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讲坛

2024-07-20

学校道德讲坛(8篇)

1.学校道德讲坛 篇一

道德讲堂主持词

各位领导、各位观众: 大家好,下午好!欢迎来到图书馆 “道德讲堂”身边人讲身边事系列,我是主持人。

为了号召广大群众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形成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的良好道德风尚,营造“讲道德•做好人”的浓厚氛围,区志愿者协会和高明讲坛联合推出“道德讲堂”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将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邀请道德模范作亲身讲述,提升亲和力和可信度,让观众在倾听中感受社会美德的强大正能量。今天是首场道德讲堂首场,以论坛的形式开讲,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每月推出一场道德讲堂。

今天作为首场正式开讲,我们特别邀请了区2名道德模范作为嘉宾做客讲坛,通过讲述他们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的感人故事,介绍高明区志愿服务发展过程及社会贡献,读白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成长的心路历程,引领大家共同探讨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

下面让我向大家介绍下今天的两位嘉宾,他们分别是: 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两位嘉宾的故事,现在请观看视频简介: 看视频

看完视频,我相信大家都有所感动,他们在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去共同学习。现在请让我们详细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吧。

现在有请李老师来讲讲他的故事 嘉宾发言

点评: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李老师不但培育了千百的桃李,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广大群众传递出爱与奉献的力量,这既是一名优秀老师的高尚品德,也体现一个讲责任、讲奉献的公民形象,值得广大朋友去学习。

接下来,我们请今年刚刚获佛山市美德之星称号的关老师来讲述她的故事。嘉宾发言

点评:身为区青年志愿者(义工)协会秘书长,她将志愿者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了真实的演绎,无愧于美德之星光荣称号。更让人感动的,是她所奉献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带领我们区志愿者协会的义工队伍,形成了一股更大的力量,推动着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向前发展。

谈一番感悟

主持人邀请论坛嘉宾各自发言讲述自己志愿服务经历和经验; 主持人和特邀嘉宾,针对主题进行经验交流、发言;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让我们来进行一下互动,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今天的感悟。

(邀请现场观众等进行互动。)

谢谢大家的精彩发言。

各位听众,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真诚的希望今天走进道德论坛的每个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在平凡的工作中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受益者,以良好的道德树立志愿者的形象,发挥群众的力量。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举办一系列的道德论坛讲座,努力建设一个崇德扬善的平台,相信接下来每一期的主人公都能带给我们灵魂的触动,希望大家继续积极参与,共同做一个“讲道德、讲奉献”的现代文明市民。

今天,我们本期的道德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2.学校道德讲坛 篇二

学校管理道德规范就其功能与价值而言,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根源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是道德规范调节管理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学校管理道德规范的自律性根源于道德规范的内在约束力,是学校管理道德规范内化为管理者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习惯,从而“自动”调节学校管理行为的又一表现形式。学校管理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无非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学校管理者的一种基本节制或限制。这种节制或限制对管理者来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社会力量,管理者只有接受这种社会力量的约束,才能获得道德实践的相对自由。学校管理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就其外在约束力而言,不仅表现为社会对学校管理者行为的“防范”,而且更表现为对管理者行为的价值导向功能。也就是说,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不但能保证管理者不做什么,同时也能保证管理者应当做什么。即在约束学校管理者某一行为的同时,也在引发、激励另一行为,譬如道德规范在约束校长不能任意侵犯教师与学生权力的同时,还在于引发、激励校长保护教师与学生权益。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管理者服从道德规范只是社会意志对其进行的外在性控制,还未升华到管理者个人意志自觉调控的境界。此时的学校管理道德规范,还是一种外在于学校管理者的“异己”力量。实践表明,只要学校管理者尚未将管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人格,尚未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转化,管理道德规范的功能就不是完整的,就不成其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校管理道德规范。所以,从他律与自律结合处说开来,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要自觉、主动地按体现社会道德理智的规范行事,在规范的指引下自觉勇于承担教育管理责任。

3.第四期道德讲坛感悟 篇三

举办“道德讲堂”活动,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师市文明办、师市群众路线办、师市组织部、师市宣传部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和倡导现代文明、宣传和维护三运司文明形象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巩固三运司发展成果、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十八大的重要举措。我司积极响应师市文明办的号召,开办了道德讲堂课。道德讲堂活动采取“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形式,即:唱一首歌曲、讲一个故事、诵一段经典、谈一番感悟、送一份吉祥。在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以来,是以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为根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公司围绕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升全司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努力使我司道德建设走在前列。公司先后举办了四期公民道德教育讲堂活动。道德讲堂课程开设了以:文明创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提高了职工群众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公司将以“道德讲堂”活动为契机,按照师市文明办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认真把活动安排好、组织好。我们也将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充分挖掘公司的各种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兵团文化和老兵精神的优势,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

神结合起来,通过扎实有效的“道德讲堂”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司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社会风尚,不断提高公司品牌形象,为促进喀什文明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道德的力量,一直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大家耳熟能祥的做人、做事准则和基本要求是数千年来一直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精神支柱。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延续下来的只有中国,其原因很大因素就是中华民族有着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哪朝哪代,谁当统治者,但传统的道德观和心灵的底线从来没有失去过。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受经济大潮的冲击,一切向“钱”看,以金钱衡量一切的思想泛滥,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国民道德滑坡相当严重,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可能会崩溃,支撑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就不复存在,而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绝对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为此,我们响应师市文明办,组织部、宣传部的号召,组织建设道德教育活动,开展“道德讲堂”专题。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使大家学习一些传统文化,并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为学习榜样,提高个人道德水平,把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优秀品格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提高全民族道德修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今天三运司开展的第四期道德讲堂活动以“老兵精神”为主题,以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学习对象,重

温兵团老兵这个英雄群体激情燃烧的岁月,弘扬对祖国忠诚、对人民热爱、对青春无悔的“老兵精神”。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内地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唱着豪迈的歌曲、怀揣革命理想来到兵团,一起建设新疆。这个集体汇聚成了忠诚爱国、艰苦奋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第一代兵团人。今天,放眼天山南北,兵团老兵的身影无处不在,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他们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每一寸国土,他们是不穿军装的战士,是永不移动的界碑。“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天山”。这是对兵团老兵精神最真实的写照。从历史的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老兵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的直接传承,也是兵团精神的“活化石”“窗口”和“名片”,是推动兵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奋勇前进、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的强大动力。几十年来,兵团老干部、老战士们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披荆斩棘,锐意进取,在解放新疆、建设边疆、屯垦戍边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用鲜血和汗水凝炼成了伟大的“老兵精神”。兵团党委老干局局长雷新阳曾说过:“兵团精神是兵团事业薪火相传的‘根’,是兵团事业再创辉煌的‘魂’,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关于新疆工作指示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推进兵团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是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各项安排部署的重要一年,也是兵团成立60周年,大力学习和宣传“老兵精神”,以“老兵精神”激励广大干部和年轻一代为

实现兵团“两个率先”、“两个力争”,进一步推动新疆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淡忘英雄必然失去英雄。缺少英雄文化的滋养,缺少英雄主义的熏陶,必然缺少精神钙质;缺少英雄之气,必然导致民族精神的矮化。而宣传学习英雄的重要目的就是教化引导人们崇尚英雄、敬仰英雄、立志当英雄。因此,我们要把弘扬“老兵精神”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把“老兵精神” 融入职工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员建设全过程,渗透到三运司经济发展各领域,坚持以“老兵精神”引领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引领屯垦戍边事业科学发展。

林国彦原是兵团三运司酒厂的一名退休职工,在新疆这片热土已经工作了近40年,为三师也服务了23年。她的英雄事迹令人心潮澎湃、潸然泪下,久久不能平静。林国彦老人身上体现热爱祖国、牢记使命,扎根边疆、奉献边疆,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兵团精神,无不时刻激励着我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兵团人、三师人、三运人。他们秉承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与毅力建设天山南北,默默付出了青春和热血,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从林国彦老人的平淡却不平凡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代兵团人对祖国的奉献、对党的热爱、对使命的忠诚、对信仰的坚守是常人难以理解的。正是她们这些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的“兵团精神”才能将荒凉的戈壁建成一个个绿洲、一个个繁华的都市。可以说,没有他们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今日的安定享受完全是一代代兵团人奉献的结果。毛泽东同志说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享受祖国改革开

放成果、兵团发展成果的同时一定要忆苦思甜,一定要学习老一辈兵团人的精神,将其发扬光大,为建设边疆、建设喀什贡献更多的力量。

三运司是个拥有65年历史的老企业,目前一千多离退休职工中大多都是向林国彦一样的第一代兵团人。他们献出了终身又献子孙。他们无怨无悔,深深扎根这片热爱的土地。他们军垦戍边,热血担当。在兵团、三师、三运司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丰功伟绩也难以计数。虽然今天我们已经很少有人知晓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对他们的故事也在淡忘,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葆史册,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兵团人。这种任劳任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默默奉献精神更是对我们的鞭策。

在三运司发展跌入低谷的时候,是兵团精神、老兵精神的指引下,努力拼搏、奋勇前进才渡过难关的。从1996年到2002年的7年间,公司连续亏损1170多万元,到2014年1-8月份完成上交款116.71万元;完成营业收入4351万元;完成净利润240.5万元。正是兵团这种坚忍不拔,吃苦奋战的精神激励和鼓舞才使得三运司取得今天的成就,而我们也要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学习,传递给下一代的兵团人、三师人、三运人,为三师、三运发展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和引导方向。

虽然老兵将会一个个离我们而去,但是老兵精神永远不会‘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而会焕发青春,我们要激励青年一代传承老兵精神,不断丰富老兵精神内涵和形式。并珍惜老兵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优越生活环境。在职工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的今天,在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的当下,在更好担当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重任的面前,让三运司职工重温兵团老兵这个英雄群

4.学校道德讲坛 篇四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去商场购物,因为商场有点远,所以我和爸爸就坐公交车去。

刚刚上车,我就找到两个位置,和爸爸坐了下来。过来两个站,一个脸上布满皱纹是老婆婆上车了。看上去她应该是七十好几到八十岁吧,满头银发,一张像树皮一样的老脸看起了很慈祥,左手杵着拐杖,行动好吃力。在车厢里,她缓慢地移动着,边走边恳求地问旁边的人:“能不能让个座?”。一个大哥哥说:“这个位置我先座到,凭啥子让你。”老婆婆微笑地皱了皱眉头,又走到一个年轻的大姐姐身旁问:“能不能让我坐一坐?”那位大姐根本没有理睬她,还眉飞色舞地和邻坐的大姐姐聊天。看得出,老人一定是生病了,腰都弯到了七十度,听得出来这位老人嗓子早已沙哑。这时,爸爸轻轻地对我说:“你把那位老婆婆接过来坐吧”!我说:“这个位置是我们先坐到的,为什么让给她,我不让。”我以为爸爸又要大发雷霆,结果意想不到,爸爸竟然心平气和地给我说:“我们的位置是老人专座,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位老婆婆已经很老了,我们应该给老人让坐。”听了爸爸这些话,我就去把老婆婆小心翼翼地扶到了我的位置旁,恭敬地说:“老婆婆你就坐这里吧”老婆婆开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灿烂,我心里就像比吃了蜜还甜。

在公交车上,我让出了座位,收获了微笑。

5.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 篇五

一、解读生命与道德

1. 生命的道德性

人是社会的人, 离开了社会, 人将是抽象的、孤立的、不完整的。人的生命存在亦不是孤立的、单子式的存在, 而是相互依赖、彼此依存的关系性存在, 它不能脱离人与人的交往、脱离社会而独存。对于任意个体而言, 为了生存和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发展, 必须遵循为维持和谐共存而达成的一系列社会准则, 它是人们在社会中行动的指南。这些准则是隐藏于人与人的交往之中、非明文规定、非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一种社会公德。对外而言, 社会准则表现为规范、舆论;对内而言, 它实际上是个体发自内心的自由自觉行为的衍生物, 在无形中揭露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性存在。道德是社会交往的前提, 没有道德的维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脆弱的、不能长久的。因此, 生命不仅是一种关系性存在, 而且还是一种道德性关系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命具有道德性。

2. 生命是道德的源头

生命是人的存在形式, 它是人活于世上进行一切活动和价值追求的基础, 任何个人都不能离开生命去谈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理, 道德亦不能离开生命而独存, 它不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无中生有的东西。生命与道德是息息相关的, 生命是道德的载体, 是道德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生命, 就没有道德可言。道德应以个体生命的存在为基础, 任何道德规范的制定应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基本依据, 无视生命存在的事实是不道德的。“存在先于本质”从人存在的角度说明了, 生命的存在先于从人生活中衍生出来的道德律令, 无视生命的本末倒置的做法, 终将不利于个体生命的成长。换句话说, 人们对德性的追求离不开个体生命基本需要的满足, 个体健康的体魄、积极的生命状态, 是个体积极的道德生活的基本保障。[1]因此, 道德源于生命, 以生命为基础。只有源于生命, 为了生命成长需求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 有根可寻的道德。

3. 道德影响人的生命发展方向

人的生命以自由自觉的实践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道德与生命不是一种单向度的本末关系, 而是双向度的互利关系。道德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不仅来源于实践, 而且又要回归于实践, 指导和支配人的行为实践;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 是主体满足自身精神需要的价值追求, 它关注的问题是人的价值、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个人对他人与社会的态度、个人的责任和对人生理想的选择等。同时,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并不只是作为内在的品性存留于个人的精神世界之中, 更重要的是作为行动的理念, 彰显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 成为个体生命的积极行动。[2]从这个意义上说, 道德使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超越自然肉身的存在, 成为一种德性的价值存在, 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生命发展方向, 使生命存在呈现出不同样态, 异彩斑斓, 于五光十色中透出生命的光芒。

二、生命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失落

1. 强制的规范灌输

一般情况下, 个体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知、情、意、行”四要素的协调发展。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把道德教育等同于传授道德规范知识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种从外部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只能使学生暂时性习得这样那样的道德条目, 一旦脱离了学校老师的监管, 或许那点道德规范也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何谈它的道德教育作用、何谈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这种封闭、单一、强制的道德教育, 使学生服从和接受某种固定不变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并塑造与之一致的道德行为习惯。致使学生的个体生命受到统一要求的束缚而被压抑, 何况在大多数情况下外在的规范都没能转换为学生自由自觉的行为。不论个体是否意识到, 他们都被成功地挡在了“自由大门”之外, 因而抹杀了生命发展的多样性。[3]这是我国教育的悲哀。因此, 势必要转换教育观念, 把教育从外而内的“强制转化”德育模式变为学生自由自觉的从内而外的“内化”模式, 把道德品质的养成变为学生个体生命自由自觉的活动。

2. 教育与生活的割裂

目前, 我国教育与生活的隔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内容与生活相脱节, 远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二是以成人的世界代替儿童的世界, 失去了儿童当下生活的关注;三是教育中缺乏生活气息, 使教育丧失了生命的活力。[4]儿童沉湎于知识的殿堂, 在科学的世界中遨游, 学着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诸种高深知识。同时, 还时不时听着教师谆谆教导——“知识就是财富”, 让天真灿烂的儿童失去了应属于他们的学校时光, 教育离鲜活的生命世界相去甚远。不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是教育赖于存在的基础。离开了生活这个栖息地, 学校道德教育便失去了生活给予的天然教育素材, 学生便失去了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机会, 生命因此得不到完整的滋养。恰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的那样:“在一个世界里, 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 它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5]

3. 主体地位的错乱

在应试教育仍然盛行的当代, 教育教学过程更多的是围绕高考这支指挥棒运作, “教学”的过程纯粹成了“教”的过程, 忽视了学生“学”的自主性, 学生成了知识的傀儡, 大脑成了学生储蓄知识的容器。这种片面强调智育、轻视体育、美育和德育培养的教育, 忽视了学生的生命需要, 势必破坏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平衡, 从而培养出的只会是畸形的“怪物”。时代的要求强烈呼唤教育重新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教师与学生“主体———客体”关系模式下形成的是单子式的主体, 教师是改造者, 学生被异化为改造的对象, 泯灭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压抑了学生生命的自由、自主、自尊。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是主体”的错误理解, 忽视了生命个体的共在关系和交往关系。“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 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6]为此, 我们应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的关系模式, 教师和学生作为相互平等的主体, 教师亦是学生, 学生亦是教师, 打破单向度的施教与受教, 注重道德主体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强调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相互教育以及受教者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 教育要视学生为自我认识、发展以及完善的主动者, 更要把学生视为独立的生命体,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升生命的质量。

三、生命视角下的学校道德教育

面对传统道德教育“人学空场”的现状, 必须使道德教育返朴归真, 实现生命的回归。因为人是道德的主体, 道德是人的生命展现形式。道德教育应该是生命的教育, 是尊重生命的特性, 提升生命的善的价值的过程。[7]为了使我国道德教育走出困境, 应变“无我”的道德教育为“有我”的道德教育, 变德育过程的外部灌输为价值引导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变重学生道德认知发展为“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让学生融入生活, 直面生活中的问题, 而不是隔离生活, 在知识的“真空”中进行。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主体间性原则。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 变传统“主体———客体”关系为“主体———主体”关系, 消除学生客观化的弊端, 走向彼此间的沟通、交往与对话。“人生而平等”, 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事实, 为学生生命的完善提供可能。为了培养完善的生命主体, 凸显生命的灵动, 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主要应做好以下两点:第一, 建立合理的师生观。这需要对教师与学生重新定位: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经师”, 还是育人的“人师”;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 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师生彼此平等, 彼此尊重, 突破纯粹的“授受”关系, 结成朋友伙伴关系, 是学生生命走向完善不可或缺的前提。第二, 改变传统德育“灌输”模式。道德知识的外部灌输导致出现言行不一的“伪君子”是常有的事, 可见, 知识的获得并不等于学生品德行为的养成, 应把道德知识的学习变成学生自主的需要。因此, 要打破传统的课堂式德育灌输模式, 纵横时空, 因人而异, 针对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适时、适地而教。

二是生活化原则。强调引导学生接触当下的现实生活, 走向未来可能的美好生活。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着诸多与生活割裂的现象, 例如, 德育内容的抽象化和政治化, 不切合学生实际、远离学生生活现实。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做到教育与生活的融合。从人类发展史来看, 教育产生于人的社会生活中, 源于人的生活的需要。离开了生活, 教育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这就对教育提出了要求, 明确道德教育的真实“意图”, 它不是为知识而知识,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满足当下的生活需要, 是为更好的生活做准备。但须补充的是, 这个生活不是物质生活, 而是指学生的精神和思想意识境界。同时, 道德教育要避免流于书面和形式, 应走出书本, 走出课堂, 直面生活, 直面人的问题, 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事作为现成的教材, 让我们的教育走向真实, 面向学生鲜活的生命世界, 为学生生命的领悟、感动、超越提供契机。

三是体验性原则。强调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共进。知是基础, 行是关键, 情和意是使知向行转化的催化剂。正是由于情和意的加入, 为学生道德行

高教论坛·2009/8

为的养成提供了可能, 是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基础。因为道德知识是外在于人的, 要从外转向内, 必须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 只有出自真心诚意的行为, 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才称得上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引导、启发工作, 善于发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适时激励、引导生命的触动, 做一名尽职尽责、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师”。同时, 使用有效的教育手段, 结合德育内容创设适宜的德育情境亦很重要。

综上所述, 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是主体的、生活的、体验的道德教育, 它以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为目的。有鉴于此, 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 学校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现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回归:

1. 加强教师生命素养培训

师生互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占据大部分时间, 因而教师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尊重, 关系着生命教育的成败, 毋庸置疑, 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 重视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的生命素养, 是克服目前生命教育困境的突破口。[8]加强教师生命素养培训, 应从两个角度加以把握:第一, 培训应针对所有教育工作者。因为“教书”和“育人”同等重要, 不能截然分开, 任何一位教师对生命的关注和认同都至关重要。第二, 对生命的关注, 不仅是针对学生, 亦针对教师自身。不仅要注重培养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关注, 同时还应积极引导教师关注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念, 是做好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 因此, 关注学生和关注自我生命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 充分挖掘校内外道德教育资源

偏于一隅的道德教育, 将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 因而整合利用校内外道德教育资源, 有助于学生道德生命的完整、健康发展。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在其中习得知识、接受教育, 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地方。然而, 人应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 离开了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实生活世界, 便成了一个抽象而不能适应社会的人。生活犹如“空气”和“水”为学生成长提供养料, 就犹如鱼儿离不开水一般。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专设的德育课程或渗透于其他各科教学之中, 道德教育还应跨越学校的藩篱,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道德教育契机。挖掘蕴含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开放的道德学习环境, 把教育融于校内外生活的方方面面, 丰富和充实我们的德育内容和途径。

3. 开设道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体验是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重要形式, 离开了参与实践, 道德或道德教育将是不切实际的、没有生命力的。因此, 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但应该注意的是, 道德实践活动不应局限于校内, 校外实践活动更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 它是校内实践活动的重要补充。在校内, 教师可根据德育目标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 为学生道德成长营造适宜的德育环境。如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等载体开展教育。在校外, 教师要做好选择工作, 充分利用和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蕴含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如可利用传统节日活动、纪念活动等载体, 在教师的指引下习得其中的道德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近生活去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刘淑娜.论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48-49.

[3]刘坤.关注生命:道德教育的原点[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6 (10) :51-52.

[4][7]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48, 233.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2.

[6]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253.

6.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研究综述 篇六

( 一) 价值层面

1. 学校道德教育自身价值受到质疑

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地位下降, 呈现边缘化的趋势。鲁洁认为当代指向外部世界、客体化知识学习的变异教育使得学校道德教育被判定为 “无用”的教育。另外, 杜时忠认为随着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和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影响力的增强, 学校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 “去中性化”的态势使学校道德教育的优势式微。

2. 学校道德教育面临价值论困惑

现代化背景下, 面对各种不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学校道德教育在应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论方面, 存在巨大困惑。冯永刚认为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弱化了社会的主流道德价值, 青少年面对多元文化的道德, 选择难度增加, 同时, 科学创新精神也对道德的核心提出质疑; 另一方面, 刘丙元认为学术界各种价值理论蓬勃发展, 各种 “价值”概念各执一词, 给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困惑和挑战。[4]另外, 学校道德教育明显工具化、政治化。

( 二) 内容层面

1. 学校道德教育仅停留在规范层面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是模糊了道德教育和规范的关系, 将道德教育的内容等同于外在的知识和规范。鲁洁、易连云等学者认为学校德育仅仅局限在道德规范教育范围内。这一方面使得内涵丰富的道德停留在低层次的规范上面, 成为外在于人的东西, 造成了人与道德的悖离与异化。另一方面使学校德育在目的、方法上发生偏移, 影响道德教育实际效果。

2. 学校道德教育层次定位模糊

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层面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不同学段中内容分层混乱, 衔接不当。易连云认为, 长久以来, 我国学校德育的层次定位模糊甚至存在倒挂现象。胡昂也指出大学与中学学校道德教育内容衔接性不高, 不同阶段的德育衔接工作上位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 学段间的道德教育不具备连续性与完整性

( 三) 方式层面

叶飞认为学校道德教育本是以建设道德的人与道德的生活为主要目标的, 但是自身在方式上常陷入反道德的泥潭之中, 比如价值强迫、道德灌输等等。这些反道德现象, 不但无法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反而形成了对学生的控制。

在组织方式上, 学校配备专门工作者, 开设专门课程, 这种专门化的做法, 等于区分了专门的德育教师和从事非德育工作的教师, 与道德教育初衷违背。同时, 学校道德教育往往采用大班授课, 为规范管理。在教育方式上, 学校以 “灌输”与 “强制”为特征的传统的 “授———受”方式, 存在着巨大问题。在学校道德教育中, 教师作为权威代表者的教育者, 易形成德育对象的 “奴性道德”或 “听话道德”。另外, 这种模式往往忽视道德领域内人们对道德概念理解的复杂性, 忽视人的道德主体性。

( 四) 实践层面

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原因的分析上。陈桂生认为学校道德教育时效性低的问题在于目标过于理想化, 无法被个体内化, 学校的高期望将学生应然的德行和实然的道德行为割裂。高德胜、郑富兴认为受教育者、教育者与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割裂, 而许峰华和杜时忠则认为德育目标过高只是德育低效的表层根源, 而 “道德人”假设才是传统德育时效性低迷的深层根源, 另有学者提出了德行成本这一研究学校德育低效的新视角, 曲正伟、杨颖秀认为实施道德行为需要付出德行成本, 而德行成本过高是我国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学校道德教育制度失真, 管理不当是学校德育低效的另一重要原因。刘丙元、刘超良认为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存在失真问题, 主要表现为形式化、短期化、残缺化三个方面。在学校饱受道德教育效力低下的指责下, 喻学林认为实效低不能单方面责怪学校, 实效低下是由学校德育自身的有限性造成的。学校德育的有限作用决定了学校德育只能在一定条件下, 在一定层次和水平上对个体品德进行培养, 对个体的社会教化只能起引导而不是决定作用。冯文全也认为学校德育时效性不高的原因既有来自作为制度化教育的学校本身, 也有来自社会与生活本身的负面影响, 因此, 不能把青少年品德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全部归于是学校制度化教育的失败。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我国社会文化渐呈多元趋势, 学校道德教育也在此大背景下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多元化、现代化的冲击, 众学者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其改革出路的思考这两大方面。为便于梳理相关内容, 笔者主要从学校道德教育实践角度入手, 对近十年来我国相关核心期刊进行梳理, 综述众学者在该领域的学术见解和最新进展, 以供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改革参考。

关键词: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困境

参考文献

[1]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征[J].教育研究, 2005, (12) .

[2]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 2009, (08) .

[3]冯永刚.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应答[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 (02) .

[4]刘丙元.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应坚持的价值论[J].全球教育展望, 2010, (03) .

[5]胡昂.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性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07) .

[6]叶飞.论道德教育中反道德现象的发生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08) .

[7]冯建军.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J].上海教育科研, 2005, (01) .

[8]李西顺.我国德育范式的特征及转型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24) .

[9]孙俊三.从说服到沟通:当代德育模式的新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 1996, (06) .

[10]陈桂生.关于“德育”活动的运行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 2005, (04) .

7.谈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七

关键词:卫校,道德教育

卫生学校是培养医护人员的摇篮, 所以, 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成了为医院培养合格医护人员的基础。

任何国家、民族、企业都有精神支柱, 卫生学校同样如此。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校精神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文化理念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学校精神, 既是学校的外在精神形象, 也是学校的一种精神品牌。

卫生学校的道德教育重点应放在教师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以及“患者至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培养上。

卫生学校要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学校是个小社会, 在这个小社会里, 也有许多工作。从大的方面讲有教学、思想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等, 具体到工种和岗位就更多了。这诸多职业的共同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所以教师的道德是学校中最重要的, 也是最核心的职业道德。

一、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古往今来, 人们对教师用过许多美好的比喻。有人把教师比成红烛——毁灭了自己, 照亮了别人;有人把教师比成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对这些赞誉, 教师确实是受之无愧的。因为红烛也好, 春蚕也好, 都赞扬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在中国历史上, 教师从来不是富裕的阶层, 他们一直是在清苦和贫寒的条件下坚持工作。这种安贫乐道的品质, 被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传承到今天。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值得发扬的道德风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一个教师只有把为别人作出贡献视为自己的最高享受, 他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正培育者, 才能造就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对教师来说。他们的最大幸福, 莫过于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才, 并且希望学生都能超过自己。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扬雄在《法言·学行>篇中也说:“师者, 人之模范也。”古人这些言简意赅的话, 都是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教师为人师表, 就是自己的一言一行, 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成为“直观的教科书”。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不弄虚作假, 不欺上瞒下。在工作上为人师表, 就是要不怕困难, 敢挑重担, 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就是要有精神和实践能力, 不墨守成规;就是要虚心讲学习, 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不争功诿过。在言谈仪表上为人师表, 就是语言要文明, 摈弃不良的语言习惯, 要讲普通话;举止要端庄, 行为要潇洒, 不亢不卑, 落落大方;就是衣冠要整洁, 神态要自若, 不装腔作势, 不矫揉造作。总之, 教师的所有行为都要规范。有副对联写得好:“学校无小事, 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 处处是楷模。”

三、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严爱统一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 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 但是对学生的爱, 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 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育上, 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效果。

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 首先要对学生倾注一片爱心, 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满腔热情地教育学生。但教师对学生只有爱是不够的, 还必须严格要求。教师越是爱学生, 就越是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百花园中的园丁, 只管浇水、施肥是不够的, 还必须剪枝和除虫。教师对学生缺乏严, 就不是真正的爱。只有做到严与爱的统一, 才是真正的爱学生。

四、要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作为教师, 必须天天学习, 天天进行再教育, 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必须努力学习, 尽量做到一专多能, 博学多才。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 自己必须有一杯水、一桶水。有人曾经这样说过, 教师不是演说家, 但要有演说家滔滔雄辩的才能, 因为天天要讲课;教师不是政治家, 但要有政治家的气度和组织能力, 因为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教师不是作家, 但要有作家的写作水平, 因为要教学生写文章;教师不是运动员, 但要有运动员的体魂, 因为要组织学生的体育活动;教师不是书法家, 但要有书法家的技能, 因为要教学生写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教师不是社会活动家, 但要有社会活动家的修养, 因为要同社会上的多种人打交道……

8.道德课堂下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篇八

国家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已近10年, 新的课程标准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为体育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广大体育教师为学习和寻找适合体育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 始终站在学校体育教学变革、再造的高度,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 致力于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堂建设, 在实践中探索, 在研究中提高, 在反思中发展。体育课堂改革成为课程改革的中心, 除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的改革之外, 人们似乎还感觉到所有这些还不是课堂改革的全部, 基于这些, 郑州市提出构建道德课堂, 提升师生生命质量这一命题。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之处, 但是在细细的品味之后, 觉得大有文章可做。作为高中体育课堂的构建, 虽然还在探讨之中, 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道德课堂的提出为体育课堂改革又多了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因为, 道德课堂的提出是源于我们在课堂改革中道德的缺失, 不道德和反道德的一种教育主张。因此, 道德课堂的提出为我们体育课堂改革的不断完善增加了新的元素, 成为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教师, 学生的成长在教师, 为此, 构建体育道德课堂不仅是对郑州市提出的道德课堂命题的贡献, 更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的充实和补充。体育道德课堂不是教学方法和手段, 更不是教学内容与目标, 它是一种理念, 是一种教学规范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反映。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逻辑法等方法。研究过程中阅读了大量国内与本文相关的文章和资料, 经过筛选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体育道德课堂的理念和概念

体育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 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的生态课堂, 是合目的、合道德、合规律的学校教育理念。体育道德课堂是一个鲜明新颖而又严肃厚重的教育概念, 一个很有现实针对性和导向性的教育课题。它一针见血地指明了现在许多体育课堂的弊端, 这些弊端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与教育本来的任务、宗旨、目标相背离, 从而使天真活泼的学生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变成了喜欢体育不愿意上体育课坏学生。体育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 指导学生通过身体练习达到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掌握动作方法、增强体质的教育过程。体育属于操作性技能教学, 与其它学科有着质的不同, 除了与其它学科所共有的品质外, 还有着自身的特性。因此, 体育道德课堂的真谛在于使学生的身体活动强度和量达到最佳, 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指导应贯穿到学生练习过程中, 教师讲的再好、动作完成的在完美都不能附身与学生, 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练习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2、体育道德课堂的基本特征

第一, 体育道德课堂是人本的。它是以人为本, 而不是以学生的练习多少为本, 它敬畏学生生命, 尊重学生人格, 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它把学生本身当作目的, 而不是当作工具。第二, 体育道德课堂是“尊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是指事物运动的根本规律, 体育课堂教学也必须遵守学生年龄、性别、体能和身心成长及认知规律, 在课堂上教师使用一个标准、一种练习、一样的模式和要求, 是背“道”的。第三, 体育道德课堂是“贵德”的。老子提出“尊道贵德”的思想, 德, 首先指人的立身所遵循的行为准则, 即品格和品德。第四, 体育道德课堂是展现“师德”的舞台。作为教师应该以智教人、以德感人、以体育人, 用自身的心智把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 引起学生的共鸣, 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 创设学生之间互动的环境。

3、体育道德课堂的内容

体育道德课堂由师德和学德组成。其中师德包括:对教学的设计、讲解示范、组织练习、方法手段、运动量与强度、师生互动等。学德包括:对体育学习的态度、独立练习的能力、与同伴合作的能力、遵守课堂常规的程度等。体育道德课堂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更重要的是使整个课堂教学都要合乎道, 至于德, 以合乎道的途径, 至于德的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秉承道德的准则,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 使学生在体育习练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 在得到学业的同时也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4、体育道德课堂的行为表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行为表现、组织教法、措施手段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规范诙谐的语言组织、优美轻盈的示范动作、丰富多彩的教法手段、富有变化的组织措施、积极交织的互动场面、整洁朴实的教态仪表、合理科学的运动强度、耐心细致的纠错辅导、共同掌握的技术动作、高效低碳的道德课堂等, 都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不应带有任何个人色彩, 既要建立三维的教学目标, 又要创建道德的课堂。

5、体育课堂的道德缺失

缺失一, 不备课, 不写教案。当今的体育教师不写教案的大有人在, 待检查时补写, 造成上课无计划、无目标, 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缺失二, 把握不住教材难度。随意性大, 只教只教会的, 把体育课看成活动课, 形成集合站队跑跑圈, 学生活动教师站一边的态势。缺失三, 讲得多练得少。体育课教学历来讲究精讲多练, 有的教师只怕学生听不懂, 讲的时间占去大半节, 学生兴趣索然。缺失四, 大强度, 大运动量。缺少练习形式的变化, 一味追求课的密度, 把学生当成无知的动物, 使学生机械的重复某一练习。缺失五, 组织手段程序化。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通用一种手段方法, 上什么样的课同用一种组织形式, 集合、站队、跑步、做操、讲解、示范、练习、纠错、放松、下课。时间长了学生形成一种定式, 不用教师指挥学生就能够机械性的完成, 学生认为总是老一套, 这是教师循规蹈矩的结果, 也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法、逻辑法等, 旨在对体育课堂教学道德的缺失进行研究归纳, 提出体育道德课堂这一鲜明新颖而又严肃厚重的教育概念。研究表明, 体育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 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的生态课堂, 体育道德课堂是人本的、尊道的、贵德的和师德的。列举出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十大缺失以及体育道德课堂的五个基本特征, 构建体育道德课堂的三个基本过程, 对体育道德课堂实践的五个步骤, 以及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等。

上一篇:《曾国藩家训》读后感下一篇:保研一分钟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