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中医保健知识

2024-09-10

老年人的中医保健知识(精选15篇)

1.老年人的中医保健知识 篇一

老年人常用的养生保健知识

人到老年,机体的器官组织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脏腑气血生理机能自然衰退,阴阳失衡;同时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改变,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易产生孤独寂寞、忧郁多疑、烦躁易怒、失落等心理状态。老年人的养生保健从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多方面进行。应遵循顺其自然,顺应四时,强调天人合一的原则。

一、心理调摄

老年人心理调摄的关键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定。老年人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习字作画、垂钓怡情等方法进行心理调摄,寓情于物,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

二、饮食调养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弱,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尤为重视固护脾胃,通过饮食调摄保持脾胃健康,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大有益处。因此老年人的饮食调摄应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做到饮食多样化,食宜清淡、熟软,进食宜缓,食要定时、限量,少吃多餐。

三、起居调摄

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应当谨慎,做到起居规律,睡眠充足。中医提倡顺应一年四季气候消长的规律和特点来调节机体,及时增减衣物,合理安排劳寝时间,使人体与自然变化相应,以保持肌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度、湿度适宜、生活起居方便为好。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大便,临睡前宜用热水泡脚。

四、运动保健

老年人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畅通气血,强健脾胃,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并可调节情志,对消除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情绪有积极作用。老年人运动锻炼要遵循因人制宜、适时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中应注意防止受凉感冒,避免运动损伤,防止运动过度。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游泳、乒乓球等,也可选择中医“叩齿”,“导引”,“咽津”等养生方法。但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可暂时停止运动,不要勉强。一般来说,锻炼3个月后,应进行自我健康小结,总结睡眠、二便、食欲、心率、心律是否正常,适时调整。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采取措施。

2.老年人的中医保健知识 篇二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湖南省衡阳县人民医院住院过的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40例, 其中男性26例, 女性14例, 平均年龄为 (68.2±6.55) 岁, 诊断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糖尿病。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电话追踪随访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糖尿病的保健知识和技能及日常行为习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描述, 数据以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 见表1。

2.2 健康行为的分布情况, 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预防和控制的保健因素包括饮食控制, 规律运动, 血糖监测, 减轻或控制体质量等[2]。本调查表明, 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在50%以上, 尤其对高糖食品和血糖标准的认识达到90%左右, 采用饮食控制,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按医嘱用药比例较高。说明患者能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主动学习一些相关保健知识,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效果。而老年人在戒烟, 限酒, 定期监测血糖, 采用低盐饮食, 保持情绪稳定, 控制体质量, 根据不同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等情况也不容乐观。这种知行不一的现象也提醒我们, 护表2健康行为的分布情况士在教育前应对患者的各项与血糖控制相关的行为进行评佑, 根据患者生活习性、文化程度等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 指导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并予以具体技能指导, 如胰岛素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合理饮食与运动量的情况, 多久测1次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 使其形成健康行为。开展糖尿病教育座谈会并定期随访, 以了解并督促患者的行为改变, 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范丽凤, 张小群, 陶旭.糖尿病教育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 2003.19 (11) :6-7.

3.老年人的中医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 篇三

【关键词】 老年人;中医健康教育;预防保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202-01

1 中医健康教育

中医学的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调摄精神、注重锻炼身体、注意饮食起居、药物预防措施、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卫生等。

1.1 调摄精神 中医学认为,真精元气是生命始生之物质,因此精神和意志是人的根本,人都额精神意志与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常遭受强烈、反复的精神刺激因素,可以导致人体气机的逆乱,气血失调、阴阳失调,从而导致老年人发病。在疾病的过程中,神志不畅会导致疾病的恶化:精神愉快有利于疾病康复,有利于疾病预防。《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精神者昌,失精神者亡”,《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谈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人要注意调摄精神、保持精气,这样老年人可以增强正气,抵制外邪,则有益于身心健康。中医健康教育也强调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在社会地位的改变以及社会遭遇不同变化时,亦会影响老人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心理护生理的损害,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发展认为,精神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老年人的生活形式的改变以及人们的情绪经常处于紧张之中,许多老年人会出现失眠,健忘等精神衰弱的表现,甚至导致精神障碍,因此要从中医的角度加强健康教育。

1.2 适当运动,加强锻炼 唐代的中医孙思邈提出“每日调气补泄,按摩引导为佳”,主要长寿的秘诀就是“四体勤奋,每日劳动”,老年人在不断的参加户外互动,例如:太极拳、易筋经、鹤翔桩、八段锦多种健身方法,此几种健身方法全是由古代中医保健而演变过来的。现代医学认为,合适的锻炼方式、适当、持久的运动队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以及智能和神志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1]

1.3 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避免劳累 《素问·上古田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妄劳作,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此文章指出能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起居定时,劳逸适度,饮食合理,正确安排生活方式方法的人可以益寿延年。倘若“以酒为浆,醉以入房,以妄为常,以耗散其精,以欲竭其精,不时御神,不支持满,逆生于乐,务快其心,起居无节”,必会“半百而衰之”。孙思邈注重饮食的疗法,曾经强调“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此言充分说明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2]

现代老年疾病,有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关。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恶性肿瘤等;长期吸烟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等;饮食过多的脂肪、糖类、蛋白质等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疾病。

1.4 药物预防 我国古代早期对传染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天行瘟疫,取初病衣服,于增瓦上熏蒸,则一家不染。”[3]古代人们对于疾病的预防和传播途径的切断主要是使用草药预防,以及使用熏蒸,燃烧进行切断传播途径,杀灭传染源,因此留于世间的是使用中草药进行预防相关疾病,现近年来人们运用中草药预防某些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板蓝根及大青叶预防流感的发生;茵陈及栀子预防肝炎。有些中药可以养生保健如:血瘀体质者可以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丹参、地黄、当归、川穹、地榆、五加皮等药物煎熬口服;阳盛体质养生可以选择苦丁茶、菊花茶能泡服;大便秘结者可以用麻仁滋脾丸,口干舌燥者可服用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可服用丹栀逍遥散。许多种疾病可以用中药保健养生的,可以防止疾病发生。

1.5 环境卫生以及个人卫生 生活环境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从古至今人类在不断的改变周围的环境,提高个人生活卫生,从我国夏商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知道凿井而饮了;在殷墟遗址中发现住房的附近有废水的排泄沟;在周代人们已经通过除害来改善周围环境卫生;到了秦代,已经有下水道、洒水车、茅厕等公共卫生设施;到了唐代人们使用开水泡茶,使用熏蒸消毒,对减少疾病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自我国古代就养成了良好的“盥洗”的习惯,做到食毕漱口。现代社会的疾病多由周围环境所致,因此老年人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防止发生疾病。

2 预防保健

2.1 未病先防,因病而防,重在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主要是老年患者预防老年性疾病的措施。养生以不伤为本,大法以防病为先。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规律。饮食适宜,心情舒畅,劳逸得当,不能患得患失,思虑无穷。同时要做到:言伤者,初亦不觉,防患于未然。因此老年人想要养生长寿者,必先做好防病措施,意欲防病,现做好先防身的养生思想。

2.2 针对性疾病的预防保健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生活机能逐渐衰退,因此容易发生各种退行性病变,特别是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易发生,因此要做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药养成三防:一防激动,二防跌倒,三防便秘。当老年人情绪激动时易产生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症状,甚至发生猝死;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折疏松症状,跌倒后容易产生骨折,甚至导致脑出血等严重的疾病,甚至威胁生命;便秘可以加重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影响到肺功能的正常换气,屏气时导致腹压升高,耗氧量增加,可以严重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发生心梗等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功能继而减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多食蔬菜、膳食纤维等食物,适当的进行锻炼,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3 总 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老年患者逐步增多,老年人对健康要求也随着增加,在中医学的角度对于老年人制定一套合理的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老年人发病几率。可以预防保健中,为老年人制定一套合理的饮食方案,耐心地向老年人讲解饮食疗法的重要意义,做到重视饮食。中医推崇辨证择食,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季节、不同身体素质选择适宜的饮食。在老年人群中积极开展中医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及预防保健知识,使老年人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事业已经是维持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的,我老年人提供中医的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功能锻炼等多方面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红.预防保健的中医药干预[J].临床中医杂志,2009,2(8):62.

[2] 程帅.中医学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7):24.

4.老年人的中医保健知识 篇四

口腔问题与口腔保健也是老年朋友们尤其应该重视的问题。对于老年朋友来讲,与老化有关的主要日腔问题是牙根面龋、无牙颌与不健康的粘膜和牙周组织。

龋病俗称“烂牙”,它主要是由于粘附在牙面上的细菌分解食物产酸后引起牙齿脱钙造成。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牙龈逐渐萎缩,牙周的附着水平逐渐变低,引起牙与牙之间的缝隙增宽,牙根外露,因而造成老年人的龋齿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表现为性别差异较显著,老年妇女患龋率明显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嗜食甜食、零食等饮食习惯有关。另一个特点是根面龋明显多子冠面龋。小儿、中青年由于牙周附着良好,根面较少暴露,龋齿多发生于冠部;而老年人由于上述所说的增龄性变化引起的牙根外露,再加上口腔卫生不良,糖与甜食摄取多,因而极易形成根面龋。容易造成根面龋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多数的老年朋友戴义齿(假牙),如果口腔卫生不好、清洁差的话,就很容易造成根面龋坏。

那么,老年朋友们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口腔保健能力,减少患龋机会呢? 我们认为要坚持做到如下的几点:

首先,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老年人要选择合乎口腔卫生要求的老人或成人使用的保健牙刷,同时选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根面龋,除每天早晚刷牙外,每餐后亦要坚持刷牙,单纯的餐后漱口不能代替刷牙。刷牙时最好采用竖刷的方法,力量适度,时间在3分钟左右,太大力的根刷法容易造成牙齿损伤。

其次,除坚持刷牙外,清洁牙缝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老年人牙缝较宽,牙齿稀松,光靠刷牙,还不足以保持清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推荐使用间隙刷。亦和以使用牙线,如果没有间隙刷或牙线的话,可以选用扁平或楔状牙签,顺着每个牙缝的两个触面缓慢滑动,不要用力过猛过快,这样可帮助清洁牙邻面的软垢和牙菌斑,有效地防止根面龋的发生。

5.老年人的中医保健知识 篇五

为更好的贯彻国家关于公共卫生服务精神,提高我镇老年人居民的防病知识和意识,防止危急情况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急救措施,特开展一次针对我镇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防治、特殊心理状态的调整、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危急生命的急救常识的健康教育讲座。一:时间 2011年10月20 二:讲课人员

健康教育工作组人员徐向辉,杨跃东(负责授课)张成军(负责会务),村级健康教育负责人协助。三:相关物品配备

1)横幅一套、相机一部、照片适量、授课资料二份 2)相关场地、桌椅物品准备 四:参加人员

每村预约60周岁人群不少于50人 五:授课内容

1)老年人群心理调整 2)老年人群的特殊生理状态

3)常见病(癌症的早期预警、骨质疏松的预防、冠心病的预防等)4)老年人急救常识

梨树村卫生室

6.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 篇六

中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长寿之道知识

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我国中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

以德养生 养生先养德。揣几本美德书刊、交几位良师益友、添几种高雅爱好、多参加公益活动、多几份道德储蓄,使道德养生形成了彩虹般春意盎然的人生风景线。

勤于动脑 “心为君主之官”,中医所说的“心”与西医所说的“大脑”有相通之处,大脑乃生命的活动中枢,五脏六腑的功能及肢体活动都由大脑控制,只有大脑健康,才有可能长寿。

动以养生 养生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坚持做这些比较舒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衰老。

节制饮食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只有节制饮食,爱护脾胃,脾胃才能不生病,从而吸收足够的营养来补充元气,维护人体的健康。

中药保健 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中药相对于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小。

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老年人腿脚部的保健小秘招!

现在医学发展快,身体的保健方法许多。现在我就介绍局部的身体腿和脚部的保健小绝招。有兴趣的话无妨跟我学一学。

干洗脚

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之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之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20遍。这样可使关节灵活、腿肌能力增强,还可预防小腿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及肌肉萎缩等。

甩腿

一手扶树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也伸直。两条腿轮换甩动,每次甩80~100下为宜。

此法可防下肢萎缩、软弱无力,或腿脚麻木、腿抽筋等症。

7.老年人的五大保健用品 篇七

1、木梳

头被称为“诸阳之汇”,是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汇聚的部位,同时也是人体其他经脉、几十个穴位和十余个特定刺激区集合的地方,用木梳梳理头发,可以疏通气血、醒目怡神。清晨可用木梳背由前额经头顶至后颈、自中间向两边轻轻叩打头皮3~5分钟,再用梳齿以适当的力度、同样的顺序反复梳头,每次5~10分钟。

2、手掌健身球、核桃

手掌和脚底一样,也有人体器官反射区,一只手就有70多个病理反射区和治疗穴位。手掌健身球通过挤压、摩擦,充分调动所有手部骨骼、关节,刺激按摩手部穴位相关的病理反射点,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多项研究也证实,经常活动手指,能健脑益智、提高记忆力、消除疲劳。玩核桃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其凹凸的表面有助于按摩保健。

3、护腰带

对于腰不好的老人来说,常备护腰带很有必要,比如急性腰扭伤或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老人,戴上它可保护腰部、缓解病情,但医生提醒,长期佩戴护腰,腰部肌肉在用进废退的原则下会逐渐萎缩,反而加重病情。佩戴护腰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周,需长期佩戴的老人一定要咨询医生意见。还需要提醒的是,护腰是腰部康复辅助治疗工具,分为软、硬两种,急性腰部扭伤等引起的腰痛,一般选用软护腰;腰椎骨折、脱位等应选戴硬护腰。护腰软硬度不同,功效也不一样,应遵医嘱合理选择。另外,晚上睡觉时最好不要戴。

4、按摩锤

市面上有不少操作筒单、便于携带、功能兼备的按摩锤,其有两个功用,一是减轻运动造成的疲劳和肌肉酸痛,另一个是通过敲打穴位,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强身保健,平时可以多敲打后背、脚底、小腿等部位,敲打时不要太用力,应该轻轻叩击。按摩锤的手柄也有用处,可以用其点按足三里穴(膝关节外侧下四指宽处),因为用手指按结实的腿部肌肉,往往难以保持足够压力,而呈圆柱形的按摩锤手柄大小适合,每天用其按压足三里2~3分钟,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

5、热水袋

用热水袋外敷,可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对因受寒引起的胃痛、关节疼痛都可起到缓解作用,平时可以用其敷一敷脚,能活络暖身,帮助睡眠,敷背则有助于提高抵抗力。但高芳玺提醒,热水袋的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以60℃~70℃为宜。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塞子的密闭性,热水袋外面最好用毛巾包裹一下再用。

8.老年人保健的五大禁忌 篇八

坐可消除疲劳,但久坐易使肌肉衰退与萎缩。老年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二忌久立,久立伤骨。

老年人气血运动全靠动静结合调节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招致疾病。

三忌久视,久视伤血。

人到老年,如果久视就会伤血耗气,产生头晕目眩的感觉。因此老年人每天看报或看电视应控制在1至2小时以内,不宜时间过长。

四忌久睡,久睡伤气。

科学的睡眠对老年健康有益,久睡则易使身体软弱。老年人睡眠应顺应四时,春夏季晚睡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则应早卧晚起。

五忌久静,久静伤神。

9.糖尿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篇九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葡萄糖利用及存储受阻,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血糖浓度)就会升高。血糖浓度超过一定水平,部分葡萄糖便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时化验小便会发现尿糖阳性,故称糖尿病。基本特征是长期高血糖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综合征。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饮食因素、不良情绪等多种因素相关。调治失宜,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病程迁延日久,易发生心、脑、肾、眼底、足等多种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

二、糖尿病的中医分型

中医对此病早已有精辟论述,根据其临床证候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无力、消瘦等,相当于“消渴病”。类似《内经》有关“脾瘅”、“消渴”“消瘅”的论述。结合众多专家对本病的认识,本病可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气虚血瘀型、燥热入血型、阴阳两虚型。

三、糖尿病现在医学分型

1、Ⅰ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包括自身免疫性(急性型、迟发型)糖尿病、特发型糖尿病。

2、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继发于胰岛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制剂损伤、感染,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其他伴有糖尿病的遗产综合征等。

4、妊娠糖尿病:多次妊娠流产者。

四、发病原因

1、Ⅰ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Ⅰ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是感染,此外与牛乳喂养亦有一定的关系。

2、Ⅱ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1)肥胖:肥胖是诱发Ⅱ型糖尿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饮食,可诱发糖尿病。

(3)年龄:糖尿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4)体力活动:体力活动的减少亦是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5)应激因素:应激是当人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时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6)妊娠:有人认为多次妊娠可能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7)药物:某些药物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如氢氯噻嗪﹑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口服避孕药及普萘洛尔等。

五、证候表现

口渴﹑多饮﹑多尿和多食,身体消瘦﹑乏力;皮肤易长疖或痈,特别在天冷时也长;妇女在怀孕过程中出现糖尿,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出现时特别大;中老年在餐后3小时出现心慌、出汗和饥饿感;手术或创伤后曾出现过糖尿。

六、施养要点

1、精神调理

糖尿病患者中痰湿体质、阴虚体质与湿热体质者较多,兼有淤血体质。痰湿体质者多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适当增加社会交往活动,多参加集体公益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加知识,开阔眼界。合理安排休闲。度假、休假活动,以舒畅情志、通畅气机,改善体质增进健康。

阴虚体质与湿热体质者均性情较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常心烦易怒。五志过级,易于化火,情志过极,或应学会善于调节自己的情志,释放不良情绪,安神定志,以舒缓情志。学会正确对待喜与忧、苦与乐、顺与逆,保持稳定的心态。

2、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总原则:通过控制摄入的总热量,使体重努力接近和达到理想重量,并长期维持之;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动物性),保证必要的蛋白质(优质)摄入量;适当限盐;保证其他营养成分(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水分);戒酒;进食定时定量。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既要科学合理摄取饮食,又要充分注意饮食禁忌。一般而言,饮食宜清淡,应适当多摄取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以选用薏仁、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海蜇、胖头鱼、鲫鱼、鲤鱼、鲈鱼、羊肉、橄榄、萝卜、山药、洋葱、豆角、冬瓜、紫菜等。还可以配合药膳调养体质。

糖尿病患者中体形肥胖的痰湿质人,应少吃肥甘、油腻、滋补、酸涩及苦寒之品。如油炸食品、肥猪肉、龟、鳖、燕窝、银耳、芝麻、核桃、板栗、西瓜、桃子、梨、香蕉、枇杷、甘蔗、醋等都应少吃。

偏于阴虚者,由于阴虚质者应该多食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水果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皆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适当配合食用一些血肉有情之品,滋补阴血的功效更好。也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阴虚火旺之人,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温热香辣食品、煎炸爆炒之品、性热上火食物、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可服用一些药膳和中成药调养,如长生保命丹,把枸杞子、地骨皮、甘菊、牛膝、石菖蒲、远志,生地各等分,炼蜜为丸,如梧桐大小,每服60丸,温酒送下,日服两次。其功效是养阴安神,延年益寿,用于肝肾阴虚,未老先衰,心虚健忘,肝血不足,头昏耳鸣,须发早白等。阴虚质者应戒烟限酒,长期吸食易致燥热内生,而见口干咽燥,或咯血咯痰等。

3、起居调护

糖尿病患者中痰湿体质之人以湿浊偏胜为特征,湿性重浊,易阻滞气机,遏伤阳气。所居居室应该朝阳,保持居室干燥。平时应多进行户外活动,以舒展阳气,通达气机。衣着应透湿散气,经常嗮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借助自然界之力宣通人体之阳气。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要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

属于阴虚者,畏热喜凉,适应秋冬,夏热难受。尤其要注意“秋冬养阴”的调养原则,居住环境宜安静,选择坐南朝北的房子。阴虚质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藏养阴气。工作紧张、剧烈运动、熬夜、高温酷暑的工作等则能加重阴虚倾向,故应尽量避免。特别是冬季,更要注意保护阴精。肾阴是一身之本,要节制房事,惜阴保精。

4、运动锻炼

糖尿病患者中痰湿体质者,形体多肥胖,身重易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武术,以及适合自己的各种舞蹈。患糖尿病的人多体形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要加强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应当做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应当在下午2:00-4:00阳气极盛之时,运动环境温暖宜人。体重超重,运动能力极差的人,应当进行游泳锻炼。一般体重较大,运动负荷强度较高时,要注意运动的节奏,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保障人身安全。糖尿病患者中阴虚体质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亏少,运动时易出现口渴干燥、面色潮红、小便少等,因此只适合做中小强度的锻炼,其运动锻炼应重点调养肝肾之功,如可坚持打太极拳、八段锦、固精功、保健功等比较柔和的功法,以取得内练生津咽津养阴之功效。也可经常练习传统动静结合的健身项目,如可练习“六子诀”中德“嘘”字功,以涵养肝气。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阴虚质的人多消瘦,容易上火,皮肤干燥等。皮肤干燥甚者,可多选择游泳,能够滋润肌肤,减少皮肤瘙痒,但不宜桑拿。静气功锻炼对人体内分泌有双向调节功能,能促进脾胃运化,增加体液的生成,有利于改善阴虚体质。

10.唱歌是老年人的“保健经”等 篇十

我喜欢唱歌,但我更喜欢在歌声中品味人生。比如,老年人爱唱老歌,其实是爱唱年轻时唱过的歌,唱着老歌是在回味、怀念那值得留恋的岁月,是在重温青年时代的浪漫生活,是在回忆当年跟自己在一起战斗生活的战友。这是一种心理的需求,心灵的抚慰和心态的整合。由此可以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不知老之已至!

唱歌是脑力劳动和心灵的诠释。唱歌能合理的用气,会不断增加肺活量,吐故纳新,是一种健康的良性循环运动。同时,放声歌唱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它会让不愉快和烦恼,随着歌声而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心理上的轻松愉快。在干休所办的声乐班上,我们在唱歌前,要先学识谱、唱谱和背谱,这样,便可以有效地锻炼记忆力,是延缓衰老和防止老年痴呆症的“良药”。唱歌,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一种健康的休闲方式,所以,唱歌应该是老年人最好的“保健经”。

西安总后第二干休所声乐班已办了7年,先后有200多位中老年朋友在这里学习,每个学期末还要举办一次“同乐会”,已成为制度和传统,这也是检验教学成果和展示个人唱歌才艺的平台,7年来从未间断。

岁月无情歌有情。在生命的长河里。总有几首歌长久地留在你的心田。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歌、那情、那人、那景,愈加显出难以忘怀的魅力,时时再现在记忆的深处,荡人心魄。让我们以歌会友,在歌声中幸福愉快地生活吧!

周巍峙:虚实两招好健身崔普权

在近日召开的“文艺集成志书”工作会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曲作者、老艺术家周巍峙同志,精神饱满地一口气做了3个小时工作报告,思路清晰,语言敏捷。一位79岁高龄的人能有如此精气神儿,实在难得。因此,晚饭后,笔者找到周老,跟他聊起养生之道。说到养生保健,周老从实、虚两个方面道来。

周老说,一个人首先要精神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生充满矛盾,对纷繁的难题,必须有一个积极的淡化意识,理解他人,解脱自己:要相信,事物在变化,凡事终究能解决,如此一来,自己就不会走进死胡同了。

周老有自己的雅号:三有限斋主人。对此,他解释说,三有限者,其一是知识有限。老年人易保守,所以既要在书本上学习。也要在生活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活跃思想,否则,遇到新问题就很难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其二是精力有限。老年人的精力要用在点上,若一天到晚想那个,气这个,身体就不会健康;想开了,洒脱点。就会事半功倍。其三是时间有限,生命有限。我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有诸多公事要办,需要保健,需要健康。

说到保健方法,周老说,各人有各人的体能情况。因此,养生保健也应各有各的路子。他说,我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极简单,就是静坐、意守丹田。此方法简便易行,随时可意守,随时可放开,这对于我这样事务缠身的人最合适。一旦排除了心神烦忧,我就可以去清爽地思考、做事了。

周老说,人老了,有时失眠,但我从不怕它,所以,从来不吃安眠药。睡不着觉时,我就顺其自然地看书,什么时候看累了就什么时候睡。

11.老年人保健 老年人如何补钙 篇十一

1、自制“高钙醋”

在煮骨头汤或是炖肉时,加些醋,可加速钙质析出。可自制“高钙醋”,把煮鸡蛋剥下来的蛋壳,泡在醋里,过几分钟,蛋壳就会慢慢溶解,甚至是连一点残渣都没有,这样就可获得约1800毫克的钙(世界卫生组织指定钙的预防用量为500毫克/天,治疗用量为1000毫克/天)。炒菜时,就可使用这种高钙醋。

2、善用乳制品入菜

很多人都会乳糖不耐受,不妨尝试把乳制品加到菜肴里。用低脂奶粉取代面粉,用牛奶取代水。例如,炖牛肉时,加鲜牛奶可以增加香味;蒸鸡蛋羹时,用牛奶取代白水,增加滑嫩的口感。夏天常吃沙拉,不妨试着用原味酸奶代替沙拉酱。

3、多吃小鱼及海藻

以长寿着称的日本人不经常喝牛奶,但是却很少缺钙,这主要就得益于他们经常吃鱼虾。想靠鱼虾补钙,首选小鱼小虾,比如小鱼干、罐头沙丁鱼及虾皮,连着骨头和皮整个吃下去,补钙效果更好。此外,紫菜、海带等藻类,也是很好补钙的食物。

4、吃零食也可以补充钙

豆类及种子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钙质,像黄豆、芝麻、莲子、枣和葡萄干,不妨用海苔、杏仁、开心果取代巧克力和薯片。

5、千万别忘补维生素D

钙质需要维生素D,才可以被小肠吸收,经由血液运送到骨头。它最佳的来源是富含脂肪的鱼类,像鳗鱼和三文鱼,其次是蛋黄与牛奶。还有香菇,煮香菇前,可先在太阳底下晒1―2个小时,就可产生很多的维生素D,再搭配在不同菜肴中,帮助钙的吸收。

12.老年人如何养生保健 篇十二

1、慢吸快呼

“任何影响呼吸的因素都会对健康和寿命造成负面影响。”你的呼吸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生理功能,比如血压、心率、血液循环、体温等。

学会呼吸的第一步就是放松腹部的肌肉。当腹部肌肉放松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把气体呼出来。例如,做到吸气的长度是呼气长度的2倍。

2、学会加餐

研究显示,不吃大餐对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所以,你应该学会加餐。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饥饿状态,每2~3个小时,吃一小顿饭。如果是外出吃晚餐,那么就吃一半,把剩下的带回家,作为稍后的夜宵。

其次,多食用鱼类,且要选择较小的鱼类,比如野生或有机的鲑鱼、新鲜的沙丁鱼等。

再次,不要忘记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全小麦食物、全燕麦食物、糙米饭等。最后,每天补充复合维生素,尤其要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

3、该睡就睡

许多人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观点,那就是每天8小时睡眠才是对身体最好的。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因为睡眠质量也有好坏之分。

如果你需要闹钟才能起床;每天白天都需要打个盹;看书或看电影时会睡着或打瞌睡,都可能表明你没有高质量的睡眠。

此时,建议你选择呼吸运动帮助入睡。同时,保持睡眠环境黑暗而安静。要记住,认真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当身体发出需要休息的信号时,一定要上床睡觉。

老人日常饮食养生:

1、老年人的饮食应该保持多样化,谷类为主

小米、大米、黑米交叉食用,可使营养结构趋向均衡。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在老年人的饮食中每天起码要有1斤蔬菜、两个水果。至于糖尿病患者可吃低糖的蔬果,如杨桃、番茄等。

3、老年人的饮食要注意补充蛋白质

应该多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豆类首推黄豆。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少吃肥肉,老年人的饮食可多吃些海鱼。

5、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高血压、癌症的发病与高盐的摄入密切相关。

6、饮酒应限量

高血压的人忌喝酒,正常人则可适量喝红酒。

老年人春季养生五宜:

一宜调养情志,振奋精神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老年人不要孤眠独坐,自生郁闷。凡事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改善不良情绪的最佳方法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怀,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春赏花,游山戏水,散步练功等,以此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二宜起居有常,防风御寒

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早晨空气清新,有利于排出夜间沉积在呼吸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新陈代谢。但值得提醒的一点是,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退化,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因为老年人韧带组织比较松弛,如果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如果突然改变体位,还可能发生意外。老年人醒来后,可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再下床。另外,早春气温乍暖乍寒,如同孩儿脸,说变就变,常有寒潮来袭,因此在衣着方面也不可大意(见“一忌”)。

三宜饮食有节,补益阳气

由于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营养消耗相应增加,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营养之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黑芝麻、柑橘、葱、姜、蒜、香菜、蜂蜜之类;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容易造成摄入维生素不足,所以春天来了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香椿等。

四宜强身健体,锻炼体质

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以运动后精力充沛、身体轻松、舒服为度。一般可选择简单易行的活动,如太极拳、散步、慢跑、踏青以及放风筝、荡秋千等。

五宜养生保健,预防疾病

13.老年人的中医保健知识 篇十三

首先,老年人运动系统肌肉萎缩,关节附近骨质增生,韧带弹性下降,关节活动不灵,神经系统反应迟钝,一旦跌倒,容易发生关节、肌肉损伤,甚至骨折。因此,应注意循序渐进,科学训练,慢慢适应。

一般來说,运动量适当的舞蹈,应动作协调、有节律,微有出汗;结束后虽感疲劳,但可较快消除;跳舞后晚间容易入睡,睡眠香甜,无失眠、多梦现象。如果一开始跳舞即感到气喘,出汗较多,或感到肌肉持续酸痛,周身无力,或运动后食欲不振、睡眠失常,均提示运动量过大,必须进行调整。也可在跳舞后测1分钟脉搏次数进行估算,当运动后心率在(220-年龄)×60%~85%范围内,表明运动量比较合适。

其次,老年人跳舞应避免突然大幅度扭颈、转腰、转髋等动作,且地面不宜过于光滑。因病服用巴比妥类、酚噻嗪类、安定、三环类抗抑郁药、降血压药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或饮用药酒后,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平衡,不宜跳舞。

第三,许多舞蹈都要求腰部转动灵活,如果协调不好,或者用力过猛,可能引起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撕裂损伤,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皮肤出现青紫斑块,甚至肌肉痉挛发硬。因此,要预防腰扭伤,在跳舞前做些准备活动,使全身肌肉协调,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发生腰扭伤,应及时治疗、卧床休息。

跳跃、蹬腿等动作如果超过身体耐受能力,可导致跟腱劳损,发生无菌性炎症。当动作不协调或用力过猛时,跟腱会被肌肉拉断,出现局部疼痛、皮下淤血、肿胀、足踝活动不灵、不能用力蹬地等症状,严重者应尽快到医院仔细检查,排除跟腱断裂。

最后,古人有“闻鸡起舞”的习惯,而不少中老年人也喜欢清晨跳舞。经过一夜睡眠,这时跳上一场舞,将全身筋骨活动开来,可使一天轻松。但应注意,不要早上眼睛一睁就开跳,睡醒后不妨先喝一杯开水。因为这时经过一夜睡眠未进食,尿液排泄,加上出汗、呼吸等,身体缺少水分,血液黏稠度增高,循环阻力增大,本来就影响心脑供血,如果马上运动,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可能。这时喝一杯水,可迅速稀释黏稠血液,促进血液循环,不但使皮肤看起来光亮,还可精力倍增。

14.中医秋冬保健知识讲座 篇十四

秋季天高气爽,草木凋零,大地气象明朗;冬季万物闭藏,天气干燥,气温低,西北风肃杀,属凉燥。因此,秋冬季的养生是以适应秋冬季气候变化为主,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今天重点讲金秋时节中医养生之道,即情致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祛病养生。

一、情志养生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黄帝内经》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说明情志不加节制会损伤脏腑功能。具体地说是:“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另,发为肾之缕,肾不好,头发会早白衰退。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季自然界有萧杀之气,有悲秋之说。因此,秋天要经常到户外,户外的负离子含量高,能调节人的情绪,使人身心愉悦。秋天的紫外线较强,要多接触紫外线,会保持心情舒畅。在心里最悲伤的时候,要懂得向人倾诉,男人要流眼泪,要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打打毛衣、写写字,哪怕在家里做些家务事,都可以使自己的心态放松,保持愉悦

营养医师王兴国饮食营养科普讲座营养食疗食补健康饮食减肥保健的心情。

要学会修身养性,在秋天少量品茶和咖啡,心情会振奋,消除一些不良情绪。茶叶在秋季的时候喝些秋茶,可享受到品茗的乐趣。每天一个苹果,能保持好心情;香蕉、蜂蜜,能使人保持心情愉快。同时,避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保持心理卫生,找人疏泄一下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二、起居养生

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所以,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起居养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秋季是最不容易生病的季节。春困秋乏,秋乏也是。秋季三个月大气平庸,秋季起居应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

秋季子时的睡觉一定要睡的深沉,女人是睡出来的水灵,最好在10点之前睡眠,皮肤会变的光滑和水湿。做梦能增加年轻人的记忆力,预防老年人的老年痴呆。

睡眠不佳可以吃桂圆,能加快入眠速度。晚上睡眠不佳,午时补,午睡时间不要太长。起居有常,疾病会远离你,同时运动养生要与休闲养生相结合。

三、饮食养生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富含各种营养,不仅可提供维护健康所需的营养素,使身体随时保持在最佳状态,让体能达

到颠峰,还可针对不同体质和健康状态进行对症食疗。将各类食物季节化,以养生需要、调养身体、应季食物为准则,选择合适的食物。

秋季,多吃鱼类、禽类、蛋类和肉类,秋季一般不再用饲料喂养,鱼类体内的毒素排泄的比较多,秋季可以多吃些桂鱼和鲈鱼,少吃些驴肉和狗肉。秋季宜少吃、简约,秋天可以选择吃以养肺润肺的食物为好,比如莲藕、白木耳、银杏、莲子等白色食物。

苹果:俗话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所含的多种营养物质可起到消除体内炎症的作用,因此遇到秋季腹泻可以吃点苹果止泻;同时苹果对心脑血管的养护非常好。建议大家吃苹果时,连皮吃效果最佳。

香蕉:香蕉味甘性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功用是清肠胃,治便秘,并有清热润肺、止烦渴、填精髓、解酒毒、迅速补充体力等功效。因此,一天疲劳后吃一根香蕉,可以恢复体力。

萝卜、秋葵:十月的萝卜赛人参,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萝卜和秋葵品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秋季食疗佳品。

菱角:菱角性味甘凉、无毒,有消毒解热、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之功效,有利于脾胃功能,但不能生吃,荸荠也是不能生吃,因为有寄生虫。

花生:又名长生果、长寿果,是一种高热能、高蛋白的植物性食物,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维生素B1的含量丰富。具有润肺止咳、健脾和胃、防止脑功能衰退,增强记忆力,有健脑益智作用是男女老幼,人人皆宜的健康食品。同时花生衣可以治疗血小板缺少症,如常流鼻血和容易乌青。

秋季不宜多吃的食物有螃蟹、柿子和秋瓜等食物: 螃蟹:螃蟹性寒,孕妇不能吃螃蟹。选河蟹的方法,将河蟹翻个个后,能自己翻身,背青灰色爪尖肥,是好的蟹。死蟹绝对不能吃。螃蟹和柿子不能同时吃,容易腹泻和肚子痛。吃螃蟹后一个小时内不能喝茶。螃蟹虽好,不宜多吃。

柿子:凉性,胃寒的人饭后吃,不能跟酸性的食物一起吃。秋瓜:西瓜、哈密瓜等瓜类容易坏肚子。

四、祛病养生

初秋温燥,中秋凉燥。春捂秋冻,春捂是下半身多捂一段时间,秋冻也主要是下半身少穿一点。秋天着凉会容易咳嗽,燥咳,不容咳出痰,痰少痰稠,且不容易好。下面我重点说一下祛病养生的一些常识:

1、治秋咳药材:

梨子:易咳嗽,且痰咳不出来,用是最好的药。用雪梨,炖的时候不加糖,要带皮炖。白果,治疗秋天胸口闷气,放

到菜里炖。浙贝、川贝:咳嗽初期,有痰不易咳出时用浙贝。长期咳嗽,无痰且长期不好的,用川贝比较好,要到正规渠道买川贝。

枇杷:用枇杷熬出来的枇杷膏最好。如果没有枇杷膏,也可以用枇杷叶来熬煎。

白栎:治疗咳嗽很好的,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且对男性前列腺和女性乳房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秋天咳嗽老是想拉小便,还可以用橡子的托(褐色部分),煮水喝,有利尿作用小孩有三五个就够了。

2、治秋季腹泻药材:

紫苏:秋季吃螃蟹、鱼等肉食容易引起腹泻,用紫苏能解鱼蟹毒。用3到5克煎水,加几个枣子还可以治疗容易中暑。紫苏能缓解早孕反映。莲子、芡实、马齿苋(俗名仙鹤草),都可以治疗食物引起的腹泻。

黑橹豆、赤小豆、绿豆,三豆能解百毒,等量煮水喝,能治疗植物引起的腹泻。

3、治疗胃药材:

秋天是胃病最易发时期,治疗胃病最好的就是百合,胃痛、胸口痛,心情不好的时候吃点百合非常有好处。

4、预防风湿药材:

拐枣(俗名金钩梨),秋季吃拐枣,可以预防秋天的关节痛等疼痛,如风湿痛。拐枣可以熬制成膏状,服用方便。同时,拐枣的籽与白鸭同煮,具有提高免疫力,减少眼干涩等效用。

5、预防心脑血管药材:

心脑血管疾病秋季高发,要把预防放在首位。可以把玉竹和黄精,用黄精煲汤或煮菜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6、杭过敏药材:

秋季易过敏,过敏体质的人不宜吃螃蟹,甘草也可以解百毒,抗过敏;红枣是秋季的最佳食品,具有较强抗过敏作用,因此秋令时季可多吃些红枣。

15.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讲稿 篇十五

(一)运动

1.生理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可以保持体力不衰;适当用脑可以保持脑力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体力的和脑力的)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运动对改善心功能有好处。体育锻炼可以加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供氧,减少患冠心病。锻炼也有助于心脏病患者身体康复,通过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循序前进,就会慢慢恢复到原先那种那种健全而活跃的生活。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高血压发病率不到同年龄不打拳的老人的一关。

运动可预防血管硬化。有位病理学家通过对数千具尸体解剖的研究,发现脑力劳动者的各种动脉硬化发生率是14.5%,而体力劳动者只有1.3%。运动可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沉淀,扩展动脉,减少血块完全堵塞动脉的可能性。

运动能提高大脑功能。大脑支配肢体,肢体活动可兴奋大脑,经常锻炼可提高动脑的效力,提高回忆的效率,从而增强记忆力。此外,锻炼还是消除焦虑、镇恐压惊、缓和紧张情绪的灵丹妙药。

2.运动方式和劳动方式选择原则

(1)选择运动速度和运动量易于自我控制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做操、游泳、气功、太极拳、八段锦、自我按摩操等。不宜选择速度快、强度大的运动。如短跑、跳跃、滚翻、举重、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技巧性强的运动。

(2)不要选择引体向上、俯卧撑、举杠铃等有憋气动作的运动。要避免手倒立、头倒立等运动。

(3)要选择好锻炼的环境。锻炼宜选择在公园、绿化地带或林间。一般情况下不要在硬马路上、石板地上跑步或步行锻炼。

(4)要选择适宜的锻炼时间。在温暖的季节,以清晨为好,这时环境中尘埃较少。在寒冷的季节,则在太阳出来后,空气稍为暖和后锻炼较好,一般以9~10点钟为宜。这一方面可避免太冷的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另一方面空气稍稍暖和后凝滞在地面的有害气体就升腾散去使空气较为洁净。

3.几种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1)散步。这是一种最简单最适合老年人的活动方式,运动量适中。通过散步,可以对下肢肌肉、关节进行锻炼、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灵活;散步时下肢肌肉一舒一缩,有助血液循环,脉络畅通。散步宜在公园、道路、田野间进行,一般速度的散步每小时消耗能量200千卡,如快步走每小时可消耗300~360千卡,而每消耗能量3500千卡能量,可使人体内的脂肪减少1磅。这种活动对体质较弱、有高血压、心脏病及肥胖症,又不宜进行大运动量锻炼的老人比较合适。

(2)慢跑。较散步活动量大,锻炼效果更好。坚持长跑锻炼的老人,肺活量比一般人大10%~20%。因消耗的能量多于散步,因此也是防止身体超重和治疗肥胖的有效方法。慢跑速度开始要慢,最大负荷不超过最大心率的60%~80%。

(3)倒行步。又称“逆步术”,能减轻腰酸背痛、降低血压,使平时不动的肌肉得到锻炼。

(4)保健按摩。用双手在身体不同的部位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对神经和穴位起良好刺激作用,较适合体弱老人。但有下列疾病者不适宜作按摩:恶性肿瘤、毒血症、肺结核、精神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皮肤病患者、孕妇、月经期妇女的腰、腹、骼部位。

(5)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结合。每天应规定一定的运动量。如最大限度的活动全身关节;每天站立两小时,使骨骼承受纵的压力、防止骨质疏松;每天爬二层楼梯或提几下重物。活动时心率应增至120次/分,表示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持续时间至少3分钟。

(6)其他适合老人的锻炼项目,如各种拳操如八段锦、太极拳、练功十八法、木兰拳、气功拳。

4.老年人运动的自我监控

运动虽对身体好处多,但参加体育锻炼则要考虑到老年的特点。运动量太少固然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而运动量太大或太剧烈,也对身体健康有害。因为老年人各系统的器官功能毕竟有一定程度的衰退。所以,老年人进行锻炼要讲究科学性,要学会判断运动量对自己是否适宜,防止发生危险。

(1)锻炼的科学性。锻炼前要作全面的体检,了解健康状况,以便合理选择运动项目,确定适宜的运动量。要循序渐进,运动量要由小到大,每增加一级负荷,都要有适应阶段,但也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原来的基础量力而行。在锻炼中中要增加速度,更应慎重。开始时宁慢勿快,宁小勿大,宁缓勿急。经过一定时期的适应后,再适当加大运动量。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毅力和决心。选择的运动项目不宜过多,锻炼前要做准备活动,锻炼时要认真,全神贯注,锻炼后要作整理活动,切忌过急、过猛、过劳,以防关节损伤、腰扭伤或骨折。

(2)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老年人自我监督的方法有:①以自我感觉判断运动量合适的反应,如锻炼后心胸舒畅,精神愉快,略有疲劳感而无气喘、心跳难受等感觉,饮食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运动过量的反应,如锻炼后头痛、恶心、胸部不适,或有勉强参加的感觉,食欲下降、睡眠变差,第二天清晨脉搏加快,疲劳感长期不消除,体重下降等。②用测定心率的方法判断。运动强度适宜的心率:170减去年龄等于运动时心率数(次/分)。运动量适宜的心率:运动后最高心率数(次/分)减去安静时心率数(次/分)小于609次/分)。

例如一位60岁男性,运动前心率为75(次/分),运动时最高心率为150(次/分)。170-60=110(次/分),150>110,表示运动强度过度。150-75>60(次/分),也表示运动量过大。

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有助于老年人心肺功能的适应性,可减少忧虑和紧张,增加生活信心。适当的体力活动应视老年人原来的体质状况,选择轻体力活动,如园艺劳动或其他活动,以不使心率增加到最大心率的60%左右。在选择强体力活动,即使用大量肌群的有节律的反复的体力运动时,心率至少达到最大心率的60%,但不宜超过80%。

(二)饮食营养

1.营养与老化

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总结当时有关保精养神、旧真返朴以延年益寿方法的讨论中,就提出了营养与老化的问题,把“饮食有节”作为长寿养生法的要领之一。把“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食疗”与“毒药攻邪”的“药疗”看作是治疗疾病过程中不可缺一的两个重要环节。在近代老年医学发展中,1534年就有学者提倡谨慎进食。告诫人们:要牢记老年人应少食多餐,认为老人进食的情况就像点燃的油灯,当油灯行将耗竭时添油不可过多,速度也不能太快,只有适当才能维持油灯长燃不熄。1935年McCag的对鼠限食而处长生命的实验,把营养和老化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目前为止。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尤其对限食、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某些氨基酸代谢与老化关系研究较多。

(1)限食的延寿效能:根据动物实验,限制饮食能增加某些动物平均和最高生存时间。例如无脊椎动物家蚕在一定范围内,给食量越少,其幼虫经历时间越长,全期平均寿命也延长。鼠的限食试验也显示有类似现象,即平均寿命延长。肾损伤和其它脏器的病变如肺、中耳、血管张力与非限食组比较出现晚,且埋展慢;到达老龄阶段,体重、肌肉和脂肪重量下降的程度均大于正常喂饲的鼠;延缓了胆固醇和磷脂随增龄增高现象;使生长发育期延长,性成熟延缓等等。与此相反,过食可导致肥胖,而肥胖与许多老年疾病发生有关,进而影响寿命。有学者报告指出,人体若超过标准体重5%~14%时,死亡率增加22%;超过标准体重15%~25%时,死亡率增加44%;超过标准体重25%,死亡率增达74%。理想体重是低于标准体重的的15%,此种体重是死亡率最低的体重。

(2)微量元素对寿命的影响:对人体组织、血液、头发中微量元素浓度的增龄性改变研究表明,许多组织中的钴(Co)、锶(Sr)、镁(Mg)、钙(Ca)、铁(Fe)、硼(B)等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年龄变化规律。提示衰老与元素的不平衡密切相关。对长寿老人聚居地区的水文条件研究和对长寿老人体内微量元素测定研究表明,该地区水文条件和老人体内都具有优越的微量元素镨。

此外,许多微量元素与老年期多发病有关。例如:硒、锰、砷与人体19个部位的癌症死亡率显著相关。又如钙、锌与血脂代谢,硒与冠心病、癌、胰岛素的分泌、动脉硬化,镉(Cd)与高血压病等等疾病有关。

(3)维生素与老化的关系。脂褐素在细胞内的积聚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而饮食中缺乏维生素E、A、C可加速脂褐素在细胞内的积聚速率。

(4)氨基酸与长寿。动物实验表明,增闸酪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可以延长寿命。

由此可见,营养状况通过影响核酸和有关遗传物质的代谢;调节自由基代谢,防止过氧化损伤;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脑衰老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失衡等等途径,进而影响到人的寿命。

2.营养方式和组成营养主要来自饮食。进入老年期后体力活动减少,消化和吸收能力减退,易导致食欲减退。加上某些不良生活习惯或退离休后的经济变化,食物摄入量减少,易发生营养缺乏或不足。亦可因膳食搭配不合理而造成营养失调。在考虑老年人的营养组成时,应注意:

(1)热能:老年人的热能需要量以勿过多摄取为原则。热能摄入过多易致肥胖而伴发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患;长期摄入不足则可致营养不良、消瘦、免疫功能降低而易感染。我国目前主张60岁以上老年人的热量标准为32~36卡/公斤体重,或为45岁体力劳动者的70%~90%。超重者,则按标准体重计算。限制热量主要是限制主食摄入,一般每餐进量有八九分饱腹感就可。以下是不同年龄者的热能需要量:

45岁

2200千卡(9205千焦)/天。60岁

2000千卡(8368千焦)/天。

70岁

1800千卡(7531千焦)/天。80岁

1600千卡(6694千焦)/天。

测量体重是衡量热能是否过量最简单和可靠的方法。一般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宜。

标准体重可按身高、体重来计算。

男=[身高(厘米)-105!5]公斤

女=[身高(厘米)-100!5]公斤

实测体重为标准体重的!5%为正常,!10%为超重和超低重,20%为肥胖和消瘦。亦有按20~29岁组的平均体重(男65公斤,女55公斤)为基础,每增加10岁约减5%来计算准体重。

体重恒定,说明这段时间的膳食热能摄入量正满足需要。

(2)蛋白质:老年人对蛋白质的利用率较低,这与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量较少,胃液酸度下降有关。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以每公斤体重1~1.5克/公斤为宜,过多过少都会加速老化。老年人每天从膳食中的摄取量应以能维持机体氮平衡和满足修复组织的消耗为准绳,仍按氮平衡的方法计算,但必需氨基酸如蛋氨酸、赖氨酸的需要量应大于青年人。一般一个老年人每日供给蛋白质60~75克,其中1/3为动物性蛋白质时,多数人能显示为正氮平衡。蛋白质过多,会增加肝肾代谢负担,也会导致钙的丢失而加速骨质疏松。

动物蛋白质中以奶、蛋、鱼、瘦内为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易于消化吸收。植物蛋白中以大豆来源为最优,其营养价值近于蛋、奶。大豆应煮透煮烂,手指轻按即成糊状才有60%的吸收。摄取各种形式的豆制品,更易吸收。由于老年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分解代谢为主,帮宜选择足够数量的优质蛋白。WHO推荐老人摄取优质蛋白安全所需要的蛋白半数以上来自主食(米、麦或杂粮)。此类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都有不同缺陷,生理价值不高。如单独食用大豆、玉米、小麦不如三者混合食用营养价值高。

(3)脂肪:是供能的主要营养素之一膳食脂肪还能改善食物口味产生饱腹感,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但所供热量不宜大于20%。

膳食中脂肪种类的选择:动物性脂肪主要是甘油三脂(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大多是由饱和脂肪酸组成,在蛋黄、肾、肝、脑等内脏组织,鱼籽、蟹黄含量尤丰。摄入超过每天代谢消耗量时,容易引起血脂增高,血粘度上升。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植物性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胆固醇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与膳食中的胆固醇在血液中形成易于流动和运转的胆固醇脂,从而减少在血管壁内膜上的沉积,减少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病理活性的功能,也可促使胆固醇转化为胆酸利于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植物油类中含量丰富。饱和脂肪酸(包括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不能偏废。如胆固醇是细胞和神经组织不可缺少的部分,血清胆固醇水平过低(<140mg/dl),反使抵抗力减低,冠心病发病增加。过多进食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时,容易产生过多的脂质自由基,反促进机体衰老。因此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在膳食中的比例宜为1:1。

(4)碳水化合物:是供热能的主要来源(每1克可供4克千卡、17千焦)。其热比可控制在总热量的60%~70%之间。长期摄入不足,处于慢性饥饿状态,则会引起营养不良、体力衰退、加速衰老。摄取过多,在机体内会转化成脂肪,使人肥胖,对健康不利。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有3种形式:多糖,如淀粉(大米、面粉等)、纤维素;双糖,如蔗糖、麦芽糖等;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摄取应以淀粉类为主。其在消化道内分解缓慢,分解后又能很快吸收,一般不会引起血糖的突然升高。而双糖和单糖类则可直接引起血糖波动,因而宜少食用。植物中的纤维素,虽不能被消化和吸收,但有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和肠蠕动,清除肠道中的代谢物,防止便秘,降低血脂,可预防大肠癌。可溶性的纤维,如魔芋还有稳定血糖的作用。膳食中纤维总量每天宜达到8克左右。一般籼米每100克约有1克纤维素,蔬菜一般约在0.1~1.0克/100克之间,如果每天主食有6两(300克),加上半斤(250克)蔬菜就可满足了。

(5)无机盐:宏量元素中的钠、钾、镁、钙营养意义较大。钠(食盐、氯化钠)摄入量不宜过大,一般每天不超过9克食盐为宜。

老年期钙量常摄取不足。此与牙齿咀嚼功能减弱,胃肠功能减退,蔬菜蒸煮过烂使钙的损失量较大,进食量受限等因素有关。因此钙量应保持在每天800~1000毫克。虾皮、骨头汤、草头、荠菜和其他深色蔬菜都是高钙食物,均可选用。摄钙不足,会加重骨质疏松症的发展。

微量元素中铁、碘、锌、铜、硒、铬、钼等都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一般情况下,只要摄取的食物谱较广,没有挑食和偏食习惯,每日膳食中含量可以满足人体需要。

(6)维生素:老年人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这与消化道功能减退,食量减少有关。老年人对脂肪消化吸收的能力下降,因此影响以脂肪为载体的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取。我国膳食中的维生素A的来源主要为蔬菜的胡萝卜素,其消化吸收与油脂同时摄取时较好,吸收后在肝内转化成维生素A。每日膳食中供给量要求达到800微克视黄醇单位。蛋黄、鱼、动物肝脏维生素A含量丰富。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每日膳食供应量要求为10微克(400国际单位)。维生素E不仅有消除组织中的衰老色素脂褐素,降低血胆固醇浓度,抑制动脉硬化的作用,还有保护毛细管,改善微循环和皮肤弹性,预防白内障等,具有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与维生素A、D、K均属脂溶性。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B1、B2、B6等)、维生素C在体内是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必须的物质,体内不能贮存,需每天通过食物供给。维生素B1主要来自粮食,老年人每日平均用粮能达到300~400克,只要按照国家碾磨精度和注意烹煮方法,一般可达到或接近要求的供给量(1.0~1.3毫克)。老年人要求膳食中供给的维生素B2为1.0~1.3毫克,奶、蛋、瘦肉、内脏等动物性食物、蔬菜(特别是一些深色蔬菜和野生荠菜)含量较多。维生素C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除有广泛的营养作用外,还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能力等,要求每日膳食量为60毫克。由于老年人膳食习惯主消化功能减退,因此每日早餐后额外补充复合维生素B一片和维生素C100毫克亦是简便的加添方法。

(7)饮用水:水亦可称是重要营养素。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输送、利用和排泄都在水溶或载体状态下进行。水是代谢反应不可缺少的成分。只有体内有足够水才能使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老年人渴感减退,或因种种原因,常致缺水。因此要主动帮助进不,一般每天1000~2000毫升,以新鲜开水或淡茶为宜。不宜过饮甜质饮料,饮茶亦不宜过浓。

3.老年人合理膳食要点

(1)食物要多样,营养要全面,荤素搭配,粗粮细作,粗细搭配。(2)烹调宜清淡,菜肴油腻少。在保证蛋白质供给的前提下,少吃荤,多吃素。(3)饥饱适当,饮食适度。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要杂食,不偏食。(4)三餐安排要得当。每餐七八分饱。少食多餐为好(每日五餐)。

(三)精神和心理调养

1.老年人的心理类型

(1)成熟型。这类老人富有智慧。几十年奋斗,感到收获不少即使离休也心安理得,毫无挂恋。理解现实,也能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现实。处理人际关系宽厚大度,对生活有充实感,对未来生活无忧无虑。

(2)防卫型。又称装甲型。这类老人能适应老年期的生活,但有较强的自我防御意识。不服老,对工作有过分的义务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3)愤怒型。这类老人不服老。对老年生活不能很好适应,对未能达到人生的目标产生怨恨和绝望情绪。并将原因归罪于别人,属于怨天忧人,自寻苦恼的类型。

(4)自我谴责型。这是把攻击性深藏在人心的一类老年人。他们把自己的一生说成是依赖的一生,把自己度过的坎坷一生的原因归罪于自己,责备自己。表现被动,思想悲观,把死亡看作是一种“苦难”的解脱,以至有时导致自杀。

(5)依赖型。又称安乐型、消极型。这类老人看上去好像十分悠闲自得,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也十分适应,但实际上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自己的幸福有赖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缺乏自信心,不大相信自己有能力参加各种适宜的社交活动。

2.老人自我调节心理的一般方法

(1)体面的进入老年——正确的对待人生。老年人要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分析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冷静妥善地予以处理,避免偏激、固执等偏差心理,保持适度的心理反应。

(2)保持愉快情绪,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心理健康的核心是精神愉快,心情愉快的时候,食欲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加,消化道运动增强,呼吸、脉搏、血压平稳。消极情绪过悲或愤怒,常血压升高、血脂升高、食欲减退。心理上的痛苦,必然导致肉体上的不适,忧悉郁闷更会加速衰老。

老年人要善于自找乐趣。对前途充满信心。力戒暴喜暴怒,处世待人要宽厚大度,要看得开,想得通,放得下,善于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美感的享受。

(3)培养广泛兴趣,形成好学习惯。老年人一旦退休,往往脱离了原先较广泛的社会接触,心理上容易陷入苦闷、隔绝与孤寂的境地。因此仍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多渠道的吸取信息。广交朋友,不分年龄界线。参加有益健康的活动,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气功等等。

(4)要学会过平静的生活。离退休后,退出原来的社会活动圈,应重新划定自己的社会活动圈,把精力集中到力所能及的活动上来。

3.克服“离退休综合征”

离退休前要做的心理准备,做好退休后的安排;夫妻间若一方退休后,另一方要协调好,互相照顾,互相适应。安排好了新的生活,才能欢度晚年,使生活进入新的境界。

4.老年人“年轻化”的方法

(1)创造“年轻化”的心态。老年人应该把自己看作成熟的人,而不是老年人。当有人问及你的年龄,或者自己看待自己的年龄时,应该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实际年龄减去10岁,主动地创造一个“年轻化”的心态。

(2)美化自己的心灵。美是年轻的特征之一,美化自己就能使自己年轻。人的容貌、行为举止和穿着要以气质为基础,才能表现出丰姿卓绝的自然美。所以,老年人不必为“朝去暮来颜色故”而大发怨叹,只要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即使在八九十岁时仍然年轻;当然,积极进取也要量力而行,不要逞能好强,事事处处与青年人比高低。

(3)塑造动人的风度。端庄稳健,言谈举止适度得体,这些都离不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只有这些内在气质的不断积累,才会塑造出一个成功的老人形象。

(4)培养美好情趣。园艺、烹饪或写作、辅导晚辈,都会引出兴趣,使人有一种青春长驻之感。

(5)修饰外表。美容、妆饰,衣着整齐得体,会使老人焕发青春,显得生气勃勃。所以,老人讲究一点服饰美也是必要的。.(四)生活方式

1.饮酒与健康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少量饮低度酒可兴奋精神,消除疲劳,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对人体有益;中等量的饮烈性酒刺激血循环系统,皮肤发红,心跳加快,增加心脏对氧的消耗,对原有冠心病者容易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紊乱和血压波动等,诱发脑血管意外;过量饮酒会引起急性酒精中毒,甚至循环功能衰竭、呼吸受抑;长期饮酒会引起慢性胃炎,加重溃疡病,诱发胰腺炎,损伤肝细胞,引起肝硬化;长期酗酒还可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不良。酗酒还能增加口腔癌、食道癌、肝癌及其他癌症的危险性。老年人原则上应不饮酒和少饮酒,饮酒宜选低浓度酒,少喝白酒。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肾病者不饮酒。

2.吸烟与健康

吸烟有害健康,其危害甚大。

(1)烟草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吸烟害己又害人。烟草烟务中可分离出3000多种有毒物质。一支香烟燃烧时所发出的烟雾中,92%为气体,其中一氧化碳量比工业的最大允许浓度高840倍;8%为颗粒物,统称为烟焦油,含有尼古丁、醛类、亚硝基类、氯乙烯等致畸致癌物质。空气污染,由于被动吸烟所造成的危害有时并不低于吸烟者本人。

(2)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多种癌症(肺、喉、咽、口腔等)和溃疡病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烟雾中含有10种致癌物质,如环芳烃、亚硝胺、酚等。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15倍,喉癌发病率3~15倍,口腔癌发病率3~10倍,膀胱癌发病率7~10倍。烟中的尼古丁刺激循环系统,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诱发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其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WHO最近一项报告指出,全世界10亿吸烟者,由于吸烟引起的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气肿,心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每年至少使250万人早逝。第七次吸烟与健康的国际会议专家认为吸烟导致减寿20年。

戒烟要下决心,有毅力。措施是①回避法:尽量避开刺激抽烟的场合,不备烟,不受烟。②转移法:遇到“烟瘾”来时,分散精力,如听音乐、做操等。③拖延法:实在想抽烟时,先拖延几分钟,然后再决定是否要抽。④饮茶戒烟:需要用烟来“提神”时,以茶代烟。戒烟茶以乌龙茶较好,一般绿茶也可以。戒烟初期可喝得浓一些。也可服一种鱼腥草的戒烟茶。⑤针炙戒烟:与烟瘾有关的穴位在耳根周围可以找到,针刺该区穴位可使人产生对烟的异味厌倦感。⑥萝卜解烟瘾:将白萝卜洗净切成丝,挤去汁液,加入糖,晨起食用1小碟,可使人厌吸烟等。

3.生活节律

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对维护健康非常重要。

(1)睡眠问题:睡眠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大脑主动进入休息的一种功能。

需要睡眠的时间各人随年龄和工作情况的不同而异一般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老年人的睡眠时间为6~8小时。睡眠时间分配一般夜间为5~6小时,早睡早起;中午为1~1.5小时最佳。现在许多老年人退离休后仍受聘工作,就更要注意有充足的睡眠。不妨每逢周日比平时多睡2个小时,做适当的调整。但是贪睡眠,放弃运动,对老年人健康也是不利的。过多的睡眠会加速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退化,降低适应能力,使低抗力下降,易发各种疾病。

老年人还要讲究睡眠姿势。不要俯睡,因为俯睡时胸部心脏受压迫,会使呼吸困难,吸氧相对减少。向左侧睡也不可取,因为向左侧睡时会压迫心脏和胃部,使胃内食物不易进入小肠,不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在饱餐后。睡时身子稍微弯曲并向右侧较为适宜。这样既能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又不压迫心脏,使心、肺、肝、胃肠都处于自然状态。

睡眠时要枕头高低适中。因老年人常有颈椎肥大症,枕头过高,会使颈部过分向前,压迫输往大脑的血管血流,引起头晕、头胀不适,所以高枕未必无忧。枕头过低会使颈后屈过大,同样也会引起不适,因此要摸索找出最合适自己的枕头高低度。

老年人晚饭后不要多喝水。因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尿浓缩功能差。男性老人还常伴有前列腺肥大。尿短、次数多是常见现象,这样不但影响睡眠,而且夜间下床时睡眼惺松、精神恍惚、光线暗淡而容易跌倒,造成意外伤害。此外,睡前更不宜喝会使人兴奋的浓茶、咖啡之类饮料。老年人要早睡早起。(冬天可晚1~2小时),到室外进行适当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促进新陈代谢。

老年人晚饭不要吃得太饱。常言道:“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因为晚餐过饱容易使人发胖,诱发糖尿病和引起动脉搏硬化。充盈饱满的胃及十二指肠使横膈抬高,会影响心肺功能,这些都会影响睡眠。

临睡前要用温水洗脚10~20分钟,这样既可以清洁皮肤、预防皮肤感染,又可使双脚浸泡在温热水里会使足部血管慢慢扩张,促使末梢血液循环,有助于大脑的抑制扩散,起到催眠作用。在寒冷的冬天,冰凉的床褥最好先用热水袋等暖和一下,使全身感到暖和、舒服,可睡得安稳。

老年人夜生活要适度。另外要慎用镇静剂、安眠药。此类药物有依赖性而不易解脱,长期服用对肝、脑均有不良作用。

(2)服饰问题: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一件合身的衣服,不仅穿着美观,而且有振奋精神的作用。因此不要以为人老了,就可以穿着随便邋遢。

老年人服装造型要符合身份。要显出老年人的端庄大方、谦逊含蓄,有助发挥老年长者的气质和风度,体现一种成熟美。服装要宽松、合体,线形简练,不紧不松,即上下左右比例对称,以直线结构为主,不附加装饰物,以充分体现老人的庄重、稳健。衣领设计宜宽松,衬料宜柔软。为适应老人腹大等特征,老年人裤腰不宜过小,后裆不宜过宽。

老年人服装色彩宜丰富多彩而不过分艳丽,既庄重素雅又带些活泼。颜色以单色偏深为宜。下将色彩可深一些。除了常用的黑、灰、白单色调外,淡紫、淡红、淡墨绿、奶黄、淡咖啡之类颜色都是可以选择的。凡是选料较为高档的,还是以基本色为好,中国人穿着深藏青、绛红、深中灰、黑色等调服装,显得较为神气,构成了中国服装的基本色。

老年人衣服色彩要适当变换,不要一个时期老穿一种颜色,面料要柔软,以棉为佳。化纤类的布料由于静电作用以及易脏因素,不宜作直接接触皮肤的内衣使用。内衣、内裤一般应选择纯棉布料,使穿着感到柔软、舒适,行动也方便。

老年人选择鞋、帽不仅要注意美观,更要注意是否有助健康。最适合老年人穿的是我国传统的布底、布帮的布鞋。具有保温、透气、防滑、舒适4个大特点。

至于皮鞋也可选择,选购时不宜过大、过小,鞋跟也不要过高。

选择帽子时要注意尺寸合适,应以头部大部位的尺寸再加0.5~1厘米为准。

(3)居室问题。居室是人们最主要的栖息地,也是人们自由支配和享受闲暇时间的场所。对于老年人来说居室环境尤为重要,老年人的居室环境要强调实用、方便、安全、简洁、柔和,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对自己的居室加以改造,使之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

老人的居室的朝向,以朝南的房间为佳,冬暖夏凉,如“天然空调”。而朝北房间“冬冷夏热”,由于老人周身循环和体温调节机制较差,因此对健康不利。

老人居室要防寒防暑。由于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血液循环差,新陈代谢过程慢,既不耐热又不挡寒,因此居室的温度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一般说21℃是人体最适宜的温度。冬天最好在15℃以上,夏天在30℃以下。

老人居室要避免或减轻噪声、空气污染。它对健康不利,使人烦躁。

老人居室要选择合宜的色彩。鲜明色彩的墙壁、地面和明快色彩的家具环境,使人心情愉快。反之处在色调沉闷的居室环境中,就可能心情抑郁。在居室的色彩中,墙壁颜色是一个主要方面,对老年人来说,采用以中性色调为主,稍偏暖色,不搞大红大绿等强烈对比的颜色,以创造一个恬静、淡泊、柔和的环境。也可选择一些花卉进行装饰。

(4)老年人的晚恋问题。几乎所有的人心中都充满了爱,并有着各种各样表示爱的方式。老年人对爱的感受也并未发生多大变化,他们仍像年轻的时候那橛有着强烈、激昂而温柔的爱。在旁人看来白发老人的恩爱缠绵似乎显得古怪,但在夫妻间看来,却与年轻人并没有什么两样。

老年人从养育子女、繁杂家务的旋涡中脱逸出来,都期望在未来的岁月中过上一段更可宝贵的爱恋生活,较以前更美好,更自在,更从容。老年人既需要精神的爱,也需要肉体的爱。许多老年夫妻都会觉得尽管性生活的频率与活力可能衰减,但永远也不会丧失对触摸、抚摩、拥抱和爱抚的需求。

有些丧偶老人,尽管子孙满堂,生活比较满意,但即使子女孝顺,也不能整天陪伴老人,他们总会感到缺少精神依托,感情上常觉孤独寂寞。所谓“儿孙满堂,比不上半路夫妻”。“老有所伴”,可以使老人不仅有个说话谈心的对象,而且生活上又可互相照顾,有利于老人健康长寿。因此,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应该鼓励丧偶老人再婚。

老年人有正常的性功能,也要有正常的性生活。有人认为老人性腺功能减退了,不会有性的要求。其实,男女性激素的分泌量与实际性行为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大脑的功能、彼此爱恋的感情在性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性生活的满足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是可能的。虽然男性在60岁后性唤起较慢,勃起要较长时间,射精出现较慢,但甚至到80岁后仍可进行充分的性活动。同样,女性在60岁后对性刺激反应降低,但女性达到性高潮的能力却并无下降。生理学家指出,人到百岁仍有性功能。在恩爱夫妻之间,性生活远远超出一时的欢乐,数十年的给予爱和接受爱增强了这一时刻的欢娱。

人类学家、人口学家的研究都发现,长寿者往往家庭美满,夫妇健在。相反,未婚、鳏寡者,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及自杀的发生率都高于夫妇相伴的老人。由此可见,老年人过好晚恋生活十分重要。

(五)补益药和延寿药

1.补益药的涵义和作用

在中西药物中有一类药物除了具有治病效能外,还具有调节整个机体内环境的平衡,改善细胞代谢和营养,激发和增强细胞和脏器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解毒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称之为补益药。补益药在动物实验中还显示出有延长寿命的效果,故又称延寿药。例如,实验表明黄芪、人参、蜂蜜、当归、丹参、川芎和淫羊藿、苍术、金樱子、刺梨都有延长细胞在体外的存活时间。

总的说来以天然食物、植物为主要来源的补益药具有多器官的调节作用,且低毒或无毒,作用温和、持久,进量适当,中短期服用对老年人较为合适。

但是,补益药使用不当也可产生副作用,常见的有: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滥服人参,可导致血压升高、晕眩、烦躁不安、口干便结、夜寝不安等不适。长期过量服用时会出现腹部胀痛、食欲减退、头痛、心悸、失眠等。②过敏反应。如服用某些复合型补剂后,引起皮疹,腹部不适等症状,停服后则可消失。③脏器功能损伤。如长期服用某些补益复方药物,而引起药物性肝炎等等。④营养失衡。如儿童盲目滥服某些补药出现早熟、早发育现象。

此外,由于药物贮存不当而发生变质、霉变,或药物采集时已沾农药污染,都会影响药品质量,对机体产生不良作用。

2.补益药的种类和选择

①维生素类:如脂溶性维生素C、E、A、D,水溶性维生素B族类。老年人消化功能低下,进食减少,常易缺乏或不足,可间断服用补充。②矿物质类。钙:我国老人,由于服用奶制品少,一般进钙量均显不足,应经常补充。目前已有许多钙离解程度较高的钙化合物,如碳酸钙类。而枸橼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离解度较低,补量时要多服些。镁:不但有助于钙的吸收,而且对心律、骨肉神经的兴奋性也有调节作用,海产食品中含量较丰。锌:在肉类、肝、蛋、牡蛎、鲱鱼中含量丰富。在芝麻、胡桃、花生、黄豆、大白菜中含量亦多。硒:长期低硒状态,易患冠心病和粥样动脉硬化。硒与癌肿发病相关,流行病调查表明人群血硒水平越低,肝癌发病越高。与其他癌肿如食道癌、胃癌亦有类似的相关关系。普通面粉、黄豆、蘑菇、蒜头、胡萝卜、香蕉、橙子富含硒。牛、鸡、猪动物的肝、肾、海藻类水产品含硒类较高。此外,富含硒的保健品如酵母硒、硒化卡拉胶等,都可短期适量服用。

3.成药

应先作辨证,再有针对性地投以“补虚”药物。

补气药: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黄精、刺五茄、大枣等。成药有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膏)、刺五茄片等。

补血药:熟地、当归、首乌、枸杞子、阿胶、紫河车等。常用方剂、成药有当归补血汤、四物汤、首乌片、归脾丸、十全大补膏(丸)等。

补阳药:人参、鹿茸、鹿角、狗肾、杜仲、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仙灵脾、冬虫夏草、牛鞭子等。常用方剂、成药有全鹿丸、参鹿补膏、参茸补膏等。

补阴药:生地、熟地、沙参、麦冬、石斛、女贞子、龟板、白木耳、百合、知母等。常用方剂有左归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二至丸等。

(六)慢性病保健

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目前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为甚。60岁以上老年人中,1/4的老人都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病。据上海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调查,由于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引起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占57.52%。慢性病对生命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损害,慢性病的防治是减少发病、降低病死率、提高老年人健康质最有效的途径。

老年慢性病的自我保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未病防治。应积极消除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因素,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掌握一些常见病的预防方法。例如妇女要学会如何检查自己的乳房以早期发现肿块;及时纠正可能引起疾病的不健康、不要接受来路不正、无正规医师指导或尚有争议的药物;要保留好有关自己的健康记录;懂得一些重要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如血压、体温、脉搏等。

(2)有病即治。有了病要及时诊治,慢性病要坚持治疗,防止发展和恶化。

(3)减轻疾病带来的残疾程度。例如脑中风后偏瘫,要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4)终极防治。老人得了绝症,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减轻痛苦,防止新的残疾,避免在痛苦上再增加痛苦。

上一篇:核辐射的防护措施下一篇:校会发言稿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