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干部考察报告

2024-10-23

企业干部考察报告(精选10篇)

1.企业干部考察报告 篇一

选拔干部考察报告范文篇(共2篇)

1.选拔干部考察报告范文篇(一)

2.选拔干部考察报告范文篇(二)

选拔干部考察报告范文篇(一)

xxx新提拔干部考察报告-考察报告

该同志在乡工作多年,先后从事过司法、办公室、团委、计生工作,知识面宽,阅历和经验比较丰富,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不断线,争做学习型干部;坚持创意不减劲,争做创新型干部;坚持工作不放松,争做勤政型干部;坚持自律不动摇,争做廉政型干部。近年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先后被上级业务部门授予“市新长征突击手”、“市计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政治敏锐性强,思想素质高。能一以贯之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习知识面宽,对时政、法律、知识、英语、计算机等理论有一定研究,学习方式多,善于和敢于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自己学,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增进自己的知识,胆识和见识,学习形式活,能自觉参加组织活动集中学,挤压业余时间自己学;读书看报天天学,结合实际专题学。能运用所学理论和业务知识指导办公室、团委、计生工作,起到了武装思想,指导实践的效果。

该同志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泼辣干脆,处事果断,勤于调查研究,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解决难题。从事计生工作,她能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做通群众工作,形成计生“大合唱”;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和调查研究能力,善于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让计生政策家喻户晓;勤于深入家庭,讲政策,作动员,晓事理,帮育龄妇女;能将分管工作融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觉讲政治,精业务,促工作,保大局。能有效组织开展治理服务工作,多年来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绩促人,以身带人,开拓了计生工作新局面。有较强的亲和及融通能力,能与同志打成一片,与工作扎成一堆,与群众密切联系,寓治理于服务之中。

该同志敬业精神强,工作有闯劲,有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开展各项工作都有声有色,成绩显著。为推进计生协会工作,她能结合上情,调研下情,在村开展“三三制”试点,取得很大成绩。市区分别在乡村召开现场会推介经验,目前在全乡推广的该工作有效的促进了全乡计生工作。为更好地服务育龄妇女,她在全区首创“静静话室”,为育龄夫妇提供平台,接受计生服务,融通夫妇感情,在群众中反响强烈,这一创新引起市重视,新闻、城区报道专题推介了这一创新做法。为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她组织计生干部深入学习上级精神,研究全乡实际,制定了“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部门拉动”思路,着力在新的套路、进的门路、活的思路上做文章,创新了该工作,一方面全乡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有声有色有味,获得群众赞誉,同时也引来省计生委关注,专题到乡调研,将做法全省推广。流动人口治理是难题,她积极争取支持,在村开展“流动人口综合治理”试点,后在全乡铺开,引起广泛关注。今年

月,省计生委主任施中传、市计生委主任,一道专程到

村调查研究,解剖经验。开展优质服务是计生主题,她能融通治理和服务,以服务促治理。该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今年

月还代表全区接受市优质服务专题调研。计生工作,难就难在做人的工作难。她善于发挥“典型带路”工作,发掘扶持出了全国优秀中心户长,带出了一批优秀中心户长,协会会长,一批计生专干,带出了计生工作新成绩。该同志能创新工作业态、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形势,连年将全乡计生工作推出

。今年

月,市计生委综合计生工作,选点

检查,非常满足。全乡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治理工作均获满分,创新出成绩。近年来,乡计生工作年年被区评为先进,年年被市评为先进。全乡婚育新风进万家、计生协会工作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

该同志为人公道正派,作风深入扎实。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坚持“三严四自”,严格要求自己治理办公室人员;能严格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筑起防腐拒变大堤,严格廉洁自律。对全乡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坚持,带头落实,带领干部务实。能按照党员标准,切实履行权利,认真服务义务,一直被全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乡党委认为,该同志各方面条件成熟,符合提拔要求。

选拔干部考察报告范文篇(二)

xxx,男,汉族,xxx年xxx月出生,xxx人。xxx年9月至xxx年7月,于xxx学习,全日制本科学历;xxx年7月参加工作工作至今,任xxx政府办公室科员。201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政治立场坚定,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历次全会精神和胡锦涛等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定性和鉴别力,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工作中,牢记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起到了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扎实敬业,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能够很快进入角色,不怕苦、不怕累,虚心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协助主任开展工作,基本做到了目标明确、流程规范。通过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及时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保证了办公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实践证明,该同志具备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知识水平。

十分注重学习,一直把学习作为解放思想、拓宽知识的有效途径;把学习作为破除常规、创新工作的重要武器;把学习作为增强团结、多出成绩的有效手段。通过学习提升现代知识素养;通过对国家政策、法规、文化、科技等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管理能力得以提升,增强了提纲挈领、把握全局的能力。

四、作风严谨,严格遵守各项组织纪律。

该同志在生活中,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努力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以来没有出现违纪违法行为。

希望xxx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xxx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办公室主任办公会议研究,拟任xxx同志为县政府办公室xxx。

2.企业干部考察报告 篇二

一、“铜易新”的名号,是创新思维的凝结

“铜易新”,不是铜,也不是铜制品,是这家创新型文化办公用品有限公司的名号,也是这家民营印刷企业的“国家商标”。

近些年来,经过长期的努力,“铜易新”终成正果。如今的“铜易新”同时拥有印刷行业的四个“国”字号:国家专利———“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证书号:ZL2001.20177442.5);国家商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2013年4月25日受理通知书认定“铜易新”为国家商标;国家条码———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013年9月9日颁发“物编注字第432944号”《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厂商识别代码:69236153);作为印刷行业的“国标起草单位”,公司总经理董远胜先生以“起草组专家”的身份,从2014年开始,连续两年应“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邀请,参与起草了《纸质印刷产品印制质量检验规范》《数字印刷、喷墨印刷图像质量属性的测试方法》《绿色印刷产品合格判定准则第二部分包装印刷品》三项“国家标准”。在不长的时间里,“铜易新”拥有如此创新业绩,令全国同行刮目相看,动力何在?从根本上说,动力源于创新。

对于创新,笔者认为,当有多方面的理解。别人没说过的话我说了,叫创新;别人没做过的事我做了,叫创新;别人没想过的问题我想到了,也叫创新。有些产品的出现,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量、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从而树立了、巩固了企业的竞争地位。有些创新甚至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技术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但是必须了解,创新首先在于不满足于现状,具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意识,创新往往让结果不意而得,倒不一定必须是全新思考的结果。有些旧有什物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改造一下,旧的东西以新的切入点展开,投入总量不变而结构改变,从而其体量、质量发生质变,也叫创新。

考察铜易新的创新实践,我们归纳为如下四点:整合认知、改变现状、调整结构、放大效应。“铜易新”项目研发人董远胜因不满于档案袋开启闭合的现状而改变,将铜扣与自带背胶的粘扣材料同纸质办公用品相连接,让其承担传统档案袋的器眼加线绳的开启闭合功能,从而成功解决了自东汉后一千多年来,纸质档案袋开启闭合不便、线绳容易损毁、制造工艺烦琐的问题,意义深远。

何谓“铜易新”?这一创新发明成果何以命名“铜易新”?在采访了成果发明人、公司总经理董远胜先生之后,本文试求解读。

“铜”,是这一创新思考的起点。“铜易新”以“铜”开头,反映了发明人董远胜开始思考这项革新时的心路历程:全程离不开“铜”。让董远胜最上心的是档案袋上的那个金属器眼,虽然说不上高科技,可是,似有洁癖、爱美求美的董远胜总是为此反复思考:怎么让它不生锈,更牢固、更美观?“铜”?或者“镀铜”?也许是档案袋的既成事实纠结于他,也许是年幼在兴山纸坊坪感受的传统造纸业工艺纠缠于他,他思考的方向总是离不开“铜”。如今,董远胜已经解决了纸类用品封口的技术问题,取得了纸品粘扣专利成果,得到了国家和消费者的认可。董远胜回顾这段创新历程:思考的起点离不开“铜”,革新的成果远远超越了“铜”,为什么不以“铜”开头来记录这一段傻乎乎的思索历程?

“易”,是这一创新发明的目的。任何革新、发明、创新的目的,总是要改变些什么,替换些什么,让事物从复杂到简单,变得容易操作,乃至“傻瓜”都行。“铜易新”将原档案袋封口开合使用的线绳、器眼、纸片,改为自带背胶的粘扣,留其功能,易其机关,从此资料存取,开合自如。档案袋乃至一系列纸质档案用品,其功能无非是资料存取之类,革新、发明的目的,就是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改变、置换、增加某些设置,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让其操作容易,开合方便。革新之后的铜易新,“容”出了全新的模样,“易”出来崭新的效果。铜易新:使用方便,顺势顺手,开合简单。

“新”,是这一创新发明的结果。在原档案袋基础上研制、开发的纸品粘扣专利成果“铜易新”,成功解决了自东汉一千多年来,档案纸品封口开合不便的问题。项目研发人董远胜获得国家专利后,顺势而为,锲而不舍地将专利转化为系列商品,获注国家商标“铜易新”第16类,分别于2014年7—11月期间,先后参展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中国(昆山)国际发明展,让档案纸质品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国内外消费者的面前,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新模式、新纸品,以“新”做结尾,故名“铜易新”。这一名号,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凝聚。从此,中国纸类办公用品从传统的粗放式向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产业化转变,消费群体可以使用统一、规范的纸质档案新产品,办公档案纸质用品从而进入崭新的时代。

我们相信,中国“铜易新”将一改一千多年来的办公档案纸质用品的历史,让“国字号”文化品牌系列商品造福于子孙,润泽于后代。

二、从中学教师到公司老板,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

“铜易新”的诞生,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创新成果发明人、公司总经理董远胜先生从教育战线、中学教师走进印刷行业,担任公司老板,也是一个偶然。

早年,董远胜从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后,回到故乡兴山一中担任英语教师。他凭着现代英语教育的专业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功底,把全部精力倾注于教学,他教授的英语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及同行的赞许,曾被评为1995年“全国优秀教师”。正当董远胜在高级教师的位置上得心应手、彰显师范的时候,他一位要好的同学创业急需,请求董远胜凭借自己的声望担保贷款支持他创业,在顾虑重重中董远胜最终接受了。不幸,朋友事业失利,董远胜因担保而陷入数十万元的债务纠纷,一家人生活从此跌入低谷。他当即商得家人同意,求得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支持、并同意,按国家文件要求,办妥了相关手续,董远胜来宜昌城区创办“宜昌培云校办产业服务公司通化印刷厂”,担任厂长。董远胜背负因替人担保的一身债务,白手起家,从接受散客打字复印开始,艰难创业。

当今任何企业立足,唯有创新,方能生存,方能发展。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颖性。创新思维是一种超常规的思维方式,求新、求异是它的一大特点。二是独特性。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在于它能独具卓识,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开战,也能够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的框框。三是多向性。创新思维的多向性体现在它善于从不同角度想问题,在一个问题面前能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多种方案,以扩大选择余地,能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质和量的某种因素,从而产生新的思路。从本质上说,创新思维是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方式,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也是多种思维方式的互补和有机组合。

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如今,董老师所欠债务已经还清,生活、工作都有了起色。在兴山一中工作的时候,他每年都要担任两个教学班的英语课和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他运用传统的治学方法潜心吸纳育人和备考涉及的新知识、新经验,收集了一沓沓资料,写下了一本本笔记。在主持编写教学参辅资料《英语目标检测试卷》时,从编辑校对到印刷厂排版印刷,董老师不放过印刷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在印刷厂观察档案袋的制造工艺,联系此前自己收集、保管资料的过程,他发现传统档案袋开启闭合全靠一根白线绳缠绕在袋面一个器眼固定的铜钱大的纸片上,诸多不便,诸多“不匹配”:一是“纸质包装”与“金属器眼”质地不匹配;二是“器眼粗糙易锈”与“文房审美氛围”不匹配;三是使用者“精心存档”的意愿与档案袋“粗放包装”的器物不匹配。

董远胜面对档案袋的三个“不匹配”,当时就试图改进:线绳能不能固定更牢实?器眼能不能替换为不生锈、不氧化的铜扣或者镀铜扣?数年后在董远胜自己经办印刷厂的时候,他就决心集中精力攻关档案袋的启合机关。经过暗扣、吸铁片等多项实验失败后,在不断的冥思苦索中,董远胜突然顿悟,能不能将服装上的塑料粘扣材料嫁接到档案袋而成为它的启合机关?整合认知,调整结构,几试几改,果然如愿,于是,创造出另一境界的“铜易新”。

一个人为某事纠结而终于能够豁然开朗,大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储备,不然,岂能一蹴而就?董远胜记得,他看过安泰主编的《高端人才特别训练丛书·思路对决》,这本书介绍过美国一个叫贝纳特的牧师创办的一所“穷人学校”,牧师引导学生养成创新思维有许多故事。

1983年,一位捷克籍的法学博士生为做毕业论文,对这所学校进行了近六年的调查欲寻求答案:五十年来,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为什么犯罪率最低?他设计了这样的调查问卷:学校教会了你什么?

调查共计收到3 756份答卷,其中,74%的答卷认为:学校让他知道了一支铅笔的用途。事情是这样的———学生入学的第一道考题就是“一支铅笔的用途”,大都认为,铅笔不就是写字吗?可是,经过牧师贝纳特的启发学生恍然大悟:

铅笔除了写字,必要时还能将它做尺子划线;还可以当礼品向人示好;当商品出售;演出时化妆;笔芯粉可以做润滑剂;削笔刀削下的皮块可以做装饰画材料;可以做成棋子儿;自卫的武器等等。总之,一支铅笔有无数的用处。

贝纳特通过对“一支铅笔的用途”进行分析和归纳,在总结这项活动时,力求让学生懂得:只要善于动脑筋,一支铅笔就有那么多的用途,那么,一个有眼睛、耳朵、手脚、大脑的人,更有无数的用途,并且,每一种用途都足以让我们生存下去。

这个调查让这位博士生深受触动,他决定放弃在美国当律师的机会,回国发展,后来成了捷克最大的一家网络公司的总裁。

这个故事让董老师久久难忘。

发明大都是奇特的,又往往是简单的,甚至是偶然的。董远胜在大学的时候,接触过卡耐基等发明家的著作,他从中了解到:人们观察猫掌、猫爪而发明跑步钉鞋;英国一工程师狩猎归来,从他身上沾满的草籽受到启发而发明了尼龙拉链;美国德伊尔橡胶厂的老板从面包发酵受到启发而联想到橡胶工业,终于发明海绵橡胶……

董老师突发奇想:衣服粘扣既然能粘连衣服,为何不能“容”“易”一下,换一下,让它粘连档案袋封口?正是这种奇特的“容”“易”“换”联想,诞生了“铜易新”。从而,实现了从中学教师到发明家、企业家的转变。

三、从传统工艺到现代品牌,创新是企业的活力源泉

从老师到老板,从传统印刷到产业化的国家品牌,董远胜不禁回顾了我国引以为豪的世界四大发明,回顾了印刷术的诞生。印刷术源自道家,活跃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期的毕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我国的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它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是知识广泛传播、信息普遍交流的基础条件。

查阅史料我们知道,单一的档案袋、档案盒,从东汉至今已经一千多年了,可是,21世纪的今天,市场上流行的档案用品虽然质地有变,诸如增加了布质资料袋、塑料资料袋,而与纸品资料相匹配的纸质资料袋、资料盒、资料夹等办公商品严重不足,即使偶有出售,传统档案袋、档案盒封口机关的弊端依然存在。这一小小机关是“人人觉得不便、人人视而不见”的普遍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不显山、不露水,是制约纸质档案办公用品发展的技术难题。对于这一封口机关的现实,董远胜决心改变,经过暗扣、吸铁片等多项试用后,终选铜扣加塑料粘扣材料而成功地解决了纸质档案袋启合自如的问题。“铜易新”诞生以后,纸质档案办公用品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得到改进,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拓展了纸质档案办公用品的市场。

“铜易新”及其系列产品虽是一项小小革新,但在全国印刷行业的有识之士看来,这一发明是对印刷行业相关传统技术的“颠覆性突破”,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的全新产品。用当今使用率颇高的词汇来表述,就是让改革从“供给侧”入手,从而步入阳关大道。粘扣式资料袋、资料盒、资料夹系列商品,改变了传统印刷行业“客户订单、来料加工”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激发了消费者强烈需求,为人类办公、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发掘出中国纸质办公用品的巨大使用价值,拓展了行业领域新的发展空间,为中国印刷企业转型升级、联盟发展创造了条件,系列化、标准化、产业化、商品化生产项目联盟实施后,传统印刷企业业内的机器设备竞争、商品价位竞争、人际关系竞争等一系列无序竞争,将得到有效改善,印刷行业企业将步入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铜易新”诞生后,先后获得一系列奖项:2014年7月获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奖;2014年11月获中国第八届国际发明“银奖”,同时获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科技厅第三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被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誉为“纸类产品领域革命性发明”。

2014年12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复函董远胜:“您着眼市场需求,致力产品创新,做了大量工作,值得广大印刷企业学习。你公司的发明具有创新性、新颖性,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希望您能够继续把这个系列产品做好。”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肯定是中肯的,预测是正确的,“铜易新”决心按照国家印刷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要求,凭着四个“国字号”,凭着执着的拼搏精神,将与联盟行业企业一起,引领中国纸类用品进入标准化、商品化、产业化新时代。

铜易新发展的活力源泉是创新。我们相信,印刷行业的改革从供给侧拓展,“铜易新”一定会开辟出一片崭新天地。

摘要:“铜易新”是一家生产文化办公用品的印刷企业,经过一度蛰伏,如今同时拥有印刷行业的四个“国”字号:国家专利、国家商标、国家条码、印刷行业的“国标起草单位”。在不长的时间里,“铜易新”能够取得如此业绩,其活力源泉是创新,即整合认知、改变现状、调整结构、放大效应。

关键词:国家专利,国家商标,国家条码,国标起草单位,铜易新,创新思维,创新人才,现代品牌

参考文献

[1]安泰主.高端人才特别训练丛书·思路对决[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百家出版社,2001.

3.改进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 篇三

一、改进考察的方式方法

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对干部“德”的考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都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以及被考察对象“德”的要求、考察办法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对被考察对象,要“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这是非常具有时代针对性的规定,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同样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由于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社会交往的空前便利,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不断扩大,日益复杂,并呈现出交叉性、隐蔽性的特点,考察干部“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拓宽考察途径,改进考察方式方法,以便全面、深入、准确地得出考察结论。

第一,拓展考察途径,做到“五进五看”。干部考察工作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考察对象的知情者来了解考察对象,如个别谈话、民主评议等,这是最基本的途径;二是采取适当方法直接对考察对象进行观察、测试,了解其素质、能力、行为表现,如考试考核、情景模拟以及听取个人汇报等,这是最直接的途径。基本途径坚持了群众路线,体现了“群众公认”的原则;直接途径维护了个人权利,体现了“个人评价”的认知。江泽民指出:“把群众路线坚持好、发扬好,这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从理论上讲,两个途径的结合已经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出被考察者的基本情况。但是,在实践中,考察对象的选择往往具有主观性、有限性,因此对被考察对象的认识和评价也具有不确定性、片面性。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和把握高校干部“德”的表现,最好要做到“五进五看”。(1)进入单位,看干部的现实表现。通过到上级领导、所在院(系、科室)干部中进行深入考察,全面了解被考察者的职业道德表现。(2)进入社区,看干部的社会表现。通过进入干部居住的社区,走访社区居民,广泛了解干部在社区生活中能否与社区居民和睦相处。(3)进入家庭,看干部的家庭表现。通过深入干部家庭,与其家人面对面进行交谈,了解干部在家庭中是否具有尊老爱幼等家庭美德。(4)进入原单位,看干部的历史表现。通过深入干部原工作单位,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谈话的方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评价意见,了解干部的一贯道德表现。社会普遍现象是:干部在其位,下面处处是表扬、赞歌;干部离职,广大教职工往往能畅所欲言,成绩、问题一起讲,掌声、骂声一起响,反映出的情况公信度比较高。(5)进入“个人思想”,看干部的自我评价。通过与被考察者面对面交流,或查阅他们过去的思想工作总结,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认知、自我评价和行为表现。

第二,完善考察方式,做到“三公开三明白”。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在干部考察中,过分强调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扩大了保密工作的范围,使干部考察工作有了神秘感,而失去了神圣感,进而脱离了群众。胡锦涛曾指出:“要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扩大广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严格遵守干部选拔的规定和程序,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切实防止和纠正考察失真、‘带病提拔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在回答“历史周期律”疑问时,也认为民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加强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更应该走民主的道路,让师生员工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1)公开考察程序,让师生员工明白“怎么办”。考察程序一旦确定,就应该通过正当途径向师生员工公开,让他们知道有意见、有想法向谁反映、如何反映。(2)公开被考察者的资料,让师生员工明白“是什么”。现实考察工作中,许多师生员工都不太了解被考察者的真实情况,即使参加测评也只能是凭着感觉“画对钩儿”,失去了考察的真实意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公开被考察者的个人资料,让师生员工真实地了解被考察者,有针对性地作出判断。(3)公开考察结果,让师生员工明白“怎么样”。现有的干部考察公示,仅仅是公示被考察者的基本履历和拟任职意向,并不能全面反映被考察者的组织意见。要走出“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怪圈”,防止出现“暗箱操作”的弊端,关键是要将师生员工的意愿真正体现到干部考察的全过程。

第三,改进考察方法,做到“四利用四突破”。尽管在哲学、科学及生活中,人们对“方法”有不同的解释与定义,但在一般意义上,方法无非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如要获得对被考察者“德”的全面、深入、准确的考察结论,必须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1)利用考试,突破抽象评价。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求高校干部必须加强思想道德理论学习,通过适当的考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被考察者是否真学、真信、真用科学理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从而避免在考察中出现“抽象评价”的现象。(2)利用多项目测评,突破内容简单化。当前对干部的群众测评,多数是针对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设计几个等次,参加测评的师生员工只是在相应的等次作出选择,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测评问卷的设计上,应该丰富内容,增加细化项目,让师生员工作出更加富有针对性的选择。(3)利用历史资料,突破时间局限。这是借助档案、群众来信、学习笔记、考核鉴定等资料,对干部的“德”进行了解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干部的历史档案,更能够客观反映干部发展轨迹和“德”的一贯表现,因此可以充分利用。(4)利用现代技术,突破有限范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明显,具有来源广、覆盖面大、影响力强的优势,能够快速、方便、全面反映干部“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的情况,也便于群众反映真实的情况。利用好网络,就可以进一步突破时空局限,更能够真实地得到师生员工的意见。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干部考察中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等数据,按照科学实验中的“双盲”原则,客观、公正、迅速地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对考察结果的影响。总之,干部考察范围应由原有的平面型向立体型转化,不仅要重视对被考察对象工作情况的考察,同时也不应忽视其在思想、生活和社交中的表现;不仅要重视被考察者身边人的意见,同时也不应忽视其他师生员工的意见;不仅要重视他人的评价,同时也不应忽视被考察者的自我评价。也就是说,要通过被考察对象的自我评价、群众评价、领导评价等上下、左右、前后多层次的评价以及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等多维度的反映,立体地透视被考察对象,以求获得客观准确的考察信息,以便形成基本准确的考察结论。

二、正确处理考察过程中的五个关系

尽管高校干部的“德”很重要,但是“德”本身具有不可定义性的特点,“德”的内涵与外延可以体认却难以把握;尽管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很受重视,但是考察的方法和标准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考察的角度和尺度也难以确定。这就给考察下结论带来了难度。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针对干部选拔任用问题,提出了要注重把握“五重五不简单”的思维和工作路径,对于高校干部“德”的考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现实工作中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存在的问题,在高校干部“德”的考察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品德与才干的关系。无德不足以做人,无才不足以干事。高校干部只有德才兼备,方可以人格魅力影响人,以特有专长带领人。《论语》中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高校干部“德”的考察实践中,常出现“以才代德”“以才盖德”的现象,在撰写考察材料中经常是“重才轻德”,细化“才”之表现,淡化“德”之实质,而且对于被考察者“德”的描述多是千篇一律。一些高校在选拔任用干部时,重学历、重职称、重年龄、重科研、重业务,轻立场、轻政治、轻担当、轻品行、轻精神的现象有所抬头和泛滥。这些都是没有处理好“德”与“才”关系的表现。为了克服这种弊端,一要把“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德为先;二要把“德”的标准细化,以细为实;三要把“德”的表现具体化,以事证德。

二是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关于公德,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这个定义不是完美的,但是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公德和私德两个概念的基本使用范围。”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公德和私德有分化的趋势,在公共领域中建立的法律、制度、规范、习惯,要求每一个人遵守,但是要保持公民权,给公民留有私人领域,一个人在私人领域,只要不侵犯他人利益,都要受到保护。尽管公德和私德同样重要,但在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中,实际上“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那些“会说话”“会来事”、会察言观色、懂人情世故的“乡愿式”被考察者,常常得到高票,获得好评,而那些坚持原则、刚正不阿、规规矩矩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实干式”被考察者,常常丢掉选票,受到讥讽。因此,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一定要做到公德和私德并重,两者互相结合、互相印证。通过对被考察者的工作表现、社会交往和家庭关系的周密考察,更客观、更全面地评判其个人修养、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得出立体的、全方位的正确的结论。

三是定量与定性的关系。在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定量与定性难以作出决策的情况。在实际的考察过程中,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般都会被重视并采纳,而少数人的意见有时是对的却往往被忽视。对此,要做到“三个注意”。首先,要注意“瞄准点”,注重考察干部在重大场合和关键时刻的行为表现,注重在“重大场合”“重大事项”“重要时期”被考察者的表现;注重在面临突发事件、急难险重任务、抵御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看其是否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身先士卒的表率行动;在项目工程、婚丧嫁娶、购房乔迁等诱惑面前,是否有吃拿卡要和敛财收礼的行为;在岗位变动、职务升迁、职称评定、荣誉表彰等与个人利益紧密相关之处,看其是否有宽广的胸襟和良好的觉悟。由于干部在特定时间、地点的言谈举止更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和针对性,所以组织部门可以针对干部某一时间、地点的表现进行重点剖析,从而全面、准确地考察出干部“德”的水平。其次,要注意“攥紧线”,注重考察干部的发展轨迹和一贯表现。考察干部的“德”不能只看一朝一夕、一时一事,而要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对干部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把一个干部过去与现在的表现连成一条主线,特别是要注重加强对干部过去表现的研究,从其一贯的表现中把握规律,分析其德行品质和思想脉络。再次,要注意“拓展面”,注重考察干部的日常生活和综合表现。一个干部的“德”除了蕴涵在工作之中,往往更能在工作范围以外的生活与社交中得到具体体现。

四是暂时与长远的关系。对高校干部的考察要注意将静态考察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将定期考察与不定期考察相结合,注重听取基层师生员工的意见,加强同级干部间的交流,与上级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重视基层意见,善于整合不同层面的情况反馈,从保护高校干部的角度出发,从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建设的角度出发,从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长远利益角度出发,认真考核,悉心爱护被考察的高校干部。

五是考察者与被考察者的关系。所谓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才,由于考察者和被考察者的亲疏不一、偏爱有异、择人标准不同,往往考察得出来的结果也会有偏差。处理好考察工作,考察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考察工作有三个因素必须注意,即公心、回避、个人偏见。一是公心。考察干部是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考察者必须从培养干部这样一个政治高度来完成考察工作,用“一心为公”之公心对待考察工作。公心要求考察者在考察工作中多为培养干部着想,不存一己之私心,不想一己之私利,坚持原则,严格程序,遵守纪律,实实在在考察干部,客观公正完成干部考察工作。二是回避。回避在党政干部条例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具体到干部考察中同样需要重视。回避的目的是避免考察工作失真、失实。考察前,考察者与被考察者有义务向组织说明情况,如有需要回避的情况,组织应该及时调整。三是个人偏见。从价值观的角度而言,个人偏见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与不可避免性,但在考察干部这一特殊工作中,考察者必须把个人偏见对考察干部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个人偏见不对被考察者的考察情况产生定性影响,确保考察结果公正。社会进步、价值取向多元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形势发展,科学合理地改进考察方式方法,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形势的高校干部队伍。

人之“德”是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是具有价值性、应然性、实践性的文化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校干部“德”的范畴和基本要求不能脱离基本国情,必须符合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主流价值取向。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就是要真实反映被考察者的一贯表现及其发展趋势,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高等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4.2011干部考察报告 篇四

简历

该同志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信念坚定,政治敏锐性强,在关键时刻和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依法行政,秉公办事,开拓进取,乐于奉献,为人诚恳,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言行一致,光明磊落。

该同志在日常工作中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肯于研究,善于思考,在指挥中心工作,他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立足于接警与信息的岗位工作,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各项工作谋在前,干在前,以工作精神状态带动大家,完成好各项任务。从警四年来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树立“家事、私事大不过人民的事”的思想,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该同志工作中勤勤垦垦,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克服家庭困难及其它各种困难,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中,战斗在工作第一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该同志在工作中不推诿、拖拉,不搞小团体,不拉帮结派,一切从大局出发。该同志作风正派,热爱集体,能够做到大事讲 1

党性、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讲谅解。与同志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补台,形成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肝胆相照,工作上密切配合,生活上互相关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始终以“五条禁令”、“约法三章”等局规禁令为高压线,严格遵守,坚决执行。

不足:工作中需要继续强化学习,全方位加强锻炼。

5.干部考察报告 篇五

任职以来,能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很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是一名政治坚定、作风务实、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领导干部。

一、政治立场坚定,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高。

该同志能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坚持高度一致,在原则问题和重大事件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中全会精神,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过硬。

二、思想解放,富有开拓创新精神。

该同志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对上级政策研究得透,对全处工作把握得准,善于把上级精神与公路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至今,累计完成建设计划项目110项,完成建设里程1375公里,完成总投资近10亿元。全市59个乡镇通上高等级路面,占全市73个乡镇的80%;350个行政村通上硬化路面和标准砂石公路,占全市954个行政村的36%;受益人口116.5万人,占全市247万总人口的46.6%。

三、组织领导本事强,思路清晰,政绩突出。

该同志曾在不一样岗位担任过领导职务,领导工作经验十分丰富,思路清晰,决策稳健果断。善于抓重点、解难题,驾驭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强,每项工作都能结合实际提出新思路,和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并能一抓到底,务求实效。能紧紧围绕以执政兴路为第一要务、以公路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公路发展壮大为落脚点的“48字”工作方针、和“4321”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了公路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大力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养护公司、工程公司、机械设备公司运行机制,让“三个公司”进入公路建设、养护市场,全市7个公路管理站年创产值3700万元,实现利润285万元,安置内部转岗职工253人。

二是在改革管理体制的同时,还对公路运行机制进行深化改革,先后组建了公路园林绿化站、养护中心、设计所等,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在抓好“两进”工程上,突出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年底,共有48户养路员工进城,工作干劲得到了极大激发。经过实施公路绿化民进工程,有21名员工参加民进工程植树,植树7000棵,吸引社会人员11人,植树196000棵,实现了年初提出的民进要求。

四是围绕资产的保值、增值做足文章,促进了资产设备管理全面增强,突出了以效益为中心的宗旨。全市7个公路管理站进入公路建设、养护市场竞争,创产值3700万元,实现利润285万元,安置内部转岗职工253人。直属单位绿化站、研制所、沙岗站、养护中心、设计所、鸿华路桥公司在2005年创产值3963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

四、工作深入细致,求真务实,作风扎实。

注重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各项决策的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强。工作作风扎实,抓落实的力度大、措施硬,对每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一抓到底。两年来,尽全力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精心打造快捷畅通的公路网。

一是公路建设快速推进。

二是公路养护质量不断提高。在深化改革的推动下,“畅通杯”竞赛取得丰硕成果,干线公路养护好路率、综合值分别比“九五”增长10.7个百分点和4个分值,农村公路好路率、综合值分别比“九五”增长5.15个百分点和3.64个分值,公路面貌显著改善。

三是农村公路养护推进迅速。加强了转移支付资金的有效管理,对1902公里乡道进行了一次性整修和铺装,1335公里得到了维护,解决了弃养问题。成立了养护公司,满足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农村公路实现好路率55.15%、超计划0.37个百分点,综合值完成66.69、超计划0.13个分值。

五、民主决策,注重团结,善于协调配合。

具有很强的驾驭全局观念,自觉带好头、当好一班之长,能自觉与班子领导之间搞好团结,真正负起职责,尽心尽力干好工作。带头营造了民主议事的良好氛围,构成了团结干事的整体合力。在民主决策方面,坚持讲大局,做到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职责内重大问题决定,如干部使用调整、重点项目、工作、财务开支等重大事项,均由班子团体讨论决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自觉理解监督,确保了民主决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六、廉洁勤政、具有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

能坚持勤政和廉政的统一,事业心强,有高度的敬业精神。

一是能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按守则自律,用制度自律,自觉当好“一把手”、用好“一支笔”。

二是对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实行全程监督,能严格按照程序和规定实施,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没有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建设工程招投标等市场活动。

三是能够着眼于公路的更大发展,提出全处的工作目标;能进取探索加强管理和监督的思路和途径,先后在全处推行了一系列工作举措,从而使各项工作始终充满活力。

不足之处:

一是理论学习抓得不够紧,调查研究不够深入。

二是制定的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的地方不少;

三是与干部职工谈心交流的面还不广,对所反映的问题办理速度还不够快、解决的不够及时;

6.南疆挂职干部考察报告 篇六

考 察 报 告

农八师一二一团挂职干部:阿卜力克木〃麦麦提江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天 山 北 坡 经 济 带 考 察 报 告

农八师121团南疆挂职干部 阿卜力克木〃麦麦提江

为进一步使南疆少数民族挂职干部学好北疆发达地区的现金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南疆异地挂职干部在天山北坡经济带进行参观学习的通知”精神,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学习即将结束时,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的批示,同时在农八师 石河子市组织部的精心的计划和组织之下常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新民同志带领我们来自和田地区的40名挂职干部于2012年10月15日至10月21日进行了为期6天的考察参观学习。我们在这次参观考察中对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乌苏市、奎屯市、石河子市、玛纳斯县、昌吉市、乌鲁木齐市、五家渠等考察点的社区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绿化工程、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内容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学习,亲眼体会了北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县市的城市建设,交通,网络通讯,小城镇建设,商贸,工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济技术开发,招商引资,农副产品加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交易市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绿化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区党建工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在6天的考察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当地组织部门的热情接待。在考察中不管去哪里,进到哪一个企业都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他们还给我们介绍了各企业和企事业单位的先进经验,管理模式,核心的发展思路。通过这次天山北坡经济带考察学习使我有了很深的感受。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启迪了思维、深化了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一、领导重视,考察工作有序开展

在此考察学习过程中,在分管考察学习的领导们的周到安排和当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们观摩了很多企业、工厂、街道办事处和工业园区,这些是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企业和规范的管理模式,保证了我们考察学习的实效。

二、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一个稳定的局面就谈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此次考察学习中我所看的县(市)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采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基层保护社会治安网,社区(村)都建立文化技术学校、娱乐室、文化科技中心等教育措施,全面教育、基层干部抓好党建工作,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做好宣传工作,有效的稳定了群众的思想,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因此北疆每个人的意识稳定是大局,是发展的观念。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北疆地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三、努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这一次6天北疆经济带的考察学习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了党的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在考察中不管走到乡镇,城市社区还是工矿企业他们把工作的重点除了主好生产以外,重视了党的建设。社区和企业都建立了党组织,他们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了各种活动,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凝聚力,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今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们始终走在前面,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采取措施个人自学,专题辅导和上党课等多种形式,确保了学习培训的效果,一些符合党员条件的一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壮大了党员队伍。不管做到乡镇和村还是社区和企业,在大门左右大墙上普遍看到“先进性教育”方面的专栏。

四、企业及二、三产业发展迅猛。

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经济的快速反战,推动力企业及二、三产业的崛起,据有关人介绍,上世纪90年初以来北疆大部分地区加快工业企业改革步伐,以农副产品加工,饮食服务,运输建筑材料一大批中小企业拔地而起,为后期的规模型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改变计划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新农村建设步伐快,产业化发展潜力大

改革开放以来,北疆各级领导在农村改革的每个时期跟随中央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使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1.农村经济市场化快,主要靠信心。北疆迅速开放了农产品市场,由农民自主经营,根据市场需要,农民什么赚钱中什么,农业生产完全由农民自己决定,彻底打破了多年计划经的模式,给广大农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经济理论课,使他们及早的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甜头。

2.科技培训力度高,农牧民科技,用科技意识强。如:农业灌溉技术,从大水漫灌到喷灌,滴灌,走出来一条弄哦也节水技术新的路子,该技术目前已使用于棉花,西红柿等农作物的灌溉,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技术能够按农作物的需求,精确地按需给水,按需给肥,在节水,节肥,节省劳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优势。

3.畜牧业发展速度快,北疆地区有着不等不靠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下大力气,狠抓畜牧业生产,重点围绕牛奶养牛殖业做文章,走《公司+农户》的发展路子,显示了强大的产业化发展热头。

六、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狠抓经济建设没有放松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加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教育,他们利用科技之冬,对各族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种养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农牧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基层群众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为广大农牧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在农村加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广“民主日”活动,全面推行村务、财务、政务公开,同时积极推行依法治市,依法治村,尤其是在加强民族团结方面各民族求稳定,思发展的意识非常强烈,他们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发展,一切以稳定为基础,同时围绕“育人、治城、塑型”主线,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系列教育和创造活动,强化农村集体建设,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信息宣传等社会各项事业都有新的发展。

总的来讲,自治区组织部此次安排的考察学习活动是非常及时的、有作用、有意义的重要举措,通过这次考察活动,使我的思想意识进一步提高,对新疆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明确,增强了我们美丽新疆明天更加繁荣的信心,只要我们新疆各族群众更加加强民族团结,牢固树立维护社会稳定意志、珍惜当前良好形势、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的行为,我们新疆就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我认为此次考察活动是效率高、层次深、意义大的一项学习活动,此次考察活动把我们异地挂职干部的视野扩宽、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自身素质,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挂职回去后,我将会把一年以来在兵团学到的,以及这次考察过程中掌握的好经验、好措施带到地方上去运用。尤其是要和党组织保持一致,同心协力、一心一意为当地经济发展献计献策。首先无论在哪里工作,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稳定工作。因为我们新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臵,复杂的周边国际环境和历史原因,分裂与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未曾停息。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改革是社会发展、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我县经济基础很弱、资源优势很单一,产业结构高速很慢,所以,我要把这一年在兵团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带到地方上去运用并推广。同时在把地方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促进经济腾飞上南出一份力量,为我区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水平早日达到小康水平而努力工作。最后,我感谢给我们异地挂职干部提供一个很好的实际学习场所和机会的领导和当地政府。

7.改进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 篇七

一、改进考察的方式方法

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对干部“德”的考察,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形成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等, 都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以及被考察对象“德”的要求、考察办法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 对被考察对象, 要“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 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这是非常具有时代针对性的规定, 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同样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由于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社会交往的空前便利, 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不断扩大, 日益复杂, 并呈现出交叉性、隐蔽性的特点, 考察干部“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所以, 有必要进一步拓宽考察途径, 改进考察方式方法, 以便全面、深入、准确地得出考察结论。

第一, 拓展考察途径, 做到“五进五看”。干部考察工作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考察对象的知情者来了解考察对象, 如个别谈话、民主评议等, 这是最基本的途径;二是采取适当方法直接对考察对象进行观察、测试, 了解其素质、能力、行为表现, 如考试考核、情景模拟以及听取个人汇报等, 这是最直接的途径。基本途径坚持了群众路线, 体现了“群众公认”的原则;直接途径维护了个人权利, 体现了“个人评价”的认知。江泽民指出:“把群众路线坚持好、发扬好, 这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从理论上讲, 两个途径的结合已经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出被考察者的基本情况。但是, 在实践中, 考察对象的选择往往具有主观性、有限性, 因此对被考察对象的认识和评价也具有不确定性、片面性。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和把握高校干部“德”的表现, 最好要做到“五进五看”。 (1) 进入单位, 看干部的现实表现。通过到上级领导、所在院 (系、科室) 干部中进行深入考察, 全面了解被考察者的职业道德表现。 (2) 进入社区, 看干部的社会表现。通过进入干部居住的社区, 走访社区居民, 广泛了解干部在社区生活中能否与社区居民和睦相处。 (3) 进入家庭, 看干部的家庭表现。通过深入干部家庭, 与其家人面对面进行交谈, 了解干部在家庭中是否具有尊老爱幼等家庭美德。 (4) 进入原单位, 看干部的历史表现。通过深入干部原工作单位, 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谈话的方式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评价意见, 了解干部的一贯道德表现。社会普遍现象是:干部在其位, 下面处处是表扬、赞歌;干部离职, 广大教职工往往能畅所欲言, 成绩、问题一起讲, 掌声、骂声一起响, 反映出的情况公信度比较高。 (5) 进入“个人思想”, 看干部的自我评价。通过与被考察者面对面交流, 或查阅他们过去的思想工作总结, 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认知、自我评价和行为表现。

第二, 完善考察方式, 做到“三公开三明白”。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在干部考察中, 过分强调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扩大了保密工作的范围, 使干部考察工作有了神秘感, 而失去了神圣感, 进而脱离了群众。胡锦涛曾指出:“要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 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 扩大广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 严格遵守干部选拔的规定和程序, 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切实防止和纠正考察失真、‘带病提拔’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前, 毛泽东在回答“历史周期律”疑问时, 也认为民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加强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 更应该走民主的道路, 让师生员工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1) 公开考察程序, 让师生员工明白“怎么办”。考察程序一旦确定, 就应该通过正当途径向师生员工公开, 让他们知道有意见、有想法向谁反映、如何反映。 (2) 公开被考察者的资料, 让师生员工明白“是什么”。现实考察工作中, 许多师生员工都不太了解被考察者的真实情况, 即使参加测评也只能是凭着感觉“画对钩儿”, 失去了考察的真实意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公开被考察者的个人资料, 让师生员工真实地了解被考察者, 有针对性地作出判断。 (3) 公开考察结果, 让师生员工明白“怎么样”。现有的干部考察公示, 仅仅是公示被考察者的基本履历和拟任职意向, 并不能全面反映被考察者的组织意见。要走出“由少数人选人, 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怪圈”, 防止出现“暗箱操作”的弊端, 关键是要将师生员工的意愿真正体现到干部考察的全过程。

第三, 改进考察方法, 做到“四利用四突破”。尽管在哲学、科学及生活中, 人们对“方法”有不同的解释与定义, 但在一般意义上, 方法无非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如要获得对被考察者“德”的全面、深入、准确的考察结论, 必须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 (1) 利用考试, 突破抽象评价。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求高校干部必须加强思想道德理论学习, 通过适当的考试,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被考察者是否真学、真信、真用科学理论, 是否具有道德修养, 从而避免在考察中出现“抽象评价”的现象。 (2) 利用多项目测评, 突破内容简单化。当前对干部的群众测评, 多数是针对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 设计几个等次, 参加测评的师生员工只是在相应的等次作出选择, 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测评问卷的设计上, 应该丰富内容, 增加细化项目, 让师生员工作出更加富有针对性的选择。 (3) 利用历史资料, 突破时间局限。这是借助档案、群众来信、学习笔记、考核鉴定等资料, 对干部的“德”进行了解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干部的历史档案, 更能够客观反映干部发展轨迹和“德”的一贯表现,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 (4) 利用现代技术, 突破有限范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网络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明显, 具有来源广、覆盖面大、影响力强的优势, 能够快速、方便、全面反映干部“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的情况, 也便于群众反映真实的情况。利用好网络, 就可以进一步突破时空局限, 更能够真实地得到师生员工的意见。同时, 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对干部考察中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等数据, 按照科学实验中的“双盲”原则, 客观、公正、迅速地进行处理, 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对考察结果的影响。总之, 干部考察范围应由原有的平面型向立体型转化, 不仅要重视对被考察对象工作情况的考察, 同时也不应忽视其在思想、生活和社交中的表现;不仅要重视被考察者身边人的意见, 同时也不应忽视其他师生员工的意见;不仅要重视他人的评价, 同时也不应忽视被考察者的自我评价。也就是说, 要通过被考察对象的自我评价、群众评价、领导评价等上下、左右、前后多层次的评价以及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等多维度的反映, 立体地透视被考察对象, 以求获得客观准确的考察信息, 以便形成基本准确的考察结论。

二、正确处理考察过程中的五个关系

尽管高校干部的“德”很重要, 但是“德”本身具有不可定义性的特点, “德”的内涵与外延可以体认却难以把握;尽管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很受重视, 但是考察的方法和标准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考察的角度和尺度也难以确定。这就给考察下结论带来了难度。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针对干部选拔任用问题, 提出了要注重把握“五重五不简单”的思维和工作路径, 对于高校干部“德”的考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现实工作中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干部“德”的考察过程中, 应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品德与才干的关系。无德不足以做人, 无才不足以干事。高校干部只有德才兼备, 方可以人格魅力影响人, 以特有专长带领人。《论语》中言:“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资治通鉴》中说:“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在高校干部“德”的考察实践中, 常出现“以才代德”“以才盖德”的现象, 在撰写考察材料中经常是“重才轻德”, 细化“才”之表现, 淡化“德”之实质, 而且对于被考察者“德”的描述多是千篇一律。一些高校在选拔任用干部时, 重学历、重职称、重年龄、重科研、重业务, 轻立场、轻政治、轻担当、轻品行、轻精神的现象有所抬头和泛滥。这些都是没有处理好“德”与“才”关系的表现。为了克服这种弊端, 一要把“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德为先;二要把“德”的标准细化, 以细为实;三要把“德”的表现具体化, 以事证德。

二是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关于公德, 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 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这个定义不是完美的, 但是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公德和私德两个概念的基本使用范围。”在现代社会中, 人的公德和私德有分化的趋势, 在公共领域中建立的法律、制度、规范、习惯, 要求每一个人遵守, 但是要保持公民权, 给公民留有私人领域, 一个人在私人领域, 只要不侵犯他人利益, 都要受到保护。尽管公德和私德同样重要, 但在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中, 实际上“偏于私德, 而公德殆阙如”。那些“会说话”“会来事”、会察言观色、懂人情世故的“乡愿式”被考察者, 常常得到高票, 获得好评, 而那些坚持原则、刚正不阿、规规矩矩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实干式”被考察者, 常常丢掉选票, 受到讥讽。因此, 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 一定要做到公德和私德并重, 两者互相结合、互相印证。通过对被考察者的工作表现、社会交往和家庭关系的周密考察, 更客观、更全面地评判其个人修养、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 得出立体的、全方位的正确的结论。

三是定量与定性的关系。在对高校干部“德”的考察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定量与定性难以作出决策的情况。在实际的考察过程中, 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般都会被重视并采纳, 而少数人的意见有时是对的却往往被忽视。对此, 要做到“三个注意”。首先, 要注意“瞄准点”, 注重考察干部在重大场合和关键时刻的行为表现, 注重在“重大场合”“重大事项”“重要时期”被考察者的表现;注重在面临突发事件、急难险重任务、抵御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 看其是否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身先士卒的表率行动;在项目工程、婚丧嫁娶、购房乔迁等诱惑面前, 是否有吃拿卡要和敛财收礼的行为;在岗位变动、职务升迁、职称评定、荣誉表彰等与个人利益紧密相关之处, 看其是否有宽广的胸襟和良好的觉悟。由于干部在特定时间、地点的言谈举止更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所以组织部门可以针对干部某一时间、地点的表现进行重点剖析, 从而全面、准确地考察出干部“德”的水平。其次, 要注意“攥紧线”, 注重考察干部的发展轨迹和一贯表现。考察干部的“德”不能只看一朝一夕、一时一事, 而要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对干部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把一个干部过去与现在的表现连成一条主线, 特别是要注重加强对干部过去表现的研究, 从其一贯的表现中把握规律, 分析其德行品质和思想脉络。再次, 要注意“拓展面”, 注重考察干部的日常生活和综合表现。一个干部的“德”除了蕴涵在工作之中, 往往更能在工作范围以外的生活与社交中得到具体体现。

四是暂时与长远的关系。对高校干部的考察要注意将静态考察与动态考察相结合, 将定期考察与不定期考察相结合, 注重听取基层师生员工的意见, 加强同级干部间的交流, 与上级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 重视基层意见, 善于整合不同层面的情况反馈, 从保护高校干部的角度出发, 从有利于学校发展和建设的角度出发, 从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长远利益角度出发, 认真考核, 悉心爱护被考察的高校干部。

五是考察者与被考察者的关系。所谓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才, 由于考察者和被考察者的亲疏不一、偏爱有异、择人标准不同, 往往考察得出来的结果也会有偏差。处理好考察工作, 考察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 考察工作有三个因素必须注意, 即公心、回避、个人偏见。一是公心。考察干部是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过程, 因此考察者必须从培养干部这样一个政治高度来完成考察工作, 用“一心为公”之公心对待考察工作。公心要求考察者在考察工作中多为培养干部着想, 不存一己之私心, 不想一己之私利, 坚持原则, 严格程序, 遵守纪律, 实实在在考察干部, 客观公正完成干部考察工作。二是回避。回避在党政干部条例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 具体到干部考察中同样需要重视。回避的目的是避免考察工作失真、失实。考察前, 考察者与被考察者有义务向组织说明情况, 如有需要回避的情况, 组织应该及时调整。三是个人偏见。从价值观的角度而言, 个人偏见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与不可避免性, 但在考察干部这一特殊工作中, 考察者必须把个人偏见对考察干部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确保个人偏见不对被考察者的考察情况产生定性影响, 确保考察结果公正。社会进步、价值取向多元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形势发展, 科学合理地改进考察方式方法, 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形势的高校干部队伍。

8.企业干部考察报告 篇八

连日来,省级老干部们先后参观考察了惠水至罗甸、瓮安至马场坪、贵阳至瓮安、杭瑞高速公路贵州遵义境内遵义至毕节段,以及乌江构皮滩翻坝运输工程、湄潭县通村公路等项目,听取了项目建设完成情况汇报,对贵州省明显改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给予充分肯定。

参观结束后,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秦如培与省级老干部们进行了座談。会上,陈志刚代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对省级老干部们不辞辛劳考察贵州省公路水路建设和关心贵州交通建设表示感谢,并汇报了贵州省交通运输工作情况。曹洪兴、杨谨华、袁荣贵、王录生等省级老干部在会上发言,畅谈参观感受和体会,提出工作建议。

秦如培指出,老领导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对贵州省加快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贵州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的成就,凝聚了几届省委省政府几大班子的心血和汗水,是新老几代人达成的发展共识,感谢老领导们为全省交通建设立下的汗马功劳和做出的巨大贡献;二是百姓要致富,首先看交通。贵州基础设施建设从高速公路开始发力,全面实施了高速公路三年会战;三是贵州交通建设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交通一通百通、百年兴旺,交通发展带动了多个产业发展,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民群众对实现同步小康信心十足;四是高速公路运营收入增长幅度不断加大,出省通道的增多给贵州省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车流和物流,促进了贵州省从建设高速公路向经营高速公路的转变。

9.干部考察调研报告 篇九

近年来,xxxx市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中,从注重GDP增长转到全面落实“五位一体”布局上来,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充分体现“显绩和潜绩”和“速度和质量”的有机统一,切实把干部的思想和精力聚焦到谋划推动科学发展上来,主要有以下3点做法:

1、追求“差异化”,注重可比性。对于考核内容,分区镇(乡)和部门分别进行考核,同时为确保可比性,在部门考核中,按照被考核单位部门的职能职责、工作性质、业务特点,考核对象共分为党群部门、政府部门、垂直管理部门三大类。区镇(乡)除了考评综合先进奖外,还根据条线设置16个单项工作奖、企业贡献奖和特别贡献奖等。部门除了考评先进部门奖外,还设置嘉奖、特别贡献奖等。对科级干部的考核,区分职责分工,按正职、副职层面进行考核,确保同一类型的科级班子和同一类别的科级干部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

2、追求“个性化”,注重针对性。采取“共性化指标”与“个性化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区镇(乡)类重点考核经济建设、民生幸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同时根据各区镇(乡)确定的个性化加分考核内容,加大了年度重点工作指标考核的权重,将个性化加分点与全市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的着力点更加紧密结合起来。部门类重点考核业务工作、共性工作目标、效能建设等方面内容,其中业务工作考核分年度目标考核、督查考核、市领导考核3个方面,共性考核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建设等4大类14小类进行评价,同时根据部门工作在南通县市排名、重点工作突破等内容,进行加减分。

3、追求“多元化”,注重准确性。在由考核牵头部门组织打分,市考核领导组办公室汇总排名的考核办法基础上,加大对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的考核督查力度,全力推动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设立效能评议环节,推行“下评上、基层评机关”等举措,将市直部门与区镇(乡)分开,全面检测各项工作的落实和完成情况。对在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一票否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导向性、操作性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面对当前干部考核所遇到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仍然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达到考准、考实、考真的要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1、考核指标上仍不够科学。主要表现在共性指标多,个性指标少,同一考核指标“一锅煮”和“一刀切”的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地存在,这方面主要在于个性化指标的确定较难,可比性一般;考核指标还是往往从大而全出发,重点不突出,所涉及的考核内容涵盖面较宽,这方面主要是各类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设计过分要求考虑细致、面面俱到,反而凸显不出核心指标的重要性和导向性。

2、考核方法上仍不够全面。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结合不紧密,日常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单位考核数据依然存在“水分”问题,间接影响了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和群众认可度。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不紧密,现阶段的考核中较多运用定量考核,而定性考核的指标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不能对领导干部主观能动进行有效的鉴别和评价。组织评价与群众评议结合不够,由于考核往往集中在年终,时间紧、任务重以及考虑到成本因素和可操作性,在吸收群众广泛参与考核工作上做得还不够。

3、考核结果运用上仍不够充分。虽然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但往往是奖优不罚劣,对班子评价排名靠后的部门和领导干部个人没有实质性的惩罚措施,问责的手段还不够多,常常采取的是无关痛痒的诫勉谈话,动真格的比较少,考评结果与干部选任结合不够紧密,往往造成提拔使用、评先选优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对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触动不是太大,考核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4、考核“潜绩”上仍办法不多。在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进考核方式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虽然,我们近年来也在“潜绩”的考核中做了些有益尝试,但客观来说,相对于“显绩”而言,“潜绩”多是“能见度较低”的工作,较难将其量化分析,缺乏较为有效的考核手段,而“潜绩”往往又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只有“潜绩”的增加了,“显绩”才有增长的后劲,因此,对于干部“潜绩”的考核势在必行,而又办法不多。

三、思考及对策

建议完善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即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干部考核质量、选准用好干部的必然选择。为此,对于就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提以下3点建议:

1、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突出导向性。一是围绕工作中心,确保考核指标重点突出。要坚持“中心工作在哪里,指标跟进到那里”的原则,特别是个性化指标中,更要加大对全市中心工作任务的细化分解的体现,确保通过考核,推进各项中心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合理划分类别,确保考核指标全面科学。要进一步加大差异化分类考核的力度。在市直部门的考评中,建议不简单的按照党群、政府、垂直这3个类别划分,而是按部门所承担的工作性质、部门规模、工作量不同等进行调整划分,使之更具类比性,例如按照城建口、财税口等条线进行划分。在区镇(乡)的考评中,继续加大个性化考核指标的占比,结合所承担的以及落户在辖区内的全市重点工作,设置相应的个性化考核指标,从而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地区的综合发展情况。三是广泛征询意见,确保考核指标凝聚共识。年初考核指标初步确定后,要广泛细致地征询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查漏补缺、修改完善。

2、改进完善考核方法,突出准确性。一是坚持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进一步改革现有的年终集中考评一锤定音的单一考评模式,通过定期研判、中期集中督查、重点任务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对目标任务的过程管理,并将考核情况以一定分值计入年终考核结果。二是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要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综合分析,做到“既看数字,又不唯数字”,注意把当前工作和长远影响,民主测评结果,相关部门提供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审计和专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做到既考核已经取得的“显绩”,又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着力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三是坚持组织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一方面,继续通过述职述廉、实地考察、个别谈话等多种方法,全面深入考核了解干部。另一方面,扩大群众有序参与,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和考核结果,主动接受群众的评判和监督。

10.老干部学习考察报告 篇十

在县委、政府 的正确领导下,为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思想政治优势和余热作用,深入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全力支持溪洛渡电站移民工作和我县老干部工作,为加快建设好永善服务。为此,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老干部考察团一行18人紧紧围绕“永善异地扶贫开发、溪洛渡电站移民工作和老干部工作”三个内容,从7月19日至8月5日,前往孟连、保山、大理实地考察学习。在整个考察工作中,得到了孔书记、肖县长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这次考察时间紧、任务重、路途长,为认真完成县委、政府交给的任务,考察团全体成员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大家发扬了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日夜兼程,按预定计划,先后考察了思茅营盘山移民开发区、营盘山万亩茶园、营盘山部分移民的生产生活、大草地茶厂;孟连县勐马镇、娜允镇移民安置点;保山昌宁、大理鹤庆老干部工作及老干活动中心建设等。并召开了4次座谈会,就学习考察体会、启示进行认真讨论和交流,对如何借鉴先进地区老干部工作的经验和成果以及如何做好移民安置工作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收获与体会

(一)异地扶贫开发决策正确,工作成效明显。

1、人口转移取得重大突破。截至今年6月底,我县累计转迁到思茅市和江城县的贫困群众共2771户,11218人。其中思茅市营盘山开发区1650户6548人;江城县和平开发区260户,1140人;江城县两棵树开发区86l户,3530人。今年3―4月江城县两棵树新转移安置297户,1097人。

2、移民开发区稳步发展,群众生活稳中有进,思想和生活观念有较大转变。思茅市的营盘山移民开发区实行了人均2亩的茶地承包,今年茶叶市场价略有上涨,平均每亩茶叶毛收入为1000元以上,移民茶叶收入比去年有所增长。粮食种植、养殖业等都有所发展,人均纯收入达625元,与原居住地相比,群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转移群众,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100%的人家吃大米,90%的人家有油肉,40%左右的人家有了电视机,部分农户已有了自行车,移民群众温饱问题得解决,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有较大转变。

3、移民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有力,群众思想更加稳定。驻思移民办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了与思茅当地党委、政府的接洽与协调工作;二是加强了与永善县委、政府的请示汇报工作,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上级有关异地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和我县对异地扶贫开发工作的指示精神;三是全力以赴,狠抓了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今年春节前夕,我县驻思办及时把县委、政府所拨春节慰问费96360元发到了贫困群众手中。并通过多方面的争取与协调后,思茅市 委、政府又拨了专款,对思茅移民群众每户发给了50元慰问金。永善驻思茅移民办还带领开发区转移群众积极开挖土地,人均种粮5亩的有70户,自筹资金种碰柑的92户,购苗9000株。今年四月移民居住的营盘山开发区永善驻思办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新建了四个村民委员会,并分别选出了村民委员会党支部及村民委员会班子。村委会的建立,使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村民的管理进一步加强,移民更加安心稳定。

(二)溪洛渡水电站施工区移民孟连县安置点情况

孟连县安置点的自然环境优势突出,水、土资源丰厚,生产生活条件较好,村民勤劳、纯朴、善良,生活富裕,精神面貌好。通过实地考察,考察团一致认为,移民安置点和移民工作情况主要有四个特点:

1、区位优势突出,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孟连县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与邻国缅甸山水相连。总面积1893.42平方公里。全县辖7个乡(镇),39个村民委员会,三个居民委员会,5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740人。全县有耕地面积38.6万亩,其中旱地占85.6%,水田占14.4%;县内最低海拔500米,最高海拔2603米。孟连县的西南部与缅甸隔江相望,国境线长133.399公里,全县7个乡(镇)中有4个乡(镇)与缅甸相连,具有显著的沿边口岸优势。这里有勐啊和芒信两个主要通道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各国,还有几个小通道与缅甸相连,是边地历史上的“茶盐古道”之一。

移民安置点的勐马镇:位于孟连县西南部,东接芒信镇,北同公信乡接壤,东北与娜允镇和南雅乡相连,西北与缅甸交界,是全县比较繁荣的边陲重镇。土地总面积515.05平方公里,国境线长73.88公里,全镇地形东南高、西北低,镇内最高海拨2603米,最低海拨500米,属典型南亚热带气侯,高温多湿,雨量充沛,适宜经济作物、经济林果的发展。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1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262人,粮食作物耕地面积50270亩,其中,水田21314亩,旱地28956亩。安置区(即勐马村)为勐马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幅员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15376亩,其中水田9704亩,是全镇人均占有耕地最多的一个村,森林覆盖率达50%。

移民安置区的娜允镇:是孟连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北与景信乡接壤,西北和南雅乡相连,西南同勐马镇相接,南与芒信镇接壤。土地面积为171.49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全镇平均海拔960米,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全镇辖5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315人,其中农业人口14665人。粮食作物耕地面积41088亩,其中水田16387亩旱地24701亩。安置区总户数为1020户,总人口为4106人,劳动力资源为2706人,占总数的65.9%。安置区耕地面积13861亩,其中水田9188亩,旱地4673亩,人均占有耕地3.4亩。

2、与我县相比,孟连县具有四大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和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一是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孟连县的最低海拔500米,最高海拔2603米,我县的最高海拔为3199.5米,最低海拔340米,孟连县地势比我县平缓,坝区多而且面积大,人均占有耕地比我县的1.3亩多了2亩左右;我县属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四季分明,季节温差大,平均气温16.4℃,孟连县属典型的南亚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夏温差小,平均气温为19.6℃,这里土地肥沃宽广,稻谷一年产两季,一年四季均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理想区域。勐马镇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3212亩,复种指数为15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播种面积的60%,水稻产量占粮食作物产量的96.7%。还有花生、甘蔗、蔬菜、瓜类等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3%。娜允镇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5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播种面积的77%,主产水稻,油料作物主要以花生为主,糖料主要以甘蔗为主,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还出产蔬菜、瓜类、大蒜、咖啡等。

二是边贸优势。孟连县处在全区通往东南亚各国的前沿,1991年即被省政府列为以县城为中心的省级开放口岸,毗邻的缅甸第二特区,致力于发展,对孟连县扩大对外开放,发展边贸极为有利。

三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孟连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态园区,“中国孟连历史文化名城”的确定为孟连县注入了新的活力,孟连县还有天然溶洞、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跨境旅游诱人,这些都将成为孟连发展的亮点。

四是基础设施优势。孟连县通路已达到村民小组,近两年来通过农网改造,通电率达100%。我们考察了移民安置点孟连县孟马镇孟马村和县城所在地的娜允镇的部分村庄,水泥路面建到家家户户门口,村民家中都用上了电灯、沼汽灯、煤气灶,田间农用运输线路纵横交错,点种、栽插实施机械化进行农业耕作,生产生活极为方便。在移民安置点的孟马镇孟马村,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人口3532人,为傣族聚居村,人口及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920--960米的勐马大坝子,有南马河、南安河、南格河流经勐马村坝子,南马河上游有库容达3200万立方米的腊福水库保障供水,坝区耕地灌溉条件较好。

3、孟连县村民生活富裕,文明程度高、精神面貌好。 孟连县境内聚居着傣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等21种少数民族共94146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88%。这些少数民族勤劳、善良、智慧、纯朴,礼貌、大方,热情好客,“两生意识”强。他们依山靠水,不乱砍一棵树,不毁坏一片林,不出现乱砍滥伐等违法现象。他们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我们所走访的傣家农户中,没发现有超生现象。如娜允镇安置区总户数1020户,总人口4106人,户均不足4人。他们的生活都很文明、富裕。在参观考察孟马村傣家农户过程中,路过孟马村委会,一块显得很旧的村务公开栏这样写到:全村总收入为386万元,支出331万元,结余65万元。来到薄叶罕胆这个村民小组长家,他家住房价值20-30多万元,装修美观,室内摆设有彩电、冰箱、影碟机、沙发等,地面铺的是地毯,非常整洁、干净、卫生。我们所走访的另一位村民刚从耕地回来,执意把衣服换了才肯见客人。这里的人们还有顾全大局的思想和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为支持溪洛渡电站建设,他们拿出的连片上千亩的几块地都是些好田好地,都是些大平坝子。

4、孟连县对移民工作高度重视,整个移民工作超前。孟连县根据二00三年四月十日省政府溪洛渡水电站移民搬迁孟连现场会议精神,超前准备,积极开展移民生产用地和生活区住房建设等工作。通过认真组织实施,目前的勐马安置点已完成地质勘探、规划及房屋单体设计工作,并完成了安置点135.7亩土地的权属调整和补偿工作。勐马移民安置点场地回填土工程六月二十一日正式开工,目前共完成了回填土方量为75000多立方米,清除土方29200多立方米,整个工程进展顺利,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这项移民工程预计8月30日前能顺利完工。

(三)老干部工作情况

我们在考察了昌宁、鹤庆两县的老干部工作及其老干活动中心建设的情况后,大家一致认为,他们的老干部工作抓得很实在,老干活动中心的建设搞得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工作扎实。 昌宁、鹤庆县委、政府领导对老干工作高度重视。一是两县都分别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老干部工作协调领导组,县委书记分管老干部工作。二是重视老干局领导班子的建设,配齐了老干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昌宁县老干局领导班子配备了一正两副,编制为11人,鹤庆县老干局领导班子配备的是一正一副,其编制为14人,三是在老干活动中心建设的筹资工作上,鹤庆、昌宁县委分别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并及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老干活动中心筹资建设协调领导组》,由县委办、政府办发文监督集资工作,组织部、老干部门具体操作。四是昌宁、鹤庆县委、政府领导亲自督促、亲自过问,使得县财政兑现了省委办(1992)30号文件规定县处级退休干部每年每人120元和一般退休干部每年每人80元的活动经费。鹤庆县在县委老干局建立了老干部党(总)支部,在乡级设立老干部助理员、协管员,切实把老干工作从县级抓到乡镇。同时还为老干部每年每人订阅一份《云南老年报》,并通过层层建立学习制度,把老干部的学习教育活动抓到村。昌宁县老干活动中心的建设,10月13日开始启动,到12月止,近两年时间整个工程就全面竣工。两个县在老干活动中心建设的“建设项目投资争取”、“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督与管理”以及“老干活动中心建成后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做得深入扎实,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2、认识统一、社会支持。在筹集资金建设老干活动中心工作中,昌宁、鹤庆多方面想办法,出主意,积极发动各单位职工和社会各界捐款支助活动中心建设来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筹资工作中,两县都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老干活动中心筹资建设协调领导组》,发文号召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支助。至此,鹤庆、昌宁两县从全县各级领导到一般职工,从各单位到全县各企业、厂矿,从离退休老干到一般群众,思想上达成了共识,认识上得到统一,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积极捐资出力,为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积极而为。昌宁县委领导、离退休老干部带头捐款,规定副科干部捐助100元以上,正科以上干部捐助150元以上,副处级以上干部捐款400元以上。鹤庆出台县委文件,规定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捐款300元以上,正科领导干部每人捐款200元以上,副科干部每人捐款100元以上,一般干部每人捐50元以上。两县都分别通过向社会各级各界广泛动员,集资方面取得了好效果。昌宁县老干活动中心建设总投资480万元,省级补助35万元,县财政拨款70万元,参加捐款的单位达128个,个人达6469人,集资金额达187万元。鹤庆县集资金额达60多万元。

3、建设规模理想,社会各界满意。昌宁、鹤庆老干活动中心规划合理,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占地面积大,投资金额多,集学习、娱乐、健身,接待于一体,环境优美,是接待宾客和老年人活动的理想场所。他们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建有服务楼,综合楼,室外活动场所。服务楼设有宾馆、大、小餐厅、茶室;综合楼设有办公室,大、小会议室,阅览室,教室,诗书画室,棋牌室,乒乓室、健生室;室外活动场所设有门球场、地掷球场、单双杠场所等;其他附属设施还设有停车场,洗车场,公厕和绿化带等。还有可供平时娱乐和开展比赛活动的场所。两县老干活动中心的建设,迎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认可,深受群众好评。鹤庆老干活动中心已成为每天傍晚县城老、中、青、少集体唱歌跳舞、开展娱乐活动的集中场所。

4、制度健全,管理有序。为把老干活动中心建成老年人开展政治活动的中心、文体娱乐的场所、学习知识的课堂、老有所为的阵地、联系社会的.纽带、安度晚年的乐园。他们分别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老年人活动中心管理办法》。该办法具体包括五个制度,即一是学习制度。要求老干部党总支部和中心工作人员每月进行两次政治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营造“我为中心争兴旺、中心兴旺我光荣”的良好氛围。二是财务管理制度。坚持收支两条线和局领导一支笔签批制度。三是治安保卫制度。要求保卫人员要熟悉《治安管理条例》、《内保制度》等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文明保卫等。四是服务工作设施管理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做到谁当班、谁负责。五是规定了到活动中心进台球室、乒乓球室、健身室、棋牌室等活动经费的收取管理办法,以及全免费和收半费对象的规定。昌宁、鹤庆采取“一条龙”服务的形式,以有偿服务与灵活经营相结合的方式,以“中心”养“中心”和强管理促建设的办法,促进了老干活动中心不断迈向新台阶。

二、几点建议

(一)对异地扶贫开发区建议

近年来,移民开发区群众经济得到发展,生活稳中有进,温饱得到解决,驻思移民办工作成效明显,但在今后工作中,还要进一步做好异地移民区的稳定与发展工作。

1、做稳定,重巩固,强管理。对移民开发区要进一步做好移民的思想稳定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加强新开发区基层组织建设,以强化管理,促进异地移民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要在积极配合思茅地区当地政府抓好开发区的村建及各项管理的同时,要争取将此工作移交当地政府管理。

2、抓发展、促致富,讲文明。驻思茅移民办应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多深入移民开发区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多方出主意,想办法,指导移民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抓好生产和搞好经济发展。在努力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引导移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爱卫生的行为习惯。

(二)对溪洛渡电站施工区移民工作建议

我县溪洛渡电站施工区移民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就如何将此项工作顺利推向新的阶段,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建议县委、政府加强对整个移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做好移民区的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移民群众的思想动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移民政策的“三为主”、“三为辅”等要具体落实到一家一户。

2、建议县委、政府加强对省和三峡总公司的联系,尽快争取出台移民工作的相关政策。如果上级移民政策久拖不出,我们的工作就会由越主动变成越被动。特别是移民的各种补助政策及补助标准,要及时给移民群众一个清楚的了解。

3、进一步加强移民的思想教育。如保护生态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与各民族和谐相处共谋发的教育等。其工作要讲究方法,要有具体措施,要明确责任,齐抓共管。

4、加强宣传力度。待省委、省政府有关移民工作的政策明确后,在宣传工作上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建议组织一些村干部和一定数量的移民代表实地考察移民安置点的生活区和生产用地等情况。

(三)对老干部工作建议

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我县老干部工作有较大发展,但还存在着老干局工作班子不齐、工作机构不健全,老干部活动场所缺乏、社会各级各界关心、支持老干部工作不够。老干部考察团通过外出学习考察,结合我县老干部 工作实际,经集体反复讨论、研究后,就如何做好我县老干部工作提出了四条意见建议。

1、建议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不断把我县老干部工作推上新台阶。要站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高度,统一认识,把老干部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来抓,真正做到措施有力、工作务实,为老干部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2、我县老干局总共3人,很难适应当前和今后老干部工作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议充实和加强老干局领导班子及工作队伍的建设。

3、永善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用地建议选在云南大学永善实验小学下面与县防疫的背后。工程建设,要立足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资金的筹集,要根据永善财力状况,结合实际,争取上级投入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等多渠道、多方式筹措建设资金。

上一篇:2010歌曲推荐下一篇:网络文化节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