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散文欣赏

2024-08-17

四季散文欣赏(共15篇)(共15篇)

1.四季散文欣赏 篇一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题记

要说起欣赏,我最欣赏一年中的四季。

我欣赏春,欣赏春的生机勃勃。花园中的花儿都争先恐后地开放了。你看,那一朵朵梨花如冰雪,如纯洁的心灵。贴满希望之情。还有许多蝴蝶在花中翩翩起舞。河岸中的水流也清澈见底,一条条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河岸边的小草也从土中探出了小脑袋。打量着美丽的春天。

我欣赏夏,欣赏夏的热闹。荷塘里的荷花露出了红红的脸,一只只蜻蜓立在荷花的顶上嬉戏,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到夜上,那就更热闹了,知了唱起了欢乐的歌,一只只青蛙在为他伴奏,一只只蝈蝈也加入了歌唱的队伍,真是一个令人陶醉的乐团。

我欣赏秋,欣赏秋的丰收。果园里结满了一个个硕大的果实,散发出阵阵的芳香,闻起来令人馋得直流口水。田野里更是一片热闹的景象,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还不时地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这是草原中的小草都换上了黄衣服,仿佛在骄傲地说:“你看我换上了新衣服,好看吗?”荷塘里的池塘里的荷叶、荷花仿佛被施了魔法,一夜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欣赏冬,欣赏冬的快乐。一夜间雪下满了整个世界。像给大地铺上了雪白的地毯。推开门一看,树枝上挂满了亮晶晶的银条,松树和柏树上都堆了沉甸甸的雪球。要说最快乐的还是孩子们,他们在雪地中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玩得真开心。草原上已没有草的`踪迹了,我不禁想到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明年大地又将是一片绿油油的地毯。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河面上滑冰,那欢快的笑脸,仿若盛开的花朵。

我欣赏一年中的四季,欣赏她们的美丽。我更欣赏一年四季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2.四季散文欣赏 篇二

一、欣赏散文的构思之美

散文取材广泛,表现形式灵活多变,学生往往不易把握好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针对这一难点,教师应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基本特点出发进行教学。

一般来说,记人叙事的散文常以人物事件发展为线索,如鲁迅的《范爱农》;写景状物的散文多以空间的转换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如矛盾的《风景谈》;游记散文多以作者的游踪和感情变化为线索,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等。

教学中要让学生领会散文独特的构思之美,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在的韵味。以《春》为例,作者用独特的构思,把抽象意义上的“春”用五幅画的形式展示在读者的眼前,使人如临其境。写“春风图”时,作者是煞费苦心的。风无形、无色、无味,难以写出来。但作者通过调动各种感觉来写,就把春风写得有形、有色、有味了。如通过触觉来写“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就把春风柔和暖人的、像母亲一样的特征精确形象地描绘出来了。接着,作者又通过写嗅觉来表现春风的“味”:“风中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还有各种花的香,混合着青草味儿,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写春雨也是一样,春雨不同于其他季节的雨,作者深明其异,只用一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就把春雨细密、光亮、轻盈的特征表现出来了。显而易见,这种特点只有春雨才具备。这样写,正好紧扣了题目《春》,因而恰切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结构为内容服务,散文的线索总是和主题思想密切相联而成为文章贯穿始终的纲。篇章开头、结尾、段落、层次、前后呼应、布局谋篇都由这条线索串连组织。因此,分析散文时抓住了线索就理清了文章的来龙去脉,把握了全文的中心。教会学生这种分析方法,就交给了他们打开散文大门的钥匙,然后才能帮助他们登堂入室。

二、欣赏散文的语言之美

散文的语言优美、生动、含蓄、凝练,一篇好的散文常用诗情画意的语言、多种表现手法描绘出诗一般意境,令人赏心悦目、韵味无穷。

教学中要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深入地理解,反复地体会,才能对散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这样的例子几乎在所有的散文名篇中都可以找到。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出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峭棱棱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讲解这段描述塘中“月色之美”的片段,要抓住“泻“、“浮”、“洗”、“笼”、“照”、“落”、“画”这些动词,既要讲清其本义,又要讲清在此处的意义和作用:“泻”字,以动写静,把静态的月光写出动感,与“如流水”的比喻恰切呼应;一个“笼”字,突出了月光的朦胧缥缈;一个“画”字突出了月影的艺术美;其余都借助荷塘的景物(如“青雾”、“叶子和花”、“淡淡的云”、“灌木”等)来写月色的飘逸美,颜色美及梦境一般的童话美、神秘美、和谐美。一句话,写出了塘中月色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之情。

三、欣赏散文的艺术之美

写作特点要讲出真正的“艺术特色”,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里有个“实事求是”的学风问题。许多作品虽选入了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瑕疵的。如《小米的回忆》,这篇文章内容不错,有些段落确为动人,但开篇的一段“小引”就多少有点破绽。《依依惜别的深情》,可称佳作,但个别材料也不一定没有失当之处。讲作品也有个“扬长避短”的问题。“十全十美”的作品毕竟极少。不要给学生的审美观方面留下那种绝对化、简单化的印迹。什么都是“立意深刻”、“构思新颖”、“结构严谨”、“语言生动”这几条,也就没有什么“特色”可言了。每一篇侧重一点、两点,也不必长篇大论地展开,要让学生在朗诵、熟读之中自己去印证、体会,并且学以致用,可有意识地配合作文练习去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艺术手法。茅盾的《风景谈》只讲夹叙夹议这一特色即可。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抓住“多点辐辏”式的写景方式和多用两相对应的骈俪语句、读来音韵和谐的语言特色这两点讲清楚即可。

四、欣赏散文的情感之美

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饱含作者充沛的感情,因此,要用作品浓烈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健康向上的情操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欣赏散文,要让学生真切地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景(感情气氛)。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能产生这种效果呢?主要在于作者巧妙地把“父亲”的“背影”放到特定的情景中去表现:“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为了安葬“祖母”,家里没有现钱,必须变卖典质。真是凄惨!丧事办完了,老境颓唐的“父亲”还要到远方去谋求差事。多么令人伤心的一幕!而分别时,年迈而行动已经不便的“父亲”出于对“我”的关心和安慰,硬要爬上爬下地穿过铁道给“我”买橘子!这样的情景,怎能不令人伤心和感动得落泪?“父亲”的背影,又怎能不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能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景(感情气氛),学生就能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3.幼儿散文欣赏活动的美学追求 篇三

一、激趣入境,启迪美

1、活动准备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

一是丰富经验。在中班欣赏散文《芽》中,活动前可先试探一下幼儿对芽这个事物是否熟悉,结果发现大部分人不清楚,有的甚至认为芽指的是牙齿。于是,我们就在课前做了经验的铺垫,带孩子来到花园里找嫩芽儿。结果孩子一下就来了兴趣,很快的就进入了散文的学习。二是提前理解散文中较难懂的词汇。要做好词汇的前期丰富,对于幼儿来说,一个活动中,能接触三~四个新词汇就已经足够,那么教师就要选择那些不一定要在集体活动中学习的新词汇在课前提前丰富。三是准备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游戏。这样可以把重点关注到散文上,而不是游戏规则上。在幼儿学习散文前,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好经验的铺垫,帮助幼儿从直观的经验进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与散文匹配的导入方式。

儿童散文欣赏的导入方式有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导入方式有谈话导入、谜语导入、情景表演导入等,也可结合图片、图谱、课件等来导入。导入环节不是活动的主体,更不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它所占的时间一般较短,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它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注意良好情绪、情感氛围的营造。

二、引导感悟,感受美

1、让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感悟、体会,注重直观性。

在初步欣赏散文时,教师应创设一个有音乐、有朗诵、有画面的动感情境,把孩子带入散文的意境中,让孩子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散文,让幼儿的原有经验和文学作品碰撞。如我们把优美的散文绘制成色彩鲜艳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录制成配乐散文录音,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一下子就让幼儿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之中,为幼儿感知散文提供了多方位的刺激。

2、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

一是完整欣赏配乐散文朗诵,使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优美的散文课件,让幼儿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之中。如:散文《落叶》,为了描述小树叶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变化,需采用形象的课件,用舒缓、悠扬的钢琴曲作背景音乐,让孩子视听同步欣赏,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情趣也被画面和音乐所感染,欣赏水平得到了提高。活动中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幼儿充分感受散文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了作品的文字美。二是整体欣赏和部分欣赏交替,让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体味美。 ①、组织幼儿欣赏散文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提问时机。一是多听少问: 二是边听边问。②、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运用一些可操作性手段来辅助欣赏。③、师幼共同朗诵散文,感受散文独有的韵味。三是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在散文诗《芽》中,我们设计让幼儿扮演太阳、春风、雨露、芽等角色,分别跟诵对话语言。这样,幼儿完全置身于角色游戏当中,丝毫不觉得跟诵是件枯燥的事情。跟诵散文一定要以游戏贯穿始终,既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充分发展。千万不可教师读一遍,幼儿跟读一遍,这样只会让孩子学的无味,教师教的很累。

三、积极拓展,鉴赏美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散文学习有创编要求,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在散文欣赏教学中的拓展提升环节,教师要积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了解散文结构是否适合幼儿创编;二是散文的哪一个地方可以创编;三是散文可以创编到什么程度。教师都要做好一定的了解,对幼儿创编能达到的效果要有一个心理预期,不是说拿到什么散文都要求有这个环节,应该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创编。

只有积极拓展散文的内容,激发幼儿情感,使孩子更快乐主动去欣赏,才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散文的美,同时也为续编散文做好了准备。

四、仿编活动,创造美

4.诗歌欣赏:四季 篇四

茱蕾最早腊初绽,

野桃空山红粉艳。

樱李杏花次第开,

柏竹松叶深新潜。

气温平暖水够线,

春色层描绿爬巅。

媚春时长陶然居,

循序渐进真趣坦。

[注]:

深新潜,因柏竹松的叶子四季常青,佛坪之春气温平暖,其新叶不知不觉地就长出变深了。

水够线,即春汛时,河水慢慢上升、一点一点地吞没枯水线的情形。“够”在此处为动词,如:~不着|~得着,(用手等)伸向不易达到的地方去接触或拿来。

陶然居,形容舒畅快乐地居住。也可理解为让我们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在这秦岭深山中,是多么怡然快乐的事啊!

5.一岁四季美文欣赏 篇五

感知生命的一年又一年里,无论岁月如何开始或者是结束,一岁四季总在像完成使命一般进行着属于它的历程,春是被定义起初在古人的哲学里,也许是它过于的让人舒服,也许是它对将来的事充满一切变数,更也许有太多的人间之悲欢离合,所以春成为一个代名词,寓意美好,象征快乐。

无数人,无论身处祖国的大江南北,每逢这个时节可能最惬意的事就是下午的一壶茶,本书,写出一段故事,太远永远是暖呼呼,午后的太阳光不温不凉,照在脸上那种幸福美好,是所有存在的万物欢喜,是所有逝去的安详如意。

花开了开得满目都那么恬静,作家有了灵感,画家有了素材,平凡的人因为感知而去感动,百花不争春,却在春时俏,待到来年此时节,一切安如故。

写出这样的文字,是我领悟的太多了,也可能是花太美了在春时,说完了花,就不得不说爱花的动物,花园里总是热闹,蜜蜂蝴蝶轮番上阵,都说那是在比美,不错,那正是一场舞会。

过完了春,在夏来之时,这是你会惋惜的时候,因为你会被飘忽不定的一场暴雨,打落百花的场景而叹息,更多的无奈会在你的眼前愁肠百转,不过夏是静与躁的对立,柳槐树下听着蝉鸣,邀三五好友对棋艺,赏罚有数,欢喜冷暖,人生百态,去郊外远足,那是属于向日葵花的地方,带着最美的姑娘,骑单车迎风着,彼此的笑脸,让花与脸同相应,时间一点点被我们打发掉,把所有的悲伤忘记,这刻是属于我们的光阴,这段风流韵事也定会出现在若干年后,我或我们再来这里时,尽情地感喟唏嘘,流年促人老,岁月不饶人的现实。

夏之后的秋,除了爱上它的雨绵绵之外,心底也许只是存在一点荒凉的心境,一连几夜的敲打屋檐,从房间内眺望外面的`世界,那里被梦缠住,绕过百千轮回过后,始终被黑夜存在。

冬眠是我的最爱,屋内火炉烧得最旺,心也最暖,雪下的大地无垠,银装素裹像是一个银娃娃,它调皮,它有趣,它是我钟爱的灵怪。

当万物都已沉睡,伴着寂寞我也难以去抗拒此时此刻的左右,一岁四季,四季一岁,每一回经历都充满了太多的情感,好的坏的都是生命的。

6.四季散文欣赏 篇六

日月转换,四季轮回,草儿绿了黄了,河水清了结冰了,树木繁盛了凋零了……都在泺清河一遍遍上演。

沿岸 路上,从来不乏悠闲漫步或疾走健身的人们,或三两结伴,或独步一人,男人、女人、老人,高谈的,阔论的,温言细语的,说着话儿议论着事儿,还有嬉闹着的奔前跑后的孩子,带着随身听合着音乐尽享其中的,当然,路边的婆娑的树、层叠的花丛暗影里,也会有卿卿我我的身影若隐若现……

泺清河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彩虹桥了。鲜艳的中国红,蜿蜒曲折横卧河上,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条彩虹,就像随时随风舞动一样的优美!金黄色的木质桥板,走在上面像敲着鼓点,孩子们上上下下,快乐地呼啸着在彩虹上奔跑,哒哒哒的脚步声象草原上奔腾的马蹄儿,大人们则保持着一份矜持,却也难掩愉悦之情,不时地有手机照相的灯光闪烁。晴朗的夜,站在桥上能抬头看到头顶的星星和月亮,伸手似乎能揽住穿桥而过的风,连带着心情像要放飞一样雀跃……

河边的小广场,有练各种拳和剑的,什么太极拳,逍遥剑,伴随着悠扬的古典音乐,几近专业的一招一式,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潇洒飘逸,或孔武有力,在晨曦微露的早晨,在夜幕四合的傍晚,各位大侠像自带仙气儿,不时引得路人驻足欣赏……

这一切,琐碎,嘈杂,却常让人觉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泺清河,也给了人们放慢生活忙碌的脚步,近距离感受自然变化、享受自然的机会。

如果是在春天,沿岸的柳树枝头逐渐泛绿,在暖风中摇曳;路两边的坡地上,绿草融融,在阳光下,嫩的让眼睛迷离;榆叶梅,迎春,海棠、樱花真的是争奇斗艳,空气中暗香浮动,深呼吸都是那么惬意。春天的河水还未褪去冬的羞涩,静静地,映进花红柳绿,如果是雨后初晴,真是两岸迷蒙,让人的脚步总是留恋,健步走者往往忍不住漫步行。真的容易生出“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感觉。

最热闹的是夏季。河湾里盛艳的荷花在彩虹桥的彩灯里摇曳多姿,青蛙们在两岸遥相卖弄交响乐,出来撒欢的孩子们更多了,走在路上,时不时会有顽童呼啸而过,甚至宠物狗狗们也夹杂其中,消夏的人们有时真是吓一跳。即便这样脚步却停不下来,音乐也停不下来。越是热的天气,似乎越是脚步儿紧凑,一边拿起水杯补充温水,一边大汗淋漓,回家再洗个热水澡,睡个踏实觉,那叫一个畅快!

到了秋天,最美不过秋月夜。四一秋渐浓时,随着气温下坡,老人孩子渐渐少了,小路有点安静了,音乐有点悠远了。天气晴好的时候,抬头能看见深邃的天空,或繁星在闪烁,或皓月冷清,映在清凉的河水里,想谁家碎金碎银不小心洒落,闪着调皮的光。草丛里也有秋虫在呢喃,霜落树叶,红黄绿相间,飘落在小路上,草坡上,踩上去有点绵软,偶尔遇见挂满红果的柿树,让你感知秋不仅像浓笔重彩的油画,更有收获的丰硕,真是沉甸甸的喜悦。

转眼间雪花飘舞。如果有雅兴踏雪而行,便可充分感受“北国风光,万里雪飘”那份晶莹,那份冬的晕眩和迷蒙,亦或寒冷的浪漫,洁白的凝重!如果你是有心的家长,带着孩子去打一场雪仗吧,温一温小时候的快乐,圆一圆孩子的梦!大自然会让你的孩子更懂得爱和珍惜,那份放开的嬉闹,尽情的互动,会给你的亲情加分的哦~

泺清河,我身边的河,就这么伴着我们一路走来,敞开她的胸怀让你体味着春的妩媚,享受着夏的繁华,收获着秋的丰盈,感悟着冬的内敛,留给自己无数个对生命的感动!

7.四季散文欣赏 篇七

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了许多年, 为什么选修课教学没有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局面?为什么语文教师在教学选修课时还要篇篇精讲而不愿进行专题教学?在经过调查分析后, 我们找到了两个原因:一是选修课教材虽然在编排上异于传统教材和必修教材, 这些文本也足够经典, 但依然是文选式的。这种文选式架构, 与教师在必修课教学中形成的固有的教学模式不谋而合, 教师自然也保持着因循旧有模式的巨大惯性, 特别是当选修课教学由理想走向现实后, 老师们在观望和迷惘中, 渐渐失去了革新的冲动。二是选修教材编写本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让教师无所适从。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的三个专题, 它们本身并不能完全孤立, 欣赏一首诗歌要“知人论世”, 也要“置身诗境”, 还要“因声求气”, 这三种鉴赏方法并不能断然隔开, 按哪一种主题进行专题教学都会顾此失彼。而散文部分也存在着“示例”不够典型及选文与专题主题不匹配的问题, 前者如第四专题所选的陆游作品《过小孤山大孤山》, 无论是在中国古代散文中, 还是在陆游的作品中, 这篇作品都缺少代表性, 因而也难以承担“示例”的作用;后者如第五专题所选的苏洵作品《六国论》及欧阳修的《伶官传序》, 这两篇文章是史论文中的典范, 形制规整, 把它们列入“散而不乱”这个专题中显然让教师们摸不着头脑。

我们不得不承认, 在教学实际中, 很多教师对于选修课一直抱有不敢放手的想法, 宁愿求全求深, 唯恐挂万漏一。其实, 选修课自有其特点,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自主性、灵活性远远地超过了后者。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形式的呈现以及难度深度的把握上教师是有自主权的。教师可以综合考虑教情学情等要素, 科学而富有实效地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 突出重点, 去除枝蔓, 连缀成线, 以使教学思路更清晰, 学生视野更开阔。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的一些做法, 谈谈如何对这一模块进行专题重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的选修模块之一, 编者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 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六个专题, 且诗文分列:诗歌部分三个专题, 依次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涵咏诗韵”;散文部分也是三个专题, 分别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这种以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的知识或方法为标准建构的专题, 不仅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 而且能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诗歌散文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但确如前文提到的那样, 教材编写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更好地进行系统性的专题教学, 我们对这一模块进行了一系列的重构。

一是对与专题主题不契合的个别文本进行替换。如“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专题的“示例”《长恨歌》, 该文主要是从讽喻的角度对诗人创作的意旨和作品的主题进行探讨, 其他方面如白居易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的背景等均未作介绍, 只是建议学生“根据作品本身和相关文献资料作出自己的理解”, 而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既可以是歌颂李、杨爱情, 也可以是讽喻当时李氏荒淫误国, 还可以是爱情讽喻相结合, 这种多义性使得对本文的鉴赏即使是介绍了创作背景, 这种背景与诗歌的主题关系也不大, 这种情形造成了专题目标“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方法在本诗鉴赏过程中的明显缺位。再如第五专题“散而不乱, 气贯中脉”中的《六国论》, 这篇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总论点“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而后两个分论点紧跟上:“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接下来, 第二段论证对应第一个分论点, 第三段论证对应第二个分论点, 该文论证非常严密, 何来“散”呢?又怎么能作为“散而不乱”的代表?“示例”的作用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若教材的例子不足以全面概括单元学习的重点, 教师则可以另选作品作为赏析示范, 如白居易的《秦中吟》、欧阳修的《泷冈阡表》, 用它们作为“知人论世”和“散而不乱”的“赏析示例”代替《长恨歌》、《六国论》则是很有示范性和典型性的。

二是对不太合理的专题进行整体重构。本模块第四专题“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是需要进行重点改组的部分。《教师教学用书》在这一部分的“说明”中指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都很重视形象, 但二者的形象性又有差别。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 常常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而, 诗歌的形象非常发达, 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 句式散化, 篇幅可长可短, 表情达意不受格律限制, 可以兴之所至, 自由挥洒, 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按照这个说明及本专题的主题, 这一专题的选文应该诗文对举, 以进行对比赏析, 但是教材却不是这样。从“赏析示例”的《过小孤山大孤山》到“自主赏析”中的《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再到“推荐作品”的《西门豹治邺》、《大铁锤传》等, 全是散文作品。那么, 教学中无论是采用单篇形式还是专题形式, 都无法让学生明白在“创造形象”方面“诗文”是“有别”的。为此, 我们对这一专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重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学生们在初中学过的散文, 在简要分析后, 把杜甫的《登岳阳楼》、《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一两首拿来作为“赏析示例”对比阅读, 使学生明白在描写岳阳楼方面诗歌散文在创造形象时是各有特点的, 然后在自主赏析《项羽之死》时, 引导学生把它与杜牧的《题乌江亭》、胡曾的《乌江》、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咏项羽》等一起来阅读;学习《阿房宫赋》时, 把它和胡曾的《咏史·阿房宫》一起比较赏析。这样的重构不仅能突出“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主题, 让学生明白“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 但各有特点”, 而且能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是打破原有专题甚至是教材的限制, 依一定的标准选择相关篇目重构专题。主要是同类文本的共性阅读赏析或比较赏析, 分析这些篇目的共性与个性。如按照同一体裁建构专题, 在学习《项羽之死》时, 把它和《西门豹治邺》、《大铁锤传》、《种树郭橐驼传》组合成人物传记专题;按照同一题材建构专题, 在学习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时, 把它和谢灵运及王维、韦应物、储光羲、常建、李白、杜甫等人同类诗歌集于一处, 形成“山水田园诗赏析”专题;按照表现手法建构专题, 在学习李白《越中览古》时, 把它和其本人的《苏台览古》、刘禹锡《石头城》、韦庄《台城》、岑参《山房春事其二》合在一处形成“诗词中的对比技巧运用”专题;以流派或风格为标准建构专题, 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时, 把它和温庭筠《菩萨蛮》、李煜《虞美人》、周邦彦《苏幕遮》、姜夔《扬州慢》建构“婉约词欣赏”专题;以时间断代为标准建构专题, 把陆游、辛弃疾、岳飞、陈亮等诗人的作品集结构成“南宋爱国诗词赏析”专题;以作家属地为标准建构专题, 将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杨万里等人的作品集在一起, 形成“古代江西籍作家诗词赏析”专题;以某一作家个人的作品为主建构专题, 学习杜甫的诗歌, 我们选择杜甫的一些作品建构“沉郁顿挫———杜甫与杜诗”专题, 当然也可以将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 如建构“李白与杜甫”、“苏辛豪放词”等专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一选修教材精心选择了中国古代诗文发展的主要时期、重要流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集中编排,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认识中国古代诗文的特征, 掌握诗文鉴赏的基本规律, 将已学过的作家作品贯穿起来, 从整体上获得对古代诗歌散文发展流变的初步了解。欲达到上述目标, 围绕专题主题的单篇精讲教学固然是不能完全摈弃的, 但在选修课教学中如果一味墨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又是教学惰性的表现。我们认为, 在当前选修课教学不甚理想的背景下, 教师应有专题意识和课程意识, 并在继承必修课教学传统中促进选修课教学的发展, 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当然, 这种创新是以建构主义哲学作为基础的。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 这个过程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而另外一方面, 选修课教材的设计是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了改造与重组的余地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编者在“前言”、“致同学们”中分别指出:“文学作品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 教材在一些章节中列举一些作品, 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只能从这一章节所提供的角度进行欣赏。在具体的阅读和理解运用中, 完全可以引入另外一些角度, 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这套教科书只是提供了一些资源, 几个平台, 大家完全不必受此局限。”所以,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增强课程资源意识, 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篇与篇的组合、单元专题的整合, 由点入手, 以点带面, 步步扩展, 纵横联系, 使单篇课文成为专题乃至模块整体架构中的有机部分, 以发挥整体效应, 帮助学生通过这种联系获得对诗歌散文的更深刻的认识, 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妍.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构想及实施建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8 (5) .

[3]张妍, 龙胜祖.选修不是全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9 (8) .

[4]吴俊.走出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的误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9 (12) .

[5]徐思源.单篇单元模块——谈选修课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0 (7) .

8.四季散文欣赏 篇八

一、理清选修与必修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误把选修教材与必修内容割裂开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运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教学内容虽然千变万化,但其本真是不变的,新课程的理念是前后贯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前就要预估学生什么地方可能会读不懂、读不好,然后开展侧重点的教学。 有时候,读一读,查一查,想一想,議一议,再读一读,看似笨拙,实则质朴。至少用这种理念去授课,学生不排斥,也不觉得枯燥,而且会非常配合。

二、把握选修特性,选修≠必修

误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 。“诗歌与散文欣赏”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扩展性的目标侧重于“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疑敢问,有疑善问,形成宽广多元的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选修有选修的特性,有它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应较必修有明显的扩展。如果完全照搬必修教学,自然是不合时宜的。

三、走近高考,教学与专题复习挂钩

高中的主要任务是高考,因此可将选修教学与高考专题复习交叉进行,这样一则可带给学生愉悦感,二则可避免教学单一枯燥。所以在诗歌部分,可以与古诗鉴赏的专题复习配合教学;散文部分,则可以安排与古文阅读相配合教学。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写作教学相渗透

9.描写四季的散文 篇九

四季

如果心情像四季般,春季便是忧郁无比的惆怅,夏季却充满欢声笑语般戏谑,秋季浅藏了甜蜜,冬季换来了懒懒的回忆。从四季走来渐渐学会体会。三百六十多天的记忆里阴晴不定的心情,没有上天的指引却要执着地去回味。那么有一天我离开的世界里能诉说很多很多关于四季的心情。在南方里,出生,长大,活着......南方的春季在飘雨,在起雾,在烟雨朦胧中细细吹吐气息。在清晨的道路上,我踏着露水沉重,迎着细细飘雨,时间仿佛停顿了,仿若仙境般的让人气息迟钝。春雨在突然的一日滂沱而倾斜,伴着遥远的春雷。天宫的舞乐响起了吗,激动得庆祝起春日的喜庆。斜依小窗淡淡笑,你是否想起了那些春日里花开的日子?桃花依旧,樱花灿烂。那春风轻轻拂过脸颊的触感,是否像极轻触你的笑颜。我们站在春日里,迎着了灿烂,触动了心弦。我们是怎样告别了春的,在夏日里尽情欢笑时才知晓夏的欢愉。听那蝉声了了,我们开着大窗把风铃挂上,一起欢奏吧,让夏的乐章在午后时分飘荡。睡个午觉醒来睡眼朦胧,伸个懒腰躺在床上看那瓦蓝的天空不愿移动双眼。阳台上早已干透的衣服在随风飘扬,风啊,就这样凑着热闹。夏日的夜幕是那样迟缓降临,但是晨曦却又那么早到。我们那时年少通宵达旦,一起迎接远方山后的光亮。坐在阳台上,一起默然,静静等待仿佛宗教仪式般的信仰。迎接,那奇妙的黑暗与光明的转变。那么模糊的分界线,却能瞬间亮起。什么时候夏雨不再突然降临了,空气在诉说什么,风起了,落叶多了起来。哦,秋天是你吗?在最后一场夏雨如约而至时,远处的山峦忘了季节,起雾了,围绕了整片整片的山。于是,我站在高楼目睹了眷恋的云雾相接。水墨般的山峦就这样展现了我面前,咫尺而已。心顿然静了,默默喜悦。我能想象出喜悦的我们,大风的秋季里,我们在山上狂奔欢笑,手中的风筝一瞬间迎风而起,在上空仰望起了我们。狂乱的头发紧贴着笑脸,尽情地奔跑吧!我要换上厚厚的衣服,要去世界的尽头,去那和白色的世界融为一体。只因在南方,只因这里冷得不够彻底,所以我想去看看,看那世界的美丽,看那凯凯白雪的北国冬季。北国的你可曾想和我一起冰上旋转,只为在裸露的冬季的空气里自由呼吸。或者牵手漫步于雪地,聆听雪儿的吱呀。或者躲在暖暖的屋里吃着冷得要死的冰激凌。或者看夜晚冰雕出来的奇迹。我是多么想,想和你一起。四季的每一天里,我是那样尽力地呼吸,尽情地期待。四季。美好的,欢快的,遗憾的,都是属于四季的。我的。

10.四季之思抒情散文 篇十

人生啊,悟不透,思不完,想不清,解不全,磕磕绊绊,纠纠缠缠。

小思,人生似风,吹走了一切,吹走了所有。

过往如烟,絮絮纷纷,缥缈似纱轻飞。回忆了,泪已遗落下来,那曾经的痕迹,若有若现……徘徊在脑海之间的翩翩思绪,跟随着清羽洋洋洒洒向我奔来,我摇摇晃晃,愿躲开,却不能醒来……

春语

新芽萌萌,来到这个世界,已然是从偶然出发的。偶然的出生,使它倍感卑贱,有什么值得向往,有什么可以追随?草命的可怜,只有小草可以明白。

一年一度北风过,漪涟荡落芦苇叶。秋末冬初似偶然,春来满地偶然果。偶然的生命,是没什么值得留恋的。就让慢慢生长着,不理不睬,平平淡淡,一生,也就过了。

草命,默默……

大海的脸,是一片祥和,内里却埋藏着魔。非似草木,少了些许文静。人,是不是也像大海,或似平和的脸庞下,是怎样的狰狞呢?

夏落

雨,落着,落着……

夏日,少了一份宁静,会慢慢变得狂热。所以就有雨了吧,为躁动平添一种和谐,不让这一季节显得烦了。

雨滴落过的地方,会留下小小的痕迹,痕迹多了,就凸出新意了。叶儿,因拂去了微尘,绿意蒙蒙。世界,因除去了浮尘,焕然一新。

人,也一样吗?过了雨季,就慢慢迈向成熟。

秋梦

阳光轻轻的散落下来,铺向一地的向日葵花。它们慢慢的.转移着视线,追逐着阳光,开心地笑过。一日一日,一度一度,不曾改变什么,不愿改变什么……

梦中花开,淡淡飘香。

清风可以吸纳着春日的凉意,将夏天的暖热吹来,却不曾惊动秋天的永恒。

尽管陶醉在成熟的香甜中,却没有喜人的微笑。是经历了太多的秋了吧。人,不像这样,开心的事儿,用笑代替;感动的事儿,用泪代替;不畅的事儿,还有愁肠可以思忆……没什么不以己悲,也没什么不以物喜。草木的情结,无法代替。

冬谧

雪花飘飞,在指上逗留片刻,便逝去了。

迷茫的生命,如何到了尽头,都没能明白。

常青树的色泽,在苍苍茫茫中,显得那么突然。朦胧的对比,在连生命的意义都不同的什物中铺展开来。深,浅。长,短。一点一点,一片一片……

生命,在乎什么,拥有什么,需要什么,取得什么。不还是赤裸裸的来后,干枯枯的走了。留给世界的,唯有白骨一堆。

昨日的秘密,今日的所思,明日的结论。

11.四季散文欣赏 篇十一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凝脂(zhǐ) 城阙(què) 鼙鼓(pí) 深情回眸(móu)

B.花钿(diàn) 马嵬(wéi) 临邛(qióng) 旌旗招展(jīng)

C.仙袂(mèi) 踯躅(zhú) 晧腕(wǎn) 风姿绰约(zhuó)

D.剡溪(shàn) 澹澹(dàn) 栖隐(xī) 霰雪飞扬(x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闲暇 春宵 曙光 比冀双飞

B.修茸 潺湲 袅袅 酌酒自宽

C.乾坤 寂寥 砧板 糜鹿群集

D.岩扉 碣石 缥缈 惨绝人寰

3.下面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咏柳词《浣溪沙》,已经抽出四句,如果还原回去,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二月和风到碧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歌楼妍曲借枝名,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晚秋霜霰莫无情 ②万条千缕绿相迎 ③妆镜巧眉偷学样 ④舞烟眠雨过清明

A. ④②③① B. ②④③①

C. ④③② D. ③②④①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蒲松龄世界华语短篇小说奖”颁奖仪式将于2015年4月下旬在“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山东省淄博市进行。

B.考试科目是否相对稳定,是关系到教育改革中的高考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中学教育能否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等。

C.一批普及型的学术著作近来广泛引起了读书界的关注,并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欢迎。

D.核工业50年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海内外儿女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5.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作家不关心社会,不深人生活,而一味地闭门造车,想写出惊世之作,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最终的结果是不难推测的。

B.一位出色的管理人员,他既要有远大的目光,综观全局,又要明察秋毫,尽可能不出现丝毫闪失。

C.在我国的历史上,一些受到人们推崇、有所作为的君主,总是心怀天下、与民同乐的明君。

D. 一些腐败分子总是推己及人,认为旁人也与他们一样,一心只想捞取名利。

6. 下列括号里的成语与加点的熟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 )

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一曝十寒)

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强人所难)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问题闹成这样,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就没有责任了吗?(孤掌难鸣)

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咎)

7. 选出下列常识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 )

A.白居易,字乐天,中唐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长恨歌》《琵琶行》是他著名的叙事诗。

B.“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为“歌行”体,是乐府的一种,它形式自由,句式灵活,把记人、记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曹操的《短歌行》、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属于此类。

C.《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由屈原编著而成。《楚辞》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深远。我国诗歌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

D.杜甫,字子美,人称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诗作富于现实主义精神,有“诗史”之誉,他本人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名作。

二、阅读理解(一)(共19分,共4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小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

nlc202309020326

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骆;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的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

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8. 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

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

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D.“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

E.作者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决定躲进书斋,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

12. 请填写下列空缺处的名言名句。(5分)

(1)玉容寂寞泪阑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恨绵绵无绝期。

(3)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聊逍遥兮容与。

(5)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朝开济老臣心。

(8)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我不得开心颜。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船听雨眠。

三、阅读理解(二)(共15分,共2题)

13.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以下两小题。

临江仙·信州作

宋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nlc202309020326

【注】底,什么。

(1)“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句,在全词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以下两小题。

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山路下,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融,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敬称;兰若,同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从诗的前两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何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们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题)

15.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一个对象写一段话。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颗小草的梦吗?凄冷寂寞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回大地时,她就会以点点绿意问候春天,而那点点绿意就是曾经在雪地里轻轻的梦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将李白的《越女词五首(其三)》改编成几个场景,下面已改编两个,请依照这两个场景,发挥想象,改编另外两个。

原诗: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伴羞不出来。

改编:

场景一:清清的耶水,艳艳荷莲铺展两边,采莲女正低头采莲。

场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四:采莲女两手遮颜,假作害羞,躲在荷中偷观。

17. 下面是某校友在母校生日庆祝活动中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为我们的母校庆祝六十华诞。母校的各位恩师视名利淡如水,看学生重如山,一边教我们知识,一边教我们做人。至今健在的老校长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荣幸……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共20分,共1题)

18. 请按照《夜归鹿门歌》的诗意,将全诗改写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要求:(1)注意场景描写;(2)用第一人称。

12.四季汤河散文 篇十二

汤河,从我九岁搬至此处算起,已经和它相伴二十年。每次写汤河,感受都不一样,因此,每次行文的味道都大大不同,翻阅以往的文章,偶然发现,描写汤河风景的文段特别稀少,抒情居多,所以,我特别期盼出手一篇总结性较强、全面描绘汤河的美文,把千年古河不同季节的美丽和韵味全景展现,跃然于纸。

一、春之味,懵懂的孩童

春风吹暖了大地,汤河水沐浴在妩媚的春光里。惊蛰,惊醒了昆虫、鸟兽、鱼虾,还有那河畔的标志性杨柳,最主要的,是叫醒了那个冬眠三月揉着睡眼的孩童,――汤河。

他醒了,掀起被子从床上跃起,淘气十足。迫不及待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起纸刀,裁剪出北归的燕子,叽喳的百鸟,含苞的花蕾,串跳的鲤鱼,复绿的垂柳,总之,他会的,他懂的,他一样不落,有模有样、有滋有味地尽数剪裁出来,他把他的艺术品抛向碧空,瞬间,这些象征春天的物件像童话般变成了实物,孩子会心一笑,躺在葱绿的草皮上,仰望着春天梦幻般的蓝天白云,唱着属于童年的歌谣……

万条垂柳,白桦林立,这是杨柳岸代表性的树种。春风依依,拂弄着低柳那修长的头发,抚摸着白杨翠叶哗哗作响,风儿欢快地来到堤岸,吻绿了坡面劲草,低矮的黄芽也被淘气顽皮的风儿狠劲儿拖出地面,不情愿地揉着困倦慵懒的小眼睛,“别睡了,一起玩儿!”,风儿又隔着河面扣响水族的家门,鱼儿游动起来,成群结队地穿行于沐浴在春光之下的溪流中。水边垂钓,岸边写生,活泼的春天带给文人墨客无尽的灵感,每幅字画,每篇美文,都深深蕴藏着盎然的春意,草长莺飞,花开锦绣,涓涓细流贯穿其中,风景如画,人在画中游,情在景中生,美丽汤河流淌的,是汤阴人对汤河的款款深情,最美故乡景,最甜故乡水,甘甜的河水便是春天的味道,滋润着大河流经的土壤。天真的孩童,徜徉在欢乐的童话世界,没有忧愁和烦恼,愉快追逐童真的梦想……

充满童趣的孩子,游戏,玩乐,自然少不了攀爬那人工堆积假山。高耸的石阶,优雅的古亭,精美的楼台,典雅的石椅,绿水潺潺环绕在假山周围,时有候鸟盘旋于树梢之上,花香四溢,帆船竞渡,春天新翻黄土的气息,汤河景犹如孩童般洋溢和迸发着无穷的活力,“一年之计在于春”,到处是春天泥土的芬芳,到处是辛勤耕作的人民,一年的美,才刚刚开始,春天开启了汤河追求美丽与激情的新生活……

二、夏之韵,激情的舞者

四季最爱,当属夏季。夏,是沿岸植被绿至极致的季节,更是各类生物最为活跃的时节。

嬉戏在水面的鸭群,舞姿轻柔,媚态撩人,“红掌拨清波”,鸭群都把自己幻想成了天鹅,会飞会舞,会唱会跳,小小天地却有大大的梦想,如青花瓷般自顾自美丽;贴合在杨柳上夏婵,歌喉清脆,此起彼伏,似琴声,似音律,它在汤河岸奏响一种独家创作的乐谱,用天籁嗓音通过心灵弹奏和释放出来,汤河之韵,有了与生俱来善舞好动的鸭群作陪,恰到好处!

新修建的阳台式观景平台,为垂钓赏景的闲雅之士提供了施展兴趣和爱好的绝佳场地。不过,高温炙烤下的汤河,不会太让人惬意和舒爽!怎么办?跳水,游泳,凉个通透!物尽其用,河水的清凉,抹去了夏日的汗流和慵懒,凉快之后,树下乘凉,团坐打牌,以舞会友,畅聊生活,或是小酌解忧,岸边烧烤,消暑休闲,夏天,这里便是汤阴人的避暑胜地。

夏季,是汤河多雨的季节。雨,赋予了汤河另一种舞姿,另一番模样。乌云滚滚袭来,黑幕降临,压得云层下的人们快要窒息!快来吧,暴风雨,猛烈些吧!狂风大作,瓢泼大雨,荡涤叶片沉落的尘土,抵消酷暑释放的热流,把汤河的自然美重新撩起,一个清新脱俗的舞蹈家,在汤河这方韵味十足的舞台上倾情歌舞,把夏之汤河装点的更加动人,魅力四射!

三、秋之色,多情才子,爱美佳人

红绿相间的枫树,墨绿挺拔的苍松,稀疏绽开的花朵,秋风拂弄的绿波,清泉潺潺,飞云掠空,云白,天蓝,叶绿,花红,草黄,松青,多色的秋天,多彩的汤河!

初秋,告别了夏热,伫立在沁人舒爽的凉风中,领略秋儿不同寻常的味道。绿色植被绿至鼎盛,虽偶见黄叶横亘其中,但丝毫不影响秋季绿叶花丛所具备的观赏价值,秋日的映照下,黄绿斑驳,暗香飘过,溪河东去,鸿雁南归,这是何等美妙的意境,触景生情,浓浓秋思,汤河好似一位多情的才子,博学大儒,吟诗颂画,醉情山水,终日高歌,饮酒赋月……

这样的气候,我特别喜爱扶按着河畔的栏围,凝望那波光粼粼的河面,或是呆坐在河流上游的浅滩处。洗衣的主妇,捉鱼的大叔,窃语的情侣,玩乐的孩童,打牌的老人,游玩的旅客,秋日,这里多了人间烟火,赶去了万物萧瑟给世人带来的沉寂和低落,秋凉心暖,这方百姓,这片秋水,用阳光的心情去赏析这样一幅人水皆美的图景,颂赞汤河水带给汤阴的莫大福利!

秋已深,月下的汤河别有一番滋味。不知名的琴声缕缕传来,恰到好处,平缓舒心,清雅动人,没了夏日的烦热,没了厌恶的汗流,有了动人的琴声,有了清脆的蝉鸣,便有了一种格外空灵的心境,宁静致远,这两种声音交合在一起,比歌声更美,比乐曲更悠远,正如牛郎配织女、美酒配佳肴。

整洁的沿河水泥小路,相隔十米便有刚刚安装的复古街灯,路两侧高岸的树丛遮住了月光,微黄的灯光替代月光履行着照亮行人、播撒光明的义务。象征伤感或浪漫的枫叶,此时已失去了多愁善感的思念情愫,潇洒地迎着河风,扭动娇躯,整理衣装,风儿停,月儿现,她时而望见月牙、流云和星辰,时而凝望河畔、花丛和古亭,近景和远景,她都细心观赏,丝毫都不肯放过,她爱美,更爱美景,尤爱这月下的汤河水,孱孱溪水涌进梦乡,香甜入睡……

夜已深,月当空,行人渐少,踏过石桥,回归庭院,放眼再回首望去那月下的山河,月光烘托出假山的.曲线,把葱郁的树林照的泛起白霜。置身于路两旁的茂密白杨,添了清爽,添了幽静,抬首再次仰望那悬挂当空的月儿,似人工镶嵌在黑幕之上的精致装饰,更点缀了这片白桦林,使得美景有了层次感、立体感,多维体的秋夜月下汤河美景,好美!

四、冬之静,睿智的老叟

鸟儿隐匿于穴巢,绿色全然褪去,不见了蝇虫,不见了婵鸣,这个季节,这时的汤河是静寂无声的,更是单调深沉的,冬季的瑞雪,把它装扮成睿智的老叟,孤零零地屹立在凛冽呼啸的北风之中,默默忍受,安度晚年。

智,似那博大精深的易经文化融进古河,万物相生,阴阳相合,“文王拘而演周易”的遗址位于汤河北岸,千年古河,横穿汤阴县,起源于牟山之麓,流经鹤壁和汤阴,最后流入卫河,汤河原名荡河,因水温微温故改名汤河,作为汤阴人的母亲河,见证了千年古县的历史变迁,汤阴因汤河而得名。假山东侧,有一座寺庙,位于汤河北岸,故名为“河阳寺”。香客络绎不绝,皆是从善而来,他们都信奉神明,信奉善果。河阳寺的选址,亦是考虑到汤河这块风水宝地!

劲风狂乱,刺骨寒冷,万物凋敝,寒霜普降,大河冰封,平日里乱串的鱼儿也按耐住活泼的天性,一切景致,仿若被寒冷冰冻,一切都慢下来、停下来。若说汤河是位智叟,确如此,但汤河文化同样有着岳飞精忠报国的尚武精神和爱国精神的融入,这便是汤河之“勇”所在。大智大勇,更加透彻地诠释了博大精深的汤河文化、汤阴文化,汤阴人骨子里的自信与骄傲,正是源于和谐的易经文化和智勇的岳飞精神!

枯黄的树木,飘零的雪花,孤单的松柏,黄,白,绿,汤河之冬只有这三种颜色,质朴简单,纯净自然,景似人,人如景,恰似勤劳纯美的汤阴人,爱汤河,爱这方水土,更爱这片土地、这片水域生活的汤阴人!

13.四季欢歌散文 篇十三

阳春三月,春暖乍寒。无际的希望在初春时节涌动着澎湃的激情。人欢马叫的田野、破土而出的嫩芽,伴随着叮咚融化的冰雪在这明媚的时节展露着希望的气息。不可否认,春带给人的是无限的憧憬,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于是,我们伴随着春的信息,走进了寂静而依然寒冷的工房,走进了带给我们无限希望的地方。寒冷在我们的汗水里无趣的离去,四溅的焊花、叮叮咚咚的声响打破了寂静的空间。质量、成本、安全成为了我们的话题,似乎所有积蓄的能量在这个季节开始了又一轮的爆发~~~

骄阳似火,酷暑难耐。郁郁葱葱的禾苗生机勃勃。豆大的汗珠挂满在一张张英俊而坚毅的脸庞,浸湿的工作服无言的抒写着一个个忠良。脱硫泵的移位、刮板除灰机的安装,夏季的故事在焉糖的上空传扬。这是一个汗水与辛劳的夏季,这是一个付出与期待共存的季节。常规检修、大修和技改同步进行,时间、费用和进度一样闪光。爆发后的激情是不屈的身影,酷署中的背影是动力的脊梁~~~

走过春夏,越过酷暑,累累的硕果挂满枝头。无尽的田野,翠绿的甜菜枝叶、红红的番茄将层林尽染;工房内外,欢畅运转的设备续写着春夏的章节。煤、水、电、汽唱着和谐的.歌谣,温度、压力、环保让一切都那么美好。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收获回报的季节。在这个季节,我们送走了渐渐逝去的嫣红,张开有力的臂膀再次拥抱枝叶开始泛黄的田园风光~~

当最后一片黄叶投向了大地母亲的胸怀,白色就成为了这个季节的主色调。离开苍茫天际的雪花在婀娜多姿的飞舞,雪白的砂糖,在甜蜜的歌谣声中运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冬至恋曲,恋的是这一方热土;四季欢歌,唱出了动力人的舒畅。冰雪、隆冬难以阻挡巡检的步伐,瑟瑟的寒风在欢快运转的设备面前黯然逊色。季节的交替难以改变动力人的豪情,四季的欢歌畅响在中粮的上空久久回荡。

14.描写四季散文 篇十四

听,夏天在向你招手了,热情似火,那是对你深情的呼唤。虽然偶有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但暴风雨过后,才会出现彩虹。池塘里的荷花经历了风雨的洗礼,还是倔强的盛开了,而且雨后更加鲜艳清丽。快走出来吧,你要相信,经历过了风雨,站立起来就是海阔天空任你翱翔。还是要感谢上苍,让我们经历的比常人更多,磨练了我们的心志,也积蓄了金钱买不来的财富。要让这财富发挥它的能量,那你还有什么目标实现不了的呢?相信雨后你一定会盛开的更美!

秋季来临,满眼金色。收获的时节,你的果树上是否结出了喜悦的硕果?那被风霜染红的枫叶、连绵的火炬是对你胜利的嘉奖。欣喜之余,你也不要一味沉醉,今年结出了果实,不代表来年还会丰收。假如,你的果树上没有结出一个果实,那你也不要忧伤,至少经历了四季,顶住了风霜,得到了成长,待明年精心培育,定会硕果飘香。当叶渐失气色,风深情的吻过飘零,不要满地心伤,那只是为你人生的一个章节画上了句号,是要为明年春暖花开积蓄新的能量。

15.春如四季散文 篇十五

而今天,意想不到的是竟然飞起了雪花,大片大片的雪花砸在了山上,树上,地上……远山更加云蒸雾绕,看起来竟仙气十足,大青山像戴上了白色的帽子,显得滑稽而可爱。树木被一连几日的大幅变化整的无精打采,垂头丧气地瞅着片片飞雪。也许它们没人能懂,春雪也想赶着在春天露脸、报道,正如韩愈说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所以,春天的雪并没有带来多少寒意,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是特意来梳洗昨天被风沙吹乱弄脏的世界,你瞧,他们经过空中,空气里少了连日来的土腥味,落到山上,山朗润起来了;落到树上,树变得干净而婀娜了;落到地上,地面更新鲜湿润了;草更新了,花更亮了……然而,落地的那一瞬,它们却都消失了,带着些许遗憾,带着些许赤诚,也带着些许牺牲变作一汪春水,凉丝丝的灌入大地。

校园里,伴着春雪,孩子们总是异常活跃,异常兴奋,奔跑在飞雪中,感受着飞雪落在脸上倏一下融化瞬间带来的清凉,没有寒意,也不刺骨,有的是新鲜,有的是清醒,有的是爽快,那么,就捉捉迷藏,打打沙包,踢几脚球,赛几趟跑,喊几嗓子,在春天里,舒展舒展筋骨,抖擞抖擞精神,也让春雪洗去一冬的尘霜!

上一篇:《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读后感下一篇:建筑业企业资质办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