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部(共10篇)(共10篇)
1.银行风险管理部 篇一
银行风险管理部工作总结
为全面了解银行的风险管理情况,切实提高本行的风险水平,增强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为本行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夯实基础,银行成立以来,我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将风险管理部近段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一、建章立制,搭建架构
首先,根据银监部门的监管要求,结合XX银行发展的需要,我部门通过学习借鉴、摸索,现已草拟不良贷款管理、责任追究、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等十六项基本制度,正在进一步完善,部分文件正在审阅下发中。其次,全行已经初步明确了各级的风险管理架构和职责,并且在本行成立之初就设置了风险管理部,专司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现有人员3人。
二、摸清家底,夯实基础
银行成立之后,我部门在领导的安排下,通过一系列的自查、检查对我行的资产质量和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检查,为以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一句。一是重视基础工作,造具清册。对全行到、逾期贷款及新增不良贷款、大额贷款、不良资产及抵贷资产进行了摸底造册,将表内外不良贷款台帐整合,明细造册。二是加强检查监督,摸清底子。根据省联社文件要求不熟完成了胜诉未执行涉政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和信贷违规十条的自查工作;组织开展全行信贷风险排查,对全行新放贷款、不良贷款、抵质押、保证担保情况、假冒名贷款、贷款新规及支付落实情况、关联贷款进行了全面风险排查;完成省联社风险管理工作专项督查的准备工作;下发抵押品清理的通知。三是创新动态管理,风险提示。每月初对各支行到逾期贷款和新增不良贷款进行了风险提示,并督促管理和清收工作。
三、当好助手,筹备改革
为了本行改革的顺利进行,我部门承接了改革的很多基础性工作,主要是招牌喷绘布、网点铜牌,屋顶发光字的制作安装,现已基本完工。
下一步,我部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部门制度,下发不良贷款责任追究、风险经理等方面的文件,以便有章可循。
二、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管理。一是不良贷款台帐管理系统数据规范到各支行统一上报,加强管理。二是将全行不良贷款建立台帐,明确包收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指定清收计划。三是借抵押品清理的机会,督促各支行澄清不良贷款抵押品情况,特别是不良和股金购买不良贷款的抵押品,要求建立台帐、制定处置计划,加大处置力度。同时对已经出现的可能出现风险的隐形不良贷款的抵押品要及早处置或采取保全措施,防范风险。四是各支行要对每月到逾期贷款及新增不良贷款书面说明情况,分析形成原因,落实处置措施。
三、加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通过全面的业务检查发现风险,对风险进行提示,促进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四、组织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全员风险意识,为建立全面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打下良好基础。
五、建议
建议总行召集财务、信贷、风险管理等相关部门就因网点整合造成不良贷款账务与资料分离,不良贷款管理与催收较为混乱现象进行统一规范。
2.银行风险管理部 篇二
中国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着机制改革处于瓶颈期、同业竞争不断加剧、市场和外部监管约束不断增强等多重压力, 对于承担社会责任还重视不够, 缺乏深入的实践性研究。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还会对银行社会责任活动的效益产生影响, 若缺乏对于这一环节的风险控制, 可能会给银行以至整个社会利益带来危害。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战略和技术进行管理, 构造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还会给银行创造价值, 有利于银行打造自己的软实力, 谋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更好地服务社会。
“银行社会责任”正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何德旭和张雪兰[1]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朱文忠[2]指出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具有独特的内涵, 应从制度化强制措施入手, 完善公司治理是构建其社会责任机制的关键。雷世峰[3]认为, 应将社会责任和银行的长期目标结合起来。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指导, 但仅是在机制建设层面上, 没有具体的社会责任管理框架。
巴塞尔协议提出最低资本要求、市场纪律和监督检查这三大风险管理支柱, 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具体指标。中国银监会2007年发布了《节能减排授信指导意见》, 提出加强环境和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的新要求。郑晓青[4]认为, 最优社会责任水平是由社会责任收益最大化所决定的, 由于现实中强制性社会责任的存在, 会导致高于企业最优社会责任水平, 导致企业社会责任效益为负, 累积社会风险。上述研究指出了对银行社会责任风险控制的意义和相应的措施, 然而缺乏比较全面和具体实践性的框架。
基于上述, 本文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卡罗尔等[5]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 剖析银行业主要社会责任, 以及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融入智能风险管理技术, 建立银行社会责任风险管理框架, 探讨如何将银行社会责任行为与其自身的经营管理相结合, 将风险管理渗透到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组织架构、市场营销、业务政策及绩效评价中。
二、银行的主要社会责任管理及风险
(一) 银行的主要社会责任
结合卡罗尔等社会责任风险管理模型,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提出银行的社会责任, 见表1。
利益相关者及其责任: (1) 股东。银行对股东的责任在于实现盈利目的, 保证股东的合法权益, 使其利益最大化, 主要是经济责任。 (2) 环境。银行在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在于, 协调配合环境保护和信贷管理工作,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严格信贷环保要求, 主要是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 (3) 政府。银行对政府的社会责任体现在稳健经营, 配合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帮助政府监督社会资金交易、纳税活动, 促使金融环境在稳定中不断发展, 从而为国家政策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履行社会责任, 主要是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4) 员工。银行对于员工的社会责任在于, 维护员工的法律权利及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 对于员工要实行维护其就业和择业权、报酬获取权、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待遇等劳动权利的法律义务;加强员工培训, 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 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主要是道德责任。 (5) 客户。银行对于客户的社会责任, 是要保障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 避免客户的信息泄漏, 对客户提供资金和交易安全的保障等, 主要是道德责任。 (6) 公众。银行在社会公众方面的社会责任在于, 积极支持社区文化和举办银行金融服务知识宣传活动等, 主要是慈善责任和道德责任。
(二) 银行在社会责任管理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为较好地控制这些因素, 应先认识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的风险。
1. 战略风险。
它是指商业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系统化管理过程中, 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给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
2. 信贷风险。
信贷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效益的主要来源, 银行为进行最大价值创造, 就有可能忽视贷款资金用途是否符合绿色理念, 是否节能降耗减排, 最终造成对环境社会, 以及银行本身造成损失, 这就是信贷风险。
3. 市场风险。
它是指交易组合在市场价格反向变化时, 发生市场价值下降的风险, 主要有利率、汇率、持有股票及所持商品价格发生变动发生损失的风险。若控制不当, 导致金融机构关闭破产, 直接危害金融安全与稳定, 甚至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5.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不完善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银行在组织因素上存在治理缺乏、管理不当、文化多元、沟通失败的问题;或者在政策因素上, 违反了政策、执行不合规、职责不清等各种操作上的失误, 导致银行的经济损失, 甚至破产。
三、智能风险管理视角下银行社会责任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2010年德勤公司[6]根据COSO框架[7]提出了智能风险管理框架, 风险管理智能化具有反馈和改进功能, 最后实现价值的创造。智能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作为创造价值的一种手段, 最高目标是要为企业创造价值, 不同于一般的风险管理只是防范风险所导致的价值损失, 主要包含风险治理、风险架构及监督、风险归属。本文将智能风险管理框架融入银行的社会责任管理, 探析履行社会责任过程的风险控制。
(一) 风险治理
银行的治理层, 在制定创造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战略时, 应认识到社会责任在银行利益创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将社会责任管理与银行的发展目标、战略规划以及经营计划相结合, 有效配置银行的资金、人员等各项资源, 对银行重大经营决策做社会责任评价。治理层对风险的考虑必须从整个企业的角度看风险, 实行全面风险管理。董事会应利用自身在银行的社会责任管理中的职权以及号召作用, 将智能风险管理以及社会责任观融入企业文化。智能风险管理框架要求银行的不同层级的组织机构来实施, 决策部门、执行部门、业务部门及监督部门各自落实好各自职责。
(二) 风险管理流程
结合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治理的新要求, 建立银行社会责任风险管理框架如图1, 统一的风险框架应用于银行所有部门和业务单元, 并将智能分析工具融入其中。
该框架从智能化的角度出发, 要求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能够综合各项业务、各部门的风险, 考虑到各项风险相互的作用, 在制定风险应对方案时能通过各风险的相互作用来消除部分风险。该框架以一定的资本充足率为最终目标, 并分解到各业务部门。智能化的管理框架具有效果监督反馈的作用, 在风险应对措施执行之后, 该系统会根据新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和目标值进行对比, 如果达到目标, 在下一次遇到同样风险时继续执行原先的应对方案;倘若没到达目标, 则提醒管理人员改进原有应对方案。
四、广州农商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风险管理经验
广州农商银行确立了“积极倡导绿色金融、绿色信贷, 并尽心服务三农, 服务中小企业, 服务社区, 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战略, 努力建设温暖、值得信赖的银行。
(一) 广州农商银行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利益相关者的角度
表2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展示广州农商银行在对政府、监管机构、股东、三农、中小企业、员工、社区、公众和媒体以及环境方面所履行的社会责任。并在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 形成良好循环的内外部环境, 自身获得快速、稳健的成长。
(二) 广州农商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
图2刻画了广州农商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目前较多的贷款业务会涉及环境保护方面, 是银行社会责任中的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
在董事会和高管层的积极推动下, 绿色信贷意识已经根植于广州农商银行的信贷文化。建立了以“实施绿色信贷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以实施绿色信贷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绿色信贷思路,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将信贷项目的环境风险作为风险评估、授信决策和贷款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风险管理流程覆盖全部业务流程, 包括风险偏好、客户准入标准、项目评估标准、信贷审批标准、贷后管理和信贷退出等。
1. 绿色准入———客户准入标准。
对于项目贷款预先分析评价建设、生产过程对社会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提出环境保护的治理方案。要求项目贷款审批前必须取得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环保审批,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境管理方案未得到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 一律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实行名单制管理, 严把信贷客户的绿色准入关口。在内部进行评级, 评估可预见损失和不可预见损失, 确定风险预警值, 作为客户准入和项目评估的标准参考值。
2. 绿色审批———项目审批标准。
实施“环保一票否决”的信贷审批制度, 把环保达标作为对大中型客户以至小微企业授信准入和审批的重要依据, 贷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 对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不给予授信支持。
3. 绿色管理———信贷管理与信贷退出。
根据审批后项目的RORAC计算, 制定相应的结构调整的信贷政策, 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施全行业信贷退出政策。
五、结论
银行社会责任的风险通过智能化管理能起到一定的风险消除作用, 并通过风险预警作用来应对风险, 间接增加银行的社会责任活动效益, 增加银行价值。智能化风险管理模型在广州农商银行绿色信贷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的实践, 证实了可以将风险管理融入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本文提出的框架符合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业的要求, 将最低资本要求作为风险管理的警戒点,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综合各种风险, 智能控制风险, 在组织架构上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监督检查, 为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活动效益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何德旭, 张雪兰.利益相关者治理和银行业的社会责任[J].金融研究, 2009 (8) .
[2]朱文忠.国外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良好表现与借鉴[J].国际金融, 2006 (4) .
[3]雷世峰.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我国上市银行为例[D].浙江工商大学, 2013.
[4]郑晓青.企业社会责任与风险管理—基于社会风险视角的分析[J].商业会计, 2012 (1) .
[5]Archie B Carroll, et al.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M].黄煜平, 等,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6]德勤中国风险智能榜评审委员会.中国企业风险管理白皮书[R].北京, 2011.
3.银行风险管理部 篇三
关键词:银行贷款;风险;对策
一、银行贷款风险的预防及解决办法
首先,加强对风险的管理,保证贷款的“三性”
贷款的“三性”分别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尤其重视贷款的安全问题,安全是一切的前提,流动性是物质保证,这一切的目的是效益。
商业银行要对风险加强管理,不断加强管理能力,生产经营安全,确保资产的质量。因为经济的不断发展,贷款发展方向增多, 经济、金融形势不断改变,尤其是这次金融危机,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出口型企业的发展。经济增幅减慢,越来越严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小企业发展困难,有可能有倒闭的风险。商业银行对小生产这有同样的政策,信贷资产危险提高。从而在商业银行业务扩展中,注重对风险的管理,注意分散投资,不能集中同一行业。在个体上,贷 款不能针对个人,特别尤其要注意贷款余额不可以高于资本总额的百分之十,以防信贷风险 。结合实际情况同当地经济情况相结合,发展个性产品,把资本投向小企业促进区域发展,最大限度的促进商业银行发展。
其次,不断完善制度,提高个人素质,强化信贷管理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是不断积累的结果,既受政策影响,社会影响,内部上也存在着问题。要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制度。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和控制体系,严防内部的违规行为,要不断增强员工之间的相互制约,提高合规情况的比例,把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此外,商业银行的高级领导是银行的重中之重。只有能力强的管理人员, 才能号召,督促员工提高防范意识,增强对危险的化解能力。
再次,完善档案的管理制度
贷款的操作程序是指对于不同环节的审核,是保证贷款可以正常进行,也是合法的表现 包含申请贷款、对货物的调查、审批、办理发放等。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关系很重要,这些年很多商业银行忽视培养潜在客户,错误认为接受借款申请就建立了关系,实际上信贷关系指的是贷款初步审查后,并依据资格审查中的关系确定一切的基础。
贷款申请、调查、审批、办理,发放的不同环节中,应该注重书面资料的真实和完整,在监督这一环节,商业银行更要加强防范措施,应该从不同方面来监督,例如在企业在面临困难前银行没有发现,一定会给银行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以后发展埋下隐患,银行的工作人员尤其要重视贷款的工作程序,来确保资金的安全,减少风险。
二、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及对策
因为目前贷款业务中的房地产抵押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所以要着更深层次的分析其中的风险。由于这其中环节多、专业性强,所以在实际中,很容易造成贷款风险。所以要经常检查贷款后的情况,不断的提高房地产对抵押质量的要求,减少贷款风险。下面是防范该风险的实际建议。
第一,房产抵押贷款面临的风险
租赁权与抵押权之间的风险。根据“买卖不破租赁”,假如“先租后抵”,这时仍然可以租赁,银行就不能处理抵押房产。 借款人签订合同前,假如以较低的价格将房屋转租给其他人,而且要求承租人全部交齐租赁费,又可能在抵押前签了长期的租赁合同,银行同样无法获得租金还贷也不能降低抵押的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调查,在办理抵押手续前,做好调查工作,了解其房产是否已经租赁他人;一旦房屋已经出租,就不予办理贷款。应该根据风险偏好来办理,但对于租赁合同要求绝对真实,应提前告知承租人 租赁物已经被抵押这个消息
第二,抵押登记权存在的风险
土地使用权存在的风险,由于土地使用权,分为国有和集体。银行在办理手续 的时候,假如没有做使用权的抵押登记,抵押的房产就没有办法变现。登记时,假如将登记和贷款的期限设为一致,如果贷款到时间没有收回,抵押 登记也会失去效力。解决的办法是:要求借款人同时抵押房产和土地使用权,以方便处置抵押房产。要求贷款的登记期限要长于抵押时间,保证时间充足。补充说明,集体土地抵押前要争得所有人同意,才能顺利抵押。
第三,土地性质与用途带来的危险
目前来说土地分为划拨和出让土地,转让使用年限,住宅类年限为七十年,工业类年限为为五十年。一旦到达土地实用最大年限,银行就没有办法处置其房产;根据用途的不同。价值也不同,一旦借款人自作主张变动土地的用途,国家随时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银行也就没有办法处置抵押房产。
第四,在建工程抵押存在的风险
依据法律和相关规定,在建工程承包人的受偿权在抵押权之前;纳税人一旦发生欠税的行为。税收高于担保物
第五,共有拥有的财产抵押存在的风险
依据《担保法解释》,双方共同拥有的财产抵押的时候,以共有财产进行抵押,没有经过共同拥有人同意 那么就不能抵押。假如没有财产共有人的签字,那么就会失去抵押权。
三、借款合同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银行与客户更加注重签订合同,来保证贷款人的利益最大化,减少客户对贷款人的诉讼。
(一)严格遵循法律来保证借款人的主体资格。
(二)借款合同要提前明确借款用途。
(三)借款合同要说明借款人违约的责任。
(四)借款合同对于双方应履行的事物及违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参考文献:
[1] 王孟夏,邢剑琛,王林.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研究[J].北方经济,2009(24) .
[2] 王大平.关于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的设想[J].北方经贸, 1999(03) .
4.银行风险管理部 篇四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类型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类:(1)内部欺诈。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2)外部欺诈。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的行为。(3)雇用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规所引起的赔偿要求。(4)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5)有形资产的损失。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6)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例如,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问题以及设备老化。(7)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例如,交易失败、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失败、交易数据输入错误、不完备的法律文件、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以及卖方纠纷等。从操作风险的定义和分类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操作风险的来源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为操作性的操作风险,二是非操作性的操作风险。从我国各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现状来看,目前各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尚不完善,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管理框架、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即使部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有所关注,也还只是停留在操作性的操作风险层面。
二、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关注较晚,真正意义上的标志性事件应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5年3月22日发布的《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在这一通知中,银监会明确提出了操作风险概念。但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对操作风险尚处于学习认识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尚未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实践。操作风险事故在我国银行界从来没有间断过。(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对操作风险的意识比较薄弱,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存在偏差,因此未能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市场、市场开拓的关系 银行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重业务开拓,轻队伍建设;重员工使用,轻员工管理,对员工思想动态掌握不够,加之举报机制不健全,使本来可以超前防范的操作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商业银行往往把加强风险管理与拓展业务、实现效益对立起来,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忽略了对违规违章现象的防范。(二)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方面也存在着不少操作风险 在整个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自动预警系统是关键的环节,普遍缺少网络在线监控和风险自动预警系统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一大软肋。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刚形成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雏形,还不是真正意义的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相当一部分基层营业机构已沉淀了多年的风险产品,由于没有可供转移的避险工具,不得不被动维持现状,承担相当大的风险。(三)商业银行内部制度建设缺乏规范性,部分内部控制制度僵化,制度传递不及时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名目繁多,发文管理欠规范。有些业务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缺少性较强的文件;有些业务制度既存在着重复控制,又存在着控制盲点。对规章制度的完善工作相对滞后,未及时进行调整,表现出业务与控制在时间上的脱节。在新兴业务方面,并没有落实“内控先行”的原则。还有一些制度管理部门在制订制度时,比较注重控制风险,没有考虑制度实施的可行性,使许多制度在基层营业网点难以完全执行,流于形式。(四)商业银行内部的监督检查缺乏系统性,存在检查不到位,处罚力度不够的现象,不能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近些年,由于银行业金融案件不断发生,银监局和各商业银行内部都加大了对辖属网点的监督管理。因此,各种类型的检查项目比较多,但并不是每一次检查都能切切实实达到效果。有些检查由于照顾情面,得过且过,检查质量、检查深度不尽人意,对被检查单位没有威慑力,起不到应有的警戒作用;有的检查由于时间紧,人员配备问题,匆忙上阵,检查深度和有效性不强;有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不及时处理,整改不落实。因此,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各类检查的严肃性不够,处罚力度不强,也影响了操作风险的有效防范。事实上,有了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还需要有严格的“执法”相匹配,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五)商业内部人员流动过大,部分员习自觉性不强,业务技能、知识水平不能满足要求,按章操作观念淡化,以至于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带来操作风险 随着业竞争的加剧,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各商业银行内部人员的流动性加剧。因此,技术性风险错误或事故难以根绝,这也是我们在日常内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新老员工的频繁替换造成违规操作在新员工中不断出现。另外。部分员工素质不高,风险意识薄弱,没有取得相关资格和认证,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违章操作,带来操作风险。
5.银行风险管理部 篇五
确保网上银行业务安全
-----鄞州银行开展网上银行管理风险专项审计
------------------
作者:周亚芬
2011-4-25 17:16:45
来源:鄞州审计局
------------------
网上银行拥有强大、灵活的业务创新能力,但同时其数字化、虚拟化的操作模式,使其易于受到高科技化的手段攻击,因而安全性成为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壮大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为了确保网上银行的稳健发展,鄞州银行在网银业务试运行近两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了网上银行专项风险审计,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成效。
一、审计背景
网上银行业务具有金融业务一体化、业务处理自动化、金融服务信息化、银行运营经济化、客户操作便利化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银行和客户的喜爱,网上银行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另一方面,有关网上银行被黑、被破解、被攻击的案例屡见不鲜,为促使网上银行向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根据鄞州银行监事会的指示和银监会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适时开展了网上银行管理风险专项审计。
二、审计的基本情况
根据《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工作计划,在充分开展审前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严格按操作程序,认真组织了审计,并根据我行网上银行业务开展情况,详细制定了审计方案,明确了审计重点,审计内容包括评价网上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网上银行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措施的齐全性和有效性和以及业务的合规性,操行的规范性等。审计通过现场查阅、询问、功能模块测试等方法,结合利用计算机辅助、运维平台监测系统等技术手段,排查网上银行风险点50余个,发现在网银制度建设、执行、内部控制、风险控制、网上银行柜面操作、网上银行系统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17个,重大风险隐患5个,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了监事会的高度重视,要求管理层进行整改落实,整改率为94.1%,审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审计方法
(一)审前培训。针对网银业务新,技术性强,审计风险大的特点,审计组在审计前做好做足功课。认真学习制度文件,广泛收集网银案例,并邀请技术专家对网银系统的体系架构、关键技术进行讲解,通过学习、讨论,研究,网上银行审计思路逐渐清晰,审计中应把握的风险点逐步明确。
(二)开展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重点。在调查中,运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询问等审计技术和方法,全面了解我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状况。调查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系统方面风险管理状况,业务方面风险管理状况。通过审前调查,认为我行的网上银行的技术比较先进,系统安全方面的风险相对较少,审计重点为网上银行业务管理风险。并根据审计重点制定可操作性的审计方案,确保审计风险可控。
(三)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如对企业网银限额控制进行实质性测试时,编写SQL程序语言,从数据库中取得客户在一段时间内网银交易数据,通过对交易金额按客户按时间进行分类汇总,验证企业网银限额控制的有效性。通过测试,发现有部分客户的累计交易金额超过限额控制,而且又没有限额修改申请表,是柜员未按要求私自修改限额还是程序控制存在漏洞?经过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初步确认为程序控制存在漏洞,未将企业费用报销和代发工资统计在内。为了确诊此问题,审计人员在网银测试环境针对此问题进行功能性测试,确认限额控制程序存在漏洞,客户资金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四)利用本行计算机预警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以巡航式审计方法,全面扫描检验本行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利用审前调查成果,有针对性的开展现场审计工作。通过查阅、审核等审计方法、分析性复核、抽样调查等审计技术,对网上银行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审核,在系统安全方面重点审查对系统的检测和应急问题处理流程,在业务安全方面重点审查内控的有效性,业务的合规性、操作的规范性,服务的安全性。通过现场审计,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各个风险控制点进行了全面的排查。
四、审计成果及应用
鄞州银行监事会认真审阅了稽核内审部撰写的审计报告,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要求管理层针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整改落实。整改工作有序进行,审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完善了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控制体系。增加了网上银行业务针对各种风险的管理办法。完善了网上银行应急预案,由原来只是科技管理部对网银系统硬件设备故障采取的应急预案,扩展为全行范围内针对各类事件场景下的应急预案,包括启动应急预案条件、应急处理流程、系统恢复流程、事后经验总结和培训等内容。应急预案更加全面、更加有效。修订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在办法中明确了网上银行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监督有力地网上银行业务服务体系,和网银信息修改审批、监督机制,使内部控制得到完善。
2、加强了应用科技力量进行风险控制。针对审计发现的限额控制存在漏洞的问题,鄞州银行立即进行了系统完善。同时业务部门组织人员对网银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对程序中存在的BUG,功能缺陷、风险隐患进行排查,科技管理部针对业务部门提交的问题,及时进行程序修改和功能完善。
3、规范了业务操作。如:通过对网上银行业务柜面操作方面的检查,发现鄞州银行各支行在办理USB-Key密码解锁和挂失业务时,缺乏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授权环节,而BeeKey相当于一个保险箱,用于保护数字证书的安全。用户在登录我行网站进行交易时,在电脑上插入Beekey,系统会通过校验Beekey中的数字证书来验证客户的身份。Beekey相当于客户在网银系统中的身份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业务部门立即规范了对数字证书的遗失处理、USB-Key的挂失和解锁程序,过程中增加了属主身份认证、换人复核环节,并进一步细化各处理步骤。
4、增强了各部门对于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视度。网上银行业务作为我行一项“年轻”的业务,客户量和业务量目前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通过此次审计,提高了相关部门的风险意识,不仅对行内的业务操作进行规范,而且加大了对客户的风险意识的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向客户宣传网上银行的安全知识。如在鄞州银行的网站上,发布了《关于网上银行安全提醒的公告》,在公告中提醒客户虽然使用USB_key登陆网银是安全的,但也需要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并提供了《网上银行安全须知》,要求客户点击阅读。而科技管理部在持续关注网上银行信息安全问题,一直在关注USB_key产品的推陈出新,并对新产品进行测试,了解最新最高端的安全技术。给客户一个安全、放心的运行环境。
5、总结审计经验,推广审计成果。审计组根据网上银行审计经历,总结网上银行的主要风险和防范建议,编写《网上银行业务风险及其防范建议》一文,发表在宁波内审经验交流园地,另外还有《开展网银信息系统安全审计 增强网银系统安全运行》、《鄞州银行把好网银安全关 审慎数字证书管理》等多篇介绍我行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要风险和警示的文章发表在宁波内审园地,供同行们参考借鉴。
五、几点启示
1、加强学习,控制审计风险。网上银行业务作为新兴业务,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审计风险大的特点,如何控制审计风险,就需要审计人员加强对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掌握审计关键控制点。
2、持续关注网上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法分子对网上银行攻击的手段将呈现多样化和高科技化,银行需持续关注网上银行的信息安全,在客户身份认证、数据传输私密性、防钓鱼、防欺诈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技术更新,审计部门需持续关注网上银行的风险动态,适时开展安全审计,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始终给客户创造一个安全的、放心的运行环境。
6.银行操作风险题库 篇六
(一)一、单选题
1.根据新协议和银监会指引,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对操作风险的定义?
A.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B.包括法律风险
C.包括声誉风险
D.不包括策略风险
2.根据银监会指引,以下不属于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职责的是:
A.拟定本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具体的操作规程
B.建立并组织实施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缓释(包括内部控制措施)和监测方法以及全行的操作风险报告程序
C.定期检查并分析业务部门和其他部门操作风险的管理情况
D.为操作风险管理配备适当的资源
3.操作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中涉及到银行风险管控的“四道防线”,具体指:
A.经营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法律合规部门、风险管理委员会
B.经营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法律合规部门
C.经营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法律合规部门、内部审计部门
D.经营部门、条线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银行操作风险损失的是:
A.因内部操作失误,业务人员丢失客户资料造成损失
B.因黑客攻击导致银行系统瘫痪,造成损失
C.因贷款客户违约导致银行损失
D.因大规模停电使银行不能营业所造成的损失
5.在新协议规定的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中,a.基本指标法b.标准法(含替代标准法)c.高级计量法,依照量化条件的复杂程度由易到难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A.c/a/b
B.c/b/a
C.a/b/c
D.a/c/b
6.根据银监会指引,下列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不采用以下哪种操作风险计量方法?
A.标准法
B.替代标准法
C.基本指标法
D.高级计量法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操作风险管理流程重要环节的是:
A.识别
B.评估
C.控制
D.审计
8.“商业银行识别和评估潜在操作风险以及自身业务活动的控制措施、适当程
度及有效性的操作风险管理工具。”——描述的是以下哪一种操作风险管理工
具?
A.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
B.损失数据收集
C.关键风险指标
D.行动计划
9.如果把银行的风险暴露状况比喻成人体的健康状况,那么下列选项中,对损
失数据收集(LDC)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A.病史记录
B.例行体检
C.血压监测装置
D.急救包
10.根据损失事件类型的定义,内外勾结盗取金库存款应属于以下哪一类损失事
件?
A.内部欺诈
B.外部欺诈
C.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
D.以上皆非
11.产品销售时刻意隐匿产品风险,客户遭受损失后状告银行,导致银行赔偿客
户并支付法律诉讼的相关费用,上述事件属于以下哪一类损失事件?
A.内部欺诈
B.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事件
C.执行、交付或交割、及过程管理事件
D.以上皆非
12.下列操作风险事件影响类型中,一般不会对财务报表造成直接冲击的是:
A.支付赔偿费用
B.声誉影响
C.支付诉讼相关费用
D.支付罚款
13.流程梳理工作属于操作风险管理流程中的A.风险识别
B.风险评估
C.风险控制与缓释
D.风险监测
14.对于不同频率和严重度特点的操作风险事件,以下哪一类事件适宜采用保险的方式进行风险缓释?
A.低危低频事件
B.低危高频事件
C.高危低频事件
D.低危低频事件
15.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中,对于固有风险暴露和剩余风险暴露的关系,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有风险是假设不存在任何控制的情况下的风险暴露
B.固有风险的评分需要进行主观推断,现实中的风险暴露都是剩余风险暴露
C.剩余风险是目前的控制现状下的风险暴露
D.剩余风险是所有控制均在理想状况下的风险暴露
16.在RCSA中,某一个风险事件的风险暴露数值落在黄区,评分者注意到该事
件的间接损失非常严重,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做法是:
A.手工将落点调整到橙区
B.无需进行处理
C.调整风险地图界限
D.重新进行该风险事件的评分
17.下列机构中,需要对固有风险进行评分的是:
A.总行业务部门
B.分行业务部门
C.支行和网点
D.以上皆是
18.下列那个控制措施一般不会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
A.复核制度
B.保险制度
C.培训制度
D.权限管控
19.根据新协议和银监会指引,商业银行采用标准法进行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时,如某项业务无法 划入八大业务线,则其对应的计算系数为
A.10%
B.12%
C.15%
D.18%
20.根据新协议和银监会指引,商业银行使用高级法计量操作风险的内部损失数
据至少应符合:
A.商业银行应具备至少5年观测期的内部损失数据,初次使用高级计量法的商业银行,必须使用5年期的内部损失数据
B.商业银行应具备至少5年观测期的内部损失数据,初次使用高级计量法的商
业银行,可使用3年期的内部损失数据
C.商业银行应具备至少3年观测期的内部损失数据,初次使用高级计量法的商业银行,必须使用3年期的内部损失数据
D.商业银行应具备至少3年观测期的内部损失数据,初次使用高级计量法的商业银行,可使用1年期的内部损失数据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执行RCSA的过程中,需要对控制落实度进行评分的机构有:
A.政策制定部门
B.总行业务部门
C.分行业务部门
D.支行及网点
2.在对剩余风险暴露进行评分时,可供参照的依据有:
A.本行的历史损失数据
B.外部的历史损失数据
C.本流程的平均交易金额
D.本流程业务专家的经验
3.影响风险地图界限设置的主要原因包括:
A.评估对象管理层的风险偏好
B.评估对象的业务规模
C.历史损失数据
D.外部事件
4.以下事件中,符合LDC收集条件的有
A.某支行失窃现金20,000元,达到该条线LDC收集金额门槛
B.某省分行重要涉密资料被盗,损失金额未达到LDC收集金额门槛
C.某支行运钞车被歹徒抢劫,损失金额暂时无法估计
D.某支行广告牌掉落砸碎大门玻璃,损失未达到条线LDC收集金额门槛
5.下列事件中,属于银监会规定必须报告的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
A.高管人员严重违规
B.某金库失窃100万元人民币
C.重要空白凭证在运送途中被抢劫
D.省分行核心系统中断业务8小时
6.选择KRI的考虑依据主要有:
A.指标的个数
B.指标数据的收集成本
C.指标与风险要素的相关度
D.指标收集的频率
7.以下哪些损失属于间接损失的范畴?
A.无法追索资产或资金
B.广大客户服务质量受损
C.运营中断
D.员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8.根据银监会指引,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应至少能够
A.记录和存储与操作风险损失相关的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信息
B.支持操作风险和控制措施的自我评估
C.动态显示外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情况
D.监测关键风险指标
9.下列选项中,属于LDC收集重要数据项的是:
A.事件发生的时间
B.事件发生的地点
C.事件责任人
D.事件预估的损失金额
三、判断题
1.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2.内部审计是操作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应直接对操作风险管理工作负责。
3.由于管理层经营策略的原因所导致的收入减少也是操作风险的一种。
4.应急和业务连续性计划是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最大程度确保银行在经营遭遇严重的中断事件时继续运营并控制损失。
5.商业银行采用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资本时,如某个业务条线的资本要求为负值,则可抵消其他业务条线正的资本要求。
6.对某一个流程设计控制措施的原则是尽量增加控制措施的环节和数量以降低剩余风险暴露。
7.商业银行采用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资本时,如某一年各业务条线资本要求加总后为负值,则该年资本要求以负值乘以系数,并可扣减资本要求总数。
8.在执行RCSA工作时,各分行对剩余风险的评分简单加总即可得到总行对剩余风险的评分。
9.在规模相似的分行,同一种业务原则上应设置相同的风险地图边界。
10.操作风险损失一般来说遵从正态分布的特点。
11.新产品、新业务上线时,由于没有进行正式的业务经营,因此无需进行操作风险的评估。
12.为保证资本计量的可靠性,商业银行应尽量采用较为简单的资本计量方法。
13.保险是缓释操作风险的重要手段,但不应因此忽视控制措施的重要作用,且应制定相关的书面政策和程序。
14.对于跨部门或业务条线发生的损失事件,应由最先报告的部门或业务条线作为事件损失单位。
15.银行应对内部损失数据进行保密,禁止同业访问以防机密外泄。
16.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银行可对部分业务条线使用高级计量法,部分业务条线使用标准法。
17.如员工发现应汇报的损失事件,即使该事件并未发生在本人所在的部门或条线,也应该发起汇报工作。
18.商业银行运用外部数据估计潜在的操作风险大额损失时,应同时借助风险管理专家的主观情景分析。
19.RCSA和KRI分别是对风险暴露的评估和预警,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根据两者的结果启动行动计划,而LDC是记录已经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因此没有必要根据其结果启动行动计划。
7.银行风险管理部 篇七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风险管控
一、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开展状况
(一)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较早地开始了综合化经营探索,早在1995年就和摩根斯坦利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独立型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开始涉足投资银行业务。
2006年9月,建设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成立,牵头管理全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负责投资银行产品的设计研发,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客户的直接营销。投资银行部充分利用建设银行逐步形成的综合业务平台,借助建银国际、建信信托、建信租赁等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金融租赁等全面的金融服务。在投资银行业务的大力带动下,建设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开拓了新的价值创造领域。
(二)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在上市后,通过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等中间业务,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工商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财务顾问,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同时,工商银行还大力发展理财、资产托管等中间业务,相关业务在同业中均位居前列,显示了工商银行强大的网络和客户资源优势。
20世纪90年代,工商银行收购厦门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更名为工商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开展境外银行业务,2008年9月,工商国际更名为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实现由传统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的业务转型。
二、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点
本文以国内某一商业银行的某一类投行产品为切入点分析投行业务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点,简要分析如下:
(一)尽职调查不到位
在投行业务开展过程中,个别经办机构尽职调查报告未充分披露重大事项和风险信息,报告内容及结论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未能如实准确反映项目真实情况,影响了投资决策。主要表现为:由于调查不充分,未能有效识别投资标的以及收益权存在权利限制;未能全面反映投资项目实际状况以及客户的真实融资需求。
(二)投行理财资金用途监管不充分
个别经办机构未按制度要求融资客户提供相应的资金支付凭证并严格审核;资金的实际用途与合同约定用途不符,个别项目资金投向制度规定外的限制性行业。
(三)存续期管理不到位
个别银行机构存在投后检查报告内容不全面、不真实,未对重大事项及时上报,投行理财资金的使用情况未详尽披露,未能持续关注批复或协议条件落实等情况。
三、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风险管控建议
(一)做好投行理财产品投前尽职调查工作
加强客户基本信息的实地调查和核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严格按照企业经营情况测算资金需求,充分了解融资客户的真实需求,避免过度融资,确保融资需求前后一致。
(二)加强对投行理财产品的资金监管和支用管理
投行理财资金不得投向监管机构和银行禁止投放的行业、企业和项目。企业提取我行理财资金后,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经事先审批的信托计划、理财产品等投资工具。制定理财资金支用相关制度,完善理财资金支用的审核流程,妥善保管资金支付凭证。
(三)进一步加强投行理财产品存续期管理
随着大量投行理财产品的不断到期和新风险的不断暴露,要进一步加强对存续期理财产品的监测和日常管理,继续落实理财产品存续期管理常态化工作,确保及时发现风险并化解风险。
(四)加强投行风险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
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投行风险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期进行投行业务人员的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的法律法规培训,投行风险管理岗位人员要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提升能力,成为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的推动者、保驾护航者。
参考文献
[1]李艳.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收益探析[J].财会月刊.2006.10.
[2]李柏洲.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4.
8.银行风险管理部 篇八
关键词 银行操作 风险 合规 机制建设
合规经营是银行的生命,也是银行持续发展的保证。管控好操作风险则是银行合规建设的关键。与国外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由于长期以来对合规、操作以及声誉等风险的认识程度不够,导致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不能够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些银行甚至出现了许多违规操作和违规经营的问题,根源就在于银行内部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所以,我国银行业应当高度重视操作风险的管控,构建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抓住银行合规机制建设的关键,从而促进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由于我国银行体制、机制、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依然存在许多的薄弱环节,导致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1.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有些银行对操作风险的普遍性、长期性以及顽同性缺乏一定的认识,非常容易把一些操作风险情况当做是偶然、局部发生的,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致使银行管理人员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银行内部缺乏一些重要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没有严格遵循银行内部控制准则,对于风险管理职能没有专门的部门监管,仅仅南各个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存在管理职能上的交叉、管理目标的冲突以及管理流程紊乱等情况,折旧导致银行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银行的管理者也不能清楚地了解到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整体状况,操作风险管理机制形同虚设根本落实不到工作中。
2.银行内部管理人员对操作风险认识不够。首先银行管理者在银行内部管理与未来的发展关系上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没有将风险管理与加快发展联系起来。其次由于受传统的东方文化沉淀影响,银行在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时操作人员,从上不从制,从师不从制,从习惯不从制,使一些风险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最后是对操作风险认识太片面。有的银行管理者将操作风险仅仅理解为“操作中”的风险和“操作性”的风险,有的则将操作风险等同于金融犯罪等情况,在对操作风險认识上的不同及局限就导致管理者对操作风险管理的不全面、不系统。
3.操作风险的责任配置错位。近年来,在我国银行实施绩效分配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大多数都突出了对银行内部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正向激励,但对银行基层机构以及一线员工确实激励不足。这种“收入分配上移、风险责任下移”的分配激励机制不但导致银行基层员工的严重不满,同时也挫伤了基层员工积极工作、规范操作的工觉性。另外,银行内部不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也严重影响到基层员工合规操作的积极性。近几年的减员增效改革中,各级管理银行作为政策的实际执行者,只是进行各个网点的撤并以及对基层人员进行减员分流,但对于本部的改革却没有见到成效。这种错位的风险责任配置不仅造成基层机构不能按风险控制制度定岗定员,还导致了银行学习培训以及轮岗休假制度顺利进行,再一点程度上提高了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
4.金融创新和电子化建设带来的风险。一方面,许多银行为了抢占并扩大市场的份额,不断地推出许多新的金融产品、新的业务以及新的服务举措,但是在现阶段产品、业务和服务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内控制度的及时跟进,就非常容易引发新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在银行业务电子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使银行在各个银行地区的经营以及各项产品的经营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银行现代化系统建设滞后就会导致总行不能对各个分支行进行准确到位的内部监控,如果银行的电子化处理系统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
二、加强合规机制建设,防控银行操作风险
银行是一种具有特殊经营风险的行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发展,可以说,银行是处理风险的机器,风险也是银行永恒的主题。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银行内部体制的深化改革,银行面临的同业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加强银行内控体制的完善以及银行合规机制的建设,实现银行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大对银行操作风险的防控力度,切实推进银行合规文化的建设。
1.切实增强操作风险防范以及合规机制建设意识。一方面,要想保证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的完善,首先就必须正确认识操作风险,加强银行管理者对操作风险的重视,只有正确认识到操作风险管理对银行的重要性,才能保证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使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真正得到落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对银行合规建设的认识,持续开展银行合规学习培训。通过银行内部中层管理人员合规机制认识的提高、合规建设意识的树立以及合规执行水平的提高,来不断培养银行内部员工的合规优先、主动合规、全员合规的合规建设文化,使合规建设机制的核心价值观成为银行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
2.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环境。任何操作风险可以说都是人的行为造成的,而人的行为主要就是受到制度道德约束以及文化熏陶。所以,要从根本上控制和避免操作风险的发生,形成操作风险防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就必须抓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文化以及人三个关键要素,加强银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文化认同,建立起系统化、制度化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建立严密的内控环境,并对银行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价,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加强银行的内控建设,构建全面、规范、有效的风险管理以及内控体系,对银行各业务层面的关键风险点实施有效过程监督控制。从内部控制的建设人手,对银行现有的内控制度进行一定的清理整合,对银行业务和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梳理、整合、规范,以及对岗位职责体系进行细化。
3.进行信息化管理,完善操作风险预警机制。银行的法人在推进银行内部机构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全面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借助各类现代化实时监控系统加强对银行潜在风险、可疑交易以及违规行为的揭示、控制功能,并加强对各类监测信息共享和过滤的分析评价,对可疑行为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现场检查、监管,从而及时排除操作风险隐患,保证银行业务的安全进行。当前,银行必须要加快将操作风险点细化、量化,将操作的风险点逐一分解落实到银行各个岗位、各个员工,建立完善操作风险数据的识别、登记、报告制度,对各级机构以及业务部门严格按风险控制指标进行监测和控制。
同时,还要成立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机构,规范操作风险业务流程,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完整的操作风险监控体系。
4.全面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操作风险的控制也会产生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管理人员是银行防范操作风险最主要的力量。所以,银行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专业技能、风险管理能力、计算机操作及运用的能力,及时对专业知识进行更新,不断提高管理对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以及控制能力,保证管理人员能够从容应对银行面临的各种操作风险;另外,银行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分阶段的考核,实施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制度,从而提高风险操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银行操作風险的有效控制。
5.推进银行人性化管理,完善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银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理念,将银行风险管理员工的个人价值利益与银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使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对未来工作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从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工作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完成。其次,银行管理者还要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对那些严格遵守银行内部规章制度以及及时消除银行操作风险隐患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样,对于操作风险管理人员中疏于管理、监督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等现象,也要追究其相应的责任,给予一定的批评教育或者惩处,从而端正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断引导风险管理员工自觉遵守银行的规章制度。最后,银行管理者还要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减少银行内部的行政管理人员,不断充实银行内部的基层员工队伍,使银行内部的基层岗位轮换制度和强制休假制度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从而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套适合银行自身的科学有效的人员配置体系。
三、结束语
9.银行风险 篇九
作为银行从业人员,应当对银行安全防范有很高的认识。银行作为国家经济的主要命脉,它的安全意识是不容忽视的。而银行的安全防范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外部防范,二是内部防范。
外部防范,指来自外部人员的安全防范,如暴力抢劫、盗窃等案件。对于银行各个营业网点来说,是犯罪份子的主要目标。在防范方面我们必需时时提高警惕。以防止事情的发生。作为一线员工,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加强职员安全警惕意识。职员在营业其间要时常警惕自己。注意营业厅内有可疑的人物,发现可疑现象要以镇定不慌的心态并以一切可用方式向同事传递风险知识。如:递纸条、一指传、说密语等方法向同事传送信息让在后方工作的人员能及时作出报警等措施。
二、安装紧急报警器,保持报警线路畅通。报警器必需安装在隐蔽并能让员工易于操作的地方。同时应当注意报警线路的走向,确保报警线路不被轻易的从外部破坏掉。
三、加强职员安全防范培训。面对突发情况要保持镇静,不可慌乱。非紧急情况不可轻易与犯罪分子展开近身肉搏。应当及时按下报警器,以告知本地公安局及时援助,配合公安机关捉拿犯罪份子。
四、确保银行安全设施齐全有效。防弹玻璃、狼牙棒等安全设施是在发生突发情况时确保银行员工人身安全与国家财产安全的第一道保障。网点的两个安全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同时打开。内部员工不论是在进入还是出去都必需确定一道门开锁前,另一道必需是关闭着的。
五、确保电视监控设备有效、监控资料安全。必需确定摄像线路清淅无阻,以便能随时观察银行操作及环境情况。监控数据应当进行远程储存,不可将监控资料放在本地,以防止犯罪份子成功进入营业室内后破坏监控资料。
六、营业厅的保安人员应时刻作好突发事件的准备,保护客户和营业厅内安全。随时做好与犯罪份子作斗争的准备。
内部防范,指由银行内部及相关工作人员引起的案件。相比来自外部的案件,发生于内部的案件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性高等特点。内部安全防范只能通过内控
机制来解决,是一件长期并且艰巨的工作。
一、提高对建立健全科学严谨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无规矩不成方圆。银行领导和有关内控管理人员应从提高对建立健全科学严谨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重大意义的认识入手,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内控制度,才能从制度上保证消除风险死角和风险盲区,形成静态的、潜在的安全保障机制。一要强化“制度先行”意识,这是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内控管理制度的基础。二要强化“预警防范”意识,这是确保内控管理制度执行到位的关键。
二、建立健全科学严谨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一要坚持“机制控制”原则,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风险管理机制。二要坚持“责任追究”原则,建立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机制和处罚机制。加强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从培育内控制度入手,建立事前内控机制,强化过程监控,突出内控重点,逐步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形成强有力的银行内控管理机制。
三、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只有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要求和银行业务内部控制要求入手配置人力资源,才能有效地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各行对各营业网点既要按业务量定岗定员,又要根据其业务品种和内控要求合理配置人员,严格岗位分工,对应该增强人手的要增强相应的业务人员,并实行定期轮岗、适时交流和员工休假制度等。
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内部稽核监督体系。要尽快修订如《加强内部控制指导原则》等文件,并制定内控建设时间表,促使我行加快内控步伐。各项要求要落实到位,不可只注重形式。
小金库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资金主要来源包括:以各种名义挪用、转移国家预算内、预算外收入;截留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入;高价倒卖、非法牟取价差收入;一些经济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侵占、截留罚没收入。不包括党委、团委、工会会费,稿费提成和职工互助金等项目。“小金库”范围有: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经营收入
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通过往来帐列收列支、转移资金、虚列支出或未列支出设立“小金库”等。
“小金库”的显著特征是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分,公款沦为“私房钱”也就几乎成为了必然。不仅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腐败,往往也容易滋生更大的腐败。某些单位请客送礼、乱发钱物、收送红包、公款行贿等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游离于监督之外的部门小金库。可以说,小金库正是很多腐败现象得以蔓延的“财政支柱”。近年来随着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不断扩大,各单位可支配现金减少,一些单位从局部利益出发,巧立明目,不断翻新形式设立小金库,从而引发的矛盾,职务犯罪时有发生。小金库”的存在,危害大、影响坏,不仅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而且助长了铺张浪费、奢靡享乐歪风,往往成为消极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决清除。
“小金库”具有隐蔽性特点,问题由来已久,屡禁不止,可以说是一个“顽症”。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小金库”的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堵疏结合、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小金库”体系。
提高认识,加强对“小金库”危害的教育。要使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的“一把手”在思想上认清“小金库”的严重危害性。道理要讲透,危害要讲够。加强教育,首先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产生“小金库”实质上是一种领导行为,单位的主要领导不同意、不默许,“小金库”就产生不了,或很难产生。各级干部不仅自己不搞,而且要管好自己的下属也不搞。对“小金库”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纵容、主张搞“小金库”的干部,都是对“小金库”的性质和危害性认识不够的表现。其次,要用典型案例,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教育,克服侥幸心理,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廉政教育的经常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单位、部门的主要领导签订严禁私设“小金库”的承诺书,有效制止私设“小金库”行为的发生。
完善财务制度,堵塞漏洞。不断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特别是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力度,堵塞漏洞,在源头上斩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明确财务业务的职责
分工和程序,管钱、管物、管账人员进行相互制约,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定期对资金进行清查盘点。
加大监督、查处和惩治力度,形成打击合力。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同时,推行财务公开,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地清理小金库专项督察活动,形成多渠道的监督网络,对发现有“小金库”的单位严肃处理,对查出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以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同时还要按照《会计法》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真正使“小金库”成为一个“禁区”,一道“高压线”。
依靠群众监督,让“小金库”无处藏身。“小金库”隐蔽性强,情况复杂,直接检查往往不易发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内部知情者举报。为此要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对举报者实行奖励,让“小金库”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
10.银行合规风险自查报告 篇十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银行合规风险自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合规风险自查报告1今年以来,XX市XX区联社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紧紧抓住制度、执行、监督三个环节,以制度执行年活动为载体,从全面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入手,狠抓五个到位,深入扎实做好合规经营、合规操作监督检查和整改工作,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防范事故案件,有力地促进了全辖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到位
自年初一开始,联社领导班子把合规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考核,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一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理事长为组长,纪委书记、监事长为副组长,经营班子和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制度执行年、合规经营、合规操作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开展和检查督促,落实稽核监察保卫部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二是分别制定了制度执行年活动和合规经营、合规操作自查自纠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步骤、方法和要求,做到了有的放矢。三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联社监事长与各信用社主任、信用社主任与职工层层签订合规经营、合规操作自查自纠工作责任书XXX份。联社领导、部门负责人按照分工各司其责,认真履职尽责,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争做合规带头人,为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奠定基础。
二、抓合规意识教育,培训学习到位
为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新青员工的合规意识,联社一是把自省联社成立以来出台的制度办法和金融职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案例作为学习培训内容,重点提高员工对基本制度的熟悉程度,强化学法、懂规、遵纪、守制意识。二是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年内联社共组织培训学习班X期,参训人员达XXX人,其中一线员工的学习面达90%以上,使大家真正认识到内控优先,制度先行的重要性,理解和熟悉自身岗位内控要点,主动预防和发现风险。三是是采取了自学、集中学、分散学、岗位交流学、互动式讨论学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业务流程合规操作手册》、《安全保卫工作理论与实务》等业务书籍。同时,结合案件防控实际,把典型案件警示教育融入活动中,剖析案例,总结教训,标本兼治。联社监察部门随时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认真分析成因,定期以文件形式予以通报,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人人撰写了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进一步加深对制度的理解和再认识。四是运用激励机制,检验学习效果。10月中旬,采取自下而上层层选拔的方式,各信用社和联社机关推荐XX名员工进行了合规知识竞赛;11月下旬,组织全辖XXX名员工分岗位参加省联社的制度学习考试,考试成绩与员工目标责任考核和来年的岗位聘用挂钩,考试及格率达99%。
三、强化基础管理,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位
加强基础管理,规范临柜操作,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防范事故案件的永恒主题。年初,针对我区部分营业网点一线岗位人员严重不足、规章制度难以贯彻执行的严峻现实。联社一是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用工制度改革方案,综合全辖机构网点的经营规模、服务对象、业务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岗位编制XXX个,撤并低效网点XX个,二是面向社会,招贤聚才。公开聘用大、中专毕业生XX名为短期合同工,委托省联社招收计算机、法律、财务审计等专业技术人才XX人,经过岗前培训,全部充实到一线岗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员紧缺和内控落实难的矛盾。三是联社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设置合规风险管理部门或合规风险管理岗,制定合规风险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四是打造流程银行。由稽核监察保卫部牵头,财务、信贷、人事、办公室等部门通力配合,重新制定了会计、出纳、信贷等岗位职责,按照一项业务一本手册、一个流程一项制度、一个岗位一套规定的要求,细化了每一笔业务的操作流程,防范违规操作,切实做到了有章可循。
四、狠抓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到位
重点人员XX人,仍有XX名员工在同一岗位工作超过3年以上未轮岗,联社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监控,对超过3年以上未轮岗适时进行了岗位调整;X名有经商行为的员工家属已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予以纠正,有效地整治和规范了全区信用社对员工的行为,较好的防范了道德风险。七是抓安全检查。采取实地检查与电话询查、突击检查与重点抽查、日间查与夜间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开展各种安全检查XXX社次。同时本着安全坚固、经济实用的原则,对顶山、恩阳等11个机构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了更新;新安装更换报警器X台、维修警器具XX社次。通过开展各类检查,加强了基层社的财务、信贷、重空、内控重点管理,有效地规范了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行为,防范案件的发生。
五、建立问责机制,责任追究到位
我们从建立有效的违规问责约束机制入手,限制、批评、纠正和惩处违规违纪的单位和员工,在内部弘扬正气,杜绝违规恶习,对违规失德的人和事,不姑息迁就,不搞下不为例。一是层层落实了事故案件一把手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人人签订了事故案件防范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二是建立了严格的事故案件责任认定程序和报告制度,做到发案必查、有案必报、查必问则、有责必究。不论检查发现的还是来信反映的问题,在初步核实的基础上,符合立案标准和条件的,及时予以立案,并迅速上报,不搞瞒案不报。三是建立双向 问责机制,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处理联动,经济处罚、组织处理和政纪处分同步,1-10月,受诫勉谈话的信用社班子X社次,通报批评的XX社次(含分社、储蓄所),经济处罚XX人次、罚款金额XX元,待岗X人,免职X人,除名X人,待给予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的8人。向妄存侥幸心理的人员亮起了红牌,维护了农村信用社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保障了全区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快速健康发展。
银行合规风险自查报告2本人xxx,根据…………,本人结合自身xx岗位,就xxxx履职情况,开展合规风险全面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介绍本人基本情况,如个人基本情况、从事本岗时间、履行职责工作情况、重点报告当年从事岗位及履行职责情况,有兼岗或多岗的请作出说明。
二、存在的问题
(一)要求以合规为准绳,对自身岗位履行情况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排查,重点是通过自查发现问题或风险隐患。
(二)请站在从联社稳健经营角度分析目前合规管理组织架构是否健全;
合规职责是否正常开展并在组织上得到全面保障;内控制度、业务流程是否科学、清晰;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工作职责边界是否清晰;各项业务操作是否合法、合规等方面进行分析。(三)违规事件举报机制,鼓励自查人对违规事件进行举报,针对你目前掌握的线索情况对其他违规问题或异常行为进行大胆举报。
三、原因是分析
对上述问题(风险)的产生原因作出详尽分析,深入了解问题(风险)产生根源。
四、整改措施
对上述问题(风险)的产生提出解决或处理措施,认真处理好今后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业务发展与合规的正确关系,严格践行合规职责,最终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目的,促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自查人:xxx
20xx年x月x日
银行合规风险自查报告3为规范业务经营,强化风险管理,增强全员合规经营意识,降低案件风险隐患,确保安全、稳健运行。我行进行了严格规范的自查行动。第一,按照制度要求,重塑制度流程 按照最新文件规定、相关岗位操作流程和有关制度办法,认真梳理农村信用社工作岗位中“应知、应会、应做、应遵”制度、知识、技能以及职业操守,组织学习了本岗位和基层营业网点学习的文件材料。第二,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 自查柜面业务操作。对柜面业务操作流程及各个环节进行了风险隐患排查。对库存现金情况,重要空白凭证、印章、有价单证使用管理,股金管等进行自查;对内外账务核对、开户业务、大额资金业务、挂失及提前支取等业务操作的合规性进行自查,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纠错整改,使我们每个柜员严格按照各项业务操作流程规定办理业务,提高工作质量,防控操作风险,消除了风险隐患。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都作出了承诺。承诺真实、全面地对工作岗位中的各个细节进行自查,按时上报自查报告,准确、及时地反映自查发现问题,并积极配合检查组检查,保证不再出现类似问题。自查服务形象。按照辛集县农信联社“统一着装,树立新形象”的要求,对各柜员“统一着装,微笑服务”执岗情况进行自查,同时在营业厅显著位置公示了县联社及本社主任的举报电话,促使员工改变服务态度,提升服务形象,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合规管理,风险共。防,和谐共赢” 通过全面清查,找准问题,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形成相互制约、权责明确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皮革城分社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学习,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为使活动不走过场,使每个柜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各种文件制度进行集中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对风险防控工作的认识。同时,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点,学习内容包含现代化支付业务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等等,大大提高了我们作为一线柜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全员行动,按照“合规创造价值、合规防控风险、合规保障发展”的整体目标,多措并举,从全员着装、工作作风、考勤会风、优质服务、工作效率等方面树立信用社新形象,为“推进案件风险防控工作,逐步建立案件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全面、精细严密、运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做足准备。四.整改措施及今后工作思路 今后,我将继续加强自己的政治思想教育,深入持续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将合规文化建设工作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人员,营造清正廉洁、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防范操作风险。
(一)加强学习,继续深入合规文化建设,使全社员工更加明确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集中学习,通过学习
SC6000 系统业务风险要点、业务流程合规操作手册、信贷管理文件等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技能。确保自己更加熟悉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到实处,确保自己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审慎经营的理念,从而有效防范我社内部操作风险。(二)加强对自己的金融政策、法律制度,财经纪律、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员工言行,加强对“九种人”实行不定期排查,同时对重要岗位人员及“九种人”定期实行交心谈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员工对防范操作风险的认识,提高合规操作意识,消除麻痹思想,使大家真正认识到“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保障发展”的重要性。
(三)积极参加全社员工以操作风险防控为主题进行讨论,就操作风险防控问题发表各自意见,通过讨论进一步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严格按照联社的有关规定,组织好本社的内控制度、财
务帐务、综合业务、信贷管理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检查工作。
关于支行高管个人防范合规风险履职自查报告
为全面做好支行高管人员防范合规风险工作的开展,确保基层高管人员正确履行职责工作取得实效,根据总行《中国银行支行高管人员防范合规风险履职监察要点》(中银发〔xx〕1459号,以下简称《要点》)及省行《关于转发的通知》(闽中银发〔xx〕564号)文件精神,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就贯彻落实《要点》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经过认真对照检查,本人没有存在下列违法违规行为:一是没有存在授意或指使员工违规办理业务行为;二是没有存在超越权限或范围办理业务行为;三是没有存在滥用职权决策或授意、强迫员工实施违规贷款行为;四是没有存在违反规定办理借新还旧及处置不良贷款行为;五是没有存在违规办理存取款、资金划拨、开销户、扣划存款等业务行为;六是没有发现存在其他严重违规行为。
二、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坚持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认真学习和宣贯《要点》,并结合业务行为合规性和合规风险易发点,强化自己的风险意识和廉洁意识,自觉抵制违规行为,维护银行利益。
特此报告。
自查人:
【银行风险管理部】推荐阅读:
网上银行风险07-27
银行信用风险防范08-13
银行柜员防范风险心得07-03
银行声誉风险管理07-18
银行风险内控自查报告08-31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实例10-21
浦发银行风险分析10-26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预案12-07
×××银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报告07-16
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