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d

2024-12-09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d(精选4篇)

1.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d 篇一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成立最早,影响最大)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宣称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在创造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体现其“为 人生”的宗旨。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的成员是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畅、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人。他们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要倾向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初期主张“文艺而文艺”,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后期提倡“表同期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1929年2月创造社被当局查封。

3湖畔诗社:是“五四”文学革命前后出现的新诗团体,1922年成立于杭州。以短小清新的情诗创作为主,他们以“真正专心致志做精炼”为特色,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学峰、汪静之等人。具有浪漫抒情倾向,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出版诗集《湖畔》、《春的歌集》等。湖畔诗人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勇于创作情诗,帅直坦城,绝无世俗的顾及,也少见艺术的雕琢,以为青春期青年诗人的热情和真挚,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以及现代新诗的勃勃生机,“五卅”运动后,诗社活动停止。《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形象最大的特征,是剧烈的内心矛盾和斗争。《莎菲》的价值,也在于莎菲内心矛盾冲突的独特性、新颖性和深度。女性的内心深度,女性身上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女性身上的文化积淀和世代相传的信息,挖掘得相当独特、新颖而深入。

莎菲的典型意义在于反映了五四之后,青年女性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后,无路可走的苦闷和挣扎,作品塑造了莎菲孤独的灵魂。莎菲是属于一个始终局限于个人生活范围之内,努力挣扎追求的女性,为了追求个性的自由而寻不到出路的女性。

作品深入而独到地表现了女性寻找爱情的种种在内心深处的困难以至困境,表现了女性的血泪和忏悔,写出了女性的时代苦闷。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处女作《幻灭》)

作品表现的是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

⑴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⑵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⑶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

《幻灭》:通过静女士在爱情和革命上的追求与幻灭,表现了小 资产阶级走向革命和在革命中的幻灭过程。

《动摇》:展示的是的革命时代革命与反革命势力激烈斗争时期 的现实。方罗兰的形象反映了在政治和爱情上动摇、妥协、软弱 者的精神特质。

《追求》:表现的是一群知识分子的心灵挣扎、精神自我拯救以 及掩饰不住的幻灭感。以章秋柳为代表。京派小说

指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代表作家有废名、沈从文等,他们追求艺术的健康与纯正,多在乡村与都市的对照中构建自己的审美天地,具有乡野的平和质朴之美。

二、解答题□

新感觉派

20年代末期30年代前半期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初期具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过度的描写都市,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题,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新感觉派的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从而提供了另一类型化的都市文学,极力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分裂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代表作有穆世英的《夜总会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也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背景:在横光利

一、片冈铁兵等位代表的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的影响

喜爱下发展起来的,又被称为“都会主义小说”.发展:萌芽期:1928年9月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至同年年底该刊被查禁;

成熟期: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大型文学期刊《现代》创刊,为新感觉派提供了最重要的发表阵地。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已经形成。

解散期:1935年初施蛰存因故辞去《现代》编辑一职,标志着这一流派的解体。其主要特点有:

第一:从题材看,用快节奏和五彩缤纷的色调表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日常现象和世态人情,并侧重展现都市生活的畸形和病态,从而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第二:从艺术表现看,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新感觉派“刻意捕捉新奇、独特的感觉和印象中去,并把主体感觉投诸客体,使感觉外话,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新现实“;

第三;在人物刻画上,新感觉派运用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开掘和表现潜意识和变态心理。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运用意识流、心理分析等技巧,描写现代都市人迷茫心灵和精神失落所造成的双重人格。

闻一多

《死水》

“三美理论”

闻一多;原名家骅,湖北人

三美理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红烛》

自由体

浪漫主义

唯美主义

《死水》 新格律体

古典主义

现实主义

1;音乐美

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死水》全诗20行,一行9字,由2232,2322,或3222都以双音节词结尾,在变化中保持一致,参差错落兼以抑扬顿挫,加上“沦”与“羹”,“花”与“霞”,“沫”与“破”,“明”与“声”,“在”与“界”相协,每节换韵、富于变化,节奏感、韵律感很强,确有音乐般的美感。

2:绘画美:指词的辞藻要力求美丽、富于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诗中常出现红、黄、蓝、白、黑等表现色彩的词以及带有鲜丽色彩感的物象,注重色彩对比,使诗画相通。《死水》中的“绿酒”“白沫”“翡翠”“罗绮”都是闻一多诗绘画美的表现。3:建筑美:指从诗的整体外形来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的限定每行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死水》每行四节,互相之间字数相同,整齐呈建筑状,具有外形整齐之美。

=》从五四初期白话诗到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中国新诗经历了一个从外在形式摸索到诗本体艺术追求的过程。

以郁达夫为代表的浪漫抒情派小说的特点

一,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喜欢用第一人称叙事,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染上浓厚的自我表现的色彩。真实表现作者的内心。

二,不注重外部事件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特别是变态性心理和肉欲苦恼),以此作为小说的线索,被称为“情绪小说”、“情调小说” 三,在创作方法上,这类小说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兼采某些现代主义技巧。

分析祥子的悲剧命运

1、从客观方面来说,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他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并且成为这个病态的社会的牺牲品。二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祥子的生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存在着尖锐的冲突。

2、从客观方面来说,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他没有意识到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到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穷的求生之道。他自以为只要埋头苦干就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二,个人性格心理上的弱点。比如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缺乏足够的自制力,以至于生活态度受虎妞的改变。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他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骆驼祥子》中祥子、虎妞的艺术形象?

答:①祥子是从乡下来北京的人力车夫。他年青健壮,勤劳朴实,坚韧顽强,体面要强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命运相同的穷人。他坚韧顽强,风里雨里地咬牙,饭里茶里地自苦,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他自尊自信,鄙弃一班洋车夫的

堕落。这时候的祥子,事业是红火的,形象是可爱的。

②在小说的展开部分,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祥子在命运的捉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抗争。至此,祥子的形象仍然使人同情,甚至令人起敬,作者抱的也是悲悯的态度。

③祥子遭受最后的沉重一击后,再也没能站起来。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发作。他吃他和他赌他拦他狡猾他掏坏、打架、占便宜,而且讨厌拉车。形容猥琐,举止肮脏,如同行尸走肉。

①虎妞在小说里兼有双重身份:车场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她是剥削者的女儿与被剥削者的妻子。这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两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他被父亲出于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积怨,直至闹翻。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里也因之变态,是刘四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

《子夜》中赵伯韬和吴荪甫的艺术形象?

答:《子夜》的中心人物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人物画廊中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形象。他在几重挤压的环境下为求生存而形成的性格的多重性,使得形象有多侧面的立体感。

①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战败了的英雄形象。为实现他的宏大计划,在他与赵伯韬的斗法中,确实显示了他法兰西资产阶级式的性格。他的沉着干练、刚愎自用,似乎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振兴带来了希望。

②吴荪甫既有被压迫的一面,又有压迫者的一面。ⅰ将经济危机转嫁给工人时,他采取的是残酷的手段;ⅱ在对待双桥镇的农民暴动的态度上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另一面;ⅲ在家庭生活中,他采用的是独断专横的封建家长作风。

③吴荪甫的性格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对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运动和革命武装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当局实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这种两重性使他处于夹缝中,也决定了其命运必然的悲剧结局。

④《子夜》刻画了吴荪甫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客观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导致的必然结局,这一形象艺术的表现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的深刻思想内涵。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吴荪甫的形象塑造,精确的概括出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必然的历史命运。

①作为吴荪甫的对立面,赵伯韬这个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也塑造得较为成功。他是帝国主义垄断资产阶级的走狗,并与反动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他淫荡腐朽、性格骄奢。玩弄各式各样的女人,并以此为荣。从中可以看出他带有流氓习性的洋奴精神世界的卑鄙肮脏,那种强烈的私语渴求与满足,正是剥削阶级本性的流露。

问题:

1:茅盾《蚀》三部曲包括《幻灭》 《动摇》 《追求》,这是他小说的处女作,表现了大革命前后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农村三部曲的小说有《残冬》《春蚕》 《秋收》 2:《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线索是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

2.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d 篇二

[NJU]文学考研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注:

1、[xxxx]为历年真题名词解释;【xxxx】为历年真题论述题(涉及)

2、【Z】直通车;【Y】阳光版;【S】三十年;【X】新文学史;【B】修订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修订版)

一、基本名词术语

1、小说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是1902年梁启超发起的,《新小说》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这是“小说界革命”的开始。首先,梁启超强调了小说对于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将其地位提高到经史、语录、律例之上,打破了千百年来鄙薄小说的传统偏见。其次,提倡小说界革命,将小说创作纳入资本主义社会改革的轨道,并为小说作出新的分类,为新小说的创作题材揭示了广泛而现实的内容范围 第三,揭示了小说具有“浅而易解”、“乐而多趣”的艺术特点,分析了小说具有“支配人道”的“熏”、“浸”、“刺”、“提”四种艺术感染力量。由此发起的“新小说”创作,成绩虽然不大,却对进一步提高小说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Z】

2、“八事”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是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他倡导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他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着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此“八事”从不同角度针砭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并粗浅地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重要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与推行白话语体文的立场。【Z】

3、“三大主义”

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他勇敢地擎起“文学革命军”之大旗,表明了更加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到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并把文学革命当作“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并认为文学有其“自身独立存在之价值”。【Z】

4、双簧信

文学革命前期,胡适和陈独秀等分别作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等文章,以“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主要任务。他们的主张得到了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热烈响应。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思想还是被禁锢的很深,所以文学革命的主张并未在社会上引起多大反响,发难者甚至感到有点寂寞。于是钱玄同和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双簧信”,即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模仿旧文人的口吻,汇集其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与言论,写成一封致《新青年》的信。然后由刘半农根据信的内容逐一进行辩驳。此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摆出了与旧文学对峙的主动态势,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S】

5、“人的文学” [2013]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Z】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6、语丝体

1924年,《语丝》杂志创刊,围绕这个杂志组成了语丝社。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体”,这种文体主要包括杂感、短评、小品等文学样式,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评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事物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遗憾的是对于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辞。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孙伏园、林语堂等。【Z】

7、精神胜利法

指鲁迅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用夸耀过去来解脱现实的烦恼,用虚无的未来宽解眼前的窘迫,以自己的丑恶去骄别人,用自轻自贱来掩盖自己所处的失败者地位,用健忘来淡化所受的欺侮与屈辱。阿Q凭借这种可悲的精神胜利法,虽然实际上常常遭受挫折与屈辱,而精神上的胜利,总能使他感到满足。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现象,精神胜利法主要是半封建本殖民地社会的产物,烙上民族耻辱的深深印记。在帝国主义扩张浪潮不断冲击下,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现实环境使他们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精神胜利法”正是这种病态心理的表现。【X】

8、独语体

鲁迅于1919年发表一组类似《野草》的散文诗时,将其命名为“自言自语”,在仿效者日益增多后,又有人以“独语”称《野草》的风格特征。“独语”是一种内敛的散文叙述方式。它的特点是封闭性与自我指涉性。独语体散文不顾及与倾听者的交流,而只注重自己孤寂的内心世界,通过强化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与荒凉感,表达一种个体面对世界的生命体验,也实现一种常有幻想色彩的审美追求。同时,“独语”又是以艺术的精心创造为其存在前提的,它要求彻底摆脱传统的写实的摹写,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者的艺术想象力,借助于联想、象征、变形„„以及神话、传说、传统意象„„创作出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X】

9、林译小说

林译小说指的是清末林纾(琴南)翻译的小说。他一生译著欧美小说一百八十多种,一千二百多万字,其中三十多种为世界名著,其余小说也多有精彩之处。其翻译作品都是与精通外语者合作,译笔传神还是靠他达到各有特色,既有《迦音小传》这样译笔哀婉的作品,也有《块肉余生记》等译笔的质朴古劲风格。除了对西方写实方法的肯定,林纾的文学观念仍是中国的,他将狄更斯比作司马迁、班固。《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哀婉与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一脉相通,欧洲小说描写细腻真实在当时风靡,并且深深影响了民初及以后的言情小说;译作还体现了反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进步思想。《黑奴吁天录》与在美华工受虐有联系,发出“黄种即将亡”的警告,深入人心。在中国文学史上,林译小说第一次介绍了众多的外国作家及作品,大大开阔了作家们的眼界和艺术视野。为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Z】

10、问题小说 [1996]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Z】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11、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是20年代初期出现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热潮,在现代小说史上最早显露出流派风范,是一些以“为人生”为目的的作家们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来表现家乡风土人情和封建的陈规陋俗。这些来自乡村、寓居京沪等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和宗法制农村的差异,靠回忆来描写故乡乡村生活,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本土化追求。大部分作家关注社会和民众,从浪漫理想转向对现实的探索,加强实地和场面、人物的细节描写,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转向社会和民众身上,使得新文学和社会生活土壤的联结更加紧密。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形成了五四时期最早的小说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代表作家作品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Z】

12、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指在鲁迅《故乡》《药》等一批表现乡土的小说影响下,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的一股乡土写实主义的文**流,形成了所谓的“乡土文学”。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其刚健、清新、朴野之气使创作界的面目焕然一新。他们主要运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书写出底层民众的苦难与愚昧麻木,表现了作家们的人道主义立场;又由于挟带着各种乡情民俗的纪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追求。代表作家还有王鲁彦、许钦文、彭家煌、台静农等。【Z】

13、自叙传抒情小说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如郁达夫、倪贻德、陶晶孙、王以仁等,代表作品有郁达夫的《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银灰色的死》等。他们受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吸收日本“私小说”的创作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这种小说更新了传统的小说作法,丰富了小说的体式,以独特的美学价值,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S】

14、零余者

零余者是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的“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他们或是《沉沦》里个性解放和爱国情怀受压抑的人,或是《茑萝行》《杨梅烧酒》里希望为国做事而受经济困窘与政治压迫的人物。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漓,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在这个形象身上既有卢梭式的自白,也有维特式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Z】

15、小诗体

小诗体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主要作者除冰心、宗白华外,还有徐玉诺、何植三等人。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小诗体对丰富新诗艺术表现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具有过渡的意义。【Y】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16、纯诗

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诗人李金发、穆木天等提出的纯诗思想,追求诗的纯粹性和暗示性,象征诗取代格律诗引领新诗发展。

而在30年代梁宗岱提出纯诗理论,对20年代诗学实现了全面超越,是新诗走向成熟的标志。在诗歌形式方面,梁宗岱提倡格律,注意音韵,主张通过完美的诗形营造诗歌含蓄融洽的境遇。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梁宗岱提出“契合”说,主张通过契合,创作或欣赏诗歌含蓄融洽的意境。梁宗岱的纯诗论,它源于法国象征主义诗派,受象征大师瓦来里纯诗论的深刻影响,同时吸收中国传统意境、兴味等观点,在融合古今中西的过程中,针对了新诗的时弊,具有一定的针砭性。【Z】

17、冰心体 [2006]

指冰心的散文以行云流水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其中“心中要说的话”,即“爱的哲学”,宣扬自然爱、母爱和儿童爱。有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念,也有基督教义和泰戈尔等内容融会其间。【S】

18、爱美剧

中国五四运动以后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简称爱美剧。“爱美剧”系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爱美剧”指业余演剧。20年代初期,《华佗夫人的职业》演出失败后,戏剧界的有识之士提出摆脱商业化,组建非营业性的独立剧团的设想不久,陈大悲著《爱美的戏剧》,遂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于是爱美的戏剧迅速取代已经没落的文明戏,成为20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活动的主流。爱美的戏剧运动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在北京、上海。它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上最初的尝试,在批判文明戏的基础上,介绍西方戏剧的学说与方法,对中国话剧进行了革新,因而是文明戏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从理论上使新的戏剧观念进一步完善、具体化,主张“教化的娱乐”等等。【Y】

19、社会剖析小说

在现代文学史上,“社会分析小说”又称为“社会剖析小说”。主要作家有沙汀、艾芜、吴组缃等左翼作家,而以茅盾为代表,他最著名的作品《子夜》是社会剖析小说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在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瞬。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Z】

20、革命的罗曼蒂克 [2004] 30年代小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时期,创作方面也存在过一些幼稚倾向,其中最突出的即所谓的“革命的罗曼蒂克”情调。它在思想意识上流露出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感伤情绪,在艺术方法上则带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点。作品有华汉的《复兴》、蒋光慈的《短裤党》。这种现象一出现,立即受到了鲁迅的批评;没有多久,也引起较多的革命作家的注意。像张天翼、丁玲、艾芜、沙汀等人,他们不再把作品作为政治概念的图解,而是从生活出发,以真实地反映现实,来激发人们批判和改造旧世界的热情;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也有所克服;从而提高了革命文学的思想艺术水平。【Y】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21、革命+恋爱小说模式

英雄儿女的革命加恋爱,是普罗文学许多作品的重要内容,一时成为流行的主题。一方面反映了大革命前后的青年知识分子面临个人与革命冲突的普遍问题,通过革命与恋爱的矛盾塑造出知识分子的思想人生,其中孕育着30年代知识新人的最初形象。另一方面,这类作品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理解的比较简单,大多数表现为革命战胜恋爱或情感在革命中升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与表达。但正是此类小说曾积极影响了一代青年走向革命道路,这说明其确实和着时代的节拍,即便是带有浓重理念痕迹的故事与人物,也能投合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兴奋地追求光明的共同心理。代表作有洪灵菲的《流亡》、蒋光慈的《冲出云围的月亮》、丁玲的《韦护》等。【S】

22、大河小说

大河小说原是法国文学中的一种形式,特指那种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李劼人曾留学法国,受其影响。30年代中期,他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变迁为基本线索,完成了三部曲式的历史性鸿篇巨著《死水微澜》《暴风骤雨》《大波》。作品以四川为背景,描写出自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间广阔的社会图画,具有宏伟的框架与深广度,被人称为是“大河小说”,其长篇巨著亦被称为“小说的近代史。其中,《死水微澜》以对时代风云、地方风格、个人命运的融合无间的描写取胜,是李劼人“大河小说”中最富“川味”的佳作。【X】

23、“闲谈体”

“闲谈体”散文体式是林语堂在《人间世》第6期《论小品文笔调》中所提出,它与“闲适笔调”“尾语体“同为林氏对西方familiar style一词的意译。他称此种文字的长处是在“笔墨上极轻松,真情易于流露”。从内容上讲,“闲谈体”散文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宇宙之大,苍蝇之微都可作为写作的主题。形式上除游记、诗歌、题跋、赠序、尺牍、日记之外,尤注重清俊议论文及读书随笔。闲谈体文章与小品文,都是用极自由的散文笔调,谈天说地,幽默风趣、庄谐并用,化严肃为轻松,恰如密友攀谈;抒发见解或记述思想皆出自自我性灵,更无八股气味。通过林语堂的努力,闲话风的散文成为一种正规的文体,这种散文体式既受到英国散文中乔叟一派闲谈体的影响,又与明代公安派的主张有相通之处。【Z】

24、沦陷区文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的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三者统称为“沦陷区文学”。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理。【Z】

25、孤岛文学

1937年上海沦陷后,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的中国作家在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仍然坚持进行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发生在这里的文学运动被称为孤岛文学运动。影响较大的文学创作现象有:抗日救亡戏剧运动的蓬勃开展,代表作家作品有于伶《夜上海》、阿英《碧血花》等;“鲁迅风”杂文流派的崛起,这里乃至全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杂文里几乎都有反应;现实主义风格小说的中兴,师陀的创作成就最大;群众性业余戏剧活动的盛行等。这些作品的风格爱憎分明、紧密联系现实,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进占上海租界,孤岛文学运动也被迫停止。【Z】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26、性灵文学

1932-1935年,林语堂陆续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为主,并依托这三个刊物形成了一个标榜“性灵文学”的文学流派。该流派有两个特色:一是强调对内在灵魂的自我审视与表现,排斥自我之外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表现。二是强调人的性灵——自然本性的自然流露,要求文艺摆脱社会的约束,回到”自然“,成为个人生命本能及无意识的表达。【Y】

27、失事求似

“失事求似”是郭沫若创作历史剧时的艺术方法。他认为历史剧首先是“剧”,也就是说是一种创造出来的艺术,所以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而历史剧创作则是“失事求似”。“求似”就是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历史的精神,“失事”就是在求似的前提下以想象、夸张等手段进行合理的艺术虚构。而这种虚构是在主要人物真实、主要事件真实的基础上,在史书缺而不传的地方驰骋自己的艺术想象。作为历史剧的人物塑造,主要写人物的精神品格,不拘泥于人物的历史真实,舍弃了人物琐细的生活细节,把人物理想化。不着意追求人物的多面性、复杂性,而是放大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使其十分强烈地突现出来。经过这种虚构,戏剧情节更为紧凑、曲折,戏剧冲突更为尖锐、激烈,戏剧场面更富有诗情画意。在这一主张下,郭沫若创作了《虎符》《屈原》《棠棣之花》等著名的历史剧。【Z】

28、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说 [2000]

胡风文艺理论的核心。胡风从创作论的角度重视研究和发挥作家的主体性,强调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包括观察体验以及反映生活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方面的能动作用。强调作家创作必须用强烈的主观战斗精神拥抱现实、突入现实、肉搏现实,从改造的角度去把握和表现现实,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现实主义的胜利。在主体精神拥入对象生命深处的过程中,作家也要不断地用对象的真实性来修改、促成自我主观意图,引起深刻的自我斗争。这一观点是针对当时胡风为了克服抗战文学中的客观主义、主观公式主义、抗战八股等不良创作作风而提出来的。胡风把“主观精神”更确切地解释为现实主义创作的态度和胸怀,他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普遍的怀疑和批判,今天看来有其正确的内容。

胡风以“主观战斗精神”说为基础来构筑他的文学理论体系,同时又有现实针对性地提出三个重要的观点,作为支撑其理论体系的三个支柱,分别是:

1、“到处都有生活说”。主张在题材方面让作家有充分选择的自由,作家应根据所熟悉的生活范围和适于自己艺术创造力发挥的条件去确定写作题材。

2、“精神奴役创伤说”。主张继承“五四”提倡过的“改造国民性”主题,应看到人民群众的“精神要求虽然伸向着解放,但随时随地都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创伤”。

3、“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认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正是市民社会突起了以后的、累积了几百年的、世界进步文艺传统底一个新拓的支流。【ZS】

29、赵树理方向

赵树理创作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成绩显著,以全新的视角塑造了新型的农民形象,歌颂了新的生活内容,创造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成为了大众化的艺术,符合解放区的文艺创作方向。1946年郭沫若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板话>及其他》,随后,茅盾也发表了《关于<李有才板话>》,最重要的评论是周扬于1946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论赵树理的创作》和茅盾发表的《论赵树理的小说》。在这些大评论家都对赵树理的小说持肯定态度之后,赵树理的文艺的地位也就自然确立了。在这个背景下,晋冀鲁豫边区文联根据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指示,举行了一次文艺座谈会,专门讨论赵树理的创作。大家实事求是地研究作品,并参考郭沫若、茅盾、周扬等对赵树理创作的评论及赵树理创作过程、创作方法的自述,反复热烈讨论。最后文联副理事长陈荒煤集中大家意见,作了题为《向赵树理方向迈进》的总结发言,认为应该把赵树理同志的方向提出来,作为创作的旗帜,号召作家向赵树理学习,努力创作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民族文艺。这一方向的提出反映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的巨大变化,创作形式上民间语言和民族形式的重要,以及作家的农民立场和创作方法上的革命的功利主义。【Z】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二、文学社团与流派

1、南社

南社最早是发端于辛亥革命前后的著名的文学团体,1909年成立于苏州,前后延续30余年,分为新旧两个阶段。旧南社解体后,柳亚子与邵力子、陈望道等8人发起组织新南社,支持新文化运动,鼓吹三民主义,提倡民众文学,刊物为《南社丛刻》,主要作家有柳亚子、陈去病、高旭、苏曼殊、马君武、宁调元、周实、吴梅、黄节等。南社文学以诗歌为主,大体以辛亥革命为分界线。此前,主题多为批判清朝统治,倾诉爱国热情,呼唤民主,谴责专制,号召人们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斗争,风格慷慨豪壮。此后,主题转为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抒发理想破灭的悲哀,斥责袁世凯的称帝丑剧,风格愤郁低沉,有些甚至流为靡靡之音。【Z】

2、春柳社

春柳社于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主要成员有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等。1907年在东京上演了《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又正式公演林纾翻译小说编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这是春柳社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创作活动,演出在东京引起了轰动。本社以研究新派为主,他们所要创造的是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适应现代文明需要的,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以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这种新剧传到国内后又被称为“文明新戏”,中国话剧艺术的自觉探讨与创造正是由此开始的。辛亥革命后,春柳社员陆续归国。1912年初,陆镜若在上海邀集欧阳予倩等人成立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它始终保持着春柳社的宗旨和传统作风,因此可算作“后期春柳”。【Z】

3、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月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品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Z】

4、新潮社

新潮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社团,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1918年末,北京大学学生成立了新潮社,以其创办的刊物《新潮》为阵地,提倡民主与科学,旨在为中国新文明的建设打下基础。新潮社代表人物有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和俞平伯等人,新潮社成员创立了《新潮》杂志,专以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上各问题为职责。新潮社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与陈独秀等师长们的《新青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互成掎角之势,与旧势力、旧传统、旧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新潮社是此后新文化、新文学社团的前身或雏形。【Z】

5、学衡派

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思想倾向稳健保守。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为宗旨,打着“学贯中西”的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反对文言合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曾与鲁迅和胡适为首的《新青年》展开激烈论战。1933年,《学衡》停刊,学衡派随即消失。【Z】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6、甲寅派

甲寅派是以章士钊为首的封建复古主义流派,得名于《甲寅》杂志。他们反对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学,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方面来论证文言文的优越;主张尊孔读经,维护封建化教育;由于章士钊是北洋军阀的政府文化统治机构的掌权者,成为镇压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随着段祺瑞政府的垮台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Z】

7、文学研究会 [2003]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和重要的现实主义流派。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以《文学旬刊》和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其文学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认为“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反对旧文学的游戏消遣态度,积极倡导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其创作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代表作品有叶圣陶的《一生》和冰心的《斯人独憔悴》等问题小说,以及王鲁彦、许钦文等的乡土小说。1932年《小说月报》编辑部被日本飞机炸毁而停止活动。【S】

8、创造社 [2009]

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穆木天、陶晶孙、何畏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其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对病态心理的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显示出浪漫主义特征,同时吸收了大量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缩短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距离。代表作有郁达夫的《沉沦》《迟桂花》,郭沫若的《女神》,成仿吾的评论等。1925年以五卅为界,后期创造社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等,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杂志,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1929年被当局查封。【S】

9、新月诗派 [2007]

新月诗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相适宜,新月派明确地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的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后期新月派以《新月》和《诗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Y】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10、新月社

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新月》。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再别康桥》和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Y】

11、新格律诗派

新格律诗派指的是1923年成立于北京的新月社中的一群诗人。他们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反对诗歌中情感的泛滥;要求本质的醇正,认为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唯一表现,“言志”的内容要求与“语言形式”和谐统一;强调格律的谨严,认为“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艺术上创作的核心是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对于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造成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炼和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代表作有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再别康桥》等。【Z】

12、语丝派

1924年11月《语丝》杂志创刊,多发表针砭时弊的小品文,因倡导这种文体故称语丝派。语丝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以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为代表的语丝派作家,以散文创作为特色,在中国思想文化革命、新文学创造上作出了重要建树。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主要包括杂感、短评和小品等文学样式,在思想内容上的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事物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事物,则极力加以排击”。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优雅闲适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Z】

13、语丝社 [2012]

语丝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从1924年底至1930年初,历时约五年多时间,以《语丝》周刊为依托,围绕着鲁迅和周作人,在“语丝社”的旗号下聚集了一批后来在文学史上留下赫赫名声的作家和学者,其中既有五四时期的文坛老将,亦有1920年代中期于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作者。语丝社因编辑出版《语丝》周刊而得名,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一般指刊物的编辑者及其撰稿人。《语丝》创刊于1924年11月,1930年3月出至第5卷第52期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Z】

14、莽原-未名社

莽原社和未名社均成立于1925年,是由鲁迅发起和领导,并得到了鲁迅扶持的青年作家社团,办有《莽原》和《未名》等刊物。同时在鲁迅的扶掖下产生过一些作者,如高长虹、尚钺、台静农、李霁野、韦素园、曹靖华、韦丛芜等。《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未名社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丛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SY】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15、浅草-沉钟社 [2014]

浅草-沉钟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次年创办《浅草》季刊,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中出过《文艺旬刊》,其骨干成员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创办有《沉钟》周刊和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成员们以自我为立足点,强调人的尊严、自主性、隐私和自我发展,并且从维护自我的个性出发,积极鼓吹敢爱敢恨的真性情和敢于坚持的意志力,表现出了坚持个性主义思想的彻底性。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Z】

16、湖畔诗社 [2005]

湖畔诗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新诗团体,1922年春成立于杭州,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先后出版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诗歌》和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人为“湖畔诗人”。他们是“五四”所唤起的一代新人,沐浴着“五四”精神成长起来,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内容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或赞美友情、爱情的纯真,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展现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他们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的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的白话新诗”(废名语)。他们的爱情诗和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朱自清称他们是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的年轻人,爱情诗是他们对中国新诗的主要贡献。【Z】

17、小诗派

小诗派是“五四”之后形成的以创作“小诗”为特色的新诗流派,代表诗人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值三等。1923年同时出版了冰心的《繁星》《春水》和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引起了人们对“小诗体”的关注与兴趣。小诗体是从外国输入的,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诗人一方面致力于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努力表达内心世界微妙感情与感受。“小诗派”的诗歌,在内容上往往表达作者一刹那的感受和思索,诗人们往往以三五行甚至一两行诗句,来暗示一种人生哲理,或寄寓一种崇高的情操。冰心是最主要的代表,她的小诗《繁星》《春水》成为自由体诗的一种样式,被称为“繁星体”。其主要受泰戈尔的影响,形成了她自己“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风格。小诗派的诗歌凝练、含蓄、隽永,暗示是他们采用的主要的艺术方式。【Z】

18、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象征派诗歌的创作潮流特色是: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微妙的情境;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在30年代戴望舒手中。【Z】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19、“随感录”作家群

“随感录”作家群是在《新青年》上发表杂文的一些作家,1918年《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他们的杂文是五四时代敏感的神经、思想启蒙战场上的匕首和投枪,具有极端的现实锋芒和战斗力量。并且这些杂文作品运用明白晓畅的白话文字,理性中蕴含激情,论辩中不乏形象,立论坚实、短小精悍,又展现出作者的不同风格:陈独秀的泼辣明快,钱玄同的汪洋恣肆,刘半农的爽直幽默与鲁迅的犀利凝重。这个作家群的创作让世人领略了白话文的艺术力量,使得杂文在短时期内迅速成熟,奠定了杂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Z】

20、言志派散文

周作人提倡散文写作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认为这种小品文是“个人的文学的尖端”。其散文选材极为琐碎,然一经他笔墨点染,就透露出某种人生滋味,有特别的情趣。语言杂取口语、文言、欧化语,有涩味与简单味,耐人咀嚼,风格平和冲淡,舒徐自如。以他为中心,还有俞平伯、废名,散文创作呈现闲适、青涩,充满趣味性、知识性。代表作有周作人《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篷船》、废名《竹林的故事》、俞平伯《陶然亭的雪》《西湖的六月十八夜》等。【Y】

21、现代评论派

现代评论派是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派别,源于1924年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创办的《现代评论》周刊。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团体,而是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文艺等方面,在倡导启蒙、改造文化等方面做过许多工作,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和新文化发展史上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其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思想倾向各异;在文艺创作主张上,他们标榜自由主义,否定功利主义,提倡唯美主义艺术。其散文创作的思想取向与鲁迅和部分“语丝”派成员相对立,代表作家有徐志摩、陈西滢、吴稚晖等。徐志摩的散文表情达意常一语嫌不足,又添一语,淡描恐不尽,再用浓抹,繁复华丽,文笔轻盈飘逸。陈西滢的作品行文流畅,有相当的西方文学修养,议论由事出发,富有幽默感。1927年7月,《现代评论》迁至上海,部分成员脱离,遂由原来依附于北洋政府转而投靠国民党政权。1928年底停刊后,现代评论派随之解体。【Z】

22、太阳社

太阳社是1927年在上海成立的革命文学社团,发起人有蒋光慈、阿英、洪灵菲、孟超等,主要成员有夏衍、楼适夷、戴平万等。他们先后出版了《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拓荒者》等刊物,在革命文学理论宣传和创作实践上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太阳社大多数成员都是共产党员,他们要求光明,要求新的人生,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强调文学要反映工农大众的生活和斗争,提倡文艺大众化,努力要创造出表现社会生活的新文艺。尽管其理论和创作存在某些过激的偏向,但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30年左联成立时,该社自行解散。【Z】

23、左联 [1996] [2011]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的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另外,左联的文学创作十分繁荣,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Z】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24、东北作家群 [1996]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进行文学创作的群体,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东北作家群作为具有准流派特征的地域文学集团,是左翼文学内部相对独立而自成系统的一只文学生力军。他们的创作开创了抗日文学的先河,表达了强烈的反帝抗日救亡意识,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和不屈抗争,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其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民俗风情,展现出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东北作家群作家比较注重将文化批判与雄奇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雄强的生命意识融合起来,加以描写、叙述,表现出沉郁顽强的生命力之美。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罗烽、白朗、舒群、骆宾基、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端木蕻良的《鴜鹭湖的忧郁》等。【ZX】

25、京派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也称“北方作家群”,代表作家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梁实秋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骆驼草》。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追求一种执着而独特的“理性主义”文化品格;平民化的文学品格;追求一种和谐的“审美理想”。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为现代小说的形式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如沈从文的《边城》《萧萧》《长河》等,语言具有简约、古朴、活泼、明净的特征。【ZY】

26、海派

指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出现在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的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张资平、叶灵凤等。这些小说注重表现现代都市社会中人们的紊乱、变态的心理状态,描写人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具有意识流特征。1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受市民审美趣味牵动;2过渡性地描写都市,在城市罪恶中发现美,沉醉于物质享乐又感到负罪,心理扭曲变态;3首次提出“都市男女”主题,造成一种“新式的肉欲小说”;4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尝试心理的、象征的、新鲜大胆的小说用语和多种多样的表达式。第二代海派以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为代表,代表作家为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后期海派以四十年代张爱玲、苏青等人的新市民小说为代表。【S】

27、新感觉派 [2010] 新感觉派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的都市小说流派,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上接20年代末张资平、叶灵凤等的性爱小说,下联40年代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沪港市民传奇,是海派小说承上启下极重要的一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产生于上海文坛,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叶灵凤、黑婴、禾金等。该派没有明确的理论主张,这些作家之所以被视为同一流派的成员,是因为他们在人生观、审美趣味、选材和创作特色等方面的相近或相似。其颓废、享乐的倾向和先锋的姿态与30年代的社会现实和主流文学格格不入。新感觉派小说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新感觉派作家为了表现变化多端、富于动感的都市生活,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大大加快了小说的叙事节奏;极力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受投射到对象中去,因此通感的方法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对人物的意识和无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穆时英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代表作《上海的狐舞步》《夜总会里的五个人》等。此外还有施蛰存的《梅雨之夕》《鸠摩罗什》、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等。新感觉派小说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的倾向。【Z】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28、中国诗歌会

中国诗歌会是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主要刊物是《新诗歌》。中国诗歌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廓清新月派、现代派在诗坛造成的某些迷雾,推进和发展革命的诗歌运动。中国诗歌会诗人在创作内容方面主张“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则提倡“大众歌调”,就是要创作大众化的诗歌,使诗歌普及到群众当中去。这样的诗歌创作观念包含了两个要求:其一是要求诗人站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立场上去把握与反映现实,也即实现“诗的意识形态化”;其二是要求“诗与诗人的大众化”。中国诗歌会成立后,不仅注意诗歌创作,而且注意理论研究。他们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提出了“歌谣化”的主张,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加以实践。中国诗歌会对我国革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Z】

29、后期新月派

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1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其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他们大部分是徐志摩的学生或晚辈,后期新月派可以说是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在宣称“主张本质的纯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的同时,后期新月派年轻诗人的创作中还出现了向自由诗发展的趋向。此外,后期新月派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在这一基本点上,前、后期新月派是一致的。后期新月派特别强调抒情诗的创造,而且陈梦家认为抒情的重心实在揭示(表现)“灵魂的战栗”,于是后期新月派诗歌里引人注目地出现了大都市的病态,现代人的精神异化,字里行间流露出幻灭的空虚感,迷茫的感伤情绪,通过暗示和象征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后期新月派诗人同样以极大的热情从事诗的形式试验,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十四行诗体”的转借与创造,正是在十四行诗体里发现(找到)了中、西诗歌诗体形式的某种“契合点”,从而为新诗的形式创造提供了新的经验。【S】

30、现代诗派

30年代的现代诗派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的戴望舒在1927年所写的《雨巷》已经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创作的《我的记忆》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1935年终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诗派”也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代表诗人除戴望舒外,还有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李白凤、金克木等。现代诗派的宣言是:“《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现代的诗形。(施蛰存语)”这里所强调的,一是要写纯然的“诗”,承接了早期象征诗派的“纯诗——贵族化的诗”的传统;二是要写“现代”的诗:这两个侧面构成了30年代的现代诗派的主要特征。现代诗派展现了现代都市的风景线和“都市怀乡病”的感伤情绪;在创作中将“文言语词入诗”,以情绪驾驭诗歌韵律;追求诗的朦胧美,“意”与“象”、“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并与传统诗歌主流有着深刻联系。【S】

31、汉园三诗人

汉园三诗人指的是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他们沿着戴望舒开辟的道路继续摸索,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更加注重将东、西方诗学融合的新一代诗人。于1936年出版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汉园三诗人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Y】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32、论语派

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超远的立场,进行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小品文应“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引发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论语派作家共同的特点是:强调对灵魂的自我审视与表现;强调人的“性灵”(自然本性的流露),文艺要摆脱社会的约束,回到“自然”,提倡小品文,特重明清小品,推崇闲适。突的许多联想,对国民性改造以及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贯穿其中,读来饶有趣味,文化含量较高;幽默情味从容睿智,行文结构轻松自然,具有娓语式的笔调。【ZS】

33、开明派

开明派是指30年代一支独具特色的散文作家队伍,代表作家有丰子恺、夏丏尊、叶圣陶诸先生。他们大都是上海立达学园的同事,都当过中小学教员,把文学教育作为写作目标之一。30年代又聚在开明书店周围,因此而得名。“开明”同人散文家是积极的人生派,热切的爱国者,讲究品格、气节和操守。他们把写散文作为一种思索方式,注重理念,讲究结构的叙事与议论结合的语式,许多作品的拟想读者就是青少年学生。其作品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善于在平凡中开掘生活的哲理,追求高远的情境,严谨而有韵致。【ZS】

34、文协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文协”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97人,选出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文协”成立时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活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自1938年5月4日创刊,至1946年5月终刊,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刊物,它对促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文协”的成立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等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大联合。【Z】

35、七月派小说

胡风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团结了路翎、邱东平等小说作者,由于他们的作品多数都被编入《七月文丛》,并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之“七月派小说”。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胡风的理论主张,高扬现实主义旗帜,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直入”生活、紧贴时代,把小说的美学意义与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密切联系起来,在承认创作反映生活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去能动地影响、改造现实,表现“精神奴役创伤”挤压下底层民众的苦难。代表作家及作品有路翎《财主底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邱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Z】

36、新浪漫派小说(后浪漫主义)

新浪漫派小说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作家是上海“孤岛”和国统区内典型的通俗、先锋两栖能手,即徐訏和无名氏。这类作家的出现,一定意义上反映了40年代城市读者对小说的欣赏趣味的提高。也有人称之为“后浪漫主义小说”,强调了他们的文学品味,因既有浪漫主义理想,又渗入现代主义精神。他们的小说具有浪漫主义的手法,抒情的笔调,但又不同于郁达夫代表的前期浪漫派小说,而是具有更多神秘荒诞色彩,代表作品有无名氏《塔里的女人》《北极风情画》、徐訏《鬼恋》《风萧萧》等。【Z】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37、七月诗派 [1998] 七月诗派是抗日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而得名。七月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以后的《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冀汸、阿垅、牛汉等,他们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追求诗歌与时代的密切结合,以及诗歌的史诗品格,在整体上呈现出斑斓浓烈的美感特征。七月派诗人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Z】

38、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

中国新诗派又称为“九叶诗派”,它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迪、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和《中国新诗》,大力提倡新诗现代化。他们的诗歌创作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设置戏剧性的客观化情境,追求意象与思想的融合,注重对诗的思维方式改革进行探索,这首先且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的改造。理趣与知性的融合无间,是中国新诗派最大的追求和特色。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80年代初,其中的九位诗人出版了合集《九叶集》,所以他们又被称为“九叶诗派”。代表作品有辛迪的《布谷》、穆旦的《诗八首》、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等。【ZX】

39、校园诗人群(西南联大是人群)

在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汇集了众多的现代新诗的前辈诗人和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他们构成了当时的“校园诗人群”。特定的环境使他们体验到生命的沉潜状态,将现实中的沉重与灾难潜入内心深处,转化为更具形而上色彩的生命体验与思考。这同时又使他们在艺术上沉潜,即广泛汲取前人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经验。在创作上,他们强调诗的经验的传达而非热情的宣泄,而这一传达,又是曲折的传达:感悟内在的生命体验,并求得知性与感性的融合,进行现代诗思维与语言的试验。代表作是冯至的《十四行诗集》。【Y】

40、“鲁迅风”杂文流派

20世纪30及40年代形成了以鲁迅为模仿对象的一个杂文创作潮流,通常被称为“鲁迅风”杂文流派。1939年1月,《鲁迅风》杂志创办,标志着这一流派最终形成。“鲁迅风”杂文作家主要有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青年作家,包括徐懋庸、唐弢、聂绀弩、巴人(王任叔)、周木斋等,此外还有瞿秋白与茅盾。主要阵地有上海“孤岛”的《鲁迅风》、《文汇报》副刊“世纪风”,以及1940年在桂林创刊的《野草》。“鲁迅风”杂文作家继承了鲁迅的文化批判精神,以风格各异的文字,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展开对层累积成的传统中国的省思。从整体上,“鲁迅风”杂文作家多是批判现实的锐气,缺乏的是鲁迅以博大的胸怀出之的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1941年,周木斋病逝,巴人奉调印尼,“鲁迅风”杂文流派解体。【BX】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三、文学报刊与杂志

1、《新青年》

《新青年》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杂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它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展开。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1918年开辟“随感录”专栏,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Z】

2、《小说月报》

《小说月报》是近现代文学期刊,1910年7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印行。1921年之前,刊物以游戏消遣为宗旨,主要由恽铁樵主编,基本撰稿人为“鸳鸯蝴蝶派”文人,刊载的主要也是文言章回言情小说与旧体诗词。1921年1月,该刊从第12卷第1期起由沈雁冰主编,对刊物进行了彻底的改革,邀请共同商议成立“文学研究会”的诸位北方同人供稿,并在次年推出了全新的第12卷第1号。《小说月报》至此成为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也成为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阵地。1923年第13卷起郑振铎任主编后,又增辟了“整理国故与新文学运动”栏目,这时的《小说月报》已经发展成为当时中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主要栏目有评论、研究、创作、译丛、特载、杂载等,以创作小说与翻译小说为主,创作小说多数为“文学研究会”写实派人生小说,翻译小说则基本是北欧、东欧等地区的弱小民族的现实主义文学。《小说月报》对新文学有巨大的贡献:积极扶持新文学作家,大量发表他们的创作;有针对性介绍世界文学思潮、理论,尤其是引入现实主义文学;发表新文学的理论探索与创作讨论,并展开具体批评。【BX】

3、《大公报·文艺副刊》

《大公报·文艺副刊》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和重要地位的文艺刊物。1933年9月23日在天津创刊,每周三、六出版,至1935年8月25日,共出版166期。刊物由新文学作家主编:杨振声、沈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从文居北京主持,编委会成员由杨、沈二人与朱自清、林徽因、邓以蛰、周作人组成,沈从文实际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副刊成立后,与废名主编的《骆驼草》、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等成为“京派”的主要阵地。《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一段时期内集结了大批新文学作家及刊登发表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BX】

4、《现代》

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创刊,由现代书局初版发行。施蛰存在《创刊宣言》中反复强调:《现代》不是同人杂志。《现代》是综合性的文学期刊,刊发的作品囊括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戏剧、批评等几乎所有文类。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新感觉派”小说与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于是《现代》月刊也自然成为新感觉派和现代诗派的重要阵地。虽然《现代》的创立于运作完全出于商业考虑,以盈利为目的,但这些都完全无碍于刊物成为30年代最重要的文艺期刊。【BX】

5、《抗战文艺》

《抗战文艺》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的会刊,自1938年5月4日创刊,至1946年5月终刊,先后出版了71期,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刊物,它对促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S】

6、《七月》

1937年9月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在上海创刊,这是抗战爆发后对诗坛影响最大的事件。《七月》是同人杂志,凝聚了一批受胡风文学理论影响和他本人的人格力量感召的青年作者,形成了具有鲜明流派特色的“七月派”。《七月》的编辑方针明确表明了启蒙主义的文化批判立场。在创刊号代致辞中,胡风提出了对战时作家的要求,指出文艺家要用坚实的爱憎真切地反映出蠢动着的生活形象,提高民众的情绪和认识,趋向于民族解放总的路线。《七月》杂志发表各种体裁的作品,创作方面的代表是小说家路翎和七月诗派,但以诗歌影响最大。在这个刊物上发表诗歌的有艾青、田间等30多位诗人,他们大多受胡风“现实战斗精神”的影响,创作出很多贴近现实、关注民生疾苦的作品,由此形成了一个风格相近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七月》杂志终刊,前后共出版35期。1944年,胡风回到重庆,将杂志改为《希望》继续出版。【ZX】

四、文学思潮与论争

1、林蔡之争

林蔡之争指的是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派,和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新文化阵营的论争。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出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这位古文家极力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又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攻击文学革命领袖。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林纾公开信《答林琴南书》中则重申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支持文学革命与新思潮的传播,李大钊、鲁迅也发文谴责“国粹家”历史倒退行为。林纾所代表的守旧派对新文学的反攻,并没有什么理论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击和政治要挟的层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学阵线义无反顾的抗争。林纾只能自叹老迈、寄慨将来,哀哀地收场。【Z】

2、京海之争 [2012] “京海之争”源于沈从文的一篇文章《文学者的态度》,文章中批评海派作家“在玩票白相精神下打发日子”的“文人脾气”,认为中国文学的希望在于“文学家态度的改变”。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倡导以文学为终身“志业”,即将之作为个人一生的事业,而且是精神寄托之所在。海派作家中较早作出反应的是杜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衡。他带着自我辩解的口吻,主张作者应该敬业,但或许没那么高尚,文学也可以仅仅是一种职业。在海派陆续反批评以后,沈从文又强调不仅仅是上海,即便在北方也存在“海派作家与海派风气”,并将之限定为“装模作样的名士才情”与“不正当的商业竞卖”两种势力相结合的产物,认为绝对有批评的必要。其后,京派与海派尚多相互攻讦的文字,好事者称之为“文人相轻”。但从思想史、文学史的角度看,双方的根本分歧还在于将文学视为“志业”还是“职业”,亦即文学本身是目的还是手段的问题。“京派”和“海派”同作为亲近自由的文学流派,他们之间的争论突出了一个问题:自由首先是实践问题,而且是个人实践问题。【BX】

3、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文学论争指的是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后期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起因是后期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到革命阵营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批判清算鲁迅、茅盾、郁达夫等,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传统。鲁迅肯定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批评他们忽视文艺的特征、夸大文艺的作用及宗派主义倾向。茅盾也批评他们题材过于狭窄和标语口号倾向。这一论争的性质是革命作家内部的论争。【Y】

4、关于“自由人”与“第三种人”论争

1931年至1932年,“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论争。“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论争以文艺的阶级性、文艺性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先是胡秋原发表《阿狗文艺论》,批判提示民族主义文学的法西斯主义实质,同时批评左翼文坛“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以后,他又发表《勿侵略文艺》等文。“左联”的《文艺新闻》载文批评胡秋原,苏汶即发表文章声援胡秋原。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分别发表《论第三种人》、《文艺的自由与文学家的不自由》、《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等文,与胡、苏二人展开论争。他们批评了胡、苏二人有着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错误倾向,同时也检讨了“左联”机械论错误和左倾宗派主义错误,这是论争的重要收获。【Y】

5、“两个口号”论争

“两个口号”论争指的是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解放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两个口号都是因为日寇对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并由此展开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国防诗歌活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是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错误。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Y】

6、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发生在抗战中期。1940年,毛泽东号召和推进了“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提倡新文艺要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结合,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国统区文艺界在学习和讨论中发生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一味重视民间旧形式,二是对旧形式的全盘否定。郭沫若、茅盾、胡风等在撰文讨论中,都从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上论述民族形式的问题。胡风认为不能离开内容把握形式,民族形式应该从生活里来,同时强调不能排斥世界进步文艺。郭沫若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现实生活,茅盾指出新文艺民族形式的建立,要学习吸收中外文艺的优秀之处,要继续发扬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更要深入民族现实,提炼熔铸新鲜活泼的素材。这次讨论,是“左联”时期的文艺大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众化讨论在新形势之下的继续和发展,对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起了重要影响。【Y】

五、重点文章与作品

1、《海上花列传》 [2012] 《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曾以《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海上花》等名刊行,作者韩邦庆。后世张爱玲曾将其翻译为国语,命名为《海上花》。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对话皆用苏州方言是该书的鲜明特点,使用苏白也是19世纪兴起的吴语小说的共同特点。《海上花列传》也是吴语文学的最高成就。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乡下人进城”日益堕落的故事为主线,描写了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衔接的社会层面,反映了上海在迅速商业化的过程中的部分社会面貌。《海上花列传》最精彩的地方是纯以白描手法刻画的若干妓女形象。《海上花列传》的重要价值在于它用白描的手法,提供了一个可供世人借鉴的一面世相,惟其对生活体察之精细深刻如许,而又有此等才气全数托出,小说因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海上花列传》以其“平淡”的手法,“近自然”的风格,超越“实写”的芜杂琐碎,成为新式通俗文学的开端之作。【BX】

2、《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指的是近代著名政治家、学者梁启超的一篇重要论文。文中系统地论证了小说的巨大社会作用,主张创作新的通俗小说,肩负起改良社会的历史责任,明确地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在其影响下,小说杂志、通俗小说大量出现,形成波澜壮阔的小说通俗化的潮流,对晚清文学革新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Z】

3、《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是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胡适在文中具体深入地阐述了他的“八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他在阐述中不仅击中了旧文学的要害,而且涉及文学的真实性、独创性、时代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特别是文章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因此,此文以“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成为中国新文学向旧文学宣战的一份正式的宣言书。【Z】

4、《文学革命论》

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这篇文章,他勇敢地擎起“文学革命军”之大旗,表明了更加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到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文章以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的进化为参照系,从内容到形式都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的利器,同时也肯定文学自身存在的价值。【Z】

5、《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胡适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的国语。”胡适的卓识在于他并不限于文学本身的考虑,而是要造就言文一致的统一的“国语”,取替往昔言文脱节的状况,以此作为实现思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想启蒙和建立统一的现代民主国家的必要条件。胡适的主张在当时具有特殊的策略意义,在言文合一的口号下白话被称作国语,“文学革命与国语统一遂呈双潮合一之观”。白话文运动由文学改革的范围向整个社会全方位推进,这也是文学革命在短期内大获胜利的原因之一。【S】

6、《人的文学》 [2013]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Z】

7、《美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6月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该文将那种以抒情叙事为主的艺术性的散文视为美文,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位置,实际上也就阐明了艺术性散文的文类品格。周作人的这篇文章第一次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

8、《新诗集》

《新诗集》是新文学第一部诗歌合集,出版于1920年1月。共收录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等早期白话诗人的作品103篇。诗集大致分写实、写景、写意、写情四类。在这些诗歌中,写实类摹写民生疾苦,写景类刻画自然景色,写意类叙述思想观念,写情类渲染情谊。其中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对“非人的生活”的批判、对“人的生活”的肯定。集中诗作大都朴实简单,甚至有些笨拙,多以白描手法摹写自然与人事,虽未脱古典诗词的影响,但真挚自然,风格明朗纯澈,稚嫩中透出清新,有古风的遒劲,也略带有魏晋名士的潇洒气度,别有一种风味。【XB】

9、《尝试集》

《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的里程碑式的著作。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发表于《新青年》,1920年3月出版,共三编。第一编大多是脱胎于旧诗词的作品,第二、三编在运用自由诗体和音韵节奏的改革等方面作了尝试。其中的作品如《威权》、《蝴蝶》、《一颗遭劫的星》、《新婚杂诗》等,或揭露封建专制对人的压制,或表现对自由民主的向往,或反映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或表达对劳动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或言说过渡时代的爱情,或状写自然、抒说友情。这些作品除部分偏于议论外,大多数是即事感兴、即景抒情之作。常用直接描写、浅显的比喻、象征等手法,言之有物,平淡实远。胡适的《尝试集》体现了诗体大解放主张的自由诗,烙上了鲜明的新旧转型时期的特点,显示出了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NB】

10、《域外小说集》

自1908年起,鲁迅、周作人两兄弟翻译了许多外国短篇小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其中包括鲁迅据德文转译三篇,其余为周作人据英文翻译或转译。他们译作的目的在于为了借“他人”之新声,除国民之愚昧,达到改造社会的效果。这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些西方文学作品的进入,打破了中国封建封闭的空间想象,影响了当时一代的青年。他们开始意识到国门之外的新鲜与国内的落后,推动了五四新文学革命的诞生。同时,译介作品中的写作手法也为读者所关注、学习,为早期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Z】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11、《文化偏至论》

《文化偏至论》是鲁迅早期的主要作品之一。在这篇论文中,鲁迅以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从西方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及中国的现实出发,提出了自己对改革中国政治和文化的纲领性意见。借鉴尼采、叔本华等“神思宗之至新者”之哲学,提倡“立人”。所谓“偏至”,系指国人为求富强,在“择其善以为师资”的学习过程中,对西方文明之所以强势而产生的误解。这种误解表现为两点:一曰推崇“物质”即强力,二曰迷信“众数”,即“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者”的“十九世纪大潮”。【B】

12、《摩罗诗力说》

《摩罗诗力说》是1907年鲁迅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一篇文论。当时正值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展开大论战时期,鲁迅站在了革命派的一边,并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它猛烈地批判了旧传统、旧文化,抨击了洋务派、维新派和复古派。《摩罗诗力说》是“五四”运动 前,思想启蒙时期的重要巨作,是揭露批判封建意识形态的檄文,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倡导浪漫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摩罗”即魔鬼,本是天庭所代表的权威的叛逆者;而摩罗诗人即指“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争天拒俗”的人间精神界斗士。【B】

13、《呐喊》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写于1918年至1922年,大约相当于五四高潮时期,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社出版。《呐喊》收入了鲁迅在这一期间所作的小说14篇(1923年初版时15篇,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时抽出最后一篇《不周山》),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日光》、《兔和猫》、《鸭的喜剧》。1922年鲁迅在编定小说集时将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在“揭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文学来启蒙;又“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表明“呐喊”并非意在摇旗呐喊,高歌猛进,而是现实鲁迅自己的边缘立场。在《新青年》同仁的赞赏与催促下,鲁迅在5年间写了15篇小说,这些小说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五四文坛不可多得的收获。《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典范与成熟之作,奠定了鲁迅在新文学初期小说界的地位。其中收录发表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因此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NB】

14、《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狂人日记》的主体部分是一个“迫害狂”患者的13则日记,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示了狂人的内心世界;日记正文前是两百多字的文言小序,叙说日记的由来与发表的目的。小说通过对这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同时还表现了大胆的怀疑精神、强烈的反抗和变革精神。在思想上,《狂人日记》是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在艺术上,《狂人日记》冲破了小说创作的传统手法,大胆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鲁迅曾自评《狂人日记》“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狂人日记》自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即使在今天,它还是没有被充分解读的小说。【NB】

15、《阿Q正传》

《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杰出成就,又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由《晨报副刊》连载,后来收入《呐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喊》中。鲁迅曾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想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揭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在作品中全方位地展开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其着重描述和批判的主要有退守”、“惰性”、“巧滑”、“虚伪”、“麻木”、“健忘”、“自欺欺人”、“卑怯”、“奴性”和“无节操”等。鲁迅将这样的劣根性通过“阿Q”生动形象地悉数表现出来,并集中概括为“精神胜利法”。以此为性格特征的阿Q,是鲁迅笔下的一个言说不尽的人物形象,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画廊中一个永恒的经典人物形象,有着典型的文学意义,同时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阿Q正传》体现出了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外冷内热、以讽抒情和形喜实悲。《阿Q正传》自发表之日起,对它的理解和评价就是众说纷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解读它,其结论也不尽相同,这正是由作品本身的丰富性来决定的。【NB】

16、《彷徨》 [2010]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店出版,收录了1924年至1925年所做的小说11篇,即《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题名显示了鲁迅看不清文学和革命发展的前景的“彷徨”,表达了作者在绝望中寻找不到道路的苦闷。通过《彷徨》,鲁迅寄托了个人的绝望情绪,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并通过对自我结局的悲观预测,试图向旧我告别。《彷徨》的思想内容主要有:①批判封建思想和礼教对人的摧残,如《祥林嫂》;②批判国民性,如《示众》;③关注遭受封建势力重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的命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于作品中所表达的最直接最深切的感情。《彷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一是“看与被看”,二是“理趣-归来-再离去”。《彷徨》在艺术上较有特色:①在创作法上,采用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有时也带有心理剖析的色彩;②艺术风格上,整体注重白描,也是出色的抒情小说、讽刺小说和乡土小说;③格式上,打破有头有尾的单线叙述的传统方法,有第一人称独白式,截取人物生平片断式,“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④选材严深,根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的人物性格设置和提炼情节,深刻含蓄;⑤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常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画眼睛的方式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⑥语言上,含蓄、节制、简约、凝练等。《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典范与成熟之作。【NB】

17、《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经典的散文集,写于1926年,都是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上,总体为“旧事重提”,1927年成书时改为《朝花夕拾》。共计10篇,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与《野草》大致相同,写作时间也有所重叠衔接,鲁迅当时的心情是“想在纷扰中寻找一点闲静来”,以回顾和反思以往的生活。这一组散文以深情、平易、清新、舒缓的笔调,以及“听闲谈而去其散漫”的“闲话风”的风格,记述了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断;抒发了对亲朋和师友的诚挚怀念;展现了家乡的风俗、中外的社会象、清末民初的时代剪影;寄托了对现实的思考。《朝花夕拾》中所写的人和事,往往饱含着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述中分清是非,使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朝花夕拾》虽以叙事为主,但同时穿插了议论,融入了浓厚的抒情,是叙事和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是《朝花夕拾》独具的艺术风格。【N】

18、《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二三十年代所作的以远古为背景创作的八部短篇小说:《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献可考但又不受文献束缚,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熔铸古今,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相交融,把大量现实题材自然而巧妙地揉进历史题材,巧妙利用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与讽刺相结合形成一种漫画式的笔调,人物形象多用速定式笔法,没有精雕细刻,线条粗犷,但性格鲜明突出,内涵丰富饱满。小说总体呈现出幽默风趣、婉而多讽的艺术风格,它极大地拓展了历史小说的容量,为中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Z】

19、《野草》 [2006] [2008] 《野草》是鲁迅散文诗的代表作,共收23篇散文诗,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连载于《语丝》上,开了“独语体”散文先河。这一时期的鲁迅,正处于理想与现实、前进与彷徨、希望与绝望的矛盾之中,《野草》真实地记录了他精神探求的苦闷和心灵呼唤的声音。在《野草》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鲁迅顽强的抗争意识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同时,鲁迅顽强的抗争意识,又往往与悲观绝望的心态交织在一起,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悲壮美。《野草》在艺术上的特色是:多数篇什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达复杂的内心感受。如过客、战士、枣树等都是象征性形象;艺术构思奇特,艺术境界奇幻诡谲,神秘幽深;语言精致形象,饱含诗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Z】

20、《女神》

《女神》是郭沫若的创作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全书包括《序诗》共有54首,诗剧3篇,其中以《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晨安》、《匪徒颂》、《地球,我的母亲!》等最具代表性。这些诗写于1916年到1921年,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绝大多数创作于五四高潮时期。《女神》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女神》表现了奇异的壮阔感和动态的诗美,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夸张、激越的音调,华瞻丰美的语言和浓艳瑰丽的色彩,赋予《女神》浓郁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女神》中处处可见一个“开辟洪荒的大我”的抒情形象,熔铸着诗人的主观意志与美学理想,以突出的姿态和鲜明的色彩渗透在奇特优美的诗的意境中。《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在于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藩篱、扫荡旧世界的五四时代精神,奇特雄伟的想象扩大了新诗的表现领域,创造了全新的现代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诗的抒情性与个性化的本质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加强。《女神》实践了诗人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主的艺术主张,没有固定的格律和形式,完全服从于诗的感情的自然流泻的需要,创作形式自由多变,大量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女神》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而不在于它在艺术上达到了怎样的水准。也就是说,《女神》在艺术上远非成熟之作。【NB】

21、《海滨故人》

中篇小说《海滨故人》是庐隐的代表作。暑假里,女主人公露沙曾与同窗好友相聚海滨,后来有的结婚、有的失恋、有的归隐,一个个风流云散。露沙在这样聚散无定的人生环境中思考“人生究竟是什么”。她难以摆脱内心的矛盾和彷徨,她从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感到苦闷和惆怅,因之情绪也甚为感伤、悲观。整篇小说好似用多愁善感的女子和无数泪珠串成的,有着巨大的感染力。风格上,《海滨故人》含自叙传的性质,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主人公露沙就是庐隐的化身,她的身世、性格、情感都与庐隐相同。作品又喜用书信、日记来直接表露人物情怀,具有抒情小说的形态特征。这部弥漫着感伤情绪的小说,比较真切地反映了五四后寻找出路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也打着五四退潮中思想变迁的烙印。【Z】

2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朱自清早期写景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23年。与好友俞平伯一起泛舟夜游六朝金粉圣地的秦淮河时所作,俞平伯以同样的题目写下了风格不同的作品。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备及朦胧奇诡之美,但作者在这“良辰美景”之中却坦露出一个为生计所累的现代青年意态迷惘、无心勾留而强作应对的窘态和心境,情真意切。作品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的绘画美,“七板子”的雕栏、家具、家具上的大理石、玻璃、灯光等,都用表现各种色彩的词语形容,选词十分精当,作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者爱用叠词,善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颇具节奏感和韵律美。【Z】

23、《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某种源自佛理的眼光观察生活,于俗相中发现事理,将琐细的事物叙说得娓娓动听,落笔平易朴实,有赤子之心,透露着心地光明、一无沾染的品格风貌。作者在看见人世间的昏暗后,企图逃入儿童的世界,加上佛理的渗入,文章萧疏淡远,带着哲理深味,染着清淡的悲悯之色。【B】

24、《春醪集》

《春醪集》是梁遇春的散文集。其中收录的散文在内容上探索知识,探讨人生,或旁征博引,引类取比;或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语言机智而有文采,潇洒自如,玲珑剔透;时有思想的火花,却缺乏如炬的目光。在小小的题目里开掘微言大义,引用外国的经典、警句,信手拈来,处处切题。作者对社会人生感到困惑、彷徨,然而却用异常的执着,在悲苦、怀疑中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气勃勃、有色彩的人生,这部集子正是他的“醉中梦话”,在《笑》《滑稽和愁闷》《论麻雀及扑克》《论“流浪汉”》中都表现了作者的努力和追求。文章中的流浪汉不是吉普赛人式的漂流者,而是生命中的弄潮儿,是具有冒险精神的出类拔萃的人。这些散文说明梁遇春的思想和文风都是非绅士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五四散文多姿多彩的一面。【Z】

25、《蚀》

《蚀》是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处女作,它由三个各自独立成篇、相互间又有内在联系的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所组成。《幻灭》于1927年9、10月在《小说月报》连载,初用“茅盾”笔名。次年,茅盾有意识地延续了《幻灭》的背景与主题,陆续发表了同样根据个人经历改写的两个中篇《动摇》和《追求》,并在1930年将三部中篇合为一册,题名为《蚀》,交开明书店出版,是为《蚀》三部曲。作品写于1927年9月至1928年6月,正是茅盾在痛苦与困惑地思考着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知识分子未来去向的时候,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困惑与矛盾。三部小说基本以时间为序,完整而清晰地再现了大革命失败前后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幻灭》描写的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女性的个性解放史,她的对个性解放的由追求到幻灭的全过程。《动摇》侧重于对知识分子生存的社会现实环境的再现,借对一个小城市政治风云变幻的描摹,真实地再现了时代社会的艰难与残酷,以及许多革命者的虚伪残暴的真相。《追求》写的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人身追求的悲剧。《蚀》在艺术上,将客观描写与主观感情的投射相统一,使作品的艺术技巧介于再现与表现之间,得到二者融合的长处。此外,在人物心理描写、象征手法的运用方面,也都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技巧,这些特点使《蚀》具有了恒久的艺术生命力,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相融合的尝试范例。但由于作品表现着失意知识分子的生活,以及主题思想同样充满着自我矛盾和失意的情感,所以作品问世后引起各种不同的评价,甚至出现了严厉的批评。【NB】

26、《子夜》

《子夜》是茅盾最优秀的社会剖析小说和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左翼文学的标志性成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33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子夜》的问世,标志着从五四时期发轫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至此已经完全发展成熟。因此《子夜》一问世即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有论者将1933年称为“子夜年”。《子夜》通过对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等人物的刻画,展示了30年代初上海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运用社会分析的科学方法,史诗性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重压下的悲剧命运。《子夜》描绘的生活画面广阔,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其中表现得最真切的社会画面是大都市的资本家生活,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吴荪甫是中国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此外,赵伯韬、屠维岳、冯云卿等几个人物形象的描绘也比较成功。纷繁复杂的人物世界,宏大宽阔的社会场景,构成了《子夜》丰富的社会内容与诸多头绪,也形成了作品气势宏伟的艺术构架这一突出的艺术特征。对生活场景的准确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描写与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把握是《子夜》另外两个突出的艺术特点。此外,《子夜》还通篇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最典型是《太上感应篇》在作品中的几度出现。当然,《子夜》也有缺失之处,如描写工人阶级和农民生活场景时显得较为单薄,人物形象也存在概念化的缺陷。同时,《子夜》的观念化色彩也很强烈。但就整体而言,瑕不掩瑜。【NB】

27、《野蔷薇》

《野蔷薇》是茅盾于1929年7月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创作于1928年至1929年的数篇短篇小说,具有代表性的有《创造》、《自杀》、《昙》、《诗与散文》等。这些作品都以恋爱为题材,通过对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生活苦闷、寄希望于爱情而最后只能在迷惘中盘旋的现实心灵状况的描写,表现了与《蚀》相近似的“追求”与“幻灭”的主题。《野蔷薇》的突出意义更体现在其艺术价值上,在创作中,茅盾较多地借鉴了现代西方文学的表现手法,尤为突出的是作品细腻直切的心理描写和运用环境氛围对人物心理的渲染烘托,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内在统一性,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可以说,这些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优秀短篇小说。【NB】

28、《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最初连载于《宇宙风》杂志(1936.9-1937.10),1939年首出单行本。它以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祥子的生活经历是一个生活悲剧,是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命运和人类生存的悲剧。老舍现实主义的深刻性在于对祥子主观方面的悲剧因素的发掘,体现老舍对国民病的批判。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是《骆驼祥子》的重要艺术成就。以祥子和虎妞的形象最为突出,同时还展现了生活在祥子周围的下层社会的小人物群像。小说在结构上离不开“车”的意象,采用“拴桩法”,使小说的结构紧凑集中;善于运用丰富、多变、细腻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艺术功力几乎体现在所有人物形象上,尤以揭示人物的灵魂痛苦为最。此外,《骆驼祥子》的地域文化特点也很突出,地理人文环境、民风习俗、北京人的语言特征,比比皆是。尤其是充满“京味儿”的语言,充分体现了老舍是一位致力于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的语言艺术大师。《骆驼祥子》问世后,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了较大影响。【ZNB】

29、《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老舍的长篇巨构,全书100章,80多万字,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前两部写于抗战时期,曾报纸连载。《饥荒》在美国讲学期间完成,1949年在美国节译出版,1982年才全部在国内出版。小说选取了北平西城一条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都这座“亡城”的缩影。以祁家四代人的境遇为中心,展开了广阔的历史画面与错综的事件。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北平人在外族侵略者的统治下灵魂遭受的痛史,剖析了他们封闭自守、苟且敷衍、惶惑偷生的思想精神负累,并进而对民族精神素质和心理状态进行了清醒剔透的反省,提供了映现40年代沦陷区人民心态的一面镜子。《四世同堂》以一个完整的民族传统文化形象统摄了几个北平市民形象系列,全书描写了一百多个人物,其中重要的也有三四十个,显示了开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气魄。《四世同堂》体现了老舍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小说表现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之广,长河奔流的结构方式,多线索地宏大叙事,在深广度、笔力、气势上都是自觉地史诗性的追求。同时,小说也体现了作家主体的文化反思: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的性,对“民族遗传病”作了透析性的剖析,显示了改造与重塑国民性的努力。《四世同堂》在反映全民族抗战的作品中别开生面,这是老舍小说创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丰碑,它标志着老舍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实主义创作的伟大成就。【NB】

30、《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是著名作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包括《家》(1933)、《春》(1938)、《秋》(1940)三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中描写封建大家庭的兴衰、并集中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作品,是反映五四精神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而且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这一体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问世为我国现代中长篇小说走向成熟做出了贡献。作品通过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五四时期知识青年的觉醒与反抗,预示了在时代大潮的激荡下,封建统治必然崩溃的趋势。其中特别是《家》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在思想和艺术成就上,在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历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作者不仅善于截取典型事件,营造典型环境,塑造出了觉新、觉慧等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而且在创作上极为投入,极为执着,使作品具有浓烈的抒情风格。【Z】

31、《寒夜》

《寒夜》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是巴金最后的一部长篇力作,写于1944年的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完成于1946年底。描写了一个家庭逐渐走向破裂的过程。一对理想主义者因恋爱而同居,丈夫汪文宣心地善良、忠厚老实,妻子曾树生是位新女性,他们和爱情结晶而形成的三口之家,由于战争、物质的贫困和疾病的折磨,特别是在长期抑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他们的理想、性格、心理状态都发生大的扭曲。贫困及心理的沉重负担给家庭带来严重危机,汪文宣母亲与媳妇的不和又使原有潜在的感情矛盾进一步复杂化,终于陷入无法自拔的悲剧。作品通过小人物的苦难来谴责旧社会、旧制度,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了沉痛控诉。艺术风格朴素自然,结构上没有刻意的布局,情节的每一场起伏发展,都是在一系列日常生活琐事中不知不觉地推进。运用“心灵辩证法”细腻入微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作品在艺术上的一个鲜明的特色。这部作品的诞生,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Z】

32、《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中篇小说代表作。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小说1934年在《国闻周报》陆续刊出,10月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后在1943年由开明书店出版修订本。《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描写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淳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一个翠翠以致造成的爱情悲剧。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三者描写天然交融、浑然一体的境地。风习描写注重本色,充满诗情画意,与故事、人物的情调合一。小说中翠翠这个纯美的少女成为沈从文理想中的湘西人生的典型样式。作为一部带有“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也有文化批判的倾向,是用“梦”与“真”构成作品的文学图景,同文本外的现实丑陋相比照,让人们从这样的图景中去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这是沈从文诗体乡土小说的主旨。【XB】

33、《为奴隶的母亲》

《为奴隶的母亲》是作家柔石写于1930年的一部小说。作品着力刻画了一个被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妇女春宝娘的形象。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却被剥夺了亲自之爱;她是有丈夫的女人,却不能做合法的妻子,享有做母亲的权利;她是商品,是工具,是一种特殊的奴隶。小说通过对旧社会惨无人道的“典妻”现象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社会残酷的经济剥削、阶级压迫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精神奴役和摧残,揭露了封建道德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的虚伪和堕落。作者十分严峻冷静的笔触,采用白描手法,将深挚的情感蕴含在朴素、真切的生活描写中,让读者从清晰的生活画卷里去探索思考重大的人生问题,表现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Z】

34、《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一部日记体中篇小说,曾给丁玲带来极大的声誉。小说描写了“五四”运动后几年北京城里的几个青年的生活。主人公莎菲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青年,她执拗地寻觅人生的意义却又找不到出路,鄙视世俗又不时感到有陷入纵情声色中的危险,重感情但更爱幻想与狂想。莎菲的形象具体地反映了历史投射在一部分知识青年身上的反抗而又带有病态的时代阴影,她的苦闷,是五四时期获得个性解放的激进青年在革命低潮中陷入苦闷彷徨的真实写照,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小说的心理描写真切细腻、生动逼真,代表了丁玲在这个方面的艺术成就。《莎菲女士的日记》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郁达夫所开创的描写知识分子“时代病”的自我感伤小说的总结与结束。【NB】

35、《生死场》

《生死场》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写于1934年9月。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另两部是叶紫的《丰收》、萧军的《八月的乡村》)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坚韧地挣扎着有王婆、金枝、月英等农村妇女,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不过,它在艺术表现上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人称之为文本的断裂。换言之,小说的后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而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鲁迅在为《生死场》作的序中,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B】

36、《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是萧红后期代表作,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从她的作品视界所能看到的故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几乎便是无生活方式:吃,睡,劳作,像动物一般生生死死,冷漠死灭到失去一切生活目标,失去过去和未来,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但这里的“城与人,少女与老人,生者与逝者”的关系中,也存在着生命中的永恒。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B】

37、《八月的乡村》

《八月的乡村》是萧军所著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萧军的早期代表作。描写的是在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游击队——中华人民革命军第九支队,在转移过程中通过与敌伪军队、汉奸地主武装进行激烈战斗,以及自己队伍内部的各种思想矛盾与斗争的描写,表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自由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写得尖锐、雄浑、遒劲。小说正面刻画了陈柱司令、铁鹰队长、游击队员李三弟等新的农民形象。画面少修饰,结构是短篇连缀式的,更接近生活的原型。全书响彻着英雄主义的音调。

38、《倪焕之》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倪焕之》是叶圣陶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1928年连载于《教育杂志》。它的问世是新文学的重大收获,也是大革命失败后,进步文艺界的星星之火。同时也标志着叶圣陶不但在小说体裁的开拓上做出了新的贡献,而且在表现生活内容的广度上也有所发展。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知识分子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对时代社会命运的探求结合起来,在个人命运的展示中寓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小说在小学教员倪焕之身上,较典型地写出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时期的追求和幻灭,反映了中国要求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走过的曲折艰难的道路。在艺术表现上,虽然作品的结构安排还略嫌沉闷,各篇章写作上也不太均衡,但由于作者对作品所表现的教育题材有着丰富的生活基础,对知识分子生活也相当熟稔,所以作品为人们奉献的颇为鲜明的主人公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尤为重要的是,在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发展史上,无论是在表现社会生活广阔度上,还是在展现人物命运与历史命运的结合点上,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它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最终成熟具有着重要的阶段性意义。【NB】

39、《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的小说,创作于1935年,以成都郊外的天回镇为背景,以蔡大嫂与罗歪嘴、顾天成之间的恩怨情仇为基本线索,展示袍哥与教民两种力量的消长,表现“安定得有如死水般的古城”,在时代风潮的激荡下所掀起的历史微澜。《死水微澜》跳出中国传统小说重情节、重故事的框框,通过一连串的故事,将一幅生动形象的天回镇“市民阶层”的群画像呈现于读者面前,对市民心理的刻画细微入理,惟妙惟肖。郭沫若甚至称李劼人为“中国的左拉”。【B】

40、《果园城记》

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创作的代表作,风格特异,尤其是作品的语言,可谓匠心独具。书中用凄凉又温暖的回忆手法,描写了小城的历史和人物命运,反映了20世纪初期到抗日战争前期日益凋敝的中国封建乡村小城的生活场景,其基调滞重哀痛,沉郁复杂,带有浓重的乡土情结。在这个表面看似和谐宁静实质没落封闭的小城中,读者看见了“那个黑暗、痛苦、绝望、该诅咒的旧社会”。《果园城记》是有着“京派”面目而其实延续着鲁迅精神的短篇小说集。【B】

41、《雷雨》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第一部剧作,也是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郭沫若语)。完成于1933年清华毕业前,1934年7月发表在郑振铎、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一卷三期。1935年4月首先由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演出。四幕剧《雷雨》在一天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客厅和鲁家客厅)内集中表现周、鲁两家三十年来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在一个雷雨之夜所发生的人物悲剧。剧作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纠葛的故事中揭露周朴园封建专制家庭的罪恶,鞭挞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黑暗社会,批判封建专制与虚伪道德。《雷雨》中的各个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和人事纠葛,构成了一张复杂的网,但主要有三对矛盾(周朴园与繁漪、周朴园与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组成全剧的三条情节线索。周朴园是全剧的中心,他与繁漪的冲突是剧情发展的中心线索。周朴园是一个带有封建胎记的资本家,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表现了专横、自私、阴险、冷酷、虚伪的性格特点。而“雷雨”般的性格和对封建势力及其道德观点的大胆蔑视、勇敢反叛,使繁漪成为五四新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令人瞩目的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雷雨》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其独特的结构艺术,采用“回溯法”的结构和遵循戏剧艺术的“三一律”原则,使得结构凝练、情节紧凑、矛盾集中。此外,富有丰富潜台词和充分个性化的戏剧语言,以及追求戏剧的诗意,也是这部伟大剧作的鲜明特色。【NB】

42、《日出》

曹禺的四幕剧《日出》,1936年6月至9月连载于《文学月刊》第一期至第四期上。《日出》的艺术视野和现实主义精神较之《雷雨》都所扩展和深化。它展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都市生活图景,对现实的剖析更加深刻,剧作家借此表达出对旧制度势不两立的彻底的批判态度,也表达出他戏剧审判创造中对“太阳”的憧憬。剧作的中心人物是一个叫陈白露的交际花,她美丽聪慧,总是将她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骄傲的心态化作嘲讽的笑挂在嘴角,然而又不时流露出那种漂泊人特有的倦怠和厌恶。她住在一个大都市高级饭店里,一方面联系着银行家、富孀、留洋博士、职员等一批人,由此展现出上层社会的罪恶与腐烂;另一方面联系着书生方达生、贫苦小姑娘“小东西”等,由此展现了下层社会的痛苦和不幸。曹禺的《日出》在艺术形式上是一次新的创造。概括地讲,《日出》在戏剧结构上特点有三:其一是矛盾冲突的生活化,采用横断面的描写方法,从多个侧面来表现生活;其二是矛盾冲突与生活画面有其内在统一性,通过内在地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和外在的串缀全剧的串线人物去达到。其三是采用暗场处理的方法,对戏剧结构起了辅助作用。【NB】

43、《原野》

《原野》是曹禺剧作中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全剧分三幕,剧中的主要人物有仇虎、焦阎王、焦母、金子等,它通过仇虎复仇的悲剧反映了受尽地主焦阎王压迫的农民的挣扎与反抗。仇虎受了旧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认为父债子还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种非理性的复仇观念,使他的复仇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之所以走上个人复仇的道路,是农民小生产者的意识决定的。作品渲染仇虎内心的恐惧与内心的谴责时,运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充分表现了仇虎内心的心理活动,具有希腊悲剧的力度美和浓厚的神秘色彩。【Z】

44、《北京人》

《北京人》是曹禺1941年发表的一部成功剧作。以曾家的经济衰落为串联全剧矛盾冲突的线索与戏剧冲突发生的具体背景,展开家庭中曾家三代人的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和黑暗的冲突。并透过这些冲突,深入封建家庭这一躯体深处,着力反映出封建主义精神统治对人的吞噬,人们在这种精神统治下对人生的追求,以及这种精神统治的破产。用“北京人”为剧本命名,囊括史前社会、现实社会、理想社会三种“北京人”形象,象征剧本主题的丰富含义,以原始人的勇敢有力,反衬出囚禁在封建精神统治下的北京人的空虚、怯懦、腐朽、堕落。艺术上交替运用象征、对照等艺术手法来揭示矛盾冲突,烘托戏剧氛围,寓意深刻。整个剧作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喜悦、轻轻的哀愁,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令人回味无穷。【Z】

45、《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小品》初版于1949年出版,收小品散文34篇;续集于1973年出版,收作品32篇;三集于1982年出版,收作品37篇;四集于1986年出版,收作品40篇。四集合订本亦于1986年出版,共收文章143篇。《雅舍小品》所写的题材虽属于生活琐事,但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其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广征博引,行文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而且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Z】

46、《画梦录》

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其中的《梦后》《岩》《黄昏》《雨前》等篇,都是精致的美文。《画梦录》以独语体的形式抒写了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现实出路的寂寞、孤独之情和有期待而又无从追求的苦闷心理。这种“独语”又多表现为一种感觉结构,将浸透着感觉汁液的朦胧的意象拼贴与组合,组成美丽的心灵感验世界。同时《画梦录》又表现了现代散文向诗、向纯文学的逼近,向散文艺术本体的回归。《画梦录》中象征的旨趣、意象的组合、音乐的和谐、色彩的秾丽,都是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的。【Z】

47、《上海屋檐下》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的一部剧作,写于30年代抗战前夕。作品有意识地用阴晴不定、沉闷压抑的黄梅天气,影射当时令人窒息的政治空气,剧本巧妙地截取上海弄堂房子的一个横断面,在一天的时间里,同时展现五户住家十四个人的生活,以林志成一家为中心,以林、匡、杨三人之间的复杂经历以及感情纠葛贯穿始终;将黄家楣家庭悲剧、李陵碑和施小宝的苦难命运交织相见;以小学教师赵振宇夫妇为穿插交换的交叉点,通过这群生活在上海这个畸形都市的小人物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揭露了白色恐怖下的黑暗现实,暗示出雷雨将至的光明前景。其结构属于“横断面的描写”法,即西洋戏剧史上“人像展览式”,情节严谨,风格自然、朴实。【Z】

48、《这不是春天》

《这不过是春天》是1934年的三幕剧,也是标志李健吾戏剧创作的成熟之作。北伐军革命者冯允平突然来到旧日情人、北洋军阀某警察厅长夫人的客厅,当冯允平面临即将被捕时,这对厅长夫人的心灵是个严重考验。她虽然恼恨于对方隐瞒革命者身份,但又不愿失去她的爱情,她终于巧妙地使冯允平化险为夷。剧作在爱情与革命的纠葛中,通过几个反复,着重刻画了厅长夫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她对旧情的眷恋与对现实身份的满足,对革命者忠于信仰的精神境界的敬佩与对沉溺于富贵生活的庸俗灵魂的反思。这出戏剧娴熟的艺术技巧,简洁而明快的戏剧语言,加之随处可见的机智和幽默,使之成为李健吾的代表作。【Z】

49、《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简称《讲话》。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在会上的发言被集中整理成《讲话》。《讲话》分为“引言”和“结论”两部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艺的要求,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讲话》明确提出了解放区文艺的主要任务是为工农兵服务,并指出知识分子要深入到工农群众的生活中去,从而为作家的世界观转变和创造源泉指明了根本途径;重点阐释了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传统的关系,确立了“政治批评第一,文艺批评第二”的批评标准。《讲话》的发表带来了文艺观念的调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解放区和新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色彩、影响力最大的论作之一,是40年代延安整风运动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文艺历史经验的总结,是解放区文艺思潮的核心内容,以及解放后全国制定文艺政策的根本方针。但同时由于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对于文艺自身的独立性和规律性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文艺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政治的附庸。【Z】

50、《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最具魅力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发表于1943年5月。小说讲述的是刘家峧的青年队长、射击英雄小二黑与村里俊美的姑娘小芹恋爱,遭到了各自父母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反对,更遭到掌握着村政权的流氓恶棍金旺、兴旺兄弟的嫉妒与迫害。后来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位青年终成眷属,二诸葛、三仙姑受到批评教育,金旺兄弟受到处理。小说的主题是通过描写小二黑、小芹两人的自由恋爱受阻以及最后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姻的经历,宣传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合法性,反对和批判封建迷信,歌颂共产党新政权。小说写的最传神的是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落后人物形象,也是赵树理贡献给中国新文学的两个独特的人物形象。赵树理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突出地体现在他小说的语言上,采用群众通俗平常的口语,幽默、易懂,还吸收了说书、戏曲中的语言,丰富了小说创作。赵树理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创作中知识分子语言大众化提供了样本,也丰富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语言。【NB】

51、《华威先生》

《华威先生》是张天翼的短篇讽刺小说代表作。这部漫画小品式的小说,也是抗战前期著名的暴露国统区弊端的讽刺文学代表作。1938年4月发表在《文艺阵地》创刊号上。小说的主人公华威先生是一个不学无术、庸俗浅薄而又自命不凡、刚愎自用,有着极强的权利欲和统治欲的国民党文化官僚。华威先生是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张天翼贡献给中国现代人物画廊的一个独特的典型,这一人物不仅在当时是对一种政治现象和人物类型的有力的揭露和概括,具有极大的认识价值和时代内涵,而且在客观上也表现出巨大的历史预见性。在艺术上,小说只是截取几个生活片断和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刻画其性格特征,颇似一幅人物速写和“小品”,无论是内涵的深远、批判的锐利,还是讽刺的冷峭、节奏的明快及语言的捷劲、文体的圆熟,《华威先生》都堪称张天翼的代表作品。该小说引起长达数年的关于抗战文学要不要排斥暴露的论争,为整个40年代国统区的讽刺文学开了先河。【NB】

52、《在其香居茶馆里》

《在其香居茶馆里》是沙汀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四川一个小镇在兵役问题上统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矛盾,揭露了兵役问题上的黑幕。国民党基层政权镇联保主任方治国借壮丁费进行敲诈勒索,中饱私囊,而有地位、有势力的人家的适龄青年可以不服兵役,像地方豪绅刑幺吵吵这种家庭一直就没中过签,由此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艺术上寓讽刺于写实中,布局集中紧凑,结尾出人意料,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给整部小说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戏剧效果。【Z】

53、《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出版之初曾引起巨大反响,但在建国后因受左倾批评主义原则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受到冷落。自从1961年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在其专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其立专章大加推崇后,海外掀起了一股“《围城》热”。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再版,《围城》遂引起国内研究者的注意,得到了文学史家的高度评价。《围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出现,具有极其独特的意义,它不仅是旧中国最后一代灰色知识分子生活的真切写照,而且还以其对此类知识分子病态生活的历史原因的深刻分析,为整整一代类似的旧知识分子作了历史的总结。《围城》的主题意蕴是多层次的,大致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社会批判层面上,作品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足迹,展示了战时上层知识分子中的形形色色,构成了当时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景观。其二是文化批判层面上,主要通过现代“新儒林”或作品中的那些无操持无节守的知识分子群体来实现的。其三是哲学反思层面上,“围城”这一意象深刻地道出了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围城》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其杰出的讽刺艺术,这里有旁支斜出的叙述风格,诡奇、尖刻、焕发机智、富有知识容量的书面讽刺语言,特别是编制新奇、犀利、多样的比喻句和警句,顺手拈来。知识有时显得枝蔓过多,不免有炫耀知识之嫌。【NB】

54、《财主底儿女们》 [2009] 《财主底儿女们》是路翎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力作。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别创作于1945年和1948年。小说以“一·二八”淞沪抗战至苏德战争爆发之间共十年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苏州首富、大财主蒋捷三一家在内外各种力量的冲击下分崩离析的过程,着重描写了财主的儿女们不同的生活道路和命运归宿,力图挖掘并表现出身财主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民族战争年代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揭示了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小说在尽可能地容纳更为广阔的社会图景的同时,如编年史般地记录了抗战期间重大的历史变迁。小说的特点在于挖掘人物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格,表现“人民的原始的强力,个性的积极解放”和“精神奴役创伤”,这主要体现在蒋纯祖的与封建家庭斗争,及参加抗日预演后心里面始终存在的巨大煎熬。《财主底儿女们》力求把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史诗笔触和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灵魂搏斗”的描写艺术融为一炉,在揭示人的灵魂复杂、丰富性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作者对我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大胆地突破,从而使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在他手里与世界文学的潮流更为接近。作者兼容政治、哲理、抒情等多种艺术要素的夹叙夹议的叙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事艺术,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样式,为我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ZNB】

55、《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深入农村斗争生活后写的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是自觉实践毛泽东《讲话》精神的重要的创作收获。创作于1946年11月,1948年9月出版问世。小说以华北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子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农村反封建土地制度的伟大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各阶层人们不同的精神状态,讴歌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历史进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首先在于真实地反映了土改斗争中农村生活的复杂性,这一特点集中地表现为作家对农村阶级关系的准确把握与细致描写。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丁玲善于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心理的艺术特长,通过精细而富有历史深度与历史真实感的心理刻画,写出人物思想、性格、心理的复杂性。但在艺术上也存在个别人物(如黑妮)形象刻画不够扎实及语言芜杂等缺点。【NB】

56、《马凡陀的山歌》

《马凡陀的山歌》是袁水拍的政治讽刺诗集。诗人善于从政治上把市民阶层里某些司空见惯的社会生活现象,用漫画式的手法和讽刺语言予以鞭挞,寓讽刺于叙事中,表现出明显的喜剧主调;并汲取民歌、民谣、儿歌中的艺术经验,采用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五言、七言等诗歌形式。语言通俗易懂,可诵可唱。其中《抓住这匹马》《主人要辞职》《一只猫》《这个世界倒了颠》《万税》等都是代表性的讽刺诗作,主要内容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帝国主义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挑起内战残酷镇压人民、对人民横征暴敛的种种罪行。诗作的政治性虽然很强,但都不是标语口号式的,由于作者的努力创新,它在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都取得了好的效果。【Z】

57、《漳河水》

《漳河水》是阮章竞创作的一部优秀的民歌体长篇叙事诗,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品。长诗写了荷荷、苓苓、紫金英三个女子的不同婚嫁遭遇。围绕着与封建传统习俗作斗争的主题,这三个故事平行交错发展,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重点突出了妇女解放时代主题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指出妇女在政治上翻身以后,还必须获得相应的经济独立,只有这样,彻底的妇女解放才有可能。在艺术形式上,长诗大量采用漳河两岸多种民歌曲调加以创新,杂章成彩,往往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的需要不断地更换各种民间曲调,使之更适应表达复杂的社会内容,自由灵活、富于变化。语言上兼有民歌民谣的清新刚健和古典诗歌的凝练典雅,节奏明快,韵律和谐,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Z】

58、《白毛女》

《白毛女》是抗战时期解放区新歌剧的代表作品。原为六幕,后改为五幕。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等作曲。1945年初作于延安,同年4月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后在解放区各地陆续上演,深受广大人民和八路军官兵的喜爱。《白毛女》以流传于民间的“白毛仙姑”的传说为素材,经过改造,融进了歌颂新政权,穷人得解放的思想内容,塑造了杨白劳、喜儿、大春等农民形象。喜儿的生活道路,表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全新主题。《白毛女》继承了秧歌剧长于抒情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抒情唱段;同时参照中国古典戏曲歌唱、吟诵、道白相结合的手段,适当安排剧中人物的道白,以推进剧情,适合大众欣赏习惯;在大量采取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同时,还借鉴了西洋歌剧齐唱、重唱、合唱、伴唱的形式,以及音乐的戏剧性、性格化的传统。《白毛女》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NB】

59、《升官图》

陈白尘的三幕政治讽刺喜剧《升官图》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46年。创作于日本刚刚投降的1945年10月,以夸张、变形、漫画化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凄风苦雨之夜”两个强盗的2-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升官梦。《升官图》按照戏剧创作的自身规律,巧妙构思,在荒诞奇特的形式下揭示出现实的深度真实,梦境为喜剧艺术的自由发挥起了重要作用。该剧以生动的情节把官僚政治中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现象和这个政权压迫剥削人民的实质有机结合起来,以揭示其反动性和腐朽性。同时,又以漫画化的喜剧手法暴露其集团内部的寡廉鲜耻,将政治批判与道德批判结合在一起。《升官图》也因此被誉为40年代后期的又一部《官场现形记》。此剧在反蒋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极大的战斗作用。艺术手法夸张,人物和情节都采用漫画式;追求痛快淋漓、明朗直截、当场爆彩的戏剧效果;让群魔登台,自我揭露兼互相扭打,并让觉醒的人民群众在最后一幕进行“历史的审判”。【NB】

60、“好一记鞭子”

“好一记鞭子”是抗战时期在国统区相当流行的三出戏剧,即田汉的作品《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着一些大城市的相继沦陷,以城市为中心的戏剧运动失去了原来的剧场和舞台。于是,一些进步的戏剧工作者组织流动演剧队,深入农村、前线和内地开展演剧活动,街头剧和活报剧以及广场剧等由此应运而生、广泛流行。这三部就是抗战初期影响最为广泛的街头剧,特点是形式短小、道具布景简单、演员不需要事先化妆,老百姓一看就懂,在当时极为流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Z】

六、一般性了解名词

1、黑幕小说

黑幕小说是中国近代小说流派。20世纪初期,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于上海。当时多种杂志、大小报副刊均刊载这类小说,代表作是《中国黑幕大观》及续集。此类小说反映了这一流派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但不外乎都是些风流案件、私娼秘史之类,专以揭露隐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为能。虽然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罪恶,但在写法上赤裸裸地描写现实,社会效果适得其反,有些作品还成了军阀、政客相互中伤、攻讦的工具,在五四运动后即销声匿迹。钱玄同、沈雁冰、鲁迅曾撰文加以批判。【Y】

2、胡适之体

胡适的诗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后来有“胡适之体”之说。胡适曾把自己的追求概括为:“说话要明白清楚”、“用材料要有剪裁”、“要抓住最扼要最精彩的材料、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出来”、“意境要平实”这几条,这确实代表了新诗的一路,而与以“晦涩难懂”为特征的另一路,形成了既对立又互补的关系。【S】

3、弥洒社

弥洒社是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社团,1923年3月18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弥洒宣言》,弥洒社在上海成立。“弥洒”是拉丁文musa(文艺之神)的音译。发起人有胡山源、钱江春和赵祖康,成员大都集中于沪杭一带,多为刚离开大学校门或还在学校的青年。这是一个没有严密组织、非常松散的团体,出版杂志、丛书就是社团的集体活动。弥洒社提倡“无目的无艺术观”,不规定统一的文学观,强调文学作品只是作家情绪之流、灵感的表现,他们认为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笔战是一种浪费。在创作中,从自我心灵世界出发,偏重于内心世界的剖白。作品大多取材于自身的经历,叙写身边的琐事,恋爱婚姻成为他们主要的主题。钱江春的《万一的喜剧》、《未归》、《弱小的心》,胡山源的《三年》、《梅心》、《电影》,允中的《妹妹》,张企留的《遗恨》,赵景法的《旧案》,唐鸣时的《疑惧者》等。

4、白马湖作家群

20世纪20年代,在浙江上虞白马湖地区,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俞平伯等人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形成了共同的散文风格。这批作家的散文推崇夏目漱石,同白马湖的青山秀水相呼应,朴素清新、淡雅隽永,满贮温馨与韵味。其中夏丏尊为代表。代表散文集有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等。【S】

5、文明新戏

文明新戏又称为新剧,指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是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一阶段。开始于1907年,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欧阳予倩等在欧美、日本话剧运动的影响下,组织话剧团体春柳社,改编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话剧,在表演上有严肃的艺术追求。辛亥革命后,新剧团体很多,演出以民族民主革命为内容的政治戏居多。辛亥革命后新剧繁荣,以演家庭伦理戏居多。五四前夕,新剧趋向衰落,其原因有:一是新剧商品化,迎合小市民趣味,内容庸俗低下;二是新剧都是幕表戏,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有分场的故事梗概,由演员上台随意发挥,艺术水平和演技很难提高。五四文学革命批判堕落的文明戏,一些戏剧家提出“爱美剧”的口号,中国话剧运动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Z】

6、南国社

1927年成立,领导人田汉,先后创办《南国》《南国特刊》,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开展话剧创作活动主要是在1928-1929,全部公演田汉的剧本《古潭里的声音》《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它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Y】

7、上海民众剧社

上海民众剧社成立于1921年,由汪仲贤首倡,联合陈大悲及新文学界中沈雁冰、郑振铎等人,是“五四”以后第一个新戏剧团体。同时创办了《戏剧》月刊,这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专门性戏剧刊物。同年又成立了上海戏剧协社。他们宣布坚持五四传统,强调戏剧必须反映时代、人生,负担社会教育的启蒙任务,主张“艺术上的功利主义”,提倡“写实的社会剧”;提倡“民众的戏剧”,确立面向“民众”的方针,提出“要创造一种高尚的和通俗的戏剧”。新的戏剧团体与刊物的出现标志着进入了话剧的建设与实践的新阶段:任务是提出系统的戏剧观念,建立新的组织形式、表演体制、演出方式,并产生自己的剧作家与剧本创作。

8、小剧场运动

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活动,后风行于欧美与日本,是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从而占据剧坛主导地位的一次戏剧革新运动。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使中国的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与科学化的道路,并且提出与建立了一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小剧场运动重视剧本的创作,培养了田汉、丁西林等著名的剧作家。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的《终身大事》是现代话剧最早的创作剧本。创造社的郭沫若和田汉都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以“诗人写剧”而著称的剧作家。与当时现代话剧多以悲剧和多幕剧为主的情况不同,丁西林则创作出了艺术上十分成熟的独幕喜剧。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形式进行过各种艺术实验,建立了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Z】

9、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

1932年,瞿秋白、茅盾在为华汉(阳翰笙)的小说《地泉》三部曲作序时提出,应摒弃革命的罗曼蒂克的创作方法,坚决地走向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这是由“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提出,强调世界观对创作直线式的决定作用,完全用哲学方法或世界观取代艺术方法,认为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具体的人物和生活的描写将唯物辩证法体现出来,那么图解政治概念就是合理的。同时,由于批判“革命的罗曼蒂克”,连带连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也否定了,因而不允许表现创作上的主体性。【S】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10、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后期从苏联引入这一口号,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其影响比以往其他方法更加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当代。对这个口号及相关理论比较系统的介绍见之于1933年11月周起应(周扬)发表的论文《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它要求文艺家从现实的革命出发,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这种艺术的描写还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相结合。这个口号的提出,是为了清算“拉普”机械论的文学思想以及“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偏误,所以有强调“写真实”的一面。但这一口号在传入时有些变形,由于周扬在左联的领导地位,他的文章几乎给此后左翼文坛的创作方法探求定下了调子,即既吸收了其中有利于现实主义恢复与发展的因素,又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机械论的束缚。【S】

11、剧联

“剧联”即“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0年成立,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并集合了当时的南国等重大进步戏剧团体。剧联成立后,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以各种形式在学校与工厂开展群众性戏剧活动。此后又提出“戏剧走向农村”。作品主要以工人、农民为主人公,着重表现他们的革命斗争、反映当时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这些剧作,在当时发挥了重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左翼戏剧运动为后来话剧向职业化、实用化过渡准备了条件。为中国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初步开拓了道路,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1936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自动宣告解散。【Y】

12、战国策派

战国策派是1940年前后出现的国统区的一个颂扬国民党政治、宣传法西斯主义的文艺派别,因出版《战国策》杂志和在《大公报》开辟《战国》副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是陈国济、陈铨、雷海宗等。他们提倡历史重演说,鼓吹强权政治。在文学上他们力图使文学恭恭敬敬地为国民党法西斯政治服务,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并把文学纳入表现恐怖的特务文学和表现狂欢的色文学的轨道。陈铨的话剧《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是其创作标本。【Z】

13、新秧歌运动

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的最初成绩。文艺工作者改变了轻视民间文艺秧歌的态度,与群众一起,指导改造了旧秧歌,使之成为反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新内容,融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小型广场歌舞剧。1943年春节秧歌闹得热火朝天,涌现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秧歌剧,如“鲁艺”的《兄妹开荒》等。新秧歌运动表现了文艺工作者面向群众、面向工农兵普及的实践。【Y】

14、新歌剧

新歌剧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是一种新型的广场歌舞剧。它借鉴西洋歌剧又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包括秧歌、戏曲等。它自五四以来逐渐发展形成,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逐渐奠基,为了贯彻“为工农大众服务”的精神,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文艺工作者为骨干,掀起的一场由延安逐步推向整个解放区的声势浩大的新秧歌运动,在这一运动中产生了以《兄妹开荒》为代表的大批秧歌剧。而音乐工作者深入群众生活,向民间音乐学习,在秧歌运动和秧歌剧创作取得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作的表现革命内容、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歌剧《白毛女》,标志着新歌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Z】

15、街头诗运动

1938年几乎所有的诗歌作品都与抗战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诗歌活动是这年8月由延安战歌社和西北战地服务团在延安发起的街头诗运动。著名诗人田间来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常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短而有力,节奏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被闻一多成为“时代的鼓手”。重要作品有田间的《给战斗者》等。【Z】

3.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篇三

世界主义者——根据自己的艺术爱好选择国家的倾向 “真实”的发展路线:司汤达“镜子”C理论奠基人是施莱格尔兄弟,代表成员还有诺瓦利斯、蒂克等。因为耶拿派创办《雅典女神神殿》杂志而得名。海德尔堡浪漫派——A.19世纪一批

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B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废墟美”和“世纪病” ——法国浪

漫主义诗人夏多布里昂所带动的。“废墟美”指她《基督教真谛》里面对古代废墟富于抒情色彩的描写。“世纪病”:代表法国大革命后贵族青年搞到前途茫茫的一种精神状态。忧郁、颓废、迷茫。

巴黎公社文学——A又称无产阶级文学,是一种新颖的现实主义文学。B 真实的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无产阶级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激情。C通俗活泼的形式,劳动者的语言,现实生活题材。淳朴生动、富有感染力、为广大群众乐见。D诗歌成就最大.E代表人物鲍狄埃、米雪儿。F为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奠定基础。

宪章派诗歌——A欧洲早期的无产阶级文学,新型的现实主义文学。是英国宪章运动时期出现的一种群众性的文艺现象。B以诗歌和歌曲,配合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真实反映了工人的思想和情感。C形式上,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D代表人物:琼斯、林顿 E鼓舞了工人的斗志,为后来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莎士比亚“镜子”→ 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

4.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 篇四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勤劳、无私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塑造了一系列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他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普罗旺斯抒情诗:即中世纪骑士抒情诗,主要流行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一带,它主要抒写骑士与贵妇人之间在黎明时缠绵悱恻、依依惜别的恋情,讴歌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以及他们为了爱情而去冒险征战、建功立业的骑士道德。在艺术上,骑士抒情诗注意心理描写,感情细腻,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产生过影响。城市文学:又名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反映新兴市民阶级思想情趣的文学。它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讽刺封建贵族和宗教僧侣的专横、贪婪、愚蠢和伪善,表现市民的聪明才智和进取精神,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艺术风格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城市文学体裁众多,有韵文故事、市民抒情诗、市民戏剧和长篇叙事诗等。其中以法国长篇叙事诗《列那狐传奇》成就最为突出,长诗《玫瑰传奇》也颇有声誉。

骑士文学(romance):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等。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作品通过主人公不幸的流浪谋生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无名氏的《小癞子》是第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流浪汉小说。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在刻画人物、反映现实和结构艺术上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学才子派: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戏剧作家。他们出生于中产阶级,受过大学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他们的戏剧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颇有创新,促进了 伊莉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代表人物马洛。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古典主义: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古典主义的作家、理论家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和个性差异,他们的创作也各有侧重。法国古典主义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戏剧最突出,出现了以高乃依和拉辛为代表的悲剧作家,以莫里哀为代表的喜剧作家,以及文艺理论家布拉洛和寓言诗人拉封丹等。

“三一律”: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内完成,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巴洛克文学:“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学风格,它与严整、均匀、和谐相对立。巴洛克文学是巴洛克艺术在文学上的表现。巴洛克文学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在17世纪的法国达到高峰,同时流行于西欧,因风格与巴洛克式艺术相像而得此名,是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巴洛克文学在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代表人物意大利的马里诺、西班牙的贡哥拉、英国的约翰·多恩 等。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1770年至1785年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一个具有德国特点的资产阶级的文学运动。不同于其他国家,这是一场民族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反封建斗争达到高潮的标志。“狂飙突进”运动宣扬天才、力量,歌颂自由。参加这个运动的大多是青年,他们不满于启蒙运动的温和精神,不满于统治阶级,要求进行公开的斗争,作品言辞激烈,热情洋溢,体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此运动并无明确目标,往往带有个人反抗的狂热性质,领袖是理论家赫尔德尔。其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代表作是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感伤主义文学: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发生在英国的一股文**流,并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感伤主义文学同情不幸者的遭遇,醉心人物感伤心理的描写,置感情于“理性”之上,喜用的体裁是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感伤主义这一潮流在文学形式方面将欧洲带入了一个新阶段。它不仅是欧洲19世纪初欧洲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可以说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事方式。这种新方式的产生对于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后来的意识流小说有较大的影响。感伤主义是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哥特式小说: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古堡为背景,写其中的因恋情或因财产引起的凶杀复仇,充满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代表作是瓦尔浦的《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里芙的《渥尔多弗的秘密》。世纪病:亦称时代病,出现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典型形象。他们或者在拿破仑时代长大,仰慕父辈的战绩与辉煌,但王权和神权的恢复使他们失去信仰,无所追求,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或者生性孤僻,内向,忧郁,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生命。他们都是些富有才华的人,但悲观绝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他们代表了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有名的有夏多布里昂笔下的勒内,缪塞笔下的阿克达夫等。

多余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从奥涅金到奥勃洛摩夫,“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湖畔派”: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是诗人华兹华斯。他与柯尔律治、骚塞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并在思想观点和创作理论上有不少相同之处,因此被称为“湖畔派”。这些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1798年,华兹华斯在他与柯尔律治共同出版的诗集《抒情歌谣集》再版时所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拜伦式英雄: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拉德。

“美丑对照原则”:“美丑对照”是雨果著名的美学主张,也是他不少作品的鲜明特色。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作者在《巴黎圣母院》中就是通过这种原则来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的。“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处在社会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实证哲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欧洲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文学上,浪漫主义逐渐衰退,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人道主义批判社会弊病和人性缺陷,追求细节真实性,塑造典型性格,逐渐成为作家们的主要倾向。20年代,斯丹达尔率先提出现实主义的文学纲领,后经巴尔扎克、俄国别林斯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理论支柱。创作上各国出现一系列大作家、大作品,在19世纪成为主要的文**流。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小说创作的总称,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他计划写143部,完成了91部。巴尔扎克用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法把作品连成整体,全作分为“风俗研究”、“分析研究”、“哲学研究”三大部分。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的广阔社会图景。被恩格斯誉为“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包法利主义:儒勒·德·戈吉耶发明了“包法利主义”这个名词,把它定义为“人所具有的把自己设想成另一个样子的能力”。他指的是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爱玛的性格特点,即爱玛所具有的崇尚金钱,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的品性。“包法利主义“是平庸卑污的现实和渴望理想爱情、超越实际可能的幻想相冲突的产物。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时期享乐主义生活盛行的恶浊风气孕育而成的。

上一篇:美人鱼六年级作文550字下一篇: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