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猫教学设计(精选8篇)
1.编程猫教学设计 篇一
《猫》是老舍创作的一篇状物散文,该文描述的是老舍的家猫,其形象在老舍的笔下栩栩如生,挚情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爱猫至深是有缘由的。该篇文章已选入人教版小学课本四年级教材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猫》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猫》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要求: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会用“无优无虑”、“生气勃勃”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对猫的喜爱。
4、激发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体会猫的性格有些古怪,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谈话:同学们知道著名的作家老舍吗?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他写的散文。
2、揭题:猫(读题)
3、简介老舍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
思考:①老舍先生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层次。
2、指名读,交流。
①课文从“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两个方面写猫的。(板书)
②分段:第一段:1、2、3节,第二段:第4节
三、精读“古怪”,体会情感
1、分节朗读,划出表示这一段主要意思的句子。(第一句)
师述:这句话在第一段中是总起句。
2、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句。
出示比较:
猫的性格古怪。
猫的性格有些古怪。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什么意思?(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觉得诧异,感到生疏罕见。本课指猫的性格特别、难捉摸。)
读出句子语气。
3、第一段抓住描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猫的古怪呢?自读第一段后交流教师板书。
4、朗读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5、体会可爱
①自读课文第二段(第4自然段),说说你感受到小猫的可爱了吗?
②挑战朗读,评议。全班齐读。
四、总结并朗读全文
1、老舍先生的笔墨真是酣畅淋漓,让我们一同来把这些文字录进大脑里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默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既老实又贪玩,既尽职又温柔的古怪猫。
二、品词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品词品句细细体会猫的古怪性格(第一段),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自学第一节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猫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你能从哪些语句中读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古怪性格呢?(自由朗读第一节,并用“——”划出有关语句。)
2、朗读交流。注意读出词语和句子语气:
①的确、成天、无忧无虑、多么、屏息凝视、非……不可
②比较: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凭谁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3、引读: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老实在——它贪玩在——它尽职在
《猫》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小猫的淘气可爱”,学习作者胡写作方法。
三、学生分析: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基于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本课应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理清脉络,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词句的推敲,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学习作者精妙的写作手法;体会人与猫之间那份和谐、美好,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授课老师这节课突出了课文学科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内容分析: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它以观察精细独道、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为四年级学生提供了绝好的读写范例。教学中我们应从课文本身的特点出发,学习本文具体记叙和真实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方法,在品味语言的运用上多下功夫,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者着眼于猫的性格刻划,先写了大猫的“古怪”之状,后写了小猫的“淘气”之态。作者写猫的“古怪”,是通过“老实”与“贪玩”,“贪玩”与“尽职”、“温柔可亲”与“一声不吭”,“什么都怕”与“那么勇猛”等矛盾性格展现的,而猫的这些矛盾性格又不是同时表现出来的。因此,作者运用“古怪”一词,无非是说猫的性格“变化不定”,“很难捉摸”。作者观察精细,体验独道,准确把握住猫的习性特点,用对比式的描述,全面展示了猫的古怪性格的内涵,给人以饱满流畅、情味浓厚之感。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运用
媒体资源
六、教学实施过程
(一)复习“古怪”。
师:猫是惹人喜爱的动物,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老舍先生家里的这只猫的古怪,它既老实又贪玩、尽职;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它有时胆小,有时候勇猛。
出示:请你选择一组词语同桌说一说猫的性格是怎样古怪的呢?生:根据选择的词语汇报。师:我们听了三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猫的性格的古怪,那么猫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相机板书:古怪。)
(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观看小猫可爱视频,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把写小猫淘气可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讨论:猫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观察下面插图:
3、学生交流汇报。
(1)小猫摔疼了也不哭,作者好像夸它呢,嗯,小猫你挺勇敢的,是不是呀!师小结:我觉得作者太疼爱这只猫了,就好像是表扬自己的——孩子一样。老舍不就是把他家的猫当成孩子了吗,谁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的前4句话。(指名读)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小猫的淘气可爱呀?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2)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体会到小猫的淘气可爱。观察图片师:老舍先生是怎么说的呢?(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相机板书:生机勃勃天真可爱
4、指名读、齐读第4自然段,要能读出小猫的淘气可爱。
5、其实我们从课文的很多句子里都会发现写猫的可爱,请大家把全文连起来读一读,找出这样的句子,然后和同桌读一读。
6、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
7、读一读,用带点的词语说一句话。指名同学说一说。
(三)领悟情感
师:我们学完了课文,我们发现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既古怪又可爱,他是怎样把这只猫写得活灵活现的呢?把全文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老舍先生写得特别有趣,他把猫当做了朋友,当做了家人,当做了自己的儿女,他特别喜欢猫,只要有真爱,就会活灵活现。
师:同学们在读书时从分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那么,猫对主人有没有感情呢?生:我认为有感情。它还跟主人撒娇呢!
生:课文中写道:“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他抓痒”。这句中的“蹭”字,就看出了猫对主人很亲。
师:“蹭”是摩擦的意思,为什么作者不用摩擦,而用“蹭”?
生:“蹭”的感觉很轻,很温柔。
生:“蹭”就带上了感情,有撒娇的意思,还有耍赖的意思,从作者的嘴里说出来,显得人和猫的关系很亲。
师:看来,一个不起眼的“蹭”字,包含的意思可不少。这一蹭,蹭出了人和猫之间的真情。人爱猫,猫亲人,真是其乐融融啊!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感情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教师总结全文学习了这篇课文,在老舍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着他对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五)拓展阅读利用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对比阅读这两段,体会不同作者同样的爱猫之情,以及不同作者的不同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老实——贪玩贪玩——尽职
大猫(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也不吭
猫胆小——勇猛
耍个没完
小猫(淘气)摔疼不哭
抱着花枝打秋千
《猫》教学设计(三)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老舍先生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尤其是在写猫的性格时,是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猫的性格古怪鲜明生动。老舍先生对猫爱同儿女,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老舍先生是通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将猫的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人爱猫、猫亲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课文中采用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按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把文章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第二部分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时,也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前后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组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提出了用比较的方法来阅读。本课课后就以“阅读链接”的形式推荐了周而复和夏丏尊写猫的片断,意在引导学生与老舍先生的《猫》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对生活的热爱。
4、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5、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难点: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老舍。
教师: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一、借助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结合预习了解本课都有哪些作家写的猫(老舍、周而复、夏丏尊),三篇各有特点,先一起来学习老舍笔下的这只猫。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接读课文,划出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2、全班交流,(出示句子)说说各自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考和认识,随机引导、总结:
(1)老舍先生写的两个重点内容(板书:古怪淘气)
(2)围绕这两句话,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3)通过这两句话,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总结阅读方法。
三、重点研读,理解“古怪”。
(一)创设情境,理解“古怪”。
1、初步感知:读第一自然段,发现猫的哪些性格?
2、理解“贪玩”:通过朗读展现猫的贪玩。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品读老舍先生对贪玩的猫的宽容与喜爱。创设情境,通过朗读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升华情感。
3、理解“尽职”:理解词语“屏息凝视”。亲身体验“屏息凝视”,体会猫等老鼠的决心,感受猫的尽职。指导朗读,感受猫的尽职。
4、小结:透过对立、矛盾的性格,体会猫的性格的古怪。
(二)进一步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1、自主发现:自读第2、3自然段,找出其他矛盾的性格,体会古怪。
2、汇报交流:重点理解“印”等重点词句,体会其中流露出的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读中感悟,体会“更可爱”。
1、初步理解“更可爱”,自读感受满月小猫的更可爱。
2、欣赏满月小猫的图片,激趣感受小猫的更可爱。
3、创设情境朗读,升华情感。
五、深入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默读“阅读链接”,了解周而复、夏丏尊写的猫的片断。
2、借助图示,比较老舍的《猫》与周而复的猫片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总结:学习作者描写动物时不同的表达方法,为学生写好动物打下基础。
六、练习。
1、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比较老舍的《猫》与夏丏尊的猫片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阅读其他作家笔下的动物。
2.编程猫教学设计 篇二
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一种语言的习得与思维的提升, 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对文本的研读中提升表达能力和科学推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本课设计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 通过转换视角、改变人称、展开想象等多种方式, 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切实的语言训练, 特别是以“冤案是如何炼成的”为主题探究, 让学生在思维训练中, 感受语文的思维乐趣。
【教学目标】
1.以写促读, 深化理解。
2 挑战名家, 感受语文的思维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写结合, 品味文章语言。
难点:探究文章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 你还记得小学所学过的郑振铎的《燕子》吗?那“一身乌黑的羽毛, 光滑漂亮, 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 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 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还飞翔在你的记忆中吗?今天我们再来聆听郑振铎先生讲述的一段充满着快乐与伤悲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扫清阅读障碍
助读卡一 (文学常识)
郑振铎 (1898—1958) , 现代作家, 文学史家, 著名学者, 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1922 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 主编《小说月报》, 并致力于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1958 年10 月17 日, 在率领我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前苏联和阿富汗等国的途中, 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
助读卡二 (词语集释)
忧郁:愁闷。含有担心的意思。
断语:断定的话, 判断后作出的结论。
惩戒:用处罚进行警戒。
小侣:小伙伴。
顽游:顽皮地游逛。
预警:事先已有的警觉。
悲楚:悲伤痛苦。
怂恿:劝说, 鼓动别人去做。
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无抵抗:不加抵抗, 无力抵抗。
畏罪潜逃:犯了罪, 怕受到制裁而偷偷逃跑。潜:秘密地。
(要求学生将以上内容旁注在教材上)
三、速读课文, 整体感知
给本文再拟一个更加具体的标题。
(三只猫的故事、我与三只猫、养猫的启示、永不养猫的故事、养猫之痛、一只冤屈而死的猫、主观臆断的悲剧、偏见的恶果……)
四、片断研读
1.朗读描写第一只猫的片断
(1) 朗读指导。要注意前后感情的变化, 作者的喜爱与忧伤要通过关键词的朗读得到充分体现。
“的毛, 很活泼, 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的, 在廊前太阳光里。” (加着重号的词要重读, 语速要缓慢, 要满怀喜爱之情。) (意在涵咏中感受文本的语言之美)
“它便扑过来扑过去。” (“又”和“抢”要重读, 要表现出猫的活泼劲。)
“那时太阳光的照着, 心上感着生命的。” (加着重号的词要从心底用一种无比幸福的感觉来读, 音要适当拖长。)
“它只是毫无生意的, 懒惰的, 郁闷的躺着。” (要用一种关切的语气、低沉的声调来读, 语速要放慢, 表现出一种沉重感。)
“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 小猫死了!’” (要用一种哭腔来读, 表现出三妹的难过。)
(2) 写作指导。转换视角, 采用第一人称, 展开想象, 以“我是一只小花猫”为题写一则短文, 注意心理描写, 并要使用以下词语和句子。 (通过片断描写促进理解, 并玩味作者语言)
词语:花白的毛、活泼、滚来滚去、扑过来抢, 又扑过去抢、消瘦、光泽、污涩、毫无生意、懒惰、郁闷
句子: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2.默读描写第二只猫的片断
(1) 默读指导。要注意筛选出描写黄色小猫的关键词、重点句子, 并随手进行勾画。
(2) 写作指导。请你根据文章内容, 拟写一则寻猫启事, 注意抓住特征, 语言简明。 (意在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3.研读描写第三只猫的片断
以小组为单位, 以“冤案是如何炼成的”为主题展开探究。 (意在培养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的能力和科学推断的能力)
现场勘查:鸟死了一只, 一条腿被咬去了, 笼扳上都是血。羽毛松散着, 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第三只猫的档案材料——
来历:它被人遗弃
生活状况:无家可归, 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大家都不大喜欢它, 对于它不加注意。
特点:毛色花白、很瘦、不好看, 它不活泼, 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 不改忧郁性, 不去捉鼠。
作案嫌疑: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 似乎也特别注意, 常常跳在桌上, 对鸟笼凝望着。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 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结局:受了冤苦, 遭我毒打而屈死。
相关人士的调查 (允许合理的推断和补充) :
对“妻”的调查———芙蓉鸟是我花钱买来的, 花白猫是张婶拾来的。芙蓉鸟漂亮、叫声动听, 自然招人喜爱。花白猫难看、懒惰、忧郁, 人们不大喜欢它。它还常常对着鸟笼望……不是它咬死的还有谁?
对张婶的调查——花白猫是我拾来的, 我看它太可怜, 不然早就冻死或饿死了。我每天给它饭吃, 后来他吃得胖胖的。芙蓉鸟被吃是我第一个发现的。当时我也以为是花白猫吃的, 不过, 当我发现第二只鸟是被黑猫吃的, 我想第一只芙蓉鸟应该也是被黑猫咬死的。虽然花白猫常常对鸟笼望着, 但它经常与芙蓉鸟在一起, 不太可能吃它。
对三妹的调查——我虽然非常喜欢猫, 但我并不喜欢花白猫, 它太懒惰, 又不活泼, 因此我对它并不在意。它是一只可有可无的动物。有时我也逗它玩, 但它并没有什么反应。后来, 它钻到火炉底下, 毛被烧脱好几块, 更加难看了, 我也就更加远离它了。第一只芙蓉鸟应该是被它咬死的。
对“我”的调查———花白猫很可怜, 懒惰、忧郁, 不会捉鼠, 对芙蓉鸟却很感兴趣, 当芙蓉鸟被吃时, 我第一个断定就是它吃的———一定是花白猫!我感到很愤怒, 找了半天, 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我发现它 (花白猫) 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 它一定是在吃这可怜的鸟的腿了。当我发现黑猫吃了黄鸟, 我觉得自己错了, 我冤枉了花白猫。
“我”的处理方式———我觉得自己错了, 我冤枉了花白猫。非常难过, “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
小组最终判决———
小结:根据现场证据其实难以断定咬死芙蓉鸟的真凶。黑猫与花白猫都无确凿证据证明它们就是凶手, 它们最多是一嫌犯。从法律上来讲, 疑罪从无。我们不能根据黑猫它现在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就断定它一定咬死了芙蓉鸟, 这如“我因为它 (花白猫) ……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 它 (花白猫) 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犯了一样的错误。作者宣传的思想是正确的, 但其具体做法仍然出现了问题。
你通过本文的学习及当下所发生的内蒙呼格吉勒图冤案、河北聂树斌冤案、湖北佘祥林冤狱、河南赵作海冤案……有什么感悟。 (小组内互相交流) 主观臆断就会出差错, 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悲剧。
五、主题探究
对于本文的主旨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 以下是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你认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讨, 然后选代表发言, 同组成员加以补充。)
第一种:《猫》 中寓有作者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感触:要仁爱, 不要残忍;要为他人着想, 不要损人利己;凡事要实事求是, 明白判断, 不要不做调查, 主观武断。
第二种:无论做任何事情, 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 否则就会出差错, 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第三种:作者通过对三次养猫过程的不同感受的叙写, 流露出一种热爱小生命、同情弱小者和勇于自责的感情。因误伤并不通人性的猫以后那严厉的自责, 则反映了一个善良、正义、严于自省、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情怀。
【小结】
一个养猫的故事, 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远的, 人生的感慨、社会的喟叹……文短意长, 令人回味无穷。
由这个故事, 我想到了世界名人比尔·盖茨对青年人的十一条忠告, 它对我们的人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送给大家, 请认真记取——
一、生活是不公平的, 你要去适应它。
二、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 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三、刚从学校走出来时你不可能一个月挣六万美元, 更不会成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 还拥有一部汽车, 直到你将这些都挣到手的那一天。
四、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 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五、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 他们称之为“机遇”。
六、如果你陷入困境, 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 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 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七、在你出生之前, 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所以, 在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 还是先去打扫一下你自己的屋子吧。
八、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 但生活却并不如此。在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 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 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
九、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 也没有暑假之说。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 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
十、电视中的许多场景决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必须埋头做自己的工作, 而非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里。
十一、善待你所厌恶的人, 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
3.《猫》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郑振铎;《猫》;情感体验;关心弱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设计思路
《猫》是郑振铎一篇小说,文章用朴实语言将养猫故事娓娓道来。动物身影里折射的是人类情感,含蓄隽永、发人深省。本教学设计以朗读为纽带,触摸不同的猫,定焦第三只猫,再走近作者内心,最后品味体验情感,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教学生宽容仁爱和关爱弱小处世原则。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疏通文意,品味朴实深邃语言;能力目标:学生学会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情感目标:学生学习敢于认错、勇于自责的可贵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品读探究,懂得宽容仁爱,并努力付之于实践;感悟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
问题设疑法:直接从文章中抽取最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进入文本学习;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欣赏文章语言美、理解作者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内容导入
同学们,猫因擅长抓老鼠而成为人类好朋友。可在中国,一提到猫,首先想到电视剧里的猫妖和街头随处可见的流浪猫。然而,在西方,猫却是美丽的代名词,如猫女就身材窈窕的女子。你们养过猫?喜欢猫吗?展示猫的图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郑振铎和他笔下的那些猫!
(二)朗读课文,初步触摸不同的猫
1.默读课文,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的内容。2.学生按照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完成下列句子:
“读____,我最喜欢这只_____的猫。文中依据是_____。”
举例:读第一只猫,我最喜欢这只可爱的猫,文章中有依据:“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这里用朴素的语言塑造了一只可爱的猫的形象,把小猫逗玩的情态写得栩栩如生。
预设:读第二只猫,我最喜欢这只可爱的猫。文中的依据是: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还会扑过去捉蝴蝶。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这些细节描写都表现出第二只猫很活泼可爱,我最喜欢它。
找五位同学发言,没有或者基本只有很少同学喜欢第三只猫
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似乎更倾向于喜欢前两只猫,文中说第一只猫很活泼,第二只猫更活泼,相比之下第一只文静些。看来两只同中有异呀!第三只猫怎么样?有没有喜欢第三只猫的?
第三只猫丑陋,学生基本沉默不语。
(三)细读课文,定焦第三只猫
1.学生细读课文,重点阅读第三只猫。
2.教师引导,将目光定格第三只猫。
师问:哪位勇士来给大家说说你对第三只猫的认识?
预设1:第三只猫长得不好看,毛色花白,很瘦,还因为钻火炉底毛被烧脱好几块。预设2:它不活泼,好像是具备天生的犹豫性似的,后来胖了,但是仍然不活泼,也不去捉老鼠。预设3:它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师追问:第三只猫的结局怎么样?
预设:它因为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被误认为是伤害了芙蓉鸟而挨了打,最后悲惨地死去。
师小结:这样一只面貌丑陋的猫,面带忧郁,有点懒惰,只是因为多看了笼里的鸟儿一眼,就遭到了灭顶之灾。你觉得______?学生集体回答:不值得,很可怜!
师:这样一只可怜的,让人不禁产生怜悯之情的猫,难道就没有一点可爱的地方吗?
预设:它长得不美丽,天生如此,这不是它的错,不能一味地责怪它;性格不活泼,它就是那个性格,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它不会去太好主人,不在主人面前装活泼,只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拘一格,很有个性。我不禁有点喜欢它了!
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给予不同的评价
(四)精读课文,品味体验情感
师:第一只猫很活泼;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第三只猫不活泼、忧郁、懒惰。它们各自有怎样的经历?“我”又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1:“我”喜欢第一只猫。文中写道:“我坐在藤椅里看三妹逗它玩,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它死了,“我”心里也感到一缕的酸辛。
师:对,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证明你的发言。
预设2:第二只猫是从舅舅家要的,后来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我更喜欢第二只猫,课文中写道,它跑到街上,我很为它担心;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它被人捉去了,我怅然地,愤恨地诅咒那个人;第二只猫丢了以后,我家好久不养猫。
预设3:第三只猫是张婶从门口捡的,后来被我误认为是伤害芙蓉鸟的凶手,挨了我的打,喊冤死去。我不喜欢它,冤枉了它,我很自责,心里感到惭愧。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师:每篇文章,都会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思想、感情。本文借我之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同学们读一读描写我的心理的语段,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读书、思考)
师:我们常说,读书应该知人论世,我们来看看郑振铎写此文的背景,也许会对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帮助。
幻灯片展示:郑振铎(1898—1958)文学家、学者,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五四运动爆发,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1月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作品有《郑振铎文集》。《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刊》第199期上。当时,“科学、自由、名著、自由、平等”等“五四”思想广泛传播,郑振铎深受其影响。
师问:谁想好了,说一说你的看法?
预设1:表达了作者喜欢猫,做错了事情用于自责的感情。
预设2:告诉读者做事情不能够光凭主观臆断妄下断语,要调查研究,否则会犯错误,后悔莫及。
教师可以穿插必要的评点。
师:总结一下。作者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和感受,是为了表达他对弱小者的同情,更流露出他追求平等、勇于自责的思想感情。
(五)联系实际,读出自我,诗意表达
作为经典名著,不同阅历、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往往能从中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汲取所需要精神营养,这也是经典名著经久不衰的原因。学习经典,探究作者本意,理解思想感情,是靠近经典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自己个性化解读,从经典中总结自己的体悟,汲取精神营养。下面请同学就文章中任意一个人、一只猫、一件事,选一个角度,深入思考,读出自我,读出属于自己的体会。
(本问较难,学生沉默、思考,可能会良久无语)
教师举例:例如第一只猫,它长得好看,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它很活泼但不顽皮,比第二只猫文静,第三只猫跟它没法比。三妹和我都很喜欢它。这只猫好像很完美,但是却过早的夭折了,令人惋惜,也谈不上完美了。由此我想,许多人都在努力追求完美,其实这个世界上也许根本就不存在完美,所以人们常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学生看书、思考、小声交流;老师巡视)
师:请想好的同学说一说,向大家分享你的个性化解读!
预设1:我从第二只猫身上得到了启示。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全家人都喜欢它,它就什么也不怕,敢于跑到街上晒太阳,结果被人捉去了。我想一个人如果各方面都好,讨人喜欢,也不能得意忘形,否则就会招来横祸。
预设2:我从第三只猫被愿望这件事上认识到,如果一个人自身的行为可疑,就容易让别人误会,从而招致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可以举个例子吗?
预设3:文章中的我和三妹都喜欢好看活泼的猫,不喜欢长得丑的猫,我觉得这种以貌取人的做法是不对的。有许多人外表丑,但心灵很美,例如《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
师小结: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再一一说了。同一篇文章,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解读,得到了自己的个性化的解读,有些观点是老师没有想到的。同学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真让老师自叹不如呀!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郑振铎笔下的《猫》,我们不仅掌握了文章内容,探究了作者的创作本义,还对文章做了个性化的解读,得到了属于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
1.刚才有的同学说了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大多数没有说。请同学们回去把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紧扣文章,有理有据,新颖独特。
2.创造性地改编“芙蓉鸟”事件。
七、板书设置
作者简介:孙东平,1988年生,四川民族学院预科部团总支书记,助教,教授《阅读与写作》,曾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等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曾在《北京文学》《牡丹》《唐山文学》上发表文学作品5篇。
4.猫教学设计 篇四
(第二课时)
(2013-2014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写出猫的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猫之间的脉脉温情。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写出猫的特点的方法,感受人猫之间的脉脉温情。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回忆课文脉络: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5课《猫》,作者是 谁?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意义段?
(二)找出中心句,相机板书关键词(古怪可爱)
二、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古怪”
(一)初释“古怪”:“古怪”是什么意思?
(二)结合课文,理解“古怪”: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会被称为“古 怪”呢,默读第1自然段,找出表现猫性格的词语。(相机板书:老实 贪玩 尽职)
(三)感受矛盾:读读这三个词语(老实、贪玩、尽职),你会有什 么疑惑?
(四)再读课文,体会猫的三种性格:
1、“老实”:
老舍举出哪些例子,来表现猫很老实?找出相关句子。
2、“贪玩”:
(1)猫贪玩吗?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任凭谁怎样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2)你现在就是老舍,你是怎样呼唤你的小猫咪的?用“任 凭„„也”造句子,体会关联词的用法。)
3、“尽职”:
(1)你家的猫尽职吗?哪位老舍先生能用例子说服我?
(2)(出示句子: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3)猜猜猫在耐心地等老鼠出来时,心里会怎么想?体会关联词的用法。
(4)在句子旁边,写出猫的想法。点明这种学习方法叫做“批注”。(5)指导朗读:猫要捉住老鼠的决心好大呀!就带着这样的感觉,替这只尽职的猫读好这个句子吧!
三、小结学习方法
先找关键词,再抓具体事例,最后品味词语。出示小黑板:
1、抓关键词;
2、找出具体事例;
3、哪能个句子、词或者是一个字,最能打动你,细细体会,作批注。
四、读第二、三段,体会“古怪”
(一)运用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学。
(二)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与第一自然段中出现的“任凭„„也”做比较,理解文意。
(2)(出示句子: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标出最能触动心灵的词语。)老舍是一位作家,写作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啊,猫怎么敢来打扰,更别说在稿纸上踩出脚印呢?
2、第三自然段:
作者举出哪些例子表现猫胆小,又举出哪些例子表现猫的勇敢?
五、归纳课文内容,点明写作方法
(一)师生接读,归纲内容
猫又„„又„„又„„,高兴时„„不高兴时„„它很„„又那 么„„可真够古怪的!
(二)填空,复习课文内容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吧,又那么(),可是听到老鼠的动静,却又那么();高兴时(),不高 兴时(),它非常(),又非常()。
(三)点明写作方法,尝试运用
“古怪”这可是带贬义的词,难道作者讨厌猫,想批评它吗?这 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方法——反语。现在这只猫就在你们面前,我们也 用反语的形式,来对猫说一句话吧!
六、自学第二段
(一)运用学习方法,自学课文,感悟小猫的可爱。
(二)集体交流。
七、指导小练笔
运用“关键词”+“具体事例”的方法,写出喜欢的一只小动物,可以适当地使用“反语”,来表达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大猫:古怪 老实、贪玩、尽职
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反语)
小猫:既胆小又勇敢
老舍喜爱猫
5.猫教学设计 篇五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体验、探究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3、品味细节描写。
教学的重点:
体验、探究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学生朗读,勾画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的故事,来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经历,让我们走进郑振铎的小说《猫》。(出示课件——猫)
2、预习检测
全文共写了几只猫?重点写的是哪一只?
二、理解
1、作品中所描述的猫,你最喜欢哪一只,为什么?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我喜欢第___只猫,因为它_______,看________________(文中具体表现这一特点的细节描写)。
大家喜欢的基本上都是前两只,不喜欢第三只,为什么呢?第三只猫是怎样一只猫呢?我们来看看。
2、阅读写第三只猫的段落,勾画相关语句,用“这是一只——的猫,你看——”的句式说话。
(可怜——来得可怜,活得可怜,去得可怜。)
3、这三只猫的结局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这句话,体会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亡失——总领全文)
——关于猫的悲剧。
三、体验
1、第三只猫为什么不招人喜欢?如果是养第一或第二只猫时芙蓉鸟被咬死了,我可能会怎么样?(各抒己见)
(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学生自拟格言:A努力完善自我!B弱小就要挨打!C努力拼搏,奋发向上。D你想得到幸福吗?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关于性格的悲剧。
2、猫的悲剧仅仅是因为性格吗?作者对这三只不同的猫的亡失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朗读指导——读出感情)。为什么“我”对于第三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难过之情?(齐读,品味难过之情,引导出“愧疚”)(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关于愧疚的文章。(只是对第三只猫感到愧疚吗?我到底爱前两只猫吗?)
四、探究
1、为什么要写一篇关于猫的小说呢?仅仅是要表达对猫的愧疚之情吗?(插入作者及作者的创作理念。)
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福建省长乐县19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
五四前后,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等思想已经传入中国,郑振铎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并身体力行。
他以一位正直作家的良心,以热烈、真挚的情感,纯朴、坦率的童心努力探讨人生的真谛。他说“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被践踏的血和泪”。
猫——小人物
——关于小人物的悲剧。
2、小人物可以逃脱自己的悲剧吗?猫逃了吗?
——关于社会的悲剧。
3、小结:这些对作品深层次的感悟,其实就是作品的主题。有许多作品,从不同角度看,对主题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所谓主题的多义性。
五、升华
6.《猫》教学设计 篇六
力求突出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人爱猫,猫亲人的美好情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二、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老舍先生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尤其是在写猫的性格时,是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猫的性格古怪鲜明生动。老舍先生对猫爱同儿女,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老舍先生是通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将猫的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人爱猫、猫亲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课文中采用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按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把文章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第二部分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时,也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前后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组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提出了用比较的方法来阅读。本课课后就以“阅读链接”的形式推荐了周而复和夏D尊写猫的片断,意在引导学生与老舍先生的《猫》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三、学情分析:
本文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言浅显易懂,优美朴实。对已经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情况下,自主分析、研究、感受。
四、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通过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六、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大猫的性格,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七、重点难点:重点: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可爱
难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乡镇意见
个人意见
第1课时
一、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板书:猫
2、介绍老舍。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板书: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他除了写作,生平还有两大最突出的爱好,一是养猫,二是养花。《养花》我们也会在六年级的时候学到。让我们先在《猫》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去体会他的情感世界。
二、自学课文。
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记号。(有读不通的多读几遍)(学生初读)
出示词语:尽职抓痒稿纸咕噜闭息凝神遭殃彼此任凭逐渐无忧无虑性格古怪粗细各异
温柔可亲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检查词语:正音,
(1)请一个同学能把它们读一遍,
(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读不通的多读几遍
(3)齐读词语。
(4)请你找出你觉得最难写或最容易写错的两个词语,在课堂练习纸上抄写两遍。同桌交换检查、修改
(5)讲解多音字:的、了、闷、和、折
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
生:(大猫和小猫),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写大猫的作为一段,把后面写小猫的作为一段。小朋友每一小组一个自然段,再读一遍。找一找你找到了(怎样)的猫。抓住重点词语。
生:老实、贪玩、尽职、勇猛、胆小、可爱
三、讲读课文。
1、结合放幻灯,以及平日观察,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每叙述一个形象,要求概括一下自己对猫的印象。
△(放幻灯①:猫在睡觉)学生叙述:猫很老实。(释:无忧无虑)板书:老实
△(放幻灯②:猫出去玩)学生叙述:猫很贪玩。板书:贪玩
△(放幻灯③:猫等老鼠)学生叙述:猫很尽职。(释:尽职)板书:尽职
(突出:“非……不可……”)
2、点拨: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
(“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可是……”)
3、比较读
这两种句式语气有什么不同?
①说它老实吧
②它很老实
①说它贪玩吧
②它很贪玩
比较读
再比较比较,体会体会
“说它老实吧”“说它贪玩吧”,我们体会体会,这种语气给你什么感觉?(并不完全这样)
4、根据板书指点: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可是)尽职
指点:说它老实,它是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是贪玩的,可是,它又尽职的。所以课文开头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些就是猫的古怪的表现之一。
启发: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5、指导朗读。现在我们看,谁能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6、继续读,在第2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准备自己讲解。
(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
这一小节请小朋友自己读读、想想、讲讲。例如层次怎么分,详略怎么样运用的什么表现手法,用词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作用都可以讲。
要点: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温柔可亲)
(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板书一声不响)
(3)写高兴,着重写了猫的不同叫声。突出有关词语:
长短不同丰富多腔变化多端粗细各异
(4)猫并无高兴与不高兴之分,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感情。
7、指名读第二节,要把你们刚才讲的冒号、层次、感情,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8、现在我们来看整个的第一段,写大猫的性格,分了哪几层来写。(三层:各是3个自然段)
9、回顾板书
第3自然段进一步写出猫的性格。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下吗?(板书:怕、勇猛)
10、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虽……但更多的是……”
11、现在我们来看整个的第一段,写大猫的性格,分了哪几层来写。就前一课出现的板书指点。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响
怕勇猛
这些方面,课文中哪些写得详细(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根据学生回答,在上面这些词上用彩色粉笔做上着重号。)
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响、胆小要详细呢?(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作者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二方面事实上猫的优点是主要的,不然的话,怎么会许多人家养猫,作者又怎么会爱猫呢?)
12、根据板书和有关词语回顾复述1、2、3自然段。(略)
师: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愿同学们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九、板书设计:
猫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响
7.中国象棋的编程设计 篇七
关键词:中国象棋,编程设计,人工智能,开放数据库,知识库
象棋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棋类游戏之一,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有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大概有十亿人在玩。象棋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其在南宋时就开始流行[1]。象棋的最早记录以及写着其游戏理论的书都来自于那个时代。
象棋有两个玩家,零记录便是全部的信息。象棋专业的知识在800年前就开始发展。如今,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优秀的人类棋手。然而现在最好的象棋程序已经和这些人类棋手不相上下,尽管象棋十分的复杂。
1 中国象棋算法的设计
1.1 棋子位置关系
位置的评价是中国象棋最需要智力的地方。一些特殊的棋盘位置很难确定搜索树在什么时间要扩大到15步或20步移动。例如,一方有三个“兵”击败对方有两个“士”和两个“象”。派出三个“兵”越过“河”可能需要30步或40步,但如果所有棋子可以进行交换来产生这种情况,那么胜利肯定是确定的。这种嵌入的方法可减少所需增加的搜索深度,但它肯定需要增加时间来计算每个评价函数。在中国象棋中位置的评价有以下三个要素:(1)棋子能力的发挥;(2)重要的位置;(3)根据状态动态调整的能力。
以下将讨论这些要素的细节。
1.1.1 棋子能力的发挥
计算棋子的威胁力最简单的方法是衡量目前棋子在棋盘上的位置。每个棋子有着不同的攻击力和防御力,这些都是不同的。“将”是最重要的棋子,它的价值比所有的棋子加起来都大。“车”的重要性等同于一个“炮”加上一个“马”。“马”的重要性等同于两个“象”。基于这些启发式规则,给棋子了以下的价值(见表1)。
1.1.2 位置的重要性
除了棋子的重要性,每个棋子的位置也相当的重要。对方的“宫”是威胁对方“将”的最好的地方。因为每个棋子有着不同的移动方式,大多数程序会配备着一个表,这个表储藏着每个棋子最有可能的重要位置。“车”,“马”的位置的重要性的表在下列图中(1-2图)被给。
1.1.3 动态调整根据状态
动态调整使用了模拟识别技术去动态地调整目前棋子的价值和位置能量表。在图3中,“炮”的位置有c0、C1、c2、e0、E1和E2,可能间接地威胁敌人的“将”或“马”,这些位置将会被优化调整。当敌人移动“将”或“马”时,这些位置必须重新进行调整。
1.2 搜索技术
因为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都有着相同的复杂性,因此搜索方法也同样的适用二者。基本上,一个中国象棋程序会建造一个最小的游戏树,即α-β搜索。在基于变化的搜索结构(PVS)的搜索过程中,使用以下的几种方法会减少计算的时间并且增加搜索的准确性。
1.2.1 静态搜索
静态搜索会探索所有的攻击,并且检查当前的位置,静态位置的终止条件为寻找那些不受攻击的或者受攻击程度最轻的位置。
1.2.2 永久情况的处理
永久的状态不得不在搜索的过程中定义,其受一个频繁发生的动作影响。如果一个程序仅被评估在第一级,它将会导致一个重复尝试的错误棋盘状态。
1.2.3 提前的计算和存储结果
当对手正在思考时,程序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个时间去预测对手的移动并且储存结果。如果预测是准确的,取得的结果会被进一步的计算。
1.2.4 移动命令
包括杀手启发式,历史启发式(谢弗,1983年)以及内部迭代深化。
2 结束语
相比其他如跳棋,黑白棋,围棋等棋类来说,中国象棋更类似于西方的国际象棋。正因为如此,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中国象棋从许多国际象棋的编程技术中受益。在开始阶段,中国象棋程序目前使用一个开放的数据库来支持计算。一个开放的数据库能根据来自互联网的中国象棋的比赛以及比赛的结果得到极大扩展。根据人类与计算机的比赛结果,依靠一个合适的数据库所得到的最好的象棋程序的水平相当于6段的棋手。目前中国象棋程序的实现需要依赖结局数据库和检索系统,自分析能力不是很强,相信随着硬件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象棋程序会克服这些困难,取得更高的独立性及自适应性。
参考文献
[1]Lai F P.Chinese Chess History[EB/OJ].http://chess.cc.ntu.edu.tw/.
[2]Wu R,Beal D F(2001c).Fast,memory-efficient retrograde algorithms[J].ICGA Journal,24(3):147-159.
[3]Yen S.J.,Chen J.C.,Hsu S.C.(2004).Chinese Chess Informa-tion.[EB/OJ]ICGA Games Information homepage.http://www.cs.unimaas.nl/icga/games/chinesechess.
8.《可编程控制器》教学刍议 篇八
本文阐述了在《可编程控制器》教学中如何由浅入深的引入应用技术来充实教学内容,以及如何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 教学探讨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正在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继电器控制的生产设备,因其控制装置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改变生产程序不方便等缺点已难以满足多元化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正是以其控制能力强、改变生产方式灵活、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在自动控制领域突显较大的优势,从而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学,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在专业教学中充实《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课题,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名教师,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体会,以供大家分享。
一、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职业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上势必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基本功要扎实,理论水平要高,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我院也不类外,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例如:我院在完成了电力拖动单元的教学内容之后,及时安排了《可编程控制器》这门课程;从而使继电器控制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得到延伸,但由于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是将全部基本指令学习完后,再安排指令的基本应用,最后再进行基本操作的学习。这样一来,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脱节,很容易让学生顾此失彼,为此,我院在PLC教学中采用了课题式单元教学。每个教学单元由相同类型指令的应用组合而成,全部教学内容分成五个教学单元。五个单元主题分别是PLC结构与原理、时序控制、计数控制、步进控制、功能指令等综合应用。每个课题以一个实例为主线,其内容包括:应用实例的生产要求,生产条件, PLC控制线路,基本指令,调试等。(1)如:第二个单元安排有电机的点动控制、电动机的连续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电机的手动Y-Δ控制等时序控制内容。第四个单元则从机械手,电镀生产线,货物的存取、运输、检测等实例讲解步进控制内容。每个实例课题力求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如果这样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相信一定会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
二、 教学相长,重在实践
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PLC的教学也不例外。例如数控维修专业的学生在车床控制电路的学习中,如何让学生领会控制原理,提高独立安装、维修操作的水平是本专业实习教学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教师只强调多学多练,这固然重要。然而电器电路的安装及维修,不是单纯强调多练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为控制电路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控制对象有不同的控制电路与方法,故接线方式方法也就有所不同;造成的故障现象也是千变万化。因此,只有利用控制原理去分析其原因,确定、缩小故障可能出现的范围,才能迅捷地查找出故障点。如果不用电工理论去深刻领会控制原理,只凭多做多练是难以安装出高质量的电路控制板的,更谈不上电路维修了。所以没有一定的电工控制理论基础是学不好数控维修的,机床控制电路不外乎是基本逻辑控制电路。为此,只有让学生先掌握逻辑代数中的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非,然后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简单机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技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将来进入更复杂设备的维修奠定了基础。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求学生不考虑配线工艺,根据电气控制原理图在电器安装板上用软导线和实际器件装接。完成后在不通电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自查和互查,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所学电路、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最后老师检查无误后通电试车。由于没有配线工艺的要求,学生可以集中精力掌握和熟悉控制电路,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使学生学到的控制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得到运用和验证。然后在学生已经掌握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注重安装工艺技能的训练,包括元器件在安装板上的位置和布线要求、尽量做到维修方便、美观合理。通过实践,这样的安排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机床配电这一部分的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教学体会
《可编程控制器》虽然型号、系列、厂家多种多样,但是它们都是采用逻辑指令、梯形图的编程方式。可以通过对某一品牌《可编程控制器》编程的学习,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三菱的定时器一般采用通电延时型,而西门子的定时器则分为S_PULSE(脉冲定时器)、S_PEXT(扩展脉冲定时器)、S_ODT(接通延时定时器)、S_ODTS(保持型接通延时定时器)、S_OFFDT(断电延时定时器)等五种;另外西门子的指令一般采用逻辑控制,如能掌握数字电路中的逻辑电路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西门子的相关指令,总而言之,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才是学好知识的最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院采用的是三菱FX2N与西门子SIEMENS S5-101U两种型号的可编程控制器。其中三菱PLC一共有40个实验平台,SIEMENS一共有20个实验平台,这些实验平台全部是我院系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行开发与研制,采用计算机编程,单片机选择程序控制,集成接线,模块选择。不仅提高了实验效果,增强了强电部分的实验安全,而且还节约了大约45%的实验平台经费。在教学上我们一般先让学生掌握三菱PLC,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自行在业余时间走进实验室在实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对SIEMENS 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成长。
通过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是一门理论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而它又与电气控制电路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只要我们从教学实践出发,抓好专业教学的基础训练,以市场导向为立足点,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就一定能确保教学质量,并在教学中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编程猫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乐高机器人编程教学08-05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0-16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车编程课程教学总结03-10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10-04
数控编程毕业设计11-11
可视化编程课程设计04-09
网页设计与编程实训(课程设计)报告06-18
游戏编程常用07-04
编程实习心得11-23
自动编程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