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传统 创出特色

2024-07-29

守住传统 创出特色(共2篇)

1.守住传统 创出特色 篇一

注重实效 创出特色 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

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是我社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

一、学得更透。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我们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搞好学习实践活动首先要做好学习教育和思想引领工作。我们在坚持“进一步学深学透,进一步校准思路,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原则上,学习思考努力做到“三个性”:一是注重系统性。我们通过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讨班、举办基层主委培训班、思考撰写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和体会等方式,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浙江省委第十三届四次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把握精神实质、凝聚改革共识、明确基本遵循,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突出针对性。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利益多样、思想多元,社会上、网络中各种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的思想交织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特别注重强化对成员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的针对性,引导他们保持清醒、增强定力,明辨是非,明确方向,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三是立足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我们特将社省委今年的第一次常委会放到结对帮扶点所在地平阳县召开,除了常规学习外,与会人员还听取了平阳县的情况汇报,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将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倾听、研究、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深接地气,做到以学促行,以行促学。

二、调研更深。

开展学习践行活动,就是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凝聚共同理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到履职尽责和作用发挥的各个方面。如何能更好发挥,关键在于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到各市、各支社参加活动,走访基层机关和社组织,走近社员,听取“原声带”。如在平阳县召开常委会之际,我们去结对

帮扶的畲龙村调研时,直接和村支书、村民交谈,了解他们的对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真实想法;领导小组成员赴企业了解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下基层视察“五水共治”情况;组织走访普通社员倾听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问题。我们深刻意识到调研是调查和研究两个方面,只调查不研究,就找不准、抓不住问题,就会情况不明,左右摇摆、没有定力。因此,今年我们结合社中央的理论研究工作,从理论层面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民主协商制度、自身建设等问题,从史志层面研究我社的先驱梁希先生与九三学社的关系,从实证层面研究三十年坚持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加强思想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希望将这种立体式的研究与调查紧密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形式更活。

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是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我们力戒形式上简单说教,注重寓教于乐,尽量以广大成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更多的成员自觉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在今年我省各级社组织制定和推进的学习实践活动工作计划中,有开展专题培训、座谈会、报告会、读书会、学习宣讲活动和征文、展览、论坛、演讲、书画展、歌咏比赛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学习活动;有积极探索服务转型升级、服务深化改革、服务民生改善、服务社会和谐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有结合社组织成立周年纪念活动、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开展系列主题纪念活动。总之,学习实践活动力争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特色明显,能够贴近中心、贴近基层、贴近成员,务求真正取得实效。在活动载体上,除了常规网站、杂志等外,我们还探索和尝试新媒体发布载体的运用,重点熟悉和研究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的运作方式和特点,坚持“思想上审慎对待,实践中适时尝试”,力争有所拓展。如社瑞安市委会和余姚支社已开通公共微信平台,定期更新,介绍我社的历史、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履职情况等。专职干部有工作QQ群,微信圈,微博等,通过这些载体,通报信息,讨论工作,征集材料,交流思想。并通过网站、杂志等多个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学习和宣传效果。

四、措施更实。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要做好学习、实践两篇文章,不仅要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增强三个自信。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将学习践行活动与履行职能紧密结合起来: 一是主动投身深化改革。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如何发挥优势,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是我们今年履职的重点。经过多方调研和多次讨论研究,我们就着力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升级,夯实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构建食品药品社会共治格局,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我省电子商务建设的建议;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完善公共政策体系等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材料。在课题招标中我们要求将紧紧围绕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针对要素配臵综合改革、城乡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有份量的意见建议。去年,中共浙江省委推出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内容的“五水共治”重要举措。九三学社能为“五水共治”做些什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首先组织了社内相关专家选取和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饮用水问题精心调研。根据调研的成果,最终形成了团体提案《保障我省优质水供水安全刻不容缓》,在年初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得到好评。社省委领导班子成员也纷纷赴企业、村庄等调研“五水共治”等问题,全省各市县级组织、基层委员会、支社等也纷纷行动起来,组织社员以各种方式投身到“五水共治”中去,积极献计出力。为做好助推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工作,去年社省委成立工作小组,撰写了《关于构建县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提交省委统战部,今年决定把“嘉善县产业转型升级的公共政策评价及优化方案设计”作为调研课题,对嘉善公共政策等高层设计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推进政府科学决策。

二是积极服务于社会。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形式,也是民主党派扩大自身社会影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开展科技咨询、医疗扶贫、法律援助、帮困济贫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今年我们结合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把社会服务工作深入到助推嘉善科学发展实践中,开展系列服务活

动。将继续开展“九桐合作”、“浙江九三科技服务月”、“山海协作”、“九三科普讲堂活动”等社会服务活动,扎实开展新一轮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继续做好威宁县二塘中学、丽水市老竹民族学校帮扶工作,用服务社会的热情和取得的成绩展示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三是积极树立身边的榜样。全省社组织中,涌现了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像“史地巨子,郦学大家”的浙大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陈桥驿,他对《水经注》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最广,被公认为当代郦学研究的泰斗。宁波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马荣荣,育成杂交水稻新品种15个,其中甬优5号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审的三系粳糯型杂交水稻,其母本甬糯2号A的育成填补了国内空白。获“浙江省功勋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的金梅松、陈学智、吕志强、戚连忠等人长期派驻在欠发达地区乡镇,在农村基层第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和科技服务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还有省民政厅副厅长罗卫红,15岁考上浙大,一路读完硕士,直至取得博士学位。参加工作后,她先后在省农业厅沼气太阳能研究所、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省洁净煤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2004年9月,她通过公开选走上了省科技厅副厅长岗位,在任期间推动浙江自主创新取得很多成果。2009年3月,她当选衢州市副市长,狠抓校园安全与食品安全;高新园区与大学科技园两大创新平台;医改、教育发展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三大改革任务;新建医院、学校、文化、体育设施等四大建设项目;“孔子文化节”、“科工会”、“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省首届女子体育节、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等五大活动。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她全力以赴,出色完成。2013年5月,她调任省民政厅副厅长,分管宣传、区划、儿童福利与慈善、民政康复中心、区划地名档案等工作。作为一名1993就加入九三学社的老社员,罗卫红始终不忘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肩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维护者和捍卫者的责任。2007年,她当选为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委,并于2012年连任。每年省“两会”她都执笔撰写提交提案两篇以上,不遗余力为国计民生鼓与呼。在今年年初省“两会”期间,她率先在腾讯网上开通了“汇泓委员工作室”微博,积极倾听网民和基层政协委员呼声,把数十条建议意见带到“两会”。

总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已有良好开端,我们必将不断探索,深入实践,扎实工作,向我们的社组织和广大社员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中国八大民主党派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致公党 ▪ 九三学社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机构简介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英文:The Revolutionary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Kuomint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的民主党派之一。主要由国共内战时的中国国民党左派及其后裔组成,现时与现时在台湾的中国国民党已无任何关系。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建于1948年1月1日,原来是李济深、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等人创建的;后来许多国民党籍的倒戈将领和被俘释放的军政人员加入。截至2012年底,共有党员约10.2万人。其中,大部分成员是留在中国大陆的原国民党党员或其子女、亲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广大民主党派成员

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最大限度地增进政治共识,不断开创自身建设的新局面。

民革渭南市委会华阴支部主委

张敏霄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是由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提议,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一项重要政治活动。

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是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之上的。今天,我们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加入党派为什么、历史责任是什么、我为湖北做什么”开展大讨论。

继承传统聚共识牢记使命谋发展 民革湖北省委员会主委郑心穗

加入民主党派就是为尽政治之责,薪火相传,继承优良传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维护者、捍卫者,为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加入民主党派就是为尽参政之责,团结影响一大批自己所在领域成员,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亲历者、实践者,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双岗建功”,更加自觉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之中。

每一代民主党派成员都有自己的历史责任。2013年初,总书记提出,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为民主党派努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出了更加鲜明的时代要求。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

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应当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作为参政党地方组织的主委,要担好这份历史责任,就需要从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入手,广泛团结,求同存异,带领广大成员及所联系人士在多党合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学习实践活动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加强自身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作为参政党地方组织的负责同志,就是要团结带领民革各级组织和党员,围绕中共湖北省委的决策与部署,以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进一步夯实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以搞好政治交接为主线,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筑牢参政党建设的基石;以促进湖北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成效;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彰显民革优势和特色,奋力开拓祖国统一工作新局面。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凝聚全省民革党员的力量,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为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努力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献计出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湖北篇贡献力量。

在伟大实践中实现侨海报国梦 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主委张柏青

加入党派为什么?这是每个党派成员在加入党派时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致公党员大多是归侨、侨眷和归国留学人员,“侨海”是共同经历,热爱祖国是共同情感,侨海报国是共同理想。作为回国留学人员中的一员,我经历了公派留学、回国后在多个地方和多个岗位工作的路程。回顾致公党近90年的发展历程和自己加入致公党的10年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带领广大致公党员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实现侨海报国的理想,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大潮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责任是什么?这是每个民主党派成员要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致公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共十八大后,中国致公党确定了新阶段三大历史任务,即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致公

党的历史责任,也是每个致公党员的历史责任。只有牢记历史责任,勇于担当,才能有所作为。

我为湖北做什么?这是每个民主党派成员要结合湖北省情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前,“五个湖北”建设进入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任重道远。广大致公党员要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牢牢把握致力为公和侨海报国两大主题,全面提升协商议政的能力,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要大力提高致力为公的能力,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实现双岗建功;要着力提升侨海报国的能力,一方面广泛开展海外联谊,积极宣传湖北,促进湖北对外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一方面扎实做好引资引智工作,为海外华侨和归国留学人员来鄂创业发展做好服务。

2.守住传统 创出特色 篇二

(一)从日常活动中培养做人好习惯 要想教好书,必须先育人。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在盘锦市各所学校,特色教育成为校长们 共同倡导和坚持的。而辛勤的浇灌,换来的则是春色满园。多年来,盘锦市实验中学坚持的一条准则是:守住长处,发展特色。如他们具有鲜明特色的 做法有:

1、每月的第一个早晨,校全体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每周一早、中、晚值周,带班领导,值周领导,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在舒缓、温馨的乐曲中迎接和欢送学生。

2、师生互助组。全体教师每人分别与一名经济贫困生,学习纪律双困生,特殊家庭生,结 成对子,期末看教育结果并纳入量化考核。

3、每天在黑板的右下角由一名学生轮流写一句格言,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4、学生轮流办班级日报。

5、每节课课间教室走廊有一名文明监督员负责监督、检查本班走廊的卫生和纪律及学生的 文明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督促,需要时及时和班主任或政教处取得联系,并认真记好文明监督员 记录。

6、母亲节、三八妇女节、妈妈生日,学生为妈妈亲手做贺卡,并帮助妈妈做家务。

7、在班级管理方面,除常务班长外,每天设值日班长。值日班长负责当天的班级日常管理。

8、要求全校学生每天写日记。

9、写说明书。说明书不等于检讨书,违纪生写说明书主要写事情的经过,对错误的认识以 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实践证明:说明书是一种极好的教育方式,它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达 到了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10、控制三闲。即闲话、闲事、闲思。“瀚新小学是农村小学特色办学的典范,在这所学校读书的孩子是幸福的。2007 年 6 月,” 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到该校视察时,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瀚新小学(现更名为兴隆三小)是一所 区属小学,这里的孩子全部来自农村,其中,三分之二的孩子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走进这所小学,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会立即让你摆脱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感受到这里是 一块育人的净土。进入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题写的“超越自我、乐教乐学”的共勉词,仿佛在时刻提醒着这里的师生向着教育的高层次目标努力。楼内的环境布 置融人文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建构了楼层主题的厅廊文化。一楼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生 动有趣的环保教育漫画,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给孩子以心灵的启迪;二楼以爱国教育为主题,悠久的历史文化、富
的持续开展,学生们以英雄为榜样,学英雄事迹,走英雄道路,促进了学生灵魂的净化和道德的培养,进一步强化了班集体德育功效。

创建“七彩校园”,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彩分别寓意为激情、文明、和谐、健康、创新、人文、公平,这既体现了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也表达了学校对文化的追求。比如蓝色校园——人文深厚,具有凝重的历史积淀的校园。学校的体育节、科技艺术节等活动贯穿全年;档案馆、校史馆等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成为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优质资源;学校每班级有自己的网上主页,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徽、班旗、班训;每年高三毕业年级的成人仪式是良好的公民教育,让人终生难忘。

“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不让一名学生因基础差而自暴自弃”,是四完中结合本校实际,提出的德育目标,“扶危济困”、“友爱、互助”的理念,成为四完中师生永恒的追求。通过“帮扶”工作,不仅使“双困生”能继续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而且使学生间团结友爱的氛围日益浓厚,同时对“双困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完中结合本学校实际,从五个方面着手打造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学校从2002年开始,不断完善和加强信息文化建设,建立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站,实现班级多媒体教学,实现了班班通工程,给广大师生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和活动平台,一位校园广播站同学说:“我可忙了,时常要收集校园新闻,向同学征集专题等,但我非常愿意,因为我快乐,我欣慰。”

第二、打造厅廊文化,彰显榜样力量。2008年,学校打造了车棚画版,展示公民道德的有关要求,使学生明白,不仅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也要做一个合格的市民;打造操场画廊,宣传双高普九成就,一完中优秀师生风采及校务公开内容等;打造了学生榜样墙,它不仅成为一完中教育成果的缩影,也成为一完中优秀学生的榜样;打造了走廊十佳学生宣传墙,它成为一完中学生的行为楷模与榜样;打造了走廊名人挂像,师生活动挂像,不同程度上激励了广大师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打造了楼梯儒学文化,其中《论语》《大学》《中庸》《弟子规》等经典思想来陶冶师生的情操。

第三、班级文化建设,打造温馨班级。2009年,学校制定了创建温馨班级的活动方案,开展了温馨班级评比活动,有的班级养鱼;有的班级重新布置园地;有的班级换了窗帘;有的班级包了暖气管;那真是班级干净了,摆放整齐了,班级温馨了,同学高兴了。

第四、环境文化建设。实现了绿化、香化、美化、净化。

第五、常规文化建设。学校从1991年开始,完善了多项管理制度,制定了一 千多条校规班法,大力开展养成教育,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在课堂学习中培养自主好习惯

盘锦市高级中学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全校5400多名学生。该校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改变思维方式,调整教学关系,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享受快乐的场所;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机会真正还给学生,构建自主实效的课堂;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把教室当作家”。王太水校长一直认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展现学习环境的“原生态”,才能追求“高效益”。在他的倡导下,市高中吹响了打造高效课堂的集结号——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自习课规定教师不准讲课,整幢教学大楼5400多名学生,90多个班级,学生自个儿静悄悄地学,静悄悄地思。就连外来参观的教师从走廊走进教室,没有一个陷入思考的学生抬头分神。灵魂的远翔需要宁静,学生已培养出良好的深思熟虑、潜心钻研的习惯。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要给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关注和帮助,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王太水校长要求引导教师把教育的价值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身上。他说:“评价学生,要看进步的幅度,也就是教育学上的‘增值评价’。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和自己比,并在其中感受自己的成长,继而获得新的成长动力。”

为了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建立了“学困生导师制”。要求每一位教师负责几名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辅导和心理辅导。他们定期与自己负责的学生谈话,并持续追踪和研究他们的学业状况,与任课教师及学生本人一起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一起制定短期、长期的学习目标和提高措施,同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校方、学生、教师及家长四方的共同配合,使学困生的转化有了切实的保证。

在盘锦市高中,学校还把“信心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突破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和生命的价值,从而自信乐观地学习和生活。在实施“信心教育”过程中,教师们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天才的因子,所有的学生都富有潜力,并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诱导学生身上的优秀成分,使会学者善思,使困学者突破,使厌学者乐学。

为学生树立学习上的榜样。每层楼每个年部都有自己的“学习之星”的照片。青春亮丽、积极向上的他们有着足够的影响力,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方面的“比、学、赶、帮、超”上。

正是这样的氛围,才有了盘锦市高中连续攀高的优异成绩:按万人口升学比例,学校已连续五年在全省领先。5年内,市高中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输送了55名优秀学子。

市高中如此,其它学校同校重视智育。走进宽敞、整洁的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你会处处感受到智育特色的存在。在这里,老师们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为此,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教师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分日记、小楷、预习作业、自留作业、作业本、错题集、出考试题、筛选资料本、演讲、记忆共十大项的考核、评分标准,并明确责任教师,标准张贴在各班级和办公室的统一位置,供科任老师和学生随时学习,照章执行。

每天晨检,各班负责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督检小组长都要在班级内做日检查,每周还有学校组织的互查、抽查,对学生的预习、作业、日记、小楷等进行督促。各科任教师更要随堂指导、检查,使学生真正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让其乐做、善做、会做,从而受用终生。

2008年10月,佛山黄岐中学校长戚伟华和里水镇和顺一中校长周友乔,来盘锦市二完中挂职考察两周,在座谈会上,他们感慨地说:“经过调研发现,盘锦市二完中之所以能取得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是因为学校和教师不只是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而且把精力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以引导学生兴趣、传授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从两位来自外省同行的客观评价中,印证了二完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智育特色。

“升入二完中以来,我渐渐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这种兴趣来自于学习方式的变化,和老师对我们自主学习的培养。”说起课堂学习,池弘飞同学深有体会。他说:“以前面对各门功课,总觉得没有老师的讲解自己学不会。于是,课上课下总是被动地等着老师讲解,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现在不同了,学习的过程几乎就是自学的过程,老师在课堂上出示的是学习方法和目标,让同学们的学习不再盲目。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让我们顿开茅塞。书看到什么程度,把握哪些重点,如何理解思考,老师指导得清清楚楚。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真正体验到了做学习主人的快乐,对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增,真正体验到了‘学习是享受’。”

如今,二完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已结出硕果,自1994年建立高中部至今,二完中高考本科升学率均在80%以上。培养出陈希等多名中、高考状元; 70多人考取清华、北大、中国科技大等名牌大学,700多人升入国家重点大学;中考进入市直前二十名人数及指标到校分数连续多年蝉联全市第一。

(三)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健体好习惯

“轻松愉快,富有活力,朝气蓬勃的学生大课间,散发着青春的活力,扎扎实实的素质教育,彰显出盘锦教育管理的严谨科学„„”这是本溪县第一中学教育参观团考察大课间以及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后留下的感言。

就在几年前,“大课间”活动开始在盘锦的校园里蔚然成风,如今已经形成了盘锦的特色,赢得了各地来访者的广泛关注和交口称赞。

在大洼县新兴中学,参观者看到了一个特别的校园风景:操场上近2000人的广播体操表演,整齐划一。从列队走步,到队形变换,犹如古代军队摆出的阵法,让人眼花缭乱。每天的3000米长跑,2000人的步伐只有一个声音。

在这里,体育不仅让学生练出了强健,还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天跑完3000米,没有一个学生掉队,学生个个红扑扑的小脸上透着稚嫩、乐观和刚强。2000名学生中,体胖的越来越少,近视率显著下降。学生李佳兴感触地说:“在小学时,我总觉得学习没意思,一上课就想睡觉。自从到了新兴中学,我感到自己身体越来越有劲了,上课也有精神听老师讲课了,成绩也提高了”。班主任刘桂荣说:“我们班刚组建那会儿,学生们散漫得很,学习的少,违纪的多。现在大不一样了,同学们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事争着抢着去做,学习特别刻苦,这都是大课间活动带来的变化。”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盘锦市三完中的塑胶操场上,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在这里尽情地挥洒。此刻,来自北京密云的教育界同仁正饶有兴致地登上平台,欣赏着学生们正在进行的课间操表演。

“站似一棵松,卧似一张弓,太极八卦连环掌„„”音乐响起来了,只见学生们动作一致,挺胸叉腿,展臂飞拳,尽显威风。乐曲声中,站在排头的“小胖子”吸引了走上前来的四五位来宾的围观:“你做得这么标准啊,你的腿不疼吗?练了多长时间啦?„„”他们赞叹“小胖子”的“中国功夫”,频频发问。可“小胖子”礼貌地一笑,继续他的表演。的确,孩子们为了这个标准动作,确实付出可汗水!从刚入小学开始,他们一直坚持演练。如今全校学生,个个都能顺利完成横叉、纵叉等高难动作,每天近30分钟的课间操,给了学生们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从2004年开始进行大课间柔韧性训练,如今五年过去了,辛勤付出有了可喜收获,该校已被评为市大课间操示范校、省大课间活动重点校。

大洼县职教中心本是个不见经传的农村学校,多年来他们坚持把“健康第一”作为推进养成教育的动力之源,采取“以科学理念引导大课间操,以强化领导经营大课间操、以丰富内容激活大课间操,以严格制度保障大课间操等措施,营造出健康向上、异彩纷呈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看,国颁操《放飞理想》、校编操《火红的青春》,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体验了“我运动、我快乐”的内涵;千人方队演练,堪称是整个大课间活动的亮点,矫健的步伐,有力的口号,尽显了同学们昂扬向上的精神;整齐划一的动作,互相配合的集体,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学生朝气蓬勃的风采。3000多人的群体,从列队到跑步,除了音乐声和脚步声,没有任何多余的杂音,展现了运动的和谐之美。而全体教师的参与,更是收到了师生同乐、教学相长的效果。

“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大洼县职教中心在“大课间操”活动中不断求新、求实,用每天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学生搭建起了一个展示自我、增进团结、养成习惯、全面发展的广阔舞台。

有付出就有收获。多年来,这所学校体育达标率一直保持在100%,高考升学率位于全市普通高中前茅。事实向人们昭示:校园 “大课间活动”意义深远,魅力无限。

(四)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创新好习惯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付婉莹上电视了!”

2009年4月17日,付婉莹同学的名字在盘锦市一完中校园传开了。原来,她在辽宁卫视上给观众演示了她发明的专利作品——《电子防盗门锁》。

像付婉莹同学一样,拥有属于自己专利作品的同学,仅在一完中,每学年就有100多人。在这所学校,科技活动成为了同学的最爱。学校为孩子们设置了机器人活动室、科技展览室等开放智力的场所,并相应成立了机器人小组、航模小组、电脑绘画制作小组、科幻画制作小组、无线电制作小组等,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了氛围,提供了便利。

如今,在市一完中,爱动脑、爱动手的学生越来越多,创新的作品也层出不穷,孩子们注重身边的生活、工作、生产、环境等实际问题,动手、动脑搞科技攻关,创作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热情越来越高。因为该校的突出成绩,学校先后获得了省科技示范校,市科技先进单位的称号。2008年,毕业于盘锦市二完中的李天与同学,以科技创新的特长通过兰州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成为盘锦市通过科技创新,被国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录取第一人。她一人独获4项国家专利;三项省级科技创新作品大奖。2007年,在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上获得第三名,为盘锦市争得了荣誉,被中共盘锦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盘锦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标兵”,在市科技大会上受到表彰。

“让每一个孩子在理想的科技乐园里,感受着浩淼的科技天空,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充实着快乐的童年时光。”在市实验小学,孩子们的科技热情高涨,成果累累。

在该校科技活动室内,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躬腰埋头的身影,那就是我们的老科技辅导员、辽宁省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胡军老师。他总是带着学生们遨游在科技的海洋里,研究出一项又一项国家专利,取得了一块又一块奖牌。他常说:“只要看到学生有创新的点子,就有一种想把它变成现实的冲动。”

2003年,在“注重用人所长”理念的指引下,学校选拔了一批具有一定专长的教师从事科技教育工作。动手能力强的,就搞小制作、小发明项目辅导;酷爱模型的,就让其负责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的辅导;电脑操作水平较高的,就安排辅导学生创作电脑小报、科技小报等,使一批致力于科技教育的辅导员脱颖而出,就是这些科技辅导员,用自己的热忱与激情为孩子们开启了科技之门。

在校园里,每到周四下午,就能看到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飞向自己喜爱的活动空间。操场上,四驱车、车模、航模、建模制作比赛现场喝彩声不断;机器人训练场地内,辅导教师正和队员们一起研究机器人组装窍门;多媒体网络教室内,鼠标声哒哒响,一件件充满奇思妙想的电脑制作作品从一双双小指尖处诞生„„

在每班一块的小小体验园地里,有孩子们种的各种植物,老师正组织学生采集各种植物的根、茎、叶,捕捉各种昆虫等,并帷妙帷肖地现场讲解着用干制的方法制成叶的标本步骤;每个孩子的观察记录本上,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制作的过程和观察发现。在这样趣味横生的活动小组,一个个“古怪”的问题不停地迸发出来,一个个奇思妙想在“不经意间”就产生了,一个个专利就发明出来——《可控蚊香燃烧时间的蚊香的插片》、《粉笔保护外套》、《拉锁棉拖鞋》、《夜间照明拐杖》„„一件件构思巧妙的作品中,闪烁着孩子们创新的智慧。

学校每年还要举行一系列的科技特色活动,评出班级科技明星、校级科技明星。据不完全统计,5年间,该校师生的小发明、小制作近20000件,其中52项作品获国家专利,撰写科技论文800余篇,制作课件600多个。

带着思考的眼光观察世界,孩子们会变得更加睿智;怀着浓郁的兴趣走近科技,孩子们求知的欲望会更加执着。金光闪闪的奖杯、沉甸甸的专利证书,都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从这里,我们隐约看到了一颗颗未来的科技之星正在冉冉升起„„

上一篇文章: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上一篇:播音主持课第一课下一篇:养老院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