酒店小孩子们天真、幼稚的笑。像这样“一问牵全文”的主问, 是教学过程的开始, 是思维炸药的引线, 学生在这个“抓手”的引领下, 体会到了“笑”犹如调料, “笑”出了世俗者的冷漠, “笑”出了孔乙己的可笑, “笑”出了科举制度的毒害。通过“笑”这个突破口, 读出了作者所揭示的主题, 强化了这悲剧带给人们的思索。

实践证明, 这些主问题的提出, 使学生明确了文章的学习目的, 把学生注意力牵引到了课文的重、难点上来, 能让学生认真阅读, 潜心思考。余映潮老师说:“主问题是教学中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 有着‘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所以, 教师在备课设计教案时, 要尽力找到一根可以把许多知识的“散珠”穿起来的线, 使教学过程显得形散而神不散。

二、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种提问方式即“追问”。它是以深入为方向, 以思维走向为路线, 发挥老师主导性, 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具体地说, 就是在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之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继续提问的一种教学方式。很多时候, 学生的回答是肤浅的、表面的,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追问,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深刻, 类似于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而再, 再而三, 让学生步步寻思, 将问题深化, 从而理解得更加完全、具体、透彻。

比如《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 我就采用了追问的方式。

师: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故事内容。

生: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 代父从军的故事。

师:木兰为什么要代父从军?

生: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师:那她姐姐为什么不去呀?

生:没她勇敢。

师:那从中可以看出木兰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生:关心国家安危, 体恤父亲年迈体衰;深明大义, 忠孝两全。

这样的追问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且追问内容出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 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和深刻性发展。

又如在《芦花荡》的教学中, 赏析老人这一形象时, 我设置的主问是:你最喜欢老人的哪一点, 为什么?学生结合课文讲得头头是道, 可总是在一个层面上打转, 为了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索, 我又追问:老人有没有让人不喜欢的地方?有学生心中原本就存有这样的疑问, 认为老人过于自信自尊, 还害得小姑娘受了伤, 由此课堂自然进入了更深一层的研读。随着研读的深入, 学生发现了三个“不怕”, 再联系“柔和”一词以及文中对老人的外貌描写, 学生由衷地感慨:文中的老人的确自信, 但真正使小姑娘受伤的不是老人的自以为是, 而是老人对孩子的喜爱。也正是这一点使老人的形象更有立体感, 不但不应该成为让他们不喜欢的理由, 相反该是最让他们喜欢的地方。老师在课堂上这种看似轻描淡写的追问, 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 而人物也随着对话的深入显得更加丰满, 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总之, 采用“追问教学”, 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各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教师面对这种“意外”要迅速进行反思:这个想法是否更有价值?顺着这个思考将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等等。运用教学机智及时对这些“意外”进行“过滤”“整合”“追问”, 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推进教学。

三、另辟路径, 放飞思维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创造性问题的设计, 有利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尽最大可能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发表每人不同的见解, 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 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爱莲说》教学之后可以这样创造性提问;“作者非常喜欢莲, 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生活中大家会对某些花草树木特别偏爱, 也同样会有一定的原因,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 谈自己的感想和认识。”于是学生在思考后纷纷发言:有的喜欢野草, 因为它有“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有的喜欢腊梅, 因为它有顶风雪耐严寒的凛然之气;有的喜欢青松, 因为它有傲然挺立、不屈不挠的坚强品格……课堂气氛顿时异常活跃, 学生个个兴味盎然。这样的提问, 既延伸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又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思想修养受到了熏陶。

又如教师在《孔乙己》教学后, 可以创造性地提问“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在《皇帝的新装》教学后, 可以提问“游行结束后, 皇帝回宫想了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在《斑羚飞渡》教学后, 可以提问:“飞渡场景中对于镰刀头羊的描写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幕?我们人类自身有这样催人泪下的情感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在正确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对教学内容进行加深和加宽, 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等进行再造想象, 跳出课文, 走向生活, 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使他们的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3.浅谈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三

一、把握教材重点,切忌面面俱到

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把握年级、学期、单元训练重点的基础上,把握课文思想内容、表现形式诸方面的教学重点,进而把握课文的重点段和重点词句,然后,抓住重点设计问题,组织思维和语言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提高阅读能力。如笔者在教学《刘胡兰》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从内容看,要引导儿童学习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豪不屈服的伟大精神;从形式看,要学习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当。在教学重点段第二段时,设计了如下问题:1、敌人对刘胡兰用了那些手段?2、什么叫“收买”。敌人是怎么想收买刘胡兰呢?什么教威胁,敌人是怎样威胁刘胡兰?等一些列逻辑性的提问,运用对比手法,将敌人的阴险毒辣和刘胡兰的坚贞不屈形成对比,突出了刘胡兰不管敌人使用什么手段都毫不动摇的大无畏气概。

二、遵循文章思路,环环相扣设问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遵循文章思路设问,对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训练学生思维,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都大有裨益。语文绞死在设计全课提问时,要遵循文章思路。如笔者在教学《画鸡蛋》一课时设计如下提问要点:1、看到《画鸡蛋》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2、带着你想知道的问题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课主要讲了什么?3、“著名”著名的画家有什么关系?4、从那些词语看出老师在达芬奇开始学习时,让他画了很多鸡蛋?老师为什么这样做?等一些列的提问,有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这样的提问,紧扣思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们渐入文章佳境。

三、切合学生实际,做到深浅适度

学生实际,包括学生的知识实际、认识实际的年龄、心理实际。考虑学生的实际,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就必须做到深浅适度。过浅了,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应对,这样就会降低他们学习的兴趣,泯灭他们思维的火花;过深了,学生则会感到望而生畏,斗大的馒头没处下口,这同样会降低他们的兴趣和思维。而深浅适度的问题,贴切儿童智力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么“跳一跳,摘桃子”。儿童在经过思考解答了问题以后,就会“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乐趣,从而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如笔者在教学《瀑布》这篇课文的第二段有这么一句:”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我设计这么两个问题:1、时时来一阵风,把瀑布吹得怎样?2、这里作者为什么把同一事物比作三种不同的形态?第一题过浅了,学生只要照书上的话读就行。第二题过深了,这一句是个难点,大多数学生从未见过瀑布,理解三个比喻局缺少感知基础。另外,学生对”形态“一词生疏,更何况教者要求学生同时理解”三种不同的形态“呢?我们 不妨这样设计:儿童未见过瀑布,但是见过下大雨的情形。我们先引导儿童复习《雨》一课对大雨的描写,为理解难句做形象的铺垫,通过这样的提问设计,学生就会容易明白,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根据答问反馈,及时调节引导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达到。”学生的答问反馈,不外乎二种情况:一是答在点子上,二是答岔了或答不出。第一种情况,我们正好因势利导,引向深入。第二种情况,我们要稍加点拨,引上正途。如笔者在教学《飞夺泸定桥》第一段,抓住“荡秋千”一词发问:这说明了什么?有个学生冒出一句:说明泸定桥很好玩。笔者随即点拨:请再联系上下文读读想想,这儿是写泸定桥好玩吗?轻轻一带,学生思路拨正。通过这种提问引导,不仅能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4.浅谈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四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多情况下是借助课堂提问来完成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互动、理解对话的重要手段,掌握提问技巧为师生互动准备了一把钥匙。提问要讲究艺术,提问是刺激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有效的提问方式,就是在恰当的场合对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只有有效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影响重大。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问题应科学,富有启发性

即所提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的范围也应该在预料之中,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我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时,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面对米洛斯的维纳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是什么呢?”学生们很快就在第一段找到答案:“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其实,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的观点。问题很明确,很清楚,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学生稍加思考就可以找出来了,我也达到了“找观点”的教学目的。

二、问题应新颖,富有想象性

语文教材都是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都富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所以语文课堂教学更要讲究提问的艺术,要求语文老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式的鉴赏。我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分析课文的中间部分,我让学生针对“维纳斯这么美,加上双臂之后岂不是更加完美?假如你是雕刻家,你会给她装上怎样的双臂呢?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为维纳斯加上美丽的双臂吧!”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课堂非常的活跃,学生们的思维也相当的活跃,我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问题应全面,富有公平性

有效提问必须确保每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基本相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教师用行动明确表态,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也是新课标特别强调的,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因此,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设置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多侧面,多角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被提问的权利。特别是那些害羞的、内向的、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也给他们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还是以《米洛斯的维纳斯》为例,在分析课文的后半部分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认为复原维纳斯双臂的那些方案如何?请从课文中找出作者的原话。”这样的问题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只要仔细阅读课文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问题应适当,富有层次性

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当,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要让学生找得到问题的切入点。著名的俄罗斯心理学家维国茨基把人的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他认为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就是这三个层次间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宜过多地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会让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保持经久不息的探索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所以,我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时候,就按照“易――难――易”的方式依次提出问题。强调所提问题的层次性,就是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也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

五、问题应新奇,富有趣味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巧问”、“曲问”的方式提出,寻找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那么,就可以提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就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去探讨课文、研究课文。当然,教师也要讲究提问的方式,要琢磨提问的角度,尽量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产生“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最善问的老师,特别是其具有鲜明个人教学特色的“产婆术”,即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广为人知。时至今日,这种教学方法仍然是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掌握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之,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式教学,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5.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五

一、设计有技巧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目标为理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就离不开教学中的四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就是提问。有价值的提问,不仅是主导课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让学生真正地学会阅读的重要因素,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巧地设计问题,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这些问题往往出现在标题中,或者是中心句,又或者是过渡句。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先问:“莫泊桑为什么要以‘项链’为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全文,让他们自己找到文章的主线就是项链,一条项链把文中的人物串联起来,也因为项链,女主人公的后半辈子生活截然不同。尖锐地讽刺了在资产阶级的社会现实下女主人公的虚荣心和拜金主义思想。与此同时,因为他们偿还了项链,不仅体现出为朋友着想的美好品质,还烘托出人性的真善美――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最后的结局是,当年的那个项链是假的,最多只值五百金法郎,但是女主人公却为此劳碌了半辈子。这一切值得我们都为之同情和可惜。由此可见,具有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从学习的开始就变得积极和主动,带着问题去找答案,深入钻研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抓住中心思想,有意识地去解决问题,突破难关。同时,这就促成了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课文的重点、难

点、疑点、考点也就理解得更加透彻了。

二、设计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文章中畅游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提问简单、直白的问题,就会缺乏启发性。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精力涣散。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方式和角度,要灵活地提出问题,使问题新颖、独特,富有新意。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塑造出一个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教学。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不妨先问一个关于公瑾(即周瑜)的问题,当年周瑜和小乔结婚的时候,周瑜有多大?下面,看看那时候周瑜的成就,我们再进行猜测。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以上五句是描写周瑜的,在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兵的地方,赤壁。那石壁直插天空,那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了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一时间有多少英雄豪杰!想想当年的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的雄姿英发:手里拿着羽毛制作的扇子,头上戴着头巾。就在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说到这里,不难猜出,周瑜那时候是刚成家,刚成家的周瑜,乃二十有三。可是赤壁之战却是在公元2,也就是周瑜三十三岁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相差十年的事情写在一起呢?这样带着问题去字斟句酌,细心领悟,联系前后,必然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提问不仅巧妙有趣,还带有启发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文章之中,自己在文中找答案,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致。

三、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自发性学习

只有问题拥有针对性,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若任由学生天马行空,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此,教师应该钻研教材,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障碍去解决问题。如,教《阿房宫赋》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翻译一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他们说出句子中各个“后人”的意思。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学生一下子回答不上来。这就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读课文,反复读,细心读,把一个又一个的“后人”解决,逐层攻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问,是学习的本质所在。如何在此过程中有艺术地提问,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有技巧地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去读。同时,想让学生乐学、爱学,前提就是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地投入语文的怀抱中去。

参考文献:

[1]牛锡亭,张晓艳,修文俊,等。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与有效性[J]。中学语文教学,(09)。

[2]郎慧娣。立足“最近发展区”让语文课堂焕发光彩[J]。中国农村教育,2010(05)。

[3]燕林。小议备课过程中的要素[J]。人力资源管理,2010(02)。

6.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篇六

惠阳区新圩镇长布小学 梁丽梅

课堂提问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一线教师,近年来,上了不少公开课,也深入课堂听了大量的随堂课、公开课、观摩课等,课后交流时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这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这跟我们教师的提问艺术分不开,良好的提问艺术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间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而如何有效地突出课堂提问的艺术,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下面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有效的提问艺术。

一、抓住兴趣点提问

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一些灵感火花往往就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通过提问,学生讨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把有些学生‚要我学‛的情绪迅速扭转过来,变成‚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心疲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如:我在上《小猫种鱼》时,引趣提问:‛世界上哪些东西可以种植?鱼可以种植吗?小猫会种地吗?‛小学生经我一问兴趣大增,纷纷举起小手列举出许多可以种植的东西,又列举出小猫没见过种地,只会乱挖等习性,并一致认为鱼不可以种,借此揭示课题,再请学生认真翻开课本先自学,学生们看完课文一个个瞪大好奇的眼睛,望着我。我抓住机会继续问道:‛小猫为什么种鱼?它是怎样种的,结果又是怎样?‛至此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教师恰当的提问,不但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使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相融合,而且可以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二、导入新课时提问

一堂课,如果头开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去洞悉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导入新课时候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加入到探知过程中来。例如我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文时,教师一出示课题后即刻提问: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立刻想到‚盘古是谁?‛‚盘古为什么开天地?‛‚盘古怎样开天地?‛‚盘古开天地的结果如何?‛等等由于一下子抓住题眼发问,学生想读书的欲望油然而生。

三、抓‚关键句‛进行提问。

课文中有的关键句可以点明中心,起警策全文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样的警句,可令孩子们‚令其善诱,诱于审问‛。如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时,围绕‚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这个关键句可以提问:什么是璀璨无比?为什么说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连贯地进行一系列的追问,把整个文本的内容融会贯通,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以上问题深入阅读课文。

四、抓‚矛盾点‚进行提问

教材中的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如我在教《捞月亮》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就板书‚捞‛,然后走到讲台上拿起一本书问:这是不是‚捞‛(拿)?又从地上捡起一个粉笔头问:这是不是‚捞‛(捡)?那么‚捞‛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捞‛的意思后板书:‚月亮‛,又问:月亮在天上,能‚捞‛吗?而文中却说捞月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样启发学生探求课文的愿望。又如我教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就可抓住‚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提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焦急而又耐心‛不是矛盾了吗?‛这一提问学生思维火花被激活了,通过讨论探究,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词语背后蕴藏的感情。教师抓住这对‚矛盾的词语‛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奶奶想快一点见到总理灵车,又无论多久都要等到总理灵车到来的矛盾心情,反映崇敬总理的情感,总理的伟大形象在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

五、从文章的‚疑难点‛进行提问

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的,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深入剖析,层层引导,才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解除疑点,突破点,留下深刻印象。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让学生围绕‚我的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不同?‛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很多同学认为父亲太严厉,甚至有点不尽人情。于是再让学生细细体会写父亲的句子后,学生才发现父亲这样也是一种爱,不过他的表达方式不同。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七

一、提问技巧在语文课堂阅读中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实践证明, 是否提出引导性的问题, 是决定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堂中, 教师常常按照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授课:首先介绍作品背景, 接着范读、齐读课文, 然后解释字词, 分析课文, 最后作业布置。整堂课都是教师在喋喋不休地讲, 课堂气氛死板、沉闷, 使得学生缺乏激情, 难以激发起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课可以说只是在浪费时间, 根本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课堂上形象的提问对我们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语文课堂上, 学生每次上课都是处在一种半懂不懂的情况下, 他们自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 都听明白了, 这时如果教师加以追问, 就会引发学生的深思, 从而刺激他们的探索欲, 并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求答案。

二、如何有效提问

(一) 问题的设置要明确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 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来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目标, 抓住重点引导学生,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文中的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路途中难以克服, 但教学上又必须完成的任务。它是教学中的绊脚石, 也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抓难点, 体现了当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它要求我们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来设置问题, 就好像写文章要开门见山, 简单利索。

(二) 问题的设置要具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阅读, 并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因此, 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 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以此来激活他们的思维, 拓展他们的思路。这样, 学生就能对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拓展, 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这样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使他们很自然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与中心, 从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 问题的设置要具创新意识

一般的课堂阅读教学, 提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提出的问题复杂琐碎, 是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设置问题的不全面, 实际上是课堂教学改革失败的表现。树立创新意识, 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究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用少量且具有引导作用的主要问题来代替繁杂细碎的次要问题。主要问题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起主导和支持作用, 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进程中, 能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阅读教学中提问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评判定型的问题

在设计问题时, 语文教师应注意判断提问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 能否成为传授知识技能的重要方法, 并注意其和问题答案的评判是否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评判死板, 那么谈论提问技巧也就毫无价值了。

以大家熟悉的寓言为例:一只猴子摘了玉米, 往前走, 发现了前面地里的大西瓜, 于是扔掉了玉米去摘西瓜。走着走着, 猴子又看见了一只兔子, 于是又扔掉西瓜去追兔子, 但兔子跑得很快没有追到。最后, 猴子什么也没得到。这个中考题就是让学生就这则寓言写一篇议论文。大多数学生作文的论点都是指责猴子思想不坚定, 导致一无所获, 只有一篇文章则赞扬猴子积极向上、永不满足, 虽然历经挫折但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个论点可以说新颖、独特, 但评分教师却给了一个低分, 原因是后者不符合所谓的标准答案。

传统的考试题目中, 有些题目要么要求死记硬背, 要么出一些偏题怪题, 几乎和智力竞赛或字谜游戏差不多, 答题很容易偏离文章中心, 从而出现答题错误的现象。这种试题考查的不是学生的读写能力。因为这些题目的答案唯一, 也就导致了课堂提问的单一化。当教师提出问题后, 他们会诱导学生往唯一答案上说。倘若学生说不出标准答案, 那教师就只好照本宣科了。我们应当记住:提问的目的应当是了解和激发思维的过程, 而不是单纯地说出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了。

(二) 难题中的问题

教师设置提问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于复杂、困难的问题, 学生都回答不了, 只能由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表面上看来完成了提问过程, 但其实是在学生的帮助下展现了一下教师的才智。而过于简单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不努力思考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 应该是既不能难倒学生, 也不能让学生不动大脑, 最好是让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得到答案。

总之, 初中语文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有艺术性的提问, 能让学生快速地把固有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因此, 它是拓展学生思维, 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 提问是最重要且运用最多的手段之一。笔者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就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使提问更具艺术性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8.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八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提问是中职语文教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锻炼口头交际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值得我们中职语文教师深思和探讨的课题。据调查,笔者发现在当前中职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中,较多的中职语文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住提问的艺术,并不能较好地抓住抓准提问契机。课堂提问的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当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提问简单形式化;2.提问脱离文本;3.提问未经精心设计;4.提问缺乏创新。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的关键,笔者认为在于其有效性,难点则在于要能找到提问的契机。阅读教学有效提问应该以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和着眼点。从中职学生阅读文本出发,抓住其学习兴趣提出相应问题,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最终促使学生形成自觉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中职语文教师能在语文课堂上具有技巧性地提问,那么将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以下技巧进行课堂提问:

一、注重启发

中职语文教师要学会善于启发学生,能够根据文本内容和问题类型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比如激问法,教师可围绕文本矛盾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矛盾冲突,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提出问题。又如学案法,也就是教师将文本阅读放到学案预习作业中,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再如以大化小法,教师学会把问题以大化小,将复杂的问题细分为若干个小问题,再从这些小问题切入让学生一一击破,最终解答大问题。假以时日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和不断求索的习惯。

二、适时点拨

中职语文教师如果能创设时机,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的话,将会欣喜地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那么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来确定有效的点拨时机呢?

(一)朗读感悟法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并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把学生带进语言所营造的氛围中,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在此过程中得到陶冶和升华。例如,散文阅读教学,特别是阅读那些情感丰富的文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会将学生领进文本世界,此时,教师适时的提问和点拨,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二)激发兴趣法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尽可能地把知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诸如幽默的语言、生动的画面、直观的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且不失时机地巧妙加以点化、提问、开导,这样才能让师生平等、民主地交流,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情感共鸣法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达到物我两忘的地步。尤其是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更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和作者在思想层面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实现精神共鸣,即进入所谓“共情”的状态。这也是有效创设提问时机的方法。

三、分层提问

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能够做到因人施问,可针对学生不同的学情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等生回答一般的问题,也要照顾到学困生,让学困生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题目。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学习的热情。另外,教师在进行提问时,面对不同的对象还需要注意提问角度、提问语气等问题的细微差别,以使课堂提问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四、创建民主的课堂反馈环境

(一)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运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学评价提出以下意见,“评价应以课程的目标和要求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设计。应结合学分制的实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既要从学科教学目标出发,又要考虑学生的起点。应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必须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的多元化评价”“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走向成功。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评价反馈的内容是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提问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的形式要尽可能地多元化,如可采用教师评价、师生评价、生生互评,有时候还可以采取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二)学生对教师提问进行评价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宗旨。浙江师范大学鲁献蓉教授指出,对课堂提问的评价指标应该包括学与教两个方面。新课程则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为了让课堂反馈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中职语文教师在努力营造民主的平等的反馈环境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充分调动学生判断、评价反馈的积极性,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评价,最终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自己的判断力,更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把提问活动引向更好、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让语文阅读课堂精彩纷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语文教师如果能在语文阅读课堂中艺术性地提问,那么将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9.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九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纵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10.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1 篇十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追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追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追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追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风筝》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我们知道家庭中总充盈着浓浓的亲情,但有时........................................也会出现令人难堪的矛盾冲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冲突的深入总暗含着社会与时代的........................................内容,那么,鲁迅先生的《风筝》中又有着怎样的社会内容呢?”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如:课文《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入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教学时,围绕着在情节安排处理上有何特点,........................................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渔人顺着小溪划船,迷了路,会怎样?2.桃花林是个神奇之地,渔...........................................人走完桃林吗?3.再往前走是什么地方?4.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路能走得通吗?...........................................里边有什么.....?5....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说了什么....?7....桃源人听后为什么皆叹惋...........用意..?9....渔人给外人说了吗........环相扣,步步相生,.............................迭起的特点。......(剩余...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型思维的追问。课堂中的追问,高思维能力,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来呢?又如学习了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10.....太守派人跟渔人前往,再寻桃花源,找到了吗....................既引起了学生的浓厚的思考兴趣,也使学生理....字)..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莲”“随风潜入夜,?8....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解了情节曲折离奇,...........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他们在以后的学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6....渔人向桃源人......”.有什么...?.这组情景问环......悬念

训练和提善于从可以......1754

因而教者应注意追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追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四、形式多样,换位追问

课堂中教者设计的问题,既要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可改变追问的方式,多方位追问。可以是学生问、学生答,教师归纳总结;也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答。这样的追问,能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感官,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放开思想的野马,在知识的原野上尽情驰骋,在发现问题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及时地发现许多站在教者角度不易发现的学生认识的问题,体察到学生具体的认识过程,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处于乐融融的学习气氛之中。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一文时,布置学生阅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读到不懂得地方做个记号,然后提出问题。而后在讲读时,就有学生举手问:“课文中‘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这时,我没有急于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说: “这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句子好吗?”此时,情感就得到了很好的沟通,“教”与“学”的关系也得到密切配合。因此,我们上课就要尽可能的使用“我们”、“大家一起” 等词语。许多有经验的老师认为,上讲“台犹”如上“舞台”,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带领学生一起进入角色。教师的这种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会使他们产生对学习的激情和愤发的上进心。

五、难易适中,有的放矢

11.阅读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十一

关键词:提问;注意力;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36-01

在教学中,提问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很大的益处。本文就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问艺术化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怎样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的艺术性

1、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让提问干脆利落,直奔主题。笔者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课本注释中仅译为“清闲的人”。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写作背景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

2、提问要有启发性。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来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的景物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其意境。我采用了增删法提问来促进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题(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题(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出的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样的提问,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要有曲折性。有时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4、提问要有创新性。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与支撑作用的重要提问,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促进理解、品析和创造性。教学《故乡》一课,在学生预习、了解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问:“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思考、讨论后得知: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以问题主导和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也体现了提问的创新性。

5、提问要注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的重要手段。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不仅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也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愿老师们的提问,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12.初中英语教学提问的艺术 篇十二

1. 引起学生的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步骤地、有序地提出一些相关问题, 当学生对老师的问题感兴趣时, 就会以强烈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思考, 并积极地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提出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开始, 它可以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而思考又是深入学习、通向智慧之巅的桥梁。

2.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 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映情况, 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就可以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 对全班学生的接受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以便于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

二、课堂提问的方法

1. 启发式提问

教师在教学时, 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对知识性的问题知之甚少, 没有一定的系统性, 毕竟初中生知识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加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 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思路。在每一次导入新课或是讲授新知识时, 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提问艺术, 他们往往采用设问的方法, 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 并不断把问题深入化和专业化, 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学习的重点知识上面。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只有让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教师要处处采取启发式的引导方式, 让每一个提问都能结合知识重点和恰到好处。当然, 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积累都有一个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相对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的规则, 不能超越初中生接受的范围, 并能让学生处处体验到进步的快乐, 这样他们才有兴趣一步一步跟着教师学习。

2. 鼓励型提问

在课堂上, 往往出现这样尴尬的场面:教师激情澎湃地讲完, 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大部分学生把头埋得很低, 甚至不敢抬头看教师一眼,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甚至掉根针都能听得见。也就是说, 很多学生对于提问都有一种畏惧心理, 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或者怕答错了引起同学笑话, 更怕被老师批评。也有一部分学生善于积极地思考问题, 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由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欠佳, 也往往不敢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 这种场面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屡见不鲜。这尴尬、被动的教学局面, 是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的, 也不能保证有质量地完成教学活动。教师要对学生多加鼓励, 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克服学生的种种心理障碍。如, 采用话语和多种肢体语言 (点头、微笑等) 等, 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其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的回答不可能都是正确的, 对于学生给出的错误答案, 也不要马上否定, 一棍子打死, 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时常鼓励学生, 来消除学生紧张和自卑的心理。

三、课堂提问应该注意的问题

上一篇:一年级项链教学反思下一篇:虎年开门红口号霸气押韵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