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

2024-09-29

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精选11篇)

1.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 篇一

我国投资理财业务现状与发展研究

摘要: 就中国现状来看,理财业务的发展仅仅局限在商业银行里,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的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发展相对受到限制。这一事实造成的结果是:产品品种单一,同质性强,服务对象面向大众,没有差别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与产品。借鉴国外理财业务的发展经验,我国必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制度进一步改善理财业务的政策环境,加强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的培育,建立权威认证制度,同时改变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理财业务。

关键词:注册理财规划师(CFP)理财产品信用制度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居民家庭的财产数量日益增加,投资意识、理财意识逐步增强,理财业务正日益受到追捧,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金融机构新的市场竞争焦点。竞争推动创新,国内个人理财服务也在竞争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这激烈的竞争中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目前国内市场的投资理财业务过于单一,且质量欠缺,面对日后逐渐想世界开放的中国金融领域来讲,这个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一、我国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

理财业务是金融机构向社会个人或家庭提供的一种金融业务。它强调财富管理能力,通过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确保个人资产保值增值;强调产品与服务的浓度和广度,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与专业化的理财服务与产品,设计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特定理财需求;注重个人关系、客户财富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每个理财客户都配有一个客户经理为其提供个性化和保密性的理财服务;强调以客户为核心。该业务的根本在于了解客户,成为客户信赖的理财者,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

(一)银行提供的理财业务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服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招商银行推出集本外币、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代理收付功能为一体的“一卡通”,这是国内首度出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此后,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率先在国内银行界成立了私人银行部,客户只要在私人银行部保持最低10万元的存款,就能享受该行的多种财务咨询。随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个人理财中心、个人理财工作室以及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理财服务。短短几年间,所有银行都在开拓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服务出现了越来越红火的局面。银行的理财服务以在银行存款达一定额度的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可提供个人投资理财咨询、储蓄存款组合、储蓄存款约定转存、委托

扣款、代领工资、代理保险、保管箱业务等系列个人理财服务。由于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在全国各地都有众多的营业网点和储蓄网点,而且目前个人财富绝大部分都以储蓄存款的形式存放于银行,所以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上一直呼声最高,不同银行提供的理财品牌也是种类繁多。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业务

1.证券公司

券商所进行的理财服务首先起源于机构的委托理财,之后才逐渐有了面向个人客户的受托资产管理业务,但券商的理财服务一直受证监会有关条例的制约,其理财服务的对象一般是定向客户,没有广告宣传,大多游离于政策之外,因而不被广大的消费者所认同。但是, 2003年l月招商证券和招商银行联合推出的“招商受托理财计划”受到市场的广泛追捧。2003年底,中国证监会出台了新的《证券公司受托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并宣布从2004年2月1日起生效,符合资格的证券公司将被允许面向社会设立形式多样的集合受托理财产品。自此,证券公司集合受托理财业务正式启航。券商正式加入个人理财的机构队伍增加了这个市场的竞争性,也为居民拓宽了更多选择的渠道。券商理财有许多的专家资产管理的优势,其提供的投资收益和回报都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比的。但相对银行而言,证券公司在客户拥有量上还相差很远,在市场的开拓上也要艰苦的多。

2.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理财服务从概念上与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强调的有所不同。其中保险公司首先强调的是所提供服务的“保险”作用,但附加的理财功能却一再吸引大量的投保人。其中最明显的是保险市场上先后出现了两个新险种———投资连结保险与分红保险,引起百姓的普遍关注。保险理财除了具有保障功能以外,还具有以下优势:(1)利润合理。在投保之前就明确知道保费的预定利率,它是固定的,不会随银行利率的调整而调整。(2)税法上的优惠。按照我国现行法律,任何保险金所得都是免税的。(3)安全性。即使保险公司倒闭,但因保险公司对客户所缴的保费要提存责任准备金,人寿保险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对责任准备金有优先受偿权。

3.信托机构

信托理财的最大作用是使投资者的财产增值。信托理财的性质不是信托公司吸收投资者的存款,或面向投资者发行债券,而是按照实际经营成果分配。信托产品的发行,不需要像股票那样的严格审批,大大方便了信托公司发行,投资者认购比较灵活。信托理财的期限一般较短,属于短期理财。但是信托理财的门槛比其他金融机构的更高。资产至少在100万以上的富裕阶层才是信托公司客户,在1000万以上才能成为核心客户。随着我国信托机制的不断完善,关注信托理财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通过对特定客户群体运作资金,给客户以满意的回报,必将使信托机构在个人理财业务上获取更大的空间。

就中国现状来看,理财业务的发展仅仅局限在商业银行里,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的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发展相对受到限制。这一事实造成的结果是:产品品种单一,同质性强,服务对象面向大众,没有差别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与产品。借鉴国外理财业务的发展经验,我国必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制度进一步改善理财业务的政策环境,加强复合型金融

理财专业人才的培育,建立权威认证制度,同时改变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理财业务。

二、制约我国理财业务发展的因数

目前,理财业务在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中已经十分成熟,在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发展也十分迅猛。但理财业务在内地的发展还处在萌芽期,理财业务发展缓慢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

(一)金融市场法律法规尚未健全

理财业务的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环境来保证业务各方的利益、保障业务的规范与高效运作

我国金融市场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尽管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在各自领域内的法律法规建设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本领域中理财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指导,但必须看到,这些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还处在初期阶段,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各行业领域的理财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理财业务涉及金融市场的多个领域及各个领域之间的交叉,如果缺乏针对性更强的法律法规的界定,第三方理财业务要取得快速发展将非常困难

(二)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缺乏

理财业务对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方面的人才不但要对目前金融市场所有投资领域的理财产品十分熟悉,还要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财务安排。金融行业内部的分割使得国内理财领域的多数专家仅具备单个领域的投资经验,缺乏综合理财的经验和能力,从而对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信用制度缺乏

信用是双向的,不仅包括理财机构自身的信用,还包括客户自身的信用。由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之间极易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用制度的建设和健全可以降低“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制约。信用制度的建设和健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针对理财机构的信用制度建设刚刚起步,针对客户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还处在空白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理财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理财业务变质为理财产品的销售

鉴于目前能给投资者提供理财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还是以银行为主,造成保险公司这个理财业务的鼻祖失去了其应有的市场份额;专业性、研发型和实用性最强的基金管理公司甚至无法在理财业务市场中占一席位,这也是造成一直以来呼吁基金公司能拓宽专户理财业务的原因。不仅如此,由于商业银行从事理财业务的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加上在理财市场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垄断性”,造成传统意义的理财业务的缺失,反而是成为推销理财产品的工具,所谓的理财业务变质为销售业务。

三、国外的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一)美国

美国最早提供该服务的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保险营销人员。当时他们对客户进行一些简单的个人生活规划和综合资产运用咨询, 由此成为如今个人财务策划师的前身。1969 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理财团体——国际理财协会。从 1970 年开始, 随着理财行业的发展, 美国理财师相关资格认定制度逐步趋于完善, 成立了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为了取得理财师资格, 必须修完理财资格鉴定委员会规定的课程, 并且经过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的严格考试。1972 年成立了注册理财师协会, 其目的在于巩固理财行业的社会地位, 使人们承认理财师资格鉴定。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来规范会员的伦理道德。随之美国个人理财业也进入了成熟稳定发展期。

(二)日本

日本最先引入理财的是国际证券株式会社前身之一的野村投资贩卖。野村投资销售部门在 70 年代前期设置了理财中心。但由于理财观念超越了人们当时的思想意识, 以至于理财观念在当时没有确立下来。经历了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个人金融资产的增加和金融制度的改革以及股价和地价的飞涨之后, 在 80 年代后期, 人们对理财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开始探索如何利用金融资产, 如何节税。另外, 遗产继承与事业继承问题也开始突出。此时, 人们开始寻求理财师的帮助。由于 90 年代“泡沫经济”的崩溃, 理财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由于对理财的需求不断提高, 日本理财协会也应运而生。从此, 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主的金融机构对理财业务的关注提高, 接着各公司也相继引入了理财系统。

(三)欧洲

1957 年, 法国成立了理财师协会, 理财师协会成员约500 人。虽然协会成立的历史悠久, 但由于该协会对会员入会要求很严格, 没有协会要求的各个领域的知识、经验、业绩等, 就不能成为法国理财师协会的会员。因此, 理财行业发展缓慢。1987 年, 英国成立了理财师协会。英国理财师协会的资格认证从初级到高级共分为 6 个阶段, 采用教育与实务相结合, 择优录取。意大利于 1978 年成立了理财师协会。大约有 15000 名专业理财师, 其中约有 6000 人加入了意大利理财师协

四、国外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进一步改善理财业务的政策环境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我国理财业务发展和有序进行的保证,可以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约束框架和法律保障,有效保护市场参与主体的合法利益。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传统理财业务的规范和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如《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以及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为理财业务

各方利益的保证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这些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着不完善及不适应发展的地方,因此,加快立法建设,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保障参与主体各方的权益是促进理财业务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加强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的培育,建立权威认证制度

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培育最有效的办法无疑是加快注册理财规划师(CFP)认证体系的全面启动。早在2001年10月,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以及保险业协会就决定组建我国CFP协会,由央行作为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但是国内首批注册理财规划师直到2005年11月才诞生。为顺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相关的部门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让更多有能力的人才加入注册理财规划师行列,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乃至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特别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组织建立的国家理财规划师考试,奠定了我国理财业务从业人员走向职业化的良好基础。

(三)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制度

信用制度的建立不仅仅是促进第三方理财业务发展的问题。事实上,诚实守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如果出现信用危机,在物质利益面前,即使是以国家强制力量保证实行的法律也难以顺利执行。社会信用制度不可能靠民众自发形成,而必须靠政府来制定和推行。政府在制度实施和组织成本方面有优势,可以凭借其强制力克服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阻力。

(四)改变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

国外商业银行已实现从出售产品向出售方案转变,客户不再是银行某一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而是银行提供方案的订购者。银行也不仅为客户提供单项产品和服务,而是客户的长期支持者、伙伴。因此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必须把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转变为理财方案销售的转变。

五、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改善和发展理财业务,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发展和改善客户结构,有助于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也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从我国金融业务发展前景来看,证券化率和直接投资比重将不断上升,投资机构化将持续发展,金融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不断改进,金融自由化步伐逐步加快,投资产品日益增多,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和加深,这些都为理财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金融环境。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财业务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金融行业新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 司徒大年《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挑战及其发展对策》.[J].新金融,2004,(1)

[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J]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7)

[3] 刘华.现代商业银行.[J]2003年9期.(2)

[4] 尹龙.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监管[J].中国金融,2005,(5)

[5] 张纯威.金融理财.[M]中国金融出版社,(9)

[6] 那美洲.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再造的思考[M].海南金融,2003,(1)

2.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 篇二

个人理财业务, 又称财富管理业务, 是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国际上成熟的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 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 通过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 制定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 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在我国,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个人理财业务并不是一项全新业务,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在全球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 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 其业务收入已占到银行总收入的30%以上。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始于代理收付型的“中间业务”, 20世纪90年代末期, 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2000年9月, 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外币利率管理体制为外币理财业务创造了政策通道, 其后几年外汇理财产品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但是总体规模不大, 没有形成竞争市场。

2004年9月, 银监会正式批准商业银行开展人民币理财业务。2004年11月, 光大银行推出了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阳光理财B计划”, 开创了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先河, 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发展的先锋。2005年初,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获得银监会批准, 经营人民币理财产品。

2006年以来, 随着客户理财服务需求的日益旺盛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特别是面对存款市场激烈的同业竞争, 各商业银行开始持续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和发行力度, 不断丰富和延伸理财品牌及价值链上的子产品。

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 个人理财产品单一, 缺乏深度。

目前国内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主要集中在银行传统业务及代售基金、保险、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上, 多是对存贷业务及部分中间业务的简单整合, 缺乏深度开发和搭配组合, 对提供多元化投资及理财服务的关注程度不够, 理财产品既不能覆盖多层次的客户, 又难以做到全方位满足客户对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需求。

(二) 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 缺乏特色。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日益丰富, 但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国内的理财产品仍然较少, 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缺乏特色。在投资领域几乎都是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 基础金融产品在同业之间相差无几, 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不能体现各商业银行的产品特色。没有经过深度开发和精心设计的这些理财产品极易被复制, 往往是一家银行开发了一款新的理财产品, 其他银行很快就复制推出类似的产品。这导致客户选择理财产品时的困惑, 也为银行进行产品营销和推广增加了难度, 不利于银行扩大客户群。

(三)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 要求理财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不仅要全面了解各项理财产品的功能, 还要熟练掌握银行、证券、保险、税收、财务和相关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 了解国内、国际金融形势, 熟悉各种投资工具, 并且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诚实守信。但是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 一些理财人员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对有关法律法规等不甚熟悉, 甚至于对所介绍的理财产品的风险特性认识不足, 或者有意隐瞒风险, 这都不利于理财业务的发展。

(四) 宣传营销不到位。

商业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缺乏全面营销, 市场拓展力度不强。一方面在商业银行内部通常将理财产品的营销落实到个人理财部门, 没有充分发挥银行各部门所有职员的力量, 进行全员营销;另一方面, 营销策略上主要针对现有客户, 通过电话、短信息等方式进行宣传, 没有积极拓展市场, 主动营销的意识不强。

三、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建议

(一) 细分市场, 实施差异化服务战略。

把个人理财市场按照多种因素进行划分, 找准市场空白点, 确定目标客户群, 加强与客户沟通, 了解其需求, 从而制定符合实际的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按客户价值差异配置经营资源的客户战略。

(二) 加大创新力度, 探寻理财市场发展新空间。

个人理财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 有适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的产品才能创造核心竞争力。一方面, 对理财产品要加大创新力度, 对客户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跟踪, 区分需求差别的因素, 针对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的投资性格特征、不同的财务计划状况的客户需求进行多种产品设计, 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理财业务平台, 实现与多个市场、多种业务的对接, 并使之成为综合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和有益探索。

(三) 建立高素质的理财经理队伍。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银行业中尤其如此。商业银行要不断拓展个人理财业务, 打造知名理财品牌, 就要先建立一只高素质的理财经理队伍, 通过系统培训、专业培训, 实施资格准入, 建立理财师级别激励机制等方式, 促进理财经理学习并掌握必要知识和技能, 形成高素质的理财经理队伍。

(四) 开阔思路, 提高宣传营销效果。

在传统宣传营销基础上, 想法设法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营销手段,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推广理财产品。可以运用直面营销、公关促销等手段, 也可以采用开设理财知识普及讲座,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宣传推广理财产品。

(五) 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战略、风险管理方式和所开展的理财业务特点, 制定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规程, 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并将理财业务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

摘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虽然蓬勃发展, 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文章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历程及特点, 剖析当前该业务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为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敏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金融经济, 2011 (10) .[1]梁敏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金融经济, 2011 (10) .

[2]周爱民.推进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J].魅力中国, 2011 (9) .[2]周爱民.推进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J].魅力中国, 2011 (9) .

3.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周新发(1981-),男,湖南衡阳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金融风险与银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9.1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9-33-04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逐利资金从银行转向资本市场,“金融脱媒”现象逐渐产生,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压力。另外,自从2006年我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以来,汇丰、花旗、渣打等许多实力雄厚的跨国银行进入国内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使得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利润空间发展进一步受到制约。为了应对以上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由此应运而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作为一项新兴的中间业务,可以在不增加银行资本的同时,大幅度地增加银行利润,目前正逐渐成为各个银行提高竞争力和获取高额利润的主要手段。

一、国内现阶段银行理财呈现出的特点

(一)发行规模急剧扩大

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较晚,但近几年理财产品发行数呈现出迸发式增长趋势,自2004年初露锋芒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募集资金金额和产品种类等都开始急剧膨胀。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发布《2011年度中国银行理财能力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有明显提速迹象,全年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数量为22441款,与2010年相比,上涨100.58%;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16.99万亿元人民币,与2010年相比,增长140.99%。不论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同比增速均超过2009年和2010年的个人理财产品与规模。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共有98家商业银行参与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相比于2010年的83家增加了将近18.07%。参与理财产品发行的银行已经基本上涵盖了国内所有类型的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及国有股份制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国内其他银行及其外资银行。商业银行理财数量急剧增长,发展趋势非常强劲。

(二)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期限无论对于金融产品设计人员还是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充斥市场,使得暴露在这些风险之下的理财产品时刻面临市场波动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投资于短期理财产品、“现金为王”成为金融市场的首选。从国内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 2011年则高达70%,这突出地显示出在经济下行期,短期金融理财产品的占比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因此,在现阶段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明朗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理财资金的运用上开始变得更加审慎,产品设计多以短期限为主。对投资者来讲,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较大,实现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较高。同时,为了规避未来货币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利率风险,投资者更愿意持有流动性高的理财产品。而期限较短的产品很好地克服了未来利率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并且可以随时根据国家政策或经济形势的变动而调整投资方向与理财产品。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短期性”。

(三)国有股份制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正成为个人理财市场的发行主力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发行主体曾经是外资银行,但是随着这几年银行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数量骤然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国有及国有股份制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能力的急剧扩大。2011年,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是主力军,全年产品市场占比约为40%。其中,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量均超过2000款,位居前两名;国有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市场占比仍然保持在第二位,市场占比34.44%;外资银行产品发行量占比为4.41%,与2010年相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异军突起,2011全年产品发行将近4300款,在个人理财市场占比由2010年的15.88%,上升至2011年的19.15%。金融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方面,在银行间的同业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环境的制约

1.法律法规和金融制度的制约。根据1995年通过的《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规定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格局,至今,我国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金融政策和体制,银行、证券、保险这几个行业业务都是严格经营的,三者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理财,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

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现状使得银行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一方面,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等业务,产品的创新范围和创新深度受到局限,银行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市场中的非系统风险,也难以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另一方面,分业经营使得银行无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合作,难以开发复合型的理财工具,根据客户自身赢利要求、风险承受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条件制定个性化的理财管理计划,实现客户资金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不同配置。

而外资银行依靠其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能够以综合、全能的服务在个人理财业务竞争中占尽先机。专属外资银行的“专业化理财中心”和“综合性金融超市"等服务能很好地契合投资者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相比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因为其管制太多,资金投资领域受限,在个人理财市场上显得势单力薄。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中间业务,能够很好地为银行创造利润。外国成功的银行理财经验告诉我们,我国银行业有必要向个人客户提供方案化、多功能的服务,也要求银行由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变。

2.理财文化和理财意识的缺失。我国属于高储蓄率国家,这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社会保障系统不完善和储蓄惯性等因素造成的。因此“理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个很陌生的概念,尽管近几年理财产品大量出现,许多人也曾买过理财产品,对银行理财产品也有初步认识,但是,真正了解理财的却并不多。

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方面,中国人普遍有种“财怕外露"的思想及不愿把财产交给他人打理的心理和习惯。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居民对个人理财的内涵、业务及业务流程也不太了解。近年来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银行客户在银行卡、基金投资、外汇买卖等方面遭受损失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多,公众理财有以下几种误区:

一是认为银行理财就是储蓄存款。许多投资者无法接受购买了理财产品却连自己的本金无法收回的情况,特别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许多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导致多家银行遭受投资者的起诉。

二是只关注到期年化收益率。调查显示,在客户关注的理财产品各项指标中,首要关注的是产品收益率,占比22%,第二位关注的才是产品投资标的及风险程度,占比13%。其实很多产品没有可比性,即使一种产品在某一时间获得高收益,并不代表以后会同样取得高收益。

三是认定预期最高年收益率。在现实中有这样的情况:看到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就认为是最终收益率,不仔细看合同就购买产品,在最终兑现产品时如果出现了未获得预期的最高收益情况,就认为自己受骗了。

四是忽视自身的个性化需要。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理财产品千差万别,购买高风险性理财产品可能会获得高收益,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应该购买此类产品。许多投资者可能因为高回报而忽视其相应的高风险,应正确评估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五是认为投资理财就是投机发财。投资理财是一种长期的、理性的、专业化的投资行为。真正的个人理财是应该根据一个人一生的收入、消费水平来设计适合自己的理财计划。不能将所有资金投资于理财产品,期望其像银行存款那样安全又能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

(二)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经验不足。我国商业银行长期的传统存贷款经营方式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等方面“发育不良”,至今银行传统业务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中间业务发展不足,尤其是对个人理财业务,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而在西方国家,银行个人理财对于银行盈利非常重要,它是银行业与证券业和保险业开展竞争,稳定储户的重要举措,也为银行提供了很大服务性收入。但在现阶段,高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业出现的种种问题大部分是源于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经验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在理财资金管理、理财产品设计、风险控制水平、市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能力不足。

2.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财人员。银行理财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理财业务需要专业的学问和娴熟的理财技能。从国外开展银行理财情况来看,银行理财业涉及到税收、财务、会计、法律、投资、银行、保险等多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若不具备全面的财务分析能力及金融专业知识,很难确保服务质量。在国际上,个人理财职业资格的权威认证是注册金融策划师(CFP)。目前,我国已引入了“CFP”认证机制,但我国银行理财历史很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银行理财人员考核系统和个人银行业务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操作方法。国内银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专业人才较前几年有了一定增加,但作为具备国际职业资格的理财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很多基层一线网点的理财客户经理是由其综合素质较高的个人金融从业人员抽调出来,尚未取得“CFP”资格。虽然参加了由银行组织的专业培训,但他们离专业程度要求高的金融策划师的距离还比较大。

3.理财规划缺乏个性化。个人理财的精髓是能够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因为不同投资者具有不同理财需求,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理财需求。这是源于不同投资者财富量、风险偏好程度不一样,所以根据每个投资者不同阶段、不同偏好、不同投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服务,这才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个真正方向,也是我国银行理财能够健康发展的宗旨所在。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业仍是“产品导向”,银行卖产品,投资者根据其产品的收益率选择产品。比如,很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同质产品,虽然私人银行初见端倪,由于其门槛较高,现阶段很少投资者能够享受这种专业的理财服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发展的对策

金融机构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经营利益。而获取利益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吸引广大客户,尤其是留住现有客户,培养客户忠诚度。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分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方面包括银行使客户获得更大利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等;隐性方面包括客户对银行的心理定位、心理预期等,银行是否能达到客户的心理预期,这一点尤其重要,且与显性相互配合,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需要奋斗的方向,由此给我国法律法规的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的经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银行理财朝混业经营方向发展

混业经营是当今西方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模式,中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既是适应国际化、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也是拓展自身业务、应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需要。混业经营可以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于一体,为客户提供存取款、信用卡、汽车和房屋等各种消费贷款、办理保险、买卖股票、基金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如果政策壁垒拆除,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范围将逐步拓宽,品种逐步丰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将获得长足进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需要顺应这一趋势。

从外部来说,要加强与券商、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合作,互通信息,优势互补,为个人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深层次、多层面的需要。从内部来说,要充分发挥个人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指导、协调个人金融业务部、中间业务部、房信部等多个部门密切协同,前中后台形成合力,实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要把对个人的理财服务作为一种过程服务,贯穿于客户的整个财务周期,为客户的家庭以至对整个家族提供长期的财务规划,而不是单纯销售某一个理财产品,让客户在长期理财规划下,最终获得较高的收益,进而形成长期、稳固、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

(二)加强对理财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现阶段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发行数量很多,但是同质性强,症结就是创新不足。市场、客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且不断变化的,如何满足客户多样化且日趋变化的需求,商业银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创新。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新颖。商业银行设计产品时,不要一味地模拟别人,要充分体现本行的比较优势,要做好市场调研,根据本行业务开展特点和市场调研设计产品;二是要适用。产品适用才有客户、有市场,也才能给银行带来利润。理财产品应该按一定的标准例如按收入、年龄、风险偏好等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量身定做理财产品,突出产品的个性、差异,这样的产品才适用,才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投资理财的需要;三是产品质量,即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满足其资金管理需求。能在自己的风险控制水平内尽可能地为客户创造最大收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长期以来,个人业务仅是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无差别的大众化服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应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根据客户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风险偏好,设计一个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对低端客户主要使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自助服务,而对高端客户则主要通过客户经理实行“一对一”服务。个人客户经理应凭借其服务的全面性、主动性及人性化的特点,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个性化服务手段,使个人理财服务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理财客户意识和理财市场的培养

理财市场的发展仅靠银行单方面的改制是不行的,也需要许多投资者的参与,而现阶段,客户对理财产品的设计过程,风险收益特征并不了解,由此产生了许多误解。为了理财市场能够更好的为投资者带来财富的保值增值以及一生的财富规划,就需要投资者更好的认知理财产品。首先,理财环境需要首先对居民理财意识进行教育;其次,要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再次,需要设计符合中低客户需要的产品,开发中低客户市场。当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是针对高端客户而言的,准入门槛较高。中国的实际是中低客户属于大多数,该市场是一个比较大的潜在市场,银行不能忽视。最后,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让投资者能够放心地将理财资金交给银行打理。

另外,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之所以高于银行存款,因为其风险性高于存款,发行理财产品资金投资方向、期限结构、币种结构等不同,理财产品风险特征就不同。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等机构及其各监管部门,在业务实践和监管工作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教育,培养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让投资者充分认识到金融机构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金融机构的角色是为投资提供顾问服务或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按双方约定的方式承担,金融机构收取的只是提供中间业务服务的佣金,并不对投资损失负有责任,除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外,投资收益由客户享有,投资风险与亏损由投资者承担。

(四)加强对专业理财人才的培养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金融理财师既要有现代经济科学理论知识背景,又要通晓银行传统金融服务产品,并且熟悉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和资本工具的现代型人才。目前,我国还十分缺乏专业理财师,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急剧发展,对专业理财师需求数量会急剧增加。因此,现阶段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发展商业银行专业理财师的培养。

培养专业理财师的目标具体体现为:(1)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理财建议。客户只需把自己的资产规模、生活质量要求、预期收益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有关信息告诉理财规划师,由他们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符合客户个人特征和需要的理财方案;(2) 通过不断调整客户存款、股票、债券、保险、动产和不动产等方面的各种投资组合,为其设计合理的税务规划,既可实现资产增值的目的,又能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为“个人财富管家”的职责。

(五)改善理财工作的金融技术条件

信息化时代,想要开展好银行理财业务,就需要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打造个人理财服务的技术平台,提升服务质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处理模式,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和技术平台,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子汇兑清算系统、电子证券交易系统和金融治理系统,但已有的这些金融网络、金融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相距很远,离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也有距离。

为了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更好地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对个人理财业务,我们必须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建设重点放在以下3方面:一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银行业一方面应加快全国性金融网络的建设,协调各银行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应着手兴建银行内部网络;同时应积极建立国际间金融互联网;二是应加快金融电子化系统集成。金融电子化系统集成,是指金融企业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把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及其相关的业务操作、处理、治理、控制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系统,使金融企业能籍此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经营治理上的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数据信息治理系统,借助这个系统,银行可有效地治理已有的信息,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以便进一步将经营模式转变为客户主导型,通过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

(六)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国内银行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例如,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必须对客户全面、客观地介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对客户进行严格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试。由于当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考核以及薪酬都是与销售业绩挂钩的,致使销售人员为了提高业绩夸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对风险轻描淡写。

针对以上问题,银行必须加强对销售团队的管理和培训,要求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在对客户进行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规范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建立全面有效的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此外,针对市场风险,要建立一套成熟的体系作好风险的预警、识别和化解。

参考文献:

[1] 丛瑞彤.浅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J].金融经济,2012,(22).

[2] 何树红、杨世稳、陈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模式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10,(05).

[3] 金声.银行理财产品市场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J].中国城市金融,2010,(02).

[4] 温茹.浅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吉林金融研究,2010,(01).

[5] 黄国平.中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9,(09).

4.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 篇四

内容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理财备受关注,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适应国内外竞争的必然要求。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理财备受关注,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适应国内外竞争的必然要求。围绕着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

1.1 满足个人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月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2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9.3%。个人金融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如此大的基数释放出一个不大的比例就会产生巨大的市场容量。从个人角度来看,个人居民储蓄的增加,金融投资产品和渠道的多样化,个人资产及消费欲望的增加,人口老年化及老年人口相对贫困化,从一而终就业模式的消失及社会保障体系重建,人生模式的多样化及财务风险的增加,使得专业性的金融系统理财服务成为一种需要。

1.2 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1)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经营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逐步过渡,各银行之间的金融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改善对客户的服务,各家银行都在努力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因此,拓展经营领域,深化服务内涵,寻求功能创新是我国银行业在这种经营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2)个人理财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社会信用过于集中在银行;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对公业务、批发业务上,对私业务以及零售业务所占比重较小;资产负债业务所占比重过大,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所占比重较小。上述三个方面问题使我国银行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而个人理财业务不仅经营风险较小而且能带来可观的经营收益,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实现从单一的资产负债业务向全方位的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相结合的多功能个人金融服务的转变。

1.3 适应变化的国际竞争环境

2006年年底金融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全面享受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出于网点、人才等因素限制,不会将存贷业务作为重点来发展,而会将中间业务的发展作为“切入点”,逐步扩大他们的经营范围和业务品种。个人理财业务将是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之一。

外资银行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经营机制、丰富的管理经验,早已对我国零售银行领域潜在的巨大发展空间虎视眈眈。为了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挑战,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将发展中心转移到零售业务中来。根据国际通行的“二八法则”,在零售业务中,20%的客户将带来80%的利润。因此,争夺最高端的20%的优质客户资源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要在零售业务中赢得优质的高端客户,个人理财业务极为重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以其领域广、批量多、风险小、个性化、收入稳定、附加值高等特点,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个人理财服务在国内虽然刚刚开始起步,但是,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个人投资意识的增强,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己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对优质客户的理财服务成为国内各大银行的竞争焦点。虽然各商业银行开办了各种各样的业务,但其共同特点表现为:银行的理财服务产品,以结算类为主,层次低,品种少;理财服务也仅是为客户咨询,提供理财建议书,理财服务设置的门槛过高;对于国际上主流的个人信托业务涉足少;侧重于推销银行现有产品,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不够;国内各银行所提供的理财产品基本上同质,缺乏品牌。 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

3.1 分业经营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

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确定了银行、信托、保险、证券等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限制控制了业内风险,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也限制了个人理财拓展的空间。银行、保险、证券各自为自己的客户理财,三个市场割裂,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增值。同时,理财机构不能代替客户直接投资,个人理财业务最核心的部分无法实现。银行不能涉足保险、证券、基金等,无法对个人资产进行全权管理,其理财服务也只能停留在方案上。这从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服务个人理财服务的发展。

3.2 金融市场不发达制约了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

我国目前尚未实行利率市场化,金融企业竞争只能通过产品和服务进行,而无法在货币价格上给予优质客户更多的优惠,更无法通过货币价格在产品上有所创新。相比之下,国外银行可以在交叉销售时制定更为灵活的定价策略。

中国资本市场不健全,可供投资的渠道有限。股票、保险、债券品种单

一、基金刚起步,外汇资本项目尚未放开,制约了国内外汇业务的发展,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这使得中国现在的理财市场必然受到局限。

3.3 银行自身业务体系不完善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1)理财品种不丰富。理财业务与传统业务最为不同的就是其“个性突出”,不同理财机构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利用自己在某一投资领域的比较优势,安排最适宜的投资期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要。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名目众多,但各家银行推出产品实质上大同小异,互相效仿,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营销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也基本一致,仅局限于利率、汇率挂钩与国债、央行票据等投资组合的几种产品,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

(2)专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要求理财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投资、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务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一般都对理财业务人员资格有明确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时间较短,理财经理多由个人业务部门客户经理兼职。由于人员素质跟不上,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是资产管理业务,且仅停留在产品上,深层次的理财业务还无法开展。

(3)组织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缺乏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没有一个专门部门来对个人理财进行统一规划、研究开发和协调指导,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处于自发状况,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相互之间协调不顺畅,也影响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

(4)信息系统不健全。多数银行的业务运行系统建立在账户基础上,客户信息极为有限,无法有效地加以分析利用。同时,商业银行间、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之间的客户信息资料不能共享,客观上造成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向纵深发展。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要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

(1)尽快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就可以在除了产品和服务竞争以外,展开价格的竞争,进一步可以在货币价格上进行商品创新,实行更为灵活的定价策略。

(2)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3)允许银行混业经营。综合性个人理财业务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允许金融的混业经营。当前,客户对银行的理财要求是希望银行能够提供一揽子的保值增值服务,但我们的银行目前基本上只能设计一些简单的金融理财服务方案。因此,政府应对现有限制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政策法规进行修改,从而使各商业银行可以丢掉经营政策上的镣铐,大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

4.2 要加大理财市场的培育

(1)要设计符合中低客户需要的产品,开发中低客户市场。当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基本上是针对高端客户而言的,市场准入门槛高,许多有理财愿望的中小客户被拒之门外。诚然,对银行来说,抓住高端客户非常关键,但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中小客户占绝大多数,中小客户个人理财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为实现银行的长期利润,商业银行不应忽视这一市场。

(2)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个人经济活动也十分活跃,但是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步伐却大大拖后,无法对个人经济活动实施有效的监管和惩治,造成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即使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也要承担不必要的风险。这种资源浪费想要尽快解决,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一方面推动各级人大立法,另一方面为个人信用管理提供协助和技术支持,实现信息共享。

4.3 要提高理财人员的整体素质

(1)要选拔一批理财专家培养对象,在选拔上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将一批具有熟悉金融专业知识、具有投资意识和营销经验的业务骨干选拔到理财岗位上来。

(2)强化专业性的系统培训,重点加强投资理财知识、客户营销技巧、理财方案设计的培训。可以通过与证券、保险等行业的横向交流使理财人员全面掌握各类投资市场知识。

(3)实行资格准入制。统一对理财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和考核管理,做到持证上岗。

4.4 要加快金融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种类不多,特色不突出,由于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多样性且不断变化,为了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应:

(1)不断推进理财产品的创新。理财产品的创新首先是要新,商业银行设计产品或服务时,不要一味地模仿,要充分体现本行的智慧和优势,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寻找市场发展空间。

(2)开发适用性产品。个人理财产品只有适用才有客户和市场,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润。为此,商业银行提供的创新产品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而准确的市场定位来自于对客户进行细分,即按一定的标准(如按收入、年龄、风险偏好等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量身定做理财产品,突出产品的个性和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客户群投资理财的需要。

(3)开发有价值的产品。要真正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只有真正满足客户委托理财的增值目的,才能吸引大量客户的加入,才能推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怀筑.个人理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徐燕.论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1).

[3]程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9).

[4]刘建,陈建文.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5]刘小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5.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 篇五

关键词:理财业务 现状 创新 风险建议

一、发展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性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与投资组合管理等结合在一起,向客户提供的综合化、个性化服务产品。理财产品是资本市场的晴雨表,是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的第一步。麦肯锡公司在对2020年银行业预测时指出,“今后20年最具吸引力的将是理财”。

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以理财业务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一方面在于银行业务转型所带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中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扩大的同时,理财需求与理念得以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外在推动力。内外双重推力,成就了中国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总体发展特点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民币产品才121只,外币产品566只;2006年理财产品实现了几345只,外币产品744只;2007年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各大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剧增,可以说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的全面繁荣,充分体现了我国居民经济活动的活跃。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呈现了三个方面的整体特点:第一,人民币产品的投资价值显着高于外币产品;第二,股票、混合类产品的投资价值高于其他类别产品;第三,中资银行的人民币股票、混合类产品全面超过了外资银行,但是中资银行以数量取胜,外资银行更注重产品设计和适销对路,中资银行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指标明显落后于外资银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不足之处据近期数据显示,受次贷危机影响,国内理财市场面临的难题日益显现: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现象,不仅中资银行暴露出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外资银行的产品也表现出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产品的投资价值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1.银行理财产品多为较为初级的重复性产品,设计缺乏差异化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把握市场脉搏能力相对较弱,尚未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团队系统深入地研究整个资本市场、理财市场和客户的产品需求,因此缺乏设计差异化并富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在许多理财产品开发中,银行只是运用网络优势、营销优势和政策优势,与合作方进行对接,是理财产品业务链中下游的关系,只是一个管道和平台,产品附加值极低,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他方,而银行只从中获得极低的代理费。

2.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由于国内银行市场化运作的时间较短,加之市场上金融工具相对缺乏,使得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复杂金融产品的对冲交易能力欠缺。很多银行在发售自己的理财产品时,并没有将产品结构拆开,自己到金融市场中独立操作,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是连同自己的存款以及结构产品打包一起与外资交易对手平盘。结果,不论我国商业银行推出何种理财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只相当于外资银行的零售终端而已。由于我们商

业银行未能直接参与市场,组合衍生产品的能力与外资银行相比较弱,因此只能被动的接受外资行的报价。

3.理财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对产品风险的提示不够虽然产品说明书中均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了比较详细的揭示,然而银行许多营业网点没有在明显的位置张贴风险提示公告,而且少部分营销人员只强调收益不强调风险的行为更会导致客户的不满,引发许多纠纷,对银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许多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依旧不到位,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无法定期给客户发送理财产品对账单和公布理财产品净值,缺乏相应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分析,因此,当理财产品收益低于储蓄存款税后收益时,投资者存在普遍的不满情绪,投诉等情况经常出现。所以在鼓励银行产品创新的同时,也要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投资者应当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理性选择相应产品。

三、进一步深化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建议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发展过程实质应该是从过去的依靠物理网点资源转变为依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规模、质量、效益三方面动态协调和优化平衡的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用创新思维构建银行的核心业务模式,因此,建议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经营观念,树立营销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体制的变革,传统的金融结构在不断改变,金融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已发生质的变化。过去那种银行与客户之间单纯的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已不适应新的金融形势。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努力开拓理财服务业务。

(二)科学设计理财产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理财业务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投资的信托产品的资金运用风险。对银行来说,产品出现任何问题,商业信誉都将受到严重的损害。无论是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还是产品存续期间的托管阶段,都应加强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这就要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和投资盈利能力,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风险管理能力。

(三)理财业务应该向集成化、专业化发展集成化是指一个理财产品通过对多种金融工具和技术的组合,构造复杂的结构性产品。专业化是指理财产品的开发基于专业的人才和技术平台,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从寻求政策保护过渡到建立核心的市场竞争能力,从中间商转变为生产商。

(四)加大创新力度,拓展理财业务品种,避免重复性产品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所以笔者认为,首先,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政策的前提下创新业务。这方面银行应是有潜力可挖的一是加强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整合。近几年中资银行在零售产品的整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重点仍是把信用卡构建成银行零售业务各子系统融会贯通,集存贷汇、消费、缴费、理财于一身的理财产品。二是加快理财新产品的创新。重点是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条件具备时创新更多的投资型理财品种。三是拓展“网络理财”。

(五)提高服务质量,分层次细化服务分层次服务是指针对不同顾客的金融需求,结合他们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为不同层次的顾客提供有区别的服务,它有利于个人金融业务的开拓和银行收益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的优质客户层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现在已经涌现出

很大的一批人,他们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有较先进的理财理念,对资产安全的保值、增值有着尤为迫切的需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在这个方面进行尝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客户评价标准,采取分级别服务的形式,不同等级的客户由相应级别的理财机构和理财师提供服务,由他们根据不同客户的偏好和需要,进行最有成效的营销。

6.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 篇六

【摘要】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国民金融投资知识匮乏、风险承受能力偏低,客户经理销售水平不统一、对客户资料掌握情况不明晰,银行缺乏联动销售机制等问题;同时也面临金融业产品无专利可言、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同业竞争压力颇大,个人业务受国际市场局面和国家政策调控的双重影响,业务发展不可控。我国应法制化理财市场,提高业内公务人员业务素养,健全产品创新机制,加强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普及。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产品创新

【内容】

一、个人业务的基本概念

1个人业务的定义

2个人业务分类

2.1个人理财业务

2.2个人贷款业务

3个人业务的对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的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历程

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现状

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前景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投资者缺乏理财意识

2专业人才匮乏

3理财环境缺少法律保障

4银行缺乏联动的销售机制

5产品创新机制不健全

四、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对策

1健全相关法制建设

2增强产品创新能力

3加强全民投资理财意识

五、结束

7.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 篇七

个人理财起源于美国。理财是评估各方面财务需求并提供专业理财规划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综合过程, 包括消费、收入与财务分析、保险保障、投资目标、退休计划、子女教育、税务策划及遗产管理等。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业务, 是指银行利用已掌握的客户信息和金融产品, 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 通过了解和发掘客户需要, 制定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 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从严格意义上讲, 个人理财业务与国内目前通常提及的银行零售业务、银行提供的储蓄服务等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它所要追求的是客户资产收益的最优化。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 充分利用各种理财工具 (如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房产、保险等) 帮助客户达到合理分配资产的目的, 满足客户对资产财物安全性、收益性等多样化要求, 它是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和个人资产分配合理化的集合。个人理财业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在金融资讯、投资理财、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专业优势, 为个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投资增值、便利的服务, 从而销售银行的金融产品。个人理财业务已成为目前国际发达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有数据表明, 美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年平均利润率达到35%, 年平均盈利增长率约为12%~15%。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个人理财业务优势明显, 巨大的利润驱使各家商业银行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竞相角逐市场份额, 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和民众的需求特点使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形成了特征明显的格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居民收入、文化等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实现了蓬勃发展。

(一) 理财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在2005年以后,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得到飞速的发展并逐歩走向规范化。2005年11月1日, 我国银监会颁布实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个人金融业务进行定义并对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规范发展提供法律依据。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根据其特点都开展了个人理财业务, 工商银行推出“理财金账户”为客户进行一对一的理财服务, 打造客户适合的理财方案;招商银行推出的“伙伴一生”理财服务根据客户的生命周期, 制定出符合客户自身的理财计划;中国银行推出“中银理财”计划并率先推出了“一对多”的专户理财业务等。与此同时,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整体规模也有很大的发展, 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共有83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0, 239款, 较2011年同期增长101.95%, 从整体来看, 理财产品市场发行量延续爆发式增长。

(二) 理财产品发展种类众多。

在2005年以前,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比较单一, 理财产品种类比较简单, 当时理财的主要方式也是比较简单的储蓄、购买债券、基金等。而在2011年之后随着我国理财市场发展的壮大, 在金融创新等理论的运用下,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从投资对象看:有货币性理财产品、债券型理财产品、股票型理财产品等种类;从期限上看:有1个月以内、1~3个月、3~6个月等多种期限的理财产品;从币种上看:目前我国理财产品已经从以前单一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成现在的以人民币为主, 美元、港元、澳元等多种币种理财产品并存的局面。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

(一) 分业经营限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能力的提升。

金融业分业经营限制了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拓展的空间, 也成了理财业务发展道路上一个无法逾越的制度障碍。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规定,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 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现状使得银行不能为客户提供一个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等业务, 产品的创新范围和创新深度受到局限, 难以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与此相反, 欧美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管制较少, 外资商业银行大多是混业经营模式, 可以广泛从事证券、保险和信托等业务, 个人理财产品的组合非常丰富。

(二) 理财产品市场细化不够、趋于同质化、门槛相对较高。

个人理财业务往往很注重个性化的服务, 依据客户的理财偏好、行为、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小和实际的财务状况进行理财规划, 推荐合适的投资组合。但是,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市场的细化度不够, 使得产品缺乏竞争力。结果导致了价格战策略成为各个商业银行争夺客户资源的手段。其表现如“各家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及其他服务采取普遍不收费或降低收费标准的做法, 或是在发售理财产品过程中竞相提高承诺投资收益率”, 使得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加剧。

(三) 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新兴的、综合性较强的业务。因此, 它要求理财经理为全能型人才, 理财从业者除了应该全面认识个人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外, 还应对财务、税务、投资、会计、证券、保险、法律等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并且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市场营销能力。大多银行都建立了豪华的理财中心, 并且配备了先进的办公设施, 然而却没有提供与之相应的优质产品, 并缺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一)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是为客户提供私人金融财产的增值, 在我国金融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 要想实现真正的私人理财是不可能的, 要尽快改变我国现行分业经营的规定。

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目的是为客户提供个人理财的一站式服务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服务。目前, 我国的商业银行只能从利率的高低和存款时间的长短为客户设计一些理财方案, 从这个层面讲, 应尽早摸索混业经营的方法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由于各国监管的法律市场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混业经营模式。当然, 金融分业、混业问题不是一成不变, 它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且有一点是明显的, 即随着金融业本身发展及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混业经营的推动力正在日益强化。

(二) 完善对不同客户针对性的服务, 创新理财产品。

将市场进行细分, 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 同时市场细分后各家银行应该认清自身的比较优势, 当前个人理财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大而全的策略不利于银行的竞争, 好的战略是把精力定位于具有自身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 为特定的群体提供细化度高的服务, 细化策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根据客户的财富状祝实行差异化策略。

对于高端客户群银行可提供复杂、技术性高的理财品种, 如“货币、黄金、证券、外汇、房地产、一揽子保险计划”等;对于中低端客户群, 则提供相对简单的理财品种, 如“储蓄, 信用卡, 黄金买卖”。

2、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实行差异化策略。

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同, 商业银行在开发理财产品时要因地制宜, 对不同区域开发不同的品种, 如西部地区欠发达, 个人理财市场竞争不激烈, 各商业银行可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 抢占市场先机。而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 理财市场竞争较激烈, 各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应不只局限于股票、债券等传统品种, 应更多的立足于高附加值、细化程度较高的品种。

(三)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商业银行专业理财人员。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取决于理财人员素质的高低, 加强专业理财师队伍培养和提高理财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商业银行促进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于在岗或者即将上岗的理财人员加强内部培训, 尤其是服务意识培训。在服务意识培训的过程中, 通过理论加实际案例模式进行, 把“客户服务至上”和“一切为客户”的服务理念植入到每一个人的头脑中。对于内部培训同时要重视专业知识, 商业银行内部培训机构可以定期邀请专家为理财规划师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社会专家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 对于社会前沿理论和服务意识有较好地把握度, 可以丰富理财师的理论知识, 开拓了理财师的视野, 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较好地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商业银行在培训过程也要注重与社会接轨, 以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理财人才来安排课程。理财师是一个要求拥有金融保险、投资、财务、法律、市场营销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为一体的职业, 商业银行内部培训要注重理财规划和投资分析等知识培训, 还要加入市场营销和心理学等知识教育, 只有较好地把握客户的心理才能较好地争取更多的客户, 才能让现有客户达到较高的满意度。

(四) 提高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相关技术水平

1、大力发展网上个人理财业务。

由于网上银行运营成本低、较便利、安全, 还不受营业时间、营业地点的限制。这诸多的优势使得现在的网络服务逐渐成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新的竞争焦点。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科技研发投入, 加快信息平台、网络渠道和电脑软硬件的开发和利用, 使理财软件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手机银行服务是当前国内金融服务平台发展的另一个趋势, 手机银行是有计算机处理系统、移动电话客户端以及语音应答设备的组成。手机银行的优势是:方便快捷, 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那些原本要去柜台服务的业务, 通过手机就可以进行。而且也不需要太多技术的维护和成本的投入。所以, 我国商业银行应大力普及手机银行服务, 积极开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2、商业银行建立以理财客户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

银行通过建立理财客户信息管理库, 可以了解客户资金增减、资金流动趋势, 分析这些资料以把握客户的需求变化,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个人理财服务意见, 从而推动整个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人们对理财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面对理财市场高额的利润回报, 各家商业银行摩拳擦掌, 积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去竞争, 但从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为研究对象, 描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阐述并分析制度、人员、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进而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健康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梁春艳.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 2006.

[2]陈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 2009.

[3]张炜.理财产品信息披露需加强[N].中国经济时报, 2011.7.26.

[4]俞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与发展策略[D].厦门大学, 2009.

[5]仇保妹.中间业务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 2011.4.

[6]夏园.邹议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策略[J].武汉金融, 2009.5.

[7]闫涛, 刘静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J].经济师, 2008.2.

[8]基翁.汪涛, 郭宁译.个人理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8.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 篇八

关键词 个人理财业务 分业经营 理财产品 理财观念

当前,个人理财服务正在成为中国百姓关注的热点和银行业竞争的焦点。随着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逐渐成熟,个人理财服务市场将日趋活跃。入世过渡期结束后,金融业面临着对外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同业竞争的局面将加剧。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本文拟对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个人理财业务施展空间受限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个人理财业务施展空间受限。原因是,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状,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作为金融市场的三大分市场,银行、保险、证券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理财。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态,客户资金一般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而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同时,由于理财机构不能替客户直接投资,导致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的个性化服务只能在较低的层面操作,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实现增值,个人理财业务最为核心的部分无法实现。银行也不能对个人资产进行全权管理,更不能代客实际操作。除了存贷业务,银行只能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的产品,既谈不上推出自己的特色产品,也不可能培养出自己的专业人才。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面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其初级形式是以客户有价购买银行理财专家的“理财产品”,即一种能够保证客户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理财方案或理财建议书;其较高级形式是在银行与客户之间形成一种代理与被代理关系,并以一种法律的契约关系明确并约束对方。

可以采取的对策是:设法将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业务的功能予以整合,推出全新的符合客户各方面需要的全能型产品。虽然银行现在无法涉及非银行业务领域,但可以借助同证券、保险和信托业的良好合作关系,研究如何将银行业务品种同非银行业务品种的结合或互相转化,如储蓄存款同保险业务品种的互相转化,或推出具备证券、保险业务功能的储蓄品种。此外,研究借鉴国外同业的经验,以期适时推出符合我国法律和客户需要的新产品。比如,可以加强与混业经营相关业务领域对接的研究,包括产品开发,对接的方法和联系度等,为客户提供较大的选择余地,以期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行业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行业风险,实现从传统单一的银行业务向现代内涵丰富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混业经营转变。

二、个人理财业务从业者专业素质有限

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是缺乏复合型个人理财业务专业人才。原因是,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涉及面相当广,为客户提供的是全方位的个人金融服务。不仅仅局限于金融种类的分配投资,还要能满足当前客户对理财的需求由资产选择为主转向在资产和信贷负债间寻求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的需求。它要求从业者不仅必须全面了解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而长期以来,银行人员专业单一,复合型人才偏少,相当一部分员工并不具备储蓄、国债、股票、保险、房产、基金等综合知识和为客户提供理财方案的能力。一个对各项存款存期如何搭配非常精通的银行高手,可能对股票债券运行非常陌生,对期货常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对各种保险公司推出的上千种险种如何熟悉了。

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长期的分业经营模式使各金融机构缺乏既熟悉本行业业务,又精通其他金融业务的全能型“通才”,特别是各金融机构一线员工理财知识的贫乏,极大地阻碍了理财业务的发展。在国外许多银行中,大堂经理就可以为客户提供有关个人理财方面的建议,而在我国银行相当一部分大堂经理仅能解决如告诉客户办理业务要到哪些窗口,怎样填写凭证等极简单的问题,而无法提供技术含量稍高的咨询服务,更不用说要求更高的个人理财服务。尽管近年来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培训,收效仍不明显。因此,当前,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已成为开展理财业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可以采取的对策是,银行应为现有个人理财从业者提供各种岗位轮训培养机会,并进行各种金融产品综合知识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高校可将各种理财产品的知识纳入学校的专业培养体系,进行系统的培训,各金融机构将相关专业人员纳入未来的人才储备,积极地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各岗位轮训实习机会。此外,银行应严格奖罚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打破固有的论资排辈方式,建立以才干、以业绩论人的选才制度,坚持资历服从能力,年龄服从本领,文凭服从水平,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优势。

三、技术上缺少系统支持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技术上缺少现代化管理系统支持。原因是,银行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够,对系统的功能开发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也不够,使现有系统停留在简单的功能上。建立和运用客户资料库分析系统是银行个人理财的基础,以客户而不是以账户为基础的客户资料库在个人理财业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多数银行的运行系统是建立在账户的基础上的,且客户信息极为有限,因此无法有效地加以分析利用,导致理财业务的开展犹如“瞎子摸象”,始终无法确定目标群体。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保险、证券公司之间的有关客户信息资料库还不能相互间形成共享,有时甚至还产生相互封锁,客观上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个人理财业务向纵深发展。

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充分重视,增加投入,建立以客户信息为中心的资料库分析系统。银行可以通过整理和分析客户资料,如客户资金增减、资金流动趋势、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不同选择等等,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筛选优质客户,确定理财目标群体,并以此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建议,努力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四、理财产品不能满足顾客需求,存在产品推销现象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第四个问题是:理财产品不能满足顾客需求,存在产品推销现象。原因是,银行零售业务品种过于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理财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客户制定“个性化”的理财规划。因此,在理财业务中,除了进行合理的资产规划外,个性化的服务是理财业务的核心内容之一。

从目前国内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开展的情况来看,理财产品的设计同居民个人需求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业务品种功能简单,缺乏个性,造成客户走百家,如同走一家,其结果是产品营销变成了产品推销。如:目前基层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理财产品很多,每个营业网点门口大幅的招贴画一排排,营业网点宣传资料架上的宣传资料、产品介绍有很多,但同时真正能帮客户理财,能实现增值的产品却不多。理财产品市场定位的不清晰不仅造成理财产品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可,缺乏市场,同时,也是造成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在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强化以客户需求为主的产品营销理念,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过渡,即以产品管理为主转向以客户管理为主,对客户市场进一步细化,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地挖掘,从而能够设计出针对性强、客户群体明显的产品类别。

五、个人理财的功能定位与客户的心理预期之间存在差距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第五个问题是:个人理财的功能定位与客户的心理预期之间存在差距。原因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逐利性和短期性与居民理财观念的非理性和短期性之间的矛盾。根据国际理财师标准委员会的定义,个人理财是利用客户的各项财务资源,帮助实现其人生目标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基于客户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保险等财务数据和一定的财务假设,综合考虑客户的各种财务目标,进行客户风险偏好的测试和投资组合的调整,基于现金流、资产价值、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帮助客户制定个性化的理财规划,推荐需要的金融产品,并出具理财报告。此外,对理财规划师的职责定义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理财建议,通过不断调整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动产、不动产等各种金融产品组成的投资组合,设计合理的税务规划,满足客户长期的生活目标和财务目标。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投资理财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对个人客户的资金或财富进行科学地投资、分配与管理,以达到资金保值、增值以及合理运用的目的。然而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人们的理财观念还存在种种误区:贪图高利、喜欢广种薄收、盲目投资等等。

从银行方面看,我国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未做出比较科学、完整的解释,使银行开办个人理财业务的目的同客户通过个人理财业务获利的预期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银行考虑的是如何通过个人理财业务赚取客户更多的钱,或以此来稳定、吸收存款,最终达到提高自身业绩的目的;而客户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解,主要是看银行能否在短期内使其资金获得最大程度的增值,或者能否使其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这样,在个人理财业务的供需双方之间就出现了明显的利益差异,双方都把目光放在了短期利益上,较难产生实质上的共鸣。

可以采取的对策是,金融机构应更多地从客户的需要而非自身的利益出发来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应更多地考虑长远利益和客户口碑,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通过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而创造盈利空间;同时也要对居民的理财观念进行引导,如定期或不定期对客户举行理财宣讲会或寄送宣传单;银行个人理财人员在提供科学理财方案中,应指导客户正确地、清醒地认识到收益与风险同在的投资的规律性。

六、客户服务人员的定位和作用模糊不清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第六个问题是:客户服务人员的定位和作用模糊不清。原因是,当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初始阶段,客户服务人员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使得他们的作用不够突出,似乎可有可无;此外,“重产品、轻服务”的经营策略,使他们仅仅成为理财产品的销售员,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师。

如前所述,理财规划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理财建议,以满足客户长期的生活目标和财务目标。但从目前国内金融机构理财业务开展的情况来看,理财规划师的业务定位尚不明晰,表现在:“重销售、轻规划”,在规划师与产品的比较中,理财规划师尚处于从属地位,理财业务重点在于产品的销售,而非理财规划服务。同时,产品与服务重点不清,“重产品、轻服务”的经营策略,也是造成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的深层原因。

9.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业务问题分析 篇九

[关键词]风险投资 风险发展 高新技术

一、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态势

1.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

一般来讲,风险资本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成长性较好的高科技行业,这些行业由于受市场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较大,具有较大的未来不确定性,所以其总体投资风险相比其他投资方式要大的多。除此之外,投资回报率波动性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风险投资又会获得高收益,风险投资是高风险与高收益的结合。

2.当前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紧迫性

世界发展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型产业已成为全部产业的核心,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大小的根本性因素。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的100多年历史证明,只有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也只有技术的快速进步,才是经济安全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快速进步,有效推动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快速发展,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引进”。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仅靠引进先进技术,是极难保持竞争优势的;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缺乏充足的创新技术,要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安全,极其困难。

二、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业务所具有的优势

中国目前在风险投资方面已具备的一些条件和优势,对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1.改革开放提供了宏观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3%的水平。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404亿元。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进出只贸易保持连续增长,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值3240.5亿美元,贸易顺差435.7亿美元,1999年进出口贸易总值3606.3亿美元,贸易顺差292.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10大贸易国。2000年进出口额达47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5%,顺差241亿美元。

2.高科技产品的广阔前景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性能卓越的国产商品,已逐渐替代进口商品慢慢占领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从中国高技术供给方面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0年国家组织了28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1329项重点新产品试产;完成了101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及鉴定验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30260项;授予专利105344项,比去年增长5.2%。技术市场更加活跃,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6.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30亿元,比上年增长20%。这证明中国可供应用的科研成果是很丰富的,为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3.加入世贸组织带来机遇

我国加入WTO后,大量中外合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将出现,大量的外资将通过中外合资资金的形成进入我国风险资本市场,这必将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大发展。首先,外资大规模介入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公司的业绩将逐步得到改善,高回报的特性将逐步体现,我国风险投资的效果提高,投资风险下降,这将促进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风险资本市场,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将得到空前发展;其次,风险投资项目源丰富和良好的商业潜力使我国成为外国风险投资的热点,高科技领域的市场开放,将为外资进入我国风险资本市场提供丰富的项目资源;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风险投资的人文环境不太理想,科研人员对国家的过分依赖,缺乏自我创新的精神;在科研体系中,过分依赖学术权威,不利于社会创新体系的形成;受我国长期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知足常乐”、“小富即安”、“枪打出头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等伦理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对风险投资的发展非常不利;缺乏对风险投资失败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旦投资失败,可能永世不得翻身;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风险投资公司规模小,数量少,资金弱,达不到产业规模,因而难以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起到主导作用;且风险投资的相配套的法规政策不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远远滞后于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实践,至今仍没有出台《风险投资基金法》,对风险投资机构的设立、运作和资金筹集等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指导风险投资活动的仅靠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草案》,虽然《投资基金法》、《风险投资法》已列入国家立法规划,但出台尚需时日,而另外一些法律虽然已经出台,但对风险投资的针对性不强,很多规定不符合风险投资发展的客观要求,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税法》中的相关规定制约着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

2.对策及建议

营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创造适应风险投资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的作用,鼓励创新,为风险投资失败者提供保障机制;参与风险投资基金组建,扩大风险资本规模,政府参与风险投资基金组建,町以有效扩大风险投资的规模。风险资本除政府支持外,还应积极吸收民间资本,募集社会上有能力的个人和企业的闲散资金,吸纳机构投资者资金,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及信托投资公司等并且适当开放年金基金,如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及住房公积金等。提供财务支持,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增加对风险投资补贴资金的投入,同时通过对提供信用担保来为银行转移一部分贷款风险,缓解当前风险企业缺乏资金的困难。以法治管理,尽快建立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府要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并且建议国家尽快修改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尽快修改《公司法》中有关知识产权作价的条款和有关产权转让的内容;尽快制定《风险投资管理条例》,规范风险投资公司,使其运作有法可依;完善会计、审计制度,切实保障私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减少环境风险,为风险投资者提供坚定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0.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 篇十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个人财富急剧膨胀,相应地投资意愿以及现代理财观念逐步增强,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同时,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外资银行纷至沓来,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多种因素制约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创新。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现状,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个人理财业务概述【1】

依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所称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具体的讲,就是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又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等理财产品中,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利用网点、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理财工具,帮助个人客户达到生活目标或投资目标而提供的综合理财服务,旨在通过这种主动服务的形式与理财客户架设沟通交流的桥梁,为其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个人理财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2】

个人理财业务在国外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具体而言,组合式理财就是将风险特征不同的存款、基金和保险产品组合起来,向客户销售,分散投资风险,使客户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第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随着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从资产负债管理向客户管理的转变,银行开始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使用各类衍生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增强客户忠诚度,提供银行竞争力,更好管理客户风险,提高银行风险对冲和管理能力的重要 业务方式,也成为商业银行适应市场需要的一项基本服务要求。随着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颁布,理财业务进一步与信托业务、商业银行的基金管理业务等结合起来。主要业务有: 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基金业务、以银行卡为载体的业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目前,财富集中化的趋势也已十分明显。这些拥有富裕资产和稳定高收入的个人群体,也开始重视个人资产在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增值,但由于他们的精力有限、理财专业知识不多、时间非常宝贵或者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在拥有的财富上,这时他们非常需要具有专业的理财知识的专业人士为其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满足个人需求的资产管理服务,这就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拓展个人金融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如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步入了品牌化、标准化、个性化、系统化服务的新

阶段。

以中国银行为例:【3】

 银行通过设立理财中心、理财室和理财窗口,建立和完善服务网络,包括各种基金、货

币理财计划、私人银行、保险超市、外汇期权买卖;

 通过严格选择和强化培训,建立优秀的客户经理队伍;中国银行“九管齐下”加强“双

基”建设

 通过信息整合和软件系统开发,提供较强的信息和技术支持;中国银行科学构建信息预

警平台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 通过产品、渠道、流程的创新和整合,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近日,中行网银在原有个人

网银“查询版”和“理财版”的基础上,追求差异化服务,推出了个人网上银行“贵宾版”专属服务。

从而逐步形成不断完善的理财服务体系,使客户特别是高中端客户,在商业银行得到便捷、高效、遵规、综合性、全方位、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二、个人理财业务对商行发展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1)个人理财业务正成为中国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基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个人财富也是日趋富余,个人理财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随着理财知识和理财产品在中国的逐渐出现、普及,我国居民的理财观念已经开始转变。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逐渐发展,理财产品也日显丰富和复杂。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变革,一方面各行千方百计竞争存款,导致营运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贷款集中在一些垄断性的行业、集团,风险加大,利率却偏低,盈利空间不断变小,于是积极拓展个人理财业务便成为银行服务的主攻方向,实践表明个人理财业务正在成为我国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为众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2)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

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带来带来个人消费和投资风暴,人么日益关心的资产是否能够保值增值,对个人理财武夫的热情达到了新的高点。个人理财业务不仅是各户的需求也是个人,也是银行利润的增长点,银行之间的竞争也从网点扩张转移到服务质量上来,谁的服务好就能赢得客户。

3)理财业务是中外银行竞争的新焦点

随着我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获准进入我国经营个人外汇业务的海外大银行纷纷成立理财中心,通过私人理财来抢夺优质客户。个人理财业务是国外银行普遍重视的服务型产品,是是实现网点营销,服务优质客户,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有效手段。因此为客户提出合理的理财建议是国内银行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理财产品存在问题

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商业银行未能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适应性原则设计理财产品,没有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进行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设计,没有应用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预测理财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没有设置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测指标和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同时,部分银行在代理销售其他金融机构投资产品过程中,没有对所代理产品进行充分分析,对产品提供者经营管理、市场投资和风险处置能力没有进行有效评估,没有明确界定双方权利义务和风险责任,对代理销售产品的风险受益预测数据没有进行必要验证。

2)市场细分和理财服务对象定位的限制

目前,国内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定位于少数高端优质客户,限制了理财业务的发展。应该仔细研究市场,研究不同客户的需求,主动发现市场机会,就中高端客户而言,他们需要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但实际上,目前个人理财普遍倾向于对客户资产提供有关储蓄和国债方面的静态的理财建议,至于向客户资产提供的有关投资方面的动态理财建议,当前仅限于银行本身代理的几个基金和保险。

3)缺乏专业的个人理财人员

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服务涉及面广,不限于金融产品的投资分配,资金运用的合理规划,还包括帮助客户处理税务问题,乃至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收藏品投资等诸多方面。商业银行急需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在理财服务人员方面,外资银行理财服务的专业人员通常对市场比较了解,三、我国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分析

(一)创新个人理财产品,打造优质理财品牌

在宏观政策环境没有突破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当主动求变,根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进行产品创新。在研究分析客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认真了解客户需求,既要满足低端客户服务的一般需求,又要重视差别化地为高端客户提供特殊安排,实现由产品同质化向差异化的转变。具体而言,一是产品设计基础资产的差异化,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将基础资产由原来的金融债、央行票据拓展到企业短期融资券、一般性金融债等,利用目前境外代客理财的政策放宽契机,将资产组合的基础资产延伸到境外股票和结构性产品等等;二是期限多样化,合理配比收益率,实现多样化的流动性选择基础上的期限收益最佳搭配;三是人民币资产与外币资产结合,引入外币理财产品,实现本外币产品联动。在不同的风险水平上打破固定收益的管理实现收益浮动化和产品系列化。

(二)细分理财市场,找准市场定位

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根据自身的实力、特长和对市场的判断确立相应的营销目标市场,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推出个人金融业务而占领市场、拥有客户。一是要从地理角度进行市场细分。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全方位地发展高起点高科技、高收益的个人金融业务;经济落后或较不发达的地区,则要在巩固和完善已有的个人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代理收付、代保管、信用卡、代保险、个人信贷等业务。二是根据客户收入高低、知识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进行市场细分。对中低收入提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用型金融业务;对高收入阶层提供高费用、高收益、多样化的金融业务,满足客户深层次、多层面的需要,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依存度、忠诚度、贡献度。

(三)完善理财培训机制,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个人业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重点,所以缺乏个人业务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操作方法,开展个人理财理财业务,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金融理财师是既有现代经济科学理论知识的背景,又通晓银行传统金融服务产品,并熟悉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

2.WWW.CHINA-B.C0M2009年05月20日来源:互联网

3.中国银行网站

11.Cwsyjdb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问题研究 篇十一

摘 要: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产品、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的问题,必须通过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创新个人理财产品,加强市场营销等多种方式,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创新

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1.1 产品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产品设计不合理

(1)产品信息不透明,容易误导投资者。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的专业术语越来越多,产品说明书及理财合同书的条文很难理解。银行理财人员通常对理财产品风险总是避而不谈,不论是银行工作人员还是银行印刷的宣传单,都会突出强调预期收益,而风险提示往往忽略,这是对投资者很不负责任的表现,也为未来的风险埋下了伏笔。

(2)产品信息不对称,易产生道德风险。个人理财的专业性较强,在整个业务操作过程中,银行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分支机构销售的个人理财产品,都对应着其总行事先已经购买或拟定购买的一个具体的产品投资组合,然而究竟是何种产品组合,分支机构和客户均不得而知。大部分理财产品中,投资者无提前终止权,而仅仅是银行保留了单方提前终止权利,且缺乏协商与告知的程序,投资者很难行使应有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给银行滥用其获取的信息留下空间,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来规范银行的行为,道德风险必然发生,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影响银行的信誉。

(3)产品设计不合理,导致风险增大。由于产品设计的不合理,受市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负收益甚至被清盘,但银行理财人员未作出很好的回应,引发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了质疑,导致理财产品的推广遇到困难。

1.2 分业经营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成熟的理财产品无一不和资本市场紧密相连。国外商业银行受益于金融市场自由化,大多采取混业经营模式,涉及多种业务领域,银行资金运用渠道也几乎无所不及。我国金融业自1993年起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即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作为金融市场的三个独立的分市场,在各自的领域内为客户进行理财服务,相互隔绝,不能进行充分的沟通。商业只能代理而不能直接参与证券、保险等业务,这就使得客户的投资资金的流动范围小,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增值。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状从客观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

1.3 缺乏复合型金融人才和高素质的理财专家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不仅限于金融产品的投资分配、资金运用的合理规划,还包括帮助客户处理税务问题,熟悉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收藏品投资等诸多方面,具有技术性强、知识密集的特点,是一项全新的综合性的业务。这要求理财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必须全面了解个人理财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证券、保险、房地产乃至邮票、黄金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目前,由于人力资源机制、培训体制等原因导致理财人员缺乏,人员素质难以迅速提升,商业银行难以对业务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技术支持,这样就难免制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拓与发展。

1.4 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

在我国,由于全国各地经济环境不同,个人收入的地区差异性、行业差异性比较明显,收入分配差距悬殊。不同收入层次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的投资偏好明显不同,对个人理财的内容、方案设计以及投资收益的预期的要求大相径庭,即使在同一地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县域居民之间的投资取向也有不同。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国内个人理财市场进行细分,明确市场的各个层面,根据客户需求开发新的理财产品,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正是缺少这样的经营模式。一直以来,个人业务只是作为国内商业银行筹措资金的手段,银行向个人客户提供的服务几乎都是无差别的大众化服务。在金融服务领域中,无法复制的只有高品质的服务。而个人理财服务正是以新型的服务方式在恰当的时机、向恰当的客户提供最恰当的产品,有效留住和发展银行的高价值客户,建立起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能够真正提供“以客户利益为中心、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1.5 产品创新不足,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

发达国家的个人理财产品中投资理财类服务要比发展中国家更为丰富,银行服务与证券市场、保险市场联系的更为紧密,特别是在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电子技术的支持下,银行已经成为个人客户离不开的理财帮手。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虽然业务范围较广,但产品有同质化趋向,差异化较小,银行之间相互效仿。从目前国内同业的情况来看,基础的金融产品在同业之间相差无几,除了名称不同很少有自己的个性,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定价无法展示各商业银行的产品特色,同质产品的竞争完全体现为市场价格的激烈比拼。这样的现状严重影响了个人理财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对各家商业银行造成了直接危害,很难形成自己的个人理财品牌,甚至使银行的形象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风险控制,提高银行经营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财务规划、投资顾问、推介投资产品服务时,应首先调查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以及对相关风险的认知和承受能力,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产品,并将有关评估意见告知客户,双方签字。此外,理财产品往往横跨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多个行业,一般投资者无法对理财产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尚未完全具备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的情况下,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是为了在没有本金损失风险的情况下获取一定的收益。然而,理财产品并不是无风险的银行存款和国债,银行应承担将复杂的交易结构和风险水平告诉投资者的义务,让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清晰地了解收益与风险的对等性。信息的透明对银行和投资者都是必要和有益的。商业银行研发设计理财产品应依照经过审批的工作流程进行,不得有丝毫疏漏,商业银行应当有独立研发理财产品的技术实力,才能够很好地预见产品的风险所在。

2.2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

美国自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以来,各家金融机构都可以提供综合业务,以前个人理财三大核心内容被分割的状况大大减少。这就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同样,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也要积极争取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支持,并且寻找机会绕开混业经营的壁垒,而金融业的管理部门也要逐步放开对商业银行实施分业经营的束缚,实现跨行业操作,允许金融机构代为客户的投资资金进行实际操作,并且减少行政干预,鼓励大胆创新。

2.3 加强培训,培养高素质的理财通才

对商业银行而言,混业经营只能是静待时机成熟,但在培养理财人才并组建一流团队方面却完全可以掌握主动。无论是造就精通银行和各类市场投资产品的理财规划师,还是培育对投资产品如股票、基金等进行专业研究的人员团队,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从发展态势看,混业经营应是大势所趋,若等到监管放开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恐怕难占先机。在国外,一个具有从业资格的个人理财规划师(CFP )应该通过银行、证券、保险3个行业监管部门的认证,必须符合4E(教育、考试、经验和职业道德)标准,通过涵盖106 门学科内容的考核。中国首批在国际CFP理事会指导下的中国金融理财师的培训已于2004 年11月正式开始。理财工作室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理财师的水准决定的。因此,培养一支富于创新,善于经营,勇于开拓的复合型理财人员队伍,是理财中心在未来的发展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关键。

2.4 调整营销策略,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1)调整营销策略,改变营销方式。当前银行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更多的是等客上门,且门槛较高,营销观念陈旧。我们也应向保险一样采取上门推销,和网上推销等方式。也可以以超市的方式经营银行,把金融服务当作产品来经营,按照市场法则来推动经营发展。

(2)细分目标市场客户,实行差别化服务。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同,必须实行差别化服务;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自负盈亏,加强经济核算,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实行差别化服务。美国银行界认为市场营销活动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针对性的服务方式,围绕客户的需要对金融服务项目做出安排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学习外资银行的成功经验,明确目标客户,对不同等级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

2.5 创新个人理财产品,树立品牌营销

产品是银行占领、维系客户和创造收人的关键,因而就需要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新兴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深入研究。虽然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但都很强调核心市场、产品优势,做到业务广中有精。由于商业银行之间有着很强的模仿力,所以各商业银行要在产品创新上取胜并不是长久之计,只能获得暂时的利益;只有在消费者和市场中确立了自己良好的个人理财品牌形象,才能在各式理财服务中脱颖而出,并大大提高自身品牌的附加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外知名商业银行都十分注重金融产品的品牌建设,如花旗银行创出的“财智锦囊”,汇丰银行开发的“运筹理财”等都是生动形象、琅琅上口的金融名牌产品。国内各家商业银行也纷纷大力创建自己的个人理财产品品牌,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农业银行的“金钥匙理财”、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以及建设银行的“乐当家”等等。如今,这些品牌已经成为了产品乃至银行的识别标志,成为国内金融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个人理财品牌的形成基础是创新、积累以及文化和服务。品牌是实力、服务、质量的体现和保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品牌的竞争,特别是随着金融“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全能型外资银行的登陆,呼唤着国内商业银行能推出个性化、差异化的个人理财产品,能有自己服务过硬的知名品牌。

参考文献

[1]刘小娟.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9-10.

[2]燕燕,尚飞.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的发展[J]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08,(06).

[3]许棣.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J].广西银行学校.2008,(08).

上一篇:暑假记事日记600字下一篇:不愿放弃的励志个性签名