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共12篇)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篇一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1 结构设计的特点
1.1 控制指标
因为在城市中有不同的建筑物, 而每一个建筑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所以在设计中会有不同的重点设计。而高层建筑的设计重点在结构侧移, 因为楼层太高, 所以侧移程度会增加, 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重点照顾这一点, 尽量使它能在有效的范围内得到控制。
1.2 轴向变形
建筑物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轴向变形。主要原因是高层建筑在随着层数的增高, 高度会逐渐增高, 就会导致垂直的荷载增加, 而且在垂直方向会发生很明显的轴向变形, 进而会使梁的弯曲程度发生较大的形变[1]。从而导致高层建筑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这样就会让高层建筑不能长时间处于一种安全的状态, 所以, 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重点注意轴向的设计。
1.3 水平荷载
在建筑物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那就是水平荷载, 由垂直荷载产生的轴力和高度是成一定的比例, 但是由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则是与轴力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所以建筑物的高度和水平荷载与垂直荷载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所以建筑物的高度会直接影响这俩者的数值, 建筑物越高对它们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就必须严格的进行设计, 在大多数的建筑中会出现很多不规则的建筑, 这样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所以我们就应该根据风的方向, 大小以及建筑的方位等, 来进行重点的设计, 让建筑物能更加的经得起大风的压力。
1.4 结构延性
在建筑设计中有一点是比较重要的, 那就是结构延性[2]。结构延性主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在遇到地震的情况下, 它可以在建筑物发生倾斜倒塌的时候产生形变, 进而可以减少因为地震带来的危害。而结构延性会在不同的建筑物中发挥出不同的作用, 如果在高层建筑中结构延性会产生更大形变, 尤其在高层建筑十分常见。
2 结构设计要点
2.1 注重选材
一个建筑物的建设离不开好的建筑材料, 只有好的材料才是建筑物建设的根本条件吗, 在我们进行材料选择时, 我们应该选择质量轻, 质量好, 耐用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地震的时候减少危害, 二楼层一般采用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的搭配, 也可以运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 这样使得建筑物更牢固, 而外墙一般采用玻璃幕墙就可以。因此我们要特别的注重对建筑材料的选择。
2.2 平面结构的选择
作为一个建筑物就必须得受到风的影响,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风带来的危害, 那我们就应该运用规则的正方形结构, 主要的设计特点就是上小下大, 开一个洞口来排风, 这样就可以减少大风带来的危害了。在建筑物的外表我们应该采用流线型的外表, 从而来减少建筑物的风压系数。
2.3 注重选择结构体系
在建筑物中剪力墙是高层建筑中经常使用的结构之一, 因为多利用剪力墙就可以减少建设承重墙的使用频率, 从而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 进而使得我们的居住建筑更加安全可靠, 而且也辅助一般人的审美需求;使得建筑物更加的美丽可观。于此同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需要剪力墙和框架墙的结合, 这样的情况一般出现在比较高的建筑物中, 比如说是筒型建筑物, 这样的结构就可以大大的增强物体的抗侧力。另外, 还应该采用将几个或者是多个比较权威的计算程序进行比较、小规模风洞试验获取相关参数、进行更加智能合理的设计, 并且提高结构的可控性等方法。所以结构体系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2.4 注重概念设计
在整个建筑从开始到结尾有一样我们必须贯穿始终, 那就是概念设计, 不管是在方案, 还是在绘图, 再或者在以后的施工当中, 概念设计必须不能缺少。在普通的施工当中有一些不能缺少的要求, 比如说:建筑必须选在平整规则的场地;还应该远离不健康的地方;建筑的材料和体系应该重点选择, 这样有利于房屋的质量和安全;并多方面进行对比, 从而选择最适合建筑物的, 还应把抗震作为重点。
2.5 注重抗震设计
由于高层建筑和一般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 主要是高层建筑具有很高的高度, 这样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就有一定的区别, 所以, 高层建筑的设计必须得注意抗震, 这样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安全, 因此我们在设计当中必须要对建筑地进行勘探, 如果不适合进行施工, 那我们就要放弃这块建筑地。但是如果有土地适合建设施工那我们就选择这样的地方进行施工, 这样就能减少很多不确定因素。
2.6 弹性假定下高层建筑结构分析
在我们目前的关于建筑方面的计算方法弹性假定计算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在大部分情况下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 大部分的结构都处于一种弹性的状态, 这个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比较锲合实际的需要。在一部分特殊的情况下, 比如说大风,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 建筑物就会发生很大的位移, 这样就会出现弹塑性状态。这样就不应该运用弹性方法计算。
3 结束语
由于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 城市的进步越来越明显, 同时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建筑面积也越来越多, 这样就导致城市用地更加的少了,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 所以我们就必须建设高层建筑, 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样我们所需要的设计人才得要求就更加的高了, 这样设计师就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设计师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有关建筑设计的条文条例, 必须设计出安全可靠的建筑, 让人们住的安心, 舒心。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尽可能的节约成本, 为我们的城市设计一个外边好看, 内部安全可靠表里如一的房子。
参考文献
[1]蔡静敏.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 2013.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篇二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0.前言
现代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出现了高度越来越高、层数越来越多、结构体系越来越复杂的新特点。建筑结构的设计应对各方面的因素与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应用先进的设计理论、模式与方法,对设计方案不断完善,从而提供给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的技术文件,好的结构设计方案不但要兼具经济性、可行性和合理性等特征而且要具有相当的规范标准与技术准绳的要求,专业的设计人员必须在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研究与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和有效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
1.现代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1)起决定性因素的水平荷载是绝对不允许被忽视的,现代的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楼面使用荷载和建筑物的自重等因素将在竖构件中通常引起与建筑物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例而水平荷载对于建筑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及其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则是与建筑物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一定的轴力与弯矩数值,所以,竖向荷载基本是定值,而地震作用、风荷载等水平荷载的数值则会随着建筑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会出现很大幅度的变化,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这种情况经常出现,这是必须在设计工作中进行详细计算与周密分析的原因所在。
(2)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轴向变形也是必须考虑进去的,可能会由于数值较大的竖向荷载,轴向变形可能在柱中引起一定程度的发生,引起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明显减小的负弯矩值越来越明显,也会产生影响预制构件下料的长度,设计人员要依据轴向变形的实际计算值,合理调整下料长度,而达到影响连续梁弯矩的目的。
(3)设计工作还有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侧移,必须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建筑结构侧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原因是:,侧移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控制指标,特别是伴随着建筑物高度不断增加,建筑结构的侧移变形在相同水平荷载下增大显著,这是与与多层建筑完全不同的。
(4)设计工作还有一项重要指标——结构延性,在相同的地震作用下变形相对而言比较大,相比较于小高层、多层建筑而言,层数较高的建筑结构会相对更加柔软一些。在结构设计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工艺与技术措施,以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这都是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依然会具有非常合理的变形能力,避免建筑物倒塌或者发生别的危险。
2.建筑结构设计工程实例
本文以某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这个项目为例,需要指出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如下:建筑工程这个项目位于某城市的市中心繁华的地段,地上20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达到78.3m,建筑总面积大约25万m2。宅建筑工程这个项目建筑结构的长宽比v为3.8~7.4,高宽比为5.6~10.1。宅建筑工程这个项目所在地有着平坦的地形,以人工填土为主的表层,土层在垂直与水平方向有着非常稳定的分布,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层的以下部分。宅建筑工程这个项目建筑的结构为二级安全等级,抗震设防重要性为丙类抗震设防,基本风压0.45kN/m2,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抗震设防烈度。
2.1主体结构设计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这个项目的主体结构采用的是剪力墙——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其中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抗震等级。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这个项目中部布置剪力墙,形成筒体,并且将其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设置框架柱在筒体周围合理,这都是结合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功能。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这个项目在地下室顶板是结构嵌固端,将板厚设定为180mm,板配筋为双层、双向形式的满布。地上部分的楼层主次梁沿Y向布置,以利于减小主梁的高度,增加使用净高,层楼板厚为110mm。这是为了充分考虑其承受与传递地震作用产生水平力的问题,这是由于本工程受到层高与使用功能的限制。
2.2基础设计
设计人员根据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这个项目X向基础梁的尺寸为900×1800,Y向基础梁的尺寸为1000×2000或1800×2000,这是由于所在地的地质勘探及地基承载力的实际计算结果所决定的。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这个项目由于受到筒体内电梯基坑、集水井局部下沉的影响,因此最终决定采用梁板式筏形为基础,筒体四周的板厚为1.5m,剩下部位为1.0m板厚,所以,非常有可能导致导致主梁难以正常贯通,筒体部位的竖向荷载也相对较大。高层住宅建筑工程这个项目计算基础结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各类技术资料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进行计算时采用弹性地基梁板基础软件,真实性与可靠性是能够确保计算结果的。
2.3框支层结构设计特性质和用途,例如我国天安门城楼,其所以如此雄伟壮观,除了其他条件之外,夸张的色彩、壮丽的城墙给人以坚实、雄厚的感觉是一个重要因素,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是利用了石材的实体质感以取得庄重浑厚的肃穆效果
除了以虚为主和以实为主的处理外,还有虚实均匀布置,虚实成片集中布置,虚实交错布置,以强烈的虚实对比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或按一定规律的连续重复的虚实布置造成某种节奏和韵律效果。
目前,随着玻璃材料工业的发展,具有各种色彩和性能的玻璃使建筑“虚”的部分具有新的面貌,许多建筑采用了隔热的蓝色茶色吸热玻璃,使建筑增加了不少色彩,大片的镜面玻璃反映着周围环境时刻变幻的景色,更显得光怪陆离。但是更多的色彩还是靠实体墙面实现的。不少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恰当地利用了这个条件,非常注意实墙面的装饰色彩作用,使建筑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论虚或实,都要结合恰当的比例、尺度以及其他构图原则,力求避免可能产生的或轻佻、单薄或笨重、呆板等不良效果。
3.案例分析
某游泳中心包括训练、教学、办公、食宿等,是一个综合性场所。设计从各个功能的用途,使用者使用角度出发,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布局紧凑合理,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利性,发挥了综合性场所的优势。在其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上通过综合分析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是建筑既融入环境,又独具特色,成为舒适宜人的环境场所。
图1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鸟瞰图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上,首先尊重现有的基地环境,尊重整体风貌,将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力求创造一个现代的新型的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建筑形体北高南低,变化错落有致。屋顶造型既保持了整体感,又表现出沉稳的特征。建筑西面正对西平水库设置条形观景落地窗,把自然水景引入建筑内部,建筑与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同建筑构件、材质和色彩的搭配,既实用又美观,使得空间流动起来,建筑充满着朝气、活力,环境舒适宜人。
4.结语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篇三
2后排水式
后排水工作模式是比较经典的一种可以在高层建筑上半部分设置的排水模式,因为建筑物内部是有楼梯存在的,所以不可以在上层建筑施工中使用下排水模式来排水。排水管道可以顺着地面敷设,和室外的立管相互连接,之后通过布置洁具以及装修等形式对排水管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排水方面的需求,还可以降低室内装修费用,提升装修外观美观性。该工作模式对预埋孔洞精确程度的要求比较高,并且施工环节也比较繁琐,工序较多,所以如果出现施工技术不到位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卫生间地坪面高度超标,进而产生冲洗不净或者地漏漏水速度比较缓慢等情况。
3底板下沉排水工作模式
不同地区的水利情况不同,并且不同高层建筑对质量的要求、实用性的要求也不同,所以产生了多元化的给排水处理工作模式,底板下沉排水就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一种形式。底板下沉排水工作模式可以分成排水防水以及局部防止下沉这两种形式,其工作原理就是将卫生间楼板的局部位置或者整个卫生间下降一定的深度,之后按照不同标准高度对排水管道进行处理,将排水管道设置在下沉空间当中,再和外界进行连接,这种处理模式可以有效起到防水的作用,保证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在下降层中设置导管,对下降层积水问题进行处理,并将其导入到室外的立管当中。排水管道全部安装完毕之后,利用建筑材料等将其余的位置填平。与传统下排水方式来说,该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管道外露的情况,尽量少的占用下层空间,并且日后维修也比较简单,并不会对下层住户产生本质性的影响。还可以通过该方式来控制噪音,利用建筑材料等进行填平,提升建筑结构承受荷载。如果对管道进行检查时,发现出现管道堵塞问题,在遭遇这些问题之后,需要先回填,提升工作质量。在处理整体下沉以及局部下沉等问题时,如果处理局部下沉问题,对使用少量的回填土,而针对荷载比较小的建筑物来说,对两种工作模式相互对比发现,在管道维修过程中,维修量和胃肠工作局部下沉回填土的使用量成正比,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4给水排水设计优化
从当前比较常见的给排水系统发展情况以及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分建水池,采取公用吸水管进行施工,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地下建筑面积实际使用效率,将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生活用水污染也是比较典型的一个问题,工作人员可以设置生活蓄水池以及消防蓄水池,保证两个蓄水池是可以相互连接的,消防泵排的水可以直接回到消防蓄水池当中,最大程度的减少不必要水资源能量消耗,提升日常工作质量。这种工作理念还可以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排放这些方面得到使用。生产污水以及生产废水的单独收集再排放,是可以提升建筑物环保性能的。在施工时,想要保证车库中车位充足,要将设备放置在不规则的城市地段。对于铺设的管道,在高层建筑布置排水管道时要保证尽量不变形,以最短的距离将污水从室内排出。在铺设管道时,各管道之间要留有一定距离,管道距墙也同样如此,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的连接最好采用两个弯头湖综合弯曲半径超过管径4倍的弯头,除此之外,排水系统建设还需要保证其和大气通气管是想通的,通过该形式对馆内的气压进行调节,提升工作效率。在施工时,需要涉及到厨具铺设以及管线铺设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设计,会导致管线铺设存在冲突。在处理多层建筑时,施工方是会根据实际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调整的,但是超高层建筑不可以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情况随机更改施工目标。在对高层建筑项目进行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排水管道以及项目管道线路间距问题进行明确,综合不同位置管线内径与外径情况,保证管卡以及配件尺寸的.精确性,不可以出现任何形式的偏差。因为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后续项目施工质量不达标。工作人员还需要明确厨具摆设方面的问题,提早确定厨具摆设细节问题,否则在后续施工中出现任何凿洞,都会影响到建筑物整体钢筋结构,如果不能在设计的环节中尽量进行完善,后期施工中遇到类似问题,会增加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量,导致项目延期。
5结束语
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在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契机。城市用地紧张导致人们不得不更加主动的去探索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通过类似的建筑模式来缓解城市用地紧张问题。上文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特点,之后分别从给水排水设计优化、底板下沉排水工作模式、后排水式等方面,提出了详细化的高层给水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希望可以通过上文的研究,为我国高层建筑日后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何辉.浅谈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法[J].城市建筑,,24:179.
[2]崔满常.浅谈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常见问题[J].江西建材,,02:17~18.
[3]颜朝日.小高层住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探讨[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4:7~10.
[4]李霞.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山西建筑,,01:247~248.
[5]王林强.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节能与节材研究[J].门窗,2013,02:235.
4.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要点 篇四
第一章
总论
如何理解建筑?在文明社会建筑不仅是人们遮风避雨、抵御寒暑、防止虫兽侵害而建造的赖以栖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载体 建筑的三要素:功能、艺术、技术;建筑的本质:空间
第二章
民用建筑概述
一、建筑的分类
㈠按使用功能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㈡ 建筑根据高度和层数可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⑴ 住宅建筑:1~3层为低层;4~6为多层;7~9为中高层;10层为高层 ⑵ 公共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⑶ 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⑷ 工业建筑(厂房):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厂房 ㈢ 按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材料分
⑴钢筋混凝土建筑⑵块材砌筑结构⑶钢结构⑷木结构⑸其它结构建筑 ㈣ 按建筑的结构体系分
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
二、建筑分级
㈠ 建筑物的耐久年限等级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
Ⅰ类 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Ⅱ类 50年,普通建筑;
Ⅲ类 25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Ⅳ类 15年
临时性建筑; ㈡ 建筑物的耐火分级
耐火极限:按照规定的火灾升温曲线,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非燃烧体
难燃烧体
燃烧体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三、中国基本建设程序 ⒈ 提出项目建议书 ⒉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⒊ 进行项目评估 ⒋ 编制设计文件 ⒌ 施工前准备工作 ⒍ 组织施工 ⒎ 交付使用
四、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㈠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设计任务书,搜集设计基础资料,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㈡ 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主要方向的立面图、主要部位的剖面图、透视图或模型;工程概算书 ㈢ 技术设计阶段(扩初)㈣ 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各个方向上的立面图、剖面图、构造节点详图、工程预算书、计 算书
五、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㈠ 建筑设计的要求: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经济要求、造型与空间要求、规划与环境要求 ㈡ 建筑设计的依据: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所需要的空间(常用家具及设备的尺寸即布置情况)
3、自然与环境: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
我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五大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风玫瑰图: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多用八个或十六个罗盘绘制。(会识图)
4、材料与施工技术
5、有关法律法规
建筑模数制:为了使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和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符合模数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建筑造价,我国制定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标准规定:三种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mm,其符号为M;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分模数:1/10M、1/5M、1/2M(不同的适用范围注意在设计中的应用)基本模数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层高,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截面;扩大模数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的开间
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层高、构配件截面尺寸和门窗洞口等处;分模数主要应用于缝隙、构造
节点及构配件截面等处
第三章
建筑的总体环境设计
一、如何理解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可分为非物质环境:人类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经济环境等等 物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
二、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内容)
确定各建筑物的位置及其形状;布置道路网(广场、道路);布置建筑小品与绿化;竖向设计;保证建筑群的环境质量;考虑消防要求;考虑群体空间的艺术效果
三、室外空间与场地、绿化、建筑小品
㈠ 室外场地可分为① 集散场地② 活动场地③ 停车场地 ㈡ 环境绿化的功能及布置
1、功能: ①心理功能②生态功能③物理功能:划分空间、隐丑蔽乱、遮阳隔热、防御风袭、隔声减噪
2、布置: ①小游园绿化形式:规则式、自由式、混合式②庭院绿化:小园(天井)、庭园、庭院③屋顶绿化:整片式、周边式、自由式 ㈢ 建筑小品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城市家具、种植容器、绿地灯具、污物贮筒、环境标志、围栏护柱、小桥汀步、亭廊、花架
作用:1、利用建筑小品强调主体建筑物 2、利用建筑小品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 3、利用建筑小品分隔与联系空间 4、利用建筑小品作为观赏对象
四、建筑群的环境质量
建筑朝向的影响因素:日照、通风及相邻道路的走向 建筑间距的影响因素:日照、通风和防火、防噪、通风等要求
日照间距的计算(日照间距系数)D=H0×L D—两幢建筑之间的间距HO—建筑物减去底层窗台的高度L—日照间距系数
通风间距:满足日照间距一般也满足通风间距
防火间距: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物为高层还是多层有关(关键数据6米、13米)
五、例举几种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方法(运用实例理解应用)
1、对称式组合2、轴线法:轴线对位和轴线旋转法
3、重复母题法
4、辐射式组合5、簇群式组合6、院落式组合7、简单形体的组合
六、公共建筑室外空间与环境处理的关系:利用与创造环境 第四章
建筑的功能关系与平面组合
一、民用建筑的平面组成(按使用性质分):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二、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㈠ 房间的面积由房间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多少、家具设备的多少等因素决定的 ⑴ 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⑵ 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 ⑶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㈡ 房间平面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面宽常常是由一个或多个开间组成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的要求
2、满足视听要求
3、良好的天然采光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三、房间的门窗设置
㈠ 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⑴门的宽度常用900mm左右
⑵住宅中的卫生间浴室的门700~800mm ⑶室内面积大、活动人数多的房间门的宽度及数量应增加 ⑷门大于1000mm时,通常采用双扇门,宽度为1200~1800mm左右
⑸一个大房间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非高层建筑中,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0m、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等等(注意设计中的应用与整理)
⑹人流大量集中的公共活动空间,门的总宽度按每100人650mm宽计算,并应设置双扇的外开门。
㈡平面中门的位置:考虑室内交通路线的简捷和安全疏散的要求;空间充分利用,有利于家具的摆放;组织有效地穿堂风 ㈢ 窗的大小和位置
大小的确定:采光面积比,窗口透光部分的面积和房间地面面积的比
四、辅助房间的设计:卫生间的常见设计形式与基本数据
五、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㈠交通联系部分可分为水平交通联系:走廊、过道;垂直交通联系:楼梯、坡道、电梯、扶梯等;交通联系的枢纽:门厅、过厅
㈡基本数据:百人疏散指标650mm/100人;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㈢置一部楼梯的条件:二层或三层的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符合下表要求,可设一个疏散楼梯。
九层及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²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 m²、且每层人数不超过30人的单元式宿舍,可设一个楼梯。㈣门厅设计:门厅过厅是建筑主要出入口和交通枢纽处的重要空间,它除了起到内外空间的过渡及交通联系外,往往还兼有其它的功能。①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②确定合理的面积③组织好门厅及过厅内的流线④突出建筑物的个性特征
六、建筑的功能关系(理论的实践应用)
公共建筑设计中,处理功能关系的核心问题是
1、功能分区
2、人流组织
3、空间组成 在进行建筑平面布置时,最常用功能关系图和人流分析图来分析和确定空间关系
㈠ 功能分区原则:
1、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
2、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3、处理好“闹”与“静”或“动”与“静”的分区关系
4、处理好“清”与“污”的分区关系 ㈡ 交通流线的类型及要求:
类型可分为:
1、公共人流交通线
2、内部工作流线
3、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要求:
1、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避免互相干扰
2、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程序,简洁、明确、通畅、不迂回
3、流线的灵活性
4、流线的组织与出入口设置必须与室外道路密切相关
七、几种典型的建筑平面组合方式及应用
1. 通道式(走廊式)可分为内廊式、外廊式、连廊式等
特点:使用空间与交通联系空间分隔明确,房间之间的干扰;各部分之间联系方便;走廊的长短随连接房间的多少而变,平面组合比较灵活;
适用:各个房间既要相对独立又要保持适当联系的各类建筑,如办公楼、教学楼、科研楼、医院、疗养院、旅馆、宿舍等
2.穿套式:串联式和放射式,把各个房间直接衔接在一起,相互穿通,把使用面积和交通联系面积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组合方式称为套间式组合。特点:房间之间相互联系简捷,面积利用率高。适用:展览馆、商店等
3、大厅式:以体量巨大的主体空间为中心,其他附属或辅助空间,环绕着它的周围布置。特点:主体空间突出,主从空间突出,主从关系明确,房间之间相互联系紧密 适用:电影院、剧院、体育馆等
4、单元式:以楼梯间或电梯间等垂直交通联系空间来联系各个房间,构成一个独立单元;或者建筑平面中联系密切的使用房间成组出现,并形成各自独立的单元。特点:平面集中、紧凑、单元之间互不干扰,易于保持安静 适用:住宅、幼儿园等
5、庭院式:房间沿周边布置,中间形成庭院,庭院面积大小不等,可以作为绿化、活动或交通场地。有三合院、四合院;可设一个院或多个院
特点:使用上安静,冬季可防沙,防风,室内外空间融合,各部分联系可通过庭院调节,还可以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范围广泛
适用:居住建筑,文化馆、纪念馆、医院、办公楼以及旅馆等多种形式
第五章
建筑空间设计
一、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应从那几方面入手 ㈠空间的尺度与体量 ㈡空间的形状与比例 ㈢空间围透关系的处理 ㈣内部空间的分隔处理
㈤界面(天花、地面、墙面)的处理(色彩、质感、形式等方面)
二、多空间组合的处理手法(掌握)
㈠ 空间的对比与变化:1.高大与低矮之间2.开敞与封闭之间3.不同形状之间4.不同方向之间
㈡ 空间的重复与再现:与对比相对立的--韵律和节奏感 ㈢ 空间的衔接与过渡 ㈣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借景、流动空间
㈤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1、用特殊墙体(曲线墙体等)进行引导
2、用特殊形式的楼梯或踏步进行引导
3、通过天花地面的处理进行引导
4、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暗示另外空间的存在,隔而不断
㈥空间程序(序列)的组织:空间序列组织指的是运用对比、重复等手法将个别的、独立的空间组成一个有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
三、外部空间的形成(理解)
1、外部空间与建筑体形的密切关系
2、外部空间的形成是由建筑围合空间与空间围合建筑两者及两者之间的复杂形式构成的
3、外部空间的封闭程度不单取决于围合的形式,同时还取决于建筑物高度与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四、外部空间处理手法
外部空间的对比与变化;外部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外部空间的程序组织;外部空间的视觉分析
人眼观赏规律 H——27°~45°(局部、细部)2H——18°~27°(整体)
3H——<18°(整体及环境)双眼水平视区:120゜
最佳水平视区:60゜
第六章
建筑造型设计
一、建筑形体与建筑空间的依存关系
二、建筑造型设计包括建筑的体型、立面和细部处理三方面设计内容
三、建筑造型的艺术特征
1、建筑造型应反映建筑的个性特征
2、建筑造型应有利于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
3、建筑造型要适应于基地环境和群体布局的要求
4、建筑造型应符合建筑美学原则
5、建筑造型应与一定的经济条件相适应
四、建筑造型美学原则 多样统一——根本原则
建筑构图形式美规律:统一与变化、韵律与节奏、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比例与尺度 统一:以简单的形体求统一;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以协调求统一
均衡:主要是研究建筑物各部分前后左右的轻重关系。在建筑构图中,均衡与力学的杠杆原理是有联系的。
稳定:是指建筑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一般说来上面小,下面大,由底部向上逐层缩小的手法易获得稳定感。对比:建筑各部分之间的显著差异,表现在量、形、方向、虚实、简繁疏密、色彩质感、光影明暗等方面
微差:不显著的差异
韵律:形式美学上的韵律是指当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材质、光线等等以某种规律出现刚给人们视觉和心理上产生的节奏感觉。韵律本身具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的特征。连续韵律:以一种或者是几种符号元素进行重复
渐变韵律:连续重复的符号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变化,大小、高低、色彩等 交错韵律:有组织的进行重复、交错和穿插
起伏韵律:变化要素在保持连续的状态下时起时伏
尺度: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与人体之间在度量上的制约关系,用以表示建筑物正确的尺寸或者表现所追求的尺寸效果。三种:
1、自然尺度
2、夸张尺度
3、亲切尺度
比例:一个整体中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建筑空间中,就是空间在长、宽、高三个角度之间的关系。所谓推敲比例,就指通过反复斟酌而寻求三者之间的最佳关系。整体形式中的一切有关数量的条件,如长短、大小、高矮、粗细、厚薄、轻重等,在搭配得当的原则下,既能产生良好的比例效果。
五、建筑体形与立面设计
第七章
建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一、建筑与结构
现代建筑的结构体系可分为平面结构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两大类。㈠平面结构体系
1.承重墙(柱)结构2.框架结构 3.桁架结构 4.拱形结构 5.刚架结构 ㈡空间结构体系
1.网架结构 2.悬索结构 3.折板结构 4.壳体结构 5.充气结构 6.张拉膜结构
二、承重墙结构的几种形式及各自的优缺点
一般的民用建筑中,承重墙(柱)结构为常用的结构形式。
承重墙(柱)结构具体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外墙内柱混合承重。横墙承重:刚性较好,抗震能力好,整体性好;纵墙不承重,开窗造型较自由,亦可有凹凸变化。空间划分差,不灵活;省楼板,但墙多。适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建筑;
纵墙承重:空间划分灵活,适应功能要求;受正向风荷易变形,纵墙承重,开窗受影响,造型受限制,费板省墙,刚度小。适用于使用上空间要求较大,隔墙位置可能变化的房间,如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医院等公共建筑; 纵横墙承重:纵横墙同时承重,房间安排较为灵活,房屋刚性也相对较好,楼板方向不同,施工比较麻烦;
外墙内柱承重:空间灵活;刚性差,沉降不均匀;适用于教学楼、医院、商店、旅馆等公共建筑。
三、需要掌握的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1、红线:有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之分,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公用设施)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分界线。建筑红线是指建筑用地相互间的用地分界线,或与道路红线共同的分界线。
2、建筑控制线:是指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比红线范围略小,用以标识可建建筑区域与范围的界线。建筑控制线与红线之间的用地,可用来布置道路、绿化、管线、停车场及构筑物等。
3、容积率:是指建筑基地(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容积率为一无量纲常数,没有单位。
4、建筑面积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建设用地上建成的建筑面积数量,单位m²/hm²。建筑面积密度(m²/hm²)=总建筑面积(m²)/总用地面积(hm²)。
5、建筑覆盖率:指建设用地(基地)内,所有建筑基底面积之和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单位:%。建筑覆盖率表达了基地内建筑直接占用土地面积的比例,所以又称建筑密度。
6、建筑高度: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7、绿化覆盖率(绿化率):绿化覆盖率是指基地内所有乔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植物覆盖土地面积(重叠部分不重复计)的总和,占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单位%。一般不包括屋顶绿化。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面积(m²)/用地面积(m²)×100%。
8、如何理解有效面积、建筑面积、结构面积与使用面积四者与建筑设计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面积系数: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其中有效面积为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为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为建筑面积中结构所占面积;建筑面积为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从上述面积系数分析中可看出在满足使用要求和结构选型合理的情况下,有效面积越大,结构面积越小,越显得经济,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性公共建筑通常以使用面积系数控制经济指标。
9、楼层的层高:是指上下相邻的两层楼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5.中高层住宅有哪些设计要点? 篇五
由于中高层在节约用地方面比多层更有优势,在结构、设备方面、施工技术条件方面没有高层那么复杂,所以,在今后的住宅建设中将占有重要地位。中高层住宅由于介于多层和高层之间,在楼梯和电梯的设置上有其特殊性。
下面几层可以以楼梯为主,上面几层则以电梯为主。从经济上说,电梯停靠的次数少则运行费用低,由于中高层只有79层,因而可以采用简单一些的电梯《如液压电梯》以降低造价,
在防火与安全疏散方面,79层不属于高层建筑防火范围,但比高层又要求高一些,如组合的单元住宅,其楼梯间应通至平屋顶。
塔式中高层住宅可以只设一部电梯、一部楼梯,但每层的建筑面积不超过500,楼梯应设封闭楼梯间,若入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中高层住宅不宜采用多层的砖混结构,而宜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
中高层住宅的平面布局多采用塔式、单元组合式和长廊式,有的将外廊与单独设置的楼梯、电梯间相结合,居民在出电梯后即可由各自单元的长廊进入户内,这样,既可充分发挥电梯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便于火灾时的居民疏散。
6.浅谈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篇六
以某高层建筑施工项目为例, 该项目建筑总层数为18层, 其中地面以上层数为17层, 地下室为1层, 建筑长72m, 高54m, 施工中主要应用的是剪力墙结构。在处理该高层项目剪力墙结构时, 主要对建筑自身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力进行承受, 其自身高抗侧强度, 主要为刚性结构体系, 以抵抗水平侧力。
2 高层建筑项目结构受力分析
2.1 水平荷载
对于高层建筑项目而言, 它的竖向荷载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而对于受地震影响的水平荷载, 其数值由于受到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影响, 会存在很大程度的波动变化。
2.2 轴向变形
高层建筑在竖向荷载方面, 其数值相对较大, 这就极容易在柱中导致轴向变形的问题。所以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 设计人员需对轴向变形计算值进行细致分析, 以此来合理确定下料长度。
2.3 侧移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项目而言, 由于建筑高度的提升, 会使水平荷载下的结构侧移变形问题加剧。这也是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要把这一问题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2.4 结构延性
相比于一般建筑的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更为柔和, 因此它受剧烈震动影响而产生的变形问题也更为严重。想要使它在塑性变形阶段有良好的强变形水平, 就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通过有效手段, 确保其结构延性。
3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的要点措施
3.1 科学布置剪力墙结构
在对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时, 首先要对剪力墙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要结合高层建筑项目的实际需求, 明确剪力墙结构轴线, 对结构进行规则、对称、均匀、合理的布置。这里需要强调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竖向承载构件的布置, 二是建筑结构的对称性布置, 避免建筑因水平地震力的影响而出现扭转效应。
3.1.1 科学布置短肢剪力墙结构
在高层建筑项目中, 选择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优势在于能够在建筑结构的布置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这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高层建筑而言,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需要注意到, 如果过多的使用该类型设计, 会使建筑结构自身的抗震性受到影响, 难以保障建筑稳定性。因此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布置要科学合理, 结合建筑自身设计及抗震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3.1.2 尽量避免出现独立小墙肢
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中, 应极力避免独立小墙肢现象的出现。一旦这一问题出现, 会增加整个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的难度, 影响整个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在面对这一问题时, 一般会采取合并洞口、合理布置剪力墙的措施来应对, 借此降低整个工程的难度。
3.1.3 控制好剪力墙结构刚度
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中, 整体结构的刚度控制是一项关键要点。如果通过缩短工期来过大增加结构刚度力度, 不仅会造成建筑资料的浪费, 还可能导致墙肢、连梁超筋等达不到结构要求的指标, 增加截面设计难度。因此需控制好剪力墙结构的刚度, 不宜使其过大, 保证结构的延性。
3.2 对剪力墙连梁设计进行优化
连梁设计是优化剪力墙结构的重要环节, 它起到的是与墙体的协调作用。由于剪力墙结构自身就具有一定的刚度强度, 为了更好的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可以对连梁刚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折减。在折减值方面, 一般不小于0.5, 其最佳状态可控制在0.5-1.0之间。如果剪力墙结构的正截面与斜截面所受承载力未达到要求, 可以考虑降低连梁高度。此外, 也可以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特点, 适当增加剪力墙厚度与连梁截面, 以更好的满足设计需求。
3.3 剪力墙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优化要对各项相关参数进行有效控制, 保证设计中的合理性。这其中主要的参数就主要包括位移比、侧向刚度比、周期比、刚重比、层间位移角等等。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 有助于提升剪力墙结构性能。例如, 通过对建筑结构的位移比参数进行优化, 就可以对剪力墙结构布置的不规则性进行限值, 避免结构偏心力过大, 使建筑结构出现扭转问题。
3.4 底部加强部位的优化设计
一般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中,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取值主要基于两点来考虑, 一是取底部两层的高度, 二是取嵌固部位上方墙肢总高度的八分之一左右。在实际取值中可对比这两个数值, 然后取最大值。若存在底部带有转换层的情况, 可再加上框支层及其以上2层的高度, 对比之后再来取最大值。
3.5 优化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工作
当前很多高层建筑项目都趋向于结构功能的多样性发展, 因此这些高层建筑在功能形式上也变得更为复杂多样。例如, 在高层建筑的不同部位间, 就存在不同的使用功能, 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中, 有针对性的做出应对, 设置转换构件来做好建筑结构间的衔接, 即优化转换层设计。在转换层的结构形式上, 应控制转换层的质量和刚度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不宜使其过大。要通过计算找出转换层的薄弱部位, 分析内力分配的具体特征, 优化内力设计并改善薄弱环节, 提升其整体性能。
3.6 对墙身设计环节进行优化
墙身设计也是剪力墙结构优化中不容忽视的要点, 它对于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会产生重要作用。其中, 钢筋结构的优化设计是这一要点的主要方面, 无论是结构中的横向钢筋还是竖向钢筋, 都要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完善对应搭配, 结合斜截面与正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与抗弯承载力, 做好标准验算工作。此外, 要结合相关的规范标准要求, 做好剪力墙钢筋配置工作。对于一级、二级与三级的抗震结构设计, 要对应做好暗柱和端柱的布置, 提升建筑结构稳定性。同时水平、竖向配筋都要超过0.3%。而对于四级、五级的非抗震设计而言, 水平、竖向配筋都要超过0.2%。最后在结构墙身设计中, 还要注意控制好钢筋间的距离安排布置。
结语
综上所述, 剪力墙结构设计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随着当前高层建筑项目的不断增多, 对剪力墙结构技术进行细致研究, 探究其优化设计的关键要点, 发挥出剪力墙结构的整体优势, 对于保障高层建筑项目功能结构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建筑行业的设计人员, 要对剪力墙结构这种常见的结构类型有深入全面的认识, 采取有效的措施手段对各项环节进行优化设计, 提升建筑项目的设计水平。相信随着相关研究及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入,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发展将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曹彬, 李铭.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的要点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 22:65.
[2]刘霁, 王帅.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及优化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 14:257.
7.浅谈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篇七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18-0069-02
相对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更为简洁、宽敞,使用功能更好,为住户的自行改造增大了灵活性,加大了使用面积,因而广泛受到建筑师和业主的欢迎。但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较差,且地震区应用经验不多。因此,剪力墙结构在设计时要注意许多问题。
1高层建筑的结构受力特点
1.1轴向变形
高层建筑的竖向荷载一般较大,会在柱中引起相当大的轴向变形从而影响连续梁弯矩,同时还会影响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因此必须考虑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作相应调整。
1.2水平荷载
对于一定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而言,竖向荷载基本固定不变,而包括风荷载与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的数值,则会随结构动力特性的区别而发生较大范围的变化。
1.3侧移的控制
结构侧移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会随着建筑高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基于这一原因,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4结构延性
高层建筑比矮层楼房的结构更柔和,因此遇到地震等剧烈震动时所发生的形变会更大。为保证建筑在塑性变形阶段中仍能具备强变形能力,必须在结构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结构的延性。
2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剪力墙是一种能较好的抵抗水平荷载的墙。剪力墙由于能有效抵抗水平荷载,因此在总体的墙面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抗侧刚度大,侧移小;室内墙面较为平整;结构自重大,吸收地震的能量大;一般剪力墙的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很大,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通常抗剪刚度起控制作用,故其耗能较差。所以它常常应用在层数较多(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中,当剪力墙洞口较小时,剪力墙整体性能比较好,剪力墙截面弯曲破坏极限承载力可以按照全截面抗弯计算。另外,采用剪力墙结构,会使室内较框架结构简洁,没有露梁和露柱现象,外形美观,便于室内布置。但也存在缺点,例如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刚度大,会引起较大地震反应,使得上部结构和基础费用增加;由于混凝土墙体较多,使得建筑物重量增加,这也同样引起较大地震反应,进而造成浪费;剪力墙结构中各墙肢轴压比往往较低,使得各墙肢的承载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剪力墙结构中墙体多为构造配筋,配筋率均较低,使得结构延性较差。
3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
剪力墙作为竖向构件是形成结构抗侧力刚度的最主要构件,它在建筑中承担着整个结构的竖向荷载和绝大部分水平荷载。剪力墙建筑结构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剪力墙布置
剪力墙布置必须均匀合理,使整个建筑物的质心和刚心趋于重合,且x、y两向的刚重比接近。在结构布置时应尽量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以使其具有较好的空间工作性能,并且使两个受力方向的抗侧刚度接近,若无法避免,则剪力墙相应部位应设置暗柱,当梁高大于墙厚的2.5倍时,应计算暗柱配筋,转角处墙肢应尽可能长,因转角处应力容易集中,有条件两个方向均应布置成长墙。
3.2剪力墙厚度确定
剪力墙墙肢截面比较适宜简单、规则,剪力墙的竖向刚度应均匀,其门窗洞口最好成列布置、上下对齐,形成明确的连梁和墙肢。避免使墙肢刚度相差悬殊的洞口设置,在抗震结构设计时,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最好不要采用错洞墙,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均不宜采用叠合错洞墙。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对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具体规定如下:“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应小于200 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的1/20,且不应小于160 mm;按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元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 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的1/25,且不应小于180 mm。”
3.3剪力墙墙体配筋
一般要求水平钢筋放在外侧,竖向钢筋放在内侧。配筋满足计算及规范建议的最小配筋率即可。加强区φ10@200,非加强区φ8@200双层双向即可。双排钢筋之间采用φ6@600×600拉筋。但地下部分墙体配筋则另当别论。因为地下部分墙体配筋大多由水压力、土压力产生的侧压力控制,而由于简化计算经常由竖向筋控制,此种情况下为增大计算墙体有效高度,可将地下部分墙体的水平筋放在内侧,竖向钢筋放在外侧。
3.4设置边缘构件
对于普通剪力墙,其暗柱配筋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建议加强区0.7%,一般部位0.5%。对于短肢剪力墙,控制配筋率加强区1.2%,一般部位1.0%;对于小墙肢其受力性能较差,应严格按高规控制其轴压比,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并应控制其纵向钢筋配筋率加强区1.2%,一般部位1.0%;而对于一个方向长肢另一方向短肢的墙体,设计中往往就按长肢墙进行暗柱配筋。
4工程实例
4.1工程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2 570 m2,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为12层住宅楼,层高3 m,顶层为复式住宅,屋顶为四坡屋面。
4.2剪力墙结构设计
由于整个楼层的建筑平面较为复杂,采用在○14和○15轴间设置双墙防震缝,在○D和○E轴间设置悬挑构件抗震缝的处理方法,将平面分成相对独立的4个部分,各部分的长宽比L1/B1max=29/9.4=3.09<5,L2/B2max=117.52/17.02=1.03<5。高宽比Hl/B1=37.44/9.4=3.98<6。H2/B2=41.94/17.02=2.46<6,符合规范要求。结构层高1层~12层为3.0 m,坡屋面层高0.55~2.47 m,坡度为40%。平面的南侧拐角处设有阳光房,平面突出的部分为六边形,突出长度为2.1 m,L/Bmax<0.3,符合规则建筑平面布置要求。
4.3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
场地类型为II类建筑场地,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水平地震作用按x,y两个方向计算。同时考虑扭转耦联,周期折减系数0.85,计算取9个振型,结构阻尼比0.05,竖向力按模拟施工加载方式计算,恒活荷载分开计算。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为0.35,地面粗糙度为B类,结构体型系数为1.4。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7,地震力分项系数为1.3,风荷载分项系数为1.4,恒荷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4。
本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基(有肋梁),剪力墙厚度内外墙均为200 mm,连梁截面b×h为200×(370~570) mm,楼板厚度100~13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C25。地基采用天然地基,以③层黏土层作为持力层,Es=15 MPa,fak=300 kPa。
4.4剪力墙的布置
按照抗震设计要求,结合窗间墙、楼梯间及房间四角等布置成“一”字形、“L”形、“T”,形、“Z”形或“十”字形墙段,沿结构平面各主轴方向均匀、对称布置,做到刚心和质心重合,减少结构扭转。各墙肢肢长不宜相差太大,截面高厚比可以控制在5~8之间,避免出现高厚比小于3的小墙肢,使各墙肢刚度接近,保证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各墙肢受力均匀,避免个别长墙因内力太大而出现超筋。另外在④~⑥轴,⑩~⑥轴间形成4个较为完整的弱筒,以增强整个结构的抗侧力性。在竖向,要求墙肢上下对齐、连续。在同一轴线上的各墙肢通过连系梁连接,可增加对墙肢的约束,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了保证连梁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延性,取其跨高比为4≤l/h≤8较为合适。
4.5墙肢截面设计
塔楼周围及肢长/肢宽<3的小墙肢均按框架柱的抗震要求配置纵筋及箍筋,并降低轴压比提高要求。连梁高度的设计计算从剪力墙洞顶至楼板面或屋面,窗间墙和窗台以下墙体采用轻质材料砌筑。连梁正截面配筋按矩形截面构件计算,取上、下配筋两者之中的较大值,配置于梁截面上、下部位,考虑到施工因素,一般每排布置2根纵筋为宜,也可根据墙厚适当增加。按斜截面抗剪计算所得的箍筋沿梁全长加密布置,对于个别连梁由于跨高比较大、刚度大,可能出现超筋,地震作用下允许其局部出现裂缝,可将连梁刚度折减。为保证结构平面刚度,楼层最小板厚100 mm,在南侧阳光房塔楼处适当增加厚度。
5结束语
总之,由于剪力墙结构简洁、宽敞,使用功能好,为住户的自行改造增大了灵活性,加大了使用面积,在高层住宅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充分理解新规范编制原理,将新高规和新抗震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On the Wall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Points
Li Guip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many years of design practice, engineering examples to explore the high-rise building wall structure of the design points.
8.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篇八
(1)地上为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角柱、楼梯间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2)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200.
(3)柱内埋管,由于梁的纵筋锚入柱内,一般情况下仅在柱的四角才有条件埋设较粗的管。管截面面积占柱截面4%以下时,可不必验算。柱内不得穿暖气管。
(4)柱断面不宜小于450x450,混凝土不宜小于c25,否则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不容易满足0.45la的要求,不满足时应加横筋。异型柱结构,梁纵筋一排根数不宜过多,柱端部纵筋不宜过密,否则节点混凝土浇筑困难。当有部分矩形柱部分异型柱时,应注意异型柱的刚度要和矩形柱相接近,不要相差太大。
(5)柱应尽量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来满足轴压比的限制,减小断面尺寸。
(6)尽量避免短柱,短柱箍筋应全高加密,短柱纵筋不宜过大。
(7)考虑到竖向地震作用,柱子的轴压比及配筋宜留有余地。
(8)独立柱上或柱的中部(半层处)有挑梁时,挑梁长度应有限制。
9.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篇九
一直以来,建筑都诞生和存在于相应的社会环境中。而单纯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将导致建筑孤立地存在于陌生环境中,无法得到特定群体和时空的支持。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历史建筑为城市集体记忆场所,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与思想流保持连续。历史建筑所在的旧城区,是经历多年历史形成的,拥有特定的肌理和空间格局,为周围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外化形式,能够使群体回忆得到延续,从而使历史建筑得到认同。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历史建筑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而并非是被藏匿于城市的某个角落。
2.2加强城市空间过渡
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得以建立。缺少周边环境的包裹,将导致历史建筑与周边建筑格格不入,在城市空间中产生违和感。做好周边环境设计,则能加强城市空间过渡,使历史建筑与现代化城市相协调,发挥承载城市历史文化信息的作用,同时也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加强对城市特有人文气息和习俗的孕育。在此基础上,历史建筑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2.3全面保护历史建筑
10.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篇十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转换结构构件;结构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高层建筑的要求,转换层的建筑结构应运而生,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常用的转换形式有梁式、桁架、箱型结构、斜撑、厚板等,而梁式转换层结构由于具有传力路径清晰快捷、工作可靠、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经济等特点,已成为目前高层建筑中应用最广的转换层结构形式。
1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发展趋势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骨混凝土转换层的应用。钢骨混凝土梁不仅承载力高,刚度好,可大大减小截面尺寸,且塑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梁。此外,钢骨混凝土梁在施工阶段其自身刚度好,定位准确,可减少支模,加快施工速度。目前,国内采用钢骨混凝土转换构件的实际工程还不多,但国外采用较多。
(2)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的应用。采用预应力技术可带来许多结构和施工上的优点,如减小截面尺寸、控制裂缝和挠度,控制施工阶段的裂缝及减轻支撑负担等等。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常适合于建造承重荷载的大跨度转换层,且有自重轻,节省钢材和混凝土等优点。
(3)由多个单层桁架空腹桁架、混合空腹桁架等叠合组成的结构形成“叠层桁架结构”,由多根截面尺寸较大的弦杆梁共同承担上部竖向荷载的工作机制,设置斜腹杆改变了竖向荷载的传力方向和位置,起卸载作用,类似于拱传力。
2 转换层的结构形式及设计原则
2.1 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
底部带转换层结构,转换层上部的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因此,必须设置安全可靠的转换构件。按现有的工程经验和研究结果,转换构件可采用转换大梁、桁架、斜撑、箱形结构以及厚板等形式。由于转换厚板在地震区使用经验较少,可在非地震区和6度抗震设计时采用,对于大空间地下室,因周围有约束作用,地震反应小于地面以上的框支结构,故7,8度抗震设计时的地下室可采用厚板转换层。
2.2 转换层设计原则
2.2.1 转换层的竖向布置
转换结构可根据其建筑功能和结构传力的需要,沿高层建筑高度方向一处或多处灵活布置;也可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在楼层局部布置转换层,且自身的这个空间既可作为正常使用楼层,也可作技术设备层,但应保证转换层有足够的刚度,以防止沿竖向刚度过于悬殊。对大底盘多塔楼的商住建筑,塔楼的转换层宜设置在裙房的屋面层,并加大屋面梁、板尺寸和厚度,以避免中间出现刚度特别小的楼层,减小震害。对部分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其转换层的位置,7度区不宜超过第5层,8度区不宜超过第3层,6度时可适当提高。当转换层位置超过上述规定时,应作专门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
2.2.2 转换层的结构布置
研究得出,底部转换层位置越高,转换层上、下刚度突变越大,转换层上、下内力传递途径的突变就越加剧;此外,转换层位置越高,落地剪力墙或简体易出现受弯裂缝,从而使框支柱的内力增大,转换层上部附近的墙体易于破坏。总之,转换层位置越高对抗震越不利。
2.2.3 转换层的抗震设计
为保证设计的安全性,规定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的位置设置在3层及以上时,其框支柱、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宜按高规规定提高一级采用,提高其抗震构造措施,而对于底部带转换层的框架一核心简结构和外围为密柱框架的筒中筒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必提高。对转换层的转换构件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内力需调整增大,而且还应按高规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3 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与构造
由框支主梁承托转换次梁及次梁上的剪刀墙,其传力途径多次转换,受力复杂。框支主梁除承受其上部剪力墙的作用外,还需要承受次梁传给的剪力、扭矩和弯矩,框支主梁易受剪破坏。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为了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提高其抗震能力,在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时,可以将一部分剪力墙落地,并贯通至基础,做成落地剪力墙与框支柱与剪力墙协同工作的受力体系。
3.1 转换梁的设计与构造要求
转换梁的截面尺寸一般宜由剪压比计算确定,以避免脆性破坏和具有合适的含箍率。转换梁不宜开洞,若需要开洞,洞口宜位于梁中和轴附近。洞口上、下弦杆必须采取加强措施,箍筋要加密,以增强其抗剪能力。上、下弦杆箍筋计算时宜将剪力设计值乘放大系数1.2。当洞口内力较大时,可采用型钢构件来加强。
转换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转换梁上、下主筋的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为0.3%,转换梁中主筋不宜有接头,转换梁上部主筋至少应有50%沿梁全长贯通,下部主筋应全部贯通伸入柱内。
3.2 框支柱的设计与构造要求
框支柱截面尺寸一般系由其軸压比计算确定。地震作用下框支柱内力需调整:抗震设计时,框支柱的柱顶弯矩应乘以放大系数,并按放大后的弯矩设计值进行配筋;剪力调整:框支柱承受的地震剪力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采用:框支柱的数目不多于10根时,当框支层为1~2层时,每层第根柱承受的剪力应至少取基底剪力的2%;当框支层为3层及3层以上时,各层每根柱所受的剪力应至少取基底剪力的3%;框支柱的数目多于10根时,当框支层为l-2层时,每层每根柱承受的剪力之和应取基底剪力的20%;当框支层为3层及3层以上时,每层框支柱承受剪力之和应取基底剪力的30%;框支柱剪力调整后,应相应调整框支柱的弯矩及柱端梁的剪力、弯矩,框支柱轴力可不调整。
框支柱全部纵向钢筋采用三级钢时的配筋率,抗震等级一级时不小于1.15%,二级时不小于0.95%,非抗震设计时不小于0.75%。纵向钢筋间距抗震设计时不大于200mm,且不小于80mm,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4%。
3.3 转换梁的截面设计方法
应力截面设计方法。对转换梁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应力及其分布规律,为能直接应用转换梁有限元法分析后的应力大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截面的配筋计算,假定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所有拉力由钢筋承担钢筋达到其屈服强度设计值。受压区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3.4 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的选择
托柱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当转换梁承托上部普通框架时,在转换梁常用截面尺寸范围内,转换梁的受力基本和普通梁相同,可按普通梁截面设计方法进行配筋计算。当转换梁承托上部斜杆框架时,转换梁将承受轴向拉力,此时应按偏心受拉构件进行截面设计。
4 结束语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设计,要结合其平面布置的复杂性、功能多样性的特点,合理选择转换层形式,准确选择建筑的抗震类别,确定各分部的抗震等级;竖向体型设计要规则、均匀,在平面布局上应尽可能规则、简单、对称;要特别重视框支柱、框支梁构件设计的特殊性。在设计工程中,设计人员要反复比较调整,以得到最为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新国.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J].福建建筑,2007(4):35~36.
[2]周青.论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J].四川建材,2008(6):121~122.
11.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篇十一
目前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设, 其不仅高度较大, 而且外形美观, 有效的缓解了大中城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用地紧张问题。超高层建筑对防震和消防设计具有较高的要求, 需要具有紧固的基础, 所以在结构设计时需要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 确保结构的合理性。
1 超高层建筑的特点
(1) 超高层建筑需要设置避难层和设备层。超高层建筑对消防安全具有较高的要求, 所以需要设置避难层, 这样一旦发生火灾, 则能够有效的疏散人员并安全撒离。同时, 超高层建筑中需要应用到较多的机电设备, 所以还要进行设备层的设置。因此在超高层建设中, 通常将设备层和避难层都放置在同一层。而对于对使用功能具有较高要求的超高层建筑, 通常都是每隔15层则要设置一个避难层和兼设备层, 同时还需要设有专门的机电设备层, 通常可以将设备层或避免层设备为结构加强层, 这样可以有效的确保结构整体刚度的提高。
(2) 超高层建筑通常以方形或是近似方形为主, 而且长宽比也不会超过2, 这样即使在地震大的扭转效应下, 超高层建设了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不易发生损坏。
(3) 在对超高层建筑地基选择时, 当其基岩埋深较浅时, 则其基础持力层则可以选择天然地基, 也可以采用筏基或是箱基, 但对于基础持力层较深的情况, 则持力层则宜以桩基为主, 复合地基的情况在超高层建筑地基中较少采用。
(4) 当超高层建筑超过150米时, 不仅需要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使用条件, 同时还要使其能够满足风荷载作用下的舒适度的要求, 在结构顶点需要有效的控制其最大加速度, 使其能够与相关的规范要求相符合。
(5) 超高层建筑设计时, 对抗震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 所以需要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而且在需要时还要进行专门的模型震动试验, 从而使工程的设计和建造更具合理性。
2 超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确定的主导因素
2.1 建筑方案应受到结构方案的制约
在对超高层建筑方案进行设计时, 需要充分的考虑到结构方案, 确保结构方案要对整体超高层建筑方案的设计充分的配合, 而且在要超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时要确保结构方案的实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同时在结构方案设计时还需要力求创新, 这样才能确保整体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2.2 结构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
(1) 应考虑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在进行超高层建筑中, 如果拟建筑的场地基岩埋藏极浅时,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采用天然地基作为基础支撑, 这样的场地类别也多为一类和二类, 在抗震设防烈度也较低的情况下, 则可以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对于在第四纪土层上的超高层建筑, 当其抗震设防烈度需要达到七度或是八度区时, 则宜采用结构自重较轻的混合结构或是钢结构,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地震的作用。
(2) 应考虑抗震性能目标
在对超高层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 通常情况下需要达到中震不屈服, 这就需要竖向构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同时剪力墙底部加强区也需要具有抵抗中震的弹性。在这种情况下, 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无法满足在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或是八度区的条件, 因为在竖向构件截面计算中, 需要配筋的量较大, 这就会导致钢筋无处放置, 而如果单纯增大构件截面也会导致结构自重加大, 这样地震作用下, 结构内力也会增加, 同时截面配筋率也无法实现有效的控制, 所以通常情况下, 会考虑采用混合结构或是钢结构, 这样地震作用下构件产生剪力和拉力多由型钢来承担, 这对于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的内力减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 应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超高层建筑工程为了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则需要控制好工程造价。针对各种结构特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经济性最好, 然后是混合结构, 而全钢结构则造成较高。所以在超高层结构设计时, 需要对造价的合理性进行有效控制, 同时还要对竖向承重构件的截面积进行控制, 确保建筑有效使用面积的增加。通常情况下, 为了提高结构柱的承载能力, 可以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是钢管混凝土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 而且还能够确保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 柱截面比相对也较小, 有利于建筑有效使用面积的增加。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 也可以在高框架柱内设置型钢来确保柱截面的减小, 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 超高建筑结构类型中的混合结构设计
3.1 型钢混凝土和圆钢管混凝土柱钢骨含钢率的控制
一般设计中, 混合结构构件的钢骨含钢率中都是由构造控制, 目前国内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技术规程的规定各不相同, 但有一个共同点是框柱中钢骨的含钢率不宜小于4%, 这是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柱区别的一个指标。在混合结构设计过程当中, 设计者可根据计算结果来设计柱纵筋和箍筋, 并设置大于4%的含钢率的型钢截面即可。
3.2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型钢柱的设置
在地震作用或风荷载作用下,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一般要承受85%以上的水平剪力;同时筒体外墙还要承受近楼层面积一半的竖向荷载。所以, 在筒体外墙内设置型钢柱既可保证筒体与型钢混凝土外框柱有相同的延性, 还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竖向变形差异。同时, 筒体墙内设置型钢柱, 可使剪力墙开裂后承载力下降幅度不大。尤其在抗震设防的高烈度区,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抗震性能目标要按中震弹性或中震不屈服设计, 其地震作用下剪力、弯矩很大, 更需在墙体内设置型钢柱。否则, 内筒边缘构件配筋面积太大, 增加了设计和施工的难度。通过设置型钢柱, 可取代边缘构件内的纵筋。
3.3 关于结构的抗侧刚度问题
超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是整个结构的主要抗侧构件, 所以筒体的墙厚尤其是外侧墙厚, 主要是由抗侧刚度要求决定。因此, 外框柱截面的设计除满足承载力和轴压比要求外, 其刚度在整体结构刚度设计中应予以充分考虑。
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 为了确保结构抗侧刚度能够更好的满足变形的要求, 则可以通过设置环状桁架或是水平伸臂桁架, 这样可以有效的确保结构抗侧刚度和扭转刚度增大, 确保能够更好的满足结构变形的要求。
4 结束语
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 可以更好的将建筑外观的美感和内部空间的良好性体现出来, 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将建筑表现和结构方案的统一性较好的体现出来, 加强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有效配合, 确保结构总体和结构分体之间的协调性, 使结构受力更加科学、合理, 从而确保整体建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吕西林.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2]徐至钧, 赵锡宏.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12.建筑设计专业作品集制作要点总结 篇十二
英国建筑设计专业作品集制作要点
英国作为艺术留学中最热门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前往深造。而英国的建筑设计院校备受欢迎。英国的建筑设计对过程要求很严格,有些学校像伦敦大学下属的建筑学院还有特殊的命题,需要你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且需要面试,看你要申请本科还是研究生,本科的话是需要你展示除了你的建筑设计的天分外,还需要有一些其他出众的闪光点,包括手工、照片等很多与建筑无关的艺术作品。但如果是研究生的话,就必须要展示你大学时候的一些比较成型的项目,还有你的基本功一定要扎实。这都只是基本,还要看你的创意部分,需要有那种脑洞大开的作品,让老师眼前一亮。下面SIA国际艺术教育就为大家介绍几所英国建筑设计专业大学作品集制作上的一些经验。
UCL
关于作品集尺寸和页数无特别要求。多数申请者的作品为A4或A4纸张打印,12-30页左右,但是美誉哦正式的大小限制。请注意,作品集应为你的重要设计工作之中的代表作,而非你设计工作的综合性记录。邮寄给学校打印出的副本,因为此材料不会退还。不接受邮件附件和CD的形式
将作品发往下列地址,并清楚的在首页cover上写明全名,申请课程及申请号码
AA SCHOOL
AA School 可能很多国人没有听说过,因为一般的排名上找不到这个学校,但是在英国的建筑界则是大名鼎鼎,是很多建筑学专业学生向往的圣地。
作品集应结合学术性和职业性。CD和DVD也可接受,但是需要同时有一份打印出来的纸质作品集。请确保作品集上附带Cover Sheet以便学校能够识别。
SHEFFILED
PDF格式、20M(外联建议15M以内)、每个作品在10篇以内,提供3-5个作品
www.siaedu.net SIA国际艺术教育 TEL:400-677-2260
此专业对完成建筑设计学术训练的学生开放(ARB/RIBA Part 2 or international equivalent)。作为申请流程的一部分,你需要提供电子版作品,PDF格式8M以下的文件。
NEWCASTLE
作品需要在线上传或者发email,最多15页PDF, 至多分成两个文件上传或者发email;学校不接受任何纸质、CD 和作品链接
EDINBURGH
没有作品不会被审理,没有作品的申请即使提交后学校也不会提醒让学生上传作品,只是一直不审理。请大家申请的时候将作品链接制作成txt文档或word文档直接上传,如果提交之后补作品是email发给学校,学校回复速度非常慢,并且基本都不给我们发确认邮件,所以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学校到底收到没有,艺术系的审理周期在三个月以上,申请时没提交作品的基本在半年以上,所以为了缩短周期,请学生制作完成作品后再提交申请并上传作品是最快最稳妥的办法。作品集大于2m的,爱大一律不收,所以请把作品上传到英文网站或英文网盘上,然后把链接放进一个word文档里,文件名请写英文!
UAL
1.硕士学习以自主的方式进行研究学习,申请什么专业准备什么专业的作品集,作品集的页数为30张至50张,做成1个PPT或者1个PDF,刻一个光盘,5-6套作品,系列化,通过作品能体现你研究的背景,细节和思想,注意作品集中的文字都应该是英文(注意光盘打开,只有一个PPT或者一个PDF,其他散乱的东西都不需要,动画作品除外)2.作品具有自己的风格,体现对这个领域研究的深度,以实验性,创新性的作品为主,不要放很多商业的作品
3.每一个作品需要把灵感来源,草图和设计过程与最终的作品交织在一起,提供大量的与你作品或者研究课题有关的信息与图像,说明你在这个领域做了很多的探索与研究 4.作品集和学习计划交织在一起,通过作品清楚的表现对未来的计划 5.把觉得最好的作品放在最前方,手绘能力的体现很重要,最新的作品如未全部完成可以提交半成品
6.作品有清楚的排序,英文标注和解释
7.作品不要附在花花绿绿的背景上,普通的白色就好,作品的内容和细节最重要,背景是次要的
8.如果打印作品,请不要大于A3 9,如果作品中有动画,请每一个动画作品不要超过2分钟。
COVENTRY
1.作品集图片张数没有明确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设计理念来安排,基本上十几张以内就差不多的。只要是能充分表达学生的设计理念即可。
2.作品集的格式最好用PDF,或者PPT。也可以把作品放在网络链接里,但是最好不要设置密码。作品集文件大小最好能控制在10MB以内。我们不接受光盘的形式。
www.siaedu.net SIA国际艺术教育 TEL:400-677-2260
3.内容上,我们需要学生提供一个跟所申请专业紧密相连的完整的设计方案,里面最好能体现学生从方案的制定到最终的实施中的发展过程,同时,最好能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该作品的功能性。技术上来说,最好能集合电脑制作效果以及手绘效果图。同时,为了让老师更加充分理解学生的作品,可以加入少量的文字说明。
以上就是SIA国际艺术教育为大家介绍的英国艺术留学建筑设计专业作品集的一些注意事项,作品集作为申请建筑设计专业艺术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此是非常必要的。大家准备时要结合申请的艺术留学院校对作品集的具体要求进行准备,最好能够找个专业的艺术留学作品集培训机构,评估您目前的专业水平并指导你制作作品集。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推荐阅读: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08-06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06-18
建筑节能的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论文11-11
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10-24
中高层住宅有哪些设计要点?07-25
超高层建筑设计规范11-02
高层建筑防火工程设计探讨论文09-02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10-13
茶室建筑设计要点10-29
高层建筑作业答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