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2024-12-27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15篇)

1.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篇一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一)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

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有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损害,免疫功能紊乱,常同时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等情况。

2、随着存活时间延长,透析次数不断增加,正常皮肤和粘膜屏障频繁损伤,部分患者还需依靠重复输血维持,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发生率高。

3、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每个透析单位都有150~180升的水与其血液接触;在透析滤过的过程中患者还需接受15~30升左右的置换液。

4、急诊透析时的深静脉置管较长时间在血管内保留;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反复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

5、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均重复使用部分一次性透析产 品,更增加了透析单位内血源性传染病传播的危险性,尤其是肝炎病毒的感染。

6、透析单位内的医护工作者也面临着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威胁,因此,如何防止透析单位内的医院感染是十分重要且又非常艰巨的问题。

由于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因此,透析室内的感染监测与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二)常見与血透相关之感染

通路感染(access site infection)菌血症(bacteremias)发热反应(Pyrogenic reaction)源於血液內病原生物之传染

(Infections with blood-borne pathogens)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透析单位内实施规范管理,制定较为完整的血液净化中心消毒管理细则,达到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落实到班,责任到人,每日检查,及时纠正不足。

感染控制措施 – 人物

工作人员﹕ 防疫注射

持续性知识与技能培训

严格執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政策 清晰工作指引及守则

定期重新审顶常规程序及政策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监测及考核(感染质控中心)呈報可疑感染病例

医、护、工的监测和防护:

1、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肝炎病毒全套和肝功能,对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和抗体均呈阴性者)应注射乙肝疫苗。工作人员不在治疗室就餐。有专用的公共卫生设施。如工作中发生意外感染,可立即注射高效价抗-HBS免疫球蛋白500mg,一月后再注射一次。

2、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透析室以及监护各个患者之间均应进行严格认真的洗手。凡上机,下机,更换和拆卸设备及抽血等操作需带手套,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污物时也应带手套。

3、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的专用工作服每天更换,工作鞋每周清洗。

病人﹕ 病历评估

防疫注射及定期血液测试

病人教育(如血透前的健康宣教)探视人员﹕

尽量不设探访时间,以減少人流帶來的环境污染 需配合卫生防护中心发出的防护警示

患者的监测和防护

1、新患者被列入透析规划前需查肝功能和肝炎病毒全套,以后每月检查一次致半年,继而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对有感染征象者应及时给于检查。患者中的乙肝易感者应动员接受乙肝疫苗的注射。对贫血者尽量动员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最大限度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

2、透析患者在透析室的活动范围限于其本人透析用床单位,不得随意操作透析室内的各种仪器。对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行血液,体液隔离,采取专用透析机和透析床。有条件应隔离透析。

3、做好卫生宣教:让患者掌握透析常识及血管通路的保护和应急处理,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加强营养管理,改善贫血,提高免疫功能。自觉主动地配合治疗。

4、加强动静脉内瘘的监护,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注意患者体温脉搏的变化,疑有动静脉内瘘感染应及时做血培养,以尽早确定诊断,给以正确的处理。

5、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疑有感染者应尽早使用对病原微生物敏感的杀菌剂,注意及时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尽可能选择安全性大,肾毒性低的药物。

感染控制措施 – 环境

病房构造设计,隔离措施 病人及探视人员进场措施

家具及一般用品的清洁和消毒,衣物及医疗废物处理

除虫措施

透析室的感染管理措施

1、透析室的消毒管理:进入透析室需更衣换鞋,非工作人员,非透析患者和陪客不得随意出入,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禁止探视,减少室内污染的机会。

2、透析结束后整理物品,床单位布类全部更换,做到一个患者一套布类。

3、透析结束后,透析器、血路管、内瘘针分别按医院感染管理的规定分别放置,送供应室统一处理。

4、用0.5%过氧乙酸擦拭室内物品和地面后,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小时并有记录。

5、透析室在每天终末消毒后封闭,至治疗前启用。

6、每周定期更换消毒容器和消毒液。

7、除每日的常规清洁工作并行之有效的通风外,每周六清洗患者的拖鞋(患者拖鞋专人专用)。

8、每周六大扫除一次,彻底清洁消毒透析室。

感染控制措施 –反渗水处理系统

确保反渗水达到微生物及化学成分合乎人体接受标准 水质监测措施及保养维修程序

反渗水处理系统监测:

反渗水系统监测(外置警报系统)每天 细菌化验(微生物)每月1次

水质內毒素检测(微生物)每月 1次 水质标准测试(化学物质)6 个月

反渗水处理系统保养:

清洗天台水缸 6 個月 沖洗沙石过滤器 每天 除铁器逆沖程序 隔天(自动程序)活性炭滤器逆沖程序 隔天(自动程序)軟水器还原程序 每周 2次(自动程序)加添盐粒 兩周1次及有需要时更換

更換 1micron 滤芯 每月 1次及有需要时更換 反渗膜消毒 兩周1次(化学剂消毒)循环迴路系统喉管消毒 每天(热消毒)水机消毒程序:

1、砂滤器反冲,树脂缸再生,活性碳缸的正冲反冲每周2次。

2、反渗膜用0.05%过氧乙酸消毒每2周一次。

3、储水缸和输水管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每周一次(有条件的水处理系统应采用每天热消毒)。

4、每天都应常规地开动反渗机。

感染控制措施 –透析机

记录机件出现的問题及维修日期 维修后必须进行消毒才可使用

每次关闭后重开的血透机要按沖洗及进行测试 消毒后48小時的血透机需重新消毒才可使用 按供应商建议定期更換机件滤芯 避免共用物品

透析设备的消毒管理:

1、透析机应每透析一人次均根据透析机的型号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消毒液进行消毒清洗,如德国B.Braun血透机用含氯量5.25%的次氯酸钠消毒;瑞典Ganbro超200血透机用3.5%过氧乙酸消毒。待消毒清洗后备用。

2、透析机外壳用0.1%过氧乙酸擦拭消毒,透析机上的盖布定期更换。

3、血透机闲置时每天都应常规地开机进行冲洗。

4、优良的水质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安全治疗的基本保证,因此,对水处理系统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消毒管理制度,工作落实到班,责任到人,定期监测水质,不定期抽查水质

美国(AAMI)标准

透析用水细菌含量不超过200细菌生成单位(CFU/ml)。透析液中细菌的最高含量不超过2000CFU/ml,1990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经调查的51个透析中心有53%其透析用水细菌含量超过AAMI标准,有4%透析中心其水中的内毒素含量超过AAMI标准1ng/ml。

与上述透析用水同步调查的结果有35%透析中心透析液中细菌含量超标,有12%透析中心透析液中内毒素水平超标。

透析液的管理

A浓缩液根据透析机的品牌而定。医院制剂室必须严格执行制剂要求,每次配液均经制剂快检,并在血透机上混合采样测“血气”及电解质,合格后才能启用。不同的透析液须分区存放,注意先到先用。

B浓缩液(苏打液):由于制剂不稳定,放置过久CO2挥发,PH值会升高,钙盐沉淀增加,造成机内管路堵塞,影响血透机的正常运转,同时B液的环境细菌容易繁殖。因此B液必须每天新鲜配制,装B液的桶应每天清洗,定期消毒。

透析液细菌的主要来源

碳过滤器和离子交换树脂是大量细菌的来源。

结构不合理的供水系统和储水罐是细菌污染的另一个来源。

透析用品的管理

1、严格区分无菌和未灭菌的医疗用品并分区存放,对无菌物品应根据灭菌时间的先后有序存放,使用时按灭菌时间的先后有序选用,并每周定期检查有效期限。

2、对透析用一次性物品,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规定,使用前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及外包装的完整性,使用后做到消毒,然后送供应室统一处理或焚烧销毁。

3、部分一次性透析用物品的复用必须严格遵守复用程序(透析器的复用其他篇章将详细介绍),对重症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严禁复用。

4、感染肝炎病毒患者的透析器和血路管应在专用场所处理并单独存放。

5、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更要注意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严禁在感染处穿刺。内瘘穿刺时,严格消毒并铺无菌治疗巾,防止感染。做到一人一个消毒盘,一根扎脉带,一块无菌治疗巾。

微生物监测

每月本科自行采样送检透析水和透析液的细菌数和空气微生物。每季度由感染科专职人员监测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灭菌后的医疗器械、消毒液、空气等的细菌数。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消毒管理办法”要求,必须做到透析用水细菌数<200CFU/ml,透析液细菌数<2000CFU/ml,物体表面细菌数<5CFU/cm2,医护人员的手细菌数<5CFU/cm2,空气<200CFU/cm2,灭菌医疗器械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50例, 所有患者被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 进行透析治疗时间至少在3个月以上。患者意识清楚, 并且能够独立完成问卷或者一般资料调查。排除有严重并发症、心肝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有认知障碍等情况的患者。将150例患者按照入院编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75例, 对照组男34例, 女41例, 年龄20~45岁, 平均 (33.2±5.4) 岁;观察组男40例, 女35例, 年龄23~42岁, 平均 (34.2±4.8)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嘱患者遵循医嘱, 适当的健康教育和住院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首先, 要注意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要有过硬的临床护理经验和知识, 能够及时处理好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多种不良事件和突发事件。其次, 因血液透析时间较长, 患者常常存在一定的不良情绪, 此时, 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针对患者的病情及情况向其说明, 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的痛苦、恐惧及焦虑情绪, 注意倾听每一位患者的问题, 并耐心详细的解答, 以此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2]。在进行血液透析时, 护理人员应保持动作轻柔, 态度认真, 保持乐观、镇静、庄重, 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亲切, 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透析过程中, 要观察患者的病情, 为患者建立良好、安全、舒适的透析环境。每30 min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流量等情况, 按摩用拇指指腹向心方向轻柔或促进血液循环按摩10~15 min, 加以红外线照射, 如果患者血压过低, 给予升压处理[3]。最后, 要加强在实际工作中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以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 同时引导护理人员如何正确识别患者情况、心理状态及需求, 以此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医院也应针对护理过程中会出现的多种不良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措施, 当发生紧急事件时, 能够快速处理[4]。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 并在透析结束后由患者对护理情况进行打分, 满分为10分, 分数越高代表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透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 (9.3±0.7) 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5±0.9)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764, P<0.05) 。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 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 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 清除体内过多水分的重要手段。血液透析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包括急性和远期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是指在透析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 远期并发症是在透析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发生的并发症, 起病缓慢, 但病情重, 危害更大[5]。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常常伴有恶心、呕吐、低血压、头痛、皮肤瘙痒等症状, 给患者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再加上很多患者因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有强烈的恐惧和焦虑心理, 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事件, 这些都影响着血液透析的效果[6]。为避免和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提高透析质量和疗效, 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笔者所在医院抽选75例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透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 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 (9.3±0.7)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5±0.9) 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也显然说明, 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在护理人员、透析环境、医院等多方面行安全管理, 有效降低了透析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提高了医疗水平。也就是说, 要解决血液净化中心的不良事件就应多注意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事件,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因而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针对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行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通过对治疗过程、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50例, 按照入院编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75例, 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透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并就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 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 (9.3±0.7)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5±0.9) 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对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行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通过对治疗过程、护理人员、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不良事件

参考文献

[1]杨娟.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5) :70-71.

[2]李瑛, 温溁宇, 朱愿, 等.区域护理组长在血液净化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武警医学, 2015, 20 (5) :528-530.

[3]杨文君, 何帆, 薛素梅, 等.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标准下血液净化中心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5, 13 (4) :415-416.

[4]雷红云.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 2015, 23 (4) :131-132.

[5]张德生.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 14 (1) :140, 142.

3.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篇三

一、质量管理标准

中心依照医疗原则、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医院的规章和自身情况,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

血液净化的质量管理依据有:

1.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生部颁发;

2.《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卫生部颁发,卫医发[2005]330号;

3.(××省)《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及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8年12月),××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制定;

4.《××省血液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6年12月);××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制定;

5.《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颁发,2006年;

6.《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

7.××市中心医院发布的有关血液净化的相关文件;

8.××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二、质量检查方案

检查标准1: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改进措施:参照《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及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8年12月)要求。配置血液净化中心医生、护士、技师;配置透析治疗间、治疗室、水处理间、工作人员及病人更衣室、接诊区、医务人员办公室、污染室等。

检查标准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

改进措施:中心依据依照医疗原则、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医院的规章和自身情况,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

(1)血液透析中心消毒隔离制度;(2)复用室工作制度;(3)医院感染检测以及传染性疾病上报制度;(4)透析器透析管路重复使用工作制度;(5)透析室消毒细则;(6)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7)医疗废物管理制度;(8)医疗垃圾管理制度;(9)肾脏病诊治指南;(10)医院感染控制文件;(11)医疗质量规范;(12)血液净化护理质量规范;(13)维修工作制度;(14)医疗设备操作规程;(15)反复使用用品合格使用标准。上述制度有明确的责任人、记录资料、考核方式。

检查标准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改进措施:(1)中心在医院感染方面接受医院医院感染办公室的管理和监督,制定专门制度,填写质量记录(病历、××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登记表等);(2)中心有完整的应急管理预案。××省《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及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8年12月),由我中心参与编写完成;(3)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透析中寒战高热、超滤异常、电导度异常、患者不适等情况,分析原因,由医疗、护理、和设备工程师进行改进。

检查标准4: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符合要求。

改进措施:(1)中心配备专职设备工程师,负责保证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2)中心制定“维修工作制度”,对设备的维护、检查有明确的规定。

检查标准5: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

改进措施:(1)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液粉剂购自正规企业,由专职人员在配液室配置,每次检测比重、离子和电导度;(2)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检测:由工程师定期送检;

4.血液净化中心十大护理安全目标 篇四

目标一 延长内瘘及长期置管的使用寿命

目标二 严防中心静脉导管 内瘘针脱出或移位

目标三 确保透析器复用的安全性

目标四 协助医生正确识别和处理血透紧急并发症

目标五 及时发现和疏导患者的自杀倾向

目标六 严格遵循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规范

目标七 防范与减少病人跌倒与压疮事件的发生

目标八 各类健康教育到位

目标九 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病人和家属参与安全工作。

5.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篇五

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二、院感质控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交接工作。

三、医疗垃圾如果有丢失,应立即向院感科或上级医疗部门汇报。

四、家属等候室应设置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一次性鞋套。

五、使用过的透析器装双层黄色垃圾袋,贴感染性废物标签,每日由专人负责运送至物业集中收集站,并签名。

六、针头、刀片等锐器置入锐器容器中,三分之二满时封盖送医疗废物收集站,并交接签名。

七、输液袋、透析液桶由药剂科收回,并有交接签名。

八、玻璃瓶类医疗垃圾装入废纸箱内,外套黄色垃圾袋,贴损伤性废物标签送收集站,并交接签名。

九、注射器、输液器单独装黄色袋,称重后交收集站,并交接签名。

6.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08 年1 月—2010 年1 月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190 例 ( 管理前) , 男695 例, 女495 例; 年龄48 ~ 73 岁, 平均年龄 ( 68. 9 ± 5. 4) 岁。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收治的患者1220 例 ( 管理后) , 男713 例, 女507 例; 年龄49 ~ 74 岁, 平均年龄 ( 69. 0 ± 6. 3) 岁。有血液透析机2 台, 护理人员3名, 均为主管护师职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从2013 年1 月开始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 1) 加强环境、设施的改进与管理: 做好机器设备、水、电的防护工作, 安装稳压器, 水路安装严密; 由专人负责透析机、水处理设备、精密仪器, 并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安全使用化学试剂, 严格按照安全、经济原则, 配置化学试剂时注意使用防护用具, 注意清洁配置消毒剂的容器。血液净化中心尽量限制人员出入, 注意戴好口罩, 穿好防护服, 定时清洁地面、空气、房间, 设置防滑标识。加强透析设备的安全管理, 透析后应清洗并消毒透析机, 透析管路注意清洁冲洗, 透析前冲洗30min。水处理系统中二级防渗水应以24h紫外线照射消毒。由专人负责血液净化中心的仪器、设备, 定期管理、维修和调试。 ( 2)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应贯彻落实透析室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交接制度等, 严格执行工作流程。注意透析规程中 “三查七对一注意” 制度。每隔30 ~ 60min观察1 次透析机的电导度、静脉压及脱水量等参数变化, 确保与设定值相符。患者上机后, 查看患者姓名, 确保无误。明确每位护士责任, 落实查对制度, 并做好床边交接班工作。 ( 3) 加强安全管理: 通过采取弹性排班制, 每位护士分管相应病床, 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卫生宣教、安全管理、陪护管理等护理措施, 并评估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采取针对性指导, 相互监督, 相互管理。并由相应护士监督实施情况。 ( 4) 患者管理: 严格制定透析室规章制度, 避免交叉感染。透析前常规检查输血前5 项, 设置专用病毒感染的透析机和隔离治疗室, 以免交叉感染。相关人员应准确设定透析处方, 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 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 ( 4) 工作人员管理: 加强护士业务培训工作, 定期组织护理教学讲座, 熟悉透析步骤, 掌握透析机设备管理制度, 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技能, 在出现异常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处理。注意加强透析人员的沟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与患者积极沟通, 树立以患者为护理管理中心的理念, 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帮助。同时增强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应急方案。若透析期间停水停电, 应立即人工手动摇转血泵, 以免血液凝固或溶血。透析过程中, 操作人员应树立严格的无菌操作观念, 严格无菌技术。护士注意手消毒、更换无菌手套、预防交叉感染、避免护理差错。 ( 5) 建立护理安全信息登记表:科室应定期开展研讨大会, 对工作人员及护理人员质量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分析并讨论个案, 明确原因, 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同时实施奖惩制度, 让工作人员引以为戒, 减少工作中发生不安全因素。护士在登记患者资料信息本时, 应详细、准确记录, 确保有据可查。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 不要随意涂改, 向患者讲述血液净化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 3 观察指标比较管理前后护理差错事件 ( 治疗环境差错、仪器设备差错、护理差错、患者自身差错) 发生率; 利用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表评价,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 ( 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护理态度、安全防护、仪容仪表、操作技能等) 。利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 调查表总分为100 分, ≥85 分为满意, 60 ~ 84 分为基本满意, < 60 分为不满意, 满意度= 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 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管理前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比较管理前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3. 3% ( 39 /1190) , 其中治疗环境差错20 例、仪器设备差错12 例、护理人员差错5 例、患者自身差错2 例;管理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 7% ( 9 /1220) , 其中治疗环境差错5 例、患者自身差错4 例。管理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2. 2 管理前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管理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 ( 90. 5 ± 6. 4) 分, 管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 ( 98. 3± 1. 2) 分。管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2. 3 管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

注: 与管理前比较, *P < 0. 05

3 讨论

在社会飞速发展、时代不断变幻的背景下, 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逐渐提高, 与此同时人们的健康理念也在逐渐变化[6]。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护理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血液净化中心作为重症器官衰竭患者治疗的主要场所, 其护理质量具有重大意义[7,8]。然而,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还存在一定的护理安全隐患, 本研究将其隐患产生原因总结如下。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治疗环境、仪器设备性能、护理人员及患者是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9]。由于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患者人数较多, 但资金有限, 机器相对较少, 同时护理人员数量并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 导致护理人员工作量过大, 其不仅要为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 同时还需为患者取药、缴费等[10]。同时, 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临床经验, 还应有应对急症的能力与对机器故障加以排除的能力, 而参加护理的护士工作年限较短, 并不能很好满足这一需求, 这就会出现一定的护理安全隐患[11]。同时, 血液净化中心消毒隔离制度不合理, 透析机未及时清洗消毒, 是导致患者乙肝、艾滋病等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12]。透析期间, 仪器设备性能是保证透析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若透析期间仪器设备出现问题会影响患者透析安全, 诱发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操作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 对工作疏忽大意等会影响患者的透析, 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13,14]。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 在透析期间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4], 对患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 应针对护理安全隐患, 采取一定的护理管理措施[15]。

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重视环境合理布局、加强仪器设备性能的管理和改进、制定安全应急预案、贯彻落实各项护理安全制度、定期开展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确保护理工作资源的合理性、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是确保医疗安全的主要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 管理前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高于管理后, 提示在血液净化中心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安全管理可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 如加强环境、设施的改进与管理, 完善透析期间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及患者管理, 开展护士业务培训工作, 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建立护理安全信息登记表, 定期开展研讨大会, 明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促进护理管理的完善, 以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使患者能够安心接受医疗护理。本研究发现, 管理后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 提示管理后, 患者对护理工作与护士的认可程度均有明显提高, 这对于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明确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能够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190例 (管理前) ,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者1220例 (管理后) , 对比护理管理前后安全差错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管理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管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明确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 采取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 能够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7.血液净化科感染管理制度 篇七

1、血液透析室应当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建立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科学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2、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3、血液透析室应当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

4、血液透析室的工作区域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一)透析治疗区、治疗室等区域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III类环境的要求。

(二)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三)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第5条血液透析室应设有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独立的隔离透析治疗区,配备专门治疗用品和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用于对需要隔离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5、血液透析室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进入患者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二)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6、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7、血液透析室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每次冲洗消毒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保安全。

8、医务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按照医疗护理常规和诊疗规范,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 无菌操作技术。

9、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

10、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

11、血液透析室应当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的有关操作规范,对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进行复用。

12、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发现问题时,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存在严重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透析工作并进行整改。

8.血液净化科血液透析机参数 篇八

显示方式:彩色液晶触摸显示屏,透析过程数据实时图象显示;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数据、血容量检测11 等的数据图象。各种生理指标及报警的显示;突然断电时,机器自备电源仍可支持各种显示。

具有透析充分性监测装置。可使用普通管路、耗材,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病人负担 13 可设定自动开、关机时间及选择冲洗、消毒和热冲洗程式 14 静脉压监视器:范围—60mmHg~+350mmHg 15 静脉压监视器:精确度±10mmHg 分辩率20mmHg 16 动脉压监视器:范围—300mmHg~+280mmHg 17 动脉压监视器:精确度±10mmHg 分辩率20mmHg 18 跨膜压监视器:范围—60mmHg~+500mmHg 19 漏血检测器:光学检测原理 空气检测器:具备自动液面调整及超声波检测气泡双重功能的气泡检测系统 21 透析温度检测:透析液超过41℃时会自动切断加热器 22 不间断电源:双路供电,在断电时可以自动监测切换,对外部血路整体供电,并能继续进行全面的安全监测,并在显示屏上显示,不丢失治疗数据,可维持血泵及监测显示等工作大于30分钟运行 透析液压力:-600-+600mmHg 24 自动监测电导度 可进行可调钠曲线治疗,具有多种可选择性/梯级自动调整程序,可实现个体化透析并保证病人安全 26 可进行超滤曲线治疗,多种可选择的线性/梯级自动调整程序,可实现个体化透析并保证病人安全 27 可免费软硬件升级 压力衡定测试:每10—15分钟进行一次,即使在高通量透析时也能保证安全性 整机保修3年,质保期所有费用全免;终身免维修工时及交通费,只收配件成本费。

9.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篇九

1 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实验的数据是保山市人民医院在2014年1月一2015年3月所治疗的280名的患者。其中有男患者160人,女患者是120名,他们的年龄是在16到78这中间。这些病人都采用了血液透析进行了治疗,每周进行了两三次透析,在对他们未输入其他血液制品进行治疗。并随机的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控制组。

1.2 控制方式

在实验中,对于对照组采用医院一般的感染防控措施;制度化的管理则用于控制组。所采取的制度化的管理具体措施是,全面的对于血液透析室的整体布局以及管理每个分区的措施,各种消毒措施和医护人员的卫生消毒措施等等进行科学的规范,然后建立针对感染的控制制度。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第一:规范病人透析前后所出现的感染情况;仔细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感染的热源的反应还有在透析中其导管的机率。第二:就是要认真的监控和观察所设置的医院的感染监控指标,然后将其分为5分的达标以及优良的10分来对其监控的结果进行分级。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采用的方法是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然后利用X2来进行检验所统计的数据。计量数据则通过t检验进行处理。当p<0.05时可以证明数据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控制组与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

按照实验的结果显示:在实验的控制组内,出现4例病人被实验中的热源而感染,其有2.86%的热源感染率,对于第二种情况的导管感染是出现了3个病人,感染的概率是2.14%。在所实验的对照组内出现了10人被热源反应感染,其概率是7.14%。而对于临时的导管被感染的人数是11人,其概率是7.86%。实验的结果是对照组的指标高于控制组的即P<0.05。

2.2 对比感染监控指标

有关于实验的感染监控指标显示,对照组的有关的反渗水以及透析液的质量是96以及91.他们是明显的低于控制组的212以及227的。两组的数据差别是非常的显著的,即p<0.05。

3 制度化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讨论

3.1 对于潜在的医院感染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可以及时的控制

由于很多的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在进行对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管理时,以往的措施是对感染的结果进行控制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措施有一个缺点就是他不能对感染进行预防只能对于那些出现很严重的感染进行控制。目前随着更多的一些潜在的感染的不确定的出现,所以以往的控制管理措施就不能发挥作用了,所以就必须运用制度化的管理来对于那些潜在的医院的感染现象进行控制和防治。由于制度化的管理是不单单针对感染的结果还对于感染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管理,及时反馈以及评估使其主要的特性,它可以及时的更正控制措施在实施过程的不足以及缺点,确保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问题。

3.2 建立完善的感控制度

由于很对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发展的不足,并没有相应的科学的制定出针对血液感染的的系统后的规范控制制度,他们在平时的对于感控的工作重心是感染控制结果和以及一些特殊的感染源的过程,他们是缺乏一个统一以及有效的针对感染控制的制度规范。所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感控制度规范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它是管理感染源以及控制感染的一个基础要求,所以对于感染控制的制度规范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一是建立一个感控的专门的小组,小组的成员可以包括监测的医生以及感染控制的护士和科主任,还有护士长等人。然后针对对于可以发生感染的各个部门制定专业化的质量监控以及制度化的管理措施。再者就是针对工作的所有的环节都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工作手册,让所有的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有工作的依据进行参考。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所有的感控指标,可以更好的确保透析工作的安全。

3.3 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测体系

要想使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更加的科学有效就必须建立非常完善的系统的感染监测的体系标准,只有对于透析所涉及的所有的环节以及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监测,只有只能通过完善的监测系统,才能对于感染现象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快速科学的处理,这样就能把制度化的管理的及时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也使得医院的感染的情况以及危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可以使得医院的透析病人被感染的几率明显的得到了减少。所以要对其实施制度化的管理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还有保障医院的医疗的卫生安全,降低相应的合理的医疗费用以及保证对于患者的透析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措施。

摘要: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其工作的对象是为那些住院部里的尿毒症的人员,工作的内容是为其进行血液的透析。因为其工作的对象是非常的多的,而且其工作资料的量也是很大的。所以是医院重点进行感染防控的部门。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制度化管理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证明制度化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其对于降低相应的合理的医疗费用以及保证对于患者的透析安全是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的。

关键词:制度化管理,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应用讨论

参考文献

[1]程涛,刘宝琴.医院制度化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2014(02)

[2]何念海.制度化管理对基层组织发展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3(22)

[3]李华,田巍.医院制度化管理之浅见[J].现代医学.2012(02)

[4]张春桂.制度化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29)

10.血液净化护士准入制度2010 篇十

血液净化护理人员准入制度

1、注册护士。

2、须经过三个月的血液净化专业培训。

3、具备协助医师实施患者透析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病情及机器运行状况的能力。

4、熟练掌握血液净化中心消毒隔离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并能严格执行核对制度。

5、熟练掌握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加灌流,血浆置换、连续性床旁血滤等各种操作流程及原理。

6、具备预防和处理血液净化并发症的能力。

7、熟知碳酸氢盐液体成分并能熟练配制。

8、掌握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及原理。

9、能独立进行血浆置换的操作观察及处理相关问题。

10、熟练掌握透析器的复用程序并经过专门的培训考核。

11、能独立进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加灌流、血液透析滤过的操作及观察,能独立值班并具备同时负责5台透析机器的能力。

12、能独立值急诊班并具备同时负责2---3台床旁血滤机的操作及观察的能力。

11.血液净化室护士准入制度 篇十一

1.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具有护士执业资格。

2.在血液净化室学习期满3个月,掌握血液净化的理论知识,掌握血液透析机的基本性能,掌握透析治疗流程及应急措施。

3.经过血液净化基本治疗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且考核成绩合格。考核内容:

⑤ 掌握血液净化室规章制度、规程、岗位职责。掌握血液净化室的基本治疗理论知识。掌握血液净化室的基本治疗操作流程、病人病情观察。掌握血液净化室病人的常规护理,具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知识。掌握透析机、水处理机等仪器的主要性能、操作和简单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⑥掌握血液净化室各种消毒剂的化学性质,各种仪器消毒方式方法及相关医院感染知识。

4.在护理部领导下,血液净化室专业护士定期和不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学习,积极参加医院内的相关知识培训,积极参加血液净化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培训班、学术会。

5.新上岗护士经过确定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准入资格,经过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血液净化相关专业的护理工作,并享有血液净化专业护士的相关待遇。

12.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在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发病时间为1~14个月, 平均 (6.3±1.4) 月;男性患者27例, 女性患者18例;体重41~78 kg, 平均 (54.7±8.6) kg;年龄54~75岁, 平均年龄 (66.8±6.3) 岁;观察组患者发病至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时间为1~16个月, 平均发病时间 (6.7±1.2) 月;男性患者25例, 女性患者20例;体重44~73 kg, 平均体重 (54.2±8.8) kg;年龄58~79岁, 平均年龄 (66.2±6.6)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模式。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有关实验室检查, 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 了解患者基本状况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密切监测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常规执行医嘱;统一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和饮食配备等。

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 主要措施如下。1心理方面:微笑面对患者及家属, 操作时多与患者进行交流, 倾听患者心声,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及焦虑情绪, 增强治疗的信心, 帮助患者对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性有更加充分的了解, 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 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2健康教育:首次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 应该将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进行介绍, 讲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 使其正确认识血液净化, 教会患者如何识别不良反应, 并嘱咐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饮食方面: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以低盐、低钾、低磷、高蛋白饮食为主, 对每日用盐量进行控制。4环境方面:保持环境清新整洁, 温度、湿度适宜, 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处理, 做好消毒和地面清洁工作, 每人固定使用一套床单和被褥并提供热水。透析过程中听轻缓音乐, 以舒缓内心压力和痛苦[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液净化中心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在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的总时间。

1.4 效果评价方法

在血液净化治疗结束后, 采取不记名打分的方式, 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 满分为100分, 80分以上为满意, 60分以上80分以下为基本满意, 60分以下为不满意[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7.77%, 观察组患者为93.33%,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期间有17例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37.77%;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6.67%, 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

2.3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总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平均在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 (26.95±4.72) d, 观察组患者平均在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 (21.56±3.09) d,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血液净化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的疾病治疗过程中[5]。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专业性相对较强, 技术含量水平较高。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大多为重症患者或脏器功能衰竭患者, 由于长时间承受病痛的折磨, 再加上长期接受血液净化治疗, 患者在身体、心理等多个方面都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减少不良情绪的出现, 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保证治疗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时候, 应该尽量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属于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服务理念, 是在常规基础护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层面的护理干预, 对患者内心状态进行系统的了解, 从而帮助患者迅速疏导不良情绪, 给予尽可能多的鼓励和支持, 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多关心患者, 使患者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温暖, 使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让患者及家属对血液净化的主要作用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从内心认识到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性, 帮助患者制定正确的饮食方案, 建立良好的血液净化环境。尽可能多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对患者内心的感受进行充分的了解,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地时候, 充分保证其心理、生理的舒适度。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对血液净化中心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和在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的总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优质护理应用于在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患者中, 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远文, 曾建芬, 周兰芬.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 2014, 35 (31) :7047-7048.

[2]李淑娟,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5) :228-229.

[3]王晓燕.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4, 35 (33) :7492-7493.

[4]徐清秀, 符霞, 邝惠冰, 等.血液净化中心实施责任个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 2013, 20 (6) :20-21.

13.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心得 篇十三

为期三个月的全省首批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已近尾声,为了迎接最后的个案报告答辩,5月26日上午,省人民医院护理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个案报告答辩预演,评委由护理部干事、学员论文指导导师及血液净化带教老师组成。答辩会上,15名学员对各自挑选的个案从背景、病历介绍、诊疗计划、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及护理体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评委针对论文内容及版式进行了专业的提问、点评,会场的气氛紧张而热烈。

个案报告的写作是专科护士从事护理科研的初步尝试,是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检查。个案报告答辩会实际上是一场专科护士学习成果报告会,是学员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学术之旅,省护理学会将邀请国内血液净化知名专家莅临最终的答辩会,预祝首批学员顺利完成学业。

14.血液净化的饮食营养方案 篇十四

由于血液的污染与平时的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血液的净化也需要从日常的饮食营养来调理。生活与饮食中越注意,就越能减少污染血液的因素,血液就会慢慢的越来越清洁。

1.了解一些对血液净化非常有帮助的营养素,他们是: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维生素B2和泛酸等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钙、镁、亚铅、硒、牛磺酸、油酸、a-亚麻酸、番茄红素和辣椒素、姜黄素及花青素等。

2.了解一些对血液净化非常有帮助的食物,它们是:芦笋、胡萝卜、甜椒、花椰菜、菌菇类、洋葱、大蒜、苹果、葡萄、樱桃、草莓、绿豆汤、海带、绿茶、大豆类、黑木耳等。

3.如何从饮食上来净化血液:

1)每天喝1.5到2升水,肾功能及心肺机能低下的人不要饮水过量;

2)适量吃白肉及蛋及豆制品,但不要过量反而脏污血液;

3)每天摄入一根红薯或紫薯;

4)烹饪油采用植物油或橄榄油;

5)每天摄取一些酸奶或益生菌等调节胃肠道功能;

6)膳食纤维能吸收体内肠道中的毒素,促进胆汁酸等的排出,每天不定期食用香菇、魔芋等含纤维多的食物;

7)每周可适当的补充鱼油或三天食用一次鱼肉;

8)常吃大萝卜、芋头、山药等含消化酶较多的食物,可以消除血液的脏污;

9)适当补充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C、A、B族维生素,多酚类等,均能有效的防止活性氧锈蚀身体,恢复血管弹性,提高免疫力,抗自由基,清除血液毒素,维持血管的正常性等,对心脑血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类营养素药店一般有销售;

10)经常食用柠檬,柑橘,梅子干、草莓、苹果等水果,可有效的清除血液中的疲劳物质

11)每天半个大蒜或洋葱。修复损伤的血管,防止动脉硬化;

12)经常食用菠菜,花椰菜,酵母,牛肝等,因含有谷胱甘肽,具有解毒,防止氧化发挥作用,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13)每天控制饮食,不可过量过饱,营养过量反而会使血液老化,不可偏食,做到饮食均衡,合理膳食;

14)远离污染血液的各种因素,具体参见以上23条污染血液的因素。

合理膳食,平衡营养,促进血液毒素排出,血液健康,燃起健康新希望。

15.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篇十五

1职业危害的因素

1.1 化学因素: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经常接触和使用的消毒剂有乙酸过氧, 次氯酸钠, 伦拿灵, 戊二醛, 含氯消毒剂 (907) 等, 例如含氯消毒剂 (907) 在机器表面擦拭消毒及每日的地面消毒还有医疗废物的二次消毒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皮肤接触后可造成轻度损伤。使手部皮肤粗糙, 干裂。例如伦拿灵用于复用透析器及各种体外循环管路的消毒, 水处理循环, 水消毒, 成分中过氧乙酸4.5%, 过氧化氢2.7%, 具有腐蚀性, 可导致皮肤过敏, 眼睛受损等。消毒透析机专用的柠檬酸在机器消毒过程中容易引起过敏性鼻炎, 眼睛及呼吸道炎症, 头痛等不良反应。透析专用的A、B液中含有冰醋酸, 冰醋酸是一种容易挥发的刺激性气体, 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综上所述, 血透室的空气中存在低浓度化学消毒剂。这些化学消毒剂对人体有致敏, 致癌作用。轻者可使人出现流泪, 流鼻涕, 打喷嚏, 呛咳的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眼睛刺痛, 呼吸困难, 喘咳等过敏症状。

1.2 生物因素: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在工作中直接, 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机会最多, 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最大, 很容易通过血液交叉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包括梅毒, 疟疾,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艾滋病, 成人T细胞白血病等多种疾病[1]。我国乙肝总感染率约60%[2], 特别是患者多次输血, 透析治疗 (复用透析器) 可被感染丙型肝炎。

1.3 心理因素: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 良好的素质, 坚实的业务知识, 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反应力, 这些是患者透析时的生命安全保障, 此外, 医护人员亲切的话语, 端正的外表, 和蔼的态度可在患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赢得患者的信任, 增强其安全感, 这对透析能否顺利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再次护士应该主动热情介绍医院有关规章制度、病区设施等, 使患者能很好的熟悉和适应治疗环境, 还要简要介绍本院的医疗设备条件、医护人员技术力量配备情况。通过融洽的交谈, 可逐渐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里状态, 加以分析后, 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解释、开导工作, 消除他们对透析的种种顾虑。透析中心的护患比例失调, 造成护士劳动强度增大, 以我院为例, 每名护士有时需负责6~7例患者, 由于透析的时间原因, 透析护士的工作时间长达9 h, 中午进餐时间与患者上下机时间交错, 每位护士进餐时间很短, 甚至有时只有30 min, 如果要遇到抢救、急诊, 更增加护士的劳动强度及心理压力。

1.4 物理因素

1.4.1 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常见的职业伤害是锐器伤。

1.4.2 透析患者畏寒怕冷, 因此透析室里的空气流通状况不良, 而透析护士每天要在透析室工作8~10 h, 加之透析室在患者透析前后均需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导致空气中臭氧浓度增加, 可刺激呼吸道引起肺部不适, 严重者引起肺水肿。长期受到紫外线的大剂量照射, 还可致皮肤癌和眼炎。

1.4.3 透析室透析机放置集中, 还有多台电视机, 空调、空气消毒机, 水处理、各种抢救设备, 设备运转时发出的噪音危害极大, 据测透析机报警噪音为35~73分贝, 水处理机为65分贝, 而我国对医院的环境噪音标准理想值为35分贝, 极限值为45分贝[3], 噪音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 包括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听力下降等, 心理反应如头痛、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4]。

1.4.4 其他如透析液较重, 护士常需搬运, 容易腰肌劳损, 腰脱。透析患者病情变化快, 护士需密切观察病情, 在一个班次透析治疗中, 需要长时间站立6~7 h, 长时间站立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 容易造成下肢静脉曲张。

2防护措施

2.1血透室的合理布局:血透室要保持室内清洁, 限制人员流动, 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和患者均需更衣换鞋后才能进入透析室。

2.2 保持室内环境安静, 加强通风:护士工作中要做到四轻 (走路轻, 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 , 加强巡视, 减少机器报警故障, 使用空调换气扇功能通风换气, 每日夜间使用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注意空气湿化, 提高消毒效果。在配置和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时应戴好口罩、手套以减轻刺激。取用完消毒液后应及时拧紧瓶盖, 以防消毒液挥发。每日全部患者离开后, 将透析室门窗打开, 自然通风30 min, 可以有效降低室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 以防消毒液挥发。

2.3 建立健康档案:医护人员上岗前及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均应进行乙型肝炎 (HBV) , 丙型肝炎 (HCV) , 艾滋病 (AIDS) , 梅毒的检测。同时建立健康档案, 乙型肝炎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 以后每二年加强注射一次, 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者应分区分机进行透析治疗。

2.4 加强学习, 增强护士防范意识。丰富业余生活, 树立良好心态:透析室护士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 定期学习有关心理学, 社会学等方面知识, 在临床工作中认识到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和加强自我保护的最有效手段。根据血液透析室的工作特点, 人员配备应充足, 实行弹性排班, 保证护士的休息时间, 另外在工作之余, 组织护士参加一些户外体育活动如爬山, 郊游等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 加强人际关系的良性沟通, 使护士的自身素质修养得到加强,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5 加强宣传教育与患者的沟通: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加强卫生宣教工作,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存在心里问题的患者护士应及时与其沟通, 了解患者的所思所想, 给与及时疏导, 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危重患者的家属, 沟通可以取得更好的配合, 理解护士的工作, 避免发生护患纠纷。

2.6 锐器伤的预防措施:正确处理锐利器械禁止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 内瘘针和注射器针头使用后严禁回套针帽, 要放在锐器盒内, 使用后的安瓶、丢弃的锐利器械放入的锐器盒内集中进行处理。。一旦皮肤被刺伤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时, 要采取正确方法, 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反复挤压受伤部位, 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然后用碘酊、酒精消毒伤口。如患者为乙肝, 除采取上述措施外, 还应于4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阻断感染, 及时报告医院有关部门, 可联合用乙型肝炎疫苗;定期进行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

2.7个人防护措施:强调洗手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洗手。护士在进行血液透析操作前或接触血液、体液污染物品时需要戴口罩, 手套。接装管路及穿刺均应做到一人一副手套, 防止交叉感染。

2.8科学处理污物: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垃圾袋, 常规处理。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物的废物及体外循环管道、透析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应放入专用的黄色垃圾袋内, 由医院感染科派专人收集, 送去焚烧。

参考文献

[1]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8) :633-634.

[2]曹明霞.血液性传播疾病与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J].护士进修杂志, 1999, 14 (1) :51-52.

[3]杨曼, 丽洁, 李静文.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J].中国血液净化, 2003, 2 (12) :679-680.

上一篇: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散文下一篇:营销会议年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