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语文作文高考

2024-07-07

优秀语文作文高考(精选11篇)

1.优秀语文作文高考 篇一

人生中有许多机会,有些人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住它,有些人失去了机会却与他擦肩而过。

正如天然晶体投入过早,就被高温熔化,投入过迟,晶体就难以长大,必须是恰到好处的时刻投入,人工宝石才能合成。这件事看是细节、是技术,实则是真理。做任何事情,在机会来临时都要恰到好处地握住,才能走向成功。

拥有一双慧眼,才能识别机会。谁都想拥有机会,那就意味着走向成功。但能否把握住,那就要看你的智慧了。曾经有一个人掉进大海里,有一艘船经过,他问那个需要帮助吗?那个人说;“不用,上帝会来救我的。”不久后又有一艘船经过,他们同样问那落水之人:“需要帮忙么,”那个人给了他同样的答复。后来这个人上了天堂,他很生气的问上帝;“为什么不来救我?”上帝说;“我派了两艘船去救你了。”由此看来,人生的机会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有时候他就在你身边。或握住、或擦肩,只看你是否有一双慧眼与他相识。

拥有良好品质是把握机会关键。在人才市场中,一位学历不高的青年到一家公司应聘。在应聘的人当中有很多比这位青年学历还高的人,他以为自己一定会名落孙山,但他抱着试一试的的心态参加面试。当他走到门口时,他看见一张废纸,而他毫不犹豫的把那张废纸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后来他面试成功了,他问面试人员为什么在那么多学历高的人员当中,偏偏录取了我呢?面试人员说::“当你捡起废纸的那一刻起,你就被我们录取了。”这个青年的名字叫福特,后来他成为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的经历启示我们:有机会还要拥有良好的品质,才能把握住。

主动寻找,创造条件迎来机会。与多人都认为是机遇造人,只要等待着机会的来临,就一定能把握住。瑞典化学家维勒,早在塞夫斯特穆发现钒的三年前,就发现自己可能又发现了一个化学新的元素。他向化学界的泰斗们征询,但那些泰斗们说:“这是不可能的……你的研究可能是毫无作用的”,维勒放弃即将成功的研究。而化学家正在研究钒的塞夫斯特穆,前来征询维勒,维勒挖苦讥讽说:“……而你的墓碑上可能写着:塞夫斯特穆,一个把毕生贡献给化学研究,但却是毫无价值空耗生命的化学家!”塞夫斯特穆不放弃追求,不理睬非议,关进实验室中继续实验。1830年,塞夫斯特穆终于发现了新的化学元素“钒”。事实告诉我们:机会不会告诉你他在哪里,常在你猜不到的地方等你。因此,寻找机会,赢得成功。

来吧朋友,不要再埋头在黑暗中哭泣了,请把心中的明灯亮起,驱散黑暗与痛苦。掀开机会那神秘的面纱,用平静的心态与你那不服输的勇气,重新开拓一条新的道路。请用双手触摸机会,用乐观的心态把握机会,当上帝关门开窗的时候,机会就会悄悄来临。(郭瀚邦指导教师:孙延堂)

2.优秀语文作文高考 篇二

1 高考作文命题回顾

我国的高考制度从1951年开始, 期间因为文革而中断了十多年。高考不仅起到了考查学生, 筛选人才的作用, 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总的看来, 我国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经历了四个时期。

1.1 传统命题作文时期 (1951年-1966年)

之所以称之为“传统命题作文时期”是因为这段时期的作文命题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强烈的阶级情感。命题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联系, 甚至直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任务, 很难体现考生自己的个性。而在另一个方面也鼓励了老师和考生追求形式化和热衷押题的不良风气。如《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1年) 、《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 (1958年) 、《我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 (1961年) 、《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5年) 等。

1.2 过渡期 (1977-1979年)

1977年刚刚恢复高考制度, 高考作文命题由各个省、市、自治区自行命题。现列举部分作文命题:《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 (上海市) 、《当我唱起东方红》 (黑龙江省) 、《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 (河南省) 、《批判“四人帮”的一个反动论点》 (西藏自治区)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北京) 、《大治三年气象新》 (广东) 。

从这些作文命题中, 我们不难看出传统命题作文时代的影子:浓厚的政治气息和严格的文章体裁。虽然, 在这个时期中也出现了其他的作文命题形式如:1979年的改写《陈伊玲的故事》, 但并没有跳出以往的套路:强调个人的“小我”如何顺应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中的“大我”;忽视个体的主观感受和个人的个性。

1.3 个性化时期 (1980-1997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全面综合地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考生的想象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形成了“一卷两文, 两文两体, 两体一材, 一小一大”的比较成熟完善的供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 呈现出以供材料作文为主, 以命题作文为辅, 二者穿插出现的新格局。

1980年的《画蛋》有感, 强调蛋的圆满与圆满理想实现所需要的艰辛劳动和顽强意志;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突出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联系;1983年看图作文“这里没水, 换个地方再挖”与《画蛋》由相似性, 都强调实现理想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抱有坚定的信念这些命题都表现出对个人价值、个人理想和奋斗的关注, 强调个人的独特感受。而之后的文章命题则在关注个人的同时引导考生关注自身和社会,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如: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 针对外语热, 历史冷等现象, 要求考生写一封信谈谈对高考志愿的看法, 即高考志愿是否与就业直接挂钩而牺牲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

同时这一时期的作文还注重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如:1990年高考小作文让考生依据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 为两个小姑娘作肖像描写;1993年《鸟的对话》要求写出200字左右两只鸟的对话片断等等;1997年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描写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这些命题无不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细致入微地观察。辩证思维能力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用哲学思考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1.4 百花齐放时期 (1999年至今)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在2004年高考命题由全国统一命题的格局变为地方自主命题, 因此在语文作文命题上也就出现了多种命题形式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命题特点。材料话题作文由以前的单料、双料作文发展为三料作文, 增大了话题的容量和思辨的难度。

但总的来看高考作文主题有三大取向:想象作文的文化思辨;道德虚拟语境中的公民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根据提供登山者遇险相助的材料, 而写作《心灵的选择》;1998年《战胜脆弱》等等, 这都可以看作是在虚拟道德语境中进行两难的选择, 但事实上这种道德上的选择对于考生而言是没有选择的。

相对而言, 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是一个设限少, 给考生发挥余地的命题。而且这个作文题制规定作文的范围, 不规定文体, 有较高的自由度。只规定范围, 是指作文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不算离题。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写作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作文话题是一个科学设想, 自然就明显地考查到联想力和想像力。只规定范围而不规定题目, 是方便考生在这个范围内选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有文体要求而不规定文体, 是为了方便考生除诗歌以外选用最拿手的写法, 提示中提出“编述故事, 发表见解, 展望前景”等多种写法, 适合不同的考生。无论选择哪种内容, 哪种文体, 哪种写法都是允许的。北京一名考生写了一篇题为《我, 不要别人的记忆》, 明显对“记忆移植”持反对意见, 还得了60分满分的优异成绩。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

2 高考作文命题的弊端

通过对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回顾, 可以看出在高考作文命题中还存在着以下弊端:

2.1 过分强调道德观

不可否认, 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体现社会成员的日常行为细节中。但过多的强调道德观, 往往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甚至会引来迎合宣传需要的伪道德, 口是心非的假道德。如:2001年的“诚信”尽管命题者并未明确规定考生必须写诚信好, 但所供材料和提示语的倾向性是极其明显的;2002年“心灵的选择”, 该选什么不该选什么也是不言而喻的呢。在这种显而易见的道德暗示下, 考生的自由选择变成了别无选择或唯一选择。

2.2 一元化思维命题方式

一元化思维的命题方式往往使学生写非所想。现在社会正日益向多元化发展, 人的个性化差异正日益得到尊重和强调, “个性成为文化追求的品质, 再让大家用不同的头脑来向一样的东西, 按一样的程序思想已不可能;如果一定如此, 大家就只有编造相同的假话、空话、套话来应付。”

对比一下2002年台湾地区的高考作文题, 可以看出一元思维方式和多元思维方式在命题上的不同。“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 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 从中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戏局中, 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意或不能面对‘它’。试以‘对镜’为题, 写一篇文章, 文长不限”。虽说就“对镜”而言, 话题很小, 但立意却很宽广:从容颜改变、人生社会的苍桑到观看自我, 反思人性的善恶美丑等等。小题目大容量, 可以使考生结合到自身实际和生活经验而写作, 有感而发;同时由于立意宽, 也可以避免雷同类似的作文出现。

3 对高考作文的几点建议

如果能在命题时考虑和兼顾以下方面, 高考作文题将会更加有活力, 更能体现我们时代的要求。

3.1 最好不以观点命题, 包括不暗示命题者的倾向性

命题要尽可能使所有考生都可以畅所欲言, 阐明自己的观点;命题最好选正反两方面都有话可说的, 若能多方面展开论述则更好。命题应让考生从他们最熟悉, 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既保证他们有话可说, 又能体现个性, 激发创造, 塑造人格。

3.2 尽量不出抽象的、笼统的、过于宽泛的题目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渐趋成熟的阶段, 他们涉世尚浅, 所致虽多, 但所思不深;他们还没有踏上社会, 对改革、发展等重大课题不可能有深刻的认知。过于抽象和政治化的题目, 往往会让考生无话可说, 只能套用空话、大话, 把自己应提升为思想家或政治家。当然, 适当地引导学生去关心、思考这些问题是应该的, 但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动辄谈人生、事业之类的话题, 很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3.3 尽量不要设置审题障碍

作文命题中在引导、激发考生表达的欲望。如果命题中采用过于生僻难懂的字、词、句或者典故, 往往会让考生望而却步或则瞎蒙乱猜, 造成理解或立意上的错误, 不能真正达到考核考生写作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3.4 努力体现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统一

从纯理论的角度出发, 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命题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别, 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作文与做人的统一。但高考毕竟有其规则, 高考作文命题更有其特殊性。

3.高考优秀作文的写作启示 篇三

【关键词】高考优秀作文 立意 选材 语言

高考优秀作文大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从内容看,观点鲜明,条理清晰;从选材看,广泛涉猎,材料贴切;从语言看,行云流水,情感充沛;从卷面看,干净整洁,字迹美观。向优秀作文看齐,除了端正态度、勤习书法外,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下尝试。

一、感悟生活深刻立意

相对于广泛贴切的选材和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表达,我们在文章中展现出的深刻的生活感悟往往更能触动阅卷老师。纵观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考生都能在以下方面展现其感悟:

1.独特的角度,精巧的构思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指出,构思是“驭问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即构思是写文章头等重要的事。构思最为重要的是善于发现,善于开掘,从总体上反复酝酿。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你是什么人》,以卢梭《忏悔录》中的一段话开头,以荀子“日三省乎己”结尾,指出“时代不同,人们的认识也在不停地发展变化”,因而对人的评价也不一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进而提出“人道主义、环保意识、和平观念、公平公正”等应当是每个现代人的“自我规范的准则”。文章构思角度非常独特,由古及今,旁征博引,表现了多样性与唯一性的辩证关系和驾驭材料的高超技巧,真是令人拍案叫好。

2.细微的观察,以小见大的笔法

2000年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位考生作文中就做到了“把日常生活的矿石变成宝贵的金子”(契诃夫)。该文从一次遇到棘手的数学题写起,由看到一只小黄蜂撞在玻璃上想飞出去入手写自己的感受:“连最微小、低级的生灵小黄蜂尚能遇挫折时静下心来换个角度去思考,去寻求生命的出口,何况自诩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呢?……看问题的角度越多,你生命的出口就越多,生存的机会就越大。”作者善于观察,能在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所看不见的新鲜的东西,并拿来为我所用,以小见大,借物以寓其意。文章论怎样对待挫折、成功、生命、人生,因为使用带了生活露水的有特点的细节材料,显得极富哲理性。

二、一材多用巧缀成文

许多同学都苦于没有足够的素材而为自己的高考作文担忧。其实“材不在多,会用则灵”。研读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我们看到一些材料连续几年出现在众多高考佳作中。如项羽兵败乌江、陶潜归隐田园、苏轼赋诗赤壁……而且收到了极佳的效果。只要善于捕捉,勤于思索,我们也可以把手头有限的素材写入不同的话题,巧缀成文。

例如,以“诚信”为话题的语段:

苏武忠贞爱国,拒绝折节叛国,甘愿与羊为伍。地窖冰冷,他咽白雪啮毡毛;北海荒远,他“掘野鼠藏草食而食之”。他用赤胆忠心奏响了千古绝唱——贫贱不能移,富贵犹能忘。(四川考生《永远的苏武》)

同样是“苏武牧羊”这一材料,我们也可以将它和“选择”、“忘记与铭记”、“暗影和阳光”等话题勾连起来。

[示例1]以“选择”为话题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头到白发,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老的丰碑。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样固执的人?”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

[示例2]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为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示例3]以“暗影和阳光”为话题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枝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他就是苏武。当他被匈奴人关进地窖时,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充饥,地窖冰冷黑暗,他却热血沸腾,心中充满阳光。是啊,是大汉朝的光芒照射着他的心灵。暗影是庸人身后长长的叹息,阳光是奋进者心中燃烧的火炬!

如此语段,观点鲜明,文笔流畅,并且与话题紧密相连,怎能不打动阅卷老师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的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不仅能使枯燥的材料变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气,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需要注意的是,一则材料希望运用到什么话题中,要根据话题迅速找出材料与文题的内在联系,生发材料与话题的契合点,在行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向话题靠拢。结论要紧扣话题,落到话题或论点(分论点)上。叙述事例语言要简练,内容要充实。

再如:以李白为例,可以写材与非材,自然与心灵,出与入,个性、尊严等。而苏轼赋诗赤壁这一素材可表现忍耐、勇气、挫折、人格、信念、财富、灾难、审视自我、学会接受、多彩的美、摆脱内心重负、精神生活的魅力等众多话题。

总之,在一材多用的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多侧面和多角度认真分析材料。分析时又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在广度和深度上对原材料进行扩展、发挥,并融进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此,我们方可运用手中有限的材料,以不变应万变,在考场上写出动人的篇章。

三、文彩飞扬斐然成章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应该是美丽的面庞了。恰如袁枚所云:“美人当前,灿如朝阳。虽抱仙骨,亦由严妆。匪沐何洁,匪熏何香?”我们在文章中处处显示出的流畅而又富于文采的语言无疑会吸引读者。从诗词的披沙拣金到语句的跌宕起伏,从音韵的和谐到层次结构的排列,从情感的抒发到哲理思维的开启,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采之处,直接影响印象分的判给。

江苏高考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幽默地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考生平时习作中有意识地追求,考试中熟练地“包装”语句,弄出几颗明亮的“星星”,会使自己的作文生色,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使我们的文章脱颖而出,决胜千里。下面从标题、开头、结尾三方面介绍几种语言出彩的方法。

1.迷人标题亮人眼眸

文如其人,字如其面,而标题则恰如其双眸。明眸善睐往往先声夺人,新颖别致、文彩飞扬的标题,使人赏心悦目。“切合题意,符合文体;富有文采,富有创新”,这四条考点要求首先从标题显现。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文眼”,是“窗口”,是“前沿哨所”,是第一印象。好的标题能让阅卷老师油然生爱,怦然心动,慨然给分。你能“慧眼传神”,我方“一见钟情”。那么怎样使标题亮丽迷人呢?不妨试试以下几种形式:

(1)引用式。直接引用与中心材料相吻合的诗文、名句做文章的标题,这类标题含蓄典雅,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极易引起阅卷老师的青睐。例如:《问世间情为何物》、《莫让浮云遮望眼》、《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移借式。把甲行业术语引入乙领域,通过临时错位、替代取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效果。如:《拍卖诚信》、《守住心灵的契约》、《联想1+1》。

(3)翻新式。对一些与文章中心基本契合的名篇题目、诗词、成语以及广告等巧加改造、增删或变换个别词语,翻出新意,拿来做标题,以达到耐人寻味的效果。例如《阿Q新传》、《爱是怎样炼成的》、《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爱问才会赢》。

(4)修辞式。就是锤炼修辞,以达到言简旨远、新鲜活泼、形象生动的效果。例如:《人生拒绝抄袭》、《梦想在现实中起舞》、《让心情打个盹儿》。

(5)公式式。有些文章的内容常常涉及几种因素关系,这时可以借助相应的数学、化学、物理等公式来做标题,这类题目新颖夺目,很受欢迎。例如:《7-1=0》(话题“诚信”),《1+1≠2》、《1+1>2》(话题“合作”),《天才=勤奋+汗水+方法》(话题“成才”)。但拟此类标题要注意:在行文过程中对过于抽象的数字一定要在适当的位置做相应的解释。

拟题不只是单纯的技巧,而是思想的提炼、语言的积淀。有一个装满思想的头脑,才会有一双明亮的眼眸。有了语言的丰厚积淀,才会心有灵犀、出手不凡。记住:拟题异彩纷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灵美凤头展示才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很重要。文章有了好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古人作文,把好的开头比作“凤头”就含有这个意思。那么,怎样巧饰“凤头”以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并迅速发现你的才情、个性呢?略表如下:

(1)开门见山,话题点穿。如果你在高考作文中选择议论文,不妨“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话题,单刀直入,亮明观点,让急于知道你的文章是否符合题意的阅卷老师吃一颗“定心丸”。例如《不诚不信不为过》一文开头这样写道:“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诚信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不可缺少的美德。我们都讲究待人诚实守信,喜欢老老实实做事的人;可是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为过。”

(2)景语传情,铺垫渲染。如果你选择记叙文,可借助景物描写在开头营造意境,借景传情,这样既为下文的叙写作好了铺垫,又能给文章涂染一层文学色彩,从而令阅卷老师渐入佳境,引发共鸣。例如《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一文开头这样写道:“无法忘记那个秋天的黄昏。秋风吹过,略有一些寒意,发黄的树叶无奈地随风飘扬。望着这一切,我只有默默地流泪,这一切都是我亲手造成的。”

(3)摄取镜头,具体生动。选取能体现话题主旨的生活镜头入手,写来形象、具体、生动。例如《五颗亮亮的心》一文开头这样写道:“风雨中,三位老人正挤在一把伞里,冻得脸色苍白。尽管他们坐在屋檐下,可是雨还是不停地打在他们的脸上、身上。此时,他们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4)名句发端,文采斐然。如果你想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取胜,你可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作为全文的总领。这样的开头,文采斐然,韵味十足。例如《给灵魂一个支点》一文的开头:“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翘起来!”

(5)设问引入,带动全篇。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以这种方式引入,既可很快入题,又可带动全篇,何乐而不为呢?例如《人格》一文的开头:“何谓‘人格?人格即人的道德、品格、节操。”

(6)寓言故事,倍感新鲜。如果你想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在文章的开头写一两个小故事,借助故事导入话题,引出论点。例如《感情亲疏影响对事物的认识》一文这样开头:“有位母亲总是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即使他在做服务员时打碎了不下十个碟子,做售票员第二次出车就丢了钱,做邮递员时竟把别人邮寄的信件给人家全送了回去。终于儿子去当兵了。三年后母亲自豪地去参加儿子的检阅仪式。人们望着走过的队伍哈哈大笑之时,母亲却激动地放声高喊:‘哦——亲爱的保罗!他们都走错了,只有你走对了!”

(7)借助修辞,焕发光彩。如果你想用语言文采飞扬出一道亮丽的风景,可在文章的开头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使语言如珍珠美玉,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这种方法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给评卷老师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例如《拥有答案的幸福》一文的开头:“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3.闪光结尾余韵悠长

明代学者谢榛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的确,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有耐人寻味的结尾。考场中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式:

(1)呼应式。结尾点题与文题遥相呼应;或与开头相照应,凸显主旨。例如《找回诚信》一文:“雨,哗哗的雨,豆大的雨点不由分说地砸了下来。眼前白蒙蒙一片。”(首)“雨依旧不见小,真希望它能洗去多余的灰尘,还我们光彩明亮的世界!”(尾)

(2)点化式。结尾或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升华主题;或总结提高,使中心深化。例如《诚信》一文的结尾:“三个故事,五颗诚信的心,不感人,情却很真。人活着不就是坚持这么个理么?”

(3)归纳式。例如《破碎》一文的结尾:“破碎是什么?是责任,是诗篇,是失败,也是成功……答案就应该这样的丰富多彩。”

(4)余韵式。例如《诚信》一文的结尾:“成长大学的第二篇补充说明又发出去了……”

(5)引用式。例如《心灵的选择》一文的结尾:“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我们一定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只乐而乐,而且要做得更好。”

(6)设问式。这种结尾提出问题,引人深思,催人警醒。例如《心灵的选择》一文的结尾:“朋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面对这两者,你选择谁呢?”

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个精当的结尾,会使全篇大放异彩,熠熠生辉。结尾的方法丰富多彩,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要善于根据所写文章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个恰当而巧妙的结尾。

4.高考话题语文作文优秀 篇四

幼年掉落的牙在胃里落下。

我误咽过一颗乳牙,担心过,温暖的胃能否消化。胃真能消化许多:淡馒头辣花卷咸酸菜老苦瓜油拌饭……刀削面油煎饼小火锅……消化是一种感悟,感悟味道,牙的味道渐渐远离。回家渐少,家的味道在日复一日的饭食间却未减退,我有两颗牙早早地松动,但我不能平静地告诉自己:一颗叫爷爷,一颗叫父亲。

青年回忆的牙在门缝发芽。

至今我不明白,每逢换牙掉落,“上牙放房上,下牙放门槛,否则牙长不好。”奶奶告诉我,母亲亦然告诉我。这是迷信,你看我现在满嘴虎牙。不知道多少个家长里短,老故事听了忘。我想旧居的耳房,放着几代人的牙。可除了母亲,几代人都没有一口好牙。这牙齿传递着幸福和美的期望。多少时光流逝,把牙的生长寄托给了下一代,耗费在了下一代。这迷我要继续信下去!

现在的牙将要开花。

为了恒牙的生长,坚硬的乳牙一颗颗掉落。它们一定做过梦,梦里依稀回到温暖的牙床,每一次咀嚼也都变得异常可亲。拿出镜子照照,乳牙的痕迹,不是看嘴里,而是我们遗传的面容。恒牙长成便不会换牙,但我们的乳牙还在一颗颗掉落。正如染黑的头发掩盖不住岁月的蹉跎,乳牙开出了一朵朵白色的花,而我们的牙齿会开出映山红,颜色越来越浓。

疼痛,紧紧咬住牙便过去了。因为每一颗牙都紧紧相拥,承载你我他。幸福,悠然地仰天大笑,不要忘记,我们生命掉落的牙,默默等待着……时间在其间去了。

5.江苏语文高考优秀作文 篇五

按说,我不是一个难伺候的人。打小,自定义为穷人家的孩子,哪里轮得到我挑饭!食物各有其性,都可以果腹。人离乡贱的时候,我居然娇气了起来,到了食堂,端起咸菜汤的碗,那眼泪,不争气地就出来了。看看江南的土著同事“哎呦喂!今天的汤灵了!鲜!”我真是不解!咸菜鲜在哪儿呢?咸菜扔在开水里,丢些小豆腐块进去同煮,难不成变海鲜了?但同事的表情,是真陶醉。

我有一根筋的病,非认为咸菜是不能入汤的。大约,并不精致的故乡皖北饮食,留给我的印迹太深。随便哪种凑手的蔬菜打个油锅,添水,稀了就勾芡,还嫌稀,就抓把粉丝,汤里总就有牵牵连连的大气象了。当汤当菜都行。勤俭节约的吃法,习惯了。

我还有尽信书的病。我看汪曾祺写《故乡的食物》,“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高邮是四舍五入的江南,看来,冬天的江南,喝咸菜汤,是深入人心的。我同事的陶醉,和北上的汪曾祺的陶醉,是一样的。

十多年前,我到徐州读研究生。到徐州,对我来说,和还乡差不多。同行的江南同学,可就不适应了。中午觅食,他们问饭店:“丝瓜炒榨菜有吗?”彼此都诧异。同学:“丝瓜有吗?有!榨菜有吗?有!一起炒呗!”饭店老板:“不会啊!丝瓜还能炒榨菜?”他们各自的不解和诧异,我都懂。

我决心,改改一根筋认为咸菜不能做汤的毛病。

我亲自在厨房里捣腾烟火。

咸菜是深秋时节自己腌的。为了腌菜,我还买了个缸,在烟火春晖路的杂货铺买的。腌菜用的雪里蕻,是自己到田里去割的,也有个别长在田间地头的被当地人呼为“芥(音)菜”的菜。一层盐一层菜,码实了。春天,捞出来的咸菜,是黄绿色的。蚕豆若是有点老了,剥去皮,请出豆绿中带点黄色的蚕豆板。沙糯的蚕豆板,可以成就咸菜汤的另一种神韵。

我家蜜枣说:“妈妈烧的咸菜豆板汤,胜过所有所有的汤。”嘿!这孩子,要是多年后如我一样迁徙,会不会如当年的我一样,因为汤的风格不同而掉眼泪呢!冲这点,我这年年腌雪里蕻、剥豆板藏在冰箱里,慢慢赏析的习惯,得留着。

这和我妈,腌萝卜干、灌香肠,跑到快递那里,给我弄过来,是一样的。虽说超市里,几乎有全国各地的口味,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但是融合了五味的超市,还是缺了带着你情感密码的那一味儿。

6.安徽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篇六

大家好!

非常荣幸可以参加这次读书会,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鲍叔竭力举荐,齐桓公得管仲襄助,终成春秋首霸的故事。往事越千年,追溯历史长河,总有一些人熠熠若明星闪耀,回望千年的一角青天之下,我追溯先人的往事一齐桓公、鲍叔、管仲三人如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未曾因时间而被尘劳关锁,仍为今日之社会注入生命清泉。于读书人而言,管仲雄才大略,彪炳史册,鲍叔甘居人下,谦虚谨慎,都是值得赞美的大德。然而齐桓公“君子量不极”的广博胸襟与“胸吞百川流”的处世格局,实则更值得人赞叹。

天地之间自有英雄之气浩荡,可得成大事者皆是卓尔不群之人,这种英雄气一脉相承,贯通古今,成我们后世所谓之胸襟与格局。我钦佩齐桓公,不仅钦佩他被射一箭之后果断装死逃脱的机智,也不仅钦佩他不报“一箭之仇”的胸襟,更钦佩他谋天下大同的处世格局。为成大业而容纳雅言,不囿一己之私而计天下大业,齐桓公便得以辨明眼前纷杂,拨开乱世迷烟,求得国泰民安,此种容人任人的胸怀与格局,则是成就霸业的原因。

回望历史的广袤天地,优胜者若雪泥鸿爪,晏子进谏,齐景公纳其雅言,延齐国霸业;魏征进谏,唐太宗察其忠诚,成贞观盛世;邹忌讽而齐王纳谏,伍举劝而庄王问鼎。千古以来,历史王朝更迭,其中不乏名将良臣,然而得开盛世的却屈指可数,国家败亡倒比比皆是,欠缺容纳雅言气度的君王,没有天下为怀的胸襟,没有总揽全局的格局,自然难以成就王图霸业。

当代青年亦是如此,我们应dg当以博大胸襟将国家全局揽人心中,让家与国的命运得以牵绊,谨遵《管子》“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名言,铭记《礼记》“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教诲,做鲁迅先生笔下“中国的脊梁”,与国协长,和光共尘。所谓胸襟与格局,就是秉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然后共襄盛举,共赴时代建设大业。这才是当代青年之大胸襟与大格局。

这就是我阅读齐桓公、管仲、鲍叔故事之后的感想,请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7.优秀语文作文高考 篇七

一、隐喻型

隐喻型的题面是一个喻体, 我们必须找出相关的本体, 再写成文章。如果仅仅就隐喻型话题的字面义去立意, 角度狭窄, 立意单一, 思维受到束缚, 不可能有什么好作品。

典例精选:

“蚌壳里的夜, 有多长?/不再思量, 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的含义, 以“珍珠”为话题,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步骤一:理解隐喻型话题和材料的深刻内涵

珍珠在蚌壳里熬过了无数的黑夜, 经受了无数的磨难, 但它没有沉沦, 没有被艰难困苦压趴下, 它摆脱了无数的痛苦、郁闷和“忧伤”, 终于成长为一颗晶莹的珍珠。“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 我的生命不会闪光”是关键句, 它告诉我们:生命离不开苦难, 只有经历了痛苦, 战胜磨难, 才能铸就生命的辉煌。

步骤二:要找出与隐喻型话题相关的本体

“珍珠”这个话题, 命题者给出的不只是“珍珠”二字, 而是变成珍珠的过程特点和特殊意义:摆脱苦闷与忧伤, 生命才会闪光。这是一个事理。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要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失败和打击时, 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直面失败和打击, 战胜困难和挫折, 勇往直前, 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我们的生命才会无比精彩。可见, “珍珠”对应的本体是:成功与磨难, 生命与挫折, 让生命在磨难中闪光。

步骤三:要根据材料的提示和限制恰当立意

“珍珠”话题前的材料决定了本篇立意必须从正面入手, 肯定积极勇敢的人生态度, 不能逆向立意。

二、定向暗示型

定向暗示型题目中有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 也就是写作的重点。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被修饰或限制的词进行深入思考, 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审题关键:抓关键词

典例精选:

2008年高考作文 (广东卷)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该命题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抓住“轻易”一词的内涵以及“说‘不’”的象征意义。

该命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说‘不’”是个传统作文话题, “不要轻易说‘不’”是在传统话题上的推陈出新, 但较传统话题更具思辨色彩。

其实“不要轻易说不”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个就是永不放弃的意思, 另外一个就是不要轻易地去否定别人。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选。

三、联想增补型

本类题目往往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比较宽泛, 需要我们进行联想, 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 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 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引入题旨的目的。

【典例精选】

2008年高考作文 (湖北卷)

你走过一棵树, 树枝低垂, 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 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 你是怜悯地避开, 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 你是谦抑地让人, 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 绿灯亮了, 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展开联想, 思考如何对待自然, 如何对待他人, 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 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 自定文体, 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 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 审题时, 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 增补新的信息, 将短语补充成句子, 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比如“透过举手投足之间进行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举手投足之间, 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举手投足之间, 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甚至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等。

四、形抽互换型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这时, 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 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

【典例精选】

2008高考上海市作文题目: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 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 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

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他们”是很抽象的概念, 在审题时必须首先明确“他们”的具体含义, 完成从抽象到形象的转化。

五、关系型

针对关系型话题作文特点, 应将审题的重点放在审读话题这一环, 在把握话题内部辩证关系上做文章。辨明了关系, 就掌握了审题立意的方向。

关系类型列举:1.对立统一关系2.是非取舍关系3.辩证关系4.并列共存关系5.条件结果关系

【典例精选】

2007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一步与一生

【审题指导】

8.优秀语文作文高考 篇八

(广东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创 意 导 引

耿世诚(四川隆昌三中)——从写作范围来看,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国家民族型和个人生活型。

(一)国家民族型。在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有的给人们带来至高荣誉,引人无比自豪,斗志昂扬。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挣脱了法西斯的魔爪,并众志成城地将日寇赶出了中国,其中涌现出的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谁不深情怀念?这段苦难而伟大的历史,谁能轻易忘记?2003年10月15日,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胜利地遨游了浩瀚太空,这一天举国欢腾、群心振奋,这一天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座壮丽的丰碑,也是中华民族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

有的则带给人们惨痛的教训,令人深深思索,并以此为诫。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胁迫中国政府签定了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已到了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那是我们国家的耻辱啊!在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日本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公然在他们的纪念活动中否认其在二战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对他们的言论和举动,饱受欺凌、饱经苦难的各国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岂能袖手旁观、岂能静心容忍?……祭奠我们国家过去的痛苦,是为牢记历史、吸取教训、振兴中华,让中国巍峨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二)个人生活型。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人思想品质崇高、与你情谊深厚,某事意义非常重大、对你影响深远等,都可以进入写作视野。曾有的博大深厚的父爱、温柔细腻的母爱,与你同呼吸共患难的兄弟姐妹花谢人间,深切关怀无私教诲的好老师和你离别,知寒知暖真诚帮助的好同学远走他乡,赖宁式的救火英雄,孔繁森式的人民公仆,任长霞式的公安楷模等等人物事件,时常在脑海浮现,时常在心间萦回。纪念他们,把他们永远留在字里行间,我们会更加热爱生活,奋斗不息。

总之,审视话题一定要准确,确定主题一定要深刻,选择材料一定要新颖,表现人事一定要灵活。切忌简单堆砌材料,而无精心的筛选、巧妙的运用、自然的过渡和真实的情感。

唐惠忠(江苏太仓高级中学)——提示语中谈到“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这启发我们可以从“纪念方式”的角度切入话题,而2005年高考之后的端午节是屈原的忌日,生活中每个节日都在提醒我们过去曾经有过某个人、曾经发生过某件事。文体上也要作出合理的选择。一般而言,如果是从大处落笔,适合写成议论性的文章;写个人生活方面的内容,适合写成叙述性的文章。

佳 作 展 示 台

不能忘记的过去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广东考生

60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一队又一队的美国与英国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向前方的碉堡冲去,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士倒下了,仍然有人呐喊着向前奔跑,片刻,鲜血染红了整个海滩……

60年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前线,一辆又一辆的卡车载着刚从训练营里出来的新兵,军官在车上喊着:“我们不需要活着的逃兵!”话音刚落,就有一枚弹片击穿他的头颅。新兵们被赶下车,有的人拿到枪支,有的人则只拿着子弹,扩音器里不断地重复一句话:“没有拿到枪的,跟在有枪的后面,有枪的同志牺牲了,没有枪的同志就拿起他的枪,继续冲锋……”

60年前,中国,东北,某个村庄,晚上,一名光着膀子的中年人扶正了挂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的带子,转过身对着一群村民,其中有十几岁的小伙子,也有头发斑白的老者,他们同样背着大刀。那中年人说:“都没让家里人知道吧?”众人都沉默不语,中年人把手一挥,“那走吧。”半个时辰后,日军基地里惨叫声、枪炮声和金属碰撞的声音接连不断,月光映在刀刃上也有了悲愤的色彩。随着刀的挥动不停地闪耀,随着最后一声枪响,再也找不到地面上的月光……

战争,除了死亡和毁灭,什么都不能带给我们。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我们无法忘记,忘记战争,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不应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是他们结束了战争,停止了毁灭,用他们的死亡,代替了别人的死亡。

战争结束了,就让我们来纪念沉睡的英雄。

60年后的今天,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当年在此浴血奋战的老兵,穿上了挂满勋章的军装,走在路上,人们向他们喝彩,为他们欢呼,同时人们也发现,老兵们的笑容如此沉重……

60年后的今天,俄罗斯,莫斯科红场,这里是庆祝,或许应该说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的主要场所,来自全世界的英雄们,受到各国领导人尊敬、赞颂。

60年后的今天,中国,东北,某个小镇,一个班的学生,在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纪念碑下,老人讲述了当年自己杀敌、幸存、逃脱的经历,依然是激动不已,他唱起了那首令他热血沸腾的歌:“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学生们流泪了……纪念,为了不能忘记的过去。

点 评

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爱憎情,是这篇考场佳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显著特色。特别是作文的题目,考生的感情倾向一览无余,同时也促人深思。2005年正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此文的出现,更是具有它特殊的现实意义——牢记英雄,牢记历史;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对法国、前苏联(俄罗斯)、中国的反法西斯战场和纪念地,考生能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进行精巧的剪接、组合,使人如同身临其境,深受激情感染。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交融。以记叙、描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多种表达方式错杂使用,更可见出考生娴熟的表达技巧和深厚的写作功底。

(荐评教师 耿世诚)

纪念

广东考生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沙滩上有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犹太人民族的故事。在二战被逼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时候,犹太人们仍抱着复兴的希望,他们从不放弃,从不妥协,他们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因为他们有一个信念——来自于哭墙。那堵饱经历史沧桑的哭墙,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与过去,光荣与梦想。每一个犹太人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来到哭墙下,纪念自己的前人,正是这份纪念的心情,让这个民族保存着自信、坚韧,让他们再一次在地平线上高高站立。

沙滩上有一颗闪亮的贝壳,那是居里夫人对民族的怀念。居里夫人一生清贫,在年少求学之时已离开祖国。在科学领域里孜孜不倦追求多年之后,她终于在金属中提炼出“钋”这种放射性元素。她知道这元素将带给她数不尽的荣誉,而她,这位感恩的科学家,立即想到以“Po”来命名这元素,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或许正是这份时刻惦记着祖国的心情,让居里夫人一直不懈努力着。之后,她又提炼出“镭”,并成为少数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沙滩上有一颗感恩的贝壳,那是作家三毛心中的那棵“草”。三毛在异地求学时曾经失落无助,就在这时,有一位陌生的同学送给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并鼓励她振作起来。三毛十分感动,她在《有人送我一棵草》中写到:“草会枯萎,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位不知去向的同学。我只有把这份帮助人的心,这份感恩的心传递开去,去帮助更多的人。”三毛用她的真切行动做到了,她用细腻的文字和真挚的感情,感动和滋润着读者们的心灵,这便是她的纪念方式。

有人从黄河的各水段中采集不同的样板,来纪念创造灿烂华夏文化的先人;有人羁旅在外,仍随身带着泥土,纪念自己的祖国;而我们,在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总会带着思念,去纪念为我们幸福献出生命的烈士们。怀着一份感恩,怀着一份信念,我在沙滩上拾取几颗贝壳,珍藏在身,纪念历史,心中已准备好,创造未来。

点 评

把点点滴滴的历史比作散落的晶莹珍贵的贝壳,自然而巧妙地化抽象为形象,高度体现了这位考生对历史的珍视与纪念,并由此引申出纪念的三个层面:犹太人在哭墙下纪念他们饱经沧桑的民族,就像饱经沧桑的贝壳;居里夫人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钋”,并以“Pо”来命名它,“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这美好而高尚的品质,正像闪亮的贝壳;三毛以传递感恩的心纪念同学,其情其境恰似“感恩的贝壳”。考生能把美好的事物同值得纪念的人物联系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使这篇小散文的结构更加严谨、完美。末句“心中已准备好,创造未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突出了纪念的重大意义,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荐评教师 耿世诚)

芬香永存

广东考生

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

媽,您走后,我变乖了。为了纪念您,我变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把家具擦得闪闪发亮。一切都像您从前为家里做的一样,就像您从未离开过。以前您爱唠叨我乱放东西,说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得改掉。每次我总是向您嘟起嘴巴,撒娇说有妈在我怕什么。您在世的时候怎么也没办法改掉这坏习惯,总爱依赖您,现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它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变得这么乖,该有多高兴啊,是吗,妈?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听到,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坏习惯。

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她那样温柔,我时常检查妹妹的作业、考勤情况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听话,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像以前那样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嘴惹您心烦。也许您不知道,连邻家的九大娘都四处夸我们两姐妹懂事听话,还说要她家的二狗娃以我俩为榜样,别再老跟他小弟打架了。妈,您听到了吗?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了。

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为纪念您,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妈。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儿女孩子的味道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再说。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很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再在我身边,您却看不到了。妈,我多想您能看到。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了……

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种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这都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妈妈,愿您安息吧……

点 评

这封发往天堂的信,能在四十多万份作文卷中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两大优点: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母亲走了,作者生活中赖以依靠的那棵树倒了,于是自己便长成了一棵树。作者撷取多则小材料组合成文,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听到了作者心灵碎裂的声音,更看到了一个在经历巨大的痛苦后突然长大了的坚强、懂事的主人公形象。

文贵情真,文贵朴实,这篇满分作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范例。

9.广东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篇九

《易经》中说“人道恶盈而好谦”,《尚书》里有“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句也比比皆是。即使如牛顿这样的伟人也在临终前这样说:“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我自己只觉得好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偶尔拾到了几只光亮的贝壳,但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还未被认识,被发现。”停顿片刻,他又说:“如果说我比笛卡儿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真正的智慧总是与谦虚相连,一个人只有了解得越多,才会认识到自己知道得越少。当代青年应谦虚向上,不张扬。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寓意着做人要正直,不偏私。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是诸葛亮在劝谏后主刘禅时所说的,做人同治国一样,应公正不宜“偏私”。狄仁杰在任丞相时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一年之内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多人,却无一人冤诉,其名声远扬海外。只有廉洁的官员才会受到百姓的爱戴,只有正直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青睐,每个人都喜欢与正直的人打交道,相信正直的人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则启示我们要坚持不懈,沉着冷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习西方制度失败后的中华民族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坚持不懈,才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找到了一条“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道路,才找到了一条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华民族遇事向来沉着冷静,积极地想方法解决问题,不骄不躁,这不正是中华民族该有的样子吗?这不正是当代青年该学习的吗?

简单的“人”字,一撇一捺竟然包含这样丰富的哲理,这就是书法的奥秘。人生很短暂,每个人书写的“人”字各不相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学好“人”字,书写好一撇一捺,才能成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佳作点评

内容点评:切合题旨,意蕴鲜明。文章围绕“学写人,学做人”这一观点,运用古今中外的事例来阐述道理,内容切合题意。

表达点评:多方引用,文采飞扬。文章多次引用名言名句,增添了说理的文化底蕴。此外,反问句的运用,使语言颇有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10.高考语文优秀作文精选分析 篇十

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天都在走路,宽阔的马路,狭窄的小路;热闹的大街,幽静的曲径…… 我们每天都在走路,走在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辉煌的路,英勇的路,平凡的路,艰辛的路。这些路上,有磨难,有痛苦,有欢欣,有荣耀,还有更多的是充满追求、等待、寻觅。

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也走过了漫长的路,从蒙昧走向文明,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过去走到现在,再走向未来。

请以“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寻路

马骋

带着一丝愁绪,带着几分期待,我走进了诗词的海洋,开始了寻路的征程。我在历史长河中溯游而上,时空中浮现出了一张悲愤伤痛的面孔,是屈原。我的耳旁是他的慨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天没有给他出将入相的恩遇,却给了他长歌当哭的机会,屈原的路,是救万民于水火的信念,是忠诚爱国的挚情。

时间转眼到了盛唐。刘禹锡的豪迈奔放之情感染了一个时代,也感染了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苦难并不能击倒诗豪,反而使他越挫越勇。他的路,是激昂不屈的斗志,是暴风雨也掩盖不住的璀璨光芒。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倚栏远眺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身为宰相的他到底在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王国维先生的一通话点明了我:刚正处世,细腻论情。这才是晏殊的路,宛如少妇寂寞清冷的哀怨,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缱绻。我在南宋诗人中捕捉到了一个高亢悲愤的律动,这是陆放翁,比屈原晚生千年的他,一样的报国无门。不同的是,他“落日心犹壮”,即使“身在天山”,也要“心老沧州”。他的爱是大爱,恨是大恨。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让正在寻路的我眼前一亮,他的路,是矢志不渝的赤诚,是上阵冲锋杀敌的雄心。

然而我要寻的路到底在哪里?我依旧把风干了的记忆条条理顺,翻来覆去的琢磨。在这里,我还见到了“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相思之路;“银鞍照白马,飒脊如流星”的任侠之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洒脱之路„„而我终于渐渐发现,诗人们的路总是与他们的性格与时代紧紧相连,折射出他们的人性之光。

于是乎,我明白了,路就在你自己脚下。要想走好它,需要热情,更需要坚持。诗人们莫不是用自己的一生在刻画路的轨迹,即使这条路多么让人疲惫或烦闷,你必须要咬紧牙关。因为,只要你能忍受住黎明前那最黑暗的一刻,太阳一定会带着满天的朝霞为向着东方的你升起。

二、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发现了!”这句话表达了阿基米德那一刻的欣喜和兴奋,也表达了一切发现者在获得心的发现时的幸福。

人类就是这样不断地发现着,并且在无穷的发现中发展着。哥伦布的发现导致了欧洲人在全球的开拓;牛顿的发现让科学走上了飞速的发展;梵高的发现开创了绘画艺术的新境界;马克思的发现引发了人类历史的革命……

我们每个人也都在发现着。我们发现生活中新鲜的内容和现象,这些东西是没人能教给我们的。每个小孩子也正是在这样的发现中成长起来,成为青年,成年人,老人。发现是生活激情或创造的源泉与方式。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美,需要用心发现

蔡玉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题记 美,需要用心发现,这一点,眼睛是不能做到的。只有用真心去体会生活,享受生活,我们自会发现我们面前的世界如此美好。

青山碧水的壮阔与秀丽,需要用心发现。当我们用心聆听自然时,我们会发现黄河原来不止是泥土与水的混合物,而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我们会发现树不止是树,而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窈窕;我们会发现看似平常的事务也自有它的不凡之处,原来雨后青山也会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丽;我们会发现初夏池塘边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生机与和谐;当然我们也能嗅到“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梅花的傲霜姿。大自然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发现。

离愁别绪之中的苦楚与凄美,需要用心来发现。

“暮霭沉沉楚天阔,留恋处,兰舟催发”,用心发现,我们会发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的无奈,感知那“凄”中的“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心发现,发现那愁之绵绵无期,回荡九肠之美;在“梧桐更兼细雨”,“满地黄花堆积”的深秋,用心发现,会发现那“憔悴损”的女子,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思之苦的无奈与感动,需要用心来发现

在“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夜晚,用心发现,就会发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付出;“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当“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时,用心就会发现“五月渔郎相忆否”之深切。“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用心就会发现“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期盼与等待。“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永修就会发现“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百无聊赖,更会发现“新贴绣罗袽,双双金鹧鸪”的遐想与怀念。

用心发现,原来万物之中皆藏美;用心发现,凄苦思念之中皆藏美。用心发现,发现生活之真谛,发现真谛中之美。

解读“发”与“现”

甘家鑫

“发”是燧木取火,是沙中取金,是岩下取水,过程异常艰辛,你需要极度的渴望,需要坚毅的果敢,需要不懈的追求。

“现”是风霜雨雪,是书读百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结果绚丽雄伟,你体会到无限欣喜与兴奋。

如此性格迥异,那么“发现”一定回是百感交集,回味无穷。

(一)幸福的发现

儿时,感受着温情的抚摸和母亲的体温,恣意遨游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世界中,海的女儿的国度里,我们发现了奇异美妙的童话森林,发现了它的鸟语花香,趴在窗口,望着呢喃的燕子,不禁颂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们发现了宋词飞来飞去,游弋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站在河岸边,凝视滚滚流水,叹道“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我们发现时光荏苒,发现了充实辛勤的快乐。

(二)执着的发现

儿时,书声朗朗的教室里挂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警语,那是周恩来从小便有的执着追求,十年寒窗,世界的双眸终于发现了这颗璀璨的外交巨星。同样是一颗执着的心,居里夫人发现了自己想要的。我们的老祖宗勾践卧薪尝胆,发现了“苦心人,天不负”的真谛。试问:难道这卧“心”尝胆之心不是执着之心吗?

(三)悄然发现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古人仿佛早已知晓发现总是不知不觉,悄然而至。并没有提示,也没有先兆,她就在你毫不设防,从你身旁擦肩而过,你需要有敏锐的感觉,些许直觉,方能发现。造福人类的抗生素青霉素不正是在洗涤试管时“意外”发现的吗?

发现是美丽的,它带给所有的发现者以无比幸福,即便是那一瞬间的欣喜。发现是痛苦,它以独有的方式,锤炼人。发现是静悄悄的,于是我们渴望发现,勇于发现,善于发现。

发现

马骋

一、“空间里的发现”。“中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我想武凌人的偶然发现,旨在告诉我们发现的过程:历尽曲折,之后豁然开朗。我不知道哥伦布放下舢板踏上大陆那一刻的心情,但那一定是幸福的瞬间,因为它是发现的荣誉。而当1969年人类飞出地球后,所发现的是一个更加浩渺而无法预知的太空,而这,需要更多的发现去填补。“空间里的发现”,是狂喜过后的坚定,是惊叹过后的达观,是人类精神与造物主一次碰撞的火花,虽然不大,却足以照亮前进的方向。

二、“时间里的发现”。我国考古学家贾兰坡,为了研究北京人的史料,在周口店一代就是十几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三个完整的化石被惊人的发现,世界震撼了!民族沸腾了!是发现,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在瑞典的一个破旧的实验室里,谁能想象十九世纪这里天翻地覆的变化。当诺贝尔握着那一瓶药剂奔出实验室时,它的眼中流下了欢乐的泪水。它的父亲与弟弟银爆炸二丧生,而这一切都在今天得到了偿还。

便有了“时间里的发现”,因为它的背面是坚持,是拼搏。其实结果已无所谓,发现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些人的“发现”,便成了洗尽铅华,繁花落尽的明净与超脱,是一刹那凝结后的成熟与坦然。

三、“生活里的发现”。生活往往平淡,许多人便因此忽略了发现,其实,所有人的生命一样精彩。

我们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它们或悲伤,或喜悦,或感动。在体味了人生百态之后,我发现我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尊,找到了力量,找到了美好。

而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发现的则是另一种情形了。当我们沉浸在莎翁优美的十四行诗,抑或安徒生童话的意境中时,我仿佛看见,开满牵牛花的篱笆上,红蜻蜓们款款飞舞„„这是唯美的境界,也是发现的境界。

猛然抬头,发现窗外的蓝天下一只白鸽优雅的滑过,嘴角上扬,于是,微笑。因为,罗丹早已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三、所有的人都有记忆,有的记忆甜蜜,有的苦涩;有的让你感到幸福,有的却让你品尝痛苦。然而无论怎样令你不如意的记忆,都是你美好人生的一部分。应当说,正是记忆才使人成长成熟起来,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记忆,那么他也同时失去了他的生活,同样,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也凭着记忆才逐步进化到今天的文明程度。请以“记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

沙滩上的贝壳

闫皓

往事如烟,挥一挥就散了。是的,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记忆,把那一件件往事化作最美丽的贝壳,轻轻放在心灵的沙滩上吧!千年以后,蓦然回首,拂去它们身上的沙,让它们映出自己的一切的一切,你会发现,原来如此,真的这么美丽。

所以,我们要学会记忆,更要学会品味记忆。

一个哲人说过,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树叶绿呀绿成金黄,我们长呀长到成熟。学会记忆,金黄的叶有比绿叶更灼 的风姿,学会记忆,成熟的我们会有更奇妙的活力和稳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的记忆。忘掉她吧,这样才能重新生活,但东坡摇摇头,是的,他做不到,但也无需做到。他愿把王弗化作最亮的星嵌在心头,永远记忆,也正是如此,才有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凄美。记忆,给了东坡永远的依靠,也给了王弗香魂永远的归宿。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有着这一池艳荷,清真居士的心也许早已回到了过去,回到了故乡,和家人畅谈,与朋友酣饮,问渔郎游赏。他把故乡的记忆化作乡魂附在身上,不管走到哪里,心总在故乡。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清新与记忆,给了邦彦永远的心灵归宿。

记忆,有甜蜜,有苦涩,但是真正学会记忆,学会品位记忆的人知道,幸福的记忆是记忆,痛苦的记忆也是记忆。你若懂得记忆,那么你品尝到的不管是甜是苦,都是美的。

李清照的记忆,是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凄丽,李煜的记忆,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悲愁,王维的记忆,是一种“随意春芳些”的自由,李白的记忆,是一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自信。

且摘一片枫叶作书签,拣一粒卵石作镇纸,静静地品味,让自己的记忆抚平自己心灵的悲欢,就像风抚摸大地。

记忆就像贝壳,它让心灵的沙滩更加美丽。

四、家

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时间的,世世代代的血脉相传,亲情和血缘构成了家的内容。家是空间的,那一栋老屋,那些熟悉的家具,那熟悉的门前小路和树木,都是家的内涵。家是心灵的,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为家做了最丰富的诠释。

我们每个人还有更大的家,一个村落或许就是你的“老家”或“故乡”;一个县、市、省是你的籍贯身份,而你的乡音或许是这个大家留给你的家乡的文化印记;当然,我们还有“国家”――祖国就是整个民族的家。

请以“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甘家鑫

高尔基《童年》描绘的是小冈茨崭新的家。巴金《家》则描绘了封建统治下,新青年努力冲破的家。我们也描绘着自己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几多欢喜几多愁。家是温柔的亲情抚慰,是宁静的避风港湾,是永远的灵魂家园。

就在那里——家,你打点行装,开始远航。

一代诗仙李白,大笔横扫,给盛唐诗坛注入了西域骑士剽悍与纯粹。正是他游牧民族的家,使他吟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豪迈。诗佛王维,受到母亲奉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清新淡雅融入诗中,可谓诗中有话,画中有诗。苏轼也正是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最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就为那里——家,你乘风破浪,寻求归宿。屈平的归宿在于“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为祖国蹈死不顾。他热爱楚国,心系怀王。在国度郢被攻陷后,意识到复国已无门的他,只好在汨罗江边找寻灵魂归宿。陶渊明隐深林,诵出“羁鸟恋旧林,驰鱼思故渊”的绝唱,那儿正是他心灵的家园。李清照曾有过幸福的家庭,填诗赋词,观金石,但不幸接踵而至,家庭破裂。后来,李改嫁,但少女时对爱的执着追求使她遭遇了婚姻的再度破裂。值得庆幸的是,她的灵魂一直是自由的,这也正是她所要的。

他们心中有“家”,所以各得其所。也有的人,心中无“家”,因此,国破家亡。

秦二世,心中放的不是国家社稷,不是民生之计,他欺压百姓,暴征赋税,民不聊生。南唐后主李煜,一心只想填词作曲,奢靡享受,最终只能“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我们需要“家”,不仅因为那是严冬可以获取温暖的小窝,也不仅因为那时无微不至的甜蜜爱巢。那是因为,“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作为肉体的人是没有区别的,唯有拥有灵魂的人才变的高贵。那么,拥有灵魂的家园,才是我们追逐 方向。

“家”,让我们拥有羽翼丰富的自信,拥有搏击长空的勇气,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有家园便拥有一切。

高诗琦 如果灵魂漂泊不定,那么躯壳有没有一个所谓家的处所已经变的不那么重要了。

家,应该是灵魂的归宿。

——题记 尘世是如此的纷繁喧嚣,所有的人似乎都在为能有一个安定富足的生活,也就是一个家,在奋斗。庄子似乎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他每天悠闲地在江边垂钓,虽然衣衫褴褛,但依旧快乐自足,因为他找到了灵魂的家。什么功名利禄,加官进爵,于庄子如浮云。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李清照“日晚倦梳头”,他到底在等什么,寻觅什么?她要的不仅仅是一处栖身之地,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灵魂的归宿。只可惜世人抱着一种“词藻非女子事也”的思想,是她一身才华无处施展;那心有灵犀的人也早已离她而去了,“家”对她而言是个奢侈的字眼,“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灵魂的家真的很难找到吗?还是你费力去找它藏得无影无踪,但却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正值风华年少的史铁生突然无法行走,刹那间他似乎丢掉了灵魂。地坛,也许是他无意间走进的,却使他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家。“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

是世事的沉淀凝结出了一朵储满沧桑的云朵,是灵魂的归宿铸就了一个光彩熠熠的家。

有谁希望日日忙碌奔波却没有目的地?有谁希望生活的没有激情与活力,只拖着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看淡名利的庄子,那宁静流淌的濮水旁边就是他灵魂的家;“不为无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就是他灵魂的家;“夕贬潮州”的韩愈,默默地为百姓做实事是他灵魂的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在游历山水中战胜挫折就是他灵魂的家。

11.优秀语文作文高考 篇十一

(江苏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创 意 导 引

细细分析此题,便可知审题的重点当在于对“路”的理解上,它绝不可简单地理解为生活中具体的“路”,那也绝非命题的意图所在。因而,写作时,不妨对“路”这一具体事物进行虚化,去写其比喻义,即进行所谓的“实题虚写”,来扩大写作范围,化难为易。下面,就尝试用此法来逐条分析两句提示语: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无疑是说路是由人们走出来的,人们可以于无路处开路。对此若进行“实题虚写”,则可把“路”虚化为“革命之路”“校园之路”“发展之路”等,它们无不是因“人走的多了”而成为“路”的。由此,再展开去写即可。

这第二句就颇费思量了。为什么“走的人多了,反而没了路”呢?其实,对此虚化一下就可找到与“路”之比喻义相对应的素材。比如某企业一直固守着原有的生产方式而不进行开拓创新,其结果必然是在竞争中被淘汰而无“路”可走;再比如大家看到某种经营有利可图而一窝蜂地去干,其结果只会因供过于求而使大家都无“路”可走等。

总之,由以上两句提示语来看,其意旨在鼓励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过说的角度不一样罢了,但都宜采用“实题虚写”法。

至于第三句“还有人说……”这个省略句,实则暗示我们,有关“人与路”的关系,你还可有其他的感悟与认识,只要扣住“人”和“路”这一对关键词,可切入的角度仍是很丰富的。比如把前两句提示语稍作改动,就可变作“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少了,仍然没有路”和“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了路”。这两条,既可实写,写人与生活中的路;又可虚写,写其比喻义。善于思考的学生可能还会发现,“人”与“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路路相通才便捷,人人沟通天地大,进而可写“人生如路”或“路如人生”这样的主题。当然,还可根据相关的名言、俗语来思考,比如,“人生没有回头路”“君子行正路”等,这均要虚化其中的“路”来构思成文;当然,不一定就必须在省略号后补上这些内容再动笔,其实写时也可以按照自己对“路与人”的其他理解来构思,最简捷的方法恐怕就是把“路”作为一个(些)故事的见证者而穿插于行文中了……总之,在写作此题时宜从虚处着笔,抓住“路”的比喻义切入,否则,很难写出符合命题意图的佳作来。

佳 作 展 示 台

人与路

江苏一考生

小诚毕业后,在市里当会计科科长,职务不大,权力不小,那些烫手的金子只有他能拿捏得住。这天市长秘书过来了,是个女的,套装短裙,走路一扭一摆,嘴唇涂的口红可以刷墙,脸上抹的脂粉能盖个瓦房。

她抛了抛媚眼,娇滴滴地说:“科长小弟弟,新来的吧,跟我喊姐得了。”小诚家有娇妻,这么个妖艳女郎如此称呼他,他还受得了?他脸红地答道:“姐!”“哎,我这小弟还真帅呢。”说着就要捏小诚白白净净的脸蛋,小诚躲之不及,忙说:“姐,你自重,我有妻室。”

这女秘书顿时来了火:“哟,你算哪根葱呀,给你点颜色,你还真以为自己是彩虹啊!还吃硬不吃软,明说了吧,市长要调一笔款子,盖一幢别墅。”

“不行,这钱是公家的!”小诚一口回绝。“哟,你还真倔呀!不行也得行,市长说了算!”整栋写字楼都给他们的吵闹声震响了,众人如苍蝇看见屎似的,都跑来了。一人偷偷拉了拉小诚的衣角:“别跟她一般见识,她可有后台呀。”小诚不屈不挠:“有后台怎样,我就不让。”

秘书看着人多,放了一句话,便走了:“小样儿,一会儿市长会来找你的。”

果然,一会儿有人喊:“小诚,市长找你。”

市长都是一个样,富态,笑容可掬,满面春风:“呀,小诚,你好,你好,新来的吧,还习惯吧!”

“他能不习惯?都成霸王了,这里都成他的地盘了,谁敢惹他呀!”女秘书回了一句。

“小艳!”市长瞪了一下那个叫小艳的秘书一眼,说,“你先出去。”又掉过头来,“来,小诚,坐!”一扭一摆的那位秘书一扭一摆地走了。两根烟工夫,市长开始阴沉着脸:“小诚呀!大学毕业读书不少吧?”“嗯。”小诚不敢直视。“知道鲁迅的一句话吗?叫‘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熟悉吗?”“嗯。”小诚不知道他要唱哪一出。

“我们的毛主席说过:人多力量大!知道为什么吗?”小诚茫然地摇摇头。“知道为什么我能当上市长吗?因为我有人哪!哈哈哈!有人就有路子,知道吗!你会知道的,好了,你可以走了,那笔款子你拨给我就是了。”

小诚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后台”,什么叫“路子”,终于理解了市长的“良苦用心”。

小诚当然给了市长那笔款子,会计簿上当然没有记下,可他私底下准备了一个本子……

在科里,他渐渐耳闻一些市长的“先进事迹”,他一笔笔记下了。

时间到了,他交给老婆,让她去纪委。老婆临走时他说:“我以后的‘路’,就看你的了。”

很快,调查组来人了,因为证据确凿,调查组没有处于被动地位,市长当然绳之以法了,还牵连了一干人等,包括那位拉小诚衣角的仁兄,和那位妖艳的秘书,只有小诚例外。

押上警车的时候,小诚喊住市长,说:“市长,那句话该改一改了,应该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您说呢?”

市长哑然。

点 评

这篇小小说最大的写作特色首先就在于悬念的设置上:行文开篇设悬,接着用层递手法再步步设悬,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形成一波三折的跌宕美,使故事显得摇曳多姿,耐人寻味,从而给读者一种不读不快之感。有道是“文似看山不喜平”,看来该考生深谙此道。其次就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全文以简洁的对话描写为主,但每句话都很符合人物的特点,让人一听此言,就感到那人如在面前一样,实属不易。再次在扣题的技巧上:全文巧妙地把提示语中的两句话分别安排在前后两部分,从而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发人深省。当然,本文的语言运用也非常高明:比如对秘书肖像的描写就因夸张手法的运用而令人捧腹。正是这众多亮点的闪现,从而成就了这篇佳作。

(荐评教师 梦 阳)

人与路

江苏一考生

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不禁暗暗自得。

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

曾记否?一篇《赤兔之死》轰动文坛,小生有幸拜读,感到确是佳作。但此后,文言之作犹如雨后春笋,呈疯狂态势,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于是乎,屈原从汨罗江中爬上来又跳下去;项羽自刎更是免费表演,随处可见;韩信干脆赖在胯下讨生活,何其悲哉!想我堂堂五千年历史,都不够后人习作用例了。

走上了返古的老路,故事新编也到了尽头。一眼望去尽是学子们迷茫的眼神。不明白,真不明白!同一条路,前人走过创造了辉煌,而今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可悲!可叹!不知他们是否真不明白:李商隐、杜牧的诗,再好也只是小李杜;即便做了十足十的古人,写出十足十的古文,也不过是“代古人言尔”!

别人的路学不得了,不如开辟自己的吧!那又怎么样呢?

想当年,韩寒半个小时一篇《杯中窥人》何其伟哉!于是又一批学子走上“创新”之路,通篇文章支离破碎叫有个性,一首诗谁也看不懂叫有深度,看到天空一片羽毛落下便泪流满面这叫有文人情怀。走前人老路固然不妥,但矫枉过正想从中国直接打通地心去美国也是行不通的。

自己的路来源于前人,而又不拘泥于前人,方能走出自己的辉煌。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哪一样不能在前人身上找到印迹,又哪一样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我们的文要走自己的路,我们的人要做创新的人。说到离别,再不是折柳相送、灞桥泪别,现代的通讯足以维持两个人的联系了。如果再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于吗?一个电话,一架飞机,到哪儿都能“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不是?

故而,作文当重创新,做人当有个性,走路当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用《西游记》的一句歌词结尾吧!“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点 评

本文开篇破题,单刀直入,不枝不蔓,接下来直击当下中学生作文“跟风”的流弊,在庄谐并用的旁征博引里水到渠成地亮出了写作要走创新之路的观点,恰切地扣住了提示语中的“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了路”这一点,鲜明地彰显了考生谋篇布局的技巧。而能现“场”(考场)取材,在考生都在大谈人生之路的时候独辟蹊径,将笔触伸向“为文之道”,以“文”说“文”,演绎出了“学我者生,似我者亡”的创作真义,又真切地展现了该考生不俗的感悟能力,正所谓:夕阳芳草寻常物,善解皆为绝妙词。是的,身边的任何小事都可以入文,关键就看你能否从中发现闪光点,是否“善解”(构思成文),若做到这两 点,相信写出“绝妙词”当非难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值得大家借鉴。

(荐评教师 梦 阳)

人与路

江苏一考生

“赶着我的小毛驴,我从来都不急!”您看到了吧?赶着毛驴走路的那个“傻”小子就是我,赶着驴唱着歌,走我人生之路。

我爱画画,画人画鸟画兽,却总是画得四不像,这恐怕要归功于我的妈妈。达·芬奇爷爷喜欢画蛋,据说,他画的那个蛋还真不是圆的,不过经过他的每日苦练,悬梁刺股外加闻鸡起舞,人家竟画出了国际水平。记得我小时候也极喜欢画蛋,什么方的、扁的、长的、多面体的,应有尽有,我正得意着呢!妈妈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把蛋拿来,中午炒了吃!”就这样,我的画家之路被扼杀在锅中,与油盐辣椒成了有名的小菜——炒鸡蛋。

记得有哪位名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碰南墙不死心。”这句话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于是我勇敢地放弃了画家路,决定研究牛顿定律……(哈哈!天才!)

牛顿叔叔最喜欢在树下乘凉,尤其是苹果树。话说有一天牛顿心中烦闷,他翘着二郎腿,摇着芭蕉扇,心中想着中午这顿饭如何凑合,冷不防一个半生不熟的苹果砸得牛顿满眼金星,(据说那棵苹果树是转基因工程培养出的优良品种,后经考证,那个苹果恰巧被转DNA害虫咬了一口,身负重伤,不得已才掉下。)牛顿每日疼痛万分,在极度愤恨之中总结了万有引力定律。正是这一定律搞得我肝肠寸断,每日被“引力”折磨。我深深地被这种精神打动,我要以撞了南墙也要撞倒的精神继续牛顿第四、第五定律的研发,我也要模仿牛顿,可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华已逝,我终因没有苹果掉落而宣告计划失败,看来走别人走过的道路,我是不可能成功了。

近来,我又被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所吸引。呀,恶搞!想那胡戈恶搞《无极》而出名,我何不也恶搞一下,说不定能成就我的成功之路,免去上学,免去参加高考,我正为我的天才想法而欣喜若狂时,却发现我有什么资本啊?电脑是lenovo最低版本,没有打字机,没有放映机,甚至于硬盘的容量也只有可怜的40G,我真想哭,哭着说:“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人生之路。”

现实就是这样,别人的路我是不能走的,就像别人钱袋里的钱,我也是不能随便拿的。

赶着毛驴轻松上路,可以唱歌,也可以跳舞,路很多,仅有一条是最适合我的。

点 评

本文在主体部分以蒙太奇手法推出自己人生中三组富有共性(因模仿而不成功)的镜头,并从中悟出“现实就是这样,别人的路我是不能走的”的人生哲理,从而引出了“路很多,仅有一条是最适合我的”这一深刻的主旨,但文笔轻松流畅、活泼风趣,耐人咀嚼。而且还以一组赶着小毛驴一路唱着歌、跳着舞的轻松别致的镜头,分别放在开篇和结尾,连缀全篇,不仅给人以首尾连贯浑然一体之感,而且艺术地点染了全文的幽默氛围,令人忍俊不禁。在考场那短暂的时间里,考生能够构思出如此美文,实属不易。

上一篇:面对嘲笑我流泪了作文下一篇:事迹材料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