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木刻运动论文(精选2篇)
1.新兴木刻运动论文 篇一
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两幅版画最富有代表性。第一幅是《贫穷》,《贫穷》中画家运用大面积的黑作为背景烘托出现实黑暗的社会和人物内心的沉重,画面最近的是一个生命垂危的幼儿皱着眉头躺在床前,瘦骨嶙峋的面颊表现出孩子的营养不良。母亲用强壮有力的双手紧紧抓着头部,表现出作为一位母亲面对即将失去孩子的痛苦。画面最远的是父亲跌落在墙角双手无措地耷拉在膝盖上,仿佛不忍心看这残酷的现实,在无声的祈祷和默哀。女儿则惊恐地依靠在父亲身旁。从形态特征上看,根据房屋内又黑又简陋的结构,不难发现这是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从远处的织布机以及母亲粗壮的胳膊和健壮的双手,能看出这是个典型穷苦的被剥削劳动人民之家,深刻地反映了德国劳动阶级的悲惨命运、生活苦难以及在资本主义压迫下的挣扎与反抗。
第二幅是《死亡》,画面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定格,画面中心是一位母亲紧锁眉头身体无力地靠在墙壁上,溢于言表的沉重和悲痛,父亲双手无奈地背在后面,高大的背影却彰显出对悲惨生活的叹息,象征死亡的颅骨伸着魔鬼一般的手抓住孩子。人物的投影反衬出阴森凝重的气氛,烘托出死亡的可怕。
2 珂勒惠支的生活环境对其版画的影响
源于与丈夫居住在贫民区,珂勒惠支更加了解普通人们的贫困遭遇。珂勒惠支的丈夫是一名医生,在他的诊所里,珂勒惠支目睹了底层民众的病痛、失业、饥饿以及绝望。也是受这样的影响,慢慢培养了她关注民间底层的趋势,并在创作中将他们作为自己艺术表现的对象。她曾这样描述:“对于我来说,无产阶级就是美的。朴素而典型的工人外表激发着我去描绘他们。只是到了后来,当我通过近一步的接触,使我真正认识到工人们的悲惨、贫困的时候,才在我心中升起了一种责任感———用我的艺术去为他们服务。”
3 珂勒惠支的版画对中国的现实主义版画的影响
在珂勒惠支众多的版画中,可以看出都是围绕着“革命”、“战争”、“反抗”、“母爱”题材的。以穷苦人民为背景进行创作,她是现代美术史上最早以自己的作品反映无产阶级生活和斗争的版画家之一。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给人呈现出一种视觉震撼力,如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底层人民凄惨的生活状况。当时的中华儿女也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相似的背景之下,鲁迅引进了珂勒惠支的版画《牺牲》并一手编印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共收入石版画七幅、铜版画十四幅、黑白木刻三幅。其中包括珂勒惠支送给中国的自画像和《织工的反抗》、《农民战争》两套组画。
1931年8月,鲁迅创办“木刻讲习会”并开始培育新兴木刻。其中李桦的《怒吼吧!中国》是最有代表性的版画之一。画面中人物动态激烈,特别是对狰狞的面目表情和强有力手臂的刻画,体现出珂勒惠支追求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画中运用了大面积的黑块,表现出压抑的空间。隆起的肌肉、一根根暴起的青筋,让人看了久久不能忘怀。
在鲁迅引进了一批又一批西方的木刻插图后,在新兴木刻中出现了一批有着新突破的组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赵延年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画面中是一个左手握拳,右手向上举起的男子。虽然右手上被迫带着铁链仍不妥协地张开手掌,身后是深不见底的水似乎就要把他吞噬,象征着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即使结局是艰难险阻仍然敢于向恶势力抗衡,呼吁国人要勇敢的站起来,发挥坚贞不屈的精神。主人公宽厚的臂膀用了整块的黑色来寓意打不倒的顽强的人们,画家在刻画头部时用硬朗坚定的刀痕表现出主人公坚定的意志。
珂勒惠支曾说,“这是一个无助而彷徨的时代,我承认自己的艺术是有‘目的’的,我要经历这个时代、勾勒这个时代、影响这个时代。”在那样残酷的历史背景下,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她的艺术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她刻刀下的艺术正是呼吁社会和平,竭力唤起德国人民争取社会自由、平等、解放的愿望。这与新兴木刻时期的中国艺术家不谋而合,家面对人民的苦难,怀抱深切的同情,对于社会的黑暗满腔愤怒,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深感忧患。他们用自己的作品激发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起去反抗和战斗。因此新兴版画是时代的写照,描述落魄的社会,用清醒的认知警醒中华儿女。版画的技能也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时的艺术家们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近生活,对劳动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表现人民大众也就有了现实依据。特别是不少过去在上海从事普罗文艺运动的美术家来到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始生活在人民政权之下,体验到了新旧社会的不同光景。他们实际参加了抗日斗争生活,成为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战士艺术家。他们既是上过战场的战士又是艺术家,这在美术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把艺术作为战斗武器比起30年代初期更加明确,艺术作为武器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它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艺术不再是个人的无病呻吟,艺术家关注的是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自我是和社会整体利益融合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德]珂勒惠支著,孙介铭译.凯绥·珂勒惠支日记与书简[C].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2.
2.新兴木刻运动论文 篇二
解放区的新兴木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发展,作者们从丰富的人民生活中提炼创作,在民间美术中吸取营养,探索民族风格,新的主题思想和鲜明清朗的画面,使版画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纪念新兴木刻80周年,匡时将于9月夏季拍卖隆重推出“纪念新兴木刻80周年”专题拍卖。这次活动得到了众多老艺术家的鼎力支持。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王琦先生曾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去年,他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800件作品,轰动一时。当他听说匡时举办的版画拍卖后,从捐赠后家中自藏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中精心挑选了数件代表作委托匡时拍卖,他特别叮嘱,其中1941年创作的《警报解除后》和1943年创作的《听演讲》已经绝版。
有着“人民艺术家”称号的力群先生是中国版画家协会的名誉主席,今年99岁高龄的他已经谢绝了诸多社会活动,但对匡时版画专场拍卖仍非常关心,为弘扬版画的经典价值,亲自挑选了他最为珍贵的多件延安时期木刻代表作委托匡时拍卖。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一届中国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中罗友协理事,英年早逝的张漾兮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创始人和首任系主任,也是新兴木刻运动的重要代表。鉴于张漾兮先生作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木刻创作的代表画家,先生的家属亲自委托匡时多件张漾兮先生该时段的代表作,除了美术馆有收藏外,均为市场首次披露。
同时出现的还有李桦,刘岘,陈烟桥等新兴木刻艺术家的代表作。
【新兴木刻运动论文】推荐阅读:
新兴业务培训07-03
新兴中学20108-03
北京新兴医院简介12-07
农业新兴产业情况汇报02-02
电气工程铁路新兴技术01-27
安徽汇报材料江南新兴产业示范创建06-19
新兴小学三年级一班作文10-19
新兴区人口普查工作总结11-20
运用新兴媒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12-12
关于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的建议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