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

2024-06-25

历史研究(精选11篇)

1.历史研究 篇一

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无疑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史学研究的方式从历史学科、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原则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思维。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必要性原则模式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无疑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并在最后设计了22个研究性课题。为了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同步,并检测教改效果,近几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原则,注重“双纲”(教学大纲和考纲),又不拘泥于“双纲”,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表明高考在命题指导思想上,已逐渐从传统的“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在主观题的设计上,注重研究性、开放性试题,其特征是结论和观点没有定论,无论如何解答,结论和观点都不违背历史真实性与规律性。评卷标准也对标准答案作了较大的松动,只要言之有理,有理有据,就可以得高分,得满分。目的旨在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独特见解,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思维。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深化,最新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及历史教材的逐步推广实施,极大推动了历史教学的改革,并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观念的产物,均基于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理念,力求在保证“基础性学习”基准上,进一步培育其“创造性学习”,强化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促进综合能力的积累和个性的良性养成。高中学生做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一项基本能力要求,这在今后的高考中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史学研究的方式从历史学科、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获取史料和整理史料的方法和能力,研究史料的立场、观点及其方法和能力,表达研究成果的方式和能力。我们依据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制定了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和教学模式。我们认为在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体现以下的原则

1实施研究性学习须体现的原则

1.1要体现创造性教育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首先应符合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规律。中小学生主要是以学习基础的知识为主,创造的表现主要是创造性地学习;而高中生,是中小学生心智、思想都比较成熟的阶段。对他

用心爱心专心

们提出类似科研的方式去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引导他们的创新精神朝更科学、更理性、更有实践意义方向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如何能提出有创建性的问题,注重其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注重培养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应明确,高中的学习还是以打基础为主,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的必修课,但并不是高中学习的全部,教师如能把研究性学习与基础知识教学很好地结合互为补充,使其相得益彰,则更能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1.2要体现过程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研究性学习只是一种学习的基本手段,尽管研究性学习也看结果,也追求研究成果,但它更看重过程,更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思维方式以及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综合,相对于能否出研究成果,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多少则不宜有太具体的目标。历史研究性学习是通过让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来解决特定的历史问题,并从这一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获得一些结论,可能是幼稚、可笑的,甚至是不太正确的,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尤其是通过课题的设计、资料的搜集研究、思考总结等活动,掌握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方法和能力。即所谓从“研”中学,从“做”中学,可见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结果恰恰就是过程的本身。

1.3要体现开放性原则

不仅仅理解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收获上的开放、扩大,还应包括营造适于创造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实施的开放性环境。从学习目标上看,除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外,还由于各个学生的研究专题、个人兴趣、能力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指向性和多层性。从学习内容上看,学生的研究专题和材料来自于不同的渠道,有课堂的和校外的,有图书馆的和互联网上的,也有来自于社会调查的,等等。从学习方式上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有独立的个体活动,也有合作的小组活动,还有多种形式的集体交流活动。从学习结果上看,学生的体验和收获各不相同,研究结论也无预定的标准答案,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1.4要体现主体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真正把学生置身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由于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自由学习提倡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和确定课题,采用个人或分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过程及内容、方式、结果,都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努力,在自由选题、自主探索、自由创造的原则下,学生不必拘泥于教材或传统观点,并把研究内容引向关注现实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得到充分的发挥。

2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原则,为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课堂类和课题类搞研究的模式。

2.1课堂类

是指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是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之一。目前班级授课制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课也承认了它的主导地位,因此利用课堂教学渗透专题研讨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渠道之一。课堂是学生常规学习的主要空间,只有将研究性学习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研究性学习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如:在课堂举办“历史小论坛”、“演历史剧本”、“历史小论文写作”等活动,让学生上台当老师,上台演讲,交流研究心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类研究性学习有两个的特征,一是教师是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整理出相应的历史问题、专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分析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则要求学生评价统一文字对中华民族形成的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对你和周围现实生活的影响)。也可以在习题训练中尝试研究性学习。近几年来,研究性学习方式正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和方向渗透到各学科的高考试题中,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如1999年对洋务运动的评价、2003年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习题训练中,适时进行开放的研究性学习,无疑是给了学生一个观望自己、总结自己的机会,无论对何种层次的学生,其积极意义都是十分明显的。教师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以自我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又要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在探索研究过程中,适时进行师生双边活动,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诱发思维碰撞,监控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参与学生的活动,共同探讨、提高。二是在这一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因为开放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往往会产生出相关的“奇谈怪论”、“神思仙想”。这些问题未在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研究之列,对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全班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文革”这一课时,学生对“大跃进”、“文革”对中国社会的破坏认识较偏激,甚至怀疑它们使新中国建国初三十多年成就变得一无是处。对之教师并没有作太多的理论分辨,而是让学生查找建国三十多年经济发展的状况,就学生所持的几个关键论据作了数字上的质疑,让学生理解实据说明问题的重要性。又有学生提出:没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入侵,中国能否自然地渡过到资本主义?历史事实是确定的,但敢质疑、假设才能更好了解历史真相,在这一问题中,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列出一系列问题,古代中国有没有对外殖民的可能;殖民主义的过去和现在,今天的中国是否会对外殖民侵略或重新被殖民侵略的可能性。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2课题类

是指以历史学科领域内的某些特定问题作为专题,在开放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类研究性学习一般可归结为:确定课题、实施研究、交流总结三大步骤。课题内容,可以来源于教材内;也可以来源于相应的教材外部;还可以来源于非历史学科领域,因为历史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强,在研究某些历史课题时,往往要涉及其他学科。选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地方资源拟定;学生也可以结合时事拟定课题。研究方法大

致有:文献研究式、调查研究式、比较研究式等。研究成果表达形式可分为:历史小论文、专题调查报告、专题历史资料汇编等。在课题研究前,先采用集会讲座、兴趣小组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史学研究的一般方式方法,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之门。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课题。由学生自愿组成若干个课题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和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内容。利用每周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和节假日时间,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寻、实地考察、动手实践,寻找知情人土,访查先驱足迹,搜集、整理、研究史料。将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方式相互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的精神。最后,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如:《对龙泉窑青瓷的研究》一课题时,学生以文献调查为基础,拟定研究方案,通过参观博物馆,去大窑等古遗址的实地考察,了解青瓷发展各个时期的特点,又动手做青瓷制品。不仅使学生获得真切、生动的资料,而且在资料的整理中学生们也能够体会到历史研究的过程(此课题获省中学生历史研究性课题二等奖)。通过课题类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地开辟了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通过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深化了学科知识,也学习了其他学科知识,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有利于达到研究性学习目标。如: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资源》、《畲族民俗风情》等课题,就涉及地理、生物、人文知识等相关学科的一个综合性课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培养学生关心时事,以时政热点为研究课题:西部大开发、台湾问题、中美关系、中东和平等。引导学生注意与现实的结合,加强应用性研究,密切联系实际,把课堂向社会和自然界开放,活学活用,确保课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由课堂类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入门;再由课题类加强学生的兴趣,形成一定的能力;最后又渗透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之中,实现研究性学习目标。全面实现研究性学习难度很大,但只要决心长期尝试,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研究性学习目标。

3对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思考

目前许多学校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认识,认为研究性学习花费时间和精力会影响高考,笔者认为只要处理得当,不仅不会妨碍反而能有利于备考复习。但在活动中须注意,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责任在于明确探究的任务,指导学习的方法,将“反思”引向深刻,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历史现象引导到历史思考,从而达到“以史为鉴,明理启智”的目的。第二,历史学习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应该寻找适合的切入点,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

诚然,历史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通过师生刻苦勤奋的努力以及合适的内容、方法、习惯的点拨诱导,积极探求“研究性习”活动,那么历史教学将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①《专家解读研究性学习》2003年

②《教育研究札记》耿申

③《浅谈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中指导策略》严乃超

④《历史教学》2003年10期

2.历史研究 篇二

关键词:历史,小论文,素养,环节,评价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把历史小论文纳入历史习作范畴,并且把历史小论文作为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评价方式。如何能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和历史素养呢?基于历史学科特色,从探究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功能、准确把握写作环节、建立论文有效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立足能力培养,探究写作功能

(1)聚焦展现学生历史素养的功能。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品质和经验的综合。历史素养就是历史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基本方法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也包含文史常识、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等。小论文题往往渗透某种史观,紧扣教材重难点,关注社会热点与焦点,充分挖掘学科素养,拓展学科教育与鉴今功能,具有科学性与导向性。例如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第23题在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道历史论证题中,既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又体现了学科教育与鉴今功能,这正是历史学科的价值体现。

(2)展现学生知识学习深度的功能。材料论文题既是对考生的思维与心理水平和记忆水平的考量,也是对考生建构知识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材料论文题考查知识学习的深度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选材内容丰富、来源广泛,涉及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世界近现代的相关史料和历史评价资料;其次是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用来理解并说明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第三是围绕所给史料确定中心论题,然后展开论证。写作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确定的主题,充分利用材料,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论证。

(3)深化历史认知过程的考查功能。历史小论文的考查要求考生有层次地对所给史料进行理解从而获取有效信息,提炼出史料中所隐含的中心主题,运用判断、比较、鉴别、说明等史学方法做出系统完整的论证。这种考查知识认知过程的再现,突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为了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认知过程,论文一般以某一线索或主题为线轴,提供相应的背景材料,给出相关的论题,并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论证,从而得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见解。比如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第22题,要求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等几个角度进行论证,并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教育,进行知识再创新。

二、立足学科特色,抓好写作环节

高中历史小论文主要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论点、论据、论证和结论,总体要做到论点明确、论证符合逻辑、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论据准确充分。

(1)画龙点睛抓论点。提炼论点,是历史小论文写作的关键一步,如果观点提炼不正确,将会影响小论文的整体质量。用材料提出问题,用小论文的形式回答,是目前检测学生历史小论文写作的主要模式。因此,在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问题看清楚材料的观点。如何提炼观点呢?这要求学生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抓关键句,明确观点。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

(2)知识能力抓证据。一是注重历史主干知识的整体性。历史小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潜能、历史素养和历史主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夯实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用历史线索把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二是注重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培养。高考历史材料论文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合理使用材料的能力,有效整合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进行合理论证、评价和创作的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学科思维能力的体现。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教材知识和史学观念、基本方法进行整合,然后分析、说明某种历史观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突破求证思维的框架。

三、立足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评价

公正合理的评价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有效性,才能使教学更加完善。历史小论文写作在评价方面主要依赖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层互动,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试卷测验,不能只注重结果评价,更应该关注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评价,使学习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从而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在学生进行历史小论文题习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小论文的评价依据和评分标准,这对学生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帮助。立足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评价至关重要。

四、结束语

总之,在历史小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以及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历史小论文写作是高中历史新课改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改变传统学习历史方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指导,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还能增强学生写作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建明.高考历史试卷中史论评述试题的解题技巧[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3.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运用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历史材料 策略

从目前的教学形势来看,高中生肩负着高考的压力,各种学科的学习常常让学生感到劳累,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将学习精力放在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上而忽视历史学科,他们认为历史学科无非就是死记硬背。但高中历史是以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为首要,在基础知识上再施加具有思考性的问题,简单的说,高中历史课程相当于初中历史知识层面上的升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学习方式就需要在课堂中引入历史资料,吸引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历史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将结合实际教案分析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并对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进行探讨。

一、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的史学家曾经对历史学提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1]表明历史学的研究离不开历史材料,只有合理的历史材料才能使枯燥的历史学变得鲜活。在《普通高中歷史课程标准》一书中对此也意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历史的阅读能力以及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简单的说,一切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思维都离不开历史材料。同时,运用历史材料的历史教学课程对新课改后的高考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帮助。倘若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注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在参加考试时对问题的分析则永远存在疏漏,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材料对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界来说都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二、历史材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虽然在历史学中占有的份量较少,但面对众多的历史材料时,教师在历史课程中历史材料的引用对历史教学具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合理利用各种版本材料弥补教材的不足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历史材料的引入需要按照课程标准为原则。目前各版本的历史教材虽然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的原则进行编写的,但各个版本教材上的历史资料也各有优劣。比如,人教版的教材虽然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但由于与课程无关紧要的历史信息较多,且部分重要概念性的材料不够准备,如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第五章节第三单元“蒸汽的力量”一课中对工业革命的概述并没有提到工业革命的本质。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一段知识的时候便可根据课文标题对课本中的资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对解释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说明。此外,在新版本的教材上,我们能够发现有很多课本资料在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说明时使用到的历史材料较少,解析也不够清晰,但在老版的教材中对这些知识点的说明往往更准确更加具有说服力。由此可见,教师在对课本中解释不足的知识点可以合理的利用各种版本的教材材料进行科学全面的补充说明,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能够掌握得更加全面,了解得更透彻。

(二)利用历史材料在上课前留下悬念增强历史的吸引力

由于学生普遍都有着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历史材料在课堂上的引入。教师在开始讲课时首先引入历史故事,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接着将这个故事留下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对历史事迹的探究性,从而增强历史课程的吸引力。

例如,教师即将对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三课《辛亥革命》一课进行讲解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历史材料,如当时中国在签订辛丑条约时的照片以及签订条约文本的内容,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向学生讲解这份《辛丑条约》标志着“当时的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无能导致的”这一历史事件,接着教师以这份条约的内容向学生抛出问题:“那么就以这一份条约材料就能够证明当时的中国社会的形势吗?”对此问题,学生在不了解实际历史的情况下就会对这种历史悬念产生疑惑。这时,教师便可将学生带入课本材料中,利用课文中关于《辛丑条约》前因后果的讲解材料,促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这种引用历史材料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探究性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一开始就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的传统型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驱散了学生昏昏欲睡的学习心态。

(三)在历史课堂中贯穿历史材料活跃课程气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合理的穿插历史资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缓解学生在长期的课本知识讲解中逐渐下降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中倘若不注重对历史材料在课本知识讲解中的合理利用,不仅不能及时拉回学生跑偏的思维,还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够准确。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材料中赋有具体化、真实化的资源,如播放《清明上河图》的图像,结合高一历史《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城市经济》一课中课本知识进行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印象,对学习困难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再例如在讲解唐宋和明清历史知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在讲解各个朝代的历史发展形成时引入该朝代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采用课外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

历史材料如同浩瀚的宇宙,而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坚信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助手,正如中国现代教育实践家魏书生曾是这样评价教师这一职位的,他说:“坚信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同时你也是每一位学生的助手。”[2]在当下信息时代的发展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科技让学生去搜集各种历史资料,将其整理成课程报告的形式,然后在课堂上将之前分好的小组以小组单位的形式分别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和说明,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对历史资料的记忆性和熟练的掌握,促使学生得到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

诸如此类的历史课外活动还有很多的形式,而教师在举行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并且能使学生付之行动的历史研究活动时必须对历史材料的范围进行合理恰当的挑选,避免学生在收集材料时出现错误的方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水平。在引入历史资料的课堂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为出发点,以教学效果为目标,为课堂教学安排合理的历史资料,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参考文献】

[1] 符颖.浅析历史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6):131.

4.汉语方言研究历史简述 篇四

姓名:陈明江

班级:汉语言文学(1)班

学号:201411582013 《变形记》是西方现代主义奠基者之一的卡夫卡享誉世界的寓言式的名著。他讲述了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最后在家人的厌恶和遗弃下,悲惨地离开人世的故事。

卡夫卡的寓言式作品却通过诡奇的想象,违反理性的思维,不可捉摸的象征,非逻辑的描述有了丰富的神秘的内涵,有了多义性和接受上的多样性甚至是歧义性。本文将就《变形记》的两个主题:人丧失自我的异化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进行一些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异化的表述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因此可以理解为,人在某些外界条件(如金钱)的影响和力量的压迫下,自我的丧失。

格里高尔的职业是旅行推销员,工作繁重而劳累。他这样抱怨自己的工作;“我怎么单单挑上这么一个累人的差使呢!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个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总是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老板总是盛气凌人,居高临下地坐在桌子上对职员发号施令。他想“跑到老板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那个家伙准会从写字桌后面直蹦起来。”但为了替父亲还钱老板的债务,他不得不像机器一样不停运转,像奴隶一样被人驱使。但勤恳用心和四处奔波,受尽的却是冷眼和欺压。不仅得不到到公司的信任,还被怀疑贪污现款。可悲的是,在变成大甲虫之后,仍然想着赶火车去上班,想着家人在他失去工作后生计将成问题。等秘书主任来到家里之后,为了不丢掉饭碗,甚至忘了自己已经是一只甲虫,还要艰难地下床,费力地拧动钥匙打开房门。然 后对受到惊吓的秘书主任进行安慰并向其求情,还要去追赶被吓跑的秘书主任。

格里高尔即使在家里,也有锁住所有门的习惯,这其实是其内心孤独的表现之一。变形之后的格里高尔,一听到动静、一见到人,就躲在沙发底下,可以解释为是他怕吓到家人,但又何尝不是其孤独感、恐惧感和自我封闭的延续?格里高尔讨厌自己的工作,但这份工作又是 ①②①

③④ 卡夫卡著,高中甫选编,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

卡夫卡《变形记〈译者叙〉》,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9页。③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88页。④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88页。其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更何况有父亲的债务。可以说赚钱是他生活下去的理由,这也是人们普遍的生存状况。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物质,甚至被物所役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变成了正如马克思所言的“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格里高尔也许有着自己的理想,想拥有一份甜蜜的爱情。他曾经想起过一个乡村客栈里的侍女,一个爱过的女帽店里的出纳。为了不丢掉工作,为了还债养家,其内心受到了极度的压抑,已经毫无个性,毫无自主性,自由和爱情更是奢望。变性只不过是人异化的象征性表达。格里高尔的异化,也是现代人为物驱使的反映。

卡夫卡在写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之后,着重写了其遭遇并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变形初始还有语言能力,虽然声音发生了很大变化,还可以用语言表达,但后来完全丧失了语言能力,然而依旧保持了人类的心灵。变成甲虫,便属于异类,意味着与人的世界的隔绝。秘书主任看到格里高尔的样子,吓得大叫,慢慢后退,而后仓皇逃走。外人的反应尚可理解,那家人对格里高尔的无情,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

母亲见到格里高尔吓得昏倒于地,是本能反应。后来格里高尔的生命受到父亲的威胁时,将父亲抱住,救了格里高尔一命。但是最后妹妹提出要抛弃格里高尔时,也并未反对。父亲由于破产而债台高筑,自己无力偿还,只依靠儿子劳碌赚来的钱来还债,但在家里却是最有权力的。他初次见到格里高尔的“虫相”时,“紧握拳头,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仿佛要把格里高尔打回到房间里去。”格里高尔追秘书主任时,他拿着拐杖随时准备一击。当格里高尔要返回房间,身子被门夹住时,使劲推了一把。到得后来,更是怒不可遏的把苹果砸进了格里高尔的背,造成了致命的伤害。妹妹是卡夫卡着墨最多的。妹妹对哥哥开始还是有感情的,承担着照顾哥哥的任务,包括送食物、打扫房间。看到送来的食物并没有吃掉,又为哥哥换了食物。但其内心还是多少隐藏着不安,“她一进房间就冲到窗前„„用手匆匆推开窗子,甚至在严寒中也要党风站着做深呼吸。”以后妹妹也厌恶和冷落了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哥哥。妹妹喜欢音乐,喜欢拉小提琴。一天晚上她在拉着小提琴。而房客们却在窃窃私语,不耐烦地听着,不断从嘴里和鼻子里冒着烟。格里高尔被亲生吸引,觉得只有自己能欣赏妹妹的琴声,便不由自主地爬出了房间,不过是想亲近妹妹。妹妹看到了他,却把琴往母亲怀里一塞,冲进了房客的房间。因为她觉得格里高尔的出现影响了他的心情。直至最后说出把怪物弄走的话,并且还进一步劝告父母说:“你们一定要抛开这个念头,认为这就是格里高尔。我们好久以来都这样相信,这就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如果这就是格里高尔,他就会自动地走开。”相比之下,被家人认为是“异类”的格里高尔,内心依然充满人类美好的感情。为父母的身体担心,为家里的生活担心,还一直想着供妹妹上音乐学院的事。为了维持家庭的 ⑤⑥

⑥⑦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98页。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09页。⑦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27页。生活,长年累月的奔波付出,受尽辛酸和欺压,灾难来临时换来的却是厌恶和抛弃。格里高尔离开了人世,其家人无动于衷,感到的只不过是如释重负。

于此可见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之冷漠。卡夫卡曾经说过:“人际关系是祈祷关系,与自己的关系是进去关系;从祈祷中汲取进去的力量。”当格里高尔不能够从朋友那里获得进去的力量、生存的勇气时,死也就成为必然的终结。格里高尔在变形之前,其家庭不乏温馨和谐,但伴随着他的变形,温情的面纱便被无情地揭下。格里高尔是家庭的支柱,是他辛苦挣钱维持着家庭的局面,挣钱靠的是工作能力。变成了大甲虫,便意味着工作能力的丧失,也就没有了维持家庭局面的钱。当家人对格里高尔恢复成人的希望一天天落空,他也就越来越成为家庭的负担和累赘,将之抛弃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对卡夫卡的生平、家庭环境、生活时代等有一定的认识,将有助于对其所表现主题的了解。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父亲是犹太商人。1901年卡夫卡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语文学,后在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1908年起任职于一家半官方的工伤保险公司;1917年患肺病,1924年病逝。卡夫卡主要的生活和创作时代在一战前后。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但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在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面临严重的精神和信仰危机。特别是在工伤保险公司任职期间,卡夫卡接触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工人,认识到他们只是富人驱使和压榨的对象,下层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时期奥匈帝国也即将崩溃,政治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而卡夫卡的身份又复杂:他是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人;作为资产者的儿子,却不属于资产阶级,但又不是劳动者;作为捷克人,又是奥匈帝国的臣民。在家庭方面,卡夫卡的父亲专制而粗暴。“他脾气暴躁、专横。具有一切暴君所具有的那种神秘莫测的特性。他坐在他的暴君椅里主宰着世界:妻子、儿子、女儿、商号和商号里的职工(他称自己是职工们‘付薪的敌人’)。”卡夫卡感到压抑却没有勇气反抗。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目睹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认识到下层人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加之其自身性格、身份、家庭等方面的原因,感到的只是绝望、孤独、恐惧。《变形记》等作品正是卡夫卡这些情感的流露和宣泄,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别具一格的揭露。

5.中国历史研究法 篇五

从梁启超先生的实例中,可以看出这种归纳法对于研究某一专门知识确实有极大地帮助。要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将脑筋操练纯熟”,即有敏锐的感觉,特别的观察,二是要耐烦,即“从事于彻底精密的研究”,“非求得其真相不止”。

另外,这种归纳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得到一些非常重要的“消极性质的史料”。一个朝代明确的有某种现象,即是积极的史料;而一个时代没有某种现象,则是消极的史料。梁启超先生在阅读《战国策》、《孟子》时,多次见到“黄金若干”这样的文字,通过这,我们便可以知道在那个时代,金属已经作为货币流通。但他又发现子书中关于财货的字都是贝字旁而不是金字旁,《诗经》中也是这样,殷墟中所发现的古物中亦有贝币而无金币,再研究《左传》、《国语》、《论语》时,同样没有使用金属的痕迹,通过这样的归类对比整理,梁启超先生得出“春秋以前金属货币未通用”的结论。

并且这种归类法还能得到一些“渴欲得之史料而事实上殆不复能得者”,当今所遗留下来的史料,虽没有全绝,但也有多少之分,搜集起来也有难易之分。梁启超先生指出:“此类史料若仅列举其一条两条,则可谓绝无意义,绝无价值,其价值之发生,全赖博搜而比之观耳。”梁启超先生研究某时代中国人口有多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研究一切史迹的重要基础,但是各史《食货志》及《文献通考》等书虽有记载,但所记断断续续,不甚可信。此问题很重要却又难得答案,使用归纳法就有一条较好走的路子。梁启超先生将各史《本纪》及《食货志》所记数字作为假定,又查阅各《地理志》中所分记各地方户口之数,还有方志专书之中所记,又将各正史、各杂史、笔记中无论文牍及谈话,只要有涉及人口数目的,都一一抄录下来,据此为基本,以与他时代,他地方求相当的比例。

6.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篇六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研究教学活动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以有效实现教学的价值,使学生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能够用现代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使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变为积极构建知识体系,发展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效实现新课改的三维价值目标。

1.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有效教学是在学生“想学”“愿学”的基础上开展的。被迫的学习,效果的提升是不可能的。教师要能够通过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内在需求,这样学生的学习意志和学习的愿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有着很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教师可以巧设学生注意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研究表面,注意的保持是有时间限度的,如果超出这个限度,注意的质量就会下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必然会下降不少。因此,在面对枯燥的历史教学教材内容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刺激,要能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重新学习内容。比如,在学习“红军长征”内容时,教师可以以遵义会议的召开为界限,让学生“参加”会议后“休息三分钟”,然后再“整装待发开始新的长征”。这样,在学生放松之后,就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兴奋点,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下半节课的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创新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优劣对课堂效果影响很大,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就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不断用新颖的教学形式武装自己的课堂。教师要明白,即使是再好的教学形式,如果每节课都应用相同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影响学习效果的提升。比如,在教学《百家争鸣》内容时,传统课堂是教师讲解有关内容,学生理解识记。其实对这一课学习而言,识记是很重要的。但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的积极性是不强的。如果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效果将不一般。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百家争鸣时期某一家学派的观点,就现实生活中“乱丢垃圾”这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组之间不断讨论、积极发言,可以有效理解各家观点,并能够进行现实应用。这样,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⒊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要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在互动教学中,促进教学相长。如果在教学中只有“教”而没有“学”,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必定不能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有效教学需要学生进行“学”,更需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有效互动,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讨论题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曾经有怎样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大家研究一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所要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学习、讨论,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并进行积极的讨论,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学生进行积极地点评,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快乐。这样,最后学生形成讨论结果:毛泽东指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最后夺取革命的胜利,这种路线的制定就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结合的产物。而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等措施,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取得的胜利。而后来的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一定要坚持邓小平理论。这样,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的认识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对有关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4.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

7.历史研究 篇七

1 东北边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中国边疆省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 边疆区情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 不了解边疆, 就不了解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地区, 资源丰富、人口稠密、文化发达, 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东北边疆与多国相邻, 地缘国际政治环境十分复杂。东北边疆另一个独特之处是, 多面临海、近海。在我国陆地边疆中, 也只有东北拥有这样的海洋优势。同时, 东北边疆地接中原, 陆海两路交通的通达使东北诸族进入中原及中原对东北的影响既便捷更直接, 所以东北与中原的关系紧密相连, 形同一体。自古代起, 中国东北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不少差异, 东北边疆地区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研究东北边疆历史, 探索其发展变化真谛,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对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处理中国与邻国的关系, 加强国内各民族大团结,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北边疆区位的特点, 使其在诸边疆地区中处于独特的地位, 它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之深远, 是其他边疆地区所无法比拟的。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成为列强侵略扩张、争夺霸权的重要地区, 而东北边疆问题就成为许多有识之士关注研究的对象, 这些学者对帝国主义御用文人们炮制的企图分裂中国东北的种种谬论进行了批驳和回击。

2 东北边疆历史研究的历史状况

东北之有专史, 始于1600余年前, 前燕学者杜辅撰的《燕纪》, 其所述以东北南部地区为主, 这是第一部专以东北为记述对象的史学著作。但相对于内地, 关于东北边史的记述与研究还比较落后。自19世纪中期清人研究东北疆域著述《朔方备乘》问世至今, 东北疆域与地方史研究已有近150年的历史。19世纪下半叶, 面对沙俄对中国黑龙江及乌苏里江流域领土的鲸吞, 一批富有爱国热情的文人学士开始从事东北边疆史地研究。20世纪30年代, 东北沦于日寇之手, 我国学者再度掀起研究东北史热潮。20世纪30年代初史学家傅斯年的《东北史纲》问世, 惜仅出第一卷。20世纪40年代初金毓黻《东北通史》出版, 可惜只写到元朝而止, 实际是半部东北通史。东北边疆历史研究的真正开展则是在建国之后,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东北疆域和民族历史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出版的相关研究专著约有200多种, 专题学术论文达数千篇。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有关东北疆域与地方历史的所有领域。在地方史、边疆民族史、边界沿革史、朝鲜移民中国史、东北与周边国家地区关系史等方面有较多的建树, 形成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 形成了一支专业研究队伍。这些学者的研究著作尽管在时间断限、涵盖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 在一些相关理论或具体问题的阐述等方面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但这些著作的出版对于东北疆域和民族历史研究的发展无一例外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这些都制约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3 东北边疆历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边疆地区的影响尤为重大, 具体到东北边疆, 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 还包括日本、美国, 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多边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且还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特别是近十几年以来, 随着东北亚政治、经济地位的日益上升, 东北亚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地区, 我国东北边疆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 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一形势下, 一些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别有用心地在历史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中歪曲史实, 使得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 也给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的学术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就东北边疆历史研究存在的问题而言, 首先未能将东北边疆历史研究置于中国边疆研究全局中来考察。其次是研究力量各自为“战”, 缺乏系统协调的现象依然存在, 加之经费拮据, 出版困难, 人才外流, 造成研究力量断档, 后继乏人。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 东北边疆历史研究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三是研究中“禁区”林立, 非学术因素对研究的制约、干扰未得到根本性改变。诸如课题立项困难, 经费难以落实, 成果发表受到限制等, 严重挫伤了研究者的积极性。就所面临的挑战来说, 首先是某些邻国所肆意支持和宣传的、歪曲我国边疆历史的种种谬论在国际广泛流传。其次是国内某些学者, 甚至有些教科书仍然在传布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观点, 诸如仍然认为箕子朝鲜、卫氏朝鲜、高句丽不是我国历史上的边疆民族等, 正本清源、统一认识还需要继续努力。第三是理论研究的滞后以及学者们对有些相关领域研究的忽视, 如对朝鲜半岛诸国、族的研究等, 也为研究的发展以及对种种谬论的驳斥带来了严重制约。这种状况的改变, 不仅需要学者们加强对理论问题的研究, 也需要学者们将研究视野扩大到相邻地区, 乃至整个中国边疆及其相邻地区的民族与历史, 而这也是研究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基于以上的情况和问题, 近几年, 东北边疆历史的研究逐步得到重视和改观, 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东北边疆历史研究应以服务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为最终目标, 在工程运作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强调政治意识、全局观念;研究成果要经得住历史考验, 课题的研究者要有责任意识、精品意识, 以对国家、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责任感, 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很多学者把研究的中心逐步转移到与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相关的课题上来, 在国内学术界深入开展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的热潮正日益形成。我省也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等单位的一大批专家学者在进行东北边疆历史研究工作, 他们也是挖掘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力量。

我省在东北边疆历史研究方面具有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出版优势, 具备一支能为挖掘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做出重要贡献的出版队伍。

通过以上对东北边疆历史乃至中国边疆历史地理的研究和出版状况和所取得成绩的分析, 我们看到黑龙江省在东北边疆历史研究上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作者、资源和出版方面, 更体现在黑龙江省委的指导和重视、有关方面的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因此, 只要我们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 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优势, 乘势而上, 为我所用, 我们就能通过对东北边疆历史的深入研究, 极大地推进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与利用工作, 实现我们既定的宏伟目标。

摘要:东北边疆地区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研究东北边疆历史, 探索其发展变化真谛,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对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处理中国与邻国的关系, 加强国内各民族大团结,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黑龙江省在东北边疆历史研究上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我们能通过对东北边疆历史的深入研究, 极大地推进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与利用工作。

8.历史研究 篇八

【关键词】初中 高中 历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4-01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现状

笔者所在的地区为小学五年制初中四年制的学制,虽然初中是四年制,但是历史的学习是从七年级开始到九年级结束,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历史教材,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是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致的。通过笔者在本地区相关学校的走访调查,笔者发现本地区的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经过笔者的分析,大概有以下三种形式的脱节:

1.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以时间为中轴线,根据时间线罗列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也就是所谓的通识。因此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最基本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点为主,渗透历史观的相关方面知识。而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则是在通史体系的前提下,以专题的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因此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呈现了范围广跨度大思维度高的特点。高中教材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专题来讲,考试时则要从综合角度来答题,这里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对比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差异,笔者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过于简单,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太过抽象,因此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2.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由于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严重脱节,也就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的过于简单,知识点少相关练习过易,使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历史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地复述,从来不主动地使用相关的教学技巧,不去考虑学生对讲课是否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历史课的无聊和乏味,这自然而然就使学生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而高中历史由于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总结思考能力要求过高,使习惯了在初中懒散学习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这么高规格的要求。而且高中历史教师也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加不能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因此产生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二、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原因

通过上文的分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大概分为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学方式的脱节。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包括: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各成体系、初高中阶段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初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差异大。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在这些方面的脱节,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这些脱节问题存在是中学历史教学阶段中的很大的毒瘤,一天得不到解决,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学的脱节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效果。

三、解决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策略

1.初高中历史课本要紧密连接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严重脱节,也就是要使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之间存在紧密的链接。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着的。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是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中很重要的内容,初中历史第一单元是侵略与反抗,而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讲述的战争大致一致,如果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也改称侵略与反抗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初高中要统筹历史学科地位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统筹历史学科在初高中的学科地位。例如:初中历史并没有分所谓的选修和必修,中国古代史分为七年级上下两册在初中历史中分量很重,反观高中历史中古代史是全一册,并且是选修的部分,初高中历史对中国古代史的重视程度不同势必会对一些喜欢古代史的学生产生一些影响。

3.初高中历史教师要互通有无

另外一个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应对策略就是初高中的历史教师要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要学会互通有无。这同样需要相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学校的配合以及初高中历史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初高中历史教师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状态,才可以使双方的教师在教学中解决教学脱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9.“红船”历史坐标及其价值研究 篇九

【摘要】文章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坐标形成规律及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考察“红船”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历史坐标的形成历程,揭示其深刻意涵及其重要意义,并指出“红船精神”准确标识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精神气质。红船精神是党建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

【关键词】红船红船精神历史坐标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的归纳和总结,“红船精神”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同,但是“红船”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历史坐标的深刻意涵和重要价值有待于深入考察。本文将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坐标形成规律及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考察“红船”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历史坐标的形成历程,揭示其深刻意涵及其重要意义。

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概念和原则

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是指与革命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标识,该标识必须经过历史沉淀,并且标识指向具有唯一性,且容易记忆。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标识必须具备密切相关性、标识唯一性、寓意丰富性和历史沉淀性。

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标识的密切相关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情况。以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标识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比如,井冈山标识、延安标识、西柏坡标识、红安标识等;以历史事件的主体标识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比如,白求恩标识、雷锋标识、张思德标识等;以革命事件发生的重要元素标识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比如,五四标识、长征标识、古田会议标识,遵义会议标识。不管是“井冈山”、“延安”、“长征”,还是“白求恩”、“西柏坡”等等,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并已经逐渐具有代表意义和内涵的标识符号,这些标识符号通俗易懂,寓意丰富。当人们谈论这些标识时,立刻就能想到标识背后的革命精神,也即是标识符号具有唯一性。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和诞生的标识符号,“上海一大会址”、“南湖”、“一大纪念船”和“红船”都是基本元素。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召开地,且有众多的革命活动都在上海展开,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有人主张应该从上海选择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历史坐标,并以此标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但由于“上海一大会址”石库门的特殊性,不具备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特有标识的条件,而“红船”具备特定名词和重要专有坐标的性质,寓意丰富,极具想象和诠释空间,因此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可,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红色地标和历史坐标。

“上海一大会址”是党创建时期重要的地理坐标

“上海一大会址”石库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重要的地理坐标,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一幢建于1920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召开,全国各地的13名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代表全国58名党员①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俄尼科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七天,都在这里召开。从此这座石库门建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地理符号,成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即“上海一大会址”。

石库门是一种中西结合、上海特有的建筑风格,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式样,不具备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的寓意性和历史沉淀性。据199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上海住宅建筑志》记载:1949年解放时,约有40%的上海人居住在石库门中。石库门拥有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空间格局和欧洲联排风格的布局,是独特的中国民居和西方建筑风格合璧的海派特色建筑。石库门显著的特点是:厚重乌漆的实心门两扇,门上镶铜环一幅,门框外围辅以一圈石头;门楣是最出彩的部分,早先为江南传统的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后因西方建筑风格影响,而采用弧形或是半圆形等形状的山花楣饰,外墙配以西洋的雕花刻图。

石库门里弄俨然一个小社会,工厂、学校、商铺、佛堂、诊所、银行、电台、药铺、米店等都可以在石库门里找到踪迹。过街楼下的烟纸店是其中最著名的,一般店面不大,但店里藏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几乎所有用品。上海石库门不仅是上海一种特有、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而且也最能代表上海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生活风情。“一大会址”所在的石库门当时还是在租界里,因此以石库门来标识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缺少与革命相关的特有精神寓意和想象空间,很难为大众所接受。

石库门是老上海的象征,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标识符号和象征之一,不具备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的唯一性。石库门不仅仅是中共一大会址,它还孕育了近现代上海乃至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及生活方式,形成了特有的石库门文化。石库门多样、复杂的建筑特点,形成了老上海特有的饮食文化、邻里文化、婚丧文化、商业文化、童谣文化等。石库门文化孕育并滋养了上海近代文明,成为上海近代史的缩影。作为一种象征,石库门文化代表了近代上海的文化特色,也是上海历史和文化的独特品牌,更是历史留给当今上海的宝贵文化遗产。

石库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重要事件发生地,本身也是一种建筑风格的标识,是老上海的重要标识符号和特定区域的文化象征,“上海一大会址”虽然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诞生的重要地理标示,但以“第一次党代会会址(上海)”或石库门来命名革命精神,缺乏精神标识所必须的标识唯一性和寓意丰富性的基本规律,且缺乏与革命精神相连的特有历史沉淀,因此较难获得认同。

“红船”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历史坐标

密切相关性。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有两个会场,一个在上海石库门开始,一个在嘉兴南湖游船结束。1921年7月30日晚,由于受法租界巡捕的侵扰而中断,在李达建议下,8月1日中午11点,中共一大最后一天会议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成功召开并胜利闭幕,在船上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从此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代表们的回忆录和事后回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记住了嘉兴南湖的那条船,对上海的具体地点却记忆模糊。个中原因很难确知,但南湖游船容易记忆也许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古时的彩绘画舫就叫“红船”。据互动百科,“红船”语出彩绘的画船。宋苏轼《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使君年老尚儿戏,?v棹红船舞澎湃。”宋袁正真《长相思》词:“采芙蓉,赏芙蓉,小小红船西?投?,相思无路通。”

标识唯一性和寓意丰富性。“红船”越来越受到关注,不仅与中国红色文化传统渊源和中国革命红色文化兴起有重要关联,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船的隐喻和想象有关。中国人是有着强烈红色情结的民族。在国人眼里,红色是喜庆之色,是吉祥之色,所以,凡是喜庆之事都需要红色来渲染;在汉语里,“红”是成功的代表,事业开头顺利即“开门红”,运气好即“走红运”,得宠显贵的人即“红人”;红色代表光荣,“金榜题名”是红榜,表彰先进人物要戴大红花。在西方人眼中,红色即是中国的“国色”。

红色代表革命和进步,红色是共产党人喜欢的色彩,是革命的色彩。早年的马克思曾表示红色是他最热衷的颜色。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其标志采用的就是红色,从此红色就成为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偏爱的色彩。红色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也息息相关。譬如,组建的第一支军队命名为红军,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瑞金称之为红都„„中国革命胜利后,出现了许多以红字命名的文艺节目,诸如:《红旗谱》、《红军想念毛泽东》、《红灯记》、《红旗飘飘》、《红梅赞》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船的隐喻和想象也是“红船”越来越得到大家认可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船是作为执政者的象征。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这一论述成为经典,成为执政者的古训。在当代,船和水的关系隐喻被不断强化和诠释,比如用来诠释干群关系,群众是“活水”党员干部是“船”,并引申为“水与舟相互联系,互为条件,舟因水而生,水因舟而动”②用来诠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从南湖到南昌”,“从南湖到天安门”的诠释和想象在不断使用和强化,为“红船”历史坐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事业不断取得成就,中国共产党人数不断增加并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政党,由此“一条小船诞生了一个大党”成为一个极具想象力和美感的政治诠释。这也是从建党70周年后中国共产党创建和诞生的重要标示符号逐渐强化为“船”,并最终确立“红船”历史坐标,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精神标识的重要原因。

历史沉淀性。“红船”独立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和诞生,甚至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象征,是历史沉淀的结果。“红船”作为一种象征,至少在1991年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象征。1991年,在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暨嘉兴南湖纪念馆落成典礼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发表了题为《沿着南湖红船开辟的革命航道奋勇前进》的讲话。同一年的6月25日《浙江日报》还用图片的方式报道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与李泽民等领导同志交谈的新闻,谈话的地点就在南湖上的那艘画舫上。这是目前查到的“革命红船”和“画舫”并列使用最早的资料。建党7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包括面值2毛的“南湖船”,这也是新中国邮票中第一次把浙江嘉兴的南湖船作为建党纪念图案,并从此成为一大标志图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汉中地区邮电局邮票公司发行的纪念封上,“南湖船”图案的邮票是其中两枚邮票之一,邮票名称为“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会址”。这一点可以在随后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纪念邮票上得到印证。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歌颂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壮举和时代精神,形象化地展示党的光辉历程”③,第一届“红船颂”全国中国画家名家作品邀请展2001年在嘉兴南湖边开幕,作品结集公开出版。同时,全国各地以“红船”或相关主题的纪念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2002年在庆祝建党81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出感慨“从南湖红船到井冈山上,从宝塔延安到首都北京,八十二载光阴连缀起无尽的辉煌”④。2004年在庆祝建党83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明确提出嘉兴南湖是“经典中国”宏伟画卷上的开端,并指出这些红色经典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⑤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邮票上把“上海石库门”和“南湖红船”一起构图,标识为“开天辟地”。多年来对“红船”这一红色地标进行反复凝练和广泛宣传,已经成了中共历史上永恒的红色经典、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⑥

从历史遗迹和重要地理坐标来看,“红船”物质载体的南湖游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最后一天会议的发生地,是宣布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起点;“红船”还具有特定名词和重要专有坐标的性质,其寓意丰富,极具想象和诠释空间。“红船”历经风雨九十载的沉淀成为标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精神特质的重要符号。需要指出的是,“红船”作为红色历史坐标,一种精神的标识,嘉兴南湖上的画舫只是物质载体,不能简单地、狭隘化地理解。“红船”逐渐成为中共历史的关键节点、有着厚重承载的红色历史坐标,不仅是中共早期历史的缩影,而且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记忆和情感。

“红船精神”准确标识了党创建时期的精神气质

“红船精神”是以公认的历史坐标“红船”标识,准确表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精神追求。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党虽然受到了来自“左”和“右”的干扰,经过了多次失败,但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活动和其他革命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勇敢执著精神和理想追求影响深远。这一时期形成了红船精神、黄埔精神、北伐精神等革命精神,其中以红船精神为时代标志。⑦那种认为,中共一大南湖会议只是“偶然转移、一条小船、一天会议”,不可能产生“红船精神”,偏窄地理解“红船精神”,片面地把“红船精神”理解为南湖会议精神的观点是错误的,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误解和误读。在总书记《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重温红船的历史沧桑”中的“历史沧桑”显然不是指“南湖会议”,这里的“红船”也不是仅仅指南湖上的那艘游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红船精神”以“红船”作为历史坐标,其表达和凝练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气质和精神追求。考察“红船”标识意涵和历史沉积下来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联系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可以得出结论:“红船精神”的集中概括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的精神气质,总书记用“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⑧提炼和阐释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的提出,意义重大。“在党的革命精神历史建构上填补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大革命之间的中国革命精神史的空白,使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时间序列上实现了一致性。”⑨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推进“四个全面建设”重要的精神资源之一。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上海和嘉兴要协同合作,深入推进红船精神的研究和宣传,在新形势下,不断彰显红船精神的当代价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更多的精神动力。

(作者分别为嘉兴学院商学院讲师,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副教授)

【注释】

①关于一大时期党员人数有多种观点,本文采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的观点。

②陈天英:“以舟水关系诠释红船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嘉兴在线,2015年1月16日。

③中国美术家学会等编:《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红船颂”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集》,北京:古吴轩出版社,2001年,序。

④“编辑絮语”,《人民日报》,2002年7月1日。

⑤“经典中国?纪念七一特刊”,《人民日报》,2004年7月1日。

⑥童小彪:“‘七一’纪念资源的当代建构―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第5期。

⑦邱小云:“论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史”,《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⑧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

⑨金延锋:“学习研究宣传红船精神的时代意义”,《学习时报》,2014年12月15日。

10.王氏的历史研究报告 篇十

一次,我家来了一些客人,其中,有一位客人说:“你字写得好吗?”我一下子愣住了。不解地问:“您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

那个人说:因为你姓王呀!我马上想到了王羲之!于是我对王姓产生了兴趣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

例如:百家姓等

网上浏览

2.调查情况和资料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的内容

书籍

王姓的来源

传说王姓的直接来源是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的姓。现在是中国第二大姓。

爸爸的讲述

历史上王姓的名人

王翦,王莽,王充,王羲之,王勃,王维,王溥,王安石,王实甫,王守仁,王夫之。

上网

王姓的人口数量

王姓人口占中国12%的人。

结论

1,据我调查,王姓来源主要有五大方面:一是出自姬姓,而由此又衍生出构成王氏主体的三支姬姓。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晋之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以此为氏,此其一。此支源于太子晋的王氏,后来成为天下王氏的主要支派。京兆郡,河间郡有王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此其二。河东猗氏有王姓,是周平王太孙赤的后裔,此其三。二是出自n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此是河南王氏。三是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也为河南王氏。四是由北方他族该王姓而来。五是出自赐姓或冒姓而来的王氏。

2,王姓作为我国十大姓之一,在各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物涌现。秦代有为辅佐始皇平定赵,燕,蓟,荆等地的大将王翦。西汉末年有摄政王,后建新朝称帝的王莽。东汉有思想家,哲学家,无神论者王充。晋有书圣王羲之。等名人!

11.历史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历史故事;高中;历史教学

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很多让人推崇的历史故事,其中不乏文学、历史、科学等,每一个故事都有其中的韵味,都值得学生学习。“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我国倡导把历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把历史与课堂知识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索历史知识中的秘密,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课堂乐趣,继而传承中华文化。

一、当前高中历史课堂的现状

中国式课堂教育向来是教师教、学生学。历史课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十分枯燥。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发生的时间、人物、事件需要学生死记硬背,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排斥。而且很多历史事件的时间很接近,学生容易混乱,这也导致历史课程更加枯燥。

很多教师认为历史课程就是按照教材死记硬背,把史实向学生讲清楚,并且让学生记住,就完成了历史课程的教学。这样导致学生学习没动力、教师讲课没激情,高中的历史教学一味灌输知识,课堂过分枯燥、缺少趣味性,这些原因最终导致学生成绩不佳。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在日益更新、进步,我国大量课堂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但是,一些教师因为年龄和心态的原因,无法接受新鲜事物,认为多媒体教学不靠谱,所以依旧选择枯燥的教学方法;或者是被迫使用多媒体教学,只是放简单的几张图片给学生看看,课堂上依旧只顾着自己讲课,不允许学生说话,严重阻碍学生和教师的沟通,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很多学校历史教师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不够。现今社会,我国依旧存在校园教师素质和文化水平低的情况,这也是我国高中学生对于要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调查研究显示,教师学历高、素质高、专业水平高,对活跃课堂气氛更加专业,学生也更加喜欢。一些整体素质不高的教师,只会照着书本上的知识讲,没有一点延伸和讨论,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会产生听课不如自己看书的心理,积极性自然下降。

当今社会,部分教师的职业态度存在很大问题,没有把教育事业当成骄傲,而是像完成任务一样,只考虑自身利益,对教学缺乏热情。他们认为只要把教科书上的内容教给学生就万事大吉。这一点在历史课上可以充分反映出来,因为历史和其他课程不一样。很多人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但是调查表明,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多一些互动,或者增加课堂乐趣,学生很容易在欢乐的氛围中记住历史知识。

二、高中历史课堂如何引入历史故事

第一,想要学生学好历史,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有乐趣的情况下感到有兴趣,最后转变成志趣,因此历史课的学习要融入历史故事。历史故事有一定的情节,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学生自然会记住这个故事。

第二,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的时候,要把所学内容和历史故事相融合,在讲故事的时候带入历史知识,随后再加以强调。最好可以在不篡改历史的情况下,把故事加以修改,在重点知识的部分加入比较精彩的内容。这样事后再次强调的时候,学生更容易记住。

第三,在历史知识中结合历史故事,最好采用穿插教学的办法,不能一味地讲解知识,也不能一味地说故事,要把这两者相结合,并不断提出小问题,或者讲出小笑话,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要教师准备得充分,学生一定会在娱乐中增长知识。

第四,教师可以给学生留课后作业,让学生查找下一节课的历史小故事,在开课之后利用课堂前十分钟,让学生在讲台上讲故事,并且提出自己讲的故事内容和本堂课知识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记住历史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

综上所述,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小故事,将历史故事引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是非常具有可实施性和操作性的。本文虽然没有十分详细地对高中历史课堂该如何引用历史故事做出解释,但是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历史故事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辅助材料,對于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历史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车双艳,史风春.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109-113.

[2]李传绪.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2):116-117.

上一篇:清明扫墓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个人实习生总结通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