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2024-09-18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共8篇)(共8篇)

1.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篇一

一、学习设计思路

德国有一位的教学学家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因此,本次教学设计将以学生为主体,我将以“走进希腊——感悟希腊——理解希腊”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即通过基础性的探究展开对希腊的了解,接着通过感受希腊的民主政治来进一步了解希腊,最后通过对希腊公民的认识达到对古代希腊为何被称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希腊地理条件、城邦特点和公民素质,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

【过程与方法】

从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有关知识,分析希腊独特的海洋性自然环境对于希腊文明产生的影响

利用图示法,演绎法等方法,引导深入探究希腊公民的素质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相关素材,合作探究古代希腊作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造就一种文明制度。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作用

难点:理解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

四、学习方法

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神入历史,结合多媒体演示法充实课堂内容,并结合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由浅入深,步步深入。

五、学习准备

电脑平台、PPT和音响设备

视频、课件的制作与收集

六、学习流程

【现实导入】由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进行图片导入新课:希腊历史悠久,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是奥林匹克的发源地,还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诞生地。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腊,第十中学的同学组团去了希腊旅游,去感受,去探索,去领悟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去体验希腊文明的美丽之处。

古代希腊考察团行程计划表

行程一:惊鸿一瞥鸟鸟瞰古希腊(领略古希腊自然之美)

行程二:身临其境考察古城邦(考察古城邦社会活力)

行程三:入乡随俗接触古公民(体验古公民政治生活)

【设计意图】用现实导出雅典的辉煌,一方面有利于将现实与历史相结合,说明历史与现实的分不开的,强调历史的延续性;另一方面,用学生所熟悉的时事切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奠定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快速融入课堂。

【讲授新课】

行程一:惊鸿一瞥鸟瞰古希腊

1、学生活动:

多媒体展示图片,导游(班级学生提前准备)从古希腊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海洋资源、自然气候等方面介绍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

合作探究一:

古代希腊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对古代希腊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对外关系、民族性格等方面思考)

第一旅游团展示考察报告一:地理环境对古希腊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

影响

地理位置:欧、亚、非三洲要冲

吸收三洲文明

地形地貌:山岭沟壑

农业经济不发达

自然条件: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利于航海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气候条件:地中海式气候

利于航海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现实困境: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盾

利于进行殖民活动

小结:

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旅游感悟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其民主政治的产生提供了自然条件。

2、拓展练习: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比古希腊,古代中国在地理、经济、民族性格和政治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古代希腊

古代中国

地理

三面环海、海岛众多

地处内陆、国土辽阔

地形

沟壑林立,山地多,平原少

长江、黄河流域,平原广阔

经济

商品经济发达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

民族性格

开朗,勇敢,富有冒险和挑战精神

依赖性强,封闭,不够进取

文化

思想文化繁荣,富含民主与科学精神

礼乐制度发达,注重等级观念

政治

公民是城邦的核心,实行民主政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_统治

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制度造就一方人民,越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人们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越大,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教师导入下一节)既然环境不是希腊形成何种文明的决定性因素,那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希腊文明的形成呢?同学们来到了希腊最富盛名的城邦遗址——雅典卫城,去了解希腊城邦的特点及其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作用。

行程二:身临其境考察古城邦

1、学生活动:

结合图片,导游(班级学生提前准备)从城邦的形成、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等方面全面介绍古希腊城邦。

合作探究二:

(1)古代希腊城邦有什么特点?

(2)城邦制度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有什么影响?

第二旅游团展示考察报告二:城邦制度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

城邦特点

影响

小国寡民

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独立自治

民主政治发达。

彼此分立,但联系密切

保持文化上认同。

商品经济发达,

平等互利的价值理念

思想文化繁荣

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

小结:独立、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以及富含民主与科学的城邦文化,都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旅游感悟2:古希腊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

参观了城邦遗址之后,同学们再去了解古希腊公民,去体会希腊人鲜明的个性。

行程三:入乡随俗接触古公民

1、学生活动:

导游采访当地居民,介绍哪些人才有资格参与城邦的管理,从而得出希腊公民的含义。

合作探究三:

古希腊公民的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第三旅游团展示考察报告三:古希腊公民的基本素质

政治素质:有较高的参政素质;

身体素质:身体强健;

个人修养:珍视自由,不屈从_;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集体意识: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此处可适当补充马拉松的故事,给学生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要有坚强的意志。结合我们现在有的学生不爱学习,怕吃苦的情况予以纠正,鼓励他们客服困难,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旅游感悟3:古希腊公民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拓展练习】根据材料关于三位同学关于中西政治文明优劣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老师总结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产生什么样的经济生活方式,都是与当时一定的社会背景相适应的。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没有优劣之分,也没有好坏之分。

七、板书设计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

古希腊

民主政治城市国家(城邦)——社会

希腊公民——人文

2.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篇二

“导游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导游”角色,以其生动、幽默的语言,引领学生参观历史的“知识景点”,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发现、研究、探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要上好一节历史“导游”课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以人民版必修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为例,谈谈笔者的粗浅认识。

一、慎选“景区” 精挑“景点”

历史课的内容差异较大,并不是所有的历史内容都适合“导游式”教学,如汉代儒学、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等内容理论性较强,抽象难懂,缺乏具体的实物供学生观赏和分析,不适合“导游式”教学。所以,教师选取教学“景区”时须慎重小心。适宜使用“导游式”教学的“景区”,里面应有足够的“景点”供学生参观欣赏,且每个“景点”都有不同的特色能供师生分析。例如,笔者选取的《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就具备大量的文物、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内容涉及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多个领域,且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因而学习兴趣浓厚,乐于自由发言。

由于上课时间短而教材内容多,每个知识点都旁征博引、面面俱到,显然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找到了合适的“景区”以后,还要对其各个“景点”进行筛选,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陪衬,“导游”心中都应一清二楚。重点、难点的“景点”应放慢语速详细讲解,而一般性“景点”则可快速带过,不得顾此失彼、随意展开。在讲解《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前,笔者认真学习了“新课标”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拟定欣赏古代中国的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为一般性知识点,而将重、难点定位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上,并要求学生在欣赏“景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并总结。在前期游玩“景点”时,笔者将班级学生分成了小组,要求按照年代顺序用表格记录下陶瓷业、纺织业和冶金业方面的具体“景点”,为后面讨论古代手工业发展 的基本特 征做好准备。

二、策划路线 多管齐下

“景点”选好以后,怎样才能让“游客”走得方便、快捷又玩得尽兴?这就需要“导游”精心策划旅游的路线和方法,引领学生自然而又快速地进入“旅游”状态。《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除要求学生课后自主阅读的内容外,主要涉及了“纺织业发展”“先进的冶金技术”和“陶瓷业的成就”三个子目,我们可以分别将其视为“纺织业展区”“冶金业展区”和“陶瓷业展区”。为了激发学生的旅游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笔者在课堂导入部分特意安排了一首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并附上相应的瓷器图片和歌词。此举果真有效,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都自发地哼唱了起来,为接下来的新课讲授奠定了良好基础。笔者先从“陶瓷业展区”的“陶瓷业的成就”入手,然后再带领学生欣赏“纺织业展区”和“冶金业展区”的教学安排,打破了教材中本节课的原有框架,思路正确,一气呵成,效果显著。

为了让学生在“旅游”时能积极投身其中,快速地把握各“景点”知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在讲授《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时,笔者主要选用了小组讨论法、师生互动法和情境再现法。小组讨论法按“分头游览”“成果分享”“讨论概括”的顺序进行。“分头游览”主要是在课前对“陶瓷业展区”“纺织业展区”和“冶金业展区”三个展区,以朝代发展顺序列好学案表格;再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负责查找搜集“陶瓷业展区”的主要成就并完成学案表格,第二组负责“纺织业展区”,第三组负责“冶金业展区”。“成果分享”则是将三个小组完成的表格依次呈现,由第四组成员对照课本进行快速纠正,其他学生观看,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带领学生仔细分析三张表格,并结合相应文字史料,让学生讨论概括出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显然,通过这三张表格的记录,在分析总结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时,学生手中就有了一份较为直观的材料。对照这三张表格,学生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1:通过这三张表格的题目可知,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行业类型比较多,如纺织业、陶瓷业、冶金业等。

学生2:通过这三张表格的具体内容可知,不管是陶瓷业、纺织业还是冶金业,其技术发展都是越来越进步。

学生3:通过汉代丝绸之路,大量中国丝织品远销到罗马等地中海地区,长期受到推崇并当作奢侈品享用,中国甚至被称为“丝国”。所以,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技术是长期领先于西方国家的,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

发言学生的总结相当准确,可见学生在游玩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将各展区的“景点”记录下来,再分析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就轻松自如了。但是,如果想要全面地总结其发展特征,仅仅三张表格还远远不够。于是,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出示相关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供学生分析。

材料一:《清代全史》记载,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业,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问题:根据材料一,能够看出古代手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也在不断进步)

材料二:明代主要商业城市及其主要手工业分布

材料三:在远古时代,中国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中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

问题: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能够看出古代手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经济重心的转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情境再现法。笔者主要以图片展示为主,附以相应的历史纪录片,如《国宝档案·司母戊鼎》等。为了让学生对古代中国的纺织业、冶金业和陶瓷业技术的演变发展有个直观清晰的认识,“游览”每个“景点”时,笔者都展示了相应朝代的富有典型意义的实物图片,冶金业就有商周时期的司母戊鼎、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东汉时期的水排装置等,从而使得学生在“游览”时更有真实感和亲切感。

师生互动法。主要就是解决学生“游览”时产生的疑难困惑,帮助学生理解概括本课的重、难点知识。例如,在“游览”陶瓷业展区时,笔者呈现一幅“鬼谷子下山”瓷罐图片(见图1)。“鬼谷子下山”瓷罐是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卖的一件珍品,当时拍出的价格是1568万英镑 (约合人民币2.3亿元)。许多学生得知后都发出惊呼,对如此高的价格表示难以置信。

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告诉学生,“鬼谷子下山”瓷罐,高27.5厘米,直径33厘米,图案画的是战国时期燕、齐两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武被敌方所擒,其师父鬼谷子接到齐国使节通知后前往营救,与使节一起下山的情景。图画生动形象,鬼谷子乘坐一辆由一虎一豹拉的两轮车,跟在两个“步卒”后,齐国使节苏代骑马殿后,两人之间有一少年,英气勃发,策马而行。所以,该瓷罐作为一种古董,承载着一定时期历史与文化的丰富信息,所以除了经济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工艺价值等等。

学生听完笔者介绍,心中豁然开朗,纷纷点头赞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甚至对古代手工艺品所富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具有了较高的认识。

三、寓教于乐 事半功倍

在旅游途中,导游大多会给游客留下风趣、幽默的印象。同理,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导游式”教学时,也应寓教于乐,营造轻松欢快的“旅游”场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旅游”氛围中增长知识。

例如,当讲到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的炼钢技术时,学生对其意义的认识并不深刻。于是,笔者就刻意穿插了一则历史趣事。

笔者告诉学生,当时西方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都是熟铁制作,过于柔软,每次在战场上交锋时,一刺便弯,再刺之前还非要放在地上用脚踩直了不可,于是战场上出现了刺一下、踩一下的奇特景观……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媲美。

故事简短但不乏风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容易通过这种幽默故事加深了认识:中国战国时期出现的炼钢术,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冶剑技术和军事实力。

又如,在讲到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见图2)时,笔者也不乏幽默地对其进行了描述:此款素纱襌衣,轻盈飘逸,薄如蝉翼,总重量才49克,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酷若女神下凡。而且针对此件素纱襌衣,到底是外衣还是内衣,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但不管是哪种,想必女子穿上肯定都万分性感。

话音刚落,学生早已笑得合不拢嘴,纷纷表示通过笔者耳目一新的教学,他们对历史这门课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原来历史课上起来这么有意思。

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篇三

关键词:人民版 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一 三公

【分类号】G633.51

人民版《高中历史》(第一册)教科书,于2004年8月出版。这本教科书在框架、内容安排上都明显有别于过去的历史教科书,也不同于其他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大象版、岳麓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由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必修专题模块、六个相互联系且都与必修密切相关的选修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又按照专题史的体例编写。采用的是“模块—专题”的编写体例。必修一是政治史专题。我在教育实习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必修一专题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統的秦汉政治”中关于“三公”的论述,存在值得探讨的问题,故提出质疑。

一 选题原因

在现行的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第三部分“百官公卿”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按照这段描述,御史大夫是从属于丞相,并直接对丞相负责。

由此推知:(一)、“三公”内部的政治地位是不平等的,这样的不平等是实质上的不平等;(二)、御史大夫隶属于丞相,不独立成一部门;(三)、御史大夫的监察对象小于且不等于丞相。在阅读大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史料与专著之后,不难发现这样的结论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因此课本上的表述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为此,我对比了其他版本的几种教材,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对此问题得出了一个初步尚不成熟的认识,在此展开探讨。

二 其他版本历史教科书有关“三公”问题的记述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对这一问题是这样描述的:“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无论是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军事指挥权都在皇帝手中,形成的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实质地位是平等的;(三)、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三公在职责上,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并无从属关系,是相互平衡的。

现行的岳麓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对这一问题是这样描述的:“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郡县制、法律制度,以及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等。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首先表现为皇权的至上。秦王嬴政改成‘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 另有“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相互牵制。”由上可知,岳麓版清楚的表达了以下几点:(一)、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朝,一切军政大权最终归皇帝所有;(二)、“三公”属于中央官制的一类,并且丞相不只有一个,是设“左右”丞相,太尉不是拥有军事权或全权的军务权,仅只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务;

三 从史料和相关研究中获取的结论

高中历史教材中提到的 “三公”,通常就是指秦时期的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但是“三公”这个名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据《史记·殷本纪》载:“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礼记·王制》另云:“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古文经学家根据《古文尚书·周官》认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可见,“三公”一词的出现始于商代,但当时的三公只不过是商王临时委任的官职,没有什么明确的分工。但到了西周时期,辅佐周王的百官之首就是“三公”。秦“三公”是秦始皇创立的秦代最重要的官僚制度,也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基本的内容。在绶印上御史大夫低于丞相和太尉,在俸禄上丞相太尉都为万石而御史大夫为千石,仅同于九卿、郡守。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认为“三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呢?其实也不尽然。将《汉书·百官公卿表》和《史记·秦始皇本纪》结合来看,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以来,历代相承,是为秦之“百官之首”。主要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地位,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而“太尉”一词鲜见于史料,有学者甚至怀疑在秦朝官职中不设立“太尉”一职,也有学者认为秦国历史上的“国尉”便是后来所称的“太尉”。但是,无论太尉这个官制是虚设还是实存,我们通过史料,可以肯定的是,太尉一职并无实际性的军事权力。太尉地设立只是为了有效的削弱丞相的军权,但是在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制下,太尉不可能拥有军权,只能辅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虽待遇低于丞相、太尉,并明确规定为丞相的副职:“掌副丞相印。”但其主要是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主律令司法。由此可见,秦代的御史大夫属于皇帝近臣,有权弹劾和查治丞相、太尉在内的百官,乃是皇帝的监察耳目。御史大夫办公地点位于皇宫内部,而且拥有一条上至皇帝下达群臣的渠道,就不难理解为何御史大夫虽为“三公”,但待遇同于九卿。

通过以上表述,我们再来看“三公”之间的分工就一目了然了。“三公”都是皇帝的得力助手,丞相是百官之首的行政统领;太尉是统管军事军务的官职;御史大夫是统管监察,即监察包括丞相太尉在内的监察系统首脑。秦三公制,可谓是分工明确,但我们要清楚并且深刻的认识到,这样明确的分工或者说分权,是在封建专制君主集权之下的。所以三公的权力是相对的,这样分散权力是为了形成良好的牵制,最终以达到皇帝权力的集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避免把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中的分权思想和相互制约的集权机制,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权分立思想结合理解。因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这种中央高级官员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应当是传统法家思想,与皇帝独断、皇帝督责臣僚的理论是一致的,更是封建社会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现。

四 总 结

通过对比其他版本教材对秦“三公”问题的论述,以及結合史料和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我们对于“秦三公”职责以及从属这一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秦三公分别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分别拥有行政、军事和监察的相对权力;第二,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甚至于他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御史大夫虽为副丞相,待遇也低于丞相和太尉,但是其可直接下达皇帝诏书,并对包括丞相太尉在内的百官进行监察。所以御史大夫属于皇帝近臣且受皇帝直接掌握;基于此,我认为人民版教科书对于三公权力表述并不清晰,同时在御史大夫职能表述时用“丞相的助手”是有所偏差的,需参考岳麓版内容加以更正。以上皆为拙见,在此与大家分享,并望指正。

参考文献:

一、史料:

1.陈澔 注释:《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二、专著:

1.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

2.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版。

3.臧云浦,朱崇业,王云度:《历代官官制、兵制、科举制表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三、教材教辅:

1.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姬秉新、陈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四、学术期刊论文:

1.金少英:《秦官考——“秦会要订补职官篇”补正》,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1期。

2.林剑鸣:《秦代中央官制简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4.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篇四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我测评]用简短的语言概述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

答案提示: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了“亲亲”、“尊尊”之义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作为维持政治持续、政治文化的核心手段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自我测评]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征?

答案提示:(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2)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自我测评]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下帝王有怎样的权力?

答案提示: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决策权、司法权、立法权和军事指挥权等诸多权力于一身。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自我测评]哪些迹象可以反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加强?

答案提示: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清初雍正设立军机处。这些史实都表明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自我测评]

1.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领土的?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

答案提示:(1)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完成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具体表现:开放中国的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杭州、苏州、沙市、重庆)、割占中国的领土及强占租借地、瓜分势力范围。列强分两路对中国进行侵略:一路从海上,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向中国领土渗透;一路从陆路,从东到西、从北向南包围,再经过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完成了以各种方式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又通过辛丑条约,确定了它们统治中国的代理人——清政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中法战争(1883—1885),法国打开中国的西南门户;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中国被迫与德国、奥匈帝国、比利时、西班牙、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荷兰、俄国11国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提示:列强的入侵是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列强侵略前,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但已处在发生巨大震动的前夜。然而列强的入侵,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历史发展进程。从1840年开始,列强为了开辟中国这个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优势,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自我测评]

1.面对列强的侵略,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进行了哪些抗击斗争?作用如何?

答案提示:面对列强侵略,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与列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前者如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后者如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

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结果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列强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究其原因,有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因素,使它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帝国主义无法征服中国。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自我测评]

1.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因为: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得道多助;②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这种民族觉醒和凝聚力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③在中国倡导、推动并坚持和发展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④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是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主要原因;⑤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人民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加快了抗日战争决定性胜利的进程。

2.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答案提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又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团结、统一,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 太平天国运动

[自我测评]

1.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试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质上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政新篇》主张开设银行,鼓励私人投资,发行纸币,允许私有财产存在,鼓励发展私有制,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的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在经济主张上存在矛盾之处,且《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土地问题,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2.“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

答案提示: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所处的时代条件决定了它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在斗争过程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就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表现出了高度的革命性。作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达到了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打击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者的巨大声势,集中显示了新的农民战争的特点。

另一方面,由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阶级力量的代表者,所以农民小生产者就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保守、自私、散漫等阶级弱点,在起义过程中又会不自觉地充当起极端保守的角色。在永安建制时就规定了爵位的世袭制。定都天京后,封建特权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更是恶性发展。洪秀全日益成为封建帝王,所谓“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他们养尊处优,享乐腐化,革命进取心日益丧失。所以,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之上的农民革命政权,不可能突破封建专制制度,在扮演革命者的同时注定会退回到保守者的角色。

农民阶级存在的这种两面性是由其经济地位即受地主阶级压迫和小生产者的地位所决定的。

二 辛亥革命

[自我测评]

1.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党人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等等。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答案提示: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不成熟,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推翻清朝统治就是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中华民国也就是一劳永逸地实现了“创立民国”,三民主义只剩下平均地权有待奋斗。因此,他们认为应该争取同是汉族,又不乏开明之誉的袁世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革命是曲折的,斗争是复杂的。而且,资产阶级平时不注意发动群众,缺乏足够的实力,自己无法巩固政权,只好寄希望于袁世凯讲求诚信,甚至幻想帝国主义来制衡袁世凯。从客观原因来讲,袁世凯伪装得较好,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认清其反革命的本质。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自我测评]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答案提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加速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28年的历史来论证毛泽东的观点。

答案提示:毛泽东认为应该分清敌友,建立统一战线以团结朋友反对敌人。正面例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以反对北洋军阀;开展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以发动农民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反对日本侵略者,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反面例子:在国民革命中把背叛革命的蒋介石作为可以信赖的朋友,导致国民革命失败。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自我测评]

1.试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国家政治建设的历史意义。

答案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它的成立为中国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中国开始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

答案提示:(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暂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2)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召开由选举产生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此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纷纷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人物宣告结束。

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自我测评]

1.“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它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哪些危害?

答案提示: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公开点名批判北京市政府负责人。这件事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分别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危害和灾难的内

乱,使国家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同时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因此而停滞或遭到破坏。

2.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案提示:第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第二,制定了一大批法律及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自我测评]

1.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答案提示:“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1978年底,邓小平首先提出了这一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2年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

2.为什么说“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答案提示:“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它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中。1982年,当中英两国在解决香港问题谈判时,邓小平明确指出,要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香港问题;双方将“一国两制”方针作为谈判的基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落实了这一伟大构想。1997年7月1日,香港胜利回归,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至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践上获得巨大成功。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自我测评]

1.试结合建国初期国际形势,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答案提示:(1)新中国建立时国际社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力量尖锐对立。(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敌对态度,他们并不甘心其在中国的失败,企图以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政策,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3)新中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也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一支重要力量。(4)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巩固革命的成果,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2.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其意义。

答案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一个新的国家形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

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 外交关系的突破

[自我测评]

1.为什么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

答案提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争取自身合法权利的结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同时也是中国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众多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为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的事务,积极参与联合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社会合作,奠定了基础。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解冻对中国外交关系的意义。

答案提示:美国作为冷战时期的一个超级大国,在西方各国乃至世界政治格局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美国长期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直接影响了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脚步。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带动世界众多国家与中国关系的改善。整个70年代中国先后同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基本完成了同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到1979年底,中国已同120个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自我测评]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政策作出怎样的调整?其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案提示:调整:在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即不与任何国家缔结同盟关系,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正常关系。

依据: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世界战争可以避免的新论断,强调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为了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开展的重要外交活动及其成果。

5.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篇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源头可追溯到( )

A.世袭制度 B.等级制度 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

2.清朝学者万斯同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小宗都存在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当时政权的纽带

3.右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

A.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B.秦始皇实行了分封制

C.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 D.建立了三公九卿体制

4.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列强侵华签约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与重庆被辟为通商口岸密切相关的是( )

5.有学者说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颁布实行《天朝田亩制度》 B.建立与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权

C.提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 D.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6.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

A.推动了中国政治、思想进步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7.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给日本 ②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的出路 ④五四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右图是江苏画家刘元1938年创作的漫画,同年发表在《抗日漫画》第十期上,此画表达的宗旨是( )

A.反映了敌强我弱的抗战形势

B.反映了国共联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

C.反映了中共抗日的游击战术

D.反映了日寇陷入中国全民抗战的-大海中

9.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10.1984年6月30日国务院批准在浙江丽水地区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它建立的主要依据(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政协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D.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12.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③《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13.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是“有权利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尼西阿斯说:“男人就是城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享有公民资格的多是雅典城邦的成年男子

B.男性公民,可以参与公民大会,拥有城邦权力

C.排斥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的民主权利

D.公民的出现表明政治上血缘关系开始取代地域成分

14.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罗马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15.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根本要求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6.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它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的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17.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有现实性的必要的。”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 )

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苏联解体

18.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19.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

C.冷战局面开始出现 D.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20.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发展中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材料一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19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构示意图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8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两种政治制度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在本质上有何不同?(4分)

(3)据材料三,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英两国国家元首最大的不同点。(6分)

22.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诗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诗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诗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8分)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4分)

(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

材料二 第二条……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

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

材料四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照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据材料二指出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3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是怎样的?(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很多权力中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4)材料三、四中,反映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答案

1.C [“拜高堂”,体现了“敬祖”,故是宗法制。]

2.D

3.B [秦朝废除了分封制。]

4.C

5.D [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这正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

6.A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社会进步,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C 8.D

9.A [从材料中“行程两万”可判断是在长征途中的事,从“挽国邦”进而可判断是遵义会议。]

10.D 11.D 12.D 13.D

14.C [《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的范畴。]

15.A 16.C 17.B 18.A 19.D 20.D

21.(1)特点: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互为补充;皇权独尊。

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影响深远。

(2)共性:中央(政府)机构间的权力互相制约与监督。

不同:唐三省六部制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美国三权分立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异同点:①同: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②异: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

国家元首: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实权;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没有实权。

22.(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

原因: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

(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3)原因:“左”倾错误的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

(4)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23.(1)1949年。

措施:1955年,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

(2)两极格局。

(3)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西欧、日本崛起;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4)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6.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复习教案 篇六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概述:中国现代史的分期: 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1949—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

1949—1952巩固政权; 遇。这种惨痛的教训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953—1956三改,向社会主义过程 极端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政治建设上创新性探索,这表现在1956—1966: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1966—197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时期 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1976-1978: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设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1978—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专题的第三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坚专题概述 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本专题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阴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二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

本专题第一、第二目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既包含了政‚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

治建设的起点和基本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建设的曲折、转折及其新的探索与成一个特色: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

两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了道路。五年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继

三个阶段:(1)1949-1956年

民主政治确立与形成时期 承和发展《共同纲领》的基础上,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2)1956-1976年

民主政治曲折发展时期 制度,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3)1976--

民主政治健全完善时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上述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许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知识梳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 1.背景

⑴军事基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⑵政治基础: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⑶基础组织:

⑷思想和理论基础:七届二中全会 《论人民民主专政》 关于七届二中全会

1949.3历史转折时期 地点:河北省西柏坡村 内容:

①工作中心的转移:农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发展生产为中心。②确定了政治、经济、外交政策。③规定了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④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

2、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9,北平)⑴时间,地点:1949、9 ;北平⑵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⑶内容:

①.决定: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国歌、公元纪年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了 ②.通过:《共同纲领》(施政纲领,临时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政权性质:人民民政权);《中国政协组织法》;《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选举国家领导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⑷地位:暂行人大职权

⑸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成立:开国大典(1949、10、1、下午2时)

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②开国大典

4、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建立了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建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③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④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义,进入了历史新纪元。

⑤国际:是继俄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

二、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一届人大召开 1背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政权巩固(军事斗争结束),经济恢复,土改完成,三改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推动了国家的政权建设。③1953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2召开: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3内容:

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⑤人民权利及义务。

⑥规定了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⑦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⑵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⑶体现了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

⑴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⑵开创了人民民主新阶段,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⑶宣告了政协代行人大的任务结束。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形成的基础:

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②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同共筹建新中国的工作。2形成发展过程

①初步形成: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召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表明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可以执行全国人大的职权。②正式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后,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任务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③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标志该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④进一步完善

1982年中共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3职能:

⑴1949年——1954年代行位全国人大 ⑵1954年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4特点:

①前提:接受中共的领导;

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思想基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组织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目标:以服社会主义事业为目标。

③与中共关系:各党派共同参政,不轮流值政;

④地位:各党派得到宪法的承认保护,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法律平等。5作用

①有利于全国人民团结。

②有利于发扬民主,调动各党派参政议政的热情,加快社会主义建设。③有利于政府的科学决策(兼听各种意见)④有利于中共发扬优良传统,克服官僚主义

⑤有利于形成对中共的监督机制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定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利。1.原因:

⑴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⑵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⑶各民族发展不平衡; 2.政策形成过程

⑴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⑵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⑶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4基本内容:

⑴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中国范围内的少数民族,以区域为基础,实行自治权;

⑵核心是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

⑶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⑷实行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和中央的统一领导。5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6实施状况 ⑴5个自治区:

①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

②1955.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③195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1958.10宁夏回族自治区; ④1965年西藏自治区;

⑵30个自治州;⑶124个自治县; 6意义

⑴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⑵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⑶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⑷马克思主义关于问题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伟大创造 【疑难解惑】

1.比较《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同点

性质: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不同点

历史条件:前者是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后者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国家性质:前者规定国家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后者规定国家性质是社会主国家 原则:共同纲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新民主义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经济:《共》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宪》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政协与人代会的区别

⑴性质: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机构;

人代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根关。⑵职能:①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②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及其其它机关行使的职权。

⑶成员的产生方式:①政协委员由协商产生,(由上届委员会商决定)

②人代会代表由选举产生。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历史原因: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许多优越性: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既能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3.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主权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提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的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 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区别。

(1)阶级本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

(2)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与议行合一原则组织和活动;资产阶级议会制按三权分立原则组织和活动。

(3)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西方国家政体的根本点在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核心是,将人民所拥有的国家权力首先集中到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手中,再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并将国家权力分配给这些国家机关,它们行使各自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中的主要权力和决定性的权力,决定国家或者本区域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监督由其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在民主的基础上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是民意代表机

关。而其他国家机关并不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而且也不可能都由人民选举产生。这些非民意代表机关当然无法去抗衡人民代表大会,去制约人民代表大会。这样就保证了人民代表大会能够集中行使国家权力,也就保证了人民集中行使国家权力,使得人民代表大会能够运用国家权力集中有效的保证人民意志的实现。

民主集中制原则还可以在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地方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

6、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正建设。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原因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各民族汇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在事实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旧中国时,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旧中国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使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近代以来各民族在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方面共同斗争,建立了荣辱与共的友谊,这样的政治认同就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另外我国各民族之间除了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第2课.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及其历史性转折

【知识梳理】

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1背景:

⑴经济:三改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⑵政治: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内容

⑴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阶级矛盾已不是国内主要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⑵提出主要任务: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七届二中全会也提到)⑶重申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法制,⑷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反对官僚主义。

⑸制定了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3意义:见教材

二.重大挫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㈠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

⑴.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55万人)——成为以后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⑵.1958年大跃进——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人民公社——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⑶.1959年反右倾斗争 ——将阶级斗争引申到党内。

⑷.1960年实行调整(中心)、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2年八千人大会。

㈡‚文革‛发生(1966——1976)1原因

①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

②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重要原因(毛是图通过文革夺走资派的权,巩固社会主义的政权))

③林彪、江青等人的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促成因素)

④导火线:1965.11姚文元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吴晗。2过程

⑴全面发动标志:66.5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和66.8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通过了十六条。(两次会议或两个文件)

⑵成立领导机构:中央文革小组(1966.5.28成立,隶属中央政治局党委;67.2后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69年九大后停止了活动。)

⑶红卫兵运动兴起:1966.8.18(八.一八)红卫兵聚集天安门,毛主席第一次接见了红卫兵,先后8次接见,66.11.25是第八次接见。破四旧,大串连 ⑷全面夺权,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上海的一月革命,1967年1月,由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造反派组织冲击中共上海市委,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建立上海革命委员会,毛泽东对此予以支持。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陷于瘫痪。各‚造反派‛之间为夺权展开激烈斗争,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使全国陷入空前的**之中。

⑸1968年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政党军合一,是政体建设的一次大倒退。⑹1971.9.13九一三事件,林标集团被粉碎,宣告了文革理论和实践的破产。⑺1976.10粉碎了江青集团,文革结束。(四人帮: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75批林批孔,将矛头对准了周恩来。))3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⑴无政府主义泛滥:领导人、名人、学者遭到批斗,抄家迫害(红卫兵)⑵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了保障。——‚刘少奇冤案‛(1969.11 河南开封)⑶非法夺权,党政机构瘫痪,⑷人代会;政协;等遭到破摧残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⑸政治体制严重倒退:革命委员会

4.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5.教训:建全民主与法制

三.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1.背景:

⑴文革结束,但左倾错误没有结束; ⑵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 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 影响: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潮流;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⑶邓小平恢复了工作。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12.18——22)⑴目的:彻底纠正‚左倾错误,拨乱反正。‛ ⑵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⑶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政策的拨乱反正: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⑷意义:

①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②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③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建设的新时代。

④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四.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完善)

1.健全法律制度 ⑴历史条件:

原因: ‚文革‛的教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

(2)措施:立法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法律体系的形成:

①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③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1997年中共都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任务。⑤1999.3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2.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⑴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⑵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于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⑷村民选举制度的推行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同时,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

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各地

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

(二)‚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这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并且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各项事业的权利。

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制定或认可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高度民主和完备法制相统一的国家,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

‚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第三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知识梳理】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1、形成进程:最初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 ①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公开宣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这一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具有了法律效力

2、‚一国两制‛的内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①前提: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主体:社会主义制度

3、‚一国两制‛的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①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②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式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港的回归

⑴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⑵建国初为什么不解决?

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以便打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经济封锁,中国没有立即收回。但是,我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⑶回归的过程和启示

1982年,邓小平等就香港问题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可以用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否决了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

1984年12月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启示:国家富强是实现统一的有力保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2.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⑴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门。⑵回归过程

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就职。

(史料链接)何厚铧致辞说:‚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民族团结富强,是中国人民长期不懈的追求。澳门回归,正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 3.回归条件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②‚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导(关键)

③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群众基础)

④全民族的共同愿望。

⑤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法律依据。

4、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史上重大事件

①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国际范例。

④开创了港澳发展的新纪元。三.海峡两岸关系 1两岸关系的进展

⑴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⑵80年代民间交往开始,三通放松:通邮、通航、通商。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⑶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同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⑷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后来虽因台湾地区台独势力使两岸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但两岸民间的交流仍冲破阻力,不断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呼声日益高涨。

⑸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⑹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⑺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共产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⑻2008年5月26日 吴伯雄 ‚雨过天晴之旅‛

2.对台湾的基本原则:

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3.障碍因素

⑴台湾岛内‚台独‛势力;⑵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疑难解惑】

1、‚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78年底,邓小平首先提出了这一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这一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中国政府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涵义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

2、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与现实联系(1)历史上三次分裂

1624—1662年

荷兰 1895—1945年

日本 1949--

(2)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依据:①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水军到达台湾。②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③元朝时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④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⑤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设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法律依据: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内法来讲: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②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的神圣职责。从国际法来说:①二战时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②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这条件必须实施。‛③〈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如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⑤1971年联合国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3)新时期我们处理台湾问题的态度

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阻碍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和推动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

阻碍因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统一因素: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民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都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

3、港澳回归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意义

(1)有利条件: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②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③港澳同胞渴望回归。④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法律依据。

(2)历史意义:①解决了中国对港澳的主权问题。②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贡献。③是中国政府‚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范例。

4、两岸关系缓和的原因

(1)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台湾与大陆经济上具有互补性,发展海峡两岸关系,进行经贸往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4)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海峡两岸的缓和与交流。

5、‚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关系

(1)两者的关系: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两者的区别:

①设立的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

②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

③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④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

6、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1)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政治问题。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中国的内政,但其形成的背景及后来的发展都与美国有密切关系。

(2)从历史上看,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地区反共反华的基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直控制和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甚至阻挠新中国统一台湾。

(3)从现实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鉴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认识的变化,中、美达成三个联合公报,这成为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美国认为中国对其构成挑战和威胁,因此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台湾问题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

7、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利弊因素(1)有利因素:

①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②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③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

④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⑤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2)不利因素:

①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7.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篇七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解析: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因材料数据不足,A项无法判断;C项错在“均落后于”,结论太绝对,排除;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以后,排除D。

答案:B 2.(2012·江苏高考)《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从题干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木、金、皮生产及调色、刮摩、抟埴都有专业的、固定数量的工人负责,也就是说当时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A、B、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答案为C。

答案:C 3.(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反映了正德以前,多数百姓致力农业;正德以后,从事工商业者增多,农业从业人口减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财富分配不均、无业游民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 4.(2012·江苏高考)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解析:《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盛景象。西汉时期设九市,市坊之间有严格界限,至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排除A;草市是指乡村和城郊集市,排除B;题干没有反映夜市,排除C。

答案:D 5.(2012·浙江高考)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析:“殖至三百顷”反映了庄园经济力量的强大,“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说明其自给自足程度高,而“闭门成市”反映了生产经营活动广泛,故选C。

答案:C 6.(2012·福建高考)《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可知该段文字对隋都城的建筑格局的解释侧重于政治角度,即“逋亡奸伪无所容足”,由此可知此城市布局有利于加强官府对城区内居民的严格控制。故答案为C。

答案:C 7.(2012·福建高考)《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的含义,司马光认为农、工、商贾都是“公家”(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流通对公家有利,故B正确。A、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材料未体现。

答案:B 8.(2012·天津高考)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A.泉州

C.扬州

B.广州 D.庆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到达中国,元朝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是泉州。当时泉州因环城大量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刺桐树而得名刺桐,因此答案为A。

答案:A 9.(2012·北京高考)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C.不敬宗族

B.不尊儒术 D.不纳租税

解析:古代统治阶级认为,民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地利,而且可以安定人心,有利于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统治,而商人流动性大,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因此古代统治阶级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故选A项。

答案:A 10.(2012·北京高考)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C.元大都

B.宋开封 D.明北京 解析:图中只有“中书省”。由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枢密院和参知政事,明代废除中书省,故排除A、B、D三项。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故选C项。

8.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篇八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自我测评]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提示:(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自我测评] 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耀州窑的大体位置。

答案提示:它们的所在省份是:定窑——河北、均窑——河南、景德镇窑——江西、龙泉窑——浙江、耀州窑——陕西。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自我测评] 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

答案提示:特征: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意义:“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自我测评] 试举若干例证,说明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特征。

答案提示:(1)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例如: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汉武帝也推行过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

(2)统治者推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使经济发展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例如:秦朝重视关中地区而压迫和剥削关东地区;再如: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定都洛阳,于是,“南阳帝乡”和“河南帝城”受到优待。

(3)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为商业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4)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实行禁奢侈的政策。例如:汉成帝的诏书中就曾经说过,世俗奢侈无法禁止的原因在于,贵族高官的奢侈没有节制,于是民众仿效,逐渐形成社会风气。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

[自我测评]

1.连线

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孙英德

保兴面粉厂——荣宗敬、荣德生大生纱厂——张謇

2.了解了张謇的经历后,谈一谈你所理解的“学而优则仕”。

答案提示:1894年(光绪二十年),张謇参加会试,高中状元。甲午战争爆发后,张謇力主抗战。甲午战争失败后,张謇愤于朝廷的昏庸,同时又深忧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内地设厂,因此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先后创办了一系列工矿企业、教育等其他事业。

从张謇的事迹可以看出,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是为国分忧,为国家强大而奋斗,不论是为仕,还是在商,最终目的,都是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所学。

二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自我测评]

1.为什么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会陷入困境?

第1页

答案提示:(1)随着法币流通范围的扩大,导致物价猛跌,许多工厂的产品销不出去,但是开支并不减少,造成生产困难。(2)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也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3)官僚资本的压迫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又一个原因,它们依靠其独占国家的权力极力压迫民族工业。

(4)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5)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抗战胜利以后,民族工业大量使用进口原料,美国等国的商品涌入,造成了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

2.根据以下内容,谈一谈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提示: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著的。(1)他们执著地从事经济事业,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利润。(2)他们思想开放,不拘陈规,思维敏锐,能够及时学习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3)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他们锐意改革,敢于革除陈规陋习,使企业内部组织更加趋于合理化。(4)重视技术与人才的培养,注意通过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各方面的素质。

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自我测评] 民族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答案提示:民族资产阶级组织起各种不同的团体,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和抵制洋货运动。

他们对南京国民政府不断增加的赋税,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要求国民政府将各项捐税一律蠲免。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要求从根本上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社会条件。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自我测评]

1.我国政府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实施了哪些重大的经济举措?

答案提示: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所有;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请结合史实说明,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发展的十年?

答案提示:早探索方面,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实践上,十年间,中国先后建成了武汉、包头两大内地钢铁基地;基本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这一时期,石油已经全部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

但是,这十年间,也发生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严重错误。中共党内在经济工作中的一些“左”的错误观点并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所发展。如“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等。

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自我测评]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哪些方面实现了我国的历史性转折?

答案提示: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2.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答案提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使用权),农民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冲破了50年代以来“政社合一”体制下管理过于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的弊端,本质上把农民从人民公社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农民获得了有限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说它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3.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和格局特点。

答案提示:步骤: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5月,开放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同时设立海南省,划定为经济特区;1990年4月,开放上海浦东。格局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自我测评]

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案提示: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强调了6个主要观点:(1)关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2)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3)关于判断事物的标准。三个“是否有利于”: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5)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关于发展问题。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讲话,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概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1)1992春、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1992、10、中共十四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993、1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4)1997、9、中共十五大:就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C、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自我测评]

1.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都有哪些表现,呈现出什么特征?

答案提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表现在如下的一些方面:男女服饰的变化;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习俗风尚。

从这些方面的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2.联系当今社会现象,分析外来文化对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与作用。

答案提示:在今天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外来文化的影响——洋快餐、流行的服饰、新式的生活方式,等等。

中国物质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并不是完全照搬外国,总是搀杂着一些传统的东西。一种文化被引进后,往往不会再按原来轨道发展,而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果。外来文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改变着人们旧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崇尚自由、开放,不拘泥于传统。在这样的继承与摒弃中,形成了符合中国人的新型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自我测评]

1.阐述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过程,并分析它们对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答案提示: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的发展过程,通信工具经历了有线方式到无线方式的发展过程。通过不断地更新发展,人与人之间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2.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不平衡性表现明显。请谈谈有关这方面的具体表现。

答案提示:在交通工具方面,中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上,带来的后果就是交通工具的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许多地区仍然使用人力、畜力的交通工具。

在通信工具方面,也存在着这样的发展不平衡、不同步,主要体现在线网的架设、通信工具的数量上。由于许多地区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线网很难通入,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通信工具的数量不多。而东部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无论在线网的涵盖区域还是通信工具数量的百人拥有数都绝对处于优势。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自我测评]

1.联系报业、影视、互联网的历史与现状,比较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的异同。

答案提示:从传统媒介出现之时开始,人们就可以从报纸、影视作品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生活上的、工作上的、学习上的,现代媒体也不例外。

而现代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互动性、广泛性和及时性。通过现代媒介,可以及时迅速地掌握第一手的资讯,可以就某一问题在现代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2.互联网技术在方便民众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网民对网络生活的过分沉迷。请谈谈你对这方面的感想。

答案提示:互联网确实方便了生活,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了解想要知道的资讯,查找所需要的资料,方便了与朋友之间的交流。

上一篇:农资经营法律责任课件下一篇:测绘单位信用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