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社团教学计划(共12篇)(共12篇)
1.德语社团教学计划 篇一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生是学校的主要群体,学生的素质就代表着学校的管理及教学的水平,为使学生有规范的行为习惯及较高的素质,德育处应首当其冲。配合班主任管理好学生、培养学生优良品质,让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二、工作思路
(一)德育处常规工作
1.开学第一天让各级部政教员安排好楼到值周的老师及班级,并安排好德育处值周老师每天对值周老师及值周班级进行检查反馈。必须及时反馈,上学期这一点做的不是很好,下学期极力改正。
2.开学第一周安排初二级部在校门口进行自行车安全值周,第二周有初三负责,第三周有初一负责,以此类推直到放假,中间有我亲自检查反馈,并把到位情况纳入级部月考核。上学期第一个月较好,后来就没人查也没人值周,本学期一定要做好,值好,督促好,反馈好。
3.成长记录册,必须以激励为目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成长记录册一方面能够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真实反映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也为老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使老师能够更加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4.学期末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二)行为习惯
1.检查:第一周(具体时间另行安排)德育处统一在校门口进行发型检查,周二间操时间大课间监督员与德育处老师一同检查胸卡,对没有胸卡的学生进行登记反馈至班主任,班主任统一到级部政教员处办理。以后每月都在校门口对发型和校服进行大型检查,必须做到男生小平头、不染发、不烫发,女生无留海,戴首饰,化妆等现象。严肃处理学生吸烟、打架等行为。并做好相关学生的在教育及思想教育工作。
2.管理:在平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时刻刻都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乱扔垃圾、说脏话等)进行管理并做好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德育处每位老师都是管理者、教育者,这样带动学校每位老师都成为管理者、教育者,共同参与学生管理。
(三)卫生
卫生检查方面每周对各级部环境卫生进行统一检查,并在间操时间利用广播反馈每次检查结果,利用广播督促班主任让本班学生打扫好环境区卫生,利用一个月时间必须让环境成为常态。乱扔方面,鼓励学生弯腰捡垃圾,举报乱扔现象,并把捡到的垃圾或把乱扔学生名单送到德育处,德育处进行登记月末对学生所在年级加分,对乱扔学生所在年级扣分。
(四)两操
1.全力配合体卫艺处管理好学生,督促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
2.通过教师楼道值周和学生楼道值周使学生养成靠右行的好习惯。
3.提高学生会的检查力度,必须做到公平、公正,检查结果公布后要及时、要立竿见影。
4.每天大课间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评各班环境区卫生打扫情况;
第二、通报头天下午和早晨迟到学生名单;第三、宣布德育处作出的处理决定、通报等。
5.管理好大课间检查人员出勤及检查,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对初一年级检查人员进行再次培训,狠抓初二初三检查人员懒散的检查态度,检查结果要及时公布,对检查结果有误的地方核实属实后对检查人员进行扣分处罚。
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开学准备工作
1.安排德育处值班表;
2.印发各检级各类查表
3.安排各级部学生自行车安全值周和楼道值周;
4.在校门口进行发型和校服大检查;
5.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6.利用一次周一升旗仪式,班会对全校学生进行《学生手册》和《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再教育,并上交一份学习笔记。
四月份:
1.总结三月分工作;
2.统计三月份各级部月考核分;
3.德育处常规检查;
4.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好习惯,组织志愿者进行一次环保活动;
5.安排一次《远离吸烟,健康成长》的班会内容,并让全体学生上交一份感想。
五月份:
1.总结四月分工作;
2.统计四月份各级部月考核分;
3.德育处常规检查;
4.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的好习惯; 六月份:
1.总结五月分工作;
2.统计五月份各级部月考核分;
3.德育处常规检查;
4.让学生养成自尊自爱,尊敬师长的良好习惯; 七月份:
1.总结本学期工作;
2.统计六月份各级部月考核分;
3.做好学期末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收学生成长记录册;
2.德语社团教学计划 篇二
关键词:听力,德语,教学法
听力课是大学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精读课中学到的语法和词汇立即学以致用, 避免出现聋人外语和哑巴外语的情况。我国各高校的德语专业普遍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即开设听力课,课程持续到二年级下学期,此后听力课与听力密切相关, 但对听力和其他语言能力要求更高的课程取代。由此可见听力课是为掌握一门语言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
笔者长期从事德语专业一、二年级的听力教学,教学中喜爱思考和研究,也积累一些经验和心得,总结如下。
1.一 年 级 听 力课
1.1听 写
对于毫无基础,从字母和读音学起的德语初学者来说,听写在一年级这个阶段很有益处。它不但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还检测学生精读课上学到的语法、词汇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此外,还可锻炼在中学时期外语听力和口语练习较少的学生的心理素质。
正因为听写不仅关系到听力,而且对于初学者,听到形容词词尾、复数变音等比较困难,所以在练习听写中除练习听力外,指导学生写完短文以后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指导学生检查语法、正字法、标点等,如名词是否大写了,形容词词尾是否符合所修饰名词的性、数和格,动词时态是否前后一致。
对听写短文中经常犯错的地方,要特别指导学生,如复合词是一大难点。复合词靠听是听不出来它们复合为一个词的,只能运用精读中学到的词汇、语法知识推断:两个名词同时大写,一前一后没有连词符号的情况在德语中是会出现的;形容词在名词前只能是修饰名词,必须带词尾,如没有听到词尾,便要考虑是否是复合词; 几个形容词修饰名词都必须带有词尾,如有形容词没有听到词尾,便要考虑能否与下一个形容词构成复合词;动词、副词、介词等都不能直接接名词,数词不能直接接名词单数,若听到这些词和名词一起,就要考虑是否是复合词。当然,复合词是很复杂的语法问题,有专门的学术论文和书籍论述, 这里只是针对听写中的常见错误提出指导学生的意见。
1.2听 力
一年级是学德语最基础的阶段, 当然是为听力打下基础的时期。建议学生在这个阶段大声朗读课文和词汇;阅读时暂时采用在大脑中发声的有声默读, 这样阅读的文章听起来会怎样,心中了然;另外,阅读中遇到的新词汇查字典时一定要大声读几遍,这样听到它时大脑就会辨识。从教学看,以上几个建议对学生打好听力基础,以后扩展提高大有裨益。
2.二 年 级 听 力课
2.1听 写
二年级的学生听力和精读都已经学习一年, 各方面都有基础。此时的听写,笔者认为,不再是提高听力的学习和练习手段,因为它脱离语言运用的实际:听写要求听到每个单词及词尾,而在运用德语的日常交流中,根本没有必要听到每个单词甚至词尾,听懂交流伙伴的意思即可;听写要求学生机械地将听到的东西写下来,对初学的一年级学生有一定好处,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在写作课上学习自己组织语言, 在词汇和语法的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文笔;听力和阅读一样,也要靠多练习提高, 我国高校德语专业二年级通常一周只设两节听力课宝贵的80分钟时间要用将近20分钟时间听写,深为可惜。
但是听写是大学德语专业四级考试的重要题型, 德语专业学生必须勤练习,建议在这个阶段借此机会开始练习速记发展一套自己的速记符号,将来对口译会大有帮助。
2.2听 力
随着水平的提高,二年级学生接触的听力文章越来越难此时就要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和良好的听力习惯。
2.2.1.综 合 运 用 各 种 听 力 技 巧
与阅读异曲同工,听力也有泛泛地听,即为求对听力文章有大概了解的听;精细地听,即逐字逐句理解的听;寻找资讯地听,即带着问题,为了寻找答案的听;分类地听,即对听力文章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进行区分, 又求把握听力文章主旨地听。二年级的听力课应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引导他们在具体的听力实践当中依照听力文章的类型和要求完成的任务灵活、综合运用。
2.2.2.学 会 越 过 生 词
初学者在练习听力中,听到不认识的单词,思维往往会停下来想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当他冥思苦想的时候,此时已经说完几句话,以至于后面的内容一点都没听到。因此,学会越过生词继续听下去,从而掌握整篇听力文章的意思,对基础阶段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二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2.2.3.培 养 集 中 注 意 力 的 能 力
听力不同于阅读,阅读中允许中间走神再倒回几个句子去读,还可以随心所欲的放慢阅读速度,而在听力中必须紧跟着说话者的速度和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在听力课上和平时练习当中有高度而持久的注意力。练习注意力可以把长的听力文章分成小段,然后逐渐加长段落,引导学生慢慢集中注意力。
2.2.4.养 成 记 录 的 良 好 习 惯
听力文章的内容转瞬即过, 所以我们要练习在听的过程中如何将重要的信息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能把它浓缩成书面的几个字母和符号当然是最保险的。因此,在练习听力中养成纪录的良好习惯,从而边听边记,记不影响听的技巧非常重要。二年级学生应该在听力课上找到和发展一套自己的记录和速记符号,以备适应今后更高的听力要求。
3.大学《综合德语》课程教学探究 篇三
关键词:综合德语 德语教学 语言能力
《综合德语》作为一门德语专业初级阶段的核心必修课程,面向本科一二年级全体学生,旨在从零基础开始,系统性地培养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因此,《综合德语》是学生进行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贯穿于本科基础阶段各个学期,同时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其课时也逐步减少,以满足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完成四个学期《综合德语》课程的学习之后,应当能够建立起基本的德语语法知识框架,应用3500个左右的德语词汇,并且具备在具体语境中学习新词汇的能力,进而能够良好地进行书面及口头表达,达到在语言层面上良好地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为高年级德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 《综合德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为基础核心课程的《综合德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困难。这些困难的解决不仅关系到《综合德语》课程自身的教学,也对低年级其他专业课程的授课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克服这些困难是相关教师迫切须要完成的任务。下面就结合本校德语专业的实际情况,阐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合理选择教学材料。《综合德语》课程涉及传统语言教学听说读写译各项内容,并且覆盖了从初级的语音教学到国情文化等不同板块,因此授课教师在评估教材的时候,必须权衡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除了选择如《当代大学德语》等业内享有口碑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之外,教师还应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注意倾听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补充性材料。例如,本专业综合德语教学团队的老师们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及利用在德国访学的机会,搜集了国内外大量适用材料,并且按照主题、知识点、难度等汇总成库,以便团队成员在教学需要时能够及时查询使用。立足于一套核心教材,却不受其束缚,有强大的团队资料库的支撑,并能集思广益,正是通过这样的模式,教师在授课实践中才能做到心中有谱、有的放矢,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2)处理好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综合德语》,既是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也与其交织重叠,形成一张巨大的知识网络。因此,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避免任课教师重复讲解相关知识点,也有利于各门课程之间的教学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优化知识传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本校德语专业为例,四个学期开设的《综合德语》课程均为每周6个学时。如果任课老师单凭这6个课时的讲解,很难使专业学生达到应有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所以把《综合德语》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转移到其他课程势在必行。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初,《综合德语》课程老师在教授语音时可以和视听类课程的老师合作,由其在课堂上复习《综合德语》课上讲解过的知识,强化学生认知。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综合德语》课的时间,使任课教师的授课能够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达到教学要求;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视听课初期较难入手的问题,视听老师从复习语音逐步过渡到给学生做简单的听力训练,并进一步讲授教学视频等,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德语视听方面的能力。同样,《综合德语》课程还应与《德语基础语法与词汇》等主干课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达到彼此补充和相互促进的目的。而随着学期的推移,语法类课程的学时逐步减少,《综合德语》又可以与国情文化类课程有机联系起来,既让课堂更为丰富多彩,也为国情课的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对德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中来。
(3)教师讲授与学生能动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在短短两年《综合德语》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获得的不仅是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高年级后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在授课中一定要注意避免纯粹的知识灌输,而应注意培养学生能动性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现在完成时中助动词“haben”和“sein”的选择时,教师不应直接把选词的标准和原则告诉学生,让其死记硬背,而应要求他们通过自己对一系列例句的分析进行归纳,找出使用“haben”和“sein”的动词的不同点,由此探索获得的规律更容易识记和应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激励学习进行主动思考和摸索,有利于学生逐步建立起能动性学习的模式,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 《综合德语》课程框架内语言能力的培养
《综合德语》课程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下面就分别从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在《综合德语》课程框架内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 听力能力
听力理解是外语教学中首先要培养的能力,与很多其他语言能力不同的是,听力理解过程中有着大量的信息输入(Input),而不是信息输出(Output)。因此,教师须要不断训练学生对于信息的捕捉和加工处理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间可以完成的,尤其对于学习德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更是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循序渐进。由于汉语和德语间语法结构差异巨大,句子结构相似度低,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方言词汇和俗语表达,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学生捕捉信息的难度。教师在《综合德语》课堂上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以正确的方法克服这些困难,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首先,教师要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尤其在课程初期,听力练习应当与教材紧密衔接,内容也可以与课文同主题,集中体现教材中出现的语法和词汇,以便学生及时复习,强化对于语法结构的识别,缩短反应所需时间。在练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做笔记,通过调动多种身体感官,既能提高识记的效率,也为今后听写和做口译记录打好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性地让学生复述听力材料中的一些句子,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断生词、俗语和方言词汇的含义。而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听力选材的范围逐步扩大,如德语教学短片、德语新闻节目等都可以是很好的素材。
nlc202309031356
(二) 口语表达能力
德语中存在大量的词尾变化,因此口语表达通常是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为此,教师在《综合德语》课堂上可以应用一些教具来训练学生该方面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动词现在时变位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卡片,分别写上不同的人称代词。学生任意抽取其中一张卡片,并被要求将老师随后脱口说出的句子改用该人称做主语的形式进行表达,已达到通过强化语法熟练度来提高口语的目的。
当然,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如果仅凭6个学时的《综合德语》课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正如前文所说,授课教师应加强与其他课程老师的合作,并且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例如在讲授《当代大学德语(3)》中以童话为主题的第9课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格林童话》中的故事进行表演。学生在课外进行排练,然后在课堂上集中展示。这一方面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另一方面也活跃了气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三) 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依靠学生不断积累词汇和提高语法水平,也要求他们扩大阅读量,读不同体裁的文章。在一年级,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和课文主题接近的文章,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到了二年级,老师则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各类文章,如报刊新闻、简短的小说、科技文章等。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将遇到的生词、谚语、俗语等积累成册,学习地道的德语表达并且扩大词汇量,同时也能熟悉不同文体的文章,了解德语专业文章的风格,为自己写作打好基础。
(四) 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是学生应用语言知识集中产出的过程。提高写作能力,一方面须要学生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样通过大量阅读不断积累,另一方面也要求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老师应当培养学生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如从初学阶段开始就可以写写小对话。通过多动笔,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语法掌握情况,提高遣词用句的能力,纠正错误的语言习惯。
此外,老师应在《综合德语》课平台上让学生了解如何撰写议论文(Argumentation)、内容提要(Inhaltsangabe)、总结(Zusammenfassung)、书信(Brief)等不同文体以及如何描述图表(Grafik),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具备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胜任各种写作要求。
(五) 翻译能力
翻译包括笔译和口译,是一种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首先具备良好的听力、阅读、口语和书面表达基本功。此外,《综合德语》课程培养的是专业学生的德汉、汉德互译能力,有别于普通的翻译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入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如功能派翻译理论、归化和异化等。学生则在专业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的翻译活动。这也为其修读高年级的笔译和口译课程打好基础。
此外,翻译能力的培养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因为翻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许多德语系学生毕业后也将参与涉及各行各业的专业翻译活动。以本系为例,老师引导学生平时注重科技类文章的阅读和翻译,培养学习新事物的能力,逐步提高专业翻译水平。
四、 结语
《综合德语》是德语专业低年级的主干课程,从零基础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遇到例如如何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处理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以及将课堂讲授与学生能动性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等问题。这要求任课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总结教学经验,以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水平。
参考文献
[1] 贺莉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综合德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2] 梁敏,聂黎曦.当代大学德语(3)(学生用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 李崇艺,周磊.德语专业四级应试指南与模拟测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4.德语社团教学计划 篇四
高校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培养新型跨国人才,语言交流则成为其中的关键所在。如何能更好地通过外语教学培养出优秀的跨国人才,推动国际合作项目的发展,是每个外语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在此,笔者以德语教学为例进行研究。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培养计划
德国本科院校要求留学生必须获得DAF(德福考试)或DSH(德国高校外国申请者入学德语考试)的相应等级证书。因此教师必须将应对语言考试的教学目标、内容、形式、要求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并通过参加德福考试培训的方式,了解考试培训的侧重点,学习和吸收更多的培训方法和形式;甚至可以亲自参加德语语言水平考试,用切身的感受和经验去指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去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考试内容。
德语的语言考试都需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因此,德语教学中必须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语言能力。
第一,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为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中的方法,比如应当强调词汇语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朗读背诵等。同时强调考试的重点词汇语法,有针对地加强练习力度和监督力度,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必要的阅读练习。教师可将工作细化到某一类词汇的归纳,或者具体讲解某语法点在考试中的具体运用,或布置有益的课后练习并讲解。
第二,利用分项强化教学达到知识的系统化。从基础到分项再到统一,这才是语言教学的必要过程。这四个分项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比如,在训练学生“读”的能力时,可利用较少时间通过复述文章大意的方法练习“说”的技巧,学生复述的过程中,也强化了其他学生“听”的能力,最后将“写”作为课后练习。这样,既重点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进行了全方位的语言训练,也带给了学生一种全方位的练习思维,并能在反复练习中使之强化。
二、重视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语言应用能力
国际合作项目是新型的办学模式,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语言能力的培养才是最终的目标。
第一,要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学生必须拥有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交际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德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德语交流能力。其次,教师应努力创造交际情景,强化交际功能。“语言不是智力现象,像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它是一种行为,语言是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获取的。”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交际的机会。例如,课前让学生轮流作德语报告;课堂上尽可能地设置提问等。再次,应充分利用外教资源,积极和外教沟通,在口语课的活跃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德语交际能力。比如编排德语话剧,进行德语语言能力竞赛等。
第二,要重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学生,最终要适应德国的大学生活,基础知识的讲解应以学生的理解接受为目的,不作过多要求,对于词汇语法仅在学生难以理解时加以解释。安排教学内容应以重点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指导思想。另外,适当增加德语应用文的写作和阅读理解训练,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融入陌生环境的学习和生活。
三、通过跨文化比较,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差异
语言习得者必须了解他所使用语言的社会含义,避免使用会引起反感的语言。如在不恰当的场合,说出不符合身份的话,或者违反当地社会风俗习惯和禁忌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关注诸如典故、禁忌语等的`使用,了解其中的政治和历史背景、风俗民情、宗教信仰、社会礼仪等。比如,德国人和中国人对颜色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数字也同样有着各自不同的讲究;不同动物表达出的含义也大相径庭;特别要注意礼貌用语的表达,德语中的尊称和非尊称对于严谨的德国人有着不可小觑的差别;人与人之间谈论的话题也因为关系的亲疏而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可以采取不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德国报纸和新闻网站,了解德国最新的语言文化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会大大地加强。
四、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对于要走出国门,接受德国高校教育的学生,自主性尤为重要。德国高校教师并不会像中国教师一样“全面考虑”,他们大多只是留给学生更多的自学任务。作为德语教师,也应该在德语教学中将这样的教学特色带给学生,使他们提前感受和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增加自主能动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Bartel K,Kempa T,舒雨,等。中德跨文化交际与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2-14.
[2]徐立华。如何准备德福考试[J].21世纪,(4):56-58.
[3]黎东良。中德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5.论二外德语教学中英语的引入 篇五
在这种前提下, 在教学中尽可能把两种语言中比较近似的结构进行比较, 既能够缓解学生对于第二外语的畏难情绪, 又能够加快学生对德语的理解和学习进程。
本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德语》 (张书良主编) 中涉及到的语音及基础语法为例, 浅析如何在德语教学中适当引入英语作为辅助作用, 权作抛砖引玉。
一、语音
德语语音和英语语音存在着一些共同部分, 如语音音素都是由元音和辅音构成, 元音中都有单元音和双元音, 长元音和短元音, 辅音中又都有成对的清浊辅音等。德语发音规则相对英语而言更加简单和规律, 掌握起来也会更加快捷和容易。但是德语中除了英语中的26个拉丁字母外还有三个变元音ä, ö, ü以及一个双辅音ß (ss) , 三个变元音和小舌音r是语音阶段需要讲解和训练的重点。
二、词法
《大学德语第一册》中首先涉及的语法就是定冠词与不定冠词, 而英语和德语中冠词的基本意义与用法也是基本一致的, 如它们都是放在名词前表示该名词的含义, 不定冠词都有表示“一”或“第一次提到的事物”的含义, 而定冠词都有特指或表示“独一无二的事物”的含义。但是德语的冠词还有有“示性”的功能, 即冠词应当标示出后面名词的性别 (阳性, 中性, 阴性) 。
德语名词对于初学者是难点, 主要体现在对词性和复数词尾的记忆上。在具体应用上, 德语名词涉及到“性”“数”“格”三个基本概念, 其中的“性”和“格”是英语名词中没有的, 应提出来特别讲解。此外德语名词在任何情况下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这点在初学德语时应特别强调。
德语动词在基础语法中是比较难的一个部分, 而且学生在应用中也非常容易出错。“动词变位”是动词词尾的曲折变化, 在引入“动词变位”这个概念时, 可以以英语中“be”动词为例:随着人称代词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改变。只是英语中的动词变位现象在语言的传承中已经大大弱化, 而德语依然保留着一套严谨复杂的动词变位。这样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最快理解“动词变位”的概念, 然后仍需作大量配套练习让他们练习和适应。
德语形容词和冠词一样, 具有“示性”功能, 因此有很多不同的词尾变化, 这个和英语迥然不同。但是英德语的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 不管是构成还是应用上都十分相似。这样在教学时可以对两者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 使记忆和掌握变得更轻松。
此外还有代词, 介词, 副词, 数词等, 和英语多少都有一些共同性, 例如德语中大部分介词在英语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介词, 如aus-from, fuer-for, ueber-about, seit-since等等;同理在德语第一分词和第二分词的学习中, 可以将英语中相对应的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拿来做比较, 虽然构成形式不同, 但在用法上是十分类似的:英语中的现在分词和德语中的第一分词一般都具有主动的意义, 而过去分词和第二分词一般都具有被动或完成的意义。这样的例子很多, 鉴于篇幅有限, 就不一一列举。
三、句法
英德语的句子分类大致相同, 按句子的使用目的分, 都分为陈述句, 一般疑问句, 特殊疑问句, 感叹句, 祈使句;按句子的结构分, 则分为简单句和从句。
在句子的架构上, 英语相对德语来说语序更加固定。而德语语序除了动词位置固定以外, 语序比较随意 (德语中的变位动词必须放在第二位) , 反语序的使用大大多于正常语序。因为多年的英语学习, 会导致德语初学者在造句时经常忽略变位动词必须放在第二位的语法规则, 出现英语知识在德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 因此这点应在造句和口语练习中反复强调。
英德语中的疑问句格式基本一致, 都是由疑问代词或副词引导。
祈使句都有表示请求, 要求, 命令, 劝告, 号召的含义, 德语的祈使句根据主语人称不同有三种形式, 相对比较复杂。但是英德语祈使句都是动词提前, 而且在德语祈使句中, 当主语为“你”或“你们”时, 同英语相同, 一般情况下省略主语。
德语感叹句由wie或welch引起, 但是动词不放句尾, 而是放在被修饰的名词或形容词后。相同点为, 在表达惊奇, 愤怒, 喜悦等比较强烈的情绪时, 陈述句, 祈使句, 疑问句都可以转为感叹句, 句尾加感叹号。
英德语的简单句都是只包括一个主谓或一个主谓宾的结构, 而且都存在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必须保持一致的关系。
德语的从句基本都可以从英语中找到相对应的类型, 如都分为主语从句, 表语从句, 定语从句, 宾语从句及状语从句等, 对于以英语为主专业的学生来说, 对各种从句的理解都不难。需要注意的是两种语言在从句结构上的区别:德语中所有从句都是尾语序, 即从句中谓语一律放于句尾, 而且主从句之间要用逗号分开。
每一门语言都是一个庞杂的系统, 界于目前大学二外的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让学生快速入门, 培养对該门语种的兴趣以及继续深入学习的能力是我们首要的目标, 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到进一步对听说读写译的技巧训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二外德语教学中利用学生具备的英语知识和能力, 将之顺势迁移到新语言的学习中, 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摘要:随着中德政治外交, 经济贸易往来的加强, 愈来愈多的学生选择德语作为第二外语。但是相对英语而言, 很多学生觉得德语难, 入门不易, 在这种情况下, 适当的在德语教学中引入英语作为对比, 通过对基础德语的三大块, 即语音, 词法, 句法中与英语的共性与两种语言各自的个性作了论述, 相信对学生的理解与学习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关键词:二外德语,英语,比较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书良.大学德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6.浅谈大学基础德语课堂词汇教学 篇六
【关键词】德语 词汇 教学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巨大或无不足道的变化。而对于老师和学生,这一对历史的洪流中千年恒久不变的教学关系也逐渐地悄然地发生着变化。老师,这个“知识中转站”曾经的主要任务是把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在一个叫知识的“食品仓库”里面,搜罗出来,并一五一十实事求是地喂给学生,而学生任务则也仅仅是接受、吃和吸收。然而随着不断的变迁和进步,现如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慢慢地,老师喂的东西营养越来越单一了越来越无法满足学生在社会中超负荷的营养需求,而面对这种“饥荒”,学生需要接受的不仅仅再是老师提供的食物,而是需要学习独立地在“仓库”里寻找、分辨和搜罗”食物“的这门手艺。授人以鱼的时代终将过去,因此对于老师而言,过时的授予“食物”的方式亟待更新和变革,授人以手艺这一任务转型才是当今高校教师最迫切需要接受的教学理念。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教学,特别是怎么利用短短的四十分钟上课时间来进行教学,就成为这次转型的关键之处。而作为德语老师的我,希望以德语词汇这一个小小的角度作为出发点,管中窥豹,推陈出新,总结出规律,发现更多更新更实用的方法。
众所周知,德语是一门比较难的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德语词汇又是“难中之难”,学过德语或者对德语有一点了解的同学都应该知道,德语的词汇系统相当庞大,形容词变形,名次的性、数、格,动词的词尾变形等对初学者来说都是需要花大量时间来记忆和掌握的。而如果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能够系统地有针对地进行教学和培训,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经验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体系,那么我相信攻克了词汇这一难关,听说读写这四大方面都会相应的有显著的提高和进步。
根据德语基础教材设置,教学进度是按照单元划分的,而每个单元最后一个部分就是这个单元里的新词汇。通常来说,在开始一个新单元,老师教学的一般的步骤是,先进行词汇的讲解,其次是语法,最后在掌握了语法和词汇的情况下再对课文进行有重点地剖析。而对词汇的讲解一般的方法是老师依次领读单词,学生跟读,然后老师讲解这个单词的用法以及它的一些衍生词汇,最后再抽学生用这个词造句。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学生能够全面、详细地了解和学习到这个单元的所有新单词以及它们的用法和例句。然而通过几次试验,我发现一节词汇课下来,让学生随便说几个就在10分钟前才学到的单词,很多学生却怎么也说不上来。所以看似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一节课下来学生依旧是“饥肠辘辘”。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以下我整理出了对于此现象的两种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症结之一就是这满满当当的课程安排,四十分钟的时间,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生怕不能把这四十分钟当四百分钟使,然而面对这顿词汇的“饕餮盛宴”,学生却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填鸭式的生灌,那么即便是再鲜美的珍馐佳肴,一顿囫囵下来,学生不仅胃口大失,那记不住吃了什么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对于此症,老师应该做的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选择,自行激发食欲,这便是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一般运用的有几种方法,其一词汇的扩充,比如在遇到Arbeit 这个名词,就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竞赛,让他们列举出学过哪些和Arbeit 相关的名词,这时候学生就会通过学习模式(由个人学习到小组讨论)的变化来增进学习和思维的兴趣,以此来巩固以前所学习的和此相关的名词。除此之外,对于名词的处理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尝试自由复合名词,比如由Arbeit引申出Arbeiter, Arbeitszeit, Arbeitszimmer, Arbeitstisch, Arbeitsplan等。通过对学生的肯定使他们不仅仅是能够熟练地运用Arbeit这个名词以及它的相关复合词,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于复合名词这个构词现象的理解,以训练其举一反三和思辨能力。对于一般动词的处理,我也会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在小组或者和同桌的讨论得出3~5个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动词并说明其原因。而通过各小组的不同的意见和阐释,一个单元里面涉及的动词也就有十有八九都涉及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掌握了主动权,而不同的见解更是集会了从同一个语言水平层面出发所能够搜集到的所有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学生是熟悉的,是亲切的。而这种讲解的深度和难度也正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比如很多学生认为besuchen 这个词很重要,那么一些学生由此联想到的是Besucher, 有的学生则联想到了可以和besuchen 搭配的学过的宾语,比如 die Schule, das Meseum, jemanden 等,而还有一些人则联想到了suchen 这个词,尝试找出它们词义的一些共同点。通过动脑和在小组的参与讨论以及听取其他同学—— 一个完全新鲜的授课主体对于词语的讲解,学生激发了动脑和聆听的欲望,从而抓住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7.德语社团教学计划 篇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德语教学;运用;对策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德语教学是教学结构的一部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德语教学十分必要。多媒体技术以其自身优势不仅丰富了德语教学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德语教学,必将成为未来德语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多媒体技术在德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教师技术知识水平偏低
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影响下,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师要想将多媒体技术与德语教学相结合,促使其发挥作用,需要不断学习相关技术,深入了解多媒体技术,并结合教学内容,才能够让多媒体技术成为辅助教学的有力工具。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受到教学压力大、负担重等因素的影响,没有足够的时间进修和学习多媒体技术,对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般直接利用现成的教案进行德育教学。另外,教师缺少专业技能,无法熟练操作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2.相关多媒体软件较少
相比较而言,由于德语属于小语种,学生学习比例较小,导致德语多媒体软件较少,而且普遍集中在一些外语院校中,无法满足广泛的德语教学要求。此外,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研发人员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导致多媒体软件开发的滞后性,远远落后于现代德语教学,一部分软件仅仅能够满足个人学习,不能够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3.多媒体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由于受到各个学校经济条件以及管理者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多媒体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很大差异,一部分学校多媒体设施较少,无法满足实际教学要求,还有一部分学校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设施,但由于疏于管理,导致多媒体教学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学校加强多媒体设施建设十分必要。
二、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措施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育体制改革对教师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教书育人的引导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技术操作技能,以此来适应快速更新的多媒体技术。另外,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2.要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但是,如果过多使用,反而会适得其反。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帮助教学,辅助教学,但是不能够取代教师教学的引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会减少师生之间的沟通,而德语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特征的语言学科,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说、多听、多练习,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适当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学校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满足师生学习德语的需求。
3.与传统教学取长补短
多媒体技术在德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很多教师忽略了传统教学的重要性,多媒体教学方法不能够完全取代其他教学媒体。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在德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将学生特点、自身教学风格等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部分教师过度偏向于使用多媒体技术,而忽略了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德语教学重难点。因此,教师在接受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还要与传统教学取长补短,强化学生德育基础知识,为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推动德语教学进一步发展。
4.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德语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过度夸大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作用,就会与其辅助德语教学的目标相违背,也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德语教学的发展产生消极作用。多媒体技术与德语教学融合,如果教师掌握不好,学生就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出现懒散情绪,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上文所述,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语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结合自身教学风格,注重与传统教学模式取长补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德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建洲,彭立,王少华.简论多媒体技术与教育现代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8(3):259-261.
8.德语社团教学计划 篇八
一﹑合理利用学习时间
“效率”这个词的含义, 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 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 即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例如, 在《大学德语》这本教材中, 每一课分为课文﹑语法﹑听力﹑单词这四个部分。如果是按课本页码的前后顺序来授课的话, 势必会造成学生在没有完成记忆单词的环节及在搞不懂语法知识点的情况下去硬性地学习课文。这样一来, 学生学习德语课文的难度会加大, 教师授课的课堂反馈效果会很不理想, 学生也无法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授课, 进而影响其往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于是, 针对这一情况, 我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将单词的学习作为第一项, 先带领学生朗读单词, 然后对部分需要特殊讲解的单词进行讲解。完成单词的初步记忆后, 紧接着是语法部分的授课。具体实施就是, 将每个语法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然后针对相应的语法进行各种实题练习。于是语法这部分的知识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己经掌握了。但这时还不能马上进行课文的教学, 在这之前我还要让学生对单词进行听写的环节, 再次加强其对单词的记忆。这几步之后, 学生们便可在在单词和语法都比较熟练的前提下再去学习书本最前面的德语课文。这样,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 根据己学到的词汇与语法知识时就很得心应手了。除此外, 因为听力的练习与课文内容有很大的相似性, 所以将听力练习放到最后。那么, 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很有印象时来做听力练习便隐形地降低了学生听力的难度, 激发起他们进行听力练习的兴趣。
二﹑着重加强能力训练
其实无论是学习哪种语言,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的。因此, 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 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 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 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词汇篇章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 教师必须要善于设计, 精讲巧问, 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在德语情态动词用法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详细讲解书上的例句外, 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个知识点进行相应的造句练习。如针对情态动词作助动词在从句中的用法时, 教材中有其中一句例句为:Ich wei? nicht, ob sie denKartoffelsalat auch probieren wollen. 为了考查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可以让学生造另一个类似的句子:Sie wei?nicht, ob er jetzt nach Hause gehen muss. 通过自己去造句, 这使得学生对于这一用法的印象更加深刻。再如, 在学习德语过去时这一知识点时, 因为课本上没有仅仅针对动词的各人称变位的练习, 所以教师在讲解完例词的过去时变位后, 可以自己例出几个相对应变化的动词让学生对其进行过去时变位练习。这虽然是个简单的训练, 但其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三﹑精心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工作虽然说起来很平常, 但课堂教学效果如何, 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 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如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 明确教学目标, 掌握教学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了学生该学什么, 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 否则就算教了一大堆东西, 也许都是无效劳动而己。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 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如在《大学德语》的Lektion 5这一单元中有现在完成时这一知识点。那么针对这一教学知识点, 首先要确定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德语中现在完成时的规则及不规则变化。教学目标确定后, 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教会学生对规则动词的第二分词变化及对不规则动词的第二分词的记忆。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在哪些情况下使用现在完成时及如何在书写与对话中使用现在完成时。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 只有认真备课, 深钻教材, 才能准确把握, 以提高德语二外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潘洪建.有效学习的策略与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穆兰.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9.跨文化交际对德语教学的重要性 篇九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为了适应这样一个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应运而生的。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必须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 必须研究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 必须研究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 必须研究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言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我们的德语教学不应采用传统外语教学的模式, 只是单纯的教授德语知识, 而是更应注重实践的效果, 这就需要我们在德语教学过程中, 渗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也就是用德国人的思维方式说德语, 了解中德文化的差异性, 促进中德的友好合作。
2中德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差异
1) 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性。在德国人眼里, 时间是跟一个人的品质相联系的。德国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 他们对自己每天、每月、每年所做的事都有详尽的规划, 他们是非常珍惜自己时间的。德国人几乎人手一个记事本, 这个记事本记录了他们每天要做的事情, 如果有人想约他或者她, 他们首先会看看自己的记事本:是不是有时间。再如, 德国的所有公共交通, 准点率都是世界上最高的, 这和我们国家的公共交通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在德国, 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公车、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具体时刻表, 人们可以准确的计算时间出发, 不会出现等车浪费时间的情况。在中国, 人们对时间的观念具有随意性, 在中国的德国人非常不习惯, 如在德国, 要去朋友家拜访, 要提前预约, 并说明拜访的时间、地点和目的, 这和我们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正是这种时间观念上的差异性给顺利的交际造成了很多的困扰。德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及时帮助树立德国人的守时观念, 对学生正确理解德国人的思想有重要的作用。
2) 对赞赏的反应不同也是交际冲突的一个重要表现。 德国人面对他人赞扬的时候, 会非常高兴的说一声:Danke schön ! (谢谢) , 而我们中国人面对赞赏的时候, 大多数人会先谦虚一番, 认为这是克己的表现, 但是这在德国人看来是虚伪。所谓入乡随俗, 就是在一个国家按照那一个国家的人的习惯去行事, 学生学习德语和了解德国文化, 就应接受德国人的“不谦虚”。
3) 餐饮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在中国, 主人会第一时间上完所有的菜, 在席间, 主人会不停的为客人夹菜, 而在德国, 菜品都是一道道的上, 主人不会勉强客人吃东西。在德国, 劝酒被视为很不礼貌的行为, 喝酒都是量力而行,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 很多德国人会把自己喝醉。
4) 个人隐私观念上的差异性。德国人不会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 而在中国, 这些问题基本上被视为关系亲近的表现。
3德语教学中针对跨文化交际的改革
1) 培养学生试着用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德语以及德国文化。德国人注重理性思维, 注重逻辑和分析。剖析德语的语言结构, 用模型解析的方式来讲解德语语法。
2) 课文讲解过程中, 给学生渗透德国人的行为规范, 两个社会的行为规范的不同往往造成很大的误解, 如在中国轻拍小孩的透视为友好的表现, 但在德国这会引起小孩父母的强烈反感。教师在讲解课文时, 要结合德国人的行为规范, 为学生讲解德国人为何如此行事?
3) 入乡随俗, 这是应对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的最佳良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帮学生树立开放、宽容、平等的观念, 接受德国文化中与中国文化的不同, 甚至不容的地方。
4) 多多讲解德国的历史。历史的讲解可以采用讲述人物传记的方式, 让历史生动化, 人物化、趣味化。由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剖析德国人的特点以及德语的特征。
5) 采用德国大学的教学模式, 采用讨论式的小班授课, 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 形成学生为演员, 教师为导演的教学模式, 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 整个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
4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引入的现实意义
跨文化交际中应相互尊重对方的社会习俗, 在这些习俗中包含着民族的的价值观念和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积极参与到跨文化交际当中的学习者, 通过实践的不断积累, 对对方的认知感不断增强, 交际进入良性循环。德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避免文化冲突对德语学习造成的困扰, 使学生能用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学习德语、运用德语, 研究德语。此外,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创造新文化的能力, 培养文化创造力是我们教学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萨莫瓦.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廖华英.跨文化交际案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4]李伯杰.德国文化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
10.德语社团教学计划 篇十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导入;高校德语教学;实践应用
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一样的文化特征,而差异的文化背景又造就了不一样的语言。因此在高校德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教学模式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在高校德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更何况是复杂的,结构严谨、逻辑性很强的德语。若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想必很难达到高校德语的教学目的。只有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才会达到教学的目的。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教学模式,无疑是高校德语教学的首选。2004年10月24日,德语语委会评出最美的、最受德国人喜欢的词“Habseligkeiten”,该词是两个词汇的组合,虽然本意指的是不值钱的东西,但是又暗示出了人们追求该物质的幸福和快乐,从该词汇中可以看出德国人细腻而又丰富的情感。在高校德语教学中,若讲到该词汇,教师可以引申讲解德国人丰富的情感背景知识,这肯定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且可以欣赏到德语下的音乐诗歌等文艺作品。德国诞生了不尽其数的世界著名作曲家和作家,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施特劳斯,歌德、席勒、海涅。在其他重要的德语国家,如奥地利,音乐家与作家也是层出不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们是不可分割、相互存在的,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到大家的作品,无形中学生自身的情操得到了陶冶,而且也提高了文化欣赏水平和素养。
二、文化背景知识导入在高校德语教学中的就用
1.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导入重要性的认识。学习一门语言,就要融入到该语言的文化背景中。在德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德语语系下各国家的风土人情,只有融入到异国的文化背景中,才能理解德语更深层的含义,才会领悟德语中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语法的用意。
2.从教材和教师两方面重视文化背景知识导入。高校学生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学习德语——教材及教师。因此,好的教材以及好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德语。教材对于德语教学尤其重要,因此,德语教材中最好要有德国文化内容的拓展。例如:编写德语词汇内容时,教材可以对该词对应的文化背景内涵进行拓展,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词汇。就拿单词“Aurore”来说,该词来源于罗马的一个神话人物——奧罗拉,她是曙光女神,也就是太阳东升的代表,教科书在编写到该单词时,可以一同介绍该单词下的典故。德语是有生命的,因此学习德语不是借助教科书死记硬背单词就有用的,好的教师会将有生命的德语用生动的教学模式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气氛中快乐地学习。课堂教学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教师在课堂中若能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将会给学生带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些德语的幽默小故事或者俚语。如“Was H■nschen nicht lernt,lernt Hans nimmermehr”,这句就是中文里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师可以通过这句话,讲解德语语系文化背景下这句话的来历,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德语的谚语,又学会了德语的句型和单词。
3.加强对课外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高校德语教学仅仅依靠课堂的几十分钟是不够的,学校还应提供给学生课外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比如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多媒体教室,定期播放德语影片或者介绍德国的历史纪录片等,让学生从侧面更多的了解德语系国家的文化背景;或者组织德语角,让中国学生与德国学生进行自由的沟通;又或者定期组织中外学生的联谊活动等。这些教学方式都是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教学模式的应用。
三、结语
高校的德语教学,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让学生学习异国的文化,因此更应该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只有让学生了解德语系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才可以让学生摆脱本土的语言思想限制,消除学习的障碍。高校德语教师不仅要树立学生学习异国文化背景的思想,而且要选择好教材,在课堂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学习。另外,在课后,学校要配合教师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能够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德语社团教学计划 篇十一
1 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在国内德语教学中, 教师通常比较注重语音、词法、句法等基本语言知识的传授, 结果学生尽管语言基本功很扎实, 也达到了一般的听、说、读、写的熟练程度, 但当他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闹出诸多笑话, 有时甚至用本民族文化的语言交际标准来套用外语, 造成交际障碍, 影响正常的交流与沟通,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德语教学中缺少文化的传播。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要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解和失误, 只学习一门外语的基本语言知识远远不够, 还必须同时学习与掌握对象国的社会文化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范畴内的各种知识及跨文化交际策略。比如:中国人在见面时, 打招呼说“你到哪儿去?”“你吃了吗?”其实并不想知道对方到底要去什么地方和是否吃了饭, 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已。而德国人见面时多为“你好!今天天气真好啊!”等等, 多数是说些有关天气状况或赞赏美好环境之类的言辞。如果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 与德国人初次交往的中国人就会说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你吃饭了吗?”或德国人不愿意被人问及的诸如“你去哪了?”这类的寒暄话来。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大专家学者和外语教师的关注, 现在已成为整个外语界的基本共识。很多学者和外语教学工作者对文化教学的内容、原则、方法、重要性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多方位的研究,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德语界编写出了大量教材, 并引进了有关德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专题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极大地促进了德语教学的发展。然而这种成就的取得主要体现在目的语即德语的文化教学上, 却基本忽视了学习者的母语即汉语的文化教学。目前国内德语教材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此, 即很少包含有关中国文化 (国情与历史等等) 的内容。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国际交往中, 言必谈国外, 而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缺乏深刻的认识, 也缺乏语言表达手段, 一旦涉及中国文化问题, 就张口结舌, 不了了之,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因此无法全面、公正、客观地介绍中国及中国文化, 在促进国际交往中的相互理解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学外语, 是出于交流的需要, 目的是能够与外国人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了解、吸收他们文化的精华, 为我所用。同时, 学外语更要注重以我为主, 要学会如何准确地用外语去介绍和传播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具备的双向性决定了我们的大学外语教学应同时兼顾本族文化和对象国文化的两种导入。德语学习不应该只是了解西方文化, 还应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文化并能够用德语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双向的文化导入, 有效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己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2 文化导入策略
文化导入要贯穿于大学德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选用的教材中的许多语言材料应该包括德语文化习俗、词语典故、历史事实等内容, 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要激励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来学习和掌握德语文化知识, 如听、说、读、写等训练来学习和了解德语文化知识, 包括看电影、录像、上德语德国网、举办专题讲座等;第三要引导学生阅读德文杂志, 如“Deutschland", " Stern" , " Spiegel" , " Dialog"等, 既了解了德国的最新文化动态, 又扩大了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 可针对典型情景和话题组织专题讨论。如“中德文化接触”、“中德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方式”、“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眼中的外国人”等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汉语文化的特点及与德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2.1 从词汇和熟语方面入手
词汇的文化意义是特定民族的现象, 同样一个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和感情色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典型意义的词汇和熟语介绍给学生, 一来引起他们对词汇学习深层次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来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 “龙”在中国文化中是高贵、吉祥的象征, 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 中国人把自己比做是“龙的传人”, 和“龙”有关的词也多含有褒义。而在德语里龙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 因为龙除了在《圣经》里是恶魔外, 在德国人心目中它还是泼妇、母老虎的化身。
中国人把又笨又懒又脏的人比做猪, 可德国人把可怜的人比做猪, 反倒认为它是很幸运的动物, 所以德语中说“Du hast Schwein. "是“你真走运”的意思。 汉语里说“好事成双”, 而德语中说“Alle guten Dinge sind drei.” (好事成三) 。中国人认为双数吉利, 而在德国, 基督教的影响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督教中drei代表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因而三是完美的象征。
2.2 从理解文化对语法的影响入手
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总结, 它揭示了组词成句、合句成篇的基本规律。德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 如要表达“他是我的一个朋友”, 不能说“Er ist mein ein Freund", 而应该说“Er ist einer meiner Freunde.", 这里所有格准确地体现了“他”与“我的朋友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又如“Wenn der Winter kommt , kann der Frühling noch weit sein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一看到wenn, 两句的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汉语则未必如此, “打得赢就打, 打不赢就走, 还怕没办法?” 毛泽东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看上去好像是一连串动词的堆砌, 几个短句之间无连词, 但其上下文的语意使其在逻辑上浑然一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德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 汉民族则重悟性和辩证思维。引导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 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 对于学习德语语法, 减少汉语式德语是大有裨益的。
2.3 从交际习俗与礼仪入手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 往往以关心别人的“私事”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 拉近距离感。而德语文化中则重视个人、强调个性, 象年龄、婚姻、家庭生活、收人、财产、身体状况、去哪里、最近在做什么等问题在德国人看来都是些私密性极强的个人隐私, 在平常的交谈中绝对不会出现的。除非特别好的朋友之间。因此教师应告诫学生, 在今后与德国人的交谈中应避免谈及此类话题。在中国尊老爱幼、扶老携幼被视为美德, 老年人对他人的帮助扶持和嘘寒问暖一般都乐于接受。在德国老人处就可能会碰钉子。笔者在陪同一位德国退休专家爬山时, 见他气喘吁吁, 出于习惯想上前扶他一把, 却被老人一句“我还年轻力壮着呢”给礼貌地拒绝了。其实这并非德国老人不近人情, 而是他们一贯独立的人格和自立精神的表现。在中国, 如果晚辈对长者说“您老要多保重, 平时多运动、少抽烟”, 或在探望病人时叮嘱“注意保暖”、“好好休息”等等, 被叮嘱者一般都会认为这些是关心、体贴的表示, 不会提出任何异议。但这种话在德国人听来却未必中听, 甚至引起反感。他们认为这样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因为自己知道该怎么去做, 用不着他人来说三道四。因此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不能简单地以己及人, 还应兼顾因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不同行为模式。此外, 教师还应介绍中西方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的差异,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际关系交往的深层次模式。
2.4 从调整教材内容入手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或者无法用德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 从而导致交际低效或失败的文化失语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迫切需要在大学德语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 以弥补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国内学习德语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教材学习, 教材既是反映教学模式的载体, 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浙江万里学院选用的德语教材顾及了德语的原汁原味, 语言中处处透着德国文化的气息, 但很少涉及到中国的文化。这些对学生掌握纯正外语、了解西方文化无疑是大有好处的。有些学生西方文化知识相当丰富, 可以毫不费力地与外国人谈论外国文化;然而, 当外国人要他们讲述一些中国文化时, 他们却往往不知所措。一方面, 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知之甚少;另一方面, 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用德语去表达自己的文化。因此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就极为迫切。新增加的内容不能重复中学教育中已经讲过的文化历史材料, 避免枯燥无味。主要应该包括社会与家庭、神话与宗教、语言与文字、名胜与古迹等等一系列德国人感兴趣的内容。由于公共德语课时较少, 可在课后举办讲座或开展素质拓展项目的形式来完成中国文化内容的传授。
3 结束语
要实现寓文化教育于语言教育之中, 教师必须了解中德两国语言的社会文化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 提高文化素质, 随时注意流行的德语学刊、流行语、外来语等, 及时了解德国社会文化的变迁, 经常参加各种相关培训, 以便有能力适时地向学生传授用德语表达中德文化现象。总之, 在大学德语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中德文化上的差异, 并应了解、研究这种差异。在教学过程中, 要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整体, 把语言教学置于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 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语言知识和“文化洞察力”, 而且还提高了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陈慧.文化导入与基础德语教学[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7.
[3]戴琳.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问题的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 2007 (4) .
[4]张燕.试论大学英语教学的双向文化导入[J].科教文化, 2006 (4) .
[5]赵厚宪.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J].中国英语教学, 2002 (6) .
12.德语社团教学计划 篇十二
在教育领域内,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概念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Lawrence Gremin。1976年,他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生态学要运用生态学原理,特别是要运用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等原理研究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解决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当前,国内生态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兴未艾,特别在英语教学领域中出现了很多新思维、新亮点值得借鉴学习。而在专业德语领域,该理论的研究尚属空白之地。就当前国内的专业德语教学情况而言,目前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评价和社会环境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已成为我们生态课堂教学的四大主要限制因子,具体表现在:
1. 教师教学观念的传统化、教学手段的机械化以及教学过程的简单化,缺乏相应的灵活性和开放度;
2. 鉴于德语语言的复杂性和严谨性,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译同时面面俱到,加剧了部分学生过重的学习心理负担,从而产生了抵触的学习情绪,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3. 教学评价缺乏层次性、多元性和激励性,学生很难感受到学习的成就和喜悦,失败和沮丧经常伴随着学习过程;
4. 社会环境中出现的功利主义现象,使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不注重专业学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前途和人生前途信心不足。
因此,如何把握生态规律,将生态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专业德语教学水平,已成为德语教学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专业德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生态特征、生态规律和基本要求
1. 专业德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生态特征
首先,必须弄清物种、种群和群落三个基本概念,这是正确理解专业德语课堂教学生态环境的基本前提。专业德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生态特征可以理解为:一个班级不同的同学以及这个班级中不同的德语授课教师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而学生不同的年龄结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志趣爱好、知识结构,还有教师不同的社会阅历、秉性气质、文化素养、语言水平等都带来了生物变异的可能性,这些都能够使整个课堂教学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其次,在专业德语课堂教学中,种群则表现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引导、点拨、启发、 模仿和借鉴等方式,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最后,群落概念在生态学中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活在一起的种群的总称。德语课堂教学中的生态种群 ——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形成一个良好的群落,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有机地融为一体,双方应尽力寻找到教学过程中的最佳契合点,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 专业德语课堂教学的生态规律和基本要求
了解了上述三个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德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生态特征,我们可以总结出德语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规律以及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限制因子定律。所谓限制因子是群落中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生态学中不是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限制因子,对生态环境产生决定性影响,而德语课堂教学中的任何生态因子都可以成为限制因子。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个良好的适应机制,创造条件,实时调节。比如,德语初学者的难点往往是掌握不了名词的词性,作为教师点拨学生,尽管记词性没有规律可循,然而,阳、中、阴性名词的出现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如在记取以Ge-为前缀的名词时(如Gem?覿lde, Geb?覿ude,Gemüse等),以中性名词居多;而以-e为后缀的名词(如Tasche,Sitte,Lüge等)皆为阴性名词。反过来,后缀相同的名词词性则不尽相同,如带后缀-el的名词Schlüssel为阳性,而Tafel则为阴性。这就要求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忆每个名词的词性。所以说,一旦学生在此方面出现了问题,学习时间花得不够,或对此掉以轻心的话,那将严重影响学生基本功的积累,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恰恰是某个“物种”(学生)的学习欠佳有可能就会传染给其他“物种”,从而影响到整个“种群”甚至“群落”(课堂教学)的生态平衡。学生学习方面如此,“物种”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可影响到课堂教学的生态平衡或失衡。比如,专业德语写作课中关于一篇文章内容提要的撰写,如果教师自己在授课时没有按照其独特的语篇特征和语言特征规定要求学生,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缺少引言(Einleitung),或主体部分(Hauptteil),或结尾部分(Schluss),甚至出现跑题现象,或存在语法错误、篇幅不足等问题。所以说,“物种”教师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物种”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引起课堂教学的生态失衡。
2)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美国生物学家 V.E.Shelford认为,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的忍耐范围是有限度的,“过”与“不及”都是有害的。同样,这个原则也适合于德语课堂教学。比如,在德语听力课中因学生的听力水平不一,在听一篇日常会话内容时,要照顾到所有同学都能够听懂,特别是语速较快或生词过多或者德语方言频繁出现,就必须重点讲解。在练习科技文章听力时,则要告诉学生不能停留在某个兴趣要点或段落中,而应该要求学生听清文章结构主题、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措施等。每两节课时间既不能全部满满地安排90分钟的听力内容,使学生满负荷运载而影响他们的听力效果,也不能随意安排篇幅较少的内容,确保每个人、每句话都听懂,而应该做到有张有弛,张弛有度。
3)生态位原理。生态位是指在一个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和自我效能感的不同,或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他人的引导和评价不同,造成了学生在教学生态环境中的生态位差异。比如,在德语口语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语感较好,发音标准清晰,语句表达完整,而有些学生则相反,说起话来颠三倒四,词不达意,语序错误,动词总不放在句中第二位。这些学生则明显处于不利的生态位。如何消除这种生态位差异呢?这就要求教师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由、安全的生态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多开口,不怕说错,勤于纠正,特别要鼓励他们在课堂外进行大量的练习,如参加德语角、德语讲演等活动,使这些在课堂中处于不利生态位的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培养他们的信心,和其他同学争夺有利的生态位。
二、专业德语生态课堂教学所产生的效用
国内外对上述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在国内专业德语教学中也将产生如下影响:
1. 专业德语生态课堂教学将改变以往传统的“一言堂”和“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生态课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同的“物种”个体,彼此之间是不能相互代替的。然而,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 专业德语生态课堂教学将会以尊重生命、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努力致力于和谐的、身心健康的生态人的培养。德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在教会学生掌握扎实的德语知识的同时,要求他们寻找区分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各采众长,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个性,以一个和谐的、身心健康的生态人的姿态积极融入和适应这个生态世界。
3. 专业德语生态课堂教学将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教学设计理念。借鉴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原理,专业德语生态化教学要实现对教学系统内每个人的关照,使每个人都能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照顾他们多元的情感、意志、兴趣、欲望与价值选择,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生态位差异,灵活机动地处理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实践活动,建立一个灵活开放的教学运行模式,为他们创造出一种和谐有序的生态竞争机制,促使其共同健康成长。
4. 专业德语生态课堂教学可以为生态化教学评价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土壤。 传统的教学评价仅限于注重区分学生优劣,着眼于考试通过率,而忽视了学生综合德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最终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导致了学生走进了学哑巴德语的死胡同。生态教学评价将在引入教师评价学生机制的同时,还采取学生评价教师、教师互相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和学生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自评、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行全面评价,最终归结为社会评价。这样,将会更加积极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的教育政策的贯彻实施对传统的德语教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此,遵循生态发展规律,让课堂回归自然,组织一个健康有序、和谐文明的生态课堂教学环境,将可理顺教师、学生、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效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塑造出他们良好的品格个性和人格魅力。这将为社会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只有这样,我们的德语教学事业才能更上一个台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双赢。◆(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
【德语社团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德语综合辅导:德语简历全攻略07-19
2022年度第二学期小班德语工作计划12-05
德语语音教案08-01
德语名词复数08-18
海涅德语诗歌10-17
德语邮件格式10-28
介绍德语11-02
德语翻译基础试题07-06
德语学习热门问答06-25
德语写作的5个技巧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