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日常工作细则

2024-08-26

化验室日常工作细则(精选13篇)

1.化验室日常工作细则 篇一

实验室工作人员考核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勇于进取、大胆改革,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第二章考核内容

第二条对各级各类实验技术人员,应按实验室人员岗位责任制及有关的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以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为依据,进行全面考核,即考德、考勤、考能、考绩。

(一)考德

主要看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考核其是否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作风正派,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团结工作。

(二)考勤

主要看是否认真执行上、下班制度,并接受检查监督。

(三)考能

主要看实验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精神,考核对基本实验理论和实验技术,设备维修技术,实验室管理业务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分析和处理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编写的实验教材、技术报告或论文的水平和价值;学习、进修学科的水平及考试考核成绩。

(四)考绩

1.实验教学方面

(1)实验准备工作情况

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实验装置及配套仪器设备是否齐备、可靠;实验室安排是否合理。

(2)实验开出情况

实验开出过程中秩序是否良好;实验前讲解是否认真清楚;是否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进行操作、观察、测试和记录,引导学生分析和处理有关技术问题;实验进行中是否发生事故,处理是否及时、妥当;批改实验报告是否认真、及时、无差错;学生对实验效果的反映。

(3)完成实验任务情况

设计准备新实验的情况:个数、水平、质量;更新改造原有实验的情况:个数、水平、特点;带实验的情况:次数、时数、及学生班次人数;指导毕业设计:课题、人数、效果。

2.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与维修工作方面

(1)新到仪器设备是否及时严格验收;并认真填写验收登记表,对验收中的各种问题是否配合有关部门作了妥善处理。

(2)大型精密、贵重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备所需的配套条件(如:水、电、气);安装调试是否作了记录。

(3)仪器设备维修是否及时、有效;维修情况是否认真登记、记录;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维修是否办理审批手续。

(4)是否按期上报了维修情况统计;维修的数量,档次和效果,年承担的维修仪器设备完好率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5)是否承担了对外服务工作,以及完成任务的数量和效益。

3.实验室管理及辅助工作方面

(1)是否定期进行了清账、核卡。账卡物是否相符,是否及时准确,及时填报各种统计报表。

(2)新购入的仪器设备是否按规定完成了验收、编号、入帐、建卡、建帐,质量是否合符要求,原始单据是否齐全。

(3)大型精密设备是否落实了专人管理,各种资料是否齐全,使用及维修情况是否认真记录并归档。

(4)是否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是否发生过安全责任事故,处理是否及时妥当。

(5)实验室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是否落实(清洁卫生、文明管理方面的效果和问题)。

第三章考核办法

第三条 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分管实验室工作的工作人员负责各级各类实验技术人员的日常考核;实验管理部门配合院组织定期考核。

(一)每学期开学前,由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该室所承担的各项实验任务,按岗位责任的要求,填写每个人员本学期工作责任任务书。一式两份由实验室和院各存一份。

(二)各实验室要设考勤员(兼职)认真填写考勤登记表,按学期报学院审定。

(三)实验室主任要督促本室人员填写各种记录和报表,并定期检查评议。

(四)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实验教学情况统计表。

(五)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实验室工作的全面总结和检查评比。通过检查评比,评出相应的实验室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六)学校实验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实验室工作的考核评比,着重考核教学实验任务完成情况和效果;实验室的管理和安全情况;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等。在考核的基础上评选出实验室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第四章奖励和处罚

第四条在实验教学、实验改革、仪器设备维护与功能开发、实验室管理、修旧利废、自制改制仪器设备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取得明显的效益者,经评定认可,发给单项奖;

第五条学校评选出的优秀实验教学成果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由学校发给奖状和荣誉证书作为升级和评定技术职务的依据。

处罚:

(一)分配任务后无故不到职或未做工作者;

(二)发生重大的责任事故;

(三)发生火灾或被盗。

2.化验室日常工作细则 篇二

1 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 明确目标任务

按照农业部和省、市防指要求, 今年春防工作自3月8日正式开始, 4月30日全面结束。要求各镇 (街)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充分利用当前农闲季节, 组织防疫员进场入户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 同时做好布鲁氏菌病、结核病、仔猪流行性腹泻、狂犬病等其它畜禽疫病监测和防范工作。防控期间要做好应急值守工作, 确保信息畅通, 完善应急预案, 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同时, 建立集中免疫与每月补针相结合制度, 每月5日为补免日, 确保应免尽免, 不留空档。

2 精心组织, 突出重点, 抓好春防工作

各镇 (街) 要认真总结近年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成功经验, 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切实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使用、管理、培训和考核办法, 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储备, 将免疫注射回执单、动物免疫登记簿、周报表、疫情监测、疫苗使用管理等纳入防疫员的考核办法当中, 切实把防疫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村级防疫员的身上, 达到畜禽“应免尽免、不留空挡”的目标要求, 确保“真苗、真打、真有效”。

2.1 扎实做好春季集中免疫工作

抓好春季防控, 是牢牢抓好全年畜牧业生产的关键。根据省、市防治指挥部要求, 对存栏禽畜继续实施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4种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 要求免疫密度、免疫证明发放率、免疫档案建档率、牲畜二维码耳标佩带率4个100%, 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70%以上。每个村级动物防疫员要及时报告调入本辖区的动物品种、数量, 认真填写《台儿庄区动物免疫登记簿》和《免疫注射回执单》,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免疫和报告疫情。集中免疫结束后, 各镇 (街) 和村级动物防疫员要将每月的5日作为集中免疫日, 做好本辖区内动物的补免工作。及时上报周报表, 每周3上午10时前将一周的防疫情况、防疫数量报局兽医站。

2.2 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

动物疫情监测, 是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和扑灭的基础。各镇 (街) 认真实施好本辖区内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区的疫情监管、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特别要着力加强布病、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监控, 并全力做好仔猪腹泻等新发动物疫病的预防和调研工作, 有效防止突发动物疫情的发生。要坚持日常监测与应急监测、全面监测与定点监测相结合, 扩大监测范围, 增加监测频率, 并保证监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对各种渠道举报的疫情, 要按照有关要求, 及时组织进行认真核查, 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严禁“谎报、漏报、瞒报”, 一经发现, 将严肃处理。

2.3 切实加强应急处置工作

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 结合新的防控形势要求,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要进行及时修订完善, 并根据预案和应急处理需要, 加强防疫应急物资检查, 做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所需疫苗、消毒药品、防护用品用具等物资储备。同时, 组织开展好疫情应急演练, 提高疫情应急反应能力。

2.4 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检查

要全面摸清各类规模养殖场的基本情况, 如疫苗购入、储存是否符合要求, 免疫、消毒工作是否按程序实施, 对病死动物是否严格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等, 并认真填写各项监管记录。同时, 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确保应检必检, 对未按要求进行强制免疫、经营无检疫证明和病死动物、动物产品者, 严格依照《动2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2.5进一步加强消毒灭源工作

消毒灭源, 是控制传染病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之一。各镇 (街) 要督促畜禽养殖场、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场 (点) 以及贩运等流通环节建立健全消毒灭源制度, 完善消毒设施, 定期开展消毒灭源。消毒工作要规范化、制度化、消毒要求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切实达到消灭病源、有效阻断疫病传播途径的目的。

2.6 严格加强疫苗耳标的管理

疫苗质量关系到动物防疫工作的成败。各镇 (街) 要切实加强疫苗冷藏、运输等环节管理, 冷链设施不能形同虚设, 疫苗调拨到位后要及时做好疫苗出入库记录和过期疫苗的报废台账, 切实减少疫苗浪费。严禁疫苗收费和倒买倒卖, 一经发现, 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加强免疫证明和耳标的管理, 严格遵守防检疫人员对证标持有的规定, 严格要求防疫员规范填写防疫档案 (免疫证明) , 做到档案记录能全面、准确反映饲养场 (户) 畜禽种类、数量、免疫病种、免疫数量、免疫人员、免疫日期、免疫用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和消毒、驱虫等情况。

2.7 要加强宣传, 开创动物防疫工作的新局面

各镇 (街) 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手册、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开展进村入户、入场、入农贸市场活动, 广泛宣传相关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重大动物疫病的危害性及防控知识, 并将“拒免”处罚措施等内容向农户和养殖户宣传, 做到家喻户晓, 群防群控。通过广泛宣传, 不断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 增强群众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全面开拓我区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

3 完善机制, 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 篇三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設备 实验室管理建议

实验室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它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只有深刻认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认真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才能使教学实践工作更加规范,从而促进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实验室管理的基本任务

实验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 以及对相关场所的管理,以保证实验任务的顺利完成。

1. 1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工作质量保证的前提。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需要提出设备采购申请,依据设备配置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原则,按程序组织采购,确保产品质量。仪器设备调试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仪器设备均需定期经计量单位检定校准后方可继续使用。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养维护,做好仪器设备使用的档案记录,确保设备的完好、安全和有效地使用,避免损坏,造成浪费。对已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的仪器设备,按有关规定申请报废或降级使用。

1. 2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安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泄漏等安全工作,实验室应配备消防设备,建立防毒等安全设施。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应指定专人妥善保管。水源、电源、火源必须按规定操作使用,每日工作结束时必须细心检查。废弃样品处理不能随意乱丢,严格按规程处理。对不符合规定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进行监督,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有权停止有碍安全的操作行为,对违章操作人员进行教育批评,严防死守,杜绝事故发生。

二、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建议

随着现代实验室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实验室管理的内容和手段都在不断的更新,对实验室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1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为确保实验室高效运行,实验室应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各实验室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管理细则和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及考核奖惩办法,做到人人有章可循,切实保障实验室工作协调有序地进行。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管理机制,同时面向社会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学术交流,不断增强活力,提高科研水平。加强仪器的动态管理也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管理人员应定期收集整理仪器档案,建立保管制度,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准确,随时借调和查阅。实验室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和制度,经常开展安全保密教育,确保财产安全,防止技术资料泄密流失。

2. 2加强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依据。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就是执行质量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主要表现在:实验室各项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以质量监控、体系审核和评审验证为手段,逐步形成自我完善和发展、使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要加强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做到: ( 1)质量负责人应组织和加强质量体系文件的贯彻落实,要求所有与实验活动有关的人员熟悉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并在工作中执行质量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 (2 )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开展测试业务,正确处理检测业务与质量管理的关系,确保检测行为的公正、检测方法的科学和检测结果的准确; (3)各部门必须按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程序正确记录开展的检测业务,确保能再现检测活动的全过程; (4)质量监督员负责对检测工作是否按质量体系文件相关规定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且纠正偏差。

2. 3加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是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随着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逐步推广,对实验室整体运行水平、管理水平、特别是管理工具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如果一个实验室管理还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是必将被淘汰的。因此,加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将会把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阶段。先进高效的管理要求快速、准确地提供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等资料,而传统的管理方法则不具备这些功能。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实验室的动态管理,集现代管理思想与计算机的高速数据处理技术、大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传输网络技术、自动化仪器分析技术为一体,从而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控制,实现测试校准过程控制的动态管理,使实验室所有的检测校准数据、管理信息均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或规范要求。

4.实验室管理细则 篇四

1.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各负其责。2.加强安全教育,定期检查防护设施和危险品材料的保管和使用情况,切实做好防火、防潮、防腐、防盗和防放射性污染等工作。3.坚持用水、用电安全,使用电炉、高压消毒仪器等时不得离开现场,下班时检查水电,关锁门窗。

4.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严禁挪用公物,所有物品用毕立即归回原处。

5.菌种、毒种严禁携出实验室,各种病原材料在废弃前应作无害化处理。

6.爱护仪器设备,用后做好清洁整理工作;损失器皿和仪器需登记,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处理。仪器设备要定期清点,维持保养,故障仪器及时检修。

7.使用高值仪器前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初次使用应在有关教师或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

8.厉行节约,在一切工作中树立节约精神,培养基和各种溶液用多少配多少,可以回收的材料及时回收,节约用电,随手关灯。9.领用或购置药品和器材事先列出申请清单,写明用途并报请批准。10.每进行一个试验,应事先提出试验设计,列出所学材料及药品清单和经费预算,经批准后付诸实施。

11.开放课题的申请先提出计划书,经学术委员会讨论,实验室主任批准后付诸实施。12.新进入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进修生和客座人员等须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训练,熟练实验室工作守则,掌握各种器材的的清洗、消毒等准备工作和各种仪器的保养和使用方法。

13.实验内所有资料阅读后放回原处,一般不得带出实验室,特殊情况下借阅,应经过批准,并进行登记。

14.值日人员应履行职责,并督促其他工作人员做好试验后的整理工作。

15.每周末下午为实验室例会(包括学术汇报,讨论,工作总结和安排)和室内外卫生大扫除。所有人员无故不得缺席。

二、细则

1.实验室安全守则

1)实验室穿工作服,使用有毒有、害或有传染性的药品、放射性材料或生物材料时,注意个人防护并做好事后处理工作。禁止任意扩大污染源及将有害物质污染的材料随意丢弃。禁止带污染的一次性手套四处走动,随意触摸非污染器具、物品。加强安全教育,定期检查防护设施和危险品材料的保管和使用情况,切实做好防火、防潮、防腐、防盗和防放射性污染等工作。

2)安全使用水、电、气;发生停水、停电时,应立即关闭使用的水源和电源。使用电炉、煤气或喷灯等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3)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就寝或嬉戏,禁止在实验室内存放食物。

4)外来人员必须在本室人员的参与下才能使用本实验室的仪器。2.实验室清洁卫生守则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中应及时清理工作区,每次工作结束时,必须清洁整理工作面。

2)自觉保持实验室整洁,轮值人员负责检查,督促并做好每天的卫生工作。

3)每周五进行一次大扫除,全体人员不得借故缺席。

3.节约守则

1)节约用电,养成随手关灯、关空调的习惯。2)节约用水。自来水、蒸馏水、去离子水、纯水、超纯水应根据要求分等级使用,不得随意高等级实验用水。

3)节约使用试剂。坚持用多少配多少的原则,药品使用时应根据实验要求按不同等级取用。

4)禁止公物私用。禁止私自将本实验室的物品或材料(试剂、仪器、制剂或生物材料)提供给非本实验实人员使用。

4.仪器使用守则

1)高值仪器分别由专人负责,认真做好调试和保养工作,并对日常使用实行监督。

2)使用高值仪器必须登记,使用后做好清洁整理工作,有关部件恢复原来位置。

3)使用高值仪器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规程操作,初次使用时应在熟悉该仪器的专人指导下进行。4)仪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或发生故障,应立即关机,报告该仪器的负责人和实验室负责人,严禁私自动手检修。

5.试剂使用守则

1)实际应根据其物理化学特性和瓶签要求分别保存于不同条件下。标签若有松动应及时贴好。

2)防止因取用和保存不当使试剂失败、变质、污染。每一试剂使用一干净药勺,试剂取用后,立即拧紧瓶盖,放回原条件下保存。

3)使用贵重药品或剧毒药品需办理申请批准手续,取用是必须详细登记。

6.生物材料守则

1)严禁将本室保存和研制的生物材料(菌种、毒株、细胞株、单抗、质粒、基因片段和重组体等)携出实验室或私赠他人。2)工作人员调离或研究生完成课题离开本实验室时,必须办理所使用、研制或保管的生物材料的交接手续,如在新单位使用这些生物材料需得到本实验室的书面许可。

3)所有生物材料都应在专用登记本上按规定项目详细登记,包括编号、名称、来源、性质、特点、数量、滴度、取用人保存起始日期、取用日期等。

4)生物材料根据其性质分类保存,对于价值很高的生物材料应采用重复保存方法。

7.无菌室工作守则

1)无菌室专用的无菌器材和药品,不得携出作他用。

2)进入无菌室必须换专用的工作服和鞋,试验中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消毒。

3)严格控制细胞之间或微生物之间的交叉污染,容易发生交叉污染的病原体不能在同一超净台内处理。

8.实验记录守则

1)实验记录是科研的原始记录,属于永久保存档案,需用碳素墨水钢笔或不褪色圆珠笔书写在规定的记录纸上,要求字迹端正,详细客观。

2)每次试验必须注明年、月、日,详细记录材料和方法,如实描述试验设计和观察的结果,必要时进行简单归纳,分析和说明。3)实验记录应与实验同步,不应做回忆性记录。

4)实验室记录的知识产权归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应注意保密。当人员流动离开本实验室时,实验记录原件应送交归档。

9.文献资料节约复印守则

1)实验室所有的图书、期刊、资料等阅读后必须放回原处,不得私自带出实验室,借阅需经批准并登记。

2)出席专业会议所得资料是实验室财产,应交实验室登记保存。3)借阅实验室以往的原始记录需经实验室批准并办理手续,用后及时归还。

10.实验人员管理守则

1)所有希望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员批准后方可进入,其他人员不得擅自领人进入本室做实验。2)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包括研究生、实习生、客座人员、交流人员、临时工)都必须首先学习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并在本市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3)客座人员,交流人员进入本实验室必须写书面申请,并按规定缴纳应付费用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5.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细则 篇五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2号)、《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令第2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年国务院令第30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为加强我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校园环境安全,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动物实验、转基因工程实验的实验室。

第三条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学校实验室生物安全宏观管理和监督。设有实验室的学院、处、中心、所等负责其主管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实验室主任、课题负责人为所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

第四条 实验室必须根据本学科和实验室的特点,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具体办法、操作程序和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报国有资产管理处备案。

第五条 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有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

第二章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第六条 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要求,参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执行。

第七条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项目)的审批工作由卫生部(农业部)或省级卫生(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其它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项目)的审批工作由省级卫生(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各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申报批准的项目内容进行实验,严禁私自扩充实验项目。

第八条 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及时检查和维护实验设施与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须上报国有资产管理处备案。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一)实验室人员和项目准入制度;(二)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三)人员健康监护制度;(四)生物安全检查制度;

(五)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

(六)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报告制度;(七)实验室生物危险标识使用规定;(八)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

(九)实验室菌(毒)种和生物样本安全保管和档案管理制度;

2(十)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十一)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十二)实验室应急处臵预案;

(十三)实验活动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十四)其他必要的管理性和技术性文件。

第九条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二)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三)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第十条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一)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紧急情况下或者需要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往国外的,在获得行政管理部门许可的情况下,按要求分装后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二)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应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与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专用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3 温、耐高压的要求。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不得通过公交车和城市铁路运输,护送不少于2人,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一条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保管:(一)实验室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与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做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储存、领用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当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分类管理、安全存放、随时监控,严防丢失或被盗。

(二)实验室在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批准文件后,方可进行相关实验活动。项目结束后,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与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上级保管单位保管。对于需送交上级保管单位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必须予以登记,并取回上级保管单位的接收证明。

第十二条 生物实验废弃物必须安全处臵:

(一)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废弃物,必须先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二)所有废弃物必须进行分类暂储,不得随意丢弃;

4(三)交由有危险废物处臵资质的公司转移处臵。

第三章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经人工培育,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我校教学、科研中饲育、应用的所有动物。

第十四条 实验动物必须来源于具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并附有动物质量合格证明书。不允许向无《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买实验动物。

第十五条 从国内其他单位引入的实验动物,必须附有饲养单位签发的质量合格证书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运输检疫报告,经隔离检疫合格后,方可接收;从国外进口实验动物,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不得从疫区引进动物。

需要引进野生动物时,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由引进单位在原地进行检疫,确认无人畜共患病并取得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证明后方可引进。

第十六条 动物实验必需在具有《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设施中进行。原则上不允许在无《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设施内擅自饲养动物及进行动物实验,确有教学和科研工作特殊要求的,必须向实验室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许可后,方可在规定地点、规定时限内进行饲养和实验。

第十七条 凡用于病原体感染、化学有毒物质或放射性实验的实验动物,必须在特殊的设施内进行饲养,并按照生物安全等 5 级和相关规定分类管理。

第十八条 对必须进行预防接种的实验动物,应当根据实验要求或《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预防接种。

第十九条 落实实验室设施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灭菌制度,控制设施内物品、空气等,达到洁净或无菌程度。防止昆虫、野鼠等动物进入实验室,或实验室动物外逃,严防疾病传入动物饲养设施,杜绝人畜共患病发生。

第二十条 实验动物饲育工作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饲育环境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要求,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操作和监控过程的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并建立统计汇报制度。

第二十一条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必须树立疾病预防及控制意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平时不得与家养动物接触。对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其它不适宜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调换工作岗位。

第二十二条 实验动物设施内产生的废弃物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丢弃实验后或正常死亡的动物尸体。实验动物尸体必须先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包装好贴上标签暂存,交由有危险废物处臵资质的公司转移处臵。

第二十三条 实验动物异常死亡,应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四章 基因工程生物安全管理

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所称的基因工程,包括利用载体系统的重组体DNA技术,以及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异源DNA直接导入有机体的技术,适用于在校内进行的一切基因工程工作,包括实验研究、中间试验、工业化生产以及遗传工程体释放和遗传工程产品生产、使用等。从国外进口遗传工程体,在校内进行基因工程研究和实验的,也应遵守本细则。

第二十五条 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将基因工程工作分为四个安全等级,由4种转基因生物安全等级和3种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安全等级影响组合构成,不同等级的基因工程工作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具体参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2001年1月农业部令第8号)附录Ⅳ《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安全控制措施》执行。

第二十六条 从事基因工程工作的实验室,应根据转基因生物的类别和安全等级,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或者提出申请。

第二十七条 报告转基因生物中间试验以及申请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安全证书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安全评价各阶段的报告或申报要求、安全评价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办理报告或申请手续。

第二十八条 转基因生物应贮存在特定设备内。贮放场所的物理控制应与安全等级相适应并指定专人管理。从事基因工程工作的实验室应编制转基因生物的贮存目录清单,以备核查。

第二十九条 转移或者运输的转基因生物应放臵在与其安全 7 等级相适应的容器内,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运输或邮寄生物材料的规定。

第三十条 从事基因工程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实验室必须认真做好安全监督记录。安全监督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十年,以备核查。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发生病原微生物或转基因生物意外扩散等生物安全事故,事故单位必须根据情况启动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转基因生物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有关责任单位应立即安排人员封锁事故现场,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或转基因生物继续扩散。

(二)同时向国有资产管理处、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全工作处等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学校根据事故情况,报当地公安、环保、卫生、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及时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或农业主管部门报告。

(三)对周围已经污染或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封闭、隔离,组织专业人员对相关场所、设施、物品、废弃物等进行消毒,核实在相应时间段内进出实验室人员及密切接触者名单,配合有关部 8 门做好感染者救治及现场调查和处臵工作。

(四)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指导下,对确诊感染及疑似感染人员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治疗,对在相应潜伏期时间段内进出实验室人员及密切接触感染者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

(五)配合有关单位对扩散区进行追踪监测,至不存在危险为止;

(六)事故责任单位配合职能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详细记录事故的发生经过和处理情况,写出书面报告报主管部门存档备案。

第三十二条 责任追究

(一)对违反规定或造成生物安全事故的单位或责任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赔偿、行政处分等处罚;构成犯罪的,将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责令停止工作等处理:

1.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装臵、仪器、实验室等设施的; 2.违反生物安全、基因工程工作安全、动物实验操作规则的; 3.违反本细则其它规定的。

(三)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责任单位必须立即停止损害行为,并负责治理污染,赔偿有关损失:

1.严重污染环境的; 2.损害或影响公众健康的;

3.严重破坏生态资源、影响生态平衡的。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国有资产管理处处负责解释。

6.化验室日常工作细则 篇六

根据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国科发基字(2002)91号]及本实验室具体情况,为保证实验室工作的正常有效运转,修订本管理细则。

1.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室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评议制。

2.学术委员会从国内外科学家中选聘组成,任期4年,本单位科学家不超过30%,同时,聘请国内外有名望的科学家担任顾问或专家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负责咨询评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课题基金指南、课题经费的分配,评价研究成果,并对研究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晋升提出评议意见,学术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1次全体会议,平时可根据需要不定期通过通讯方式进行工作。

3.室主任由依托单位推荐,上级主管部门聘任,必要时可在全国公开招聘。室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的业务和行政工作的管理,为协助室主任处理日常具体事务,实验室设置主任助理2人(业务、技术条件)。

4.人员编制。编制定为研究技术人员60人,其中,固定科研技术人员30人,流动人员30人。随着实验室的发展,流动人员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

5.课题组的设立。根据实验室方向,结合国家需要和承担的重要科研任务,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和室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设立。

6.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后或助理研究员职称以上的学者,可在每年6月30日以前,按规定的申请格式,向实验室提出访问学者申请,本实验室为国内访问学者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并在生活条件上提供便利。访问学者的工资、医疗费用等待遇由原单位支付,必要时本实验室可酌情予以适当的生活补助。接受国外学者的具体办法另定。

客座研究人员可由本人申请,实验室批准,也可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由实验室聘任。客座研究人员可以参加实验室已有的课题研究,也可以根据实验室开放课题指南,提出自己的课题,可与实验室成员联合申请国家相关研究经费,或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后由实验室直接给予资助。研究成果为本实验室和访问学者原单位共有。发表论文署名冠以本实验室名称和作者本人姓名。实验室在每年的学术年会上对各课题进展做出评估。

7.课题管理。实验室所有研究课题必须经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研究期限一般为1-2年,每年由学术委员会对课题评审1次,评审合格者才给予第二年度的经费资助。资助经费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与资助课题直接相关的科研费用,以及客座人员来本实验室的差旅、住宿等费用。因科研工作的需要,确需追加经费的,需经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批准。课题研究内容一般应按申请书所提计划进行,改变研究计划时,需提出书面报告,经室主任批准后方可实施。客座研究人员必须保证每年在本实验室的工作时间至少半年以上,且在本实验室的工作不能由原单位的合作者替代。期满后未完成课题者,需重新申请并得到批准后方可延长。对科研工作不能取得满意进展,或存在其他问题的课题,经学术委员会评议后,实验室有权予以取消。

客座研究人员在次年1月15日前必须向本实验室提交年度工作报告、当年公开发表的全部著作目录(离室时未发表的论文,待正式发表后补交)、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等。对逾期不交上述材料者,暂停下拨科研经费。课题结束后,必须将实验记录,工作总结及所借物品全部交回实验室。

7.经费。实验室经常费用由科研事业费开支,包括实验室的行政费用等。经费管理的具体细则另订。为增加科研经费的来源,实验室鼓励研究人员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请有关基金,并支持与其他国家实验室、研究所、高等院校的合作。

8.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是确保实验室研究工作高水平的重要条件。本实验室积极与国内外有关机构建立双边或多边合作关系,促进学术交流和人员流动。

9.实验室有关人员必须遵守本室及依托研究所的各项规章制度。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7.实验室实验管理工作探究 篇七

1 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室安全是最关键的的问题

计算机实验室中需要有多台终端电脑还要有网络连接设备, 那么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遍布电子设备, 极易产生静电。一旦出现漏电或者火灾, 造成的危险是巨大的。所以在安全监督方面要做好工作, 做细工作

1.2 实验室设备遗留问题

无论什么规模的实验室, 实验设备在使用一个时期后, 因科研和教学的需要, 都要进行适当的设备更新和改建。但是遗留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通常情况下不会被丢弃, 而是继续留下来, 适应要求稍低的实验。这就造成了, 设备陈旧, 难于维护。出现硬件及兼容性问题。因为各种因素的干扰, 计算机实验室一般是由各个时期的教学需求逐步建立起来的, 所以形成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和规格型号上的差异, 这些硬件上的差异最终给管理者带来软件安装的兼容性麻烦在实验中经常出现故障。

1.3 实验室设备不足问题:

实验室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辅助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 适应教学的发展, 实验室也不可一成不变, 墨守成规。也要进行改革, 适应教学前进的步伐。设备和实验环境都需要进一步的更新。

1.4 辅助教学预备工作繁杂问题:

不同的课程, 对实验室安装的软件都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学期的要求也不同。同时为了避免教学中出现设备故障, 也要准备一些还原的工具具备还原技术。工作量较大。

1.5 学生有猎奇心里, 造成实验环境的破坏

学生都对新的事物有好奇感。尤其是大一的新同学更是如此。拆鼠标、拆键盘等现象屡见不鲜。环境卫生也是难于保持。加大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

2 发挥实验室辅助教学作用的方法与建议

2.1 确立实验室改革思想

实验室要完成好教学任务, 就要进行改革, 实现实验室教学改革。实验室的改革应该与理论教学改革相互配合。实验室教学改革可以分成几个层面。首先, 从硬件设备进行改革。了解实际岗位需求, 在能力范围内购置新的操作设备。让学生了解最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其次建立不同类型的实验室。比如把实验室建立成软件公司的项目组方式、建立一体化实验室, 从分析, 到操作, 到编码整体过程模拟等等。最后要创新实验的内容, 把单一的教师布置, 学生模拟操作改为工作分配式, 学生通过预习, 去了解并尝试着却完成教师分配的工作, 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给予解答, 对学生的整体工作情况给出客观的评价。

2.2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掌握软件技术, 提供平稳的教学环境

软件的实装与备份, 网络克隆软件是有效与方便的, 网络克隆软件Ghost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装和备份的工作效率。学校在采购硬件时往往是政府采购, 需要自行装入操作系统和各种教学软件。如果采用通常的方法逐台安装操作系统、计算机的驱动程序和各种教学应用软件, 这样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而使用网络克隆软件Ghost软件, 在硬件配置一样的情况下, 全部计算机联网状态下进行多播, 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实验室教学中, 教师也要随时讲解难点重点。所以要安装网络控制软件, 区分教师端可学生端, 由教师进行控制。具体软件可根据使用需要自由选取。

部分商务低端机器, 也可以自带网络复制程序, 要求工作人员能看懂使用方法说明。具备计算机的专业知识。

3 规范性管理方法和建议

3.1 出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

要让实验室工作有序进行, 就要有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方法, 将管理方法贴在

实验室显眼处, 让教师和学生了解具体内容, 配合工作, 共同保证实验室的有序进行。

3.2 做好安全排查工作

要在每天课程结束后, 关闭电源, 再离开实验室。不定期的抽查实验室设备的安全性。如电线的绝缘层是否脱落, 是否产生大量静电, 电流负载是否在安全范围之内等。在学期结束时候, 要彻底的检查实验室设备, 切断电源, 封闭实验室, 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3.3 定期检查计算机终端和网络环境

根据故障报告, 随时解决故障, 及时的对电脑进行系统和软件的重装、电脑硬件设备的更换。保证后续课程中, 实验室的正常使用。

摘要:实验室是完成教学任务, 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场所。在理论课中讲授的知识, 要通过实验室中的实践来检验。理论中的盲点要依靠实验来给出答案, 排解疑惑。学习的知识要考操作来加深印象。在高职中, 技能的要求更为突出, 实验也就显得愈加重要。实验室的工作繁杂, 要真正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实验室在环境、教学辅助、安全、设备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所以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 详细阐述了如何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

关键词:实验室,规范条例,故障排查,教学改革,备份

参考文献

[1]蔡小忠, 金贵朝, 费骥慧.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 (03)

[2]杨少飞, 许为民.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 (05)

[3]宋伟, 宋小燕.中美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刍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6 (01)

[4]孙秀英, 张秋霞.论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7 (14)

[5]白文红, 冯介新.对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管理问题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7 (02)

[6]何晓阳, 朱利泉, 朱亚萍, 余志.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 (01)

[7]谢安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01)

8.浅谈新形势下的粮油检化验工作 篇八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粮油质检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检化验工作是粮油收购的“总阀门”。粮油收购是粮油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做好收购粮油的检化验工作,是做好整个粮食工作的关键。

1、检化验工作是执行国家政策的有力保证。国务院出台的“三项 政策”中规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必须常年常时挂牌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不得拒收、限收和停收:这就要求收粮人员面对“常时收粮、工作量大”的实际,掌握好检化验知识与技能,操作娴熟,应对自如,确保售粮群众来得愉快。走得满意,交粮顺利。

2。检化验工作是依质论价的可靠依据。去年为加大农业种植结构的 调整力度,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国家粮食局又颁布了包括普通小麦、强筋小麦、弱筋小麦。普通玉米、工业用玉米等在内的新的粮油质量标准。在这个新标准中。增加了玉米容重、小麦粉降落数值、面团稳定时间等理化检验指标,这就要求质检人员加强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尽快适应业务需要、建立快速、科学。准确的质量等级评价方法,最大限度地防止因验质不准确而导致论价不合理现象。

3。检化验工作是粮油安全储藏的前提条件。去年国家颁布的新的粮油质量标准。早籼稻和春小麦退出了保护价的收购范围,收粮人员要根据对所售粮食的检验。准确判断其品种及分类,确定是否予以收购。同时。对水分、杂质或不完善粒等严重超标的粮油坚决不予收购,确保粮油在整个储藏过程中的安全。

(二)检化验工作是反映储存粮油陈化和稳定状况的“晴雨表”。

1。检化验工作可及时反映粮食在储藏期间的陈化状况,为是否需要轮换提供参考。粮食在储藏期间,随着时问的延长。由于酶的活性减弱,呼吸降低,原生质胶体结构松弛,理化性状改变,从而出现陈化现象。除小麦外、大多数粮食储藏一年。即有不同程度的陈化现象,尤其是成品粮比原粮更容易陈化。 粮食陈化的生理生化变化,无论是含胚与不含胚的粮食。主要表现为酶的活性和代谢水平的变化、储粮脂肪的水解、游离脂肪酶的逐步增加、淀粉酶活跃、 储粮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和糊精,还原糖增加、蛋白质的水解变性、游离氨基酸的上升等。因此。建立以检验储粮品质为主的粮油品质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对粮食感官特征的变化。粮食生理指标的变化。基本营养成分的变化。粮食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等相应指标的检化验。就可较有效、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储粮的陈化程度,为是否需要轮换提供参考,做到有计划地推陈储新,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检化验工作还可及时反映粮食在储藏期间的稳定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储粮技术和处理措施:粮食在储藏期间。受温度、湿度、气体、微生物、虫害、仓房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粮食的储藏稳定性下断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粮粒的形态。色泽、气味等均不同程度发生变化,粮粒的干粒重、容重会逐步降低,散落性也逐步下降,吸水量、延伸性,降落数值等物理特性逐渐变小。因此,通过对粮粒外观和所含化学成分的检化验,就可判断储粮的稳定程度。特别是当储粮发热。虫霉侵害、霉变时。其检化验结果与正常值反差更大。

(三)检化验工作是人们健康的“保护神”。人们在膳食中摄取营养物质、满足感官需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摄人粮食及食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如粮食本身含的有害物质、残留农药 等,如果粮食存储单位对国家规定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执行不力,或保管措施下当,造成粮食的发热。霉变。则这种霉变的粮食中就会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致病菌及霉菌素等。特别是受污染。生霉严重的玉米、花生等粮油,含黄曲霉毒素Bl(简称AFTB1)的量则更大。另外,青霉、镰刀菌、葡萄状穗霉也极易因储粮水分过高和保管不善产毒很多。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我国粮食检化验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我国的粮食质量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粮食质量的监督与管理既有政府行为。又有企业自身行为。必须同对发挥政府与企业的积极性。一方面应该加强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应该健全粮食系统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国家对粮食质量的监督与管理采取了一定的宏观调控措,但收效还不理想,大多单凭粮食部门自身力量,很难达到顶期效果。

(二)粮食质检人员素质还偏低。目前,粮食存储企业的质检人员技术普遍较低。特别是县及以下粮食企业,只能进行简单的出人库定等、常规物理品质检验,多数还无力开展难度较大的品质检验工作。

(三)检化验仪器。设备不完善。多数粮食存储单位的经费一般都很紧张。有的也舍不得在这方面投资,导致了检化验仪器设备的配备相对不足。即使有,也比较陈旧。检化验结果的准确率也不够理想。类似粉质仪这类价格昂贵的仪器,单位更是无力购置。使得去年国家颁布的新粮食质量标准在具体实施上难度很大。(四)质检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还没有引起个别单位领导的足够重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粮食检验住往不为本部门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卫生指标的检测)。因此粮食检验验不受重视的现象仍在个别单位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同时。而对汹涌的国际化大潮带来的影响也没肯定足够的认识在对质检工作的要求和管理上仍比较粗放,与新形势不相适应。

三、加强新形势下粮食质检工作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粮食行业大变革,国际国内的粮食形势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其中既有良机,更面临着挑战。粮食质量检验工作要适应这种变化和挑战。笔者认为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思想观念要与新形势的具体要求相适应:有关领导和业寻人员要对新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摒弃老的思维模式,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工作新思路,从思想和行动上支持。热爱稂油检化验工作。

(二)加强我国粮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粮食流通过程囊括了收购、储藏、运输、加工、锖售等诸环节。而质量管理体系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健全粮食系统内的质管体系,形成政府与企业同抓共管的“合力”。要在尽快制定和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为依质论价奠定基础的前提下,抓紧制定粮食法规和新的粮食质量管理法规,从总体上建立起有法可依,领导重视。有质检队伍、有经费保证的粮食质量管理体系。

(三)加强人本管理,提高粮油质检人员的业务水平。做任何一项工作,人的因索是第一位的。面对新的粮食形势。要建立一支数额足。索质高、能战斗的检化验队伍,让那有知识。懂业务、具专长、素质高的技术人员充实到质检队伍中来。要采取经常化。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建立检化验人员的资格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适时轮换制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索质。以保证国家标准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贯彻执行。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四、要充分发挥新形势下粮食质检工作的重要作用。

1、指导作用。粮食质检工作要正确指导粮食收购时的分级定等、依质论价、分类储存;正确指导粮食的安全储存、科学储存、适时轮换、推陈储新,避免损失;按粮食的用途和市场需求,正确指导合理用粮、满足不同消费,为企业赢得效益;正确指导粮食生产、促进品种结构调整、保证生产符合最终使用品质的产品。

2、监督作明。粮食质检工作的监督怍用与它的指导作用是相统一的。就是要加强收购、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粮食最佳用途的实现:

3、评价作用。粮食质检工作要及时对粮食及其成品的品质优劣程度和所含的理化成分及营养价值作出评价,对粮食贸易分歧作出客观、科学、公正的裁定。

9.化验室日常工作细则 篇九

一、总则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农药化学及农药生物学,物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杂原子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其宗旨是将本室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把实验室建设成为能代表国家学术水平、实验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与人才培养及学术活动中心。

二、开放对象

本实验室将采取多种形式接纳国内外优秀科学工作者来本室工作。

1、国内外教学、科研人员、博士后均可在计划指南范围内提出课题申请,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择优批准,可获得本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2、自带课题和经费来室进行短期研究、测试或进修人员,经申请并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可在规定时间到实验室工作。

三、开放基金申请程序

1、每年六月初发布本实验室对外开放课题指南,申请者填好《开放基金申请书》纸质一式三份并将电子版发送到ysyj@nankai.edu.cn在申请受理时间截止期内,交到重点实验室办公室。申请受理时间截止为每年8月31日。

2、高级科技人员(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可直接申请,其他科技人员申请需一名高级科技人员推荐。申请书需经申请者所在单位同意并盖章。

3、《申请书》提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评审,根据择优资助原则,确定资助项目和基金额度。

4、开放基金资助的期限为1年,对于完成情况优良的项目,实验室将考虑继续资助。

5、未批准的《申请书》一般不再退回,请申请者自留底稿。

四、开放基金使用与管理

1、申请者接到开放基金资助课题批准通知,并寄回或邮件返回相关回执后,实验室将拨发本期资助基金的全部金额到申请者单位,用于开展研究工作。需要派人来本实验室做实验的项目,开放基金将全部暂留在重点实验室,或要求暂留实验室的开放基金也可留存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可用于样品测试和代为购买试剂、玻璃仪器、开放课题师生参加国内、国际会议、差旅费及资料费等。项目结束时,余额经费将全部拨发至申请者单位。

2、实验室开放资助基金的开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助课题直接有关的科研费用(包括材料费,专用小型仪器设备购置费,仪器设备租用及维修费,加工费和协作费用)。

(2)学术活动费(包括国内学术会议,调研,评审或鉴定以及论文发表等有关费用)。(3)科研人员的差旅费等。

3、资助基金按课题分别进行核算。项目结题后,节余经费也可以留在重点实验室,用于今后委托购买试剂等,但只保留一年。重点实验室将尽力做好服务工作。

五、科研工作及研究成果的管理与评价

1、凡由实验室基金资助的课题,结题时要向重点实验室提交如下资料:(1)每年10月1日前上交《研究工作总结报告》(或申请延期报告)。(2)科研成果(署名重点实验室的论文、专著、专利等)的电子版(或复印件)。

2、每年10-11月召开一次对外开放工作总结及学术交流会,重点实验室将对各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并决定是否继续资助。

3、标注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论文,影响因子大于 JACS、Angew.Chem.Int.Ed(包括JACS、Angew.Chem.Int.Ed)的文章每篇奖励 2 万元经费。

10.日常工作考核细则建管 篇十

一、安全生产精神落实与工作部署(8分)

1、考核内容:在制定本单位整体发展规划中要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和专项规划。有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要求工作计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责任落实,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生产。(4分)

评分标准:无安全生产目标扣1分,无专项规划扣0.5分。无年度工作计划扣2分,工作计划针对性、操作性不强酌情扣分。

2、考核内容:按时参加市局安委会召开的各种安全生产会议并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和现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疑难问题。(4分)

评分标准:每少参加或召开一次会议,扣0.5分,贯彻精神或召开会议没有相关材料(信息报送、会议文件、签到、记录、形成的纪要等)酌情扣分。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10分)

1、考核内容:组织机构成立情况。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职责清楚,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规则。(2分)

评分标准:未按要求成立机构或配备人员,扣2分。未建立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规则扣2分。

2、考核内容: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情况。逐级签订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率达100%。(5分)

评分标准:签订率每少1%,扣1分。

3、考核内容:经费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并且能够保障工作正常开展。(3分)

评分标准:无经费保障,影响工作,扣1-3分。

三、规章制度制定与执行(10分)

1、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安全例会制度、监督检查

和隐患排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重点工作督办制度、考核制度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各项制度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并按制度监督执行。(6分)

评分标准:每缺一项制度,扣1分。制度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或落实制度效果差酌情扣分。

2、考核内容:针对工程运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完善安全运行措施,制定水库、泵站、水闸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运行安全。(4分)

评分标准:每缺一项规程,扣1分。其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或落实效果差酌情扣分。

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10分)

1、考核内容:隐患排查。根据工程设施设备情况和建设工程施工特点,全年组织开展4次以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要求检查有组织、有目标、有内容,做到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清楚,责任落实,措施(或预案)到位。(6分)

评分标准:少查一次扣1分。检查的组织、目标、内容及针对性有缺陷扣0.5-2分。隐患不清楚,责任不落实,没有针对措施(或预案),扣2-6分。

2、考核内容: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建立水利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做好督促检查。(4分)

评分标准:工作方案责任不落实扣1分,措施不到位扣1分,未按计划完成整治目标扣2分。

五、安全生产大检查(12分)

1、考核内容:全年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以上,检查次次有记录,限期整改有通知,整改验收有结果,实现重大隐患排除率达100%,一般隐患整改率达100%。(6分)

评分标准:检查次数不足扣2分,记录不规范扣2分,整改不到位、重大隐患排除率、一般隐患整改率不达标扣2分。

2、考核内容:切实加强汛期、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等重要时段安全生产工作,要结合这些重要时段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和要求,做好安全隐患排查,防范可能引

发的生产安全事故。(6分)

评分标准:无具体检查方案扣2分,责任人未落实扣2分,整改不及时扣2分。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10分)

1、考核内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形式,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好安全月、安康杯等活动,对广大干部职工普及安全知识,传播安全文化。(5分)

评分标准:安全月、安康杯等活动无方案、总结扣2分,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单

一、效果不明显,酌情扣分。

2、考核内容:安全生产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分专业、分层次对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及一线从业人员进行定期教育培训。要加大投入,保证培训计划的完成。(5分)

评分标准:无培训计划扣1分,各类人员未参加安全培训扣4分。

七、安全生产达标(4分)

考核内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活动。其中要求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100%,并能满足运行、施工的要求。

评分标准:未开展三项达标活动扣2分,持证上岗率不达标扣2分

八、安全应急预案(4分)

考核内容:制定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演练及物资储备。及时如实上报安全生产事故。

评分标准:未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扣3分,未进行演练扣1分。

九、安全生产月报(5分)

考核内容:按要求向局报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月报,要求月报报送及时,内容全面,准确,能动态反映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状况。

评分标准:报送不及时扣2分,内容不能真实、详细反映情况扣3分。

十、安全生产台帐(9分)

考核内容:有明确的管理范围,有具体的管辖名录;建立特殊工种及各类安

全生产人员持证上岗、培训教育档案,要求有目录、文字说明和证件复印件;建立特种设备名录及年检档案;建立安全隐患和危险源档案,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重大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

评分标准:各项名录、档案每缺少一项扣1分。

十一、日常管理(18分)

1、考核内容:消防安全。有消防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组织。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按规定足额配备消防设施(器材),确保消防设施有效。有火灾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5分)

评分标准:无制度扣1分,未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扣1分,消防设施不足或到期未检查更换扣1分,无预案及演练扣2分。

2、考核内容:车辆安全。有车辆管理制度,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和维修,对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做到按规定开车,平安出行。(5分)

评分标准:无管理制度,扣1分,未对车辆进行保养和维修,扣2分,未对驾驶人进行教育扣2分。

3、考核内容:安全生产档案。注意收集、整理、完善安全生产档案,做到归档及时,分类规范,内容齐全,目录清晰,资料真实。(4分)

评分标准:归档不及时,分类不规范,内容不齐全,目录不清晰,资料不真实,酌情扣分。

4、考核内容:落实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权,对做处突出贡献的安全生产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4分)

11.化验室日常工作细则 篇十一

关键词:昌平校区;实验室;规划;制度;服务

为落实北京大学将昌平校区建设成为科研基地的战略规划,合理利用昌平校区现有资源,昌平校区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昌平校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完成了从教学培训到科研基地的转型工作,特别对这次转型工作中的重点——入驻实验室工作,进行了大胆管理和服务实践,现从入驻规划、制度支持、机制保障、细节服务、入驻情况五个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实验室入驻工作,并为今后实验室入驻工作提供经验。

一、入驻规划

2008年1月,发展规划部在《关于北京大学昌平校区近期使用方案的建议》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建设昌平校区,以及对昌平校区近期使用提出了详细的规划。时任党委书记闵维方、时任校长许智宏、时任常务副校长林建华、鞠传进副校长都做出同意此方案的批示。同時北京大学决定,对昌平校区的功能定位进行调整,从教育培训转变为科研基地,把昌平校区建设成集大科学装置、开放性公共科研平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于一体的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成基础研究向实际应用转化的研发平台,作为北京大学“十一五”期间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

根据北京大学对昌平校区的功能定位,2008年11月5日,北京大学发文宣布正式成立昌平校区管理办公室,并任命了校区领导班子,全面启动了昌平校区的建设工作,其中的重点工作就是实验室的入驻工作。

根据北京大学的战略规划,结合校本部和昌平校区的校园实际,目前校本部校园空间的相对有限与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事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校本部理工科科研涉及大量实验仪器装置、对空间的配置和周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其矛盾更为突出[1]。为缓解校本部理工科科研空间紧张的问题,并结合昌平校区现有房屋实际,北京大学有序将理工科科研涉及大量实验仪器装置、对空间的配置以及周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的这些实验室安排到昌平校区,先行解决一批有关院系实验室的入驻问题,并正在制定昌平校区的长远规划(包括征地、校区功能分布等)。昌平校区的发展将直接为校本部理工科空间布局和发展空间的统筹规划和调整创造良好条件。

这样从长远看,既合理利用昌平校区空间,又优化校本部功能分区,保障昌平校区科研发展,延续既有历史文脉,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灵活性与规范化,切实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营造宜人的学术、科研、文化环境。

二、制度支持

在北京大学对昌平校区的入驻规划的指导下,昌平校区实验室入驻工作分为学校层面和昌平校区层面进行制度修订,以保证各院系实验室的入驻。

首先,昌平校区与发展规划部、科学研究部、房地产管理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经过多次开会协商,讨论了《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公用房管理办法(试行)》,并报主管校长批准,将此文以校发[2009]129号文件的形式下发全校各单位,形成学校层面的制度,进一步统一认识,并明文规定昌平校区代表学校对公用房(指除宿舍、公寓及图书馆以外的所有房屋及附属建筑)实施统一管理,与使用单位签订《北京大学昌平校区科研用房使用/保障服务用房租赁协议》,明确责权关系,核发《公用房使用许可证》,这样保证了进入昌平校区的各院系实行有偿使用空间与设施的原则。

昌平校区公用房收费标准按使用面积计算,其中科研用房:物业费为每月每平方米20元,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25元,合计每月每平方米45元;保障服务用房:物业费为每月每平方米20元,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25—40元,合计每月每平方米45—60元。该费用包含保洁费、暖气费,水电费另计。该标准根据目前情况确定,可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及学校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2]。本文不讨论保障服务用房的标准,只讨论科研用房的标准,这个科研用房的标准是充分参考校本部、其他高校、昌平科技园的标准,由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多次商讨,最后报学校决定的,价格本身非常合理,租金的80%还于当年年底返补到入驻院系,这样就充分调动了相关院系的入驻积极性。

其次,昌平校区结合各院系入驻实验室的工作要求,经过反复推敲,迅速研究制定了《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入驻实验室管理细则》、《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入驻实验室装修须知》、《北京大学昌平校区施工安全责任书》、《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建筑物空调、风机等外挂设备安装管理细则》、《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入驻单位牌匾悬挂管理细则》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保证对各院系入驻实验室的统一管理提供科学的制度支持。

三、机制保障

昌平校区实验室入驻工作在学校层面和昌平校区层面的机制保障下进行,为各院系实验室的入驻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管理。

昌平校区与工学院、物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院系召开申报用房答辩会,昌平校区主任办公会研究了首期入驻昌平校区名单(初步),在报经昌平校区领导小组批准后,于2009年9月1日开始与各院系签订《北京大学昌平校区科研用房使用协议》,并收交租金、物业费,启动入驻昌平校区工作。这样“院系申报、校区审核、领导小组批准”的三级模式就成为学校层面昌平校区申报用房的基本机制。“院系申报”是申报院系在自我对照入驻条件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向学校相关部门进行申报的过程;“校区审核”是昌平校区在充分听取学校相关部门领导、相关专家、相关院系的建议下进行审核使用;“领导小组批准”是昌平校区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是否批准昌平校区审核的分房名单,学校主管校长兼任领导小组组长,这样最后就代表学校形成决定意见。这种机制保证了各院系公平、公开、公正的申报用房,受到了各院系的认可。据此,昌平校区接着展开了各院系入驻昌平校区二期、三期的申报工作。

昌平校区领导高度重视并亲自协调各院系实验室入驻工作,在入驻实验室管理和服务方面,充分调动内设机构的作用,明确内设机构的职能。发展与联络室负责各院系的联络、入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水、电、暖、网络、电话以及装修方案的提交等;运行保障室负责各院系装修方案的审核,包括水、电、暖、网络、电话的改动审核,以及装修的质量监督;安全保卫室负责各院系装修人员、用车的审核,以及装修的安全把关;行政室负责入驻实验室的综合协调事务,配合昌平校区领导落实各项要求。同时,昌平校区成立了“服务中心”,隶属发展与联络室管理,配备了专门人员,专门开展实验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及时了解实验室的动态,帮助实验室解决问题。这些职能的明确和展开,有效的对各院系入驻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起到了机制保障作用。

四、细节服务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反映水平。昌平校区实验室入驻工作除了入驻理念、制度支持、机制保障以外,最难以入手的就是入驻实验室的细节服务了,这是一项重要的入驻环节。昌平校区根据《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公用房管理办法(试行)》(校发[2009]129号)等规章制度,结合各院系入驻实验室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理顺了入驻实验室的各项细节工作。

各院系入驻昌平校区实验室工作的细节很多,实验室入驻前、入驻中、入驻后的协调工作,实验室内部的水、电、暖、网络、电话、实验设备等,公共部位的灯、水管、厕所、保洁、门锁等,还有昌平校区提供的配套有偿设施,如会议室、会客室、多功能厅、乒乓球室、健身房等,特别是各院系实验室入驻后工作人员的住宿标准、吃饭买卡、洗澡打卡、校门管理、班车规定,以及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充电充水、会议会务等,这一切都是昌平校区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昌平校区服务中心更需突出服务职能,一改以往坐办公室的习惯,变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全程服务,服务到家,确保对各院系入驻实验室服务的细节水平。

五、入驻情况

目前,在发展规划部、科学研究部、房地产管理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财务部等支持下,经过各院系和昌平校区的努力,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工学院、物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图书馆等已经与昌平校区签订了《北京大学昌平校区科研用房使用协议》,并缴纳房屋资源费,其中15个实验室已经开始工作,并着手建设的还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昌平校区环境风洞及工学院昌平校区风洞群。

这7个院系的实验室入驻工作总体情况尚好,但与昌平校区规划来讲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有一定的伸展空间。这项工作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3年,时间跨度不短,是应该认真研究这几年入驻实验室工作实践,总结经验,继续加大入驻实验室的推进力度和速度,加强入驻实验室的科学管理,通过多年的发展,真正符合昌平校区长远规划,营造出宜人的学术、科研、文化环境。

昌平校区对各院系入驻实验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还需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继续摸索和探寻,以求不断进步,并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化管理的服务体系,为把昌平校区建设成集大科学装置、开放性公共科研平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于一体的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成基础研究向实际应用转化的研发平台,完成北京大学的战略规划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理工科空间发展布局研究及昌平科学园发展模式探讨》(正在组稿中),课题负责人:李宇宁;课题主要成员:杨学祥、夏旭东、唐伽拉、李婷婷、徐杰。

[2]《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公用房管理办法(试行)》(校发[2009]129号)。

12.《水泥实验室工作手册》邮购信息 篇十二

由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编著的《水泥实验室工作手册》 (新版) , 已于2009年1月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该《手册》增补了近年来制定和修订的有关水泥产品和检验方法的新标准, 同时增列了国家有关标准法和计量法的内容, 对量及其单位的表示方法尽量执行了国家计量法的规定, 对不符合国家计量法的一些表示方法进行了纠正。

该《手册》 (精装本) 定价100元, 欲购者请致电 (0351) 4295899。

13.夜场值班经理日常工作细则 篇十三

Ø 上岗前自查仪容仪表,规范着装,配戴工号名牌,精神饱满。提前5分钟到岗 Ø 阅读值班经理工作交接本,有不明之处及时向交班人询问清楚 Ø 交接工作用具,包括对讲机、备用金、各类钥匙、票据、会员卡等 Ø 交接完毕后双方在交接本上签字

Ø 巡视前台、大堂区域环境卫生,确保整洁有序 Ø 检查前台员工仪容仪表

Ø 检查前台各类框架卫生,无灰尘,宣传资料、糖果、书藉、报纸符合规范 Ø 检查前台各类印刷品及文具用品充足 Ø 检查前台用品库存不少于最低限量

Ø 检查会所电脑、打印一体机、大堂电视、前台电脑、打印机、POS机、传真机等设施设备正常运转 Ø 巡视楼层公共区域,检查卫生及设施设备情况 Ø 检查早餐情况

Ø 8:30准时参加每日工作例会 Ø 9:30前经常巡视餐厅,征询宾客意见

Ø 9:00-11:00时引导客人办理退房结帐手续,并征询宾客意见 Ø 10:00巡视楼层,检查工作车、员工仪容仪表及计划卫生 Ø 协助前台做好早到店客人的入住登记工作,并做好解释 Ø 11:20-12:30与前台员工轮换用餐

Ø 12:30时检查当日非会员客人的将退房,确认延住手续 Ø 督促前台做好工作台面的整理,确保有序工作 Ø 13:05与14:05两次检查会员客人的将退房 Ø 14:10-14:30巡视酒店后场及公共区域卫生

Ø 14:30-15:30至少抽检5间VC房,交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客房主管 Ø 15:30-16:30协助前台做好宾客的入住接待 Ø 16:30-17:20与前台人员轮换用餐 Ø 17:30督促前台电话确认保留至18时的预订

Ø 18:10检查当日所有将退房,检查房态,再次确认延住情况 Ø 18:20巡视楼层及公共区域环境卫生

Ø 18:30-19:30时协助前台为宾客办理入住接待工作,并及时处理宾客的投诉,接受宾客意见 Ø 根据季节及天气情况开启店名店招,开启大堂区域灯光 Ø 督促前台做好交接班,并在前台交接本上签字 Ø 20:00值班经理交接

Ø 维持大堂秩序,做好宾客的接待入住

Ø 巡视楼顶、重要设备区、楼层公共区域的安全情况 Ø 21:00前抽查OO房、工作间、VC房情况

Ø 22:00督促前台将大额备用金锁入保险箱,前台收银抽屉只留1000元左右的零钞 Ø 督促内保开始第一次巡更 Ø 审核前台单据并归档传送

Ø 22:30检查核对客房叫醒记录并签字

Ø 23:00检查客帐并与PMS核对房态,帐务情况,做好夜审前的准备 Ø 23:00关闭大堂电视、商务会所电脑及打印机 Ø 00:00过房费、夜审

Ø 督促前台打印各类夜间稽核报表,并按序装订

Ø 1:40-2:10巡视楼顶、重要设备区、楼层公共区域、酒店外围的安全及卫生情况 Ø 2:30督促前台、保安各自做好前台及大堂区域的卫生 Ø 3:00再次检查叫醒记录

Ø 3:15-4:15检查当日及3天以后的预订情况 Ø 4:30审阅前台报表

Ø 5:00-6:00协助前台做好早退房客人的离店手续 Ø 6:00检查餐厅人员到岗情况,为员工餐作准备 Ø 6:30员工用餐

Ø 6:50检查客人早餐开餐准备情况

上一篇:《小燕子进步了》语文教学反思下一篇:机械电子毕业题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