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2024-06-08

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精选6篇)

1.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篇一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

2、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3、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二、教学重点: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及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民歌的风格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会用恰当的音乐术语对歌曲进行风格特征描绘。

四、教学准备:《独特民族风》课件、欣赏歌曲音视频、拓展歌曲音视频、创设情景风景图片和视频。(《小西召》在课前准备前提前打开。)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人数最多的汉族,还有傣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等。现在我们通过视频来看看这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地理风貌、生活环境。同学们也猜猜这些是哪个省份。

2.观看《爸爸去哪儿》节目短视频。并思考问题。问题1:拍摄的场地分别是在哪里? 答:内蒙古。新疆。

问题2:这些地理位置分别形成了哪些民族? 答:蒙古族。维吾尔族。

相信同学们通过地理课、语文课的学习。或多或少对这些民族有了自己的理解,今天我们要通过对一些对西部民歌的探究和欣赏来了解他们的音乐文化。

(二)、感受体验民歌:(提问分小组提问)

1.①听音频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在聆听过程中注意乐器马头琴的伴奏,让学生判读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中的哪个民族。)提问:仔细聆听《辽阔的草原》说说歌曲有什么特点?并判断是哪个民族民歌(速度、旋律、节奏方面考虑。)

小结:学生回答之后。点明蒙古民歌长调特点:长调民歌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种。既然蒙古民歌有长调,那么就有短调。②播放视频歌曲《小西召》,小结短调的特点:短调与长调相对而言,泛指那些曲调短小、具有明确节奏节拍的歌曲。其音乐特点为曲调简洁,装饰音较少,旋律起伏不大,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扩展歌曲:《黑骏马》、《蒙古舞蹈奔腾》、《森吉德玛》 2.听音频西藏民歌《宗巴朗松》。(在聆听过程中注意乐器札木聂的伴奏。)

提问:在聆听过《宗巴朗松》之后,说说并判断是哪个民族民歌(速度、旋律、节奏方面考虑。)

小结:学生回答之后。点明西藏传统歌舞体裁“囊玛”的意思:“囊玛”藏语是屋里之意,常在布达拉宫内表演,因此得名囊玛。囊玛曲调典雅,节奏舒展,与急速热烈的舞曲形成强烈的对比。表演者边唱边做简单的礼让、鞠躬动作。伴奏乐器除有札木聂(其名称为藏语好听的声音之意)、特琴、串铃等少数民族乐器外,还有竹笛、扬琴、藏京胡等,由此可见,囊玛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受过汉族音乐文化的影响。而山歌则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悠长高亢。拓展歌曲:《青藏高原》、《家乡》、《天路》、《走进西藏》等。(选听)

3、听音频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聆听过程中注意歌词,还有乐器热瓦甫伴奏)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呢?并问为什么。(从速度、节奏方面考虑。)

小结:学生回答之后。维吾尔族民歌多有舞蹈和音乐相结合。因为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热情奔放,节奏轻快,闻名中外的有《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送我一朵玫瑰花》等。

拓展歌曲:《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一杯美酒》、《我们新疆好地方》、《青春舞曲》等。(选听)

4.欣赏音频《嘎达梅林》,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呢?

(三)、拓展探究

1、导入:同学们,经过这几首民歌的欣赏,我们对民族风格的特征也有了一定的理解。现在我们就通过开口唱蒙古族的《嘎达梅林》来更深的体验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2、教唱:

步骤

1、教唱简谱。步骤2:跟着钢琴唱词。

3、判断P27上的乐器是属于哪个民族的。

四、总结:

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这些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能对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肩负起继承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会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美丽的西部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着多姿多彩的西部音乐,我们有机会一定走出去看看,希望这些美丽的音乐伴随同学的一声。

2.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篇二

1.简介

肖邦1810年出生于华沙, 他从小就表现出卓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 而且能作曲。7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 8岁时登台演出, 从此肖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份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 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

2.成长与创作历程

肖邦的青少年时期在华沙接受了中小学教育。后入新成立的华沙音乐学院学钢琴、乐理、和声、对位。毕业后肖邦渴望开阔眼界。胡梅尔和帕格尼尼访问华沙使肖邦看到了外面的高水平音乐。19岁去维也纳演奏了自己写的《莫扎特主题变奏曲》、《克拉科维亚克回旋曲》, 以及波兰民族音乐即兴表演等, 受到舒曼的高度评价。以后肖邦开始有了信心并在巴黎成功地举行了首场音乐会, 确定了在这座城市的地位。肖邦与女作家乔治·桑相爱并同居的9年里虽然身体不好但是精神愉快, 成为他创作的巅峰, 音乐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化, 表现的手法也更加大胆。1848年肖邦在巴黎举行了最后一场音乐会, 一年后病逝。

二、肖邦的创作特点

肖邦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和钢琴音乐作曲家。他写的作品无一例外都与钢琴有关, 在这方面他的成就是空前的。肖邦的一生非常短暂, 但他的音乐成就和音乐思想却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为什么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前面我们所述的创作历程造就了肖邦风格的音乐, 他的音乐究竟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1.抒情

从本质上看, 肖邦是一位真正的抒情大师, 他的旋律真挚、热情、柔和、宽广如歌。有些旋律好像由歌曲音调转为器乐, 有些带有声乐的音响, 甚至有歌剧的宣叙调和咏叹调的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旋律风格同民间音乐、民歌、歌剧的联系。

2.和声

和声是肖邦音乐风格中最有特点、贡献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他喜欢使用利第亚、弗里几亚等中世纪古调式, 并常用自然音阶与变化音阶之间的模糊变化, 这种调式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波兰的民间舞蹈。他还喜欢使用各种甚至有些尖锐的变音, 大胆地突然转调。李斯特曾指出肖邦的最大和声贡献, 在于扩充了和弦, 扩充了变化音及声部中的非和声音。并且善于为旋律作装饰, 造成类似意大利歌剧声乐装饰的音乐效果。

3.调性

肖邦最喜欢的转调起点是在未解决的属七和弦第三转位特强音上开始, 后面紧接着一串串快速的音阶式经过句, 也经常通过减七和弦进行转调。他还常常快速地进行一系列转调, 而几乎使听者对此完全没有意识, 有时却有一系列的变化音经过句, 根本没有任何真正的调性基础。

4.节奏

肖邦的音乐节奏具有高度的伸缩性。他喜欢用自由速度, 其中演奏上有两种:一种按他自己的话是“歌唱的一只手可以自由, 但伴奏的手必须保持节拍”;另一种是交替速度, 或放慢或加速, 这种方法常常在他的夜曲或性格舞曲中使用。

5.织体

织体也是肖邦钢琴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的基本织体是旋律加伴奏及其变化。比较典型的是他沿袭菲尔德的“夜曲”型织体, 右手奏旋律, 左手在踏板的协助下用分解和弦提供节奏及和声背景。肖邦大大地扩大了这种分解和弦的表现力, 丰富了左手的形象, 扩大了它的音域, 使之几乎可以覆盖整架钢琴的六个八度。他的左手还常常是一个自由移动的旋律音型。肖邦虽然没有写赋格, 但是他的音乐却贯穿着复调的因素。在他的音乐里许多声部交织, 而各自保持自己优美的旋律。在需要辉煌效果时, 肖邦在其伴奏上做了许多变化。如在踏板的辅助下, 将八度的低音与中音区丰满的和声相结合。

肖邦的钢琴作品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即为音乐会写的、为教学写的和为自己写的三种类型。作为表演艺术家, 肖邦的演奏生涯实际上在1831年就已经结束了。他为音乐会写的作品都来自早期, 如两部协奏曲, 几首回旋曲, 为钢琴乐队写的《平稳的行板》、《音乐会快板》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结构随俗, 结尾辉煌, 有炫持性和音乐会的效果。肖邦一生用了很多精力从事钢琴教学。除了练习曲外, 他的前奏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玛祖卡、摇篮曲、包莱罗、塔兰泰拉和一些波罗涅兹舞曲等等也都是为学生写作的。这些作品一般在技术上和表现上的难度不太大, 适合业余演奏者演奏;在风格上又较适合巴黎的沙龙口味, 如带有装饰等。肖邦在这些创作里将技巧性和艺术感染力紧密结合, 体现了作为钢琴教师, 他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技巧和音乐艺术的表现力这两个方面, 使他的钢琴小品具有高度精美的艺术魅力, 这也体现了他的思想和追求。最后一种为自己, 为少数“知音”而写的作品, 这些作品都突出地真诚地表现了肖邦的思想感情。

三、肖邦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特色使其音乐极具思想性和民族性

1.思想性

(1) 肖邦是音乐史上重要的波兰爱国主义作曲家。谈他的作品, 首先离不开波兰这个伟大的民族及其深重的灾难, 也离不开肖邦本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离不开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2) 肖邦的创作与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它们大多数清楚地体现出社会的重大事件对他敏感的思想的强烈影响。有的也反映了他本人生活的其他侧面。肖邦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3) 21岁时的肖邦, 祖国的灾难磨难已使他坚强起来了, 他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变得强烈了。他短暂的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 受外敌蹂躏时期, 在国外, 他情系祖国, 创作了许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 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 如《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 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 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 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 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他的作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既有怀念的忧伤, 又有战斗的激昂。他是用音乐向世人诉说波兰的历史史诗, 不愧为“钢琴诗人”的称号。

2.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肖邦创作的许多最伟大的作品都是用波兰的两种古老的舞蹈“玛祖卡”舞和“波罗涅兹”舞的节奏写成的。肖邦运用波罗涅兹舞这种曲式创作了他的一些最宏伟的作品, 来寄托他的强国梦。而“玛祖卡”舞来自民间, 反映农民在尽情欢乐中忘掉他们生活艰辛时跳的一种舞蹈。肖邦创作的玛祖卡舞曲反映了人们悲伤、神秘、欢乐等种种情感。肖邦的《降b小调奏鸣曲》是建立在古老波兰的一首诗的基础上的, 而他的四首《叙事曲》则讲述了波兰诗人写的四个故事。甚至于他那些《练习曲》也不仅仅是练习, 如《革命练习曲》深刻反映出作者起义失败后的心情, 第23首也体现了一种高昂的民族斗争精神。

肖邦的作品流传后世, 被人热爱。他不仅是在诉说波兰的美和忧伤, 而且诉说的是一种炽热的爱国之情。他的作品深深地扎根在波兰大地上, 吸取着民族音乐文化的营养。

通过对肖邦的研究, 从一个点反映了一个浪漫主义时期的部分特征, 在对肖邦为钢琴作出贡献表示钦佩的同时, 更深深地为他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主义精神而打动, 更好地了解历史, 才能更好地把握艺术表现风格, 从而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能, 丰富音乐情感的内涵。

摘要:19世纪的欧洲, 民族运动高涨, 产生了各种民族乐派。这些民族乐派大力发展本民族的音乐, 并与争取民族自由、独立的政治运动紧密联系, 从而在音乐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其中, 波兰民族乐派尤为突出,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肖邦。

3.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篇三

关键词:中国风 流行音乐 民族文化元素

一、流行音乐的种类和特点

流行音乐指的是那些通俗易懂,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喜欢并且广为传唱的歌曲,流行音乐包括各种轻音乐、爵士乐、舞曲、各种器乐作品和歌手的演唱歌曲,涉及面是十分的广泛的。流行音乐一般都十分的自然流畅,使得人民群众听起来比较亲切,而且更加的通俗易懂,更加容易接受。所以说,流行音乐可以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人联系起来,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融合,促进我国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中国风”流行音乐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

(一)民族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在“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的应用

民族文化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民歌、戏曲两种表现形式的运用。民歌一般包括各种劳动号子、山歌等等,比较有节奏性,气势豪迈,能够体现人们爽朗、果敢的特点。而戏曲是一种包括唱、念、坐、打等形式的艺术表现方式,一般都是比较婉转、感情丰富、细腻的。这两种表现形式在流行音乐中应用的十分广泛。在当前阶段广泛传播的流行音乐中,不同的歌曲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总的来看,一般都是分为这两种的,感情细腻的和气势恢宏的。比如说,曾经在一时广泛流传的《好人一生平安》《大中国》《众人划桨开大船》等等这些歌曲都具有浓重的北方的民族特点,比较豪迈、有气势;另一种比如说《风含情水含笑》《蓝蓝的夜蓝蓝的梦》《弯弯的月亮》等等这些歌曲都是比较婉转悠扬的,感情比较细腻。所以说,民族文化元素在“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的应用是十分的广泛的,影响力也十分的大。

(二)民族文化元素中的器乐元素在“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的应用

中华民族的各个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器,声音也都各有特色,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的演奏方式,吹、拉、弹、拨等等都有,因此,各个少数民族当地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器的乐曲,并且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现阶段广为传播的流行音乐中,有很多都应用了各个少数民族的乐器来进行伴奏,比如说周杰伦的《东风破》《菊花台》《千里之外》,飞儿乐队的《广岛之恋》等等,这些都有少数民族乐器的伴奏或者是采用了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调式。通过这种民族文化元素中的器乐元素的应用,可以让歌曲更加的有特点,给群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听的过程中也能更加的产生触动,而且,通过这种民族文化元素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少数民族乐器,认识到少数民族乐曲的特色。

(三)民族文化元素中的歌舞元素在“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的应用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壮族的采茶舞、蜂鼓舞,藏族的锅庄等等,这些舞蹈都有着当地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而在流行音乐中,也有很多的歌曲用舞蹈来进行搭配,使流行音乐不仅仅有了听觉上的欣赏力,还能够有视觉上的欣赏,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在当前阶段,很多流行音乐在传播的过程中都有着舞蹈的搭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文化元素与一些新的音乐表现形式的融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民族文化元素中的戏剧元素在“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的应用

戏剧在我国有着比较深远的历史,并且传播的范围十分的广泛,有很多的人认为,这是我国的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不能够被随意的改变。但是,陶喆的作品《苏三说》就很好的对我国的传统戏剧《苏三起解》进行了改编,并且还很受人们的喜欢。所以说,通过将一些戏剧进行改编,得到流行音乐,或者是在流行音乐中适当的运用一些民族文化元素,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与新理念的融合,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而且在进行传统戏剧的改编的过程中,势必要进行一些创新,这样可以为传统文化注入一些新的活力,从而能够不断地完善,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不被时代所抛弃,而是能够始终具有活力,广泛传播。

(五)流行音乐的发展空间

民族文化中还有很多能够被“中国风”流行音乐所运用的元素,比如说一些唱法等等,如果将这些元素加以很好地运用,我国的流行音乐一定会取得一个很大的进步。因此,在之后进行流行音乐创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在民族文化中发掘出新的能够被加以利用的元素,并且将这些很好的运用到音乐中,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

三、结语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流行音乐的传播,使得我国的流行音乐更加具有自己的特色,独树一帜,现阶段的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是显然不够的,要更加广泛地将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到“中国风”流行音乐中,从而使得我国的流行音乐能够在世界音乐中有自己的特色,并且能够更好地传播;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够促进我国的民族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卢莉萍.“中国风”流行歌曲中民族音乐元素的呈现与诠释[J].青春岁月,2014,(07).

[2]夏炎.浅谈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1).

4.《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三个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能听辩出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之分,藏族的“囊玛”等民歌体裁 2. 采用听赏、模唱、舞蹈、对比鉴赏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 聆听若干民歌曲调,让学生能够听辩出作品属于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能够分辩各个民族特有的乐器音色。教学重点:

1. 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滕格尔的《蒙古人》、2. 听赏藏族民歌《宗巴郎松》、李娜的《青藏高原》、3. 听辩几首音乐风格片断:《新疆好》、《上去高山望平川》、《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出少数民族音乐特征。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 导入语:

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祖国大家庭里,除了约占94%的汉族外,还有蒙、回、藏、新疆维吾尔族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民族语言,从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并感受西北部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点。一:蒙古族音乐

导语:如果您能听出我歌声中对家乡的热爱,对生命的诚恳,那都是源于我蒙古人的天性-----滕格尔。聆听滕格尔的《蒙古人》,设计以下问题:

1. 你能否感觉到作品旋律的特点,速度和力度有何特点,为什么?

2. 你能否感觉音乐配器中马头琴的音色特点?

3. 学生讨论,老师小结:滕格尔辽阔,自如的音腔,或雄浑或倾诉,他的歌声来自于诞生他的草原、牧场和蒙古人。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深深热爱的这片辽阔的草原。4. 听赏《辽阔的草原》,感受音乐的特点。点明音乐的长调特点: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5. 演唱歌曲《嘎达梅林》,了解蒙古音乐中的短调特点:节奏规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二:藏族音乐

1. 请学生讲一讲对藏族音乐文化的了解,相互交流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2. 听赏才旦卓玛的《宗巴郎松》

3. 老师简单介绍“囊玛”歌舞音乐特点:藏族的传统歌舞,因在拉萨的布达拉宫的囊玛岗(内室)演出得名。歌曲的旋律节奏舒展、优美典雅,表演者边唱边做简单的礼让、鞠躬动作。伴奏乐器常用竹笛,札木聂、扬琴等 4. 聆听、模唱李娜的《青藏高原》 三:新疆维吾尔族音乐风格

1. 请学生讲出或唱出自己熟悉新疆民歌

2. 听辩内容:《我们新疆好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牡丹汗》等。四:总结

5.高中音乐《流行风》教案 篇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和理解通俗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风格特点的同时,提高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过程与方法】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聆听、表演当中,提高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演唱风格和曲式结构,比较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歌的片段,了解他们各自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歌各自的特点。【难点】听音乐,分辨音乐种类。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听音乐,分辨歌曲的唱法。

师:这是一首什么唱法的歌曲?(流行唱法)(二)新课学习

1.欣赏《思念》,了解其曲式结构与演唱风格

(1)《思念》的这首歌曲分为A、B两段,A段在低音区,娓娓道出的思念之情;B段逐步推向高音区,跳跃跌宕,情绪更加激动,呼唤似的唱出了无可奈何的哀怨。演唱风格是激动的,哀怨的。

(2)播放,了解通俗歌曲、艺术歌曲、民歌各自风格特点。

①播放艺术歌曲与民歌《我爱你中国》《茉莉花》,探究歌词与演唱特点 老师示范并设置问题:这两首音乐分别是什么?它们的歌词与演唱特点一样吗?(艺术歌曲:歌词特点诗歌为主,艺术性强;演唱特点音色圆润,有较高的演 唱技巧,咬字吐字清晰。民间歌曲:歌词特点即兴化、生活化;节奏旋律特点是民间性、平民性;演唱特点是强调的情绪表达和感情抒发。)②学生敲击节奏,老师模唱旋律,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艺术歌曲的旋律特点音域较宽,节奏变化大,不便传唱;民间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是民间性、平民性。)③播放歌曲《思念》,感受其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

师:与艺术歌曲、民歌相对比,流行音乐各自有哪些风格特点?(歌词特点口语化、生活化;节奏旋律特点易记易唱,音域较窄,节奏富有变化;演唱特点富有激情和即兴的表演方式,注重与观众交流努力营造宽松随和的氛围。)(3)分别找学生演唱歌曲的低音区与高音区。(三)巩固提高

1.听音乐,分辨歌曲属于歌曲的几种类型。(轻音乐、爵士乐、摇滚、探戈、迪斯科等)2.分组表演(由老师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进行比赛。)女生演奏一段爵士舞和一首流行歌曲,男生演奏街舞和齐唱一首流行歌曲。老师评价:刚才我们演绎的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各有千秋,非常的精彩。(四)课堂小节

这节课我们主要欣赏、对比、分析了歌曲的不同演唱风格和特点,相信同学们对通俗歌曲一些演唱风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去聆听、去体验、去感受音乐。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设计

6.音乐教案-独特的民族风 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风爷爷吹的景象。

2、乐意关注风的自然现象,体验风来了事物的变化。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钢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发声练习(价值点:打开歌喉,建立音乐常规)

1、发声练习《问好歌》。

2、复习歌曲《秋叶》。

3、要求:演唱歌曲时能表现出强弱变化。

二、学唱歌曲《风爷爷》

引导语:刚刚我们唱的歌曲中树叶都落下来了,那你们知道是谁把这些树叶吹落到地上的呢?(风)

过渡语:是呀,风爷爷让树叶都落在了地上。追问:你们喜欢风爷爷吗?为什么?

小结:有人喜欢风爷爷,因为它能让树叶落下来,能让小雨点从天空掉下来,能给我们带来凉爽。有时候不喜欢风爷爷,可能是因为风爷爷脾气不好,变的太大了,给我们带来了(快思)不方便。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关于风爷爷的歌曲,听听今天风爷爷心情怎样?

(一)欣赏歌曲,熟悉旋律。

关键提问:今天风爷爷心情怎样?(比较好)音乐听上去感觉如何?

小结:今天风爷爷心情比较好,可能刮的是小风,所以感觉开心的,舒服的,轻松的。

(二)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曲中的小朋友对风爷爷说了什么?

小结:风爷爷风爷爷你在哪里。风来了我不怕,风爷爷风爷爷你快来吧。

(三)学唱歌曲。

1、幼儿听随音乐学唱歌曲。

2、分男女生演唱。

三、表达表现(价值点:放松身体,尝试用肢体表现风爷爷吹来时事物的变化)

引导语:风来了很多东西都会随风翩翩起舞,我们一起来用舞姿告诉大家风爷爷来了吧。

教师示范,每句话开始时飞舞,最后一个字摆造型。

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开始飞舞的?什么时候停下来的?

小结:原来,要听清楚乐句,每一句话开始时飞舞,唱到每句话最后一个字时摆造型。

要求:

1、可以多一些翩翩起舞的动作,可以是旋转的,可以是移动的……

2、每句话结束时用造型定格。

3、可以和同伴合作表现。

四、活动延伸(价值点:亲身感受风,体验风吹在身上的舒服)

引导语:到室外找找风爷爷,与风爷爷一起做游戏。

教学反思:

《太阳》总共有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来掌握说明文列数字、举列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第二课时来教学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我上的是第一课时。

这堂课中,课堂目标基本达成。可是学生休息三天回来,状态不是很好,尤其是课堂纪律,学生普遍比较兴奋,这对于课堂的进行还是有一些影响的。这次反思主要针对自己设计教案时的几点体会来谈一谈。

一、以生为本

在教案设计好后,我上了一堂公开课,也是我第一遍试教,出现了几个问题。一个是对于让学生说出8个自然段,讲了哪两大块内容。学生会从旁枝讲开去,不能抓住主要内容,这使我不能很好地展开教学,确实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难。于是,我修改了教案,把前三段和后五段在ppt上分开来,从形式上来帮助学生归纳,概括,降低难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案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还有一个就是“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通过这三句话理解太阳的远,来学习举列子的说明方法。我想让学生自己感受出来,可是对于问题的设计一直是个问题。之前设计的问题有“这三句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觉得哪一句或那几句写得最好?”还有“后面两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一样?”可是每次问题问出去,学生的回答都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能针对我的预设来说的。我有些为难,干脆直接告诉他们这是举列子的说明方法,可是这样的话就会有种说教的味道,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仔细地看了看自己设的这些问题,发现前两个问题太开放了,后一个也没有突出后两句写得好的提问意图。所以我针对这些,重新设计了提问,呈现在这堂课上的问题就是:“这三句都说明远的,那就直接第一句话来说明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后面两句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就说出了这样表达的好处,我也趁热打铁把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引出来了。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对“估计”的理解。之前的设计是让学生算好了太阳的中

心温度,再通过提问:“1500万摄氏度是准确的数字吗?”学生回答不是的时候,引出“估计”,再引导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可是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学生在算的时候,对于算出来的中心温度非常感兴趣,还不停地感叹温度真高。这时候我再把他们拉回到数字是精确的吗,就感觉有些生硬。于是我也进行了修改,我就顺着学生的思路说,“是啊,这么高,现在的科学技术还不能准确测量它的温度,那怎么办呢?”学生就说出了“估计”。学生情动而辞发,这样掌握的知识也记得更牢。

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在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中,我一直坚持“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思想,这也是“轻负高质”的要求。

二、学以致用

学生学知识和用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让学生会运用知识,才算真正掌握知识。所以,在学生学好一种说明方法后,我都会引导学生在接下去的学习中运用刚学的知识来说说课文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课堂最后,我安排学生做作业本中的练习,通过练习来更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的说明方法。

这是我这次的反思,在今后我还会不断努力,争取更多的进步。

上一篇:3岁孩子生日祝福语下一篇:写环保的初中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